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心生心生篇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工艺品,建筑,还是美食方面,那都是一级品,就连外国人也赞不绝口。
谁说在南京的建筑都让人想到后深恶痛疾呢?高淳老街就是个例子。
一脚踏入老街,浓浓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几百年前的老街竟焕然一新。真不愧称得上是江苏省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再往里走,驻足而望这老街面貌:青瓦黑墙,飞檐翘角,配得上那精美木块而嵌上书法的牌匾,古朴而典雅!真正被称上“东方文明之缩影”和“古建筑的艺术宝库”非它莫属了!
老街的原名本叫正义街,辛亥革命胜利后又名为中山大街,日军侵占,革命胜利一直到了1982年才改为“中山大街”。可谓经历了几番周折,已有了900多年的它,依然精神抖擞。经明、清两代建设,形成了一条长800余米的商业街。用青石板铺成的路,凹凸不平,古色古香,别有一番韵味。整条街面颜色鲜艳,整齐美观,虽经历900多年风吹雨打,人形马压,但却依然坚固。这样的建筑多亏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付出,没有他们就没有历史,我不禁对他们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高淳老街的建设少不了古人们,他们和这建筑,让我心生敬意!
心生心生篇二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能蹒跚学步,我眸子里倒影出来的世界也越来越大。我不由自主的`迈步向前,发现,海和天一样蓝;发现,雪和云一样白;发现,花和火一样红。我还发现,这个世界和我想的,一样美。我快乐的探索这方天地,乐此不疲。不需要其他人的陪伴,只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也能自得其乐。任一天一天的夕阳把我的背影越来越长,也只能愈发坚定我寻找快乐的步伐。
岁月如梭,不觉间我渐渐开始与晨露相伴,踏上漫漫求学路。在无涯的学海中,我披荆斩棘,搬山移石,依然乐在其中。我喜欢与书籍为伍,在文学中看见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世界;我喜欢探索精密的数学,让数不清的式列变得井然有序;我喜欢聆听琅琅的读书声,细品淡淡书香气,观察万物的奥妙,行走于祖国大好河山之上,细细描摹出一枝玉兰,倾听音乐流淌的美妙。知识带来的快乐,永远不会在涛涛岁月中失去光芒,相反,它如同经历过风雨打磨的鹅卵石,光滑圆润。每每回首,总有笑意浮上心头。
人和人在一起的快乐特殊而美好。一个微笑,一声问候,就能令笑意爬上嘴角。一个拥抱,一声祝福,可以让阳光跃向眉梢。和朋友在一起,快乐变得不再匮乏,落魄时有朋友鼎力相助,得意时有朋友衷心祝福。有朋友在身边,再平凡的风景也如诗如画,再艰难的重担也有人一起承担。与家人相处时,快乐变得无可替代。家人的牵挂和守护,是寒风中屹立的小木屋,是我们伤心彷徨时灵魂的归宿。如果说简单的问候在你的心里种下的是一朵摇曳的小花,那么家人和朋友在你心里种下的快乐会是漫天的花海,而其中最绚烂的是,他们对你的爱。
快乐并不难,难的是能从万物中得到快乐的心。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对凡事都有兴趣,去发现去探索去感受,并从中得到快乐的品质。快乐真的短暂吗?快乐的短暂在于你没有一颗能发现快乐的心。如果处处都能发现快乐,即使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但点点滴滴微小却又繁多的快乐,汇聚在一起,便能织成永恒的快乐人生。
所以,所有的快乐,全在你心里。
心生心生篇三
文物是一个国家历史变迁的最好见证,也是国家文明的沉淀。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也在一件件国宝上得以体现。去年在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中,看到云梦睡虎地秦简的故事,我的敬意油然而生,震撼不已。
云梦秦简的作者是一名秦国小吏,他生活于大秦一统六国的乱世,他的名字很普通,叫喜。
喜是一名传播法律的基层官吏,他一笔一划抄下了当时秦国的法律,并保存至今。云梦秦简一共有1155枚竹简,记录了秦律十八种,成为了研究古代法律的参考权威,其中的内容包罗万象,包括最早的案发现场探查、法医学最初的雏形。
喜仅仅是一名小吏,并不是名门望族,他的名字没有出现在任何一本史籍上,但时至今日人们却依然记着他,因为他为民造福的认真态度,因为他那一颗报国的拳拳赤子心。
这个暑假,我有机会终于来到了湖北省博物馆,看到了展厅里陈列的一部分秦简,这些秦简细瘦而长,中间连接的线断断续续,但大体文字十分清晰,也许,这是因为喜把它们放在腹上,枕在头下才如此保存完好的吧。
我心里对喜钦佩极了,同时感慨万分,在如今这个改革开放的大社会里,又有多少个喜正在没日没夜地劳动呢!又有多少人像喜一样为了工作而长眠地下呢!
两千年过去了,喜的样貌我们不得而知,也许他很丑陋,很其貌不扬,但在我心中,他是无比英俊的,就和他的心一样美丽。
云梦秦简是喜用一生心血与智慧凝结而成的壮美诗篇,辛苦了,喜!辛苦了,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喜!
云梦秦简,让我心生敬意!
心生心生篇四
有句话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这句话我过去一直不明白,现在我通过一件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忽然明白了生活,明白了留心生活。
看完朱自清的《春》以后,我与往常一样,踏上我放学回家的那条必经之路。
不知怎么,今天的和风让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了那些优美的语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我不禁被陶醉了。一股股清新、绿色的味道偷偷地钻进我的鼻子。
那种味道让我的全身仿佛浸在温泉里一般,从头到脚的所有神经都放松了。
我从绿色梦境中醒过神来,去寻找着这气息。低头一看,猛地一惊。
“草!”我不禁在内心深处喊了出来。
一排排嫩绿的小草在松软的土壤上随风慢慢摇摆着婀娜的身姿,整片花园都被绿色包裹着。
那些草已经长到四五指高了。
再抬头一看,我的内心又一次激动地振奋着——“树叶长出来了!”树叶没有说话,只是在风的吹拂下,用绿色的手掌轻轻地向我招了招手。
“哇——克——奥!”
我右手握成拳头,习惯性地砸了一下我左手的手掌,就是因为《春》吧!
《春》唤起了我对春天的憧憬,现在正是春天,因为我渴望春天,所以我的鼻子灵敏地捕捉到了她的气息,发现了她的青草和绿叶。
这次发现,让我开始留心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用手去摸;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脑子去想;用心灵去感受。
我现在每天都会留心我窗外的一条马路。
原来,生活是一杯很苦的咖啡,留心生活后,就如在咖啡里加上了咖啡伴侣,让我品出其中的好味道。
心生心生篇五
自古,茶就是我国的一大标志。茶分很多种,我印象较深的有龙井茶、黑茶、普洱茶和铁观音。其实我不大懂茶,更不知道什么茶经、茶道,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
爸爸很喜欢品茶,家里也有三、四套茶具,通常晚上八、九点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品茶。大多时候都是爸爸在讲他的“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各种,下焉者牛饮茶汤。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而我只是把这些大道理听一点记一点,从未认真思考过。
今天,领悟到洱海的苍茫,云朵的缭绕后,便去了白族那儿品了三道茶。
茶,最喜欢的还是龙井。这龙井茶还是再游西湖的时候品尝的,开水现冲,风味绝佳。更有名人说过,龙井过后进藕粉一碗,四美具矣。有“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之感。
而今天所品的三道茶,不同以往自己所喝的。这三道分别是“苦茶、甜茶、回味。”就是俗话说的“一苦二甜三回味。”这当中有自己爱喝的,也有只喝了一口的。苦茶喝起来确实如它的名字般很苦,印象中的黑茶也是这般苦,但二者喝起来还是有区别的。最后一道“回味”,只喝了一口,便放下茶杯,不再拿起。也说不上来,哪里不喜欢,只是不惯那味道。
古代也有很多文人墨客爱喝茶,也留下了很多有关茶的名句,唐代诗人郑愚的“茶诗”将品茶的过程描写的唯美、富有意境。那句“惟忧碧粉散,尝见绿生花。”更是诗中的妙处。还有唐代钱起的那句“尘心洗尽心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让我受益很深。
茶浮心生,品茶时,能让自己的心慢慢静下来,不再浮躁,也正如家中一套茶具上的回文诗:可以清心亦,亦可以清心,心亦可以清,清心亦可以,以清心亦可。
心生心生篇六
;早晨,沿湖散步,阳光柔媚,敷在脸上,显得水灵滑嫩,忍不住越发喜欢周围的一切,包括阴影和阴生植物们。想起世界的丰富,美好有时是相对的,是细小的在衬托高大,是内在的精微对接宇宙的恢宏。人类很多是强大的,也是贪婪的,在我看来,往往恒久是悦纳缺憾,欣赏它,为了更好地抵达完美。
在卵石路上,差点与一片羽毛擦身而过。它掉在地上应该很久了,不艳丽,不起眼,从乡郊一只无名鸟身体上脱落。乡郊常见鸟体小,这片羽毛,显得有些大。轻轻走过的那一刻,它在无语呼唤我,我折返,驻停,俯身将它拾起,细细打量。它沾了灰尘,尖端还有肮脏的混合黏液结痂,这并不让我讨厌,反而怜惜这份真实,且变得美丽动人。
慢慢地,这片羽毛,让我想到我带的师范实习生毕业时曾送我这样的羽毛笔。我想到笔尖因生了羽毛,可以让心灵自由飞翔。
一切心动皆有缘由。这是去年10月无心感应写下的文字。今日闲适,终于折返一段时光,有心找到曾经熟悉、最动人的部分,念念不忘的事物。我想,应该在这里作更深入地思考与停歇,不要一味地朝前急行。
不只这样的物,还有人,走进心灵,让生命饱满和充盈。于是,起初不经意的你,可以越过高山和大海,像鲲鹏展翅。又像旧时的燕,春风得意时,年年岁岁不忘归巢,这是生命轮回,最好的传承。
慢慢发现,生活大抵细小琐碎,单调乏味。通过读书、雅好,可以让单调琐碎,生情有趣,可以用艺术眼光、管理方法,将它重新调制,逐渐变成喜欢的样子,愉悦自己与他人。每天重复着简单,对简单学会欣赏与创造,简单就会像眼里的情人,宛如西施,别人模仿也是东施。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如此靈魂,像两只快乐的蝴蝶一样,扇动着薄薄的翅膀,温柔地,伴你一起慢慢飞,这就是人生极好地歌舞,不一定非登台表演。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遥想当时快马加鞭,一颗颗荔枝鲜露欲滴,仿佛长了翅膀,抵达长安,只为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只为君王悦。你赏这诗,是崇尚爱的代价付出,还是历史清风的讥刺?据史考,高力士正是始作俑者,他的家乡正是岭南。现代人仅从商圈的角度,夸他营销才干,还有的夸他为家乡作贡献。
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结局。杨贵妃的命没了,很多享受已经提前消费和透支了,清福自然没有。大文豪苏轼有首《荔枝叹》为证:“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一次次跨山越河的飞驰,狂奔接力,只为博美人一展颜。
姑娘来电话,打断了我的遐思。外面寒风细雨,元宵临近,姑娘在去老婆婆那儿买糯米粉的路上。糯米粉年年要买,买不买的问话都省了,闺密链接的4户普通人家也要买,姑娘说还要送一位要感恩的人,今年不用我代送。如此生活琐事,有姑娘帮衬打点,省出很多时间供我读书写字,有能力对后辈培养成长指导点滴。姑娘和我,好比生活中和你相遇投缘的人,各人有各人的长处,或多或少,或疏或密,链接连通,这样相互扶持。心生感激,心灵长出翅膀,与心相通的文字,又一次飞翔。
每颗平凡心,日日坚持好,累积美善,都可以生出翅膀……不一定是通文字,更连通现实。
相关热词搜索:;心生心生篇七
我一直以为,时间会让一个人知道很多的执着和等待。但生活阻止了时间的善良,现实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想象中的留下来或离开只是自己对过去或未来的表白。至于结果,说好不好,说坏不坏。
有时候,爱和恨就是两个人。你爱谁,爱就是谁。你恨谁,恨就是谁。勇敢的人,不会遮挡自己的感情。因为那是自己对自己的恶毒诅咒,永远都不能释怀。人之所以可怜,便因为只愿意去爱,不愿意去恨。恨与善良无关,敢恨的人,人生才完整。
有时候,我会算算自己每天可以给世界创造多少快乐。当然,世界上每天都有“快乐”这种事件发生,只是并非所有的这种事件都是公共的。所以,世界再大或是世界再小,都有装不下的事情,都有最原始最简单的东西。我每天都会把自己放在不同的地方,认识每一天的人。我只是尽力的去想象每一种思想里的世界,我想变成见到过的每一个人。我不想任何人评价我,只要变成他们就可以很郑重的认识我。我想变成恨我的人,看看他们有多恨我。我想变成爱我的人,看看他们有多爱我。然后再做回自己,让该恨我的人恨我,该爱我的人还爱我。这多像一个梦,一个无需醒来的美梦。
有时候,我根本不想改变我的执着。因为,执着本身可能是一种美德。但我的生命里需要太多太多不同的东西,我要去不断的尝试。人生本来就要精彩,而这精彩并非全都是我们需要的内容。任何一种错失,都算精彩。
我鼓励自己去执着,也鼓动自己去放弃。多年以后,我便学着做我自己,安心的去生活,安心生活而已!
心生心生篇八
不得不承认,西湖之景天人合一。
西湖之景,美。拂晓,日光微熹,阳照蒹葭、杨柳凝翠,细雨迷蒙过后,天方破晓,寻一缕烟,是微露点滴的生机,是暖阳下的浅浅薄雾!
静静站在岸旁,观“水光涟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之景,如此美景,却无人伴我观赏,只有树叶私语的轻声,没有早鸟之鸣。这一丝的苍凉,却不让我心感到孤独,因我用一颗发现美的心去赏景,苍凉亦变为了清静。心美,万物皆美。
西湖之情,深。日轮当空,云霏渐散,游鱼从湖底钻出,湖面微动涟漪,到了夕阳西沉的时间,便会从山间中传来一阵阵长久拥鸟啼。黄昏普照万物,万物倒映湖中。无论何时,总有与西湖相伴之物。我心中生起一丝敬意,这是西湖与景物渊远流长的羁绊吧?景与物点缀着西湖,西湖映衬着景与物,从不缺席,此时连山中的小生物也在欢乐,树林正在演奏一首安曲。我看不到,也听不到,却能感受到。因为西湖与它们之间是有深情的,我便也用真情去感受。情深,万像皆深。
西湖之镜,明,日落山,月当空。星影闪烁,此美何及。月光洒下,溢满西楼,圆月与星,倒映湖中,静影沉底,西湖好像变成一面镜子,不染纤尘。让人心中所想都无所藏匿,洗涤着人的心灵。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古今人所真正追求的是比静更深远的东西,即心明,美景与深情让人心明,让人真正看清自己的内心,一切疑惑与纷扰都销声匿迹。非宁静,无以致远。此时自己份佛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星云。心明,万里皆明。
一种对自然古迹的敬意骤然充满内心,好像与古人与影致产生了共鸣,真切地感受到了美、深、明。
心生心生篇九
古人常说“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我深有同感,因为,我的邻居就是这句话中的“近邻”。
记得,有一天放学回家,我照样摸了摸口袋要拿出钥匙,可我摸来摸去都没摸到。这时,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又想起了中午爸爸妈妈对我说的一翻话“我们晚上要加班,到7:30分才会回来,你就在家里自己玩吧!”我看了看手表“什么才5:27分”我大喊道,“现在离7:30分还差2个小时多呢!”可是我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坐在楼梯上等到7:30分了。过了不久,邻居家的叔叔下班回家了。他长得十分帅气,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鹰钩鼻高高挺起,嘴角上扬,总是面带微笑,非常情切。
天渐渐暗了,天空已呈黑色了,路灯一盏又一盏地亮起来了。那位叔叔见我坐在那儿许久还不进入家中,就已经料到了我没有带钥匙吧!于是,他推开窗户对我说道“林禹豪,你么带钥匙吧!来我家玩吧!”我笑着对他说:“不用了,我爸爸妈妈马上就要回来了。”他说:“那好吧。”说完又关上了窗户。
过了许久,他还看见我呆呆的坐在那里,便再次打开窗户让我到他家里去玩,可是我百般拒绝。他又被我给说服了,关上了窗户。
其实,我可不是要拿东西才让他先走的,我只是找个借口(因为我知道我要流眼泪了);我想他既不是我的家人,也不是我的好朋友,为什么会那么关心我呢?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呀!
接着,我又听见他在叫:“快点儿,外面挺冷的。”我赶紧抹干眼泪,拿起书包就走进去,刚进去我还挺约束。但是,叔叔给我东西吃,给我电视看,对我很是热情,我心里不禁涌上了一股暖流。不知不觉就到了7:30分。爸爸妈妈回来了,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感动是一把雨伞,一把为我遮雨的雨伞;感动是一杯水,是一杯我口渴时的水;感动是一位叔叔,一位能给予我温暖的叔叔。
心生心生篇十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虽然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但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时侯的照片都是用心照的。
那时候,人们的物质生活还很贫乏,照相机还是属于奢侈品,照相便成了人们的精神追求。普通百姓往往只有在盛大节日,特殊日子,或者在特定是情况下才会去拍照留念。惟其少,所以珍贵,惟其用心,所以永不退色。
而现在,我们拥有了数码技术,可以在顷刻拍出成百上千的照片,我们还可以让照片永远如新,可以轻而易举地把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惟其如此,我们对拍照反而不再用心,我们甚至忘记了为什么要拍照。总是想着留待日后做纪念,而结果则是连静下来看看的心情都没有。正因为多,正因为容易得到,我们便缺少了涵咏和思考,缺少了展望和想念。
正如深阅读:逐字逐句认真揣摩,而且要联想,想象。仔细分析古人的见解、评论,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甚至是不动笔墨不读书,一篇文章读下来,笔记数页,感想弥多。孔夫子的韦编三绝,董仲舒的目不窥园,如此之类,都是深阅读。这种读书方式,读得慢,读得深,因为用心了,也就理解得透,收获也就越大。
而现实世界,谁还会像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的那样:“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大家读书也是浅尝辄止,都满足于做知道分子。不要说对传统文化,所知寥寥,甚至到了提笔忘字的地步。
手机使用,也是如此。从前家书抵万金,现在交通便利了,通讯更是方便,然而,围坐在一起的家人、朋友、同事,各人忙着聊qq,刷微博,做低头一族。新闻里甚至说有家老人因为孙子辈不理会他,不同他聊天拂袖而去!
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目的是让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数码技术的时代,可以记录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但仍需要我们珍惜这些点点滴滴,需要我们用心对待它们。我们一边生活,一边回味,一边体会,一边珍惜。就在这凝眸中泄露了真相,生活就在这咂摸中流溢出滋味。有了用心生活的态度,才能说我们真正地活过。生命的照片才会从不泛黄,永不模糊!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650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