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检测题及答案解析篇一
1、成为学校心理学的讲师;
4、成为一名心理危机干预、家庭治疗师;
5、进入企业成为一名企业心理咨询师。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检测题及答案解析篇二
1[单选题] 同质性信度主要代表测验内部()之间的一致性。
a.分测验b.所有题目c.题目与分测验d.两半测验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测验内容的一致性或测验内部所有题目的一致性(项目同质性)程度,称同质性信度或内部一致性信度。
2[单选题] 贝克和雷米所说的深层错误观念是指()。
a.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错误命题
b.具体的事件和行为
c.很容易通过具体情境加以检验的观念
d.故意隐藏起来的错误观念
参考答案:a
3[单选题]若某求助者在scl-90上所得的总分为150分,阳性项目数为40项,则其阳性项目均分为()分。
a.1.5b.2c.2.5d.3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阳性项目均分=(总分一阴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表示受测者在“有症状”项目中的平均得分。
4[单选题] 开放式团体的特点是()。
a.目标难达成
b.团体凝聚力强
c.目标易达成
d.团体凝聚力弱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相对封闭式团体来说,开放式团体人员会变动,团体的目标不容易达成,凝聚力强弱则视不同类型的人群有所不同。
5[多选题] 关于作为职业道德规范的“节约”,理解正确的是()。
a.任何人、事、物形成浪费的,均属于不道德行为
b.小气、吝啬与节约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c.时代发展对节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是节约的时代表征性
d.价值差异性并不否定节约的社会规定性要求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从道德层面上来看,浪费为社会道德所不容,即使浪费的是个人钱财。节约就是吝啬、小气、怕花钱,这是极大的误解。节约具有时代表征性、社会规定性和价值差异性。
6[单选题] cbcl一般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了解,填写其最近()内的情况。
a.一个月b.半年c.三个月d.一年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儿童行为量表的英文缩写为cbcl,主要用于筛查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适用于4~16岁的儿童。cbcl具有家长、老师和年长儿童自评三种方式。根据儿童最近半年情况填写。
7[多选题] 科斯塔(costa)的人格五大模型包括的因素有()。
a.外倾性b.神经质c.认真性d.宜人性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人格五因素包括神经质、外倾性、经验开放性、宜人性和认真性。
8[多选题] 信度系数在解释个人分数意义时的作用是()。
a.估计误差分数的范围
b.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
c.了解实得分数再测可能的变化情形
d.了解误差分数的大小
参考答案:b,c
9[多选题] 言语是()。
a.心理活动b.交际的过程c.社会现象d.符号系统
参考答案:a,b
参考解析: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言语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10[多选题]人格包括人的()。
a.气质b.性格c.情绪d.环境
参考答案:a,b
参考解析:人格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动力特点方面的人格特征,性格则是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11[单选题] 职工个人形象与企业整体形象的关系是()。
a.职工个人形象反映着个人素养,与企业形象没有关系
b.员工个人仅仅是企业集体的一分子,其个人形象不会影响企业整体形象
c.树立企业形象靠产品质量,不应该和职工个人形象相联系
d.职工个人形象一定程度上是企业整体形象的缩影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职工个人形象反映着个人素养,一定程度上也是企业整体形象的缩影。树立企业形象靠产品质量,也靠职工个人形象,员工个人是企业集体的一分子,其个人形象也会影响企业整体形象。
12[单选题] 归纳和解释临床资料的先决条件是()。
a.资料的可靠性
b.恰当的咨询理念
c.良好咨询关系
d.丰富的咨询经验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在临床资料整理的过程中,需要对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予以说明。所谓临床资料的可靠性,是指报告临床情况的人不是求助者自身,而是其亲友或转诊的中介人,由于亲友和中介人受专业知识、职业特点的影响,使他们对问题的客观性质不能按专业要求作出评价,所以,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去伪存真地审视这类资料。而在整理资料时,来自亲友和中介人的资料,应首先判断其真实程度并给予说明后,方可使用。
13[单选题] 在整理临床资料时,应该对来自求助者亲友和中介人的资料()。
a.进行可靠性验证,并做必要的说明
b.直接使用,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c.先行筛选,避免对求助者构成伤害
d.注意排序,不对求助者形成暗示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在临床资料整理的过程中,需要对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予以说明。所谓临床资料的可靠性,是指报告临床情况的人不是求助者自身,而是其亲友或转诊的中介人,由于亲友和中介人受专业知识、职业特点的影响,使他们对问题的客观性质不能按专业要求作出评价,所以,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去伪存真地审视这类资料。而在整理资料时,来自亲友和中介人的资料,应首先判断其真实程度并给予说明后,方可使用。
14[单选题] sds中反向项目的数量是()个。
a.6b.10c.8d.12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1e,sds)于1965年编制而成。特别适用于发现抑郁症病人,能全面、准确、迅速地反映被试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其中10个为正向评分,10个为反向评分。
15[单选题] scl-90不适用于()。
a.诊断求助者的各类心理疾病
b.了解求助者的心理症状情况
c.了解躯体疾病患者精神症状
d.调查不同群体心理卫生问题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由德若伽提斯(tis)于1975年编制,本量表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均有涉及,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可适用于了解就诊者或受咨询者心理卫生问题(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了解躯体疾病求助者的精神症状(在综合医院里)、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
16[单选题] 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是()。
a.急性精神分裂症b.睡眠障碍c.抑郁性神经症d.继发性高血压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主要有:一是各种睡眠障碍;二是各类伴有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三是某些心身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经前期紧张症,紧张性头痛,书写痉挛等;四是儿童多动症、慢性精神分裂症(伴社会功能受损)。
17[多选题] 关于印象管理,正确的说法包括()。
a.是信息输出b.是印象控制c.是信息输入d.是印象形成
参考答案:a,b
18[多选题] 以下关于职业倾向对理解临床资料的影响,描述正确的包括()。
a.从医疗或病理学的角度看问题者倾向于求助者有病
b.教育工作者倾向于从人的发展生长角度上看问题
c.生物学取向的心理学工作者依据日常生活的概念,从自然的角度看问题
d.持生态学观点的人觉得求助者的问题是与环境失去了平衡
参考答案:a,d
参考解析:从医疗的或病理学的角度看问题,他们倾向于求助者有病;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或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问题,容易强调求助者是学习、行为或认知方面的障碍;生物学取向的心理学工作者,倾向于从人的发展生长角度上看问题,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自我发展上受到了障碍;生态学家或持生态学观点的人,他们觉得求助者的问题是与环境失去了平衡。
19[多选题] 心理咨询师在摄人性会谈中,应该使用的话语方式是()。
a.提问b.引导c.评论d.阻止
参考答案:a,b
20[多选题] 关于sds的施测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a.指导语是“根据您最近一周的实际感觉回答”
b.文化程度低的受测者不适用
d.应提醒自评者不要漏项也不要在同一项目上重复评定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sds受测者根据最近一周的实际感觉来评定。如果评定者的文化程度太低,不能理解测题内容,可由工作人员逐条念给他听,让其独立评定。评定时,应让自评者理解反向评分的各题。评定结束时,应提醒自评者不要漏评某一项目,也不要在同一项目上重复评定。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检测题及答案解析篇三
2017年心理咨询师高分备考技巧
2017年心理咨询师高效备考方法
2017上半年心理咨询师报名时间及入口
2017年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题汇总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检测题及答案解析篇四
后来,心理的地形模型(意识、前意识、无意识)被结构模型所取代。在结构模型中,心理由三个成分组成:先天的、非理性的和追求满足的本我(无意识系统);习得的、理性的和指向现实的自我(意识加前意识);道德的、价值的超我(有意识的审查者)。弗洛伊德认为,以往关于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的地形概念,随着结构观点的采纳“开始失去了意义”。
心理发展的驱力。弗洛伊德从生物学角度把心理发展的驱力还原为性,使之成为心理发展的核心驱力。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是一种生物驱力,它既有可能使一个人从事社会能够接受的建设性的活动,也有可能使一个人蒙患神经症。例如,就真性神经症而言,性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真性神经症的“神经病毒”是由错误的性经验(诸如****和禁欲)所引起的。然而,心理神经症的情况则有所不同,性在其中扮演了更多的心理学上的角色:就歇斯底里症状而言,这种神经病的起因是患者的童年期由于性诱奸而引发的心理创伤所致。此外,孩提时代的性幻想也有可能是成年期神经症的关键起因。弗洛伊德曾先后写过三篇文章:《性心理失常》、《幼儿期的性欲》和《青春期变化》。嗣后,他把这三篇文章集成一书,题为《性学三论》。心理发展的驱力理论便源自于此。
在第一篇文章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观点:(1)在性反常的反面,确实存在一些先天的东西。社会所谓的“性反常”,仅指性本能的一个部分的发展,它的活动集中在性感区而非生殖器。(2)所有的神经症都具有性的基础,起因于患者在对付自身性欲某一方面上的无能为力;神经症患者以症状代替了反常的性欲。
在第二篇文章中,弗洛伊德指出,神经症患者的主要问题在于生命最初5年儿童对性感觉的对抗。弗洛伊德的基本论点是儿童具有性感觉。然而,儿童期的性感觉与成人期的性感觉完全不同,他们是自我中心的,或者说是自恋的。儿童最初是从一些分布于身体的性感区受到刺激而获得快感的,这些性感区有嘴唇、肛门、生殖器,甚至周身皮肤。从自我摆弄获得的快感是自恋性的,但这种强烈的感觉以后会作为成人指向性欲对象的部分性欲。儿童和父母处理早期性感觉的方式对成年后的人格有很大的影响。
在第三篇文章中,弗洛伊德转向了成人性欲。成人的性欲始于青春期。儿童期的性欲由于父母和社会的力量使之压抑下来,进入潜伏期。到了青春期,成熟的变化重新唤起潜伏着的性本能。在健康的人群中,性欲导向其他异性。在性行为反常的个体中,与某些童年期本能相联系的快感强烈到足以替代生殖器活动。神经症患者被异常的性要求所征服,并且将其性要求转变成了症状。
在《性学三论》的结论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个在他以后的岁月中居于文化分析中心地位的概念,即“升华”。它是性欲变化的最重要形式。我们既可以直接表达我们的性欲望,也可以压抑它们,还可以利用性能量促使其转向高级的文化活动,诸如艺术、科学和哲学。这最后一个过程就是升华,它把本能的驱力转向了对文明的贡献。
临近效应
增强亲近感
邻近性一般都会增强亲近感。住得近的人自然碰面的机会也相对频繁,重复的接触就会引发、增强相互间的好感。
强烈的相似性
人们大多选择社会地位、经济实力与自己相近的人为邻,而地理位置上的邻近性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相似性。
越是邻近的人,其可利用度也越高
邻居之间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费用便可成为好朋友,而且有很多事可以相互嘱托,有快乐可以共同分享。比如可以请邻居照看孩子或房子,家里不管发生什么大事小事都可以相互照应。
认知的一贯性
与讨厌的人比邻而居,在心理上是难以忍受的。人们在交往多愿意接近与自己合得来、住所比较近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650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