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以让为题的作文4篇(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27:07
最新以让为题的作文4篇(大全)
时间:2023-06-06 15:27:07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以让为题篇一

当水滴与阳光在树叶上旋舞,当黎明和黑夜在天空中缠绵,当我从童年的追忆中苏醒,急切地呼吸着青春的气息,我拿起画笔,依偎在天空里,深深地呼吸,一切尽在happy里。

阳光一缕缕地从窗户外面偷偷探进了头,黎明的曙光,纯洁的天空,好象正在欢迎新的一个”我”诞生了,因为每一天都是新的,都是青春的秒度。每一个人都有一张自己的青春蓝图,同样在品味青春的佳酿,醇厚甜美,那种感觉,像是细腻的橘黄色――丁香花化作的琴音,美丽,醉人。青春的经历总是怀着好奇与天真,又像是无邪的天篮色,蓝的没有杂质,只有纯净。心灵中是无知与成熟的撞击,又像是火热的鲜红色,燃烧在心中,豪迈,奔放。新的每一天,充满着新的希望,又像是希望的草绿色,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但是在这中间,不单单只有快乐的一面,也有让人郁郁寡欢的灰色,令人胆战心惊的黑色,却也弥漫着快乐的金黄色,纯洁的银白色,在我们的青春地带,一切都是无拘无束,快乐自由的象征。

青春是一幅画,用快乐作为画笔,描绘五颜六色的心情天空;用调色板,调出夹杂着虚幻颜色的蓝天白云;用灵感,点缀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青春是一篇乐章,它只是生命的一个章节,我们可以凭着自己的资本,去无所畏惧的狂想,奏出美妙的奔放的“青春狂想曲”。

青春不会太长,它就像是昙花一现,是短暂的,可是谁又能说它的美不是独一无二的呢?正是因为它的短暂,所以才值得我们去留恋,珍惜。

青春的滋味,需要自己去体会,那是酸的、甜的、苦的……?只有经历过的才会品尝到。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青春,不要让自己的视线总定格在一个空间里,放开自己的心灵,让它自由地飞翔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觉生活的美好感觉,青春的奇妙滋味!

以让为题篇二

最近我在书上看到长颚蚁抢黑蚁的卵,等卵孵化出来就成了长颚蚁的奴隶,替它们收集食物、清理巢穴,照顾幼虫。

全让黑蚁帮忙。我想到家里爸爸妈妈很辛苦,我想发明一个全自动机器人,好让爸爸妈妈也歇息一下。

刚看完这本书我就想入非非:现在每个家庭都有一台“姚嘉俊版”全自动机器人这就好了,这种机器人的双眼是扫描仪做成的,它只要向四周看看,用扫描仪往四周扫描一下就知道哪里有活需要它去完成;它们可以帮人们解答问题,帮人们收衣服,帮人们叠被子,帮人们扫地……它还可以做沾水的活:洗衣服等,甚至可以当人们的生活用品:闹钟,它会刚好在闹铃时间叫醒你。它还可以当手电筒,你只要说一声:“开灯!”它就会把手张开,手中间的小灯炮打开,并紧紧的跟在你身边,这样前面的东西就被照到了。

全自动机器人的脚是“风火轮”,“风火轮”装在脚上后就会变的很灵活了,有时还能漂移呢!

这时我才从想像中走回来,要是我以后是个发明家,我一定先发明全自动机器人,来替大家干活,让大家歇歇。

以让为题篇三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想设立一个“保护环境节”。

我设立这个节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环境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很好的珍惜它们,可我们却偏把废纸扔得满地都是,多可恶呀!

我从网上查资料得知:“臭氧层”被称为大地的保护伞,因为它可以挡住大部分紫外线,如果没有臭氧层的话,一刹那,大地将尽被烤焦,人也无法在地球上生活。可是由于人们大量使用化学药品污染了空气,南极上空已经出现了一个臭氧层大洞,想想真可怕。

如果设立了这个节日,那么那些不爱护环境的一定会爱护起环境来。垃圾入箱了,空气清新了,在这种环境生活的人们,个个都是身强体壮、精力十足,就会把爱护环境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健康的环境,他们就不能生存。

我想把这个节日设立在六月一日,目的'是让每一位小朋友们在过六一儿童节的同时也学会爱护环境。

总之,保护环境,不能挂在嘴边,要重在实际行动。大家要用双手保护我们这个美丽而又脆弱的地球,使我们拥有一个美丽的生态大家园。

以让为题篇四

开始考试了,首先语文。把卷纸发下来,我写上了姓名、班级、考号。监考老师“一声令下”我们赶紧拿起笔,认认真真的读题写题。开始我很紧张。

慢慢的我的心情越来越放松,做的题不知道对不对。做完后我仔细的检查了好几遍了。没有发现错题,老师让交卷了,我把卷纸交了。上了趟厕所。回到班。数学老师讲了几点。就走了。

27÷3=9(元)10-9=1(元)

答:比原来便宜一元。

希望我能考双百分,加油!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65314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