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作文100字优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34:03
好孩子作文100字优质
时间:2023-06-06 15:34:03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好孩子篇一

1、让幼儿知道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对人体的健康有危害。

2、初步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愿望。

3、引导幼儿做一个健康的娃娃。

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任性的牛牛》的有关图片,情景表演《买玩具》,课件《挑衣服》;健康娃娃的有关图片。

一、故事《任性的牛牛》欣赏

1、师出示图片讲述故事:一天晚离园时,牛牛被爸爸接出了幼儿园,牛牛看见幼儿园周围有许多卖好吃的东西,就让爸爸买了酸奶和羊肉串,可是牛牛又看到了爆米花和棉花糖,又吵着说:“爸爸,我还要爆米花和棉花糖。”爸爸说:“牛牛,已经买了酸奶和羊肉串了,不能再吃了!”可是牛牛把手里的东西一扔哭着说:“我都给扔了,告诉奶奶去!”看到牛牛这个样子,爸爸特别生气。

2、欣赏完后讨论:

(1)牛牛开始跟爸爸要了什么?

(2)爸爸买了后,牛牛又要吵着要什么?

(3)爸爸是怎么说的?为什么爸爸说不能再吃了?

(4)牛牛后来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5)牛牛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结:其实小朋友有时喜欢吃什么,可以请爸爸妈妈帮你买点,但如果一下子让爸爸妈妈买很多的东西,小朋友吃了身体会受不了的,影响你们的健康。牛牛这样任性,哭着叫着,不仅对自己不好,而且还影响爸爸的健康。

二、情景表演《买玩具》

1、内容:一天,妈妈领着涛涛来到商场,涛涛看到玩具架上有一个大变形金刚,就对妈妈说:“妈妈,快点给我买变形金刚。”妈妈说:“涛涛,家里的玩具已经够多了,再说妈妈带的钱也不够呀!”“不吗,买买买,非买不行!”说完,就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2、引导幼儿讨论:

(1)涛涛让妈妈买什么?

(2)妈妈是怎么说的?

(3)涛涛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4)他这样做对吗?

(5)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三、课件《挑衣服》

2、引导幼儿讨论:

(1)妈妈为什么不让娇娇穿超短裙?

(2)娇娇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她这样做对吗?

小结:我也听有的小朋友的妈妈告诉我说,有的小朋友早晨起床总爱挑拣衣服,妈妈说穿这件,她又要穿那件,妈妈说这件衣服脏了脱下来,她非要穿着,小朋友这种任性的心理是不健康的。

四、讨论:你还有哪些任性的行为?应该怎样做?

五、游戏《谁是健康娃娃》

出示图片1:小红自己在床上和布娃娃甜甜的睡着了。明明非要妈妈陪着睡。

提问:这两个小朋友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小结:小红这样做非常好。小朋友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睡觉了,不能老让爸爸妈妈陪着睡觉。

出示图片2:小强自己做在餐桌旁在吃饭,他鸡蛋,青菜,肉,鱼什么都吃。芊芊则让奶奶在旁边喂着吃饭,而且吵着:我不吃鸡蛋,不吃鱼。

提问:谁是健康娃娃?为什么?

小结:小强是个健康娃娃,他是自己吃饭,而且不挑食。小朋友一定要每天保持稳定、欢乐的情绪,这样会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身体健康。而如果你任性,哭闹,情绪不稳定,不但影响心理健康,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六、活动延伸:

1、绘画《我是健康娃娃》。

2、设计出《好孩子不任性》的表现单,每个周进行评比奖励,并教育幼儿坚持做到。及时捕捉孩子日常生活的真实案例,随机对幼儿进行教育。

3、与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幼儿不任性,做个健康娃娃。

1、整个活动以孩子日常生活的真实案例层层展开,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展开讨论,为幼儿创设了自然、真实、宽松的学习氛围,孩子们讨论热烈。

2、游戏《谁是健康娃娃》形式很好,让幼儿在两个幼儿的对比中,找出健康娃娃的行为,幼儿记忆深刻。

3、通过绘画《我是健康娃娃》并讲解自己的绘画内容,从而巩固了幼儿的健康行为和保持健康的心理。

好孩子篇二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体验劳动的快乐,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3、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

小品等。

主持人甲乙: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召开“我们爱劳动”主题班会。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让我们用双手学会服务,学会劳动,学会创造,都来做勤劳好儿童吧!

主持人甲:达芬奇曾经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的确,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主持人甲: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很多有关劳动的名言,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1、没有顽强的细心的劳动,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的玩物。

2、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苏霍姆林斯基

10、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马卡连柯

11、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2、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

主持人乙:生活中我们的同学是怎么对待劳动的呢?请看小品《爱劳动》。

主持人甲:爱劳动有什么好处呢?请听《孩子爱劳动将受益终身》。主持人乙:幸福是一种感觉,有人一辈子找不到幸福,有人时时刻刻处在幸福之中,这里为您开一张幸福处方。请听《幸福处方》。

xx

好孩子篇三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掌握“着急、进来、衣服、头发、雨水”等词语,认识“紧、忘、奇、怪、疼、擦”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教学建议

本课是儿童生活故事。讲的是下雨天,奶奶心里很着急。她认为京京带着伞,不要紧;小玲忘了带伞,一定要淋湿了。结果出乎奶奶的意料,小玲衣服没淋湿,是因为小梅送她回来;京京把伞借给路远的同学,全身淋湿了。奶奶赞扬关心别人的小梅和京京都是好孩子。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还要通过读课文,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哗哗:象声词,课文是下雨的声音。

着急:担心,不安。

嘭嘭嘭:象声词,课文是指敲门的声音。

奇怪:感到不理解,不明白。

噔噔噔:象声词,课文指急冲冲跑步声音。

直:本课是“不住地”意思。

心疼:疼爱,舍不得。

近、反义词

近义词:奇怪――惊奇 全――都 急忙――赶忙

反义词:外――里 进来――出去 借――还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节):写下雨了,小玲忘了带伞,奶奶心里着急。

第二段(第2-4节):写小梅送小明回家,奶奶夸她是好孩子。

第三段(第5-7节):写京京把伞借给路远的同学,奶奶夸他也是好孩子。

本文通过下雨天小梅打伞送小玲回家和京京借伞给路远的同学,奶奶夸奖他们俩是好孩子的事,赞美了他们热心帮助同学,关心同学的好品质。

奶奶笑着说:“她真是个好孩子!”

“她”指的是小梅。因为小梅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打伞送小玲回家,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得到了奶奶的夸奖。

(一)课前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或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拉”的声母是边音,“京”“忘”“疼”的韵母是后鼻音,“怪”是三拼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着重指导学生分析识记以下几个生字。

她:女性的第三人称,要与“他”区别字形和字义。

衣:上下结构,上边是点横头,下边是衣字底。可想象上衣的形状,上面像领口,两旁像袖筒,底下为衣襟。

2.写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外”“她”“拉”“跳”“服”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宽窄不一样,要用田字格认真写好这些字。

衣:点居中,不与横画相连。第三笔撇自横的中点起笔,向左下撇出。竖提自撇的中上部起笔,转折处低于撇尾,第五笔短撇写在横收笔的下方,最后一笔捺与左撇相背对称。

(三)词句教学

本课的生词都容易懂,学生读读课文的句子就理解了。有个别词语,教师可稍加点拨。如“奇怪”这个词,可以提问:奶奶为什么奇怪?通过读课文,学生就明白了:小玲忘了带伞,奶奶以为她一定要淋湿了,但小玲衣服一点儿都没湿,所以她很奇怪。然后指导学生用奇怪的语气读奶奶说的话,也就懂得“奇怪”的意思了。

(四)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好孩子篇四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0个,正确书写并记忆5个生字“帆、跌、涕、叩、砰”。积累9个词语,理解“地覆天翻、叩门”。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内容。

3.了解诗歌中的孩子在学校里和在家里表现不一样,懂得无论在哪里都表现好,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理解无论在哪里都表现好,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教学媒体生字卡片、课文录音、课文插图

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课文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伙伴,他是个怎样的小朋友呢?让我们一起去他的学校和他的家里看看。

2.出示两组图片(实物投影),一组是学校中的表现,一组是家里的表现。

3.这个新伙伴在学校里和在家里的表现一样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在家里也该是个好孩子》。(板书)

学生交流

过渡:这个小朋友在家在学校的表现完全不同,课文又是怎样具体写的呢?

2.分节朗读课文(接龙读),把句子读通顺,教师随即正音。

3.随机学习生字:

醋:平舌音

置:翘舌音,上面中间是两竖。

砰:是后鼻音

臭:翘舌音,编字谜,反义词是“香”。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几小节是写在学校里面的表现,请在小节前画上☆,哪几小节是写在家里面的表现,请在小节前画上△。

(1、3、5、7、9写在学校里的表现,2、4、6、8、10写在家里的表现)

并完成填空:

在学校里,他是个的孩子,因为。

在家里,他是个的孩子,因为。

学生交流

师:引读,在学校里他是个多么乖巧的好学生,他粉刷了,他把玻璃,他填平了。可在家里他却是多么淘气,哎,你瞧瞧,在大门上,在桌子上,在地上。

3.小组合作学习3-10小节

要求

①自由轻声地读一读,圈出3-10小节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它。

②选择最喜欢的两小节学习并完成填空:

在学校里,他是个的孩子,因为。

在家里,他是个的孩子,因为。

③分角色,读一读

学生分组交流

随机学习生字

帆:找朋友,帆船、一帆风顺

跌倒:近义词:摔倒

涕:编字谜

叩门:近义词:敲门,做动作演示

理解词语“地覆天翻”(本来形容变化极大,或者闹得很凶)

课文中是指什么?(指导学生看卧室图),说说

4.男女生对比读1-10节

5.学习最后一小节

①师引读:在诗里的两个孩子,其实只是一个人,在学校里是个,在家里,妈妈叹气说:。

②你想对文中的小朋友说些什么?

板书:在学校里和在家里表现要一样。

③指导朗读

1.听了小朋友的话,我们的新伙伴很难为情,他也决定做一个在学校里和在家里表现一样的小朋友。

2.出示两组图片,一组学校里,一组家里

我们来做个小诗人

仿照课文第5、6节,读编诗歌,同桌合作

水龙头是谁关的?桌子是谁擦的?

老师,妈妈,

垃圾厨房里的灯

3.评选最棒小诗人。

1.复习生字,做抢气球的游戏

2.认读词语

3.学了课文,你准备在家里和学校如何表现呢?

板书:无论在哪里都表现好,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在学校里,他是个的孩子,因为。

在家里,他是个的孩子,因为。

第一个学生发言是:在学校里,他是个好孩子,因为他粉刷了涂脏的墙壁。

顺着第一个学生的回答,后几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在学校里,他是个地道的好学生,因为他把玻璃擦得亮堂堂。在学校里,他是个不怕脏的学生,因为他填平了这臭水沟。因为老师的鼓励,学生在原先同学回答的基础上,不断根据,变换着形容词。这样的语言训练难度不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因此我顺势要求学生,能不能把三个同学的回答合成一个内容,完整地来回答这道填空题。大概是由于先前的铺垫,学生的发言很踊跃。

之后,我便利用这两句句式,让学生自学课文,在反馈时,口语表达一般的学生会使用文中的语言进行回答,较好的同学以文章中的语言为蓝本,表达出来的是重新组织过的语言。

这节课,我使用语言训练为上课的主线,在阅读中积累、运用、提高。

好孩子篇五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诃语,认保佑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相帮互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奶奶和小玲、京京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学的道理;进行字词数学。

难点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间音,有些形近或音同形近的字容易混淆。

课前准备

1.投影片。

2.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板书课题:21好孩子。

提问:什么样的孩是好孩子?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已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了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边读边想,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拉”的声母是边音,“京”的韵弹母是后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

3.指名简要地回答问题。

(1).课文中谁是好孩子?

(2).为什么说他们是好孩子?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轻声自由读二——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奶奶看见小玲的衣服没有淋湿,为什么很奇怪?(奶奶认为小玲忘了带伞,一定要淋湿。但是小玲回来后,一摸她的衣服,发现小玲没有淋湿,所以奶奶觉得很奇怪。)

指导学生读奶奶的话,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提问:奶奶为什么说小梅真是个好孩子?(小梅看到小玲忘了伞,怕她淋湿了,主动送小玲回家,)

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朗读小玲说的话,用赞热扬的语气读奶奶说的话。

3.轻声自由读第五——七自然段。

提问:奶奶为什么说京京也是好孩子?(京京看见路远的同学没有带伞,就把伞借给他们,自已淋着回家,他能主动关心、帮助同学,所以奶奶说他也是好孩子。)

4.启发学生说说,怎么读好奶奶说的话。(奶奶看见京京全身淋湿了时说的话,要用奇怪、心疼的语气来读。她夸奖京京时说的话要用赞扫扬的语气来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小组练读,再指名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提问:奶奶为什么说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

二、表演课本剧

每小组先出五人,四人分别扮演奶奶、小梅、小玲和京京,一人说课文叙述部分。表演后评选优胜小组和最佳小演员。

三、认记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学会的生字,指名读一读,说说是怎样的记字形的。

2.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外:左右结构,第3笔是点。熟字“处”是半包围结构,第3笔是捺。

她: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告诉学生、奶奶、小玲、小梅、妈妈、阿姨都是女的,用“她”;爷爷、爸爸、伯伯、叔叔都是男的用“他”。

京:跟熟字“就”的左边相同。

服:左边是月字旁。

怪:左边是竖心旁,右上边是“又”,右下边是“土”和“轻”的右边不同。

3.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中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

本课生字中有4个左右结构的字,“外”左短右长,“她”、“拉”、“服”、“怪”都是左窄右宽。

“奇”上面的“大”第三笔是点。

四、课堂练习

1.课后练习第3题。学生自己拼读,指名在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书上写。写后订正。

2.课后练习第4题。通过读例句,使学生体会到每组的两句话主要意思相同,但第二句比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好孩子篇六

对不起。是的,我承认从暑假到现在,我心思的确没放在学习上。暑假看了一堆小说,什么青春校园的,什么科幻的,什么古典的,我都看过。那段时间就像一个又一个的噩梦,满脑子都是小说。前几个星期都在写小说,最后我放弃了。因为一心不可二用,学习成绩下滑,我不得不放下。

以前,我似乎不是这样的。太多人都说我变了,我凌乱了……

学习节奏加快,我追逐梦想的脚步也不想放慢。张老师说的那些我都知道,都懂。也许会有点可笑,但是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这么执着的追求一件事物,我不想放弃。

其实我很笨,我真的很笨,总是非常努力,结果却总是伤的不轻,没有万人倾心,也不是那么聪明。

我们的事情远没有您想象的那么简单,都像是一个又一个解不开的九连环,老师问我怎么搞的,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体育老师要我们说自己的喜怒哀惧,说到哀,真有之一种站起来大声说:“简单的大脑结构是我最大的悲哀。”的冲动,还好还好,幸好没说,不然这又将是我们班的大笑料。

我总是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什么这个那个,那个这个的啊,都是什么跟什么啊。我只能笑,停不下的笑。

抄作业的习惯是从五年级开始的,还记得那天,异常忙碌的monday,当我有一次飞快的抄完作业然后handin的时候,语文老师叫住我让我站在讲台前面,拿着我的本子,让全班同学参观参观。然后他就站在讲台上大言不惭的可劲儿夸我,ohmygod!我都不好意思了,我发誓我那时候写的字是最烂最烂的水平,是那种连飞带跳的烂字。从那时起,我渐渐地发现,不管我怎么做,似乎都没有什么后果,于是abadhabit开始了。

但是到了三中,作业有点多,有时候抄都不想抄了,也怪自己运气太好,每次检查作业都给逃过去。负罪感一点一点的堆积,感觉自己就像是某甲级战犯。万幸中的万幸是,学习还没耽误太多事,成绩也还是那半杯水的状态。我一直都很侥幸。

终于在张老师的教导和第四次会议上良心发现,今星期,我做了好孩子,名副其实的,还帮助某某人和某某人化解了和某某老师的矛盾。其实做好孩子的感觉很好,以前很喜欢“坏孩子”这仨字,感觉挺叛逆,挺疯狂的。估计九零后都会有这种想法吧。

理智一点,坏孩子毕竟都要长大的么!长大了可就成了坏人啦。

在课上和老师玩游击,虽然刺激,但到最后受伤的是谁谁清楚。

其实我们都是好孩子,只不过都在进行一场战争,与自己的战争,与那个坏孩子的战争。这场战争过后,也许就会长大一点吧。

我继续做我自己,玩够了,该回来了……

好孩子篇七

1、知道做好个人卫生和公共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2、通过讨论及知识竞赛的形式,知道如何做一名讲卫生的孩子。

3、知道讲卫生可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愉快的情绪,同时也会受到大家欢迎的。

1、有关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知识记擦、

2、教师演唱歌曲《猪小弟》。

3、五角星贴花。

1、你是个讲卫生的孩子吗?你是怎样做的?

请幼儿对自己平时的行为做一个评价。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行为。

2、我们除了要注意自己个人的卫生,还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坏境,我们应该怎样做。

引导幼儿从家庭、幼儿园、马路、公园、商场等公共的场所来讲述自己的看法。

1、对错题:

教师逐一念竞猜题目,幼儿进行抢答,并说明理由或应该怎样做。

2、选择题:

教师逐一说出题目,让幼儿选择一或两个正确的答案。

给分数高的小组颁发五角星贴花。

好孩子篇八

1、认识10个生字。写5个字。积累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诗歌中孩子在学校里和在家里表现不一样,懂得无论在哪里都表现好,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学会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明白在学校和在家里要一个样。

明白在学校和在家里要一个样。

预习和积累:

读课文、标序号、圈生字、划好词、想问题。积累词语7个。

生字卡片、录音等

1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讲一个故事,你觉得故事里的孩子怎么样呢?

2、在家里和学校里你做的是一样的吗?

3、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儿歌题目叫是:在家也该是个好孩子

4、揭示课题:15、在家里也该是个好孩子(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的录音,思考:你觉得儿歌里的小朋友这样做可以吗?

2、自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自学生字

3、分小节朗读课文,(正音)要求:读通顺

4、交流生字自学情况:

书写:置(注意下面的“直”里有三横。)

读词语理解词义

三、学习课文,理解词句:

1、自由读读课文,思考:找找哪几节是写在学校里的表现?

哪几节是写在家里的表现?

2、同桌的学生对照读读课文,孩子在家和在学校里有什么不一样?

3、交流

在学校里他是一个爱劳动、能助人、讲文明、懂礼貌、爱学习的好学生,可在家里却正好相反。

4、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和你的好朋友说说)

5、集体交流:板书:真正的好孩子

(在校在家表现一样好)

6、朗读句子:无论在哪里都表现好,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生质疑

四、拓展练习,仿写诗歌:

1、师:想想平时你在家和在学校里哪些表现是一样的?哪些你觉得要注意的地方。(和同桌的同学说说)

2、指名交流,评议。

3、今天我们学生也要来当一回小诗人,仿照课文的样子也来编一段诗歌

4、交流

15、在家里也该是个好孩子

(无论在哪里都表现好)

好孩子篇九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相帮互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是理解奶奶和小玲、京京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学的道理;进行字词数学。

教学难点:

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间音,有些形近或音同形近的字容易混淆。

课前准备:

1.投影片。

2.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21好孩子。

提问:什么样的孩是好孩子?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已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了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边读边想,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拉”的声母是边音,“京”的韵弹母是后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

3.指名简要地回答问题。

(1)课文中谁是好孩子?

(2)为什么说他们是好孩子?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轻声自由读二——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奶奶看见小玲的衣服没有淋湿,为什么很奇怪?(奶奶认为小玲忘了带伞,一定要淋湿。但是小玲回来后,一摸她的衣服,发现小玲没有淋湿,所以奶奶觉得很奇怪。)

指导学生读奶奶的话,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提问:奶奶为什么说小梅真是个好孩子?(小梅看到小玲忘了伞,怕她淋湿了,主动送小玲回家,)

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朗读小玲说的话,用赞热扬的语气读奶奶说的话。

3.轻声自由读第五——七自然段。

提问:奶奶为什么说京京也是好孩子?(京京看见路远的同学没有带伞,就把伞借给他们,自已淋着回家,他能主动关心、帮助同学,所以奶奶说他也是好孩子。)

4.启发学生说说,怎么读好奶奶说的话。(奶奶看见京京全身淋湿了时说的话,要用奇怪、心疼的语气来读。她夸奖京京时说的话要用赞扫扬的语气来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小组练读,再指名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提问:奶奶为什么说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

二、表演课本剧

每小组先出五人,四人分别扮演奶奶、小梅、小玲和京京,一人说课文叙述部分。表演后评选优胜小组和小演员。

三、认记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学会的生字,指名读一读,说说是怎样的记字形的。

2.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外:左右结构,第3笔是点。熟字“处”是半包围结构,第3笔是捺。

她: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告诉学生、奶奶、小玲、小梅、妈妈、阿姨都是女的,用“她”;爷爷、爸爸、伯伯、叔叔都是男的用“他”。

京:跟熟字“就”的左边相同。

服:左边是月字旁。

怪:左边是竖心旁,右上边是“又”,右下边是“土”和“轻”的右边不同。

3.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中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

本课生字中有4个左右结构的字,“外”左短右长,“她”、“拉”、“服”、“怪”都是左窄右宽。

“奇”上面的“大”第三笔是点。

四、课堂练习

1.课后练习第3题。学生自己拼读,指名在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书上写。写后订正。

2.课后练习第4题。通过读例句,使学生体会到每组的两句话主要意思相同,但第二句比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好孩子篇十

因为小孩子是不允许玩火的,所以小孩子对火还没有很好的认识,不能对火控制好,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认识玩火的危险,火灾会使人民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初步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从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1、引导幼儿了解火的用途,知道用火不当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2、使幼儿认识“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火警119”等标志,知道它们的含义,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有关灭火的录像,蜡烛2根,打火机一个,水、沙子、湿布、扇子等,人手一份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在着火的时候,几个小朋友采取的不同的灭火方法);安全标志:“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火警119”;玻璃杯。

一、游戏:

灭蜡烛教师出示蜡烛,点燃。

“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把蜡烛熄灭呢?”

幼儿想出办法后,教师提供备有的材料,请幼儿到前面试一下,教师小结。

二、讨论: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灭火的办法。认识安全标志:“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火警119”。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大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拨打119电话。

三、请幼儿看录像:

看完录像,提问:“他们想到了哪些办法?”“哪些办法是我们没想到的?”(开窗,捂着嘴、鼻跑出烟火区)。

小结:火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开窗,用水、沙子、湿棉被、灭火器等灭火,火很大的时候,我们拨打119电话,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烟火区,学会保护自己。

四、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看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在着火的时候采取的不同的办法,每幅图的左下方有一个圆圈,你认为办法好的就在圆圈内打上“”号。

讨论: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五、火的小实验:

1、燃烧蜡烛点燃几支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注意火焰的颜色、形态,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将一张纸用烛火点燃,观察纸燃烧的过程。让幼儿用手在蜡烛附近烤一烤,并说说有什么感觉。

教师提醒幼儿火能燃着许多东西,火会烫伤手指和皮肤。不能随便玩火。

2、玻璃杯“灭火器”

教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全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被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盖住三支燃烧的蜡烛,观察三个杯子里哪支蜡烛先熄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大小杯内空气的多少不同,影响燃烧的时间)。

3、讨论火有哪些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火对人有什么危害?(如烫伤皮肤、烧毁房屋、森林)。

怎样防止火带来的灾害?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介绍一些安全防火措施。

本次活动以幼儿实际生活中有过多次体验的事情――着火为主题,对幼儿进行灭火、防火教育,带有普遍性与典型性。让幼儿带着问题“着火了,怎么办”,边思边做,从而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到“火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从教育活动过程来看,教师的目标意识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每一个提问都紧扣“着火了怎么办”这一中心。一开始,教师在做完“灭蜡烛”游戏后,马上转入引导幼儿讨论“出现了火情怎么办?”充分激发幼儿想出各种灭火的办法。当幼儿看完录像后,发现自己想出的办法还有不足后,从而为“怎样避免火灾”问题的深入进行埋下了伏笔,使幼儿知道火灾给国家、集体造成的损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增强了防火、灭火的意识。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67919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