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分米的认识课件(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23 19:57:03
《分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分米的认识课件(13篇)
时间:2023-04-23 19:57:03 小编:zxfb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分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分米的认识课件篇一

教学目标:

1.知道分米产生的意义。

2.了解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选择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提问:我们现在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你能给这些单位按照大小排排队吗?

2、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二、活动设计――测量课桌

1、设疑: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谁来估一估?

2、动手操作,测量课桌的长度

(1)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度,引导学生选择测量的工具及连续量。

(2)组织汇报,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测量方法更加简便。

3、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学生观察尺子: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4、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

5、量出3分米长的带子给大家看。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它的一个单位长度。

2、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练习一第5题: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此题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长度表象。

4、练习一第6题。

此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涉及到单位之间的转换。

5、练习一第7题是实践活动的另外一种形式。

《分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分米的认识课件篇二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使学生知道要想准确测量出某一物体的长度,仅有厘米这一较小的长度单位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通过测量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新的长度单位的欲望,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在经历、体验中自主构建知识的目标。

2.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本节课提供了大量的测量活动,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围绕探索的问题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分析、交流,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3.注重实践运用。

课堂中鼓励学生将学习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胆去量自己喜欢的物体的长度。学生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了“身边处处有数学”。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卡片、直尺、米尺、10厘米长的纸条

学具准备 直尺、米尺、10厘米长的纸条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出示卡片,猜一猜。

师:我们学习过哪几个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师:其中最大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米)最小的长度单位呢?(毫米)

师: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米、1厘米、1毫米大约各有多长。

我们在实际测量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卡片复习,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激发求知欲望,为系统整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测量课桌的长度。

(1)提问。

师:如果老师让你测量出我们所使用的课桌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用哪个长度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厘米。

师:为什么不选择米呢?

生:因为课桌的长度不够1米。

师:为什么不选择毫米呢?

生:因为毫米的单位比较小,测量出来的数会比较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进行测量。

(3)汇报测量方法。

小组一:我们组是这样测量的,用直尺的最大刻度为一段连续量,最后得出桌子的长是97厘米。

小组二:我们组是这样测量的,用10厘米长的纸条为一段连续量,一共有9个10厘米,余下的用尺子量,还多出来7厘米,最后得出桌子的长是97厘米。

(4)比较测量的方法。

师:刚才在测量的时候,同学们用了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

生:第二种方法。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是以10厘米为一段进行测量的,好记又好算,不容易出现错误。而在第一种方法中,直尺的最大刻度有的是15厘米,有的是20厘米,有的是30厘米,这样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

师:刚才我们所说的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米。(板书课题)

2.教学1分米=10厘米。

出示课件。

师:数一数,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10个1厘米)对,10个1厘米是10厘米,也可以说成1分米。

课件出示1分米的放大图,同时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课桌的长度里面有几个10厘米?

生:9个。

师:9个10厘米是几分米?

生:9分米。

师:所以我们说课桌的长度是9分米7厘米。

3.教学1米=10分米。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那么,分米和米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可以借助米尺,也可以进行计算。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小组一:我们小组观察了米尺,知道了1分米=10厘米,就以10厘米为单位,一段一段地数,一共有10段,也就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小组二:我们小组是根据米和厘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的,1米=100厘米,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10个10厘米就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师:如果把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的话,分米应该排在什么位置?(在米的后面,厘米的前面)

4.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观察直尺上1分米的长度,用手指比划一下,两根手指中间的部分大约是1分米。(反复两次)

(2)比一比。同桌之间进行一个小比赛,看哪个同学能够获胜。请坐在南侧的同学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坐在北侧的同学用直尺量一量,调换角色再量一遍。(同桌之间互相量)你和同桌所表示的长度哪个更接近1分米?(学生举手)希望你们能够帮助自己的同桌,让他们也能用手势表示出准确的1分米。

(3)估测一下,从你的中指指尖到手腕的什么位置大约是1分米?请你的同桌帮你量一量,看你估测的数据准不准。(同桌活动)

(4)画一画。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的大概长度,请同学们拿出铅笔、尺子和练习本,用尺子上没有厘米刻度的那一边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画完后,用直尺量一量,看你画得准不准。

请你用直尺画出长度分别为2分米、3分米、5分米的线段。

(5)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学生思考后汇报)哪些物体的长度适合用分米作单位?(学生思考后汇报)

《分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分米的认识课件篇三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

2、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悉所学过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课件直尺硬币米尺正方体盒子等。

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米和厘米之后,学会了用直尺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测量,感悟并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使学生经历观察、比划、举例等活动,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间的进率,学会以分米和毫米为单位测量较短物体或线段,使学生能积极参加操作、估计、测量等活动,主动了解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感受到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来个“游园夺奖比赛”活动,比赛的规则是:只要你能正确地回答园中设置的题目,你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品,最后再根据每组得奖的多少,评出三个优胜组。各组同学有没有信心夺奖?

游“记忆园”(复习旧知识)

幻灯出示“记忆园”中的问题,并逐一显示问题:

(1)我们已经学过和()两种长度单位?

(2)1米=()厘米

(3)13厘米-7厘米=()厘米

(4)比划比划1厘米大约有多长?

(5)用手势表示出1米的大概长度。

(上述问题如果学生答对了,奖给小红旗一面)

复习阶段活动小结:(鼓励获奖同学,导入新课教学)

教师导语:以前,我们学过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量较小物体的长度或较短距离应该用厘米作长度单位,如果要量更小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更精确,该用什么来作长度单位呢?请跟着老师走入“求知园”,去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留一定的手写空间,留待后面在补上完整的课题)

二、游“求知园”,认识毫米

幻灯出示“求知园”认识毫米的有关问题(逐题显示)

1、仔细观察尺子,看看1厘米中间还有什么?(有很多小格)

(学生举手答,答对的同学奖“发现奖”牌一面)

2、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10个)

注意引导学生怎么数,数得快的同学奖“速度奖”牌一面。

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3、1厘米=()毫米(引导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学生举手抢答,答对的同学奖“思考奖”牌一面)

4、用手比一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指名同学比给大家看,其他同学跟着比,比对的同学奖“发现奖”牌一面)

5、量一量:量一根长10毫米的纸条剪下来、量一分硬币的厚度是()毫米、量数学书的厚度是( )毫米。

6、说一说:回形针长( )毫米、铁钉长( )毫米。

(答对5、6两题的同学,分别奖“勤于动手奖”一面和“小星星”一颗)

活动小结:(照顾后进生,巩固“毫米的认识”)

刚才,我们在“求知园”中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同学们在夺奖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下面我们把机会让给那些没有得奖的同学,请他们来回答几个问题(指名后进生回答)。

1厘米=( )毫米 1毫米大约有多长?

(各组同学的得奖情况对比,表扬先进组,鼓励后进组)。

三、继续游“求知园”,学习分米。

导语:在“求知园”中,我们认识了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也有我们没有认识的长度单位“分米”。老师只知道分米是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关于“分米”的其它知识,还要同学们在游完了“求知园”之后才知道,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夺奖识分米”(补充课题,使本节课的课题完整)。

幻灯出示“求知园”中有关认识分米的问题(逐一显示):

1、量一根10厘米长的纸条,然后把它剪下来,看谁剪得快?

告诉学生:10厘米也叫1分米。

2、填一填:1分米=( )厘米。

3、数一数:在米尺上10厘米为1段地数,看看整好可以分成几段?然后填空:1米=( )分米。

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数1米的硬纸条。

4、做一做:

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

剪一根3分米的纸条给大家看看。

四、活动总结:(强调知识重点,表扬先进小组)

这节课,我们通过“游园夺奖”活动,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和

“分米”,知道了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在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色,下面我们进行评比。对获奖小组及获得奖品的同学进行鼓励。

五、课堂作业:

1、练习八第1、2题。

2、动手实践量一量:

(1)《品德与生活》这本书的长、宽、厚各是几厘米几毫米

(2)10张纸大约有多厚?

(3)橡皮擦的长、宽各是几厘米几毫米?

《分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分米的认识课件篇四

《假如》第二课时教案

1、小作者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想想善良的小作者用马良的神笔给谁画了什么?(学生答后随机板书)

2、学习第一小节。

(1)我们生活在快乐幸福中,但是世界并不是处处都美好,还有很多不幸需要我们去关爱去帮助,请看课件出示图1(一棵光秃秃的小树在寒风中独立)静静的看,你想说什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句子)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2)一起读这句话,“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现在你就是那棵寒风中的小树,“呼---呼---”北风一阵接一阵,小树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3)师生对话: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

小树,小树,你现在最需要什么?(阳光、温暖……)

(4)小作者也和我们一样,想帮助小树,给他画了一个太阳,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小树,小树你现在感觉怎样?

(5)指导朗读。小树不冷了,小作者心里很开心,我们的心里也很开心,让我们把祝福送给可怜的小树(读第一小节)

3、学习第二小节

(1)看图2(树枝上两只小鸟神情悲伤、滴着眼泪),你想说什么?

(2)读“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小鸟在苦苦等待什么?鸟妈妈飞呀飞,会飞到那些遥远的地方呢?a

(3)鸟妈妈为了寻食物多么辛苦,而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的哭泣)此刻小鸟需要什么?小女孩为小鸟画了(许多谷粒)。

(4)指导朗读,有了谷粒,小鸟吃得饱饱的再也不饿了,我们心情怎样?(高兴)把我们的爱心一起送给小鸟吧?分男生和女生比赛读。

4、学习第三节。

(1)看图3(一个孩子坐在轮椅上,望着窗外)说感受。

(2)想象一下,“没有一双海退”,给西西的生活带来多少不便和痛苦?此时西西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不幸的西西说些什么?

(3)是呀,西西最需要的是健康的身体、自在的生活,小作者和我们一样都读懂了西西的心。(出示第三节诗)自由朗读。

(4)指导朗读西西是不幸,但他又是幸福的,因为有许多善良的人在关心她,我们相信,不久西西一定能站起来,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在(教室里学习),在(和爸爸妈妈一起爬山、游泳),这时西西是多么开心,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送给了西西。(齐读)

5、小作者的愿望只有这三个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省略号)

6、生活中没有这样的神笔,小女孩的美好愿望他不一定能实现,所以小女孩说“假如”,但是小女孩和我们都有马良一样的爱心,这才是最可贵的,让我们齐读全文一同感受小女孩带给我们的美好。

1、学生边读边思考,读后说出小作者给谁画了什么?

2、学习第一节。

(1)学生看图,说出自己看图后的感受来。

(2)学生亲身体验:全体起立在教室动情的朗诵中,学生体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3)师生对话,学生读懂了小树的心。

(4)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由读第一节,展示读,齐读,读出感情。

3、学习第二节

(1)看图说说小鸟的不幸。

(2)学生想象说话并从中明白“遥远”的意思。

(3)男女生比赛读,共同评议。

《分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分米的认识课件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单位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谁来说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请大家比画比画,这些长度单位大概有多长呢?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归纳总结: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同学们学得真棒!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1)出示课件(平均分成10份的1分米的线段放大图)。

教师指出:10厘米的这一段就是1分米。

问:观察图,思考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1分米=10厘米)

(2)学生操作:让学生根据自己尺子上的1分米的长度,用手势表示出来,再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手从手腕到指尖有没有1分米,以加深学生对1分米长度的感性认识。

(3)请同学们在自己或同伴的身体上找一找“大约1分米”的地方。

2.自主探索分米和米的关系。

(1)猜想。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1分米等于10厘米,那你们知道分米和米有什么样的关系吗?先猜猜看。

学生有可能说出因为米是比分米大的长度单位,既然1分米=10厘米,那么1米应该等于10分米。

(2)验证。

方法一:利用课件出示米尺的放大图,先让学生找出从零刻度线到1米间的长度,再让学生数一数1米里面是不是有10个1分米长的线段。

方法二:教师用米尺把1米长的线段画在黑板上,然后从0刻度起每数出10厘米做一个记号,一直数完,使学生直观看到1米等于多少分米,得出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方法三:因为1米=100厘米,100厘米中每10厘米就是1分米,所以100厘米=10分米,因此1米=10分米。

(3)明确:1米=10分米。

【教师小结】

为了测量的方便,在量稍长的物体的长度时,可用分米来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要用米作单位。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灵活地选用合适的单位。

3.单位之间的换算。

2厘米=( )毫米

80厘米=( )分米

你能将厘米和毫米、分米进行换算吗?你是怎样想的?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后指名反馈。

4.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3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五的第3、4题。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练习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课堂小结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说说你有什么办法来区分它们?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鼓励他们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或小组合作商量解决。例如: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时,由于课桌比较长,有的同学直尺不够长,小组同学协作作上记号,再将几次测量的结果相加;有的将几把尺子合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的结果相加。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加强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分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分米的认识课件篇六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毫米、分米长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画片?说说动画片里得人物。

交流学生喜爱看的动画片及片中人物。

二、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同学们喜欢孙悟空吗?瞧,孙悟空也来到了咱们的课堂上,(课件:孙悟空)他有一件非常厉害的兵器。(课件:金箍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隐藏在金箍棒里的数学问题。

请大家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课件:金箍棒变短了)谁来回答悟空的问题?(课件:这时金箍棒的长度是1( )。)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长度单位(边说边板书:米)。你能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吗?

请继续观察你又看到了什么?(课件:金箍棒又变短了)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呢?(这时金箍棒的长度是40( )。)厘米也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长度单位(边说边板书:厘米)。你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吗?

那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评析: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课件中呈现的逐渐变短的金箍棒,增强了动感效果,旁边悟空的问题引导学生复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让学生用比划的方法加深对1米和1厘米的理解,较好地巩固了这两个长度单位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的表象。】

三、新授

1、认识毫米

(1)引入毫米

接下来,可要仔细观察了,你又看到了什么?(课件:金箍棒变得更短并进入孙悟空的耳朵)那你猜猜这时金箍棒会有多长呢?(学生积极参与猜测)到底有多长呢?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根小金箍棒,请大家动手量一量,量完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分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分米的认识课件篇七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表象。

2、通过实际测量,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并提高估测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对于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难点:

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哪长度单位?(板书:米m 厘米cm)

游戏规则:现在老师两手分开,你们觉得差不多1米了,就喊停。停的时候,找学生拿米尺测量一下。

继续游戏,你们觉得差不多有1厘米了,喊停!检验一下。

谈话:我们知道1米比1厘米要长的多,那么,你们还记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板书:1米=100厘米)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米和厘米无处不在,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 展现例题)

过渡:看来,大家学习的很不错,今天我们将继续参观长度王国可是,守卫人想考考大家,你能量出数学书的厚度吗?

提示:你能指一指数学书的厚度在哪里吗?

二、新授

1、认识毫米

(1)产生需要,初步认识1mm

追问:在刚才量数学书的厚度时,你有什么发现?

(大约1厘米,不到1厘米)

介绍:是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见这样不是整厘米的时候,那就需要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课题:毫米)在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1mm,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板书: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板书:mm)

那么1mm有多长呢?

(2)多种感官参与,感知1mm

①从直尺上感受1mm

要求:请你从尺子上找一找1mm,同桌相互指一指。

明确:1小格就是1mm

②测量感受1mm

现在,老师这里有个回形针,我想知道它的厚度,可以这样测量,明白了吗?

请你把我课前给你们的物品请出来,量一量他们的厚度,好吗?

《分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分米的认识课件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感受并建立1分米的长度表象,知道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会选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交流单位换算的思考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让学生体验学习分米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理解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测量引入

师:昨天同学们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先估一估,然后进行测量。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引出课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桌面的长、宽时,用“米”和“厘米”做单位都不太合适)

师: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分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米。(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线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2)用手势比划1分米有多长。

(3)让学生找一找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4)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学生尝试画线段,集体评议。

强调:从0刻度线出发,要标好端点和线段的长度。

【设计意图】

通过设置让学生动手比划1分米的长度、列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画1分米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探索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尝试推算: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2)展开验证:出示米尺,2分米有多长?5分米呢?8分米呢?10分米呢?观察发现:1米=10分米,用手势比一比。

(3)想一想:2米等于几分米?6米呢?50分米是几米?

3.单位换算。

(1)教学例3。

①2厘米=毫米

想:1厘米=10毫米,2厘米里面有()个10毫米。

②80厘米=()分米

想:10厘米=1分米,80厘米里面有()个10厘米。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去推理几个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0毫米和几十个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0厘米等,教给学生进行单位换算时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叙述思考的过程,在表达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系统梳理,体会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关系。

你能按顺序给下面的单位排排队吗?

分米、厘米、毫米、米

根据排好的单位,观察思考: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师示范一次,接着学生自主梳理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

7分米=()厘米5米=()分米60毫米=()厘米

2米=()厘米100毫米=()分米

抽选题目邀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师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推算100毫米就是1分米。

2、完成练习五第3、7题。

(1)杯子高1()

(2)螺丝钉宽5()

(3)牙刷长16()

(4)蚂蚁身长6()

(5)一步长5()

(6)尺子厚()毫米

3.选择合适的长度在()里画“ √”。

(1)黑板长()3厘米()3分米()3米

(2)毛巾长()7厘米()7分米()7米

4.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6、一本故事书厚8毫米,5本这样的故事书厚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

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白“合多少厘米”即将前面的单位“毫米”换算成“厘米”。

7、完成练习五第9、10题。

第9题,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懂题意,首先弄清: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列式后有什么困难?可以将2米换算成20分米来计算。

8、知识应用:一块黑板长3米,用5分米长的彩带沿着黑板的长边做一条花边,需要几根这样的彩带?

学法指导:谁能换一句话来表达题目的意思?明确本题实际上是在求30分米厘米有几个5分米,即30里面有几个5。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分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分米的认识课件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使学生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或挂板)、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硬币、一枚一元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快乐学堂――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由学生测量的结果引入毫米。或者由下面的游戏引入。

测量游戏:同学们,你们每组桌上有一个篮子,篮子里有几种东西(“一元硬币、一分硬币”各一枚、一张纸条、一块橡皮),请你们看看分别是什么?谁能用尺子准确测量出它们的长度或厚度?(小组合作)然后小组汇报。

猜测:一元硬币的厚度。测量一枚1元硬币或1分硬币的厚度为什么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言)

一枚1元硬币(1分硬币)的厚度用米或厘米做单位都不合适,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二、探索新知

1.认识毫米。

继续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快乐学堂――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有什么新发现?(同桌交流)

汇报交流: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两支笔的笔尖指着,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格。一厘米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你身边什么物体的实际长度接近1毫米?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练习:

量出一枚1分硬币的厚度。

填一填: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

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测量很麻烦。)

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就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⑤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

(2)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

(3)学生用直尺量1米长的绳子,每1分米作一个记号,问: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练习

与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

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继续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练习区――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1.量出数学教科书的宽是几分米几厘米几毫米?(1分米4厘米4毫米)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投影或挂板出示)。

一把米尺的长是1(),一把米尺的长是10(),一把米尺的长是100()

一个墨水瓶高约1(),教室的门高约是2(),宽约是1()

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即直观又准确地记住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五、板书设计:

1、毫米、分米的认识

2、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分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分米的认识课件篇十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分米与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活动中经历测量物体的过程,体验分米、毫米的产生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2、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等数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正确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知道米、厘米、分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比一比谁的眼力好、估一估大约长多少、猜一猜大约有多厚等活动,培养学生自觉估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正确建立表象。

教学难点:正确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直尺、米尺、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新课

小兔拔萝卜:(让学生体验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

二、观察操作探索新知

(一)认识毫米

1、观察直尺,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再说说自己的发现。(每个1厘米中都有10个小格)

2、指出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请每位同学在尺子上指出1毫米的长度,并用手势比划比划。

4、再任意找出两个数,数数它们之间有几个小格?并把它记下来。

(有可能出现:1厘米=10毫米3厘米=30毫米)

5、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厘米=10毫米)

6、学生量1分硬币的厚度,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7、猜一猜:大概几页书的厚度是1毫米?再合作验证。

8、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

9、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用毫米作单位。

(小结:测量比较精细的物品或要求量得精确的时候一般用毫米作单位,如:手表的零件,测量降雨量也用毫米作单位。)

10、每人在袋子里找出一件这样的物品。(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

(二)认识分米

1、小兔继续拔萝卜:测得萝卜的长是10厘米。

2、谁知道1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板书:10厘米=1分米)

3、国际上把10厘米规定为1分米。从刚才老师的叙述中你听懂了什么?

4、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是从哪儿到哪儿,并和同伴相互交流。

5、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同桌相互验证。

6、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用手势表示时教师要注意作方法上的指导)

7、先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的长度,再比划验证。

8、比一比谁的眼力好: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有1分米?

9、小组合作探究: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

1、同桌合作:喜欢量身上哪个部位都行,并把它记录下来。

2、估一估: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再量一量。

3、游戏:我来说,你来比。

4、改正数学日记中的错误:

今天早晨,我从2米长,5米高的床上起床后,来到卫生间,拿起16分米的牙刷,9分米的牙杯刷牙洗脸后,吃完早饭匆忙上学去。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80毫米,我以每步4米的步伐走到学校。老师上课了,我拿起14毫米的钢笔和4米厚的练习本认真地作起了笔记。

四、总结回顾强化新知

(1)本节课你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了长度家族四兄弟后,我们在测量的时候就要选择合适的单位。

(3)用手势比划比划1米、1厘米、1分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

(4)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量一量整个萝卜的长度。

《分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分米的认识课件篇十一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五册60-61页,毫米、分米的认识,练习十六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直观和操作,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准确选用长度单位表示物体长度。

教学用具:直尺、米尺、回形针、铁钉、一分硬币、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我们以前学过的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或一段距离用什么作单位?(厘米、米)用手势表示一下。

量一量文具盒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样量的?

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多少?

这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索新知

1、导入:今天要学习的新的长度单位,可以量更小的物体的长度或更短的距离,并且能量得更准确,这就是毫米。(板书:毫米

的认识)

2、毫米的认识

⑴、教学例1

①、学生观察直尺:尺子上有些什么刻度?除了我们学过的厘米刻度外,还有刻度吗?(厘米里有更小的格)

观察1小格的长度,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吗?

问:谁知道每1小格的长度是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1厘米中间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②、我们通过厘米认识了毫米,那么厘米和毫米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分组: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多少毫米?你是从哪个刻度数到哪个刻度的?

讨论:厘米和毫米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

生答后板书:1厘米=10毫米

③、数一数2厘米里有多少毫米?想一想3厘米、5厘米呢?

④、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再用手感觉一下,看刚才的手势是否恰当。

说一说,1毫米的长度是什么样的?

⑤、例举生活中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

⑵、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多少毫米?将结果填在书上。

⑶、观察做一做第3题,你能读出回形针和铁钉的长度吗?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回形针28毫米,铁钉38毫米)

动手量一量回形针和铁钉的长度,你能读出来吗?拿出你量的物体,说出长度。(回形针29毫米、铁钉39毫米、52毫米)

通过回答,指出测量允许有误差,但不能太大。

3、分米的认识

如果测量课桌的宽用毫米作单位,方便吗?(不方便)为什么?(课桌的宽较长,毫米较短)因此我们来学习另一种长度单位。

⑴、教学例2

①、拿出米尺,观察还有什么新的长度单位?

生答后板书:分米

问:1分米是多长呢?(10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板书:1分米=10厘米

让学生出示分米塑料尺,量一量它的长度,再用手感受一下。

②、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10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演示:在米尺上数一数,1米里面是不是10分米。

板书:1米=10分米

③、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用分米塑料尺检查。

④、例举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⑵、用塑料分米尺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

⑶、用塑料分米尺量一量课桌的宽大约是几分米?

⑷、你想量出几分米的带子给同学们看,用手举起来。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小结后,用手势表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再齐读一遍进率。

四、巩固应用(出示小黑板):

1、量一量下面图形的边长,以毫米为单位。(书63页1题)

左边的同学量三角形,右边的同学量长方形。指名说结果,集体订正。

2、在横线上填上米、分米、厘米、毫米。(书63页2题)

同桌互说,再指名说出结果。

3、用线把相对应的左右两边连起来。

公路宽10分米

一把钥匙6米

一支圆珠笔170厘米

课桌长40毫米

邓老师高13厘米

五、拓展创新:

生活和学习中,你用到了许多物品,你想量一量它们的长度吗?请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表示。

分组进行。

《分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分米的认识课件篇十二

一、铺垫孕伏

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

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

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

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交流,从而知道每一厘米长度内都有10个小格,都是10毫米。

(3)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板书:=

[1厘米=10毫米 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

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书)

做一做(66页)

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2.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板书)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3.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

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

4.测量,做一做(67页)

分米的认识思路与毫米的认识基本相同,教学过程可以简化,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两次认识,掌握4种长度单位,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巩固发展

巩固发展是在学生学习了新知,并进行了反馈练习,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的综合巩固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备注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练习十七 第1题。(分组练习)

5.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6毫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四、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七 第2题,填在书上。

六、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例1 例2

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分米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分米的认识课件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初步同学认识分米、厘米、毫米,知道这些单位的实际长度,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以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2)掌握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用尺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3)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培养同学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明、能力。

教学重点 让同学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这也是难点所在。

课前谈话

1.谈话(出示直尺):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直尺)对,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直尺,那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直尺呢?

过渡:人们为了准确的知道物体的长度发明了直尺。那直尺是通过什么信息告诉我们物体的长度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直尺。

2.同学观察自身的直尺,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整理。

(1) 同学观察直尺上有什么?(尺子上有长长短短的线,有数字,大格,小格。)

指导并板书:直尺上这些长长短短的线有个名字叫做刻度线。(板书 刻度线)

(2)找一找:数字和线是怎么排列的?

指导并板书:数字0对的长刻度线取名叫0刻度线,你知道这个0表示什么意思吗?(这里的0不是表示没有,而表示起点)你也能学着给数字1对长刻度线取名吗?(1刻度线),数字5对的长刻度线就叫( )?

(3)描述:相邻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小格的长度怎样?相邻的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大格,数一数你的直尺一共有( )个大格。一个大格里面有( )小格。

3.小结:直尺就是通过这些刻度线和数字告诉我们长度的。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69560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