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上册汇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29:41
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上册汇总
时间:2023-06-06 15:29:41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篇一

如何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大家最为关注的还是学习方法和复习资料。以下是小学5年级下数学应用题,欢迎阅读。

4.苹果有50筐,比梨的筐数的2倍少2筐。苹果和梨共有多少筐?

32.加工一批服装,每天加工300套,16天可以完成,

(1) 如果每天加工400套,提前几天完成?

(2) 如果每天多加工20套,几天可以完成?

(3) 如果要提前5天完成,每天要加工多少套?

38.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隧道,各从一端开凿,第一队每天开12.6米,第二队每天开14.4米,第一队开凿5天后,第二队才加入,再过21天隧道终于打通。

(1)这条隧道长多少千米?

(2)打通时两队各开凿了多少米?

39.小汽车每小时行63千米,小汽车的速度是载重汽车的1.4倍。它们从相距270千米的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行驶。

(1) 经过几小时相遇?

(2) 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3) 如果出发时是8时15分,相遇时是几时几分?

41.五年级一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5倍,男生的平均身高为 1.62米,女生的平均身高是1.53米。全班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米。

42.东西两城相距87.5千米,小东从东向西走,每小时走6.5千米。小希从西向东走,每小时走6千米。小辉骑自行车从东向西走,每小时走14.5 千米。三人同时动身,途中小辉遇见小希即折向东走,遇见了小东又折回向西走。再遇见小希又折回向东走,这样往返,一直到三人途中相遇为止,小辉共走了多少千米。

46.一块长方形地面,长90米,宽15米,要在它的四周和四角种树,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最少要种多少棵树。

48.一个大人一顿饭能吃4个面包,4个幼儿一顿饭只吃一个面包,现有大人和幼儿共100人,一顿饭恰好吃100个面包,大人多少人,幼儿多少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篇二

导语:这是50道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应用题,由百分网小编采集整理。

5. 甲有140元,甲的钱数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

14. 有篮球9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8倍,足球有多少个?

15. 有足球72个,篮球9个,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多少倍?

16. 有足球72个,正好是篮球个数的8倍,篮球有多少个?

18. 在3千米长的公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分多少段?

的2倍,花气球有多少个?

每套52元。(1)两种运动服各应付多少钱?(2)一共应付多少钱?

27.一个数乘10,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多72。原来的数是多少?

32“小红每小时走3000米,李老师每小时走5000米。李老师两小时走多少米?”用“3×5”计算。

33.用“有10棵苹果树”,编一道求总产量的应用题,再解答出来。

34.用“6小时”,编一道求工作总量和一道求路程的应用题,再解答出来。

39.一个木工组要做1450张课桌。已经做了640张,剩下的要用30天做完。

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张?

床单布比窗帘布多多少米?

45.一个节火车车厢可以装60吨货物,要运480吨货物,需要几节车厢。

47.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0=6 28 500÷□=7 10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篇三

2.用4辆车一天运水泥30吨,问8辆车几天运水泥120吨?

3.一列火车3小时行240公里,照这样算,7小时行多少公里?

5.筑路队修一段路,6个人45天完成,如果增加9人,多少天完成?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篇四

苏教版第六册两步计算应用题:连乘应用题。

使学生在情境中初步了解连乘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用两种解法解答连乘应用题,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活动中碰到的问题。

3、三年级都去,有几个班呢?老师了解到,平均每班有40人要参加今天的活动,根据这些,可以知道什么呀?有多少呢?你是怎么算的?(你把算式也说出来了,回答地很完整。)

4、哦,一共有240人要参加今天的活动呢!同学们,我们整好队伍出发吧!

1、来到停车场,我们看到了什么?

2、根据收集到的这些信息,可以求什么呢?

3、(走到屏幕前)这个问题(指题目)可以怎么解答呢,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4、汇报。

(1)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有几组同学(指一指)讨论得非常热烈,我们选这一组,先来听听他们讨论的结果吧!他说的解法你们听清楚了吗?奖他们一颗合作星。

谁来说说他们是先根据哪两个条件,求什么呀?(板书)怎么列式?(板书)

再根据什么,求什么呢?(板书)这里指的是几排车的座位数啊?再怎么列式?(板书)

谁能把这种解法说完整?说的真好,奖你一颗星。

(2)其他小组有没有不同的解法想说说?你来试试。真会动脑筋,奖你一颗智慧星。

这种解法又是先根据哪两个条件,求什么呀?怎么列式?(板书)再求什么呢?(板书)这里求的是几辆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啊?再怎么列式?(板书)

谁来把这种解法完整地说一说?说的真好,也奖你一颗表达星。

5、还有别的'想法吗?同学们真了不起,会用两种不同的解法来解答这道应用题。下面,就和你的同桌说说这两种解法,并试着口头给它们列综合算式吧!

6、(指第一种解法)谁会说这一个综合算式?(板书。)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指算式)等于?(板书。)第二步又是求什么?(指算式)两排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板书。)

7、(指第二种解法)这一个综合算式谁也来说说?(板书。)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指算式)第二步呢?(指算式)

8、这道应用题的两种解法都是几步计算,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会碰到很多这样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呢?这样的应用题往往有不同(指两种解法)的解法,我们就可以(指中间)用其中的一种解答,再用另一种来检验,结果一样(指两个结果),就能写答了:一共有240个座位。(板书。)

9、我们能全部上车吗?为什么?(座位正好。)

10、乘上了汽车,我们就向第一个活动地点进发吧!

(一)茶场

2、采茶结束时,每个小队都采到了许多茶叶。谁来读一读。

3、一共采了多少呢?(想)用刚才学到的本领在练习纸上算一算吧。

4、一种解法算好的同学,可以用另一种解法来检验。两种解法都做好的可以跟同桌说说两种分别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5、实物投影仪展示两种解法。

(指解法一)请你说说这种解法是先求什么,再求的什么?

(指解法二)这种解法谁来说说?

6、两种解法都做出来的同学,举手。真棒。好,我们赶快去第二个活动地点吧!

(二)乘船

1、 哟,有条河拦住了我们的去路。没有桥,怎么过河呢?

2、 瞧,船开来了。有几条?每条有几层?(分别指两层)

3、 根据这两个信息,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4、 还需要知道什么?

5、 老师了解到每层可以乘25人。

6、 现在可以算了吧?和你的同桌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么列综合算式。

7、 谁来说给大家听?这里第一步求的是什么?

8、 另一种解法呢?这里第一步又是求的什么?

9、 240人,能全部过河吗?为什么?(可以乘的人数大于我们去的人数)

(三)植树

1、 乘上船,我们就可以到对岸去植树了!

3、 这些算式,哪些对,哪些错,一起来判断,好吗?

(4026)这一个呢?错在哪儿?(求的是李树。)

(406(4+2))最后一个呢?它又错在哪?(求的是所有树。)

4、 看来,解决问题时必须看清要求,选择合适的条件。

2、 我们先乘车去茶园采了茶,接着又乘船过河去植树,

3、 根据活动中收集到的信息,这儿有三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行吗?下面,每个小组就在组长的带领下先选一个问题,再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填在横线上,最后列式解答吧!都听清楚了吗?开始活动吧。

4、汇报:

(1)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小组举手。一起来看看这个小组的解答。

是啊,只有仔细审题,才能够正确解决问题。

(3)剩下的小组肯定解决的是第三个问题。哪个小组来说说?

根据问题,你们选了哪些条件?

还有哪个小组有其他的解法啊。也上来说说。

根据问题,你们选了哪些条件?为什么可以这样选呢?大家听清楚了吗?

今天,我们不但活动地很愉快,还掌握了这样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呢,高兴吗?看到同学们能选出合适的条件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老师真为你们自豪啊!好,谢谢同学,下课!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篇五

解:如果给乙的1/4加上420册,即给乙加上420x4=1680册,乙的1/4就与甲的2/5同样多。这时,甲、乙的册数比为1/4:2/5=5:8。

所以,甲书架有书:(3000+1680)x5/(5+8)=1800册;乙书架有书:3000-1800=1200册。

解法一:

所以姐姐单独打印完需要24÷(2/5+8/5)=12小时,所以姐姐打了12×2/5=4.8小时。

解法二:

接着由弟弟单独打印,需时为总时间的3/5,两比为1/4,共计用24小时。

弟弟打剩下的3/5用时24×4/(1+4)=96/5小时,完成全部任务用96÷5÷3/5=32小时。姐姐单独打完用时是32×3/8=12小时。所以姐姐用了12×2/5=4.8小时。

解:用初中的方法解答一下。设甲管开放时间是x小时,乙管开放时间是y小时。

有x/y×1/3+y/x×1/3=13/18,解得y/x=2/3

因为1/y+1/x=5/18,所以,x=9,y=6

解:甲乙的速度和每小时105÷7/4=60千米。

乙的速度是每小时行60-40=20千米。

后来甲的速度是每小时40-20=20千米,

乙的速度是每小时20+2=22千米。

c地在距离a地的105÷(20+22)×20=50千米。

原来相遇的地点距离a地105÷60×40=70千米。

3分钟后甲乙相距60×3/60=3千米。

乙行了20×3/60=1千米,距离c地70-50+1=19千米。

甲行了40×3/60=2千米,丙距离c地70-50+2=22千米。

乙丙的速度比是19:22,所以丙的速度是每小时20÷19×22=440/19千米。

解:上午在a工序的人数是总人数的1÷(1+6)=1/7

下午在a工序上的人数是总人数的1÷(1+5)=1/6

所以共有1÷(1/6-1/7)=42人。

解:谈谈我对这个题目的详细解答,与大家共享。

10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10×4×100=4000厘米。

每分钟乙虫比甲虫多行10-6=4厘米。

每次乙从起点出发追及,乙行的路程不能超过4000厘米。

所以每次追及的时间不能超过4000÷10=400分钟。

所以相差的距离不能超过400×4=1600厘米。

设每一次追的距离为1份,

那么下一次追及的距离是1+6×[1÷(10-6)]×2=4份。

因此,最后一次追及相差的距离是512厘米。

当乙追上甲时,甲共行了512÷4×10=1280厘米。

所以,从乙出发到最后一次追上甲,甲共行了1280-2=1278厘米。

甲行这段路程的时间就是乙爬行的所有时间。

所以是1278÷6=213分钟。

剩下9a,假设9a=10b+8个,那么第二只猴子分得b+8个桃子。

所以a+4=b+8,即b=a-4个。那么就有9a=10(a-4)+8。

解得a=32。所以桃子有32×10+4=324个。

每只猴子分得32+4=36个,所以猴子有324÷36=9只。

明月清风老师的解法。

第一只猴子分得的那1/10比第二只猴子的那1/10多8-4=4个

第一只猴子分得的那1/10对应的单位1比第二只猴子分得的1/10对应的单位1多4÷1/10=40个。

那么第一只猴子分得的那1/10是40-8=32个。

所以桃子总数是32×10+4=324个。

每只猴子吃32+4=36个,那么有324÷36=9只猴子。

解:分配任务,王师傅完成甲工作的时间少,先做3天甲工作,就完成了。

张师傅完成乙工作的时间少,先做3天乙工作,剩下1-3/12=3/4。

还需要3/4÷(1/12+1/15)=5天。所以共有3+5=8天。

解:原来的利润是200-144=56元。

由于56是2的倍数,所以把56看作56÷2=28份,

由于120是6的倍数,所以120看作120÷6=20份。

所以(20+28)÷2=24份的时候利润最大。

即最大利润是24×2×24×6=6912元。售出的件数是24×6=144件。

解:相距的路程是乙行4+48/60=4.8小时的路程。

所以,相遇时间是4.8÷(1+1.4)=2小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篇六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着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带来的快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4、兰兰身高134厘米,东东比兰兰高5厘米。东东身高是多少厘米?

22、张大爷打了700斤鱼,上午卖出523斤,下午比上午少卖出394斤。

27、有学生31人,老师2人。每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多少条小船?

50、小红、小英、小兰、小平四人进行一次乒乓球比赛。每两人打一次,一共要打多少场?请把他们写出来。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70174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