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之旅作文300字优秀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02:33
黄山之旅作文300字优秀
时间:2023-06-06 14:02:33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黄山之旅黄山之旅篇一

徐霞客说过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着我终于到了我向往已久的黄山。

我们乘缆车直上白鹅岭,风光尽览,可惜的是没有看到导游所说的云海,不过黄山上的云雾飘渺,一会儿一大片一大片的遮住了山峦,让人犹如身处仙境,一会儿又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时山峦看起来清晰无比,让人有种游走在画里的感觉,这黄山云雾真是奇妙啊!

缆车终于到达了白鹅岭,接下来我们就要去看黄山奇石了。我们顺着黄山石梯拾级而上,一边走一边看,黄山奇石果然名不虚传,我看到了课本里所说的仙人指路、金鸡报晓、姜太公钓鱼……我觉得最奇妙的还是“梦笔生花”,那是在一座笔直的石头尖上长了一棵松树,远看就好像一支笔的顶尖开出了一朵小花,而黄山的景因为云雾的关系又是若隐若现的,更引得游人纷纷驻足观看。

“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果然不假,此时的山路越走越险了,原来我们已经到了黄山的最高峰——莲花峰,导游说莲花峰有1840多米呢,我登着石阶向上爬,这时旁边有人在说:“听说这个垂直的角度基本要达到90度呢!”我一听就往下一看,好陡啊!脚下不由得打颤,妈妈在旁边紧紧地拉住了我的手。虽说路险,可是这时侯所有的山峦都好像被我踩在了脚下,真的有一览群山小的感觉,所有美景尽收眼底,为了达到我最想看的迎客松,我鼓足了劲使劲爬,终于我爬上了莲花峰,真是又累又兴奋啊!接着就是一段比较平缓的山路了,这一路就有许多的松树可看了,只见这些松树形态各异,有虎松、连理松、小雨松……最后看到了最著名的迎客松只见它神采奕奕地站在悬崖峭壁上,伸出了热情的双手迎接着四方来客,真美啊!

下山了,我的脑海里还不停的闪现着这一路黄山的美景,黄山,有机会我一定再来。

黄山之旅黄山之旅篇二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每当我在书上看到这句话,心里便对黄山充满了好奇,期盼着有朝一日能亲眼目睹黄山美景。

一阵风吹过来,在耳边刷刷作响。我们在崎岖的山峦中慢慢前行。黄山的山峰,看起来没在云里,有点儿看不清。这么多的山峰中,最著名的就要数光明顶和莲花峰。这两座山峰就如一个巨人,屹立在天空中,就像两根擎天的柱子。

到了光明顶,我看到了黄山著名巨石——飞来石。看着这块巨石,我在想象它飞来时的场面。听说,它还是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拍摄地之一呢。

是呀,黄山真的很美。我还想再游黄山。

黄山之旅黄山之旅篇三

暑假中,爸爸、妈妈、我和弟弟一起去黄山市玩。如果到了黄山市却不去黄山,那肯定是有遗憾的,所以我们就去了黄山。我们乘坐出租车,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黄山脚下。

到了黄山南门,要换乘景区大巴。上黄山的公路非常绕,弯来弯去的,那大巴司机也真是技术高明,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居然都不减速!当时我和爸爸坐一排,妈妈和弟弟坐一排。我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司机开得很快,山路弯弯那么急,我感觉整个人都要飞出去了一样!真的是心惊肉跳啊!

大巴把我们带到了黄山索道门口,妈妈担心我爬山会很累,于是给我买了一顶帽子和一根登山杖,其实登山杖就是一根棍子。不过,我觉得应该很有用,毕竟是海拔一千八百多米的黄山啊!

接下来我们去坐黄山索道。索道就是一个个吊在钢索上的小车厢,运用电力设备把车厢从空中拉到山顶去。我们坐进索道的车厢,索道节节攀升,群山慢慢后退,从车厢玻璃向下看,感觉分分钟就会掉下去似的,我感觉有点紧张。突然,车厢外面开始下雨了,并且雨越下越大,从车厢玻璃向外看,雨水从山上的缝隙里流下来,形成了一道道白色的小瀑布,十分壮观美丽!

当索道停在山顶的时候,雨还没有停。我们没有带雨衣,妈妈就去找两个下山的游客,问他们能不能把雨衣卖给我们。他们人很好,直接把雨衣送给我们了。有了雨衣,我们就开始爬山了。这时候我发现登山杖非常有用。

因为弟弟太小,爸爸妈妈轮流抱着他爬山,到达玉屏峰之后,弟弟有些累了,我们休息了一会,决定原路返回:先下山,再坐索道,然后坐大巴,最后坐出租车回酒店。

黄山可真是名不虚传啊!我的黄山之旅真是太棒了!可是,妈妈说:这次我们只攀登了黄山景区的`十分之一还不到。下次等我长大一点了,我一定要带着爸爸妈妈和弟弟,再去爬一次黄山,我们一定可以成功攀登到光明顶。

黄山之旅黄山之旅篇四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去黄山游玩。来到黄山脚下,看到雾中郁郁葱葱的一座座山峦,满眼都是生机盎然的绿色,真是美丽极了!

从黄山脚下出发,向北走就到了缆车乘坐口,坐上缆车,周围一片绿色,真是绿色的海洋,绿色的世界啊!放眼望去,那蜿蜒起伏的一座座山,就像是一条盘卧的巨龙,壮观极了,我又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

下缆车后直行,走在林间小路上,沐浴着从天而降的毛毛细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真舒服啊!在这大自然的天然氧吧里,我们欢快地游玩,一会儿看看那清澈见底的水池中来回游动的小鱼,一会儿看看那枝繁叶茂的苍天大树,一会儿在树丛中照个像,一会儿在五彩缤纷的小花坛边留个影……玩得不亦乐乎。

黄山的松树是很著名的,看,那威武雄壮的黑虎松,多像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老虎啊,我仿佛看到了那雄壮的黑虎正以飞快的速度奔跑着,那灵敏的脚步和身上隆起的肌肉,尽显百兽之王的威武。再看那长在岩壁上小巧可爱的雨伞松,像一把雨伞,可爱的模样使我过目不忘。我想,如果我也有这样的一把伞该多好啊!

渐渐地,雾越来越大了,10米外的东西都看不清。我们随后参观了在雾里的五指山,那五指山在雾的笼罩下显得更加美丽了,就像是飘飘欲仙的漂亮姑娘来到了我们的眼前,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这次的黄山之旅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黄山之旅黄山之旅篇五

“快起床,”妈妈喊到。

“出发喽。”

车子开了三个小时到了杭州。我们去西湖那里,这里的景色,使我想起了这学期学过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这里直到天色暗了,我们才回宾馆休息。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黄山,先坐缆车上。,坐缆车的时候,我发现了爸爸的一个密秘一恐高症。我和妈妈就吓唬他说:“啊!铁条断了,我们要掉下去了!”效果不错,吓得爸爸全身起了鸡皮疙瘩。缆车到站了,爸爸想“报仇”。我们走出了缆车,爸爸领着我和妈妈走来走去,就是不带我们去宾馆,被爸爸捉弄够了,才把我和妈妈领到了西海宾馆。

第三天,我们起得很早,爬上光明顶看日出。开始时,东方的天空上鱼肚明亮,忽然被一道金光撕破;是太阳渐渐的升起了。看着那照亮大地的金色阳光,我的心仿佛江水一样波涛汹涌。

看完日出,我们又去参观飞来石。飞来石矗立在山顶上,传说它是仙人铁拐李驾石游黄山,看黄山风景秀丽,把将石头落下。从此,这飞来石就给黄山增添了绝妙的一景。

迎客松和送客松,也是黄山的一个著名的景点;我们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了那里。迎客松真的是敞开怀抱,像在热烈欢迎我们;送客松它举着手,仿佛正在对我们说:“小朋友,再见;欢迎再来玩!”我们在迎客松下合了影,给送客松拍了照。眼看这一次旅游就要结束了,我真有些恋恋不舍。

黄山,你真美啊!我喜欢你,黄山!

黄山之旅黄山之旅篇六

我知道,没有奋斗的目标和付出行动的恒心,永远看不到最美的风景。

“呜呜——”这一列高铁装载着我满腔的热情,正开往祖国的名胜地区——安徽省黄山风景区。这里以云海、奇松、怪石、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在光明顶上观看完日出后,我们一行三人背着重重的行囊开始了黄山的探险之旅。一路上的景色十分壮丽,一棵棵笔直的松树以各种姿态矗立在各自的家门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那些游客形态各异,有些小朋友欢蹦乱跳,跑着上山,不过,没过一会儿我看见他们已经坐在石级上歇息,不愿走了;有些成年人默默地走着;有些中年人三五成群边聊天边走着;有些老年人拄着拐杖气喘吁吁地走着……而我只是默默地走着,默默地为自己加油。

终于到了半山腰,这里有一个宽大的平台,在这停留和照相留念的游客特别多。我正喘着气,爸爸、妈妈追上来说:“这就是传说中的‘迎客松’啊!”我一听说又仔细端详了一个,它似乎很老很老了。周围围了一圈围栏,分着的树枝就像手和脚一样,看上去非常彬彬有礼,像在迎接贵宾一样。

我恢复了体力后开始继续前进,我的目标可是要登上天都峰呢!就在山脚下,抬头一看,这些陡峭的石级直插云霄,连爸爸、妈妈看了都直摇头,再三问我:“贝儿,你确定要登上峰顶吗?”我心里也倒吸一口凉气,但嘴上却坚定地说:“我一定要登上天都峰,我一定行!”就这样,我一边抓紧铁链,一边艰难地把双脚迈上一个石阶。路上休息的时候,我瘫软在石阶上,旁边的叔叔、阿姨竖起大拇指鼓励道:“哟,这么小的小朋友都来爬天都峰呀,要加油哦!”听了这话,我鼓起勇气,继续往前走。来到最险的“鲫鱼背”,我几乎是爬着过去的。

祖国山河如此多娇,她深深地把我打动了。我知道,没有奋斗的目标和付出行动的恒心,永远看不到最美的风景。

黄山之旅黄山之旅篇七

暑假的一天,我们和姨丈一家开了三个半小时的车到了黄山。我没带作业,因为我想痛痛快快地玩上三天。

下了缆车,发现天下着蒙蒙细雨。在阴雨的笼罩下,我们仿佛身处仙境。这时导游告诉我们:我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路可以看见迎客松,不过要翻过五座山。第二条路,可以看见金鸡叫天都、仙人指路、仙桃石等奇景,不过今天雨雾太大,可能会什么都看不见。经过讨论,我们决定走第一条路。

我们走在花岗岩铺就的道路,刚开始还比较轻松,但是慢慢地,我的腿越来越酸痛,姐姐和弟弟也是如此,我们很期望目的地快点到达。时间过得很慢,我们翻山越岭,爬呀爬呀,在我们筋疲力尽的时候我们终于见到了迎客松。

我走到了闻名中外的迎客松前仔细观察起来,与普通的松树比,迎客松的奇特之处在于每棵松树的枝干都朝向一方,仿佛像伸开的双臂迎接来自于远方的客人。

黄山之行不仅让我欣赏到了美景,也让我懂得一个道理:人只要学会坚持,努力,一定会成功。

黄山之旅黄山之旅篇八

黄山雄距安徽南部,它山体独特,玲珑巧石,千姿百态,有着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陡峭,衡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雁荡山的怪石,峨眉山的清凉,是我国著名的山岳之一。

我是坐车去黄山的,车子驶进郊区后,一路上虽见山峰连绵起伏,但都平淡无奇。不料刚转过一个大弯,眼前的景色突变,好象顷刻间拉开了巨大的帷幕。只见那里峰林如海,辟地摩天,危崖土兀,幽壑纵横,美不胜收。

队长鼓励地说:“坚持就是胜利,黄山的美景还在前头,不走了多可惜啊!你们走不动,我背也要背你们上去。”他们被队长的一番话打动了,立刻站了起来,继续上路了。途中我们经过了黄山第一险一线天。爬一线天时,真可谓是头顶烈日,脚踏寒冰。要时刻注意着脚下的冰,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我们一个推着一个,终于到达了黄山三大主峰之一光明顶。我抚摩着刻着字的石碑,不禁想起《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的明教圣地。

从光明顶往下看,漫天云雾悄然而至,穿行于山峦之间,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回旋,时而舒展,由而展现云海,云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现身时,好像滔滔白浪,淹没时,深谷沟壑,只露出峰尖,像一座座岛在海中沉浮,转眼间,又波涛起伏,浪花飞溅。望着远处的群山,我不禁吟起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回家的路上,我们都回味着黄山的胜景。黄山它虽没有富丽堂皇的庙宇,也没有宏壮观的禅院宫苑,全凭自己毫不雕饰的天姿国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难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罢黄山后,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

黄山之旅黄山之旅篇九

黄山原名黟山,因山上有许多黑色的岩石而得名。传说,轩辕黄帝在此修道成仙,因此改名为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今年寒假我有幸到黄山,一睹它的风采。

缆车将我们带至白鹅岭,我们开始了用双脚征服黄山的旅程。我一边爬一边往山下望去,本以为会看到陡峭的悬崖。可是印入眼帘当的却是白茫茫的一片。此时,整座黄山都陷入一片浓雾之中。

我便接着往上爬,不久,就到了黄山的第一站:始信峰。相传,明代诗人黄习远来到慕名游览黄山,也碰上了这雾茫茫,阴雨绵绵的天气。黄习远一路上山,什么景色都看不到。便对黄山的美名产生了疑惑。当他走到始信峰上时,突然雨停了,雾也散了,他终于看到了美景。

始信峰因此而得名。妈妈带着我走上了始信峰。那石级可真陡呀!从下面看,好像就是直的一样。站在峰顶向下望,峰下还是白茫茫的一片。虽然没有看到奇松、怪石,但是听着耳边呼呼作响的狂风,我不由得升起了一种对黄山的敬畏之心。从始信峰下来,已经下午两点多了。我们便去了宾馆,准备第二天再去看奇松。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我们途经了许多黄山的著名景点:百步云梯、鳌鱼峰……历时两个半小时,终于来到了迎客松。哇!这真不愧是黄山的著名景点。

只见在一块巨大的青石旁边,立着一棵高大的松树。松树犹如一座宝塔耸立在悬崖峭壁之上,又像一把宝剑劈开了那块巨大的青石。“它是如何从这悬崖峭壁之中长出来的啊!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我不禁惊叹它那顽强的生命力。松树向南伸展开的枝条,好像是张开的双臂,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难怪它迎客松呀!”我心中暗想。

虽然在细雨和浓雾中我没有看清黄山的正面目,但是它的险峻、奇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次我一定再来黄山,将它看个清楚。

黄山之旅黄山之旅篇十

开了好久的车,我们终于来到了美丽的黄山,排队上了索道,在天空中俯瞰那壮丽的黄山。土黄色的戈壁旁生长着一棵棵苍翠欲滴的松树,虽然这些松树不是大名鼎鼎的迎客松,但我已经感受到了它们的热情。

我们登上了黄山山脉中一座最小的山峰,可惜天公不作美,天空中雾雪蒙尘,什么都看不见。我担心起来:万一这空中云雾缭绕,使我们看不见黄山奇石怎么办。顿时,我没了登峰的喜悦,反而在心中产生了一种浓浓的担心与担忧,我真怕白来一趟。

我们爬呀爬,爬呀爬,累得头晕眼花,腿脚发软,可离莲花峰还有3千米多,为了心中的景色,我稳固心神,继续向前冲刺。

好不容易登上了黄山最高峰,高达1864米的莲花峰,我从高处向下俯瞰,扑朔迷离的云雾与层峦叠翠的松树相辅相成,使黄山在保留壮丽之美的基础上,又多了几分若隐若现,让本来就奇丽的黄山风景更是多了一种神秘感,令我感慨不已,黄山真美丽!

黄山的壮丽,已在这次旅行的尾声,犹如一根针,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里,刻骨铭心,永志不忘。黄山展现在我面前的这一份份壮美,验证了我心里一直不懂的一句话,也更加使我尊敬这句话:黄山归来不看岳!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70397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