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故事【通用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5-16 15:00:51
感人故事【通用5篇】
时间:2022-05-16 15:00:51 小编:魏同学

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人故事【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人故事【通用5篇】

感人故事【通用5篇】一

“你又来了!”

中午,我站在学校大门口当交通导护,帮助一年级的小朋友放学。

新勇的母亲,蹑手蹑脚提着一个便当在校门口。被我一喊,她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老师啊!……”

“哎呀!我不是跟你讲了吗?学校不喜欢家长替孩子送便当。

如果每个妈妈都像你这样,学校大门就挤满了人,那样,我们怎么放学呢?”

“我知道!我知道!”

“哼!知道了还送,简直是明知故犯。”

“你不会让他自己带便当吗!”

“我知道!我知道!”

这些话,不晓得说了几次。每次一到中午,送便当的家长和放学的一年级小朋友常常相撞在一起,造成相当的困扰。

新勇是一位沉默寡言,乖巧内向的小孩。有次上课,他竟然打瞌睡,我很讶异,把他叫起来。

“怎么了?”

他一脸迷惘站起来,不回答。

第二天上课,也是这样,我实在受不了,狠狠地把他叫过来。

“你到底怎么了?”我已经气得半死,口气已经控制不住。

突然,他垂头淌下泪水。我暗自一惊。

“说呀!到底为什么上课要打瞌睡呢?”

“我妈妈住院了!昨天一直在医院陪她。”

我一听愣住了,顿时,心中的怒气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惭愧。

“她为什么住院呢?”

“是肺癌!”

我一听,心都凉到脚底。

心中想到身体赢弱的新勇。

如果,不幸那天来临,他将如何继续往后漫长的岁月呢?想到这儿,不禁鼻酸。

吃饭时,妻子在喂儿子吃饭,我不禁想起,以前新勇的母亲偷偷摸摸替他送便当。

第二天下班后,我骑着机车到医院探望他母亲。

几个礼拜没见,新勇的母亲瘦得不成人形,苍白的脸,光秃的头,简直不敢相信就是她。

她看到我,显得很惊讶,努力想站起来,但是,一咳嗽,整个人歪了一边。

“不要站起来!不要站起来!”

“老师!谢……谢谢你!”她吃力喊着,眼眶消出泪水。

在医院的走廊,新勇的父亲对我说:

“只剩下两个月了!呜!我真的不知要怎么办?”他老泪纵横。

回到学校,报告校长。

“他爸爸已经六十多岁了,现在母亲又将离开人间,是不是我们可以发动全校募款。不管多少,都可以帮助他。”校长爽快答应。

经过几天募款活动,我们总算募到五万二千一百二十元。

把钱送到医院时,新勇的母亲已经陷入昏迷中。

“我们准备今天送他回家!”

新勇的父亲,脸形憔悴得发白。我一听,心头抽搐一阵。

“老师!能不能帮个忙?”

“请说!我能够做到的,我一定答应。”

“他前几天,一直拉着新勇的手,喊着:妈妈不能替你送便当了!

我想,请老师再让他送最后一次便当,只有送便当时,他才真正感受到一位为人母亲的荣耀。”

听到这儿,我百感交集地点点头。

中午,一辆救护车呼拉拉开到学校大门口。

新勇的父亲和一名医护人员,推着担架上的人。

我泪水盈眶,站在旁边,伴当交通导护老师。

“到了!到了!”

新勇的父亲买了一个便当,躺在担架上的新勇母亲,伸出瘦细苍白的手,提着便当,在旁边人员推送下,慢慢靠近大门口的铁门。在铁门的另一边,新勇则伸出右手,接过母亲的便当。

“妈!”新勇嚎啕大哭。

这时,我清楚见到她母亲瘦削的脸颊,抽搐了一下,仿佛想说话,但是,又说不出来。

“妈!我不要!我不要你走!”新勇呼天抢地叫着。

我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哗哗而落。我暗恨自己,以前是多么忍!

隔天,新勇的母亲就去世了。

新勇的母亲出殡后一天,新勇的父亲来到我办公室,递给我一包牛皮纸。

“老师!这是你和学生们帮助我的钱,我认为还有更多的学生,需要这笔钱,所以,还给你们。谢谢你热心帮忙。”

说完,钱一放,就掉头离去。这笔钱仿佛生热似,直烫着我心坎。

我天天找新勇聊天话家常。深怕他经不起丧母的打击。

“老师!你放心!我很好!你不要一直替我担心!”

新勇对我说:“我很早就知道,我母亲就要死了,我也不是不想听你话,叫妈妈不要送便当。因为,一天当中,只有中午,我才能吃到我妈妈煮的饭。”

我心头一愣,“为什么呢?”

“她很虚弱,家里都是爸爸在煮饭。只有中午爸爸不在,她才能偷偷背着爸爸煮饭。是她坚持要送便当的。”说完,新勇淌出泪水。

感人故事【通用5篇】二

“亲爱的老婆:你辛苦了,我想你了!看到你在那边没事,真好!你专心坚守自己的岗位,我和爸妈做你坚强的后盾……也请你照顾好自己,我们等着你们尽快打赢这场防疫战,早日回家团聚!”

2月10日,是第二批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入驻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的第四天。“90后”护士马玉洁收到了丈夫满怀深情的信,信息虽简短却饱含牵挂。

马玉洁是故城县人民医院ICU重症室的一名护士,她的丈夫曹子岩是该县的一名交警,两人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女儿三岁,儿子仅一岁。

“大年初二,玉洁跟我说,她想向单位请战,去湖北抗疫。”曹子岩说,那时,新冠肺炎疫情日渐严峻,防控疫情阻击战的号角刚刚吹响。“她说,病房是医务人员的战场,救护伤患是她的责任。大疫当前,外表柔弱的她,骨子里满是坚韧和担当,纵然不舍我也必须支持她去。”

2月5日13时20分许,正在单位值班的曹子岩接到了马玉洁的告别电话:“我的请战被批准了。作为故城县第一批参加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我们一会儿就出发,你要照顾好爸妈和孩子。”“家里你放心,只管照顾好自己……”“通知我开会呢,我先挂了。”未等曹子岩把话说完,妻子已经匆匆挂断了电话。几乎是一瞬间,七尺男儿红了眼眶,轻轻呢喃,“一定要平安回来。”

抵达武汉后,马玉洁和队友们经过紧张的培训,在元宵节当晚便投入到了战“疫”一线。“方舱医院原本是体育馆,里面分隔出一个个病区,摆满了床,触目所及都是人。”尽管已经提前获知了院内的情况,但眼前的情景还是令马玉洁深感震撼。来不及多想,队友们迅速按之前的分组顺序进入工作岗位,“八九个人为一组,负责护理照顾区域内250张床位上的病患。”

抽血、取咽拭子、测体温……自打进入医院后,马玉洁和她的队友们没有停歇过。“护理站设在靠墙的一侧,就是一张桌子,上头摆放着体温计、胶带等物品,紧挨着护理站堆放着药品和供患者使用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和食物,没有给护士们安排座位,当然,有座位我们也没有时间坐。”马玉洁说。

换完班静下来时,马玉洁不免想念家人,尤其是两个孩子。读完了“与妻书”,马玉洁潸然落泪,“来了这边都没敢跟他们视频过,实在忍不住了就看看他们的照片。爸妈、老公,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孩子们,你们听话,等着妈妈回去!”

感人故事【通用5篇】三

夏子藤那年17岁,林小雨16岁,高一六班。

林小雨印象里的夏子藤就是那个穿着红色7号球服在球场上踢球,上课铃响了才匆匆的跑进教室,然后就是拿着本化学课外书跑到讲台上去问老师题,夏子藤长的不错,在林小雨当时的记忆里却是呆呆的表情,那种属于思想里除了化学和足球没有别的东西的男孩子的表情。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岁月并没有给林小雨太多好的印象。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开始的生涯并不愉快,林小雨要搬到学校宿舍住宿,离开家的她不太习惯一个人生活,而且班里成绩好的学生一群,林小雨觉得新环境里自己就像只丑小鸭。夏子藤的足球踢得特别好,林小雨是那种什么体育活动都不爱

参加的女生,但喜欢在体育课上看夏子藤踢足球,她努力把自己看夏子藤时有点害羞有点兴奋地眼神隐藏好。那是属于她自己的故事,在这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候不能曝光。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开学那天,班里吵闹得厉害,夏子藤看到教室右边第二排靠窗的位置一个女生特别安静,显得有点特殊,这引起了夏子藤的注意,那个女生穿着一件粉红色的连衣裙,黑黑的齐齐的刘海遮住了眼睛,偶尔抬起头环顾一下班里,夏子藤觉得那表情特别的无辜,仿佛她与这个世界是分开的。以后每次上化学课的时候夏子藤到讲台上去问老师题,总感觉班里有人注视着他,那眼神热切却又闪躲。夏子藤几次差点就看到是谁了,却始终没有看到,于是夏子藤想了个办法,下一次再上去问题的时候喊同桌帮忙逮那双眼睛。后来那双眼睛被抓到了,是林小雨。从这以后夏子藤也越发的注意起她来,体育课的时候发现那双眼睛依旧跟随着自己,是林小雨在球场边上看着他,眼神兴奋而羞怯。

于是,夏子藤的同桌开始传林小雨暗恋夏子藤。林小雨听到这个传言的时候低垂着头默默的哭了整个晚自习,声音小的她的同桌都没发现。从那以后林小雨看夏子藤的眼神少了些,但是夏子藤发现那双眼神依然存在。夏子藤从心底里有点埋怨同桌,有点心疼林小雨。

就这样在压抑的时光里到了高二,林小雨去读文科,热爱化学的夏子藤还是在原来的班读理科。林小雨天生就是读文科的料,分到文科班后成绩提高的很快,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就考了年级第二名,这让原来的高一六班的同学惊叹不已。大家都说那个内向的女孩子还真厉害,没看出来啊,有好事者就对夏子藤说喜欢你的女生蛮优秀的,夏子藤的心里有种异样的感觉,那天的体育课上夏子藤猛射门,时不时的看向球场边,少了那双熟悉的眼睛的注视,心里仿佛也缺少了一块,夏子藤突然觉得高一那一年的足球其实是踢给那双眼睛看的。

之后,林小雨去美丽的成都读了她心爱的中文系,夏子藤则考取了一所重点理工院校。大一暑假的同学聚会,夏子藤去了,他一直在搜索那双眼睛,在饭店的一个角落里他看见林小雨坐在那里,眼神还是紧张的,这一下子让夏子藤想起了高一时独自沉默的林小雨。夏子藤走过去打招呼,好久不见,林小雨的表情有点不自然,夏子藤心想小丫头可能还喜欢自己。林小雨说,是啊,好久不见。眼神闪烁,嘴角有点小发颤,林小雨知道自己紧张了。两个人闲聊着,饭后大家提议去唱歌,林小雨要回家,夏子藤就说送她,林小雨微笑。大家开始起哄,林小雨的脸颊像飘了一团火烧云,好烫。夏子藤看着害羞紧张的林小雨心里喜欢极了。

两个人一直走,夏日的太阳非常毒热,夏子藤走到路边冷饮店给林小雨买了一杯烧仙草,夏子藤说,从高一一开学我就注意你了,你一直都没变,一直是这样羞涩矜持的表情,让我觉得怜惜。林小雨听了之后,刚放到嘴里的龟苓膏还没有嚼就一下子咽了下去,林小雨笑了,是吗?我也是从那会注意你的,觉得你的球踢得很好。夏子藤停下了脚步,林小雨看了一眼夏子藤,问怎么了?夏子藤凝视着林小雨,林小雨被看的害羞了,赶紧把头低下,夏子藤用手把林小雨的头抬起来,他感觉到林小雨在颤抖,其实夏子藤也在紧张,他说:你愿意一辈子看我踢球吗?“我愿意”小小的颤颤的声音从林小雨的嘴里发出来。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好久了,林小雨很开心这一天还是等到了。夏子藤拉着林小雨的手奔跑起来。

之后的生活是充满甜蜜的,夏子藤经常约林小雨出去玩,林小雨在夏子藤面前的话也多了起来,原来小丫头也有活泼的一面。而那个夏天夏子藤觉着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美好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一眨眼就开学了,两个人恋恋不舍的回到了各自的学校,临分开的前一天夏子藤拉着林小雨的手在公园里走,在一个巨大的榕树树荫下,夏子藤一把搂过林小雨,紧紧的抱住她,在她耳边说我一辈子都会爱你,一辈子都不变。等我们毕业就结婚。林小雨的眼睛湿润了,她知道夏子藤说的是真心话,她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

日子过得飞快,寒假到了,夏子藤和林小雨这对久别的恋人相见了,夏子藤比林小雨先回到的`家,然后在林小雨到的那天去火车站接她,北方的冬天很冷,从成都回来的林小雨穿的单薄。看见林小雨下来车,夏子藤一个箭步跑过去,把林小雨紧紧的抱在怀里,给林小雨带来的不只是温暖的怀抱,还有一个深情的绵长的吻。那一刻林小雨觉得,整个世界都在旋转,自己沉浸在无限的美好之中。整个寒假里,夏子藤带着林小雨去遍了他小时候所待过的地方,乡下的奶奶家,破旧的铁轨还有林小雨最向往的教堂。在教堂里,林小雨说到时候我要在这个地方嫁给你。夏子藤看着林小雨虔诚的祈祷的样子,心里温暖成一片幸福的海洋。

又是开学,两个人盼着下次的假期,回到学校的林小雨经常给夏子藤打电话,她说她想去都江堰游玩,去看看古人伟大的智慧。电话那头的夏子藤在微笑,能听见林小雨的声音就是美好的,成都的5月已经热起来了,林小雨就决定5月去都江堰。夏子藤说,小丫头,去玩吧,拍多点照片带回来给我看。

后来,是那场带来巨大灾难的著名的8.0级大地震,地震了,夏子藤焦急的给林小雨打电话,可是电话一直没有打通,那几天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全是悲惨的地震场景,夏子藤看着那些画面想这林小雨,他觉得自己的天都塌下来了,整个世界一片昏暗,他想如果没有了林小雨,自己也不想活了。

一星期之后,夏子藤接到了林小雨的电话,夏子藤就像一个将死之人的回光返照那般死寂的眼睛里突然充满了光芒,林小雨在那头说,由于地震好多通信设备都坏了,担心坏了吧,夏子藤激动地有点语无伦次,你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林小雨在电话那头清脆的笑了一声,夏子藤终于也恢复了往日的神采。余震还在继续,夏子藤天天给林小雨打电话,确定她是安全的。

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向温柔的林小雨在电话里开始对夏子藤不耐烦,有时候还大吼,夏子藤想可能是地震让林小雨精神太紧张了,吼出来心里就舒坦些。

一天夏子藤下了晚自习之后给林小雨打电话,林小雨说,子藤,我不爱你了,我们分手吧。然后就挂了电话。

夏子藤又打过去,林小雨关了机。林小雨像是消失了一样,手机不开,QQ不上,夏子藤打林小雨寝室电话,林小雨也不接。夏子藤想暑假回家再找林小雨。可是去添加,林小雨的妈妈说林小雨没有回家。夏子藤在那个夏天像疯了一样的迷上了网络游戏,通宵的打游戏,一个暑假下来,人都变了个模样。

三年后夏子藤毕业了,家里介绍了个女朋友,他去相亲,女方很喜欢他,而夏子藤觉得除了林小雨娶谁都一样,一个月后,夏子藤跟自己不爱的女孩结了婚。

夏子藤的未婚妻想在教堂里举行婚礼,夏子藤说不可以。那是他和林小雨之间的约定。任何别的女孩都不可以。

有位老同学前来参加婚礼,这位同学并不知道夏子藤跟林小雨曾经谈过恋爱。

敬酒的时候,那位同学说,子藤就是好福气,以前有优秀的林小雨喜欢,现在娶了这么个漂亮媳妇,听说林小雨地震的时候在都江堰,路边的房子倒了,因此截去了一条腿,真是可惜啊。那么好的女孩子。

夏子藤听了之后,手中的酒杯掉在了地上,酒杯碎了,夏子藤的心也碎了。那天夏子藤喝的特别多,晚上睡觉的时候泪流满面,嘴里叫着小丫头。

林小雨在地震发生后第二天被从废墟里救了出来,医生说要截肢,林小雨自己签了字。林小雨在跟夏子藤说分手之后就办了休学,回家休养。她叮嘱家人不要把自己的事情告诉夏子藤。

得知夏子藤要结婚了,林小雨哭了一整夜,在夏子藤婚礼那天,林小雨从自己家的六楼阳台跳了下去,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就像被夏子藤吻的那样天旋地转。

感人故事【通用5篇】四

名人故事8600字 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祖籍江苏丹阳。丹阳有着舫仙桥,镇不大但交通方便,地方小却物产丰饶。上个世纪未,这里曾一度是商业兴旺的大集镇。

华罗庚的父亲华瑞栋,又名华祥发,也有人叫他“华老祥”的,自小当学徒,后曾在舫仙桥镇上经营一爿丝绸店。年轻时曾参与亥革命的有关活动,被当地的保皇党人视为异类。华罗庚的母亲巢性清,娘家是江苏武进县孟河镇人。她小有文化,端庄淑慧,一生敬神信佛。

华瑞栋夫妇有诸多亲友在金坛。有一年,他俩在舫仙桥经营小店因遭人暗算失火,迫不得已收拾起残剩家当来到金坛城里谋生。

来金坛后,华祥发经营丝业兼营棉花买卖,曾有过短暂辉煌,一度被金坛县商会推

举为丝业董事。后因商界互相倾轧,加之华祥发心有别鹜,无心生意,家业渐渐败落下来。最后只落得在县城清河桥(现名“南新桥”)东首开一爿小店“乾生泰”,以代销棉花、经营草席、杂货之类,勉强维持全家的生计。

华罗庚的母亲常年患病,30多岁才生下一女名莲青。华老祥想有个儿子,一有空就到小南门大街的风鸣台、清言阁茶社去喝茶消遣,并找那里的算命瞎子算命打卦。

总算是皇天不负忠厚人。就在岁月的车轮转至1910年11月12日这一天时,华老祥终于梦想成真,其妻于夜间给他生下了一个体态羸弱的男婴。

华老祥40岁得子,其喜悦之情可想而知,给这孩儿起名华罗庚。

照华老祥后来对其亲友的解释,这“罗”者,即“箩”也,象征“家有余粮”,又合金坛俗话“箩里坐笆斗——笃定”的意思;“庚”与“根”音相谐,有“同庚百岁”的意味,也同时表示着“华家从此有根”的意思。

这小生命落地之后,那华老祥立即就将事先准备好了的两只箩筐把这孩子小心翼翼地对扣其中。这既为了“避邪”,也是对天祝愿:我家的宝贝儿子已安稳地“生根”其中了!

华罗庚小的时候,父母与亲友都亲呢地叫他“罗罗”。华老祥经商之余,常将这宝贝儿子抱到堂前搁着的一张小竹床上,让儿子在他仰躺着的胸脯上蹦来跳去。罗罗会跑路了,他又常常趴在床上给罗罗当马骑。罗罗呢,也常把家里一张小板凳,用一根绳子扣着,牵着当马。罗罗骑在上面,有时嘴里还“马嘟嘟,马嘟嘟”地嚷着。这张小板凳,现在还存放在他家乡的“华罗庚纪念馆’里。

罗罗四岁那年,其母夜间突然做了一梦,梦见观音菩萨对她说,罗罗是天上的“文曲星”,难带难养,要想平安无恙,就得往东北方向走一趟。

他爸因生意忙走不开,他娘便雇了一辆三轮车拉着他母子俩去丹阳。出金坛城丹阳门外几里地,那车经过一座石桥时,车夫因不慎失手,母子俩同时落水。在千钧一发之际,幸亏她娘在滑向河心时脚下踩着了一块石头,借助一股向岸边涌去的浪头,就势一蹬,加之车夫即时赶来,罗罗母子才侥幸获救。

自此以后,华老祥夫妇敬神拜佛就更加心诚了——华老祥不惜重金托人去宜兴“请”回一尊做工极精致的观音,由巢性清日日焚香礼拜,有时还拽了莲青、罗罗一道磕头作揖。罗罗的母亲逢人便说:“要不是观音菩萨保佑,我家罗罗哪能逢凶化吉,遇难呈样啊!”

孩提时代的罗罗,十分顽皮淘气。他常同他姐一道玩“搬家家”、“开小店’、“炸飞机”之类的游戏。他让他爸用木条、锡块、白铁皮做了一杆“盘秤”;搬来家里的板凳、桌椅,用一块长木板搭成一个“柜台”,学着做生意的模样。他总是当“老板’,让姐姐作“顾客”,当小莲青一本正经地喊着“嗳,老板老板,我要白糖一斤,细盐八两”时,他便弓腰从身边的笆斗里捧出一堆烂泥,像模像样地用那“盘秤”秤起来。当姐弟俩将燃着的炮仗放在空铁皮盒里放的时候(他们称这叫“炸飞机”),整座小院一片噼里啪啦声。这时小罗罗高兴得手舞足蹈。而此间担当“后勤”的姐姐则常常忙得满头是汗。

有一次她妈妈在隔壁一家豆腐店里跟几个牌友“摸花鹘”(一种纸牌消遣),罗罗要他娘回去给他拿点什么,他娘正玩在兴头上,没空来搭理他。他一急一气之下就从地上蹿向牌桌,裤档一扒,小肚子一挺,煞地一泡尿就将那桌上的纸牌冲得个七零八落!

打那以后,小罗罗便得了个“雅号”,叫“罗呆子”。

“罗呆”不呆

罗罗虚岁7岁那年,与姐莲青一道进了金坛城里的仁劬小学。

小学后门不远处有家专门加工旱烟烟丝的怀仁烟铺。莲青姐弟放学回家,那烟铺的伙计们常拉他们玩一种叫“抓豆豆”的游戏。罗罗他们玩赢了,伙计们就奖他们一两块小糖;若玩输了,就要被刮一通鼻子。

罗罗天性好胜,他对抓豆常输心里很不服气。于是功课之余就同姐姐“对垒”操练起来。大约过了两个多礼拜,他就渐渐地摸清了其中的“诀窍”。原来按比赛规矩,甲乙双方展开比赛,豆总共是9粒,每人每次只能拿走l到3粒。先拿的人无论如何一次都不能拿完。因此,只要想办法在先拿时设法造成后拿者面对9粒的困境,使他不能一次拿完,你就必胜无疑。9的倍数18、27等是如此,豆的总数即便是10、11、12……,也只要以这种办法去应对,就能稳:操胜券。罗罗于是将这“拿法”自编了一个“口诀”,叫:

“你拿一,我拿八,你拿二,我拿七……你拿八,我拿一,‘一八’‘八·一’总为九,你对九数便要输昏头!”

在他知道了这个“诀窍”之后,他再跟那些刮他鼻头的伯伯叔叔们“对垒”,那帮伙计们就再也没有那么多的糖果去“奖励’他那张得意非凡的小嘴了。

罗罗上小学五年级时,他爸将他转到了金坛县立高等小学(旧称书院小学,现为金坛市朝阳小学)。

罗罗在这小学的两年依然顽皮,学习成绩一般。

他平时爱玩叠纸,在母亲的指导下,他将自叠的官帽、上衣、裤衩、飞机、船只、猴子等,往往按自己要表达的意思,组合到一个特定的画面中去。譬如他曾将叠好的猴子戴上官帽放在船舱中,让竖起的桅杆上歇了一只燕子,题名为“春游”。

他十分喜欢城里的“灯会”、“庙会”,和在丹金漕河或老鸦塘内举行的“龙舟竞渡”。

他曾为不满意父亲“几年一贯制”给他扎的“兔子灯”而在床上撒赖不肯去上学,他也曾因多次逃学跑去看“庙会”、观“龙舟”而遭到父亲的责罚,被跪在家里的观音菩萨前。

有一次,他竟然拽了一个小伙伴,跟那顾龙山的“庙神”一直跟到庙里。看清了那位“庙神”卸妆后竟是一个女的,便跑回来对妈妈说,“姆妈,姆妈,你阿晓得啊,奈格(那个)菩萨,原来是格(个)假佬(假的)!——真格(的)是假、假到底匿(了)!”

由于学习不用功,他在小学里只拿到了一张修业证书。

1922年,11岁的华罗庚进入了由邑人韩大受先生独资创办的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成为该校第一个班级的学生。这个班当时只收了8个学生,到华罗庚毕业时,班上还剩有6个学生。

华罗庚在初中一年级时,仍调皮贪玩。他有时逃学到县城“别洞天”戏院看京剧和滩簧戏(锡剧),并仍着迷于看“出抬阁”、“赛龙舟”之类。有一次,他同几个小朋友翻过校园墙头,爬到一棵大桑树上,去看丹金漕河里的龙舟竞渡时不慎跌伤了左腿,在家歇了好些日子。

其时,他有个小友,人称“勋勋”(曾任无锡市民盟秘书长的虞寿勋先生)。有次他俩去城外一块墓地玩。那墓地里有好多石人石马。两人各骑一尊石马,“马嘟嘟,马嘟嘟”地欢叫了好一阵,又对唱了好几首“春二月里暖洋洋”之类的金坛民歌。

罗罗问勋勋:我们坐的这石马你估它有多重?勋勋答说:这哪个晓得啊!罗罗讲,我们得想个办法把他估出来。勋勋说,这除非有一杆大秤,而且得找到两个能抬动它的人.罗罗不满地瞪他一眼,说曹冲有法子秤象,难道我们就没有法子秤马吆?勋勋不语.罗罗沉思了一会说:“以后我总有办法算出它的重量来!”

罗罗上初二那年,有一回校里出晨操他姗姗去迟。同学们上操都按学校规定换了短装,他进校时长衫外罩着马褂,他灵机一动,将长衫拎起塞入马褂下。做罢操回教室,不少同学忙着更换长衫,他却悠然自得地坐到坐位上,不紧不慢地重新将长衫从短褂下拽出。对他的这番“标新立异”,体育老师颇表不满。而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校长韩大受则认为:古人说的“用心之妙,在于不法常可”,这用在华罗庚身上,“倒是蛮合适的!”

罗罗“有悖常理”的行动,还很突出地表现在语文学习上。

他上初三时,教国文的杨立三先生有次给他们出了一道作文题,叫“周公诛管蔡论”。这是一段人所皆知的历史典故,周武王死时,其子成王还年幼,当时由武王母弟周公旦摄政。管叔、蔡叔乃周朝贵族,对此心存不满。适逢武庚联合东方一些小国和部落,起兵谋反,管、蔡二人就加入了这个队伍。后来,周公旦领兵东征,历时3年平定了叛乱。他因早看出了管、蔡取他而代之的野心,于是平叛后便立即诛杀了管、蔡。

杨先生出此题的本意,是要学生按儒家正统观点,阐述管、蔡二人附逆武庚,理当遭诛,可罗罗在作文中竟指出了:“政治家的争斗皆出自各自利害的考虑”,他在文中写道:“……周公倘若不诛管叔、蔡叔,说不定他自己也会造反的,正因为管、蔡看出了他的阴谋,所以周公才把他两人杀了灭口。但他既然用维护周室的堂而皇之的理由来诛杀‘叛逆’,他做了这件事,自己也就封住了自己的口,不便也不必再去造反了!……’

还有一次,杨先生让学生做一篇读胡适作品的读后感文章。华罗庚得到杨先生借给他的一本胡适的《尝试集》。他读罢全书再看序文,见胡适序中有如下几行诗:

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

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罗罗读后想:陆放翁原诗中讲的那个“尝试”,明明说的是干任何事情“要想一试成功古来无有”;而胡适这里说的“尝试”,只是强调做任何事“只有通过尝试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这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理解。胡先生怎么可以以自己理解该词的内涵,去否定一位伟大诗人在同一个词上人家自己所确定的另外一种内涵呢?

想到这里,他便写了一张条子,署了自己的大名连书一起交给了杨先生。杨先生一看,见那条子上写着:

胡适序诗逻辑混乱,狗屁不通,不堪卒读!

杨立三先生看到这个纸条后,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口中也只得喃喃着:“这孩子,怎么这样放肆!”。

这位老先生已领教过“罗呆子”的厉害,只在纸上批了四个字:“懒人懒话”,便退给了他的学生。

可见,“罗呆子”并不呆!

只身沪上

1925年夏天,华罗庚以单科成绩名列全班第一,学科平均成绩名排全班第二,在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毕业。当时,他的家庭经济日渐拮据;去外地续读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完全无望,他不由得忧愁满面,哀叹不已。

正当二家人为罗庚的读书问题进退两难之际,华老祥从上海亲戚那儿获得一个信息: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招收贫苦人家子弟,收费十分低廉。

经友人帮助,通过报考,华罗庚第一次离开故土,只身去上海求学。

在上海职业学校时,华罗庚开始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报名参加过一次上海全市性的珠算比赛。当时的参赛者,大都是银行、店铺、钱庄的职员和伙计,大中学校的学生参赛的极少。

比赛那天天气阴冷。入场后,那些熟谙珠算的老手各逞其技,唯独华罗庚,坐在那儿好长时间,才“进入角色”。但谁也没料到,这个装束平常、面黄肌瘦的青年学生,竟是第一个交卷的。后来经过严格的评定,他竟出入意外地获得了此次比赛的第一名!说奇怪其实并不奇怪。因为他从小就帮父亲照料店务,对珠算早就训练有素,而他这次参赛,则纯粹是与那众多的珠算“大家”斗巧而已。

譬如,这样一道珠算题:189987X9998=()

其他人以珠盘演算,繁难异常,而到了他手里,罗庚很快就将其化解成为如下算式:

189987X9998

=189987X(10000—2)

=1899870000—189987—189987

=1899870000—190000—190000+13+13

=1899870000—380000+26

罗庚将这几道算式先默默记在脑中,而后他只拨动4决算盘,前后只花了几秒钟,那答案就被他准确地算出并写上了试卷。

想那些算帐高手,他们有的得作24次乘法,中间还要做些加法,若一次以10秒钟计算,少说也得化费240秒的时间,何况要演算那么大的数字,手指拨弄稍有不慎,其差错便会接踵而至。

当时的名记者邹韬奋先生兼任中华职业学校的英文课。他平时极喜欢这个学生。他知道罗庚获得此次珠算比赛冠军后,特地跑去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华罗庚对邹先生说:“我虽说是小县城里的一个小伙计,现在又是一个面黄肌瘦的穷学生,但有你先生壮胆鼓励,我偏要来个斗智不斗力,比巧不比富,非要气一气大上海的那些个洋职员!”

邹先生当年在该校教授英文,据说奉行的是所谓“罚站教学法”。他提问学生,第一次回答不上来的,那学生要被罚站在原位上;第二次就得被罚站于讲台前;要是第三次,那就得被罚到讲台后面壁而立,有的甚至要被罚站到讲桌上。据香港作家梁羽生在一篇文章中说,华罗庚当时被罚站在原位上可能是有过的,但被罚台上站和桌子上站,则好像没有。华罗庚有次对梁羽生说,他的英文是在全班考第二名的。

在职校读书时,只有一位教数学的虞老师好像对华罗庚有些偏见。

一次,这位老师发考试试卷,他以他脑子里自定的“上、中、下”三等,按次序传唤他的学生上台领取他批改后的考卷。华罗庚是最后一个被他喊上接卷的,他还当众训斥了华在试卷中的所谓“投机取巧,标新立异”。

原来前两天数学中考,华罗庚演算试题的方法与众不同,他用了自己所特有的数学“直接法”,而这种数学演算方法,是与这位只会因循书本的老先生所教的方法大相径庭的。

华罗庚当即据理力争,并勇敢地走向讲台,用那种“直接法”给同学们演算了那几道试题,结果使得那位老师十分尴尬,但同学们听后则无不折服。

由于华罗庚当时学的是商科会计专业,平时与之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这位虞先生。他因不堪虞先生的冷脸加白眼,加上他家里也实在是日不敷出,连每学期50元的食宿费都拿不出来,他一念之下便收拾行装,“打道回府”了。

邹韬奋先生事后得知此事,曾对该校另一位创办人江问渔先生说:“宣夫犹能畏后生,丈夫岂可轻年少?虞公不解华子意,空教世人笑尔曹!可叹也夫!可叹也夫!”

辍学故里

华罗庚没能读完职业中专,1926年就从上海回到小城金坛。

1925年,国民党金坛区党部建立。翌年,共产党金坛小组成立。其时国共第一次合作,金坛工人、农民、青年运动兴起。

许是受了孙中山的思想影响,也许是当时的金坛工农及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热情感化了他,华罗庚辍学回乡后曾一度“加入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常到工厂同工人开会。以后,目睹国民党的变质,绝口不再提这件事了。他株守在家,操持着一针一线、四两棉花的小本生意,选择了攻读‘天书’的事业。”

说到他的那些“天书”,当时他手头也只有一本《范氏大代数》(当年在上海珠算获奖奖金所买)、一本《解析几何》(向李月波先生所借),和一本仅有50页的《微积分》(从王维克先生处抄录)。

他埋首书斋钻研数学,似乎找到了人生新的坐标。在这段时间,他确实是非常勤奋刻苦和执着的。据他的堂嫂李晶洪老人回忆:夜深了,罗罗的父亲一觉醒来见楼上还亮着灯光,就嚷:“你还不睡啊,都什么时辰啦!”;又一觉醒来,他父亲见楼上灯光还亮着,就披衣登楼去拧罗罗的耳朵:“你深更半夜不睡觉,熬油费灯伤精神,这是干什么呀!”说罢便端走了小油灯。可一当楼下父亲房里没有了动静,华罗庚又从床上爬起,从床底下悄悄取出堂嫂为他准备的第二盏油灯,继续攻读“天书”……

他晚上熬油费神,白天自然无精打彩。他心不在焉地站在柜台上,有时顾客要买香烟,他会不经意地递上火柴。一次顾客要买“灯草”,他竟听作“京枣”(一种糖制的糕点)去取。又有一次,一位年迈的顾客踅进门来,问他棉线多少钱一支,其时华罗庚正在废棉皮纸上演算某道数学题,他信口便答:“7425”。

“钱(7之谐音>是二五?此话怎讲?”老人莫名其妙.

待他回过神来,那位老人已气乎乎地走远了。

这一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家家都在忙过年,唯独华罗庚早早用过晚饭便上楼读他的“天书”去了。夜半时分,隔壁邻居家突然失火。火苗已映红了他家的窗户,他竟浑然无觉,直到他姐死死把他从小搁楼上拽下,他还嘴里嗫嗜着道;“怎么好呢,我的那些书……”

因看到那些“天书”日甚一日地使得他的儿子成天变得恍恍惚惚痴痴呆呆,且又

“货郎不当生意做”,华老祥一气之下,就将华罗庚那些个什么“大代数”、“微积分”一古脑儿给扔进了灶堂!为此,华罗庚痛心疾首了好些日子。

1927年,华罗庚与金坛城里一位晶貌清秀端庄、情性温柔贤淑的姑娘吴筱元结了婚。筱元父亲当年曾就读河北保定军官学校,是金坛城内曾官至提督的吴虞卿的近房本家。筱元五岁时父亲去世,家境与华家一样也并不富裕。现金坛华罗庚纪念馆保存的一张旧式大床、一张梳妆台、一张方桌、两只木箱和几件家用什物,便是当年她娘家的陪嫁之物。

罗庚成家后虽依然痴迷于数学,但这时的华老祥对儿子的管束相对宽松了。

这年农历五月的一个晚上,华老祥带了罗庚帮城里一位开茧行的赵老板去盘点蚕茧。

那茧场设在县城的城隍庙里。罗庚忙了一天盘茧进仓的活计,有点儿累,就在庙里一处神龛旁睡着了。待他一觉醒来,发现他父亲正同几个搬运蚕茧的伙计,在一座神像前“拜狐仙”。按金坛迷信的说法,人有不吉不顾,拜拜“狐仙”便可逢凶化吉。原来他父亲在盘点蚕茧帐目时,帐面上不知怎么少了1000元钱,怎么也轧不平。

罗庚看了好笑,就让伙计们先去弄点夜宵来。他用过夜宵,找个僻静所在,噼里啪啦一阵算盘响,不一会就把那笔帐结算清楚了。原来,那帐面上本来是对的,只因他父亲的手指头在算盘上错拨了一个位置,那帐本才对不起头来。

事后,赵老板当了华老祥的面夸起了华罗庚。华老祥到这时候才有所省悟:原来这“呆子”的那些“天书”倒也没有白念。

大难不死

1929年,曾在法国留学、出任过上海“中国公学”教授的王维克,重返故乡金坛,受聘担任金坛初级中学校长。

5年前,王维克先生曾在金坛初中执教。虽没有直接教过华罗庚,但从罗庚的数学老师李月波先生那里,他了解到这个学生思维敏捷、解题方法十分独特,后又从个别接触中(他家藏书甚多,罗庚常去他那里借书看)发现这个孩子很有个人见解,颇有数学天赋,就是课堂学习不很用功。在学校同事的一次闲淡中,当某个老师慨叹好的学生都跑常州、南京等地去读中学了,学校已没有什么人才时,王维克斩钉截铁地说:“我看华罗庚就是一个!”。另有老师表示异议:“你就看他那两个像鳖爬似的字吧,他能算个人才吗?”维克先生又说了这样一段话:

“当然,他成为大书法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数学上的前途你怎么能从他的字上看出来呢?要知道金子被埋在沙里的时候,粗看起来和沙子并没有两样,我们当教书匠的,最需要有沙里淘金的本领,否则就会埋没人才啊!”

王维克出任县中校长之后,听说华罗庚已成了婚,还在家里站小店,并且生活拮据,于是便将他请来学校,将学校原有的一个会计、一个庶务员、一个事务主任的工作,统统交由他一个人兼着,拿双倍工资,月薪定为每月18元大洋。

华罗庚明白这是老师的提携,那时候能得到这样一份工作是很不易的,因此来到母校工作十分勤勉。他每天早来晚走,领款、发款、收费、记帐,从购发教学用品到烧送茶水,从打扫卫生到帮填学生成绩报告单,学校一应“庶务”都干得井井有条。

这时他接触王维克先生的机会多了,向老师请教的机会他当然更加珍惜。这时候,他开始写些数学方面的论文向外面投稿,但大都被退了回来。退稿的原因,有好几篇曾为编者的来信指出,不是这道题已由外国某一个数学家所解决,就是那个领域巳由国外另一位数学家所涉及并已有了成果。华罗庚因此也愈发对自己充满自信。他自忖:自己的智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似乎也并不在一些著名数学家之下。

王维克先生知道这一情况后,便不断地对他进行鼓励。他曾举出阿贝尔攻克世界数学难题——五次方程式的代数解法的例子,对他的学生说:

“阿贝尔一生仅仅活了二十七个春秋,但他以他的勤奋向世人表明:世界上,是没有不可攻克的难关的。一个人事业上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努力!”

许是校务工作的繁重,个人自学的辛苦,许是不久前他母亲的去世给他精神上的打击,1930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日,华罗庚病倒了。当时金坛城里正在流行瘟疫,经当地医生断定,他是染上了伤寒。

华罗庚卧病期间,家里能典当的东西几乎全部进了当铺,就连筱元陪嫁的几件手饰,也都拿出去变了现钱。筱元日夜侍候在他的左右;洗衣煮饭、煎汤熬药等一应家务,则全仗了他的一位大表姐辛苦操持。

有天下午,王维克先生来看他,并要他安心养病,殷殷嘱咐筱元说:“……药你要按时给他吃,听医生的话,尽量少让外人去打扰他。你放心好了,罗庚的月薪我会让人按时送来,他的课由我代着,你叫他就不要多烦心了!”

原来罗庚病前,学校还办了个“补习班”。为“逼”着罗庚于数学一途不丢不弃,更加勉力以进,同时也为着罗庚再多有些收入好维持家用,王维克先生让他兼了“补习班”的数学课。

病卧床榻的华罗庚,没听完老师的讲话,泪水已迷糊了双眼。

王先生临行又丢下了几块大洋。在他,已是倾其所有了。不想王先生探亲回家之后不久也染上了伤寒。

又过了些日子。一个月暗云沉的夜晚,王维克的夫人陈淑已经躺下,王维克突然提出要她陪了去看华罗庚。

陈淑说:“先生,你已病成这样,怎么还能……”

“师娘(王先生对夫人的习惯称呼),你不晓得,我只是一点烛光,要劈开这乌云,照彻这长夜,还得靠那些利剑,靠那无畏的火炬。如果我们的祖国有一个灿烂的明天,人民那时要盖建幸福的大厦,我看华罗庚倒可能是一个栋梁!……”

一颗很大的泪珠,滴落在陈淑颤抖的手臂上。陈淑没法再劝阻他。她寻出一盏桔红色的灯笼,相扶着他,跌跌撞撞地一道扑进那黑夜中…

华罗庚在病床上整整躺了6个月,后来竟神奇般地活了下来.

不过自此以后,他的一只左腿就再也不那么灵便了。;

崭露头角

病愈之后的华罗庚,走路一跛一颠的。他走上街头,背后难免有人窃笑。那目光有时让他十分心寒。

“亏得那位王维克老师,在我身体好些后,又让我在那个补习班教了一个月的书。”

华罗庚是个不甘屈服于命运的人。他生性开朗,上班后工作依然勤勉。一次发薪,他把薪金送往教师办公室,有人见他瘸了腿来便暗中窃笑,他则干脆嚷道:

“诸位,莫笑莫笑,‘班船’到了,你们大家都会有些进饷的!……”

金坛人平时称漕河里运输货物并有班次的航船为“班船”。这船在河里行走时,船身左右摇晃着。有次他在家里,他女儿华顺和大表姐的女儿汤倩看他走路不由发出嗤嗤笑声。两个孩子正玩着打花棍儿,他就故意搬张凳横在当中,那两个孩子就嘟了小嘴说:“这‘班船’停着不开,也不要横在河面上呀,叫人路都不好走!……”

华罗庚上班不到一个月,县里几个士绅就又联名给县教育局上条呈,状告王维克

“使用不合格的教员”,“给病休不上班的职员擅发工资”。那位局长怕舆论压力,为保乌纱帽,就给县长呈文,请其重新考虑县中校长的人选。王维克得知这一消息,一怒之下,便不告而辞,去了湖南。

1930年夏,韩大受从上海群治大学回来,应聘再次出任金坛初级中学校长。按惯例,前任校长“下台”,“他的人”跟着就得“走路”。大受先生原就是罗庚的恩师,他了解并钟爱罗庚,还是将罗庚劝留住了。因考虑罗庚再任“补习班”教员又要招致攻讦,便让他当了学校会计。

天无绝人之路,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一年12月出版的《科学》杂志15卷2期上,华罗庚的《苏家驹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之理由》赫然刊出,并有如下“序言”:

五次方程式经Abel、Galois之证明后,一般算学者均认为不可以代数解矣,而《学生》七卷十号载有苏君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一文(下文简称《解法》),罗欣读而研究之,于去冬亦仿得‘代数的六次方程式之解法’矣,罗对此欣喜异常,意为果能成立,则于算学史上亦可占一席地也,惟自思若不将Abel言论驳倒,终不能完全此种理论,故罗沉思于Abel之论中,阅一月。见其条例精严,无懈可击,后经本社编辑暗示,遂从事苏君解法确否之工作,于六日中遂得其不能成立之理由,罗安敢自秘,特公之于世,当祁示正焉。

华罗庚这篇数学论文,既严正地指出了苏文中一个十二阶的行列式之计算错误,同时也毫不讳言地否定了自己此前的“代数的六次方程式之解法。”这种既敢向权威挑战又虚怀若谷的精神,和既能坚持真理又勇于修正错误的治学态度,正是华罗庚日后能成为大数学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华罗庚的第一篇数学论文《Sturm氏定理的研究》和这篇数学成名之作,是经一个叫王的先生发现、扶植而得以在当时权威数学杂志《科学》上发表的。

王先生,光绪十四年(1888年)一月七日生于福建省闽候县,祖籍为浙江黄岩。他是我国分析化学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科学社和中国化学会的创建人之一。

从1919年起,王先生即为(科学》杂志撰写了许多科学论文和介绍国外最新科学成就与著名科学家的文章,由于他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对社科工作的热心,并且成就卓著,他才被推选为中国科学社十年度至十二年度(即1921--1923年度)的董事以及《科学》杂志社的编辑部长,直至1933年。

正是这位编辑部长,在编辑部的众多来稿中,首先发现了一位寄自江苏金坛的普通作者的来稿。稿件作者自称是当地一家杂货铺的店员,是一名初级中学的毕业生。王先生不以作者学历的低浅、职位卑下,而将其稿件压之屉底或掷之纸篓,而是别具慧眼,力排众议,决定全文刊发,这才有了日后的大数学家华罗庚的这段佳话。

感人故事【通用5篇】五

《英雄人物故事》是作家王智英改编的,里面记录了许多英雄有董存瑞、刘胡兰、孙占元等等,英雄们都能让我们感到敬佩,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这些后来人感到深深的自豪!他们都给了祖国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贡献:董存瑞,他自己用手托住炸药包,炸掉了敌人的碉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更大的成功!我们的革命先烈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但我们辜负了他们的希望,我们现在做不到他们那种无私的精神,在社会有许多这种事情,比如有栋楼着火了,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生命,都急着逃跑,都只为了自己小只又小的生命,而不去救其他人,就导致有人死亡,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句话,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每个人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就会有人遇难﹔甚至在现时生活中,有个不会走路的小朋友摔倒了。都没有一个人去扶一下,我们要学习前辈,当遇难时,舍己救人。

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前辈是何等伟大,何等崇高,我也感受到,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先烈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先烈们已为我们铺好前方的路,并点然了一盏盏灯为我们照明,走在这路上的我,感到是多么的温暖,虽然他们已经牺牲,但他仍在我们身边,用心观察着我们的成长,让我们把先烈牢记在心里吧!走好他们为我们铺设的每一步。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704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