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阅读答案 回家的路朱道能主题理解(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8 20:36:03
回家的路上阅读答案 回家的路朱道能主题理解(六篇)
时间:2023-05-08 20:36:03     小编:zx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回家的路上阅读答案 回家的路朱道能主题理解篇一

朱道能

日暮时分,他终于赶回了家乡。

村口的小商店早早亮起了灯光。有几个乡邻在说着闲话。见了他,都一脸热情地招呼着。他立即放下大包小包,连连回应,一一敬烟。

刚唠了几句,爹来了。

“回了。”爹的话,永远是那么简明。然后就去提地上的行李。

有人对他说:“你爹都来瞄几趟了。”

也有人对他爹说:“养儿不要多,一个顶十个呀——老哥好福气哟。”

爹拿眼去瞅儿子,嘿嘿地笑。

回到家,把脸一洗,娘已经把七大碟八大碗摆上了桌子。爹悄无声息地从柜子里拿出一瓶酒来。

一看这酒,他愣了一下。去年春节前,妻子冰在单位分了八瓶抵债的高档白酒。初一给领导拜年拎去了两瓶,可一看领导家的酒柜,就又悄悄拎了回来。后来这酒,就送了岳父两瓶,客户四瓶,朋友来家喝了一瓶,余下这一瓶,回老家时塞进了提包,他想让一辈子只喝两块五一斤土烧的父亲,也尝尝这百元佳酿的滋味。

娘说:“这酒你爹稀罕着哩,过生日时都舍不得拿出来喝一口。”

爹打开酒盖,先给他倒满,然后给自己满上端起来,和儿子轻轻一碰,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他心头一热,为不苟言笑的父亲和儿子这尽在不言中的一碰。

于是,他也一饮而尽。

娘嗔怪道:“瞧你爷俩,慢点喝,跟谁抢呀?吃菜,吃菜……”

就这样杯来盏去,一瓶酒很快去了大半。

他说:“爹,你少喝点。”

娘说:“老头子,身体不好,别逞能了。”

爹说:“没事。”

又是一杯。

酒见底了,爹也醉了。

他扶起爹,爹的头就软软地靠在他肩上。这一瞬间,他才突然发现,儿时印象中无所不能的父亲,竟然如此的瘦小羸弱……

他几乎是搂抱着把爹放在了床上。爹的手还一直抓着他的胳膊,嘴里还含糊不清地絮语着。他拉过被子,把爹的手轻轻塞进被窝。

出来时,娘已经收拾好饭桌。

有杯茶,热气腾腾地等着他。

娘说:“你爹是高兴啦。”

他点点头。

“你爹是高兴啦,”娘又重复了一遍,“你们寄回来的纸片片,可给你爹长脸了……”

纸片片?他愣住了。

娘说:“就是那啥……那啥……”便转身进屋,拿出一个包,解了一层又一层,露出的是——一张明信片。

他想起来了,那是春节前,儿子蛋蛋从学校带回几张学校发的明信片,说是要完成“感恩”的家庭作业。

他说:“算了吧,你爷奶都不识字,寄回去了也没有用。”

儿子说:“不嘛,老师说一定要寄的。”于是,他就替儿子写地址。在写“溡河村”时,还一时想不起“溡”字是不是应该有个三点水。有多少年没有给父母写信了呢?仔细想想,应该追溯到上大学的时候了。

他看儿子一笔一画地写道:祝爷爷奶奶春节愉快,身体健康!

他见下面还有大片空白,就提笔续了一句:祝爹妈笑口常开,健康长寿!

儿子见了,又拿起笔递给妻子:“妈妈,你也写一句……”

于是妻子也写了一句。

然后,儿子交到学校,统一寄发了。

如果不提起,他早已忘记了这张“纸片片”了。

他端起茶杯,猛喝了一口,却烫得直吐舌头。

娘还在说:“这张纸片片,邮递员就送在村口商店里,好多人都看了,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儿子孝顺,孙子乖,媳妇也懂得礼数……”

“你爹才没有出息呢,跟俺一样,是个大字不识的睁眼瞎,却没事捧着这个纸片片,左瞅瞅右瞄瞄的……”

说着,娘就笑出了声。

他也跟着笑,肌肉却有些僵硬。

“前几天,你爹还说呢,掰个指头算一算,冰冰有五年没回了,蛋蛋也有三年没回了……”

娘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他立即道:“原来是准备回的,冰冰单位要临时值班,孩子也要上补习班……”说这话时,他感觉脸在发烫。

娘也立即说:“知道,知道。你爹还说了,你以后也不要年年回了。爹妈知道你们在城里的难处,喝口凉水都要花钱买。回来一趟,这七大姑八大姨的,你不容易啊……”

说到这里,娘的眼圈突然红了:“你爹娘没有啥本事,出门在外都靠你自个勤扒苦做的——以后逢年过节,给俺们寄个纸片片啥的就行了。省俩钱儿,好给咱的蛋蛋上大学……”

他鼻子一酸,说:“娘,你别这样说……”顿了顿,又大声道:“跟俺爹说,明年过年,我们全家一定回来!”

在里屋,爹的鼾声正响。

(选自《天池》第9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语言多用口语,质朴自然。小说多处描写人物对话,既能揭示人物的心理,又能彰显文章的主旨。

b.文章使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人物,还多处使用修辞手法,如“是个大字不识的睁眼瞎”。

c.在“他”与儿子蛋蛋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他大学毕业后就没给父母写过信了,不写信的原因是父母不认字。

d.“爹拿眼去瞅儿子,嘿嘿地笑”一句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内心的自豪与幸福,折射出父亲内向的性格特征。

e.文章写娘转身进屋,拿出一个包,包里装着明信片,“解了一层又一层”的细节描写表明了爹娘珍视的程度,也是对儿孙爱的程度。

2.文章开头写乡邻们的话语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母子谈论“明信片”时“我”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旨是赞美父母对子女的理解和关爱,也有人说主旨是表现在外打拼的孩子不能经常关爱父母的愧疚之情。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

【解析】c项,父母不识字只是部分原因且非主要原因。b项错在并无心理描写,也没有多处修辞手法。“是个大字不识的睁眼瞎”并非比喻。d项属于神态描写而非动作描写。

2.【答案】开头话语描写的作用:①侧面描写写出了爹盼儿归的急切心情,如:你爹都来瞄几趟了。(2分)②照应题目“回家”如乡邻们见他热情地招呼。(2分)③ 交代谈话的地点“小商店”,照应后文“纸片片”邮递地点。(2分)

【解析】本题比较简单,对话在文章的开头所以有“点题”的作用,“村口的小商店早早亮起了灯光”与下文的情节有照应,侧面烘托父亲盼儿归来的急切心情。

3.【答案】①疑惑与尴尬。“他愣住了” “他端起茶杯,猛喝了一口,却烫得直吐舌头。”②羞愧与自责,“他也跟着笑,肌肉却有些僵硬” “他感觉脸在发烫”。 ③感动与坚定。“他鼻子一酸”“明年过年,我们全家一定回来!”

【解析】本题的回答要抓住“我”心理活动关键词,“愣住了”“跟着笑”“感觉脸在发烫”“鼻子一酸”。最后简单概括即可。

4.【答案】观点一:主旨是赞美父母对子女的理解和关爱。① 儿子独自回来过年,父亲母亲依然很高兴。“爹拿眼去瞅儿子,嘿嘿地笑。”“爹悄无声息地从柜子里拿出一瓶酒来。” (娘说)“你爹是高兴啦。”②父母不希望儿子年年回家过年,希望这样能减轻儿子的负担。“你爹还说了,你以后也不要年年回了。爹妈知道你们在城里的难处,喝口凉水都要花钱买。回来一趟,这七大姑八大姨的,你不容易啊……”③满足于儿孙在过年时能寄个卡片表达问候。“你爹娘没有啥本事,出门在外都靠你自个勤扒苦做的——以后逢年过节,给俺们寄个纸片片啥的就行了。省俩钱儿,好给咱的蛋蛋上大学……”

观点二:主旨是表现在外打拼的孩子不能经常关爱父母的愧疚之情。①儿子回家过年才突然发现父亲的苍老羸弱。“这一瞬间,他才突然发现,儿时印象中无所不能的父亲,竟然如此的瘦小赢弱。”②儿子平时无法回家,也很少给家里写信问候父母。和儿子一起写明信片的事情也网诸脑后。③听到母亲劝自己过年不要回来的劝告,很难过并决心要改正错误。

(答出主旨给2分,另外答出一点可得2分,答出3点可得6分)

【解析】如有其它答案,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本题的回答具有开放性,考生要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联系现实来回答,注意答题时,观点要鲜明,条理要清楚,不能脱离文本。

回家的路上阅读答案 回家的路朱道能主题理解篇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和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摘自《北方人》,作者:周国平)

【训练】

1.作者开篇写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为什么这样说呢?

2.如何理解题目《回家的路》中的“家”的含义?(用原文回答)

3.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填空。

4.请举例说明文章在写作方面有着怎样的特点?

5.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

【参考答案】

1. 因为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

2.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3.上行依次填入:被左右——未尝真正内心生活;下行依次填入:关注心灵——收获心灵财富。

4.示例:作者运用打比方的手法把“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比做“精神的密友”, 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5.提示:我们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回家的路上阅读答案 回家的路朱道能主题理解篇三

风景树

朱道能

当二货提着两瓶好酒,去看几年没有来往的幺爷时,一村人都把脖子抻得像大白鹅似的。

“砰——砰”,幺爷院里突然传来两声玻璃的爆响。

不一会儿,二货跑出门,脸紫得像茄子:“你个老东西,就跟树过一辈子吧!”

一村人都明白,爷俩一定是为卖银杏树的事杠上了。

据幺爷讲,这棵银杏树是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栽下的。只听这银杏湾的名字,就知道它早已是一村人的风景了。

夏日,郁郁葱葱的树冠,犹如一把绿色大伞,撑起一片阴凉。一村老少,便惬意地坐在树下,大人随意闲聊,小儿绕树嬉戏。

待到深秋,树下便是一地金黄。村人就捡拾回去,好生收藏。有长癣生疮的,熬水一洗;有破皮流血的,揉碎一按;有血高晕眩的,泡茶一饮……于是,常有人谢幺爷。他听了,一摆手:都是托先人的福哩!

眼下有人出高价,要买幺爷这棵银杏树。谁呢?就是村长大军。

大军原本在城里开公司,当老板。后来作为有经济头脑的能人,被招贤回乡,当上了村长。

大军一上任,立即带来一个致富项目:卖风景树。

所谓风景树,就是漫山遍野的松树、柏树、杉树什么的。只要连根刨起,缠上草绳,运到城里一栽,就变成城里人的风景了。

一时间,寂静的山林里,野鸡惊飞,山兔乱窜。

再聚到银杏树下,村人的话题便出奇地一致:谁谁又卖了多少棵树,谁谁又挣了多少钱……正说得热闹,一直闷坐一旁的幺爷,冷不丁冒出一句:“一群败家子!”

村人面面相觑,然后讪着脸,散去了。

银杏树下,便陡然冷清了许多。

大军却常来,尽管问候十句,幺爷也难“嗯”上一声。

一天,大军神秘地压低声音:“幺爷啊,有人想买银杏树,给你出这个价——”他张开巴掌,五个手指伸得直直地。

幺爷吧哒着烟,望着地。

“五千,五千啊!我的幺爷!”大军把手掌伸到幺爷脸前。

幺爷吧哒着烟,又去看天。

“这样吧,再加一千……”

幺爷站起身。

“七千,七千怎么样?不能再高了!”

幺爷终于开口了:“先回家问你爹,看你有没有祖宗。再去问你娘,看你是吃奶长大的,还是吃屎长大的!”

大军狠狠地朝银杏树踹去,旋即又龇牙咧嘴地抱脚乱跳。

这事让二货老婆知道了,脚跟脚地赶到大军家里。讲好一万元的价钱后,她一个电话,把在外打工的二货连夜叫了回来……

这一天,幺爷正坐在树下打瞌睡。大军来了,板着脸说:“我代表村委会正式通知你,咱们村最近招商引资了家化工厂.,需要拓宽进村公路——这棵银杏树在规划线上,要限期移走,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

幺爷“霍”地站起身:“你敢——”

大军冷笑道:“我是不敢,但是上级领导敢。招商引资是头等大事,天王老子也要为它让道!”

没几天,施工队果真开进山来。

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一村人热血沸腾。就连蹲在茅坑上,也不忘拿根树棍,在地上划拉着征田补偿款的数目。

至于幺爷有多少天没出院门了,恐怕只有村医才清楚。

等再出门时,一向硬朗的幺爷,竟然拄起了拐杖。他锁上大门,颤巍巍地出了村子。

几天后,幺爷回来了。

再过几天,幺爷又走了。

当公路一步步向银杏树逼近时,幺爷回来了,身后还多了几个陌生人。

他们径直来到银杏树下,又是测量,又是拍照,一脸的兴奋。

村人先是疑惑地张望,恍然后便一下子围过来:哈,幺爷要卖银杏树了!

正在打牌的二货老婆,把麻将一推,反穿着鞋跑过来,嘴里直嚷:“卖多少钱?卖多少钱啊?”

来人笑了:“多少钱?无价之宝!我们是文物局的,专门来登记保护这棵活化石的……”

气喘吁吁赶来的大军,张着嘴巴,半天没换过一口气来。

幺爷走的时候,正是深秋。

村医像往常一样,背着药箱,过来给幺爷挂药水。因为化工厂刺鼻的怪味,幺爷一直咳嗽不止,远远就能听见。今天却异常安静,安静得让人心慌。

村医喊着幺爷,急急地推开院门……

当二货老婆打着哈欠过来时,村医拿出一张纸,是幺爷提前交给他的遗嘱:死后遗体火化,骨灰撒在银杏树下…

安葬骨灰的那天,来了许多人,有领导,有记者。因为幺爷是全县第一个自愿火化并树葬的农民。

银杏树下,面对镜头,大军侃侃而谈,谈在自己的带领下,银杏湾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涌现出了田有根(幺爷的大名)这样的村民典型……最后,领导把装有奖金的红包,递给死者家属。就在二货还在发愣的当儿,二货老婆从后面伸手抢过来,捏了捏,嘴角不由往上一翘。当发现镜头正在对准自己时,便用手捂着脸,大声悲号:“我的亲爹啊,您咋舍得抛下我们走了啊……”

树葬的小坑挖好了,装骨灰的布包缓缓打开。大军抢在镜头前捧起一把骨灰,边撒边念叨:“幺爷啊,咱银杏湾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您老就安心地去吧……”

“噼噼啪啪……”为幺爷送行的爆竹,在银杏树下,骤然响起。一树的银杏叶,簌簌而下,如同漫天的纸钱,飘撒在幺爷的骨灰上…”

(选自《小小说选刊》第24期,有删改)

《风景树》阅读题目: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野鸡惊飞,山兔乱窜”生动形象地呈现了野生动物们受到惊扰慌乱逃窜的景象,以小见大,表现了“卖风景树”这一项目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b.村医是小说中的次要角色,但作用不可小视,他在幺爷生病期间对幺爷的悉心照料,与二货夫妇对待幺爷的无情无义形成了鲜明对比。

c.在幺爷的葬礼上,二货老婆“捏了捏”奖金红包,“嘴角不由往上一翘”,看到镜头对着自己,马上又“悲号”起来,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她的见钱眼开、冷漠虚伪。

d.病重的幺爷独自一人生活,死在家里也没人知道,生前寂寞,临终凄凉,葬礼上却热闹非凡,这种对比有力地讽刺了与会领导和记者的作秀行为。

e.小说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从二货游说幺爷卖树,到大军利诱、威胁幺爷卖树,到幺爷找来文物局保下银杏树,到幺爷去世、大军表功等,事件繁多却有条不紊。

(2)小说中幺爷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银杏树”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4)村长大军是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请结合他的种.种表现,谈谈你对他的看法。(8分)

《风景树》参考答案:

(1)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

(b项“悉心照料”理解不当,村医给幺爷看病,是医生的职责,他对幺爷有关心,但谈不上“悉心照料”。d项“有力地讽刺了与会领导和记者的作秀行为”理解错误,小说并没有讽刺大军之外的“与会领导和记者”之意。e项“小说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错误,小说前半部分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从“这事让二货老婆知道了……”这一段可知,二货被老婆叫回来劝说幺爷卖树,发生在听说大军利诱幺爷卖树失败之后。)

(2)①倔强刚直,意志坚定。幺爷坚决守护古老的银杏树,面对儿子的情感拉拢和村长的利诱威逼,没有丝毫的动摇妥协。②有眼光,有远见。幺爷为乡村环境被破坏而痛心,斥责村长的见利忘祖,斥责村人卖树求富的“败家子”行为。③冷静睿智。在施工队强行推进,银杏树面临毁灭之际,幺爷借助文物局的力量,保护了银杏树。④思想开明。幺爷是全县第一个自愿死后火化并树葬的农民,是一个摒弃了传统丧葬观念、有环保意识的人。

(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①银杏树梳穿全文的线索。小说从二货提酒去幺爷家游说卖银杏树一事写起,以村长大军与幺爷围绕银杏树展开的较量为主要情节,以银杏树叶飘落在幺爷骨灰上收尾,银杏树贯穿于小说始终,是各方矛盾的焦点。②银杏树是小说抒情的载体。小说五六七三段对银杏树的描写,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突出了银杏树在村人生活中的意义;小说最后一段描写银杏树叶如漫天纸钱飘撒在幺爷骨灰上的动人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达了对幺爷的哀思。③银杏树衬托了幺爷的形象。银杏树古老而充满生机,用自己的阴凉和金黄的树叶给村人以庇护,就像幺爷年高而睿智,为守护银杏树、守护乡村的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而斗争不止。④银杏树是乡村传统文明的象征。银杏树历史悠久,是先人给予后人的荫庇,也是质朴、和谐、宁静的乡村文明的象征。

(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点明作用1分,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4)①在城里开公司当老板的大军被招贤回乡当了村长,为村民带来卖风景树这一项目,还招商引资兴建化工厂,带领村人走上致富之路,这说明他有经济头脑,善于发现商机,能帮助村人致富。②但为谋取眼前的经济利益和彰显个人政绩,大军不惜牺牲乡村的自然环境和村民的健康,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威胁到村人的健康,这说明他唯利是图、目光短浅。③大军在利诱幺爷卖掉老银杏树遭拒后,就用“上级”“招商引资是头等大事”,不移走就“采取强制措施”等压服、威胁幺爷,把幺爷逼得生了病,他处理矛盾的方式可谓简单粗暴、蛮不讲理。④在幺爷的葬礼上,大军不顾当初利诱威逼幺爷卖掉银杏树、不惜毁掉银杏树这些事实,在媒体面前故作姿态,吹嘘“政绩”,可谓虚伪矫情、厚颜无耻。

(8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回家的路上阅读答案 回家的路朱道能主题理解篇四

爱的延续

朱道能

一场迟到的秋霜,凋零了院里的最后几片树叶。妻子也像片枯叶一样,静静地躺在床上。

丈夫急急忙忙叫来了村医。村医翻了翻眼皮,号了号脉搏,连药箱都没有打开,只是摇了摇头,低低地说了一句:“这次真的不行了,快准备后事吧!”

这样的话,丈夫两年前就听过,说这话的是城里的医生:“这病已经是晚期了,如果做手术,还能支撑个一年半载的,但要花费几万元,不做就赶快准备后事吧!”

妻子一把拽住丈夫,头也不回地往外走。走出医院,两人忍不住蹲在地上,抱头痛哭。

日暮时分,他们在村口的河边洗了脸,然后,微笑着向三个张望的孩子走去。

第二天,妻子说:“从今天起,我教你学习做饭……”

丈夫愣怔了下,点点头。

妻子说:“穷日子要富着过,粗茶淡饭也要做出滋味来。想法让伢们多吃几口饭,他们正长身子骨哩……”

于是,妻子就靠坐在椅子上,事无巨细地教起丈夫来。

“每顿饭挖一瓢米,太多了,吃剩饭。太少了,不够吃。”

“切菜时,手指贴着刀口一点点退。退得快了,菜就粗了,吃了不上口。”

“炒菜时,要把油烧红了再下锅。旺火勤翻,起锅放盐。”

……

丈夫嗯嗯地应着,轻巧的刀铲,拿在他手中,却像是在使唤一头不听话的牯牛,尽管憋得满头大汗,还是把饭煮得夹生了,把菜炒得焦糊了……

妻子就嗔怪道:“看你笨手笨脚的样子,啥时候才能学会呢?”

丈夫嘿嘿一笑:“不着急,你慢慢教,我慢慢学,总有学会的一天!”

妻子叹口气:“我等不及啊——”

白天教丈夫做饭,晚上在煤油灯下,妻子又教他缝补衣服。

妻子说:“老话说,大手大脚混日子,缝缝补补过日子。日子再穷,也不能让伢们穿着露肉的衣服出门——”

丈夫连连点头。

“记住了,燕儿是女伢,爱美,能不用补丁的,尽量不要用。”

“大强,小良是男伢,衣服破得快,补丁用得多。别忘了,补丁的布,一定要挑颜色相近的。别像贴块膏药似的,让别人笑话他们。”

……

丈夫一边听着,一边用拿惯锄头犁耙的大手,笨手笨脚地捏起一枚小针,眯着眼,从穿针引线学起。

当丈夫吭哧半天把才补好的一块补丁拿给妻子看时,听到的却是一声叹息。

丈夫挠挠头皮,把补丁拆开,说:“一回生,二回熟。你慢慢教,我慢慢……”,“学”字没出口,丈夫却“咝”的一声,缩了一下手。

妻子一把拉过丈夫流血的手指,放在口里吸吮着,眼泪便滴在丈夫的手背上。

丈夫却在笑:“你瞧我,是不是比咱家的猪还笨啊?”妻子“扑哧”一笑后,丈夫又很认真地说:“我现在才明白,咱们家真的一天也离不开你!”

就这样,妻子教,丈夫学,不知不觉中,两年的光景就过去了。这中间,妻子曾经倒下了几次,但每次都在村医“恐怕不行了”的预言后,又顽强地活了过来,重新出现在厨房里,油灯下……

看着气若游丝的妻子,丈夫知道,这次妻子是真的挺不过来了。于是,泪水一下子就盈满了眼眶。

村人闻讯赶过来,看着妻子深陷的眼窝里一双直直瞪着的眼睛,一位老人叹气道:“唉,这伢放心不下,就是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啊!”

丈夫便俯下身,贴着妻子的耳朵,说:“你放心吧,我会把孩子带好的……”

妻子依然直直瞪着眼珠子,一动不动。

突然,丈夫站起身,径直去了厨房。随后,便传来了叮当声响。

一会儿,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丈夫端来了一盘热气腾腾的小菜,放在妻子鼻子下:“你闻闻,我刚做的菜,香吗?要不,让孩子们尝一尝——”

于是,三个孩子含着泪水,品尝着父亲的手艺,齐声道:“嗯,好吃。跟娘做的一样好吃,娘,真的!”

妻子的眼皮动了动,还瞪着。

丈夫又站起身,打开衣柜,拿出一件破衣服。然后在一片惊讶的目光下,娴熟地穿针引线,左缝右补。须臾间,一个针脚细密的补丁就呈现在妻子的眼前:“你看看,我补得怎么样?”

妻子吃力地转动着眼珠,看看衣服,又看看丈夫,两行热泪,从眼角滑落到脸颊——这一刻,妻子终于明白过来,原来丈夫早就学会了做饭缝补,却一直装着笨拙的样子,让她原本已经干涸的生命,又燃烧了几百个日日夜夜……

节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1.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突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2分)

2.文中多次提到医生给妻子下达病危通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3.小说中的丈夫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

4.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爱的延续”为题有何好处。(4分)

答案:

1、①秋霜凋零了树叶,突出了环境凄冷、毫无生机的特点,②预示妻子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或者“给全篇奠定了悲伤的感情基调”,或者“营造了悲伤凄冷的氛围”也可。1点1分,环境特点只要答出与“凄冷”或“毫无生机”意思相近即可给1分,作用1分)

2、①交待妻子的病情,即将不久于人世。②医生预言的存活时间与下文妻子又活了两年形成了对比,突出主题。③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1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满分。)

3、①坚强乐观,面对妻子病危的噩耗,痛苦过后,依然微笑着向孩子走去。②责任心强,为了孩子,硬是学会了料理家务,如做饭和缝补衣服。③耐心细致、关爱妻子,照顾病重的妻子并帮助其创造了生命的奇迹。④有智慧,用装笨的办法来延续妻子的生命,临终时,妻子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1点2分,3点即可满分,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每点中只有概括没有结合文本说明只能给1分。)

4、①“爱的延续”提示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即在丈夫的精心照顾下,病重的妻子又活了两年。②凸显了小说的主题,即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如为了能让孩子吃饱穿好,妻子支撑着病体教丈夫做饭和缝补,而丈夫为了让妻子的生命得以延续,而选择装笨。(1点2分,2点4分,意思相近即可)

回家的路上阅读答案 回家的路朱道能主题理解篇五

《记住回家的路》阅读答案

①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阑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②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习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途中难免会暂时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

③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④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

⑤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

⑥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⑦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⑧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选自《语文教学与研究》

1.本文可以当作给闯荡世界的年轻人的赠言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作者写到陌生城市的习惯有什么作用?

3.请你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我想人生也是如此。

②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

4.联系上下文请你对文中画浪线句子作简要分析。

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5.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说说它对于我们如何记住回家的路有什么启示。

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会灼晃了我们的眼睛。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选自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参考答案】

1.寻求心灵的宁静,坚守坚实的自我。(意思对即可)

2.阐述常见的生活现象,为下文的议论做引子(引发下文的议论);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实例类比下文的说理,进而解释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含义。(使下文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3.(1)迷路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会感到踏实。

(2)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真正喜欢的事,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4.这句话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把坚实的自我形象地必做精神的密友,这个密友的分享和倾听,能使人注重内心的生活,得到内心的宁静。这样的论述,生动阐释了坚实的自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示例:清醒面对诱惑,用自己爱好的事业使生活充实,心灵宁静。(意思对即可)

回家的路上阅读答案 回家的路朱道能主题理解篇六

①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②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③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④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选自《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

小题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含义是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在社会纷争和喧嚣中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获得充实的生活和宁静的心灵。

b.上文①②两段作者的观点是:年轻人要敢于闯荡,但与此同时万不可迷失自我,在行走的路上要坚守自己的追求,对自己满怀信心。

c.“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句中的“内心生活”是指闯荡世界的人生阅历;“外部生活”是指坚实自我的心灵追求。

d.“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就会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迷失自我。

小题2:请分析上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6分)

答:

小题3:作者说:“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为什么?(4分)

答: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85506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