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冀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篇一
一、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27人,其中随班就读一人。经过半年的在校学习,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少数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跟不上,导致学习成绩跟不上。学生们都是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为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
二、目的要求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会用>、<、=等符合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个、十、百数位的名称,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4、结合具体物品感受100以内数表示的量。
5、能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百以内的简单加、减法,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7、能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冀教网好,好冀教网
8、图形的认识: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会用它们拼图;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类;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图形与位置: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10、统计与概率: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图形进行比较和排列;认识图文统计表和相形统计表。
三、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数与代数(共5个单元)第二单元——20以内的减法;第五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六单元——找规律;第七单元——认识人民币;第八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第一单元——位置;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统计与概率(共1个单元)第九单元——统计。实践活动(共5个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安排(略表)
冀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篇二
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更新教师的教育理论。积极探索研究新的美术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水平。理顺教学和对优秀生的培养,真正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二 情况分析: 1 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两个班的美术课。步加强,训练他们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这学期要对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和表现力作进一 初步感受美的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所以要培养他们作画的良好习惯。2 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展,以 “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
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
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本册
‘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
容设计课题。本册教学内容中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使由浅入深、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内容涉及社会、自然、生活有关的方方面面。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感知各种随意形状。
(2)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
(3)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4)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 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3)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4)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四、教学措施
1、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因此教师还应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特别让他们记住在准备工作,上课纪律,及作业等方面的一些要求。抓住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端坐的特点可以结合游戏,讲故事等方法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2、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 行比较。不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 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习美术的兴趣。
五、教学进度, 激发学生学
周次 内容 课时 1 画纸传传传 2 图形剪拼 1
1 3 童话中的城堡
4 彩旗飘飘 6 灵巧的手 7 美丽的鸟 8 春天在哪里
1 1 1
5 拼音字母变化多 1
9 画彩蛋 1
10 圈圈乐园 1 11 小小钟表店 12 小兔的奇遇 1 1 13 威武的狮子 114 大嘴巴 1
15 一张大纸 1
16 玩泥巴 1
17 下雨啦 1
18 男孩女孩 1
19 大树的故事
120 我们爱看木偶戏 1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935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