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字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22:14
中医内科学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字大全
时间:2023-06-06 14:22:14     小编:文友

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内科学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字篇一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 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胸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胸痹的概念及源流

1.胸痹的概念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 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2.胸痹的源流

胸痹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

二、《金匮要略》对胸痹证治的认识

《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 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且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 认为乃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上,根据不同证候,制定了瓜蒌薤白白酒汤 等九张方剂,以取温通散寒、宣痹化湿之效,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特点。

三、本病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一、胸痹的常见病因

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年迈体虚。

外因:寒邪内侵。

二、胸痹病机、发展趋势及虚实两者的'内涵及其转化

胸痹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

基本病机为心脉痹阻。

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一、本病的诊断要点

1.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可缓解。严重者可见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可发生猝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二、胸痹与悬饮、胃痛、真心痛的鉴别

1.胸痹与悬饮的鉴别

悬饮、胸痹均有胸痛,但胸痹当为胸闷痛,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悬饮为胸肋胀痛,持续不解,多伴有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嗽、咯痰等肺系证候。

2.胸痹与胃痛的鉴别

心在脘上,脘在心下,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之称,以其部位相近;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极易混淆。但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极短,虽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胃痛与饮食相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泛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证候。

3.胸痹与真心痛的鉴别

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危重证候。

一、胸痹辨证:虚与实、标与本及其内涵

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首先掌握虚实,分清标本,标实应区别气滞、痰浊、血瘀、寒凝的不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

二、本病的治疗原则及具体治疗方法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三、心血瘀阻、气滞心胸、痰浊闭阻、寒凝心脉、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肾阳虚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心血瘀阻证

主症: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 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壳、当归、生地、降香、郁金。

2.气滞心胸证

主症: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 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 或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枳壳、赤芍、香附、陈皮、川芎。

3.痰浊闭阻证

主症: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 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代表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常用药:瓜蒌、薤白、半夏、南星、竹茹、人参、茯苓、甘草、石菖蒲、陈皮、枳实。

4.寒凝心脉证

主症: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 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治法: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代表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细辛、薤白、瓜蒌、当归、芍药、甘草、枳实、厚朴、大枣。

5.气阴两虚证

主症: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 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白,易汗出,舌质淡红, 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代表方: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炙甘草、桂枝、麦冬、玉竹、当归、丹参、五味子。

6.心肾阴虚证

主症: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

常用药:生地、玄参、天冬、麦冬、人参、炙甘草、茯苓、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远志、丹参、当归身、芍药、阿胶。

7.心肾阳虚证

主症:心悸而痛,胸闷气短,自汗,动则更甚,面色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 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治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代表方: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常用药:人参、附子、桂枝、熟地、山萸肉、仙灵脾、补肾脂、炙甘草。

四、寒凝心脉与心肾阳虚之胸痹的证治区别及其治疗加减变化

寒凝心脉证,若阴寒极盛,胸痹重症,表现胸痛剧烈,痛无休止,伴身寒肢冷,气短喘息,脉沉紧或沉微者,当用温通,予乌头赤石脂丸。

五、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气滞心胸证,气郁日久化热,心烦易怒,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者,用丹栀逍遥散,以疏肝清热;便秘严重者,加当归芦荟丸 以泻郁火。

痰浊闭阻证,若痰浊郁而化热者,用黄连温胆汤。

中医内科学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字篇二

1.下列常见内科病证的概念、沿革、病因病理、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及研究进展。

感冒、咳嗽、肺痈、肺胀、哮证、喘证、痰饮、血证,心悸、胸痹心痛、不寐、郁证、癫狂、痫证、痴呆、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疾、便秘、腹痛、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水肿、淋证、癃闭、腰痛、消渴、痹证、痿证、内伤发热、虚劳、厥证、关格、瘿病。

2.下列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

肺痿、肺痨、自汗盗汗、噎膈、呃逆、痉证、疟疾、遗精、耳鸣耳聋、颤证。

3.下列病证的比较鉴别

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

(5)风热咳嗽与肺痈。

(6)肺痈与肺痨。

(7)哮证与喘证。

(8)实喘与虚喘。

(9)肺胀与咳嗽、喘证、痰饮。

(10)肺胀与心悸、水肿。

(11)肺痨与虚劳。

(12)苓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

(13)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

(14)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

(15)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16)胸痹与真心痛。

(17)胸痹与胃痛、胁痛、悬饮。

(18)惊悸与怔忡。

(19)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

(20)癫、狂、痫证。

(21)中风、厥证、痫证、痉证。

(22)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

(23)刚痉与柔痉。

(24)暑厥、气厥、蛔厥。

中医内科学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字篇三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精选试题2017,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外感表证的热型是:

寒热往来 恶寒发热 潮热夜甚 持续壮热

2.风热感冒的首选方是:

新加香薷饮加 荆防败毒散 桑菊饮 银翘散

大承气汤 大柴胡汤 麻杏石甘汤 白虎汤

人参败毒散 麻杏石甘汤 葛根芩连汤 银翘散

5.治疗胃痛的基本原则是:

清热利湿 和胃止痛 散寒止痛 益气和中

6.外感咳嗽的.治法是:

祛邪止咳 祛邪化痰 解表止咳 祛邪利肺

7.哮病的病因:

以痰为主 久病体弱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七味都气丸 五磨饮子 真武汤 生脉散

9.肺痈的病性主要是下列哪一项?( )

邪盛正虚 虚实错杂 邪盛证实 表热实证

10.肺胀的病变首先是在:

肺系 肺 肾 心

12.苓桂术甘汤是以下心悸哪一证的主方?

心阳不振 水气凌心 心血瘀阻 肾阳虚衰

13.记载用大剂量红花、桃仁、降香、失笑散治疗心痛的医著是:

《医林改错》 《金匮要略》 《证治准绳》 《世医得效方》

14.提出“无痰则不作眩”的论点的医家是:

张景岳 刘河间 朱丹溪 李东垣

15.中风病中经络阴虚风动证的代表方是:

大蓁艽汤 牵正散 镇肝熄风汤 天麻钩藤饮

龙胆泻肝汤 朱砂安神丸 黄连温胆汤 黄连阿胶汤

17.心脾两虚不寐的舌脉象是:

18.癎病的主要病因为:

七情失调 痰邪 脑部外伤 先天因素

19.胃痛的病因,在感受外邪之中,以下哪一病邪最易导致胃痛?

风邪 寒邪 湿邪 热邪

柴胡疏肝散 化肝煎 清中汤 良附丸

21.腹痛的治疗大法是:

通 泻 补 清

半夏厚朴汤 黄连温胆汤 苓桂术甘汤 小柴胡汤

寒湿泄泻 湿热泄泻 伤食泄泻 肝郁泄泻

热秘 气秘 冷秘 血虚秘

茵陈蒿汤 大柴胡汤 茵陈四苓汤 茵陈术附汤

实脾饮 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胃苓汤合五皮饮 参苓白术散

27.治疗气淋实证的代表方是:

八正散 六磨汤 沉香散 石苇散

消渴方 六味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 玉女煎

29.外感风寒头痛的主方是:

芎芷石膏汤 羌活胜湿汤 荆防败毒散 川芎茶调散

30.寒湿腰痛的主方是:

加味二妙散 身痛逐瘀汤 甘姜苓术汤 右归丸

中医内科学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字篇四

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肉败血腐,形成脓疡,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咯吐脓血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接下来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辅导:肺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肺痈的概念及源流

1.肺痈的概念

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2.肺痈的源流

肺痈之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创用苇茎汤以清热排脓、活血消痈,成为后世治疗本病之要方。

二、肺痈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一、肺痈的常见病因

外因:感受风热,或风寒袭肺,内郁化热。

内因:嗜酒太过或恣食辛辣煎炸厚味,痰热素盛。如宿有痰热蕴肺,复加外感风热,内外合邪,则更易引发本病。

二、肺痈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肺痈的'病位在肺。

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热壅血瘀。

基本病机:邪热蕴肺,热壅血瘀成痈,血败肉腐而化脓。

病理性质:主要表现为邪盛的实热证候。

一、肺痈的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发病多急,常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咯吐黏浊痰经旬月左右,咯吐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相兼,身热遂降,症情好转,经数周逐渐恢复。如脓血不净,持续咳嗽,咯吐脓血臭痰,低烧,消瘦,则转成慢性。

2.验痰法

3.验口味

肺痈病人吃生黄豆或生豆汁不觉其腥。

4.体征

可见舌下生细粒,溃后迁延之慢性患者,还可见指甲紫而带弯,指端形如鼓槌。

二、肺痈与风温的鉴别

一、肺痈的辨证要点

根据其临床表现,辨证总属实热之证。初起及成痈阶段。症见高热,咳嗽气急,咯痰黏稠量多等,为热毒瘀结在肺,成痈酿脓,邪盛证实。后期溃脓之后,大量腥臭脓痰排出,身热渐退,咳嗽减轻,但因痰热久蕴,肺之气阴耗伤,则可表现虚实夹杂之候。恢复期,即以阴伤气耗为主,兼有余毒不净。

二、肺痈的治疗原则

治疗当以祛邪为原则,采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的治法, 脓未成应着重清肺消痈,脓已成需排脓解毒。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三、肺痈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初期

主症:恶寒发热,咳嗽,咯白色黏痰,痰量日渐增多, 胸痈,咳则痛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治法:疏风散热,清肺化痰。

代表方:银翘散加减。

常用药:银花、连翘、芦根、竹叶、桔梗、浙贝母、牛蒡子、前胡、甘草。

2.成痈期

主症: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味, 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解毒,化瘀消痈。

代表方: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常用药:薏苡仁、冬瓜仁、桃仁、桔梗、黄芩、银花、鱼腥草、红藤、蒲公英、紫花地丁、甘草、芦根。

3.溃脓期

主症:咳吐大量脓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兼,腥臭异常, 有时咯血,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或数实。

治法:排脓解毒。

代表方:加味桔梗汤加减。

常用药:桔梗、薏苡仁、冬瓜子、鱼腥草、金荞麦根、败酱草、银花、黄芩、芦根。

4.恢复期

主症: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咯吐脓痰渐少,臭味亦淡,痰液转为清稀, 精神渐振,食纳好转。或有胸胁隐痛,难以平卧,气短,自汗盗汗,低烧,午后潮热,心烦,口燥咽干,面色无华,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或见咳嗽,咯吐脓血痰日久不净,或痰液一度清稀而复转臭浊,病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

治法:清养补肺。

代表方: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

常用药:沙参、麦冬、百合、玉竹、党参、太子参、黄芪、当归、川贝母、冬瓜仁。

中医内科学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字篇五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整理的`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辅导:咳嗽,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一、咳嗽的概念及源流

1.咳嗽的概念

2.咳嗽的源流

二、咳嗽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一、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病因

外因:六淫之邪,侵袭肺系。 常以风为先导,或夹寒,或夹热,或夹燥,表现为风寒、风热、风燥相合为病。

内因: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 分其他脏腑病变涉及于肺和肺脏自病。他脏及肺有饮食不调、情志不遂。肺脏自病者,常因肺系疾病迁延不愈,阴伤气耗。

二、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病机及转化

咳嗽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基本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一、咳嗽的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他脏见证。

2.辨证候虚实:外感咳嗽一般均属邪实;而内伤咳嗽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其中痰湿、痰热、肝火多为邪实正虚;肺阴亏耗咳嗽则属正虚,或虚中夹实。

二、咳嗽的治疗原则

外感咳嗽属于邪实,治以祛邪利肺。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治以祛邪止咳,兼以扶正。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三、风寒、风热、风燥咳嗽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风寒袭肺证

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 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 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桔梗、前胡、甘草、橘皮、金沸草。

2.风热犯肺证

主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 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 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身痛,或见恶风,身热 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桑叶、菊花、薄荷、连翘、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大贝母、枇杷叶。

3.风燥伤肺证

主症: 干咳,连声作呛, 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 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代表方:桑杏汤加减。

常用药:桑叶、薄荷、豆豉、杏仁、前胡、牛蒡子、南沙参、大贝母、天花粉、梨皮、芦根。

另有凉燥证,乃燥证与风寒并见,表现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等症。用药当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方取杏苏散 加减。

1.痰湿蕴肺证

主症:咳嗽反复发作, 咳声重浊, 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代表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常用药:法半夏、陈皮、茯苓、苍术、川朴、杏仁、佛耳草、紫菀、款冬花。

2.痰热郁肺证

主症: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 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代表方:清金化痰汤加减。

常用药:黄芩、山栀、知母、桑白皮、杏仁、大贝母、瓜蒌、海蛤壳、竹沥半夏、射干。

3.肝火犯肺证

主症:上气 咳逆阵作,咳时面赤, 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代表方: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常用药:桑白皮、地骨皮、黄芩、山栀、丹皮、青黛、海蛤壳、粳米、甘草、苏子、竹茹、枇杷叶。

4.肺阴亏耗证

主症: 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 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 口干,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常用药:沙参、麦冬、花粉、玉竹、百合、甘草、川贝母、甜杏仁、桑白皮、地骨皮。

中医内科学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字篇六

导语: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下面是相关的中医内科学考试真题。

a1

1.时行感冒与感冒风热证的区别点,关键在于:(d)

2.治疗咳嗽,除以治肺为主外,还应注意治:(a)

3.喘证的病变部位在:(b)

a.心、肺b.肺、肾c.心、肾d.脾、肾e.肺、脾

4.虚喘的治疗要点是:(c)

a.补肺b.健脾c.纳肾d.益气e.养阴

5.肺痨的外在致病因素是:(b)

a.燥邪b.瘵虫c.痰浊d.瘀血e.水饮

6.治疗盗汗阴虚火旺证的主方是:(d)

a.玉屏风散b.六味地黄丸c.一贯煎d.当归六黄汤e.生脉散

7.尿血与血淋的鉴别,主要在:(d)于

8.胸痹重证,阴寒极盛者,其治法是:(c)

9.不寐实证,其病位多在:(e)

10.气厥实证反复发作的原因,常是:(a)

a.精神刺激b.头部外伤c.嗜食肥甘d.思虑过度e.先天禀赋

11.风痰闭阻之痫证的治法是:(a)

12.胃痛的.治疗,主要是:(c)

13.指出噎膈的基本病理改变是食道狭窄的医家是:(e)

a.张仲景b.李东垣c.朱丹溪d.张景岳e.叶天士

14.呕吐的病位在:(b)

a.脾、胃b.胃c.脾d.肺、胃e.肝、胃

15.呃逆与干呕、嗳气在病机上的共同点是:(a)

16.系统提出用酸收法治疗泄泻的医家是:(e)

a.张仲景b.李东垣c.朱丹溪d.张景岳e.李中梓

17.痢疾患者,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者,治宜解表清里,应首选:(c)

17.痢疾患者,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者,治宜解表清里,应首选:(c)

19.最早指出黄疸有传染性的中医文献是:(e)

20.雷头风发作的病机多是:(b)

21.水肿发病涉及的脏腑是:(c)

22.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为各种淋证的共同表现:(d)

a.便频急b.腰部疫痛c.淋沥涩痛d.尿血而痛e.小腹拘急

23.治疗癃闭尿路阻塞证,应首选:(c)

a.桃红四物汤b.失笑散c.丹参饮d.代抵当丸e.血府逐瘀汤

24.腰痛发病的关键是

a.寒湿d.湿热c.肾虚d.气滞e.血瘀

25.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属消渴的变证:(b)

a.肺痨b.咳嗽c.中风d.痈疽e.水肿

26.治疗痿证使用“泻南方,补北方”的原则,是因为该病:(b)

27.治疗虚劳应以补益下列哪项为主:(d)

a.心、肾b.心、肺c.肺、肾d.脾、肾e.肝、肾

a2

a.荆防败毒散b.香苏散c.杏苏散d.羌活胜湿汤e.三仁汤

59.患者,女,20岁。每逢生气舌即咳逆阵作,口苦咽干,胸胁胀痛,咳时面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疗应首选:(a)

60.患者,男,32岁。素日嗜酒,外出着凉后,始见时时振寒,发热,继而壮热汗出,烦躁不宁,咳嗽气急,咳吐腥臭浊痰,胸满作痛,口干苦,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应首选:(b)

61.患者,男,42岁。呼吸气促,喉中哮鸣有声,胸闷如窒,口不渴,形寒肢冷,面色晦暗,舌苔白滑,脉弦紧。治疗应首选:(d)

a.二陈汤b.麻黄汤c.定喘汤d.射干麻黄汤e.平喘固本汤

62.患者哮喘多年,气短息弱,自汗畏风,面色觥白,咳嗽痰稀,舌淡苔白,脉弱。其诊断是:(a)

63.患者,男,42岁。有多年饮酒史。喘逆上气,咳痰不爽,痰质稠、色黄,恶寒身热,无汗,舌红苔黄,脉浮滑而数。治疗应首选:(a)

64.患者,女,57岁。有15年肺胀病史。l周前,劳累后出现面浮肢肿,呼吸浅促难续,心悸,胸脘痞闷尿少,怕冷,食少纳呆,舌苔白滑,脉沉细。治疗应首选:(b)

a.济生肾气丸b.真武汤c.实脾饮d.参附汤e.金匮肾气丸

65.肺胀患者,神志恍惚,烦躁不宁,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舌暗苔淡黄而腻,脉滑数。治疗应首选:(b)

66.患者,男,27岁。干咳少痰,咳声短促,痰中带血,五心烦热,时有盗汗,形体消瘦,胸部闷痛隐隐,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诊断是:(b)

67,患者2个月前咳唾引胸作痛,呼吸困难,经积极治疗,病情好转。现仍胸胁灼痛,呼吸不畅,闷咳,天阴时明显,舌暗苔薄,脉弦。治疗应首选:(d)

68.患者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食后胃胀明显,经常呕吐清水痰涎,心悸头晕,形体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其诊断是:(a)

69.患者小便短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舌红,脉数。其证候是:(b)

a.肾气不固b.下焦热盛c.脾不统血d.肾虚火旺e.以上均非

70.患者久病尿血,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弱。治疗应首选:(b)

a.知柏地黄丸b.无比山药九c.小蓟饮子d.归脾汤e.十灰散

71.患者咳逆阵作,痰中带血,时时汗出,胸胁胀痛,口苦咽干,尿黄便秘,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其诊断是:(b)

72.患者,男,35岁。心悸不宁,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呜腰瘦,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候是:(d)

a.心血不足b.心虚胆怯c.心阴亏虚d.阴虚火旺e.心火内盛

73.患者,女,45岁。胸闷如窒而痛,气短喘促,肢体沉重,体胖痰多,舌苔浊腻,脉滑。其证候是:(b)

a.饮邪上犯b.痰浊壅塞c.心血瘀阻d.寒凝气滞e.气虚血瘀

74.患者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舌苔白腻,脉弦滑。其证候是:(a)

a.气滞痰郁b.肝气郁结c.气郁化火d.痰浊上扰e.忧郁伤神

75.患者,男,45岁。神思恍惚,梦魂颠倒,心悸易惊,善悲欲哭,肢体困乏,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无力。其治法是:(d)

76.患者,女,40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语无伦次,不思饮食,舌苔腻,脉弦滑。其治法是:(c)

77.患者,男,50岁,昏仆抽搐吐涎,两目上视,口中如作猪羊叫,平时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而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疗应首选:(d)

78.患者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其治法是:(b)

a.散寒止痛b.温中散寒c.温中健脾d.温胃止泻e.温补脾肾

79.患者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口和不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治疗应首选:(e)

a.藿朴夏苓汤b.桂枝汤c.小建中汤d.黄芪建中汤e.良附丸

80.患者胸膈疼痛,食不得下而复吐,甚至水饮难下,大便坚如羊屎,面色晦滞,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涩。其治法是:(c)

81.患者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晕心悸,舌苔白腻,脉滑。其证候是:(b)

83.患者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匣短黄,舌苔黄腻,脉滑数。其治法是:(c)

82.患者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食少,脘腹胀闷面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其治法是:(a)

a.健脾益气b.益胃升阳c.健脾益胃d.健脾温中e.温补脾胃

84.患者发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较甚,壮热口渴,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其证候是:(b)

a.湿热痢d.疫毒痢c.休息痢发作期d.寒湿痢e.以上均非

85.患者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重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治疗应首选:(c)

a.四磨汤d.五磨饮子c.六磨汤d.四七汤e.柴胡疏肝散

86.患者胸胁胀痛,走窜不定,情绪不佳则加重,胸闷气短,嗳气频作,舌苔薄,脉弦。其证候是:(c)

a.肝胃不和b.肝络瘀阻c.肝气郁结d.肝郁化热e.肝脾不调

88.聚证患者,食滞痰阻,痰湿较重.服六磨汤后腑气虽通,但症状未减,舌苔腻而不化。治疗应首选:(c)

a.二陈汤b.藿朴夏苓汤c.平胃散d.五苓散e.香苏散

92.患者头痛以前额为甚,面红,牙痛,便干,舌红苔黄,脉弦。处方用药加用白芷,除治疗效应外,其“引经报使”作用在:(c)

a.少阳经b.太阳经c.阳明经d.少阴经e.厥阴经

90.患者,女,50岁。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治疗应首选:(b)

91.患者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应首选:(b)

92.患者眩晕,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 白,唇甲不华,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其治法是:(e)

93.患者眩晕,精神萎靡,健忘多梦,腰膝疫软,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治疗应首选:(b)

a.左归丸b.右归九c.大定风珠d.大补元煎e.附子理中丸

94.患者项背强直,头痛,恶寒发热,肢体痠重,舌苔白腻,脉浮紧。其治法是:(b)

95.疟疾患者,热多寒少,汗出不畅,头痛,骨节痠痛,口渴引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散;其治法是:(e)

96.患者因皮肤疮痍破溃而引发水肿,肿势自颜面而渐及全身,发热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其治法是:(c)

97.患者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夹有血块,心烦,舌苔黄,脉滑数。其治法是:(d)

98.患者小便涓滴不通,烦渴欲饮,咽干,呼吸短促,咳嗽,舌苔薄黄.脉数;其治法是:(c)

99.腰痛患者,腰撞乏力,喜按喜揉,劳则益甚,卧则痛减,反复发作,并伴有口燥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候是:(d)

a.瘀血b.湿热c.寒湿d.肾阴虚e.肾阳虚

100.患者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每逢阴雨天加重,静卧时其痛不减,舌苔白腻,脉沉缓。其治法是:(a)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95219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