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诚信的名言古文篇一
2、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孟子集注》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0、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1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2、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1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1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6、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17、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1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2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2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2、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2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2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0、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31、烈士之爱国 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3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33、是可忍,孰不可忍。
3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3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8、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4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4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4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4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4、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45、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46、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4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8、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5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5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2、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5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5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5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论语集注》
57、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58、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5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60、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6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6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6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66、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67、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6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7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7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诚信的名言古文篇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诚信的名言古文篇三
2、用于国有节,取于民有制。《苏轼》
3、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增广贤文》
4、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增广贤文》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7、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梦龙》
8、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9、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
10、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1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
12、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吴承恩》
13、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战国策》
14、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增广贤文》
15、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增广贤文》
16、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增广贤文》
17、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
18、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增广贤文》
19、虚骄自大者败之媒,卑飞使用翼者击之渐。《康有为》
20、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21、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罗贯中》
22、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蒲松龄》
23、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曾国藩》。
24、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洪应明》
诚信的名言古文篇四
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3、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4、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5、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
6、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8、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9、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0、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1、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2、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1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4、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15、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1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7、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18、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1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0、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2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2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2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24、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
2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2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7、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28、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0、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3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3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3、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3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35、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36、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37、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38、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40、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41、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42、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43、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44、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45、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6、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
4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4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5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5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5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5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55、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56、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57、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5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5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60、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
诚信的名言古文篇五
1、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2、花经雨后香微淡,松到秋深色尚苍。
3、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我。恭可以平人之怒气,我贪必至启人之争端,是皆存乎我者也。
4、财与色之地须当远避,近则有污。
5、称人之善,虽有过情,不伤厚道。攻人之短,即有实据,终属浇风。
6、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7、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8、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9、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1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968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