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华师教育学在线作业篇一
一、简述题:
1、阐述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区别。
影响研究指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民族文学的相互接触和交流。影响研究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凡是缺乏事实依据的推测或判断均不属于影响研究的范围。影响研究是一种可靠的扎实的具有说服力的方法,也是比较文学领域里出现最早、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影响研究偏重于实证,它在注重事实的同时也限制了它的运用范围,并妨碍了对作品分析作深入地艺术。
平行研究: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的研究。平行研究不再受“事实联系”的束缚,并提出了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其他学科(哲学、宗教、思想史、心理学等)之间的科际比较,从而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空间,也就是说,平行研究可以将地球各地的文学现象最大限度地纳入其研究领域。同时,平行研究不像影响研究那样采用历史的、考据的方法,而是采用哲学的、审美的、批评的方法,把文学批评重新引入文学史的研究当中。因此,平行研究较之影响研究具有更多的理论价值和普遍意义。
平行研究的局限主要有两点,一是研究对象的选择缺乏严格的限定,甚至有使其研究范围大得无法为一个学科所容纳的危机。二是由于不同民族都存在着亚文化或者异质性文化的问题,往往使平行研究的结论缺乏周全和严密。
2、什么是跨学科研究,试举例说明。
跨学科比较是将文学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如哲学、宗教、自然科学等与文学相关的大背景下,考察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作用的。跨学科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扩展,是一种在保持文学主体性的条件下,探讨文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一种科际性研究。跨学科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中综合性最强的一个部分,它广泛吸收其他各学科的观念和方法,综合了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区分、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对文学现象和文学研究进行反思。.我们把跨学科研究分为: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文学与自然科学和文学与社会科学等。可举文学与宗教和哲学,文学与音乐或绘画关系方面的例子,比如王维的诗和画,约翰.克利斯多夫中的音乐,或者文学与网络等。
3、比较文学与传统的文学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那些不同?
传统的文学研究立足于国别文学研究,将对象限定于一特定范围之内。在研究中,人们习惯于用切割的方式,先以国别为界将各国文学分割开来,再以历史分期为线将国别文学又加以划分,以致最后人们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某一时期某一作家甚至某一部作品上。这是一种原子论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分工过细,使文学之间缺乏沟通。比较文学将采用一种联系的和比较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考察文学现象。
4、分析现代作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作品中的外国文学因素。
中国现代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世界文**流发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新文学初期的所有作家几乎都直接、间接受到外来文艺思潮和文艺手法的影响。本文择其要者按四大文学体裁简述如下:
(一)小说
1918年5月鲁迅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问世,小说通过一个狂人的形象,采用象征手法,“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成为一篇彻底反封建的宣言。鲁迅在艺术上借鉴了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为我国现代小说创造了一种新的形态。此后,许多作家运用这一形式进行创作。1928年1月丁玲发表了日记体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这部成名作使之成为冰心之后现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女作家。1941年茅盾发表长篇日记体小说《腐蚀》,以“皖南事变”为背景,以一个失足女特务日记的形式,暴露了国民党大后方酷烈的特务统治。
(二)诗歌
郭沫若作为具有浓郁浪漫气质的抒情诗人,早期诗作多受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影响,风格冲淡雅隽。五四时期他从美国诗人惠特曼那里找到灵感,诗作热烈、狂放、粗犷、雄浑,这便是收集在诗集《女神》中的诸多诗篇,如《凤凰涅磐》、《天狗》等。1923年冰心的小诗集《繁星》、《春水》出版,风行一时,被称为“繁星体”。这些诗作是冰心在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下的“小杂感”式的“零碎的思想”,发表时被编辑分了行,竟成为自由体诗的一个品种。
(三)散文
现代散文是在五四时形成的,思想内容、语言形式、种类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散文,这与输入的西方散文理论、散文文体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五四时期散文格外发达,甚至成绩超过其他文体。现代散文中一些重要的种类,如报告文学、散文诗等都是从西方引进的。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瞿秋白任北京《晨报》特派记者赴苏俄考察,写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中的报道性篇章。“报告文学”这个名词的出现,是在30年代左联成立之后,其兴盛也出于左联的提倡。1930年9月柔石发表《一个伟大的印象》,这是30年代最早的报告文学作品。1936年夏衍完成了《包身工》,成为当时最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一部象征主义的艺术精品,是他大胆采撷异域花果,为新文学增添的一朵奇葩。自从有了《野草》,散文诗这一新品种才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奠定了基础。
(四)戏剧
话剧作为一种外来形式,在新文化运动前已传入中国,但创作成就在很长时间里不及散文、诗歌和小说。1919年3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独幕剧《终身大事》,它明显模仿了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家庭》。尽管如此,该剧仍然是新文学最早产生一定影响的剧本。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标志是1933年曹禺的第一部剧作《雷雨》的问世。该剧在人物形象、大型化的结构、戏剧语言等方面的创造上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这当然有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滋养,但主要因素则是更多地吸收了西方戏剧的优点,经过消化、融会,使这一外来的戏剧形式为我所用。《雷雨》明显受到希腊命运悲剧、莎士比亚性格悲剧和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影响,它将这些艺术的优点加以集中,从本民族的生活出发,写出了中国现代第一部真正的悲剧,用西方悲剧观念来衡量也是够标准的一出悲剧。
1945年5月“鲁艺”师生集体创作的大型秧歌剧《白毛女》在延安公演,轰动一时。《白毛女》是民族新歌剧创立过程中的里程碑,它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洋歌剧以音乐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掺以话剧的对话等,成为40年代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杰作。
中国现代文学涌现了众多文学巨匠和名著,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作家大都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学修养,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这是他们接受外来影响的前提。作家们在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再借鉴外国文学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学,才有可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鲁迅、郭沫若、闻一多、老舍、巴金、茅盾等人无不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鲁迅早年受过严格的国学教育,在创作白话小说之前,曾写过文言小说;郭沫若不仅是诗人、剧作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老舍不仅熟悉唐宋明清以来的小说和各种形式的市民文学,而且长于写作古文和旧体诗词;闻一多长期教授中国古典文学,通晓上起秦汉下迄明清的古典文学,对陆游、杜甫、李白、李商隐等诗人尤有研究;巴金为准备创作,曾背诵数百篇古代范文。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丰富的外来营养,造就了《阿q正传》、《女神》、《骆驼祥子》、《死水》、《家》等彪炳史册的巨著。“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个作家如果只靠从外国文学中学到的一些技巧或本领来写作,或是在作品中搬来一套外国的主题或思想,那是很难成功的。现代文学大师们在借鉴外来文学的同时并没有代替或抹煞自己的创造,努力以民族的语言和形式来反映民族的生活和心理,使现代文学作品不断摆脱外来影响的痕迹,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不可或缺的奇葩。
他们中不少人是在忧国忧民的情怀驱使下走上文坛的,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因而作品思想深邃内容深刻,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反映了民族的心理状态和特征,如《阿q正传》提出了国民性问题,《家》揭露了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子夜》再现了民族资本家的历史面貌,《四世同堂》表达了反抗异族侵略的全民族的爱国主义感情。
5、试举一位曾受过中国文化影响的外国作家,并对其创作中的外来影响加以分析。
莱布尼茨(1646—1716年)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深受中国文明影响的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是西方第一个确认中国文化对于辅助欧洲文化的发展十分有用的科学巨匠。莱布尼茨从21岁起开始研究中国,41岁研读了在巴黎出版的孔子论著和传记。在罗马,他结识了耶稣会士闵敏我,并从闵敏我和其他耶稣会士那里获得许多介绍中国情况的材料。1697年,他把这些材料结集出版,书名为《中国现状》。在该书的序言中,他热情呕歌中国的文明,还借用中国文明无情揭露和猛烈抨击当时的基督教统治:“我们在过去没有谁会相信在这世界上还有比我们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竟然使我们觉醒了。”他忠告欧洲社会:“欧洲文化之特长乃数学的、思辨的科学„„,但在实践哲学方面,欧洲人实不如中国人。”“这样下去,我认为中国人在科学和艺术方面将会很快超过我们„„我们生活得如此之混乱,道德沦落难以自拔,因此我认为必须请中国派遣圣哲到我们这里来,把治国艺术和被他们提高到如此完美的高度的那种自然神学教给我们,正如我们派遣教士到中国去传授上帝启示的神学一样。
通过对中国文化与哲学的研究,莱布尼茨认为中国文化、朱熹的自然哲学和人文哲学都充满着理性;自然是合乎理性的,社会也应是合乎理性的;尊崇理性,是中国哲学家特有的珍贵品格。莱布尼茨完全接受了朱熹的“君主对人民要施行仁政,治国要以德为主”,“提倡仁君统治和大一统,反对君主专制”的观念,并提出建立开明君主制的主张。这些思想都从他出版的《中国现状》中充分地反映出来。《中国现状》不断发表耶稣会士介绍中国的文章。在后来的《中国现状》中,他又刊出原在北京传教的白晋所写的《康熙帝传》。在该刊物上他鲜明地指出,中国在康熙统治年间出现的安定和繁荣的社会景象就是他所追求的社会楷模。他称赞康熙皇帝尊崇儒学,导倡程朱,是最具有理性的皇帝。莱布尼茨在他临死前的一年即1715年,还给法国摄政奥尔良公爵的顾问德雷蒙写了长信——《论中国哲学》,表达他直到暮年仍然尊崇和向往中国理学家那种思想开放、独立思考、富有思辨的品格和崇尚理性的信念,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中国理学家崇尚的自然法则。
莱布尼茨在对中国文化、朱熹理学等的研究中,汲取了充分的养料,培植了他的哲学成就,如:他提出了著名的“唯理论”学说,发表了与宋代理学家《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与《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完全一致的《二进制计算的阐述》论文和含有孔子、老子关于“道”的观念的《单子论》,从而开创了德国古典思辨哲学;同时,为现代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理论。“莱布尼茨成为符号逻辑或数理逻辑的前辈,对其观念的刺激,公认来自中国特殊的表意符号的性质。”因此,从莱布尼茨的哲学成果和自然科学成果来说,李约瑟的论断是科学的、正确的:“当爱因斯坦时代到来时,人们发现一长串的哲学思想家已经为之准备好了道路——从怀特海上溯到恩格斯和黑格尔,又从黑格尔到莱布尼茨——那时候的灵感也许就完全不是欧洲的了。也许,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该归功于庄周、周敦颐和朱熹等人的,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
华师教育学在线作业篇二
福师《素描》离线作业一
1.素描的分类? 答:
(1)素描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属于绘画的范畴,泛指单色绘画。(2)素描从目的和功能上说;一般可分为创作素描和习作素描两大类。
(3)写生素描在表现内容上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
(4)素描从使用工具上分为铅笔、炭笔、钢笔、毛笔、水墨、粉笔或两种工具穿插使用的素描等等。
(5)素描从作画时间概念上说,素描可分为长期素描、速写、默写等。
(6)素描从绘画传统的角度说,素描又可分为中国写意传统的素描(一般称之为“白描”)和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两种。
2.素描的定义
答:素描从广义上来讲,是一切单色绘画,用一种颜色深浅、浓淡,或一种笔墨的粗细变化刻画出来的客观物像;狭义范围讲,是指在室内或室外进行的、相对静止的、时间稍长的单色绘画。
素描的目的:素描可以锻炼造型技巧和正确的观察方法及表现方法。成为各类创作的起点和前奏。素描的意义: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是决定一切绘画和创作的成败因素之一。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而存在。
3.素描学习的基本方法? 答:
(1)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用概括的线条大致画出物体的基本形状、透视及比例关系。注意构图不可顶出画外或过小。
(2)从暗面入手,大体涂出暗面色调,需要强调前面物体的明暗交界线,背景不宜画得太多,太杂。
(3)进一步调整各个物体结构的准确性,注意各个物体暗面不同的变化、灰面与暗面的衔接关系,背景要紧密结合物体进行描绘。(4)在调整大关系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物体在空间环境中的明暗虚实关系,强化体积感和质感的表现,注意细节的刻画要符合整体关系
4.构图的基本原理? 答:
(1)要有深度--有三度空间的感觉表现;(2)画面必须简洁有重点--去除杂乱的景物;
(3)掌握趣味中心--依构图技巧,将主体放在视觉中心;(4)视觉上要平衡--宾主相衬,但不能有喧宾夺主;(5)色调要和谐--和采光„
5.结构素描?
答:结构素描,又称“形体素描”。这种素描的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以理解和表达物体自身的结构本质为目的,结构素描的观察常和测量与推理结合起来,透视原理的运用自始至终贯穿在观察的过程中,而不仅仅注重于直观的方式。这种表现方法相对比较理性,可以忽视对象的光影、质感、体量和明暗等外在因素。
福师《素描》离线作业二
1、什么是原线?消失线?视域?视点?视平线?视线?灭点?(素描透视的基础知识)
答:
原线:指不产生透视变化的线。原线平行于画面,包括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原线没有消失点。
消失线:指产生透视变化的线。消失线包括直角线(与地面平行,与画面垂直的线)、成角线(与地面平行与画面呈倾斜)。两条互为平行的消失线,在视觉上呈现出越远越窄,并消失一点。
视域:指视角为60度时,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正常视域”。
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视线:视线,又称视中线,指视点与心点假设的一条连接线。
灭点:又称消失点,它是消失线透视消失的汇集点。灭点一共有4个,即主点、余点、天点、地点。
2、结构素描的特点?
答: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
3、明暗素描?
答:素描是通过光与影在物体上的变化,体现对象丰富的明暗层次。明暗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空间感的有力阶段,对其真实地表现对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4、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答:
观察与思考
分析对象的比例关系,形体结构,主次关系及画面的总色调、色彩关系。 构图起稿:
a、先用几条直线将所有物品的形体用几何体来概括,确定其上、下
左、右,画出物体的暗部和阴影,确定好大的素描关系。b、可用群青、熟褐等色之间勾勒出物体的轮廓线 着色:
要求: a、从暗部开始画起。
b、力求在色度,色相上准确。
c、先湿后干、先深后浅、先薄后厚。
次序: a、不要孤立的一个一个去画,自始至终要有一个整体的感觉。
b、将基本的冷暖、明暗关系画出来。 深入刻画:
a、在造型上深入要以塑造真实感效果为中心。刻画顺序一般是先主后次,先近后远,从实到虚逐步深入。
b、将各个部分的形体结构、空间位置、质地感觉、色彩冷暖都细致的描绘出来。调整完成:主题明确、色彩丰富、和谐统一。
调整完成:
主题明确、色彩丰富、和谐统一。
5、形体的明暗关系即调子的变化要受哪五个方面的制约?
答:形体的明暗关系即调子的变化要受源、(造)形、环境、结构变化、透视个方面的制约。
华师教育学在线作业篇三
华师《婚姻家庭法》离线作业
主观题
一、简单题
1简述我国结婚的必备条件
答:结婚的必备要件,是指当事人在结婚时必须具备的条件。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其要件有二,即男女双方完全自愿,达到法定婚龄。
1、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婚姻法第四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这一规定是婚姻自由原则在结婚制度中的具体体现,是通过法律将结婚决定权完全赋予当事者本人。实践中如何认定当事人的合意?须符合以下条件:(1)男女双方要有表示结婚意愿的行为能力。(2)男女双方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3)男女双方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的作出必须符合法定形式。
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最低的结婚年龄。也就是说人们达到法定年龄才能结婚,未达到法定婚龄就结婚是违法的。而到了法定婚龄是否结婚,则由当事人自己决定。
婚姻法第5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
鼓励”。
法律对结婚年龄进行规定,也是许多国家立法上的通例,法定婚龄的确定,均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自然因素,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状况和成熟程度,这一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很大。二是社会因素,即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条件,如政治、经济、人口状况、道德、宗教和风俗习惯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就实行早婚政策,婚龄普遍较低。
我国现行婚姻法针对我国人口的过速增长已制约了经济的增长,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故规定了略高的婚龄,并提倡晚婚晚育。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1条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第12条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这对执行法定婚龄,预防早婚,特别是预防未成年人的早婚提供了法律保障。
虽然法定婚龄只是最低的结婚年龄,不是必须结婚的年龄,但只要当事人达到法定婚龄,也符合其他结婚的条件,当他们申请结婚登记时,就应当予登记
2、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姻在身份上的有哪些?
答:
1、不得重婚
2、有相互抚养的义务
3、生的子女那叫婚生子女
4、你户口本上和相关信息上会显示已婚
5、婚姻持续期间获得的财产一般都为两人共同所有,即使只登记在一人名下,实际上也是两人共同的。
二、论述题
3、试论述协议离婚的要件。
答:协议离婚的条件(一)当事人须为合法夫妻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应当具有合法夫妻身份。以协议离婚方式办理离婚的,仅限于依法办理了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当事人。不包括未婚同居和有配偶者与他人非法同居的男女双方,也不包括未办理结婚登记的“事实婚姻”中的男女双方。根据《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未办理过结婚登记的男女申请离婚登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受理。其间发生的有关身份关系的纠纷,以及涉及子女、财产问题的争议,可以诉请人民法院处理。2.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均应当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能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婚姻问题。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即精神病患者、痴呆症患者,不适用协议离婚程序,只能适用诉讼程序处理离婚问题,以维护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协议离婚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离婚的共同意愿“双方自愿”是协议离婚的基本条件,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应当有一致的离婚意愿。这一意愿必须是真实而非虚假的;必须是自主作出的而不是受对方或第三方欺诈、胁迫或因重大误解而形成的;必须是一致的而不是有分歧的。对于一方要求离婚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受理,只能通过诉讼离婚解决争议。(三)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是协议离婚的必要条件。如果婚姻关系当事人不能对离婚后的子女和财产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作出适当处理的话,则不能通过婚姻登记程序离婚,而只能通过诉讼程序离婚。1.对子女问题有适当处理,是指对双方离婚后有关子女抚养、教育、探望等问题,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合法权益的原则下作了合理的、妥当的安排。包括子女由哪一方直接抚养,子女的抚养费和教育费如何负担、如何给付等等。由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协议中还
可以约定不直接抚育方对子女探望权利行使的内容,包括探望的方式、时间等。2.对财产问题有适当处理,主要包括:(1)在不侵害任何一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对夫妻共同财产作合理分割,对给予生活困难的另一方以经济帮助作妥善安排,并切实解决好双方离婚后的住房问题;(2)在不侵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对共同债务的清偿作出负责的处理。协议离婚的程序按照现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有关协议离婚程序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协议离婚的主管机关协议离婚的主管机关是民政部门。具体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在城市是街道办事处或者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在农村是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在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中,由持有婚姻登记管理员证书的人员从事协议离婚的登记工作。(二)协议离婚的具体程序1.当事人申请。离婚登记按地域进行管辖。当事人协议离婚的,应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由于离婚是一种重要的身份法律行为,因此,当事人离婚,必须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离婚登记,不得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申请时应持双方的结婚证、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和证明,以及离婚协议书。离婚协议书应当写明双方当事人的离婚意思表示以及关于子女抚养、夫妻一方生活困难的经济帮助、财产分割及债务处理等协议事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2.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对当事人的离婚申请进行审查,查明当事人所携带的证明和证件是否齐全,当事人是否符合登记离婚的诸项条件。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如查明仅为夫妻一方要求离婚,或者夫妻双方虽然都同意离婚,但在子女和财产等问题上未达成协议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3.离婚登记和发给离婚证。婚姻登记管理机关自受理离婚申请之日起1个月内,对符合离婚条件的,应当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注销结婚证。离婚证是婚姻关系已经合法解除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当事人从取得离婚证之日起,解除婚姻关系。经
过审查,对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不予登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当以书面形式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
4、试分析婚姻自由原则。
答:婚姻家庭的稳定也就是社会安全的稳定、经济繁荣的保证.我国自1950年宪法就提出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婚姻自由原则面临种种 新的挑战,要解决这些“新问题”还需国家的法律不断完善、更新,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以适应新时期婚姻家庭的需要.三、案例分析
5、案情:张某(男,28岁)与徐某(女,27岁)原是同一单位职工。双方于1993年自由恋爱,1995年5月登记结婚。婚后感情较好,1997年1月,张某因犯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在张某服刑期间,徐某曾去看望,并写信鼓励张某好好劳动改造。后徐某的父母反复劝说徐某与张某离婚,并给徐某介绍男朋友。恰在这时,徐某发现自己已经怀上了张某的孩子,便去医院做了人工流产。张某得知此事后,责怪徐某未与自己商量,为此二人发生争吵。徐某思前想后,认为还是应当听从父母的劝告,与张某离婚。1998年2月,徐某以婚后经
常吵架,张某犯罪被判刑为理由,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了离婚诉讼。张某坚决不同意离婚。问题:对徐某的离婚请求应当如何处理?提出处理意见并简述理由。答:如果女方坚持提出分家,只要有半年就行,因为男方属于行为受控人员,必定两人分居,分居半年法院会支持女方诉求
华师教育学在线作业篇四
华师《财务管理b》离线作业
一. 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
1.财务
2.财务活动
3.财务关系
4.财务管理
5.公司价值
二.简答(20分)代写q491532508
1.财务活动及其具体内容
三.计算题(30分)
1.某人欲购买商品房,若现在一次性支付现金,需支付50万元;如分期付款支付,年利率5%,每年末支付5万元,连续支付20年,此人最好采取哪种方式付款?
华师教育学在线作业篇五
华师《教师教育》离线作业
一、名词解释(30分)
1.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就是现在世界各国较为通用的包括教师的培养、任用和进修三个阶段相应的教育。
2.教育理念:所谓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它是一个有关教育问题的认识体系.反映了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目的、价值、原则和方法等的基本看法,是教师的一种主体性认识,也可以说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心理背景。
3、教师反思能力:它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4、职业声望:职业声望是人们对一种职业的主观评价。由于职业的各种要素均会影响社会成员对于职业地位的主观感觉,因此,这种评价是 社会成员对于职业地位的一种综合的判断。
5、教师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
6、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既是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性凝聚而成的品质,是一种习惯于欲求正当之物并选择正当行为去获取的个人品质。
7、宽容: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
8、教师良心:教师良心是指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履行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道德义务时,对自己所承担的道德责任的内心道德感知和行为的自我评价。
9、教师责任:教师责任是指教师在其教育劳动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和任务以及对自己职业行为与道德行为的后果所承担的功过是非。
10、教师公正:教师公正就是指.教师把每个受教育者应该得到的合理需要、合理评价给予他。
二、简答题(35分)
1.影响我国师范教育兴起的因素?
答:(1)社会的变革
(2)经济的发展
(3)新式学校的出现
(4)教育理论的传入
2.我国师范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1)封闭性
(2)计划性
(3)垄断性
(4)师范性
(5)终结性
(6)教师教育的结构层次偏低
(7)教师培养模式缺乏必要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8)教师教育的手段和设备落后
3.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
答:(1)一种职业社会声望的高低与人们对这种职业的社会重要性的认识相关。
(2)它与从事这种职业所获取的经济收入和工作环境有关。
(3)它与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所崇尚的职业道德有关,愈是需要体现公正、仁爱和献身精神的职业获得高声望的可能性愈大。
(4)它与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所受教育程度及职业发展潜力有关。
(5)一种职业声望的高低与一个社会的民族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种职业在其文化传统中,一直保持较高的声望,那么,它在现代有可能保持较高的社会声望。
4.提高教师职业声望的关键性措施?
答:(1)使全社会充分认识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2)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
(3)严格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4)推行教师队伍管理的公务员化制度。
5.“生存型”教师的认识及其相应表现?
答:处在仅以生存为目的状态下的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成是进人生活或者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以此获得一份固定的收人,用以维持生计。事实上,教师这一职业并不是他们的所爱和首选,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以这样的心态来从教,就可能出现对教师职业如下的认识以及相应的表现:
(1)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搬运工
(2)把教师的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3)将教师职业当作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
6.“享受性”教师的认识及其相应表现?
答:在享受状态下,教师的职业成为他们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他们并不否认作为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但是,他们不安于此,不愿意在浑浑噩噩中枉度一生,而是有着更高的人生追求。因而,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投人工作,并在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快乐地与学生交往,欣慰地享受着自己教学中的成就。学生的每一次获奖,自己得到的每一项荣誉都成为他
们生活中的大事和引以自豪的家珍。带着这样的心态从事教师职业,就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
(2)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
(3)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
7.“发展型”教师的认识及其相应表现?
答:在发展状态下,这些教师怀着崇高的服务社会的理想走进教师职业中。他们不是把这一职业当成满足物质需要的功利手段,也不仅仅把这一职业看成是给予和付出之后的心灵满足。他们相信,教师职业就应该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为己任,以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并围绕着这一目标而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同时,教师本人也会通过自由而富于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以这样的心态从事教师职业,就可能产生如下选择:
(1)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2)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3)视教师职业为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有意义活动
三、论述题(24分)
1.论述当代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1)注重一体化和在职培训
(2)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注重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4)注重教师的人格塑造
(5)注重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6)教师教育发展的高层次化
(7))师范院校发展的综合化
(8)教师培养的开放化
2.论述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具体思路。
答:(1)教师培养以“定向型”为主,其他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也可承担教师培养的任务
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优势在于:
第一,可以提高教师教育的水平。
第二,可以解决职业技术教育教师数量和质量的问题。
(2)职业教师的培养模式要多样化
(3)有条件的师范院校适当举办非师范专业
首先,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师范院校的功能。
其次,有利于师范院校“学术性”的提高。
再次,有利于狭隘的传统“小师范”观念的转变。
(4)积极探索教师教育的新模式
3.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如何走向专业发展?
答:(1)更新教师继续教育的观念
(2)明确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
(4)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5)建立适当的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
(6)重视继续教育的理论探索
(7)把握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
四、案例分析题(11分)
结合案例分析处在“享受型”状态下教师的认识以及表现。
案例:学生喜欢的教师
教室正在上生物课。
教师刚想讲课,跳出一只绿色的东西。
“青蛙,这是列沙带来的吧?”
“是我带来的。”列沙笑着承认了。
“你看,欢蹦乱跳的,从哪儿弄的?”
“爸爸从挪威带回来的。”
“你爸爸出门回来了?带回的青蛙多吗?”
“就这一只。”列沙不笑了,他觉得不自在起来,因为耽误上课了,他后悔不该这样淘气,去它的吧,这青蛙!
“我说,你能把这青蛙借我用用吗?我现在正在七年级讲两栖动物。我想借去给他们看看。行吗?”
“好的。”列沙高兴地同意了。
“那你快放好了.别让人踩坏。”
学生们又安静下来,他们在等候老师讲解剖学,忽然听见有咀
嚼声。
“有人在吃东西吧。”老师断定:这是卡沙特金。
一个小胖子站了起来,他有滋有昧地嚼着。
“又是什么糖吧?”
“香肠。”小胖子差点噎着。
“你别急.不然会噎坏的.你慢慢嚼,我们等你。”等了一会儿又问,“都咽了吗?好,你讲讲,现在你的口腔、胃、肠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和香肠有什么关系?”小胖子莫名其妙。他没有料到自己会上圈套。“我们不是刚剐讲完消化系统吗7别耽误时间.大家都在听你讲呢。”
措手不及的小胖子只好乖乖回答。:
“他答得对吗,”老师习惯地问,“还有什么补充和纠正吗?”
没有人补充,也没有人纠正。老师记了个五分。只字不提香肠、耽误课、破
坏纪律的事。既然善对了,就给好分数。老师还很高兴,因为学生是毫无准备的。课继续上下去,过回就开快车了。学生们瞪着大眼,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解剖学本来干巴巴的,老师却讲得津津有味。
下课了,学生们把老师团团围住。打听什么书里有她刚才讲到的学者的事迹。
答:(1)认识以及表现
在享受状态下,教师的职业成为他们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投人工作,并在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快乐地与学生交往,欣慰地享受着自己教学中的成就。带着这样的心态从事教师职业,就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
第二,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
第三,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
案例中主要出现了两个事例,一个是列沙的青蛙跳出来了,另一个是卡沙特金上课吃香肠。第一个事例,老师看见青蛙跳出来,没有直接指责列沙,而是亲切的像谈话一样,问列沙青蛙哪里来的,能借老师上课用吗?通过这样一次谈话,在快乐的交往中让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是“享受型”教师应有的表现。
第二个事例老师看见卡沙特金上课吃香肠,老师也没有直接指责他的不礼貌行为,也是通过一次亲切的谈话,让他慢慢吃,吃完后说说你的口腔、胃、肠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马上导入的课堂教学中,化解了学生的尴尬,且当学生回答正确以后还加了5分,只字不提香肠的事。这也是“享受型”教师应有的表现,没有因为学生做错了事而指责、批评他们,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2997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