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计划及总结 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计划秋季学期优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4 10:54:08
2023年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计划及总结 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计划秋季学期优质
时间:2023-05-24 10:54:08 小编:cyyllee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计划及总结 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计划秋季学期篇一

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紧紧围绕学校“教研训 一体化”工作目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充分发挥教研组“小、活、新 、实”的活动特点,将“走进课堂做科研”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加强数学教 学的研究,提高本组数学教师群体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学 质量。

(一) 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组织老师认真学习各类教育刊物中有关数学教学的新做法、新思路,数学 教学实践的论文和报刊上有关的文章,深入领会其精神,重视学习数学教学新 理念。

(二)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本学期本教研组狠抓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补差等各个教学环节 的落实,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战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备课:做到“三备”,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集体备课 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努力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教材所蕴含的思维方法 ,为优化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2、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 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作业:认真实施“四精四必”,作业设计力求“精”,体现“轻负荷, 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每两周做一次拓展提高练习。

5、辅导:做好自己对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要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 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 生都能充分发展。

(三) 加强教研组自身建设

教研组活动定时、定点、定主题内容。保证活动时间,充实活动内容,教 研组活动应以课改的精神为指导,加强集体备课,正确把握三维目标,突出重 点,专题鲜明,备课教案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见进行适当修改,课后及时进行 反思。

时间 内容 召集人 记录人

第2周

(1)学习《精心设计练习 促进学生发展》

(2)制订教研活动计划

第4周 讲座:如何撰写论文(李公泉主讲)

第6周 手提电脑、小媒体使用及维护等信息技术培训

第8周 讲座:走进课堂作科研(朱跃跃主讲)

第10周 数学游戏的开发与利用(陈民良主讲)

第12周 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实践研讨、互动评课(内容另定)

第14周 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实践研讨、互动评课(内容另定)

第16周 反思、改进、总结

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计划及总结 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计划秋季学期篇二

本学期教研工作以区小教室和学校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新课程标准学习为载体,以磨课活动为抓手,以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继续深化“有效的教,自主的学”校本教研,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力争教研工作做到常规化、精细化,落实“八个精心”,积极探究“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打造生本绿色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追求“理想课堂教学、教研组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教学评价多元”的高标准,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1、发挥区品牌教研组优势,浓厚教研氛围,深化文化建设,发挥教研组引领作用。

2、为教师学习交流提升创设宽松的研讨氛围,建设有品位、高素质、学习型教研团队。

3、围绕校“有效的教,自主的学”校本主题和组内教研专题《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扎实开展磨课活动,以研促教,以教促思,提升教师群体科研能力。

4、开好三会(教师集体备班、学生会、家长会),形成教育共同体,加强毕业复习研究、实践,促进毕业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5、加强学习习惯训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优辅差,采用多种方式分层辅导,层层推进,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6、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继续特色作业研究,张扬学生独特个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素养。

1、创新学习方式,积淀文化内涵。

引领——精选内容,集中学习——教研活动时间;内化——广泛涉猎,教师自学——课余业余时间;共享——拓宽渠道,网络学习——网络平台优势。充分发挥学习型教研组的优势,继续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式,拓展教师知识视野,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本学期推荐组内老师阅读的是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肖川教授《教育的真情和智慧》,每期必读《小学数学教育》、《山东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设计》等。

2、努力学习践行新课程标准。

解读——新课程标准基本内容; 把握——新课程标准精神实质;践行——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理论,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促使教师不断成长。

3、学习——践行——反思——提高。

“三·三感悟”学习、撰写教学案例、论文、经验和体会。

4、总结提升,形成模式。

(1)探究——区“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

(2)校“有效的教,自主的学”校本教研模式。

(3)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夯实常规管理,力争教研高效实效。

1、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工作。

在“备、说、上、评”和作业设置、批改上下功夫。备课要充分,目标要明确;上课要认真,方法要灵活;作业布置要突出重点、适量,讲求效果,有收必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继续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整理本和纠错本。

2、聚焦课堂,开展各项活动,以参与促发展。

以系列活动为契机—积极参与率先做课—同课异构—优质课评选—集体备班—区品牌复验—实小名师观摩—教坛新秀评比—五年级毕业班视导等活动,继续深入探索“以学生为本,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3、继续探究“基于课例”校本“研课”模式。

继续探究“基于课例”校本“研课”模式,集体备课 集思广益——率先做课 共同评议——反思总结内化吸收——二次研课 制定个案——实践分析 提升总结——形成特色 资源共享。

4、加强“反思式”校本教研,提升专业能力。

(1)充分发挥教研的三种力量: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

(2)引导教师依据反思的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确立假设——验证假设。

(3)要求教师反思教学行为:

①课课有反思、有改进。

②每单元至少一篇教后反思。

③每月至少二次教学随笔。

④课堂观摩后有评价有反思。

(4)依据以下流程进行研究:发现教学中问题——确立研究专题——分工布置任务——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交流与分享,实现一学年一专题的教研特色,依据区“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学校“有效的教、自主的学”的校本研究主题,搞好教研组专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三)努力构建以生为本的和谐、绿色生命课堂。

1、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课堂氛围。

教学中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评价、学会评价,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充分弘扬自己的个性,“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实现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3、加强课例研究,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师生双赢。

(1)自我反思——常态课。

(2)同伴互助——展示课。

(3)骨干引领——示范课。

(4)名师观摩——经典课。

在课例打磨中中积累的经验运用于常态教学,实现师生共同提高的双赢。

1、探索复习课教学模式,提高复习课效率。

2、研究培优辅差方法, 认真上好辅导课。

分层设置作业—基本题(必做)—拓展题(选做)—思考题(优生做);学困生个别辅导、家校合力、同伴一帮一、手拉手等。

3、设置特色作业,张扬学生个性。

(1)“超市”型作业(根据需要、喜好选择作业)。

(2)“特色”型作业(手抄报、数学日记、整理小报、每日一题、概念整理本、纠错本)。

4、集思广益,收集研究模拟多类题型。

练习中做到:精选习题、精讲多练、独立解决、反馈评价、及时检测、查缺补漏。

通过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名师带徒结对子、师徒同课异构、优质课参评、教坛新秀评比等活动,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创造环境,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磨炼青年教师,体会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尽快成长起来。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00045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