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有哪些大全(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6 16:17:23
民风民俗有哪些大全(4篇)
时间:2023-05-26 16:17:23     小编:文友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民风民俗有哪些篇一

剪纸、陕北民歌……无一不体现陕西的文化民俗之奇特,我最喜欢的,还是“陕西十大怪”。

第一怪:帕帕头上戴,原意是男女将手帕戴在头上。男人的帕帕用粗布做成长长的宽布条,可保暖,放些烟草,钱物,必要时还可用来捆东西、背孩子、当腰带。女人习惯把手帕戴在头上,即防尘,防雨,防晒,也可擦汗,擦手,包东西,用处可多呢。

第二怪:房子半边盖,陕西的房子多为单檐斜坡房,单面门窗,背靠高墙,冬可取暖,夏可遮阳。

第三怪:辣子一道菜,关中人可以不吃菜,可以不吃鸡鸭鱼肉,但绝对不能没有辣子。陕西的辣椒,又细又长,颜色鲜红,俗称“秦椒”。

第四怪:面条像腰带,陕西的扯面,又叫“油泼辣子面”,一根宽度可达七公分,长度在一米以上,极似牛皮腰带。

第五怪:石头枕起来,陕西人有些习惯让人匪夷所思,他们睡觉不用软枕头,而是喜欢找块砖头枕上,才能酣然入睡。

第六怪:不坐蹲起来,陕西人的蹲功,在全国可谓数一数二,盛夏傍晚,二三十个人蹲在村口闲聊,少则一个多小时,多在三五个小时不起来。

第七怪:烙馍像锅盖,陕西的饼叫锅盔,又大又厚,由于吃时要张大嘴,会不自觉地睁大眼睛,又称“瞪眼锅盔”。

第八怪:碗盆分不开,陕西人用的碗特别大,最大的直径一尺有余。

第九怪:姑娘不对外,关中平原,姑娘出嫁,都不愿远嫁他乡,希望嫁得越近越好,又能照顾双亲。

第十怪:唱戏吼起来,秦腔是一种古老的戏曲,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其声山摇地动,震耳欲聋。

陕西十大怪可真是怪,快去看看吧!

民风民俗有哪些篇二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也许大家还不了解傣族的泼水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傣族,了解傣族的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曾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泼水节是傣族新年,也是傣族最重大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在傣历3月举行,共举行三天,前两天送旧,其中第一天,傣语称为"麦日",第二天,傣语称为"恼日"。最后一天迎新。

节日一大早,男女老少就沐浴更衣,家家户户的门框,窗户上,都贴着各式各样的剪纸,城镇的主要街道搭起了牌坊,顶端站立着象征幸福吉祥的`金孔雀。傣族的男女老少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成群结队地上山去采摘野花做花房。中午,妇女则各挑一担清水泼到佛像上,为佛洗尘。然后,青年男女提着木桶,一时间水花四溅。他们要借这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据说这样可以不生疾病,四季平安,被别人泼到越多水,就越高兴。因为说明他受到的祝福也很多。

在节日期间泼水节另一项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是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到此时被推倒了高潮,穿着节日盛装的观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纷纷沉浸在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中。

在节日期间,到处充满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祥和的节日气氛中。

经过我的解说,你对傣族的泼水节是不是了解了一些呢?

民风民俗有哪些篇三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就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就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这就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民风民俗有哪些篇四

提起傣族,我会想起能歌善舞的傣族人,想起他们跳的孔雀舞,想起他们那里别具特色的泼水节。

傣族的傣历新年是泼水节,一般在阳历四月中旬,也就是傣历六月,为期三四天。第一天相当于"除夕",最后一天也就是"元旦"。中间相隔一个或两个"空日"。

每逢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开始欢天喜地地庆祝。"除夕"这天到江边观看龙舟比赛。长长的龙船两头尖见地翘起,船舷上画着精美的图案,那安放在首尾的龙头龙尾更是形象逼真,令人惊叹。划龙船的小伙子头缠红锦,在擂鼓声中动作一致,拼尽全力向终点划去,江边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比赛结束后,欢呼的人们跳起了欢快的"依拉贺"舞。

"空日"是最隆重的泼水日。上午十点左右,男女老少拎着桶,端者盆来到街上,路边早备有大量的清水,水上漂着片片花瓣,有的甚至滴入香水。不管是男女老少,亲朋好友,也不分哪个民族,大家都可以互相泼水,相互祝福,以求消灾灭病,祈愿风调雨顺。

泼水是有区分的。如果对方是老者,就舀起一勺净水,说着祝福的话,拉开对方的衣领,让水沿着脊梁流下去,被泼的人会很高兴地接受祝福,不会跑开。这一种泼法被当地人称为"文泼"。"武泼"就没有规定了,用瓢用盆用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头劈面地泼,泼者是为了向对方祝福,被泼者会认为是件很体面的事。到了夜晚,村村寨寨会举行盛大的游艺晚会。傣族人民敲起象脚鼓,跳起象征吉祥的孔雀舞。晚会上,人们唱民歌,猜灯谜,看焰火,狂欢到午夜。

"元旦"这天,处处人山人海。最精彩的活动是"放高升"和"丢包"。伴着人们的欢歌笑语,节日达到欢乐的最高潮。

这样热闹、独特、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怎能让人忘怀呢?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03033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