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期考试总结(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5:46:50
2023年期考试总结(3篇)
时间:2023-06-06 15:46:50 小编:文友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期考试总结篇一

1、考试前没有好好复习

2、考试时心理状态不佳,非常紧张

1、每天所有的课余时间均拿来学习、做作业、看书,上厕所除外。

2、提高每次作业质量,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其它科目,尽自己的力量完成会做的题目。

3、做作业认真审题,遇到选择题、填空题不乱写乱填,坚决做到先审题再思考最后再答题,不盲目的猜。

4、回家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使用电脑,在有关学习的情况下才使用电脑。

5、上课不和同桌及其周围的人讲话,在上课时不理睬与课堂无关的谈论、事件。

6、上课尽量精力集中,不发呆、坐飞机。

7、不在上课的时候睡觉,特别是数学课的时候。

8、不在上课时做与本堂课无关的事情,例如在数学课上做其它科目的作业之类。

9、改变我自暴自弃、破管子破摔的观念。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反思,找到自己的问题,然后改正,否则期中考试也就失去的它真正的意义。

期考试总结篇二

在语文教学中,七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我好好反思。我们都知道七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从七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初一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我意识到:要处理好培养求异思维与培养求同思维的关系。不是想法、说法越新越好,越与众不同越好。关键是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期考试总结篇三

一、

试卷分析

难度:限于出卷经验不足,所以不敢出难题、“怪题”、巧题。我从百余页试题库中,精减出这一套试题,甚至可以说我在出题时都有徇私——哪些题目我觉得自己的学生作不出来的我就坚决不选!这样编订出来的试题,可以说再也没有办法简单了!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自己应该是要受到批评的!全套试卷真正有难度的只有一个题目,而且是作为一个单选题出现的。所以总体而言,本套试题识记性较强,理解性题量不足,即难度偏低!

只是考察覆盖面:部分我认为特别重要的东西,其实仍然没有纳入试题,包括春秋分日的考查;而有些部分则略显繁冗。总体上说,覆盖面较广,比例页比较协调合理。

二、

学情简略概括总体而言,6个班如校基础相差不大,重点班稍好。但是学习态度差异相当大,1、2班课堂气氛活跃,课堂融洽和谐。而四个普通班气氛沉闷,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精神。甚至很多学生表现出对于学习非常不在意。

三、

四、

原因分析

1、教师方面:课堂上仍然存在讲多练少的情况。据部分同学反映,课堂上听的懂,但是课后做题不会。学生所用练习册《第二教材》偏难,不适合普通班学生使用。而教师很少从课外资料上面提炼出好的题目给学生练习,所以学生学到的知识点实践的机会比较小。

2、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识记较差。不少试题是以教材上文字为蓝本编写,但得分情况不理想。很多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在课堂多次强调过,仍然不知所以然。还有很多知识点记忆不准确,导致错误,比如讲黄道面记忆成黄赤面。反映至少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认真阅读记忆过教材,二是基础知识点应用太少,概念不明晰。

3、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明显的只求一知半解的情况。表现为学习中出现问题不及时解决,不喜欢问问题;还表现为上课不积极主动的思考,只求表面印象,不求用心理解!普通班的许多同学上课是用推的,在老师的催促下才会动动手,但是仍然不动脑。

4、学习习惯很差。经过半个学期的训练,课前现在有半数的同学能准备好教材、练习册等学习用品,但是课前预习、复习、作业等方面仍旧存在很多很深刻的问题。也表现为不问问题、不认真思考问题、不注重用图等大的方面。而小的方面则多不胜数。

5、作习题不注重作图用图。从开学到现在,我一直在致力于他们作图能力的提高,甚至有的时候全课时变成了一届美术课,但是学生依然没有形成很好的作图习惯。考后课堂上面随即调查了下,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具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竟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考试中间没有用过!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至少有5-10分可用该图顺利解答的试题丢分!可以设想,若注意了用图,普通班的平均分至少可以提高5分!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07149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