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二春节作文字 初二春节作文字九篇(优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39:00
最新初二春节作文字 初二春节作文字九篇(优质)
时间:2023-06-06 14:39:00 小编:文友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春节字初二春节字篇一

成片的红色,里面包含着节日的喜庆。

震耳的声音,其中跳跃着节日的欢愉。

浓郁的香味,充满着团圆的幸福。

家庭主妇们将对年的喜悦融入到了忙碌之中,勤劳的她们,为了让一家过上一个好年,一入腊月就开始忙乎了。扫家除尘、购置年货、张罗饭菜……一年到头所有辛苦,全都化成了满满的幸福。她们将对家的亲情,全部都融进了三十晚上满满一桌年夜饭的味道中了。

春节是孩子们最期盼的节日。在他们眼中,春节是美味的饭菜、绚丽的烟花、炸开的鞭炮。以及一笔不菲的压岁钱。兴奋的孩子们一大早就玩起了花炮,把宁静的空气一下子炸开了。大街小巷中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更是为春节平添了一份热闹与欢愉。一天下来,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鞭炮一样红彤彤的色泽。他们将过年的喜悦,倾注在了那“噼里啪啦”的声响里。

春节是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日子。三十晚上,全家人欢聚一堂,围着桌子互相举杯、道贺着,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祝老人身体健康、中年人事业有成、年轻人学业进步、孩子们快乐成长……无非就是这些简单的祝福,但老人们看到这样欢聚的场景,依然会露出如花的笑容,他们在春节里要的快乐很简单,只是图全家人的一个团团圆圆。

春节是上班一族难得轻松的时候。放下烦忙的工作,和妻儿走访亲戚,向父母敬一敬孝心,把思念和祝福传递给父母长辈、兄弟姊妹、挚爱亲朋……他们在春节需要的是一种闲适的感觉和一份舒畅的心情。

春节是游子们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当千家万户团圆之时,一些人却因职业特殊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虽然默默无闻,却一直在无私奉献,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自己却只能通过悠悠电波把爱和祝福传递给千里之外的父母亲朋!

春节是什么?它是快活的忙碌,是欢快的玩耍,是相互的祝福,是美满的团圆,也是默默的奉献……它承载着每个人都无法割舍的感情和幸福。

初二春节字初二春节字篇二

岁月的脚步匆匆,来不及向去年挥挥手,新年就到了面前。新年总会给人太多的憧憬,太多的畅想。

我不愿朔风掩去往昔,也不愿冬雪覆盖一切。过去的有多少记忆,多少故事,那怕是伤痛,是挫折,都值得回味、反思。但也不愿沉湎过去,受陈旧的桎梏,那怕是成功,是荣耀。因为过去的毕竟是过去,是人生时段中的一个句点。新年才是新的起点,新的开始。

走出沉闷孤寂的围城,漫步在大自然清新的空间,沐浴着新年的阳光和清风。看那冬至后的山野开始泛青,解冻的小河欢畅地向前流去,田头上冒出点点新绿,是在报告新年的喜讯。你会由衷地感到新年的一切多么让人欣喜,人生多么美丽。

当我今天站在新年的门槛,一种庄严、神圣之感由心而生。新的一年将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是值得终生记忆的一年。这一年将有多少历史盛事让你振奋和自豪,每个人的人生在这一年都会翻开崭新的一章,都会加倍努力,奋发进取。人生中许多缺撼都会在这一年弥补,事业的失败都会在这一年成功,家庭在这一年更加安康幸福,爱情生活在这一年更加多姿灿烂。总之,一切,一切,新年展现在面前的是一条金光大道,让你豪迈地走向人生的辉煌。

新年,有许许多多的畅想,每个人都会用行动诠释,让畅想变成现实。无论年复一年的更替,无论春夏秋冬的轮回,新年定会带给你新的美好!

悠远的钟声,送走了一个难忘的昨天;清脆的爆竹,宣告了一个崭新的纪元。山,在萧条中把春光积淀;水,在冰封下把清波潋滟;生机,就在这继往的凝练里提取;希望,就在这开来的生发上焕然。新年走来了,步伐迈进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和谐充满城市乡村,大江南北。合拍是我心中最大的愿望,超越是我眼前惟一的财富!

新年开始了,我们用希望擦亮天空,天空上飘过朵朵云彩,那是前进的旗帜挥舞的情景。我们用力量横扫大地,大地上吹过清新之风,那是前进的步伐展现的热切情怀。

初二春节字初二春节字篇三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人们最为非常重视的节日了。这不,还没到除夕,春节气氛就已经相当浓了。

瞧!街道上拥挤着来买年货的人们。很多家庭更是全家出动到超市购置年货,一些人在家门口忙着贴对联,挂灯笼。在我的家里,家人们也在紧张地忙碌着,爷爷,奶奶忙着杀鸡鸭,爸爸妈妈在厨房准备各种食材,我在房间里帮忙收拾屋子。

春节当中,除夕是我最喜欢的时刻了。除夕一到,我们全家都穿着漂亮的新衣服,在一起吃年夜饭。当晚,每个人都举杯欢庆新年,人人脸上会显露快乐笑脸。每当这个时候,我和哥哥就是全家最高兴的人了。除夕夜,我们可以一起坐到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这时候我们就会感到非常开心。

到了除夕之夜的晚上12点,我们就会到家里阳台去看烟花,夜空中灿烂多彩的烟花,将天空装扮得美丽绚烂,除夕的夜空变得如此美丽,这一幕就深深印入我的脑海了。

初二春节字初二春节字篇四

照陕西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在腊月就开始了。我们山西的春节和别处的春节差不多,但我还是要介绍一下我们的春节,因为我们还有特别之处。

在腊月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就开始准备了。我们要开始准备过年吃的,比如,我们要把大蒜,生姜和辣椒还有酱油和醋放在一起泡,这样到了吃饺子的时候,把罐子打开,光是闻闻味道就让人食欲大振,吃上那么一个生姜或大蒜,让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不仅仅是大蒜,我们还会把鸡爪和萝卜泡起来。

我们小孩子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去超市里买我们要吃的。西,我们会买糕点,糖果和一些果脯。而大人们则会去买瓜子花生,还有一些凉菜,当然,才是必不可少的,水果就不用买了,因为那些老人们会去买。我们第二件事就是去买对联和灯笼之类的装饰品了。第三件事,是我们男孩子最喜欢的事情,那就是买鞭炮。

孩子们高兴,大人们也忙碌。他们必须要准备过年的一切,比如,吃的,穿的,用的等等。这样好显示出焕然一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这天就好像是春节的彩排。在吃晚饭之前,农村的人会先在院子里放那中一连串的炮,在吃完饭后,我们就会让小朋友们出来玩炮,今天是不会放礼花的。

过了小年,我们这里许多的店铺都关门了,大家都要准备糍粑,年糕,和一些凉菜,我们陕西这边大部分菜都是凉菜的,老人家还要准备一些卤的东西,如,卤鸡翅,鸡爪,还有整鸡等。

除夕节真热闹。每家每户都干着做年菜,处处弥漫着酒肉的香味,每家每户都贴上了对联,挂上了灯笼,贴上了年画。除夕夜,大家都不睡觉,每个人都在守岁,除了一些很小的孩子。鞭炮声日夜不绝。我们这守岁的人都必须要吃一碗浆水面。

正月初一到元宵之前大家都会放鞭炮,拜年和朋友间家人间一起吃饭,出去玩等等。到了元宵节大家都一起吃元宵,放鞭炮。

初二春节字初二春节字篇五

八骏嘶风传捷报,五羊跳跃展新图。

50年代的年夜饭:几斤肉快活吃几天。

60年代的潇洒:在广阔天地里过年。

70年代的年货:新奇玩艺造出来。

80年代的娱乐:看春节联欢晚会。

90年代的拜年话:身体健康排第一。

现代社会花样更多,过几年一个样,呼机拜年,电话祝福,短信传情,餐馆年夜饭,旅游过大年。但这毕竟是少数时尚弄潮儿的好戏,大众的呼声是,年越过越淡了。可不是,这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一是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使得某些十分重要的春节民俗面临危机。庆丰收,祭祖和驱鬼,这是春节的灵魂。如今的人们,特别是城市的新生代们,不仅摆脱了农耕,而且也远离了宗法家族,春节庆丰收祭祖的意义消失了,人们现在相信科技,也不怕鬼敬神了,驱鬼也取消了。守岁,它是年节的核心。如果说,连它也省略的话,那肯定会影响到年节的地位,会减弱民众的节日心理,使人们觉得节日跟常日没有多大的区别,就会影响到节日的传承。它本来的意义是为了祈求长命百岁,现在人们已经失去了这样的信仰,就不太愿意熬夜了,但是我们把"守岁"当作一年中的不眠夜,大家在一起聊天、说话、娱乐、总结过去、畅想未来,这没有什么不好。

第二,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主流文化一直盛行激进主义。他们把现代化与传统对立起来,把科学与信仰对立起来,反传统、反宗教信仰;结果春节民俗中许多传统内容、信仰内容被破坏。例如,把公历第一天称为"新年",而把传统的历法新年改称春节,淡化了、模糊了春节的"新年"含义。以致于有人想取消春节,用阳历年取代春节。

第三,国外节日文化的引入对我国传统年节产生了冲击。物质享受为主的春节气氛淡化的一面,是以精神享受为主的西方节日的兴盛,现代生活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也需要多样化的节日。不同层位的人们大可从那些节日中获得情趣。越是多元化,本土固有的文化应该是最具有魅力的,一个民族的永久性,首先在于它文化的本土性。本土性越强化、越固有化,他的主导地位才能更突现出来。

时代不断赋予春节新的内容,时代也不断给予它新的挑战,不同的时代虽然内容上不断增新,但基本的形式和主题却始终保持不变,“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正是春节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表现。无论怎么变,它祝福吉祥如意的深层含义没有改变。春节家庭团聚的习俗至今相传,人们再苦再累,春节那几天一定要好好过,这是个人生理调整的需要,也是心理调整与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无论是旅游过年、上网过年、还是晚会过年,人们寻求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们在同一的时间以大致近似的方式作大体一致的选择,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与民族的需要。

一种民俗的传承是需要民俗心理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当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民俗心理必然发生变化。然而这种心理变化并不似社会变迁那样快,需要与新的生活方式进行长时间的整合。春节作为一个民俗,在社会的发展逐步摆脱农业主导而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的时候,去与留就是纯自然选择,而不能人为干预,其保留的也将是最有生命力的。

每个时代都为春节增添新的魅力,涂抹上新的色彩,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该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应该是民众在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我们只有在保持传统与接受现代生活方式方面找到一个契合点,我们才可能建构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也就是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传承我们的春节文化,强化它的本土性,再向世界进军,让它成为世界人民同乐的佳节!

初二春节字初二春节字篇六

调皮的金猴已经踩着祥云逐渐离我们远去,而雄壮的金鸡却踏着红日昂首展翅向我们飞来。正当人们兴高采烈,准备辞旧迎新的时候,春节,已加快了它的脚步,向我们翩翩走来。

春节,向我们走来。看!在农家的村庄里,到处弥漫着一种香香甜甜的粘豆包的味道。那是一种用玉米磨成粉后再和成面的食品,以豆沙为馅,吃起来香甜可口,美味极了。品相也好看,一个个粘豆包活像一个个金元宝。再瞧,这家早已把自家酿好的美酒拿出来了,这种酒闻起来就香醇美极了,十分诱人。他们是准备在春节那天“痛饮”一顿的。听!远处传来了几声猪的嚎叫声,啊,可能是有几户人家已经开始杀猪了,他们先把猪赶出了猪圈,把它们按在案子上,随后便用寒光闪闪的尖刀对着肥猪下刺去……小孩们却很开心,因为他们很快就能吃到美味的杀猪菜了。孩子们贴窗花,放鞭炮,穿着大衣去外面玩雪去了,整个农家尽现着春节的喜庆与快活。

春节,向我们走来。瞧,城市里的商场上挂起了大红灯笼,披上了五颜六色的彩灯,贴上了大红布条,上面写着打折商品的消息。人们的背包鼓起了,而手里的钱包却也没有瘪了多少。大家难以掩饰自己的兴奋之情。在家里,人们打扫房间,挂灯笼,贴对联,从里到外洋溢着一片喜气洋洋的欢乐气氛。虽然要过年了,但人们的工作压力却丝毫没有减弱,工作中的人们依旧忙忙碌碌。而在火车站,准备返乡的人群已经排成了长龙,他们拿着自己如视珍宝的物品——火车票,背着能装下几个人的行李包,拎着满袋年货,准备回家过年,说一说他们这几年在外地打工的“酸甜苦辣”,尝一尝爸妈准备的丰盛美食。虽然城市里还是车水马龙,但春节到来的气息已经被完全显现了出来。

春节,向我们走来。她像一位幸福女神,给我们带来了无边的喜悦,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憧憬,给我们带来新的.一年无尽的春暖花开!

初二春节字初二春节字篇七

深圳的春节是最特殊的。

深圳是一个流动人口极大的城市,每到过年,深圳便成为了一座空城。从一月十几号学生放假开始,这算是过年的开始。从这时起,每家每户都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老家。

过年前的深圳,那可是热闹非凡,街道上车满为患,到处找不到停车位;商场里人满为患,挤得没有落脚的地方;小区里的电梯供应不足。然而开始过年,人便越来越少。左邻右舍都高高兴兴提着大行李箱的锁上门回老家。原本拥挤的供应不暇的电梯,过年时便随叫随到。

大街上清清凉凉,虽然张灯结彩,但是几乎没有行人,没有几个人看。花市是最热闹的,这里可是摩肩接踵,人声鼎沸。深圳的爱国路花市,是全国最著名的花市之一,每逢过年,留在深圳的人,定会到花市逛逛。花市不光卖花,还卖过年的小玩意儿,春联年画,这恐怕是深圳最有过年气氛的公共场所吧!花市上人人喜气洋洋,穿着新衣裳,在这里选着年货。狭小的店铺里熙熙攘攘,商家总是应付不过来这样多顾客。虽然卖的东西都大同小异,但是走在这街上,却年味十足。瞅瞅吹糖人儿,瞧瞧小葫芦,望望红剪纸,看着这喜庆的传统民俗活动便是花市的最大亮点与乐趣。

除夕前是火车站飞机场最忙的时候,二十四小时连轴转,日夜不停的忙着。这时出深圳的人便是回老家,来深圳的人定是在这边有亲戚被接了过来。深圳的人似乎在一夜间换了一批。

深圳是现代的除夕。家家户户灯火通宵,一家人坐在沙发上边吃边看春晚。用电话是要排队的,虽然无法儿回老家,但也要打电话拜年,唠上两句。城市内不能放大型的烟花炮竹,但是街道上、花园里、楼顶上都有男孩子们玩着飞碟,摔炮等小样式的。

初一到初六,家家户户,都会到公园去玩一玩,那时的公园会挤满了人,深圳的春节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公园中和这样多人在一起,真是让人倍感温暖。

直到初七,去老家的人又要来深圳了,来深圳的人要回去了,元宵节以后,年便算是过完了,大人们上班,学生再过几天便要上学了,一切正常起来。

初二春节字初二春节字篇八

瑞犬换酉鸡,又是一年新春。每到这大年夜,铭记于心的.春节滋味永远是最那具乡土气的红薯干。

老家的红薯干有两种做法,一种蒸熟晒干,香糯绵甜;一种切片油炸,脆爽可口。

“阿囡,你和你爸妈在那么远的地方,可不能忘了我们的彝家话啊……”

我点头答应着,满心期待的却是那香甜的红薯干。那时父母在外县的单位工作,春节请了探亲假就带上我一路换乘,奔波回到老家乡下,望着那蜿蜒的石板路、烟熏火燎的老屋、体型吓人的水牛和狂吠不止的土狗,加上没路灯、没电视、没个像样的厕所……一切的不习惯都令我抓狂。这时,最能安慰我的就是那份香甜的红薯干,那份我在城里永远吃不到的红薯干。

伴随着锅底水烧干发出的“嗤嗤”声,红薯熟透的香甜味渐渐弥漫开来,揭开木甑盖子,甜蜜的水雾氤氲在我和奶奶四周。取出蒸熟的红薯,奶奶用沾过水的菜刀将熟红薯切成长条,偶尔递过一条黄澄澄的红薯心给我解馋。切好的红薯条整齐地摆放在竹篾簸箕中,再放到屋外的柴堆上,在冬日的暖阳下通风晾晒三、四天,脱了水分变干就能吃。如果天公作美,阳光够好,晾晒的时间够长,红薯干上还会形成一层淡淡的白霜,口感就会变的更甜更香。

晾晒好蒸熟的红薯干,奶奶带我回屋做油炸红薯干。她从灶旁拿出一个小塑料桶——那是我爸妈带回去的菜籽油,那时候菜籽油金贵,据说小小一瓶香油是要省着吃半年的,可奶奶总是毫不迟疑地将大半桶香油倒进铁锅,再次加柴添火,等热油上的泡沫散去,将之前切好备用的生红薯片放入滚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出锅滤油,放凉即食,一咬一个嘎嘣脆!

春节假期终于结束了。返程时,我对着村口大香椿树下那日渐佝偻的身影拼命挥手,而在我的行囊里装着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红薯干。

“阿囡啊,你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会说好多彝话了,你也要学啊……”

初二春节字初二春节字篇九

春节你可算来了,你知道吗?我等你好久了,我熬过了一次次的考试,清扫了一堆堆的做作业,打到了一个个奔上来用寒假作业来阻挡我向你迈进的老师。现在,终于等到你了。你可不要不耐烦,今年不同于往年。今年,我可是有三大不同之处来迎接你的,不要太激动,我会一一说给你。

第一大不同之处,往年我们都是回妈妈的老家,湖南度过这美好的大年三十和初一的,今年就不同了,我们要在陕西那黄土高原上度过这三十和初一。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自然就有不同的特色。想想就激动,不知不就中,脑海中就充满了那浓浓的泥土的气息,还有那朴实的衣裳与笑脸,更别说那豪放的大碗面。

第二大不同之处,当然就是食物的不同。

湖南的湘菜是细腻,细致的,而陕西是豪放粗犷的,普普通通的一碗刚出锅的白面条,撒上些许葱花,辣椒面,再挖一勺肉臊子,最后用金黄的菜油一泼,面的清香在葱花,辣子和臊子的相辅下,在脸盆般大的碗里,香气四溢,食欲大开。有心人还会搭配上清凉爽口的冻肉,在吃面时的烫嘴就被这冰凉的冻肉消掉了,相辅相成,使得这一份普通的饭菜变得与众不同。

更别说除夕夜吃的那晶莹剔透小巧的饺子,初一晚上吃的锅盔夹辣子,自家包的包子,做的馒头,每一样都别有用心。点点盐醋中,就蕴藏着不同于他乡的风土人情和那淳朴的心。

第三大不同之处,是陪我过年的家人不同。

往年都是外公外婆,姨妈,表姐,表妹陪我过年,今年是爷爷奶奶,四爷四奶,姑姑,爸爸妈妈陪我过年,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过年是很快乐很温馨的。但其实我的目标只有一个,我悄悄告诉你,嘿嘿,那就是红包!

每一年都是不同的,特别的。我们不仅要体味自己家乡的风俗,也要体味他乡的风土人情。这样,年味儿就出来了。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07406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