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06 10:39:35
大班科学教案(实用8篇)
时间:2023-07-06 10:39:35 小编:JSX江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科学教案篇一

1、观察叶子的特征和叶脉,知道叶子由叶脉、叶片、叶柄组成。

2、学习做科学小实验。

3、探索茶叶的特点,欣赏茶叶的颜色和形状。

4、复习6的组合和分解。

1、绿叶和枯叶。

2、小石臼、塑料碟。

3、图画纸、浆糊。

4、录音机、音乐磁带等。

1、复习歌曲《会跳舞的叶子》,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1)合唱歌曲《会跳舞的叶子》

(2)多可爱的叶子呀!春天到了,你发现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吗?(有的发出了新芽,有的树叶凋落了)

2、观察、接触各种植物的叶子,发现叶子的不同之处。

(1) 教师:“上次,我们外出散步时,收集到许多树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叶子都一样吗?请你仔细地看一看,比一比,什么地方不一样?把你地发现记录到记录卡上。”

(2)幼儿观察、比较、记录自己地发现。

(3)幼儿讲述自己地记录,分享经验。(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边缘不一样)

3、仔细观察,了解叶子的各组成部分。

(1)我们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发现叶子有这么多地不同,那么,你最喜欢哪片叶子呢?这片叶子有哪几部分组成?(叶脉、叶片、叶柄)

(2)你喜欢的叶子象什么?

4、实验发现枯叶和绿叶的区别。

(2)幼儿大胆想象,发表意见。

(3)实验:枯叶不能舂出叶汁来,绿叶则能舂出绿色的汁液来。

(4)为什么大部分树叶是绿色的?(这是因为叶中的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

(5)我们散步时发现有的树叶飘荡到了地下,为什么呢?(因为叶子缺乏水分和营养,所以变黄变干了就飘落了下来)飘落下来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叶子会慢慢枯死,因为水分都蒸发了)

5、了解叶子的用途。

(1)这么多的叶子有什么用呢?

(2)幼儿自由谈论,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3)小结:可以美化环境、挡风、遮雨、有的树叶可以加工成茶叶、有的可以做菜吃、还可以做树叶贴画来布置环境。

请幼儿用叶子粘贴图画,在展览区内进行展览。

大班科学教案篇二

1、对声音感兴趣,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2、知道噪音对身体是有危害的,喜欢好听的声音。

1、声音素材:市场的嘈杂声、啸叫声、鸡鸣声、流水声、汽车声。

2、豆子、棉花糖、罐子、玻璃杯、水。

3、各种能敲击的物品:打击乐、积木、碗、瓶子、筷子。

一、导入 用猜测法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播放声音(鸡鸣声、流水声、汽车声),用猜测的方法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依次播放)

师提问:是什么声音呀?

生回答:(鸡鸣、流水声、汽车声)

教师评价:a 你听得真仔细b 嗯,流水声,呦,被你听出来了c(汽车声)这个声音,大家都很熟悉呢!

二、活动展开

1、找声音

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探索生活中的物品怎样才能发出声音,找出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了解“振动”。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能发出声音呢?

(2)幼儿探索游戏

师提问:你是怎么让它发出声音的呢?

幼儿讲述自己探索的感受。

师:哦,他说敲一敲就有声音了。

师小结:两个物体相碰撞产生振动,就发出声音了。

2、了解声音强弱与用力大小和振动幅度的关系

师提问:刚才啊,你们每个人都敲了一样东西,敲出来的声音一样吗?

怎样敲可以使它的声音大一些呢?

怎样敲可以使它的声音小一些呢?

去试一试!

教师下位即时指导。

师提问:你是怎么让它的声音变大的呀?(用力敲)

怎样敲可以声音小一些呢?(轻轻敲)

教师在幼儿为难的情况下讲授一下振动幅度对声音强弱的影响。师:看,这个锣,我距离近点,远点敲,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师:用力大振动幅度大声音强;用力小振动幅度小声音就弱。

3、了解不同物品的音色特点,谈谈对不同声音的感受

师:这么多物品敲出来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

我们依次按接火车的方式,一个一个接着敲下去。一起来感受一下不同物体敲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听听它有什么特点。

敲声音游戏。

谈感受:你对哪件物品敲出的声音印象最深?为什么?这种声音怎么样?

教师引导:我对这件物品,音叉的声音印象深刻,它的声音很清脆。

4、通过探索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通过两种不同情况的对比,提出疑问,激起幼儿思考的兴趣,引导幼儿答疑解惑。

过渡:我这里有两个罐子,这两罐子一样,猜一猜,如果分别敲它们,声音会一样吗?(幼儿猜一样)

请一位小朋友敲一敲(哦,一样)

(1)教师出示两个相同的罐子,敲一敲(为什么我的罐子敲出来的声音不一样呢?)

在此过渡中激起幼儿探究的欲望。想不想找出这个秘密呀!

教师提供材料(豆子,棉花糖)(玻璃杯、水)

(2)分组尝试:请你们二人为一组,二个好朋友拿同样的罐子,利用桌子上的材料,试一试怎样让相同的罐子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3)讨论总结

讨论:在你尝试之后,你有什么样的发现,怎样可以改变罐子的声音呢?

总结:原来,放置东西的多少,软硬也能使声音变化。

5、分辨好听的声音和噪声

(1)师:小朋友们,这样的声音你喜欢吗?

教师放一段柔美的音乐

幼儿谈感受(优美,听了舒服)

师提问:这首音乐很优美,很好听。

(2)听噪音,谈感受

师:这样的声音呢?你也来听听看。(放市场的吵杂声、幼儿的啸叫声)

幼儿谈感受

师提问:听了这样的声音后,你有什么感受?(吵,不舒服)

师小结:好听的声音不刺激我们的耳朵,使我们的心情愉悦,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少噪音。

三、结束部分

简单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作用,并作为本活动的延伸。

师:声音很奇妙,还有许多作用呢?

看ppt图片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运用

(1)辨析熟悉的来人

(2)挑西瓜

(3)看病:听诊器

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声音呢。

回去后可以继续了解一些声音的作用,明天我们来分享你收集的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篇三

在农村的'孩子,自然的环境资源还是比较充足的,在我们村里,植物茂盛,大树小树很多,学校里面也有粗粗细细的树木,小朋友们不管是放学回到家还是在幼儿园里,小树都是他们最亲密的玩伴,有时候孩子们对季节引起小树的变化都非常的感兴趣,秋天的时候我们会组织孩子们去见落叶,夏天孩子们会在树下乘凉做游戏,现在正是春天万物生长的季节,结合孩子的好奇心,我组织孩子们用各种自制的工具来量一量校园的小树的粗细。

1、乐意用测量工具测量小树的粗细,并能进行比对。

2、乐意合作探索,感受小树的成长。

表格6张、皮尺6根

1、导入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我们可以用测量的工具来测量小树的粗细

3、布置测量方案

我们分为6小组,魅每组成员为6个,一个负责记录,其他成员负责测量和监督,测量好之后每组派一位成员进行解说。

4、解说与评价

5、活动延伸:小树每天都在长大,我们平时可能看不出来他的变化,需要利用一些工具来测量,我们把这次测量的结果保存好,等到明年春天我们再来测量,比一比他们长大了多少。

大班科学教案篇四

1.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些工具,体验和和感知工具与人们的关系。

2.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常见的工具,用时注意安全。

1.一篮黄、绿混合的豆子,一篮米,四个装着棉球的小口瓶子,四个掉了螺丝的玩具。

2.收集一些常用的工具,如:榨汁机、鞋刷、老虎钳、打印机、镊子、起子、筛子、漏斗等工具。

3.幻灯片。

4.《幼儿画册》第三册调查表。

2.在幼儿期待中,教师努力想徒手打开箱子,但未成功。教师向幼儿寻求帮助:“谁有好办法能帮老师打开箱子?”引导幼儿回忆相关生活经验。(可以用小刀、剪子……)

3.教师使用小刀打开了箱子,幼儿初步感知工具的作用。

1.教师从箱子里取出一系列材料,请幼儿帮忙完成四个任务:“在三分钟的时间里把黄豆和绿豆分开,把棉球从瓶子中取出,把米装进瓶子,把玩具修好。”

(材料:一篮混合着黄豆、绿豆的豆子,几个装有棉球的小口瓶子,掉了螺丝的几个小玩具以及脱落下来的小部件,小螺丝,一盆大米和一些饮料瓶。)

2.幼儿分小组自由选择一项任务,徒手操作。

3.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没能完成任务?”

4.鼓励幼儿大胆猜想:“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我们,让我们能比较容易地完成这些任务呢?”

1.教师逐一出示并介绍:榨汁机、鞋刷、老虎钳、打印机、漏斗、筛子、镊子、起子、塑料小篓子等小工具。

“这些工具中哪一件可以帮助你完成任务?”

2.幼儿分组讨论,选择工具。

3.幼儿使用工具操作,记时音乐和上次相同。

1.请幼儿用记录表记录、交流使用工具的情况。

2.教师和幼儿讨论两次操作的体会和认识。

教师:“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内,我们第一次不能完成任务,而第二次能顺利完成任务?”

大班科学教案篇五

1、向幼儿介绍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扩展幼儿的知识。

2、帮助幼儿了解动物与季节的关系。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

每人小动物卡片五张。幼儿用书画面“它们怎样过冬(一)(二)”

1、引导幼儿讨论动物过冬的不同方法。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感觉怎样?”(冬天,天气寒冷)“看一看,冬天人们是怎样过冬的?”(穿棉衣、安装取暖设备、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教师重点讲解,冬眠过冬的有蛇、乌龟、青蛙、刺猬。换上了厚厚的毛过冬的有兔子、松鼠。贮食过冬的有蚂蚁)“你还知道其它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狗熊是冬眠过冬,大雁和候鸟是南飞过冬的等)

2、巩固对动物过冬方式的认识。

“每人有五张卡片,看看它是什么动物?它是怎样过冬的?如果有你不知道的,请问老师和小朋友。”幼儿自由讨论、讲述图片内容。

“我们现在来做个游戏,看谁又快又正确,当老师说‘冬眠过冬的动物’后,请你在卡片种找出并举起,比一比看谁举得又快又正确。”(游戏重复数次:如换厚毛过冬的动物。贮食过冬的。南飞过冬的等等)

3、了解动物与季节的关系,知道动物有各种方法过冬,这是保护自己生存的最好方式。

“动物们为什么会有各自不同的过冬方法?”(保护自己生存,适应季节的变化)“假如这些动物不想法过冬,那将会怎样?”(冻死、饿死)

大班科学教案篇六

1. 了解神州号的特征以及宇航员在飞船里的生活,并尝试用绘画表现。

2. 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感兴趣。

1.幼儿对神州号发射的信息有所了解

2.神州号发射的图片若干

3.绘画材料

4.幼儿操作包

1.激趣导入

提问:你们听说过神州九号飞船吗?分享一下你的信息?

2.观看交流(

1)请幼儿观察参加神九发射的宇航员。

(2)通过观看体会宇航员在太空舱中的生活。

3.观察操作

(1)逐一出示神州号飞船从发射到返回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提问:神州号飞船在哪里?神州号的火箭上有什么标志?

宇航员乘坐在飞船的哪个部位?宇航员在飞船里是怎样生活的?(怎样行走?物品是怎样摆放的?服装是怎样的?)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4.联想创作。

引导语:

我们的航天科学家和宇航员们真了不起,造出了这么先进的宇宙飞船,他们还在不断地研究,以后的宇宙飞船肯定还要先进。 小朋友想想看,我们将来造的宇宙飞船是什么样的,把它画下来。

(1)指导幼儿绘画出宇宙飞船和火箭的主要特征。

(2) 展示幼儿作品。

1.在区角活动中学折火箭。

2.提供各种积木与废旧材料,在幼儿学会制作飞机的基础上,制作火箭、飞船、航天飞机。

3.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宇航员的资料,通过介绍、交流,知道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

大班科学教案篇七

1、结合故事、谈话、实验、音乐表演等不同形式激发幼儿积极动手动脑参与学习的兴趣以及表现出求知欲。

2、让幼儿知道水与人类、水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

3、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以及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爱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1、《三个和尚》的故事磁带

2、实验用品:盐、糖、奶粉、洗衣粉、药面儿、玻璃容器5个

3、"护水小标兵"胸饰、蓝色彩笔与幼儿人数相等

一、听故事《三个和尚》都打水。教师通过让幼儿听故事想问题说问题引发他们思考参与的兴趣。

1、教师放故事《三个和尚》,幼儿听故事

2、听故事后,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展开提问:

(1)三个和尚每天都要用什么?他们用水来做什么?

(2)他们打水的地方在哪里?

(3)他们三个最后用水做了什么?他们能离开水吗?

3、教师提出一个话题:我们的生活能不能没有水?为什么?

(1)幼儿自由的讨论交流。

(2)请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二、小朋友我们不能没有水,让我们来看一看水是怎样帮助我们的。(请幼儿观看课件关于水的各种图片)

1、结合看图,让幼儿了解生活处处需要水。

(1)图片一、幼儿看到各种工作是直接需要水来完成的。(消防队员,环卫工人用水浇花、轮船在行驶)

(2)图片二、幼儿可以看到农民用水浇地、发电站用水发电送给千家万户。

2、这"水"和我们的生活真是关系太大了,你们知道吗?就连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同样需要水。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1)幼儿分成5组,这5组桌子上分别放着盐、糖、奶粉、洗衣粉、药面儿、开始实验时,幼儿将物品放入玻璃容器中搅拌一下,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变化,并作成总结。

(2)教师讲解物品在水里溶解了。

3、出示一张图片:幼儿可以看到河水已经变黑了。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来听一首歌。小朋友们听一听小河在唱什么?

三、教师弹唱歌曲《小河之歌》前两段小河小河真快乐清清河水在歌唱,小河小河真快乐小鱼小虾都来了。

小河小河真难过黑黑河水在流泪,小河小河真难过小鱼小虾生病了。

小河小河真快乐清清河水在歌唱,小河小河真快乐小鱼小虾都来了。

1、幼儿边欣赏歌曲边创编动作。

2、教师提问:小鱼、小虾为什么生病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它们呀?(幼儿了解关于污染的问题)

3、拿出"护水小标兵"胸饰、发给每个幼儿,老师有个好办法:请你们画一条干净的小河送给小鱼小虾(让幼儿把小河画在胸饰卡片的背面)幼儿带好"护水小标兵"胸饰教师弹唱歌曲《小河之歌》第三段,幼儿做自由表现活动。

让幼儿总结我们该怎样做才是"护水小标兵"。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向身边的人宣传爱护水资源是"人人有责的"。

本次活动操作性很强,是本次主题的一个综合性的延伸,孩子们对水的科学小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平时操作的比较少,所以兴致相当高涨。活动中孩子们更加能体会到水的作用之大,由于我们在活动之前有过一次断水经历,所以这次活动对孩子们意义是深刻的。

小百科:水(化学式:h?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

大班科学教案篇八

1、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纸能吸水的特性。

2、体验发现的快乐。

3、懂得爱护书籍、爱惜纸张。

1、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各种纸:蜡光纸、植绒纸、牛皮纸、砂纸、卡纸、面巾纸、电光纸、手工纸、报纸、宣纸、瓦楞纸等,并请家长告诉幼儿用途。

2、水盆六只,抹布六块。

3、已经上过社会四大发明一课,并在主题墙上,布置蔡伦造纸过程的图片、各种纸制艺术品等。

(一)引导幼儿观察,初步感知纸的不同类型

1、请幼儿将自己和家长收集的各种纸拿出来,向同伴介绍,它的名称叫什么?有什么用? (蜡光纸、植绒纸、牛皮纸、砂纸、卡纸、面巾纸、电光纸、手工纸、报纸、宣纸、瓦楞纸等)

2、你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纸,你的纸和别人的纸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有的薄、有的厚;有的能写字、有的不能;有的光滑、有的粗糙等)

(二)给纸宝宝洗澡

1、幼儿将所有的纸放在水盆中,分别给纸宝宝洗澡。

2、集体交流,纸宝宝遇到水后,变成怎样了?。(有的烂了,变成纸浆了;有的纸还好好的,不怕水)

3、讨论:为什么有的纸怕水,有的纸不怕水(观察比较两种纸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4、小结:我们用的纸有的很怕水,一沾水纸就坏了,我们在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尤其是我们的书本。

(三)游戏:船儿飘飘

1、纸可以用来做什么?幼儿自由交流 (纸可以用来写字、画画、折东西、撕纸、包装等)。

2、幼儿选择多张不一样的纸,将它们分别折成大小不一的小船。

3、将自己折的小船放在水盆中,四人一组,看谁的小船在水面上飘的时间最长。

(四)分享交流

1、交流谁的小船飘的时间长,谁的小船先沉下水?

2、讨论:所有的小船到水里都一样吗?..出处.(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

3、为什么有的小船先沉下去?(有的纸吸水快,有的纸吸水慢,有的纸不吸水)。

(五)活动延伸:

1、游戏:纸的力量、怎样使纸落得快、纸运水、谁的飞机飞得远等。通过一系列游戏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纸的特性和用途。

2、通过“报纸的烦恼”教育活动,激发幼儿收集各种废旧纸制品,利用废旧纸制品进行纸艺创作的兴趣。

此活动适合大班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材料准备方面过于充足,使幼儿无法专注与几种代表性材料的探索。在以后的材料准备中应考虑周全。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09769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