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读书笔记精选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21 15:34:50
论持久战读书笔记精选三篇
时间:2023-07-21 15:34:50 小编:JSX江

《论持久战》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是经过长期残酷斗争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这部讲演,不仅总结了我国抗日战争的经验,而且总结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经验,不仅有极其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意义,而且有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意义。是小编整理的论持久战读书笔记精选三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持久战读书笔记 1

《论持久战》读书笔记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所做的讲演。该讲演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并从全国的战略全局出发,深刻地论述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从而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深刻地阐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指出全国人民参加抗战,坚持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条件和基本保证,批判了脱离群众的片面抗战路线。提出了实行持久战的具体战略方针,即在抗日战争的第一、第二阶段中,实行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在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提出抗日战争三个阶段在全体上的主要作战形式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八路军的战略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和其他一系列作战原则。批评了单纯防御的错误方针和轻视游击战争的错误观点。讲演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讲演最后坚定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论持久战》是一部指导抗战走向胜利的光辉著作,对于研究抗战时期的军事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持久战读书笔记 2

论持久战读书笔记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所做的讲演。该讲演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并从全国的战略全局出发,深刻地论述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从而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深刻地阐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指出全国人民参加抗战,坚持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条件和基本保证,批判了脱离群众的片面抗战路线。提出了实行持久战的具体战略方针,即在抗日战争的第一、第二阶段中,实行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在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提出抗日战争三个阶段在全体上的主要作战形式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八路军的战略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和其他一系列作战原则。批评了单纯防御的错误方针和轻视游击战争的错误观点。讲演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讲演最后坚定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论持久战》是一部指导抗战走向胜利的光辉著作,学习这部著作,对于我们今天认识抗战、缅怀先烈、激励人民奋勇前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论持久战读书笔记 3

《论持久战》读书笔记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所做的讲演。该讲演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并从全国的战略全局出发,深刻地论述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从而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深刻地阐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指出全国人民参加抗战,坚持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条件和基本保证,批判了脱离群众的片面抗战路线。提出了实行持久战的具体战略方针,即在抗日战争的第一、第二阶段中,实行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在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提出抗日战争三个阶段在全体上的主要作战形式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八路军的战略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和其他一系列作战原则。批评了单纯防御的错误方针和轻视游击战争的错误观点。讲演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讲演最后坚定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论持久战》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是经过长期残酷斗争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这部讲演,不仅总结了我国抗日战争的经验,而且总结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经验,不仅有极其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意义,而且有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意义。

《论持久战》读书笔记

战爆发后,国内出现了两种错误舆论:一种是中国必败论,认为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军事工业薄弱,战争必败;一种是迅速胜利论,持有这种论调的人,不是不了解中国战争实际情况的观察者,就是封建地主阶级或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于这两种论调的流行,大大地动摇了一部分人的抗日信心。为了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深刻认识抗日战争的规律,增强战胜敌人的信心,迫切需要一部系统论述中国抗日战争的规律的理论著作。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初期曾多次讲过,他要在适当的时候写一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用以指导抗日战争。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毛泽东便集中精力撰写这部著作。经过一个漫长严寒的冬季,毛泽东终于写出了《论持久战》这部科学理论著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讲演。讲演从世界战争发展大势,讲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讲到抗日民族战争的特点,指明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讲演指出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将是“战争的持久性”和“战争的速决性”的统一;中国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将经历一个“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抗日战争三个阶段中,战略防御和战略相持是主要的,战略反攻则是次要的。讲演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阐述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抗战的必要性;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强调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讲演最后坚定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讲演最后说:“‘亡国论’和‘速胜论’都是错误的。抗日战争是一场十分复杂而又艰苦的斗争,不仅需要全中国人民的长期奋斗,而且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

《论持久战》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是经过长期残酷斗争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这部讲演,不仅总结了我国抗日战争的经验,而且总结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经验,不仅有极其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意义,而且有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意义。

《论持久战》读书笔记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所做的讲演。该讲演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并从全国的战略全局出发,深刻地论述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从而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深刻地阐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指出全国人民参加抗战,坚持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条件和基本保证,批判了脱离群众的

【论持久战读书笔记精选三篇】相关推荐文章:

读书笔记作文 读书笔记作文450字

读书笔记作文

童年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简爱》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09840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