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反比例的知识总结通用篇一
活动1
问题:
你们还记得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吗?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一次函数图象的知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为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奠定基础。
师生形为: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活动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活动2
问题:
例2 画出反比例函数y= 与y=- 的图象。
(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示范画出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再让学生尝试画出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
设计意图:
通过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用描点的方法画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其他函数的图象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师生形为:
学生可以先自己动手画图,相互观摩。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顺利进行三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
2是否熟悉作出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3在动手作图的过程中,能否勤于动手,乐于探索。
比较y= 、y=- 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由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并使学生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种双曲线。)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两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共同特征(都是双曲线),以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类比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目的。
师生形为:
学生分组针对问题结合画出的图象分类讨论,归纳总结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共同点,为后面性质的探索打下基础。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积极引导。
活动3
问题:
观察反比例函数y= 与y=- 的图象。
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以及不同点吗?
每个函数的图象分别位于哪几个象限?
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变化如何变化?
任意一组变量的乘积是一个定值,即xy=k.
(注意:双曲线的两个分支都不会与x轴,y轴相交。)
设计意图:
师生形为: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教师巡视,引导学困生完成任务。
问题: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反比例的知识总结通用篇二
《反比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教学了正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阶段比例初步知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1、通过感知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认识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的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我在教学时就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由被动听转化为主动学,放手让他们主动去探索出新知识,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学到探究新知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充分感知、比较、归纳、概括总结出反比例的意义,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采用引探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分为四步:
a)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资源重新整合和利用,我从创设观察图形的变化中“找规律”引入,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找出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抽象出关系式,通过对表格的填写、作图象数形结合让学生感到这种变化关系跟正比例关系不同,哪是什么关系呢?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b)通过对“找规律”、“游长城”“分果汁”等不同的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引导学生在关系式、表格、图象、三种不同的表现形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自主发现其中的规律,并逐渐领会反比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获取新知奠定基础。
c)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小结得出反比例的意义后引导学生讨论情境(一)中不成反比例量的原因,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消化。
作业是“练一练”第1、2题。
作业的设计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反比例的知识总结通用篇三
一、定位较准,立足于本校学情。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本节复习是按知识点复习,目的是落实知识点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题型,通过教学来看目标已达成。
二、习题设计合理,立足于思维训练。本节课每个知识点都设计了针对性的练习,通过练习学生的解体技巧、方法、思维都得到了解决。
一、预见性不够。这主要体现在知识回顾中的第二题,本来打算一点而过,结果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老师的预想,老师势必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他们一一纠正,从而浪费了时间,自己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灵活性还不够,掌控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对学生的情感关注太少。如果在一开始就用生动活泼激趣的语言导入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对少数同学的回答能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不但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坚定学习的信心。
一、在上课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因为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只有给了他们情感上的极大满足,学生才会获得渴望成功的动力,我们的自主学习活动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二、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解后的反思方法、规律得到了及时的小结归纳;解后的反思使我们拨开迷蒙,看清”庐山真面目”而逐渐成熟起来;在反思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在反思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交流、合作,学会了分享,体验了学习的乐趣,交往的快慰。
反比例的知识总结通用篇四
1、本节 课讲述内容为北师大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五章《反比例函数》 的第二节,也这一章的重点。本节课是在理解反比例 函数的意义和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其图象和性质的过程。
2、对教材的分析
(1) 教学目标:进 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体会函数三种方式的相互转换,对 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和;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2) 重点: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3) 难点: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1、提问:
(1)=4/x 是什么函数?你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吗?
(2)作图的步骤是 怎样的
(3)填写电脑上的表格,开始在坐标纸上描点连线。
2、按照上述方法作 =—4/x 的图象
3、 对照你所作的两个函数图象,找一下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让学生观察函 数 =/x 的图象 ,按下动画按钮,在运动中观察值的变化与函数图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与同学充分讨论有何规律。
2、演示反比例函数中心 对称的性质以及轴对称性质,显示反比例函数的两条对称轴。
3、让学生观察函数 =/x 的图象,观察过反比例函数上任意一 点作x轴和轴的垂线,观察其围成矩形的面积变化情况。
(1) 拖动,使变化,观察不断变化过程中,矩形面积的变化情况,讨论得出 结论。
(2) 拖动函数上的点,观察矩形面积的变化情况,讨论得出结论。
1、给出两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判断哪一个是 =2/x 和 =—2/x 的图象。
2、判断一位同学画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否正确。
反比例的知识总结通用篇五
一、复习
1、大家好,我是西街小学的刘老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成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满足的条件:两种量成相关联的量,意思就是说这两种量有关系2它们乘积一定,这决定了两种量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一种量随着另外一种量增大而减小。这两个条件,我们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代替:xy=k(一定),满足这个式子就可以证明出他们是反比例关系。接下来我们观察这个等式的特征。等号右边是一个定值,等号左边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相乘。抓住反比例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的特征,对于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十分重要。下面我们结合练习题进行讲解。
二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1)全班人数一定,按各组人数相等的要求分组,组数与每组人数 根据常识我们知道,组数和每组人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组数乘以每组人数等于全班人数,根据条件可知全班人数一定。所以组数和每组人数成反比例关系。
(2)生产手机的总量一定,工作时间和效率
同样工作时间和效率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工作时间乘以效率等于工作总量,有条件可知,手机的总量是一定的,所以生产时间和效率成反比例关系。(3)在一块菜地上种的黄瓜与生菜的面积。
黄瓜和生菜的面积是相关联的量,但是黄瓜的面积+生菜的面积=菜地的面积,不符合乘积一定的条件,所以不是反比例关系。通过上面的题目我们不难发现判断两种量是否相关比较容易,重点在于判断乘积是否一定。
二、填一填。
(1)平行四边形的()一定,()和()成反比例关系。平行四边形中哪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我们首先能够想到它的面积公式,底乘以高等于面积,我们让面积一定,就刚好符合反比例关系的表达式,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2)三角形的()一定,()和()成反比例关系。同样我们会想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乘以高除以二等于三角形的面积。这个等式与我们的反比例的数学表达式有所不同,等号的左边多个2怎们办?我们可以通过等式的性质对这个式子变形,两边同时乘以二就可以得到底乘以高等于三角形的面积乘以2。我们让三角的面积一定,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也是一定的。这样就符合我们的关系式。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也成反比例关系。对于第二题,我们主要是对相关的公式进行变形然后判断。
三、有x,y,z三个相关联的量,并有xy=z.(1)当z一定时,x和y成()比例关系;(2)当x一定时,z和y成()比例关系;(3)y一定时,z和x成()比例关系。
我们看第一题,x和y 直接满足了题目中的条件xy=z,所以很容易判定是反比例的关系;第二题,当x一定时,我们就把x放在等式的右边,x等于z除以y,满足了正比例的数学表达式,所以x和y 成正比例关系;我们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判定第三题,y一定时,我们就把y放在等式的右边,y等于z除以x,满足了正比例的数学表达式,x和z 成正比例关系。这种题型就是考察对代数式的转化能力。一般可以通过对代数式进行变形,把两种相关量写在等号的左边,不变的数写在右边。在看他们是乘还是除,继而判断是什么比例。以上就是我们学习的全部内容,谢谢。
反比例的知识总结通用篇六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3页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第4、5两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像上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即每个点都表示路程和时间的一组相对应的数值。
2、使学生能利用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直线,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
教学重难点: 认识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体会正比例图像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2
1、出示例1的表格
谈话导入:同学们,像例1中表中的数据,有时也可以用图象的形式来表示。出示已标出纵轴、横轴以及相关信息的方格图。
2、师先示范描点(一两个),让学生按照要求描出表示其他各组数据的点。
3、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点的排布规律,用直线连接。
4、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2)图中所描的点在一条直线上吗?
5、对刚才的第(3)个小问题进行指导。(师边演示边讲解)
(1)先在纵轴上找到表示2.5小时的点,并从这点起作纵轴的平行线,与已知图像相交与疑点。
(2)再从交点起作横轴的平行线,与纵轴相交得到一点。
(3)最后依据与纵轴的交点进行估计。
(4)行驶440千米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2)用描点法画出表中两种量的正比例图像。
(3)利用图像进行估计,体会正比例图像的意义和作用。
2、练习十三第4、5题
第4题的第(1)题,学生可以根据图像的特点来说明判断理由,也可以从图像上选取几个点,根据这些点所表示的路程与时间分别求出比值,再作判断。
第4题的第(2)题,要求学生根据图像进行估计,答案有些出入是允许的。
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通过组织交流帮他们进一步明确方法,加深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再提出一些类似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课前思考:
这一课时的学习内容是新增的,借助直观的图像来帮助学生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为以后的学习作适当孕伏。
虽然有配套的教学光盘可以使用,但我想在教学例题2时,教师还是在黑板上边讲边画图像比较适合。在例题2的学习中也就是在画图像的过程中,要结合第一个问题的思考要引导学生把所描出的这些点和原来表中的数据进行对照,以此来理解图像上的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结合第二个问题的思考要让学生看到所描出的这些点刚好在一条直线上,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的特点。在画好图像后结合第三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加深对图像上的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的认识,并初步体会正比例图像的实际应用。教材编写无法展示画图像的动态过程,所以利用板书画图像的过程可以把这些问题穿插其中。
课前思考:
与孙老师有同感,这张图像是如何得到的?要将整个的过程比较完整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沈老师新授的处理太快了。
可以先出示图,引导学生理解横轴与纵轴所表示的含义,再引导学生根据例题1表格中第一列数据,找到在图上是哪个位置?你是怎样想的?在学生想通了如何看横轴与纵轴,会找横轴与纵轴的交汇点后再引导学生交流如何找其他几列数据在这个图上的位置。最后将所有的点连接,观察这个图像的特点。
第二层次:根据图像,进行类推判断。
今天没有将例题2的光盘好好研究,明天去看看。如果光盘可以这样操作,就使用光盘,如果光盘不能动态演示这个过程,将采纳孙老师的方法,将图画在黑板上研究。
对巩固练习中出现的类推判断习题,我觉得是让学生根据图像进行大致的观察与推断,不需计算精确数据。
课前思考:
例2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并借助直观的图像加深对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的认识。
我也比较倾向孙老师的方法,在黑板上向学生展示正比例图像的绘制过程。画出正比例图像后,通过指导学生根据图像解决问题3,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解图像上任意一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学会利用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接受高老师的建议,新授的处理是太快了,所以接受了各位老师的意见,我利用实物投影,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展示出来。由于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学生很容易概括出正比例图像的特点是成一条直线。
在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时,发现班级有个别学生画图的顺序不是很正确,所以也就顺势强调了画图的时候要先描点,再连线,并且将学生的画的图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做练习十三的第4题时,“小军20分钟大约行了多少千米?”有的学生说是5,有的学生说是6,虽然教材上没有要求学生做出精确的判断,既然学生有了争论。我就让学生向办法通过计算来验证。基本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求出1分钟行了多少千米,再算20分钟。另一种是列出相应的比例式:根据图上的数据30分钟行8千米,那么对应的20分钟行多少千米呢?这里需要向学生说明的是根据图像找数据的时候一定要找很明显的点,不要去找那些没有标明具体数据的点。这里也涉及到一个问题,接下来求的是“行20千米大约用了几分钟?”两题结合在一起,学生如果用算术方法做的话,有一小部分学生会出错,因为上学期在解决这一类问题:“求1千米需要多少分钟和求1分钟行驶多少千米”的时候,尽管反复强调,仍然有一小部分学生会错。所以我个人认为有必要让学生掌握根据相对应的比例式来解答,也为以后的教学做铺垫。
接下来一个班上课的时候,我在教授完例题的时候就提出了让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根据图像找的数据是否正确,总的来说,较上节课相比,上下来感觉很轻松。
课后反思:
和沈老师有同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清晰、易懂。在例题2的教学中,主要让学生了解了如何在图中找到各组数据相应的点,以及这些点的排列规律和图像的特点,最后是根据图像来估计。在后面的练习中,如有估计5分钟打了多少个字,打750个字要多少分钟这样的问题,有些学生在看图估计时会出现错误,错误原因是把第一组数据2分钟打100个字当成1分钟打100个字。还有一个错误是遇到问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时,学生就不去思考这两个量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计算比值,结果就出现用时间比路程或是订报纸份数比钱数。当然这样比,两个数量的比值相同,但学生就没有真正理解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没有认真思考这两个数量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它们的比值到底表示什么。在这里如果没有弄明白的话,那么下一课时学习反比例后,问题更大。
课后反思:
例2的教学,我先在黑板上画一个空的数轴图,让学生试着,在图中表示出表数的各组数据来,再让学生说说各点表示的意思,说说这些点看上去有什么规律(在同一条和直线上),在此基础上连点成线。最后让学生通过找对应量,并让学生通过计算进行了验证,计算还用了两种方法,一是算术法,一是解比例法),感受正比例图像直线特点。这一节课的设计是很有价值的,对日后中学数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反比例的知识总结通用篇七
《反比例》
《反比例的意义》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7-48页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教学了成正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例”知识的深化,是后面学习“用它解决一些简单正、反比例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比例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数量关系,通过举例、交流,知识迁移,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反比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求新知,最后深化新知。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首先通过对正比例的复习,直接导入新课教学,揭示课题“反比例”,例题学习,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三种量中的变化规律,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在教师的引导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然后进一步抽象概括反比例关系式:xy=k(一定),接着运用反比例的知识,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反比例,进一步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认识。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正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放手让他们主动去探索出新知识,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学到探究新知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采用引探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关系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能力目标: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构建过程,培养发现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反比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感悟到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关系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难点:掌握反比例的特征,能够正确判断反比例关系。
小组合作,归纳推理,探究交流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复习猜想导入,引出问题。
1、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什么叫正比例关系?
2、在生活中两个相关联的量有的成正比例关系,还可能成什么关系?学生很自然想到反比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问学生想学反比例的哪些知识,学生大胆猜测,对反比例的意义展开合理的猜想。由此导入新课。
达成目标:猜想导课,激发探究愿望
(二)共同探索,总结方法。
1、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2)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探究过程,体验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的学习方法。
2、情境导入,学习探究。
(1)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高度(厘米) 30 20 15 10 5
底面积(平方厘米) 10 15 20 30 60
体积(立方厘米)
提问:根据列表,你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回答:表中的两个量是高度和底面积。
高度扩大,底面积反而缩小;高度缩小,底面积反而扩大。
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300.
(4)计算后你又发现了什么?
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都是300,乘积一定。
教师小结:我们就说水的高度和体积成反比例关系,水的高度和体积是成反比例的量。
教师提问:高底面积和体积,怎样用式子表示他们的关系?板书:高×底面积=水的体积(一定)
(5)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他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板书:x×y=k(一定)
(7)比较归纳正反比例的异同点。
达成目标:比较思想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十分普遍的数学思想方法,《成反比例的量》是继《成正比例的量》一课后学习的内容,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有相似之处,学生从知识的差别中找到同一,也可以从同一中找出差别,学生学习新知识,进行深化拓展,归纳总结。
(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1、生活中,哪些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关系,举例说一说。
2、课后做一做每天运的吨数和运货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3、出示反比例图像,与正比例图像进行比较学习。
达成目标:学生利用对反比例概念的理解,判断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学会分析并进行判断。
(四)反馈巩固,分层练习。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
(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5)小明拿一些钱买铅笔,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达成目标: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应用性。
(五)课堂总结,提升认识
【板书设计】 反比例
高度(厘米) 30 20 15 10 5
底面积(平方厘米) 10 15 20 30 60
体积(立方厘米) 300 300 300 300 300
高度扩大,底面积反而缩小;高度缩小,底面积反而扩大。
高×底面积=水的体积(一定)
反比例关系式:x×y=k(一定)
反比例的知识总结通用篇八
3月4日我们参加了市教研室在三中举办的《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分层教学教研活动后受益匪浅。《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所在。它安排在学生理解了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并掌握了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如何以新课程的理念设计和实施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数学老师关注的焦点。
这节课,两位老师的引入侧重点不同,增中的数学老师从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画法单刀切入,给人蹂雪无痕之自然感觉;三中的刘老师先从复习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画图象步骤入手,本来设计也很好,只可惜第一道选择题“是反比例函数”的正确答案“c:y=”的干扰答案“d:y=”有很多学生误选了而没有详细解释,使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可能会影响效果。两位老师的引入侧重点虽不同,但异路同归,很快就引出本节第一个新内容——画反比例函数图像,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图像的异同点。课堂上采用整体感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感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研讨,掌握了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具体地说,两位老师都有如下几个特点:
1、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反比例函数图象
一环节让学生绘画并交流图像的形状。
2、注重及时总结梳理知识,课堂上及时总结,使学生清楚地把
握并记忆重点知识。
3、注重分层指导。所设计的讲题、练题、作业题比较有梯度。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如合作探究、分析研讨、设疑等
6、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总之,这两节课上得很实在。相比之下,我们更欣赏第一节的异地教学,老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境与空间,不束缚学生的思维,画图象一开始就用网格,发挥着抽象问题具体化,突破难点的作用。老师的教态大方,语言流畅,驾驭课堂能力很强。整堂课用了各种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真正令学生乐学、教师悦教。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183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