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碳达峰碳中和对企业影响篇一
xx省在“十四五”期间,贯彻执行水泥错峰生产政策成绩显著,无论在环境保护、行业效益提升和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方面都为全国作出了表率。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对“十三五”的错峰生产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经验总结很有必要,意义重大。今天的会议除了省内水泥企业领导人外,还有工信部原材料xx处长,xx省工信厅孔庆成副厅长、xx调研员,以及省生态环境厅xx同志,以及济南市、泰安市、潍坊市、聊城市、德州市、烟台市、济宁市、临沂市工信局都来参会,足以说明工信部、xx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水泥错峰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xx省是贯彻执行水泥错峰生产政策最好的省份之一,尤其是省工信厅和生态环境厅在制订和执行水泥错峰生产计划和督察中,认真落实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xx省水泥行业协会组织力量,依靠大企业带头引领发挥作用,真正做到“政府两厅”口径一致,协会按环保和市场需求精准制订错峰生产计划,大企业带头执行、督察停窑到位,全省年错峰生产165天,有效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改善环境,实现行业效益稳增长,是我国制造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严格贯彻产业政策的成功典范。
从“十四五”起,工信部和生态环境部将水泥错峰生产提升为“常态化”,充分显示出政府主管部门将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对能源高消耗和污染重排放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及持续性。
常态化错峰生产政策是科学的,符合水泥生产、经营和市场运行规律。
水泥窑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因燃烧煤炭带来环境污染,在确保水泥产品市场供给的前提下,维护熟料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减少熟料过剩产能,既能改善燃煤带来的环境污染,又能压减库存降本增效,对企业、对环境、对市场三者有利。通过控制供给侧产量来有效化解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以季节变化、市场需求变化来制定水泥窑错峰生产时间表,精准有效,凡是错峰生产计划执行到位的地区,即使产能利用率较低,行业效益依然稳定。常态化错峰生产是根据南北市场和季节差异,有计划地制定不同的停窑时限,以限产降库存为目的,解决全年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化解产能过剩和配合改善环境问题。环保的差异化绩效分级管控是针对短时间内、不确定时间段的重污染预警期间临时要求不同地区的企业停产限产,以压减局部地区污染排放总量为目的,解决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两项政策相辅相成,并不存在绩效分级政策取代常态化错峰生产政策。常态化错峰生产是针对全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分级政策是针对局部地区大气污染管控的措施;常态化错峰生产针对的是全省水泥窑企业,绩效分级政策针对的是防控重点地区的所有企业。因此,即使环保a级企业可以在重污染预警期间不停产,也不可以说a级企业不用执行错峰生产。
常态化错峰生产促进了行业协会组织的行业自律诚信,形成了先进行业文化。
推行常态化错峰生产,一靠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二靠大企业领导人的格局和企业社会责任担当,三靠行业协会职能发挥和协调服务能力。贯彻常态化错峰生产政策,企业是执行主体,政府是引导督查,协会是服务平台。正是由于推行常态化错峰生产,各级协会组织在强化行业自律诚信方面有了抓手,也正是在执行错峰生产过程中,彰显了一批有思想格局有责任担当的企业领导人,形成了“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于行业利益之中”的先进行业文化,先进的行业文化也是生产力。水泥行业每年举行一次大企业领导人圆桌会(c12+3峰会),对行业发展和每年的重点工作达成共识意见。跨省区域之间的错峰生产计划协调,有效缓解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一大部分省水泥协会主动与上下游行业协会互动,有效化解了市场中成本传递的矛盾,水泥行业的错峰生产经验正在被其他行业学习效仿。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分析市场需求变化,制定错峰生产计划中,不能讨论协议定价,必须加强反垄断意识,反不正当竞争。
常态化错峰生产是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最大亮点,是一项重大的产业政策创新成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调对供给侧的结构性改善和维系供需平衡,从而实现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在水泥窑需要限产停产的大势下,形成了控制新增产能项目建设,促进企业技术改造降成本,市场自我约束讲诚信经营,行业生态文明讲文化建设,企业管理向“价本利"转型,行业高质量发展有了基础。“十三五”后期,水泥行业利润创出了历史新高,企业环保投入创出了新高,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创出了新高,用企业员工的说法,没有错峰生产就没有水泥人的尊严,更谈不上企业创新发展。这就是常态化错峰生产在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最大亮点。
政府部门常规的行业管理多是在规划和金融政策层面,面对完全市场化竞争的、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如何动用行政手段去干预无序竞争的市场,引导困难行业走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需要政府服务创新,决策部门观念创新。水泥错峰生产政策来源于北方地区水泥企业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建议,政府主管部门有服务市场的意识,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先进管理模式上升到行业管理的产业政策,并以国办发文件形式颁发,这本身就要有政策创新的勇气。
好政策要有可操作性,必须有创新。在贯彻执行水泥错峰生产政策过程中,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市场协调功能,协助政府来贯彻执行产业政策,借助强化行业自律诚信,逐步完善错峰生产政策的市场可操作性。可以说,没有错峰生产政策,企业不可能自发主动停窑;没有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错峰生产政策很难完善;没有大企业的引领担当,错峰生产政策不可能执行到位。很多好政策没能下沉,其中很重要的是政策在可操作性方面缺少创新。
因此,常态化水泥错峰生产政策,是我国引导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的产业政策创新成果。
常态化错峰生产有利于推动水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是企业减污降碳、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助推器。
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是达峰后逐年碳排放减量,直至实现碳中和的碳净零排放。其实,多年来水泥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几乎都是与碳减排有关联,尤其“十三五”开始推行的错峰生产政策,为水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奠定了基础。碳达峰一个重要内容是确定达峰时间、峰值量和分配碳配额,执行错峰生产后,各行政省区根据市场需求量,较为客观真实地记录出实际产能利用率,各企业的实际产出量,这为碳达峰的峰值统计,各企业的碳配额计算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数据支撑。今后的常态化错峰生产不仅要解决停窑限产保障市场供应的问题,还可以将约束性的碳配额指标纳入错峰生产一并调控。
水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限于未来的碳减排工作,减少污染排放、行业结构调整、资源综合利用同样重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带来的行业结构性碳减排短期潜力更大。尤其是未来的碳中和不是一个企业或集团之力能够完成的,需要借助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合力才能共同完成。
碳达峰碳中和对企业影响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承载着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网是排头兵。电网连接电力生产和消费,是重要的网络平台,是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我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是对电力行业的一场战略性、全局性、革命性变革。
***财经委第九次会议强调,要构建以新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明确了“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方向。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供给主体,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重要支撑,是传统电力系统的跨越升级。xx表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以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为引领,以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为方向,以能源互联网为平台,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六个推进”为抓手,助力省电力公司建设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清洁替代,促进电力生产源头减碳。xx告诉记者,新能源将在电源结构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煤电将从发电主体逐步演变为调节性和保障性电源。通过ccus、综合能源生产单元等火电低碳转型新技术,逐步实现存量火电的近零碳排放。截至xxxx年x月,我省新能源装机达到xxxx.x万千瓦,同比增长xx.x%,占总装机比重的xx.x%。预计到xxxx年,全省新能源装机将达到xxxx万千瓦,占比超过xx%。预计到xxxx年,全省新能源装机将突破x亿千瓦,成为第一大电源。
推进电能替代,提高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xx说,就是要构建以电力为中心的终端能源消费格局,深挖各领域电能替代潜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如,在交通领域,完善充电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助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建筑领域,大力推动电采暖和屋顶光伏,发挥xx新能源优势,积极配合建设一批示范项目;在工农业领域,深挖工业生产窑炉、锅炉替代潜力,持续推进农业生产生活电气化,不断拓展电能替代广度深度。
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优化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在xx看来,电网结构将由以大电网为主,向大电网、微电网、局部直流电网融合发展转变,推进电网数字化、透明化,满足新能源优先就地消纳和全国优化配置需要。为此,省电力公司将在xx等负荷中心示范构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全面推动电网信息物理系统融合,由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在芮城县等地区建设村级直流配电网试点,实现屋顶光伏的就地消纳,因地制宜发展微电网,积极建设虚拟电厂示范工程,支撑各类分布式资源接入电网。
推进灵活性资源有序发展,提高系统调节能力。在电源侧,省电力公司将大力推广“新能源+储能”应用,培育“常规机组+储能”联合运行示范项目;在电网侧,加快浑源、垣曲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支持大同利用煤电退役机组厂址建设新型锂电池储能项目、利用废弃矿井建设压缩空气储能试点工程;在用户侧,扩大可调节负荷资源库,聚合各类资源,积极参与需求响应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现货市场。
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提升能源互联网发展水平。省电力公司将制定并加快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行动计划”,加强“大云物移智链”等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协调控制技术,提高电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打造电网数字化平台,依托能源云等电网平台,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xx能源大数据中心,加大数据共享和价值挖掘,拓展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构建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构建新型电力市场体系。xx认为,要加快推动建设竞争充分、开放有序的省级电力市场,实现xx富余新能源发电量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完善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衔接机制,探索容量市场交易机制,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大力推动绿色能源跨区输送。主动参与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市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电力市场和碳市场协同机制、碳价格与电价联动机制,激发全社会减排动力。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极具开创性、挑战性的系统工程。省电力公司将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勇当引领者、推动者和先行者,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xx力量。
碳达峰碳中和对企业影响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气候转变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逼。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2020年x月xx日,************在联合国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求于2030年前到达峰值,努力求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到达峰值,之后逐步回落。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到达峰值之后再逐渐减下去。依据国家安排,初步计划2027年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就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确定时间内挺直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到达相对“零排放”。
************在2021年x月xx日召开的***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普遍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干劲,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我国力求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于2021年x月x日正式启动,2021年x月x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印发配套的《20xx-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安排实施方案(发电行业)》。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推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逐步扩充市场掩盖行业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发挥市场机制在掌握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导气候投融资等方面的作用。
碳考察:完成市级下达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掌握目标(目前未下达)。
碳达峰编制辖区《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展开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辖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摸清温室气体排放基数,支撑碳达峰工作。
十四五规划:展开辖区应对气候转变“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以“十四五”规划为统领,谋划并组织推动一批节能、降碳、零碳及气候适宜类工程项目,支撑规划落地。
碳市场:做好碳排放权交易,指导督促辖区内控排企业展开审核、报告、履约等工作。
第一个约束条件,现在中国人均碳排放到达x吨以上,超过了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当然我们还有时间,但在碳达峰前,排放增加的空间并不大,最多xx%,否则下一步碳中和难度就会增加。
第二个约束条件,目前我国人均gdp才x万美元,欧盟国家是x万到x万美元,我们已经定了一个目标,到2035年人均gdp到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这两个约束条件之下,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少排放,甚至零排放。发达国家如xx是在xx世纪xx年月初碳达峰的,xx是在xx年月末,xx是在20xx年。实际上,碳达峰与碳中和这两个概念有很大区分。碳达峰没有减碳的压力,随着产业构造的转变,如同服务业比重提高或新节能技术的应用,碳达峰自然会出现。发达国家基本上是在没有或者很少有减碳压力的情况下实现碳达峰的,不过这条路已经走不通。
原来有两条路,一条路是传统发展道路,就是高碳排放下实现较高的增长。第二条路是低碳排放低增长。不过,若让人均gdp停留在x万美元,这条路我们确定不肯去走。所以,这两条路都走不通,只能走第三条路,就是低碳或者零碳,同时还要实现比较高的增长的道路。也就是说,我们要实行低碳和零碳的绿色技术和产业体系,同时实现高的增加值和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力求实现减碳和增长双赢。
这样看来是否会比较悲观,这其实是思维方式和办法论的问题。在重压之下必需要转型,转型以后反而就会出现优势,具体来看,有两点优势。
一个优势是中国作为此后者,既有短板,也有优势。我们还有相当多的产品没有到达历史需求峰值,发达国家是到达峰值以后才开头转型,我们还没有到达峰值就开头转型,可以挺直用绿色产品来替代。如同汽车,发达国家每千人车辆的保有量中,xx是xxx辆,xx是xxx辆,xx是xxx辆,中国目前才xxx辆。假设未来我国到达xxx辆水平,还有xxx辆左右的增长空间。这样从历史跨度看,绿色转型的成本相对较低,发达国家为了造汽油车,全部的投资都用完了,重置成本或者淹没成本很高,我们提前转型了,这部分成本就比较低。
此外一个优势,我们现在的增长速度比较高,绿色产品的创新和推广市场范围大,市场需求对创新来讲最重要。中国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形成商业模式。我们期望有更多创新或者新的竞争优势,但在现有的车道里超过先行者很难。现在绿色转型是一个换赛道的新机遇,中国有成本优势、需求优势,再加上技术,已经有相当多的技术积累,中国的技术企业也将更多地去争取创新。
那么,中国的企业争取创新,包括制造业有新的优势是否有依据呢?这个依据是有的。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已经有不少案例,挑战和机遇同样前所未有。从全球范围来看,这有或许推感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构造、生产方式、发展方式、发展理念的一次最重要变革,或者说推动一场技术、产业和发展方式的浩大革命。
碳达峰碳中和对企业影响篇四
山东省在“十四五”期间,贯彻执行水泥错峰生产政策成绩显著,无论在环境保护、行业效益提升和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方面都为全国作出了表率。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对“十三五”的错峰生产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经验总结很有必要,意义重大。今天的会议除了省内水泥企业领导人外,还有工信部原材料xx处长,山东省工信厅孔庆成副厅长、xx调研员,以及省生态环境厅xx同志,以及济南市、泰安市、潍坊市、聊城市、德州市、烟台市、济宁市、临沂市工信局都来参会,足以说明工信部、山东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水泥错峰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山东省是贯彻执行水泥错峰生产政策最好的省份之一,尤其是省工信厅和生态环境厅在制订和执行水泥错峰生产计划和督察中,认真落实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组织力量,依靠大企业带头引领发挥作用,真正做到“政府两厅”口径一致,协会按环保和市场需求精准制订错峰生产计划,大企业带头执行、督察停窑到位,全省年错峰生产165天,有效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改善环境,实现行业效益稳增长,是我国制造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严格贯彻产业政策的成功典范。
从“十四五”起,工信部和生态环境部将水泥错峰生产提升为“常态化”,充分显示出政府主管部门将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对能源高消耗和污染重排放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及持续性。
常态化错峰生产政策是科学的,符合水泥生产、经营和市场运行规律。
水泥窑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因燃烧煤炭带来环境污染,在确保水泥产品市场供给的前提下,维护熟料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减少熟料过剩产能,既能改善燃煤带来的环境污染,又能压减库存降本增效,对企业、对环境、对市场三者有利。通过控制供给侧产量来有效化解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以季节变化、市场需求变化来制定水泥窑错峰生产时间表,精准有效,凡是错峰生产计划执行到位的地区,即使产能利用率较低,行业效益依然稳定。常态化错峰生产是根据南北市场和季节差异,有计划地制定不同的停窑时限,以限产降库存为目的,解决全年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化解产能过剩和配合改善环境问题。环保的差异化绩效分级管控是针对短时间内、不确定时间段的重污染预警期间临时要求不同地区的企业停产限产,以压减局部地区污染排放总量为目的,解决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两项政策相辅相成,并不存在绩效分级政策取代常态化错峰生产政策。常态化错峰生产是针对全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分级政策是针对局部地区大气污染管控的措施;常态化错峰生产针对的是全省水泥窑企业,绩效分级政策针对的是防控重点地区的所有企业。因此,即使环保a级企业可以在重污染预警期间不停产,也不可以说a级企业不用执行错峰生产。
常态化错峰生产促进了行业协会组织的行业自律诚信,形成了先进行业文化。
推行常态化错峰生产,一靠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二靠大企业领导人的格局和企业社会责任担当,三靠行业协会职能发挥和协调服务能力。贯彻常态化错峰生产政策,企业是执行主体,政府是引导督查,协会是服务平台。正是由于推行常态化错峰生产,各级协会组织在强化行业自律诚信方面有了抓手,也正是在执行错峰生产过程中,彰显了一批有思想格局有责任担当的企业领导人,形成了“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于行业利益之中”的先进行业文化,先进的行业文化也是生产力。水泥行业每年举行一次大企业领导人圆桌会(c12+3峰会),对行业发展和每年的重点工作达成共识意见。跨省区域之间的错峰生产计划协调,有效缓解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一大部分省水泥协会主动与上下游行业协会互动,有效化解了市场中成本传递的矛盾,水泥行业的错峰生产经验正在被其他行业学习效仿。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分析市场需求变化,制定错峰生产计划中,不能讨论协议定价,必须加强反垄断意识,反不正当竞争。
常态化错峰生产是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最大亮点,是一项重大的产业政策创新成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调对供给侧的结构性改善和维系供需平衡,从而实现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在水泥窑需要限产停产的大势下,形成了控制新增产能项目建设,促进企业技术改造降成本,市场自我约束讲诚信经营,行业生态文明讲文化建设,企业管理向“价本利"转型,行业高质量发展有了基础。“十三五”后期,水泥行业利润创出了历史新高,企业环保投入创出了新高,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创出了新高,用企业员工的说法,没有错峰生产就没有水泥人的尊严,更谈不上企业创新发展。这就是常态化错峰生产在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最大亮点。
政府部门常规的行业管理多是在规划和金融政策层面,面对完全市场化竞争的、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如何动用行政手段去干预无序竞争的市场,引导困难行业走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需要政府服务创新,决策部门观念创新。水泥错峰生产政策来源于北方地区水泥企业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建议,政府主管部门有服务市场的意识,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先进管理模式上升到行业管理的产业政策,并以国办发文件形式颁发,这本身就要有政策创新的勇气。
好政策要有可操作性,必须有创新。在贯彻执行水泥错峰生产政策过程中,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市场协调功能,协助政府来贯彻执行产业政策,借助强化行业自律诚信,逐步完善错峰生产政策的市场可操作性。可以说,没有错峰生产政策,企业不可能自发主动停窑;没有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错峰生产政策很难完善;没有大企业的引领担当,错峰生产政策不可能执行到位。很多好政策没能下沉,其中很重要的是政策在可操作性方面缺少创新。
因此,常态化水泥错峰生产政策,是我国引导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的产业政策创新成果。
常态化错峰生产有利于推动水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是企业减污降碳、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助推器。
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是达峰后逐年碳排放减量,直至实现碳中和的碳净零排放。其实,多年来水泥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几乎都是与碳减排有关联,尤其“十三五”开始推行的错峰生产政策,为水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奠定了基础。碳达峰一个重要内容是确定达峰时间、峰值量和分配碳配额,执行错峰生产后,各行政省区根据市场需求量,较为客观真实地记录出实际产能利用率,各企业的实际产出量,这为碳达峰的峰值统计,各企业的碳配额计算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数据支撑。今后的常态化错峰生产不仅要解决停窑限产保障市场供应的问题,还可以将约束性的碳配额指标纳入错峰生产一并调控。
水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限于未来的碳减排工作,减少污染排放、行业结构调整、资源综合利用同样重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带来的行业结构性碳减排短期潜力更大。尤其是未来的碳中和不是一个企业或集团之力能够完成的,需要借助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合力才能共同完成。
碳达峰碳中和势必促进水泥行业新一轮的技术结构调整,围绕碳减排碳中和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将愈加活跃,同样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研究也将加快制订,相信行业结构性减排也在政策研究之列,如同错峰生产政策创新一样,碳减排也必定有新的产业政策创新。
碳达峰碳中和对企业影响篇五
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xx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抓住机遇
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必将大有所为
我国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幅度降低煤炭消费占比,需要克服技术、产业等方面各种复杂的难题。当前,我国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低碳先进技术和产业,完全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20xx年10月,全球400余家风能企业一致通过的《风能北京宣言》提出,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这意味着,风电将进入倍增阶段。
据了解,全球风能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约为当前全球电力需求的40倍,风电产业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力量之一,必将承担更多责任,未来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在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的大环境下,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必将大有所为。
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
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逐步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要坚持把碳市场建设的一般性理论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全国碳市场,在制度、设施、核算等各方面重点推进。
2011年10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北京、上海等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2017年12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发布。截至20xx年8月,北京等试点省区市碳市场共覆盖钢铁、电力、水泥等20多个行业,接近3000家企业,累计成交量超过4亿吨,累计成交额超过90亿元。目前,全国碳市场试点范围内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趋势,显示出碳市场以较低成本控制碳排放的良好效果,促进了企业节能减排,增强了其低碳转型意识。
在生态文明新时代,国家经济转型路径已基本清晰——20xx年以后,中国将走出一条更为“陡峭”的碳排放曲线。作为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企业将在未来节能减排引发的一系列变革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主动求变、主动作为,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快节能降耗技术使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下,企业应加大技改投入,多应用低能耗低碳技术,这不仅是为社会作贡献,也将成为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来源、开拓广阔市场的资本优势。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为了保护地球家园,让每一个人的生活更美好。绿色低碳生活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态度,关系个人健康,也关系生态环境。洗漱时,记住随手关闭水龙头;出行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作中,提倡无纸化办公……成千上万人的共同行动,将汇聚成磅礴的绿色力量,日积月累,则可取得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之效。
20xx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我国实现经济行稳致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深远意义。
碳达峰碳中和对企业影响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承载着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网是排头兵。电网连接电力生产和消费,是重要的网络平台,是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我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是对电力行业的一场战略性、全局性、革命性变革。
***财经委第九次会议强调,要构建以新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明确了“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方向。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供给主体,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重要支撑,是传统电力系统的跨越升级。xx表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以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为引领,以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为方向,以能源互联网为平台,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六个推进”为抓手,助力省电力公司建设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清洁替代,促进电力生产源头减碳。xx告诉记者,新能源将在电源结构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煤电将从发电主体逐步演变为调节性和保障性电源。通过ccus、综合能源生产单元等火电低碳转型新技术,逐步实现存量火电的近零碳排放。截至xxxx年x月,我省新能源装机达到xxxx.x万千瓦,同比增长xx.x%,占总装机比重的xx.x%。预计到xxxx年,全省新能源装机将达到xxxx万千瓦,占比超过xx%。预计到xxxx年,全省新能源装机将突破x亿千瓦,成为第一大电源。
推进电能替代,提高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xx说,就是要构建以电力为中心的终端能源消费格局,深挖各领域电能替代潜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如,在交通领域,完善充电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助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建筑领域,大力推动电采暖和屋顶光伏,发挥xx新能源优势,积极配合建设一批示范项目;在工农业领域,深挖工业生产窑炉、锅炉替代潜力,持续推进农业生产生活电气化,不断拓展电能替代广度深度。
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优化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在xx看来,电网结构将由以大电网为主,向大电网、微电网、局部直流电网融合发展转变,推进电网数字化、透明化,满足新能源优先就地消纳和全国优化配置需要。为此,省电力公司将在xx等负荷中心示范构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全面推动电网信息物理系统融合,由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在芮城县等地区建设村级直流配电网试点,实现屋顶光伏的就地消纳,因地制宜发展微电网,积极建设虚拟电厂示范工程,支撑各类分布式资源接入电网。
推进灵活性资源有序发展,提高系统调节能力。在电源侧,省电力公司将大力推广“新能源+储能”应用,培育“常规机组+储能”联合运行示范项目;在电网侧,加快浑源、垣曲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支持大同利用煤电退役机组厂址建设新型锂电池储能项目、利用废弃矿井建设压缩空气储能试点工程;在用户侧,扩大可调节负荷资源库,聚合各类资源,积极参与需求响应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现货市场。
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提升能源互联网发展水平。省电力公司将制定并加快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行动计划”,加强“大云物移智链”等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协调控制技术,提高电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打造电网数字化平台,依托能源云等电网平台,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xx能源大数据中心,加大数据共享和价值挖掘,拓展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构建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构建新型电力市场体系。xx认为,要加快推动建设竞争充分、开放有序的省级电力市场,实现xx富余新能源发电量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完善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衔接机制,探索容量市场交易机制,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大力推动绿色能源跨区输送。主动参与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市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电力市场和碳市场协同机制、碳价格与电价联动机制,激发全社会减排动力。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极具开创性、挑战性的系统工程。省电力公司将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勇当引领者、推动者和先行者,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xx力量。
碳达峰碳中和对企业影响篇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开局起步之年重点任务之一。我们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树立绿色理念,筑牢绿色发展的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在推进绿色发展进程中首先要读懂碳达峰碳中和的科学内涵,要深入学习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导意见,学习相关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以及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理解绿色发展的本质内涵,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的基本要求,明白这些概念理论的形成基础、内在逻辑,从而更好地在推进绿色发展道路上,认识责任、担当使命、指引行动。
护航绿色转型,拉动绿色发展的动力引擎。绿色是发展的底色。我们推进“减碳”行动,就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先“立”后“破”。通过发展绿色技术、清洁能源,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建立绿色发展的通道;通过推出碳排放权交易,利用市场机制减排,创立绿色发展模式;通过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督促地方科学整改、有效落实,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破除绿色发展梗阻,统筹“立新”与“破旧”,两手抓、两手硬,实现发展方式的生态化、绿色化转型,切实做到绿色发展引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
开展绿化行动,提升绿色发展的生机活力。生态是发展的动力。生态环境不仅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还会增加对其他生产力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推进绿色发展就要把绿化行动摆在突出位置。我们要着力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合作机制,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焕发绿色发展生机活力。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为了一个更安全、更洁净的美丽家园,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为打赢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贡献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335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