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 县政府工作报告(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4 18:18:24
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 县政府工作报告(精选10篇)
时间:2023-09-04 18:18:24 小编:飞雪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一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xx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牢牢抓住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机遇,主动对接吉泰走廊建设,大力实施“主攻项目、决战四区,差异发展、打造强县”战略,凝心聚力、攻坚破难,开拓创新、扎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迈出了“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县”新步伐,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xx建设呈现新局面。

xx经济发展呈现出提质提速、升级赶超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长继续迈出稳健步伐,预计全县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2亿元,增长20.4%;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7.5亿元,增长14.2%;财政收入完成14.6亿元,增长8.9%。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位于全市前列,财政收入的总量稳居全市第三位。发展的质量明显提升,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79.5%,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发展齐头并进,总量同步扩张、质量同步提升。

xx各项事业呈现出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喜人局面。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建设,在重点项目建设上优先安排、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10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8768元,增长13.5%;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步入大建设、大发展、大繁荣阶段,跻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美丽xx”形象进一步提升,喜获全国第二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被评为全省“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优秀县和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十佳县”;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公众安全感测评进入全省前二十名、全市前三名。

xx改革创新呈现出有序推进、提能提效的蓬勃生机。持续深入地搅动思想、创新举措,推进了园区管理机制创新,进一步放活了景区管理体制,强化了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建设,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决战“四区”的步伐更显从容。工作推进在规范中实现了更加高效,着力完善了项目管理、资金运行、单位内审等规范性制度,实施了项目资金的整合,推行了煤炭税费信息化统征工作,组建了政府投资评审中心,县级项目评审节约资金7231万元。通过完善土地出让金的奖返、“增减挂”奖励、财政投入扶持等措施,进一步激发了乡镇发展活力。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后,认真对照上级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正在广泛深入调研,组织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具体方案,谋求改革发展新优势。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强攻工业,产业集聚态势凸显。加快了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工业发展实力明显增强。新培植规模以上企业19家,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43.9亿元、增长14.2%;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31亿元、增长23.1%,在全省排名前移四位;实现工业用电量4.4亿度、增长19.3%;新增税收超百万元的企业4家,有10家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建成投产。产业集聚水平明显提升。落户液压机电、绿色食品产业园的企业分别达40家、14家,江液、汇纳顺利重组,争取到南昌浦发银行授信1亿元扶持液压机电产业基地发展,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省级绿色农副食品产业基地称号,开元xx火腿公司获全国优秀龙头食品企业;林产加工园已落户企业4家;能源化工园液化气扩容和成品油库建设顺利推进。配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投入达到3.6亿元,园区扩区调区工作进展顺利,建成4条主干道,一期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竣工,污水处理厂、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主体工程完工,世纪新城、污水管网、自来水厂扩建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园区绿化提升和苗林一体化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二)注重统筹推进,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加快推进了“山水xx、美丽樟乡”建设。县城建设扩容增靓。围绕“一江两岸、新老融合,南延东扩、产城对接”,建成区面积拓展了2.5平方公里、达到12平方公里,规划面积从16.9平方公里扩大到2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会展中心正式启用,高标准完成了泸水河“金腰带”、湿地公园、体育公园等工程,高起点修建了站前大道和公园路延伸工程,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县城生态绿道建设,加快推进了分文铁路桥至湛田桥城市景观道建设,完成了湛田桥至工业园区段“白改黑”工程,启动了分文铁路桥至湛田桥板块组团开发,有序推进了蒙岗岭公园、老体育场改造、管道天然气、县城防洪渠、老城区改造提升等工程。深入开展了“两创建、两巩固”活动,被评为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通过复审再次被确认为“省级卫生县城”。在全省率先建成县级数字化城管“三全平台”,实施了农民建房履约保证金制度,启动了6个无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和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美丽乡村展现新风貌。全面完成一期七个乡镇集镇功能提升工程,基本完成二期“六镇一场”集镇改造建设,提前启动了三期六个乡镇集镇改造建设,瓜泰线旅游通道和安茅线两条综合示范带建设品味明显提升。新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59个,高标准打造了横龙石溪等6个综合精品示范点,乡村环境明显改善。启动30户以上自然村村庄规划编制,美丽乡村建后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三)加快产业富农,农业经济增产增效。坚持以现代理念和富民情怀抓农业。传统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位于全市前列,建成2个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达6.85亿斤。农业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品的产量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农业产业化取得了新进展。重点发展了“3+2”特色产业,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落实面积1.1万亩,新增花卉苗木1.13万亩、珍贵楠木9900亩、龙脑樟5000亩,烤烟种植面积达3.84万亩,强势保持全省第一,带动烟农户均增收近5万元。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顺利推进。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6个。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新成效。共投入资金3.4亿元,64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53座山塘整治工程全面完工,洲湖、赤谷防洪工程顺利竣工,4个“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投入使用,建设高标准农田3.39万亩。

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

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4年,是我镇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镇人民政府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负重奋进、顽强拼搏,战胜种种困难,全面实施“交通先行、工业兴镇、农业稳镇”战略,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业绩辉煌,亮点纷呈,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增长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工业总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26%,农业总产值1.53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财政总收入2841万元,同比增长25%,其中地方收入722万元;实现固定资产投入总额1.78亿元,同比增长2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8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75元,计划生育率达98.5%。各项经济指标持续稳步增长,超额或全面完成镇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

我们集中力量建成了一批关系枨冲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负重加压,迎难而上,进行了枨冲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交通建设。近二年来交通建设投资近3000万元,总长为27.5公里的新杨公路、西南干线枨冲段、浏青公路全线竣工通车,青草、牙际山、新南桥、平息和沿河等村(居)村级道路硬化或砂改油项目相继开工和竣工。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张家店村、橙冲居委会八角亭的标准化渠道建设初见成效;沿河村的国土整理项目进展顺利;镇域内水库、山塘河坝得到修缮和维护。能源建设继续加强。和平村董家塘等地完成了农网改造的扫尾工作,全年新增沼气池300个。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大大增强了我镇经济发展的后劲。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突出工业发展主题,围绕工业兴镇的思路,调整工业产业结构,整合提升传统产业,壮大规模工业,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花炮主导产业质量不断提升。充分发挥“青草礼花”和“枨冲红炮”等品牌的带动、辐射和示范作用,引导企业做大做强。非花炮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年引进化工、食品、纸业、生态休闲、农业开发等行业的企业12个,工业产业结构单一的状况有所改变。目前,全镇年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家,500万元以上的2家,规模企业达14家。随着工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规模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增强。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们结合枨冲实际,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突出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烤烟、花卉苗木、蔬菜、楠竹、中药材等产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24942亩,烤烟2000亩,花卉苗木8000亩,蔬菜1000亩;牲猪养殖大户达175户,年出栏牲猪7.91万头,家禽饲养大户达101户,年出笼家禽103万羽,此外,黑山羊、奶牛等特种养殖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以溢品鲜豆鼓厂,红双喜食用醋厂等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品牌效应初现端倪。此外,名河食品加工厂、高家洲食品厂的引进,为农产品深加工创造了条件。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百里花木走廊枨冲段全面竣工。张家店村被确定为省级小康示范村。农业综合开发亮点纷呈,董家农业综合开发、西沅华山避暑山庄、张家店珍稀植物观光园、高家洲农业综合开发、黄板桥药材加工和丁头名贵苗木开发等一系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初见成效。

——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小城镇开发建设力度明显加强,抓住百里花木走廊通过我镇的机遇,重新规划集镇建设规模和建设品味、风格,使之融入百里花木走廊观光带之中。复兴路开发正式启动,集镇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农民进城镇的热情高涨,全年共有520人进城镇安家创业,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建立健全了投融资机制,树立了城镇经营理念,盘活了土地资源,把集镇资产全面推向市场。城镇管理进一步加强,百里花木走廊上秀美的城郊公园正在逐步形成。

——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2004年,我们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两个主攻之一,摆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来抓。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招商服务,招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通过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全年共引进投资项目14个,到位资金4850万元,其中市外资金3700万元,市内资金1150万元,协议引资2.91亿元。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稳妥推进,全镇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积极开展“平安枨冲”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地下“六合彩”活动。全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1起,征地拆迁、涉军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处置妥当,信访案件办结率达100%。狠抓了安全生产,将责任层层分解到人,全年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不断优化,群众生育观念进一步转变,狠抓了查环孕检、节育措施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村民自治等基础性工作。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计划生育率达98.5%,顺利通过了省、市考核验收。

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方向,继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效能监察,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扩大基层民主,村民自治进一步加强。成功地进行了村(居)合并和村级班子换届选举。村级设置更趋合理,资源得到优化,干部职数得到精减,基层政权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依法治镇,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继续开展淳化民风和安全文明创建活动,全民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高。科技创新工作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学环境进一步优化,成功举办了中心校百年校庆活动。初级卫生保健成果得到巩固,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kscdc)项目枨冲调查点正式启动,青草卫生院成功领办。认真做好了征兵等武装工作。信用环境和金融秩序良好。宣传工作围绕第一要务,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其优势,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民政工作成效显著,百人敬老院建成投入使用,全面启动了特困户救助工作,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殡改工作全面完成任务。禽流感防治工作取得重大胜利。此外,工会、共青团、妇联、文体、老龄、老干、计协、关协、科协、稳协、统计、档案、农技、农机、经管、金融、邮政、工商、工商联、电力、电信、移动通讯等工作不断加强,取得了新的成效,为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各位代表:2004年,我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人民万众一心、锐意进取、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以及战斗在全镇各条战线、各个岗位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枨冲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肯定过去一年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业结构单一,应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力度;农民增收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制约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仍然较为困难;财政基础比较薄弱,可用财力有限,消赤减债任务繁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政风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破解难题、依法行政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oo5年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小康枨冲建设的重要一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以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新的挑战,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姿态去谋求更大的发展;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我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创品牌、进十强、争一流),突出二个重点(工业发展和消赤减债),确保三个稳定(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实现四个突破(财政税收、招商引资、基层基础和外部形象),着力办好十件实事,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枨冲步伐而努力奋斗。

2004年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5亿元,增长25%;工业总产值7.8亿元,增长25.8%;农业总产值1.9亿元,增长26%;完成财政总收入3700万元,增长30%,其中地方收入突破1000万元大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10元,增长7%;计划生育率达99%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

今年镇人民政府将着力办好十件大事:

1、 规划、启动建设一个非花炮工业小区;

2、 新组建一家花炮集团;

3、 培育3家规模工业企业;

4、 建设好张张家店小康示范村;

5、 搞好枨冲供电服务中心建设;

6、 规划建设枨冲镇复兴路、停车场和农贸市场;

7、 美化亮化一个枨冲精品小城镇;

8、 完善好一个土地整理项目;

9、 支持建设好枨冲青草新卫生院;

10、 主办一次大型枨冲传统文体艺术节。

为完成上述目标,镇人民政府将努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兴工强镇,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

继续坚持品牌战略和素质提升战略,整合提升传统产业,壮大规模工业,发展精细化工。以市场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机制创新为手段,以扶优扶强政策为保障,不断推进我镇工业经济快速向前发展。

立足镇情,创新思路,做大做强花炮产业。继续抓好花炮企业的升级改造工作,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引导企业进行厂房、设备、工艺和科技信息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支持企业开展质量兴业活动,创建知名品牌。继续扶优扶强,建立健全党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不断推进花炮产业的规模化、集团化,新组建1家花炮集团,培育3家规模工业企业。

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安全素质培训,探索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危爆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检查,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创建安全生产示范镇,努力构建枨冲安全品牌。

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优化我镇工业产业结构。做强以花炮阻燃新材料开发公司为龙头的化工产业,盘活闲置资产,规划、启动一个非花炮园小区,设法引进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化工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使我镇的工业产业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政府将出台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招商办法,精心包装一批项目,广泛宣传推介,主动出击,全年力争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00万元。此外要把引进外资与激活内资结合起来,鼓励企业以商招商,增资扩股,做大做强。

强化税收征管。根据上级有关精神,从今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加大财源建设力度,积极培植财源,夯实财政增收基础。坚持依法治税,加大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强化征管措施,严厉打击偷税、漏税、逃税和骗税的不法行为,确保按照8·33的进度均衡入库。

(二)突出强农富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核心,着力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产出率、高商品化的品牌农业和无公害农业。

调优农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优质稻、烤烟、花卉苗木、楠竹、蔬菜、牲猪、黑山羊、家禽等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改良品种,改善品质,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种植业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百里花木走廊这一有利条件,重点发展烤烟、花卉苗木、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要积极探索山林、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和引导山林、土地向种植大户和专业能人集中,逐步培育规模种植。养殖业要在品种改良,扩大规模饲养,加强饲养技术培训,拓展市场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实现养殖业生产由数量型向优质高档型转变。突出抓好和平村、牙际山村、橙冲居委会的牲猪饲养小区、黄板桥肉鸡生产基地和三元村、和平村、橙冲居委会为的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引导种养户组建3-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努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化程度为目标,以基地建设为依托,着力抓好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培植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实现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增加农业的延伸效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扶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建1-2家农业企业。建立信息网络,扩大辐射范围。鼓励发展多种类型的农产品供销联合体,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努力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强化村级阵地建设。完善“四路”附属设施建设。以村为主,政府鼓励,积极支持,启动和平、张家店,完善沿河、牙际山、新南桥等村村级道路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在张家店、橙冲居委会建立水利标准化基地,在三元、青草居委会建2个标准水利示范项目,抓好域内水库和山塘水坝的加固维修,加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引导有条件的村(居)开发农村能源。

积极引进和发展壮大农业项目。搞好张家店省级小康示范村建设,加大橙冲居委会农业现代化示范村建设力度,完善橙冲居委会、张家店村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确保张家店花木走廊亮点工程建设年内竣工。

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就业。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大力推广农业先进应用技术,指导农民发家致富。积极探索劳务输出的新途径,加强与劳务市场的联系,及时提供劳务信息,鼓励农民合理有序地进城务工经商,不断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突出城镇建设和旅游开发,打造百里花木走廊上的精品小城镇

以百里花走廊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和旅游开发,使枨冲成为百里花木走廊上的一颗“璀灿明珠”。

完善集镇规划修编,强化集镇功能。启动炮台岭房产开发项目,加大中心村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集镇美化、亮化、硬化和绿化工程,建设好枨冲镇复兴路、青草停车场和农贸市场、枨冲供电服务中心和青草新卫生院等配套设施,规范集镇管理。树立集镇经营理念,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改革土地流转机制,盘活土地资源,鼓励农民进城镇安家置业。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发挥优势,积极开发旅游产业。扶持以聚宝园林等花卉园林公司的发展壮大,高品味建设好张家店生态植物园,抓住浏阳河风光带建设机遇,做活沿河开发文章。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全方位包装休闲旅游、农家乐、攀岩、漂流等项目,积极向外推介,以招商引资、群众自筹等方式进行开发,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突出构建和谐社会,确保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并村成果,抓好新任村级班子的学习培训,深化村务公开,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加大“四五”普法力度,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增强全民法律素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培养以“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生命为本、爱岗敬业、明理诚信”为内涵的基本价值观,举办一次大型枨冲传统文体艺术节,推进全民素质和道德水准的提升。

着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进一步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度,建立健全应急预警机制、矛盾纠纷疏导化解机制和处置工作体系,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及时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积极解决处理征地拆迁、涉军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镇村两级调解工作,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化创建“平安枨冲”和“优胜平安村(居)”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和地下“六合彩”。建立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深化优质服务,倡导婚育新风,推行村民自治,实现工作重心下移,建立起“镇负责,村为主、组配合,户落实”的工作格局。坚持一票否决制度,大力开展“少生快富奔小康”的创建活动,稳定低生育水平。

协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发展科教事业,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加强人民武装工作,抓好国防教育和民兵训练,做好征兵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复员、退伍军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网络,提高人民群众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努力健全体育、文化娱乐设施,加强村级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抓好救灾救济、农村低保工作和农村大病救助工作,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和保险工作的发展。此外,认真抓好工会、共青团、妇联、老干、五协等群众团体建设,充分发挥各种群团组织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五)突出依法行政,建设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机关办公、生活条件。维护好、发展好、服务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化执政为民的意识,切实抓好政府自身建设,打造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一是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强化法制观念,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镇人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二是要进一步转变职能。通过精简机构,理顺关系,强化服务,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服务上来。全面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期回复制和过错追究制,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要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考核管理机制,大力加强镇村干部日常考核和实绩考核。强化执政为民意识,进一步改善干部工作作风和学风。加强干部队伍培训力度,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我们无比豪迈;展望未来,我们心潮澎湃。新的蓝图已经绘就,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时不我待;让我们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新的风貌、新的形象,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心同德,奋发图强,一定能够把全面建设小康枨冲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三

赫哲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从六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从六个方面对明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 部署,听了赫哲市长作的《工作报告》,感受很多、体会很多、启发很多。

《报告》围绕“工业主导,招商引资,”城乡统筹、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和“优化结构,推进现代农业”“改善民”、“务实高效“等重大决策部署,勾画出德惠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报告》精练实在,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总结成绩很客观、很真实、很准确,虽然篇幅不长,但文字分量很重。这几年,是德惠发展最快、变化最大、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几年。我们作为见证者、实践者和受益者,这几个方面的变化,实实在在、可圈可点、有目共睹。

《报告》对问题分析非常透彻,对形势判断非常准确,对工作安排非常科学,既挑起摸高,又切实可行;既整体推进,又重点突破;既有目标任务,又有具体路径;既有总体要求,又有具体措施。我们坚信:通过全市上下和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坚持以“快建设、快发展、快推进、快落实”为主基调,积极而为,扎实工作,一定能够开创幸福德惠建设的新局面。

阅读了赫哲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是一个科学发展、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报告,是一个鼓舞人心、深得人心、凝聚人心的报告,是一个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增添力量的报告。我觉得德惠未来几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已经明确。下一步,关键是细化措施抓落实。在这里,我提几点建议,供德惠的同志们研究参考。

第一,要继续解放思想。市委政府准确把握新的形势,科学判断德惠市情,提出了很多战略性、根本性、前瞻性的理念、思路和措施。我们德惠要不断解放思想,破除唯生态论、唯条件论、唯规定论,跳出德惠研究德惠,跳出德惠谋划德惠,对以往的一些思路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完善和丰富,走出一条符合德惠实际治穷致富的新路子。

第二,要努力拼抢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德惠面临很多政治机遇、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德惠也一样,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招商引资、产业培育等方面拥有很多独特机遇和比较优势。我们一定要顺势而为、奋力拼抢,抓住每一个机遇,多争取一些长期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奠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从而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

联动”,在“三区三园”、城镇等方面搭建更加广阔的开放平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努力扩大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加快发展。

第四,是打好招商引资项目的“攻坚战”。经济要发展,工业是关健,工业要发展,项目是原动力,如何招引、发展、建设、储备好项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未来几年,我们将立足市域实际,尽心竭力谋项目、招项目、推项目,切实把区位、资源优势转化为招商优势,依托大项目,促进大发展。

第五,要加强诚信建设。诚信建设是构建良好社会秩序的支柱,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基石,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要通过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这方面,我们要起好示范带头作用,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升公信力。

第六,要坚持真抓实干。德惠的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这种拼劲和闯劲不能减退,一定要继续坚持和发扬,把德惠市确定的目标任务抓好抓实,把德惠的每一项工作抓好抓实。我相信,在新一届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德惠的明天一定魅力无限。

我就作以上发言,谢谢大家。

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篇四

现在,我代表镇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政府工作回顾

20是我镇打基础、上台阶的关键一年。镇党委、政府以县委提出的“突破丁庄,带动北部乡镇”的战略部署为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以“可比的工作争第一,不可比的工作创典型”的唯旗是夺精神为工作追求和争先理念,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勇于创新,多项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开创了我镇工作的全新局面。在全县乡镇目标综合考核中,我镇荣获“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农水会战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渔业生产先进单位”等6块奖牌,综合考核成绩取得全县乡镇第二名。

一是工业在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按照“突破丁庄首先突破工业”的战略思路,以打造我县的次工业中心和东北部的工业重镇为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工业经济总量迅速膨胀。打造工业园区,构筑发展载体。在东部,以清河办事处为核心,规划了制浆造纸、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为主的工业区,准备承接南部工业乡镇因土地、环境、资源等因素制约而相继实施的产业转移;在西部,以东青高速公路、东青公路、广青路三条省道交汇处为中心,向西延伸2公里,建设了以加工制造业和化工业为主的西工业园区。2005年,投资160万元完成了西工业园区两纵一横道路建设,实现了水、电、路、讯四配套。提高招商水平,引进大项目。按照“非大即精,效益环保并重”的招商思路,积极转变招商方式,招商项目实现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型、规模型的转变。2005年,共引进外来项目16个,计划外来资金1.8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005.9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25%。总投资3亿元的华泰二期工程和佳宸板业、凯越化工、一鸣化工等一批投资过千万的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改造升级老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县福利精制棉厂投资1500万元新建精制棉生产线一条,企业产值利润增长1倍;丁庄盐场投资100万元,扩大塑苫面积500公亩,进一步提高了原盐生产能力。2005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9.9亿元,同比增长69%;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4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82%。

二是农业在结构调整和培植龙头上实现新突破。在巩固粮棉种植面积的同时,大力发展冬枣、大蒜等特色产业,全年种植大蒜1万亩、棉花7.28万亩,冬枣新增3000亩,总面积达到1.5万亩。14个村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3万亩。按照“两牛一羊两禽一猪”的发展思路,落实扶持政策,加快畜牧养殖基地建设,走立体养殖、规模养殖的路子。全镇新增高标准养殖小区21处,养殖小区总数达到72处。不断加大畜禽改良和动物防疫力度,禽流感和口蹄疫免疫密度均达到了100%。全年共实现畜牧业总产值9389万元。以建设水产强镇为目标,坚持养殖捕捞并重、开发利用并举,进一步扩大了东海、西马楼及东青高速路两侧养殖基地面积,引进试养了漠斑牙鲆、湘云鲫、革胡子鲶三个新品种;全镇大马力渔船发展到7对,水产养殖面积达到4.6万亩,浅海护养面积达到5万亩。“赛夷”水产品牌顺利完成了绿色水产品注册认证及产品商标认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东青高速路整治绿化、村庄绿化等工程,绿化林带110.6公里,造林1.5万亩,完善林网1.2万亩、水系绿化7800米,植树53.7万株。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投资3000万元的东营澳牛牧业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计划投资600万元的水产品深加工项目,完成投资300万元。东营雪绒花乳业有限公司顺利通过qs质量安全认证,市场竞争实力不断壮大。银海、大地等棉花加工企业以及渤海果蔬保鲜有限公司等企业规模不断膨胀,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第三产业在构建载体和集聚群体上实现新突破。按照“多元投资、建好载体、吸引个体、积聚群体”的经营模式,努力加快市场集群建设,拉动了三产的快速发展。高水平完成了镇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对东青公路两侧、三干南住宅区、三干镇区段覆盖绿化进行了详细规划设计;实施了东海路南延工程,搭起了新镇区内优外展的框架。商贸区二期工程全面竣工,120套商品房投入使用;新建高标准经营大棚3000平方米,全面启动了政府驻地首集市场,有效集聚了镇区的人流、物流。

(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创树新典型。2

005年,我们相继承办了东青高速公路丁庄段沿线绿化整治工程、支脉河防汛设施配套工程、三干节水改造二期工程、广青路路域综合整治工程等多项事关全县大局的重点工程,以及荣乌高速公路、黄大铁路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协调任务。东青高速公路绿化整治工程历时一个月,整修坑塘22个,绿化林带10.8公里,造林1301.1亩,植树14.9万株,在全县树立了样板。支脉河防汛设施配套工程共投资68万元,完成土方1万余方,修建防洪建筑物7座,砌石400余方,混凝土100余方,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严格按照县委提出的“高、紧、严、快、实”的要求,坚持“早、快、好、省”的原则,抢时间、抓质量、促进度,高标准完成了三干节水改造二期工程、广青路路域综合整治工程的预定目标任务。三干节水改造二期工程共完成土方18万方,砌石方,历时两个月,创造了近年来全县水利建设工程施工速度最快的纪录。广青路路域综合整治丁庄段工程历时70天,整治土方53.4万方,年前已完成调引黄河水对土地进行了压碱改良。工程期间,省、市、县领导多次莅临现场观摩指导,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统筹发展取得新成绩。根据县委的决定,着眼长远发展,本着“积极稳妥,稳定有序”的原则,整合公共事业资源,清河办事处顺利划归丁庄,实现了人员、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共同发展。坚持政策、精力、财力“三倾斜”,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教育事业再创佳绩,中考成绩再次名列全县乡镇榜首,镇中心学校作为全省“三农”现场会观摩现场之一,受到与会领导的一致肯定。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工作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深受群众欢迎,全县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市医疗卫生质量管理效益年现场会相继在我镇召开。高度重视贫困群众和弱势群体,发放抚恤金、自然灾害救助金、低保金等204万元。高标准实施了农村特困群众安居工程,并荣获“全市实施农村特困群众安居工程先进单位”。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部减免农业税,发放种粮直补款40.7万元;巩固完善“五通五保五救助”体系。新打吃水深井5眼,修建乡村柏油路30公里。扎实推进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完善生态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活动,城乡生态环境大为改观,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年共创建县级小康文明村2个,市级小康文明村3个,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暨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我镇全面启动。加强“平安丁庄”建设,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社会秩序持续稳定。

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五

20xx年主要工作?

20xx年是“”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关系xx镇的长远发展大局。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5%,达到9.4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达到 1693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7%,达到5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一、紧扣主线,创新实干,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坚持“兴菜、强畜、稳粮、优果”思路,围绕设施蔬菜、设施养殖、优质粮三大产业,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支持国人菌业、晨昊农业、鸿盛农业、金鹏蔬菜等企业完善生产,规范经营、提升效益。支持惠生蔬菜企业建成投产,支持永丰牧业全面完成项目续建,尽快投产见效。以新野畜牧为龙头,带动慕仪南环线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年内建成万头生猪养殖示范村1个,新建千头繁育场1座。支持二五路沿线各村发展肉鸡养殖,保证年出栏肉鸡100万只以上。继续扩大猕猴桃种植面积,建成齐东、孙家、四村猕猴桃生产基地,支持冯家村百亩核桃基地建设和鸿盛秦香核桃园建设,为我镇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加大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年内力争引进3-5个设施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土地流转1000亩,投资20xx万元新建日光温室300座。积极引导扶持鼎盛食品、北方棉织、宝利防水等规模企业进行技改,做大做强,提高企业效益。继续引导黎明肉鸡屠宰、冷藏、深加工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提高养殖业抗风险能力。积极实施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成2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抓好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完成镇计生服务站、劳保所、文化站项目建设,年内建成投用。完成齐西、齐东等7个村的阵地建设后续工程。凤朝等3个村阵地建设项目力争年内实施。完成慕仪中心集贸市场建设和街道供排水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镇区商贸服务功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完成三村、东城等村“晋星”目标,建成齐西等7个村的休闲文化广场,丰富农村文化活动,提升市民素质。完成安四路改造和二五路后续建设工程,确保全镇三纵三横交通畅通。

——加强人居环境建设。加强主要路段绿化树木的管护,巩固“绿色慕仪”创建成果。加快绿色示范村镇创建工作,年内建成三村、东城2个绿色示范村,全镇创建绿色示范镇。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努力争创省级卫生镇。继续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年内新建沼气池300座,改厕300户。硬化村内道路,解决五星、黎明、四村部分群众出行难问题。加强对保洁员的考核管理工作,建立日常清扫保洁工作长效机制。做好垃圾集中堆放处理,解决垃圾乱堆乱放问题。改造2-3处村内集雨池,实现排水畅通。

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促进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以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示范区”为抓手,全力做好各项计划生育工作。全年人口计生率达到98%以上,计生三查率达到100%。确保冯家村计生标准村创建达标,其他各村力争达到计生合格村标准。全面开展妇女健康大检查活动,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转变群众生育观念。落实各项计生奖励扶持优惠政策,使我镇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抓好教育工作。深化“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着力解决教育不均衡问题。改善硬件设施,建成齐二国寿、团结袁科小学并投用,创造良好的硬件软件环境,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力争年内建成xx镇中心幼儿园和2所村级公立幼儿园。加快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步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做好民政工作。以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众的救助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落实多层次社会保障措施,完成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广工作,不断完善全镇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加强残疾人救助扶持力度。

——做好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5%以上,切实减轻农民看病就医经济负担。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开展 “五好家庭,孝老爱亲”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增强城市意识,提升市民素质”宣传教育活动,培养“三新”意识。抓好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周末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

三、加强监管,惩防并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毫不放松。依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坚持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重点突出抓好道路、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学校、企业等重点行业和单位的安全生产,对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抓不懈。认真落实维稳第一责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行领导干部接访制度。积极做好信访工作,确保实现无进京非正常上访,无5人以上赴省集体上访,无一年以上信访积案。不断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

页,当前第

2

1

2

3

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篇六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五年来的工作回顾

镇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镇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镇两级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团结带领勤劳朴实的**人民,同舟共济,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经济建设有了新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经济指标新突破。全镇乡镇及民营企业增加值完成19150万元,比的8153万元增长157.4%;财税收入完成880万元,比20的343万元增长61%;农民人均纯收入2835元,比的1962元增长30.2%。二是支柱产业新突破。我们遵循“产业抓重头、企业抓龙头、产品抓拳头”的发展格局,着力打造煤碳、冶炼铸造、化工、建材四大支柱业,产值达到了4.5亿元,占到全镇工业产值的80%,上交税金占到全镇财税收入的96.5%以上。三是龙头企业新突破。龙头企业作为全镇的支撑点,产值超五百万元以上企业达到了16个,上交税金100万元以上的大户达到3个850万元的大户1个,20万元的大户12个。四是农业调产新突破。我们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主要形成了以草食畜、中药材、干鲜果、蚕桑为主的特色农业新格局,到20底全镇生猪饲养量达17595头,羊饲养量达24850只,蚕茧产量达61吨,养殖业综合收入可达339万元。生猪饲养量达到2万头,羊群达到2.3万只,中药材达到1.2万亩,蚕桑达到1500余张。全镇退耕还林面积1万余亩,生态公益林2.1万亩,总体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

――基础设施得到新改善,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以来,我镇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资金投入多达7000余万元,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方面,全镇46个村共投资2560万元,铺设水泥路128公里,实现了村通水泥路目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方面,先后投资130万元完成了引台北水入**和引磨河水入**工程,年底已解决自来水入户的村达到37个村,基本上解决了人畜吃水困难,提高了安全用水质量;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全镇45个村开通了程控电话,电话总门数达到4320部,电话入户率达到50%。38个村完成了有线电视入户工程,总户数达到了6300户,占全镇部户数的72%,是20的11倍,移动网络实现了区域的全覆;小城镇建设工程方面,总投资2100万元。拓宽改造了集镇西街,新建了接轨路商贸一条街,完成了**中心寄宿小学建设,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镇容镇貌大为改观。

――改革开放实现了新突破,为新农村建设充实了发展活力。五年来,我们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全镇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以改革添活力,靠开放求发展,使企业改革取得了理想成效。农村改革深入进行,对全镇46个村实行了村财镇管,完成了“三提五统”和农业税的减免工作,减轻了农民负担。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补助,如数发放到群众手中,转移支付如数兑现。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们先后从外省、市引进了项目、资金、技术,取得初步效果,如丈河的轻质碳酸钙项目现已试产,从河南省引进的陶立沙支撑剂项目落户庄里,本市强民乳业公司现在后山村已开始基建工程,这些企业和单位与我们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协作,信息传递和情报交流关系,内联外引,招商引资打破了我镇以往僵硬的封闭局面,加快了附城开放开发的步伐。

――精神文明实现了新进步,为新农村建设培塑了社会风尚。五年中,我们以“四五”普法教育为抓手,积极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推动了社会各业的全面进步。计划生育、文教卫生、广播电视等事业都取得新的成就,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八以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深入开展。民主法制建设逐步完善,46个村的第七届村委换届选举按期完成。群团组织得到加强,民兵建设效果明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了提高,确保了社会稳定和全镇发展的顺利进行。

各位代表,回顾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镇人民政府的工作,我们倍感欣慰,回顾这几年来所走过的艰辛路程,我们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辉煌的业绩,饱含着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关怀,凝聚了各基层组织和全镇人民的心血,浸透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汗水。尤其是各位代表对政府工作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关心、有力的监督和支持,这是做好政府工作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小康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支撑镇域经济发展的工业支柱产业尚未形成,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较大;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化解,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还缺乏稳固的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促进和谐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经济发展的软环境还不够宽松;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有的是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有的是工作不到位造成的,都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

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五年,是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面对形势和任务,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新跨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今后五年我镇总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是:以县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按照镇第八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生态园林小城镇、殷实富裕新农村”发展战略,力求在建设生态园林化小城镇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新突破,在发展社会事业、解决民生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今后五年的主要经济目标是:

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12%,达到3亿元;

乡镇及民营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达到4.46亿元;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2%,达到199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达到3960元;

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计划生育率达到85%以上。

做好今后五年的政府工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各级政府对当前发展环境的分析和判断上来,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经济社会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要把**的发展放到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大背景下,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要深刻认识我们的镇情特点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正确处理“好”与“快”的辨证关系,在“好”的基础上能快则快。要正确把握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既要看到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又要充分正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充分正视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性矛盾,充分正视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持清醒头脑,抓住发展机遇,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

实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意图,我们要扎扎实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立足镇情实际,着眼科学发展,突出抓好以生态园林化为主题的小城镇建设。

要以集镇建设为中心,以晋陵、礼夺公路为重点,积极推进特色村镇建设。要按照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加快以道路交通、供水供电、沼气建设、园林绿化、高标准住宅小区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集镇的综合功能和承载能力:切实抓好凤山古建重建工程,西街商住一条街开发工程,启动并完成凤山至坡地到一级路一条街开发,进一步完善集镇供水、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切实抓好**村大中型秸秆气化站建设,两年内实现向农户集中连片供气。在此基础上,还要重点实施好集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集镇建设既要充分体现我镇人文、历史、地理、山水特色,又要切实承载全镇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发展辐射功能,更要作为重振古镇雄风、打造崭新**的亮丽名片。

(二)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建设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巩固提高现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启动并完成**/**等5个新农村试点示范村建设,同时完成晋陵路和礼夺路沿线20个新农村达标村,搬迁20户以下的自然村,向条件优越,基础扎实的大村靠拢,五年内分期分批完成移民搬迁户300户,使每个农民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富裕文明的现代化生活,新农村建设整体上走在全县前列。

――加快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抓好畜牧、蚕桑、干鲜果、中药材等特色基地建设,努力发展绿色高效优质农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实施好“万名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行业协会的发展与规范工作,提高农民走向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以农业组织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现代化,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发展农村沼气和秸秆气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民心工程,对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农村新能源建设,以及国家农业部拟把我市作为生态家园示范市的大好机遇,统一认识,统一行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打一场沼气和秸秆气“户户通”攻坚战。,全镇要完成1790户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建设,其中一池三改户1090户,**秸秆气化站一个(供气300户),**大中型沼气工程一处(供气400户)。五年内,力求使全镇%80的农户用上新型清洁能源,全镇基本实现秸秆气“户户通”。

――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现代化是全面建设新农村的基本目标,今后五年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是:所有建制村通程控电话、通光缆电视、通数据宽带;95%的建制村通自来水;完成**变电站增容建设任务;80%的建制村完成交通干道和主巷道的绿化硬化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完成**至**庄引水工程,解决三村居民及**强民乳业安全用水问题。二是抓好村通道路延伸工程,集中力量,协调各方完成南马至高平平头、岭西至礼义梁泉、桑家坪至潞城疙瘩、台南至柳口南庄、平道到高平双泉、东河至高平侯庄六条出境路的水泥路面硬化。三是实施晋陵一级路到盖城等村的接轨路工程,进一步方便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

――全力推进通道绿化和交通沿线荒山绿化。以创建生态园林化新村镇为目标,按照“公路两侧树成荫、通道视线无荒山”的要求,全力推进以通道绿化和交通沿线荒山绿化为重点的五大造林绿化工程。重点是实施集镇景观绿化工程,晋陵一级过境路绿化工程,村通水泥路绿化工程,小康村生态园林工程,交通干道视线荒山绿化工程。“十一五”期间,每年完成荒山绿化3000亩、森林覆盖面每年新增1个百分点,力争到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对已经完成的通道和交通沿线荒山绿化,要加强管护,及时补植,确保绿化效果。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继续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完善提升6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和移民并村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农村中小学撤并工作,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布局。统筹教师资源,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逐步解决农村教师不足和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完成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文化名镇和特色文化村创建工作,实施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丰富和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农村“五保户”供养、社会互助、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

(二)确立建设重点,抓住项目支撑,大力发展新产业。

――要在实现支柱工业新型化上取得新突破。为实现“工业强镇”的战略目标,作为我镇支柱产业的冶铸、煤炭、化工、建材四大传统产业,要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加以改造提升,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要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和勇气淘汰百立方以下小高炉、小化工等土小企业,引导、支持淘汰企业转产、技改或新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节能和环保要求、技术起点较高的产业项目,实现我镇支柱工业的浴火重生。冶炼业要施以大手笔,引进大项目,铸造业发展要扩大规模,提高产能,增强效益。煤炭行业及其非煤矿山行业要在巩固严打成果,健全长效机制的基础上,依据国家产业政策,推进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实现资源矿产资源的规范化生产,同时要利用企业各界,积极发展地面替代产业。化工产业要实行区域化发展,积极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注重产品延伸开发。近期要重点抓好“450冶炼”项目的洽谈、选址、三通一平等前期准备;羊明化工有限公司和陵川龙腾陶粒砂有限公司的达产达效,三年内完成全部生产线建设,进一步提高规模质量效益;尽快完成水暧有限公司万吨铸件项目的立项和开工建设。坚持按照这一发展思路,通过狠抓项目建设,力争用2到3年时间,实现“155”发展目标,即碳酸钙系列产品产量达到10万吨,膨体砂系列产品产量达到5万吨,铸件系列产品产量达到5万吨,实现工业产值3亿元,贡献税收2000万元。

――要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取得新成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调产过程中要以规模化发展为方向,以加大科技含量为手段,以建设特色园区为重点,推动一村一业一品建设工程。近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强民乳业的达产达效,政府要搞好服务,企业要加快建设,力争在今年6月底正式运营,在重点抓好以强民乳业为龙头的草食畜牧特色园区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以丰西、东西下河区域为重点的林药间作项目,积极推进以镇域北部田庄北庄岭西三村为重点的优质果品园区建设,精心培育以丈河区域重点的蚕桑养殖园区。通过上述四个特色园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全镇以畜牧、果品、药材、蚕桑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调产持续推进。

――要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上再创新业绩。近年来,我镇非公有制经济虽然说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还远远不够。今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围绕提升总量,扩大规模,降低门槛,提高效益做好文章,下足功夫,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农业开发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

(四)、着眼社会和谐,建设平安附城,努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视幼儿教育,提升义务教育,普及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教育,落实好国家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增强教育事业发展活力。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覆全镇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配套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服务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入开展“双拥”和“双服务”活动。继续做好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工作。关注弱势群体,健全社会帮扶救助体系,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解决基本生活和子女上学、看病就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切实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理念,切实把安全生产抓在手上,强化责任意识,注重综合治理,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水平,建立长效机制,严格责任追究,依法从重从快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坚决遏制煤炭、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行业以及交通、公共聚集场所等领域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努力保持安全生产的平稳态势。特别是要认真吸取苗匠煤矿“3•18”特大瓦斯事故和我县桥将煤矿重大事故的深刻教训,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坚决克服思想上麻痹、工作上自满、管理上松懈的倾向,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和责任,对非法生产的矿井,要一律实施关闭;对非法组织生产者,要一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失职渎职的监管人员,要一律从严追究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府要主动向人大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决定、决议,支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继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扩大政务、企务、村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加快依法治镇步伐。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建设法治政府。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意识。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认真做好信访和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努力把各种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培养公民的高尚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普及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严厉打击“黄赌毒”等丑恶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三、20工作安排

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县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对于保持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意义十分重大。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坚持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原则,要坚持推进资源节约、加强环境保护原则,要坚持又好又快、好中求快原则,切实把全面发展、关注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力求在做大做强支柱工业,开发建设特色农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新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具体来说,就是要努力实现5项目标,重点抓好4项工作,全力办好10件实事。

五项预期目标是:

――乡镇及民营企业总产值完成63072万元,较上年增长8%;

――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18446万元,较上年增长8%;

――财税总收入完成1130万元,较上年增长30 %;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76元,较上年增长5%;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7‰。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四项工作:

一、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工业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工业化发展水平。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要求,结合已有发展基础,我镇工业加快发展要坚持立足于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的充分发挥,做强做大冶炼、优质碳酸钙、石油膨体砂、铸造产业,2008年要完成“450冶炼”项目的洽谈、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羊明化工有限公司30000吨超细钙生产线建设、陵川龙腾有限公司第二条生产线建设、水暧设备厂10000吨铸件项目建设。

二、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农业的扩规增效,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我镇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要在县十次党代会确定的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下,坚持以推进特色园区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和发展壮大畜牧、蚕桑、果品,药材四大产业,努力实现“4个1”发展目标,即以晋城强民乳业陵川养殖生态园为龙头发展优质奶牛1000头,以丈河东南部山区为重点建成优质桑园1000亩,以镇域北部田庄,北庄,岭西等村为基础发展优质果品1000亩,以东、西下河,新庄,丰西为基地完成林药间作完成10000亩。

三、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推动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优化改善,全面提升新农村整体建设水平。我镇小建设要以集镇建设为龙头,中心村建设为重点。集镇建设方面要在完成西街商住一条街建设、加快实施凤山古建重建工程的基础上,坚持村级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启动凤山至河东一条街的拆迁改造工程,中心村建设重点在玉泉、后山、南马,城东,丈河5个中心村及小会,川里,庄里,盖城等交通沿线村,铺开街道绿化、巷道硬化,卫生净化工程。同时,全镇46个行政村都要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村村成立专门的环卫队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逐步实现环境整治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四、以平安工程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开创我镇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局面。全面启动“五五普法”活动,继续开展平安村镇、平安校园和平安单位创建活动,认真做好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努力保持和维护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巩固省级文明镇和已有两个市级文明村成果的基础上,2008年再建成5个市文明村(单位)。

各位代表,镇政府决定今年继续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办好以下件实事:一是努力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完善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85%以上。二是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完成2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示范校建设,提升6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水平,支持农村寄宿制小学配置暖气。三是开工建设文化中心站,进一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四是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村清洁能源用户达到1790户。五是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丰西至窑岭引台北水工程,解决窑岭、平道、青杨庄等村及强民乳业用水难问题。六是启动六条出境公路建设工程。七是帮助农民就业和脱贫致富,培训农民100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0人。八是关心帮助农村特困群众生活,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对象年人均补助,农村五保对象按标施保。九是修建一处综合性、比较规范的农民体育活动场所。十是抓好镇中交通道路和教学楼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中小学危旧房屋改造力度。

各位代表,繁重而艰巨的工作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一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协调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着力完善和规范决策程序,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二是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重实际、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切实减少“文山会海”和不必要的应酬,取消不必要的检查、评比和验收活动,集中精力狠抓工作落实。政府各职能部门要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找准坐标,摆正位置,雷厉风行,狠抓落实,不推诿扯皮,不推三阻四,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三是要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任务到事,责任到人,加强督查,严格考核。坚决克服办事拖拉、敷衍塞责的官僚主义习气,坚决克服部门之间存在的“软摩擦”,坚决克服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懒惰性”,从自身做起,从工作的每个环节做起,强化效能建设,提高行政效率。严肃查处各种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优化政务环境,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树立勤政、为民、廉洁的政府形象。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切实增强反腐倡廉意识,努力养成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廉洁自律方面发挥好带头作用。

各位代表,目前我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振兴**、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把这种挑战转化为机遇。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谱写出我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 篇章。

谢谢大家!

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七

各位代表: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xx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五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镇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第一要务,积极应对5·12汶川大地震和严重的暴雨内涝等灾害,克难攻坚,奋力拼搏,全面完成了“”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荣获陕西省基层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农机示范镇、宝鸡市农技推广先进单位、宝鸡市农民增收先进镇、宝鸡市平安镇和宝鸡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镇域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2%。累计实施省市区级重点项目10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7亿元,比“”期间增长103.2%。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初具规模,吉达畜牧、鸿祥牧业、金鹏蔬菜、鸿盛农业、国人菌业、晨昊农业、永丰牧业、惠生蔬菜、新野苗木种猪繁育场等企业相继建成投产,示范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凸显,经济呈现突破性发展态势。投资220万元的xx镇街道综合治理改造项目顺利完工,投资120万元的镇区街道综合市场建设已见雏形。粮食生产连续7年获得丰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作顺利实施,城乡市场繁荣稳定。

——产业结构稳步调整,现代农业初具规模。抢抓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和粮食高产创建工程机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测土培肥、硬茬播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还田等新技术,坚持“一村一品”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以团结—慕仪—孙家—凤朝为主线的设施蔬菜种植产业带;二五路沿线四村—黎明—五星—齐东为主线的现代肉鸡养殖产业带;慕仪南环线齐西二—洞坡—团结为主线的标准化生猪养殖产业带。企业农户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16个。以蔬菜种植、生猪养殖、肉鸡养殖为主体的畜(禽)——沼——菜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镇域农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先后实施了渭北环线、二五路、洞五路等主干公路改造,建成以慕仪南环线为标志的通村水泥路100余公里,解决了人民群众行路难问题。整合资金100多万元,集中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村镇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深入开展“绿色慕仪”建设,累计完成绿化里程82.5公里,绿化面积760亩,栽植苗木30多万株。实施村级阵地建设,全镇11个村委会办公楼和文化娱乐广场建成投用。建成人畜安全饮水工程8处,解决了2.8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积极实施“突破西山”战略,累计接收安置西山移民131户608人。新农村“晋级升档”和“星级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秩序良好,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沉着应对自然灾害,科学实施灾后重建。五年来,我们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和两次严重的洪涝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5·12地震灾害,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持把群众的生命安危放在首位,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抗震救灾,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面对异常艰巨的重建任务,镇政府坚持科学合理规划,全面反映灾情,积极争取支持,全力抓好重建。总投资2047万元的慕仪中学、中心小学和齐二国寿小学已建成投用;投资440万元的团结小学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今年秋季将交付使用;投资220万元的镇政府综合办公楼即将竣工;投资310万元的11个村级阵地重建项目全部交付使用;投资670余万元,对336户农村居民住宅实施了重建,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实施寄宿制学校蛋奶工程,整合教育资源,调整网点布局,顺利通过国家教育“两基”验收,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繁荣,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稳运行,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扎实推进。“生育关怀”行动影响力不断增强,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代表全区顺利通过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创建验收。关注残疾人生活现状、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医疗、促进残疾人就业。高度重视劳动力就业和弱势群体帮扶,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农村公益岗位试点全面启动。全力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767人,参保率达到98.6%。全镇780户2076人被确定为农村低保户,享受到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综治维稳工作深入开展,平安慕仪创建成效显著。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黑恶势力等刑事犯罪活动,积极预防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 “平安慕仪”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事故防范能力逐年增强,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五五”普法广泛开展,全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和“领导接访、干部下访”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加强网络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五年来未发生群体性事件和个访赴京事件,社会秩序进一步好转, “一控制、两下降”目标圆满完成,全镇社会和谐稳定。

——20xx年经济和社会事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20xx年,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8亿元,实现

合同

引资4.5亿元,到位资金6770万元,非公经济实现营业性收入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97元。完成了国人菌业等5户企业的后续扩建任务,引进晨昊农业、永丰牧业、惠生蔬菜等3户农业企业入驻园区。目前,园区入驻科技型龙头企业9户,共完成投资4860万元,流转土地2296亩,新建高标准蔬菜日光温室267座,高档菌房55座;完成投资508万元新打机井8眼,新修园内水泥道路15公里,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到位,园区投资优势显著提升。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注入无限活力,全镇呈现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稳定的喜人局面。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慕仪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镇村变化最大、项目支撑最强、群众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历届镇村领导班子和干部的不懈努力,归功于全体人大代表和全镇老百姓的艰辛劳动。在此,我谨代表xx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镇人民表示真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一直关心和支持xx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和亲切的问候!

“”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关天经济区”和“六区”建设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建设“设施农业大镇、现代畜牧强镇、商贸物流富镇、环境优美新镇”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规划总体奋斗目标是:到20xx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达到1000万元;实现合同引资3亿元,到位资金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平均增长15%以上,达到10899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主要预期目标是:

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投资4800万元对全镇14个村49000亩耕地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投资1907万元完成涉及9个行政村的土地整理项目。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落实农业农机具补贴政策,推广购置国家补贴农机具,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设施蔬菜、设施养殖、优质粮三大产业,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力争再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1300座,食用菌温室220座。投资20xx万元实施万头标准化生猪示范村工程,发展现代生猪养殖,使全镇生猪年存栏达到50万头。

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万元对二五路、安四路进行路面柏油铺设,争取投资800余万元,着力整修28.6公里的村组道路,解决人民群众行路难问题;争取投资20xx万元, 建设4个集中供水站,解决全镇人民吃水难问题;争取投资30万元建设8个村级农家书屋,筹集资金200万元建设6个村级文化活动广场,解决人民群众文化资源不足问题。

——努力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继续推进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普及,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文化娱乐活动,深入开展以“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和“增强城市意识、提升市民素质”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持续开展“绿色慕仪”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渭北环线公路两侧绿化水平,优化、美化人居环境。

三、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投资80万元建设镇中学标准化体育场,争取资金200余万元新建1所xx镇中心幼儿园,投资50万元完善中心小学体育场及附属设施,优化办学条件。加快中小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努力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全镇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稳步推进卫生和计生工作。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扎实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规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继续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和少生快富工程,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坚持男女平等,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全力实施水电路等民生工程。投资400万元,进行低压整改,彻底改变农村用电环境;投资300万元在慕仪街道建成垃圾处理厂,实施垃圾集中处理;投资400万元实施城镇集中用水改造,铺设管网,优化布局,彻底解决镇内安全用水问题;投资300万元,实施齐东街道附属设施建设,新建1500平方米的集贸市场,繁荣城乡经济。

四、扩大社会保障救助,巩固“平安慕仪”创建成果。

——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基本理念和“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目标,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的基本权益,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扎实抓好防灾、救灾工作,提升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切实做好低保管理工作,努力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使广大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有力保障。努力做好残疾人工作,促进全社会扶残助残风气进一步形成。

3

页,当前第

1

1

2

3

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篇八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政府工作回顾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招商引资、对外开放为总抓手,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优化产业结构、膨胀经济总量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使全镇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有了新的发展。

(一)经济建设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止目前,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2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任务3620万元。合同利用镇外资金4780万元。新上项目36个,其中,300万元以上的已竣工项目3个,投资1500万元的恒泉油脂厂,投资630万元的供销商城,投资320万元的德源果蔬。在建项目10个,其中过500万元的两个,总投资1650万元的锦花纺纱厂,在县经济开发区内的投资1500万元的华盛金属公司。已签订合同的有5个。正在洽谈的较大项目有3个。

――民营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去年以来,我镇新增工商户220户,民营企业30家,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万元的26家,过500万元的2家,新增固定资产1.06亿元,实现产值9800万元,增长38%;完成工业增加值196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700万元,增长39.2%。锦花棉业、华盛脱绒、众鑫棉业、华夏面粉等一批重点民营企业相继投产。

――劳动就业有了新的增加。全镇共完成市外劳务输出新增人员1228人,市内产业就业人员448人。

――财政收入有了新的增长。1―6月份,全镇共完成财政收入365万元,实现工商税收100万元。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今年上半年,人均实现现金收入1100元。夏粮喜获丰收,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认真落实了粮食直补政策,种粮农民得到了实惠。林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年和上海禾阳公司合作,新发展速生丰产林6800亩。畜牧生产持续升温,全镇现有大牲畜存栏量5200头,猪2.6万头,羊6万只,家禽8万只。

(二)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镇政府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贯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狠抓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十五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了有关措施,成立了综治委和综治办,在全镇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为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认真开展了严打专项斗争,狠抓了落后村治理,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全镇4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融普法、帮教、调解、巡逻、治安五位一体的综治办,配备了49名专职主任,做到房子、人员、报酬、职责四落实,为全镇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计划生育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我镇从加强计生领导入手,对计生专职队伍进行了全面治理整顿,并在镇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保证计生经费优先到位,强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建立健全了村级计生协会和其他计生组织,积极开展了夏季集中治理活动,全镇晚婚晚育率、计划生育率、节育措施落实率均达到9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农民负担明显减轻。镇政府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减轻农民负担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涉及农民负担的各种问题,镇政府对村级财务、资金实行双代管,取消村级招待费,村级政务、财务实行一年两公开,各村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红白理事会,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决定村中大事。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精神,税率减少三个百分点,在征收中发放两证一书一卡,水费按照上级规定政策收取,从严控制“两工”使用,在未取消两工前,严禁搞一事一议,农民负担得到了大幅度减轻。

――文教卫生工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镇党委、政府始终大力支持中小学教育工作,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稳定了教师队伍。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我镇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中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8%以上。升学人数逐年攀升。我镇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了提高,镇医院设备齐全,基本达到了社会病人治病的需求。民政工作扎实有效。严格救灾款发放制度,认真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确保救灾资金全部用于灾民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敬老院建设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得到了认真落实,我镇军属、伤残、复员军人、带病还乡退伍军人优待率达到100%,各类优待金、抚恤金、定补款,均已及时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

各位代表,我们xx镇所取得的成就,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座各位代表和全镇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镇广大党员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xx镇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我镇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发展还比较慢。自己和自己比,虽然步伐明显加快,但和先进乡镇比还有较大差距;二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较大,二、三产业占比例较小,特别是工业在全镇所占比例较低,影响和制约了全镇经济发展质量;三是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个别部门不能从全镇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时有发生,吃拿卡要、“三难五乱”屡禁不止,客商与群众反映较大,严重影响了我镇的形象,破坏了经济发展环境;四是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意识还不强。一些单位和职工,不是自加压力,奋力拼搏,而是任务观点,甘居中游或畏难发愁,疲于应付,不能开拓新的局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镇经济发展,在下步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下力加以解决。

二、今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是全面落实省委提出的“突破菏泽战略”的第一年,也是我镇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下半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对外开放和工业兴镇战略总揽经济工作的全局,以财政增收、投入增加,群众增收、就业增多、社会稳定为目标,以转变干部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保证,推动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跨上新台阶。

主要任务目标是: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85万元,力争完成13037万元;实现招商引资7670万元,引进镇外资金90万美元,出口创汇达到42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501万元;新增就业681人,劳务输出6151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3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在具体工作中,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中力量突破工业建设

1、千方百计抓好招商引资。一是加强企业招商。对恒泉油脂有限公司、华盛金属公司、金鑫短绒厂、绿科饲料公司等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挂靠大企业、大集团,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千方百计膨胀规模。二是加强资源招商。利用我镇的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以棉花深加工为基础的纺织服装产业,以林业为基础的板材加工、家具生产、造纸产业,努力把这两大产业建成支撑我镇经济的主导优势产业。三是加强项目招商。采取外引内联等多种形式、多渠道推介、对外招商,努力在全镇形成大招商、招大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良好局面。四是走出去招商,今年下半年,我们将组织得力人员到外地招商,重点与南京理工大学1200万元的化工项目、合肥中国科技大学3000万元的生产pvc塑料管项目、山西运城南风化工集团3600万元的电子产品组装项目对接洽谈。今后,我们将坚持高起点定位,高质量运作,主动联系大客商,努力引进大项目,提高引资成效,扩大项目规模,以大投入,实现高产出,促进大发展。

2、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开工项目的投产。对投资1658万元的锦花纺纱厂和在县工业园区投资1500万元的华盛金属有限公司,实行倒排工期,努力加快建设进度,使其尽快竣工投产;二是努力抓好签约合同的开工。对已签约的1500万元的聚胺脂筛子项目和由山大教授引资850万元的高压和超高压油管项目,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抓开工。三是争取洽谈项目的签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引进大项目,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争取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对正在洽谈的`由深圳九九红公司投资3300万元的钢架结构项目和由台湾客商投资1700万元的矿用胶带厂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努力加快项目进度,争取早日签约。

3、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继续实行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和二分之一工作法,加强调度和考核。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前三名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重奖,并作为评优晋级的主要依据,对完不成任务的后三名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扣发个人两个月工资。并要求镇直部门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实行半月一汇报,搞好调度督促,确保年底完成任务。

4、搞好园区建设,打造工业经济发展的最佳平台。对镇经济园区继续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增强园区吸引力。创新发展模式,放宽园区政策,让企业最低门槛进入,最低成本经营,最高效益回报。对镇经济园区实行扎口管理,除正常的税收外,只要不经党委、政府批准,任何部门不准到企业检查,更不准吃、拿、卡、要,坚决杜绝辱商、欺商、挤商现象的发生,努力把镇工业园区打造成加快我镇经济发展的最佳平台,提高园区竞争力,加快园区规模膨胀,使现有园区成为我镇高水平的发展亮点、产业高点,成为我镇最佳的投资场所。

(二)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全镇经济结构的调整

立足我镇现有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和发展棉花、瓜菜、林业、畜牧业四大主导产业。围绕这四大产业,大力发展一批龙头企业,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培植新的增长点,逐步改变传统的、自发的、无序的农业发展模式。加强与省农科院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努力建设花生良种繁育基地,抗虫棉繁育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在林业生产上结合上海禾阳公司,重点抓好万亩丰产林生产;在畜牧业上,大力发展牛、羊、猪,稳定发展鸡、兔,重点培植一批饲养专业户、专业村、养殖场,并结合畜牧养殖,搞好林草牧一体化生产。

(三)千方百计抓好环境建设

1、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营造功能完善的硬件环境。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的思想,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品位建设,千方百计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主要抓好xx中心街的硬化、德商路镇驻地段的拓宽工程,并进行绿化、亮化、美化,努力改善镇驻地面貌。

2、抓好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推进镇村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实行村级帐务、财务镇里双代管,加强对镇直部门和行政村财务的清理审计工作,进一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抓好信访工作,努力建设“平安xx”。

3、抓好行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政府、阳光政府、效率政府,坚持用“四铁”精神(铁下心来,铁面无私,铁的纪律,铁的手腕)来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全镇叫响服务发展是功臣,扰乱发展是罪人的口号。适时组织人大代表和企业工商户评议活动,对顶风而上影响经济发展的坚决予以打击。

4、抓好文教、卫生和社会其它各项事业。以建设先进乡镇为目标,繁荣和发展先进文化。坚持“两为”和“双百”方针,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继续加大追逃力度,加强节育措施的落实和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强对计划内二胎的监控措施,严格控制出生性别比。加大对社会扶养费的征缴力度,同时加强对村药管员、专职主任的管理,逐步实现村级自治,为争创优质服务乡镇打下坚实的基矗积极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完善卫生预防保健体系。发展群众性的体育事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关心支持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重视做好老龄工作。

5、强化宗旨,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将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人民群众的利益上,全镇各级都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致力于想大事、抓大事、干实事,无论任何情况下,不惜力,不留劲,不松气,努力促进全镇经济工作的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

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可以说开局良好,展望今后的发展,我们更加信心百倍,精神振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下,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务求实效、与时俱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为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篇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淮南发展进程中极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结构性矛盾和重大事件影响等复杂形势,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讲话精神,坚持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积极化解风险,奋力克难攻坚,保持了经济运行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8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400亿元,财政收入12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60亿元,进出口总额4.4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5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170元、10400元,在深化改革、推动转型、改善民生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年来,重点做了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综合施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全面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优化存量、扩大增量,确保经济运行安全、风险可控。夯实实体经济基础。着眼于为企业松绑减负,减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负14.2亿元。出台金融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奖励办法等文件,直接融资增长167.3%,8家企业分别在“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扎实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等改革,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4720家,净增“四上”企业265家。梳理解决284家民营企业涉及的土地、规划、产权等制约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夯实项目投资基础。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建立重点项目包保和调度机制。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5个、续建184个、竣工78个,累计完成投资409亿元。中安煤化一体化、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朱集西矿等项目基本建成,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1204万千瓦。夯实居民消费基础。积极培育网络、信息、文化、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房地产新开工400万平方米、竣工150万平方米。旅游业实现总收入70亿元。江淮云产业基地获批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田家庵跻身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夯实产业转型基础。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度,致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4.8个百分点。着力拓展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依法关闭退出小煤矿15对、非煤矿山企业4家,彻底告别了小煤矿百年开采史,全面迎来了现代化大矿井时代。

(二)强化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从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入手,转职能、补短板,抓开放、促创新。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完成市政府权力清单及权力运行流程图编制,并予以公布。对176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保留市级行政许可55项。县区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完成。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资金、资产和土地“三项清理”工作扎实开展。凤台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粮食银行”模式得以推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省级创新型城市试点全面启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5亿元。授权发明专利236件。制定修订行业、地方标准10项。“两化融合”指数提高4个百分点。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等平台加快建设,全国防爆电气知名品牌示范区获批筹建,煤化工产品质检中心通过国家评审。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升。积极融入长三角、中原经济区,加快合肥经济圈一体化进程,与塞尔维亚武贝市建立友好城市。园区承载功能不断提高,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国家级淮南经开区、淮南高新区加快建设。强化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全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亿美元,引进内资600亿元。支持本土企业立足淮南,开展对外合作。合肥海关驻淮南办事处获批成立,为本地企业外向发展提供通关便利。

(三)强化城市功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增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6.9%。城乡规划加快编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各类规划加快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更加科学合理,规划的前瞻性、约束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增强。山南新区建设稳步推进。按照“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发展要求,重新启动一批战略合作和重点项目建设,核心区路网、公交等设施加快完善,3所学校、2所幼儿园建成投用,安理大新校区、职教园区等群众关注的项目全力推进。安居工程建设保障力度加大。全面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开工59185套、基本建成13395套。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3.1亿元,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采煤塌陷区异地搬迁工程,竣工安置项目4个。加强安置区建设协调调度,着力解决征迁户安居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完善。西部城区5条道路改造完成,3座淮河大桥加快建设,新改建各类地下管网180公里,龙王沟城市排涝工程全面竣工。交通网络加快构建,济祁高速公路淮南段、九龙大道等项目开工建设。“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违法建设、超载超限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四)强化“三农”基础,农村面貌不断改善。积极整合各类支农政策和资金,“三农”支出34.2亿元,增长5.2%。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总产139.4万吨,实现“十一连丰”。农业规模化经营力度加大,新增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园1家,新增流转、托管土地19.3万亩。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新增专业合作社492家、家庭农场211家。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村面貌有效改善。建成美好乡村中心村48个,3个镇跻身全国重点镇。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建设5496户,实施20xx户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完成农村危桥改造18座、农村清洁工程11个,改造省道、县乡道路86.4公里。解决10.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全年脱贫9200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重点平原洼地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实施。建立耕地保护动态巡查机制,土地违法整改深入推进。整治土地24.7万亩,连续20xx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推进淮河沿线综合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

(五)强化公共服务,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优先保障民生资金支出,全面完成33项民生工程。全年民生支出11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8%。就业形势总体向好。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3万人,大学生、退役军人和失地农民等群体实现稳定就业。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均提高10%以上,医疗救助报销标准增长9%。建立城镇医保大病保险制度,新农合参合率达101.2%。文化强市扎实推进。市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5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文化企业百强,1家企业成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淮南子传奇》第二季喜获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23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市体育学校基本建成,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90.3%。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圆满完成第十三届全省运动会等参赛任务。卫生和计生职能加快整合,人口自然增长率7.22‰。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面完成。地震、气象、档案、民族、宗教和地方志工作不断加强,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的成效。

(六)强化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逐步改善环境质量。重点治理工程扎实推进。投入污染治理资金10.5亿元。实施节能和综合利用项目50个,西部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并网发电,淮化工业废水末端治理等重点工程基本建成,提前完成“”火电行业脱硫脱硝减排工程建设任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左右,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年度考核全省第一。全面完成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加强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拆除小型燃煤锅炉377台,治理大型工业燃煤锅炉15台,依法关停超标排污企业及作坊50家。pm10平均浓度较上年下降7%,在全省位次提升2位。大气环境二级以上天数比上年增加14天。有效开展生态修复。坚持不懈对采煤塌陷区进行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启动关闭退出小煤矿、采石场覆土复绿工作。完成成片造林近10万亩,新建森林长廊80.1公里,省级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省级生态县和生态乡镇创建取得积极成效。

(七)强化治理创新,平安建设不断深入。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信息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得到加强。平安淮南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加快完善。全面开展大巡防工作,成功破获一批大要案,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强化应急平台和队伍建设,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全面建成,群防群治工作得到加强。稳妥处置重大安全事件。教训深刻的“8·19”民营小煤矿爆炸事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和淮南矿业集团坚持现场指挥、科学救援、确保稳定,凝心聚力奋战52天,依法完成善后安抚、闭矿处置等工作。严防淮矿物流经营风险蔓延,保持区域性金融稳定。社会治理基础进一步夯实。村民自治能力不断加强,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回访和定点帮扶机制,一批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解决。建成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信访业务网上流转,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和问题预防在发生之前、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置在初始阶段。举行首个烈士纪念日公祭烈士活动,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

(八)践行“三严三实”,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从自身做起,着力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社会治理职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聚焦“四风”等突出问题,切实加大整改力度,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逐步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依法行政不断加强。通过宪法日的宣传和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政府。按时办结130件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372件市政协委员提案,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3件,制定政府规章2件,在全国率先出台推进依法行政办法。实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等制度,重大事项决策行为更加规范。不断深化政务公开、网络问政,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廉政建设扎实推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全市“三公”经费压缩23.8%。加强审计监督,推进审计全覆盖,审计调查单位637家,促进增收节支4.6亿元。强化行政监察,给予政纪处分112人,塑造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我们多措并举、防微杜渐,化解了各种潜在风险;面对各种事件的接踵而至,我们沉着应对、主动作为,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这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淮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淮南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向在淮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煤炭价格低位徘徊,非煤产业发展不足,县区、园区、民营经济基础薄弱,转型发展任重道远。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征迁、安置和城市管理任务较重。三是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突出,项目落地困难,投资环境不优。四是少数干部进取意识不强,法治意识淡薄,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现象仍有发生。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希望和重托。

二、20xx年工作思路和重点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国内经济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新常态面临新挑战,也蕴含新机遇。我们必须坚定战略定力,提振发展信心,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重创新、抓招商、防风险、惠民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在立足实际、综合研判的基础上,提出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财政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为实现以上目标,关键要把握以下四点。

一要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总体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体现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更要促进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宜居、政治稳定相协调,推动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紧扣民生幸福主旨,守住环保和就业两个底线,彰显公平正义,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公共服务最优化。

二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个核心动力。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必须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指向,促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在全市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三要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市这个基本准则。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着力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建立权责统一、运行高效的依法行政机制。

四要牢牢把握全面转型这个鲜明主题。唯有转型,方能行稳致远。要做精做优煤电化产业链、做大做强非煤产业群,为支柱产业挖潜增效、为主导产业嫁接延伸、为高成长性产业培土施肥。要加快产城融合化、城乡一体化、合淮同城化,实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廉洁发展。

实现以上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把深化改革作为活力源泉,着力增强发展动力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通过改革释放体制机制活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政府组织体系。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积极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精简、下放、监管等工作。开展行政审批代办服务,推行网上审批。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完善政府权力公开运行、动态监管机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预决算公开机制。改制市级投融资平台。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推进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建立综合执法机制。统筹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公务用车制度、社区管理体制等改革,进一步释放体制机制活力。

通过改革释放市场要素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三证合一”、“先照后证”、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管理改革。坚持放开竞争性领域,积极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体制和决算审计改革。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助保金”制度,建立完善市县(区)政策性担保体系。巩固并推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成果,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大非法集资打击力度,建立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协调机制。坚持土地统一收储、统一出让、统一考核,确保土地等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通过改革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支持在淮省属企业改革,促进股权多元化、运营专业化。推进市属企业改革,加快企业上市、兼并、重组步伐。继续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供销社、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做好经营性资产清查,巩固资金、资产和土地清理成果,规范国有资产租赁管理行为。加强社会组织改革创新,完善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二)把稳定增长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提升发展质量

坚持定向施策、精准发力,积极挖掘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的牵动作用,完善项目储备库,健全项目投资联合审查、协调调度、政策支撑、要素保障机制。在主导产业、基础设施、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谋划一批、推进一批、竣工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830亿元。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提质提效。发挥中原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战略平台优势,申请纳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市,争取更多项目和政策支持。

促进城乡消费。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与促进消费结合起来,完善产业体系,推进业态创新,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适应消费新形势,促进城市商圈升级发展,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培育大众消费新的增长点,拓展信息、家政、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谋划快递产业园、专业物流中心等建设,促进电商、网购、快递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检验检测认证、金融保险、商务咨询、技术服务等产业。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全年开工200万平方米,竣工120万平方米。

做强县域经济。健全支持县区发展的相关政策,理顺市县区财权事权关系,赋予县区更多自主权。引导县区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和首位度。支持淮河以北地区做精做优煤电化产业链,提升煤电化产业联营和配套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区,提升煤电化一体、城矿乡一体发展水平。支持淮河以南地区做大做强非煤产业群,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提升产城一体、旅城一体和新型城镇化水平。完善县区发展科学评价体系,提升工业经济、园区发展、城乡建设等考核权重,激发县区发展动力和活力,形成淮河两岸整体联动、互补发展新格局。

夯实园区载体。逐步完善园区体制机制,扩大园区发展自主权,增强园区造血功能。制定支持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和规划布局,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坚持产业集中、企业集群、土地集约、要素集聚,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发展要素向园区倾斜。大力提升园区服务配套能力,营造引进企业、留住人才的创新创业环境。坚持市经开区产城一体发展,打造百亿产业园区。加快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公用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烯烃装置基本建成,确保动力中心、净水厂、变电所和码头投入运行。完善市高新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力争引进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类企业30家。统筹园区招商、发展和为企服务,坚持不懈做大园区经济,持之以恒提升园区在全市经济中的份额。

(三)把调整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着力促进发展转型

坚持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四煤”发展思路,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力争非煤产业比重稳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实现量增质优。

大力扶持产业发展。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扶持发展政策体系,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打造面向未来的产业支撑。巩固提升煤炭、电力两大支柱产业,加快两淮能源基地规划编制,推进杨村矿建设,开工建设1000千伏特高压北环线,实现平电三期并网发电,做好潘集电厂、低热值煤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发展新型煤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加快中安煤化一体化、凤台煤制天然气、江淮云产业基地、电子商务产业园、陕汽配套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培育文化旅游、现代医药、光电新能源、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四大高成长性产业,着力推进旅游景区、生物医药科技园、光电产业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等建设。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拓宽研发经费投入渠道,鼓励企业建立联合发展机制,促进创新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多领域合作。围绕新技术、新机制,加快市高新区科技研发中心、科技研发孵化平台、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等建设。提高发明专利申请量、拥有量及转化率。新建院士工作站3个。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完成技改投资200亿元。加快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省级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力争第九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建立健全项目落地约束和保障机制,坚持“一个投资项目、一个牵头领导、一个工作小组”专班推进,营造全域招商、全员招商、全面招商的良好氛围。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区域,强化精准招商。制定重点产业招商规划,注重产业链招商。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外经贸转型升级。着力培育外贸经营主体,进出口总额实现稳定增长。加快申报淮南商检正式机构、公共型保税仓库,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比重。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落实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等措施,着力培育更多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中小微企业。进一步放宽登记条件,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完善支持“四上”企业发展的措施。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进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净增民营企业300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1万家。培育10家高成长性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建设智慧企业120家,新增“双软”认定企业5家。发挥企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四)把“三农”发展作为坚实基础,着力夯实发展根基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专业化的职业,让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力争粮食总产稳定在120万吨以上。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扩大粮食收储能力。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提高农产品保障水平。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个。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开工建设西淝河等沿淮洼地应急工程,积极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建成世行贷款洼地治理项目,提高防洪排涝和抗旱保收水平。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出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力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稳定增长。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43个土地托管服务点建设。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家庭农场50家。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集镇建设规划改造,启动美丽小镇建设试点,建成一批美好乡村中心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国省干线48公里、县乡道路40公里,健全城乡一体化养护机制。深入推进“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实施扶贫开发和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项目,力争全年脱贫7000人。

(五)把宜居宜业作为功能特质,着力推进城市建设

坚持发展淮南、呼应省会、强化自身、承接辐射,促进山水林城融为一体、宜居宜业相得益彰,打造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

彰显城市特色。发挥“三山鼎立、三水环绕”的自然优势,编制城市风貌特色等专项规划,启动八公山、焦岗湖旅游开发规划编制,完成淮河岸线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淮河港总体规划。加快合淮一体化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凤台县和毛集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完善开发区控规及各类专项规划。加快“多规合一”试点,编制“十三五”规划,推进“规划一张图”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山南由新区向新城转变,以政务区、高新区、高铁南站、职教园区为重点,完成职教中心和工业学校整合搬迁,推进实验中学新校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引大别山优质水源工程等项目建设。新改建各类管网125公里。推进亚行贷款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按照“内畅外联、便捷安全”的要求,启动商杭高铁淮南段建设、合淮路淮南段改造,加快济祁高速公路淮南段、九龙大道等建设,推进跨淮河大桥建设,完成城市部分道路、铁路下穿等工程。

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安置区建设,实施西部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开展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实施城市绿道示范段工程,建成30公里城市绿道,新增和改造绿地430万平方米。制定公共交通扶持政策,推动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推进环卫体制改革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加强占道经营、乱停乱放、道路抛洒等顽症治理。创新城市管理考核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六)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主旨,着力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民生为上,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困难群体,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继续实施民生工程,完善民生工程考核评价办法和建后管养机制。突出为民办实事。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屋10234套、公租房1449套。开工建设采煤塌陷区安置房4200套,搬迁1.2万人。完成2500户农房建设、15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解决10.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扎实做好关闭退出小煤矿职工就业培训等工作。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继续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入园率达87.6%。争创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区,义务教育标准化率达97.3%。实施卫生惠民工程,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强化卫生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落实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加快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优先发展,巩固提升民族宗教工作。做好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残疾人、档案、地方志和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支持地震、气象、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创业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创新大学生就业就学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做好失地农民等群体就业。培训各类人员4.9万人。强化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抓好各类社会保险扩面提标,推动老农保和城乡居保有效衔接。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分别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控制在3%左右。

(七)把历史文化作为城市灵魂,着力提升城市内涵

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增强文化创造力和竞争力。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凝聚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正能量。宣传淮南好人好事,讲好淮南故事。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扎实做好文明单位系列创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培育诚信文化,打造诚信社会,让失信者难以立足、让守信者一路绿灯。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市文化艺术中心、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推动“大地欢歌”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营造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保护文化、挖掘文化、创造文化相结合,推进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0%。建立文化旅游发展协调机制,推动文化旅游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游、历史文化游、山水特色游、生活体验游。加快景区扩容升级,打造八公山和焦岗湖两大核心旅游区,启动景区5a级创建。全年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0%以上。

(八)把创新治理作为重要抓手,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环境、投资环境、生态环境同步优化。

建设平安淮南。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引导和支持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落实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创新网上信访、逐级走访、诉访分离机制。完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依法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推进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应急处置快速协调联动机制,增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国防教育和人民防空工作,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优化投资环境。建立问政质询机制,对纪律松弛、组织涣散、作风转变缓慢的单位,加强问政监督。建立效能问责机制,坚决整治政令不畅、效率低下、贻误工作、不负责任等问题。建立综合整治机制,扎实开展投资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坚决打击强买强卖、强包强揽等影响投资环境的行为。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实现服务无距离、零障碍。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升生态文明。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创建更多的森林县区、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加快沟河湖塘水系生态综合治理,启动姚家湾湿地水质改善项目,建成3个污水处理工程。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建筑施工、道路运输、企业料场、裸露煤场等扬尘治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全面完成脱硫脱硝、燃煤锅炉整治、“黄标车”淘汰任务,力争可吸入颗粒物下降10%以上。实施重点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50个以上。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矿区生态修复,为淮南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让群众享受更多的生态福利。

三、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各位代表,建设法治政府,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营造维权用法、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法治环境。全面贯彻依法治市实施意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争创省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推进法治县区等创建。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基础性工作,完成“六五”普法验收,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优化基层法律服务布局,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众法律援助。扎实开展“践行‘三严三实’、优化政治生态”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健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决策程序。建立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凡未经合法性审查或审查不合法的事项,不得提交讨论,不得发布施行。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评估、反馈闭环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做到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恪守依法行政、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工作准则。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强干部教育、培养、管理,强化公务员队伍素质,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争做法治型干部。扩大行政立法公众参与范围,制定政府规章2件。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执法过程记录制度。合理配置执法力量,重点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资源环境、交通运输等领域推行综合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完善权力运行、权力监督、权力制约的体制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加强公共资金、国有资源、国有资产等领域审计。强化行政监察,保障监察部门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确保资金安全、工程安全、生产安全和干部安全。持续聚焦“四风”问题,全面整治“吃空饷”行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决实行“一案双查”,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坚持勤政廉政相统一,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努力取得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各位代表,新常态需要新作为,新作为开创新局面。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淮南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共同创造淮南更加美好的未来!

3

页,当前第

2

1

2

3

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篇十

政府

工作报告

,作为中国政治方针和政策的精华,涉及政治,经济,生活各个层面。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欢迎阅读!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是淮南发展进程中极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结构性矛盾和重大事件影响等复杂形势,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讲话精神,坚持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积极化解风险,奋力克难攻坚,保持了经济运行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8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400亿元,财政收入12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60亿元,进出口总额4.4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5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170元、10400元,在深化改革、推动转型、改善民生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年来,重点做了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综合施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全面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优化存量、扩大增量,确保经济运行安全、风险可控。夯实实体经济基础。着眼于为企业松绑减负,减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负14.2亿元。出台金融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奖励办法等文件,直接融资增长167.3%,8家企业分别在“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扎实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等改革,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4720家,净增“四上”企业265家。梳理解决284家民营企业涉及的土地、规划、产权等制约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夯实项目投资基础。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建立重点项目包保和调度机制。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5个、续建184个、竣工78个,累计完成投资409亿元。中安煤化一体化、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朱集西矿等项目基本建成,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1204万千瓦。夯实居民消费基础。积极培育网络、信息、文化、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房地产新开工400万平方米、竣工150万平方米。旅游业实现总收入70亿元。江淮云产业基地获批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田家庵跻身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夯实产业转型基础。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度,致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4.8个百分点。着力拓展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依法关闭退出小煤矿15对、非煤矿山企业4家,彻底告别了小煤矿百年开采史,全面迎来了现代化大矿井时代。

(二)强化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从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入手,转职能、补短板,抓开放、促创新。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完成市政府权力清单及权力运行流程图编制,并予以公布。对176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保留市级行政许可55项。县区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完成。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资金、资产和土地“三项清理”工作扎实开展。凤台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粮食银行”模式得以推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省级创新型城市试点全面启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5亿元。授权发明专利236件。制定修订行业、地方标准10项。“两化融合”指数提高4个百分点。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等平台加快建设,全国防爆电气知名品牌示范区获批筹建,煤化工产品质检中心通过国家评审。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升。积极融入长三角、中原经济区,加快合肥经济圈一体化进程,与塞尔维亚武贝市建立友好城市。园区承载功能不断提高,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国家级淮南经开区、淮南高新区加快建设。强化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全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亿美元,引进内资600亿元。支持本土企业立足淮南,开展对外合作。合肥海关驻淮南办事处获批成立,为本地企业外向发展提供通关便利。

(三)强化城市功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增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6.9%。城乡规划加快编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各类规划加快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更加科学合理,规划的前瞻性、约束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增强。山南新区建设稳步推进。按照“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发展要求,重新启动一批战略合作和重点项目建设,核心区路网、公交等设施加快完善,3所学校、2所幼儿园建成投用,安理大新校区、职教园区等群众关注的项目全力推进。安居工程建设保障力度加大。全面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开工59185套、基本建成13395套。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3.1亿元,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采煤塌陷区异地搬迁工程,竣工安置项目4个。加强安置区建设协调调度,着力解决征迁户安居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完善。西部城区5条道路改造完成,3座淮河大桥加快建设,新改建各类地下管网180公里,龙王沟城市排涝工程全面竣工。交通网络加快构建,济祁高速公路淮南段、九龙大道等项目开工建设。“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违法建设、超载超限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四)强化“三农”基础,农村面貌不断改善。积极整合各类支农政策和资金,“三农”支出34.2亿元,增长5.2%。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总产139.4万吨,实现“十一连丰”。农业规模化经营力度加大,新增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园1家,新增流转、托管土地19.3万亩。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新增专业合作社492家、家庭农场211家。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村面貌有效改善。建成美好乡村中心村48个,3个镇跻身全国重点镇。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建设5496户,实施20xx户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完成农村危桥改造18座、农村清洁工程11个,改造省道、县乡道路86.4公里。解决10.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全年脱贫9200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重点平原洼地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实施。建立耕地保护动态巡查机制,土地违法整改深入推进。整治土地24.7万亩,连续20xx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推进淮河沿线综合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

(五)强化公共服务,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优先保障民生资金支出,全面完成33项民生工程。全年民生支出11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8%。就业形势总体向好。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3万人,大学生、退役军人和失地农民等群体实现稳定就业。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均提高10%以上,医疗救助报销标准增长9%。建立城镇医保大病保险制度,新农合参合率达101.2%。文化强市扎实推进。市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5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文化企业百强,1家企业成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淮南子传奇》第二季喜获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23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市体育学校基本建成,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90.3%。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圆满完成第十三届全省运动会等参赛任务。卫生和计生职能加快整合,人口自然增长率7.22‰。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面完成。地震、气象、档案、民族、宗教和地方志工作不断加强,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的成效。

(六)强化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逐步改善环境质量。重点治理工程扎实推进。投入污染治理资金10.5亿元。实施节能和综合利用项目50个,西部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并网发电,淮化工业废水末端治理等重点工程基本建成,提前完成“”火电行业脱硫脱硝减排工程建设任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左右,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年度考核全省第一。全面完成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加强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拆除小型燃煤锅炉377台,治理大型工业燃煤锅炉15台,依法关停超标排污企业及作坊50家。pm10平均浓度较上年下降7%,在全省位次提升2位。大气环境二级以上天数比上年增加14天。有效开展生态修复。坚持不懈对采煤塌陷区进行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启动关闭退出小煤矿、采石场覆土复绿工作。完成成片造林近10万亩,新建森林长廊80.1公里,省级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省级生态县和生态乡镇创建取得积极成效。

(七)强化治理创新,平安建设不断深入。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信息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得到加强。平安淮南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加快完善。全面开展大巡防工作,成功破获一批大要案,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强化应急平台和队伍建设,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全面建成,群防群治工作得到加强。稳妥处置重大安全事件。教训深刻的“8·19”民营小煤矿爆炸事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和淮南矿业集团坚持现场指挥、科学救援、确保稳定,凝心聚力奋战52天,依法完成善后安抚、闭矿处置等工作。严防淮矿物流经营风险蔓延,保持区域性金融稳定。社会治理基础进一步夯实。村民自治能力不断加强,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回访和定点帮扶机制,一批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解决。建成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信访业务网上流转,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和问题预防在发生之前、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置在初始阶段。举行首个烈士纪念日公祭烈士活动,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

(八)践行“三严三实”,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从自身做起,着力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社会治理职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聚焦“四风”等突出问题,切实加大整改力度,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逐步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依法行政不断加强。通过宪法日的宣传和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政府。按时办结130件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372件市政协委员提案,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3件,制定政府规章2件,在全国率先出台推进依法行政办法。实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等制度,重大事项决策行为更加规范。不断深化政务公开、网络问政,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廉政建设扎实推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全市“三公”经费压缩23.8%。加强审计监督,推进审计全覆盖,审计调查单位637家,促进增收节支4.6亿元。强化行政监察,给予政纪处分112人,塑造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我们多措并举、防微杜渐,化解了各种潜在风险;面对各种事件的接踵而至,我们沉着应对、主动作为,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这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淮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淮南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向在淮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煤炭价格低位徘徊,非煤产业发展不足,县区、园区、民营经济基础薄弱,转型发展任重道远。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征迁、安置和城市管理任务较重。三是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突出,项目落地困难,投资环境不优。四是少数干部进取意识不强,法治意识淡薄,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现象仍有发生。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希望和重托。

二、20xx年工作思路和重点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国内经济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新常态面临新挑战,也蕴含新机遇。我们必须坚定战略定力,提振发展信心,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重创新、抓招商、防风险、惠民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在立足实际、综合研判的基础上,提出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财政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为实现以上目标,关键要把握以下四点。

一要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总体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体现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更要促进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宜居、政治稳定相协调,推动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紧扣民生幸福主旨,守住环保和就业两个底线,彰显公平正义,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公共服务最优化。

二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个核心动力。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必须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指向,促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在全市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三要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市这个基本准则。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着力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建立权责统一、运行高效的依法行政机制。

四要牢牢把握全面转型这个鲜明主题。唯有转型,方能行稳致远。要做精做优煤电化产业链、做大做强非煤产业群,为支柱产业挖潜增效、为主导产业嫁接延伸、为高成长性产业培土施肥。要加快产城融合化、城乡一体化、合淮同城化,实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廉洁发展。

实现以上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把深化改革作为活力源泉,着力增强发展动力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通过改革释放体制机制活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政府组织体系。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积极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精简、下放、监管等工作。开展行政审批代办服务,推行网上审批。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完善政府权力公开运行、动态监管机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预决算公开机制。改制市级投融资平台。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推进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建立综合执法机制。统筹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公务用车制度、社区管理体制等改革,进一步释放体制机制活力。

通过改革释放市场要素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三证合一”、“先照后证”、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管理改革。坚持放开竞争性领域,积极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体制和决算审计改革。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助保金”制度,建立完善市县(区)政策性担保体系。巩固并推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成果,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大非法集资打击力度,建立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协调机制。坚持土地统一收储、统一出让、统一考核,确保土地等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通过改革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支持在淮省属企业改革,促进股权多元化、运营专业化。推进市属企业改革,加快企业上市、兼并、重组步伐。继续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供销社、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做好经营性资产清查,巩固资金、资产和土地清理成果,规范国有资产租赁管理行为。加强社会组织改革创新,完善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二)把稳定增长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提升发展质量

坚持定向施策、精准发力,积极挖掘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的牵动作用,完善项目储备库,健全项目投资联合审查、协调调度、政策支撑、要素保障机制。在主导产业、基础设施、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谋划一批、推进一批、竣工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830亿元。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提质提效。发挥中原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战略平台优势,申请纳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市,争取更多项目和政策支持。

促进城乡消费。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与促进消费结合起来,完善产业体系,推进业态创新,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适应消费新形势,促进城市商圈升级发展,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培育大众消费新的增长点,拓展信息、家政、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谋划快递产业园、专业物流中心等建设,促进电商、网购、快递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检验检测认证、金融保险、商务咨询、技术服务等产业。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全年开工200万平方米,竣工120万平方米。

做强县域经济。健全支持县区发展的相关政策,理顺市县区财权事权关系,赋予县区更多自主权。引导县区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和首位度。支持淮河以北地区做精做优煤电化产业链,提升煤电化产业联营和配套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区,提升煤电化一体、城矿乡一体发展水平。支持淮河以南地区做大做强非煤产业群,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提升产城一体、旅城一体和新型城镇化水平。完善县区发展科学评价体系,提升工业经济、园区发展、城乡建设等考核权重,激发县区发展动力和活力,形成淮河两岸整体联动、互补发展新格局。

夯实园区载体。逐步完善园区体制机制,扩大园区发展自主权,增强园区造血功能。制定支持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和规划布局,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坚持产业集中、企业集群、土地集约、要素集聚,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发展要素向园区倾斜。大力提升园区服务配套能力,营造引进企业、留住人才的创新创业环境。坚持市经开区产城一体发展,打造百亿产业园区。加快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公用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烯烃装置基本建成,确保动力中心、净水厂、变电所和码头投入运行。完善市高新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力争引进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类企业30家。统筹园区招商、发展和为企服务,坚持不懈做大园区经济,持之以恒提升园区在全市经济中的份额。

(三)把调整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着力促进发展转型

坚持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四煤”发展思路,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力争非煤产业比重稳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实现量增质优。

大力扶持产业发展。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扶持发展政策体系,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打造面向未来的产业支撑。巩固提升煤炭、电力两大支柱产业,加快两淮能源基地规划编制,推进杨村矿建设,开工建设1000千伏特高压北环线,实现平电三期并网发电,做好潘集电厂、低热值煤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发展新型煤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加快中安煤化一体化、凤台煤制天然气、江淮云产业基地、电子商务产业园、陕汽配套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培育文化旅游、现代医药、光电新能源、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四大高成长性产业,着力推进旅游景区、生物医药科技园、光电产业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等建设。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拓宽研发经费投入渠道,鼓励企业建立联合发展机制,促进创新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多领域合作。围绕新技术、新机制,加快市高新区科技研发中心、科技研发孵化平台、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等建设。提高发明专利申请量、拥有量及转化率。新建院士工作站3个。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完成技改投资200亿元。加快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省级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力争第九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建立健全项目落地约束和保障机制,坚持“一个投资项目、一个牵头领导、一个工作小组”专班推进,营造全域招商、全员招商、全面招商的良好氛围。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区域,强化精准招商。制定重点产业招商规划,注重产业链招商。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外经贸转型升级。着力培育外贸经营主体,进出口总额实现稳定增长。加快申报淮南商检正式机构、公共型保税仓库,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比重。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落实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等措施,着力培育更多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中小微企业。进一步放宽登记条件,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完善支持“四上”企业发展的措施。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进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净增民营企业300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1万家。培育10家高成长性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建设智慧企业120家,新增“双软”认定企业5家。发挥企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四)把“三农”发展作为坚实基础,着力夯实发展根基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专业化的职业,让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力争粮食总产稳定在120万吨以上。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扩大粮食收储能力。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提高农产品保障水平。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个。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开工建设西淝河等沿淮洼地应急工程,积极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建成世行贷款洼地治理项目,提高防洪排涝和抗旱保收水平。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出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力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稳定增长。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43个土地托管服务点建设。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家庭农场50家。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集镇建设规划改造,启动美丽小镇建设试点,建成一批美好乡村中心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国省干线48公里、县乡道路40公里,健全城乡一体化养护机制。深入推进“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实施扶贫开发和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项目,力争全年脱贫7000人。

(五)把宜居宜业作为功能特质,着力推进城市建设

坚持发展淮南、呼应省会、强化自身、承接辐射,促进山水林城融为一体、宜居宜业相得益彰,打造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

彰显城市特色。发挥“三山鼎立、三水环绕”的自然优势,编制城市风貌特色等专项规划,启动八公山、焦岗湖旅游开发规划编制,完成淮河岸线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淮河港总体规划。加快合淮一体化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凤台县和毛集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完善开发区控规及各类专项规划。加快“多规合一”试点,编制“十三五”规划,推进“规划一张图”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山南由新区向新城转变,以政务区、高新区、高铁南站、职教园区为重点,完成职教中心和工业学校整合搬迁,推进实验中学新校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引大别山优质水源工程等项目建设。新改建各类管网125公里。推进亚行贷款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按照“内畅外联、便捷安全”的要求,启动商杭高铁淮南段建设、合淮路淮南段改造,加快济祁高速公路淮南段、九龙大道等建设,推进跨淮河大桥建设,完成城市部分道路、铁路下穿等工程。

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安置区建设,实施西部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开展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实施城市绿道示范段工程,建成30公里城市绿道,新增和改造绿地430万平方米。制定公共交通扶持政策,推动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推进环卫体制改革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加强占道经营、乱停乱放、道路抛洒等顽症治理。创新城市管理考核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六)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主旨,着力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民生为上,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困难群体,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继续实施民生工程,完善民生工程考核评价办法和建后管养机制。突出为民办实事。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房屋10234套、公租房1449套。开工建设采煤塌陷区安置房4200套,搬迁1.2万人。完成2500户农房建设、15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解决10.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扎实做好关闭退出小煤矿职工就业培训等工作。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继续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入园率达87.6%。争创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区,义务教育标准化率达97.3%。实施卫生惠民工程,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强化卫生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落实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加快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优先发展,巩固提升民族宗教工作。做好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残疾人、档案、地方志和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支持地震、气象、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创业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创新大学生就业就学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做好失地农民等群体就业。培训各类人员4.9万人。强化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抓好各类社会保险扩面提标,推动老农保和城乡居保有效衔接。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分别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控制在3%左右。

(七)把历史文化作为城市灵魂,着力提升城市内涵

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增强文化创造力和竞争力。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凝聚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正能量。宣传淮南好人好事,讲好淮南故事。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扎实做好文明单位系列创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培育诚信文化,打造诚信社会,让失信者难以立足、让守信者一路绿灯。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市文化艺术中心、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推动“大地欢歌”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营造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保护文化、挖掘文化、创造文化相结合,推进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0%。建立文化旅游发展协调机制,推动文化旅游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游、历史文化游、山水特色游、生活体验游。加快景区扩容升级,打造八公山和焦岗湖两大核心旅游区,启动景区5a级创建。全年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0%以上。

(八)把创新治理作为重要抓手,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环境、投资环境、生态环境同步优化。

建设平安淮南。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引导和支持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落实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创新网上信访、逐级走访、诉访分离机制。完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依法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推进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应急处置快速协调联动机制,增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国防教育和人民防空工作,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优化投资环境。建立问政质询机制,对纪律松弛、组织涣散、作风转变缓慢的单位,加强问政监督。建立效能问责机制,坚决整治政令不畅、效率低下、贻误工作、不负责任等问题。建立综合整治机制,扎实开展投资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坚决打击强买强卖、强包强揽等影响投资环境的行为。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实现服务无距离、零障碍。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升生态文明。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创建更多的森林县区、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加快沟河湖塘水系生态综合治理,启动姚家湾湿地水质改善项目,建成3个污水处理工程。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建筑施工、道路运输、企业料场、裸露煤场等扬尘治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全面完成脱硫脱硝、燃煤锅炉整治、“黄标车”淘汰任务,力争可吸入颗粒物下降10%以上。实施重点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50个以上。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矿区生态修复,为淮南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让群众享受更多的生态福利。

三、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各位代表,建设法治政府,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营造维权用法、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法治环境。全面贯彻依法治市实施意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争创省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推进法治县区等创建。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基础性工作,完成“六五”普法验收,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优化基层法律服务布局,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众法律援助。扎实开展“践行‘三严三实’、优化政治生态”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健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决策程序。建立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凡未经合法性审查或审查不合法的事项,不得提交讨论,不得发布施行。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评估、反馈闭环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做到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恪守依法行政、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工作准则。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强干部教育、培养、管理,强化公务员队伍素质,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争做法治型干部。扩大行政立法公众参与范围,制定政府规章2件。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执法过程记录制度。合理配置执法力量,重点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资源环境、交通运输等领域推行综合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完善权力运行、权力监督、权力制约的体制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加强公共资金、国有资源、国有资产等领域审计。强化行政监察,保障监察部门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确保资金安全、工程安全、生产安全和干部安全。持续聚焦“四风”问题,全面整治“吃空饷”行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决实行“一案双查”,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坚持勤政廉政相统一,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努力取得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各位代表,新常态需要新作为,新作为开创新局面。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淮南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共同创造淮南更加美好的未来!

3

页,当前第

1

1

2

3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33767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