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设计视频教程 设计方案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5 09:00:35
幕墙设计视频教程 设计方案
时间:2023-09-05 09:00:35     小编:文轩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幕墙设计视频教程 设计方案篇一

目前对煤矿中软岩比较一致的定义为“在工程地质环境下难于支护的岩体”。支护难易程度是由岩体物理性质(内因)和工程地质环境(外因)所决定的。岩体物理性质包括可塑性、分散性、崩解性、触变性。岩体的力学性质包括岩石强度、结构面组数、密度、结合性、强度、粗糙度等。工程地质环境地下水、原岩应力、采动影响、巷道尺寸、施工方法等。因此,根据“难于支护”的原因可分为高应力软岩、膨胀性软岩、节理化软岩、弱化性软岩和复合型软岩。伊田煤矿11号煤3条大巷由东往西掘进至500mm、由西往东掘进至约400m时,3条大巷在掘进过程中,先后揭露了无炭柱、断层、褶曲、顶板裂隙水等地质异常情况,属于煤矿软岩中的工程地质软岩,这种施工环境下的软岩巷道难以支护,给掘进施工造成了较大难度。对伊田煤矿11号煤3条大巷的巷道修复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旨在为其他类似工程条件的巷道支护,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参考方案。

考虑到软岩巷道的形式的多样性,以及软岩成因和判定原则的不同,以软岩巷道变形的不同机理对多种类型的软岩巷道进行了区分。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可以根据变形机理将软岩巷道划分为3类;松动塌落型软岩巷道、挤压流动型软岩巷道和膨胀型软岩巷道。

1.1松动塌落型软岩巷道的变形特征

松动塌落型软岩巷道,其主要变形特征表现为:在开挖巷道之后,巷道的'自稳时间比较短,严重时会出现边掘边冒现象。主要原因是软岩巷道的破碎结构和软岩巷道的散体结构在开挖巷道之前就处于强烈的破坏状态,其状态为“潜塑性”,此时岩体的粘结力很低,同时其摩擦系数也比较小,在原始地应力作用下,岩体之间失去了相互咬合的咬合力。当开挖巷道之后,软岩巷道的岩体处于极不稳定状态,甚至在微小的偏应力的作用下就会发生巷道破坏,此时,软岩巷道会在极短时间内出现大范围松动破坏,释放出强大的松动地压,破坏巷道的支护体,巷道出现失稳现象。对于这种类型的巷道,一般可以根据软岩巷道的冒顶程度,进行巷道压力的估算。

1.2挤压流动型软岩巷道的变形特征

(1)巷道围岩表面变形特点是软岩巷道在开掘之后,围岩的初始位移发展速度较快,软岩巷道的围岩发生全断面性的塑性压入破坏;及时围岩变形影响较低时,巷道围岩依旧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流变性,此时巷道围岩地压形式,可以归为形变式地压。

(2)软岩巷道开挖之后,松动破裂带会出现在巷道周边的一定范围之内,在现有支护条件下,软岩巷道的破坏过程中,支护体主要承受围岩的松动压力作用。

(3)软岩巷道的围岩变形量往往都比较大,正常情况下,变形量都接近或超过200mm,正常情况下,松动破裂带的岩体会发生碎胀作用,继而产生形变,该部分的变形量能够占到巷道总位移的60%左右。当支护有效时,松动破裂带围岩逐渐由松驰状态转为压密状态,使压密区范围越来越大,围岩的碎胀变形量减小;当支护无效时,松动破裂带范围逐渐增大,压密承载逐渐减小,围岩的碎胀变形量越来越大,巷道失稳破坏。

1.3膨胀型软岩巷道的变形特征

膨胀型软岩富含粘土矿物成份,其主要变形特征表现为:当粘土质接触水之后就发生膨胀,使岩体中的颗粒间距变大,处于极限含水率状态下的膨胀性软岩,其颗粒间几乎不存在相互结合力,此时的围岩岩体会充分的膨胀,最后崩解。

1.4伊田煤矿11号煤巷巷道变形特征分析

11号煤回风大巷回7后27m至回8前28m段(总共150m),因巷道处于地质构造区域,加之顶、帮压力大,致使部分工字钢棚已弯曲变形,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分析其破坏特征,可以归为软弱型、破碎型及高应力型软岩巷道的变形特征。

2.1岩性因素

(1)围岩的力学性质。软岩在一般情况下,表现出较差的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软岩的内部节理裂隙比较发育,致使岩体强度较低。同时处于动压作用下的巷道,其围岩的破碎程度更大。一旦与水接触将产生更为显著的岩石软化作用,岩性降低最终引起巷道大变形。

(2)岩体弱面。软弱结构面使巷道围岩发生切割作用,产生了围岩不同方向上的差异性和不连续特性,巷道围岩会发生生松动式破坏,支撑强度明显减小,岩体的自稳能力较多的丧失掉,同时处于破裂带内的岩石,沿着结构面破裂方向移动之后,位于破裂带外的岩体会发生弹性或塑性的变形,破裂的岩块会向着巷道内部挤压,从而产生更大程度的岩体变形和围岩位移。

2.2工程应力

巷道围岩的变形,根据其外部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上覆岩层产生的压力、构造作用产生的应力、支承作用产生的压力、鼓胀作用产生的压力,以及变形作用产生的压力,掘进巷道根据围岩的不同性质,巷道的采动程度,以及地质条件不同,在作用力之下,巷道的变形形式和巷道破坏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3.111号煤回风大巷修复设计

3.1.1工程概况11号煤回风大巷从(主井段)和(伊田段)两个方向掘进,在主井方向掘进到428、480、547.5和608m时先后遇到了无炭柱x2、x4、x7、x10,伊田方向掘进至587、650和745m时,先后揭露无炭柱x3、x5、x12,巷道在过无炭柱期间,全断面为黄泥、碎石,且粘结性强,无顶板,同时伴随不同程度的顶板淋水,水量平均为18m3/h,最大时为30m3/h,过x2~x7无炭柱期间巷道采用工刹网支护,支护棚距为400mm,巷道压力大,此段巷道支护工字钢棚梁腿弯曲变形较大、棚梁腿扭结蹬出。

3.1.2支护设计过无炭柱x10、x12期间巷道采用u29型钢支护,支护棚距为500mm,相对工刹网支护强度大、变形较小,并在过无炭柱x4时,由于巷道出现高顶4m,支护困难,采用山西安民宏远公司的fcc材料充填12m和fss材料对巷道加固6m,确保巷道安全通过了破碎高顶区。

3.1.3支护方案对比原支护方案:11号煤回风大巷从主井方向431~488m区域、从伊田方向559~720m区域均采用工刹网支护,支护棚距为400mm,巷道变形严重,棚梁弯曲扭结,棚梁中心下沉约为350mm,棚腿向巷道弯曲约250mm,出现扭结、棚腿蹬出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修复,以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修复方案:在巷道贯通后统一对异常区域的变形工刹网棚进行更换,采用u29型钢半圆拱进行支护顶板,支护棚距为500mm。

3.211号煤带式输送机大巷修复设计

3.2.2支护设计过无炭柱x11~x13期间巷道采用u29型钢支护,支护棚距为400mm,相对工刹网支护强度大、变形较小,并在过无炭柱x8期间,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出现高顶,冒落高度为4.5m,支护困难,高顶区采用山西安民宏远公司的fcc材料对巷道充填了10m和fss材料对巷道加固了5m,确保巷道安全通过了破碎高顶区。

3.2.3支护方案对比原支护方案:11号煤带式输送机大巷从伊田方向掘进基本无变形区域、主井方向从467~517m采用工刹网支护30m、u型钢支护20m,支护棚距为400mm,巷道变形严重,棚梁弯曲、棚梁中心下沉约为350mm,棚腿向巷道弯曲约300mm,出现扭结、棚腿蹬出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修复,以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修复方案:在巷道贯通后统一对异常区域的变形工刹网棚、u型钢棚进行更换,采用u29型钢半圆拱进行支护顶板,支护棚距为500mm。

(1)伊田煤矿11号煤巷道在生产过程中,在特殊施工段内呈现出工程软岩地质的施工特征,针对巷道支护过程中出现的工刹网支护和棚支护不能满足生产中巷道支护的情况,以及对巷道围岩特殊段的极端破碎区,进行必要的充填修补措施,这些巷道修复方案在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支护特性,表明巷道修复设计能对类似工程的巷道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发展。

(2)煤矿巷道的支护形式日渐多样化,支护方案的设计也在不断的丰富。由设计方案的总体分析可以得出,支护方案的设计应该根据实际工程特征,在正确的分析巷道破坏机理的基础上,才可以保证设计方案满足煤矿支护使用要求,文章中的局部充填措施和支护形式的设计科学合理,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幕墙设计视频教程 设计方案篇二

本课教学内容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0—72页“倍数和因数的认识”。本课虽是传统教学内容,但新教材重建了知识体系,依据学生熟悉的乘法算式中积与乘数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本课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认识倍数和因数;第二段,找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前者是形成概念,后者是应用概念。要求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倍数,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同时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其数学思考的水平。

流程1:导入新课

流程2:认识倍数和因数

流程3: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流程4:完成“试一试”,总结一个数倍数的特点

流程5: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流程6:完成“试一试”,总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流程7: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流程8: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流程9:数学游戏

流程10:课堂总结

流程11:教学“你知道吗?”

第一段:导入新课

流程1:导入新课

师:(拿数学课本,手指“数学”)同学们,这是我们的数学书。“数学”包括了许多有关数的学问。你们身边有数吗?我想如果请同学们举例的话,说都说不完,因为我们身边的数实在太多了。数中有很多学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第二段:认识倍数和因数

流程2: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12张同样大的正方形纸片,前后四人一组摆一摆。

师:要求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每排摆几个?摆几排呢?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可以拼出这样一些长方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可以拼成一行,或者是拼成一列,用乘法算式12×1=12表示;也可以拼成2行,每行6个;或者拼成2列,每列6个,用乘法算式6×2=12表示;还可以拼成3行,每行4个;或者拼成3列,每列4个,用乘法算式4×3=12表示。

师:同学们,由乘法算式4×3=12,我们可以说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那根据另外两个乘法算式,同学们会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请同桌相互说一说 (学生活动)。

师:12×1=12,12是1的倍数,12也是12的倍数,12和1都是12的因数;6×2=12,12是6的倍数,12也是2的倍数,6和2都是12的因数。

师:同学们是这样说的吗?这里还有几个算式,同桌的两个人继续练习说一说(学生活动)。

师:刚才我们都是根据算式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的。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描写冬天景色的诗,一起来看一看。诗有11个数,同学们还能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学生活动)

师:(出示)如果有同学这样说: 8是倍数,4是因数,你们认为可以吗?为什么?(学生议论)

师:同学们,倍数、因数指的是两个自然数之间的一种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可以改成这样“8是4的倍数,4是8的因数。”关于倍数和因数,老师还要补充说一点,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第三段:探索求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流程3: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先想一想,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怎样才能准确地写出3的倍数?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一定能想到,3的倍数就是3和除0以外的一个自然数相乘的积。例如3×1=(3),3×2=(6),3×3=(9),括号里的数都是3的倍数。这样我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乘法就可以有条理地说出3的倍数了,它们是:3、6、9、12、15、18。能把3的倍数全部说完吗? 说不完,那应该怎样表示问题的答案呢? 因为3 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写的时候要借助省略号来完整地表示出结果。

流程4:完成“试一试”,总结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分别写出2的倍数和5的倍数。注意要有顺序地思考,并且规范地表示出结果。(学生活动)

师:老师和同学们核对一下答案,如果出错了,一定要分析原因,再订正。(核对答案)

师: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并用这样的方法分别求出3、2、5的倍数,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例子,你们能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大胆地说出你们的想法。(学生活动)

师小结:仔细观察,同学们会发现: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流程5: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那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同学们愿意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吗?面对新问题,看看谁能挑战成功。

师:你能找出36所有的因数吗?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什么样的数是36的因数。如果有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6,那么这两个数都是36的因数。例如,1×36=36,那么1和36都是36的因数。

师:怎样才能有条理地找出36的因数呢?能把36的因数全部写出来吗?请同学们试着在作业本上写一写。(学生活动)

师:从1开始,想哪两个数相乘得36,我们就可以成对地写出36的因数,一直找到两个乘数最接近为止。

师:在除法算式36÷1=36中,我们可以找到36的两个因数1、36。同学们能接着有顺序地往下写吗?小组里讨论后,完成课本71页上这道例题的填空。(学生活动)

师:看看老师的填法和你一样吗?

师:求一个数的因数,可以想乘法算式,也可以想除法算式,但都要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流程6:完成“试一试”,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或熟悉的方法分别写出15的因数和16的因数。(学生活动)

师:你的答案和屏幕上的一样吗?

师:我们又找到了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并分别求出了36、15、16的因数。(出示)观察这几个例子,关于因数你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

师小结: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第四段:深化认识,巩固方法

流程7: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师:下面我们运用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解决两个实际问题。首先请看课本72页上的想想做做第2题。

师:填表后再讨论回答这样几个问题:表中每栏的“应付元数”各是怎样算出来的?都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还能说出哪些4的倍数?能把4的倍数全部说完吗?(学生活动)

师:表中“应付元数”都是4的倍数,4的倍数还有12、16、20等等,有无数个。

流程8: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师:请看想想做做第3题。先填表,再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表中每栏的“每排人数”各是怎样算出来的?“排数”和“每排人数”都是24的什么数?在填表的过程中你还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活动)

师: 24÷3=8,÷4=6,÷6=4,÷8=3,÷12=2,÷24=1,表中“排数”和“每排人数”都是24的因数。在填表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对一对地找一个数的因数比较方便。

第五段:数学游戏

流程9:数学游戏

师:请同学们拿出写有自己学号的卡片,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看一看,想一想,你卡片上的数是否符合下面的条件,符合的请举起卡片,挥一挥。(出示)我是5,我找我的倍数;(学生活动)我是18,我找我的因数;(学生活动)我是9,我找我的倍数;(学生活动)我是56,我找我的因数。(学生活动)

第六段:全课总结 拓展延伸

流程 10: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倍数和因数,探索了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根据乘法算式,用这一个数分别乘1、乘2、乘3……可以有顺序地找到它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想乘法算式,把一个数写成两个数相乘的积,乘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也可以想除法算式,用一个数依次去除以1、2、3……,能得到整数商的,除数和商就是它的因数。写因数时根据算式有顺序的一对一对地写比较方便,不容易遗漏或重复。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流程11:教学“你知道吗?”

师:最后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和因数有关的数学小知识——完美数。

师:什么是完美数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任何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中都有1和它本身,人们把小于它本身的因数叫做这个自然数的真因数。例如6的所有真因数是1、2、3, 1+2+3=6。像这样,一个数所有真因数的和正好等于这个数,数学家就把这个数叫做完美数。

师:在1—400的自然数中,还有一个完美数,它比20大,比30小,同学们有兴趣分小组找一找吗?(学生活动)

师:数学家们至今才发现了29个完美数。关于完美数的研究还没有到此为止,新的探索等待着同学们一起去参与。

幕墙设计视频教程 设计方案篇三

1、聆听本单元乐曲作品,使学生了解欧洲音乐一般特征,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促进学生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2、聆听《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查尔达舞曲》《梦幻曲》《大进行曲》《小步舞曲》《鼓手的战争》,了解西洋管弦乐队及各个乐器组中的乐器,能够辨别主要乐器的外形、音色特点。了解乐器的不同构造、性能、演奏特点、表现力及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初步了解变奏曲等基础知识。

1.音乐欣赏:《查尔达什舞曲》《梦幻曲》。

2.音乐知识:西洋管弦乐队、弦乐器组。

3.认识音乐家:维托里奥。蒙蒂、舒曼。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懂得欧洲的一般特征,理解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合作、探究等教学法,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使学生初步熟悉欧洲音乐的一般特征。

2.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教学方法欣赏《查尔达什舞曲》《梦幻曲》,提高音乐的感受力。

三、知识与技能

认识各种弦乐器,了解音质、音色、表现力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以及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组。

教学难点:

听辨不出弦乐器在不同音区的音色。

一.导入

播放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序曲》片段。请学生说出此去由何种乐队演奏?能否说出具体乐器的名称?(此段视频片段为动画片《万能指挥家》)

二、新课教学

1.简介西洋管弦乐队

西洋管弦乐队也叫交响乐队,是一种大型乐队形式。它的音域宽广,音色对比鲜明,表现力极为丰富,通常用来演奏大、中型乐曲。管弦乐队中使用的乐器虽然很多,但根据乐器的构造。性能和演奏方式,可以将整个管弦乐队分为四个乐器组: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

2.自学指导,了解弦乐器组

(1)出示乐器图片,请学生判断下图中那些乐器属于弦乐器组?

a小提琴b双簧管c圆号d低音提琴

e定音鼓f中提琴g大提琴h竖琴

(2)归纳总结。

弦乐组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竖琴组成。

3.辨别音色

(1)音色的概念

音色:指乐器或人的嗓音的音质。在器乐音色中,可分为单一音色和混合音色。

单一音色:在乐队中一种乐器的音色。

混合音色:两种或两周以上乐器的音色。

(2)依次欣赏作品片段,了解弦乐器组乐器的特点

4.合作探究,欣赏作品

(1)欣赏《查尔达什舞曲》

a.聆听两部分的音乐主题,说出主奏乐器及感受。

b.聆听两部分的音乐主题,判断在那些音乐要素上的鲜明变化形成了情绪上的对比变化。

第一部分:慢而忧郁的“拉绍”速度徐缓,情绪低沉而忧郁,旋律带有歌唱性。

第二部分:快而热烈的“弗里斯”热烈而奔放,音乐富于动感,具有舞蹈性。

c初听全曲。小组合作,划分段落。

d介绍作曲家——维托里奥。蒙蒂

e对比欣赏不同演奏家和演奏的此曲,了解演奏家二度创作的特点:由于演奏技法、人文背景等情况的不同,对作品的诠释和表现也不相同。

(2)欣赏《梦幻曲》

a.聆听《梦幻曲》音乐主题,划旋律线,谈谈感受。

b.随琴声轻声模唱音乐主题,边唱边打4/4拍指挥图示。

c.聆听《梦幻曲》全曲,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

d.分析作品,分组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管乐器组的认识和了解。

e.简介音乐家——舒曼

欧洲浪漫主义时期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从小就表现出超人的音乐天赋,师从著名的钢琴教育家佛里西学习钢琴。后师从德伦学习作曲技巧并开始走上浪漫主义音乐大师的道路。代表作品有:钢琴套曲《童年情境》、协奏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交响曲《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声乐套曲《诗人之恋》、戏剧配乐《曼佛雷德》序曲等。

f.实践检测。

g.归纳总结。

1.音乐欣赏:《大进行曲》《小步舞曲》《鼓手的战争》

2.认识的乐器: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定音鼓

3.认识音乐家:威尔第、比捷。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2.通过二声部的节奏练习,训练并体验如何进行合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教学方法欣赏《大进行曲》《小步舞曲》《鼓手的战争》听辨出不同乐器音色,为进一步了解各乐器打下基础。

2.通过不同的节奏练习,增强对不同节奏的把握,体验二声部节奏练习。

三.知识与技能

认识定音鼓及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的主要乐器,并能够听辨不同乐器音色。

教学重点:

识别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及打击乐器组的主要乐器,并能够听辨出不同乐器音色。

教学难点:

通过节奏练习,体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三连音等节奏,加强学生对不同节奏的把握,体验二声部节奏练习。

一、情境导入

二、新课教学

1.欣赏《大进行曲》

(1)聆听音乐回答问题:何种乐器演奏?乐曲表现的是何种形象?

(3)介绍主奏乐器——小号

小号音色清晰嘹亮,音量较大,加弱音器可使音响更为柔和。可以表现辉煌壮丽的情景,加强乐队和声气势,又能演奏抒情有没的歌唱性乐段,并常担任独奏的角色,是交响乐队、管乐队、轻乐队及爵士乐队中重要的音高管乐器。

(4)聆听乐曲,回答问题:乐曲的音乐风格是什么样的(进行曲)

(5)介绍进行曲

(6)介绍曲作者——威尔第

意大利作曲家,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曲家。他的创作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渊源,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作品以歌剧为主,一生工创作了26部歌剧,《茶花女》《阿依达》等是其代表作,他把意大利歌剧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为世界歌剧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7)节奏练习

(8)再次聆听音乐,背唱音乐主题旋律

(9)介绍铜管乐器组,并通过看图或看实物认识主要乐器。

音色的主要特点是:雄壮、辉煌、热烈,虽然音质各具特色,但宏大、宽广的音量为铜管乐器的共同特点。主要包括:小号、长号、大号、圆号等。

(10)聆听《龙舌兰》辨别乐曲的主奏乐器

2.欣赏《小步舞曲》

(1)聆听音乐、回答问题:何种乐器演奏?乐曲表现的是何种形象?

比捷的歌剧《美丽的波斯姑娘》中的间奏。美妙的竖琴以及轻巧的琶音伴奏,更衬出长笛明澈的音色。

(2)介绍主要演奏乐器——长笛

音色清澈优雅,最适于吹走华丽欢快的曲调。长笛家族包括短笛,高、中、低音长笛等,最常用的是c调标准笛。多用于独奏、重奏或管弦乐队中,有时也用于军乐队。

(3)介绍曲作者——比才

法国作曲家,又名比才。9岁学钢琴,同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后又碎骨诺学习。比捷的第一部独幕音歌剧《医生之家》受韦伯和意大利歌剧的影响较深。1856年他完成了《c大调交响曲》,这部作品形式严禁,旋律清新,色彩明快,充分显示了他的创作才华。代表作品:歌剧《卡门》、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等。

(4)介绍木管乐器组,并通过看图或实物认识主要乐器。

包括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

3、欣赏《鼓手的战争》

(1)介绍主奏乐器——定音鼓。

(2)分组做节奏练习感受二声部。

1.音乐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2.音乐知识:西洋管弦乐队编制、变奏赋格。

3.认识音乐家:布里顿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曲家布里顿的独具匠心,用高超的作曲技巧结合寓教于乐的方式,为青少年打开欣赏西洋管弦乐的大门,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感受音乐的美。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归纳等方法对西洋管弦乐队的形成、发展及编制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

2.通过引导、分析等方法熟悉作品各部分的表现内容。

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关变奏和赋格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启发学生体会和感受大型管弦乐队作品。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赋格。

一、情境导入

二、新课教学

1.介绍西洋管弦乐队编制

2.出事波塞尔主题曲谱,让学生模唱波塞尔主题。

3.聆听《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第一部分——珀赛尔主题部分。

4.分析讨论珀赛尔主题部分所表达的音乐情绪(这个主题庄重宏伟,具有十分雄壮的气势)。

5.介绍作曲家布里顿

6.聆听第二部分——珀赛尔主题变奏

7.聆听第三部分——赋格曲

(1)初听赋格曲,谈感受

(2)简单了解赋格(赋格是起源于15世纪末的复调声乐曲,后在器乐曲创作中也出现了这样的作品。它是复调音乐中最复杂、最严谨的曲式,采用模仿及对位的方法创作的)。

(3)讨论作曲家在此处运用赋格曲来结束作品的妙处。

8.聆听全曲、分析作品。

9.拓展建议

(1)推荐西洋管弦乐作品,如贝多芬《第一交响曲》等

(2)介绍我国西洋管弦乐队的建立与发展。

10.归纳总结

幕墙设计视频教程 设计方案篇四

1.知识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1.函数的零点的判定. 2.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例1.偶函数 在区间[0,a](a0)上是单调函数,且f(0)?f(a)0,则方程 在区间[-a,a]内根的个数是( )

a.1b.2c.3d.0

练习:1:已知函数 ,若实数 是方程 的解,且 ,则 的值为( )

a.恒为正值b.等于 c.恒为负值d.不大于

2.已知函数 ,则函数 的零点是__________

例2.用“二分法”求方程 在区间 内的实根,取区间中点为 ,那么下一个有根的区间是 。

练习2:

3.利用函数图象判断下列方程有没有实数根,有几个实数根:

4 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出 在区间 内的近似解(精确到 )

5.设 ,用二分法求方程内近似解的过程中得则方程的根落在区间( )

a. b.

c. d.不能确定

6 直线 与函数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为( )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7 若方程 有两个实数解,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课后作业:复习参考题四 a组1?4题

幕墙设计视频教程 设计方案篇五

整个学校景观规划分成东边、南边、西边、北边四个景观区:

1、东边景观区:学林雅苑,包括学林道、兰亭、立志桥和绿芜园;

2、南边景观区:墨雅池;

3、西边景观区:百草园;

4、北边景观区:青藤长廊、桃李亭、成蹊径。

每个景点的命名均有深厚的名人典故,通过对名人典故的引用,从书画名人的文底蕴中提升属于学校绿化中的品味,此次景观设置的重点是东边景观区和北边景观区。通过本次景观设计实施,力求将昆二中打造成一个典雅的绿色园林式生态校园。

5、墨雅池6、百草园7、青藤长廊8、桃李亭。

一:东边景观区

1、校门口入口右侧设置一个校园平面指示图。把校园八景用红色圆点着重标示,下面用箭头标示出八景所处的方向。方便导向的同时显示出学校人性化的一面,给学生或来访者留下深刻印象和记忆,校园平面指示图能显示出现代化学校的风格。

2、校门口右侧的宣传栏里设置一块校贤名人展示窗,和优秀老师的展示窗,以此来激励学生和老师,能显示昆二中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3、教学楼前绿化区:学林雅苑

道路命名为学林道,此处是一个综合景观,包括了一片草地、大理石长廊、一条小路,还包括立志桥和休闲园区绿芜园。在大门口侧的草地入口处设置一块原石,刻字“学林雅苑”,此处命名为“学林雅苑”,既可表现出书香味,又可表现出悠闲、高雅的园林氛围。

学林雅苑是此次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景致,在通往立志桥的小道靠近学林道的一侧立一块大理石的指示牌,标示出学林雅苑的各个景点分布,把学林雅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清晰地标识出来。

4、大理石长廊:兰亭

可将此长廊打造成墨雅池的韵味,廊柱上刻王羲之书法,和“墨雅池”相映成趣。 “兰亭”取意于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序言:在我国书法史上,有一篇被历代书家公认为举世无双的“天下第一行书”,这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这篇序言文风清秀、字字珠玑,不仅文采斐然,书法艺术更是精美绝伦,达到了登峰造极之颠,为千余年来书家所公认。

兰亭因王羲之出名,王羲之因书法出名。兰亭也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及其他文人雅士的朝圣之地,同时也是江南的著名园林。

5、立志桥

在从教学楼进入立志桥的入口处立一块铁艺仿木景观牌,取意于朱熹名言“百学须先立志”,人之为本,必先立志为本,志不立,则不能为得事。虽能立志,苟不能居敬以持之,此心亦泛然而无主,悠悠终日,亦只是虚言。立志必须高出事物之表,而居敬则常存于事物之中,令此敬与事物皆不相违。言也须敬,动也须敬,坐也须敬,顷刻去他不得。

景点介绍:正如朱熹所言:“百学须先立志”,没有目标的人好比没有方向盘的车,没有双浆的船不知驶向何处。如果要想让一个梦想实现,必须在这之前把你的目标明确地定出来,才能有动力去实现它。

6、绿芜园

本景点设置以石头刻字表现,在进园门口处立一块大理石刻字白居易诗词(司马宅),既体现了本园清幽静谧的韵味,又极具诗意。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萧条司马宅,门巷无人过。

唯对大江水,秋风朝夕波。

——唐·白居易(司马宅)

二:南边景观区

1、教学楼间水池:墨雅池

水池四周贴一圈磁砖,水池中间设置假山,假山水池堪称经典设计模式,假山、水池和周围花木体现和谐的整体布局。

景点介绍:水池假山,亭廊铁树,小巧雅致,水池花木疏朗宜人,与树木山石相映,所有的景致都在方寸之间体现。假山上刻字“墨雅池”,取意“墨砚池”,以池为砚,以池洗墨,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寓意深远。

三:西边景观区

1、植物园:百草园

本景典故是浙江近代作家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提及的百草园。本园以培育种植各种花草植物为名,形成一个有人文典故的生态“百草园”,设置自然开放的植物展示台,植物培育点,制作相关植物品种土壤当地地理气候的知识展览。

植物园门口的两个竹门上放 “百草园” 三个字,用原木的材料体现。左右两边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这是鲁迅先生幼时读书的学堂三味书屋的楹联,这样可以把百草园——鲁迅小时候玩乐的场所,与三味书屋——鲁迅小时候求学的场所,把这两种精神融入植物园。在植物园门口放一块铁艺仿木景观牌,上面是百草园的介绍。

景点介绍: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提到的百草园令许多人记忆犹新,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童年时代的乐园,发生在百草园里的那些童年趣事,在鲁迅先生的心里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一直到晚年还深深怀念,希望这里也能使同学们留下美好的记忆。

四:北边景观区

1、露天长廊:青藤长廊

此长廊的典故是明代浙江画家徐渭,号青藤道人,古代十大名画家之一,徐渭故绍兴故居名“青藤书屋”。 徐渭有诗曰:“吾年十岁栽青藤,乃今稀年花甲藤。写图写藤寿吾寿,他年吾古不朽藤。”徐渭多才多艺,诗文书画俱佳,徐渭写出了大量奇恣纵肆的诗文,并创作了一些短剧,杂剧。他的诗文书画处处弥漫着一股郁勃的不平之气和苍茫之感。他发展了泼墨写意花鸟画法,用笔豪放恣纵,水墨淋漓,潇洒飘逸,名重一时,对于后世有极大影响。画史上把他与陈淳并称为“青藤”、“白阳”,并把他视为大写意画派的创始人,此处让学生感受到徐渭先生书画中的水墨精神。“青藤”两字又有具像的作有和,让人感觉绿荫垂地,青藤摇曳之美感,一切尽在“青藤”这两个字之中。

在长廊一头立一块景观牌介绍此长廊,左右两跟大理石柱,中间撑起一块斜面的长方形不锈钢,上面是景点文字介绍。在上面设置一块白色铝型材,上面是昆二校长王巧亮提词:青藤长廊,材料大小视实际情况定。

景点介绍:青藤长廊,犹如她的名字一样,绿荫垂地,摇曳多姿,风中独美。当学生在紫藤下漫步,阳光透过紫藤洒下来,紫藤萝的这种葱茏的绿、斑驳的影,永恒宁静,将学生美好的中学时光深深印刻。

2、蘑菇亭:桃李亭

典故是名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讲的是骁将李广善于带兵的故事。意思是说,桃李树并不宣扬自己果实之美,但去采摘的人却很多,以至于树下踩成了路。桃李的又一寓意为“桃李天下”,“桃李”两字又具有形像的作用,一大一小两个磨菇状的亭子,是学生课外朗读、休闲的好场所。

在桃李亭与沿河小径成蹊径中间的那块空地的树旁放置一块铁艺仿木景观牌,上面刻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来源典故。

景点介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讲的是骁将李广善于带兵的故事。意思是说,桃李树并不宣扬自己果实之美,但去采摘的人却很多,以至于树下踩成了路。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3、沿河小径:成蹊径

此景与桃李亭是一贯风格,两者合为一个整体,寓意学生能经常踩踏这块小径,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本景设置用鹅卵石重新铺砌,在小河边设置几个大理石凳,学生漫步在发亮的鹅卵石小径上,树叶,小草,垂柳依依,抑或是坐在绿荫底下的木椅、石凳上,听听音乐,看看书,四周杨柳依依,清风徐徐,耳边有赏心的鸟鸣,眼中有悦目的绿意,比较诗情画意,可以吸引学生多来此地看书,又不失为一处雅致之处。

幕墙设计视频教程 设计方案篇六

从制定培训目标到培训方法的选择,最终制定出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这并不意味着培训方案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因为任何一个好的培训方案必是一个由制定一测评一修改一再测评一再修改一实施的过程,只有不断测评、修改才能使培训方案臻于完善。

从培训方案本身角度考察,可以将培训方案的测评细化为三个指标来进行:

检验培训内容。检验培训方案的各组成部分是否合理、系统化。分析培训体系或者培训方案是否符合培训需求分析,各要素前后是否协调一致,是否是最优选择。

检验员工反应。检验员工是否对此培训方案感兴趣,是否能满足员工的需要。

检验培训效果。从员工的角度来考察,看员工培训前后行为的改变是否与期望的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应考虑是培训效果不理想还是缺乏应用培训所学内容的机会,或者是由于习惯影响,使培训效果还未表现出来,需延长考察时间。

酒店对培训效果的检验还要考察培训的成本收益比来分析。培训成本的测量是比较容易的,而培训收益则是比较抽象的。

因此,酒店要注意经常对自己的经营发展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发展的裂缝,强化员工培训,认真对培训方案进行测评,完善培训体系,为酒店构筑核心竞争力。

幕墙设计视频教程 设计方案篇七

第一教时:学习课文第1—12自然段的内容,抓住重点句学习把人物写具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合理想象,大胆创新的能力,初步感受只有认真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第2教时:抓住单元提示,进一步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深刻领会文章中心。指导学生如何围绕中心,把第一教时所编的故事写具体,全面提高学生把事物写具体的能力。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1—12自然段的内容,抓住重点句学习把人物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第1—12自然段的内容,抓住重点句学习把人物写具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合理想象,大胆创新的能力,初步感受只有认真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抓住重点句学习把人物写具体的方法,初步感受只有认真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多煤体课件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他呢?(想)

2、好,下面就请你仔细地观察这位新朋友,说说你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挂两支笔,头斜着,嘴也笑歪了,很得意,很神气,很高兴)

3、这位新朋友就是挂两支笔的孩子——陆小亮。(出示课题,并齐读)

1、他为什么这样高兴而得意呢?原来,在他生日那天,妈妈送了他一支漂亮的圆珠笔。

a、一二读(齐读)

b、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笔很漂亮、很奇妙,我也想有一支,小亮一定很高兴)

2、陆小亮原来有一支钢笔,他做梦都想有一只漂亮的圆珠笔。如今,美梦成真,陆小亮心里乐滋滋的。

出示“他想,教授、作家、记者……谁的口袋里不插两三支笔呢?”

a、请你自由地读一读。

b、你发现了什么?(……表示列举人物的省略,请学生补充后得出小亮向往自己长大后做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c、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强调心想,要轻读,充满向往和幻想,好像自己挂了笔,就真的成了有学问、有知识的人,很了不起似的)

3、于是无论到哪儿,小亮都不忘挂上这两只宝贝笔。可有一段时间,小亮却不再挂笔了。

请你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组合讨论陆小亮不再挂笔的原因。交流反馈

(笔漂亮,字不漂亮就不挂了;考试考砸了,同学嘲笑他,就不挂了;捐给灾区小朋友了;劳动时,弄丢了……)

1、刚才,大多数同学都能发挥想像,把故事编得合情合理。可是,要把编好的故事如何恰到好处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确是一门学问。

2、我们先来看课文是怎样编的,又是怎样把陆小亮这个人物写具体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直接写小亮的句子,细细体会,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疑问,可以相互交流。

3、交流反馈

a、课文中的小亮,为什么有一段时间没有挂笔?

b、你找到了那些直接写小亮的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随机出示句子并指导领会含义及写法

“小亮一听写信,就着了慌。”为什么着慌?

(自己给爸爸写的信,爸爸回信指出不少毛病。平时学习不扎实,给老奶奶写信怕丢脸。)

(指出是心理描写,领会了左右为难的矛盾心情后指导朗读)

“小亮左右为难,想来想去只好说:“奶,我写不好。”

(只好看出他答应的很勉强,但是心灵深处他还是想帮助别人的)

“钢笔老划破纸,用圆珠笔又不如用钢笔好写,笔换过来又换过去。”

(这是动作描写,从只看出小亮信写捕处的着急心情,写得很费劲)还有那些句子写他写信写得很费劲。

“三四十个字的信,写了大半个小时。”

(对比的写法,写信时间长,很费劲)

“虽说是早春,可小亮却全身发热,手心湿漉漉的。”

(写出了小亮着急的心情)

(咬、琢磨、偷偷、瞅写出了小亮害怕、着急的心情,不管三七二十一,写出了他的马虎。)

4、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小亮平时学习不认真、,不塌实,帮老奶奶写信才会费劲。小亮这个人写得活灵活现,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我平时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不够深刻,以后改进。)

1、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可是,老师发现第10、11自然段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小亮,但是他的心情我们能体会吗?(能)

2、那几位同学想读老奶奶的话?谁想读王老师的话呢?再请一个同学读提示语。其他同学想象当老奶奶和王老师谈话是,小亮在干什么?他当时的心情怎么样?(情境朗读)

3、交流:小亮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后悔、羞愧、恨不得钻地下去)

4、作为小亮的朋友,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什么呢?(小亮,不要灰心,现在努力还来得及等)

相信,有了朋友的鼓励,老师的关心,陆小亮同学一定回振作起来的。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

板书: 14、挂两支笔的孩子

左右为难 费劲

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

幕墙设计视频教程 设计方案篇八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青少年生长发育主要特点及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的基础上,对生命延续内容的进一步探究。学生通过研究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家人有哪些相似和差异,并对部分动植物进行观察研究,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认识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型:研讨分析课

1. 通过学生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能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其他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形态特征;学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员,获取有关遗传和变异的信息资料。

2. 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愿意合作交流,懂得交流和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并尝试对同一种现象作出不同的解释。

3. 通过研究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能做到珍爱生命。

4. 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学生感知自然事物,认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学习活动。

学生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认识理解。

学生准备: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或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妹的照片(如果有父母小时候的照片更好)、镜子、同株带多片叶子的植物、同胎出生的小动物图片、课前对自己家人和自己身体特征的观察、相关遗传和变异方面的知识资料等。

教师准备:同株带多片叶子的植物、同胎出生的小动物、双胞胎或多胞胎图片、相关遗传和变异方面的知识图片资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教师与学生谈话交流,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等谚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自身与其家人身体特征比较发现异同点,认识遗传与变异。

教师指导并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利用镜子、家人的照片边观察边比较,同时下发科学记录表,引导学生多方面进行比较学习活动,积极开展交流讨论,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予以记录自己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学习中记录的资料,交流汇报学习发现体会,并对学生的发现予以积极鼓励性评价。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发现动植物其他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现汇报,进一步提出问题:“动植物中有没有刚才我们发现的这样现象呢?”,适时出示资料如同胎多仔的小动物、同株植物结出的不同果实,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进行小组探究学习活动。

教师参与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彼此讨论课前搜集的各种相关资料,认真分析比较,整理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汇报,指导学生分析总结,阐述观点,得出结论,最终得出结论“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3.教师指导学生以“比较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为主题,展示双胞胎或多胞胎、同株植物的叶子等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胆质疑,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展研究活动。

教师提出拓展延伸活动:“进一步整理完善自己的生命手册”,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学生与教师谈话交流,讨论相关谚语的背后涵义,激发学习兴趣,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自身与其家人身体特征比较发现异同点,认识遗传与变异。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利用镜子、家人的照片边观察边比较,讨论交流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予以记录自己的发现。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展示学习中记录的资料,交流汇报学习发现体会,并进行相互评价。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发现动植物其他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观察教师出示的资料,结合自身认识进行的小组交流讨论学习活动,认真分析比较,整理资料。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根据在小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汇报,通过分析总结,阐述观点,并得出自身的结论。

学生倾听教师讲解,初步了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比较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主题活动,通过寻找双胞胎或多胞胎、同株植物的叶子等图片的相同和不同,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产生问题并思考开展研究活动方案。

学生认真倾听教师提出的拓展延伸主题内容,了解珍爱生命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与教师交流谈话,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熟悉的谚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内容。

启发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展开活动。

让学生交流更多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尽可能用讨论交流、观察实验、分析比较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在学习活动中,给学生一个比较准确的遗传和变异定义,同时引导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由于这两个概念有一定难度,所以定位于让学生初步了解即可。

在实施教学活动中,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通过本环节比较人、动物、植物异同点,巩固课堂探究成果,加深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中长期观察、记录的习惯,加深学生对生命现象的认识,懂得珍爱生命,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将探究活动延伸课外。

我像谁

相同点: 遗传

不同点: 变异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34813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