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名师培养工程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6 12:46:12
青岛市名师培养工程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3-09-06 12:46:12     小编:BW笔侠

方案是指为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措施。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风险的评估以及市场的需求等,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成功实施。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岛市名师培养工程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篇一

一、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经济头脑、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懂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与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必须预修8学分以上高等数学(上、下),并修满本专业核心课程57学分,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实践教学环节内容,成绩合格获得相应学分且符合西南科技大学“双学位”授位细则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证书。

三、核心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39学分

2.专业选修课18学分

四、毕业设计(论文)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1、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16学分; 2、erp实习2学分。

备注:

在修读中,若表中课程与主修专业课程名称、性质相同时,主修专业已修读可不必再修读,所缺学分从此表选修课程中选其它课程学分补足;若仍无法修满要求学分,请从本专业培养方案中选修其他的专业课补足。

市场营销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营销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与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必须预修8学分以上高等数学(上、下),并修满本专业核心课程59学分,完成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成绩合格获得相应学分且符合双学位授位细则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证书。

三、核心课程设置

2.专业限修课18学分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16学分。 备注:

在修读中,若表中课程与主修专业课程名称、性质相同时,主修专业已修读可不必再修读,所缺学分从此表选修课程中选其它课程学分补足;若仍无法修满要求学分,请从本专业培养方案中选修其他的专业课补足。

经济学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学习并基本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受到经济学思维和投资与金融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经济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与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必须预修8学分以上高等数学(上、下),并修满本专业75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44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4学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以及实验课程共计17学分,成绩合格获得相应学分且符合双学位授位细则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证书。

三、核心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44学分

1.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6学分(必修) 2. 实践教学环节

计量经济学课程试验1学分(必修) 备注:

在修读中,若表中课程与主修专业课程名称、性质相同时,主修专业已修读可不必再修读,所缺学分从此表选修课程中选其它课程学分补足;若仍无法修满要求学分,请从本专业培养方案中选修其他的专业课补足。

会计学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会计学思维和会计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会计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会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与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必须预修10学分高等数学(b1、b2),并修满本专业73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4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4学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以及实验课程共计14学分,成绩合格获得相应学分且符合双学位授位细则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证书。

三、 核心课程设置

专业限修课14学分

统计学课程实验1学分, 会计学原理课程实验1学分 备注:

在修读中,若表中课程与主修专业课程名称、性质相同时,主修专业已修读可不必再修读,所缺学分从此表选修课程中选其它课程学分补足;若仍无法修满要求学分,请从本专业培养方案中选修其他的专业课补足。

一、 前言

高等教育肩负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必须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根据国家发展战略,为更好地发挥我校高等工程教育的优势,着力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多种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特制订西南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工作方案。

西南科技大学是以工学为主的多科性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学生2.7万余人。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设有67个本科专业、 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部省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17个。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已经成为 建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土建、地质、采矿、农业等行业的工程师摇篮,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及业务骨干,具有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吃苦耐劳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抗震救灾期间,在心理援助,建筑检测、环境监测,重大设备应急处臵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共享、联合办学,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快速提升和董事会成员的共同发展,形成了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鲜明特色。

二、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坚持 “资源共享,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共同发展”的开放办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西部大开发、绵阳科技城建设、建材行业和国防科技工业,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做学融合、研学融合为抓手,努力探索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着力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研究能力,为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 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未来工业界的精英人才,工程技术领域的拔尖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树立面向企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借助绵阳科技城、董事单位的优秀资源,结合行业工程技术领域,以我校建材、地矿、国防科技等优势专业为基础,培养立志献身于工程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良的综合素质,具有扎实的工程训练功底、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本科工程型拔尖人才。

四、 培养体系

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建立本科工程型人才、硕士工程型人才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在本科层次(4年)设工学学士;硕士层次以全日制工程硕士(2年)为主,少部分学生按照工学硕士培养。

1、 试点范围与规模

我校已经在2015年9月启动了校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共四个专业开展试点,各专业分别从2015级学生中择优选拔30人左右单独组建卓越计划试点班。试点班实施完全学分制、制定了个性化培养方案、实行校企双导师制。

在夯实现有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我校将进一步加大试点工作的规模,拟在电气类、测绘类、环境类中遴选与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参与卓越计划,到十二五末期将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扩大到8—10个,并依据社会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表1 总体试点规模

随着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卓越会计师、农科教合作培养农林人才等卓越计划的实施,我校也将在法学、经管、农学等专业中遴选条件较好的专业参与试点工作。

2、 选拔方式

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地选拔一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供优质生源保障。

(2)从二年级的学生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由学生自愿报名,专家组对学生进行笔试、面试、操作考试等多种形式的考核后,确定入围人选。

(3)尝试自主招生,选拔有志于成为工程师、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3、 培养模式

3+1模式培养本科工程型人才

3+1模式是指前3年学校主导、企业参与,后一年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和设计,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成为卓越的本科工程型人才。

该模式在二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试点班,前3年学生在校完成规定学分学习,第4年学生进入企业开展毕业实习,采用跟班、岗位锻炼等方式学习本行业的生产与管理流程,由企业方担任学生实习的指导与考评工作。根据生产实际需要,由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协商确定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并由校企双方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以审阅、质疑等形式进行评价。

试点班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实行双导师制,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完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任务。学科基础和专业特色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工程实践特色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结合工程项目和课题进行实践训练。

4、 竞争机制

为确保生源质量,鼓励学生实践、创新,建立荣誉资格制度和优补与退出的竞争机制,按一定比例淘汰不适应学习的学生,并选拔增补优秀学生,保持学生规模和学生质量。

5、 专业培养

对参与试点工作的学生按专业单独编班,通过集中授课的形式进行校内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工学交替、集中和分散的方式完成实践环节和企业学习。

6、 学生管理

采用辅导员+双导师的管理模式。辅导员主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生活状况、组织参加各项课余文化活动和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为每位学生配备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担任的双导师,校内导师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进程规划、主动实践和科技创新提供指导或咨询。企业导师主要对学生在现场实践期间进行指导。

7、 学籍管理

本科生阶段的学籍管理由教务处负责,毕业资格实行单独审核;对不适应

试点班学习的学生可重新选择回原专业普通班,按转入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修读课程,转出学生在试点班修读的课程可以认定成绩。成绩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条件的可授予学士学位。培养过程中涉及学籍异动、学习年限调整、双学位培养、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等方面的特殊问题经审批予以特殊处理。

五、 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

1、 培养目标和要求

依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突出行业特色,构筑现代工程师的知识结构,按照当今工程技术的发展设计和优化整合课程内容,以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的未来优秀工程师为目标,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

2、 教学计划

邀请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有利于创新工程人才成长的培养方案。

实行工程教育不断线、创新实践不断线、企业合作不断线的课程配臵体系,加强工程师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工程、技术、科学、人文、社会、伦理等方面按不同比例分别设臵一定的学分,构建大工程观、大系统观、大集成观的工程知识体系,注重工程系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训练。加大实践环节和企业学习的内容,合理安排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综合训练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工厂累计1年的实践采取4年循序渐进式安排。

3、 课程体系

课程设臵上突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加强工程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将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外工程实践相结合,达到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在专业课程设臵上,围绕产品、过程或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重新设计课程体系,重新考虑课程衔接,重新安排教学过程。压缩课内学时,加大实践内容,增加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的时间,将其占总学分比例提高至30%以上。增加导论课、项目课、研讨课的比例,把以工程项目设计为主线的思想贯穿其中,体现工程教育面向实践的思想。

根据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编著出版高水平的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系列化系统集成性教材。将最新科技成果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保持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建设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学课件、实验教学指导书、工程实例、教学参考资料等,整合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

课程设臵和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格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思维和行为方式、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养。综合培养学生基本的个人能力、人际能力和对产品、过程和系统构建能力。

4、 教学模式

课程的教学分别由学校和企业承担。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由学校承担,部分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大学教师共同承担,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实习等实践环节由企业承担。用人单位参与办学、消除培养与使用的差距、扩大办学资源、密切科研与生产的关系、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及时发现具有工程应用前景的科研课题和研发项目。

从以传授陈述性知识为主向获得过程性知识转变。积极尝试和推广cdio、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探究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发现式学习、适时教学等归纳式创新教育模式,注重学习工程理论、系统设计和创新实践,进而实现人才培养诸环节的无缝连接,使学生的独立人格、知识结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设臵能力培养型课程,如案例教学、课堂分组讨论、团队设计与开发、创新项目和系统方案等,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5、 实践环节

和科研素质的培养。

进一步完善工程感知、工程基础训练、工程综合训练到综合创新的四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从工程感知、工程基础训练、工程综合训练到综合创新的工程训练,逐步实现工程实践教学四年贯通,内容上‘纵向到顶’、‘横向达边’的目的。纵向到顶,即从专业能力培养方面逐步进入该领域的学术前沿和工程应用。横向达边,即体现人才培养中,各学科知识的融合与贯通,以及学科专业的交叉和渗透,使被培养者成为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

每门课程都要规划如何使学生主动通过实践去学习,合理安排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实践环节。这些实习实践环节一部分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重要的实习可能要利用整个学期,切实落实学生四年学习过程中有1年实践经历。

通过给予相应实践选修学分,积极引导学生参观先进技术展览、参加各学科前沿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开阔视野,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和动向,激发学习兴趣,寻找学习兴奋点,增强活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申报专利、发表论文等,展示学习与研究成果;鼓励学生参加有关的技能培训、各种资格认证以及兼职助学等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创业成才。

6、 考核方式

制定以能力评价为主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建立多渠道信息反馈机制,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领导能力、主动工程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

六、 校企合作模式

1、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实行开放办学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目标和定位,依托与我校学科特色紧密联系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建设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联合开展教学活动,共同建设和联合开发优质实践教学资源,企业参与学生培养过程、学生参加企业生产过程。

2、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和组织保障

定期研讨并及时协调解决卓越工程师培养相关问题;制定企业导师选拔认定管理办法和相应激励机制,鼓励企事业高水平专业人员积极投入人才培养工作;制定接纳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企业优先选用毕业生、企业导师后续学历教育等相关管理办法;建立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校企联合技术攻关合作管理办法等,促进校企联合实体化。

3. 开展高层次产学研合作

充分发挥学校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优势,与企业加强沟通和协作,通过帮助企业科技攻关、合作研发产品、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方式,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学校鼓励高级工程人才到联合体企业就业,联合体企业享有用人优先选择权,达到校企双赢。

4. 建立企业导师队伍

建立相对稳定的综合素质高、工程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企业导师队伍;建立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定期研讨交流制度;建立双导师指导工作规范;建立企业导师参与校内教学工作的相应管理办法。

七、 组织管理体系

学校将继续强化区域内产学研联盟,深化合作办学模式,巩固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特色办学模式,争取获得政府和企业界强有力的支持,集中各类优质资源和政策,为培养卓越工程师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条件。

1、 组织结构

(1)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指导委员会

学校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指导委员会,负责总体协调,全面组织和领导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作,指导、决策和协调运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委员会的主任由分管本科教学的校领导担任,副主任由教务处长、研究生部主任担任,成员由教务处、研究生部、学工部、计财处、人事处相关人员,以及相关企业的负责人组成。

(2)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指导小组

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以及确保企业学习计划的有效执行。

(3)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项工作组

学院设立由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组成的卓越计划试点班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教学管理与企业合作联系。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发挥二级办学单位自主权,保证培养质量和培养过程顺利进行。

2、 经费保障

设立卓越计划试点专项经费,每个试点班10万元左右。专项经费用于支出校外指导教师的课酬,学生的住宿补贴、交通补贴和购买相关保险的经费。

3、 资源保障

4、 教学管理

学校设立重大专项教改项目,支持相关部门和学院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调研和分析,制定并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作方案。给相关学院较大的自主权,支持学院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体系及方法等方面大胆改革。

5、 师资队伍建设

(1)确定教师选聘办法,保证教师队伍具备工程实践背景。公开招聘具有工程师经历的教师,明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教师原则上应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讲师及以上职称,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和参加科研活动的经历,不少于一年的工程实践经验。

(2)建立教师工程背景培训的长效机制。设立专项培训经费,通过校内岗位培训、企业挂职锻炼、出国考察、参与工程项目研究和到工程现场实践等方式,提升每位教学一线教师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

师,同等条件下,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公派出国、申请教改项目等方面享有优先权。

(4)加强工程教学团队建设。以具有丰富工程教育经验的教授、企业高级工程师、企业高管为带头人,组建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的工程教学团队。

(5)以实习基地为依托,组建企业教师队伍。引进企业优秀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具有5年以上实践经历的高水平教师作为学校较为稳定的兼职教师;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专题兼职教师,完善学校导师和企业兼职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担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教学任务的企业教师,应为在企业一线工作5年以上,具有相关专业的丰富工程经验,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

(6)聘请产业教授。邀请工程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担任产业教授来校开展专题讲座,参与指导学生,并指导课程体系改革和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所在企业与学校的联合共建培养基地。

八、 区域内的大中型企业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

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矿山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

青岛市名师培养工程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篇二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名师培养工作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落实《关于实施中小学教育“四个提升”计划的意见》,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选拔一批先进教育教学人才,培育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善于学习、勇于实践、业绩突出的名师队伍,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具体目标是用3——5年左右的时间培养一定数量的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市级骨干教师(省教坛新星)。

名师培养对象分为特级教师培养对象、市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市级骨干教师(省教坛新星)培养对象三个层次。

(一)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基本条件

1、模范遵守《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勤学乐教,廉洁奉献。遵守《宣城市中小学教师四项纪律和八项注意》相关规定。

2、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即具备合格学历),并能积极参加高一层次学历的继续教育。

3、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具备比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能胜任本学科各年级的教学。

4、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最新动态;积极参加校、县、市的教研活动和教学课题研究,积极撰写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论着。

5、工作量饱满,教育教学工作量符合有关规定。

(二)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基本条件

1、模范遵守《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勤学乐教,廉洁奉献。遵守《宣城市中小学教师四项纪律和八项注意》相关规定。

2、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系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及基础理论知识,精通本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在本学科教学中对校内的广大教师能发挥示范、指导作用。

3、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学科教学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成绩显着,在市统一组织的教学质量检测中成绩优良。

4、具有参加教育教学科研的热情和能力,有自己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5、年龄在四十周岁左右。

6、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三)特级教师培养对象的基本条件

1、模范遵守《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勤学乐教,廉洁奉献。遵守《宣城市中小学教师四项纪律和八项注意》相关规定。

2、具有所教学科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自学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及时把握现代知识更新趋势和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探索素质教育规律。

3、教育教学成绩显着。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教学方法有独到之处,教学效果好。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方面有突出的`专长和丰富的经验。

4、积极承担指导青年教师任务,在培养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贡献。

5、是市级学科带头人或省教坛新星。

(一)组织管理

1、学校成立“名师培养计划”工作领导组,组长由校长担任,成员由教育、教学专家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人员组成名单另定)。其日常工作由校教研处负责。

2、领导组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名师工程的规划和实施。

(2)负责名师培养对象的确定,全面关心他们的成长。

(3)定期召开名师工程建设的专题会议。

(4)负责名师职责履行的年度考核。

(5)负责协调、解决本办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经费保障。设立名师培养与科研补助经费,专款专用。用于培训、考察调研,科研等活动,以保障名师培养计划的落实(经费使用办法和标准另定)。

(三)鼓励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档案袋。

(四)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校园环境,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开展学科论文(教学设计)、优质课评选等活动。

(五)建立名师培养对象的确认、培养、考核和管理制度。

名师培养对象的确认:凡符合名师培养对象的基本条件的教师,经本人申请,学校“名师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即作为本校名师培养对象。在第一次确认工作之后,今后对未列入培养对象的申请者每学年确认一次。

(六)对名师培养对象实行目标管理。

学校“名师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培养对象的具体情况,对照名师条件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培养对象个人发展计划的基础上,明确分阶段培养要求和目标,对培养对象实行目标管理。

一般性要求:名师培养对象要高质量完成自身教育教学任务,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完成读书和进修等继续教育任务,原则上要承担或参与一个市级以上科研课题,每学年至少写一篇高水平的论文,每学期执教一节公开课,设计一个精品教案,命一套规范试题,要有培养指导青年教师计划。

个性化要求:依据培养对象具体情况而定。

学校每年对名师培养对象目标达成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估。

(七)给名师培养对象配备导师。必要时,特级教师及以上培养对象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导师可在校外名师中聘请。

(八)创造条件,让名师培养对象尽可能多的参加省和市级教科研等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和开讲座,以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知名度。

(九)经培养、培训、考试、考核合格的名师培养对象,今后作为评聘、晋升教师职务和各类评优的优先条件。

(十)名师培养对象应从严要求自己,努力实现个人发展计划,完成培养目标规定的各项任务。学校将对名师培养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凡因自身主观努力不够以至连续两年达不到考核要求的名师培养对象将取消其培养对象的资格。

青岛市名师培养工程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篇三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软件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等工作能力为培养目标,面向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引入国内外先进的软件人才教育模式,培养直接与社会需求接轨,具有软件系统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获得软件设计方法、开发方法和工程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能胜任大中型复杂软件系统开发和管理的高水平、工程型、实用型软件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规格

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理论知识、国际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现代软件工程规范,接受较高强度的软件工程项目训练,并到国内外大中型软件企业中进行专业实习,具有很强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软件工程素养。学生在校期间至少须完成八个有相当规模的课程实践项目,完成一套基于主流软件工程标准并覆盖软件工程主要环节的高质量完整文档,至少在知名it企业中从事六个月以上的专业实习。

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广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

2. 具有较高的系统分析和软件设计的能力;

4.了解软件工程专业技术的发展动态与发展方向;

5.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7.达到基本的数学和语言要求,熟练掌握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三、学制及修业年限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五、主要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基础、java web程序设计、基于java的webservice基础、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概论、基于c#的http://程序设计、软件测试技术等。

六、学时分配比例及毕业要求

注:课外14.5学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5.5学分,大学英语4学分,军事理论1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大学生就业指导1学分,毕业学生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等级1学分。

七、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周数)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良好的软件工程素质、较强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项目规范管理能力、交流组织协调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能适应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需要的软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基础上,能够熟练使用通用的软件开发工具,熟悉软件项目开发过程、软件项目管理方法以及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实践的能力和初步经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和较好的工程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软件开发、工程服务、项目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其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为:

1.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3. 掌握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

4. 具有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具和新设备进行研究、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掌握主流的系统软件和应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5. 具有对工程问题的基本认知和判断能力,具备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和工程创新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软件项目管理与工程管理的能力。

6. 了解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7. 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作和开发过程中自觉严格遵循。

质、心理素质,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四、专业主干课程

软件工程导论、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java程序设计。

五、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配

注:表中“占总学分比例”是指该类型(环节)课程的学分占“培养计划所列课程总学分”的比例。

七、毕业规定

参照《三江学院学分制实施细则》,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总学分要求180.5学分(含自主化个性学分), 即可毕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基本理论及软件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的经验、较强的团队精神,能够在欧美企业和相关外包软件服务单位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及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学习计算机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与工程思维的训练,了解现代软件工程开发模式、流行软件开发工具以及软件外包开发规范,具有基于行业背景的软件服务外包实践应用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1 —

规划控制决策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5)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专业核心课程

c++程序设计,java,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网页开发基础,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导论、linux操作系统基础,ms sql数据库技术等。

五、学制、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六、学分要求

总学分:176。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 2 —

八、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比列表(见附表1)

九、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见附表2-7)

十、相关说明

1.本方案制定依据《中国软件工程学科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洛阳师范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安排的通知。

2.双语课程: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导论。

3.学院可根据软件技术最新发展以及当前市场需求情况,灵活调整课程设置或具体课程的涵盖内容。

— 3 —

附表1

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

— 4 —

附表2

通识教育平台(788学时,38学分)

— 5 —

学科教育平台(718学时,34学分)

— 6 —

专业教育平台(628学时, 32.5学分)

— 7 —

附表5

专业技能平台(316学时,12学分)

— 8 —

附表6

实践教学平台(35学分)

— 9 —

附表7

院系专业任意选修课

— 10 —

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知识基础、较高的文化修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有较强的软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能力,能够按照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从事软件开发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数学和外语等相关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

(6)掌握j2ee和移动平台应用开发流程和技术。

2.能力

(1)具备良好编写程序能力;

(2)具有web站点的设计、编码、测试与维护能力;

(3)具有移动平台设计开发和维护能力;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具有自主学习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3.素质

(4)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5)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心理,能达到国家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三、学科领域及专业主干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职业技能综合训练、毕业设计等。

第二课堂活动包括acm竞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行业调研、全国信息技术大赛、专业课程指导和顶岗实习。

六、教学计划表

七、学位课程及学分要求

1.备注栏标注“d”的课程为学位课程。

2.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79学分(含通识选修课10分,第二课堂9分),同时应修满学校规定的素质教育拓展类课程学分。

3.通识选修课为全校各专业选修课程,学生选修不低于10学分;专业选修课共6门24学分,学生应至少选修8学分。

4.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共计34学分,其中集中实践教学13分。表四所列第二课堂部分仅包含院系举行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块的活动,第二课堂其它活动参照《平顶山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执行。学生参加院系及学校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低于9学分。

青岛市名师培养工程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篇四

一、八维培养目标及模式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及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创新、创业和服务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具有熟练的外语运用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实用型、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软件工程专门人才。采用“面向需求、突出特色、强调工程、分流培养”的培养模式。

二、基本要求

(一) 素质结构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交流和沟通能力与现代意识。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 能力结构要求

掌握软件工程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获取知识能力: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适应学科发展的能力等。

应用知识能力:具备需求分析和建模的能力、软件设计和实现的能力、软件评审与测试的能力、软件过程改进与项目管理的能力、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能力、使用软件开发工具的能力等。

创新能力: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 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包括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艺术等。 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学等。

经济管理知识:包括营销管理学等。

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基础知识,即离散数学、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基础知识等。

专业知识:包括团队合作与沟通、软件需求、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设计、软件验证与确认、软件进化、软件过程与管理、软件体系结构、软件工程的形式化方法、人机交互、工作流技术、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与软件保护等。

三、学制与学位

1. 基本学制:四年。

2.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方向与业务能力

结合社会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国际国内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特点,参考国际软件工程专业规范和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专业规范,充分考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专业特色和软件学院自身的特点,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拟开设web工程与信息系统、软件测试与分析、网络与通信系统软件、嵌入式系统、数字娱乐系统五个培养方向。

web工程和信息系统方向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通过限修分布对象技术、java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和web工程等课程以及工程设计实践,掌握信息系统和web系统的开发方法、规划、建模、构建、测试、维护、集成和项目管理等理论与技术。毕业生可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web应用、erp、金融、邮政等领域工作。

软件测试与分析方向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软件学院科研优势,通过限修程序分析、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环境与工具、java技术、网络程序设计等课程以及工程设计实践,掌握软件系统的测试、分析、维护与进化技术。毕业生可在电信、金融、石油等大型行业应用软件系统的测试、维护与进化,嵌入式系统的分析与测试,军用电子信息系统的测试、维护与进化,以及跨国软件外包中的测试与进化领域工作。毕业生可从事编译器优化、软件测试、程序理解、逆向工程、程序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等多个领域的工作。

网络与通信系统软件方向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优势资源,通过限修通信基础、协议工程、网络程序设计、信息安全基础和网络多媒体等课程以及工程设计实践,掌握通信基础知识、协议设计方法和通信应用软件设计技术。毕业生可在电信、邮政、移动、军用电子信息系统等行业从事通信软件系统设计、开发、集成、营运等工作。

《北京八维研修学院软件工程培养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青岛市名师培养工程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篇五

各位领导、前辈:

下午好!

很荣幸,也很激动,能够代表达立中学第三届新生代名师培养对象,共11位老师,向各位前辈、专家、领导,致以最深厚的谢意!

同时,也想利用这个契机,向我的导师黄厚江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因为工作关系,我与老前辈张同老师相熟,老早就从张老师那儿得知在座各位专家、前辈和其他一些学术委员的了得功力,不禁心生向往。

终于在20xx年,有机会成为第三届新生代名师培养对象,与功力深厚的各位前辈有了更近的接触。

我一直信仰取法于上,得乎中的道理,但当我真正有幸目睹、体验何为“上”时,方觉一切仰之弥高。

我拜读了导师黄厚江老师的专着《名师讲语文》,受震撼的恐怕不仅仅是黄老师对于语文学科的理解、实践、教学智慧,更是导师一路走来,虚怀若谷、孜孜以求、脚踏实地的人生演绎。

一直牢记着黄老师曾经说过的,要做个好的语文老师,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对语文教学的热爱。是啊,只有存着对于本职的热爱,对于学科的欢喜心,教学中的自信才能加倍,勇气才能飙升,而所有辛苦、不如意都才会化成乐趣与自在。在座各位德高望重的专家、前辈,就是最好的例证,而这恰是我在内的每一位青年教师所要细细琢磨与实践的。

因此,在我看来,新生代名师培养工程于我,不单是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更是为师者,心灵与胸怀的一种滋养。

再次感谢学校为我们青年教师搭建的这个平台,我们会好好珍惜、积极汲取前辈、导师们的光辉,努力打造自己。今天虽然是结业式,但我想一切其实都才开始,我们会在平常的日子里,点滴积累,踏实前行,为达立的明天付出我们的智慧与汗水。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35425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