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西天目山导游词篇一
天目山所在之处在3.5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后经地壳运动渐渐隆起,特别是在1.5亿年前的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中经火山喷发形成天目山主体。火山运动塑造了天目山的轮廓,而冰川活动则对山体进行了精心雕凿,对岩石进行解剖和搬运,塑造出天目山千姿百态的造型。全山有4溪、5潭、6洞、7涧、8台、9池、12岩、27石、28峰,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图画。
天目山分东天目、西天目。古书有记载:“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目。”我们今天将游览的是西天目山的景点。东天目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正加紧开发。
西天目山具有悠久而又独特的历史,是集儒、道、佛三大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宗教文化名山。
西天目山还是植被非常丰富的名山,由于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形成了独特的高大茂密的原始森林景观。天目山森林景观可以“古、大、高、稀、多、美”六字来概括。由于天目山植物资源多,被誉为“物种基因宝库”、“天然植物园”。这里还保存着冰川时期遗留的孑遗植物,如野银杏等。还有天目铁木、天目琼花、独蒜兰等天目山特有的及以天目命名的树种。这体现了天目山森林景观的“稀”。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160余种,动物2300余种。天目山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的动、植物各35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分别为48种、37种。
天目山因拥有独特的植物资源和良好的森林植被,早在1956年即被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到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网络吸纳,成为我国15个mab成员之一。
天目山由于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吸引了无数名人学士来此观光旅游。他们为天目山留下了不少文艺佳作,如梁代昭明太子的《文选》,唐代李白、白居易的诗,近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的画,民国郁达夫的散文,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郭仲选等人的墨宝等等。
天目山每年有200余天雾气笼罩,气候独特,故盛产名茶,以天目青顶为代表。另外,天目笋干、天目笋豆等均为老少皆宜的土特产。在天目山的宾馆、饭店还可品尝到水芹菜、白果等有益于人体保健的特色山菜,让你一饱口福。
现在,我们进入自然保护区。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游客须知,首先是和进各城市公园一样,“不得折一草一木”。还有一条特殊的就是:“不得在野外抽烟,不得带火种上山。”另外送给大家一句旅游顺口溜:“进山只留下脚印,出山只带去照片。”希望大家能记住并遵守。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的车已抵达禅源寺前,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我们的游览将从这里开始。
禅源寺原本是双清庄址,明洪熙元年(1425年)由智粤和尚在旧址上修建,并首次剃度弟子,成为佛教活动场所。经过几代禅师经营,粗具规模,却于元末被兵火毁灭。清康熙四年(1665年),玉琳国师重兴道场。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赐“禅源寺”匾额悬于天王殿。当时香火极盛,后光绪皇帝赐“福佑潜城”额悬于寺中。1941年4月15日,遭日军飞机轰炸,被毁。
各位团友,请看山门。因匾额毁于兵火,现在门扉“禅源寺”三字由著名书法家商向前题写。现在请随我进山门。大家看这棵苍劲的古罗汉松,是300余年前玉琳国师所栽,历尽沧桑,仍生机勃勃。
走过这道门就进了韦驮殿。韦驮菩萨是佛界三十二诸天之首,是护法天神。相传在释迦牟尼涅磐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后乘其不备突然窃取佛牙舍利。韦驮奋不顾身,急起直追,刹那间把罗刹鬼抓获并夺回佛牙舍利。因其能驱除邪魔,保护佛祖佛法,所以成为菩萨。你看,那手中的法器降魔金刚杵,俗称“韦驮鞭”,就有驱魔的作用。天目山是韦驮道场。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就是当年百子堂的旧址。1939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天目山。当时,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宏来西天目山主持浙西行署第一次行政会议。周恩来与他会晤,共商国事。在百子堂集会上,周恩来向浙西临时中学的师生员工、行署官员、受训青年和即将到沦陷区去的工宣队员共1600余人作演讲,鼓舞浙西军民抗日的斗志,巩固和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使西天目山一度成为浙西抗日救亡的中心。大家再往北看,那亭与碑就是临安人民政府为纪念周恩来在此演讲50周年于1989年3月建造的。碑正面刻着刘开渠先生题书的“周恩来演讲旧址”,背面碑文则记录了周恩来在此作抗日演讲的史实。这里已被列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各位团友,我们再去看看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博物馆于1988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内有科教会场、教室、实验室、标本贮藏室,还有植物、动物、昆虫、综合等展厅,共存放天目山动植物标本万余件,土壤、古生物化石标本55件。它是展示天目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悠久的地质史的窗口。现在请大家进去聆听博物馆解说员的详细讲解。
西天目山导游词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美丽的东天目山。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东天目山景区导游某某。在接下去的的游程中,由我为大家作景区讲解。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忠心希望大家游程愉快。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要求可以及时向我提出,我将竭尽我的权利与义务为大家服务!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在东天目山景区的西入口(东入口)。在这里先向各位介绍一下东天目山风景区的概况。东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距临安市区25公里,东距杭州68 公里,南距千岛湖163 公里,西距黄山225公里,北与安吉、宁国(安徽)两县相毗。天目山,“凤舞龙飞,俯控吴越,狮蹲象踞,雄镇东南”,是大都会杭州的发孕地,由东西两山组成,两峰对峙,相距10公里,东天目高1479 米,西天目高1506米,《山海经》里叫“龙首山”,又叫“浮玉山”。战国时开始有“天目山”的叫法,因两峰之顶,各有自然形成的一个水池,如两只眼睛仰望天空,所以叫“天目”。天目山属江南古陆,被视为浙西众山之祖。距今3.5 亿年前,东天目山所在的地方是一片汪洋,后经地壳运动渐渐隆起。特别是距今1.5亿年前的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中,由火山喷发形成了天目山的主体。火山运动勾画出了天目山的轮廓,而冰川运动则对天目山的主体进行了精心刻画,对岩石进行了解剖和搬运,雕塑出了天目山千姿百态的形体。天目山是长江和浙江(上游叫新安江,中游叫富春江,下游叫钱塘江,整条江叫浙江,浙江省以江命名)流域的分水岭,它构成了长江“金三角”的屋脊。天目山主长800公里,自浙皖地境进入后,在浙江境内留下长 130 公里、宽30公里的巨大脊梁,最后投入东海,又延伸到嵊泗列岛,最后没入太平洋深处。它的主要亲脉有:湖州的莫干山、池州的九华山、嘉兴的秦山、上海的松群九峰、无锡的惠山、锡山等。东天目山为道家“三十四洞天”,名字叫“太微元盖”,是道家名山,汉代道教大宗张道陵曾修道于这里,东晋那个写《抱朴子》的葛洪曾在这里炼丹;同时东天目山也是佛教圣地,自梁代志公法师开山以来,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东天目山历代以来有名的僧人很多,特别是唐朝代以后,名僧辈出,成为临济宗的中兴之地。据当地老人说,从前东天目山有“三宫六院”,宫指的是道观,院指的是寺院。现道观已无处可寻了,只有里村还可以找到紫阳宫的遗址,而寺院尚存佛教界名声很大的昭明禅寺。东天目山不仅具有灿烂的道教和佛教文化,大自然更赐予了奇异秀丽的山水风光。在古代,东天目山有八景,我们叫老八景,它们分别是:仙峰远眺、云海奇观、经台秋风、平溪夜月、莲花石座、玉剑飞桥、悬崖瀑布、古殿栖云。现在的东天目山景区分五个区块,它们分别是:桃树湾度假区,我们叫它“休闲胜地”;东瀑大峡谷,我们叫它“山水画廊”;西瀑大森林,我们叫它“朝佛之路”;昭明大禅院,我们叫它“佛教圣地”;天目大仙峰,我们叫它“成佛之路”。在自然景观方面,东天目山主要表现在峡谷、瀑布、森林、云海。下面由我来引导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山水与人文之旅。各位游客,东天目山景区有两个入口,即东入口和西入口,东入口在上阳村,西入口在东天目村,我们现在从东入口进入景区。从东入口进入景区,我们首先要游览的是东瀑大峡谷。东瀑大峡谷的起点是龙王塘水库,终点是东崖瀑布,全程2.5公里。东瀑大峡谷是天目山脉中最为典型的峡谷。峡谷内茂盛的植物,遮天蔽日,原始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众多动 2物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是动植物的家园。东瀑大峡谷引人入胜的是幽,最为赏心悦目的是水,一个又一个的水潭,一个又一个的瀑布,水与石在幽静的环境中组成了一幅又一幅的美丽图画。水是峡谷中的灵魂,也是峡谷中的童话。
【龙王塘】中国叫龙王塘的地方很多,但这不妨碍这个小湖也叫龙王塘,东天目山景区有两个龙王塘,一个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另一个在西入口,我们姑且叫西龙王塘和东龙王塘吧。开发东天目山景区的高兴集团总部在余杭径山镇,有趣的是,高兴集团总部所在地也叫龙王塘。这是巧合还是天意呢?别小看东天目山的龙王塘,这个名字可是大有来头的。明朝刘伯温说中国地脉有南、北、中三龙,北龙在太行山,中龙在岷山,但不知道南龙在哪里。刘伯温用伏羲八卦测定方位,从通州驾舟渡海南下,到浙江海盐,开始看到群山,知道那是南龙的尽头,于是登陆往西走,最终认定南龙在天目山。《东天目山志》说“南龙之次有临安,其龙脉自天目山分入钱塘。”所以《山海经》称天目山为龙首山,首就是头,说天目山是南龙的头。因为天目山是南龙,所以东天目山用龙命名的地方特别多,龙王塘大概也是这样来的。
【大溪滩】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到达的地方叫大溪滩。也许有的游客会问,这里为什么叫大溪滩,我的回答也许会让您失望,这里自古就叫大溪滩,当地山民们世世代代这样叫下来,已经没人能说清这里为什么叫大溪滩了,就像没人能说清水为什么要叫水一样。我想,也许原先这里是一个很大的溪滩吧?大溪滩是东入口景交车的终点站,也是景区滑道的下站。在这停车调头场的下方,有两个水潭,它们分别叫青龙潭、紫龙潭。请看对面的山,两山中间夹着的小山包,当地人叫紫龙筋。有龙吧?从大溪滩起,我们才真正开始了峡谷之旅。
【石敢当】前面的大石头叫石敢当。这块石头为什么叫石敢当呢?石敢当又是什么呢?上面雕刻或书写“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的小石碑或小石人,一般立于居住的房屋前后、路巷岔口、村落周边、桥梁两侧、河道岸边,主要起驱邪作用。灵石崇拜是一种十分原始并且流行广泛的宗教习俗,它形成于史前社会。石敢当就是灵石的一种。关于石敢当,有一个民间传说,康熙年间,好几任知县到临安县上任没有几天,就死在任上。一个姓黄的知县知道这事后,就带了一位风水先生一同到临安赴任。风水先生察明是县衙前山顶的一座宝塔之影正落在县太爷公座上面,前几任县令都因为不能经受宝塔的压力而死去。于是就在县衙前面立了块石碑,石碑上刻“石敢当”三字。从此之后,县衙每任县令都没出过事。石敢当又叫“泰山石敢当”,一般是一块石碑,而这里的石敢当是一块大石头。民间传说这块大石头是梁代志公法师从别的地方移来,用来镇山避邪,东天目山共有四块,东南西北各一块,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发现了这一块,不知另外三块在哪个地方。这块石敢当下面有个洞,穿越这个洞,可以避邪。各位游客,跟着我一起穿越洞穴吧。
【野马潭、野马瀑、猴子潭、猴子瀑】各位游客,前面的水潭叫野马潭,野马潭上的瀑布叫野马瀑。很多时候,包装豪华的不一定是好东西,大酒店里面的小吃不一定有原来的味道,就好像南京夫子庙的小吃,大店怎么都比不过陋巷。所以好的风景,经常是那些原始的、纯自然的,而不是那些人工做作出来的。这里是纯净与欢快的,水声阵阵中溪流从乱石中穿过,平缓处形成了个个的水潭,转折时留下个层层的跌水,激起的回旋像同一个个眼睛。这里叫野马潭,不是因为原先这里经常有野马出没,或者说是到这里来饮水,南方的深山老林里是少有野马的,那么这里为什么叫野马潭呢?传说刘伯温从东瀑大峡谷上东天目山时是清晨,走到野马潭处时,这里雾气正盛,就给这里取名“野马潭”、“野马瀑”。野马指如奔腾的野马一样流动的雾气,最早把雾比喻成野马的是庄子,《逍遥游》中的“野马也,尘埃也”中的野马指就是雾。前面的水潭叫猴子潭,潭上的瀑布叫猴子瀑。猴子潭、猴子瀑名字跟东天目山多猕猴有 3关。至今东天目山南麓还有条沟叫猴子沟。如今猴子没从前多了,但有时还能看到从山梁上呼啸而过的猴子。
【龙门瀑、三莲瀑】这个瀑布叫龙门瀑。为什么叫龙门瀑呢?您看,这个瀑布两旁的石头像两扇门,瀑布从两扇门中挂下,所以当地人叫龙门瀑。龙门,一般是指的是黄河从壶口咆哮而下的晋陕大峡谷最狭窄的地方,也就是大禹治水时凿的龙门。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每年暮春,有黄鲤鱼,从大海以及其它河流,争相前去龙门。一年之中,能够跳过龙门的鲤鱼,只有七十二条。刚刚跳过龙门的鲤鱼,立刻就有云和雨相随,有天火从鲤鱼的后面烧它的尾巴,于是鲤鱼化成了龙。这里的龙门没有黄河的规模,但东天目山的水属长江水系,以前,就是下游没建青山水库前,春夏间的汛期,从长江、太湖溯流而上的鱼也是不计其数的,这些鱼是来产籽的。东天目山是道家名山,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不起眼的龙门瀑,它可是个标志,是道家的标志,也就是说,从东入口进入东天目山,过了龙门瀑后,才算真正“入境”。这里所说的“入境”,意思是进入道家的神圣之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仙境。所以那些不计其数的鱼只要跳过这个龙门瀑,就算进入仙境了。至于跳过龙门瀑是否能成仙就不得而知了,就像我们经过龙门瀑进入道家神圣之地一样,当然,感受点仙气,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前面的地方叫三莲瀑,三莲瀑由比较平缓的三级相连的小瀑布组成,既相连,每级瀑布的浪花又像盛开的莲花,所以叫它三莲瀑。
【金蟾招宝】各位游客,大家看到前面那块立在溪边的大石头了吗?转到石头后面我们就会发现这块石头似乎像一种动物。像什么呢?(转到石头后面,即下山方向时说)是不是像一只蛤蟆?对,就是蛤蟆。我们叫它金蟾,黄金的金。大家看金蟾的形态,像不像一只招宝的金蟾啊?对了,这一景就叫“金蟾招宝”。金蟾原是修行多年妖怪,靠打柴为生的刘海用计收服了他,随后得道成仙,刘海戏金蟾,金蟾吐金钱。他走到哪里,就把钱撒到那里,救济了无数穷人。人们尊敬刘海,感激他,称他为“活财神”。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刘海,就铸“金蟾招宝”这一形象。金蟾招宝摆在堂前、桌面等地方,取招财进宝的意思。这里的金蟾招宝不是铸造出来的,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果,见到它大吉大利。当地人说,用手摸一摸,回家有金屋。不信?摸摸看?说不定摸了后回家拣个金元宝呢,或者是股市牛气冲天。
【砥柱石】这块石头叫砥柱石。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江河激流中的砥柱石一样。东瀑大峡谷的水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砥柱石巍然屹立不动,汛期的场景惊心动魄。
【江南榕柚、七姐妹与七兄弟、天目赤壁】大家请看,这石壁上的树根,我们叫它江南榕柚。榕树,桑科,常绿乔木。由于榕树根系发达,根部常隆起,并凸出地面,它的树冠如巨伞,因它的造型独特,令人们对榕树情有独钟。我们这块石壁上的树根,并不是榕树根,叫它榕柚是因为它的像榕树根。游道旁边的这丛树叫“七姐妹”,游客朋友们,再望前看,前面还有一丛树是五棵的,加上往七姐妹方向散落的二棵,刚好也是七棵,我们称它们为“七兄弟”。往七姐妹方向散落的二棵树,应该是走向七姐妹的。他们走过去干什么呢?求爱吗?这七姐妹是农家妹还是思凡的七仙女呢?当然这七兄弟应该农家的小伙子,是上山砍柴吧?他们在这风景如画的地方相遇了,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后来又怎么变成树了呢?有兴趣的游客可以编一个瑰丽的民间故事出来,也许您编的这个故事会一直流下去呢。这块巨大的石壁叫天目赤壁。大家听到“赤壁”二字,也许马上会联想到长江上的赤壁,还会想到一千多年前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那就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赤壁因战争而闻名。天目赤壁是这个东瀑大峡谷里延绵几百米、高数十丈的一块绝壁。明朝4才子徐文长辅佐胡宗宪抗倭,后来胡宗宪遭到排挤,徐文长也随之落魄。徐文长游东天目山,正是他一生最失意的时候,当他走到这里时,仰头看了看这块很具气势的石壁,就对一同游山的人说,这块石壁应该叫“天目赤壁”啊。于是“天目赤壁”的名字就此诞生了。也许徐文长看着这块石壁时想到了赤壁之战,想到了雄姿英发的周瑜,想到了自已不能像周瑜那样壮志可酬。“天目赤壁”四个字,也许只是徐文长心中的一声感叹而已。
【金鱼试水、九子同心、乌龙潭】 各位游客,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溪中的那块石头是不是像一条金鱼啊?像啊?呵呵!我们叫它“金鱼试水”。请看这棵树,叫九子同心。九棵树出自同一个根部,其实它只是一棵树。九,在中华民族的数字概念当中寓含多的意思,九子同心,就是众人同心。前面隐藏在树荫下的水潭叫乌龙潭。乌龙潭深不见底,从上看下去幽暗神秘,也许先人因为这样而叫它乌龙潭。不过乌龙潭名字的来源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原先,东天目山的二仙峰下有个黑驴庵,黑驴庵的开山祖师叫希都和尚,希都和尚有一头黑驴,驴脖子上挂一只铃铛,叫“响驴”。有一天,希都赶着“响驴”上山,走到现在这个地方,把“响驴”拴到树上,停下来歇息。这时,“响驴”莫明其妙地叫了起来,好像恐惧不安。不一会儿,风雷大作,一条乌黑的龙从下面溪中的水潭里钻出来向空中飞去。这件事传了开去,从此人们就把这地方叫“乌龙潭”。
【半壁江山】各位游客,这个地方叫“半壁江山”。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好几次南北分裂的局面,这种局面对于北方或者南方来说,都只是“半壁江山”。临安这个地名的沿革,就跟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的局面有很大关系。三国时,孙权分余杭县立临水县,东晋永嘉南渡初,改临水县为临安县,取临时安定的意思,北宋靖康之难后,赵构在杭州建都,改杭州为临安,恢复临安为临水,南宋结束,杭州把临安这个地名还给了临水。南宋理宗嘉熙时,施枢任浙东转运司幕属,后来又任越州府(今绍兴)幕僚。施枢到东天目山游览,走到这个地方时,说右边的岩壁与山体浑然一体,而左边的岩壁只有孤零零的半截,只有半壁江山。施枢游东天目山后留下了一首诗,其中“乱石鸣滩溪过九,飞泉泻瀑堑分三”写的就东瀑大峡谷的景观。半壁江山是东瀑大峡谷内最幽的瀑布,也可叫“幽帘瀑”,与气势恢宏的东崖瀑布形成景观上的互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里也堪称东瀑大峡谷的半壁江山。
【毛竹林】过了半壁江山再往上走,就是毛竹林了。半壁江山幽静,而到了毛竹林就豁然开朗了。毛竹林,顾名思义就是有毛竹的林子。这里是个休闲场所,各位游客可以在这里歇歇脚,喝口茶,然后观赏一下溪景、山景。
【石龙背】各位游客,这里叫石龙背。有多个驼峰或者说是波峰浪谷的石头造型像不像一条恐龙的背脊啊?这条石龙整个身子都埋在地里,而只露出它的背脊,是不是只看到冰山一角啊?有道是“观一斑而知全豹”,可以想像这条石龙有多大啊。从游道进入石龙背请小心滑倒,站在石龙背上看水时,请游客朋友保持离水二米的安全距离。
【双龙戏珠、石乱无章】双龙戏珠是东瀑水与西瀑水的交汇处。两条瀑布从各自的峡谷流出在这里交汇,是不是像两条龙啊?您看溪中有个小岛,那就是珠。双龙戏珠是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从汉代开始,双龙戏珠就成为一种吉祥喜庆的的像征。后来多用于装饰图纹,表现在建筑彩画和高贵豪华的器皿装饰上。双龙的形制以装饰的面积而定,如果是长条形的,两条龙就对称状地设在左右两边,呈行龙姿态。如果是正方形或是圆形的,两条龙则是上下对角排列,上为降龙,下为升龙。不管是何种排列,火珠都在中间,显示出活泼生动的气势。5 游客朋友们,请看溪中。这里的乱石成群,毫无章法,我们叫它“石乱无章”,取“杂乱无章”谐音。这里地方瘦水期瘦骨嶙峋,丰水期会卷起千堆雪。
【迎客杜鹃】这棵从岩石上斜生到栈桥旁的植物叫天目杜鹃。您看她的姿态是不是在迎客呀?她仿佛在说,欢迎各位朋友光临东天目山!所以我们叫她“迎客杜鹃”。天目杜鹃,又叫云锦杜鹃、千花杜鹃,杜鹃花科,杜鹃花属。主要生长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等地海拔600—20__ 米的山间林中。它的高度能达到三至四米,花期5月,顶生总状伞形花序,一棵植株开花时呈千朵万朵景像,所以又叫云锦杜鹃、千花杜鹃。天目杜鹃喜温和气候,酸性土壤。
【孔雀开屏、龙凤呈祥】各位游客,这块岩岩叫“孔雀开屏”。您看,这块岩石上半部分被树遮蔽得小了,而下半部分呈扇形展开一直延伸到水边,像不像一只开屏的孔雀啊。会开屏的孔雀都是雄性的。孔雀开屏是用来求偶,吸引雌孔雀的注意的。每年春季,特别是三四月份,孔雀开屏最多。这只石孔雀开屏是吸引谁呢?雌的石孔雀?还是哪位漂亮的游客啊?呵呵。当然孔雀开屏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在孔雀的大尾屏上,有五色金翠线纹,其中散布着许多近似圆形的“眼状斑”,这种斑纹从内到外是由紫、蓝、褐、黄、红等颜色组成的。一旦遇到敌人而又来不及逃避时,孔雀便突然开屏,然后抖动它“沙沙”作响,很多的眼状斑随之乱动起来,敌人畏惧于这种“多眼怪兽”,也就不敢冒然前进了。这个地方叫“龙凤呈祥”,龙指的是蜿蜒奔流而下的溪瀑,凤指的是溪岸上斜生的树枝树梢,一条龙,众多凤显现出龙凤呈祥的意境。在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中,《龙凤呈祥》是很好看的一种。画面上,龙、凤各居一半。龙是升龙,张口旋身,回首望凤;凤是翔凤,展翅翘尾,举目眺龙。周围瑞云朵朵,一派祥和之气。游客朋友们,进入龙凤呈祥,我们仿佛走进了瑞云朵朵,一派祥和气氛的仙境,取这个名字,是为了祝福到东天目山来旅游的每一位游客。过了龙凤呈祥,离东瀑就不远了。
【济公井】这个潭叫济公井。为什么叫济公井呢?这跟济公的传说有关。当初杭州灵隐寺扩建需要木材,济公就到天目山来化缘,济公化到的木材不是雇人拉回去的,而是走水路的,这个水路不是通常的水路,而是地底下的水路。传说这个水潭就是水路的入口,杭州灵隐寺内的那口井就是出口。济公作法,木头从这个水潭中塞进去,就从杭州灵隐寺的井里出来了。这种运输方法比我们现在的还要先进还要有效啊。从那以后,这个水潭就叫济公井了。
【东崖瀑布】“千丈飞泉破碧空,白云堆里驾长虹”,这句诗是明代诗人罗万化描写东崖瀑布的。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从高高的悬崖上挂下来的瀑布就是东崖瀑布。东崖瀑布简称东瀑。我们一路而来的峡谷之所以叫东瀑大峡谷,就是因为峡谷的尽头是东瀑,东瀑是整个峡谷景观一绝,它与西瀑一起组成东天目山老八景之一“悬崖瀑布”。东瀑高达86米。左边的山峰叫香庐峰,右边的山峰叫龙须峰,东瀑从两峰之间的白龙池飞奔而下,玉珠飞溅,声如洪钟,气势非凡,很有银河落九州的气势;丰水期瀑布落势更是奔放,一泻而下,雷霆万钧,像万马奔腾,势不可挡。游客朋友们,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以资留念。在观瀑台上观瀑拍照时,请注意安全,不要离瀑布太近。
【杜鹃小径】各位游客,在欣赏完了气势恢宏的东瀑后,我们要走一段小径,这段小径通往西瀑大森林,通往索道下站。这段小径叫杜鹃小径,之所以叫杜鹃小径,是因为小径两旁的山坡上有许多千年天目杜鹃,春天,可以看到一丛丛像彩云像锦缎一样的杜鹃花,很是美丽。当然,这里也有杜鹃鸟,偶而也能听到杜鹃鸟的叫声。6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的位置在西瀑休闲小广场,海拔350 米。西瀑大森林由西崖瀑布和万松林两部份组成,西瀑由多级瀑布组成,总落差达360米左右,万松林也叫万松岩,是长在岩石上的一大片原始森林。我们正对面看到的就是西瀑,左边的森林就是万松林,现在我们沿着瀑布往上走。
【人字瀑】 这条瀑布叫人字瀑,因瀑顶岩石凹凸不平的原因,中等以上水量时瀑水会形成一个“人” 字,因此叫它“人字瀑”。
【龙女瀑】各位游客,前面的这条瀑布叫龙女瀑,瀑布水清如玉,夏日仍旧冰凉冰凉,瀑下有潭,四周被岩壁包围。这里非常清幽,从远处观望瀑布,像一位素衣女子立于溪潭之中,因此叫龙女瀑,像小龙女一样。
【莲珠瀑】观赏了龙女瀑后,我们继续往上走,就到了莲珠瀑。莲是莲花的“莲”,珠是珍珠的“珠”。连、莲谐音,就是说,这条瀑布平常水流像连着的珠子那样往下挂。近代昭明禅寺主持妙明法师把“连”字改成了“莲”字,以含佛义。
【观音瀑】 这个瀑布叫观音瀑,又称“小黄果树”,落差60多米,丰水期瀑宽达二十多米,落势奔放,雷霆万钧。福建武夷山龙川大峡谷中,也有个观音瀑,因整个瀑布的水流形成一个白衣飘渺、衣袂翩然的侧面观音像而得名,而这里的观音瀑,据当地人说,是南海观世音菩萨曾经在这里现身,普渡众生,后来才叫它观音瀑的。
【北斗七星、七星潭、七星瀑】各位游客,这沿路而上的七块石头叫北斗七星。之所以叫北斗七星,不仅仅是因为这七块石头的形态、位置像北斗星,更主要的是因为有个美丽的传说。先说说北斗星吧。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巴。这七颗星中有6 颗是 2 等星,一颗是 3等星。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我国古代分别把它们叫作: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通过斗口的两颗星,也就是“天璇”和“天枢”连线,朝斗口方向延长约5倍远,可以见到一颗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这就是北极星。认星歌有:“认星先从北斗来,由北往西再展开。”初学认星者可以从北斗七星依次来找其它星座了。季节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因此,我国古人就根据它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季节:“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北斗七星君是中国道教崇奉的七位星神,他们分别是天枢星,又叫贪狼星;天璇星,又叫巨门 7星;天玑星,又叫廉贞星;天权星,又叫文曲星;玉衡星,又叫禄存星;开阳星,又叫武曲星;摇光星,又叫破军星。传说,每年暮春是七位星君的休假期,到了这个时期,每当晴朗的夜晚,七位星君就从天上下凡来到人间,有一年他们降落到了东天目山,路过这里时,坐下来休息。这时,空中乌云集积,突然雷电交加,七位星君脸色聚变,匆匆升空。雷雨后,这里就留下了像天上北斗一样的七块石头,大家看,这石头北斗的斗柄是朝东的。至于为什么雷雨会使星君匆匆升空就没人知道了。因为这七块石头叫北斗七星,所以这个水潭就叫七星潭,这个瀑布就叫七星瀑了。
【西岭垂虹】西瀑从大仙峰与二仙峰峰顶峡谷流出,常有彩虹,桥架两峰,水经过白云窝,像紫色的长练飘然而下,飞溅起雪白的珍珠,绵延一万丈,瀑布到这里,窜入虹桥,狂欢而去。这景叫“西岭垂虹”。有一说法,就是眼前这座桥叫“虹桥”,虹桥是观瀑最佳的位置。
【梅公桥】 各位游客,这座桥又叫梅公桥。为什么叫梅公桥呢?这得从东天目山用电说起。东天目山是临安最早用电的地方。郁达夫在1934年写了一篇关于东天目山的游记。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东天目山自己有发电机,装有寺内专用的电灯,这一点却有普陀的那个大旅馆似的文昌阁有点相像。”在三十年代的中国,电是稀罕的东西,不要说在山区见不到电,就是杭州、上海,点电灯也不是十分普及的。那么东天目山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要说到那位大名鼎鼎的京剧艺术表演家梅兰芳先生了。梅兰芳1932年秋到东天目山。在昭明寺得到方丈妙明法师的热情款待,使梅兰芳先生很是感激,于是他想为昭明寺办点实事。那天晚上,梅兰芳先生点蜡烛照明,不小心碰翻了蜡烛台,溅了身油渍,忽然想到了电灯。几个月后梅兰芳先生向昭明寺捐了一台美国进口的柴油发电机,就这样藏在深山里的昭明寺用上了电。隔了一年,郁达夫先生来东天目山游览,见寺内有电灯,也很惊喜,就把这事写进了文章里。为了纪念梅兰芳先生这位大施主,就把这座桥命名为“梅公桥”。这就是这座桥名字的来历。
【禅林古道】 过了梅公桥,就离昭明禅寺不远了。现在我们所走的路是古道,我们叫它“禅林古道”。这条古道,从南朝梁代到现在已经有1500年历史了。从前的东天目山是从里村上山的,从里村至昭明寺有上山古道,所以自古以来里村就有很多人以抬轿为生,据里村人说,里村有十顶轿子终年抬游客上山下山。从昭明寺出来后,往梅家下山,所以通往梅家的古道是下山的路。从梅家有古道通西天目山。这条古道上曾走过多少僧人、多少香客、多少文人墨客、多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已无法统计了,几百年前,一千年前走在古道上的人,早已离我们而去,而这条古道还在。几百后,一千年后,我们以及很多走过这条古道的后人,也会离更后面的人远去,而这条古道还会在。因此,这条古道是东天目山历史的见证。
【杉树王】 各位游客,这棵树我们叫它“杉树王”。杉树属松科,常绿乔木。高可达30 米,胸径3米,树干端直,树形整齐。这棵杉树年轮已超过千年,是东天目山为数不多的千年杉之一。清乾隆时的文元禅师,有次上山时路经杉树王,深深为树王峥嵘挺拔、气宇轩昂的神韵所叹服。禅师感叹自然造化后,坐在树冠下纳凉小憩。吸一口树香,顿觉神清气爽,精神倍增。等禅师起身要走,拿取放在树下的禅杖时,不料那禅杖竟变得非常沉重,像牢牢粘在了地上,怎么用力也拿不起来。禅师就高声念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怪,这样一念,禅师就轻松地拿起了禅杖。所以可别小看了这棵杉树王,当你在树王下休息后,拿不起东西时,就赶快念“阿弥陀佛”吧。
【守山神树】 8前面游步道上一左一右的两棵松树叫“守山神树”。清朝末年,有一天,有个樵夫拿着斧锯来到这两棵松树下,要砍掉这两棵树用来烧碳。当第一斧子砍到左边这棵树上时,没发生什么事,但第二斧子砍向左边这棵树时,不知怎么搞的,没砍到这棵树,而砍到了自己的腿,腿上的鲜血溅到了左边这棵树的斧伤上,树的斧伤立即就愈合了。樵夫来不及包扎自己的伤口,倒头就拜,口中说:“不知是神树,冒犯了。”这件事传开后,从此再无人敢砍这两棵树。有人说,这两棵树是守昭明禅寺的神树。各位游客,东天目山绿树成荫,植物茂盛,空气中负氧离子高,是真正的森林氧吧。据科学测定,这里空气中的负氧离子高达3 万,高于城市300倍。大家在这里登山游览,身体可能会有点疲劳,但头脑却十分清新,这就是空气负氧离子高的缘故。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大树全是柳杉。柳杉为杉科、柳杉属。别名:长叶柳杉、宝树、沙罗树、孔雀杉。常绿乔木,高可达 40米,雌雄同株异花,为中国原产种,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柳杉以根皮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苦寒。可以解毒杀虫,也可用于治疗癣疮。成片的柳杉在其它地方的庙宇周围不多见,只有东、西天目山有大片的柳杉群存在。据当地人说,天目山的柳杉是从日本移栽过来的。在古代,东天目山与日本佛教界关系十分密切,常有日本僧徒到东天目山来求学。据说,日本佛教临济宗就是东天目山传过去的。在日本,柳杉是一种专门用来雕刻佛像的材料,与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因此来中国求学的日本僧徒把柳杉树种作为一种礼品带到中国来是完全有可能的。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古寺名刹一般都座落在风景秀丽,古木参天的名山中,山因寺院而有灵气,寺因为山而闻名,两者相依,相辅相成,东天目也不例外。东天目山的佛教源远流长。建于东汉永平10年的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前来传教的两位僧人一位叫摩腾,一位叫竺法兰。据《佛藏宏明集》记载:“汉明帝永平中,摩腾、竺法兰以佛经西至天目。”由此可见,天目山的佛教,是西域佛教传入国内的同一时期传入的。上面的寺院叫昭明禅寺,分上下两院,我们现在要到的是上院。上院始建于梁大同年间,以后几度毁废又几度重建,目前的寺院是近些陆续恢复重建的,有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等。说起昭明禅寺,不得不提到两个人,一个人是志公禅师,另一个是昭明太子。志公禅师,原名志宝,传说是他母亲从鹰巢中拣来的,因此他的形体十分古怪,手无手掌,脚无脚板,手脚像两对鹰爪。宝志天生好静,喜欢盘腿而坐,一进寺庙,见佛就拜。京城有名的方丈悟玄大和尚见他法缘不浅,就为他剃了度。宝志跟着悟玄大和尚刻苦学习,潜心悟道,最终成了蜚声京城的大和尚,并收梁武帝为皈依弟子,成了梁武帝的师傅。梁天监七年,就是公元508 年,梁武帝问志公:“国家有没有灾难?”志公用手指着喉咙和颈部不说话,暗示40年后梁朝的侯景之乱,梁武帝不明白,又问志公:“朕能活几岁?”志公默默地没有回答。一天,志公向梁武帝请求,离宫去东天目山修行,当时有个道士正要东天目山建道观,梁武帝让志公和道士各显法术,谁的标记先到,东天目山就归谁。于是道士放飞白鹤,志公掷飞锡杖,锡杖先到东天目山上空,一声巨响,锡杖掉到了东天目山峰顶。白鹤闻声,不觉一惊,收起翅膀,落在了附近另一座山上。锡杖掉的地方就是现在大仙峰,白鹤落的地方就是鹤山,鹤山脚下的村叫白鹤村。公元514年志公禅师以97 岁高龄圆寂于东天目山。昭明,南朝梁武帝太子萧统死后的谥号,世称昭明太子。昭明太子,字德施,南兰陵人,梁武帝的长子,他小时候就很有才气,而且深通礼仪,性情纯孝仁厚。昭明太子对文学深有研究,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3万卷,编集成《文选》30 卷。《昭明文选》是中国古 9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旧时读书人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据说,昭明太子是在无锡顾山编的《文选》,就在顾山昭明太子遇见了慧娘,并一见钟情。等到《文选》编好,昭明太子终于要回京城去了。临别的马上,他说:“慧如,紫盖香车迎你回京。”慧如站在马下凄凄地望向他,无语凝噎。半晌才轻轻地取出一物放在太子掌心,说:“从前有个妇人滴泪成血,化做相思豆,如今我用一对红豆送君,如果君早日归来,我应当不会有这样的厄运,不然的话,日后望你见豆如见人吧。”昭明太子就这样离别而去,归来杳杳无期。果然不出慧娘所料,世事绝没有太子想的那样简单,他要娶她,遭到的何止一方责难?他是太子也一样,他大,大过平民百姓,大不过礼法森严如天。“宫门深似海”啊,慧娘相思成疾,当太子再来时,已经是红颜零落青草稀了。太子并没有哀哭嚎叫,只是亲手栽下两颗红豆,黯然回京。回京后因落水受伤,一病不起,几个月后去世,年仅三十一岁。昭明太子种的两株红豆树,几百年后倏然合抱,树干并为一体,上枝仍分为二。唐朝诗人王维从江阴经过,见红豆树心里有所感触,写下了著名的《红豆》诗,流传天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昭明太子到东天目山来修禅应该在这件事之前。作为南朝梁武帝统治的区域,佛教圣地就数天目山了,“八方香客云集来,十烟火散江南。”昭明太子到天目山来修禅也是理所当然的了。现在人们流传关于昭明太子来天目山的故事,东、西天目留下了关于昭明的许多古迹。著名的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其中「三十二分则」的编辑,就是昭明太子在天目山所作。原本长篇连贯的经文,经过他整理成为容易传诵理解的三十二个分则,各段并补充浓缩精要的副标题。因为昭明太子来天目山像郁达夫说的那样“很有诗意”,所以《临安志》、《於潜志》(从前东天目属临安县,西天目属於潜县)都详细记载了这件事,结果搞得东、西天目都有洗眼池、分经台。分经台当然是分《金刚经》的,而洗眼池,据说是太子分经劳累造成双目失明,用池里的水一洗给治好了。昭明禅寺是太子去世后才赐名的。现分经台与洗眼池尚未开放,请游客们谅解。东天目山是韦驮菩萨的道场,就像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一样。道场是佛教用语,它与根据地、领地、管辖区的意思相近。韦驮是护法天神,他手中的法器叫降魔金刚杵,俗称“韦驮鞭”,专打妖魔鬼怪。天下的寺庙中几乎都供有韦驮菩萨,而且全是立像,唯独东天目山的韦驮是坐像,原因就是这里是他的道场。天下的寺庙里只有九华山没供有韦驮菩萨,据说,早先韦驮在地藏王手下当差,韦驮是镇魔降妖的主帅,他铁面无私,执法严明,凡是妖魔,必须打入地狱,而地藏王要把地狱中的罪鬼全部超度升天,并立下誓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样,一个要打,一个要度,经常闹矛盾,韦驮耐不住气,就自动离任而去,从此,九华山就再也看不到韦驮的像了。韦驮从九华山出走,到了哪儿呢?就是到了东天目山,后来东天目山就成了韦驮菩萨的道场了。历代天目山名僧都与皇家有密切联系,除了志公禅师外,有五代十国时的洪湮禅师、清顺治时的玉林禅师、清乾隆时的文元禅师,前两位是帝师,后一位是帝友,此外应诏进京赐号、赐袈、赐钵、赐东西的禅师还有白云禅师、中峰禅师、慧中国师、志逢禅师、东溟法师等不下几十人。1963年,海灯法师来到东天目山昭明禅寺,与仁善、益西等师徒三代相聚,在东天目山修禅习武,为东天目山留下了一段佳话。在我们右面的山上有个钟楼,原有铜钟一口,重达万斤,为梁代所铸。现在我们将看到的这口钟为清代所铸,钟上铭有“敕赐东天目昭明禅院”字样。也就是说,这口钟是清代皇上所赐,这也充分说明昭明禅寺与清王朝的关系非同一般。各位游客,昭明禅寺原为禅宗,是临济宗的中兴之地。现为净土宗,是当代名僧净空法师力荐的寺院。寺院为清静修行的地方,进入寺院后,请不要大声喧哗,以免打扰僧人修行。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进入昭明禅寺。10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今天对东天目山景区游览就要结束了。其实东天目山很大,我们只是游览了目前已开发的区块,还有许多未开发的,但景色迷人的地方无法去游览,有些遗憾,不过留点悬念也是好的,这样才会有想像的空间,才会有更好的回味。欢迎大家再次来东天目山景区。对我的导游有什么不满之处,请您指正。祝大家旅游愉快,谢谢!
西天目山导游词篇三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驱车前往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临安到天目山大约有45分钟车程,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天目山概况。
天目山所在之处在3.5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后经地壳运动渐渐隆起,特别是在1.5亿年前的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中经火山喷发形成天目山主体。火山运动塑造了天目山的轮廓,而冰川活动则对山体进行了精心雕凿,对岩石进行解剖和搬运,塑造出天目山千姿百态的造型。全山有4溪、5潭、6洞、7涧、8台、9池、12岩、27石、28峰,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图画。
天目山分东天目、西天目。古书有记载:“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目。”我们今天将游览的是西天目山的景点。东天目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正加紧开发。
西天目山具有悠久而又独特的历史,是集儒、道、佛三大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宗教文化名山。
西天目山还是植被非常丰富的名山,由于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形成了独特的高大茂密的原始森林景观。天目山森林景观可以“古、大、高、稀、多、美”六字来概括。由于天目山植物资源多,被誉为“物种基因宝库”、“天然植物园”。这里还保存着冰川时期遗留的孑遗植物,如野银杏等。还有天目铁木、天目琼花、独蒜兰等天目山特有的及以天目命名的树种。这体现了天目山森林景观的“稀”。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160余种,动物2300余种。天目山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的动、植物各35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分别为48种、37种。
天目山因拥有独特的植物资源和良好的森林植被,早在1956年即被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到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网络吸纳,成为我国15个mab成员之一。
天目山由于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吸引了无数名人学士来此观光旅游。他们为天目山留下了不少文艺佳作,如梁代昭明太子的《文选》,唐代李白、白居易的诗,近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的画,民国郁达夫的散文,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郭仲选等人的墨宝等等。
天目山每年有200余天雾气笼罩,气候独特,故盛产名茶,以天目青顶为代表。另外,天目笋干、天目笋豆等均为老少皆宜的土特产。在天目山的宾馆、饭店还可品尝到水芹菜、白果等有益于人体保健的特色山菜,让你一饱口福。
现在,我们进入自然保护区。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游客须知,首先是和进各城市公园一样,“不得折一草一木”。还有一条特殊的就是:“不得在野外抽烟,不得带火种上山。”另外送给大家一句旅游顺口溜:“进山只留下脚印,出山只带去照片。”希望大家能记住并遵守。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的车已抵达禅源寺前,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我们的游览将从这里开始。
禅源寺原本是双清庄址,明洪熙元年(1420xx年)由智粤和尚在旧址上修建,并首次剃度弟子,成为佛教活动场所。经过几代禅师经营,粗具规模,却于元末被兵火毁灭。清康熙四年(1665年),玉琳国师重兴道场。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赐“禅源寺”匾额悬于天王殿。当时香火极盛,后光绪皇帝赐“福佑潜城”额悬于寺中。1941年4月15日,遭日军飞机轰炸,被毁。
各位团友,请看山门。因匾额毁于兵火,现在门扉“禅源寺”三字由著名书法家商向前题写。现在请随我进山门。大家看这棵苍劲的古罗汉松,是300余年前玉琳国师所栽,历尽沧桑,仍生机勃勃。
走过这道门就进了韦驮殿。韦驮菩萨是佛界三十二诸天之首,是护法天神。相传在释迦牟尼涅磐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后乘其不备突然窃取佛牙舍利。韦驮奋不顾身,急起直追,刹那间把罗刹鬼抓获并夺回佛牙舍利。因其能驱除邪魔,保护佛祖佛法,所以成为菩萨。你看,那手中的法器降魔金刚杵,俗称“韦驮鞭”,就有驱魔的作用。天目山是韦驮道场。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就是当年百子堂的旧址。1939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天目山。当时,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宏来西天目山主持浙西行署第一次行政会议。周恩来与他会晤,共商国事。在百子堂集会上,周恩来向浙西临时中学的师生员工、行署官员、受训青年和即将到沦陷区去的工宣队员共1600余人作演讲,鼓舞浙西军民抗日的斗志,巩固和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使西天目山一度成为浙西抗日救亡的中心。大家再往北看,那亭与碑就是临安人民政府为纪念周恩来在此演讲50周年于1989年3月建造的。碑正面刻着刘开渠先生题书的“周恩来演讲旧址”,背面碑文则记录了周恩来在此作抗日演讲的史实。这里已被列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各位团友,我们再去看看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博物馆于1988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内有科教会场、教室、实验室、标本贮藏室,还有植物、动物、昆虫、综合等展厅,共存放天目山动植物标本万余件,土壤、古生物化石标本55件。它是展示天目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悠久的地质史的窗口。现在请大家进去聆听博物馆解说员的详细讲解。
西天目山导游词篇四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驱车前往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临安到天目山大约有45分钟车程,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天目山概况。
天目山所在之处在3.5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后经地壳运动渐渐隆起,特别是在1.5亿年前的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中经火山喷发形成天目山主体。火山运动塑造了天目山的轮廓,而冰川活动则对山体进行了精心雕凿,对岩石进行解剖和搬运,塑造出天目山千姿百态的造型。全山有4溪、5潭、6洞、7涧、8台、9池、12岩、27石、28峰,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图画。
天目山分东天目、西天目。古书有记载:“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目。”我们今天将游览的是西天目山的景点。东天目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正加紧开发。
?西天目山具有悠久而又独特的历史,是集儒、道、佛三大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宗教文化名山。
西天目山还是植被非常丰富的名山,由于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形成了独特的高大茂密的原始森林景观。天目山森林景观可以“古、大、高、稀、多、美”六字来概括。由于天目山植物资源多,被誉为“物种基因宝库”、“天然植物园”。这里还保存着冰川时期遗留的孑遗植物,如野银杏等。还有天目铁木、天目琼花、独蒜兰等天目山特有的及以天目命名的树种。这体现了天目山森林景观的“稀”。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160余种,动物2300余种。天目山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的动、植物各35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分别为48种、37种。
天目山因拥有独特的植物资源和良好的森林植被,早在1956年即被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到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网络吸纳,成为我国15个mab成员之一。
天目山由于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吸引了无数名人学士来此观光旅游。他们为天目山留下了不少文艺佳作,如梁代昭明太子的《文选》,唐代李白、白居易的诗,近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的画,民国郁达夫的散文,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郭仲选等人的墨宝等等。
?天目山每年有200余天雾气笼罩,气候独特,故盛产名茶,以天目青顶为代表。另外,天目笋干、天目笋豆等均为老少皆宜的土特产。在天目山的宾馆、饭店还可品尝到水芹菜、白果等有益于人体保健的特色山菜,让你一饱口福。
现在,我们进入自然保护区。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游客须知,首先是和进各城市公园一样,“不得折一草一木”。还有一条特殊的就是:“不得在野外抽烟,不得带火种上山。”另外送给大家一句旅游顺口溜:“进山只留下脚印,出山只带去照片。”希望大家能记住并遵守。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的车已抵达禅源寺前,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我们的游览将从这里开始。
?禅源寺原本是双清庄址,明洪熙元年(1425年)由智粤和尚在旧址上修建,并首次剃度弟子,成为佛教活动场所。经过几代禅师经营,粗具规模,却于元末被兵火毁灭。清康熙四年(1665年),玉琳国师重兴道场。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赐“禅源寺”匾额悬于天王殿。当时香火极盛,后光绪皇帝赐“福佑潜城”额悬于寺中。1941年4月15日,遭日军飞机轰炸,被毁。
?各位团友,请看山门。因匾额毁于兵火,现在门扉“禅源寺”三字由著名书法家商向前题写。现在请随我进山门。大家看这棵苍劲的古罗汉松,是300余年前玉琳国师所栽,历尽沧桑,仍生机勃勃。
?走过这道门就进了韦驮殿。韦驮菩萨是佛界三十二诸天之首,是护法天神。相传在释迦牟尼涅磐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后乘其不备突然窃取佛牙舍利。韦驮奋不顾身,急起直追,刹那间把罗刹鬼抓获并夺回佛牙舍利。因其能驱除邪魔,保护佛祖佛法,所以成为菩萨。你看,那手中的法器降魔金刚杵,俗称“韦驮鞭”,就有驱魔的作用。天目山是韦驮道场。
西天目山导游词篇五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驱车前往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临安到天目山大约有45分钟车程,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天目山概况。
天目山所在之处在3.5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后经地壳运动渐渐隆起,特别是在1.5亿年前的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中经火山喷发形成天目山主体。火山运动塑造了天目山的轮廓,而冰川活动则对山体进行了精心雕凿,对岩石进行解剖和搬运,塑造出天目山千姿百态的造型。全山有4溪、5潭、6洞、7涧、8台、9池、12岩、27石、28峰,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图画。
天目山分东天目、西天目。古书有记载:“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目。”我们今天将游览的是西天目山的景点。东天目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正加紧开发。
西天目山具有悠久而又独特的历史,是集儒、道、佛三大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宗教文化名山。
西天目山还是植被非常丰富的名山,由于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形成了独特的高大茂密的原始森林景观。天目山森林景观可以“古、大、高、稀、多、美”六字来概括。由于天目山植物资源多,被誉为“物种基因宝库”、“天然植物园”。这里还保存着冰川时期遗留的孑遗植物,如野银杏等。还有天目铁木、天目琼花、独蒜兰等天目山特有的及以天目命名的树种。这体现了天目山森林景观的“稀”。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160余种,动物2300余种。天目山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的动、植物各35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分别为48种、37种。
天目山因拥有独特的植物资源和良好的森林植被,早在1956年即被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到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网络吸纳,成为我国15个mab成员之一。
天目山由于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吸引了无数名人学士来此观光旅游。他们为天目山留下了不少文艺佳作,如梁代昭明太子的《文选》,唐代李白、白居易的诗,近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的画,民国郁达夫的散文,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郭仲选等人的墨宝等等。
天目山每年有200余天雾气笼罩,气候独特,故盛产名茶,以天目青顶为代表。另外,天目笋干、天目笋豆等均为老少皆宜的土特产。在天目山的宾馆、饭店还可品尝到水芹菜、白果等有益于人体保健的特色山菜,让你一饱口福。
现在,我们进入自然保护区。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游客须知,首先是和进各城市公园一样,“不得折一草一木”。还有一条特殊的就是:“不得在野外抽烟,不得带火种上山。”另外送给大家一句旅游顺口溜:“进山只留下脚印,出山只带去照片。”希望大家能记住并遵守。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的车已抵达禅源寺前,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我们的游览将从这里开始。
禅源寺原本是双清庄址,明洪熙元年(1420xx年)由智粤和尚在旧址上修建,并首次剃度弟子,成为佛教活动场所。经过几代禅师经营,粗具规模,却于元末被兵火毁灭。清康熙四年(1665年),玉琳国师重兴道场。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赐“禅源寺”匾额悬于天王殿。当时香火极盛,后光绪皇帝赐“福佑潜城”额悬于寺中。1941年4月15日,遭日军飞机轰炸,被毁。
各位团友,请看山门。因匾额毁于兵火,现在门扉“禅源寺”三字由著名书法家商向前题写。现在请随我进山门。大家看这棵苍劲的古罗汉松,是300余年前玉琳国师所栽,历尽沧桑,仍生机勃勃。
走过这道门就进了韦驮殿。韦驮菩萨是佛界三十二诸天之首,是护法天神。相传在释迦牟尼涅磐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后乘其不备突然窃取佛牙舍利。韦驮奋不顾身,急起直追,刹那间把罗刹鬼抓获并夺回佛牙舍利。因其能驱除邪魔,保护佛祖佛法,所以成为菩萨。你看,那手中的法器降魔金刚杵,俗称“韦驮鞭”,就有驱魔的作用。天目山是韦驮道场。
西天目山导游词篇六
【开山老殿景区】
各位团友,我们进山门就可欣赏到“鸳鸯树”景点。请大家看。这是两棵银杏树,盘缠在一起。请注意,一棵树的枝丫平展,另一棵的枝丫竖直些,前者为雌性,后者为雄性。因雌雄两棵黏连在一起,故取名“鸳鸯树”,即“夫妻树”。这在全世界也是少见的。这两棵树的树龄都在150年以上,按此算来,它俩不仅是“青梅竹马”,而且按西方人的标准可三次拿到“金婚”奖了。
请大家在这桥上稍留片刻。看,前面这个双亭连体的亭就是一里亭,我们所站的桥称为仰止桥,故亭又有一名叫仰止亭。大家再来看亭柱上这副对联:“密林巨幕藏幽径,飞练欢歌下翠岗。”现在我们进亭中稍事休息后再登山。古人有诗说:“一里溪山一个亭,芒鞋踏断几层青。泉源更在云深处,不到高头莫计程。”接下去就是上三里亭。
各位团友,我们不知不觉已到了三里亭。它又名倚翠亭,缘自亭后这青翠如黛、四季如春的翠微峰。大家往亭前的小溪走,往上可看见石崖上镌刻有“飞银溅玉”四字。
现在,我们已来到半山腰,这右边的巨石就是山腰石,而往上看到的那亭子就是五里亭,又名如斯亭,取意于孔子《论语》中的句子“逝者如斯夫”。在亭柱上有一联:“照水飞檐嗟逝者,参天古木护危亭。”请大家看亭后这株大柳杉,据测定,材积72. 63立方米,在全山存活的大树中排行第二,人们称它为“二大王”。朋友们,我们在这里休息片刻后去观看“子孙满堂”。
这里是第二个野银杏自然景观“子孙满堂”。银杏是银杏科银杏属的单种植物,其根茎部有极强的萌芽能力,所以大家看到的这株银杏树,周围团簇丛生着许多小树。有兴趣的可下去点个数,共有多少个“子孙”?银杏全身都是宝,除了大家知道的白果子外,它的叶子可制作珍贵的药材,树体是优质木材。
好,前方我们看到的大石,就是钟楼石。据西天目山志载:元朝,高僧志彰禅师以四海为家,八方化缘,募青铜万余斤,冶炼成一口巨钟悬于此石顶,并建钟楼。其钟声可远传十华里。再请大家往叉路口右行去看伏虎瀑。伏虎瀑因为有一石蹲踞如卧虎,水自岩上下泻成瀑而得名。瀑布落差40余米,大雨过后,瀑宽可达8米,非常壮观。唐代章孝标有《天目瀑布》一诗:“秋河溢长空,天晒万丈布。深雷隐云壑,孤电挂岩树。”为了方便游客观景,建有观瀑台。
团友们,这道急转弯,被称作“竹杠岭”。它的名称还有个来历呢!古时候,寺院在山顶,烧香拜佛的香客中,那些大家闺秀、少奶奶们,哪能吃得起这等苦,只有坐轿子上山。轿夫们抬到这里的时候,往往会向她们索钱敲竹杠,因此得名。
各位团友,咬咬牙,这段路挺过去就可轻松点了。别被轿夫吓倒,其实走过前面的七里亭,路就平坦些了。
七里亭又名眠牛亭,亭后那块磐石像一头伏睡在地的大牛,人称眠牛石。相传,元代高峰禅师初次入山,登到岩石下,无法攀登,忽听上面牛叫,他鼓足勇气拼命攀崖上山,却不见有牛。他四处寻找,远远地看见一头牛伏在那里睡着了,走近一看,方知是石。高峰因此知有佛祖指点,大喜,就在上面不远处的狮子口坐断万缘,30年不下山,终修得正果。而此石也就得名“眠牛石”。
各位团友,到了前面叉路口请往左走。
好了,大家请往这边看。眼睛、耳朵、鼻子,再加上这张大嘴,酷似张口大吼、欲腾空而去的狮子。所以,这里叫“狮子口”。狮子口原是高峰禅师结庐修禅之地。当时,高峰禅师倚松结庐,坐断万缘,30年不下山。高峰禅师于1295年作辞众偈日:“来不入死关,去不出死关,铁蛇钻入海,撞倒须弥山。”高峰圆寂后,其弟子在狮子口建高塔,名重云塔。1985年,在狮子口东面三关亭旧址建亭。亭倚千丈岩而建,往下看深不见底,是天目山险奇绝处。
各位团友,我们再去看看东汉张道陵的旧庐——张公舍。
东汉初年,张良的第七世后代为避祸,几经迁转,来到天目山。他们依山筑舍,结草为庐,得子张道陵,即张良第八世孙。张道陵从小聪颖,博学多才,像他先祖一样,喜好黄老之学,在山上修道,后迁居江西龙虎山合九天神丹。岩下有张公洞(亦名真空洞),为张道陵的隐室,洞西崖下有“丹池”,即张道陵的炼丹之处。
各位团友,下面就去参观“大树王”。这颗树在宋代就叫它“千秋树”。清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二上天目山。他第一次来天目山看见此树时,啧啧称奇,他说:“朕游过天下名山,未见过如此大树。”于是就解下玉带围量,边量边说:“大!大!这颗柳杉也可称王。”从此,“大树王”名扬四方。而善男信女们传说此树有灵气,其皮能作灵丹妙药,于是四方男女老少都来剥皮,千刀万剐,此树一命呜呼。树虽已枯死近半个世纪,但其铁骨铮铮,仍屹立不倒。
经实测,“大树王”现高26.5米,胸径2.33米,材积42.9立方米。而它的众多弟妹们都已后来居上,最大单株材积已达75.42立方米,充分体现了天目山森林景观中的“大”。
介绍完大树王,我们继续往上登,去参观一下开山老殿。
开山老殿原是元代江南名刹,所在地海拔1089米,距禅源寺3250米,是全山的中心地带。元代高峰禅师弟子中峰、断崖在这里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寺院,名狮子正宗禅寺。当时的皇帝仁宗还御赐了匾额,并由大学士赵孟颊奉旨撰写碑记。当年这里香火极盛,名扬邻国高丽、日本、印度。“上天目,谒中峰”成了各国高僧的时尚。据史料记载,元代来天目山拜师学法,后回国开创寺院的就达20余位。当年传入日本的天目山茶道、天目木叶盏、银杏种子,至今仍有遗物可寻。如今来天目山参观考察天目山茶道的日本国人士仍络绎不绝。狮子正宗禅寺几度毁弃,又几度复兴,直至清康熙年间,移额至禅源寺,这一代名刹也就渐趋衰落。
各位团友,我们已来到开山老殿前。大家看这匾,是大画家叶浅予先生于1985年来此时书写的。再看这副白话文门联:“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胡适1935年到此应方丈之邀而写的。现在请大家进门,看看当代书法家郭仲选先生手书对联:“天目灵山端赖前贤开拓,自然宝库全凭来者经营。”
为方便游客,现在此开辟一茶室,提供当地名茶天目青顶,供游人解渴。天目青顶又名天目云雾茶,是浙江十大名茶之一,产于天目山千米上下的峰岗,该茶叶色翠、质厚、香永、味醇,早在明代就被列为贡品。下面,就请大家在这里休息片刻,喝杯茶。稍后,我们将到野银杏第三个自然景观——“五世同堂”参观。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来到“五世同堂”景点,大家请看最大这株树,弯曲盘绕,似一条苍龙升腾欲飞。这是世界银杏之祖。现在它在这里也已经五代同堂了,“儿孙”算来已有20多株。1989年,美国著名的树木学专家彼德·特里迪斯来此考察野银杏物种后,对西天目山的野银杏“是世界银杏之祖”深信不疑。这是天目山“古”的典型代表。
请大家把目光转向崖前,这几株直冲云霄的树就是金钱松。它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树皮如金钱豹皮,故名。其中最北面这株,据1983年测定高达56米,现在还在不断地往上长,人称“冲天树”。这是全国同类树种中最高的一株。这就是天日山森林景观中的“高”。
各位团友,现在到倒挂莲花峰去游览。
朋友们,请大家往上看,这就是“一线天”,共171级台阶。上了这一线天就是倒挂莲花峰了。请大家注意,这里登山的要求是“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倒挂莲花峰。它古为“西方庵”,又称莲花台。相传元代高峰禅师曾在这峰上坐禅三天三夜,疲惫不堪,下坠。这时山峰倒转,托住禅师。莲花台旁石峰耸立,五石分峙,各自高撑,状似莲花,因此得名。这峰顶的亭就称为莲花亭。电影《李时珍》就曾在此拍摄采药外景。据史料记载,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曾来天目山作深入调查。天目山有药用植物1200余种,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有800余种。这也体现了“多”。
现在请大家再往上登,因台阶陡峭,请大家扶着栏杆走。
好,我们已经来到四面峰。四面峰又称“望江台”、“四面佛”,它北连玉龙岗,三面临深谷,所以视野特别开阔。近观:山风激荡,林海起伏,奇石异木,千姿百态;远眺:重峦叠嶂,绵延千里,“烟云起空谷”,“万顷银涛静不流,无边山色似萍浮”。这里是观天目云海最佳处。明代王在晋在《望江台》一诗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江潮涌白天来。”
大家再往岩石上看,这株松树,虽小巧玲珑,却已经历了三百个春秋,饱经风霜雪雨的洗礼,仍屹立于这崖顶,扎根于岩缝。
明代慎蒙赞四面峰是“深、壑、幽、寂、奇、丽’’六者兼而有之,是“天目第一奇绝处也”。1934年,我国当代画家、艺术大师徐悲鸿带中央美院学生来天目山实习,就曾在此写生作画,《天目秋色》墨宝至今留存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这里还是《烽火千里行》和《周在浙江》等电影的外景拍摄场地。
好,到此,开山老殿景区的景点已游览完毕。我们先回到开山老殿,稍作休息后,上仙人顶。
【仙人顶景区】
“仙人顶”是西天目山的顶峰,海拔1506米。古人诗云:“天目三千丈,东南第一峰。”一般的山峰顶上大多是一片光秃或林木丛生。而西天目山仙人顶却是褐色石条,横卧直竖,且能在天气晴朗的日子,一目千里,看到钱塘江。在那里看云海,观日出,更是美不胜收。据山上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仙人顶观et出,往往会看到从云海中跳出一轮红日,映射着一片云海,似一条绯红的地毯。在上仙人顶的路上还有景点“太白吟诗石”。
唐代李白曾随友来天目山观光揽胜。他和友人分手前游览至该石处,不禁诗性大发,吟诗一首。现将其中两句奉献给大家:“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余踪。”
各位团友,我们继续登山。请大家抬头看前方,仙人顶已到。那一幢幢的房屋是气象站的工作场所。1956年,在此建成气象站,每天向南京气象站提供气象信息,并与世界气象组织联网。大家随我往西边小路走。你们看这株藤本植物,名叫扶芳藤。它还曾出访美国,作为封面照素材被登在《阿诺德》杂志上呢。再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仙人锯板”。大家请看这一条条石板棱角分明,是不是像用锯子锯过的呢?大家一定已看到这“可观”二字。其实,这原本是“天下奇观’’四个字。建气象站时,被炸断一截,成了“可观”。在这里可早观日出,暮赏晚霞,雨看云海,确实“可观”。
各位团友,今天的景点介绍已完毕。谢谢大家。
西天目山导游词篇七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美丽的东天目山。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东天目山景区导游某某。在接下去的的游程中,由我为大家作景区讲解。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忠心希望大家游程愉快。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要求可以及时向我提出,我将竭尽我的权利与义务为大家服务!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在东天目山景区的西入口(东入口)。在这里先向各位介绍一下东天目山风景区的概况。东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距临安市区25 公里,东距杭州68 公里,南距千岛湖163 公里,西距黄山225 公里,北与安吉、宁国(安徽)两县相毗。天目山,“凤舞龙飞,俯控吴越,狮蹲象踞,雄镇东南”,是大都会杭州的发孕地,由东西两山组成,两峰对峙,相距10 公里,东天目高1479 米,西天目高1506 米,《山海经》里叫“龙首山”,又叫“浮玉山”。战国时开始有“天目山”的叫法,因两峰之顶,各有自然形成的一个水池,如两只眼睛仰望天空,所以叫“天目”。 天目山属江南古陆,被视为浙西众山之祖。距今3.5 亿年前,东天目山所在的地方是一片汪洋,后经地壳运动渐渐隆起。特别是距今1.5 亿年前的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中,由火山喷发形成了天目山的主体。火山运动勾画出了天目山的轮廓,而冰川运动则对天目山的主体进行了精心刻画,对岩石进行了解剖和搬运,雕塑出了天目山千姿百态的形体。天目山是长江和浙江(上游叫新安江,中游叫富春江,下游叫钱塘江,整条江叫浙江,浙江省以江命名)流域的分水岭,它构成了长江“金三角”的屋脊。天目山主长800 公里,自浙皖地境进入后,在浙江境内留下长 130 公里、宽30 公里的巨大脊梁,最后投入东海,又延伸到嵊泗列岛,最后没入太平洋深处。它的主要亲脉有:湖州的莫干山、池州的九华山、嘉兴的秦山、上海的松群九峰、无锡的惠山、锡山等。 东天目山为道家“三十四洞天”,名字叫“太微元盖”,是道家名山,汉代道教大宗张道陵曾修道于这里,东晋那个写《抱朴子》的葛洪曾在这里炼丹;同时东天目山也是佛教圣地,自梁代志公法师开山以来,已有 1500 年的历史了。东天目山历代以来有名的僧人很多,特别是唐朝代以后,名僧辈出,成为临济宗的中兴之地。据当地老人说,从前东天目山有“三宫六院”,宫指的是道观,院指的是寺院。现道观已无处可寻了,只有里村还可以找到紫阳宫的遗址,而寺院尚存佛教界名声很大的昭明禅寺。 东天目山不仅具有灿烂的道教和佛教文化,大自然更赐予了奇异秀丽的山水风光。在古代,东天目山有八景,我们叫老八景,它们分别是:仙峰远眺、云海奇观、经台秋风、平溪夜月、莲花石座、玉剑飞桥、悬崖瀑布、古殿栖云。现在的东天目山景区分五个区块,它们分别是:桃树湾度假区,我们叫它“休闲胜地”;东瀑大峡谷,我们叫它“山水画廊”;西瀑大森林,我们叫它“朝佛之路”;昭明大禅院,我们叫它“佛教圣地”;天目大仙峰,我们叫它“成佛之路”。在自然景观方面,东天目山主要表现在峡谷、瀑布、森林、云海。下面由我来引导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山水与人文之旅。 各位游客,东天目山景区有两个入口,即东入口和西入口,东入口在上阳村,西入口在东天目村,我们现在从东入口进入景区。从东入口进入景区,我们首先要游览的是东瀑大峡谷。东瀑大峡谷的起点是龙王塘水库,终点是东崖瀑布,全程2.5 公里。东瀑大峡谷是天目山脉中最为典型的峡谷。峡谷内茂盛的植物,遮天蔽日,原始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众多动 2 物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是动植物的家园。东瀑大峡谷引人入胜的是幽,最为赏心悦目的是水,一个又一个的水潭,一个又一个的瀑布,水与石在幽静的环境中组成了一幅又一幅的美丽图画。水是峡谷中的灵魂,也是峡谷中的童话。
【龙王塘】 中国叫龙王塘的地方很多,但这不妨碍这个小湖也叫龙王塘,东天目山景区有两个龙王塘,一个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另一个在西入口,我们姑且叫西龙王塘和东龙王塘吧。开发东天目山景区的高兴集团总部在余杭径山镇,有趣的是,高兴集团总部所在地也叫龙王塘。这是巧合还是天意呢?别小看东天目山的龙王塘,这个名字可是大有来头的。明朝刘伯温说中国地脉有南、北、中三龙,北龙在太行山,中龙在岷山,但不知道南龙在哪里。刘伯温用伏羲八卦测定方位,从通州驾舟渡海南下,到浙江海盐,开始看到群山,知道那是南龙的尽头,于是登陆往西走,最终认定南龙在天目山。《东天目山志》说“南龙之次有临安,其龙脉自天目山分入钱塘。”所以《山海经》称天目山为龙首山,首就是头,说天目山是南龙的头。因为天目山是南龙,所以东天目山用龙命名的地方特别多,龙王塘大概也是这样来的。
【大溪滩】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到达的地方叫大溪滩。也许有的游客会问,这里为什么叫大溪滩,我的回答也许会让您失望,这里自古就叫大溪滩,当地山民们世世代代这样叫下来,已经没人能说清这里为什么叫大溪滩了,就像没人能说清水为什么要叫水一样。我想,也许原先这里是一个很大的溪滩吧?大溪滩是东入口景交车的终点站,也是景区滑道的下站。在这停车调头场的下方,有两个水潭,它们分别叫青龙潭、紫龙潭。请看对面的山,两山中间夹着的小山包,当地人叫紫龙筋。有龙吧?从大溪滩起,我们才真正开始了峡谷之旅。
【石敢当】 前面的大石头叫石敢当。这块石头为什么叫石敢当呢?石敢当又是什么呢?上面雕刻或书写“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的小石碑或小石人,一般立于居住的房屋前后、路巷岔口、村落周边、桥梁两侧、河道岸边,主要起驱邪作用。灵石崇拜是一种十分原始并且流行广泛的宗教习俗,它形成于史前社会。石敢当就是灵石的一种。关于石敢当,有一个民间传说,康熙年间,好几任知县到临安县上任没有几天,就死在任上。一个姓黄的知县知道这事后,就带了一位风水先生一同到临安赴任。风水先生察明是县衙前山顶的一座宝塔之影正落在县太爷公座上面,前几任县令都因为不能经受宝塔的压力而死去。于是就在县衙前面立了块石碑,石碑上刻“石敢当”三字。从此之后,县衙每任县令都没出过事。石敢当又叫“泰山石敢当”,一般是一块石碑,而这里的石敢当是一块大石头。民间传说这块大石头是梁代志公法师从别的地方移来,用来镇山避邪,东天目山共有四块,东南西北各一块,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发现了这一块,不知另外三块在哪个地方。这块石敢当下面有个洞,穿越这个洞,可以避邪。各位游客,跟着我一起穿越洞穴吧。
【野马潭、野马瀑、猴子潭、猴子瀑】 各位游客,前面的水潭叫野马潭,野马潭上的瀑布叫野马瀑。很多时候,包装豪华的不一定是好东西,大酒店里面的小吃不一定有原来的味道,就好像南京夫子庙的小吃,大店怎么都比不过陋巷。所以好的风景,经常是那些原始的、纯自然的,而不是那些人工做作出来的。这里是纯净与欢快的,水声阵阵中溪流从乱石中穿过,平缓处形成了个个的水潭,转折时留下个层层的跌水,激起的回旋像同一个个眼睛。这里叫野马潭,不是因为原先这里经常有野马出没,或者说是到这里来饮水,南方的深山老林里是少有野马的,那么这里为什么叫野马潭呢?传说刘伯温从东瀑大峡谷上东天目山时是清晨,走到野马潭处时,这里雾气正盛,就给这里取名“野马潭”、“野马瀑”。野马指如奔腾的野马一样流动的雾气,最早把雾比喻成野马的是庄子,《逍遥游》中的“野马也,尘埃也”中的野马指就是雾。 前面的水潭叫猴子潭,潭上的瀑布叫猴子瀑。猴子潭、猴子瀑名字跟东天目山多猕猴有 3 关。至今东天目山南麓还有条沟叫猴子沟。如今猴子没从前多了,但有时还能看到从山梁上呼啸而过的猴子。
【龙门瀑、三莲瀑】 这个瀑布叫龙门瀑。为什么叫龙门瀑呢?您看,这个瀑布两旁的石头像两扇门,瀑布从两扇门中挂下,所以当地人叫龙门瀑。龙门,一般是指的是黄河从壶口咆哮而下的晋陕大峡谷最狭窄的地方,也就是大禹治水时凿的龙门。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每年暮春,有黄鲤鱼,从大海以及其它河流,争相前去龙门。一年之中,能够跳过龙门的鲤鱼,只有七十二条。刚刚跳过龙门的鲤鱼,立刻就有云和雨相随,有天火从鲤鱼的后面烧它的尾巴,于是鲤鱼化成了龙。这里的龙门没有黄河的规模,但东天目山的水属长江水系,以前,就是下游没建青山水库前,春夏间的汛期,从长江、太湖溯流而上的鱼也是不计其数的,这些鱼是来产籽的。东天目山是道家名山,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不起眼的龙门瀑,它可是个标志,是道家的标志,也就是说,从东入口进入东天目山,过了龙门瀑后,才算真正“入境”。这里所说的“入境”,意思是进入道家的神圣之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仙境。所以那些不计其数的鱼只要跳过这个龙门瀑,就算进入仙境了。至于跳过龙门瀑是否能成仙就不得而知了,就像我们经过龙门瀑进入道家神圣之地一样,当然,感受点仙气,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前面的地方叫三莲瀑,三莲瀑由比较平缓的三级相连的小瀑布组成,既相连,每级瀑布的浪花又像盛开的莲花,所以叫它三莲瀑。
【金蟾招宝】 各位游客,大家看到前面那块立在溪边的大石头了吗?转到石头后面我们就会发现这块石头似乎像一种动物。像什么呢?(转到石头后面,即下山方向时说)是不是像一只蛤蟆?对,就是蛤蟆。我们叫它金蟾,黄金的金。大家看金蟾的形态,像不像一只招宝的金蟾啊?对了,这一景就叫“金蟾招宝”。金蟾原是修行多年妖怪,靠打柴为生的刘海用计收服了他,随后得道成仙,刘海戏金蟾,金蟾吐金钱。他走到哪里,就把钱撒到那里,救济了无数穷人。人们尊敬刘海,感激他,称他为“活财神”。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刘海,就铸“金蟾招宝”这一形象。金蟾招宝摆在堂前、桌面等地方,取招财进宝的意思。这里的金蟾招宝不是铸造出来的,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果,见到它大吉大利。当地人说,用手摸一摸,回家有金屋。不信?摸摸看?说不定摸了后回家拣个金元宝呢,或者是股市牛气冲天。
【砥柱石】 这块石头叫砥柱石。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江河激流中的砥柱石一样。东瀑大峡谷的水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砥柱石巍然屹立不动,汛期的场景惊心动魄。
【江南榕柚、七姐妹与七兄弟、天目赤壁】 大家请看,这石壁上的树根,我们叫它江南榕柚。榕树,桑科,常绿乔木。由于榕树根系发达,根部常隆起,并凸出地面,它的树冠如巨伞,因它的造型独特,令人们对榕树情有独钟。我们这块石壁上的树根,并不是榕树根,叫它榕柚是因为它的像榕树根。 游道旁边的这丛树叫“七姐妹”,游客朋友们,再望前看,前面还有一丛树是五棵的,加上往七姐妹方向散落的二棵,刚好也是七棵,我们称它们为“七兄弟”。往七姐妹方向散落的二棵树,应该是走向七姐妹的。他们走过去干什么呢?求爱吗?这七姐妹是农家妹还是思凡的七仙女呢?当然这七兄弟应该农家的小伙子,是上山砍柴吧?他们在这风景如画的地方相遇了,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后来又怎么变成树了呢?有兴趣的游客可以编一个瑰丽的民间故事出来,也许您编的这个故事会一直流下去呢。 这块巨大的石壁叫天目赤壁。大家听到“赤壁”二字,也许马上会联想到长江上的赤壁,还会想到一千多年前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那就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赤壁因战争而闻名。天目赤壁是这个东瀑大峡谷里延绵几百米、高数十丈的一块绝壁。明朝 4 才子徐文长辅佐胡宗宪抗倭,后来胡宗宪遭到排挤,徐文长也随之落魄。徐文长游东天目山,正是他一生最失意的时候,当他走到这里时,仰头看了看这块很具气势的石壁,就对一同游山的人说,这块石壁应该叫“天目赤壁”啊。于是“天目赤壁”的名字就此诞生了。也许徐文长看着这块石壁时想到了赤壁之战,想到了雄姿英发的周瑜,想到了自已不能像周瑜那样壮志可酬。“天目赤壁”四个字,也许只是徐文长心中的一声感叹而已。
【金鱼试水、九子同心、乌龙潭】 各位游客,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溪中的那块石头是不是像一条金鱼啊?像啊?呵呵!我们叫它“金鱼试水”。 请看这棵树,叫九子同心。九棵树出自同一个根部,其实它只是一棵树。九,在中华民族的数字概念当中寓含多的意思,九子同心,就是众人同心。 前面隐藏在树荫下的水潭叫乌龙潭。乌龙潭深不见底,从上看下去幽暗神秘,也许先人因为这样而叫它乌龙潭。不过乌龙潭名字的来源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原先,东天目山的二仙峰下有个黑驴庵,黑驴庵的开山祖师叫希都和尚,希都和尚有一头黑驴,驴脖子上挂一只铃铛,叫“响驴”。有一天,希都赶着“响驴”上山,走到现在这个地方,把“响驴”拴到树上,停下来歇息。这时,“响驴”莫明其妙地叫了起来,好像恐惧不安。不一会儿,风雷大作,一条乌黑的龙从下面溪中的水潭里钻出来向空中飞去。这件事传了开去,从此人们就把这地方叫“乌龙潭”。
【半壁江山】 各位游客,这个地方叫“半壁江山”。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好几次南北分裂的局面,这种局面对于北方或者南方来说,都只是“半壁江山”。临安这个地名的沿革,就跟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的局面有很大关系。三国时,孙权分余杭县立临水县,东晋永嘉南渡初,改临水县为临安县,取临时安定的意思,北宋靖康之难后,赵构在杭州建都,改杭州为临安,恢复临安为临水,南宋结束,杭州把临安这个地名还给了临水。南宋理宗嘉熙时,施枢任浙东转运司幕属,后来又任越州府(今绍兴)幕僚。施枢到东天目山游览,走到这个地方时,说右边的岩壁与山体浑然一体,而左边的岩壁只有孤零零的半截,只有半壁江山。施枢游东天目山后留下了一首诗,其中“乱石鸣滩溪过九,飞泉泻瀑堑分三”写的就东瀑大峡谷的景观。半壁江山是东瀑大峡谷内最幽的瀑布,也可叫“幽帘瀑”,与气势恢宏的东崖瀑布形成景观上的互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里也堪称东瀑大峡谷的半壁江山。
【毛竹林】 过了半壁江山再往上走,就是毛竹林了。半壁江山幽静,而到了毛竹林就豁然开朗了。毛竹林,顾名思义就是有毛竹的林子。这里是个休闲场所,各位游客可以在这里歇歇脚,喝口茶,然后观赏一下溪景、山景。
【石龙背】 各位游客,这里叫石龙背。有多个驼峰或者说是波峰浪谷的石头造型像不像一条恐龙的背脊啊?这条石龙整个身子都埋在地里,而只露出它的背脊,是不是只看到冰山一角啊?有道是“观一斑而知全豹”,可以想像这条石龙有多大啊。从游道进入石龙背请小心滑倒,站在石龙背上看水时,请游客朋友保持离水二米的安全距离。
【双龙戏珠、石乱无章】 双龙戏珠是东瀑水与西瀑水的交汇处。两条瀑布从各自的峡谷流出在这里交汇,是不是像两条龙啊?您看溪中有个小岛,那就是珠。双龙戏珠是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从汉代开始,双龙戏珠就成为一种吉祥喜庆的的像征。后来多用于装饰图纹,表现在建筑彩画和高贵豪华的器皿装饰上。双龙的形制以装饰的面积而定,如果是长条形的,两条龙就对称状地设在左右两边,呈行龙姿态。如果是正方形或是圆形的,两条龙则是上下对角排列,上为降龙,下为升龙。不管是何种排列,火珠都在中间,显示出活泼生动的气势。 5 游客朋友们,请看溪中。这里的乱石成群,毫无章法,我们叫它“石乱无章”,取“杂乱无章”谐音。这里地方瘦水期瘦骨嶙峋,丰水期会卷起千堆雪。
【迎客杜鹃】 这棵从岩石上斜生到栈桥旁的植物叫天目杜鹃。您看她的姿态是不是在迎客呀?她仿佛在说,欢迎各位朋友光临东天目山!所以我们叫她“迎客杜鹃”。天目杜鹃,又叫云锦杜鹃、千花杜鹃,杜鹃花科,杜鹃花属。主要生长浙江、安徽、江西、 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等地海拔600—20xx 米的山间林中。它的高度能达到三至四米,花期5 月,顶生总状伞形花序,一棵植株开花时呈千朵万朵景像,所以又叫云锦杜鹃、千花杜鹃。天目杜鹃喜温和气候,酸性土壤。
【孔雀开屏、龙凤呈祥】 各位游客,这块岩岩叫“孔雀开屏”。您看,这块岩石上半部分被树遮蔽得小了,而下半部分呈扇形展开一直延伸到水边,像不像一只开屏的孔雀啊。会开屏的孔雀都是雄性的。孔雀开屏是用来求偶,吸引雌孔雀的注意的。每年春季,特别是三四月份,孔雀开屏最多。 这只石孔雀开屏是吸引谁呢?雌的石孔雀?还是哪位漂亮的游客啊?呵呵。当然孔雀开屏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在孔雀的大尾屏上,有五色金翠线纹,其中散布着许多近似圆形的“眼状斑”,这种斑纹从内到外是由紫、蓝、褐、黄、红等颜色组成的。一旦遇到敌人而又来不及逃避时,孔雀便突然开屏,然后抖动它“沙沙”作响,很多的眼状斑随之乱动起来,敌人畏惧于这种“多眼怪兽”,也就不敢冒然前进了。 这个地方叫“龙凤呈祥”,龙指的是蜿蜒奔流而下的溪瀑,凤指的是溪岸上斜生的树枝树梢,一条龙,众多凤显现出龙凤呈祥的意境。在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中,《龙凤呈祥》是很好看的一种。画面上,龙、凤各居一半。龙是升龙,张口旋身,回首望凤;凤是翔凤,展翅翘尾,举目眺龙。周围瑞云朵朵,一派祥和之气。游客朋友们,进入龙凤呈祥,我们仿佛走进了瑞云朵朵,一派祥和气氛的仙境,取这个名字,是为了祝福到东天目山来旅游的每一位游客。过了龙凤呈祥,离东瀑就不远了。
【济公井】 这个潭叫济公井。为什么叫济公井呢?这跟济公的传说有关。当初杭州灵隐寺扩建需要木材,济公就到天目山来化缘,济公化到的木材不是雇人拉回去的,而是走水路的,这个水路不是通常的水路,而是地底下的水路。传说这个水潭就是水路的入口,杭州灵隐寺内的那口井就是出口。济公作法,木头从这个水潭中塞进去,就从杭州灵隐寺的井里出来了。这种运输方法比我们现在的还要先进还要有效啊。从那以后,这个水潭就叫济公井了。
【东崖瀑布】 “千丈飞泉破碧空,白云堆里驾长虹”,这句诗是明代诗人罗万化描写东崖瀑布的。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从高高的悬崖上挂下来的瀑布就是东崖瀑布。东崖瀑布简称东瀑。我们一路而来的峡谷之所以叫东瀑大峡谷,就是因为峡谷的尽头是东瀑,东瀑是整个峡谷景观一绝,它与西瀑一起组成东天目山老八景之一“悬崖瀑布”。东瀑高达86 米。左边的山峰叫香庐峰,右边的山峰叫龙须峰,东瀑从两峰之间的白龙池飞奔而下,玉珠飞溅,声如洪钟,气势非凡,很有银河落九州的气势;丰水期瀑布落势更是奔放,一泻而下,雷霆万钧,像万马奔腾,势不可挡。游客朋友们,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以资留念。在观瀑台上观瀑拍照时,请注意安全,不要离瀑布太近。
【杜鹃小径】 各位游客,在欣赏完了气势恢宏的东瀑后,我们要走一段小径,这段小径通往西瀑大森林,通往索道下站。这段小径叫杜鹃小径,之所以叫杜鹃小径,是因为小径两旁的山坡上有许多千年天目杜鹃,春天,可以看到一丛丛像彩云像锦缎一样的杜鹃花,很是美丽。当然,这里也有杜鹃鸟,偶而也能听到杜鹃鸟的叫声。 6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的位置在西瀑休闲小广场,海拔350 米。西瀑大森林由西崖瀑布和万松林两部份组成,西瀑由多级瀑布组成,总落差达360 米左右,万松林也叫万松岩,是长在岩石上的一大片原始森林。我们正对面看到的就是西瀑,左边的森林就是万松林,现在我们沿着瀑布往上走。
【人字瀑】 这条瀑布叫人字瀑,因瀑顶岩石凹凸不平的原因,中等以上水量时瀑水会形成一个“人” 字,因此叫它“人字瀑”。
【龙女瀑】 各位游客,前面的这条瀑布叫龙女瀑,瀑布水清如玉,夏日仍旧冰凉冰凉,瀑下有潭,四周被岩壁包围。这里非常清幽,从远处观望瀑布,像一位素衣女子立于溪潭之中,因此叫龙女瀑,像小龙女一样。
【莲珠瀑】 观赏了龙女瀑后,我们继续往上走,就到了莲珠瀑。莲是莲花的“莲”,珠是珍珠的“珠”。连、莲谐音,就是说,这条瀑布平常水流像连着的珠子那样往下挂。近代昭明禅寺主持妙明法师把“连”字改成了“莲”字,以含佛义。
【观音瀑】 这个瀑布叫观音瀑,又称“小黄果树”,落差60 多米,丰水期瀑宽达二十多米,落势奔放,雷霆万钧。福建武夷山龙川大峡谷中,也有个观音瀑,因整个瀑布的水流形成一个白衣飘渺、衣袂翩然的侧面观音像而得名,而这里的观音瀑,据当地人说,是南海观世音菩萨曾经在这里现身,普渡众生,后来才叫它观音瀑的。
【北斗七星、七星潭、七星瀑】 各位游客,这沿路而上的七块石头叫北斗七星。之所以叫北斗七星,不仅仅是因为这七块石头的形态、位置像北斗星,更主要的是因为有个美丽的传说。先说说北斗星吧。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巴。这七颗星中有 6 颗是 2 等星,一颗是 3 等星。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我国古代分别把它们叫作: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通过斗口的两颗星,也就是“天璇”和“天枢”连线,朝斗口方向延长约 5 倍远,可以见到一颗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这就是北极星。认星歌有:“认星先从北斗来,由北往西再展开。”初学认星者可以从北斗七星依次来找其它星座了。季节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因此,我国古人就根据它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季节:“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君是中国道教崇奉的七位星神,他们分别是天枢星,又叫贪狼星;天璇星,又叫巨门 7 星;天玑星,又叫廉贞星;天权星,又叫文曲星;玉衡星,又叫禄存星;开阳星,又叫武曲星;摇光星,又叫破军星。传说,每年暮春是七位星君的休假期,到了这个时期,每当晴朗的夜晚,七位星君就从天上下凡来到人间,有一年他们降落到了东天目山,路过这里时,坐下来休息。这时,空中乌云集积,突然雷电交加,七位星君脸色聚变,匆匆升空。雷雨后,这里就留下了像天上北斗一样的七块石头,大家看,这石头北斗的斗柄是朝东的。至于为什么雷雨会使星君匆匆升空就没人知道了。 因为这七块石头叫北斗七星,所以这个水潭就叫七星潭,这个瀑布就叫七星瀑了。
【西岭垂虹】 西瀑从大仙峰与二仙峰峰顶峡谷流出,常有彩虹,桥架两峰,水经过白云窝,像紫色的长练飘然而下,飞溅起雪白的珍珠,绵延一万丈,瀑布到这里,窜入虹桥,狂欢而去。这景叫“西岭垂虹”。有一说法,就是眼前这座桥叫“虹桥”,虹桥是观瀑最佳的位置。
【梅公桥】 各位游客,这座桥又叫梅公桥。为什么叫梅公桥呢?这得从东天目山用电说起。东天目山是临安最早用电的地方。郁达夫在1934 年写了一篇关于东天目山的游记。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东天目山自己有发电机,装有寺内专用的电灯,这一点却有普陀的那个大旅馆似的文昌阁有点相像。”在三十年代的中国,电是稀罕的东西,不要说在山区见不到电,就是杭州、上海,点电灯也不是十分普及的。那么东天目山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要说到那位大名鼎鼎的京剧艺术表演家梅兰芳先生了。梅兰芳1932 年秋到东天目山。在昭明寺得到方丈妙明法师的热情款待,使梅兰芳先生很是感激,于是他想为昭明寺办点实事。那天晚上,梅兰芳先生点蜡烛照明,不小心碰翻了蜡烛台,溅了身油渍,忽然想到了电灯。几个月后梅兰芳先生向昭明寺捐了一台美国进口的柴油发电机,就这样藏在深山里的昭明寺用上了电。隔了一年,郁达夫先生来东天目山游览,见寺内有电灯,也很惊喜,就把这事写进了文章里。为了纪念梅兰芳先生这位大施主,就把这座桥命名为“梅公桥”。这就是这座桥名字的来历。
【禅林古道】 过了梅公桥,就离昭明禅寺不远了。现在我们所走的路是古道,我们叫它“禅林古道”。这条古道,从南朝梁代到现在已经有1500 年历史了。从前的东天目山是从里村上山的,从里村至昭明寺有上山古道,所以自古以来里村就有很多人以抬轿为生,据里村人说,里村有十顶轿子终年抬游客上山下山。从昭明寺出来后,往梅家下山,所以通往梅家的古道是下山的路。从梅家有古道通西天目山。这条古道上曾走过多少僧人、多少香客、多少文人墨客、多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已无法统计了,几百年前,一千年前走在古道上的人,早已离我们而去,而这条古道还在。几百后,一千年后,我们以及很多走过这条古道的后人,也会离更后面的人远去,而这条古道还会在。因此,这条古道是东天目山历史的见证。
【杉树王】 各位游客,这棵树我们叫它“杉树王”。杉树属松科,常绿乔木。高可达30 米,胸径3 米,树干端直,树形整齐。这棵杉树年轮已超过千年,是东天目山为数不多的千年杉之一。清乾隆时的文元禅师,有次上山时路经杉树王,深深为树王峥嵘挺拔、气宇轩昂的神韵所叹服。禅师感叹自然造化后,坐在树冠下纳凉小憩。吸一口树香,顿觉神清气爽,精神倍增。等禅师起身要走,拿取放在树下的禅杖时,不料那禅杖竟变得非常沉重,像牢牢粘在了地上,怎么用力也拿不起来。禅师就高声念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怪,这样一念,禅师就轻松地拿起了禅杖。所以可别小看了这棵杉树王,当你在树王下休息后,拿不起东西时,就赶快念“阿弥陀佛”吧。
【守山神树】 8 前面游步道上一左一右的两棵松树叫“守山神树”。清朝末年,有一天,有个樵夫拿着斧锯来到这两棵松树下,要砍掉这两棵树用来烧碳。当第一斧子砍到左边这棵树上时,没发生什么事,但第二斧子砍向左边这棵树时,不知怎么搞的,没砍到这棵树,而砍到了自己的腿,腿上的鲜血溅到了左边这棵树的斧伤上,树的斧伤立即就愈合了。樵夫来不及包扎自己的伤口,倒头就拜,口中说:“不知是神树,冒犯了。”这件事传开后,从此再无人敢砍这两棵树。有人说,这两棵树是守昭明禅寺的神树。 各位游客,东天目山绿树成荫,植物茂盛,空气中负氧离子高,是真正的森林氧吧。据科学测定,这里空气中的负氧离子高达3 万,高于城市300 倍。大家在这里登山游览,身体可能会有点疲劳,但头脑却十分清新,这就是空气负氧离子高的缘故。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大树全是柳杉。柳杉为杉科、柳杉属。别名:长叶柳杉、宝树、沙罗树、孔雀杉。常绿乔木,高可达 40 米,雌雄同株异花,为中国原产种,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柳杉以根皮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苦寒。可以解毒杀虫,也可用于治疗癣疮。成片的柳杉在其它地方的庙宇周围不多见,只有东、西天目山有大片的柳杉群存在。据当地人说,天目山的柳杉是从日本移栽过来的。在古代,东天目山与日本佛教界关系十分密切,常有日本僧徒到东天目山来求学。据说,日本佛教临济宗就是东天目山传过去的。在日本,柳杉是一种专门用来雕刻佛像的材料,与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因此来中国求学的日本僧徒把柳杉树种作为一种礼品带到中国来是完全有可能的。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古寺名刹一般都座落在风景秀丽,古木参天的名山中,山因寺院而有灵气,寺因为山而闻名,两者相依,相辅相成,东天目也不例外。东天目山的佛教源远流长。建于东汉永平10 年的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前来传教的两位僧人一位叫摩腾,一位叫竺法兰。据《佛藏宏明集》记载:“汉明帝永平中,摩腾、竺法兰以佛经西至天目。”由此可见,天目山的佛教,是西域佛教传入国内的同一时期传入的。上面的寺院叫昭明禅寺,分上下两院,我们现在要到的是上院。上院始建于梁大同年间,以后几度毁废又几度重建,目前的寺院是近些陆续恢复重建的,有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等。 说起昭明禅寺,不得不提到两个人,一个人是志公禅师,另一个是昭明太子。志公禅师,原名志宝,传说是他母亲从鹰巢中拣来的,因此他的形体十分古怪,手无手掌,脚无脚板,手脚像两对鹰爪。宝志天生好静,喜欢盘腿而坐,一进寺庙,见佛就拜。京城有名的方丈悟玄大和尚见他法缘不浅,就为他剃了度。宝志跟着悟玄大和尚刻苦学习,潜心悟道,最终成了蜚声京城的大和尚,并收梁武帝为皈依弟子,成了梁武帝的师傅。梁天监七年,就是公元 508 年,梁武帝问志公:“国家有没有灾难?”志公用手指着喉咙和颈部不说话,暗示40 年后梁朝的侯景之乱,梁武帝不明白,又问志公:“朕能活几岁?”志公默默地没有回答。一天,志公向梁武帝请求,离宫去东天目山修行,当时有个道士正要东天目山建道观,梁武帝让志公和道士各显法术,谁的标记先到,东天目山就归谁。于是道士放飞白鹤,志公掷飞锡杖,锡杖先到东天目山上空,一声巨响,锡杖掉到了东天目山峰顶。白鹤闻声,不觉一惊,收起翅膀,落在了附近另一座山上。锡杖掉的地方就是现在大仙峰,白鹤落的地方就是鹤山,鹤山脚下的村叫白鹤村。公元514 年志公禅师以97 岁高龄圆寂于东天目山。 昭明,南朝梁武帝太子萧统死后的谥号,世称昭明太子。昭明太子,字德施,南兰陵人,梁武帝的长子,他小时候就很有才气,而且深通礼仪,性情纯孝仁厚。昭明太子对文学深有研究,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3 万卷,编集成《文选》30 卷。《昭明文选》是中国古 9 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旧时读书人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据说,昭明太子是在无锡顾山编的《文选》,就在顾山昭明太子遇见了慧娘,并一见钟情。等到《文选》编好,昭明太子终于要回京城去了。临别的马上,他说:“慧如,紫盖香车迎你回京。”慧如站在马下凄凄地望向他,无语凝噎。半晌才轻轻地取出一物放在太子掌心,说:“从前有个妇人滴泪成血,化做相思豆,如今我用一对红豆送君,如果君早日归来,我应当不会有这样的厄运,不然的话,日后望你见豆如见人吧。”昭明太子就这样离别而去,归来杳杳无期。果然不出慧娘所料,世事绝没有太子想的那样简单,他要娶她,遭到的何止一方责难?他是太子也一样,他大,大过平民百姓,大不过礼法森严如天。“宫门深似海”啊,慧娘相思成疾,当太子再来时,已经是红颜零落青草稀了。太子并没有哀哭嚎叫,只是亲手栽下两颗红豆,黯然回京。回京后因落水受伤,一病不起,几个月后去世,年仅三十一岁。昭明太子种的两株红豆树,几百年后倏然合抱,树干并为一体,上枝仍分为二。唐朝诗人王维从江阴经过,见红豆树心里有所感触,写下了著名的《红豆》诗,流传天下——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昭明太子到东天目山来修禅应该在这件事之前。作为南朝梁武帝统治的区域,佛教圣地就数天目山了,“八方香客云集来,十烟火散江南。”昭明太子到天目山来修禅也是理所当然的了。现在人们流传关于昭明太子来天目山的故事,东、西天目留下了关于昭明的许多古迹。著名的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其中「三十二分则」的编辑,就是昭明太子在天目山所作。原本长篇连贯的经文,经过他整理成为容易传诵理解的三十二个分则,各段并补充浓缩精要的副标题。因为昭明太子来天目山像郁达夫说的那样“很有诗意”,所以《临安志》、《於潜志》(从前东天目属临安县,西天目属於潜县)都详细记载了这件事,结果搞得东、西天目都有洗眼池、分经台。分经台当然是分《金刚经》的,而洗眼池,据说是太子分经劳累造成双目失明,用池里的水一洗给治好了。昭明禅寺是太子去世后才赐名的。现分经台与洗眼池尚未开放,请游客们谅解。 东天目山是韦驮菩萨的道场,就像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一样。道场是佛教用语,它与根据地、领地、管辖区的意思相近。韦驮是护法天神,他手中的法器叫降魔金刚杵,俗称“韦驮鞭”,专打妖魔鬼怪。天下的寺庙中几乎都供有韦驮菩萨,而且全是立像,唯独东天目山的韦驮是坐像,原因就是这里是他的道场。天下的寺庙里只有九华山没供有韦驮菩萨,据说,早先韦驮在地藏王手下当差,韦驮是镇魔降妖的主帅,他铁面无私,执法严明,凡是妖魔,必须打入地狱,而地藏王要把地狱中的罪鬼全部超度升天,并立下誓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样,一个要打,一个要度,经常闹矛盾,韦驮耐不住气,就自动离任而去,从此,九华山就再也看不到韦驮的像了。韦驮从九华山出走,到了哪儿呢?就是到了东天目山,后来东天目山就成了韦驮菩萨的道场了。 历代天目山名僧都与皇家有密切联系,除了志公禅师外,有五代十国时的洪湮禅师、清顺治时的玉林禅师、清乾隆时的文元禅师,前两位是帝师,后一位是帝友,此外应诏进京赐号、赐袈、赐钵、赐东西的禅师还有白云禅师、中峰禅师、慧中国师、志逢禅师、东溟法师等不下几十人。1963 年,海灯法师来到东天目山昭明禅寺,与仁善、益西等师徒三代相聚,在东天目山修禅习武,为东天目山留下了一段佳话。 在我们右面的山上有个钟楼,原有铜钟一口,重达万斤,为梁代所铸。现在我们将看到的这口钟为清代所铸,钟上铭有“敕赐东天目昭明禅院”字样。也就是说,这口钟是清代皇上所赐,这也充分说明昭明禅寺与清王朝的关系非同一般。 各位游客,昭明禅寺原为禅宗,是临济宗的中兴之地。现为净土宗,是当代名僧净空法师力荐的寺院。寺院为清静修行的地方,进入寺院后,请不要大声喧哗,以免打扰僧人修行。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进入昭明禅寺。 10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今天对东天目山景区游览就要结束了。其实东天目山很大,我们只是游览了目前已开发的区块,还有许多未开发的,但景色迷人的地方无法去游览,有些遗憾,不过留点悬念也是好的,这样才会有想像的空间,才会有更好的回味。欢迎大家再次来东天目山景区。对我的导游有什么不满之处,请您指正。祝大家旅游愉快,谢谢!
西天目山导游词篇八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驱车前往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临安到天目山大约有45分钟车程,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天目山概况。
天目山所在之处在3.5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后经地壳运动渐渐隆起,特别是在1.5亿年前的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中经火山喷发形成天目山主体。火山运动塑造了天目山的轮廓,而冰川活动则对山体进行了精心雕凿,对岩石进行解剖和搬运,塑造出天目山千姿百态的造型。全山有4溪、5潭、6洞、7涧、8台、9池、12岩、27石、28峰,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图画。
天目山分东天目、西天目。古书有记载:“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目。”我们今天将游览的是西天目山的景点。东天目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正加紧开发。
西天目山具有悠久而又独特的历史,是集儒、道、佛三大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宗教文化名山。
西天目山还是植被非常丰富的名山,由于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形成了独特的高大茂密的原始森林景观。天目山森林景观可以“古、大、高、稀、多、美”六字来概括。由于天目山植物资源多,被誉为“物种基因宝库”、“天然植物园”。这里还保存着冰川时期遗留的孑遗植物,如野银杏等。还有天目铁木、天目琼花、独蒜兰等天目山特有的及以天目命名的树种。这体现了天目山森林景观的“稀”。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160余种,动物2300余种。天目山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的动、植物各35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分别为48种、37种。
天目山因拥有独特的植物资源和良好的森林植被,早在1956年即被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到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网络吸纳,成为我国15个mab成员之一。
天目山由于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吸引了无数名人学士来此观光旅游。他们为天目山留下了不少文艺佳作,如梁代昭明太子的《文选》,唐代李白、白居易的诗,近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的画,民国郁达夫的散文,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郭仲选等人的墨宝等等。
天目山每年有200余天雾气笼罩,气候独特,故盛产名茶,以天目青顶为代表。另外,天目笋干、天目笋豆等均为老少皆宜的土特产。在天目山的宾馆、饭店还可品尝到水芹菜、白果等有益于人体保健的特色山菜,让你一饱口福。
现在,我们进入自然保护区。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游客须知,首先是和进各城市公园一样,“不得折一草一木”。还有一条特殊的就是:“不得在野外抽烟,不得带火种上山。”另外送给大家一句旅游顺口溜:“进山只留下脚印,出山只带去照片。”希望大家能记住并遵守。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的车已抵达禅源寺前,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我们的游览将从这里开始。
禅源寺原本是双清庄址,明洪熙元年(1420xx年)由智粤和尚在旧址上修建,并首次剃度弟子,成为佛教活动场所。经过几代禅师经营,粗具规模,却于元末被兵火毁灭。清康熙四年(1665年),玉琳国师重兴道场。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赐“禅源寺”匾额悬于天王殿。当时香火极盛,后光绪皇帝赐“福佑潜城”额悬于寺中。1941年4月15日,遭日军飞机轰炸,被毁。
各位团友,请看山门。因匾额毁于兵火,现在门扉“禅源寺”三字由著名书法家商向前题写。现在请随我进山门。大家看这棵苍劲的古罗汉松,是300余年前玉琳国师所栽,历尽沧桑,仍生机勃勃。
走过这道门就进了韦驮殿。韦驮菩萨是佛界三十二诸天之首,是护法天神。相传在释迦牟尼涅磐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后乘其不备突然窃取佛牙舍利。韦驮奋不顾身,急起直追,刹那间把罗刹鬼抓获并夺回佛牙舍利。因其能驱除邪魔,保护佛祖佛法,所以成为菩萨。你看,那手中的法器降魔金刚杵,俗称“韦驮鞭”,就有驱魔的作用。天目山是韦驮道场。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就是当年百子堂的旧址。1939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天目山。当时,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宏来西天目山主持浙西行署第一次行政会议。周恩来与他会晤,共商国事。在百子堂集会上,周恩来向浙西临时中学的师生员工、行署官员、受训青年和即将到沦陷区去的工宣队员共1600余人作演讲,鼓舞浙西军民抗日的斗志,巩固和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使西天目山一度成为浙西抗日救亡的中心。大家再往北看,那亭与碑就是临安人民政府为纪念周恩来在此演讲50周年于1989年3月建造的。碑正面刻着刘开渠先生题书的“周恩来演讲旧址”,背面碑文则记录了周恩来在此作抗日演讲的史实。这里已被列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各位团友,我们再去看看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博物馆于1988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内有科教会场、教室、实验室、标本贮藏室,还有植物、动物、昆虫、综合等展厅,共存放天目山动植物标本万余件,土壤、古生物化石标本55件。它是展示天目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悠久的地质史的窗口。现在请大家进去聆听博物馆解说员的详细讲解。
西天目山导游词篇九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驱车前往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临安到天目山大约有45分钟车程,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天目山概况。
天目山所在之处在3.5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后经地壳运动渐渐隆起,特别是在1.5亿年前的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中经火山喷发形成天目山主体。火山运动塑造了天目山的轮廓,而冰川活动则对山体进行了精心雕凿,对岩石进行解剖和搬运,塑造出天目山千姿百态的造型。全山有4溪、5潭、6洞、7涧、8台、9池、12岩、27石、28峰,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图画。
天目山分东天目、西天目。古书有记载:“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目。”我们今天将游览的是西天目山的景点。东天目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正加紧开发。
西天目山具有悠久而又独特的历史,是集儒、道、佛三大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宗教文化名山。
西天目山还是植被非常丰富的名山,由于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形成了独特的高大茂密的原始森林景观。天目山森林景观可以“古、大、高、稀、多、美”六字来概括。由于天目山植物资源多,被誉为“物种基因宝库”、“天然植物园”。这里还保存着冰川时期遗留的孑遗植物,如野银杏等。还有天目铁木、天目琼花、独蒜兰等天目山特有的及以天目命名的树种。这体现了天目山森林景观的“稀”。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160余种,动物2300余种。天目山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的动、植物各35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分别为48种、37种。
天目山因拥有独特的植物资源和良好的森林植被,早在1956年即被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到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网络吸纳,成为我国15个mab成员之一。
天目山由于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吸引了无数名人学士来此观光旅游。他们为天目山留下了不少文艺佳作,如梁代昭明太子的《文选》,唐代李白、白居易的诗,近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的画,民国郁达夫的散文,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郭仲选等人的墨宝等等。
天目山每年有200余天雾气笼罩,气候独特,故盛产名茶,以天目青顶为代表。另外,天目笋干、天目笋豆等均为老少皆宜的土特产。在天目山的宾馆、饭店还可品尝到水芹菜、白果等有益于人体保健的特色山菜,让你一饱口福。
现在,我们进入自然保护区。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游客须知,首先是和进各城市公园一样,“不得折一草一木”。还有一条特殊的就是:“不得在野外抽烟,不得带火种上山。”另外送给大家一句旅游顺口溜:“进山只留下脚印,出山只带去照片。”希望大家能记住并遵守。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的车已抵达禅源寺前,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我们的游览将从这里开始。
禅源寺原本是双清庄址,明洪熙元年(1420xx年)由智粤和尚在旧址上修建,并首次剃度弟子,成为佛教活动场所。经过几代禅师经营,粗具规模,却于元末被兵火毁灭。清康熙四年(1665年),玉琳国师重兴道场。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赐“禅源寺”匾额悬于天王殿。当时香火极盛,后光绪皇帝赐“福佑潜城”额悬于寺中。1941年4月15日,遭日军飞机轰炸,被毁。
各位团友,请看山门。因匾额毁于兵火,现在门扉“禅源寺”三字由著名书法家商向前题写。现在请随我进山门。大家看这棵苍劲的古罗汉松,是300余年前玉琳国师所栽,历尽沧桑,仍生机勃勃。
走过这道门就进了韦驮殿。韦驮菩萨是佛界三十二诸天之首,是护法天神。相传在释迦牟尼涅磐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后乘其不备突然窃取佛牙舍利。韦驮奋不顾身,急起直追,刹那间把罗刹鬼抓获并夺回佛牙舍利。因其能驱除邪魔,保护佛祖佛法,所以成为菩萨。你看,那手中的法器降魔金刚杵,俗称“韦驮鞭”,就有驱魔的作用。天目山是韦驮道场。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就是当年百子堂的旧址。1939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天目山。当时,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宏来西天目山主持浙西行署第一次行政会议。周恩来与他会晤,共商国事。在百子堂集会上,周恩来向浙西临时中学的师生员工、行署官员、受训青年和即将到沦陷区去的工宣队员共1600余人作演讲,鼓舞浙西军民抗日的斗志,巩固和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使西天目山一度成为浙西抗日救亡的中心。大家再往北看,那亭与碑就是临安人民政府为纪念周恩来在此演讲50周年于1989年3月建造的。碑正面刻着刘开渠先生题书的“周恩来演讲旧址”,背面碑文则记录了周恩来在此作抗日演讲的史实。这里已被列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各位团友,我们再去看看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博物馆于1988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内有科教会场、教室、实验室、标本贮藏室,还有植物、动物、昆虫、综合等展厅,共存放天目山动植物标本万余件,土壤、古生物化石标本55件。它是展示天目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悠久的地质史的窗口。现在请大家进去聆听博物馆解说员的详细讲解。
西天目山导游词篇十
首先到的地方为四面峰与倒挂莲花峰。在四面峰,总算看到了一些云雾。灰蒙蒙的云层舔着绵延起伏的层层山峦。使群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见此景色,大家赶紧以此为背景,纷纷拍照留影。站在山头上,目光所及,虽然不及黄山的险峻奇美。但群山环抱,满目苍翠。树冠亭亭如盖。峰突出于众壑之间,居高临下,峭壁万丈,莫测其深,形胜险绝。峰前远眺,诸峰犹如万马腾云,脚下山恋起伏,树茂林密,山风激荡,林海绿涛,深谷幽壑。空气中弥漫着清新与湿润。倒也令人心旷神怡。
不一会儿,大家被远处一只鸟儿的歌唱吸引住了。寻声望去。只见一只白顶黑身,嘴呈橙色的鸟儿只身兀立在一棵被雷电劈死,非常孤傲的枯树顶上唱着。可惜我们的照相机镜头远焦距不够。只得看着邵磊老师用摄象机镜头将其拉近后拍摄了下来。
利用大家短暂休息的间隙。席恒抓紧时间从随身带来的包里取出专治喉咙的药片和药水服了下去。
从四面峰原路返会,再往西面倒挂莲花峰方向走。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好几株参天柳衫。我和林勇老师忍不住找角度与构图,不停地按下快门。据查,莲花峰又称莲花台,在开山老殿东里许。有青壁石峰如同刀斧劈开,上有一方台,台旁石笋耸立,高数丈,五石分峙,各自高擎,峰瓣如簇,有隙宛然,状如莲花。传说元代高峰和尚坐禅峰上三昼夜,疲惫下附,山峰倒转,托住和尚。此处景色绮丽,险美兼备,如美妙画图,似精致盆景。方台上,古有“西方庵”,已圮。民国时期,吴铁等8人建有一亭,名曰“穿云”。1962年、1982年两次重修。石壁间筑有石阶171级、两旁有扶拦。我们照例是边走边欣赏,并随时取景拍照。以前外出搞摄影,都是我给别人拍照。自己却很少被别人拍。这次出来,因为有林勇与席恒两位老师都带着数码照相机。所以。我总算不虚此行,承他们热情帮忙,为我留下了不少镜头。
罢四面峰与倒挂莲花峰。不知不觉已经来到开山老殿。现在南面进山南大门口的禅源寺的前身是开山老殿。据查禅源寺原先在西天目山腰。正式寺名叫做狮子正宗禅寺。始建于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5年)。元延右七年(公元1320年)赐额。西天目佛教开山于晋永和间(公元350年左右),但彼时入山僧侣大多垒石为室,结茅为庐,属于草创阶段。唐末虽在九思坞建宝智禅院,在南麓建明空禅院,唯规模仍很小。到狮子正宗禅寺建成,天目佛事大盛,名僧辈出,僧侣盈千。在国内,成为临济宗中兴之地;在国外,一批又一批高僧前来参拜学习。十三世纪初,就有高丽、蒙古、南韶、暹罗、天竺等僧侣到此,仍常有日本佛教团体来天目山寻祖、参拜。狮子正宗禅寺在元末明初,先后两次毁于兵火。清初禅源寺建成后,香火迁于山下,旧址则是现在游人所见的开山老殿。开山老殿内正在整修,比较拥挤。为方便游人还设有厕所。但是没有僧人。殿内被人承包开了简陋的快餐店与小卖部。老殿院内空地上放了不少桌椅,供游人用餐。我们为了节约时间,一起要了速泡面。还夹杂着吃一些饼干等。邵老师的女儿与我另外又分吃一碗面。吃罢就大家开始了以下山为主的游程。离开开山老殿,我们往西南方向缓缓游览。边走边欣赏四周景色。到了叫大树王的地方。大家停下来休息拍照。所谓的大树王是一棵需要约5、6个人才能合抱起来的,已经枯死的巨型柳衫。我先以此树为背景,让席恒老师为我拍了一张照片。然后我也为席恒的父亲拍了一张。这当儿,还接了一个从上海打来的电话。是原来一起在江西插队的同学夏士健询问我如何浏览我放在网页上的照片。大王树以北是普同塔。背靠普同塔,环顾四周,古木参天,郁郁葱葱。由大树王这里出发。基本上就是顺着山势往下行走了。这一路要经过的是狮子岩,七里亭,钟楼石,五里亭与三里亭。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但是对于西天目山来说未必如此。因为山中所修之路并不陡峭。全部用石料铺就。只是有些路段疏于维护,不太齐整。不过,下山时若急于到达目的地,少于停顿,则会使膝盖很快酸疼起来。而且周围景色也就从眼前一晃而过。失去游览的意义。所以,我们一行8人,仍旧是且行且停,看看走走。事实证明我们放慢节奏的策略是对的。我们8个人没有一个是最后走不动的。席恒老师的父亲年纪大一些。他就陪其父亲再走得慢一点。我们与他们父子俩也有默契。大家走了一段路程就停下来。一来借此休息,二来也好等等他们。
林勇夫妇十分恩爱。一路上两个人形影不离。有时林勇夫人走在靠近山路边上一点了,林勇会立即提醒她走里面一点,注意安全。有时,林勇还拿出牛肉干或饼干等给我们充饥。林老师对于山泉情有独钟。他一发现路边有山泉,就会用喝空的矿泉水瓶子去接一些品尝与解渴。这种喝山泉的习惯,我以前插队时是常有的事。现在因为年纪稍大,肠胃功能比如以前,因此不敢再喝了。真是遗憾!
这一路上,我们还看见有青年情侣带着狗儿上山游玩的。轻松一点的是牵着狗走;累一点的则抱着狗儿上山。在五里亭的地方,有一对情侣一人牵一条狗。我看他们哪里是在游玩观景。看着狗还来不及呢!结果我们离开五里亭大约半个多小时后。这对情侣又牵着那两条狗回头,并追上我们。那2条狗根本就不通人性,只顾自个儿蹦蹦跳跳地往山下窜。累得这对人儿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这大概是时髦旅游应该付出的代价吧?
西天目山的前山景色与黄山的前山景色有着天壤之别。黄山的前山可以从最高处的北海宾馆四周的北海、西海、梦笔生花、排云亭、猴子观海与始信峰等主要的景点玩起。接着是光明顶,飞来石,莲花峰,天都峰,玉屏峰,迎客松与蓬莱仙阁一路玩下来。那真是一步一个景,无处不是景。尤其是有云雾的时候,千变万化恍如仙境。但是,游黄山需要更充分的时间与体力。西天目山虽然绝对没有黄山那么多的奇观美景。但是,由于它有着丰富的古树密林,以及少于开发的原始植被状态。因此,很适合休闲,疗养。我们沿着山路缓缓走下来,身边就是幽谷与溪流。当你坐下来看着满眼苍翠,听着溪流的流淌声与鸟儿的鸣唱,任凭微风抚面而过。除此之外,一片静谧。你会感受到通贯全身的舒服,放松与惬意。
约4点多的时候,我们陆陆续续,终于走到了前山的进山门。这个时候,大家也确实感到腿脚酸疼有些累了。由于大家对寺庙并没有多大兴趣。因此,都没有要求去山下的禅源寺。不约而同地叫了私人轿车,分两批把我们送回了玉龙山庄。至此,我们游览西天目山的主要行程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西天目山幽静的美和惬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36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