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工作安排 动物防疫月工作计划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7 14:34:09
动物防疫工作安排 动物防疫月工作计划
时间:2023-09-07 14:34:09     小编:LZ文人

计划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领域。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防疫工作安排 动物防疫月工作计划篇一

1、各种畜禽的免疫做到应免尽免,免疫密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以上。

2、各种畜禽抗体水平常年保持在70%以上。

3、狠抓人畜共患病的防控,保证公共卫生安全。

4、完成省主管部门对实验室的考核验收工作。

5、完成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项目。

6、畜禽死亡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做到有病不成灾、有疫不流行。一旦发生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把损失降到最低。力争全市清净无疫。

1、在坚持抓好日常防疫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春秋两季集中防疫。2—4月份组织抓好春防工作,9—10月份组织抓好秋防工作。6—8月份重点做好猪流行性感冒及“高热病”的防治技术指导。12月份对全市动物防疫工作进行全面考核。

2、抓好防疫物资、防疫标识的组织、供应和管理工作,做到帐物相符,管理规范,保证防疫工作的正常需要。

3、抓好养殖场的动物防疫管理,进一步完善防疫制度,促进业主落实好各项防疫措施。

动物防疫工作安排 动物防疫月工作计划篇二

1、健全学校卫生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1、强化全体教师参与卫生管理的意识。

2、建立卫生包管责任制,由卫生老师以及学校领导每天分三次进行检查,并做好记载。及时公布检查情况,并把检查情况纳入优秀班级考核评比中。

3、每周进行一次个人卫生检查,确保学生健康的生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建立晨检制度,检查学生健康状况,并把检查的情况认真记载,出现问题及时上报。

5、每天进行眼睛保健操的检查,纠正动作,做好记录,及时公布检查情况,并把检查结果纳入优秀班级评比考核中。

3 / 11

6、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班内性格特殊的学生,班主任要多关心、多辅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防近:继续重点抓好预防工作,充分利用防近月、“六六爱眼日”以及健康教育课进行宣传,防近工作很重要,落实也很艰巨,要多开展群众性集体活动,落实“三个一”,抓好眼保健操和用眼卫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力争人均视力水平较上年度有所提高。

防龋:积极做好学生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继续开展氟离子透入的防龋工作,教育学生少吃零食甜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使用含氟牙膏,养成定期看牙医的好习惯。

防治沙眼:教育学生讲究卫生,做到一人一盆一巾,患了沙眼及早治疗并坚持用药,充分认识沙眼的危害性,与家长建立共识,将沙眼病控制在最低水平。

灰尘。

(三)办公室以及各专用教室内外卫生: 1、地面干净,无纸屑、无杂物。

2、墙壁、阳台、天花板、日光灯管、电脑台、饮水机、标语牌等无积尘、无脚印、无蜘蛛网。

3、门窗无积尘,玻璃明亮干净。

4、办公室内桌椅整齐,离开办公室时,办公桌上教师用品和学生的作业本摆放整齐。

5、物品柜上无积尘,无杂物。

6、卫生工具摆放有序,垃圾袋装化,并天天清理 学生个人卫生:

1、坐立读写姿势要正确。

2、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动作准确到位。 3、勤洗澡、勤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

4、带好清洁的水杯和手帕(或面巾纸),注意饮水卫生。

六、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提出卫生检查工作细则。

7 / 11

2、开学初进行一次大扫除,保证校园干净整洁。

3、召开卫生委员会议,确定卫生监督岗人员安排,布置新学期工作任务。

1、评选卫生红旗班级。 2、检查个人卫生。六月份

1、健康知识讲座。 2、评选卫生红旗班级。3、检查个人卫生。七月份 交工作总结。

根据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开展联点共范文本站小编为你精选

认真学习、贯彻xx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对职工进行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学习,年内要安排一次办公自动化知识培训,组织电脑操作和普通话朗颂比赛。严格学习制度,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勤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风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能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科普与文体活动。

7、办好联点共建实事

按照有关部门的统一要求,结合我院实际,今年联点共建工作必须为新雨社区做好服务、协助提供义诊服务、对社区困难人群提供援助服务、免费制作文明创建宣传栏等实事。

11 / 11

动物防疫工作安排 动物防疫月工作计划篇三

为切实做好20xx年全省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防疫优先原则,以防风险、保安全为重点,突出抓好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着力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努力提高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管理水平,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二、目标任务

畜禽强制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全省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强化非洲猪瘟防控

1、工作内容。落实20xx年非洲猪瘟科学精准防控举措,紧盯养殖、屠宰、运输、无害化处理等重点环节,严防疫情发生,助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2、工作方式。省级出台防控政策,加强技术培训,重点推进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及大型养殖场、屠宰企业抽检。市级推进非洲猪瘟防控标准化场建设,重点监督指导出栏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生猪屠宰企业、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三类重点场所洗消中心建设,组织开展大清洗大消毒及养殖、屠宰环节抽检。县级重点推进养殖企业密罐式管理,组织开展大清洗大消毒及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环节抽检。省市县三级加强应急演练,分别开展督导检查,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先进模式。

3、工作要求。一是宣传培训到位。各地要对省级出台政策加强宣传培训,确保到基层、到场到户。二是工作报告到位。实行疫情排查日报告、养殖场自检周报告、监督抽检及大消毒月报告制度。三是责任落实到位。严格落实政府、部门、企业责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1、春秋季集中强制免疫

(1)工作内容。按照20xx年xx省主要动物疫病免疫计划,扎实开展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切实筑牢动物防疫屏障。

(2)时间安排。原则上春季集中免疫时间xx月xx日至xx月xx日,秋季集中免疫时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各地可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际决定起始时间。

(3)工作方式。一是做好动员部署和宣传培训;二是加强防疫物资调拨;三是组织免疫接种;四是加强督导检查;五是组织开展工作效果评价。

(4)工作要求。农业农村部门具体组织实施辖区强制免疫,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做好强制免疫疫苗调拨和强制免疫效果评价工作,承担动物卫生监督职责的机构负责监督检查免疫主体履行强制免疫责任与义务情况。

2、疫病监测与预警

(1)工作内容。根据20xx年xx省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要求,全面做好主要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效果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预警预报工作,强化病死动物监测、病原学检测。

(2)工作方式。省、市重点开展病原学监测,兼顾血清学监测;县级重点开展免疫抗体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非洲猪瘟病原学监测,具备条件的可开展其他病原学检测。省级专家动物疫情解析预警每半年组织一次,市县坚持“一市一策”、“一县一策”紧急情况随时预警,预警情况及时向社会发布。

(3)工作要求。省市县三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月汇总疫情排查、监测等工作开展情况,并报同级指挥部办公室;定期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判,为全省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3、实施集中消毒月

(1)工作内容。全省统一对畜禽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等各类场所以及运输工具实施集中清洗消毒,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2)时间安排。xx月份和xx月份为集中消毒月。

(3)工作方式。制定工作方案,分级发放消毒药品,探索消毒效果评价。

(4)工作要求。大型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场、屠宰场等加强洗消设施设备建设,消毒月结束后及时上报工作开展情况。

(三)强化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

1、工作内容。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加强牛羊布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统筹抓好结核病、狂犬病、炭疽等防控。

3、工作要求。各地明确工作目标和推进方案,每半年(xx月xx日、xx月xx日)汇总工作进展情况并报省指挥部办公室。

1、工作内容。全面启动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省级种畜原种场及祖代(含祖代)以上种禽场动物疫病净化评估认定工作,优先净化垂直传播性动物疫病,从源头控制动物疫病风险。

2、工作方式。省级加强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指导培训,市县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组建专门工作团队,摸清底数,指导养殖企业开展动物疫病净化。

3、工作要求。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明确创建工作任务,每半年组织申报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具体指导,落实一场一策,确保净化工作扎实推进。

(五)严格动物检疫监管

1、工作内容。扎实开展动物检疫监督能力提升行动,严格实施动物检疫,加强日常监管,全面推行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b)。

2、工作方式。配齐配优官方兽医,推进产地检疫工作深入开展;严把查证验物关,严格落实检疫申报、宰前检查和同步检疫制度,规范屠宰检疫工作;强化xx智慧兽医云平台应用,及时汇总分析通报检疫数据;加强防疫检疫执法工作协调联动,严厉打击收购调运无检疫证明和未经指定通道调入外省畜禽等违法违规行为。

3、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动物检疫监管责任,强化官方兽医管理,全面实施产地检疫出证、运输过程持证、到达目的地收证,强化日常监管和指定通道管理,提高动物产地检疫率,提升动物检疫信息化水平和官方兽医履职能力。

(六)严格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

1、工作内容。深入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措施十七条》,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日常监管,加大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监管力度,进一步推进保险联动。

动物防疫工作安排 动物防疫月工作计划篇四

为了搞好我乡卫生防疫工作,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力争把年成绩再提高一节,现制定年防疫工作计划。

加强对防疫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成立防疫工作组,卫生院院长兼任防保组组长,防疫专干任副组长,各村卫生室负责人均为成员.防疫工作组参与各项防疫工作按时按量完成各项防疫工作任务。年终召开村医会议,布置防疫工作任务及年终召开村医防疫工作总结会议。

年内合理的完成12次常规冷链运转,以村为单位,做好历年来的漏卡漏种工作,以年至年为重点。每次运转力争“五苗”接种率均达90%以上。同时做好各种计免资料的上报及整理归档工作,管理好各种疫苗的存放和器材清洁。加强对村医计免工作的监督。

提高疫情报告意识,完美疫情报告制度,按时上报,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争取为零。按时收集村级卫生所疫情情况。一旦发现严重疫情,立即采取对疫点进行隔离和消毒措施,配合院领导督促本院各科室做好消毒工作,杜绝医源传染病的发生;积极做好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工作。

重点抓好今年食品经营,加工单位的办证和体检工作,争取食品从业人员体检率达100%,办证率达85%以上,食品从业人员“五病”调离率达100%,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率为100%,每月进行食品卫生管理监督工作,做好食品样品送检工作,建立食品经营单位分户归档。

加强皮肤病的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多出墙报,做好发放和收集各村线索调查工作。协助县站做好公卫、食卫等从业人员及特殊人群的性病检查工作,同时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按时完成,按时上报各种统计表,积极开展碘缺乏病的完全工作。

做好学校卫生监测和经常性卫生宣传工作,掌握全乡学生数,校医健教数、教师名单,做好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开展中小学健康教育和体检及驱虫工作。

做好职业病报告工作及生产性农药中毒报告、发现病例在24小时内向上级部门报告。

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每年体检一次,争取体检率达100%,要求年审换证率达100%,每季度做好一次监督检查工作。

积极做好年度宣传工作,发动村医也积极参加宣传,形式采取出板报、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挂横幅等,在特定卫生宣传日出版墙报,大力做好专题宣传工作。

动物防疫工作安排 动物防疫月工作计划篇五

(1997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

第三条 本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本法所称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本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第二十条 经营动物、动物产品的集贸市场应当具备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三条 屠宰、经营、运输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当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应当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

对前款规定的动物、动物产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可以查验检疫证明、检疫标志,进行监督抽查,但不得重复检疫收费。第四十八条 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货主应当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下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处理费用由货主承担。

第五十八条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对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中的动物防疫实施监督管理。

(一)对动物、动物产品按照规定采样、留验、抽检;

(三)对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实施补检;

(五)查验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

(六)进入有关场所调查取证,查阅、复制与动物防疫有关的资料。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需要,经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车站、港口、机场等相关场所派驻官方兽医。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屠宰、经营、运输动物或者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动物产品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和动物、动物产品,并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其中依法应当检疫而未检疫的,依照本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处罚。

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屠宰、经营、运输的动物未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未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对货主以外的承运人处运输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未附有检疫证明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五条 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动物防疫工作安排 动物防疫月工作计划篇六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活动。进出境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第三条

本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本法所称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本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

本法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第四条

(三)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前款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具体病种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军队和武装警察部队动物卫生监督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军队和武装警察部队现役动物及饲养自用动物的防疫工作。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设置的原则建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

第十条

国家支持和鼓励开展动物疫病的科学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广先进适用的科学研究成果,普及动物防疫科学知识,提高动物疫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十一条

对在动物防疫工作、动物防疫科学研究中做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 动物疫病的预防

第十二条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对动物疫病状况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措施。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国内外动物疫情和保护养殖业生产及人体健康的需要,及时制定并公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技术规范。

第十三条

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确定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制订本行政区域的强制免疫计划;并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增加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本管辖区域内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做好强制免疫工作。

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按照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强制免疫工作。

经强制免疫的动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实施可追溯管理。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动物疫情监测。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动物疫病监测计划。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对动物疫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动物疫情预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接到动物疫情预警后,应当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第十七条

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本法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免疫、消毒等动物疫病预防工作。

第十八条

种用、乳用动物和宠物应当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种用、乳用动物应当接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定期检测;检测不合格的,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九条

(四)有为其服务的动物防疫技术人员(五)有完善的动物防疫制度;

(六)具备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动物防疫条件。第二十条

兴办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附具相关材料。受理申请的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发给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不合格的,应当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需要办理工商登记的,申请人凭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名称、场(厂)址等事项。经营动物、动物产品的集贸市场应当具备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工具、垫料、包装物、容器等应当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要求。

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运载工具中的动物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污染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不得随意处置。

第二十二条

采集、保存、运输动物病料或者病原微生物以及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动物诊疗以及易感染动物的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

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二十四条

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逐步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应当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经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验收合格予以公布。

本法所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指具有天然屏障或者采取人工措施,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规定的一种或者几种动物疫病,并经验收合格的区域。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

从事动物疫情监测、检验检疫、疫病研究与诊疗以及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及时报告。

接到动物疫情报告的单位,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处理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上报。

第二十七条

动物疫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其中重大动物疫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必要时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认定。

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通报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与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条约、协定,及时向有关国际组织或者贸易方通报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动物疫情,不得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动物疫情,不得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

第三十一条

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应当采取下列控制和扑灭措施:

(一)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调查疫源,及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疫区范围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对疫区实行封锁。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责成下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迅速扑灭疫病。

(三)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疑似染疫和易感染的动物、动物产品流出疫区,禁止非疫区的易感染动物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出入疫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

第三十二条

发生二类动物疫病时,应当采取下列控制和扑灭措施:

(一)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限制易感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及有关物品出入等控制、扑灭措施。

第三十三条

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撤销和疫区封锁的解除,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评估后,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第三十四条 发生三类动物疫病时,当地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

为控制、扑灭动物疫病,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派人在当地依法设立的现有检查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必要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临时性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

第三十七条

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疫区易感染的人群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第三十八条

疫区内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兽医主管部门依法作出的有关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藏匿、转移、盗掘已被依法隔离、封存、处理的动物和动物产品。

第三十九条

发生动物疫情时,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部门应当优先组织运送控制、扑灭疫病的人员和有关物资。

第四十条 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构成重大动物疫情的,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第四十一条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具体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官方兽医应当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取得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制定。

本法所称官方兽医,是指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并经兽医主管部门任命的,负责出具检疫等证明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

第四十二条

屠宰、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以及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产品前,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检疫申报后,应当及时指派官方兽医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现场检疫;检疫合格的,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实施现场检疫的官方兽医应当在检疫证明、检疫标志上签字或者盖章,并对检疫结论负责。

第四十三条

屠宰、经营、运输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当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应当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

对前款规定的动物、动物产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可以查验检疫证明、检疫标志,进行监督抽查,但不得重复检疫收费。

第四十四条

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托运人托运时应当提供检疫证明;没有检疫证明的,承运人不得承运。

运载工具在装载前和卸载后应当及时清洗、消毒。第四十五条

输入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动物、动物产品,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的,方可进入;检疫所需费用纳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四十六条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的,应当向输入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办理审批手续,并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取得检疫证明。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的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到达输入地后,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引进的乳用动物、种用动物进行隔离观察。

第四十七条

人工捕获的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野生动物,应当报经捕获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经检疫合格的,方可饲养、经营和运输。

第四十八条

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货主应当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下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处理费用由货主承担。

第四十九条

依法进行检疫需要收取费用的,其项目和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物价主管部门规定。

第六章 动物诊疗

第五十条

设立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动物诊疗许可证。受理申请的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发给动物诊疗许可证;不合格的,应当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凭动物诊疗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动物诊疗活动。

第五十二条

动物诊疗许可证应当载明诊疗机构名称、诊疗活动范围、从业地点和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等事项。

动物诊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诊疗活动中的卫生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诊疗废弃物处置等工作。

第五十四条

国家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具有兽医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试合格的,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颁发执业兽医资格证书;从事动物诊疗的,还应当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注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和注册办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商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制定。

经注册的执业兽医,方可从事动物诊疗、开具兽药处方等活动。但是,本法第五十七条对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执业兽医、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参加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的活动。

第五十六条

从事动物诊疗活动,应当遵守有关动物诊疗的操作技术规范,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兽药和兽医器械。

第五十七条

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可以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八条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对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中的动物防疫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十九条

(三)对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实施补检;

(五)查验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

(六)进入有关场所调查取证,查阅、复制与动物防疫有关的资料。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需要,经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车站、港口、机场等相关场所派驻官方兽医。

第六十条

官方兽医执行动物防疫监督检查任务,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佩带统一标志。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事与动物防疫有关的经营性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六十一条

第六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动物防疫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计划。

第六十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和乡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

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动物防疫工作需要,向乡、镇或者特定区域派驻兽医机构。

第六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十五条

对在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扑灭过程中强制扑杀的动物、销毁的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补偿。具体补偿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因依法实施强制免疫造成动物应激死亡的,给予补偿。具体补偿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六十七条

对从事动物疫病预防、检疫、监督检查、现场处理疫情以及在工作中接触动物疫病病原体的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九条

(一)未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三)其他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第七十条

(四)其他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第七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瞒报、谎报、迟报、漏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动物疫情,或者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十三条

(一)对饲养的动物不按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进行免疫接种的(二)种用、乳用动物未经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而不按照规定处理的;(三)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工具在装载前和卸载后没有及时清洗、消毒的。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对经强制免疫的动物未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不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处置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运载工具中的动物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污染物以及其他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无害化处理,所需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可以处三千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屠宰、经营、运输动物或者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动物产品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和动物、动物产品,并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其中依法应当检疫而未检疫的,依照本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处罚。

第七十七条

(三)未经检疫,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动物、动物产品的。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屠宰、经营、运输的动物未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未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对货主以外的承运人处运输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未附有检疫证明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转让、伪造或者变造检疫证明、检疫标志或者畜禽标识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没收违法所得,收缴检疫证明、检疫标志或者畜禽标识,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条

(二)藏匿、转移、盗掘已被依法隔离、封存、处理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的

(三)发布动物疫情的。第八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停止诊疗活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三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万元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动物诊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动物疫病扩散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动物诊疗许可证。

第八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经兽医执业注册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停止动物诊疗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兽药和兽医器械的;

(三)不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要求参加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活动的。

第八十三条

(一)不履行动物疫情报告义务的

(四)拒绝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动物疫病监测、检测的。第八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导致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等,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八十五条

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36628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