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休闲农业创建方案 创建区级农业园区方案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08 16:30:24
省级休闲农业创建方案 创建区级农业园区方案
时间:2023-09-08 16:30:24     小编:紫薇儿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省级休闲农业创建方案 创建区级农业园区方案篇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乡一园”创建工作,有力推动我县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效和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乡一园”建设的实施意见》(九府办发〔20xx〕15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以xxx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xxx中央、xxx和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步伐,打造‘一乡一园’格局”的工作要求,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市场化理念经营农业、生态化理念保护农业、旅游化理念提升农业,聚焦产业兴旺,聚力乡村振兴;围绕优势产业,突出带贫益贫;精致建设园区,打造“一园一景”。大力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不断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和经营主体向优势产业和产业园区集聚,现代科技和先进理念向优势产业和产业园区集聚,努力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为优势主导产业集聚区、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带贫益贫机制创新区、一二三产发展融合区、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区。

(一)工作思路。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建设思路,充分发挥创建九江(修水)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龙头作用和何市、杭口、马坳3个省级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一二三产发展深度融合,与乡村振兴示范点(秀美乡村示范点)、国家级旅游景区与特色乡村旅游点、“一领办三参与”等产业扶贫基地有机结合,重点围绕“两茶(茶叶、油茶)一桑”等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做强做优核心区,提升扩大辐射区,突出产业化、生态化、环保化、景观化、智能化,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以“四态融合(业态文态生态形态)、三区共生(园区社区景区)”为核心的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现代农业产业园,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丰富全域旅游要素,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二)“一乡一园”建设标准

1.产业特色明显。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每个园区重点发展1-2个特色主导产业,实现“一园一主业一循环”的目标。

2.生产经营集约。按照“县有万亩示范区,乡有千亩示范园”的标准,“一乡一园”核心区面积要达到1000亩以上,辐射带动区面积要达到乡镇耕地面积50%以上。

3.产品优质安全。园区内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段完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全面建立,80%以上的生产经营主体及产品可追溯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100%,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在试行品类的产品要实现全覆盖。

4.技术应用先进。园区内种养模式先进,生态环境优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技术广泛应用,生产过程基本无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高,良种覆盖率达100%。

5.设施装备优良。园区基础设施完善,道路畅通、排灌方便、农田有效灌溉率达到100%,先进农业设施和机械装备应用广泛,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率80%以上。

6.经营体制创新。园区内产业要素集聚,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较高,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土地流转率达60%以上。产业布局合理,经营方式创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休闲观光协调发展。

(三)目标任务。按照“一年成形,两年成名,三年成效”的工作要求,完善提升九江(修水)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及杭口、何市、马坳等3个省级园和白岭、渣津、西港、黄沙等4个市级园,力争至20xx年底省级园达到5个以上,市级园达到30个左右,基本实现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乡镇全覆盖。紧盯创新中国成立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目标,力争至20xx年形成以国家级园区为引领,省级园区为支撑,市级园区为依托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四)区域布局。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景区景点、乡村振兴示范点(秀美乡村示范点)及集镇,突出沿河、沿路、近城优势,推动三产融合,建设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园。修河沿线有关乡镇要重点结合修河风光带打造美丽休闲农旅线,高速公路及国、省道沿线有关乡镇要重点结合全域旅游打造采摘观光、设施农业、科技示范、科普宣传为一体的农旅目的地。县城近郊有关乡镇要重点布局生态观光农业、文创农业、农事体验等业态,促进“农旅、农工”融合发展,打造县城美丽后花园。围绕“两茶一桑”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做好补链增链强链文章,集中建设3个左右茶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油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蚕桑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合力打造以茶叶、油茶、蚕桑为资源结合型产业集聚区。

(一)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按照“一园一主业一循环”的要求,年度“三冬”工作重点围绕“一乡一园”核心区建设布局,突出茶菊、油茶、蚕桑、果蔬、中药材、畜禽水产等种养业,以“一乡(村)一品”为基础,以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为重点,推进产业扶贫和带贫益贫,在园区内发展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态化的种养基地,确保20xx年底各乡镇“一乡一园”核心区内主导产业种养基地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特色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园区销售总收入的70%以上。打造一批规模化茶菊、油茶、蚕桑与中药材种植基地,蔬菜及特种水产种养基地,休闲养生度假基地和大宗农产品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蚕桑局、县畜牧水产局、县茶科所、县扶贫办、县科技局、县文旅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立带贫益贫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培育发展一批与园区高标准种养基地紧密结合的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同时引导有条件的现有加工型龙头企业向园区聚集,每个省级园区至少达到1家省级龙头企业,每个市级园区至少达到1家市级龙头企业,力争3年内园区内的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0家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林业局、县蚕桑局、县畜牧水产局、县茶科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整合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园区内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3年内合作社总量达100家以上,带动紧密合作型农户1万户以上,其中带贫益贫达到5000户以上,并根据产业特点,适当发展合作联社。同时,在园区内建立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三方“利益共享、风险同担、责权利对等”的利益联结机制。(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推进农业特色品牌建设。以园区为龙头,建设全国知名特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整合农产品品牌资源,打造茶菊、油茶、蚕桑、中药材、畜禽水产等区域性品牌,力争3年内园区主要农产品“两品”认证率达到100%,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区域性农产品品牌总量达10个以上;实施区域性品牌的市场化包装运作,不断提高品牌的影响力,打造一批省内、国内农产品知名品牌。(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xxx、县林业局、县蚕桑局、县畜牧水产局、县茶科所、各乡镇人民政府)

省级休闲农业创建方案 创建区级农业园区方案篇二

朝阳区人民政府

(2012年2月2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市长座谈会。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被写入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和国家“十二五”期间文化改革和发展纲要,对于提升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项工作也是促进朝阳区文化发展繁荣的良好机遇,契合了朝阳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自创建以来,朝阳区得到文化部和北京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文化部组织了多次会议、培训班及现场指导,并联合财政部下拨了创建资金,市文化局也在政策、资金方面对朝阳区给予倾斜,大力支持我们的创建工作,在此,我代表朝阳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朝阳基本区情和文化资源状况

朝阳区位于北京市城区东部,区域面积平方公里,占北京市规划市区面积的46%,下辖24个街道、19个乡(地区办事处),常住人口万,是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作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承载着“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功能定位。进入新世纪,朝阳区紧抓首都实施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国际商务中心区(cbd)建设和奥运建设三大机遇,以功能区建设带动全区发展,全面推进了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和区域国际化进程,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区级财政收入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

在文化资源方面,朝阳区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公共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全区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近千个,其中图书馆194个、文化馆(室)525个、博物馆54个,公共设施以村或社区属的基层级别为主。有文化广场181个,50%的文化广场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有文物类文化设施106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5处、区级8处。辖区内还有驻区艺术院团(校)48家,影剧院36家,“文化大院”9家,农村数字固定影厅83家。

二是国际文化资源比较丰厚。国际化是朝阳区最突出的发展特征,辖区内聚集了全市90%的外国驻京新闻媒体,80%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70%以上的世界500强地区总部或办事处,60%的外资金融机构和50%的外籍人口,全市每年50%以上的国际性会议、1/3的国际展览在朝阳举办,除俄罗斯和卢森堡之外所有驻华使馆都在朝阳区。依托国际化的特色优势,一大批国际文化资源入驻朝阳。特别是作为奥运主场馆所在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朝阳区留下了宝贵财富,进一步提高了区域的国际化程度,直接提升了文化发展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奥运文化成为朝阳重要的、持久的软实力资源。

三是文化产业资源优势明显。近年来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形成了文化传媒、广告会展、设计创意、旅游休闲、古玩及艺术品交易、文艺演出六大主导产业布局。截至2011年底,朝阳区共有文化创意注册企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数达到1791 家,占全市的%。2011年1-11月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实现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6%,占全市的%。2011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410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区级可支配财力亿元,占全区的28%。全市3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有8个在朝阳,“十二五”时期北京市重点打造的4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中,朝阳区占3个(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大山子艺术及设计产业功能区,奥林匹克公园会展体育文化产业功能区)。现有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北京国家音乐文化产业基地、三间房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四家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国家级龙头项目对全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逐渐显现。

二、文化在全区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是城镇化带来文化融合性问题。朝阳区紧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奥运筹办、土地储备等历史机遇,全面推进农村城市化,农村人口加快转居转非,近10万人搬迁上楼,这不仅仅是农民身份的改变,更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换和提升;同时,区域内有大量的流动人口,不仅仅生活工作在朝阳,更需要获得发展机遇、生活希望和个人尊严。解决伴随着城市发展变迁带来的文化层面的矛盾和冲突,是朝阳区推进和谐建设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是国际化带来文化多样性问题。作为外国使馆聚集区和奥运主场馆所在地,朝阳区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重点区域,面临着更直接、更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在交流中获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在交融中实现对中华文化的尊重,是朝阳区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谋发展的现实要求。

省级休闲农业创建方案 创建区级农业园区方案篇三

创建文明村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中的具体体现。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省级文明村创建实施方案,供大家分享。

为切实改善我镇农村人居环境,转变农村生活方式,提升农民文明素质,确保“乡村文明行动”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根据中共昌邑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昌发[20xx]20号)及《20xx年度全市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实施方案》(昌办发[20xx]9号)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xx大、xx届x中、x中、x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坚持围绕大局、改革创新、服务人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文明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以点带面、连片创建,以“乡村文明行动”的开展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时期我镇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二、工作目标

自20xx年起到20xx年底,我镇“乡村文明行动”按照“三三三”工作思路,以“洁净进万家、孝德进万家、文化进万家”活动为三大抓手,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孝德文化传农家、文化联系千万家”三大突破,实现我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大提升”,即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大提升,农村和谐文明程度大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提升。经过五年的努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底,力争全镇40%左右的村达到市级文明村标准;到20xx年底,力争全镇60%以上的村达到市级文明村标准;到20xx年,力争全镇80%以上的村达到市级文明村标准,全力构建起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文化生活丰富、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格局。

三、主要任务

(一)大力开展“洁净进万家”活动

1、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活动。以城乡环卫一体化为主抓手,按照“集中收集、统一清运、无害处理、再生利用”的垃圾治理新理念,逐步形成镇、村、户三级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争在年底建成一座垃圾中转站,逐步消除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2、开展绿村绿路活动。加快生态镇、生态村建设步伐,抓好村内道路的绿化美化工作,以建公共绿地和开展庭院植树为重点,大力开展村镇绿化,搞好出村路、连村路高标准绿化工作。“”期间,建成新达标绿化示范村**个,绿化路街3万米,村镇树木新增覆盖面积**00亩,新增村镇树木万株。积极组织机关、学校和群众参与乡村植树绿化活动,全面提高村镇绿化、美化水平。

3、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镇发展规划,加快农村道路、水利、环卫、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好广电部门做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村庄硬化和整理工作,拓宽和改造现有的部分砂石路段,解决路面破损、坑洼积水、尘土飞扬等问题。

4、实施“沼气入户”工程。在积累常屯村沼气入户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在全镇范围内积极推动沼气池建设,积极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鼓励农民使用节能灶具,普及卫生厕所,圈养畜禽,减少污染源,革除传统陋习,治理污水乱排、禽畜乱跑、粪土乱堆、秸秆乱垛和露天焚烧垃圾、秸秆等污染环境的现象,培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大力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以山阳百年梨园为起点,带动饮马池公园建设、博陆山开发,建成一批富有我镇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在考察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山阳梨花节做大做实。

(二)大力开展“孝德进万家”活动

1、深入推进和谐家庭创建。大力弘扬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发挥村光荣榜的作用,褒扬先进,弘扬邻里团结、孝敬老人、诚信友爱的文明新风,利用社区文化广场建设孝德文化宣传栏,鼓励有条件的村为老年人办理老年保险,在全镇形成“尊重老人、孝敬老人”的良好风尚。把开展“和谐家庭”评比与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等评选活动结合起来,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使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促进农村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

2、大力开展农民读书活动。依托已建成的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和文明礼仪养成实践活动。通过举办农民读书节、演讲比赛,组织开展“书香世家”、“读书模范家庭”等评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农民群众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培养和激发他们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3、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加大“乡村少年宫”建设使用力度,实施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工程”、“净化工程”、“绿网工程”、“帮扶工程”,利用学校阵地培育未成年人孝老爱亲意识。关心农村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工作,保障农村未成年人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4、扎实开展农村志愿者服务活动。完善机构,积极吸纳青年志愿者、热心企业家、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等参与其中,把生活困难群众和老年人、残疾人作为关爱对象,开展以“送温暖献爱心”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参与希望工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等公益援助行动,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

5、倡导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改变村民的生活方式入手,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工程教育。突出开展文明村民素质教育和移风易俗活动,狠刹封建迷信、聚众赌博等歪风,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通过学习型家庭、节约型家庭、五好家庭等形式多样的创评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养,形成崇尚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

6、深入开展平安和谐村庄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健全镇村两级社会管理体系,完善经济效益、稳定风险“双评估”机制,加快社会治安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努力打造“平安饮马”。进一步做好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密切党群、干群、邻里关系。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促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村民自治。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事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的作用,解决封建迷信、孝道缺失、婚丧事大操大办和赌博等突出问题,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文明乡风。

(三)大力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

1、加强基层文化体育阵地建设。整合农村文化体育设施资源,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和体育活动场所建设,努力为农民群众提供求知、求乐、求美的文化活动阵地,积极投资兴建集文艺演出、文化娱乐、读书看报、科技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大院,逐步增添器材,完善设施,上档升级。

2、抓好农村文化能人队伍建设。要培育和造就一大批农民身边的文化能人,发挥榜样的力量,促进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提高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环境,出台政策,加大对农村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基层体制外文化人才优秀创作成果的奖励,激发创作积极性。

3、加大对基层文艺组织的扶持力度。以吸纳拔尖文艺人才和紧缺文艺人才为重点,选拔文艺爱好者,充实基层文艺人才队伍,提高农村各类文艺骨干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根据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鼓励发展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引导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一批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满足农村群众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4、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继续大力开展“三下乡”活动,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科技大蓬车、文化卫生小分队的作用,使“三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特别要利用春节、“五一”、“十一”、中秋等重大节日和农闲时间,大力开展节日民俗活动,组织开展庄户剧团大奖赛、文明之夏、秧歌比赛、书画展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四、总体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20日-5月31日)

1、成立机构。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第一组长,镇长为组长的“乡村文明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统一协调全镇“乡村文明行动”的开展。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确定专职人员,划拨专项经费,为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保证。5月底前,各村要把“乡村文明行动”工作机构报镇“乡村文明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宣传发动。5月25日召开全镇“乡村文明行动”动员大会,并对活动进行全面部署,确保把行动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一名群众,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农村群众参与行动的积极性,提高广大村民知晓率和参与率,为行动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各村也要召开动员会议,确保行动迅速启动。

(二)查找问题、制定方案阶段(6月1日-6月20日)

各村要通过采取深入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重点解决好农村当前存在的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现象和规划不统一、绿化不全面、美化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顿方案,抓好贯彻落实。

(三)创建落实阶段(6月下旬-**月底)

1、各村要按照既定的方案,积极开展工作,把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群众最希望办、当前能够办好的事情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扎实有序推进。同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深入挖掘、培养典型,并积极上报。

2、镇“乡村文明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门力量,成立专项督导组,在8月份,通过采取现场查看、民意调查和定期通报等方式,对全镇“乡村文明行动”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督办并协助解决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月下旬,镇“乡村文明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有关部门,通过集中观摩督导的形式,对各村“乡村文明行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认定。督导结束后,打出分数,排出名次,作为年底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四)命名表彰阶段(**月份)

各村对各自开展“乡村文明行动”进行全面自查和认真总结,并将总结报告报镇“乡村文明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镇党委将对表现突出的村进行表彰。对创建不达标的村,各责任人要加大指导推进力度,转入明年继续创建。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协调机制。镇“乡村文明行动”领导小组要担负起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统一规划、组织协调、指导服务的重要职责。各村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村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带头抓好贯彻落实。

(二) 加强统筹,与当前在农村开展的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乡村文明行动”要与当前我镇正在开展的“包村联户”、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活动紧密结合,把着力点放在乡风文明建设上,通过帮助解决在村容村貌、村风民俗、文化建设、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乡村文明建设不断上水平。各村要自觉服从“乡村文明行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明确在“乡村文明行动”中的职责和任务,密切配合,整体推进,切实帮助村镇解决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参与带头支持乡村文明建设工作。

(三)加强督导,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要把“乡村文明行动”纳入年终对各村的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工作中,要加强督导检查力度,定期督促指导,督查情况予以通报,并将每次督查结果与年终的考核挂钩。

(四)挖掘典型,不断探索创新。要建立健全典型的发现、评选、培养、举荐等工作机制,发展壮大“乡村文明行动”工作典型群体,每年选树一批单位典型、工作经验典型、个人典型,并通过表彰会、现场会、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学习和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出崇尚文明、践行高尚的良好社会氛围。要以提高农民素质、树立文明新风为出发点,根据各村的特点,创新活动形式,充实活动内容,加大创新力度,为“乡村文明行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搭建多种形式平台。

为进一步提高全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对20xx年在全镇实施“乡村文明行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风民俗建设、乡村道德建设、生活方式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定、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工作目标

农村环境面貌更加整洁、村风民俗更加文明、道德素质更加提高、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社会秩序更加稳定、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全县广大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搞好村庄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村庄清洁工程,进一步推进改水、改厕、改厨、改圈等工作,逐步消除脏乱差现象。建立完善“户集、村收、街道运”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和中转运输机制,初步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立卫生保洁制度,设立卫生保洁员,清理“三大堆”,庭院卫生整洁,物品摆放有序,村居环境整洁美观。实施村庄绿化工程,以创建县级文明村等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村庄庭院绿化创优活动,搞好村庄生态保护。彻底清理公路边沟和公路用地范围的垃圾、污水、杂物;加强道路维护,及时修补破损的路面,保持道路畅通。

(二)村风民俗建设

普遍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广泛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讲法制、改陋习”活动。从现在起到20xx年,在全镇农村深入开展以治理筑坟立碑、乱埋乱葬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专项活动,每年开展移风易俗集中宣传和专项治理活动不低于2次。组织青年志愿者组成文化、科技、卫生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科技服务新农村”“文明卫生惠万家”等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封建迷信,杜绝黄赌毒,反对邪教,破除陋习。

(三)乡村道德建设

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宣传栏、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大力开展“四德”教育、“八荣八耻”教育,组织道德模范评选和精神文明系列评佳活动,树立一批有时代精神、群众可比可学的先进典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风尚。突出“细节文明”教育,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从具体的不良行为改起,通过正面教育、习惯养成,促使广大群众在卫生习惯、交往礼节、尊老爱幼、保护环境、遵守公德等方面,践行文明公约,告别不文明行为。指导各村开展好“文明示范户”、“文明信用户”等评选活动,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农民、贴近实际,全面提高农民个体文明素质,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四)生活方式建设

开展各类群众性创评活动,推出一批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和谐兴家的优秀典型。扎实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和创业技能培训,大力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和实用人才,努力使每个农民都掌握一两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养成“人人讲卫生、处处讲卫生”的好习惯,提高健康意识和卫生防病能力。大力开展农村文明集市建设,不断改善农村集市服务经营环境,加大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检查力度,满足农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关注农民心理健康,广泛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知识,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开展“文明礼仪进家庭”活动,推动家庭保持好的内外环境卫生、科学布置家庭居室,树立良好的文明新农民形象。

四、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各站所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把“乡村文明行动”列为任期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具体方案,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二)创新实化活动载体。“乡村文明行动”的主体是农民群众。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民意,注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开展好各项工作,共同建设幸福美好家园。要坚持开展文明一条街、县级文明村、文明示范户等行之有效的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文明行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及时总结农村文明创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根据新任务新情况,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使每一项文明行动都能做到内容具体,措施实在,落到实处。要从治理脏乱差入手,以先导示范村、难点村为重点,综合施策,强力推动,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村容村貌有明显改观,在此基础上向其它方面拓展深化,带动整个农村文明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坚持城乡统筹共建。强化统筹城乡发展意识,实行城乡联动,使城市与农村的创建活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大力推进“城乡牵手文明共建”活动,广泛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单位、企事业、社会团体在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优势,与村庄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帮助建设公共设施、治理村容村貌、改善文化条件、发展社会服务、促进乡村文明。

根据中共献县县委办公室转发的出台《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的通知,高官乡党委政府对照《意见》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经党委会研究决定用三年时间,对全乡21个行政村面貌进行配套改造、整体提升。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重大意义

对农村实施配套改造、整体提升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能否大幅度提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到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能否巩固和加强,意义重大而深远。

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着力改善“两个环境”的迫切需要;是革新农民生活方式、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扩内需、保增长的迫切需要。

二、总体要求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要以党的精神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安排部署为指导,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标,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加快打造“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的现代农村。并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标本兼治、量力而行;改革驱动、市场运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

三、主要任务

1、实施环境整治工程

今年年底前,全乡21个行政村要完成“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彻底清理乡干道及村内街道、房前屋后、村庄周边、公共场所的各类积存垃圾;清理村庄街道两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废弃建筑材料,清理村内散落粪堆、砖头瓦块等;清除庭院卫生。“四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任务,村内要建立卫生保洁员队伍,有条件的村要打造绿化景观街道,建设安装线杆、路灯等亮化设施,实现村内主街道夜晚有照明。

2、实施居民改造工程,以刘尚庄新民居示范村为重点,抓配套、提升与拓展,增强对周边村庄的带动能力。对规划保留的大多数村庄,要着力进行就地改造提升,要积极开展外墙立面美化,引导农民进行坡屋顶改造,实现冬暖夏凉、与周边环境和设施相协调。鼓励农民采用节能、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型墙体建材、环保装修材料,改造提升现有民居。到20xx年底,全乡完成540户的危房改造任务。

3、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推进农村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xx年底,全乡村内主街道要全部实现硬化,全部实行集中供水,低压线路改造全部完成,通讯网络保持畅通。有条件的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和污水有效处理。鼓励农民增加沼气的使用、采用秸秆采暖,有条件的村基本完成厕所改造任务。

4、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到20xx年末完成高官中心校翻建项目、完成徐村中心校迁建项目、完成学礼村中心校迁建项目。大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民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到20xx年底,全乡每个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场所,体育健身设施安装覆盖面达到60%以上;每个村建设一个标准化卫生室;加强敬老院建设。

5、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开展植树造林,严禁污染企业到水源保护区落户。在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前提下,对田、水、路、林、村、以及滩涂荒地、未利用地实行综合治理。对村域范围内的沟渠、坑塘、河道等,采取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实施全绿化。到20xx年,全乡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

四、实施步骤

我乡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采取分期分批进行方式,力争全乡农村面貌年内求突破、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今年全乡重点抓好6个村庄的改造提升工作,其中2个村为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村,4个村为经济条件好、班子力量强的重点村庄,20xx年基本完成7个村庄的改造提升任务。到20xx年底,全乡行政村基本完成改造提升任务,并基本建立长效化的农村公共设施和环境管护机制。

省级休闲农业创建方案 创建区级农业园区方案篇四

我校是由政府投资,按超省级规范化标准新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自正式启用以来,一直本着高起点办学、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行的原则,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全校上下树立了“创名师、办名校、争名牌”的思想,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促进学校的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一个环境优美、设施一流、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学校呈现在世人面前;“低负担、高质量”的教育理念和“精讲、精练、高效率”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以及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我们把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列为学校的工作重点,鉴于此,我们本着以基础性建设为基础,以突出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的原则,制定本实施方案,将创建工作的各项指标分解到各处室和相关负责人,以确保创建工作高质量顺利完成。

组长: 校 长

副组长: 副校长

工会主席

成员:

1、 教育思想(现代化)100分

组长:

成员:

2、 办学条件(标准化)100分

组长:

成员:(基本条件)(师资)(经费)

3、学校管理(规范化)100分

组长:

成员:

4、 学生素质(优良化)100分

组长:

成员:

1、物理实验室、仪器室 责任人:

2、化学实验室、仪器室 责任人:

3、生物实验室、仪器室 责任人:

4、自然实验室、仪器室 责任人:

5、图书室 责任人:

6、阅览室 责任人:

7、微机室 责任人:

8、语音室 责任人:

9、音乐器材室音乐教室 责任人:

10、美术器材室、美术教室 责任人:

11、体育器材室 责任人:

12、总控室 责任人:

13、多媒体教室 责任人:

14、档案室 责任人:

15、舞蹈室 责任人:

16、书法教室 责任人:

17、史地教室 责任人:

18、卫生室 责任人:

19、德育室 责任人:

20、心理咨询室: 责任人:

21、荣誉展室、团队活动室 责任人:

22、劳技教室责任人:

23、科技活动室 责任人:

24、科学探究室 责任人:

项目创建内容标准责任处室责任人完成时间

档案管理1、按有关要求建立健全了学校各类教育、教学和管理档案。 2、档案管理规范有规章制度,有专人负责、完整、准确。

管理机构

1、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少而精,工作高效。

2、管理人员熟悉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业务,具有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团结实干,勇于开拓。

3、重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手段现代化。

管理目标

1、严格执行《中小学学校管理规程》。

、管理目标明确、适度,符合教育教学与发展的要求。

教工管理

1、全体教职工熟知并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熟知并遵守《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

2、教职工管理制度健全,奖惩考核合理,教职工工作积极性高

仪器(准备)室管理:按目录分类、分科、定柜、定位贴签(卡),存放整齐、定期维修,防尘防霉,完好率在95%以上,有总帐、分帐,帐卡、帐(卡)物相符。危险品单独放置,有安全措施。

心理咨询(辅导)室管理:有专职工作人员,切经省级以上培训,能较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健全的学生档案。

阶梯(电化)教室管理:室内清洁,布置具有教育性。器材目录记录清楚,保管完好。

学 习 态度 、 成 绩

1、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生主动性,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初步树立了为祖国建设努力学习的信念。

2、读写姿势端正,讲究学习方法,按时作息。

3、学校毕业率初中不低于95%,小学不低于98%,教学成绩在当地具有较高声誉。

教学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教学计划”。

2、学校对教师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基本环节有准确的要求、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

3、教学秩序井然,学生对教师的工作满意。

4、有教学研究、教改实验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常规:

普通教室管理:清洁整齐,课程表、时间表及有关规章制度、宣传画等张贴、悬挂规范。

师资

1、根据省定标准,初中每班应配备教职工3.7-3.9人;小学每班应配备教职工2.4人,其中专任教师1.9人。

舞蹈教室管理:整洁条理、设施摆放整齐,规章制度等悬挂规范

品德行为习惯

1、学生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面貌。

2、学生熟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日常行为习惯达到了《中学生守则》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3、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合格率在98%以上。

4、学生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劳动观念技能

1、学生初步树立了“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的观念,热爱劳动并勤于实践。

2、积极学习劳动技术,有一定的专长,并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3、劳动中注意效率和效益。

美术教室管理:室内整洁,布置符合《规范》要求,具有美术教学特点。室后及两侧悬挂学生作品,并及时更换。器材目录清楚,完好率高。

卫生室管理:工作人员熟知《中小学卫生工作条例》、并在室内悬挂,器材目录清楚、保管完好。学生体检统计分析及时,图表上墙,能较直观地反映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发展情况。

风雨操场(体育馆)管理:清洁、整齐、有管理使用规章制度。

学生宿舍管理:有严格的值日生制度,室内保持清洁卫生。

厕所管理:清理及时,夏季有防蝇措施,墙壁无刻画,楼内厕所应经常使用。

食堂餐厅管理:清洁卫生;饭菜花色品种丰富,价格合理,开饭时间及时,服务尽心周到,学生比较满意。

社会教室管理:室内整洁明亮,布置符合《规范》要求,具有社会教学特点。器材目录清楚,完好率高。

体育器材室管理:器材目录清楚,放置适当、整齐、维修及时,完好率高。

艺术教育管理1

、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按规定开展好音乐、美术、书法等教育活动。

2、有文艺演出团(队),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

学生管理

1、学校有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如:纪律检查、值勤值日、评比奖惩、学籍管理制度等。

2、学生干部队伍(班、团队、学生会等)建立健全,较好地发挥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

3、重视学生安全工作。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制度化,学生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德育管理

1、达到《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依据《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方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定。

3、有改革、创新的试点或计划。

体态机能 习惯

1、学生体育达标率在95%以上,体育合格标准合格率98%以上。

艺术欣赏 表现

1、群众性文艺活动开展得好,学生有较高的艺术素养。

2、文艺骨干得到了及时的培养和指导;文艺团(队)能演出声乐、器乐、舞蹈等方面的完整节目、水平高。

计算机、劳技教育管理

1、按“新课程方案”要求,开设计算机必修课,重视并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辅助教学工作。

2、按大纲要求开设并上好劳技课。

道路硬化管理:保持路面清洁平整,损坏的地方及时修补。

绿化美化管理:除设专业管理人员外,提倡班、组承包管理,灌溉、清扫及时。

校内外环境管理

1、执行《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做到环境育人。

2、校园清新幽雅,整洁美观,无卫生死角,无出售儿童食品、冷饮的商店和摊点。

3、教育宣传阵地和设施(栏、牌、板报、旗杆)规范,内容健康;阅报栏展示内容、学生作品展览等按时更换。

4、各专用教室和有关场所,规范地悬挂伟(名)人画像、名(格)言等。

语音室管理:整洁、条理、安静、每机有使用记录,机器完好率在90%以上。

第一阶段:(20xx年5月)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xx年6月)宣传发动

做好全校动员工作,要使全体教职工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和工作目标,全校上下同心协力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

第三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0月)具体实施

按照学校统一布署和有关要求,全体教职工努力发挥主人翁精神,扎实认真地做好各项工作,争取达到甚至超过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的有关要求。

第四阶段:(20xx年10月初-20xx年10月底)自查整改

20xx年10月初初步自查,20xx年10月下旬全面自查整改,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逐项逐条自查打分,不达标的立即整改。

省级休闲农业创建方案 创建区级农业园区方案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根据xxx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xx市2021年创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方案》(xxx办〔2021〕1号)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关于“持续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的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加人民群众生态福祉为主要目标,高质量开展国土绿化,构建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山水林田湖草城相融共生的生态系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弘扬生态文化,传播生态理念,为加快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xx实践、xx样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工作目标

2022年开展集中攻坚、高位推动、统筹推进,努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xx实践、xx样板,高标准完成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各项任务指标,助推我县绿色发展,实现“创森”目标。

三、工作重点和建设内容

编制实施《xx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2-2031年)》期限为10年,科学确定森林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谋划启动一批森林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并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后,由县政府颁布实施。

(二)实施重点绿化工程,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主要包括城区公园、游园建设、街道绿化、美化,园林式单位、小区创建,林荫停车场建设等。一是实施城区景观绿色提升工程。按照森林城市建设标准,对城市出入口、交通主干道和城市建成区大力开展公园、道路、单位庭院、居住区的绿地建设,见缝插绿,实现零星地块的全面绿化,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绿化质量和品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以上。针对xxx高速公路出口到xx大街以及县城周边荒地和空闲地进行景观林带建设,以提高县城出入口景观效果;对城市主干道两侧绿化断档地块进行补栽,确保城市道路绿化效果,着力解决城区行道林荫景观效果不佳等问题,形成完整的行道树绿化体系,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行道树绿色长廊,提升绿化档次,提高城区树冠覆盖率,城区主干路、次干路林荫道路率达55%以上;取缔拆除县城周围废弃房屋、露天废品收购站和残垣断壁等,同时对县城或周围建设地段及不能拆除的有碍美观的建筑物,砌筑具有县城风格的围墙进行遮挡;对县城进出口道路、高速路两侧未绿化地段进行绿化植树。二是实施单位庭园绿化示范工程。实施城区机关庭院、住宅小区、工业园区增绿工程,开展园林式绿化单位(小区)创建活动。对已建成的单位庭院、住宅小区、工业园区进行绿化整治和改造,尤其是新建小区、住宅周围消除裸露黄土,以植物造园为主,增加乔木品种和数量,做到树、花、草综合利用,乔、灌、青相结合,实现多品种、多形式、多层次绿化,全面提高庭院、居住区、工业园区绿化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县城北部教育园区、民兵训练基地建设和覆绿工程。

主要包括乡村公园、主干街道绿化、美化,村屯绿化,乡村道路绿化、农田林网建设,特色经济林及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村庄绿化率达30%以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基本绿化;农田林网控制率达80%以上。

对贯穿县域的所有铁路、高速公路、县级以上等级公路采取乔灌花草相结合的方式全部绿化,打造绿美廊道。适宜绿化的道路绿化率达到80%以上。

对贯穿我县所有河流、沟渠水系沿岸进行绿化、适宜绿化的水岸绿化率达到80%以上。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群众积极投身到春秋两季义务植树活动中来,采取多种形式增加适龄公民尽责率,鼓励全民参加义务植树。进一步加强对全县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杜绝非法侵占林地湿地、破坏森林资源、滥捕乱猎野生动物、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等重大案件的发生。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绿地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巩固绿化成果。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太行山绿化、储备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天然林保护与修复、国有林场巩固提升、嶂石岩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与修复、湿地保护与修复等工程建设及矿山修复治理,着力改善城区周边山体环境,形成良好的环城森林生态圈,建立完善的森林、绿地长效管护机制,不断提高林木覆盖率。

(三)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根据本地人文特色和自然资源实际,年内要分别建成1处以上参与式、体验式的生态课堂、生态场馆等生态科普教育场所。大力开展生态科普教育宣传,在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公众游憩地,设置科普小知识、科普法制宣传等生态科普设施和场所。每年举办县级森林城市主题宣传相关活动4次以上。开展对古树名木的挂牌保护管理,健全古树名木登记建档制度,保护率达100%。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2年1月1日-3月15日)。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分解“创森”建设任务;完成编制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舆论氛围,策划展示xx县森林城市建设风貌的专题片;召开“创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对“创森”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二)创建实施阶段(2022年3月16日-9月30日)。《xx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2-2031年),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后,由县政府颁布实施。有关乡镇、部门和单位按照方案任务要求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对照任务和创建目标,查漏补缺,全面开展“创森”工作,并打造一批绿化精品亮点。

(三)申报迎检阶段(2022年10月1日-11月30日)。县创森办根据省考核验收标准要求,组织开展自查验收工作,撰写创建工作报告,正式申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10月底前,各部门和单位负责创建的各项指标要全部达到“创森”考核验收标准,并及时将创建工作总结上报县创森办。工作总结包括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创建主要内容和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含图片),有关责任单位对建设指标完成情况要有详细的数据佐证说明,并附有翔实的支撑材料。经系统收集整理相关文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相关统计数据及其证明材料,对照相关考评体系分类归档;完成xx县森林城市建设风貌专题片制作,迎接省级森林城市专家组的考核评审。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成立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统一规划、协调和组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的目标制定、任务分解、创建进度调度及创建工作督查等工作。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根据本方案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工作任务,按创建标准抓好落实,确保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有序推进。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融媒体中心、今日xx均要开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专题栏目,宣传森林和树木对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幸福家园的重要作用,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多角度、全方位报道我县创森成果。各有关单位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宣传手段,在全县范围内努力营造“创森”的浓厚氛围,通过在车站、广场、公园设置宣传栏,在街头电子屏滚动播出创森宣传广告和科普知识,全面提高民众对“创森”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努力使“创森”活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三)保证投入,巩固成果。

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分工、社会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创森工作。县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交通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要不断增加绿化投入,确保完成绿化任务。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增强森林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的巩固和提高绿化成果。

(四)严格考核,奖惩分明。

县督查办、县创森办要不定期对“创森”工作进行督查,推动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对新建绿化或绿地提升工程实行一月一报制度,确保各项任务按工作进度要求快速推进。将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作为相关部门及各乡(镇)人民政府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年度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造成严重影响的,依规依纪严肃问责。

(五)加快工作进度。

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创建任务和时间要求,倒排工作计划,确保工作进度,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前完成各项工作,保证各项绿化提升工程在x月底前全部竣工。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37806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