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感想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感想(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3 06:37:11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感想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感想(优秀8篇)
时间:2023-09-23 06:37:11     小编:LZ文人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感想篇一

辽宁省丹东市96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历经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火洗礼,荣立一等功。复员回乡后,他带领乡亲们改变贫困面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1948年,24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5天的妻子,毅然参军,194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到解放海南岛战役,孙景坤随40军119师357团从北打到南。

孙景坤:打锦州负的伤,打黑山阻击战负伤,打唐山也负伤,渡江也负过伤。

1950年,孙景坤随部队奔赴朝鲜。1952年10月,身为副排长的他接到了增援上甘岭161高地的命令,此时,161高地被敌人三面围攻,已经有8批战友牺牲在了支援的路上。

面对敌人的疯狂反扑,孙景坤和战友奋力反击。从中午12点坚守到半夜12点,共打退了敌人6次进攻,孙景坤一人就击毙了21人。

孙景坤:二百五六十发吧,离我1米多远的地方,崩死敌人20多个,和我一块儿下来的就剩4个人。

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孙景坤先后荣立一次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1955年复员后,他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当了20多年生产队队长,组织村民成立致富小组,种植板栗、修路治河。

辽宁省丹东市山城村村民刘玉慧:夏季遭水灾的时候,土地就被淹没了,他就带领着村民开始修这条坝,肩抗人推在这里头吃住了好几个月,村民就说了你回家休息,他说不行,我得把坝修完我才能回去,我现在回去我可不放心。

战场归来的孙景坤一直把群众放在最前面。大女儿孙美丽因小儿麻痹右腿落下残疾,16岁时曾有一次招工的机会,但在孙景坤的坚持下让给了更困难的家庭。

孙美丽:电话局要电话员,俺爸知道了,说什么也不要我去。

一生舍己为人的孙景坤将自己的功勋封存起来,20世纪90年代抗美援朝纪念馆移地改建向社会征集文物,他才将自己的立功证书等纪念物品捐献出来,面对众人的询问,孙景坤只有一句话:“党员,不能一切都为了自己着想,要多为群众,也为国家。”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感想篇二

彭士禄院士年轻时的艰苦学习和学成归国后的赤诚报国之心,也深深地感动了当代大学生,点燃了他们向楷模学习,奋发向上的激情。

广东科技学院学生张嘉伟:“彭老勇于负重,脚踏实地,几十年如一日地服务我国核事业,我真的备感幸福,生活在一个英雄辈出、楷模众多的伟大国家。”

广东科技学院学生谢雯俞:“印象中有两句话是比较深刻的,一句是‘用日积月累去给祖国最好的承诺’,还有一句就是‘只要祖国需要我们,就去贡献我们的一切’,这两句激励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地去学习专业知识。”

延伸阅读:我国著名核动力专家彭士禄院士

1988年9月27日,中国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这是继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中国于深海中牢牢筑起的第二道核盾牌!

直到这时,很多人才知道他——我国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中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彭士禄。

为了祖国核事业,他隐姓埋名数十年,49岁时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晚年只能靠鼻饲提供营养。

2020年1月,他生前最后一次出现在镜头中,字字铿锵地说:“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贡献一切!”

今年3月22日12时36分,彭士禄院士因病逝世。

近日,中宣部决定追授彭士禄院士“时代楷模”称号。

“小乖乖”

彭士禄是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参与、见证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诞生的全过程。他负责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引进、总体设计和前期工作,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他的一生经历起伏跌宕,为核事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这个工作中被人称为“彭大胆”“彭拍板”的钢铁汉子,却是父亲的“小乖乖”。

彭士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次子,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1928年彭士禄的母亲蔡素萍英勇就义,1929年父亲彭湃在上海牺牲。这一年,4岁的彭士禄成了孤儿。

作为彭湃的儿子,小小的彭士禄被国民党视为“斩草除根”的目标之一,成为国民党在全国悬赏搜捕的通缉犯。

8岁时,彭士禄被国民党当局抓进监狱。阴森恐怖的牢房里,饭里有虫子,身上有虱子,不仅如此,敌人还逼供让他承认自己的身世。

“一个漆黑的夜里,奶妈背着我逃难。”这是彭士禄最早的人生记忆。唯一的一张与父亲和哥哥彭绛人的合影,对于他来说,弥足珍贵。照片上有彭湃亲手写的字:“彭湃及他的小乖乖”。

1950年,25岁的彭士禄第一次看到父亲彭湃的照片,内心百感交集。他默默地在照片背面写下了:“这是中国革命英勇的斗士!这是光荣的共产党员!这是我的爸爸——彭湃同志!”

彭士禄说,“我不能给我爸丢脸,当不了革命家,但我能当专家,我要在核动力领域,做出名堂来。”所以,他用一生来践行他的诺言。

“彭老六”

工作上废寝忘食、敢于拍板、勇于承担的“彭大胆”,在生活中却是个老顽童。虽然童年过得颠沛坎坷,但他却一直是个乐观的人。

在家里,彭士禄有很多绰号,彭老乖、彭老帅、彭老六、老朋友……其中,“彭老六”的由来,与家庭成员的“地位排序”有关。

家里面,夫人永远是第一位,大家都必须听她的;女儿排第二,因为她是夫人的追随者,永远支持夫人;外孙女排第三;保姆排第四;女婿排第五;自己则排第六。

彭士禄调侃,“我在家最没地位,人人都可以管我。要规定我几点睡觉,要管我吃饭,不让抽烟喝酒。”因此,彭士禄经常一回家就问:“老五回来没有?”颇有点“难兄难弟”的意思。

“我小朋友回来没有?”彭士禄管外孙女叫“小朋友”,外孙女就叫他“老朋友”,都是玩笑称呼。年纪越大,越喜欢开玩笑。他的同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也说,“他就是一位爱笑的老人。”

“中国好爸爸”

年轻时的彭士禄一直忙于工作,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但退休后一家人一起生活得很幸福。

彭士禄95岁时,女儿彭洁专门给他颁发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中国好爸爸”奖。当时制作门店的老板还说,这是他第一次制作这样的礼物。

女儿彭洁经常与父亲说说笑笑,还给他颁了一个“最帅老爸”奖。

晚年住院后,女儿常来医院看彭士禄,有时还带客人来。每次探视完了,他总是坐着轮椅坚持送客人到电梯口。等客人上了电梯后,他冲着人们挥手,有时还调皮地跟女儿说“see you tomorrow”,最后还来一个飞吻。这是他跟女儿之间特有的互动。

女儿彭洁说,“我觉得我父亲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觉。他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爸爸。”

“拓荒牛”

在彭士禄家中的橱窗内,摆放着他最爱的三件“宝贝”: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成功纪念盘、核电站核岛模型和拓荒牛雕塑。彭洁说,父亲最爱的是第三件。“很多同事说他像一头拓荒牛。这是他最好的人生写照。”

1951年,彭士禄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选派留学苏联的名额,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1956年获得苏联颁发的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证书。正当他准备毕业回国时,正在苏联访问的陈赓大将将彭士禄密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陈赓问他:“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

彭士禄几乎是脱口而出:“我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

彭士禄常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彭洁说,“他一生都在为祖国的核动力事业奋斗……他希望和核潜艇永远相伴,永远守卫海洋。”

2021年3月30日,在《英雄核潜艇》的歌声中,彭士禄完成了他最后的心愿:骨灰撒向大海,永远守护祖国的海洋。

从烈士的遗孤到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他默默走完了为祖国“深潜”的一生。一辈子太短,短到他只为祖国做成了两件事;一辈子又太长,长到他把生命熔铸进新中国核事业基座上的磐石。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感想篇三

沂源县西里镇石炕子村的大学生村官马鑫,至今还记得他去年夏天到西里镇政府第一次报到时的情景。

“小马,你知道咱们西里镇有个参加过朝鲜战争的退伍老兵吗?”镇上的领导冲口第一句话,就问起了朱彦夫。

那时的马鑫,对朱彦夫一无所知。然而随着工作的逐渐深入,他深深为这个老英雄的事迹所折服,也为自己能在朱彦夫的家乡工作而自豪。“现在全国都掀起了学习朱彦夫的热潮,我要给我们同批的大学生村官打电话,让他们来老英雄的家乡参观学习,顺利完成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村干部的过渡。”

战场上舍生忘死、报效祖国,和平年代坚忍不拔、无私奉献,近日,朱彦夫的精神让山东青年学子“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学习“时代楷模”,努力成才报国。

济南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大三学生辛宁说,她在朱彦夫身上看到了很多不可能的可能。“朱彦夫用信仰撑起了他的极限人生,同时也用信仰感动着当代年轻人。想想朱彦夫,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大学给我们创造了好的学习机会和环境,我们不能就把它浪费在上网、睡觉、逛街上,好好利用时下拥有的一切,书写人生的辉煌。”

4月1日晚,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学院组织700余名在校生观看了朱彦夫事迹。5个自习室里座无虚席、鸦雀无声。

李颖同学说:“朱彦夫为国家担当,历尽挫折而不放弃,配得上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称号。”

制药1301班王浩同学表示:“朱彦夫同志作为一名战斗英雄、伤残军人,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展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我要以朱彦夫为榜样,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增光添彩。”

朱彦夫的先进事迹深深震撼了山东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大学生记者协会杨准说:“当听朱彦夫说‘很羡慕那些能自由读写的人’时,我感到既汗颜又幸运。我很久都没有拿起一本书来细细阅读了。我有健全的身体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一切,幸运的是当我得知该珍惜这一切的时候还不算晚。”

山东理工大学校学生会主席谭晓爽说,“朱老经历了那么多困难,仍能坚强面对,值得我们学习。任何不能击垮我们的困难都是我们继续前行的阶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奋斗。观看了朱老的先进事迹,其实也是对自己心灵的叩问:你还有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你最初的梦想呢?我们应学习朱老的精神,从中积极吸取茁壮成长的养分。”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感想篇四

彭士禄,男,汉族,192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海丰人,我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是党的早期领导人、我国农民运动的先驱彭湃烈士之子,年幼时父母牺牲,8岁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投入监狱,此后颠沛流离,几经辗转到达延安,在党的培养下成长成才。上世纪50年代,他响应党中央号召,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担任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装备、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他负责引进大亚湾核电站,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引领我国核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曾任原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原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科技顾问,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21年3月在北京逝世。

彭士禄同志个人成长和家庭发展,历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见证党的建立、巩固、发展的百年奋斗历程。他继承先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保持着对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他以身许国、科技报国,求实创新、敢于拍板,践行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铮铮誓言,为我国核动力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高风亮节、淡泊名利,永葆初心、不改本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躬耕不止,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生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

彭士禄同志的先进事迹广泛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科技工作者普遍认为,彭士禄同志是红色家风的优秀传承者,是科学家精神的杰出践行者,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党百年奋斗中感悟信仰的力量,把个人成长奋斗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彭士禄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为彭士禄同志亲属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协、中国核工业集团党组负责同志,广东省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以及干部群众、科技工作者、青年学生代表参加了发布仪式。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感想篇五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 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 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 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 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 磨难没有使她消沉, 病魔没有使她倒下。 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 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 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 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 那是我的事业; 如果说我有期盼, 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

故事

传说

, 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 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从张桂梅的事迹中, 我联想到今天一些不能安心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不能将心思放在讲台上,再对比张桂梅同志的高尚人格,让人感到如此的震撼。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 为人 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 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 呕心沥血的精神; 学习她崇高师德 治学严谨, 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 学习她珍爱生命 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 积极乐观的精神。 她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向张桂梅同志学习。

一 热爱教育事业。 对教育的热爱主要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在中华民族振兴道路上地位与作用认识, 我要以实际行为,扎根于中学教育,让受教育的孩子成才。回想参加工作以来的历程: 从 1 997 年 9 月,我就报着一颗对教育事业无比向往和追求的心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我平凡的事业。在这十三个春秋所走过的历程中, 我永不退缩, 更不放弃,我为之努力着奋斗着,当我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二 关爱学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教育的主体, 只有把学生培养好,振兴中华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要培养学生,就离不开对学生真挚的爱,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成为德 智 体 美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改革不断更新的今天,过去的那种教书匠式的

方法

肯定是不再可行了。 现在的学生, 比以前的学生多了更多的想法,受外界的影响也更大,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来教育学生? 我认为, 要教育好学生, 杜绝学生的逆反心里 厌学情绪,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绝不是靠武力手段,或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 孩子有时是淘气, 有时是一时管不住自己,并不是真的想要犯错误。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多理解理解他们, 多跟他们谈谈心里话, 走进他们的生活, 了解他们的心声,从而对不同的心声进行因材施教。

三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新的理念运用新的

教学方法

,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材的需要,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重视学生的自我锻炼和个性发展, 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得到最优的发挥,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只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在学生面前才有威信,才有利于教学和班级的管理。 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教学和班级管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工作中我不断向有

经验

的教师和班主任请教, 认真

总结

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经验, 用科学 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导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使自己的教法和班级管理工作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同志用生命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传说, 我深切的感受到一个平凡教育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 “她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张桂梅的精神, 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 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 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 在普通教学岗位上, 恪尽职守呕心沥血 淡泊名利 执着追求。 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 我要用心感受 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 修养上不断完善, 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br/>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感想篇六

出水了!出水了!

刚被抬回家的朱彦夫,一瘸一拐走进了泥水淋淋、近10米深的井下,不停挥动着残臂,指挥着大家。这个关口,身为“带头人”的他怎能放得下心。

好不容易换班时间到了,一阵忙活儿的朱彦夫想卸掉假肢休息一会儿,却发现怎么也卸不下来。

原来,打井溅起的泥水,加上腿上冒出的汗气,混合了断肢创面上磨出的血水,生生把假肢和断肢冻在了一起。

乡亲们流泪了。一位老人跑过来,抱起朱彦夫的双腿放在自己胸膛上,老泪纵横地说:“你回家不行吗?你坐在炕头上,我们来回跑,给你说巴说巴。求求你,听俺这一次。”

“要是真长到一块,我还求之不得呢。”朱彦夫笑着安慰老人。

擦干了眼泪,大家干劲更足了。

一口井,两口井,三口井……在朱彦夫的带领下,张家泉村彻底告别了大老远去别村打水、缺水灌溉的历史。

干过村支书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啥“活儿”。进得百家门,说得百家话,办得百家事,对正常人来说这都需要相当的体力,相当的付出,何况是朱彦夫这样特残的身体。

张家泉村,山多地少,看村子的全貌、勘察工程等,经常需要爬山。

朱彦夫爬山是真的“爬”,拄着拐杖走不动了,就干脆卸掉假肢,绑在脖上,跪着往上爬,而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他经常是在夜里偷偷地爬,有时下山干脆骨碌下来,鼻青脸肿、满身血印是家常便饭。

如果说朱彦夫充满干劲、不畏艰苦感召着乡亲们跟着他干,更让大家信服的则是他大胆的想法、超前的思维。

在山沟里刨食,张家泉村世世代代如此。地里几条大沟纵横,土地错落不堪,尤其是最大的赶牛沟,常年洪水冲刷,沟里乱石如阵,寸草难生。

朱彦夫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填沟,但不是简单地填,是先用石头把沟蓬起来,水可以从下面流,上面垫土成田,与两边的农田相连,旱了能灌溉,涝了还能排洪。

说干就干,朱彦夫是军人个性。几条大沟终于填平,村里一下多出几十亩地,当年粮食产量一下增加了四分之一。

水有了、地有了、粮食有了,朱彦夫又开始想方设法让大伙儿收入多点,他号召成立了副业社,铁匠社、木工社、米皮社、馍馍社等;他还带着大家在山上种起了苹果树、花椒树,称这是给山“穿衣戴帽”,这在当时的山沟沟里,可都是新鲜事儿。

在朱彦夫的带领下,村里面貌翻天覆地,张家泉村在县里第一个有了拖拉机;第一个通了电;人均收入实现了全镇第一……一个多年的落后村成了先进村,因为贫穷多年没娶进媳妇的小村庄一年就迎来了10个新娘。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感想篇七

她的一生,定格在芳华绽放的30岁。她北师大硕士毕业,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革命老区百色;她选择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把双脚扎进泥土,为群众脱贫攻坚殚精竭虑;她忍痛告别重病卧床的父亲,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面对危险坚定前行,不幸遭遇突如其来的山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她就扶贫英雄-黄文秀。

爱岗敬业,心中牵挂人民群众。扶贫之路充满艰辛。黄文秀白天走村串户遍访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晚上与“村两委”研究脱贫对策,制定工作方案全力推进。夜深了,她一个人孤零零住在村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她给村里的扶贫工作群取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百坭村乡村振兴地表超强战队”。

要实现精准脱贫,基础设施是关键。百坭村有5个屯交通困难,虽然多年前通了砂石路,但连年雨水冲刷,路面已破损不堪,雨季陡峭路段连摩托车都无法通过,不仅影响出行,而且制约产业发展。黄文秀心急如焚。村干部记得,那段时间她带着“村两委”班子熬夜做方案、拿对策,到镇里、县里申请项目,扎扎实实组织实施。目前,两条路已经修好,其余3条已经列入乐业县2019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

苦干实干,打赢脱贫攻坚流血汗。没有脱贫产业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山里产业短缺问题,黄文秀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学经验、找路子,立足当地资源,大力发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产业,请技术专家现场指导,挨家挨户宣传发动,鼓励党员带头示范。对接市场是实现贫困群众增收的关键环节。百坭村砂糖橘从500多亩发展到2000亩,为打通销路,黄文秀多方联系,把客商邀请到村里来,甚至在微信朋友圈发销售信息。云南、贵州等外省果商来到村里,一次性收购几万斤砂糖橘。大卡车一辆接一辆开进来,把村里道路塞得满满当当。黄文秀还建立了百坭村电商服务站,2018年电商销售砂糖橘4万多斤,销售额22万元,种植砂糖橘的贫困户每户增收2500余元。

文秀的生命正值芳华却戛然而止,令人无比伤痛。她坚守初心使命,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的无比忠诚,无愧于‘时代楷模’的称号。她是我们青年的榜样,将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于担当作为。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感想篇八

黄文秀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年轻干部,2008年,黄文秀考入山西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3年,黄文秀考进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哲学学院硕士。2016年,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以后,选择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决定重回大山,到家乡最贫困的地方去,帮助家乡发展建设。

在决定回乡的那年,黄文秀考取了家乡百色的选调生,进入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第二年,她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担当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她一刻也不让自己闲下来,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走访了全村所有贫困户,并绘制了一张百坭村地图,把所有贫困户的名字、居住位置、家庭情况一一记下,除此之外,还跟当地群众一起干活,因此跟村民们打成一片,村民们都把黄文秀当自己的亲闺女看待。

为了帮助村发展经济上,黄文秀也是绞尽脑汁、四处奔走。带着当地村民发展砂糖桔产业,并建立公司,让村民入股,还引来了多地的果商,为村子的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此外,她还积极为村子争取资金,大大改善了村子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她的带领下,全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8户56人,教育脱贫28户152人,发展生产脱贫42户209人,共计88户417人,村子的贫困发生率降到了20%以下。

在她的的努力下,百坭村脱贫在即,可噩耗可在这时发生: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

黄文秀同志一生虽短暂,但她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完成了最光荣的事情—奋斗。她的足迹踏遍了白坭村的每个角落,她的汗水洒遍了白坭村砂糖桔的每一棵果树上,她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世界上最光荣的事业—为人民群众而奋斗。2019年7月1日,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在央视综合频道《时代楷模发布厅》栏目播出,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黄文秀“时代楷模”称号。7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党党员干部向黄文秀同志学习。这些都是对黄文秀同志一生奋斗的肯定,黄文秀同志虽然不在了,但她那不求名利,只为报效祖国、回报家乡的精神时刻感染着我们,她虽身为女子,但却有着钢铁般的奋斗作风,她那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品质也将永远传承下去。

我身为一个农村基层工作人员,深知农村生活环境的艰苦,农村开展工作的不易。黄文秀同志的精神大大激励了我,也让我感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奋斗。在任何一个平凡的岗位上,我们都可以绽放出鲜艳的花朵。年轻并不是我们贪图享乐的借口,相反,我们更应该趁着年轻,撸起袖子大干,时刻把黄文秀同志作为我们前进的榜样,在最基层,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53669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