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护理教育学教案(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4 05:46:03
2023年护理教育学教案(实用8篇)
时间:2023-09-24 05:46:03     小编:翰墨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护理教育学教案篇一

教育作用:

具有促进个体适应和成长的功能

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选择功能

学前教育学种类及特点:

家庭教育,或称家庭学前教育、学前家庭教育时间上具有首饰性和延续性

方式、方法上的个别性和多样性

家庭教育具有生活性

目标上的随意性和差异性

社会教育,或称学前社会教育、社区学前教育接纳对象的社会性

社区教育具有娱乐性

教育活动的群体性

机构教育是由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入学前儿童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1.5到3岁称 婴儿教育

3到6岁的称幼儿教育

护理教育学教案篇二

教育具有自身的运作规律,教育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在教育的众多规律之中,了解并掌握两大基本规律,对于我们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更好地开展现代学校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教育规律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规律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思格斯在批判杜林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联系就是关系,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比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普遍联系是客观的、复杂的和多样的,规律所反映的就是那些稳定存在的、本质性的联系,所以,列宁指出:“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客观存在的规律。

由规律的定义可推出,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教育作为客观存在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这一活动的内部诸要素之间、各个环节各个部分之间以及教育同其他的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联系,其中,教育活动自身以及教育同其他现象之间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教育科学所要揭示的教育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主观臆造任何规律,但客观规律又是可以认识的,如果人们的认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那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或科学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需要多次反复,人们对客观规律或真理的揭示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不可能一下子完成对真理的探求,而只能无限接近客观规律,因此,毛泽东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可见,认识规律的过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人们可以借助视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以经验、假说、定理、定律、理论等形式来揭示一定条件下的事物的规律,但从人类社会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任何哪怕得到实证的认识都是相对的,只是对客观规律“颗粒“的揭示,是人类无限接近客观规律的必经阶段,从欧几里德(约前330一前275年)的几何学原理到19世纪的“非欧几里德几何学“,从牛顿(1643- 1727年)的经典力学理论到爱因斯坦(1879- 1955年)的“相对论”,自然科学的这种“循环“式前进与发展,证明了规律揭示的艰巨性。教育学科属社会学科之列,而社会现象是由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参与而产生的,其复杂性非自然现象可比,因此,揭示教育规律的过程更加艰辛。如果从我国古代的《学记》对教学规律的初步

总结

开始算起,揭示教育规律的工作已进行了两千多年,若从赫尔巴特提出教育学“科学化“主张算起,也已近两百年了,但对教育规律的揭示工作的成果依然不能令人满意,以至于英国当代教育理论家奥康纳断言:“我们可以说,‘理论’一词在教育方面的使用一般是一个尊称。“这种说法尽管带有强烈的“唯科学主义”色彩,但从侧面说明了教育规律研究的复杂性。

教育规律源于并高于人们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因而,不能把教育规律混同于教育经验或教育方针、政策。对客观教育规律的揭示有赖于对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但教育经验是具体的、局部的、个别的,有些是偶然的、不稳定的,即使是那些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教育经验,也不能等同于教育规律,因为经验总归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总结出的经验。当然,认识是不断地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一定条件下的教育经验的总结,是人们对教育规律的相对认识,是最终揭示客观教育规律的必由之路,盲目地拒绝接受那些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教育经验,甚至否认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各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相对真理性,对揭示客观教育规律是没有益处的,因为我们不可能离开教育经验和各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而凭空构建教育规律的大厦。教育的方针、政策与教育规律的关系在本质上是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的反映。认识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揭示规律,可以用来指导我们更好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教育规律对于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无论是微观的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宏观的教育政策的制定,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教育的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制定出来的,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它不是教育规律,但教育的方针、政策的制订必须符合教育规律的要求,否则只会给教育带来灾难性影响。

二、教育规律的分类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规律绝不是一条、两条所能揭示的,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两方面,一是客观存在的教育规律的体系,另一个是通过认识所获得的教育规律的体系。后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教育理论,尽管教育理论不能等同于教育规律,但应视为一定条件下对某方面教育规律的相对揭示。当代德国教育学者布雷岑卡将这种形式的教育规律划分为教育的科学理论、教育的哲学理论、教育的实践理论三类,教育的科学理论主要研究教育事实,说明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哲学理论则从哲学观点出发,建立价值与规范;实践教育理论则为教育行为和活动提供实用的原则与方法。这种分类对于正确认识与运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认识上以理论的形式存在的教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澄清奥康纳有关教育理论只是“尊称“的消极思想。

客观教育规律即不依人们的认识和研究为转移而客观地存在于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规律,根据规律所起作用的范围,通常分为教育基本规律和教育特殊规律两大类。教育基本规律,是指存在于一切教育现象之中,并始终贯穿于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的规律;而教育特殊规律是指教育在不同时期、教育的不同领域或者教育的不同要素、不同部分之中各自具有的特殊而具体的规律。教育基本规律存在于教育特殊规律之中,是对特殊规律的进一步抽象与概括;教育特殊规律要受教育基本规律的制约,是对基本规律的具体化。两者紧密相联。

把教育规律划分为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虽然有助于对教育规律作初步区分,但仍不免失之笼统,究竟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呢? 1980年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提出的“教育的外部规律“。“教育的内部规律“的分类说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根据这种划分,教育的外部规律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主要是经济、政治、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而教育的内部规律“指的是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它内部各个因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这种看法,引起了不同争论,支持者与反对者均有。我们认为这种划分是对教育规律分类的有益尝试,其把教育规律从“内部“、“外部“两个维度来区分,反映了教育规律的空间存在位置的差异性。教育规律一是存在于教育现象内部,二是存在于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之中,无论是基本规律也好,还是特殊规律也罢,都能循着这种思路继续细分下去。

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人的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核心联系,因而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这条规律可以表述为“教育受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并为人的发展服务“即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教育能为人的发展服务,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要受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

一、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一)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它包括个人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方面。从身体发展来看,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如骨骼、肌肉的发育,身高体重的增加,肺活量的扩大等。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指的是个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等心理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如初生儿只有简单的吸吮、眨眼等反射,随着年龄的增加,个人的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乃至个人性格等不断丰富和成熟起来。人的发展的这两个方面是有机的统一整体,身体的发展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心理的发展又会影响身体的发展,健康而成熟的心理有助于提高身体发展的质量。离开身体发展的心理发展和没有心理发展的身体发展都是不符合科学的人的发展观的。

从人的发展的时间范围来看,一般系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这段时间,但现在愈来愈趋向于将人的发展的时间段加以延伸,把人的发展视为“个体从生物学的受孕至生理死亡整个时期所经历的变化过程“。对人的发展时间范围的扩展对于现代教育理念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早期教育、终身教育,不能不说与人的发展在时间上的延伸有关。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外部因素来看,遗传、环境和教育是主要的因素;从内部因素来看,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总的来看,外因是个人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个人发展的关键,但是在人的发展的三项外部因素之中,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因素,教育自身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二)教育及其他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环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本质联系的一个方面。1.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基础。

遗传是生物亲子性状的传递过程,即生物机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后代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称为遗传素质。遗传是通过基因在生物亲子之间传递信息的。据研究,基因是一种由多种氨基酸联接而成的大分子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它位于人类的23对共46条染色体上,每对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体,一半来自母体,分别储存着父体、母体的生理信息,当受精卵产生以后,受精卵内的23对染色体便通过基因分别将来自父体和母体的不同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包括个体的形态、结构、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都可经这种方式传给下一代。这些遗传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理基础。

(l)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

个体的形成从受精卵的产生开始,经过胎儿的发育,到出生之时尽管身体的各个方面还相当稚嫩,但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发、肤的颜色,身体的形态,器官及神经系统的形成等是后天发育的生理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骨骼和肌肉的基本结构,怎么可能有日后的身强力壮呢?因此,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

(2)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遗传获得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部分地制约着人的身体及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从而对入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有一定的影响。而个体通过遗传所获得的解剖生理学上的特征的差异性,也成为人的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3)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通过遗传获得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首先,生命在孕育形成之初就已经经历了遗传信息的变异;其次,个体所获得的或优或劣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经过后天的养护与教育是可以变化的。因而,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遗传只能提供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在遗传作用问题上,“遗传决定论“者过分夸大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优生学创始人高尔顿(1822-1911年)在《天才的遗传》(1869年)中写到:“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之受遗传决定一样。“美国心理学家霍尔(1844-1924年)更夸张:“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种把遗传提供生理基础的作用夸大到决定人的发展的程度的观点,显然是不科学的。2.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环境相对于主体自身而言,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包括先天环境即胎内环境和后天环境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狭义的环境指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个体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学校教育在本质上也是个人发展的外部环境,只不过它对人的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方便暂把它作为影响人的发展的一个单独的因素考虑。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除教育以外的狭义的环境。

环境在人类的发展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个体出生后,总要面对一定的自然、家庭和社会的环境,人的发展不可能在与世隔绝的真空状态中完成,没有相应的外在环境,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具体来说,环境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良好的环境,能促进个人在遗传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相反,不良的或者恶劣的环境,能阻碍或者限制个人的发展。比如,良好的自然环境—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能给人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人的发展,而自然条件艰苦、物产贫乏、交通闭塞则可能扼杀个人良好的发展潜能;在家庭环境方面,家庭的经济状况、文化水平、人际关系、教育观念等,也能给人的发展以影响力,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反之,则会对个人的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就社会环境而言,大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小到一个社区的民风民俗、人际交往等,也能给人的发展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和谐、安定、积极向上的社区环境能给青少年身心发展以正面的促进,而混乱、暴力充斥的社会环境则只能给青少年身心发展以消极影响。

在环境的作用问题上,看不到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制约作用是不对的,要充分肯定和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即明确肯定“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但是我们不能夸大环境的作用,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的,而是积极地能动地进行实践活动以适应和改造环境。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1878-1958)在《行为主义》(1925)一书中宣称:“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并在我自己的特殊天地里培养他们成长,我保证他们中任何一个都能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或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的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如何。“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环境决定“论,是不科学的。

3.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客观世界产生的积极作用,它包括对客观世界能动的认识活动和改造实践两个方面。人能够通过能动的认识活动,来反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改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这是人的本质特征。主观能动性能通过主体自觉的对自身以及与自身相关的事物的认识来改造自己,从而对自身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相对于遗传、环境乃至教育而言,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部因素,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人的发展的动力所在。

第一,能动的认识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影响作用发挥的动力源泉。没有主体通过感知、思维等认识活动对外部因素以及主体自身的能动反映,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是无法发挥的。比如,对教育而言,无论教育者知识怎样渊博、方法如何恰当,但若没有受教育者主动的接受,教育的效力就等于零;而遗传和环境的不利影响,则可以经过主体的认识而加以克服。

第二,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里的活动指除认识活动以外的在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的实践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归宿,是认识的决定性因素,离开实践的认识是先验的、唯心主义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就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而言,无论能动的认识多么强烈、多么清晰,但主体若不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去实践,将认识化为行动,则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终将只能停留在意念的冲动上,不能对人的发展产生实际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综上所述,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4.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因素中,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须由教育去形成。“洛克宣称:“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们对教育作用的评估一般来讲是正确的。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与遗传、环境因素一样是外因,但教育的作用是最突出的,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本质联系的一面。

(l)教育制约着人的发展的方向。

人的发展方向是指人在身心两方面所要达到或追求的目标规格和水平,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由于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够对人的发展方向产生制约作用。教育的目的性是由人的能动性决定的,人是有自觉意识、能动的动物,目的性是人的活动的特征,它必然要反映到由人参与的任何活动之中,教育是人的社会活动,它具有目的性是必然的。教育的目的性在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动中均有反映,在形式化的、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中反映最明显。现代学校教育从微观的四五十分钟一节的课堂教学活动到宏观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对人发展的每一阶段、每一方面的目标都有明确的要求与规定,从而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向产生全方位的制约作用。

(2)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能给人的发展以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

教育活动的目的性不仅表现在对发展方向的规定与设想上,而且表现在为了达到规定的要求而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这一点,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现代学校教育通过建立严谨的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备学制体系,通过精心设计、组织的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的发展产生全面、系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同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力有着天壤之别,遗传只是人发展的生理基础,环境的影响则是零碎的、偶然的、没有目的、没有计划的,现代有组织的社会教育也只能给人的某方面的发展施加有限的影响,只有学校教育才能给人的发展以系统、全面、深刻的影响。

(3)学校教育有专门的教师,从而强化了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专门化的教师的存在是学校教育区别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键,也是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更能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学校教育中,专门化的教师不仅终生以教书育人为职业或者为主要职业,而且具备教师职业所需的广博的知识、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技术、良好的道德品质,他们能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选择恰当的方法,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专门化的特点及其作用,无论是“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还是热心公益的社会教育者,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4)青少年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教育的主导作用更易在他们身上发挥。

从婴幼儿期到青年初期,人的身心发展迅速,身体从稚嫩到成熟,心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迅速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教育的作用容易发挥。同时,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儿童,主要是在学校中接受教育,学校教育成为影响他们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果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话,那么,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则愈益显著。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种外部因素之中作用最为突出,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当然,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教育的发展要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之中,教育对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只是联系的一个方面,反过来,教育的发展也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这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另一面。在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实践运作中,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教学原则与方法的确立等,都不能离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而盲目地决定。教育如果目中无“人“,不顾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教育的发展要受下面五条规律的制约:

(一)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的制约,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呈现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身心的发展沿着一定的方向和先后顺序展开,而且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例如,儿童身体的发展呈现两种顺序:一是自上而下的顺序即所谓“头尾法则“,身体各部分的发展沿着头部、颈部、躯干、下肢顺序展开,头部发育早于颈部,颈部发育早于胸部,胸部发育早于腰骶,上肢发育早于下肢,胎儿的头、脑和眼睛的发育比躯干和两腿要早,出生以后,这些部位的发育依旧先于身体的下半部,使身体各部分比例不相称,直到身体发育成熟才能协调相称,这就是身体发展的自上而下的顺序使然;二是自中心而边缘的顺序即“远近法则“,身体的发展从中部开始,然后延伸至边缘部分,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和脚趾先发育。人的心理机能的发展也有顺序性,一般遵循这样的顺序: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语言交往)、抽象思维;而每一种心理活动的发展也大致呈现出由简单而复杂、由低级而高级的顺序,感知觉从简单的感觉到精细的感知,思维由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揠苗助长“。“凌节而施”,不仅无助于人的发展,而且会给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伤害,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等,都必须受这一规律的制约。

(二)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制约,必须针对青少年学生不同的阶段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人的身心发展总的来看是连续的,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特征又有质的差异,这就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一般将人的发展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婴幼儿期(初生至六七岁,相当于托儿所、幼儿园时期)、儿童期(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相当于小学阶段)、少年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相当于初中阶段)、青年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相当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例如:儿童时期(即小学阶段):从身体发展看,儿童处于两次发展的高峰期之间的平稳发展时期,骨骼发展较快但尚未完成,肌肉含水分较多且肌力弱,易疲劳,大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灵活性差;从心理发展看,儿童感知觉有所发展,但精确性差,有意识记发展起来,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注意力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优势,但具有明显情绪色彩,情感丰富但深刻性、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发展,意志力发展水平较低等。中学阶段(包括初中、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儿童身体方面经过青春期的发育,在身高体重、体内机能乃至性的发育等方面趋于成熟;在心理方面,也由易变性渐趋稳定,是闭锁性与开放性、依附性与自主性、幼稚性与自觉性并存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与小学阶段截然不同。身心发展的这种阶段性要求教育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小学阶段,儿童的注意力易分散,要求充分运用无意注意规律、采用恰当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而中学阶段青少年由于注意力的增强,则要求选用提高有意注意力的方法进行教育。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小学、初中、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学生认识发展的不同水平,精心组织。总之,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制约着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的选择或制定。

(三)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制约,必须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不是匀速的,也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呈现不平衡的特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的身心的某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阶段速度是不相同的。例如,人的神经系统的发展,在六七岁前发展迅速,达到成人脑重的80%,此后速度逐步放慢,20岁左右停止生长;人的身高与体重,出生后的第一年和青春发育期是两个生长高峰,其他阶段速度放慢甚至停止;个人语言的发展在3岁左右是快速发展时期,语词数量、句子的完整性、使用语言的技巧等在这一时期进步很快。第二,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如,人的身高体重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就迅速发展,而生殖系统和性功能则要到青春发育期才大幅度成长;幼儿时期人就有了直觉行动思维,而直到青少年期才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必须抓住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便最大限度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的发展,错过关键期,教育就可能事倍功半。

(四)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制约,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既呈现共同趋向,又表现出个别差异。其中,个别差异性一般通过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出来。例如,有的儿童身体发育早,早熟、早慧,而有的儿童身体发育迟;有的儿童抽象思维发展水平高,而有的儿童则不擅长于抽象思维;有的儿童对音乐有特殊的感受,有的对艺术形象有深刻的记忆表象;有的好动、善于与人交往、言语流畅,有的喜欢安静、独处、沉默寡言而不合群等。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不能千篇1律、一个模式,而必须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育、教学的内容及方式、方法的选择等均须受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制约,充分考虑每个人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五)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的制约,必须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既呈现一定的方向与顺序,有一定的阶段性,同时,人的身心发展又是连续的、整体的,不能截然分开的,呈现出整体性的特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的身体的各个部分或者心理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整体发展的。在身体发展方面,尽管呈现出自上而下、由中心而边缘的顺序,但这并不是说等到上面的或者中心的部位发展好了再发展下面的或边缘的部位,而只是表明发展速度有差异。事实上,无论是胎儿还是新生儿,在头部迅速发展的同时,其他部位也在发展着,否则不能成其为人了。在心理方面,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相互之间,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之间,每一种心理活动的不同类型的现象之间(如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意记忆与无意记忆之间等)均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不可能等认知过程各因素发展好了再去发展情感过程或其他心理现象,也不可能在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与抽象思维的发展之间找到一清二白的分界点,心理的发展是各方面整体、协调的发展。第二,人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发展也能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离开心理发展的身体发展和没有身体发展的心理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必须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的选择要从整体性要求出发,为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总之,人是教育的对象,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主导作用发挥的前提,教育的发展只有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才能真正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由此,教育的第一条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教育能为人的发展服务,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反过来,教育的发展又必须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必然要同其他的社会现象之间发生联系。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其他现象—主要是政 治、经济、文化等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教育的另一条基本规律(潘懋元教授称之为“教育外部基本规律“),这条基本规律可以表述为:“教育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并为社会发展服务。“即: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一方面,教育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能给教育的发展以巨大的制约作用。

一、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关系

经济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它是政治、法律等社会的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教育与生产力以及与生产力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是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的集中体现。

(一)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1.教育通过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社会生产力的首要的能动的要素。有生命的人的存在是劳动力产生的前提,马克思指出:“劳动力只是作为活的个体的能力而存在,因此,劳动力的生产要以活的个体的存在为前提。“活的个体要成为劳动力,就必须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体力和脑力,而且愈是现代社会,对脑力的要求愈高。劳动力的再生产就是把活的个体这种可能的、潜在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这种转化主要依靠教育来实现,正如马克思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简单,生产工具简陋,劳动力的培养只需要在生产、生活中加以熏陶即可,无需复杂的教育训练。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现代工业大生产的迅速形成与发展,对劳动力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素养有了很高的要求。据分析:在机械化的初级阶段,生产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为9:1,而到机械化中期则为6:4,到全自动化阶段为1:9。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劳动力若没有较高的素质显然是不合格的,国际经济组织统计表明:从1970年到1994年间,整个制造业中,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增加了10%,而非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则下降了70 %;中学毕业人员的失业率为10%,而受过高等教育人员的失业率为3.8%。人的智力的增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靠什么呢?只有靠教育,教育通过传递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并掌握从事现代生产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的劳动力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学校教育中,学制的完善、义务教育的延长、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可以被合理地认为是社会日益提高的再生产劳动力的要求的反映。

2.教育通过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两个紧密相连而又有区别的概念。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而技术则是在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密切,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力的再生产,工具的制造、生产资料的获取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尤其是人类进入现代工业大生产以后更是如此,因此,马克思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邓小平更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人类所经历的农业时代,土地、阳光和水是基本资源,农牧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基本生产方式,尽管也需要一定的技术,但总起来看,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发展贡献还体现不充分。但进入现代工业大生产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十八世纪开始的以蒸汽机和自动纺织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机器大生产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道尔顿(1766-l844年)的原子论、麦克斯韦(1831——1879年)的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基础化学工业和电机发明的基础,电炉炼钢、电机、电灯、电报、电话、内燃机、汽车、飞机等在19世纪相继发明,把人类推到了钢铁、化工、电气化等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时代,人类在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比过去数千年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力量。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更加迅猛,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为原子技术、合成化工技术、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下半叶以来突飞猛进的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计算机、全球通信、多媒体网络等,正在把人类推向信息时代,一个基于知识的创造、传播以及创造性运用的知识经济时代已“初见端倪“。据估计,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科学技术贡献率为60—80%;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持续增长的源泉在于5000家高科技公司;1982年美国富豪榜前10名中有8名是石油等传统产业巨头,而现在以软件业巨头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基于高新技术的新的经济巨头正迅速取代传统经济巨头的位置,1995年由《福布斯》排名的顶级富豪榜的前6名,有5人为计算机领域的风云人物。这显示,高新科学技术正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毫无疑问,当科学技术还只是为少数人所掌握时,它还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再生产即科学技术的传播,使它为一般的劳动者所掌握,科学技术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主要依靠教育,只有组织严密、设计周详、考虑全面的现代学校教育才能充当科学技术迅速传播的主要力量。中国古代虽然有“四大发明“,但当时的教育不利于科学技术的普及,因此没能形成社会生产力,这也从侧面说明教育在科学技术再生产中的重要性。总之,现代生产高不开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普及又离不开教育,教育便通过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教育通过创新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不仅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手段,而且是创新、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力量。现代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阵地。高校有很强的教学、科研和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力和物力,在传播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创新科学技术。

据估计,近20年来世界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70%以上来自高校。我国从1956年止1991年的36年间,共颁布自然科学奖5次,获奖445项,其中高校获得188项,占总数的42%;1980年以来高校获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的项目分别占全国颁奖总数的21%,30%,40%;我国实施“863”计划的10年内,共取得高新技术成果1398项,高校取得的成果占总数的49.5%,可谓撑起了“863”半边天。高校的创新力由此可见一斑。目前,世界各国兴起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均是依靠高校或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立起来的。美国著名的“硅谷”,方圆几十公里,年收入数百亿美元,依托于斯坦福和伯克利两所著名大学;在美国南部,以得克萨斯大学为依托建起了“硅平原”工业区。在我国北京的中关村,依托北京大学等一批高校的科技创新力,建起了我国自己的“硅谷”。据上海《高校科技信息》报道,1999年度,在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组织的上海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的招标中,仅上海的高校就中标12项,占总项目的1/3。目前,我国高校正在推行的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目的之一,就是将高校的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当然,参与科技创新的不仅是高校的教师,事实上,许多发明、创造产生于高校之外的中等教育乃至初等教育的热心科技创新的师生中间。因此,教育不仅传播而且创新科学技术,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可见,教育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增长。20世纪上半叶形成的“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作了研究,舒尔茨、丹尼森、鲍曼等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者将“学历、受教育程度”列入经济增长因素,舒尔茨研究了美国1929年到1957年的经济增长得出教育在国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率为3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分别为35 %、10%、1l%,平均收益率为17%。人力资本的研究证明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绝不是凭空臆造的。

(二)生产力对教育的发展由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生活。教育教学中所必备的场地及仪器设备等,没有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是无法保障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更加强化了教育发展对经济的依赖程度,办多少学校、招多少学生,教育发展的规模大小以及速度的快慢均要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靠打猎捕鱼及采集糊口,教育只能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没有专门的学校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不仅出现了学校教育,而且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到我国汉、唐时期已建立了规模宏大的教育体系;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教育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逐步普及,职业教育开始出现,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教育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对教育的物质支持力,也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的制约在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中主要是通过教育经费投入来体现的,生产力发展了,能够投入较多经费用于教育,教育的规模就可以扩大、速度就可以加快,否则,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就会受到抑制。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为了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教育经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增加,政府的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不断提高。美国20世纪50年代,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为3.3%,1976年为6.5% ;英国20世纪50年代为2.6 %,1976年为6.3 %;日本20世纪50年代为5%,1976年为5.5%。

正是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世界各国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入学人数的增长率不断上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显示:世界各国1965年至1970年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3%、2.6%、4.4%;1970年至1981年间分别为2.9%、2.6%、3.l%。尽管影响学生入学人数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因经济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投入的增长是个重要原因。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1986年至1996年,我国预算内教育支出增长近10倍;1980年至1985年,预算内教育支出年均增长14.66%;1986年至1990年,全社会教育支出年均增长20.38%,其中,预算内年均增长16.24 %,预算外增长27.98 %。但总的看,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到2000年要达到4%。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规模庞大,教育经费不足必将严重影响到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的最终解决仍有赖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但人的培养标准或者规格如何,以及需要构建怎样的教育结构来培养这种规格的人才等问题,并不能完全由教育本身来决定,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人才的规格相应单一,教育结构也很简单。如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中科技含量低,劳动力主要看体力,不需要学校教育来培养,学校里培养的是规格单一,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的“统治人才”。《论语》里记载孔子的弟子樊迟“请学稼”、“请学圃”而孔子不屑一顾的故事,大抵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的规格的要求。与这种单一的、排斥实用技艺的人才规格相适应,中国传统教育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普通文化、道德的教育。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进入现代大工业生产以后,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高,此时不仅需要培养政治人才,而且需要培养大量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要求的现代劳动者。这种劳动者,既包括具备初步技术知识的工人,也包括具有较高科技创造与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和管理者。因此,从18世纪以来,由于人才规格的多样化以及层次的不断提高,现代学校教育结构不断丰富完善,义务教育制度建立,职业教育、现代高等教育不断发展。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兴起,加速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结构由此向“终身教育”的体系转化。由此可见,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的结构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的,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3.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人们的生产实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科学技术、人类认识的发展。认识成果的增多、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必然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变革。我国古代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这是因为当时的认识成果主要集中于人伦道德方面。文艺复兴以后,自然科学迅速发展,西方学校的教学内容除传统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逻辑、修辞、辩证法之外,逐步增加了地理、力学、代数、三角、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我国直到清末“洋务运动”兴起,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声、光、化、电等新内容的加入才改变了我国以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内容的格局。

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原始社会,教育以口耳相授的方法进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字的发明,造纸、印刷技术的相继出现,早期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有了彻底改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半导体技术、电视、投影、计算机、互联网等的出现,使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当代远程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正在推动教育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教学组织形式也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传统的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适应当时生产力不发达、对教育的需求不迫切的状况的。进入现代工业大生产社会以后,为了培养大批的现代工业生产者,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它有力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满足了培养大批劳动者的要求。

总之,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人才培养的规格及教育的结构,教学的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等,都不同程度地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的发展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物质前提。

综上所述,教育生产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教育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也要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这集中体现了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关系。

二、教育与政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政治是产生于一定的经济之上的,而政治制度、政治观念等一经产生,又会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教育与政治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一方面,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必须受政治发展的制约。

(一)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以其独特的方式对政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这表现在:

1.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来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任何一种政治都要靠人来实施,没有具备一定的政治观念与能力的政治人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是不可能的,我国古代教育家颜元就指出:“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合格的政治人才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我国先秦时期,政治官吏虽然实行世卿世禄制度,但皇室和贵族仍然举办教育,专门培养子弟统治百姓的能力;孔子办私学,目的不是教弟子学稼、学圃,而是传播他的儒家政治理想,培养新兴的政治人才,“学而优则仕”大抵反映了他培养人才的目标,《礼记·大学》中所揭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揭示了传统教育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人才的抱负。事实上,自从隋唐建立科举制度以后,中国传统的官吏莫不是经由各种教育训练、饱读儒家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选拔出来的。这种政治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中国传统政治数千年的稳定与发展。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离不开新兴政治人才的培养。如,康有为在推行维新变法时,先于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学,宣传他的维新变法思想,培养了梁启超、陈千秋、麦孟华等一批维新变法骨干。孙中山为了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失败之后,不得不创办黄埔军校,培养政治军事的人才。现代社会政治日趋复杂,政治人才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还需要有不同的管理才能,如政法、财经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现代社会政治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密切相连。据统计,美国1879—1953年,约有67%的高级政治领导人(包括总统、副总统、内阁成员、议长、最高法院法官等)都是大学毕业生,而且都是毕业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名牌大学。由此可见,教育通过培养政治所需的人才能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不仅要有具备一定政治观念和能力的政治人才,而且要有强大的民意基础,只有一般的公民具备了与一定的政治制度相符合的政治思想和观念,形成了有利于政治的舆论,政治统治才能长久稳定。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舆论是公众对某种普遍关注的事件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政治制度、政策等都能成为舆论的焦点。舆论可以自发地形成,也可以有组织地形成,运用一定的方式有组织地造成的舆论,影响广、威力大。教育尤其现代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培养人的活动,能够向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即本来的公民传递某种政治思想和观念,从而在青少年和广大民众中形成某种政治舆论。如果这种舆论是符合现存的政治制度的要求的,就能起到稳定现存政治的作用,反之,则会动摇政治稳定的基础。例如:民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但民主制度的建立不仅要有民主政治所需要的政治人才,更要有民众的民主意识,即要造成有利于民主政治成长的舆论,因此,教育在现代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杜威说:“民主主义和教育有相互的关系,因为不但民主主义本身是一个教育的原则,而且如果没有我们通常所想的狭义的教育,没有我们所想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民主主义便不能维持下去,更谈不到发展。”教育通过培养一定的政治人才,通过传播思想、形成一定的舆论,从而给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力。因此,社会主义的中国要确保基本政治制度的长治久安,就必然要高度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重要位置。

(二)教育的发展要受政治的制约

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这只是教育与政治本质联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也要受政治发展的制约,政治对教育的性质起决定性的作用。

1.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领导权属谁是政治的核心问题。在人类社会中掌握了生产资料的阶级或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拥有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各种事务的领导权,教育的领导权也就掌握在享有政治领导权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的统治者手中。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利用对国家事务的统治权,来制定、颁布教育的政策、法令、法规,任免教师以及教育管理人员,控制教育经费,选择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从而把教育的领导权牢牢抓在手中。例如,我国夏、商、周三代,实行“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文教政策,教育领导权掌握在皇室或奴隶主贵族手中;秦代,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教育领导权仍掌握在统治者手中;汉代以后,各朝代的官立教育均由中央朝廷和地方政府控制,教师及管理人员由官方任命,而历朝历代的私学尽管由私人举办,但最终的考核方式和儒家经典的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官方影响。在西方,柏拉图提倡国家办教育,古希腊雅典和斯巴达的儿童均要接受正式的教育训练;中世纪,教会和封建领主控制着教育;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教育成为掌握政权的资产阶级统治者的重要内政事务,无论是分权制还是中央集权制,区别只在于由哪级政权代表统治阶级行使教育领导权而已。在社会主义中国,代表全中国人民最普遍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也从组织、思想和制度等方面掌握着中国教育事业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一定的政治制度不仅决定什么人、哪个阶级掌握领导权,而且也决定由哪些人分享各种权力和权利,教育权利的享受同样由在一定政治制度之下掌握领导权的统治阶级来决定。这是因为教育具有政治功能,能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什么样的人能受教育,就必然要从统治者的利益出发,只有那些符合统治阶级利益要求有利于维护政治统治的人才能有受教育的权利。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国家,人人平等享有原始的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后,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相应掌握了教育权,奴隶主贵族子弟和封建地主阶级子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我国唐代中央设立的“六学二馆”,对入学者均有身份限制。尽管贫民子弟也能享受到不同形式的教育,但在封建社会这不是普遍的现象。资产阶级标榜人人平等,宣称教育权利平等,但劳动者的子弟由于经济原因不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3.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育目的的性质指的是培养为什么样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人的问题。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统治阶级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哪些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也就必然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即在一定政治制度之下的教育目的只能是培养服从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人才,教育目的的性质是由掌握领导权的统治阶级决定的。社会主义的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因而我国的教育目的强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性质是由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决定的。由政治所决定的教育目的的性质主要是通过学校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来实现的,而一定的思想观点、伦理道德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因素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思想、道德带有阶级性,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道德以“普遍形式”的名义,借助于教育上的领导权,从而成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我国传统教育宣扬“三纲五常”,资产阶级的教育宣扬“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社会主义中国提倡“五爱”教育,都体现了政治决定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

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的性质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等,都是决定于一定的政治制度,因此说,教育要受政治的制约。总之,教育与政治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一方面,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要受政治的制约。

三、教育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文化,从广义来看,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它是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包括民风民俗、伦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法律、天文、数学等各种关于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意识或认识。文化是在人们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的,而一种已经形成的文化又反作用于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实践着的人们和人们的实践。因而,文化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与教育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即:一方面教育影响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要受文化的制约。

(一)教育影响文化的发展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实践是多样化的,生产、生活、认识等均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之一。因此,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必然能对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

1.教育通过传递文化影响文化的发展。

教育主要是借助于人类社会在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宗教、艺术、文学、自然科学知识等来培养年青一代。在培养下一代的过程中,文化便借教育教学活动一代代地延传下去,绵延不绝。通过传递文化,教育以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我国自夏、商、周三代开始,便形成了重视教育的传统。汉、唐以后,各朝各代无不视教育为治国安邦之首条,正是因为有了重视教育的传统,建立了完备的教育制度,才得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绝,并且影响遍及东亚、南亚乃至世界各地,意义深远而巨大。没有不间断的教育的传递,文化的不间断的发展就失去了依托。

2.教育通过选择文化影响文化的发展。

教育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不是无选择、无区别地传递,而是要经过教育者的选择、组织之后再传递,由此教育便通过教育者对文化的选择、组织来影响文化的发展,那些被选择的文化成果便可能传递给下一代,而那些被排斥在选择视野之外的文化成果,便可能逐步从文化中退隐。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发展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墨、道、法、兵、阴阳等诸家并存,但自汉代采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教育的推惟一的或者说主要的选择内容,从而深深地影响

护理教育学教案篇三

石头、剪子、布

大、中、小班幼儿

手的做法是:握紧拳头为石头,伸开食指和中指为剪子,五指张开为布;

脚的'做法是:双脚并拢表示石头,双脚前后站立剪子,双脚左右开立表示布。

游戏中,石头能砸了剪子,剪子能剪开布,布能包住石头,三者间互为胜负。

此游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不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的限制,随时随地可玩。

(1)动手动脚,能培养幼儿的灵敏性。

(2)动口动脑,能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玩法一:直接玩法(以两人为例)

用手的玩法:两人一起说“石头剪子布”,当说到“布”时,二人同时伸出一只手,按上述规定,决定胜负。

用脚的玩法:双脚并拢边跳边说“石头剪子布”,当说到“布”时,两人的脚各自开立或并拢,按上述规定,决定胜负。

玩法二:串联玩法(以两人为例)

跳格子(室外做)

两人用手或脚做“石头剪子布”,谁胜谁向前跳一格,比谁跳得远。

先决后玩法:

幼儿在拍球,转呼啦圈、跳绳等之前,用“石头剪子布”比赛胜负,再决定谁先拍或先转或先跳。

集体玩法:

全体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从每队第一位幼儿开始猜拳比赛。如果手势相同,继续猜拳;如果手势不同,决出输赢。输的幼儿被淘汰,换后面一位幼儿继续进行,最后看哪一队留下的幼儿多,则胜。

游戏规则:

猜拳时要同时亮出手势。

“石头剪刀布”是一种民间游戏,有着丰富的民间风味。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不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的限制,随时随地可玩,形式灵活多变,幼儿玩起来其乐无穷,可谓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游戏。作为幼儿教师要善于挖掘宝贵财富,不断引导,不断创新,让民间游戏更好地体现它的实有价值。

护理教育学教案篇四

灌篮高手

1、能根据提示信号,确定并调节身体进行方向。

2、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投准能力。

3、能遵守游戏规则,感受竞赛游戏的乐趣。

球若干个

能根据提示信号,确定并调节身体进行方向。

1、以训练的情境进行准备活动。

2、通过“练投篮”的游戏使幼儿体验双手头上投掷的动作要领。

(1)、请三四名“队员”选择一个小篮筐,尝试怎样才能将球投进篮筐。

(2)、“教练”提出新要求,让每名“队员”连续投球五次,体验投准的动作要领。

(3)、教师帮助投不准的幼儿找原因。

3、进行“灌篮高手”游戏,重点练习投准动作。

4、放松整理活动。

投准练习

护理教育学教案篇五

1、使幼儿初步懂得只有诚实的人才受人尊敬。

2、教育幼儿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一组图片、木偶玩具等。

一、让幼儿欣赏童话故事。

(1)、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小朋友,我们摸摸自己的鼻子,它会长长吗?

可是有个孩子的鼻子却很长很长,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2)、教师有表情地演示木偶,讲述故事。

二、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主人翁的表现。

皮诺曹是谁?他的最大愿望是什么?

他的鼻子为什么会长长?

最后他有没有变成一个真正的人?为什么?

三、让幼儿看图片,联系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讨论。

如果你是图片上的那个小朋友,你该怎样做?

你想不想张出长鼻子?为什么?

四、教师小结。

我们从小要做个诚实的人。自己做错了是要勇于承认,勇于改正。

护理教育学教案篇六

学前班的一天

1、了解学前班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与活动状态。

2、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知道有规律的生活对身体健康的意义。

认识钟表、知道整点、半点。

1、结合幼儿所做的一日作息时间和内容的记录,引导幼儿交学前班一日生活、学习等内容,请幼儿说说每天在学前班都做哪些事情,教师帮助幼儿将活动归类,并总结出一天的活动,对照各种记录,引导幼儿发现每天在相同的时间做相同的事情的情况。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每天上午学习后要进行游戏或户外体育活动?为什么要按时回家吃饭?为什么上下午都要进行户外体育锻炼?与幼儿共同总结出有规律的`生活意义:

(1)学习与游戏相结合,安静与运动相结合,

(2)按时吃饭保证营养的摄入,身体健康不生病。

护理教育学教案篇七

1、认识生命的珍贵与美好,形成积极健康的生命意识和人生态度,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别人的生命。

2、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它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要珍惜生命。

3、懂得自己的成长凝结着许许多多人的心血与关怀。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懂得回报,懂得感恩。

教学理念:生命只有一次,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别人的生命。

教学重点:体会、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了解生命是有限的

教学难点: 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

1、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调查、访问、上网、搜集整理一些信 息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出示课本小孩玩游戏的图片情景,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现实中的人能象游戏中的人物一样有很多条生命吗?身边的人死了还会活过来吗?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交流最后得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不可复得,影视中的打不死,摔不死的镜头是经过艺术加工,为达到影视效果而特设的而现实生活是不可能的,绝不可模仿他们, 现实生活中死亡就是失去,失去最亲密的朋友,失去你的父母,而且是永远的失去,再也不可能回来.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板书课题: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师:现在我们齐读课题。

生命的孕育

师:想不想知道我们的生命是怎样孕育而成的?

生:想!

师:好,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学生观看胚胎发育过程,感受生命的神奇)。

师:神奇吧!

生:是的!

师:我们在妈妈肚子里要呆十个月呢!一个多月的时候我们只有3~15 mm!一起来比划比划。

(课件展示一个月左右的胚胎图。)

生:用手比划,露出惊讶的神情。

师:两个多月的时候,开始有了手和脚的雏形。

(课件展示两个月左右的胚胎图。)

师:四个多月的时候,全身长满了胎毛。

(课件展示四个月左右的胚胎图。)

师:到九个月的时候,我们已经有30 cm,2.5 kg重了。我们再比划比划。

(课件展示九个月左右的胚胎图。)

生:我听妈妈说,她怀我的时候,什么东西都不想吃,即使吃了也马上吐出来,非常难受,但是担心我会营养不良,就硬逼着自己吃东西。爸爸承担了所有的家务,让妈妈休息好。到八个月的时候,妈妈的脚肿得很厉害,奶奶就天天陪着妈妈,怕她会有意外。

生:……

师:是的,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家人就倾注了这么多的心血和汗水。妈妈只是碰到这点困难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准妈妈。

(观看准妈妈捡东西的录像。)

师:你看见了什么?

生:这位妈妈捡东西很困难,为了不伤害到肚子里的宝宝,需要侧着身子。

师:请你想一想,妈妈怀你的时候还会有哪些不便?

生:上楼梯、躺在床上翻身、穿鞋子等等。

师:这些不便你们能感受到吗?

生:不能。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体验。孩子们,我们要感受妈妈怀我们时的不容易,所以要用心体会。请大家同老师一起反背书包,假设这是妈妈肚子里的宝宝。现在“妈妈”要捡起掉在地上的东西,换上鞋子出门。你们注意要保护好自己肚子里的“宝宝”,千万不要让他受到伤害。

(学生同老师一起活动,模拟体验妈妈怀孕时的不方便。)

师:现在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非常累,腰很酸。

生:我们只是做了这么一点儿事就觉得很辛苦,我觉得妈妈太了不起了。

师:我们体验了,也采访了,妈妈怀我们的时候真的很不容易,当然还有家人的'辛苦。

师:那么他们又是怎样把我们带到世上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观看生孩子的场景片段录像,有几位孩子哭了。)

师: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吗?

生:妈妈生孩子的时候很痛,她全身都湿透了;奶奶很着急,还在祈祷;爸爸很担心。

师:对于这个问题,你们也采访过家人了吧!来,说一说。

生:我听爸爸说,当时我妈妈难产,有生命危险,护士小姐请爸爸签字的时候,他吓得脸色发白,手不停地抖,外婆在产房外急得哭了。等到我生下来后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生:……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生:(含着泪水)妈妈,您太伟大了,我爱您!

生:妈妈,我今后一定会听您的话!

生:……

师:孩子们,你们都说得很好,老师也有同感,我觉得生命是伟大的,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更伟大,我们确实应该感谢他们千辛万苦地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所以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生:身高是刚出生时的三倍左右,体重是刚出生时的十倍左右。

(先请两位学生上台展示,接着同桌互相寻找成长的足迹。)

师:在交流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很快乐,很幸福。

生:爸爸、妈妈。

生:爷爷、奶奶。

生:身边所有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人。

师:是的,是身边所有人的爱,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成长故事是什么?访问中,令你最感动的事情又是什么呢?请讲给你身边的同学听一听。

(四人小组交流。)

师:刚才,老师认真倾听了几位同学的故事,真的很感人。谁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上个学期的一天,放学后,朱春约我一起玩弹珠,我想时间还早,就同他一起玩了。妈妈在家里等我,见我没有按时回家,非常担心、着急。打电话给奶奶,奶奶说我已经走了,又打电话给外婆,外婆说我没有去过,找不着我,大家都非常着急,等我回家时,他们已经找遍了半个金华。我觉得自己真不应该。

生:有。(略)

师:孩子们,你们都读懂了父母的心,感受到家人抚育我们成长是很不容易的,体会到父母和家人对我们的牵挂和爱是无尽的。老师也是一位母亲,我也想同你们谈谈我的感受。前段时间,我的宝宝生病,需要输液,由于他人小,脉不容易找,要挂在头上,扎了五针才扎进去,扎好后,我已经是泪流满面了。当时我多么想代替孩子去承担这份痛苦。其实每一位父母、每一位亲人都是这样珍爱着我们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再来体会家人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感受其中那份浓浓的爱!

(播放歌曲,展现孩子同家人一起充满幸福的照片。)

师:孩子们,现在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生命仅仅属于你一个人吗?

生:(深情地说)不是!

师:还属于谁?为什么?

生:还属于爸爸、妈妈。因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付出了很多。没有他们,就没有我。

生:还属于爷爷、奶奶。他们一直很关心我。

生:……

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呢?

生: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生:我要保护好自己。

生:我要和爸爸妈妈快乐地生活。

生:……

师:孩子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不可复得.在我们的身边,车祸,煤气,洪水,地震……正无情地夺去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四川512汶川大地震夺去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在每一个生命失去的那一刻,你才会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海涅曾经说过:生命是珍贵之物,死是最大的罪恶,同时我们的生命凝结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很多人的爱和期望,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小组讨论得出:要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交通规则……..

同学们今天的就上到这里,回家后 把我们今天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容讲给家长们听。同学们再见!

护理教育学教案篇八

一、实践目的要求:

1、加深对幼儿教育理论的理解,形成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初步掌握幼儿 教育工作的规律,学习幼儿教育工作的方法。

2、获得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幼儿园教育现象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

3、能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培养教育实践能力。

二、实践学时分配:课外38学时

三、实践教学方式:

按照所学教材内容章节的顺序来安排每一章的实践活动,力求使实践活动跟进教育理论的学习。

四、实践教学教案:

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实践目标:

1、识记和理解幼儿教育学的概念和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意义。

2、了解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和历史上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实践内容: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识记了解幼儿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及幼儿教育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2、针对知识竞赛存在问题做课后作业:对绪论和第一章学习的内容进行提问设计。 实践准备:

中外幼教简史的知识准备,班委会共同拟订知识竞赛方案。实践方式:

在本班教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识竞赛、讨论法。实践课时:2课时 实践指导:

(一)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拟订知识竞赛的内容,由学习委员汇总。

(二)由学习委员组织竞赛活动;

(1)由学习委员交待竞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起点分为100分,分为抢答(每题加10分)、必答题(每一组2道题,每题20分,若弃权,由别组抢答,答错扣分)。题型为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

(2)竞赛活动开始:由学习委员主持和记分,按1234小组顺序出题,并按竞赛规则作答。(3)竞赛活动结束。

(三)小结竞赛情况及竞赛中出现的知识疑惑点、重点难点问题。

(四)提出课后继续巩固的方法:

1、到图书馆查阅幼教相关书籍;

2、上网查阅;

3、布置作业:整理所设计的知识竞赛问题和答案。 效果评价

1、巩固所学知识。

2、有效掌握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方法。

第二章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实践目标:

1、观摩幼儿园半日活动,了解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内容,分析教师运用了哪些教育活动的原则,并写下见习报告。

2、小调查:向幼儿园教师了解幼儿园为家长服务有哪些项目,形成见习报告。 实践准备:

与幼儿园联系,以取得幼儿园的支持与配合。实践方式:调查法、观察法、实践法 实践课时:4课时 实践指导:

(一)教师集中布置观察与调查的任务和要求。

(二)以5人为一个研究组,选择一个班级,运用课余时间调查并搜集这个班级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的制订。

要求:运用教育目标的理论进行分析,写出评价意见。

要求:记录活动的名称、地点、时间、具体的保教工作内容,教师教育行为、幼儿各种行为、师幼互动等,整理资料,分析该班老师贯彻或违背了哪些幼儿园教育原则,形成见习报告。

(二)见习后的指导

1、以小组为单位,研讨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工作情况,教师点评。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观形象,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

第三章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实践目标:

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和具体实施情况,并能运用理论分析幼儿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情况。实践内容:

1、小调查:走访幼儿园相关部门和教师,了解幼儿园体育工作的开展状况,包括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形成见习报告。

2、观摩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的情况。形成见习报告。

3、了解各班周计划表,分析其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情况。并形成习见报告。实践准备:与幼儿园联系并安排观摩的内容。实践方式:幼儿园见习,调查法、分析法 实践课时:4课时 实践指导:

(一)提出实践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下幼儿园见习: 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内容的实施情况。运用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分析所观摩的活动如何体现体、智、德、美的目标、内容和途径。(二)活动过程:

1、观摩早操、户外游戏、体育活动,并做好详细的见习记录。 要求:

a、观察幼儿园户外场地大小、器械材料、器械的设置、数量与种类,是否适合于全面锻炼,有无提供玩具材料,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

b、观摩体育课的要求:

a 教师对场地、器械材料的利用是否充分;集体游戏与个别分散活动的比例,总计活动时间及活动时间的有效利用率,能否掌握运动量;活动方法及器械材料使用有无创新、一物多玩等;是否提醒幼儿依活动情况着装,能否注意不安全隐患并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b 幼儿活动质量:幼儿情绪,兴趣、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行为习惯及遵守规则情况;是否会使用器械、玩具材料,是否会玩游戏,动作是否标准、协调,是否达到了锻炼要求;活动量适当与否;活动中能否注意安全。

2、搜集各班本周的教学计划表,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3、小调查:走访幼儿园相关部门和人员(后勤园长、保健医生等),了解幼儿园体育工作的开展状况,包括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幼儿园的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作好详细记录。 要求:调查报告要注明:时间、地点、目的、对象和范围、方式方法。

能有效地理解幼儿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并能初步运用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分析幼儿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途径。

第四章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 实践目标:

1、在了解幼儿园教育基本要素各内涵的基础上,能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观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儿童观、幼儿园环境观。

2、通过见习体会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能力,并能在专业学习中明确努力方向,自觉塑造自己,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践内容:

1、观摩教师在各种教育情景中的教育行为,分析和判断该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教育能力和技巧是否恰当,写下对幼儿教师教育素质要求的

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2、制订观察计划,选择个别孩子进行观察,并形成观察报告。

4、模拟教育情景,学习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巧。

实践方式:幼儿园见习,观察法、分析法、讲解法、参与培训法 实践准备:

与幼儿园联系,请业务园长介绍本园环境创设的经验和做法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培训历程。要求各班教师进行配合。实践课时:6课时 实践指导:

(一)布置见习任务,要求做好记录。要求不干扰幼儿园的正常工作。

(二)请园长介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经验和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培训历程。

(三)以小组为单位,观摩幼儿园某一班级的环境创设,向该班教师了解其环境创设的特点和功能,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 要求:

1、观察活动室的静态环境:具体描述活动室的结构、场地面积、家具放置、墙面布置(内容及位置高低)、游戏活动区域设置及玩具材料提供情况。

2、分析判断:活动室环境及其教育因素是否适合该年龄幼儿,是否有利于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实用性如何;环境是否对幼儿行为产生影响、如何影响。

(四)以小组为单位,观摩某班级教学或游戏活动,观察一个或一组孩子的活动。 要求:

1、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好观察的对象。

2、制订观察计划,计划中要写明:观察的目的、时间(包括起止)、观察对象(姓名、性别、年龄、班级)、观察内容等。

3、按照观察计划进行实际观察。

4、及时记录信息,整理资料;并进行评价和分析或体会,写一份观察研究报告。

(五)以小组为单位,观摩教师在各种教育情景中的教育行为,做好观察记录。 要求:

1、写明观察的时间(包括起止)、对象(性别、年龄、班级)、观察内容(观察教师对各项活动的组织过程:如教师如何提要求、介绍材料、建议玩法;教师如何创设可供活动的条件;教师如何引导幼儿与周围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等,以及教师的行为对幼儿的影响)。

2、分析和判断该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教育能力和技巧是否恰当,写下对幼儿教师教育素质要求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六)见习结束后,提交一份环境创设报告、一份幼儿观察记录。一篇教师教育行为观察报告。并选取部分张贴在幼教学习园地,或以小组为单位创编一份幼儿教育实践小报,进行分享交流。

(七)研讨活动:由教师描述不同的教育场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讨,模拟不同教育情境中的对话方式,学习师幼、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技巧。(此环节亦可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与学习内容同步进行训练。)效果评价:

形象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巩固了幼教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儿童观和环境观。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 实践目标:

了解幼儿园课程要素的基础上,能对各个不同的幼儿园课程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初步积累相关的课程方案和经验。实践内容:

1、小调查:走访幼儿园教师,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中小学课程内容有何不同?

2、通过参观幼儿园或网上搜索,搜集幼儿园班级的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具体活动计划,并分析各活动计划之间的关系。

3、搜集和阅读不同的课程方案,并进行初步的分析比较。 实践准备:

1、到幼儿园考察,了解该幼儿园课程编制的状况(请幼儿园业务园长介绍本幼儿园实施幼儿园课程和课改情况)。

2、收集各类幼儿园课程方案的资料。

实践方式:下幼儿园见习,实例分析法、讲解法、问题讨论法、实践法 实践课时:2课时 实践指导:

(一)提出见习程序和要求。

(二)集中听取业务园长介绍幼儿园课程实施和改革情况。

(三)观摩教学活动。

(四)了解各班教学计划情况,了解幼儿园课程实施情况;

(五)收集阅读各种课程方案,分析所见习的材料,分析比较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和改革情况。提交见习报告。效果评价:

1、直观理解幼儿园课程理论,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2、能对幼儿园的课程编制情况作出一定的评价。

3、了解幼儿园各种课程方案。

第六章

幼儿园教学活动 实践目标:

通过观摩和亲身实践等方式,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组织形式,初步形成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实践内容:

3、尝试设计各领域教育活动计划,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教学。实践准备:

1、事先联系好见习幼儿园及相关事宜,要求幼儿园准备2节教育活动以便集中观摩。

2、要求学生带上笔记本,作好详细的记录。

3、每人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布置相关教学场所,准备教具以便进行模拟活动。 实践方式:

实践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实践课时:6课时 实践指导:

(一)组织学生去幼儿园进行观摩。

1、教师提出要求:

(1)观摩活动时保持安静,不做杂事,不随意走动。

(2)在观摩活动的过程中,作好相应的笔记,为评价做准备。

(二)集中观摩幼儿园准备的教学活动。

(三)研讨活动:运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等)分析和评议所观摩的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情况。 评议指标:

1、目标是否达成。

2、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3、教育方法、手段是否有效。

4、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以幼儿为主体,是否体现师生互动。

5、活动中贯彻了哪些幼儿园教学原则。

(四)作业:提交一份整理过的教学活动观摩实录,并有评议小结。

(五)组织分散和集中的模拟教学活动:

1、选取各领域教学活动内容,试写教案并准备教具。

2、在本班教室以小组为单位(5人一组)选取一份活动方案进行模拟教学活动,各组应有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内容。 要求:

c、小组研讨和小组评分,并把评分和评价记录上交任课教师,作为作业的分数记入平时成绩。

3、集中组织进行班级试讲活动(从小组活动中选取2节活动,在幼教实验室进行): 要求:

a、请幼儿园配合,安排10名幼儿来班级参加学生的模拟教学活动,b、录像学生的模拟教学活动,作为授课参考资料存档。c、观看学生模拟教学活动,开展研讨活动。d、小结评议模拟教学活动的情况。效果评价:

1、直观形象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初步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技能。

2、学生态度认真,都能做好详细的听课笔记。

3、学生能运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理论初步学会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结构。

第七章

幼儿园游戏 实践目标:

在学习幼儿园游戏理论的基础上,以观摩、设计、实践的形式进行游戏活动的组织学习,初步感知教学游戏与创造性游戏的区别及组织要点,初步掌握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方法。实践内容:

1、观摩幼儿园各类游戏活动,初步感知教学游戏与创造性游戏的区别及组织要点。

2、按照观察项目的要求,观察、记录一个或一组幼儿在区角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并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有何意义?分析幼儿游戏的心理发展水平,形成见习报告。

3、选择一个幼儿文学作品,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游戏活动。

4、在幼教实验室使用物体结构的材料,学习结构物体的技能。

5、设计一个教学游戏活动计划,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游戏教学活动。 实践准备:

1、事先联系好见习园所,请幼儿园组织各类游戏活动的开展(包括教学游戏和区角活动的组织),并落实好相关事宜。

2、每人设计一个教学游戏,布置相关游戏场所,准备教具以便进行模拟活动。 实践方式:

1、去幼儿园观摩游戏活动的组织;

2、在本班教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游戏教学活动。

3、参与式讨论法、小组评议法、案例分析法、实践课时:4课时 实践指导:

(一)见习幼儿园游戏活动

1、分组观摩幼儿园大、中、小班的游戏活动。 要求:

a、观察场地大小、有无提供玩具材料,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器械材料的设置、数量与种类,是否适合于活动内容,有利于达到目标。,b、观察教师的指导:有无明确目的意识,内容安排是否合适,教师仪表着装,教师精神情绪状态与参与幼儿活动的情况;重点观察教师的活动过程和组织指导方法,教师如何指导幼儿游戏,能否在照顾全体的同时兼顾幼儿个别需要,要求是否及时明确,引导幼儿自选活动和使用材料情况,活动的组织及动静交替等。

2、观察幼儿在活动区角的游戏

要求:重点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言语、表情、动作,与人的接触频率,解决问题的过程等,并做详细记录。

3、分析评议所观摩的游戏活动,并形成见习报告。部分内容张贴在学习园地。

(二)模拟游戏教学活动:

1、在本班教室以小组为单位(5人一组)进行模拟教学游戏活动,游戏的种类自定,各组应有不同(表演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等)。

2、录像学生的模拟教学活动,作为授课参考资料存档。

3、观看学生活动录像,开展研讨活动。

4、小结评议模拟游戏教学活动的情况。 效果评价:

1、理论联系实际,直观形象理解幼儿园游戏的种类和实施情况。

2、能运用幼儿园游戏的理论分析评议所观摩的游戏。

3、学会设计幼儿游戏和初步学会组织幼儿游戏教学活动。

第八章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劳动和节日娱乐活动 实践目标:

1、学习运用理论分析幼儿园日常活动的工作内容,并加强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工作的方法和要求的认识。

2、初步形成幼儿园节日娱乐活动的组织能力。 实践内容:

1、观摩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分析在各个环节的活动中对教师的工作有哪些要求。

2、通过网络或图书资料搜集一个幼儿园节日娱乐活动的案例。

3、设计六·一儿童节的全园性活动的计划。 实践准备:

联系幼儿园做好配合工作:

1、各班的半日活动的组织;

2、请幼儿园老师介绍六·一节日活动的组织方法。实践方式:

观摩幼儿园一日活动、案例分析法、小组研讨法、讲解法 实践课时:6课时 实践指导:

(一)提出实践要求:

1、观摩内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内容和组织指导策略(晨间活动、教学活动、课 间操、游戏或户外活动、进餐活动、盥洗活动、睡眠活动、离园活动等)。要求:

a、记录活动的名称、地点、时间、具体内容、活动之间的过渡情况,教师教育行为、幼儿各种行为、师幼互动等。

b、对幼儿园的常规安排、教师的活动设计和教师的指导与幼儿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作出分析判断,在观察分析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

2、集中听幼儿园老师介绍节日娱乐活动的组织方法。

3、每人设计一个六·一儿童节的全园性活动的计划。

(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组合5人一组)到各班观摩幼儿园半日活动的内容和组织指导策略,要求做好记录。

(三)集中听取幼儿老师介绍节日娱乐活动的组织方法。

(四)整理一日活动记录,相互交流、分享见习收获。

(五)学习设计六·一儿童节的全园性活动的计划。

(六)提交作业:见习报告、幼儿园节日娱乐活动案例、六一儿童节活动计划的设计。 效果评价:

1、直观形象了解幼儿园日常活动、劳动和节日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2、学会设计节日活动计划。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实践目标:

关注幼小衔接问题,注重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初步形成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认知。实践内容:

1、小调查;走访幼儿园大班教师,了解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做法?并进行评价。

2、拟订一份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的计划。 实践方式:

练习法、调查实践法

实践准备:与幼儿园联系,请幼儿园大班教师配合进行学生的采访调查活动。实践课时:2课时 实践指导:

(一)提出实践要求:

1、听取幼儿园老师介绍幼小衔接工作的情况,要求做好相关记录。

2、拟订一份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的计划。

(二)以小组为单位(5人一组)走访大班老师,调查幼小衔接的情况;

(三)集中听取幼儿园老师介绍幼小衔接的情况;要求学生做好记录。

(四)整理分析记录,提交见习报告。

(五)学习拟订一份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的计划:

1、每人设计一份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的计划,要求写明参观时间、地点、人数、参观内容、参观过程的组织等。

2、分组介绍参观小学的计划。

3、小结。 效果评价

1、能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幼小衔接的内容和方法;

2、初步学会制定幼小衔接活动计划。

3、能分析幼小衔接的存在问题。

第十章

幼儿园教育评价 实践目标:

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评价内容和方法,初步形成评价能力。实践内容:

1、搜集幼儿园教育评价方案,分析其评价标准与评价项目之间的关系。

2、根据评价内容和评价项目,参观、评价幼儿园某方面的工作,并形成见习报告。 实践准备:

收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和幼儿园教育评价方案。本班教室。实践方式:讲解法、评价法、比较法等 实践课时:2课时 实践指导:

(一)提出实践要求:

1、运用幼儿园教育评价理论评价所收集的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和幼儿园教育工作案例或评价所观摩的教学录像活动。

2、可以小组共同讨论进行评价。

3、对所评价的教育教学活动写出评价意见。

(二)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进行评价教育教学活动的练习。

(三)分享评价结果。

请评价较好的小组说说如何评价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

(四)实践小结

1、教师评价学生的实践情况。

2、学生自评和互评。 效果评价:

1、学生能运用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理论评价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工作。

2、初步形成幼儿园教育评价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54594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