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博物馆的导游词 潍坊博物馆导游词(汇总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5 00:50:04
最新博物馆的导游词 潍坊博物馆导游词(汇总10篇)
时间:2023-09-25 00:50:04 小编:紫薇儿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一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您们的导游小王,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潍坊风筝博物馆。

潍坊风筝博物馆座落于潍坊市潍城区白浪河东岸,建于1988年,系全国第一座风筝专业性博物馆。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旅特色,馆顶以龙头蜈蚣为主要装饰物,空中俯瞰,似蛟龙遨游长空。馆内有大小展厅8个。

设有风筝馆,民俗馆,奇石馆,艺术家画廊等展馆。展现了从公元前5世纪春秋战国时的“鲁班风筝”至今的古今中外风筝的争奇斗艳,以及风筝对人类科学进步、增进友谊的贡献和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盛况。这里已成为国际风筝协会组织各国风筝爱好者切磋风筝技艺,交流感情,发展友谊的场所。

场馆屋脊设计风格独特,按照龙头蜈蚣风筝的形态,用陶瓷铺成,弧度极为夸张,加上孔雀兰琉璃瓦屋面的映衬,仿佛蛟龙遨游碧空。

展厅展有1000余只造型各异的风筝,包括软翅、硬翅、板子、桶类、串式和微型等古今中外的精品风筝,全面展示了风筝的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国际文化及其延伸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所独具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传播和弘扬风筝文化的艺术交流中心。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二

公元前221年,强大的秦国一统六国,秦始皇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制国家。车同文、书同轨、设三公、置郡县,古代中国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秦朝定都咸阳,在洛阳设立三川郡。经过短暂的统治之后,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汉高祖刘邦最初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洛阳从都城转变为掌控中原及东部地区的重要军事重镇。

西汉经过二百年的统治,由盛转衰,战乱四起。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国都定于洛阳。自此以后的曹魏、西晋和北魏也先后在洛阳建都,历时长达500多年。这一时期的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

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艺术繁荣,对外交流频繁,洛阳成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成为东方文明西传的源头。尤其是北魏时期,随着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及其一系列汉化政策,北魏国力臻于强盛,都城洛阳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京城和通达百国千城的贸易都会。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位于今天洛阳市以东15公里处。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从东汉修建以来,经过历代的修缮、扩建,城址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是近代以前全球最大的城市。

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古代都城的典型代表,上承周秦,下启隋唐,集中体现了各代都城的布局特点。表现出从先秦城市的非对称式不规则布局向隋唐都城中轴对称布局的过渡,是都城规划史上的重大转折性变化,影响后代都城规划达千年之久。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国家天文观测台——灵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官办学府——东汉太学等。汉魏洛阳城以其历史之悠久,之丰富,在中国古代都城中独树一帜,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录。

东汉时期,洛阳城大致为南北长而东西短的长方形。南北九里,东西六里,俗称“九六城”。四面共设城门12座,纵横24条大街。城内由若干个宫殿组成,宫殿布局分南宫和北宫,二宫南北对峙,中间以复道相连。南宫是皇帝接受群僚朝贺议政及国家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北宫主要是举行天子临朝,百官赐福,宴飨朝议的地方。

南、北宫以外城区,为各类官府、太仓、武库、商市所在地和达官贵人住宅。城南郊建有规模宏大的明堂、辟雍、灵台和太学等重要礼制和教育性建筑。东汉洛阳城两宫制度、礼制建筑独立成区的城市布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汉太学位于汉洛阳故城南郊,今偃师市大郊村一带,始建于东汉光武帝中元元年 (公元56年),是东汉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后屡加扩建,光武帝刘秀曾亲临太学视察,汉明帝刘庄还在太学亲自讲学。东汉时太学生最多时曾达到三万余人。东汉以后曹魏、西晋、北魏相继延设洛阳太学。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这里不断有石经残块出土。考古发掘表明,太学遗址规模宏大,面积达数万平方米,是古代中国规模最大、最早的国立大学。

熹平石经,我国最早的一部石刻经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大学者蔡邕等得到汉灵帝诏准后,以隶书体刻立石碑46块,内容包括《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立于东汉太学讲堂前,供太学生观摩。史称“熹平石经”或“一体石经”。后代也有石经立于太学或国子监,最为著名的还有曹魏“正始石经”和唐代“开成石经”,与“熹平石经”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石经”。

东汉刑徒墓铭砖,记录了为修建东汉洛阳城而死的刑徒姓名、刑名、部属、狱所名、死亡日期等。砖铭记载,刑徒墓地使用年代从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至永宁二年(公元121年)年初。东汉刑徒来自全国各地,绝大多数是男性青壮年,雄伟的东汉洛阳城建筑是他们劳动的结晶。

两汉时期,是中国道教发展成熟阶段。升仙思想在社会中广泛流行,“事死如事生”的丧葬制度已经在社会中形成。人们开始大量运用陶土烧制出的模型,为自己营造死后生活的世界。东汉墓葬随葬陶器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器皿随葬数量巨大,大批式样繁多的陶制建筑明器,可谓汉代陶器的代表。这些建筑明器,既有供人居住的宅院和楼阁,也有储藏粮食的仓房,以及舂米磨面加工粮食的作坊和饲养家禽家畜的圈舍等等。东汉建筑明器形象具体,结构严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建筑的高大,设计的精巧,装饰的富丽,是汉代地主庄园经济生活的缩影。

这件褐黄釉陶熏炉,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采用立体堆塑工艺,器盖部分以“勇士搏兽”为题材,塑造出一座猛兽遍布的山峰,形象生动、雄健。器座为一猛虎蹲伏于地,回首撕咬,生动逼真,尾巴还斜斜地搭在前面的爪子上,意趣盎然。

熏炉在汉代十分盛行,大多以金铜铸成,习惯称之为“博山炉”。汉代低温铅釉陶是汉代制陶工艺的又一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不仅降低了釉的熔点,而且使釉面增加了亮度,使铜、钛着色剂呈现出美丽的色彩。洛阳出土的低温铅釉陶常见有仓、壶、炉、罐、奁等专用于陪葬的模型明器,釉色多为黄、褐、绿三种。而熏炉以釉陶工艺制成则十分少见,这件釉陶熏炉出土于20xx年,系洛阳首次发现。

这件彩绘陶百花灯,是对道教“升仙思想”的最好的诠释。灯高92厘米,座径40厘米,由座、盘、枝和盏组成,灯座为喇叭形圈足,白地涂朱,绘黛色云纹。座上立有平底灯盘,盘中有一圆孔,灯柱插入其中。

灯座下塑有环绕的山峦,间有神态各异的人物及虎、狼、鹿、猪、狗、羊、猴、兔、蛙等动物。灯盘沿处有八个圆孔,交替插入四枝曲枝灯盏和四枝龙形饰件。在龙尾处坐一羽仙人,头戴冠,穿红色短裤。等距的灯柱均涂朱红色,三道凸箍与盘边、灯盏均涂以翠绿色。三道凸箍上有两层四枝曲枝灯盏,盏上插有火焰纹样花饰,枝上端坐四位红色羽仙人。灯柱顶端平放朱雀形圆灯盏。陶灯共有十三盏,十三枝灯争相辉映,绚烂华美。百花灯造型挺拔,稳重,五彩纷呈,它所塑造的神禽异兽,仙人跨龙等装饰性题材,反映了汉代社会“长生不老”、“羽化升仙”的道家思想,造就了一种人神共处,人神共乐的梦幻图景,令人叹为观止。

这件汉代解注瓶,是1954年洛阳西郊汉墓出土的。小口、圆腹、大平底。在腹部周壁有朱书符箓一道,符箓意义不解,符文后有“解注瓶,百解去(长?)如律令”九字。在墓葬中放置解注瓶的目的,不仅体现在希望墓主人的安宁不被邪魔侵扰,也体现在家人希望墓主人的灵魂安息不会返回阳世滋扰,所以解注瓶又叫“镇墓瓶”。而道教是我国的原生宗教,兴起于两汉,把老子所著《道德经》奉为主要经典。在西汉早期普遍信奉“清净无为”、“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即便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但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升仙思想还备受人们追捧。

自秦朝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而真正将铸币权收归国有,还是在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当时流通的钱币已经是圆形方孔的铜钱,称为五铢。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件铸造铜钱陶范。

两汉交替时期,政局混乱,王莽新朝曾经存在过17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王莽进行了五次货币改制,其铸行的钱币品种之多,币值之高,在世界货币史上都是罕见的。莽钱以其独特的造型,考究的铸造工艺,隽秀的文字以及诸多的千古之谜而倍受泉家、学者所青睐和推崇。其中金错刀“一刀平五千”,形制独特,不同凡响。

金错刀因其制作精致,形状奇特,自东汉以来就为世人所喜爱。著名科学家、学者张衡在《四愁诗》中曾以“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的诗句咏之。“金错刀”铜质精良,体泛银光。其钱文虽无垂针篆之挺劲,但其深厚质朴的篆录之意与厚重笃实的钱体浑然一体,遂有“钱绝”之美誉。

汉代伏人玉环1986年洛阳涧西出土。对角长12.7厘米,口径9.8厘米,整体呈现出鸡骨白色。外侧刻饰有爬伏四人。伏人脑后饰垂发髻,巨目大鼻,脊背高拱,四肢抱环,双腿呈鱼尾形。玉环在汉代使用较为普遍,或为佩饰,或为手镯,形制多样。这件伏人玉环雕琢手法和工艺造型十分独特,以四人伏于圆环之上,形态质朴,外方内圆,艺术效果十分理想。

洛阳汉代墓室中的壁画装饰,兴起于西汉早期,流行于东汉。墓主多为高官显贵或地方豪绅。目前洛阳已发现汉代壁画墓近20座,这些汉墓壁画内容丰富、手法娴熟,深刻地折射出汉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意趣。早期神灵、仙人内容流行,是汉初黄老思想的折射;中期反映儒家思想的历史故事和神学谶纬意识愈见盛行;至东汉时,反映墓主身份和仕宦经历的宴饮歌舞、车骑出行场面逐渐丰富,反映出从西汉到东汉人们由幻想迷信的心理转向现实生活的享受、炫耀,完全是人世间生活的再现。

斗兽纹绿釉陶壶,1978年洛阳收集。高45厘米。外表施深绿色釉。肩部半浮雕斗兽纹图案。图案分为两部分,一是熊面人与狮形兽相斗,二是骑马者拉弓射兽的场面。斗兽是汉代百戏中的一种,演员在表演时要化妆,戴上假面具。此壶浮雕中的斗兽者皆有假面具。浮雕斗兽纹在汉代出土文物中比较罕见。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专权,国家再次陷入分裂混占局面,魏、蜀、吴三国鼎立形成割据。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代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都洛共46年。公元263年,蜀为曹魏所灭。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西晋以洛阳为国都,前后共52年。

曹魏时期,社会提倡简朴之风,随葬品亦随之减少。洛阳涧西矿山厂内发现一座曹魏正始八年(公元247年)砖室墓,全墓由墓道、甬道、墓室、耳室等组成。墓室结构保存完好,随葬品较为丰富。尤其是墓中出土了制作精致的玉杯和稀有的铁帷帐架,其中铁帷帐架上刻有“正始八年八月”纪年字样,是曹魏时期极罕见的纪年墓葬之一。

西晋铜三轮鸠车,年洛阳偃师南蔡庄砖厂晋墓出土。高6.5厘米。三轮,车身为一昂首挺胸长尾鸠鸟,胸前有一牵行环鼻。腹中横穿铁棍为轴。轴头两端各有宽车辋车轮一只,身尾连接处下方有一不分辋辐圆轮。史书记载自汉代以来儿童“年五岁有鸠车之乐”,“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此墓出土的鸠车反映了汉代风习在晋代的延续。

狮形青瓷盂:西晋。1972年洛阳矿山厂出土。高8厘米。头作狮形,尾呈蕉叶状,颔下有须。项脊分披鬃毛,腹部两侧画有羽翼。脊上有直径三厘米的圆管,瓷狮昂首竖耳,四腿卷曲伏卧。造型灵敏精巧,施釉匀称莹润,是一件造诣高超的青瓷艺术品。

“晋归义胡王”金印,1973年洛阳孟津征集。高2.6厘米。印面呈正方形,驼形钮。印文“晋归义胡王”五字。归义,即归化、降顺。胡即指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晋归义胡王”是西晋时匈奴归化部落首领的封号。该印来自甘肃,系居住在凉州的匈奴归化后为晋武帝所封,是晋朝廷为了安抚少数民族,建立相互间的友好关系,以减少边疆战争的一种具体措施。这枚金印反映了西晋时期中国西北境内部族内迁、民族融合的历史事实。

北魏是来自东北大兴安岭的少数民族鲜卑人建立的政权。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自平城(山西大同)迁都洛阳。都洛共42年。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为中国大一统的多民族社会和谐共处的今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政策,他率先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要求鲜卑族官员穿汉服、说汉化,并纳汉族大臣的女儿为妃,推动了汉化改革进程。

北魏元巶墓位于洛阳老城区盘龙塚村。墓主元巶是孝文皇帝之孙,曾封常山王。其墓为带墓道土洞墓,墓内出土墓志、陶俑100余件,主要由镇墓俑、仪仗俑、伎乐俑、庖厨俑组成,它们簇拥着装饰华丽的牛车和鞍马,重现了墓主人生前出行时的奢华情景,尤其是主人乘坐的牛车,牛和车呈一体,从车厢前端格子栏下面伸出的车辕套在牛身上。牛呈拉车行走状。牛俑浑劲,脖颈肌肉下垂,牛身披饰革带,驾一双辕双轮车,车盖呈拱棚状,前后檐外伸,车厢两侧各刻一象征性假窗,车厢前孔呈棂状,后开门,车轮靠在车厢左右两边,牛四肢和车的两支柱立于托板之上。陶牛车造型写实逼真,这正是南北朝时贵族盛行的车乘,极富时代特征。

北魏彩绘陶昆仑奴俑,1965年北魏孝文帝之孙元巶墓中出土。高9.5厘米。俑并腿蹲坐作蜷缩状,右手抱头,左手横置双膝之上,埋头于两臂之间,仅露满头卷发。著红色衣裤,腰束带,足穿长筒皮靴,生动地塑造出一低头掩面缩成一团的异族形象,是北朝贵族官僚或富室家中外族家奴的一种。昆仑奴俑表现的是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或南洋、中亚地区黑人的形象,这件俑是公元五世纪北魏洛阳与西北及南洋中亚地区交流的见证。

魏晋时期中国青瓷有很大发展,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在成型方法上,除轮制技术外,还采用了拍、印、雕、堆和模制等技法。由于瓷器性能优于陶器,且烧制成本相对较低,逐渐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等等。这件莲花纹大瓷碗,取材重瓣莲花形象,釉色细腻,色泽温润,使整只瓷碗犹如一朵怒放的青莲。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繁荣和佛寺的众多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北魏王朝崇尚佛法,入主中原后,利用佛教作为其统治手段,把佛教定为国教,广为提倡,形成朝野贵贱皆崇佛的局面,佛教的发展在洛阳盛极一时。都城内外寺院林立,千百万人皈依佛教,至北魏晚期,洛阳城内建寺1367所,列刹相望,其中尤以永宁寺和龙门石窟最为豪华壮观。

永宁寺位于北魏洛阳城内城南郊,今白马寺东南约2公里处。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是北魏洛阳城内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寺院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01米,东西宽约212米,四周有夯筑围墙。永宁寺中心建筑为九层木塔,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据史书记载,木塔高“四十九丈”,折今136.71米。考古发掘表明,塔基高出地面8米,平面呈方形,分为二层,边长38.2米,高2.2米,内为夯土,四壁以青石镶包,台基四面皆置“漫道”,以供人上下。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时西域来洛阳的诸僧,住永宁寺者多达数百人。

永宁寺木塔毁于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因雷电引起的一场大火。新中国成立后,对塔基进行了科学发掘。塔基周围出土了大量与佛教有关的彩绘泥塑佛、菩萨、弟子和供养人残件,所有彩塑品皆泥质,除少数饰件为模制外,均系手工雕塑而成。这批泥塑形体虽然较小,但塑形之美,比例之准确,情态之传神,塑工之细腻,极为罕见,堪称中国古代泥塑艺术的杰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三

潍坊风筝博物馆位于潍坊市奎文区行政街66号,1989年4月建成。是目前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风筝专业博物馆。它占地1.3公顷,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造型选取了潍坊龙头蜈蚣风筝的特点,屋脊是一条完整的组合陶瓷巨龙,屋顶用孔雀蓝琉璃瓦铺成,墙壁铺白色马塞克。整个建筑设计风格独特似蛟龙遨游长空,伏而又起。

该馆设有综合馆、中国馆、潍坊馆、友谊馆等12个展馆,在约平方米的展室内,收藏了古今中外的风筝珍品以及有关风筝的文物资料2000余件,介绍了风筝的历史、分类、创新及潍坊国际风筝会、风筝界友好往来、潍坊市概况。

展览以1000余只筒式、板式、硬翅、软翅、串式五大类风筝精品以及300余件翔实的风筝文物资料为主,较全面、客观地体现了潍坊风筝所独有的题材广泛、造型优美、绘画精细、色彩艳丽的风格;介绍了构思大方、造型夸张、色彩对比鲜明、注重飞翔性能、研究价值较高的外国风筝;重现了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盛况;展示了在潍坊市委、市政府“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一决策指导下各行各业发生的巨大变化。1988年各国风筝组织推举潍坊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国际风筝联合会”成立。风筝博物馆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3万余人次,已成为潍坊市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四

洛阳博物馆,位于洛阳新区,比邻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博物馆目前免费对公众开放,游客在大门领票处领取参观券后,进入馆内参观。博物馆与主楼和辅楼组成,游客参观的主要是主楼内的展品。在主楼一层的入口处有电子浏览机,介绍了一些镇馆之宝,可以先浏览一下了解大概。

博物馆主楼共两层,一楼一般是通展,二楼是博物馆的精品展,博物馆的专题宫廷文化展也位于二楼,虽然一楼是通展,但展览的文物也会让你大为赞叹,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的独特地位,馆藏文物中自然不乏国宝级稀世珍宝。当你进入主楼游览时,可以从一楼的基本陈列《河洛文明》起步,从这里开始回眸洛阳千年古都文明变迁的历程,再前往二楼的《精品陈列展》和宫廷文化展等专题展览参观。

在洛阳博物馆内,你可以看到有着“中国第一爵”之称的夏代的青铜酒器“乳钉纹铜爵”,它虽然其貌不扬,然而它却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酒器;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这件青铜鼎以金银作为装饰,使用了鎏金、错金银等工艺,嵌金银对称和谐,装饰华丽;北魏时期的“泥塑人面像”,这座佛像虽然因为大火,原有的彩绘也损失殆尽,但这些却丝毫没有影响她的美丽;而唐代的三彩灯和三彩马,色彩鲜艳,造型独特,三彩灯的外形吸收了佛教艺术的内涵,三彩马在造型上遵循着“圆方圆”的传统构成法则,体现了唐帝国奔放向上的风范。

除了本地出土的文物外,洛阳博物馆还接受了一批故宫博物院调拨的珍品,所以你在这里还能观赏到来自故宫的藏品,如:尼泊尔风格的“鎏金铜观音”,这座佛像高越1米,体形较大而且坐姿较为罕见;还有“银鎏金宗喀巴造像”,造像的铸造、鎏金、錾刻、镶嵌等工艺都很精湛,材质又选用珍贵的黄金和白银,是清代皇室礼佛的佛像。

博物馆藏品的陈列位置有时会做调整,具体位置可现场咨询工作人员。游客还可以在博物馆的一楼租借讲解器或者聘请讲解员。讲解器(中英文)租金20元(3小时使用时限,每超过一小时,加收10元),押金300元;讲解员费用:20元/层(20人以内)。

看过“洛阳博物馆导游词”的还看了: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五

洛阳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地方性的综合历史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是洛阳唯一的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洛阳博物馆

导游词

,欢迎参考!

洛阳博物馆位于新市区中州路,建于1958年,是一座琉璃瓦装嵌的民族形式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展厅大楼展览面积35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洛阳博物馆基本陈列为《永恒的文明——洛阳文物精品陈列》,展览共分史前时期、夏商时期、两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宋时期五大部分,集中展现了洛阳地区建国以来发掘出士的各类文物精品1000余件。其中在展品方面重点突出了五万年前的大象化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汉魏时期的彩绘陶器及百戏俑、隋唐时期的彩绘乐舞俑和釉色鲜艳、形态各异的唐三彩等。其中的夏代青铜爵、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北魏时期陶塑、唐代的三彩灯、三彩马堪称国之瑰宝。

洛阳博物馆以其数量巨大,跨代久远,种类丰富,品位高超而享誉中外,其中仰韶、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夏、商玉石器、两周青铜器、汉魏彩绘、唐三彩、宋瓷等多是稀世珍宝,并极具地域特色,在中国文物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洛阳博物馆位于古都洛阳市中心繁华地段,西临王城公园,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洛阳唯一的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

洛阳博物馆以其数量巨大,跨代久远,种类丰富,品位高超而享誉中外,其中仰韶、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夏、商玉石器、两周青铜器、汉魏彩绘、唐三彩、宋瓷等多是稀世珍宝,并极具地域特色,在中国文物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推出的《永恒的文明洛阳文物精品陈列》由史前时期、夏商时期、两周时期、汉魏时期和隋唐时期五大部分组成,展示文物珍品近千件。 其中在展品方面重点突出了五万年前的大象化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汉魏时期的彩绘陶器及百戏俑、隋唐时期的彩绘乐舞俑和釉色鲜艳、形态各异的唐三彩等。其中的夏代青铜爵、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北魏时期陶塑、唐代的三彩灯、三彩马堪称国之瑰宝。

洛阳博物馆,位于洛阳新区,比邻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博物馆目前免费对公众开放,游客在大门领票处领取参观券后,进入馆内参观。博物馆与主楼和辅楼组成,游客参观的主要是主楼内的展品。在主楼一层的入口处有电子浏览机,介绍了一些镇馆之宝,可以先浏览一下了解大概。

博物馆主楼共两层,一楼一般是通展,二楼是博物馆的精品展,博物馆的专题宫廷文化展也位于二楼,虽然一楼是通展,但展览的文物也会让你大为赞叹,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的独特地位,馆藏文物中自然不乏国宝级稀世珍宝。当你进入主楼游览时,可以从一楼的基本陈列《河洛文明》起步,从这里开始回眸洛阳千年古都文明变迁的历程,再前往二楼的《精品陈列展》和宫廷文化展等专题展览参观。

在洛阳博物馆内,你可以看到有着“中国第一爵”之称的夏代的青铜酒器“乳钉纹铜爵”,它虽然其貌不扬,然而它却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酒器;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这件青铜鼎以金银作为装饰,使用了鎏金、错金银等工艺,嵌金银对称和谐,装饰华丽;北魏时期的“泥塑人面像”,这座佛像虽然因为大火,原有的彩绘也损失殆尽,但这些却丝毫没有影响她的美丽;而唐代的三彩灯和三彩马,色彩鲜艳,造型独特,三彩灯的外形吸收了佛教艺术的内涵,三彩马在造型上遵循着“圆方圆”的传统构成法则,体现了唐帝国奔放向上的风范。

除了本地出土的文物外,洛阳博物馆还接受了一批故宫博物院调拨的珍品,所以你在这里还能观赏到来自故宫的藏品,如:尼泊尔风格的“鎏金铜观音”,这座佛像高越1米,体形较大而且坐姿较为罕见;还有“银鎏金宗喀巴造像”,造像的铸造、鎏金、錾刻、镶嵌等工艺都很精湛,材质又选用珍贵的黄金和白银,是清代皇室礼佛的佛像。

博物馆藏品的陈列位置有时会做调整,具体位置可现场咨询工作人员。游客还可以在博物馆的一楼租借讲解器或者聘请讲解员。讲解器(中英文)租金20元(3小时使用时限,每超过一小时,加收10元),押金300元;讲解员费用:20元/层(20人以内)。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六

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馆前院,也就是文庙,文庙就是孔庙,现在仍保持着孔庙建筑的格调。

西安碑林,以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

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历经900多年的历史,由孔庙和碑石陈列室、石刻艺术室组成,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艺术宝库。

该馆藏石3000余方,现展出的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分别陈列在6个碑廊、7座碑室、8个碑亭中。

1961年西安碑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请大家尽情地欣赏一番碑林的艺术精华吧。

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馆前院,也就是文庙,文庙就是孔庙,现在仍保持着孔庙建筑的格调。

大家已经看到博物馆门外南墙上,有两个苍劲有力的描金大字“孔庙”,是由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晖所书。

请大家看这个牌坊,它叫“太和元气坊”。

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进入孔庙应先经过“太和元气坊”,但因为“太和元气坊”的南面是城墙,不便人们出入,所以在东西两面开了供人们出入的“礼门”和“义路”。

中间有座是半圆形的池子。

这就是泮池。

在封建社会,只有考上秀才方可进人孔庙朝拜,并在泮池洗笔。

各位游客不妨也以秀才的身份,沿祭孔的路线,感受一下秀才祭拜的仪俗。

接着进入棂星门,这也是孔庙的第二道门。

门额刻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

有三门,每到祭孔大典时,中门只能进出主祭人员或最高官员,一般官员走西门,东门是其他人员出入的。

戟门,又称仪门,是进入孔庙的第三道门。

这是古代孔庙陈列兵器用的,两侧室则为祭孔人员熟悉仪规和整理衣冠而设。

好了,关于孔庙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

现在请大家随我看两件国宝级文物,它们分别是唐景云钟和大夏石马,现立于戟门内的左右两侧。

唐景云钟因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而得名。

此钟重约6吨,是我国古代最大的铜钟之一。

钟身最顶端蹲有蒲牢,传说它是龙的九子之一,因善鸣,所以伏于钟顶。

钟上铭文共292个字,是唐睿宗李旦所撰写的,主要描述道教的神秘玄妙和对景云钟的赞语以及钟的铸造经过。

铭文外,钟身分别布着雕刻精美纹饰及32枚钟乳,既装饰了钟表,又起到调节音韵的作用。

这座钟移被选入世界名钟之列。

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第一声钟响,即是景云钟钟声的录音。

这是一件唯一有大夏记年的文物,称为“大夏石马”。

大夏即为大夏国,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族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国家,拥有陕西北部和内蒙部分地区。

赫连勃勃命其长子赫连镇守长安,这匹马便立于赫连璝的墓旁,便是大夏国铁骑神骏征战南北的纪念与见证。

石马由整块石料雕刻而成,肌肉丰满,马腿间有两组石柱,使马站的很稳,这也是它从战火纷飞的年代保存至今的原因之一。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西安碑林广场。

请大家看!这通碑叫《石台孝经碑》,碑石之林中的迎客第一碑,是馆中最大、最华丽的碑石。

碑石立于碑厅之中,整个巨石又立于三层石台之上而得名。

碑厅上有林则徐手书“碑林”。

石台孝经碑文是由唐玄宗亲自书写孝经并注释,阐述了封建基本伦理—孝道,将孝敬父母和忠于君王联系起来,提倡“事君如事父”的思想,以维护封建统治。

碑高六米,由35方青石组成。

题额是唐肃宗李亨用篆书写成的“大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注孝经台”。

这是《开成石经》。

在雕版印刷没发明之前,为避免学子们传抄错误以及便于校对,唐文宗开成年间,特刻石经为范本,其内容包括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的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及《孝经》、《论语》、《尔雅》等十二部儒家经典,共刻114石,均两面刻字,总计65万多字,被誉为最重、最大的一部图书,具有“石质图书馆”之称。

清代又增补《孟子》,也称13经。

《石台孝经》刻成后最早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唐昭宗时,朱温胁迫昭宗东迁洛阳,唐长安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便将《石台孝经》迁到城内的文庙。

北宋元祐二年,陕西运转副使吕大忠又将石台孝经、开成石经及一批重要碑石移至“府学之北墉”,即西安碑林现址,使之成为西安碑林的第一批文物,奠定了西安碑林的发展基础。

碑林第二展室集中展出了唐代的一批重要碑石。

我们知道,唐代是政治、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时期,书法艺术在这一时期也达到鼎盛,拥现出一批著名的书法大家和书法作品,在这里,您可以尽览唐人的'书法,感受时代的气息。

这座碑石叫《皇甫诞碑》是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的代表之作。

欧阳询树立了楷书在笔法与结构上达于极则的标志,人称“结构大师”。

颜真卿是盛唐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被喻为楷书第一人。

他一生为人刚毅正直,最后为维护唐朝统一,以身殉国,被人尊称为“颜鲁公”。

他一生留下来的书法作品有70多种,在西安碑林,陈列的颜真卿真迹有6处。

其字丰满,粗细搭配均匀,颇具整体美,如人筋脉,极有弹性,人称“严筋”。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通碑石便是颜真卿44岁时书写的多宝塔碑,是他现存作品中时代最早的一件,历来都是人们学习楷书的范本。

《颜氏家庙碑》是颜真卿72岁时为纪念他的父亲而立的家庙碑。

通篇文章三千多字,他追求着质朴无华,宁拙毋巧的书法艺术风格,具有一派返朴归真的苍茫气象。

可以说,颜真卿的楷书正是通过书写《颜氏家庙碑》而达到了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境地。

下面看到的这通碑石是晚唐楷书大家柳公权所书写的,叫《玄秘塔碑》。

柳公权经历了唐代的三代皇帝,书法名气褒扬于天下。

相传唐穆宗曾问柳公权:“笔何尽善?”他回答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便是被传为佳话的“笔谏”。

其字里行间透着宁折不弯的气概,人称“柳骨”。

这通碑叫《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在历史文化与书法艺术上具有双重意义的名碑。

当年唐太宗为玄奘所翻译的佛经亲自写好序文之后,玄奘的弟子怀仁和尚决心将圣教序的内容用王羲之的行书集结而成。

于是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从所看到的王羲之的行书中细细拼凑,并注意使之有一气呵成之感,有些字实在无法找到,他便不惜以千金求购,终于集成这通碑的碑文,故而又称千金贴。

眼前这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泛称。

景教是基督教中一派的中国称呼。

碑石记载了这一教派入中国传教情况及景教的教旨、教义、教规,据说今天在国门以外已有几块“景教碑”的复制品,而唯一的真品依然幸存于西安碑林,成为了解与研究中国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最珍贵的实物见证。

来到碑林第三展室,您可以见到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但最有代表性的是草书。

这通碑石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书写的,叫《肚痛帖》,为张旭草书的代表之作。

张旭是狂草书体的鼻祖,其字体气势连贯,自由畅达,洒脱奔放,神奇飘逸。

张旭嗜酒如命,每喝必醉,而且往往酒后呼喊奔走、奋笔疾书,兴奋至极时甚至用头发蘸墨书写,状态几近颠狂,所以被人们戏称“张颠”!

怀素是张旭之后又一位草书巨匠。

怀素从小家境贫困,便出家当了和尚,但他自幼喜欢书法,并刻苦练习,由于家境贫困,无钱买纸,便在院里种满了芭蕉树,用芭蕉叶代纸练字,练秃的毛笔埋成了土丘,他称之为“笔冢”。

怀素虽为和尚,但喜欢喝酒,并乘着酒兴挥笔作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因此便有了“狂素”之称。

碑林第四展室主要陈列着宋至清代一些著名碑石,而且内容丰富,雕刻精美。

这是一方奇妙有趣的碑石,叫《关帝诗竹图》。

它将文字与绘画融为一体,因此又称“藏诗画”,碑石上刻绘着一杆风竹和一杆雨竹,而细观竹叶,却是由一首五言绝句组成:“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碑林第五展室以清代碑石居多,而且内容较为专业,为研究当时社会和地方史,特别是碑林与文庙的发展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虎”与“寿”字都出自马德昭之手。

均是一笔书写,笔势飞动,神气十足。

碑林第六展室陈列的大部分为清代人的诗词歌赋,其中不乏大家之作。

赵孟頫的《游天冠山诗碑》及林则徐及《游华山诗》等都是非常珍贵的碑石。

碑林第七展室陈列的是被称为“法帖鼻祖”的《淳化阁帖》。

《淳化阁贴》是历史上一部著名的法帖。

“淳化阁贴”共十卷,前五卷为历代帝王名臣的法帖。

后五卷主要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墨迹。

原帖刻成后毁于火。

《淳化阁帖》对我国古代书法名迹的摹录和广泛流传起了积极的作用。

《淳化阁贴》现存多种版本,唯陕西本刻石最齐全。

碑林的后半部分是石刻艺术室,分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部分。

最大的石刻是这件献陵石犀,重达十吨,来自于唐高祖李渊献陵。

原是东南亚一带的圆帽犀,现已灭绝,在初唐时期林邑国(今越南)向中国进献的活犀,所以说这件石犀应视为中外友好往来的纪念物。

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昭陵六骏,六骏是李世民在开国战争中曾经骑过并且壮烈战死的六匹战马。

将六匹战马采用高浮雕的形式雕刻在整块岩石上,立于昭陵司马道上以示纪念,这充分显示出李世民对六匹战马的深厚感情,同时展示着大唐创业的艰难历程。

六骏浮雕刻于唐贞观十年(636),由闫立本主持雕刻而成,昭陵六骏气势恢宏,形象传神,刀法洗练,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品中的杰出代表。

遗憾的是,作为国宝级文物,六骏浮雕中最精美的“飒露紫”和“拳毛騧”早在1914年已被盗运到海外,现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件也都被割裂成数块,多有残缺,令人惋惜。

游人至此,每每感叹,望六骏能够早日在故乡团圆。

这尊唐代菩萨像的头部和双臂都已残缺,因而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使宗教造像尽量地人格化、生动化,这正是唐代宗教石刻的独特之处,而这尊断臂菩萨像又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

介绍到这里,您的碑林之行即将结束了,希望这次游历,能增进您对中国古老文化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此同时,能使您真切为我们的民族感到自豪和荣耀。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七

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物品与文明,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勤劳与智慧。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洛阳博物馆河洛文明展史前部分

导游词

”,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我们首先看到的第一个展柜中展示的是一件距今约十万年前的象牙化石,它长2.4米,是1959年洛阳修中州渠时发现的,保存得十分完整。它属于生活在距今5万——20万年前纳玛象的象牙化石。

右边还有一截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化石,以及鸵鸟蛋和水龟化石,证明在远古时代,洛阳地区生长着高大的植被,生活着各种动物,非常适合原始人群在这里进行采集和狩猎等生产活动。20xx年在洛阳栾川孙家洞遗址发现的直立人下臼齿化石,和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同处于一个时期,填补了我国中原地区人类发展的空白,也证实了早在七十万年前,洛阳的先民们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1994年南昌路中亚大饭店出土了一具非常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经复原长5.7米,高2.8米。古菱齿象躯体雄伟庞大,两根门齿粗壮,生活在距今3到5万年前地质时期的更新世晚期。中原一直以来都与大象关系密切,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周、乃至两汉时期,中原地区发现的古代遗存中都有大象的形象出现,河南省的简称“豫”字的右半边,就是一个“象”字。

从1920xx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开始,中国考古学界就在一步步的证实了中国大陆有着属于自己的新石器历史。洛阳地区分布着迄今为止所发现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类型的遗址。

裴李岗文化,因1977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属于距今约8000-7020xx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类型。裴李岗文化以农业为主,饲养猪、狗等家畜,兼营渔猎和采集,显示出定居农业村落的特色。生产工具仍以石制工具为主,以石磨盘和石磨棒为代表性器具,它是进行粮食加工的工具,为粮食、谷物脱壳使用的。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也是最为繁盛的时期,因最早发现于豫西地区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是原始社会由繁荣走向分化、逐步趋向文明社会的时期。仰韶居民喜爱在河谷阶地上营建聚落,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仰韶先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饲养家畜,兼营采集、狩猎、捕鱼等经济活动,还从事制陶、治玉、纺织等多种手工业活动。尤其是当时制陶工艺已相当成熟,流行泥条盘筑法和彩陶制品,彩陶是仰韶文化的标志,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原始艺术形式。

小口尖底瓶为汲水工具,1959年洛阳孙旗屯遗址土。其腹部两侧有双环可系绳,汲水时手提绳子将尖底瓶置入水中,瓶会自然倒入水中,注满水后,瓶体就会自然朝上直立起来。它是原始人掌握重心转移原理的经典之作,也有一说认为它是作为葬具使用的陶器。

伊川缸因1959年首次在伊川县发现而得名。为仰韶文化较为典型的彩陶葬具。最具代表性的一件,就是图板上所展示的绘有一幅颧鱼石斧图案的伊川缸,为1980年临汝阎村遗址出土,通高47厘米。左侧为颧鸟衔鱼,右侧为带柄的石斧,颧、鱼很可能代表古人崇拜的神灵,斧表示武器或者劳动工具。原始画师为表现鹳的轻柔白羽,将鹳身涂白色,石斧和鱼则以简练、流畅的粗线条勾勒出轮廓再填充色彩,犹如后世中国画"填色"画法,被认为是中国画的雏形。今天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陶火种器,是古人用来储存火种的工具。火在原始人的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用来取暖、烹煮食物、开辟田地,当时人们取得火种十分困难,在不使用时把火苗储存起来,继续使用就十分的方便。同时证明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正在一步步增强。

彩陶罐,容器,1959年偃师市灰嘴遗址出土。该器红胎细腻,它与常见的彩绘陶器不同是以红彩描出网状纹及羽状纹,极为罕见,别具一格。

龙山文化因1920xx年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发现而得名,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较广泛的文化类型。龙山文化时期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不仅农具种类繁多,而且已经出现稻、黍、粟、小麦等农作物,人们的饮食生活有明显的改进。制陶业有明显的进步,普遍使用了轮制技术。

黑陶镂空高柄豆,盛食器,形制规整,造型典雅。下方的喇叭形托柄,装饰圆形镂空图案,上方为一托盘。豆形器,是古人用来盛放食物的容器,商周时期逐渐成为专门盛放肉酱和腌菜类佐味品。豆形器得名于甲骨文中的“豆”字,古人将食物放置盘中,席地而坐,下方的高柄将托盘垫高,方便取食,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

骨针,缝纫工具,洛阳市东郊西吕庙遗址出土。共两件,一件长10.8厘米,另一件长3厘米。两件骨针出土时皆装在长13.5厘米、以动物肢骨制成的骨管中。骨针的形制与今天的钢针没有区别,可见原始人制作加工工艺之高超。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丘陵地区,属黄河流域。自古被称为“天下之中”、“九州腹地”。这里气候适宜、河流密布、山川纵横,又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的美誉。古时人们将山南水北的地区称之为“阳”,洛阳正是恰好处于洛水之北、邙山以南而得名。

洛阳,古称河洛,指的是黄河与洛河交汇处的这一片区域,作为华夏文明起源之一的河洛文明正是诞生于此。“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洛阳是中国历代王朝建都之地。从入口处一直延伸到前沿的中轴坐标线上,就向我们展示了曾经在洛阳建都的十三个王朝,它们依次是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在洛阳建都时间长达一千五百多年,可以说,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之一,有“十三朝古都”之美誉。

儒学奠基于此、道教发源于此、佛教首传于此、玄学繁盛于此、理学开创于此,厚重的历史给洛阳留下了数之不尽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面前看到的这一幅河洛地区古代都城形势图上,就像我们展示了这十三个朝代遗留下的都城遗址。

沿洛河东西绵延三十公里的范围内,依次分布着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和东周王城遗址,它们的分布范围如此之密集,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罕见,在史学界有“五都荟洛”之称。

古都洛阳用不曾间断的时间脉络向我们完整的展示了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10世纪之间的中国历史,无怪乎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曾经这样由衷的称赞过“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收藏上自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的历代文物数十万件,尤以时代蝉联的历代典型青铜器及唐三彩著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洛阳博物馆位于洛阳隋唐里坊区内,北临洛浦公园,南接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现设立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保卫科、宣教部、三产开发部。洛阳博物馆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下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

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体现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内涵和特色。博物馆整体建筑气势恢宏,设施先进、功能齐全。20xx年2月建成,并先后成功举办了“世界邮展”,“秦汉罗马文明展”、“大遗址保护成果展”、“中国古都文明展”和“洛阳珍宝展”几个大型展览,赢得了国内外来宾的广泛赞誉。

洛阳博物馆新馆20xx年4月16日全面开放。现举办有大型基本陈列“河洛文明”和“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古代石刻展”、“书画展”六大专题陈列。展览面积1.7万平方米。

《河洛文明展》分为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时期和五代北宋时期五大部分。以夏代都城、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为主线,洛阳出土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为载体,以时间为顺序,整合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考古发现、重要历史事件、著名史迹、科技发明等,以现代化、艺术化、人性化的陈展形式,全面展示洛阳十三朝古都的辉煌历史,突出了“河洛文明”作为中华文明象征的特殊历史地位,被评为20xx年全国十大精品陈列。

《唐三彩展》选取洛阳历年来出土的唐三彩精品150余件/组,较全面的展现了唐三彩艺术的瑰丽风韵。

《洛阳珍宝展》主要展示洛阳出土的二十一件文物珍品,使人们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了解古代工艺之精湛、领略河洛文化之厚重。

《汉唐陶俑展》展出400余件洛阳出土历代代陶俑,集中地展示汉俑的古拙、晋俑的拘谨、北魏陶俑的清秀、唐俑的丰美,较系统地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为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洛阳古代石刻艺术展》选取洛阳出土石刻近百件,分为石刻造像、碑碣墓志两大部分,较全面展示洛阳不同历史时期的石刻艺术成就。

《书画馆》展示以明、清及近现代作品为主,藏品包括王铎、吴昌硕、何绍基、査士标、任伯年、翁同龢、康有为、齐白石、于右任等书画大家,笔墨精到、意蕴悠然。

《宫廷文物馆》则是以馆藏文物为基础,系统地真实再现了清代宫廷的日常生活起居和佛堂等场景。

洛阳博物馆新馆已成为洛阳的地标性建筑,它的开放成为传承河洛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展示城市内涵和传播真善美,发挥了重要作用。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八

昆虫是地球上最繁盛的动物,目前已发现的昆虫约有80万种,其种类比别的动物加起来还要多.古罗马作家普林尼曾赞叹道:大自然从未在任何其他作品中展现出如此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想走近这个奇妙的世界吗请与我们同游上海昆虫博物馆.

上海昆虫博物馆坐落在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枫林园区)内.从入口步行约100米后右拐,即可见到一幢白色建筑物.底下两层楼是参观区,对游客开放.一楼共有两个相连的展区,分别为昆虫生命厅和昆虫世界厅.

在进入昆虫生命厅之前,我们首先要穿过一条"时空隧道".隧道两边的解说牌向你讲述了地球生命的漫长演化过程.从中我们知道,原始昆虫诞生在4亿多年前,其出现时间远远早于恐龙. 请注意隧道左侧那张编号为102的古蜻蜓照片.从图片中的化石上推断,它的翅膀伸展后约有80厘米长,这表明古代一些昆虫的体型要比现在大很多.隧道尽头陈列的那组昆 虫化石能满足你的好奇心,让你知道古代的昆虫究竟是什么模样.

休息一下,让我们进入第一展区——昆虫生命厅. 时空隧道位于昆虫生命厅中央,把展厅分割成了两个部分.先让我们参观"时空隧道"

的左侧展区.一路走来,你右边的展台里陈列着很多标本,依次展示了各种昆虫的口器,眼睛,触角,翅膀和足.展台旁边还有几台昆虫器官模型,只要按一下模型上的银色按钮,它们就会模拟昆虫器官的各种活动.

展区的左边以照片为主,它们一一列举了昆虫王国中的各种明星.例如,最古老的昆虫蜚蠊(俗称蟑螂),昆虫中的跳远冠军跳蚤,跳高冠军黄条跳甲,飞行能手蝗虫等等.展区的尽头集中展示了各种昆虫(包括白蚁,胡蜂,黄刺蛾)的巢穴和栖息环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墙角的蚁穴模型.通过它,你可以一睹蚂蚁的地下宫殿.模型操作板上有一排按钮,分别对应门卫室,粮仓,工蚁室,蚁后室等.按下一个按钮,对应的穴室就会被灯光照亮.

防御等.

虫标本和照片.尤其推荐你关注一下位于竹节虫目展台的一件中华丽叶虫修(展品编号207)标本.中华丽叶虫修("虫修"读xiu)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昆虫,分布在西藏.因为它酷似植 物的叶片,所以人们通常叫它叶子虫.

位于该厅中央的展台上,单独陈列了蛾和蝴蝶的标本及照片.在这里,你能看到世界上最美丽的蛾——太阳蛾(展品编号211)和我国唯一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蝴蝶——金斑喙凤蝶(展品编号214).太阳蛾是一种有毒的昆虫,它来自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其翅面中有玫瑰红的斑纹,就像辉煌的落日.金斑喙凤蝶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蝴蝶,雄蝶的翅面呈翠绿色,其后翅中央有一块大型金黄色斑.

休息一下,让我们上楼继续参观. 二楼有两个相连的展区,分别是昆虫与人类厅,以及昆虫文化厅. 昆虫与人类厅主要介绍与人类有关的昆虫,包括益虫和害虫.大厅的中央有一个活体展示区,这里不但饲养着为人熟知的四种昆虫:蚕,蝈蝈,蟋蟀和蟑螂,还有一种平时很难注意到的小家伙——竹节虫.竹节虫和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华丽叶虫修一样,都属于拟态昆虫.它的整个身体就像是一根竹子或树枝,一般雌虫比雄虫更粗大.由于在饲料中加入了色素,这里饲养的家蚕能吐出黄色和红色的蚕丝,这种技术目前还没有投入大规模机械生产.活体展示区右面的一组展品,集中介绍了使人类受益的昆虫.沿着脚下昆虫标记的指引,你将依次看到蜜蜂标本和养蜂工具,蚕和丝绸制品,以及能食用的昆虫.值得一提的是,"食用昆虫区"展示了不少与昆虫有关的中药,其中就有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简称虫草,是由真菌在吞噬了虫子的五脏六腑后,寄生在虫子留下的躯干内形成.紧接着"食用昆虫区"的是"昆虫与仿生"展台.这里有一面模仿苍蝇复眼原理的镜子(展品编号317),透过它,我们能亲身体验同时看到许多相同物体的感觉.

接下来,让我们走到活体展示区左面,继续参观.这里集中介绍了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包括白蚁,蟑螂,松毛虫和棉铃虫等.在白蚁展台旁边,你能看到采自"楼兰古尸"头发上的虱子(展品编号326).它距今约有388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虱子.

最名贵的蝴蝶——被誉为"光明女神"的海伦娜闪蝶(展品编号417),其单只标本售价高达36万元.它生活在南美洲热带雨林,其雄蝶能在不同的光线和视角下,闪耀出浅蓝,天蓝,紫蓝等多种绚丽色彩.

再让我们来看看陈列在展厅左侧角落里的饲虫用具.这里有养蝈蝈的虫盒,养黄蛉的虫笼,专供蟋蟀格斗的斗格,甚至有蟋蟀专用的迷你棺材.在饲虫用具展台的旁边,悬挂有三幅蝶翅画.它们全部由产于巴西的闪蝶翅膀制成,十分珍贵.

结束了各展厅的参观后,如果你还意犹未尽,可以去博物馆大楼后面的多媒体播放厅互动实验室走走.多媒体播放厅可容纳100人,放映针对各个年龄层的昆虫科教片.互动实验室里有40台光学解剖镜,可帮助我们轻轻松松地看清各种小型昆虫标本.观看科教片的同时,再仔细想想今天的收获,对照手中的学习单,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呢。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九

车行前方就是古墓博物馆了 现在我向大家讲一下参观时的注意事项:

结束语:以上说讲的六个墓葬,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从今天所参观的墓葬陈列中,我们对洛阳乃至中原地区的古墓葬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其中所反映出古墓文化特色也有了清晰的认识 归纳起来简单的说就是:

1 不同时期的墓葬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和强烈的宗法伦理观念

2 事死如事生 的法则经久不衰

好了,对古墓博物馆的讲解到此结束 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十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大家会写南京博物院的

导游词

吗?以下是南京博物馆导游词,欢迎阅览!

各位游客,欢迎您来到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参观。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于xx年8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它是一座系统反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科举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以江南贡院历史遗迹为基础,在修缮和保护明远楼、飞虹桥等遗存的前提下建设而成。目前,博物馆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地下科举历史展陈区、明远楼遗址保护区、南苑科举文化体验区。

科举是古代中国,通过设科考试选拔优秀人才的选官制度。明清时期,中国有两大科举考场,一个是北京的顺天贡院,另一个就是南京的江南贡院。而从这里陆续走出的诸多名人更令位于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蜚声宇内,一度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科举考场。

穿过江南贡院牌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一方墨池。汇墨成池的设计理念也正包含了中华上下千年来源源不断的民族文化。穿过墨池,我们就来到了明远楼遗址保护区。您现在看到正前方的这座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就是明远楼。明远楼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三年,昔日它曾是江南贡院的中心建筑,也是最高建筑。考试期间,监临、巡察等官员登楼而望,目光如炬。以防止考生骚乱、作弊。

在明远楼的东西两侧,整齐排列着的就是号舍。号舍是中国古代科举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江南贡院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号舍最多时达到20644间。或许大家很难想象就在这么一间前后不足1.5平方米的号舍里,士子们要足足的考上九天六夜的时间,吃饭、睡觉、考试都在号舍之中。

许多考生离开考场后都会大病一场,甚至卧床不起。说到这不禁会有人会问,既然如此艰苦,为什么仍然有着源源不断的士子前来应试呢?那是因为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通过考试中举做官是所有读书人唯一的道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也就是读书人一生的殷切期望吧!

科举诞生于隋朝,在朝代更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的不仅仅是社会制度,科举也随着时代在不断完善。一直到清光绪年间,由于八股取士带来的弊端,使科举制度越来越僵化。列强的强势冲击,西方思想与技术的传播,传统的科举制度已越来越不能选拔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人才。科举的废止经历了一个从渐废到立停的过程。这是《光绪帝立停科举上谕》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批准了张之洞与袁世凯等人递呈的《请废科举折》奏请,颁定上谕,宣布自翌年起停废科举。至此,在中国延续了13xx年的这种选官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科举的时代局限性显而易见,但科举的至公精神却得以延续至今。南京是科举文化的重镇,夫子庙地区历来是江南科举文化的中心,所以在江南贡院遗址上建立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就是想以全新的面貌去诠释“天下文枢”文化重镇的含义。

科举制度已成往事,留给我们的是历史的回忆和反思,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科学发展呼唤着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朋友们,人生时时有考试,社会处处是考场,今天的社会已是百花齐放,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相信我们都能成为了不起的状元郎!谢谢!

南京是闻名世界的"六朝古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着许多的名胜古迹,现在我就向你介绍江南地区规模最大,建筑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明清时代的建筑---------南京博物馆。

南京博物馆坐落在朝天宫,黄绿相间的琉璃瓦,红色的墙掩映在高大的绿树丛中,显得宏伟壮丽。

刚刚进入大门,远远望见一块牌坊,上面写着"檑星门"三个大字。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三只石狮子,他们神态不一,姿态各异。门前的斜坡十分平滑,许多小朋友在滑滑梯,滑出了一道道痕迹。据说檑星门是当时招贤纳士的地方,许多有才能的人都会聚集于此。庭院的中间有一尊孔子像。他双手自然地放于前侧,神态端庄,若有所思。看着孔子的塑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鼓乐声就在耳边想起。

拾级而上,来到大成门。大成门共有五个门,中间的门又高又大,是皇上走的;中间左右两侧则是亲王和郡王走的,而最边上的门则是文武大臣走的。可见,古代的等级制度是何等的森严。跨过高高的门槛,眼前一片葱绿:银杏,榆树高大挺拔;冬青,翠柏郁郁葱葱,整个庭院显得安静而又充满生机。不远处就是大成殿。大成殿长33米,进深达18米,门前有很宽的石阶。大成殿有九脊重梁,每道重梁的末端有龙,栩栩如生。大成殿里正进行《六朝风采》展览,以大量的珍贵文物、模型和图片资料,反映了六朝时代南京地区的文明成就,展现了六朝文化的辉煌风采。

大成殿的左右两侧是东西厢房。西厢房里珍藏着许多稀世珍品。如"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皿、陶人面雕塑和玉雕品;东吴"甘露元年"铭青瓷熊形灯......藏品十分丰富,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

向东走,沿着弯曲的长廊,穿过圆形门,来到御亭阁。御亭阁里有御亭碑,碑是由碑座、碑身、碑顶三部分组成,碑身长约3米,宽1。2米。当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来到朝天宫,在此写下五首诗。虽然历史的年轮跨过几百年,但碑上的字至今清晰可见,保存完整。

站在御亭阁遥首翘望 ,飞云阁是一个不大亭子,亭角向上,状如飞翼。飞云阁是整个朝天宫的最高处,遥想当年,站在飞云阁,鸟阚美景是何等的快意。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55253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