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古代有哲理的诗句篇一
1、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孔子)
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5、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
6、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7、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论语)
8、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9、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2、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
13、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14、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15、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
1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7、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
1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19、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
20、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矣。(孟子)
2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22、杨朱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孟子)
23、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而不能也。(孟子)
24、为长者折技,非不能也,而不为也。(孟子)
2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2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古代有哲理的诗句篇二
齐桓公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君主,他使自己的国家强盛一时,人民安居乐业,深受后代人的好评。他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政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知人善任,尤其是重用管仲,并拜其为相。管仲为齐国的强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有一天,齐桓公和管仲正在花园里闲谈。谈到高兴处,齐桓公竟兴高采烈地对管仲说:“丞相,我给你说件事,前几天,我去围场打猎,正当我骑马奔跑时,突然从树丛中跳出一只猛虎。我的马立时就停住了,我也吓得心惊肉跳,心想寡人不会就这样被老虎吃掉了吧。我还有好多政务没有处理呢。可是你猜后来怎样了?”
“大王没有被老虎吃掉,而是安全回来了。”管仲说。
“是啊,可是你一定不会想到那只老虎怎样了。”齐桓公露出一脸神秘的样子。
“难道有人从老虎背后射了一箭,老虎死在大王面前了?”管仲问道。
“不是。”齐桓公更加的得意了。
“那就是老虎跑了。”管仲说。
“是啊,那老虎与我的马儿对视了片刻,不知为什么就悄悄地离去了,你说怪不怪啊?我想上天一定是宠爱我,让我大难不死,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完成祖传基业,把齐国建成诸多国家中最强盛的国家。这是上天的安排啊!”齐桓公深情地说。
“大王,您当时是不是背向着太阳啊?”管仲问道。
“是啊,这又有什么关系?”齐桓公反问道。
“相传,有一种专门吃老虎的猛兽,叫骏。这种猛兽的样子酷似马。既然您当时背向太阳,老虎就是面向太阳了。阳光刺眼,老虎看不清楚,就把马当成骏了,所以老虎就跑掉了。”管仲分析说。
齐桓公听到这里,刚才的兴奋劲都没了,而是有些沮丧。心想我还以为这是上天眷顾我呢,谁知被管仲这么一说,根本不是,刚才那得意忘形的样子岂不是会让他笑话了,于是心中又泛起些许懊恼。
管仲看出了齐桓公的心思,就说:“大王,您不必懊恼,您应该高兴才对啊,这是上天给您的暗示啊。”
“什么暗示?”齐桓公追问道。
“大王,上天是告诉您一个治理国家的良策!假相不辨,真相难明啊,正是因为老虎不明马和骏的区别才会悄悄溜走。自然界是这样,您处理政务也是如此啊!”管仲说。
齐桓公沉思片刻,深有体会的说:“的确如此,我不会再相信什么上天眷顾,而是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把齐国治理好啊!”
古代有哲理的诗句篇三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3)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李白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1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1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1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1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0)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古代有哲理的诗句篇四
一个老木匠提出退休,他对老板说,离开岗位后,就去享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这位对企业发展作出了贡献的好工人,请他帮助再建一座房子后再走,老木匠答应了。但后来大家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经离开了岗位,建房用的木料不再挑挑拣拣,很随便,制作也十分粗糙。
房子建好后,老板把大门钥匙交给他,说:“这是你的房子,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一听,震惊、羞愧、后悔至极。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他是绝不会这样敷衍塞责的。
这只是一则故事。可现实生活中,这样敷衍塞责的现象却比比皆是。虽然我们还没有像老木匠那样即将退休,却总是像老木匠在退休前夕建最后一栋房子那样: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以致问题成堆、灾难不断。
人生哲理:社会是个大家庭,人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为社会这座大厦添砖加瓦,或放置一根钢筋,开一扇窗户……因此,每个社会成员都须反躬自省:我是像老木匠提出退休之前那样,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还是像他建最后那栋房子时一样,心不在焉,敷衍了事?俗话说:世上没有后悔药。等我们发现居住的大厦竟然百孔千疮、质量低劣,却是由自己亲手建造的时候,就悔之晚矣。
古代有哲理的诗句篇五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苏轼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叶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文武之道也。――《礼记》
古代有哲理的诗句篇六
公元前684年春天,齐国重兵进犯鲁国。
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大将曹刿与鲁庄公坐一辆战车来到长勺迎战,到了长勺安营扎寨。
第二天,探子回报:齐军旌旗森严,刀戟如林,一派杀气腾腾,准备厮杀的样子。
果然,齐将首先下令进军。刹那间,鼓声动地,杀声四起。鲁庄公正准备擂鼓出营迎战,曹刿拦住说:“主公且稍安勿躁,时机未到。”
齐军数万大军冲到鲁营寨前,见鲁营没有反应,好像没有要出兵的意思,于是便平静下来。稍过一阵,齐军又战鼓大作,可是曹刿仍阻止鲁军出战。
待齐军三鼓擂过,曹刿才回头对庄公说:“时机已到,可以出击!”
庄公下令擂战鼓出寨迎敌,方才鲁国兵将只见齐军骄横的气焰,早就憋着满腔怒火,此时一听战鼓擂响,便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呐喊着掩杀过去。齐军猝不及防,顿时大乱,漫山遍野地溃逃。
鲁庄公大喜,便下令追击,曹刿又拦住说:“不行。”
说完后他跳下战车,仔细观察着泥地上齐军的脚印和车辙,又站在车栏上远眺一番,随后说:“可以追击了!”战役结束,鲁国大获全胜。
班师回朝的路上,鲁庄公向曹刿询问得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打仗依靠士兵的勇气,齐军擂一鼓的时候,士气正旺,第二鼓有所低落,第三鼓则精疲力竭,而我军严阵以待,士气却逐渐充盈,所以能够战胜齐军。同时,齐国是大国,其将领狡诈多端,我们要防备他们佯装败走,埋下伏兵,因此我要观察一番,发现齐军车辙狼藉,旌旗靡乱,这是真正败逃的迹象,所以才下令追击,一举击溃。”
哲理点拨: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同时也要看清对手的弱点,然后再采取致命一击。
古代有哲理的诗句篇七
1、莫愁前路无知己,谁知君不相知。
2、三支军队可以带走指挥官,但普通人不能带走意志。
3、信仰只是盲目地随着生活的继续而产生,它是空虚的。乔桑塔亚那
4、生活,一如既往,是一场值得为之奋斗的斗争,但它的奖品是奋斗。
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及时鼓励,岁月不待人。
6、每个人都要对世界的`兴衰负责。
7、好话不是好话。善良的人不争论,争论是不好的。
8、不要因小事不行善,也不要因小事不作恶
9、新沐人会弹跳帽,新浴人会抖衣。
10、无边的森林,一阵雨一阵雨地落叶。无尽的河流一小时又一小时地翻滚着波浪。
11、所谓天才,是指那些有恒心、勤奋、痴心、无私的人。
12、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天才。
13、碎风飘絮,人生经历飘雨打萍。
14、我们听说过多少成功人士啊!他们究竟到哪里去了?
15、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贫穷带来变化,变化带来进步,变化带来时间。
17、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人类心灵的崇高精神表达外,一切都是渺小和无趣的。
18、落红不是无情的东西,化作春泥更护花。
19、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成功。迈克尔·法拉第
20、没有选择的落花,似曾相识焉归来。
古代有哲理的诗句篇八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子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
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不争名利,关注自身;保持沉静,不受影响;愿意施与,不求目的;当断就断,顺势而为;自身发光,善于影响;认清优势,善于应用;时不赋我,静待时机。我等俗人,只能先参考水的品德修行自身,要达到自然的境界似乎还很远。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67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