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的散文(汇总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8 16:40:03
山水的散文(汇总15篇)
时间:2023-10-18 16:40:03     小编:文锋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水的散文篇一

山尤如松岗上,那颗侧身的不老松,低调的黯淡伴月华静默,悄然倚山瞭望。岁月的沧桑过早爬上额头,那轮清瘦的体骼,却洋溢着生命的精髓。他的网名山,引喻伟岸的直白。

水的清灵,居于山涧独衷于悠然。清澈的纯朴,疏于浊流同欢,深居青山的幽雅,驾驭清浪溅珠花。她的网名水,引喻静谧的波澜,湍湍自得悠闲。

时代的变迁,网络成为一种时尚又便捷的平台,也是种消遣的娱乐圈。水信步踏入网络,空间冷冷清清,她静静的游走与空间,品味着网络的百态。心生宣泄地冲动,她铺笺书写了心中的压抑,写岀了迷茫的纠结。笔罢,释怀的轻松,有种减压的爽朗,从此她与文字结盟,偏执于文字。笔端的雅意,带着憧憬的梦想放飞,向往自然纯朴的原味,向往一种充满绿色的空间。个性的情感形成文字风格,也招揽了趣味相投的好友群聚空间。

一个夏意浓浓的中午,一段清秀雅致的短文映入眼帘,如涓流洋溢的舒畅,别具一格情景的写意,让水多看了几遍。那就是山的笔迹,通过对话了解,他是一个内涵丰富又不善言谈的人。他们做了朋友,年龄相差十多岁,忘年的结识,文字为他们铺设了友谊的大道。

山有深奥的文字底功,他赏识水的聪慧与淡雅。网络为他们搭建了知遇的平台,铸就了文字殿堂湛蓝的晴空,水追随着山的灵犀漫游。他们用文字构思着桃源盛世,用文字书写着梦寐的田园。网络的文字默契,成了他们开心的乐土,闲暇的时光,便聚屏洒墨吟诗语。快乐的光阴穿梭,一种踏实的祥和,休闲的乐趣,围绕着山和水布置出一片闲遐的景致。

文字的相携,山和水的友谊如流淌的清溪,纯朴清澈。聊天中,水得知山的生日是正月十七,水在山生辰那天,率领好友去山空间办聚会恭贺。一桌丰盛的文字宴,有诗有词有盛情,有洒有肉有酒香,文友扬墨道厚谊,寿星举壶斟酒香。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场景,醉了山的刚毅,痴了屏开的花卉,友谊的至高点,是屏面连连的致谢。虚拟的网络,情谊却如初开芙蓉,清晰的可人。当一个人,付出了坦诚,他收获的是铭刻的感动。山收获了厚重的友谊,水收获了爱心传递的快乐,受到朋友和山由衷的感动和信赖。

网络的邂逅,也会扬起激情的浪花,水网恋了,恋人不是山。山知道后沉默了,空间的足迹频频,却没有了山的消息。水放弃了网恋,也许是道德的概念,阻挠了她的任性。水游走在冷清的空间,如一匆匆过客,在被网络丢弃的角落,独自品尝着孤独。显然,她期待一种栖息的归属,一种属于心的堡垒。让她片刻安慰的,是文字带给她的乐趣,也许投身文字的境界,是种超脱的释然。

水眷恋和山的时光,山的不厌其烦,热心诱导着水的文字潜力。一个村妇,对文字萌芽了兴趣,有种神奇的力量唆使。在网络的徘徊中,水陷入深深的沉思……山的文采让水感动,他的诗词沁人了对自然唯妙的写意,淡淡的文字犀香,绕着水的思维游走。山的温婉,如午后的一杯清茶,那种清爽滋润着水的寂寥。

水向山发了牵手邀请涵,等待着山的回应。山说他不玩过家家的游戏,水希望与山以文字牵手,也摆脱网恋的困惑。善良的山允诺了,但他说不可以与现实纠缠,水答应了,也由衷敬重山的正直,也打消了她对网恋的负面顾虑。在众友的祝贺声中,山用大手牵紧水的纤手,水的心在山的脊梁停泊。那一晚,却没有了山的消息,水有些不安。第二天中午,山发来消息,水迫不及待问其原因,山说他昨晚喝醉了,是因为高兴大醉了一场。他还说,水若牵了别人的手,他会断然离开网络,因为他一直暗恋着水。水的泪花,在眼框打转转,为自己的选择无悔,因为山心里有水的位置,幸福的暖流传递着一种感动。

网络里展示着传奇的一页,文字的恋情在键盘敲响,感动在跳跃的字符里升华,心的畅谈如沐三春。山和水的恋情,以文字为背景,追求的是种超脱的大爱。文字的殿堂,他们用浅淡的笔迹,倾诉着尘埃的纷扰,涂写着无奈的点滴。文字堆彻的巢穴,回放着山和水闲云流水般的文采,文字让他们牵紧了彼此的手,一种厚重的依赖支撑着灵魂愉悦。山的诗词,凝聚着半生的心血,偏执于山水自然风景的刻画,以景托情的唯美,融入渊博的文学底功而精彩。

山的人品与文品并肩媲美。他是太行山的儿子,也是太行山的骄傲,他的体魄里流淌着正直和善良的血液。他爱水,但他从没用贪婪去征服,用金钱去买断,就在隔屏的文字间,聆听着水的倾诉,然后耐心开导安抚。在水伤心的时候,他会说:让哥抱抱,依着哥的肩哭泣吧。水知道这是虚拟的安抚,破涕为笑,回复道:好吧,我就用鼻涕眼泪把哥涂了。山回复:让妹涂是种幸福……山无怨无悔地陪伴着他的水,在网络虚拟的家园,修筑着幸福的城堡。水在恋人的农场穿行,羡慕极了其它恋人的农场,鲜艳的玫瑰花遍布,那火红的玫瑰花是爱的象征,也是爱的荣耀。水索性就去偷玫瑰花,被农场的狗咬伤了,她沮丧的向山诉委屈,山向水承诺,一定亲手种出玫瑰花送给她。可他们的农场等级很低,要种出玫瑰花到何年何月呀,何况现实都很忙,每天聊天写文字时间都不够用。水收获了那份感动,也没奢望着山去种出玫瑰花,山在百忙中的陪伴她已经知足了。

网络里的家让水迷恋,她习惯山陪伴的日子,山的稳重与文学涵养,洗礼着水平庸的思想,她开始追求一种向上的思想,用文字陶冶一个农妇的情操。网络的屏前,每天睁开眼第一声问候,是山发来的消息,临睡最后一条消息,是山的一声晚安。温馨滋润着水的寂寞,随着电波传递来的暖流,在水的血液里奔腾,她折服于山的坦诚,更欣赏山的豁达。生活的纠结,水会向山倾诉,老人善养问题,山会告诉水,尊重老人是人之本分。孩子教育出现危机,山会劝解水,别用伤害去教育孩子,用耐心和爱去征服孩子的心。夫妻间的矛盾,山的观点是明朗的,挽回一个家庭的,是要双方去感化彼此的心,他希望水的现实幸福,开心的生活,他把一个男人的困惑和无奈说出来,希望他的水把握现实的幸福。山和水的心,没有距离的贴紧,他们成为彼此依赖的支架。

水的婚姻出现了危机,她无言的苦恼,在网络的空间寻求安慰。她含着眼泪向山诉说,山以太行山的博爱向水承诺,会全力帮肋水面临的困难,但要挽回家庭的完整。山说,他很小父亲病逝,母亲带着他和弟妹改嫁,虽然继父对他们挺好,但那种残缺家庭的烙伤,对孩子是无法弥补的缺憾。他用自己的遗憾,谱写着一份大爱,用爱心感化着水的绝望,鼓励水反省自己去赢回属于自己的幸福。水感动山的良苦用心,盈框的泪花在屏后悄然试擦,拥有山的大爱是水逆境中的欣喜。而山也了解到,传统的水视孩子与家为生命,她不会让伤害漫延,水若战胜自己,回馈的必是淋漓荡漾的精彩。对于一对有家庭的网络恋人,山清楚彼此存在的价值,也与他的个人修养离不开。水心里明白,如果山在她情感最薄弱的时候,去纵容她的任性,也许她会踏出一步,那个结果只会是伤害扩散。山和水的默契,是种自然的坦荡,他们用文字演绎着高境界的恋情。

在文学的起跑线上,山为水的文学素材奠定基石,他们梦想着做一世的文字伴侣,为彼此的精彩付出。他们联手去天下网,欲开辟一方沃土生根发芽,让梦的双翼飞上蓝天。初涉文坛,他们被严谨的`文学内力挫伤,在漫长的星夜,这对文字爱侣转入求学之旅。山为水百度古典文学资料,并逐句讲解,并对文体深意的引喻,用多种范文拓展思路。午夜的钟声临近,他们方才暂离网络,文字的探讨与回味,成为他们之间温暖的牵挂。水那时用的是部普遍手机,网络的查询都是山去找,并整理发到水的内线,那份无怨无悔的付出,是山的快乐。与水的相伴,山多了份阳光,多了份快乐的寄托,看护着他的水,荡漾着幸福的双桨,在心湖的碧波扬帆,他们约定与大鹏鸟比飞翔,成就一个惊世的梦。

时光流转,近半年的光阴,农场等级提升挺快,山告诉水农场的玫瑰花开了,水异常的惊喜。原来山一直用心搭理农场了,他为水种出了一片又一片的玫瑰花,火红的玫瑰花让水感动,—句信口语,山投入了和她温存的时间,实现了承诺。众说网络虚拟,水却真真切切的收获感动,彻底被山的举动降服,心甘情愿的做山的小绵羊,一个有青草的山,看护着羊儿成长。

相携的日子近三年,山给水的感动,在走过的足迹中,填满三年的日志。那份感动改变了水的骄傲,也改变了水的无知,她重新审视着自己,用文字的内涵洗礼着心态,用文学的热情填补了生活的缺憾。她爱文字,爱如青松般的山,一种超俗的爱,陪伴着她风雨无阻,在人生的打拼中传递真情。在利益熏心的时代,爱与肉体的结和,似乎顺理成章。然而,山与水的恋情,摆脱了庸俗,他们享受着一种超脱的爱,无欲无求却难舍难分。为了不影响彼此现实生活,他们从未通过电话,在几张互传的照片中,他们记住了彼此的面孔,那份无微不至的关照,电波频发,他们快乐地度过了无数个日夜。

在深秋的殷红中,繁华开始收敛,硕果回馈了大地,悬挂的欣喜与果香同台展示魅力。山有幸来水的家乡出差,他是一位农业专家,对事业的执爱,为农业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此行他提出见面的要求。水高兴又矛盾,她陷入短暂的思考中,网络和现实的接轨是祸是福一言难定。山似乎看透了水的心思,他认真承诺不勉强水妹做任何违心的事,水妹欣然接受了山的邀请。

浅秋的北国,翠微欲卸妆隐退,在萧瑟的风尘挥别,秋菊的热情初涨,捧起金色的锦团,为一对相逢的恋人,铺垫了一条金色的长廊。夹道的彩蝶,轻盈的丝翼舞动,双双对舞,好似重温梁祝的爱恋。在山与水的目光尽头,她们看到彼此的影子,在喧嚣的广场,他们终于看见了梦里的真容。水一身淡雅的着装,长发飘飘,山也是一身休闲的装备,清瘦的体骼,眉间却掩藏不了相逢的欣喜,他悄然上下打量着他的水妹,似乎就是梦里常见的安静。初次碰面,语言忽然的笨拙,浅笑反而成了交流的主调。拥挤的农副市场,把他们卷入人流的漩涡,被身不由己的推来推去,也许这正是打破尴尬的妙招。他们在人流中开始寻找对方,那种重逢的欢喜让他们有了话题。山的健谈让水挺欣赏,他总是微笑的看着水妹,边走边询问着生活中的事情,让水心里有种异样的踏实。

在楼梯的出口,山的脸色有些苍白,脚步也慢了些,水回头用目光询问,山紧赶几步赶上,接过水的手里的包拎着,水又窜入人流,去欣赏着新鲜景观,她美滋滋的乐,因为有一个目光在身后呵护着,那是种莫大的幸福。在一个个农业展馆出入中,时光已近午饭时间了,他们走进一家羊肉泡馍的餐馆,这是西府的名吃。在大厅的角落他们坐下,水近距离地看着她的山,和在网上的感觉一样,没有丝毫的张扬和浮躁。她静静的看着他,听他讲着一件件趣事,尤如读一本唯美的著作。

老板端来的美味,诱惑着水的馋咽,美味与爱人分享,那是种多少美妙的享受。然而,山好象吃的并不爽,他的手有些抖,喘息也有些急促,水询问是否吃不习惯?山连忙掩饰,并且大口的吃起来,可手抖的还是让他停下来。山强装笑脸声称,可能是感冒了有些不舒服,并且淡定的打开话岔。可水却清楚的感觉出,山莫名的异常,她劝山去医院看病,山欣然答应此行回家一定彻底医治。在餐馆他们聊了两个多小时,好象有说不完的话题,网上,现实生活,孩子,生意的交流,最后,山刻意对水的文字做了认真,细微的引导。

午后的秋风,轻轻的抚着远道而来的客人,温情的阳光沐浴着奔波的山,那波挂腮的笑容,为他的水持久的停驻。当斜阳弥漫时,山为水张罗着归程,水却在为山的身体异常担忧,他们怀着各自的心思,走进了汽车站。山强打精神,装出一幅若无其事的样子,瞬间的不舒,他不得不放慢了脚步,片刻稍息之后微笑依然挂在脸颊。山挤身长长的买票队伍,欣然举着车票跑回来,他全然忘却了自己身体的不适。在长途汽车站,山提着给水买好的农业教科书和一些新农资产品,把他的水妹送上了车。

在清凉的秋风中,山如释重负般,独身退回了候车室。水望着带着笑容离开的山,眼框湿润了,泪水在山转身的瞬间滚落,她轻试着盈框的热泪感慨万千,敬重与感动并存。十多分钟后,山从候车室的屏风后走出来,来到车窗下,又一次叮嘱水到家报声平安,并伸出手握别,隔着车窗他们握紧了彼此的手。一种淡定的远握,在异乡的车站,两个相爱的人,一声声珍重,包含着不舍依别。

汽车缓缓驶出车站,山随着滚动的车轮挥动着臂膀,那张一诚不变地笑脸,迎合着水离开的车窗。山和水在秋风中拼命的挥舞着手臂,风中握紧的是难舍的气息,相望的话别,深深地牵挂在车尾追赶。。

车轮漫漫,那一抹微笑,如一缕跨越时空的长虹,在水的心里搭建起晴朗的天空,倾注着幸福,温存栖息。汽笛奋力拉开的距离,满载着浓浓的痴,驶向拟定的轨迹,夹道的金菊捧芳相送。纷飞的尘埃卷起浓墨的画面,在隐秘的谷底品味那抹潮色的别离,两道车辙在飞驰的车尾深深地印迹,在丰润的秋怀划下永恒的相守。

山的几日奔波,圆满的完成了此行的使命,在水的督促下去医院检查了身体。山又一次背起行装,临别对着异乡深呼吸,因为空气里有水淡雅的余温,山再一次对着水的方向,抛下那抹浅笑。瞬间,长空重染的殷红与霞姿揉和,山河竞相涂抹,红叶含羞吐芳心,山涧溪水娓娓诉别情。震撼着北国的秀岭弓腰,为远道的客人捧上敬意的晨露,琼液随风翼捧出,山舔下了那最后一口清逸,惬意的转身而去。

也许是幸福降临的太突然,生活无情地剥夺了快乐的守护。山在回家的一周后,意外的倒下了,一个背负着众多梦想的太行雄鹰,坠入了病魔的掌控,在被魔鬼吞噬地边缘挣扎。急救室的第三天,山给焦急等待的水发来消息,伴随着极为消极的叹息。水的眼泪倾泻而下,彻夜为他的山无数次祈祷,祈求上苍怜悯,为善良正直的山赐予生命的活力。好人一生平安!这句话似乎有些滑稽,一个谨慎生存,尊崇孝道,慈父的楷模,仁爱持家的男人,却蒙受了冷酷的摧残。水的隐痛,随着寒冷的北风入骨,长夜里哭泣的声息,在隆冬的深巷萦绕。忧郁的乌云裹住了水的清纯,黯然的忧伤,陪伴着水在遥远的他乡,为山日夜喃喃的祈福。

命运的无常,捉弄着一对相爱的人,浪漫已化作青烟而去,彼此的安危成了他们唯一的心愿。常言说,祸不单行。春节前,水在外地打工的丈夫染病回家,又一次重创的打击,水压抑的神经衰竭,茫然的神志几欲崩溃,她对着长空发呆,欲哭无泪的绝望。孩子们惊恐的目光,和丈夫无言的轻嘘,把水从忧郁的境地拉回,水改变了心态。也许爱心能点燃生命火焰,让病魔的鬼影胆怯,阳光会再一次光顾幽居秀水的好梦。水陪着丈夫奔波医病,丈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而山仍在生死的边缘徘徊,为不影响山爱人照顾的心情,水把牵挂与祝福在键盘叩响,行行的挂念,笔笔抛泪,悬浮在空间的四壁。

时空的相望,心的感应呼唤,星语在风尘飘过,水为山的祈祷在云端堆积。然而,积劳成疾的山,与病魔的抗衡,却被一次次拖至地府门口,转回来的山疲惫到极点,他再也带不给水快乐了,山选择了放手。

长夜难眠的水,泪花时常沾湿了枕巾,那种痛的酸楚,在飘遥中没了归宿。对山的祈福,是她唯一能做的回报,邂逅的点滴,是她今生的珍藏的宝典,倾心撰写的笔稿。水背负了他们的约定,在文学的殿堂续写他们的文学梦,笔耕的艰辛,召唤他的是山的那抹微笑,那笺浅墨,写满水的思恋,犹如山的气息陪伴,她要带着他的山,他的导师,他的长兄,他的恋人圆未圆的梦。

山枯萎的消沉,在冬的凄凉中成为一笔轻描地素材,定格在记忆的彼岸。水泪哗哗地召唤,绕着山流淌,用生命的血液维护着山的枯竭。山聆听着水的绵语,回馈了春的钟灵毓秀,陪伴着水在华夏大地,铸起万里画卷。山与水的恋情,书写了四季的芳华,春的妖桃,是山为水发髻的饰品,夏的凉荫,是为水撑起的遮阳伞,秋的硕果,是对水牵挂的酬谢,冬的红梅映雪,是山用血迹滴落的爱恋,逆境的奇葩初绽,抚慰了水的落寂。

山萧萧,水哗哗,一诚不变的依恋,从远古走向未来。山和水刻守着自己的轨迹,为彼此的精彩衬托,相守到永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山水的散文篇二

在这个生活节奏超快、生活规律超乱的时代,达西是少有的生活在人一起却没有被人带坏的动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仍然是它坚持的好习惯。

每天清晨不到七点,达西便用它那粗犷浑厚的男高音将我从睡梦中吼醒。我只有无奈的爬起床,稍加洗漱,便直达狗舍,赶紧将它解放出来。自从来到新家,它都特别喜欢一早一晚的户外活动。对于稍大型的狗狗来说,出门不是人溜狗,而是狗溜人。这不,门一打开,我就被它牵着一路小跑,跌跌撞撞的跟在它屁股后面,看着它后半身象走猫步一样的扭来扭去,那副滑稽的模样,逗得我忘记了它强加于我早起的不快、和这般强制训练的不适,一路忍俊不住的好笑。趁着路上人车均少,便解开牵引绳,给它一心向往的自由。

乡村晨间清新的空气,让我们心情大好,对于达西来说,还不仅限于此,路边的植物,地上的落叶,鼓躁的青蛙,爬行的蜗牛,无一不是大自然赐予它的玩伴与美食。吃吃青草也就罢了,没想到地上的落叶,它也居然随风追得憨起劲,随性玩一阵就叼上一片,嚼在嘴里如口香糖,嗬呲嗬呲的享受着。一只癞蛤蟆,黑糊糊如一坨污泥静静停在路边,本没引起达西的注意,谁知癞蛤蟆突然一动,达西象被电击了似的一惊,立刻敏捷的扑向“敌人”,一口衔住,吓得我们大声阻止,它才好不容易松了口。

走上湖边的球场小道,路旁一丛丛茅草,因得了雨季的滋润,每片叶子都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大颗大颗的,真不知上天用了怎样的魔力,才将它稳稳的挂在了叶尖上面。树上的鸟儿,好像是特为迎接黎明,集体唱着欢乐颂,或清脆婉转,或高亢短促,用天籁之音,呼唤着这片沉静的山谷。达西一路欢欣,一路蹦跶,自由自在的跑在前面,安享它的美好时光:有时啃一口带露的小草,就当刷刷牙,可别再说有口臭了,不信?闻闻,真的有一股子小草的清香哦。有时停下,侧耳静听一阵鸟语,说实话,这声音还真比自己的狂吠要好听。面前这块草坪,怎么这样绿、这样平、这样软啊,比起家里那块,这上面真是太舒服了!那就打个滚?就干就干。只见它就地翻转,一会儿仰着身、扭着头、蜷着腿,对着天空,在上面张牙舞爪的扭来扭去,一副乐陶陶的样子。一会儿侧过身,在草地上蹭啊蹭的,那种舒服的表情,就跟全身的痒痒都被挠了一个正着似的。一会儿再翻回正面,让肚肚也享受一下小草轻柔的按摩,帮助帮助消化,回去就可以多吃点了哦!取掉绳子的达西,这时就象脱缰的野马,随性乱跑,我咋个都跟不上,便索性藏在后面,趁机活动一下身体,看它独自作何打算。玩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主人来,怎么看不见呢?是不是不要我了啊?它心里发虚,赶紧收起玩心,沿着来路一阵小跑,终于看到了我,便又转身,踏实玩自己的去了……直到太阳升起一大节,我们的晨练才算结束。

白天,我们就各自忙着,彼此相安无事。一到傍晚,达西便又开始大声提醒我们:该出去玩了!真是一个比我还急的急性子,都不能让人安安静静的吃个晚饭。夕阳中,女儿牵着达西,行走在开满三角梅的山顶小道上,我在后面,眼前是好一幅安静、祥和的田园图画:一位纤巧恬静的少女、一只健壮活泼的金毛、一路火红热烈的鲜花、一片昏黄柔美的夕阳、一方明净安祥的天空……那一刻,我沉醉在这自然与和谐的美之中,唯一的遗憾,是我当时没有摄录下来 。

从山上往下,沿着球车道一路下行,高尔夫球场修剪齐整的草坪象大河一样沿山谷流淌,随形就势、跌宕起伏恰似绿波逐浪,仿佛随意布下的几个白色沙坑,旋涡一样点缀其中。一群一群各种小鸟,在草坪上自在觅食,其中体形较大的一种,尾羽黑白相间,时时开屏如扇,特别是头上那簇孔雀一样的'顶戴花翎,更让它气度不凡,颇有几分王者风范。达西本在球车道上漫步,见到小鸟,立即张耳凝神,全身处于极度亢奋状态,只瞬间,便拔腿而起,以骏马奔腾之势迅速冲向鸟群,敏捷身影如离弦之箭,引得一身金色长毛似马鬃般向后起伏飘飞着,蓬松大尾随风招摇着,转眼便只剩一个黄色的影子了……鸟儿们被达西飞奔的身影一惊,早已“噗哧”一下,振翅飞走了,空旷的草地上,只剩下不明就里的达西傻傻的站在那里,歪着头,眼巴巴的望着盘旋的飞鸟,久久想不明白:为什么它们刚刚跟我一样都在地上,这会儿就飞在天上了呢?为什么我就飞不起来呢?在我们急急的呼唤下,带着一丝沮丧,达西才悻悻地回到我们身边。

山水的散文篇三

夏日的西湖花枝招展,水光潋滟,山岭葱茏,充满诱惑。水。驻足湖边杨柳岸,看美丽在阶前流淌,听小鸟在枝头欢唱。丝绦曼舞纤腰,锦鳞游戏清波。水莲迎风吐艳,荷盖铺展青霞。掬一捧水盛在手里,轻洒在脸上,让氤氲的水气从张开的毛孔渗入每一寸肌肤,随血液流遍全身,沁入心脾,让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享受一丝清爽,一份惬意。有船靠岸了。我赶紧抖抖手,随大流挤入船身,爬上顶层。船头水花朵朵,四周波光粼粼,一阵清风吹来,撩起衣襟裙带,感觉真的好爽耶。

湖。湖不大,幽微灵秀,静逸柔美。游船载着我们高歌航行。矗立船头,登高望远,长堤卧波,小岛摇绿。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蓝天碧水相印成趣,薄雾如纱梦迷离。透过这层飘渺的霓裳,你是否瞥见她隐约外泻的春光,深湖微澜的美艳?你是否感受到它容纳江流的气度,举重若轻的成熟?无怪乎人们把西湖比作杭州的眼睛,那是因为他们读懂了她的灵动深邃;无怪乎苏轼吟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是因为他品出了西湖的绝妙韵味。

山水的散文篇四

泰山,五岳之首,东临黄海,西临黄河,屹立于中国的华北大平原之上,也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近2000年来,泰山一直是帝王所钟爱之地,也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山中的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泰山,它同时拥有帝王之山、宗教之山、文化之山的美誉。这在全世界的名川大山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就是为什么泰山的海拔虽然不是五岳中最高的,却能获得“五岳独尊”的原因。山不在高,有龙则灵。这里的龙,不止有天子,还有各种文人骚客。

35亿年,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岁月的风化造就了它今日山势陡峭、河谷间生的地貌。雄伟、壮观、不可思议。泰山自古以来就是“稳重”的代名词。古人云:泰山安,四海皆安。故国人形成了一个风俗,泰山石镇宅。泰山,它之所以有着如此高的地位,还与它蕴含着华夏民族的文化根源分不开。它屹立于华夏之东,太阳东升西落,因此,这里被神圣地看为生命开始的地方,昼夜交替,斗转星移,天时地利人和的杰作。

穿过熙熙攘攘的小店,来到红门,这里可以算是登山的.起点。穿过一天门,就正式开始登山了。中天门之前的山路还不算难走,但过了中天门,再行走大概两三里的样子,到了云步桥,就险象百生了。断崖、石壁、飞瀑、云雾……别开生面的奇景,难怪会有人在此题下:至此始奇。再往上的五松亭,传说是当年秦始皇的避雨之处,后手植五松,故称五松亭。

最险的就是十八盘了,天晴的时候,站在山下望南天门,以为没有多远。可以爬过十八盘,却是异常艰难,十八盘,像一条巨大的蟒蛇,攀附在泰山之上,1633阶石梯,垂直距离约四百米,可两点之间的距离却不足一公里,可谓是接近直角的攀登,步步生险。伏在石块上仰望,总感觉近了,却又总是到不了。像儿时站在屋顶,晴朗的夜空里,星星那么明亮,似乎触手可及,却每次都是抓不到。运气好的时候,会遇见两个山东大汉,在南天门向攀爬的人吆喝着大气:嘿,快到了哟。

穿过南天门,就到了泰顶,侧看山下云海翻腾,仰望天际万丈晴空。拖着疲惫的双腿,闲游一下天街的街市是绝对不错的。这里很早就有人在此摆铺经商,以满足游人的需求,这里的商铺,背靠山崖而生,面朝深渊而立,偶尔飘来的稀疏云雾,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倒真是像极了天上的街市。飘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最好是遇见一朵流星,瞧它是否真的是牛郎织女提着的灯笼。

有人说,泰山就是一部史书,也有人说,泰山石刻涵括了整个中国的书法史。高山流水,千百年来,人与自然一起诵读。“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国之魂魄,民之肝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00多块碑界,100多处崖刻,任凭它风吹雨打,韵味犹存。抚摸着前人的篆刻,感受着千古不变的华夏一统的情怀。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的本性总是令人仰视。在泰山,不仅有长于悬崖的望人松,俯视着攀爬的行人,更绝的是壶天阁的双柏松,穿墙而长,充分证明了阻碍有多大,动力有多大。在泰山,随处可见红布条压枝,谐音“压子”,祈求福气压住孩子,来避免灾难。

泰山,一部由石头组成的史书,伴着山间泉水,流淌着华夏民族的历史,难怪会有如此多的文人骚客钟爱于此!

山水的散文篇五

我想不明白,她何时落脚大山深处,何以为生?她土坯的房屋何以躲过盛大的雪事,迎来花香鸟语的春天?独居一室时,山风呼啸着跃过屋顶,她何以枕着凉枕入眠成梦?也许,这些臆测根本与她无关。你看,她躲在名利的磁场之外,弯腰弓背,低头除草。都市人走进大山的喧闹,只是她耳旁微不足道的一场风,抑或鸟儿之间的一场纷争,转瞬间便会消散了影踪。留下来的,依然是日日潺湲的溪水,溪水崖畔年年盛开的野花,野花依托的大片茵草,还有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茫茫苍苍的山林。

她的土屋背靠壁立的石山。土夯的泥墙有剥落的斑痕。房檐与墙交界的地方,好多处裸露着雨水冲刷的苍颜,像倒立的一带远山,有绵延起伏的山形。房檐上,有几片瓦块被风揭掉,还没修补。也许她就没想过要修补。椽子裸露的地方,墙体有明显的裂痕。左侧的窗户少去两块玻璃,空洞洞的。窗框的边,留有风破洞而入的印痕。右侧的窗户旁,垂挂着三串老玉米残梗。窗户下堆放着粗细不等的木材。一条黑狗,静卧在房门的青石中央,凝视着来来往往的登山人。

门前有一条通山的羊肠小路。小路外侧,开垦着一小片田地。田地界临溪涧的一角,长着一棵挺拔的核桃树。繁密的枝叶笼着满树的核桃颗儿,风影里飒飒翻动,珊珊可爱。她就在核桃树旁边,深深地弯下腰,一棵一棵地清除杂草。那些野草,肯定不是玉米田里第一拨疯长的。它们是后起之秀,依着春季雨水的优势,悄无声息地生长,在她打盹的眼眉底下疯狂地生长。

你看,她穿戴的衣衫多么古朴,她挽起的发髻多么圆合,她躬下的腰背多么虔诚,她伸向草茎的手多么瘦削。她微屈着膝盖,左手拿着一把野草,左臂拐向怀中,肘子枕在左膝盖上。整个上半身的重量全落在左腿上。这样,她的右腿、右臂、右手便能自由地活动。她的`脸孔一直正对着土地,我们一行人从她身边嘻嘻哈哈地走过,她都没抬起头望一眼。我拿着相机,变换角度,对着她的侧身不停地闪光,她似乎没受到一丝惊扰,依旧拔着苗间的杂草,边拔边移动双脚。

我不清楚她的年龄,也难以看出她的年龄。也许她根本不记得自己的年龄。其实,年龄原本无关紧要。活80岁也罢,活50岁也罢,该去的时候终是要去的。就像天黑了天也会亮一样,人的一生来了走了,来来走走的,同这满山野的树木一般,死了就朽了,朽了下一棵树木也就长起来了。如果一个人永远活在这个世上,与土石活得一样久远,那么,地球何以承受得了这么繁密的人群挤挤挨挨地活着?所以,她的处乱不惊,更像是一种古老的生存哲学。所以,她选择了远离人群,活在一个土屋之中,活在几行玉米之间,活在溪水潺湲透明的山涧,活在一种纯自然的状态之中。

逆着溪流,我们一直向上。几次回头,她依然弯腰弓背,清除田间的杂草。我们这些大多素不相识的旅友,走进了更深的大山深处。嶙峋的乱石挡住我们的去路,有人走在前面,搬开石块,露出踩脚的位置,扶着我们过去。陡峭的地方,有人攀援上去。站定后,拉起一只只陌生的手掌,给他们攀登的力量。更陡滑的斜坡,有人绑住一根绳子。旅友们依次攀援,说一些鼓励的话。河中满是光滑的石块,一不小心就会跌入水涡。有人站在河的对岸,伸出长长的手臂。即使够不着,你也会踩稳当了,一步跨过去。这样的跨越,哪里只是一条河流,更是一条心界,是行走尘世被利欲隔离的心界啊!

吃午饭时,大家彼此坐在一起。即便从没碰过一次面,说过一句话,她也会递给你一根黄瓜,一片牛肉,一块蛋糕,一粒火红的圣女果。那种穿越陌生的眼神让你根本无法回绝她的盛情。你接过来,放进嘴里,咀嚼得有滋有味,她的脸上便会浮现出天使般的微笑。你的心也跟着灿烂起来。接下来的山路,即使疲累,你也会勇敢地向前,奔向溪流的源头,看浮动人影的山景是多么的葱绿通透。

山水的散文篇六

听说船早晨十点从奉节人峡,九点多钟我揣了一份干粮爬上一道金属小梯,站到船顶层的甲板上了。从那时候起,我就跟天、水以及两岸的塌岩峭壁打成一片,一直伫立到天色昏暗,只听得见成群的水鸭子在江面上啾啾私语,却看不见它们的时候,才回到舱里。在初冬的江风里吹了将近九个钟头,脸和手背都觉得有些麻木臃肿了,然而那是怎样难忘的九个钟头啊!我一直都像是在变幻无穷的梦境里,又像是在听一阅奔放浩荡的交响乐章:忽而妩媚,忽而雄壮;忽而阴森逼人,忽而灿烂夺目。

整个大江有如一环环接起来的银链,每一环四壁都是蔽天翁日的峰峦,中间各自形成一个独特天地,有的椭圆如琵琶,有的长如梭。走进一环,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夭空,自由自在地游动,下面众峰峥嵘,各不相让,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的。往前看呢,山岚弥漫,重岩叠嶂,有的如笋如柱。直插云禽,有的像彩屏般森严大方地屹立在前,挡住去路。天又晓得船将怎样从这些巨汉的腋下钻出去。

那两百公里的水程用文学作品来形容,正像是一出情节惊险,故事曲折离奇的好戏,这一幕包管你猜不出下一幕的发展,文思如此之绵密,而又如此之突兀,它迫使你非一口气看完不可。

出了三峡,我只有力气说一句话:这真是自然之大手笔。晚餐桌上,我们拿它比过密西西比河,也比过从阿尔卑斯山穿过的一段多瑙河,越比越觉得祖国河山的奇瑰,也越体会到我们的诗词绘画何以那样俊拔奇伟,气势万千。

没到三峡以前,只把它想像成岩壁峭绝,不见天日。其实,太阳这个巧妙的照明师不但利用出峡人峡的当儿,不断跟我们玩着捉迷藏,它还会在壁立千初的幽谷里,忽而从峰与峰之间投进一道金晃晃的光柱,忽而它又躲进云里,透过薄云垂下一匹轻纱。

早年读书时候,对三峡的云彩早就向往了,这次一见,果然是不平凡。过瞿塘峡,山岌积雪跟云絮几乎屏在一起,明明是云彩在移动,恍惚间却觉得是山头在走。过巫峡,云渐成朵,忽聚忽散,似天鹅群舞,在蓝天上织出奇妙的图案。有时候云彩又呈一束束白色的孩带,它似乎在用尽一切轻盈婀娜的姿态来衬托四周叠起的重岭。

初人峡,颇有逛东岳庙时候的森像之感。四面八方都是些奇而丑的山神,朝自己扑奔而来。两岸斑驳的岩石如巨兽伺伏,又似正在沉眠。山峰有的作编蝠展翅状,有的如尖刀倒插,也有的似引颈欲鸣的雄鸡,就好像一位魄力大、手艺高的巨人曾挥动千钧巨斧,东祈西削,硬替大江斩出这道去路。岩身有的作绛紫色,有的灰白杏黄间杂。著名的“三排石”是浅灰带黄,像煞三煮断垣。仙女峰作杏黄色,峰形尖如手指,真是瑰丽动人。

尽管山坳里树上还累累挂着黄橙橙的广柑,峰巅却见了雪。大概只薄薄下了一层,经风一刮,远望好像楞楞可见的肋骨。巫峡某峰,半腰横挂着一道灰云,显得异常英俊。有的山上还有闪亮的瀑布,像银丝带般蜿蜒飘下。也有的虽然只不过是山缝儿里淌下的一道涧流,可是在夕阳的映照下,却也变成了金色的链子。

船刚到夔府峡,望到屹立中流的艳濒滩,就不能不领略到三峡水势的险咤了。从那以后,江面不断出现这种拦路的礁石。勇敢的人们居然还给这些暗礁起下动听的名字:如“头珠石”、“二珠石”。这以外,江心还埋伏着无数险滩,名字也都蛮漂亮。过去不晓得多少生灵都葬身在那里了。现在尽管江身狭窄如昔,却安全得像个秩序井然的城市。江面每个暗礁上面都浮起红色灯标,船每航到瓶口细颈处,山角必有个水标站,门前挂着各种标记,那大概就相当于陆地上的交通誉。水浅地方,必有白色的报航船,对来往船只报告水位。傍晚,还有人驾船把江面一盏盏的红灯点着,那使我忆起老北京的路灯。

每过险滩,从船舷俯瞰,江心总像有万条蛟龙翻滚,漩涡团团,船身震撼。这时候,水面皱纹圆如铜钱,乱如海藻,恐怖如陷阱。为了避免搁浅,穿着救生衣的水手站在船头的两侧,用一根红蓝相间的长篙不停地试着水位。只听到风的呼啸,船头跟激流的冲撞,和水手报水位的喊声。这当儿,驾驶台一定紧张得很了。

船一声接一声地响着汽笛,对面要是有船,也鸣笛示意。船跟船打了招呼,于是,山跟山也对语起来了,声音辽远而探沉,像是发自大地的肺腑。

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是激流里的木船。有的是出来打鱼的,有的正把川江的橘麻往下游运。彪悍的船夫就驾着这种弱不禁风的木船,沿着鳞峋的峨岩,在江心跟汹涌的漩涡搏斗。船身给风刮得倾斜了,浪花漫过了船头,但是勇敢的桨手们还在劲风里唱着号子歌。

这当儿,一声汽笛,轮船眼看开过来了。木船赶紧朝江边划。轮船驶过,在江里翻滚的那一万条蛟龙变成十万条了,木船就像狂风中的荷叶瓣那样横过来倒过去地颠簸动荡。不管怎样,桨手们依旧唱着号子歌,逆流前进。他们征服三峡的方注虽然是古老过时的,然而他们毕竟还是征服者。

三峡的山水叫人惊服,更叫人惊服的是沿峡劳动人民征肺自然,谋取生存的勇气和本领。在那耸立的峭壁上,依稀可口辨出千百层细小石级,蜿蜒交错,真是羊肠蟠道三十六迥。有时候重岩绝壁上垂下一道长达十几丈的竹梯,远望宛如什么爬虫在嘎岩上蠕动。上面,白色的炊烟从一排排茅舍里袅袅上升。用望远镜眺望,还可以看到屋檐下晒的柴禾、腊肉或涟具,旁边的土丘大约就是他们的祖莹。峡里还时常看见田垄禾牲口。在只有老鹰才飞得到的绝岩上,古代的'人们建起了高培和寺庙。

船到南津关,岸上忽然出现了一片完全不同的景象;山麓下搭起一排新的木屋和白色的帐篷。这时候,一簇年轻小伙子正在篮球架子下面嘶嚷着,抢夺着。多么熟稳的声音啊!我断到了筑路工人铿然的铁锹声,也听到更洪亮的炸石声。赶紧借过望远镜来一望,镜子里出现了一张张充满青春气息的笑脸。多巧啊,电灯这当儿亮了。我看见高耸的钻探机。

原来这是个重大的勘察基地,岸上的人们正是历史奇迹的创造者。他们征服自然的规模更大,办法更高明了。他们正设计在三峡东边把口的地方修建一座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一座可以照耀半个中国的水电站。三峡将从蜀道上一道险峻的关隘,变成为幸福的源泉。

山势渐渐由奇伟而平凡了,船终于在苍茫的暮色里,安全出了峡。从此,漩涡消失了,两岸的峭岩消失了,江面温柔广阔,酷似一片湖水。轮船转弯时,衬着暮霭,船身在江面轧出千百道金色的田垄,又像有万条龙睛鱼在船尾并排追踪。

江边的渔船已经看不清楚了,天水交接处,疏疏朗朗只见几根枯苇般的桅杆。天空昏暗得像一面积满尘埃的镜子,一只苍鹰此刻正兀自在那里盘旋。它像是在寻思着什么,又像是对这片山川云物有所依恋。

山水的散文篇七

欣闻“刘宗汉美术馆”和“中国新山水画艺术研究会”即将创立,我非常激动,预祝这两件益事能够获得圆满成功!

做为一个文化学者,我目睹了从徐悲鸿、齐白石等国画大师谢世以来的国画乱象。“刘宗汉美术馆”和“中国新山水画艺术研究会”的创立无疑是中国山水画艺术事业中值得关注的一件大喜事。

关于乱象,我想大概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有的画家由于受到了西画的语言和思维冲击,于是完全抛弃了传统的笔墨精华,几乎变成了用中国的纸墨来画西画,结果完全没有了中国画的意境和韵味;第二类,有的画家确实也保留了一部分传统的笔墨精髓,也结合了西画的语言和思维,可是结果却是画得不伦不类,极不自然;第三类,有的画家认为中西合璧无法结合,索性就钻入传统的故纸堆里翻跟头。真可谓群雄割据,乱作一团。

所幸大乱之后必有大治,中国新山水画的三种乱象总算是被植被皴法的创始人刘宗汉先生给终结了。老子曾曰:“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由此可见没有什么思想和技法是不能为我们所用的,关键还是要看个人。自西学东渐以后,人心浮躁,真正能称得上大师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中国山水画的创新除了需要画家具备大智大勇之外,还需要有平心静气的吃苦精神,这非常不易,我们应该感到很欣慰,因为刘宗汉先生做到了。

刘宗汉先生的书画俱精,他既敢于深入地研习东西方的古典绘画传统,又勇于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进行提炼和溶合,故而能“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终成一代大家。他谨慎地保留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墨精髓,又巧妙地融入了西画的色彩,线条与透视,使得新山水派的画变得更趋自然与和谐了,这种自然与和谐就是一种成熟的标志,更是一种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因为他的新山水画是在传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画的营养而发展起来的没有异化的全新中国画。

可以说“刘宗汉美术馆”和“中国新山水画艺术研究会”的创立是中国新山水画的福音,真正开启了“新古典主义山水画”的新篇章,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刘宗汉先生没有异化的全新中国画反映着时代的脉搏,可以承前启后,让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得以健康地延续和发展,避免了被断割或误入歧途的危险,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刘宗汉美术馆”的成立,可以提供一个方便后学观摩、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而“中国新山水画艺术研究会”则为具有远大抱负的同道中人提供了一个更加坚实的学习、研讨、创作和学术交流的平台。我坚信:刘宗汉先生所献身的当代新山水画艺术,根深叶茂,前景广阔,因为他的作品和言行已经证实了创新是必然的,只要大家能够一起沉下心来深入传统,肯吃苦,勤动脑,并在实践中不断钻研和探索就会有新的突破和创新。由此,我再次预祝“刘宗汉美术馆”和“中国新山水画艺术研究会”的挂牌仪式能够获得圆满成功!

山水的散文篇八

三年级暑假,妈妈带我到闻名全国的云台山地质公园游玩,它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属于太行山脉。它既有南方山脉的清秀俊美,又有北方山脉的雄伟壮丽,是一个奇特壮美,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观。

第一天,我们来到潭瀑峡,又名小寨沟。谷内风景怡人,宛若江南。“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令人流连忘返。

我们首先看到“丫”字瀑,一块三角形的大石头将水流隔开后又汇成一股,形成“丫”字形的瀑布。我穿着凉鞋踏进水中,那里的水清澈见底,冰凉清爽,将夏日的炎热一扫而光。又走了一小段路程,就来到了“不老泉”。据说不老泉的水喝一口年轻十岁,喝两口长生不老,喝三口返老还童。我接了一瓶子泉水,带回去给爷爷奶奶喝,希望他们健康长寿。继续往前走,一阵哗哗的水声吸引了我,我们来到了水帘洞。那水帘像一串串珍珠似的,让我不禁想起了《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水帘洞。最后,我们来到了蝴蝶石边,两块岩石像巨大的展翅欲飞的蝴蝶翅膀,人站在中间,变成了美丽的蝴蝶仙子。

第二天,我们游览红石峡景区。当地人称它为“温盘峪”,有些外地人说它是“浓缩的大自然”、“盆景峡谷”。那里的水碧绿清澈,两岸红色的石壁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绿色树木,仿佛是一个鬼斧神工雕凿而成的巨大盆景。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将山道挤得水泄不通,有时每走一步都很艰难。

经过这两天的跋山涉水,我虽然累得筋疲力尽,但是大饱眼福,还知道了一些关于地质方面的知识。这次旅行让我受益匪浅。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从仪陇县城乘车向东北行50公里,在群山环抱的马鞍

山脚下,就是中国均人之父——朱德总司令的故乡马鞍镇。

从马鞍镇向西一公里多,有一座突起的高山,一峰屹立,青松翠柏,林密草茂,四季葱茏,这就是国家aaaa级琳琅山风景名胜区。走进她,就像走进了一个大花园。迈着轻盈的步履,走上琳琅山头,极目远眺,花团锦簇;菜花黄了,桃花红了,梨花白了,春天更美了。宽阔的柏油路像一条玉带环绕琳琅山水。附近的村庄,果林绕宅,粉墙碧瓦,好一派田园风光。

海拔600米的琳琅山,高出周围群山,从山顶分出五个整齐的小山梁,从各方缓缓向下延伸,成了琳琅山的楞角,这使琳琅山成了一个自然生成的五角星。

在山顶上有一小平坝。稍事小憩,见坝中竖着一块《琳琅寨记》的石碑,碑文说:“琳琅,古寨也。……山高而秀,林参蓝天……”顺着小道向前走就是寨门,名曰“琳琅寨”。寨门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天外云峰新壁垒”;下联是“山巅武曲化干戈。”据同行者讲:过去山顶南面有一花园是清代秀才丁绍鸿所建,故名“丁家花园”。花园内草木繁多,并修有亭台、水榭,石桥,假山,显得十分别致,堪称寨之胜景。但那时只有富人才能进园观赏,而穷人只得望园兴叹。欣赏了山寨风光,站在遮天蔽日的.树木中,远望周围众多的小山,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下山来就到了朱德总司令旧居纪念馆和朱德纪念园区。

1886年12月1日,朱德总司令就诞生在琳琅山下李家大湾。在这里他度过了14年之久的少年时代。20世纪60年代,郭沫若同志亲笔题写的“朱德总司令旧居”匾额,悬挂在旧居大门上方。旧居左侧是丁家花园私塾,右侧是药铺垭私塾,都是朱德少年读书的地方。听老人们讲,小时的朱德喜欢同小朋友一道去琳琅山树林中玩耍,他喜欢这山的几个楞角。有时一天他们要把几个小山梁都跑完,在山上听鸟声,学鸟唱,采山花……他浇灌过的土地,游泳过的小河,亲手栽植的树木,都在琳琅山的环抱里。朱德从军后,他也特别喜爱五星。抗日战争时期,朱总司令在山西武功县栽植的一棵杨树,树干、树枝横截面都是一颗五星,当地人称它为“红星杨”。在朱德故居纪念园区,你处处感到此地的奇异和灵气,可以尽情领略到大自然赋予的美景。

马鞍,地灵人杰,山水形胜。在故居纪念园区参观,总司令那“仗剑山河动,挥毫日月明”的气概;那运筹帷幄,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帅风豪气,令人浮想联翩,让人流连忘返。总司令一生是一首诗,琳琅山孕育了他特有一些气质,在朱总故里让人倍加怀念他那高大光辉的形象。他永远是人民心中的一座巍巍丰碑。

在暑假里孩子们都要去旅游,我也不例外,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桂林游玩。

我们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来到了桂林。我们先游玩了象鼻山。象鼻山的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临江汲水,在象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皓月,构成"象山水月的奇景"。

第二天,我们乘船游览了漓江。漓江的水无比清澈,漓江的山千姿百态:有一些像孙悟空过五指山,有一些像九马画山,还有得像骆驼奔跑……漓江两岸的凤尾竹笑弯了腰,仿佛在招手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下船乘车,来到"世外桃源",这里景色秀丽,空气清新,宛如来到仙境。我们乘着竹筏来到燕子湖的心愿桥下,大家纷纷许了一些愿望。我们又来到了原始部落的一个小村庄,酋长夫人"黑珍珠"向我们招手示意。我们和苗族姑娘跳踩踏舞,和壮族姑娘抛绣球。"世外桃源"让我赞叹不已!

晚上我们在漓江边观看了"印象刘三姐"的大型演出。演出以十二座山峰为背景,有六百多个演员表演……演出气势浩大,非凡,深深地震撼着每个观众的心灵。

后面几天的游程,我们游览了伏波山,七星公园,芦笛岩。我们参观了不同风格的岩洞,岩洞里有形状各异,姿态不同的钟乳石等。

我们乘飞机返回上海,坐在飞机上,俯视着桂林的城市风貌,让我依依不舍。桂林之行让我大开眼界。我爱桂林的山!我爱桂林的水!

山水的散文篇九

山川・壮丽之辞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是何等秀丽之色可以止息一个人那狂躁不安的心。山川,那一座座巍峨高耸云天,青树挺拔,云雾遮掩,飘然胜似仙境。四季之山,或青翠,或深沉。千古文人墨客无不为之震撼。

听,山川出声了,那是壮丽的言辞。

流水・婉约之辞

听,流水出声了,那是婉约的言辞。

大地・淳朴之辞

“我全部的诗歌,总是与土地一脉相承。”艾青眼中的大地,厚重而淳朴,宽容而沧桑。大地是母亲,无论是华夏儿女,还是碧眼西人,都是大地的儿女。自然的一切都在大地上孕育,春夏秋冬,霜冻严寒,它,始终默默奉献着。它的超凡脱俗少有人欣赏,人们看到的只有山水白云,但那些都是大地的美丽,还有更美的,是它的灵魂。

听,大地出声了,那是淳朴的言辞。

自然万物,不论风起风散,云卷云舒,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声音。当你用心去聆听时,你会发现,它们都包含了华美的词句。这――山水画卷,便是一堂语文课,陶冶了你的心灵,洗涤了你的魂灵。

山水画卷也是一堂语文课。

听听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山水的散文篇十

从云台山归来,本想写点什么,抒发一下对云台山的感情。还没等构思成形就地震了,因了那大灾大难大悲大痛大爱大情的冲击,一搁就4月有余,其间的震撼让人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心终于慢慢得以平静,回顾云台山之行,不免慨叹,心于平静后重新掀起一层层波澜。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我们去的时候,正是5月上旬,也正是旅游的最好时节。山清水秀草木葳蕤游人如织,好一幅繁荣昌盛的景象。

我曾在秦岭深山工作生活了20年,对于大山的景致真可谓耳濡目染司空见惯,曾猜想,云台山,不就是山吗,能有啥看头,和这秦岭山相比也就大同小异吧。然而,当我们刚进入云台山景区,我就被那山势所吸引。那突兀的山势仿佛突然拔高了一般,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在云台山只转了三个景点:小寨沟、茱萸峰、红石峡。这就够了,就这三个景点足以让我们陶醉了。美,很美!

小寨沟的美,美在那水那石。游人沿着青石铺就的洁净的台阶,一步步拾级而上,而沟里不太大的水流就在眼前晃动,在耳畔哗哗地流淌。细看那水,极清澈极晶莹,从石上款款流过。再往上,潭瀑相连,相映生辉。龙蛇潭、碧玉潭、情人瀑、丫字瀑、三叠瀑等让人赞叹不已,那传说使人目驰神往,思接远古。由此,小寨沟也叫潭瀑峡。有一眼山泉名曰:不老泉,引起游人们极大的兴致。山崖下,一个拇指粗的泉眼,咕咕地向外不间断地涌着水流,水极甘冽,传说人们饮了此泉水后会长生不老,于是,人们纷纷取此水饮着,有的竟把矿泉水倒掉,用瓶接取此水。噢,多么诱人的名字。再往上不远处,有一山崖,山岩布满翠绿的青苔,不知从哪儿涌出的泉水从青苔上漫流而下,那水如一条条珠串般挂在悬崖边,悬崖下有一洞,幽幽的,透着神秘,人们称之为水帘洞,绿草、水帘、幽洞,一幅优美画卷,惹人纷纷驻足观看。距水帘洞几步之遥,有一奇石,名曰虎纹石,极像一虎头,虎头上纹理清晰,引人注目,传说人摸一摸这虎头石会长寿的。进沟约一个半钟头,我们来到了小寨沟的尽头,这里却别有一番天地。我们抬头向上望去,仿佛置身一口小肚大的瓮底似的,齐碐碐的山崖围成一个半圆形的壁障,就是猴子也难攀上去;这个壁叫龙凤壁,壁上常年有泉水流出,滴落而下,在壁上形成左右两处青苔,和壁上的钙质纹路配合形状酷似龙和凤,因而得名。壁下有一潭,名曰龙凤潭,又名“唐王饮马池”,潭内水深过膝,清澈见底。潭中有两块石头,形状规则,极似一个蝴蝶的两只翅膀在水面扇动,名曰蝴蝶石。这是小寨沟美景之极致处,站在这儿,极赏潭瀑泉石之胜景,久久不忍离去。游至此,我们沿另一路返回。始知这一景点为单行道,一来一往各行其道。我们不由得为开发者的英明而赞叹。返回时,我想,这小寨沟,山因水而活,因水而秀,石因水而动,水因石而形,山石与水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它的美!

茱萸峰,是云台山的主峰,因峰上历代多生长中草药香料茱萸而得名;又因海拔1308米直插云霄而又称云台山;其美在高和秀。我们乘坐景区公交中巴车,沿弯曲的公路艰难而上,其间要穿过14个弯曲盘旋而上的叠彩洞,这叠彩洞为景区一大人工景观,当我们一会儿进入隧洞一会儿钻出隧洞的时候,有一种身处绝壁上不挨天下不着地的感觉,心便不住地惊叹,这隧道是弯曲而盘旋的,据说属世界罕见,其建设难度不言而喻,设计之奇巧,工程之宏伟,无不令人赞叹。大约乘车20多分钟,我们到了山腰停车场。下车后,我们便沿着那青石铺成的台阶,向茱萸峰攀登。这高而陡的台阶斗折蛇行,穿梭在茂密的树林之中,听导游说要登上1000多个台阶,才能到达茱萸峰顶部,不一会,我们一个个气喘吁吁,热汗直流,有体胖者不得不中途休息,有的竟打了退堂鼓。后来在同伴的鼓动下,则继续向上攀登,最后都在热汗淋淋中登上了顶峰。站在这儿向四周望去,只见远处山峦叠翠起伏跌荡,哦,好一幅秀美的图画啊!只觉得有种一览众山小的高旷之感,有一种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不由得从心中蹦出一个字——值。

红石峡给我的感觉是奇美。它像一个羞涩的美女,隐藏在山间。从沿山公路上走过,如果没人介绍,如果不去寻她,你根本看不到她。下得车来,站在那座天桥上,你才能看见她。俯瞰,只见一条美丽的红色峡谷,蜿蜒曲折,幽深神奇,游人们在谷底若隐若现,轰隆隆的水声在峡谷中回荡,雄浑而空旷。过天桥,沿曲折狭窄台阶而下,穿过一个人工开凿的仅容一人通过的石洞,就进入了峡谷。峡谷口有一瀑布,水从谷底大石间跌落而下,撞击出轰隆轰隆的响声,而往下游看去,却不见了水,人们不觉惊奇,导游说,此水跌落下去后流入了一条地下暗河,从而销声匿迹了。从人工开凿的通道一路上行,人们一个个啧啧赞叹。纷纷举起相机拍照,想把这奇绝之美带回去慢慢欣赏。通道狭窄低矮,许多地方人们得低着头才能通过。探头细看那峡谷,崖壁均为紫红色的一层层石英岩状砂岩堆积而成,最狭处仅有二三米,抬头上看,只能看到曲折的一线天,那天桥高高的仿佛一根千年横木搭在峡谷上面,沧桑而惊险。正凝神间,突然两只鸟儿扑楞楞从峡谷的这边崖壁飞到了那边崖壁,叫声和翅膀扇动的声音在空谷回响,清亮而旷远。再看那谷底之水,清澈见底,静静地缓缓地流动着,微风徐徐波澜不兴,成群的游鱼往来嬉戏,悠闲自得,如若游人投去食物则奋力争食,你追我赶,引人注目。人们在这峡谷间尽情地拍照,赏玩,欢笑声喊叫声不绝于耳。不觉间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当登上子房湖大坝的时候,我不由得再次把目光投向那摄人魂魄的峡谷,那红石,那绿水,那瀑,那潭,那壁,那崖,那曲折,那险绝,无不让人留恋,不忍离去。难怪这里有“峡谷极品”“中原第一景”的美誉。

云台山水堪称赞;

小寨瓮谷多瀑潭,

碧水红峡一线天;

叠彩诸洞人惊叹,

茱萸峰上紫气染;

山美氺美环境美,

它日有缘再相见。


山水的散文篇十一

夏末时节的神农架像一位年轻的母亲,敞开绿色的怀抱,把我们拥入她的怀中。满眼满怀的是绿,浓墨重彩的绿,闪闪发光的绿,青翠欲滴的绿。四面都是青山,古朴的木鱼镇像是一个摇篮,我们一群热爱文学的孩子,怀揣着一个个瑰丽的梦想,在陈应松院长的带领下,有缘在这里相聚学习,舒缓自己的神经,洗濯自己的身心,放下俗世的重负,放飞自己的梦想,安顿自己的灵魂。

清晨的神农架空气格外地清新,潺潺的流水声在耳边,哗哗流淌,流向远方。听朋友说这条小河叫香溪。据传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曾经住在溪水边,经常在这溪水中洗手浣纱,于是溪水变得香气袭人;又因香溪源头兰草盛开,花香遍野,所以得名“香溪”。溪水清澈见底,能看见水底的沙石。太阳升起来,阳光照耀着群山。四周山上郁郁葱葱的林木在阳光里,焕发着勃勃生机,树木的叶片在阳光里闪耀大片大片金色的光芒,如穿上了一件金色的羽衣,有种光彩夺目的美。

神农架平均海拔1700米,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成为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因此有“华中屋脊”之称。神农架的山,巍峨挺拔,深沉厚重,沉默不言,如一位胸怀博大的父亲。用山的脊梁,撑起了一方绿色的天地,让朴实善良的山民在此繁衍生息,绵延不绝。蓝天、大山、溪水,森林、花草、鸟兽,虫蚁、农人,一切的生灵,在山的怀抱里生生不息。

珙桐树、水杉树、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他们都是山的儿子,抓住泥土就能存活生长,无论是悬崖还是峭壁,无论是山涧旁还是石缝边,到处有它们挺拔的身影。有些树,根与根相连在地下,从一颗树干上长出了另一棵树干,枝与枝相牵,叶与叶相触在云里,他们相依相偎,亲密无间,如母子,如兄弟姐妹。这些树在或贫瘠或肥沃的土地上相亲相爱,自由生长。

在云雾缭绕的神农谷里有一棵历经岁月沧桑而依然年轻的树,他是树的王,名杉王。他高大挺拔,树干坚似青铜,直冲云霄,树身苔痕斑斑,叶片在风中舒展。导游说,他的树龄在一千二百年左右,他的生命有六千年的光阴。相对他几千年的沧桑,我们人类不过是短短的一瞬。他的树干曾经被雷劈过,留下了一个大洞样的伤疤,于是人们把神农爷的一尊雕像放在伤疤处供奉着,天长日久树王自己修复愈合了伤口,而且把神农爷的塑像藏在怀中。树干的表面只留下了一个鼓起来的包。每年都有不少善男信女来祈求他的庇佑,树的周身缠满了红色的绸布。

杉王俯瞰众生,仰望苍穹,他不悲不喜,巍然伫立。默默经受岁月的风霜雨雪,严寒酷暑,风雷霹雳,不向艰险困境低头,坚韧顽强,千年来他傲然挺立,笑看云卷云舒。他是大山引以为傲的儿子。

在这里每一棵花草树木都有自己的名字,黄连,连翘、鱼腥草、龙葵草,益母草、凤仙花她们都是大山的女儿,为山林添一份秀美,为人间解一份疾苦。

神农架的水,或柔情万种或激越奔放,总是在行走的路途中,与我们邂逅。好像是特意制造一份意外的惊喜。在山间与涓涓溪流邂逅,倾听她的窃窃私语,感受她的温柔与沉静。品味她的清冽,澄净,甘甜,掬一捧在手,尝一口,沁凉凉,甜丝丝,昏沉的神经瞬间清醒。

在峡谷与飞瀑相遇,水以雄伟壮观的姿态,让你感受他的波澜壮阔,感受他的雄浑气魄。天生桥下鹰潭水,飞流直下,咆哮狂奔,一泻千里,从天而降。与高山之巅的水相逢,看它从容奔流,滔滔不绝,日夜不息。

高山之巅的水,峡谷飞瀑的水,蜿蜒溪流的水,与我们一次次相遇,短暂相聚,又以勇往直前的姿势,向前,向前,一直向前奔流,去化作一朵浪花,去化作一滴雨露,去滋养万物。水生万物,万物因水而活,而生长而繁茂,而生机无限。

在林中漫步,用心贴近叶子的呼吸,沉醉于草木的芳香气息,聆听鸟儿时断时续的婉转歌声,听松针在脚下“沙沙”的梭响,看溪水在身边静静流淌。夕阳西下之时,有幸看到金丝猴在树林间悠闲玩耍,这些大地的精灵,它们在青山绿水间安静地生活,是我们打扰了它们的宁静与安详。

在神农架的山水间行走,亲近着这片山林,感受着他雄浑的气息,蓬勃的生命。我的心也在砰砰地跳动,好像是邂逅了一位倾心已久的恋人。

在这片大森林里行走,忽然想沉入这片林海,让自己心灵安静,呼吸顺畅,目光清澈,思想单纯。心在山水的浸润中,涤荡得纯净,透明,如一块发亮的水晶。心在山水里安安静静的回归,回归于一座山或者某条河。让生命回归自然。

在神农架的山水间行走,心灵可以穿越寂静的时光,抵达梦想的彼岸,在山水间行走,放逐着自己疲惫的灵魂,让她自由自在的飞翔。这是文学带给我的行走,对文学坚守的过程是一种生命提升的过程,也许坚守并没有目的地,坚守的过程就是终极。即使永远不能抵达理想的高度,也无怨无悔。

这片鄂西北的大山,重峦叠嶂,山谷幽深,古木参天,奇花异卉遍布,野兽横行,千峰陡峭,珍贵药草生长在高峰绝壁之上。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神农氏和他的臣民曾不畏艰险,伐木架起三十六架天梯而上,采得药草,救活百姓。神农架也因此得名。当时瘟疫流行,饥饿和病痛折磨着人类,普天之下哀声不断。在高山密林之中,神农爷遍尝百草,采药治病。只为让天下黎民百姓摆脱疾病的纠缠,能存活下来。

他说: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行走在神农架的千山万壑间。山太高,他在此“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后来又“架木为坛,跨鹤升天”。

他,知道每一颗草的药性,百草之平毒、寒温。他熟悉每一种药之酸、咸、甘、苦、辛五味,草木味苦的凉,辣的热,甜的补,酸的开胃。他都了然于心。他几乎嚼尝过所有植物,“一日遇七十毒”。而后得茶而解。他尝过的花、草、根、叶,据说有三十九万八千种。他教民食用不同的草药治不同的病。

他,为“宣药疗疾”还刻了“味尝草木作方书”。无数次的反复实践,积累下来许多药物知识,被纂刻记载下来,这就是《神农本草经》。

他还知道每一粒种子的用处。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教人们开垦荒地,播种五谷,汲水灌溉,还训牛以耕,织麻为布,以御民寒。他制作陶石木具,解决了人类的生活用具――器皿和陶盆、陶罐等,首创农耕社会。让人们摆脱了饥饿和寒冷的困境。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衣物和粮食。

他设立集市,让大家把吃不完,用不了的食物和东西,每天中午拿到集市上去交换,从而出现了中国社会原始的商品交易。

有一天,他来到了神农架的山林间,看见了石缝里开着一种小黄花状的植物,他尝试着把花的叶子和茎吃到肚子里,没想到这种草有剧毒,一时之间天旋地转,他抚着腹部,头上大汗淋漓,倒地疼痛剧烈,肝肠寸断,不幸去世。他用自己的生命发现了一种含有剧毒的草,这就是断肠草。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

他是华夏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他心怀大爱,悲悯众生,拯救苍生,恩泽苍生。我们都是他的子孙,承载着他的恩惠。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华夏儿女的精神信仰。他是我们心中的神灵,庇佑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神农坛,我久久地仰视着他的石刻雕像,心里充满了深深地敬意与感恩之情。

山水的散文篇十二

红尘喧嚣,浮世扰攘,若能拥一怀山水,便可坐老时光。

塞北的山少有江南的空灵与飘逸,当然也不似桂林的山那般峭拔玲珑,但它们却有一种腾空而起的狂飙以及曲折萦回的内敛。

画廊的山,大多绵延俊美,远望如翠屏罗列,凝碧含烟。倘是山峦相隔,每一座又似削成的青玉,遗世而立,令得岚光两向,黛影中开。而画廊深处的小昆仑山却多少有些孤峰万仞,绝壁千寻之感。虽非苍翠欲滴,倒是那层岩界处的绿色,勾勒出了山的质感,圆润处愈发柔和,峭绝处更显凌厉,有峥嵘亦有冲淡。我倒是颇崇尚如此般的人生——疏密有致,虚实相生。如此便能处得繁华喧嚣、清凉落寞,却又无惊无扰,无喜无悲。

松山,便是曲折萦回,深林藏秀。山中石径萦纡,两侧绿密红疏。偶有山鸟啼鸣,分外幽寂。渐至深处,可见古树参天,绿叶盘空之下,翠蔓蒙络,小径愈发清远深邃了。途中的涧溪,或经石端披拂而下,卷水浮花;或积于巨石相拢的小潭,映一派山光树影,戏日光中几尾闲鱼。始终觉得松山之境满是闲的.情致与逸的疏放,坐茂林观佳夕,临深涧听水鸣,或看碎岩飞瀑,溅珠如雨。当然,也可以于静夜林中,看那轮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而今宵依旧斜挂在梢头的明月。若是与友同行,那不妨把酒或掬泉,临风对月。想必那些沉浮荣辱亦或进退悲伤,终究不会回澜拍岸,内心尽是清凉、宁静与淡泊。

四海,记忆深处的故乡小镇,夏日陌上,繁花如海。

那一川的浓酽便是万寿菊了。花田从路边绵延到山脚。怒放之时,浑如野火,恍若晴霞,铺陈在山野之中。万寿菊的花瓣层层叠叠的簇拥着,花朵无比繁旺。花茎不是很高,确有几分坚实,若轻风拂过,花朵便在云影里轻颤不已,荡漾而出少有的妩媚与娇羞。一夜风雨,不少的花茎折俯在田地里,花朵却依旧清新明丽。总觉得它有些菊的风骨,不畏严寒贫瘠,兀自盛放。那种刚烈耿直,即使面对疾风骤雨,也终究不会有丝毫的权宜与苟且。

秋英,一朵开在岁月的闲花,落红尽处,不求绚烂至极的繁华,只有一份恬淡清宁。如此,我便尤其的喜欢了。那袅娜纤长的花茎,于微风中摇曳出轻灵、绰约。即使成片的花朵,也依然不失纤婉、旷远和清丽。秋英的细弱与淡雅,总让人想到纤尘不染。修颀的身姿轻摆于澄澈的碧空之下,温婉绵柔。一阵微风吹过,细叶婆娑,花瓣零落。而那花茎,却是柔而不软,挺而不脆,俯仰间,怡然自得。我多少是有些景仰它的,或仰天一啸,或俯身一溺,无荣辱成败,无名缰利锁,处缤纷而不迷乱,遇落寞而不寒凉。那种简约的风情弥漫在旷野,灵魂或驰骋,或徐行,便可任由心性了。

携一份布衣的恬淡,我们终有一天会恰逢花开。

于花海中漫步,优雅散淡,不惹匆促。岁月依然在沙漏中流转,但喧嚣却已悄然退场。看陌上风起,听百鸟相和,似品一盏清酒,溢满相遇落崖惊风时的淡定与人生千回百转后的从容。

茫茫红尘,浩浩风烟,钢筋水泥的丛林、攘攘冠盖的穿梭,田园却终究未曾相忘于世,总在山遥水远的奔波中欣然相见,想来应是一种不舍。

故乡便是时光深处那片最美的田园与心灵皈依。

远山苍茫起伏,田野绿意葱茏。黛瓦白墙,木叶围村,庭院便掩映在花草丛中。几条幽深的小径,点点青苔,点点落红,穿过街巷,从屋前一直蜿蜒到山脚,弥漫在乱花阵里。院外人耕绿野,庭前紫燕衔泥,一派桃源印象。傍晚时分,落日斜阳,循着萦纡山路归来的童子,渐入柴门,隐去。清风明月里,农夫荷锄而归,那轮明月便悄然地斜倚在锄头,牵着几缕纤细的云丝,安然静谧。夜色清凉如水,朦胧的窗子,染了点点橘黄,内心便有温暖的情愫氤氲而出。仰望间,疏星几点,缀在河汉。如此安静的村庄,守着一隅安好。瞬间想起顾城的诗: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谁又肯在这样的时光里虚度?村头古树的那口老钟早已不在,可掠过的风,裹挟着记忆的钟声,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那一段斑驳的老墙根处,厚厚的苔藓堆积起似水流年的痕迹与沧桑。而那座残破的老戏台,依旧萦回着曲终人散的落寞与人世悲欢,且被思念打磨得无比光鲜。我在时光里打坐,根本忘记思索第一次相逢与最后一次相别。

田园,似一阕小令,简洁干净,清泠悦耳,无致人厌。离开之时,不由回眸,而那一眼,便是独白。

尽管我们念念不忘,时光依旧渐行渐远。只有那一阕山水,许了我们千秋不离与一世情长。

山水的散文篇十三

十月九日清晨,我们一行六人(三男三女)来到了传说中的古城凤凰,这个文豪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边城。昨日一夜坐火车风尘赴赴带来的疲惫还没洗净,就被习习而来的深秋寒风吹拂,刚下车的我们不禁打了个寒战。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淅淅沥沥的落在晨曦初露的凤凰城。只见雨中的凤凰城被水光雾气笼罩着每个角落,蒙蒙拢拢而又静谧无声,让人看不真切。仿佛未出阁的文静少女,羞羞搭搭、半遮半掩的欢迎着我们这些远方的旅人。

我们在寻找旅舍的路上,还来不及放下手中的行李,就被虹桥吸引了目光,这是一座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的建筑,横跨在沱江之上的三拱大桥,从水面到桥顶有几层楼房那么高,全部是用花岗石砌成。站在桥边向下望,竟然可以看见沱江与周围的吊角楼,只见沱江穿城而过,绿绿的江水缓缓流动,依稀可见摇曳的水草。江边停泊着两艘渡船,戴着斗笠的渔民蹲在船上。构成了一副田园牧歌式的画卷。沱江的两岸,伫立着一排排吊角楼,高矮不一,错落有致。虹桥右下方的万民塔在晨光中挺立,似乎在为凤凰这座千年古城里的芸芸众生呤唱阵阵梵音,两岸每隔几十米就种植着一棵棵柳树,枝叶随风舞动,迎风招展。还有三三两两的凤凰城居民在江边洗衣,手挽清流。让人心旷神怡,遐思无限。

在虹桥上,已经有几个外来的游客手持照相机对着虹桥以及下方的沱江、吊角楼拍照了。这里的确是摄影留念拍摄风景的最佳场所。在上,可以和虹桥这个凤凰城的标志性建筑留影。往下可以俯视沱江,遥望吊角楼。我们不得不暂时停止寻找旅舍的脚步,放下手中的行李,拿出来手中的相机去拍照。

在虹桥边上拍完照后,我们已经被这古色古香的场景吸引。本打算继续寻找景点,无奈手中行李沉重,只得打消这个念头,我们一行六人中的“麦子”已经从网站上下载了一份凤凰旅游攻略,打印成册。我们按着上面的内容寻找旅舍。只见那上面说,凤凰旅游住宿,最好临江而居,住进靠近沱江边的吊角楼旅舍,静夜里走在天台上,极目遥望依山傍水的凤凰城,能够感受到山、水、城、人,“天人合一”的境界。

我们沿着虹桥右下方来到了凤凰城的街道。由于晨光初露,街道上人烟稀少,静的似乎只能听见我们自己的脚步声。这条街道已经是高度商业化。沿街都是为远方而来的旅人准备的旅社、特色小吃店以及民族特色浓郁的工艺品店。但是走在狭长的雨巷,拾缀的似乎是历史的足音。平平仄仄,斗折蛇行的石板路,曲曲弯弯。缠绵回环的街道,一个小巷弯过去。一个小巷又折回来。江南小镇常见的元素,凤凰一概兼收并蓄。越往前走,就越能感觉这里的宁静与朴实。在这寂静的环境下,我们敲开了几家旅舍的大门,货比三家,最终根据那份旅游攻略中所说的那家旅舍住了下来。

走进旅舍的房间,放好行李。正想躺在床上休息一下,就被一阵阵悠扬绵长的山歌吸引了目光。我们赶紧拉开窗帘,走上天台佻望,原来是几个当地苗族人驶着小船,撑着船筏载着一些旅人在沱江上放声高歌,歌声高亢而又嘹亮,铿锵有力,歌声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湘西人的桀骜不训、狂放不羁的性格。小船行驶到一艘花船停泊处时,男声嘎然而止,花船上的女声又蔓延开来,与前面的风格不同的是,女声温柔甜美,似水柔情,感觉沁入心肺,都说湘女多情,这歌声作了最好的注解。也许,凤凰就是男性的粗矿,女性的温柔交织一起的城市。在朴实与纯真中向世人展示他们的风采。

站在天台上观看沱江与吊角楼,强烈的感受到了这座千年古城与众不同的怀旧气息。丝丝细雨飘在沱江上,被风吹拂的如柳絮飘飞。被小船划过的江面掀起阵阵青波,涟漪不断。江面不时有成群结队的鸭群出现在视野之内,让人心中涌起农家田园式的感觉。苗家汉子和苗家女子的歌声交织在一起,不断回荡在江面上,回响在山城之间。此情此景,我感觉我已经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灵魂,我真想随着这歌声溶入这山水城之中。

我们取下了手中的相机,与这楼,江,山、人作背景,摄下这一幕幕。

回入房子,我们在床上小惠一会,本想先入睡两三个小时,先洗去旅途的疲惫再出去游玩,无奈已经被凤凰城的景致弄的精神亢奋,翻来覆去已经无法入睡,干脆起身重新洗梳一翻,整理好衣物,迈步出门去一览凤凰美景。其余五人和我的一样心思,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出门了。

我们一行六人登上小船,泛舟沱江,戴着斗笠的老人为我们撑船,岁月虽然无情的在这位老人脸上留下了苍老的印记,但是老人的身手依然敏捷而有力,手中那个根桨杆撑着载着我们一行六人的小船,举重若轻,毫不费力。给人一种老而弥坚的印象。也许这位老人就象这沱江边的凤凰城,悠久却有活力,古老却又健康。老人的举动让我们三个年轻人跃跃欲试,也想有样学样,拿起浆杆撑船,但是在老人撑下的小船很听话,到了我们手里却象个无理取闹的孩子,无论我们怎么摆渡,就是无法在江面上行动自如,有时偏离方向,有时干脆原地不动。无奈我们只有放下手中的浆杆,让老人继续撑,小船立马又恢复了平静。这活计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很多诀窍在里面,外人不下一番狠功夫是无法掌握的。我想,要是能给我充分的时间去练习,我也一定能够驾轻就熟的,但是这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只不过是个梦罢了,也许到了我退休的时候,才能有闲暇时光来到这里,熟练的操作小船泛舟沱江。

小船行到江心处时,在沱江左面发现了一排老式的吊角楼,东倒西歪的伫立在江边的左侧,与沱江起始处那些商业化浓厚的吊角楼相比较,这些吊角楼朴实简朴,风格简单。整体显的有些破旧,老化。从外表来看,确实很难推测它们建于那一年。上百年的历史可能没有,四五十年的历史应该有了吧。撑船的老人告诉我们,这才是原生态的吊角楼,在现在的凤凰古城,再想找到这样的楼很困难了。我望着那古老的建筑,可能只有这座吊角楼,才能见证凤凰这几十年的沧桑变化与风雨历程。说不定沈从文《边城》中的小翠当年也曾在这楼中扶手楼拦上,遥望沱江坐看云起云落呢!我拿起了手中的相机,把这珍贵的建筑物拍入其中。

在沱江两侧,每隔几十米都有年长的老年人和中年妇女在江边洗衣,用竹棒拍打着衣物,用手搓洗。我想,现代化的电器工具放在这个千年古城似乎有点行不通了,在江边洗衣可能已经成为这里的居民的传统和习惯了,就象吃饭穿衣那么平常。古城居民虽然表面上接受了商业化的熏陶和洗礼,但是骨子里还是保持了沈老《边城》笔下的江边洗衣的特色。这是这座城市的底蕴和文化内涵,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和世间的沧桑变化而有所改变。

沱江泛舟结束后,我们从江边左侧登上了岸。此时已经过了清晨,街上的行人已多了起来,由于我们是自助游,没有向导,只能跟着感觉走,在路上,还碰见了好多年轻人拉着手推车,拉游客坐他们的车子游览凤凰全城。这对我们是极大的诱惑,但是转念又想,现在是什么时代了,还兴坐人力车?我们可不是旧社会的农奴主呀,这些年轻人也和我们一样是人生父母养的,要让他们弯腰驼背的为我们拉车,尽管要付出劳动报酬,我们还是会于心不忍的,所以克制住了这个想法。决定徒步而行。

散记》等,我不假思索的买下本《湘女萧萧》,至于其他的书,以后我也会陆陆续续买下。

完饭后在回旅舍的半路上,酒的后劲发作。我们竟然站都站不稳了,一阵天眩地转的感觉扑面而来,让我们一下子手足无措,把三个女孩子也吓了一跳。我们几个相互着搀扶,一路摇摇涣涣的回到了旅舍。打开房门,二话不说,一个个东倒西歪的躺在床上,一路旅途的劳顿和发作的酒劲,让我们沉沉入梦。

一觉醒来,看下表,已经四点了,该是出发的时间了,我们一行人六人陆陆续续来到阳台集合,由于我们清晨只是在小船上看沱江两岸的风景,并没有深入凤凰城内部,所以这次我们决定徒步穿越古城,仔细的看看这个古城里的引人注目的角落,探索值得注意的事物。这不,在我们准备出发的时候,邻近我们隔壁的旅舍的天台上也来了几个女孩准备物事,也准备出游了,其中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孩那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和秀丽清纯的容颜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尤其是我们三个未婚男,视线根本移不开了,一起目送那女孩子离去,我们才如梦初醒。如果此行能和如此佳人同行,夫复何求?但是性格内向的我们,是没有那个勇气上前去搭讪的。

我们来到了凤凰的街道,白衣女孩一行人已经走的不知去向了。我们不禁有点胀然若失,但是风景毕竟比美女更重要。如果有缘,可能还会在逛古城的过程中碰上也说不定呢!此时的古城街道,已是行人如梭,人来人往,一些地处繁华地带的街道已经被来自天南地北的各色旅人挤的水泄不通,我们一行人没有特意去寻找旅游景点,而是随波逐流、兴之所至的浏览。走到那算到那。以虹桥为记号,扩散开去。也许为了向世人展示古朴、怀旧的特色和气息,在古城景区中心,不见车辆在马路上行走。(当然,地处交通要冲的要道除外)。这样浏览古城,在街道上行走,感觉就轻松自如,不必担心被突如其来的车流听下脚步,打乱自己的行程了。

整个凤凰城的建筑差不多都是白墙灰瓦。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属于徽式建筑样式。是湘西及周边广大地区的建筑主导样式。民居山墙一般高出屋面,顶端用砖做成人字形拔檐再砌直线条砖,呈锯齿状,其上施以黑色黛瓦,以叠瓦顺墙头垒砌作脊,一般在收头处起翘,做成泥塑的卷草或凤凰状。在这里山墙高出屋面,隔绝临近房屋,不但十分有效地防范火患蔓延而且具有抗风暴的功能。让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代建筑师们那超凡的想象力和沪火纯清的建造力。

在这样的古城里行走感觉真的很不错,老街很小,却很宽敞,人多热闹却不喧哗,食铺、银铺,蜡染铺,姜糖铺与酒吧统统和谐的挤在街道两边。街道游人如织,穿梭在各式店铺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各个店铺老板从容的做着各自的生意。我在不同的店铺闲逛着,感受着他们的从容,却永远无法象他们一样真正的溶入这里,他们是这个千年古城的一部分,而我,却是个过客。走马观花的打量这这个城市的肌体和表面,再匆匆而过,若干年后很可能重返这个城市,也可能永不相见。

凤凰街道上还有一些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年轻艺人在街头弹吉他,唱歌卖艺。还有一些古稀老人在素描。尚未毕业的学生在写生。他们和古城的建筑、苗歌,山水一样构成了另外一道靓丽的风景,让凤凰城充满了艺术的气息。这些年轻的艺人,古稀的老人、学生,不知你们来自何方?是凤凰本城的居民?还是和我们一样,来自天南地北的旅人?为了寻自己的`一个梦才来到这里象个流浪者一样流浪?我看着他们,心中很羡慕,也想加入他们,但是我既不会弹吉他,也不会素描、写生。只能在心里默默的为这些寻梦的艺人和学生送上我的祝福。祝福他们平安顺利。

在古城的途中,我们一行六人商量好了晚上找一家酒吧去感受下气氛,明天早晨再去参观苗寨。感受一下少数民族的人文风情。于是我们在虹桥附近找了一家旅行社,和老板谈好了价格,参观苗寨的地点为碧潭江(凤凰附近有好多苗寨,碧谭江是其中一个规模不大的一家),之所以定下这个苗寨,是因为这个苗寨的名字很好听,而且旅游的价格也比较公道。我们一行中的三个女孩子想去的愿望非常的强烈,所以就这么定下来了。

不知不觉,我们在古城已经逛了两个多小时。由于是阴雨天,天黑的比往常要快,夜幕已经悄悄降临。到了吃晚餐的时间了。我们吃完晚饭走出饭店后,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吃惊不小整个古城已经灯火辉煌,四周已经被万千灯火照的亮如白昼,一些建筑物上的灯火突明突暗,如同夜空万千繁星闪烁,各家商铺已经挂了了很多大红灯笼,将小巷照的红彤彤,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极目远眺,夜幕下的虹桥与万民塔在一片灯海中格外醒目,交相辉映,在不同的颜色中变幻,如两盏硕大的花灯伫立在沱江之上。沱江江面被深绿的灯光反射,犹如一片赤潮。

我们来到了一家名为“流浪者”的酒吧,不为别的,只为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在这个喧嚣和略显浮燥的社会里。可能每个人都有着抛弃尘世的烦恼和忧愁去流浪的念头,在心灵的家园寻找自己的圣地,却因为种种制约呆在原地而随波逐流。所以“流浪者酒吧”圆了我们心中的梦,精神上完成了一种寄托。

我们走进“流浪者”酒吧,惊喜的发现,下午在旅店的天台上和,我们见过的那个白衣女孩也在这里!只见那白衣女孩在临江的窗口边坐着,单手撑面,眼望夜空中的沱江极目而思。此情此景,一股古典怀旧的气息涌上心头。夜空,灯海,古典美女,好一副“春江花月夜”。只有此景才能配上这个千年古城的气质。

我们在靠近江边的一个位置坐下,仔细的打量了这个酒吧,这个酒吧风格较为古朴,装饰不华丽也不平淡,灯光效果给人的刺激也不是太大,感觉适中,音乐时而悠扬,时而舒缓,时而激情四射,时而似水柔情。让人产生文武之道、一张一驰之感。这种感觉正是我喜欢的,我泡吧,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一味的“嗨”,久了就厌烦了,而这个酒吧每时每刻都给人以新鲜的情调,让人真切的感受到在他乡浓厚的异域风情。

音乐声不停的在耳边想起,歌手们唱的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只有在此时,我们在这个城市才能感受到一丝现代化的气息,音乐、美女,气氛才是酒吧的主题,今夜,我们在凤凰这座千年古城里的一座酒吧里,在音乐与夜景的衬托下感受着凤凰的呼吸与心跳,寻找自己内心的安逸。

白衣女孩在酒吧里坐了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就起身离开了,我们一直没来得及上去打招呼,就让她随缘而来,随风而去吧。白衣女孩走后不久,在酒吧里的一个黑衣女孩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个女孩和白衣女孩相比,没有那种清秀出尘的气质,打扮比较时尚,有种野性之美。看到这个女孩之后,我才明白,我看白衣女孩和黑衣女孩,固有她们面容较好的因素,却没有淫亵的念头。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她们清秀与野性的气质与凤凰这个千年古城相铺相成,溶为一体才会如此注意她们的吧!

在酒吧呆了快十二点了,虽然我们还意犹未尽,但是明天一大早还要去碧潭江,必须得回旅舍休息了。三个女同志酒喝得不多,我们三个男同志今天却是第二次舌头打颤了。又一次相互着搀扶着回旅舍。真是感叹凤凰城的酒不管是自家酿的酒还是厂家出的红酒,都是开始不怎么样,后劲却是极大。所以很难自持。我们三人晕晕沉沉得回到了旅舍,所幸头脑还保持了一丝清明,没有一身烟酒味的倒在床上,而是先洗梳了一番才躺在床上休息。快睡吧,明天还要去苗寨碧潭江呢,我们带着美好的希翼而沉沉入梦。

山水的散文篇十四

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下面是歌颂祖国山水的诗,请参考!

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7.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8.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1.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1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13.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14.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15.金陵津渡水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1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

17.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1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9.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20.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21.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22.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2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2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5.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2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3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3.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

3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3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6.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

37.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3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3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4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4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4.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45.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4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7.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48.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4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5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53.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54.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55.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56.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57.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

58.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59.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60.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山水的散文篇十五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我终于还是辞官隐居了,我每天可以从花开的声音中醒来了,那远处的苍树,看着看着,就把我的理想同鬓角一道染得沧桑了。我不再奢望当官报国了,既然官场就是谄者得其道、谏者失其势的地方,我就不勉强自己去欺上瞒下了,既然报国就是满纸谎言,夸夸其谈,徒有君主不顾黎民,我就不勉强自己去奉上压下了。山水田园,才是我陶渊明的归处,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就这样看着时光流逝吧,流过我曾青丝常驻的鬓角,流过我曾满是怨恨的内心,流过我曾遍体鳞伤的理想。

隐居的日子如此欢快,在和鸟语的对答里,我的诗句总是能拍醒每一片树叶,它们展示着生命的绿意盎然,在和花香的亲吻中,我的酒气总是能唤醒每一朵桃花,有时连飘荡的夕阳也不情愿西下。我喜欢小鸟的'欢唱,婉转而动听,是它让每一朵蓓蕾绽放,让每一颗果实成熟,也是它让我懂得倾听自然,这天籁之音仿佛很远,却总是拨动着我的心弦。到了夜晚,偶尔会有一两只不眠的禽鸟,惊飞于高高寒枝,把一帘幽梦掀起,我便发现连繁星也给了我照料,是它们的闪烁让我远离了官僚们的浊言。

蜿蜒小道上,我一路歌唱自己的生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我随性而为的姿态,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我暮鼓晨钟的勤勉。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是我山水交融的不羁。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是我心灵高洁的气魄。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76944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