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黄鹤楼古诗赏析篇一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的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的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历代诗人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诗人未必是有意在写拗律,但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此外,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或词组的多次运用,如“黄鹤”、“复返”等双声词,双声词组,“此地”,“江上”等叠韵词组,以及“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下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更不是我硬要往开封人脸上贴金。《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人说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的痕迹。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非李白之言,承认崔诗绝好,对于李白来说还是可以认定的。《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虽然有争议,如胡应麟称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大家意见的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的《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
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黄鹤楼古诗赏析篇二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引自”超纯斋诗词“翻译、评析:刘建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颢所写的七言律诗,大意说:
诗的主旨在描写登楼望远时,心中寂寞思乡的感慨,作者从仙人乘黄鹤来此游憩的美丽神话,点出黄鹤楼,接着由仙人已离去,永远不再回来,只留下黄鹤楼及晴川、芳草、汉阳树、鹦鹉洲,与白云共悠悠千载,寄托思家的情结。
关于这则美丽的神话故事,历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这位仙人是黄子安,第二种说法认为是费袆,第三种说法没有仙人的名字,一一介绍如下:
一、以为是仙人黄子安:
依《南齐书州郡志》记载:「古代传说,有仙人子安尝乘黄鹤过此,故名。」指出黄鹤楼命名的由来,是因为曾有一位名子安的仙人,乘黄鹤经过此地,所以命名为黄鹤楼。
二、以为是仙人费袆:
依《图经》的记载说:「昔费袆登仙,尝驾黄鹤还憩于此,遂以名楼。」认为黄鹤楼命名的由来,是指费袆尸解为仙后,曾驾着黄鹤回来,并在这栋楼休息,所名为黄鹤楼。
《太平寰宇记》则说:「蜀费文袆登仙,尝驾黄鹤憩此。」此指出费袆是蜀人,而与前面的费袆多了一个「文」字,《三国志蜀传》中有一位名叫费袆的人,字文伟,尸解为仙的费袆、费文袆,是不是就是这位蜀人费文伟,因不见其它记载,不得而知,但是因为都是神话传说,年代久远,记载会有一些出入。
三、只说是一位仙人:
这则神话的大意是说,以前有一位辛先生,平日以卖酒为业。有一天,这里来了一位身才魁伟,但衣着褴褛,看起来很贫穷的客人,神色从容的问辛先生,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先生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经过半年,辛先生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先生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黄色的鹤在墙上,接着以手打节拍,一边唱着歌,墙上的黄鹤也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其它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如此经过了十年,辛先生也因而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先生上前致谢说,我愿意照您的意思供养您,客人笑着回答说:我那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一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白云飞上天去了,辛先生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在此盖了一栋楼,取名黄鹤楼。
这三则神话,除了说明黄鹤楼命名的由来之外,还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酒店的主人辛先生因为不嫌贫爱富,不以貌取人,而得到仙人帮助,成为巨富。
这首诗的作者崔颢,便是借着这些美丽的神话与传说,写出他在暮霭苍茫中,登上黄鹤楼,遥望乡关,只见水天浩荡,渺茫无际,更加添了怅惆迷离的感伤,想着曾经驾鹤来此休息的仙人,永远不再回来,就算作者想放下人世的种种忧愁,随着仙人归去,也不可能了。面对一江氤氲烟岚,抬头仰望亘古常存的白云,感叹人生短暂无常,而乡愁不可解,返乡的日子遥不可知,仙境又不可求,想这一生无所依归,百感齐涌,心中的愁绪,便像江上的烟波,浓得化不开。
崔颢写下这首诗后,唐代诗人竞相传唱及仿真,想与崔颢一较长短,有诗仙之称的大诗人李白,有一次来到黄鹤上,也写下一首〈鹦鹉洲〉诗想与崔颢比赛,传说李白觉得自己写得不如崔颢好,便在黄鹤楼上题下一首打油诗:「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离开黄鹤楼,回去后愈想愈不甘心,又写下一首〈登金陵凤凰台〉诗,这个有趣的传说,我们另文介绍。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象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黄鹤楼古诗赏析篇三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的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的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历代诗人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诗人未必是有意在写拗律,但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此外,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或词组的多次运用,如“黄鹤”、“复返”等双声词,双声词组,“此地”,“江上”等叠韵词组,以及“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下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更不是我硬要往开封人脸上贴金。《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人说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的痕迹。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非李白之言,承认崔诗绝好,对于李白来说还是可以认定的。《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虽然有争议,如胡应麟称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大家意见的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的《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
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黄鹤楼古诗赏析篇四
崔颢这首只有五十六字的《黄鹤楼》,是古今公认的唐诗第一名篇,它犹如唐诗中的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穿越千古,依然雄踞于万峰之上。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至,在中国颇具影响力的中华书局采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依据古今四条标准先后四次对唐诗进行综合测评排队,对各种指标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令人十分振奋:四次排行榜的第一名,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崔颢的《黄鹤楼》。而且不论数据怎样增加,统计方法怎样调整变化,《黄鹤楼》始终都未低下高昂的头颅!况且综合指标的分值高出第二、第三名许多,而第二、第三名之后的分值前后却相差甚小。另外,依据测评的四项标准,《黄鹤楼》还得了三个单项冠军。这令现存的其他五万余首唐诗都无可比肩。包括诗佛王维、诗杰王勃、诗骨陈子昂、诗魔白居易、诗豪刘禹锡,甚至诗圣杜甫、诗仙李白的名篇佳作!
崔颢的《黄鹤楼》所获得的赞誉如此之高,是和传说中唐代的诗坛天才李白的激赏分不开的。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说,一次,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先有题诗在上,大为叹服,遂吟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极可能是出于后人杜撰,未必真有其事。盛唐距元朝数百年,中唐、后唐、两宋都未曾有人记载此事,为何到元代忽然无端冒出个李白见诗搁笔的故事?再看诗句之粗俗,绝非出自李白之口。但无论此事有无,李白确有《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两诗与此诗格调极为相似。如《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同为怀古抒情之作,李诗是思君,崔诗是怀乡,内容不同,意境不同,但作法如出一辙。尤其是最后,二人都用了“使人愁”三字。李诗有明显地摹仿痕迹。有诗仙李白作陪衬,崔颢《黄鹤楼》的声誉就自然无人超越。
诗人崔颢,汴州(开封)人,曾宦游吴越、武昌等地。这首《黄鹤楼》即是他南游武昌时的力作。诗人登上层楼,纵溯千古,横览八荒,俯仰天地,怀古思乡,援笔成诗,淋漓酣畅。
居外怀乡,是历代文人普遍抒写的共同主题;登楼赋诗,是历代文人的拿手好戏。处高临远,最能撩逗文人尤其是诗人的情怀。古代那些有志的文学青年离家远游干什么?多无衣绣夜行之意,而往往是为了能谋个一官半职,通过建功立业,以光宗耀祖。远游之因和思乡之因当然也各不相同。或因生逢乱世、经济拮据、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或因仕途失意,理想破灭,而生怀远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这样,文人就要倾吐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和释放郁郁不乐之情。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秋,王粲在南游荆州时登上麦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城楼,“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他纵目四望,感慨万千,写下了不朽的《登楼赋》。异乡尽管是“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仍然“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自然道出了“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郁积许久的心声。时隔数百年后,唐代李商隐在《安定城楼》中还清晰地记起“王粲春来更远游”。千余年后,当代一位诗人想起此事,还写下了“故国春深乡梦远,情多王粲怯登楼”的诗句。唐代杜甫更是登楼必有佳作:如“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特别是他“上岳阳楼”时,不但“亲朋无一字”,而且“戎马关山北”,诗人只能“凭轩涕泗流”。南唐词坛大家李煜在《相见欢》中写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他甚至在其他诗中写道:“独自莫凭栏”,“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登楼时的心情,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能一而概之。
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现的是同一个主题,其写法都是意随境生,只是意境不同而已。
崔颢诗借传说落笔,继而生发开去。仙人驾鹤,本属虚幻,诗人展开想象,将无作有,言“黄鹤一去不复返”,就有时光不再、机会难得之憾。古代有两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诗句可为崔颢诗提供理解上的支持。南朝宋人殷芸在《小说》一文中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欲兼三者。”这个故事大概是说,人生最渴望的莫过于做个神仙,兼有富贵荣华,既有官场上的春风得意,又有事业上的名利双收。扬州,除了别具一格的江左风情外,更是一座十分繁华令千古文人为之倾慕流连忘返的城市,就连大诗人孟浩然都“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因不得去而只好仰天长叹:“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诗人心中陡然涌起的第一重愁。
这是诗人心中继之涌起的第二重愁。
天涯游子,久居异地,思乡之愁,何时最甚,除“每逢佳节倍思亲”外,就是岁暮、日暮和深夜。王维在《渭川田家》中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牧童出去一晌,路程不过数里,野老便倚杖盼归,更何况崔颢一别数年,人在天末,山隔水阻,音讯难通!或许,崔颢站在楼上,远眺斜阳,俯瞰烟波,把四周景色看了,栏杆拍遍,想到家乡父母妻子正肩披夕阳,遥望南天,在不断地念叨着自己的名字,盼望自己早日平安返乡,真的“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是诗人心中频频涌起的第三重愁。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宋代吴文英句)”日暮后继之而来的就是明月,登楼时岂不愁上加愁?离人心上之秋,不一定是自然之秋,而是情感之秋。崔颢站在黄鹤楼头,遥望万顷云天,下临万里长江,满面愁云难消,一片苍凉景象。这个意境后来还是被李煜偷去收入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到尾联,水到渠成,卒章显其志,诗人抖出了诗的思乡主旨,收束全篇,使全诗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诗眼贵亮,线索贵藏。故前两重愁用暗写,不易使人觉察;后一重愁改用明写,不致使人难寻。三重愁指向同一主旨,并使其不断强化深化。同是写愁,三重愁三种写法,灵活多变。第一重愁是怀古生愁,第二重愁是触景生愁,第三重愁思乡生愁,最后统归为思乡之愁,使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此,《黄鹤楼》被古今认定为唐诗第一名篇并非偶然。
在律诗中,《黄鹤楼》属破格之作。前半部一气贯通,三用“黄鹤”,两用“空”字。第三句除第一字“黄”是平声外,其余六字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三平调煞尾,意到笔随,完全摆脱格律束缚。因此,宋代刘辰翁评此诗:“但以滔滔莽莽,有疏荡之气,故称巧思。”清代沈德潜也说:“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作为律诗,前两联既已破格,后两联就要力求由变归正。否则,七律就失去自身的意义,变成了七古。由于该诗后半部回归格律时很自然,在整体上仍给人以“一气浑成,净亮奇瑰”的感觉。所以,欣赏时不仅不觉得有失律之嫌,反觉更加新奇。同时,诗中三用叠字“悠悠”、“历历”、“萋萋”,使其声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听来声声入耳,使语言具有了更强的表现力。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林黛玉之口教人做诗时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崔颢就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而进行创作,因此才为天地间留下了这一光耀千古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七律名篇。
黄鹤楼古诗赏析篇五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0xx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最先倡导修建甲秀楼的是当时的贵州巡抚江东之,他以河中的一块形状像鳌的巨石作为基础,修建一座桥连接两岸,并筑一楼用以培育风水,取名“甲秀楼”。建楼的用意深远,不但刻意点明贵阳山水甲秀黔中,而且激励人们努力学习,使贵阳“科甲竞秀”,人才辈出。
自此以后,贵阳果然出了许多着名人物,如明末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杨世友,被江南文士誉为"天末才子"的谢三秀,《康熙字典》首席修撰官周起渭(渔璜),戊戌变法中保举康有为、梁后超、谭嗣同等人的李端芬,名噪京华的文化名人姚华,近代文学家、新闻学家谢六逸,着名地质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土)乐森寻,着名土壤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熊毅,着名数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秦元勋等,还有清代的两个状元,文状元赵以炯和武状元曹维城。所以甲秀楼是贵阳人杰地灵的象征,是贵阳山水与文化的精华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甲秀楼的石牌坊,上面题词是“城南胜迹”,各位朋友可以在这里留影。牌坊前后有8个石狮子,它们不是通常见到的坐狮或卧狮,而是从高处俯冲下来的雄狮。在贵州的古建筑中;您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下山狮,显得虎虎生气,好不威风。我们脚下的这座桥叫浮玉桥,它的桥面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个起伏,像一条浮在水上的玉带,建筑家在此煞费苦心,因两岸地势高低不同,于是在对岸建起一个大拱,形成一条曲线,增加了桥梁造型的美感。桥的两端,前面有拱南阁、观音阁、翠微阁,后面原有武侯祠。河中有一巨大礁石矗立,名为鳌矶石。河水到了这里,形成了一个漩涡,称为涵碧潭。河边有沙洲,绿草茵茵,名为芳杜洲。一桥飞架南北,把这许多景点连成一气,造成了"烟雨楼台山外寺,画图城郭水中天"的美景。在全国的风景桥中,浮玉桥是有名的,它与杭州苏堤上的“六桥烟雨”,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可以媲美。浮玉桥横跨在明净的南明河上,两岸杨柳依依,非常美丽。
浮玉桥横跨在明净的南明河上,两岸翠柳烟笼。它原先有九个桥孔,桥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荡漾,形成"长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观。桥上的这个亭子叫涵碧亭。从远处眺望,半圆形的桥孔与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刚好是个正圆,桥、亭、楼的影子一齐映在水中,恍恍漾漾,给人以“镜中景,水中楼”的朦胧感觉。清晨和傍晚,有人从桥上悠然走过,从远处观看,仿佛是在水上行走,诗人更把这种感受写成了一幅楹联,用“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的诗句点出了它的神韵。
浮玉桥上的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20米,四个角上刻有珍禽异兽的图案,底层有12根石柱托檐,四周护以雕花汉白玉栏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感。甲秀楼为贵阳主要名胜,素有“小西湖”之称,历代文人墨客往来于此,触景生情,留下很多墨宝,其中尤以清人刘玉山所撰长联最为着名,洋洋洒洒174个字,凝结了贵州的历史文化,开头便是:“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开拓。”
过楼抵南岸可游览贵阳仅存的一座始建于明宣德年间,距今560多年的明代建筑"翠微园"。这里原先是一片寺庙和园林,王阳明普经游览过的南庵便在这里。他在《南庵次韵二首》诗中写道:"松林晚映千峰雨"'"渔人收网舟初集"。近年来改建为翠微园,把寺庙建筑与园林庭院合为一体。
走进大门,耸立在台阶上的殿,是南明时期永历王朝修建的拱南阁。永历王朝,最初建都在广东肇庆,以后辗转迁到贵州,在安龙驻了4年。拱南阁就是这一时期所建,大梁上至今还保留着"永历己未孟秋月吉旦"的字样。己未年即永历九年,也就是公元1655年永历王朝的建筑,随着岁月的流逝,大都毁坏、消失,惟有贵州还保存了一些遗迹,除了拱南阁而外,在安龙还有"十八先生墓"和几个小皇子的坟冢。
供南阁内陈列着贵州的各种民族工艺品,可供游客自由选购。在它的右侧,翠竹请幽,从前在此建有"龙门书院"。"龙门"二字寄托了一个良好的愿望,希望学生们有朝一日能够像鲤鱼跳龙门一样,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举人、进土。
拱南阁右侧的"澹花空翠"园林内有花墙、洞门、长廊、水榭、楼阁,是典型的江南庭院。昔日的翠微阁,临水而建,"半边山楼,半边水楼",颇有诗意。倚楼远眺,明月清风,两岸烟柳,有看不完的美景,道不完的情思,文人雅土经常在此咏诗作赋。
如今的"澹花空翠"园林,展出各种奇石,有两亿多年前的恐龙化石和海百合化石,有各种形状怪异、能引人遐迩的石头,集中展现了贵州的石文化。盏景和根雕,也是贵州山地文化的一角。
翠微阁内,开辟了萧娴书法作品陈列馆。萧娴是贵阳人,她是康有为的弟子,是中国当代着名的女书法家。请看她的手迹,在气势宏大的笔触中显出售秀,"飞檐甲天下,落影秀寰中"的条幅,诗句中隐言"甲"与"秀"的意思。"清风待客,明月留人",运笔飞动,词意清雅,表达了贵州人民殷勤好客的情怀,欢迎天下游客来贵州,到甲秀楼乍客。
甲秀楼是闹市中一处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区内古色古香,景区外高楼林立,入夜后灯火辉煌,人影晃动,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聚焦点,在现代文明中闪烁着历史的光芒,昂扬着"甲秀天下"的精神风貌,引导人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黄鹤楼古诗赏析篇六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黄鹤楼古诗文及其赏析,我们来看看。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
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唐朝诗人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
怎样
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
下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更不是我硬要往开封人脸上贴金。《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唐朝诗人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人说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
其《登金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的痕迹。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非唐朝诗人李白之言,承认崔诗绝好,对于唐朝诗人李白来说还是可以认定的。《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虽然有争议,如胡应麟称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大家意见的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的《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
以丰富的
想象
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传说唐朝诗人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黄鹤楼古诗赏析篇七
【作者】:崔颢——《黄鹤楼》
【内容】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象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中“芳草萋萋”之语亦借此而逗出结尾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意思。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蔡义江)
黄鹤楼古诗赏析篇八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游览观光。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姓陆,大家可以叫我小陆,那么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刘师傅。希望在刘师傅娴熟的车技和我尽心尽力的讲解下,大家的武汉之行能是20xx年的一次给力之旅。
今天上午呢,我将带大家参观的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它曾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与江西的腾王阁、湖南的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坐落于蛇山西端,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也就诗元220xx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但其间屡建屡毁,不绝于世,那我们今天看到的黄鹤楼是以清代同治楼为蓝本,于1981年重建,1984年落成的,它既不失传统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的旧楼更加雄伟壮观,不信,待会大家就知道了。说话间,我们的目的地黄鹤楼就到了,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座高大而雄伟的建筑物便是黄鹤楼了,在这里想请问大家黄鹤楼究竟是几层呢?话才说完,我就看到有人在笑,大家肯定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幼稚了,这不明摆着五层吗?那我就告诉大家,这里面可是有点小学问哦,俗语"百闻不如一见"。首先,还是请大家随我进去看一看。
现在我们所站的就是黄鹤楼的一楼大厅,在厅中呢,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我身后这幅
《白云黄鹤图》,它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而黄鹤楼因仙得名说的也正是源于它了,画中这位仙者跨鹤乘风而起,口吹玉笛,俯视人间,大有依依不舍之情,黄鹤楼下的人群浮动,载歌载舞,祝愿仙人黄鹤能早返人世。我们再来看,这两根大柱上的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这是著名书法家吴作人先生书写的。它也暗示着我们登上黄鹤楼,登高远望是可以让人忘却烦恼忧愁的,那么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抛开烦恼,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
一楼用壁画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黄鹤楼的古老神韵,大家是不是更想去了解一下它的历史呢?下面,请随我上二楼,我们现在经过的是被称作一楼半的跑马廊,在每两层楼之间都会有这样一个跑马廊,大家想一想,外观为五层的黄鹤楼加上这四个跑马廊是不什有九层呢?所以啊,黄鹤楼并不是大家看到的五层而是为九层,登上二楼,首先我们看到的就是这篇《黄鹤楼记》,楼记两边的壁画:右边这幅名为《孙权筑城》,它再现了1700多年前,三国时期孙权筑城和始建黄鹤楼的历史场面,左边这幅为《周瑜设宴》,它记录了传说中周瑜设宴困刘备于楼上以夺回荆州的故事,同时,在大厅里还陈列了唐、宋、元、明、清以及现代的黄鹤楼模型,不同的时代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大家请看唐代模型几乎只有一座主楼伫立在那里。宋代黄鹤楼是由楼、台、轩、廊组合而成的建筑群,显得格外雄浑。元代黄鹤楼具有宋代楼的遗风,并且出现植物的配置,使建筑发展成为浓荫掩映的空间,达到了富丽堂皇的效果。明代楼具有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十分精致秀美,像一座小皇宫。清代楼只有主楼一座却应和"八卦五行"之数,奇特无比。最后大家再看现代的黄鹤楼,它是以清代同治楼为蓝本,既具山水相依,自然浑朴的古典风格又具有气势恢弘,多彩多姿的现代气派,所以我们觉得它是不失传统独特造型又比历代旧楼更加雄伟壮观。
看了黄鹤楼壮丽的外观,了解了它的历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染一下黄鹤楼浓郁的文化气息,古人云"文因景成,景借文传"这句话对于黄鹤楼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那么大家猜一猜,这幅《人文荟萃》的壁画上穿红衣的诗人是谁呢?不,不是李白,好了,让我用一首诗来提醒大家,"昔人以乘黄鹤去,此地空于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对,我还没有说完大家就都知道了。它便是唐代大诗人崔颢了,相传大诗仙李白登上黄鹤楼饱览江城美景,可当他诗性大发时,却抬头看到了崔颢的《黄鹤楼》一诗,他觉得崔颢的诗写出了连他自己都无法表达的感情,不由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怅然而去。也正是有了李白搁笔的传说故事,黄鹤楼被赋予了丰富生动的文化色彩,才名扬天下。当然,美景留人,李白后来又作过至少五篇以上有关黄鹤楼的诗词,壁画上就有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那么大家都知道,我们武汉被誉为江城,而这还是取自李白的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前的奔腾精神,看完了里面,再请大家随我来看看外面的景致,站在这里,凭栏远眺,武汉三镇尽收眼底,一片绮丽风光,令人赏心悦目,而黄鹤楼被誉为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也正是得力于它自身的魅力及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向西看是万里长江第一桥,桥的尽头赎山,龟山顶上有被誉为"亚洲桅杆"之称的龟山电视塔。毛主席曾说过"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雄伟的长江大桥把龟蛇二山连成一体,这样深得中国古典建筑神韵。荟萃历代艺文的黄鹤楼与滔滔汉江,莽莽龟蛇共同构成一幅"江、山、楼、文"四美合一的奇景图,向北看,是繁华汉口,武汉的商业区,那里有著名的江汉路步行街;向东看,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楼下的千年吉祥钟,它是为迎接新世纪新千年专门设计制作的,重21吨,是我国铸造的最大一口铜钟而这重量也是取20世纪和21世纪连接之意,远处便是武汉的文教区---洪山区;向南看是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武昌起义纪念馆----红楼和阅马场了。
好了,各位朋友,今天我为大家的导游讲解就到此结束了,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理解和配合,若我在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与指正,最后祝愿大家旅途一路平安,谢谢!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785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