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一
游褒禅山记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描写了他游览褒禅山的心境和感悟。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山水之美、人文之奇和心灵之静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在我阅读这篇作品后,我深受触动,体会到了许多道理,下面我将从游览褒禅山的美景、山中道人的人文风采以及山中寂静对我心灵的安抚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游褒禅山记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游褒禅山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美景印象。文中描绘了周围的山岭起伏、峰回路转,以及蔚蓝的天空和碧绿的松树。这些景色恢宏壮丽、秀丽绝伦,让人如痴如醉。我仿佛也登上了这座山,看到了这些绝美的景色,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而作者在文章中也提到了他的“游尽精神”和“婉约高逸”的诗意表达,给人以更多的遐想空间,使我想象到了那美丽的山水之中。
其次,文中还描写了褒禅山中的道士和文人,展示了山中人文风采的瑰丽。比如文中提到的李白、陶渊明等名家的足迹,以及山中的道人们自由奔放的生活态度,他们专心修道、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些人物形象和情感的描写,让我对山中生活有了更深的体验,也启示我要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自由。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我深感人生的真谛并产生了向往之情。
最后,我最被深深触动的是文中对寂静的讴歌。在褒禅山的寂静中,作者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浮躁的宁静。他借“破屋”、“烟波”等形象,表达了自己的心灵受到山中宁静的沐浴。这种宁静并非死寂,而是一种内心的安抚与超越。我想,人生中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宁静,停下来,回归内心,寻找自己的灵魂深处。褒禅山的静谧让我觉得心灵得到了真正的宽慰,仿佛能够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
总的来说,游褒禅山记给了我很多的心灵启迪。它不仅仅是一篇描写山水风光的游记,更是作者通过山水景致、人文风采和心灵安抚等多方面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思考。从中,我学到了追求心灵的宁静、追寻内心的自由以及品味人生的真谛。这样深刻的感悟和思考,使我对这篇作品倍感珍视,也激励着我在自己的生活中更加积极地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二
教材地位:
本单元选择就宋代著名散文大家苏洵、王安石、欧陽修、苏轼的散文名篇。《六国论》《游褒蝉山记》是教读课,后两篇是自读课。《六国论》《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散文,《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散文。可以分别作比较阅读。
宋代散文继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长于议论,体现宋代以理入文的一代文风,对后世散文产生深远影响。
欧陽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喜雨亭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司马光的《赤壁之战》,苏轼的《赤壁赋》,比较各种游记散文与史论文风格的多彩多姿。
1、学习借鉴文章借古讽今针对现实有感而发的说理方式。
2、理解重点词句在文中的特殊含义与用法
3、掌握几个文言句式并能读懂文中语句
1、迅速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与思想情感。
2、能结合写作背景赏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深入思考,注重实践探索的求知精神。
1、重点:诵读背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2、难点:领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熟练掌握文言词类用法与句式是难点。
1、了解作家作品及游记散文的基本写法
2、借助工具书初步读懂全文内容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记游写景与感悟说理结合起来的。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好半山。世称王荆公,王文公,王临川。21岁中进士,40岁进万言书,提变法,抑特权,力图改变北宋积弱积贫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之策。49岁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力行新法,但遭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攻击,54岁罢相,次年为相。56岁再次辞去相位,隐居江苏南京,从事创作。封荆国公,谥号文公。《临川先生文集》。
三、朗读文本,整体把握内容
四、探究思考,理解中心思想与作者感情
1、王安石具体描写游褒禅山几个地方,哪个地方写得最详细?
4、作者通过游华山洞的经历悟出了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5、作者认为要完成自己的事业理想必须有哪些条件,哪一个条件是最重要的?
五、老师范读全文,学生理解词句
六、作业
1、借助工具书读懂全文语句,准备复述。
2、完成《导学》练习,巩固文言词语与句式的理解。
3、朗读全文,准备背诵。
一、重点语词与句式理解检测
二、重点语段口头翻译检测
三、学生诵读全文
1、个别诵读能力一抽一查
2、集体诵读训练】
四、教师示范朗读与诵读指导
五、学生划分重点语段层次,把握背诵的文脉与记忆的衔接特征语词
六、学生分层诵读,以文意串连衔接回忆线索
七、迁移运用
把“游华山洞”的两段描述改写成为现代散文。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三
第一段:引言(150字)
《游褒禅山记》是唐代文学家元稹所写的一篇描写禅山名胜的游记,文中以流畅的叙述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美妙的山水之境。而在第四段中,作者讲述了自己登山的感悟,引发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本文将从自然的真实感受、品味生命的意义、追求内在的宁静、珍惜当下的重要性以及尊重自然的思考展开讨论,体会并分享作者所表达的精神境界。
第二段:自然的真实感受(200字)
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作者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令人惊叹。文中描绘了水势的奔腾,山涧的深刻,还有山巅的云雾缭绕。这些自然景象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进一步体会到自然的伟大与壮丽,而个人的渺小与微不足道相对比。自然的真实感受提醒我们要珍惜大自然的美好,保护生态环境,才能让这些美景永远流传下去。
第三段:品味生命的意义(250字)
作者在游山过程中,发现了山鸟的欢快歌唱和野花的绽放。这让他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在那个瞬间他受到强烈的启发。他意识到生活中有时候太过忙碌,忽视了与自然的连结。生命的意义在于发现个人与自然的联系,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和快乐。这一体悟使作者在面对繁忙的日常生活时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我们的追求不应只是物质的欲望,而是精神层面的满足,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四段:追求内在的宁静(250字)
当他登上山峰后,看到山巅的云雾之美,他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和生活的烦恼都一扫而空。他领悟到宁静不仅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净化,更来自于内心的调整。宁静无需追求于外界,而是一种内心的力量。我们应该依靠内心产生的宁静,达到心境的平和与安详。冥想、读书、散步等都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种宁静状态。只有拥有内心的宁静,才能应对生活的波折和挑战。
第五段:珍惜当下的重要性与尊重自然的思考(350字)
作者在洞中闭目静思,意识到洞壁上的字词都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诉说着时光的流转。这让作者进一步体悟到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真理。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善待生活中每一个瞬间。另一方面,作者对自然的尊重也表现在他对花、树、山等自然事物的虔诚之心上。他以感恩之心去倾听自然的声音,用敬畏之情去欣赏自然的美丽。尊重自然,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整个世界的尊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去尊重自然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地球家园。
结尾(150字)
通过《游褒禅山记》第四段的感悟,我们领略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在这篇游记中,作者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尊重。我们应该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宁静,从而获得对生活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满足。同时,我们也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尽力保护我们美丽而又宝贵的地球家园。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融入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拥抱生命的奇迹。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四
参看课文脚注(或查词典),给文中陌生词语注音。之后,有节奏地朗读全文。
朗读之后,合上书,在此书写:
读完本文,我感知到作者在借登山的事引出关于成功的条件的思考
我这样理解本文的标题:
是关于游山的记叙文。通过对登山活动的回忆,感悟、阐发某些人生真理。
请给本文作批注式的理解。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命名)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正音)(说明)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前洞)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后洞)(说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进洞)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出洞)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后悔)(游山经过)(记叙)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观游所得在深思)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奇观在险远,有志方可至)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无力不至)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无物相之不至)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有力不至可讥,尽志不至无悔)此余之所得也!(成功的条件在于有志、有力、有物,我有力、有物但没意志,故而有悔)(议论)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治学应深思慎取)(议论)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人及写作时间)(说明)
通过以上理解分析,本文的主旨,可以这样综合、概括:
本文通过一次登山活动,感悟到成功的条件在于自身意志、力量及外物相助,三者缺一不可;同时反思到,自己的失败在于意志薄弱、追随大流。
本文内容美在:1、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感悟、发现到关于成功的普遍道理,折射出作者思维的'高妙、深刻;2、强烈的自省、批判的科学意识,折射出作者心思的认真与严谨。
本文写得漂亮,因为:1、以小见大,因事见理,使文章平易生动,而又不失高妙和深刻;2、记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兼备,使文章脉络清楚、思想突出、科学理性。
阅读下面的信息,并回答问题。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作为改革家的素养在《游褒禅山记》中有没有体现?请说明。
《游褒禅山记》中倡导的深思慎取的科学理性精神以及极尽意志、不随大流的行事方式,都是改革家素养的体现。深思可发现积弊;慎取可避免主观;极尽意志,方可推陈;不随大流才能出新。
思考并回答:我是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是人云亦云,不太爱深思;也经常随大流,不愿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举例说明。
对于我来说,在人情礼节上,不愿得罪人,多是随大流。比方说,请客送礼,我心里极其厌恶这种习俗,但还是不得不掏腰包,并不情愿地赴宴。但是,在学术、专业及工作上,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随大流,而是喜欢实验、探索。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以上文段分析了登山成功的三个条件:意志、力量和外物。请你大约仿照上面的句式,分析“大树生长的条件”。
示例:
世上茂盛、苍翠的大树,参天蔽日,人们往往仰观赞叹,但非有阳光不能生长。有阳光日日照耀,但没有足够的水源,也不能生长。有阳光照耀,而又有水源不断供给,若没有坚实的土壤让其扎根,也不能生长也。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五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翻译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此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这就是当初慧褒和尚墓边的庐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就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幽深的洞穴,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听它的深度,这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懒于前进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享尽游洞的乐趣。
因此我便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大都能有所收获,这就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问题深远而广泛全面。道路平坦距离又近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道路艰险而又偏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心志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还有谁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得到的收获了。
我(返回)到那倒在路上的石碑时,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取舍的原因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氏王安石记。
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在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六
《游褒禅山记》是以借游山探洞为题,阐述治学之道。它是以议论为主、记游为次,通过记游进行说理的优秀散文。
王安石这次游褒禅山,因未能穷究山洞奇险之景,不得极夫游之乐败兴而归。然而他在自我引咎追悔、反复思辩中,深刻地领悟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道理,并由此对治学之道进行深入的思考。
先叙后议,结构严谨自然。文章从介绍褒禅山得名之由落笔,既而简要地叙述了华山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然后通过详细地描写他们进入幽暗深邃的后洞的经过写出了作者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的真切感受,真可谓一语双关,既是对游洞实景实情的描写,也是对全文中心议题的表示。接着,作者又用入洞越深,记游者越少的事实来强化自己的切身感受,慨叹自己在力尚足以入、火尚以明的情况下,却随着人群畏难退缩、半途而废,乃至追悔莫及的惆怅之情。文章从客观上的记叙向主观的议论逐渐自然过渡,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上下文一气呵成,显得气势流畅。
前呼后应,议论层层相关。文章围绕着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个中心议题逐层展开,文意由叙探洞转向议治学。作者学习古人求思之深,故往往有得的治学精神,认识到在客观条件许可下,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树立雄心壮志,才会不避险远、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勇往直前,最终必定能取得奇伟、瑰怪、不同凡响的成就。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决不会因为遭到他人的讥讽而后悔。文章紧紧扣住深难奇三字,从志向、力量、物质条件三方面,进行游洞和治学二者间的相互比拟,由实而虚,因事明理;触类旁通,融叙事与议论为一体。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从消极悔恨到积极反省、从感到不尽兴变为有所得的思想情绪的`变化。
在游山途中,一块字迹模糊而仆倒在地的碑石,竟引起了王安石极大的兴趣,他从碑石上花山二字考证出当时人们把华山的华,读作华实的华是错误的。并且由此联想到因为古代文献资料的不足,在治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于是他强调指出:治学中应具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作者借残碑议治学,以小喻大,首尾贯通;不仅加深了文章议论的深度,更表现出作者严谨的章法和奇妙的构思。
这篇游记语言凝炼且富有逻辑性,准确而概括地表达了文章曲折深奥的哲理。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七
今天我要说的是《游褒禅山记》复习,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课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以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能结合教材中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
(二)关于考纲
据《大纲》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文言文要求是:1.正确认读基本篇目的字音,读清句读。2.理解基本篇目中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含义及用法。3.理解并能够用现代汉语翻译基本篇目中的重要文言语句。4.理解基本篇目的思想内容及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关于教材
(四)关于学情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而这节课又是复习课,对于一些学生易掌握的知识可略说,而对于平时的易错的要重点说,要说透。对于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迁移,传授学生记忆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重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的意义、用法,古今词义的区别及特殊的文言句式。虚词“其”的用法。
2.通过合作讨论、课文叙议结合的特点,理解叙述与议论的内在逻辑联系
难点:理解《游褒禅山记》所阐述的道理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高二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1、比较法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教学中,通过回顾初中的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进行比较,加深了解游记这种文体特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2、讨论法
作为一节复习课,学生可讨论,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思考、交流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学生加深对本课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掌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我设计了课堂练笔练习,重点巩固,当堂“消化”。
(二)教法
1、点拨法
2、迁移法、归纳法
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3、提问法
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四、说教学程序
以复习初中所学两篇游记的文体知识导入,了解游记这种文体知识,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通过课件展现,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字音,字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对于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释疑。对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例如“其”的用法。在疏通字音、字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结构,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1节:山名考证
记叙山―院―碑
2节:游华山洞
前洞:平旷、游者众
后洞:幽深、罕至
3节:游洞心得
议论
4节:观碑心得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八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2课时
文言教学三读法(自读—译读—导读)
整体感知、诵读、点拨、自学、讨论、批注等。
1、自学
2、勾画《高考神梯》
3、自制多媒体课件
1、简介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听录音,正音、明读
3、诵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两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老人,世称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改革政治。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由于保守派反对,新法受阻。他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反对天命,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进步口号。他的诗词文多揭露时弊,体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诗词遒劲清新,风格高峻。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1、阅读课文。
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写作线索。
3、逐段阅读,弄清文中字句含义与用法。
4、了解本文写作特色。
5、掌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
6、背诵。
1、听录音,正音:庐冢 谬其传 无物以相 深父
瑰丽 窈然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2、明读:所谓华山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
而我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理清课文结构思路:
(1 )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2 ) 记游洞经过
(3 ) 抒发游洞的感慨(全文重点)
(4 ) 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5 ) 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一)补充注释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始:起初;舍:建房
2.而卒葬之 卒:最后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给……命名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5.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盖:大概,可能
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走到尽头
7.不出,火且尽 且:将要
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加:更加
9.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10.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其:自己;极:尽
(二)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舍
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 便舍船,从口入
d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e 退避三舍
2.余
a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b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 游刃有余
d 其余,则熙熙而乐
3.穷
a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d 复前行,欲穷其林
4.然
a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 奚以知其然也
d 吴广以为然
(三)下列句中哪些次是词类活用?请具体解释之。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此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5.则其好游直不能穷也
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8.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9.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
(四)朗读课文,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理解
1.褒禅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么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现在的华山。
2.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3.从文中所写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进山洞?又为什么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4.现在时兴一种运动,叫做探险运动,你认为这种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讨论)
1、研读三四五段 2、 小结本文 3、练习
1.于是余有叹焉 焉:语气词,不译。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因为,由于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夫:那;以:而,并且
4.其熟能讥之乎 其:岂,难道
5.何可胜道也哉 胜:完全
1.焉
a 于是余有叹焉
b 而人之所罕至焉
c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d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其
a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其熟能讥只乎
d 其真不知马也
e 汝其勿悲
3.观
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b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4.名
a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 莫名其妙
e 不名一文
f 以奇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1.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险以远,则至者少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6.于是余有叹焉
7.往往有得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四人者:庐陵箫君圭君玉……
3.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4.《临川先生文集》
5.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1.王安石基于这次旅游产生了一点感想?请具体说明。
答:赏“非常之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对于古书“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王安石分析要赏“非常之观”必需哪些条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3.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讨论)
1、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请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作者记游褒禅山不为记游,而为发表议论:无论治学处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2、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本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课后练习
1、背诵全文
2、 完成《高考神梯》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九
王安石想到了古人。古人观天地万物往往有所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言外之意是说,古人为求一得,总是竭尽全力,深入考察的。“我”虽然探险失败,但也应为求得而认真总结。作者是从探险本身谈开去的。一般人探险浅尝辄止,畏难而退。王安石认为要探险游历,就要去奇远险恶之地,那里才有罕见景色,从这里可以感受到王安石昂扬振奋的人生态度。但是这需要一些条件。
最重要的条件是有“志”。“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无志者,怎么会有探险百倍的勇气和坚毅不拔的意志?“志”的重要当属第一。从这里可以看出,王安石是一位志存高远,识见非凡的人,他的志是鸿鹄之志,燕雀之志对他而言是不值一提的。有志,还须有“力”。“力”是意志、勇气和才具的总称,这是个人成就事业的根本。“志”与“力”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充分体现,但光有个人自身努力还不行,外物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作者既强调“志”,又重视“力”和“物”,表现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但世事难料,即使一切俱备,也有欠缺东风的时候,“志”“力”“物”齐备,也可能失败。王安石对此的态度积极、豁达,他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不可容忍的是有志不去奋斗,可以接受的是尽志而失败,王安石是北宋时代少见的奋发向上,意气飞扬的人物,他后来变法阻力重重,屡遭打击,却矢志不渝,永不言悔,其人生态度与这篇文章的表述完全一致。
在论述立志,蓄力,借物时,王安石看似不经意却又两次提及要“不随以止”、“不随以怠”,这一点是他对自己参与游洞又“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的总结。要做异事,得有异行,而众人随俗,常常抱志不终,王安石如此说,就是暗示,如果要求“非常之观”,就得有点独立而行的精神。王安石变法就是这种敢破流俗,特立独行精神的表现。在当时的时代,王安石是个颇遭非议的人,即使苏轼这样颇有识见的人也喜欢对他进行嘲弄。但是王安石并不因此而刻意改变自己,他执意改革,尽志无悔。
缜密严谨的思想,奋发向上的态度和不顺从流俗的作风,透过这些品质,我们可以看到四年后开始走上改革之路的未来改革家的清晰的影子。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十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2课时
文言教学三读法(自读—译读—导读)
学法点拨整体感知、诵读、点拨、自学、讨论、批注等。
1、自学
2、勾画《高考神梯》
3、自制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听录音,正音、明读
3、诵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老人,世称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改革政治。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由于保守派反对,新法受阻。他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反对天命,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进步口号。他的诗词文多揭露时弊,体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诗词遒劲清新,风格高峻。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三、点拨本文学习步骤
1、阅读课文。
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写作线索。
3、逐段阅读,弄清文中字句含义与用法。
4、了解本文写作特色。
5、掌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
6、背诵。
四、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音:庐冢谬其传无物以相深父
瑰丽窈然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2、明读:所谓华山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
而我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理清课文结构思路:(1)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2)记游洞经过
(3)抒发游洞的感慨(全文重点)
(4)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5)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五、分析解读一二段
(一)补充注释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始:起初;舍:建房
2.而卒葬之卒:最后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给……命名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5.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大概,可能
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
7.不出,火且尽且:将要
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加:更加
9.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10.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其:自己;极:尽
(二)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舍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便舍船,从口入
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e退避三舍
2.余
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游刃有余
d其余,则熙熙而乐
3.穷
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d复前行,欲穷其林
4.然
a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奚以知其然也
d吴广以为然
(三)下列句中哪些次是词类活用?请具体解释之。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此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5.则其好游直不能穷也
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8.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9.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
(四)朗读课文,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理解
1.褒禅山因何而得名?它到底是什么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现在的华山。
2.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3.从文中所写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进山洞?又为什么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4.现在时兴一种运动,叫做探险运动,你认为这种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讨论)
六.熟读课文一二段,课后用通顺的语言认真翻译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读三四五段
2、小结本文
3、练习
教学步骤
一.复习背读第一二段(或抽查词语理解情况)。
二.分析解读三四五段
(一)补充注释
1.于是余有叹焉焉:语气词,不译。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因为,由于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那;以:而,并且
4.其熟能讥之乎其:岂,难道
5.何可胜道也哉胜:完全
(二)下列词语在句中应怎样解释?
1.焉
a于是余有叹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其熟能讥只乎
d其真不知马也
e汝其勿悲
3.观
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4.名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险以远,则至者少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四)比较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6.于是余有叹焉
7.往往有得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五)分析后三段
1.王安石基于这次旅游产生了一点感想?请具体说明。
答:赏“非常之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对于古书“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王安石分析要赏“非常之观”必需哪些条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3.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三.朗读后三段,边读边翻译。
四.小结本文:
1、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请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作者记游褒禅山不为记游,而为发表议论:无论治学处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2、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本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五.课堂作业:
课后练习
六.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十一
好文章,特别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细理,这篇课文就是如此。
我初次阅读并未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讲了志力物的辨证关系这个学生一读就能理解。可在我看了有关评论之后又读,发现好文章就是好文章,他之所以能流传后世,定有它特别高妙之处,这篇文章区区几百字通过对一次游玩的简单记述就为我们深刻透辟的阐述了怎样成大事以及以怎样的态度做学问的问题,前后呼应,详略得当,记叙与议论完美结合,无一句无着落,没有旁逸之枝,思维严密、清晰(无怪乎作者是政治改革家,纯文学家思维一般没有这样严密清晰,很多时候混沌一片),如果也能让学生领略到这一点,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游褒禅山记》教案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十二
该文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说明如今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
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这段承接第1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而后洞与前洞相比,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们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少了。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
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么
怎样
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力”,是指气力。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
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个提法,也很精辟。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从以上五段简略地叙述和分析里不难看出,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并着重写了两点:一是写华山山名的本末;一是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
写华山山名的本末时,从今人对“花山”读音之误,联想到对古籍的以讹传讹,从而指出对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既是对当时学者的劝勉,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治学态度的写照。王安石在治学方面,就颇多创见,不为前人之见所束缚。比如他与门人一起修撰《诗》《书》《周礼》三书的经义和《老子注》等书的注疏,以代替汉儒以来的章句之学,就是突出一例。再如他写的咏史和怀古诗,也多半一反常人之见。在《商鞅》诗里写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贾生》诗里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见解。这些见解,又都是为他打击旧党,推行变法革新服务的。因而也可以说他变法革新的理论和实践,就正是他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结果。
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时,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游者也随之越来越少的情况,进而论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必须有一个不畏艰险,一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他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围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同他的变法革新,虽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然而却也能给人以有益启示和鼓舞。
既然本文的重点不在记游,而在写游览中的
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组织安排上,是颇费一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记游中,处处为写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搭桥铺路,使记游与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十分和谐自然地结合起来。文章开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看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委,平平淡淡,并不新奇。但细加玩味,却不寻常。它不仅为下文考究褒禅命名的由来起着开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关全局的“华山”二字突现出来。作者突现出“华山”,对全文的记游和议论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可以设想,倘若读者不了解褒禅山就是“华山”,那么文章题为《游禅山褒记》,而下面所记的,也就是与“华山”不可分割的华山前洞、华山后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议。随之游览华山后洞,从而发表议论也将成为不可能。所以首句把“华山”突现出来,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对全文来说,起着先引和铺垫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华山”而论“华山”,却以考究褒禅山命名由来的方式来突现它,这就更显得自然入妙了。从考究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来看,文从字顺,无懈可击;从记游角度来看,又顺理成章,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该文是以记游为辅,以议论为主的特点,所以作者在记游中写什么,不写什么,以及怎样写,也是经过周密考虑,严加取舍的。文中所写华山、慧空禅院、仆碑和华山前洞,由于都不是所写重点,所以都一笔带过。而它们的出现,又都是为写华山后洞,特别是写游华山后洞作铺垫过渡的。详其所详,略其所略,对所写重点游华山后洞,则刻意作了较为细致地记叙。作者先写华山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虽好游者不能穷;次写入之愈深,进之愈难,见之愈奇;次写怠而欲出者声张出洞,同游者遂与之俱出;次写入之愈深,记游者愈少;次写既出之后,有人责备怠而欲出者;次写作者悔恨随怠者而出,不能极尽游览之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游览华山后洞的全过程。这之中有环境气氛的渲染,有游人的活动,有意志不坚强者的退缩,有责怨之辞,有悔恨之语。记游详尽曲折,思想斗争波澜起伏,这就为下文抒写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发表议论,作了自然而然地铺垫过渡,使记游与议论紧密地融合起来。
再如作者写仆道之碑,叙写“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谬,也是有意安排。它对下面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表议论,同样起着铺垫的作用,使之前呼后应,结为一体。总观全文,记游为议论提供了条件,而议论则是记游的必然发展。为突出所写重点,作者严于取舍,精于剪裁,善于铺垫过渡的写作技巧,是值得借鉴的。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作者最后又感慨倒在路边的碑,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十三
齐背课文。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选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游记(文言文、现代文都行),进一步领会、学习叙议结合的手法。
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游褒禅山记翻译篇十四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古代游记散文,属于文言文教学单元。
我一直认为文言文教学离不开文言知识传授,但不能仅局限于文言知识的学习。古文言文中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古人深邃思想的体现,高尚人格的展现,超人智慧的表现。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其精巧的结构布局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倘若教师只局限于文言知识的教授,真的有些舍本逐末了,况且大部分课文下面的注释比较详细,学生参照课文下边的注释基本上就可以疏通大部分的文句了,而且大部分文言知识也是要靠上下文的文意来理解的。
所以在教授文言文单元时,我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按照以下四个环节安排的:
第一个环节,学生参照注释自主翻译本节课规定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注释解释文中重点字词)
第二个环节,小组合作根据语境推断个别难懂的字词和句子的用法和句式特点。
第三个环节,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第四个环节,以一个问题出现,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深入思考,理解吸收课文的思想精华。
我自认为这样就可以把我从一字一句的讲解的文言教学困境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情况,也可以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点拨,从而使每节课都落到实处,让每位学生都能或多或少的学到知识。
但在《游褒禅山记》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位学生的书是空白的,问他们个别字词的含义也答不上来。我心里一下恐慌了。我一直认为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或者做其他事情不是学生的错,是我自己的教学环节出了问题了。所以我轻易不批评学生。下课后,我把书上空白的几个学生叫到办公室询问他们原因。原来是他们在自学时怕出错不敢写,教师讲解时速度有些快跟不上。我仔细想想也的确是这样的情况。我让学生自主学习时,字词任务没有明确,没有把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来,怪不得学生。
学海无涯,教海也无涯。每天忙碌且充实的生活着,不求有多大成就,但求每天都有个不一样的自己。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829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