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业农村调研报告目的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实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5 08:41:04
最新农业农村调研报告目的 农村农业情况调研报告(实用9篇)
时间:2023-10-25 08:41:04 小编:LZ文人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目的篇一

xx镇是京山县南部门户重镇,处在大洪山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丘陵地貌,版土面积215.2平方公里,辖25个村(场),6724农业户,2.8万多农民,耕地面积6.9万亩。早稻种植面积3.2万亩,中稻种植面积3.1万亩,晚稻种植面积3.4万亩,全镇全年水稻种植面积9.7万亩。获“全国万亩水稻机插秧核心示范区”,获“荆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

近年来,由于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利好因素,各级党委、政府“强基础,重民生,促发展”的重要决策引导,从到是农村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时期,从小型手扶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到手扶式插秧机,xx镇的农业机械拥有量有了跨越式发展。截止6月底,全镇插秧机从的70台增加到今天的560多台,xx镇的插秧机保有量在全省乡镇中是位居第一。全镇现有大型联合收割机165台,大型旋耕机135台,小型手扶拖拉机(配套小旋耕器)多台,现有排灌台(点)1200处,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5.6万千瓦。全镇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4个。全镇小麦机收率达92%,早稻、中稻机耕机整率达93%,早稻机插面积达1.9万亩,中稻机插面积达1.3万亩,机插率达51%。全镇上半年机械作业平均率达78.6%,水稻生产主要环节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1、农业机械利用率低,农机具维修保养不到位。

“有机户无田种,无机户种田难”。这种现象使得农机具的利用率不高,建议鼓励无机户把农田“托管”给有机户,推动土地流转,让农机大户变成种粮大户,让有产业的农民不再为自己的几亩田操心,轻装上阵,专心自己的产业。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农机具没有得到很好的维修保养,在农忙正准备作业时“趴窝”,也降低了机械利用率,建议农业机械销售商增加售后服务,特别是享受国家惠农补贴资金的农机具,不是“一卖了之”就完事了。

2、农机合作社的社会效益不强。

xx镇现有“亲农”、“源发”、“银华”等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但合作社社员一般都是单兵作业,个人结算,各自为战。合作社战斗力不强,凝聚力不够,制度不完善,建议本着农机户自愿,组建有特色、小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托管”、“代管”本组、本村的闲散田为主,实行规范化、规模化农业机械作业,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国家农机购置惠农补贴指标太少。

因国家政策的利好因素,加上大型收割机4-5年就要淘汰,所以现在农村购买各类农机具的热情持续高涨。以今年第一批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例,全镇有48位农户申请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而落实享受国家惠农政策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农户只有20人。建议向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倾斜农机具惠农补贴政策,实行“普补”,以实际购机、实地作业、服务周边农户,得到认可后,再“以奖代补”奖励购机户,间接提高农机具利用率。

4、乡镇农机公益服务中心力量单薄。

在京山县的综合机构改革中,乡镇农业机械管理站撤销,成立“农机服务中心”,人员由9人减少到1人,人员身份也转变成社会聘用人员。乡镇农机人员是负责基层农机推广的最前线,为千家万户服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特别是水稻机插秧新技术,要求农机与农艺的高度结合,这些都对服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议增加农机经费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定期组织乡镇农机服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系统提升乡镇农机服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5、农村农业基础综合配套设施老化。

乡镇农村的机耕道还是上世纪70年代修的,经过这些年使用,已是残缺不全,有些大型农机具根本到不了农田,只能是“望田兴叹”。农村的水渠也是老化漏水,难以畅通,而机插秧是薄水浅插、栽后回水,这样就对水源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问题都严重抑制了农机化的发展。建议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把农村机耕道、水渠网络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没有现代农业的机械化,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目的篇二

2017年我通过询问干部、走访群众、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加上多年村干部及村支书工作实践,对沙港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深刻的了解。通过调研分析。我发现了本村发展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讨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现将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一、沙港村基本概况

1、基本情况

1.5公里处。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468户,总人口1840人,其中党员42人。据统计我村可耕地面积3289亩,其中有水稻田2098亩,旱田1200亩,兼顾种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2017年人均纯收入7907元,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鱼塘、窑厂,年创2.5万元。今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大约500余人,较去年少100人左右,在外务工人员每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外出劳动力不但增加了收入,

学习

了技术,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带动了我村经济发展壮大,加快了我村富民目标的实现。

2、基层组织建设

沙港村共有党员42人,村两委成员4人,在村书记蔡绍诚、主任蔡晓斌、副主任柳江波、副主任陈志霞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

成绩

斐然。

3. 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沙港村两委以党的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沙港村生产

生活

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我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我村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以来,村两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并获得了当地企业家的大力支持,为村民铺上了水泥路并完善了配套管道设施,为村民解决了行路难的老问题,消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二、沙港村发展状况和分析

1、经济发展概况及分析

从我村的经济收入来源和构成看,小农思想依然严重,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仍然有很大差距。从对我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个人感觉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了我村经济发展的阻力。

(1)农业结构欠合理。本村经济作物仍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主,大多数种植户都是小农型的分散种植,结构单一,小型分散种植模式成为了我村发展规模农业经济的障碍。

(2)集体经济单一化。目前我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仅仅为鱼塘、土地流转管理费。集体资产总额少。无

其他

集体经济来源,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为村集体经济薄弱而搁浅。

2、整改措施及意见建议

(1)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农业体系。在积极发展规模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多种特色农作物,和引进配套深加工产业体系,打破单一发展格局。以我村的现有实际情况来看,发展特色农业是我村发展的一条极好出路,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便利的交通环境将会给我村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3)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逐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由于本村几乎

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级财政情况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资金不足而搁浅。建议考虑筹建村办创业项目,由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参入股份,这样既可以增加本村的财政收入,也可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自身潜力。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大胆尝试,努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迈进。同时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一名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新时代村支书,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沙港村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目的篇三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它秉承着生存、发展和社会和谐等理念,蕴涵着公平与安全价值,对保护农村社会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日益加剧的老龄化。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8%。1980年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现在已经降低到3:1,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了“未富先老”的特征,而社会保障制度却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老人的数量与占总人口的比重快速上升,全市农村老人65岁以上21万人,70岁以上达14万人,80岁以上也达5.6万人。农村负担老人的压力不断加大,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未建立,加上农民收入本身偏低,子女教育、看病就医负担重,老人赡养矛盾呈明显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老人将成为社会救助的对象。

较宽的贫困面。我市有炎陵、茶陵两个省级贫困县,176个贫困村,其中炎陵72个,茶陵72个,其他面上贫困村32个,最新标准的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人口)总量达10.4万人。特别炎陵下村、平乐、茶陵桃坑、江口、醴陵官庄等一些偏远山区,贫困人口占相当比重,个别地方“光棍汉”比例高的惊人。20__年,全市农民人均纯入达5837元(增幅15.7%),醴陵、攸县等地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但炎陵、茶陵仅分别2808元、2997元,不及富裕地区的一半,不及的城市居民收入五分之一。全市较多的贫困从人口,由于承受能力低,家庭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和疾病,就成为社会救助的对象。

众多的弱势群体。全市残疾人总数为24.5万,占全市人口的6%,其中视力残疾3.8万、听力残疾5.6万、言语残疾0.3万、肢体残疾7.5万、智力残疾1.7万、精神残疾1.6万、多重残疾3.5万。在全市24.5万残疾人中,困难残疾人有14万之多,其中特困残疾人6.8万,基本上是生活不能自理,生产生活极为困难,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救助。

多发的自然灾害。我市属于典型的山丘区,是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山洪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降雨季节不均,夏季受台风影响造成局部暴雨成灾,特别是南部的炎陵、茶陵等地,几乎年年都有山洪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占全市的70%以上。近几年的“碧利斯”、“格美”等台风就曾给我市造成重大损失。去年初的冰冻灾害更是造成全市倒塌房屋2781间,农作物受灾108.3万亩,死亡各类牲畜24.1万头,林木蓄积损失325.02万立方米,楠竹受损1.67亿株,一些山区以林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林农因灾而返贫。每次受灾的倒房户是往往是住房条件极差的困难户,造成无家可归,成为亟待救助救济人群。

新时期社会救助要坚持以政府救助为主导,以社会互助为补充,把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扶贫开发和慈善事业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坚持保与救相结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化解市场和自然风险,保险制度要积极跟进。当前要把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作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重点在养老保险取得突破;其次是加强防灾救灾体系建设,提高农村防灾抗灾能力,加快水稻、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保险试点推广,减少自然灾害对广大农民造成的损失。三是要加强农民工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及农村财产保险等商业险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坚持扶与救相结合。救助救济只能解决当前的困难,但不能摆脱困境。对于困难对象,我们既要“输血”救助渡难关,更加注重“造血”扶持脱贫困。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贫困家庭住房改造,改善贫困对象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抓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切实增加贫困农民经营收入;三是抓智力扶贫,加大对贫困家庭的培训,让贫困家庭的子女得到较好的教育,让贫困家庭的劳动掌握就业技能。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劳动能力,或者是通过康复培训能劳动的对象,必须加大工作力度,让他们找到就业岗位,实现脱贫解困。近年来,残联和劳动部门积极开展文秘站:残疾人培训就业,就取得了一定成效。我部自20__年以来,积极开展贫困地区青年农民转移就业培训,通过免费学习掌握一门技术,实现8600人稳定地转移就业,可以说是转移就业一人,稳定脱贫一户。以后,对对非贫困县的农村低保家庭,如果有劳动力的,我们要纳入扶贫培训的范围,通过智力扶贫、转移劳动力就业增加低保家庭收入,使其脱离困境。

政府救与社会救相结合。在加大政府救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首先要通过慈善机构,把企业家、名流人物、退休干部组织起来,利用他们广泛的社会关系和回报社会的热情,向社会募集慈善资金,弥补政府救助资金的不足。其次,要大力宣传慈善事业,通过电视、电台公益广告等媒体和举办大型活动,大力宣传慈善事业,激发社会各界乐善好施,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千方百计提高公众的社会责任感与公德意识,动员企业、民众特别是富裕阶层回馈社会、帮助弱者。第三,对在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的企业、个人进行表彰,进一步发扬社会互助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社会救助是协调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途径,目标是实现社会起码的公平,为发展的效率创造必备的条件。社会保障是城乡之间差别是最悬殊的差别,__作为全国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全省唯一城乡统筹发展改革试点市,更应在统筹社会保障、统一社会救助上率先取得突破。

一是建立统一城乡救助体系。要根据“应救尽救、应保尽保、应扶尽扶”思路,尽快建基本统一的城乡低保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乡贫困群众子女就学资助制度,城乡特困群众住房、就业和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等制度,构建高效率、全覆盖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把城乡救助体系建设作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纳入各级的实事考核中。通过不断的努力,努力实现广大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二是努力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水平。关键是四个字“提标扩面”。积极争取中央、省支持,加大财政预算,切实加大社会救助体系的投入。首要的是加快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步伐,尽快争取全市全面推开,让农村老人有一定的生活来源;其次要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实行普惠制,取消农民自筹部分(每人仅10元,征收成本大,不愿意交的大都是困难户,而这些人最需要保障),有效解决因病致病问题。三是逐年较大幅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像城市低保一样,确定月标准额,实行补差制,逐步减小城乡保障差别。同时,提高贫困地区农村低保人数的比例,改变地方越富裕地方低保比例越高的现状。四是加大农村医疗救助、贫困群众子女就学资助,特困群众安居房、就业和法律援助力度,加快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的水平,建议70岁以上五保老人全部进敬老院集中供养。

三是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救助问题。社会发展与进步要体现以人为本,要更多关注弱势群众的生存生活,特别是对智障人、精神病人、爱滋病人、流浪人等特殊群体,要保障基本的生存权,要平等对待,消除歧视,要给予更多的关心爱心宽容心,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如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残疾人 就业存在许多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对残疾人个体户缴纳基本社会养老保险费给予适当补贴的办法,扶持残疾人个体户参保这一做法,就很值得推广借鉴。既稳定现有残疾人个体就业、鼓励更多残疾人个体从业的客观需要,也是着眼未来,保障残疾人晚年生活的一个有效途径。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目的篇四

为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社会管理工作,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县委、县z政府要求,我乡组织开展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调研活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呈现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当前农村社会管理状况和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因发展与群众诉求矛盾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推进和法制的完善,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不断变化。农村新政策的执行中产生的新型社会矛盾逐步表现出来,成为影响农村基层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且呈逐年增长之势。在试点农村宅基地颁证过程中,各种矛盾表现比较突出。z政府各种惠民政策理应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对z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盲目的曲解法律法规,矛盾突出。我乡移民安臵点,部分移民对土地问题、房屋问题诉求多,乡党委、z政府严格按照文件精神落实安臵政策,多次做工作,但移民上访、闹访问题仍无法彻底控制。

二是农村综治维稳、治安管控、特殊人群管理。农村社会安全形势相对稳定。乡、村两级定期开展各种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将排查结果及时上报、落实措施解决。特殊人群的管理控制工作日益完善,对社区矫正人员一人一档管理;对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建档管理;对重点上户等重点人员定期上门沟通疏导、掌握动态;对流动人口管理仍未规范,由于流动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收入不稳定,生活不安定,居住不固定,管理困难;对精神病人高度关注的特殊人群,农村精神病人由于家庭困难绝大多数得不到治疗,流散在社会给社会,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

三是农村文、教、卫、公益性事业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要求提高。近年来,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群众反映很好。农村垃圾池、农家书屋、村健身场所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群众积极性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的落实完善。农村网络信息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群众对农村网络信息的要求较高,有待进一步普及落实。

一是基层组织者法律知识欠缺、工作方法简单。村、社基层工作者自身法律知识欠缺,对于一些政策规定自身未吃透,解释工作开展困难,容易造成新的矛盾。一些基层组织工作浮于表面,对可预见的矛盾没有做过深、过细、过实的工作,不能与群众进行心贴心的交流与沟通,容易导致矛盾激化。

二是群众基础比较薄弱。在当前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利益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群众诉求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和利益化的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忽视社会管理,缺少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对群众关心不够,发现矛盾、化解矛盾的行动迟缓、水平不高,组织力和号召力不强,群众有了矛盾直接找乡、县解决,甚至采取上访、闹访等方式,从而影响社会治安。

三是基层综治工作有待加强。对特殊重点人群的管控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完善,其中流动人口管理、重点人口管控等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农村基层力量薄弱,对重点人群的管控仍存在空档问题,乡镇基层力量严重不足,有待加强完善。

要减少影响农村安全稳定的因素,提高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水平,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

一要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基层各级党委、z政府要进一步提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依法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提升基层组织做群众工作的水平,提高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和控制力。

二要完善矛盾化解机制。针对影响农村基层社会稳定的主要是面广量大的各类矛盾这一特点,要建强基层调解组织。完善人民调解队伍结构,吸收具有一定学识、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熟悉法律知识、会做群众工作的人员担任调解员,加强调解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调解队伍的素质。

三要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广大群众、村社干部缺乏法律知识是影响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要广泛开展法律进农村、法律进社区活动,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教育群众要诚信守约,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正确处理婚姻家庭和邻里纠纷;加大对群众的心理疏导,引导群众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解决矛盾纠纷,避免非理性的冲动。

四要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基层综合治理工作关系到农村基层社会稳定,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综合治理工作,要健全党委z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司法行政部门为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的齐抓共管机制,顺利开展农村基层综治工作。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目的篇五

农村集体财务和资产管理问题,是广大农民群众十分关注的敏感话题,事关农村经济健康运行、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村级财务管理,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农村基层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建设,全面实行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的规范管理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村干部在管理、发放、使用征地补偿款及村级收入资金中存在不少问题,致使农民利益和村集体利益被严重侵犯,出现了一些上访现象。为了加强村务管理,进一步推进我镇村级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对村级财务管理进行调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村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低,工作质量不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性质要求财会人员要相对稳定。但是,目前部分村的财会人员实际上都是由村干部随意指定,缺乏规范性操作行为。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财务人员也跟着换届,出现了人走了之,财务收支情况不移交的现象。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专业知识缺乏。由于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干,又找不到合适人选,致使一些专业知识缺乏的财会人员上岗。还有一些村,在挑选财会人员时,不是从工作考虑,而是完全凭个人感情办事,一些素质低下、根本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被选拔到会计岗位上来,这些人往往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岗位培训就上岗工作,缺乏应有的财会和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不懂得国家农村政策和有关会计法规,根本无法胜任财务工作。

目前,我县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会影响村帐乡代管的顺利推行;进而造成农村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更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帐务处理不规范、核算简单

目前,在没有实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的乡镇普遍存在帐务处理不规范、核算简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村财务资料保管不善,损坏、丢失严重,导致核算不规范,财务信息失真;有的村甚至连正式的现金日记账都没有,大多用“本本账”、“包包账”代替;普遍存原始单据不规范、白条入帐现象:有的村账务处理程序不规范,不及时记账、结账、对账,导致科目漏记、重记、账实不符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财务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我镇村级大部分没有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有的村虽建立了一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约束体系。在现实中,不少地方财务收支大多都是村支书或主任“一支笔”审批,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往往是村支书或主任一个人说了算,存在着极大的个人主观随意性。再加上事业单位改革后乡镇农经管理机构被合并,人员严重缺编,办公条件落后,难以及时地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能。

(三)业务招待费普遍偏高。由于财务制度本身的漏洞,再加上财务人员把关不严、村干部财经意识淡薄,有些村招待费过大、非生产性开支比重偏高。招待费开支偏大、偏滥,不仅是一种损失浪费,更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参与招待往往也会作为一个借口或一种福利,相关的、不相关的都来参加,使陪客人数远远的多于来客人数,无形之中也使招待费支出越来越多,致使招待消费居高不下。

(四)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缺乏内容

财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按规定村级应按月或按季度进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据了解这一项重要内容到村级已基本被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开不及时;二是公开内容不规范、不完整;三是财务公开的形式单一。群众普遍认为财务公开是在作秀,满意程度低。

农村财务管理是在不改变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分配权和支配权的基础上,由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统一在银行开户、统一收入票据、统一会计帐簿、统一核算方法代替村里规范管理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制度。这项工作搞好了,有利于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搞好村务公开,农村的干群关系就会好起来,让百姓就放心;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创建和谐社会。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改革管理模式,建立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以乡镇为单位,依托乡镇农经站、财政所、统计站设立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在确保不改变村社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和审批权的前提下,由村与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签定委托代理协议书。代理服务中心设置审核、会计、出纳三个岗位,村级只设一名报账员的管理模式。乡镇代理服务中心按村分别建立帐簿,分别核算财务收支,统一核算管理所辖村级财务收支业务。

(二)严格审批各程序,规范财务处理流程。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要取得有效合规合法的原始凭证,将凭证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签章,再由村集体组织负责人审批(300元内的),300元以上由两委负责人共同审批,1000元上的由乡镇分管领导签字审批,月末,村报账员将全部发生经济业务汇总向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报账。出纳根据原始支出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会计根据收支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按要求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账。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管理,改变传统手工记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加强内外监督,杜绝不合理开支。村级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须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经小组长签字盖章后才能报销,有效地杜绝不合理、不必要的开支,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并且每个季度将村财务进行公开,坚决杜绝半公开、假公开等现象,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是要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报账单据与开支。面对报账过程中部分单据不规范,白条抵库、三联收据、付款凭证常常被当做正式凭证拿来报账的特点,应制定相关制度,明令禁止,坚决杜绝由这些不规范单据可能导致的支出漏洞;对业务招待费过高的现象,也应当制定合理标准,并严格执行该标准,让招待费在整个村委会的运转过程中既发挥其该有的作用,同时又要严防腐败浪费行为的滋生;另外,还要加强对各村委会村组干部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财经纪律的严肃性,认真及时的配合报账员完成审核签字、支出把关的任务。

(五)加强农经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现有农经人员的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实行持证上岗,不断适应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的发展需要。逐步增加乡镇农经人员编制,新招聘一批素质高懂会计电算化的人员充实到农村财务管理队伍中。对村报账人员实行聘用制,签订聘用合同,纳入委托代理中心管理,以确保村级财务人员稳定。乡镇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正常运转经费及业务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乡镇会计委托代理机构不得向被代理单位收取服务费,不得加重村集体负担。

村级财务问题仍然是当前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发,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把它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同时也将村级委托代理制作为农村财务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并纳入对村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必须立足于长效管理,增强监督力度,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廉政建设,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目的篇六

4月中旬至4月底,我委组织11个由班子成员带队的调研组,分赴全市14个县区(管理区、经开区)开展农业农村工作综合调研。调研组通过深入部分乡镇村、项目工地、工厂企业、基地大棚等实地察看,采取召开座谈会、查阅文件资料、听取工作汇报等了解情况,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今年全市的农业农村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xx、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优结构、惠民生、添活力、美乡村”工作导向,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农业标准化、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五大重点任务,农业农村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向好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1、坚持高位推动,重农扶农抓农氛围浓厚。各县区(管理区、经开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党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原则,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将农业农村工作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规划,强化责任,加大投入,严格考评。主要领导亲力部署、带头办点示范,分管领导紧抓督促调度、精进推动实施,农口部门责任上肩、落细落实,营造出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宁远县去冬今春先后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年农村秋冬生产的意见》、《关于做好**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组织编写了《宁远县“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为今年及“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政策支撑。祁阳县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意见》,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万元,专门奖补以土地入股的农户、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规模经营主体。零陵区制定了《零陵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实施方案》,区财政安排资金40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及推进工作。

“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面积达59.2万亩。江永县以香柚、香芋、香姜“三香”为主,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20个,面积7.6万亩,每个基地都建立了标准化推广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农药规范使用制度、生产记录档案制度、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和质量可追溯等六项制度,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做优做强本地特色农产品。目前,香柚、香芋和香姜均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证书,全县有“千家峒”牌等著名商标4个、“义华”牌等知名商标6个。蓝山县采取制作操作卡、明白纸等形式,引导农民、经营主体按规范进行农产品“四统一”生产,全县农业标准化推广应用面积达10万亩,通过“三品一标”认证认定38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4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2个,三峰茶叶公司所生产的十余个优良品种均已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五洲恒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即将打入欧洲市场。三是扶龙头、壮加工,打造产业发展筋骨。祁阳县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围绕优质稻、油茶、水果、茶叶等主导特色产业,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加工设备,加快技改扩能、转型升级步伐,培育行业领军企业。目前,全县共发展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24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市级17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家,打造了金浩茶油、银光粮油等一批知名品牌。道县初步形成了大米加工、树脂加工、油茶加工、果品加工、药品提炼、禽畜加工、蔬菜加工等7大支柱产业,培育省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2家,创建**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4个。江华县今年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其中新增规模企业3家,重点扶持2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市级龙头企业聚集资源资本、提升加工水平,同丰粮油食品公司投入8036万元进行技改扩能,将成为**首个集稻谷烘干、仓储、加工于一体的全智能化龙头企业。

“特色中国-永州馆”、京东“中国特色-永州馆”、“握物流”智慧物流、1号店“特产中国-永州馆”为载体,大力推进特色初级农产品和深加工农产品网上交易。目前,有12家电商平台进驻我市,建立电商服务网点1800多个,11个县区均建设了农村淘宝县级营运中心,其中江华和双牌县各成立了2个县级运营中心,京东在江永建立了服务中心,宁远县建立了配套的创业孵化基地,全市第一批农村淘宝合伙人达到1000多人,全市触电的涉农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近200家,农产品上线品种达100余种。双牌县今年来新增电子商务经营主体5家,各类网店17个,新建各类企业店铺和营销网站180余个,上缴阿里、慧聪等平台服务费580万元。三是农业园建设强力推进。各县区扎实开展农业综合产业园、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大“一县一园”推进力度,推动园区进一步提高目标定位、彰显特色优势、强化示范功能、发挥引领作用。蓝山县新顺特色产业园建有3200亩高标准时鲜水果基地、400亩油茶基地、年繁育330万株苗圃的种苗基地,示范带动周边果农种植面积达1万亩,被列为**省现代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宁远九嶷山农业科技园总投资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近亿元,目前已入驻企业5家,其中台湾风情百果园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将集科技培训、品种选育、品种展示、科谱教育、体验采摘、餐饮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全力打造产业融合的样板。

“五一”期间推出花海观光园,开园第二天就接待游客3.5万人次。蓝山县大洞村依托万亩梨园,每年举办梨花节活动,吸引游客体验打麻糍、花浴等农家风情,带动当地农副产品直接销售。

“三农”投入渠道进一步拓宽。祁阳县主动大胆求新求变,先行先试,组建了全市首家“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创新农业资源经营新理念,探索支农服务新途径,今年新增流转土地2000亩,成功签约一笔总投资500万元的基地合作建设协议,为全市拓宽农村建设投融渠道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已有宁远、江华、道县、新田等县区组建成立,正式开展运作。

1、县区农业委改革后执行力还不强。目前,各县区农业委机构改革合并还没有完全到位,虽然各县区农业委“一把手”已明确,但大部分县区农业委副职还没有配到位,人员、机构、办公场地还没有有效整合,干部职工的执行力还不强,还没有形成合力,导致有些工作脱节,影响工作效率。

2、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力度不大。去年深圳招商会签约的18个项目中,市供销社永州生态农业加工物流园项目、市畜牧水产局永州市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祁阳县的大米蛋白质提取生产线以及肉牛基地项目、冷水滩区生物有机肥料项目等5个项目进展缓慢,永州市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大米蛋白质提取生产线等2个项目没有实质性启动,肉牛基地项目仅流转土地400亩,只完成要求的50%。

3、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一是公益性服务组织力量不足。主要表现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人员待遇低,且大部分县区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许多时间都在围绕乡镇中心工作运转,专业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时间难以保证。同时,还有农产品检验检测技术人员缺乏,不能满足农产品的检测需要。二是农业保险服务滞后。农业生产周期性较大,容易受到各种风险的影响。目前,我市范围内的农业保险制度还不够健全,除水稻、烤烟、能繁母猪、杂交制种等几类能享受政策性保险外,大多数农副产品还没有相应的保险,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农业风险大大增加。

4、部分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尚有差距。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一是“回头看”进度不快,质量不高。由于县乡、村组和技术公司协调配合不到位,前期调查摸底基础工作不扎实,对质量把关不严,一些地方户口、身份证等原始资料收集不全,表格漏填、错填,签字不到位以及承包地块图示意图制作不规范等现象突出。二是农地利用规划推进难度大。目前县区农地利用规划编制主要由县区农业委牵头负责,工作力量比较薄弱,经费保障不力,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力度不够,资料提供不全,特别是乡镇农地利用规划编制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紧,如期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任务面临一定困难。三是“农建投”实际运转不多。除祁阳、江华开始运转外,大多数县区的“农建投”刚刚成立,组建模式各不相同,有的单独注册成立,有的挂靠现有的“城建投”、“经建投”或“旅建投”,受机构改革人员统一调配影响,公司班子还没有搭建完成,有的财政注册资金没有到位,涉农部门项目整合不顺畅,真正实际运转并取得成效的还不多。四是流转服务平台运行停滞不前。受机构改革和机构设立批复收紧影响,县区没有实现流转服务平台向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转变,大多数流转中心仍是临时性质,工作有些停滞不前。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少数县区还没有完成“点、线、面”的建设布局规划,有的虽然进行了初步规划,但没有制定具体的建设实施方案;一些县区工作推进不够平衡,只注重点的建设,线、面上行动相对缓慢。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方面:一些县区发展农村电商的主要抓手还不十分明确,没有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引导和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电子商务办法措施不多,引导和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力度不大。农业标准化建设方面:部分县区尚未将农业标准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人、财、物投入不足,推进标准化生产的措施不够实,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标准化生产的办法不多,很难保证我市有足够的优质农产品上线销售。

5、部分政策措施落实还有障碍。一是休闲农业用地通关便利措施落实不到位。目前,因我市尚未细化对休闲农业项目用地的管理办法和用地标准。在休闲农业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若按设施农业用地申请指标,往往因为用地指标不足影响项目的实施,若按建设用地申请指标,现行政策下还没有支持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相关扶持,许多休闲农业发展面临进退两难境地。二是农机补贴选择余地小。目前,农机购机补贴需进入省或市指定的品种目录,但我市农机市场还有部分适合农民操作或适应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机没有

1、把县区农业委“领”起来。针对当前县区农业委组建存在的问题及机构合并后职能融合、业务对接等方面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我委将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各县区农业委主任集中进行1-2天辅导培训。同时,我委已建立委领导联系县区农业委工作责任制,由委领导带领分管科站室定期、不定期深入县区,加强县区农业委工作的指导,帮助尽快完成机构改革过渡,督促加快重点工作落实。

2、把农业基础设施“补”起来。多年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加快补上这块短板。一方面,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农建投”组建和运作,给予其一定资源开发、资本运作等政策支持,抓紧实施一批高标准农田、土地治理、土地整理等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另一方面,要抢抓xx、省重视农业农村的良好机遇,精心规划包装一批农业项目,加大跑部进厅力度,争取资金扶持,并有效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优先投向粮食优势产区,重点围绕规模连片基地梯次推进实施,打造一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样板,为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再一方面,要创新农业农村投入机制,通过建立基金、贴息、担保等途径,引导和吸引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形成政府投资与社会资本协同投入农业基础设施的良性局面。建议从市到县高度整合分散在国土、农业、水利、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涉农建设项目资金,并出台实施管理办法,统筹组织实施,统一建设标准,避免多头管理造成投入分散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3、让农村土地“转”起来。土地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市土地流转欠规范,农民对流转土地尚有思想顾虑,土地流转平台作用不明显,土地流转渠道还不够畅通,必须要创新机制,打通土地流转“最后一公里”。一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土地流转政策,让群众了解政策、消除疑虑,积极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来,真正让农村产权改革的成果惠及于民。二要制定操作性强的土地流转具体实施办法,规范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运行,统一土地流转合同书、格式文本,做好签证登记备案以及档案管理规范工作,防止出现新的土地矛盾隐患和纠纷。三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提高补贴标准,以逐步弱化土地的社会福利和保险功能,为广大土地流出者解除后顾之忧。建议出台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探索建立土地流转信托制度和土地流转补贴优惠政策,鼓励、允许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对农民有意流转的土地预付部分租金签订预流转协议(未联系到经营业主暂由农户耕种,一旦有经营业主承租该土地按正式合同执行)。同时,按土地性质、连片流转规模、流转年限等,分别给予流转户和承租户一次性补贴,对流转平台给予适当工作经费补助,以促进土地流转和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4、让新型经营主体“强”起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以扶持,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一是积极探索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从数量到质量转变的新途径。要坚持“边发展、边规范、边提高”的原则,完善登记、注册、管理等配套措施,加强服务指导,帮助新型经营主体规范管理,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服务发展能力。要出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动态管理”制度,对于无经营活动的,取消其继续运营的资格,对经营不规范、运行不佳的,强制其停业整改,待其整改后再恢复其营业资格。二是加快建立健全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的激励机制。要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尤其要强化对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保险支持,创新新型经营主体担保抵押方式和融资方式,加快开展产业链金融、信用贷款、大中型农机具融资租赁、第三方担保贷款、动产或不动产抵押等金融服务业务。积极构建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体系,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创新农业保险险种。要加强规划引导,支持鼓励同类产业的经营主体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环节,将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联结起来,实现协同发展、共同做大做强。建议建立市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支持30个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社会反响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各10个),重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创建品牌、产能扩改提升、标准化建设、社会化服务等。

5.让工作机制“活”起来。为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市委市政府安排的重点农业农村工作,市农业委明确了分管领导与责任科室跟踪督办,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和成效。对工作推进较慢的县区农业委,市农业委将对县区农业委主任进行约谈,明确工作推进时间节点与要求,促进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建议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和市农业委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市委市政府安排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于6月底7月初开展一次联合督查,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农业农村工作格局。三是与“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密切结合。在推进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中,要与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工作执行力,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目的篇七

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听实话、查实情,切实掌握第一手情况,为党委、z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是开展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三项活动”开展以来,我先后到彭水、秀山、酉阳、黔江等区县农村了解情况,又到市工商局对口扶贫的xx区铁锋乡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和“大下访”活动,在增进群众感情、历练工作作风的同时,以进村入户、开院坝会等多种方式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对农村民生问题重点关注思考。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在全国率先免去农业税,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还广泛推行社保、低保和新农合等农村社会保障措施,同步提升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他们都发自内心地感谢共产党,感谢市委、市z政府的好领导。今年,市委、市z政府又启动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计划,在田间地头,在农家村舍,我强烈感到“两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春潮涌动。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感到一些涉及民生的问题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第一,实现“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产业规划,不断改进扶贫济困方式方法。

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单靠一亩三分地,分户经营,小打小闹,解决温饱尚可,却难以致富奔小康,其根本的出路在于走规模经营、集约发展、科技兴农的路子,彻底改变农村刀耕火种、土中刨食的传统农作方式。当前,农村通过干部带头帮促、农户自发探索,种养殖业项目如雨后春笋。例如万州区铁锋乡在大力发展猕猴桃、山胡椒、杨梅、油桐、青蒿、茯苓、栀子花、野鸡、山羊、肉牛等20余个品种,但由于缺少大的产业规划,种养殖分散,生产粗放,形不成产业“链条”。该乡桐元村支部书记谢家宽同志就深有感触地讲:“我们村的红阳猕猴桃品质非常优良,就是规模太小,形不成品牌效应,只有大规模才能出大效益”。全市“十一五”规划中对农村产业发展进行了宏观层面的规划,涉农部门从宏观层面也提出了一些区域性布局的意见,但是,无论是市还是区县层面的规划,都难以落实到乡村,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民还是一片茫然。建议市发改委、农委、农综办等部门和区县进一步抓好和优化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全市的资源分布、地理交通优势、水土条件、产业基础等进行科学系统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特别是种养殖业区域布局项目要具体,具有操作性,每个项目要形成规模、形成产业链。在制定发展项目规划后更要抓好实施,无论是公司加农户还是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都应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加强规模和集约经营的引导,强化技术培训和经营管理,充分激发农民创业增收的动力,形成大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农产品驰名品牌和地理标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

加强资金帮扶、物质帮助,对解决贫困户当前困难和问题固然重要,但要真正脱贫致富,就一定要把乡村干部的精气神提起来,把贫困户的“志气”扶起来,提升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增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这才是治本之策。调研中一些村干部和群众反映,由于贫困户获得救济慰问的机会较多,一些农民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纷纷争戴“贫困帽”、抢着“吃救济”,导致认定贫困户、低保户已经成为关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焦点问题。建议市扶贫办、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和区县进一步探索改进农村扶贫济困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开发式扶贫、开放式扶贫,适当减少单纯的救济式行为,把重点放在改善基础设施、扶持产业项目、搞活市场流通、开展技能培训等举措上。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提神扶志上狠下功夫,把思想“脱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真正解决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问题。同时,要进一步探索完善贫困户、低保户的认定标准和程序,切实把好事办好,维护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

第二,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强化规划管理,大力开展村容镇貌整治。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日益强烈,农村新建住宅增多。在“两翼”地区,许多新建的农民新村宽敞亮丽,新落成的民居星罗棋布。但与此同时,不少地方占用了大量良田沃土,新建民房还是火柴盒式的单面瓷砖房子,布局结构不合理,零乱无序,和大自然极不协调。虽然市建委和部分区县建委专门为新农村建设印制了特色民居图纸并免费提供,但许多村民不知道,也没有基本农田保护意识和景观规划意识,把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用来修了一堆垃圾建筑。建议市城乡建委、国土局等相关部门和区县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特别是“两翼”农村良田不多,涉及今后子孙后代生存问题,搞建设一定要集约用地,少占良田沃土。同时,要大力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巴渝民居,使村民的房子不仅经济适用而且美观舒适,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以达到“现代都市+美丽乡村”的城乡统筹大格局。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和严格农房审批程序,做到一户不漏的从房屋选址到建筑风貌全过程监管到位。

村容镇貌体现农村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城乡差别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环境卫生和村容镇貌。调研中看到集镇和农户“脏、乱、差”比较普遍,白色垃圾随处可见,房前屋后垃圾成堆,“四害”孳生,人畜混杂、厕厩不分的现象较突出,当地农民群众已习以为常,部分乡镇干部也视而不见。建议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县把城市环境整治工作拓展到广大农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洁净家园”的村容镇貌整治行动,将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五个重庆”、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力争通过一两年的集中整治,使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在思想观念、文明素质、卫生习惯上有一个彻底的转变,让农村“脏、乱、差”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以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真正把xx建设成为卫生整洁、环境优美、城乡一体、人居和谐的幸福家园。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目的篇八

我叫某某,xx年x月,我荣幸地选派到折桥镇xx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到村任职一年来,我时刻立足村情,了解民情,坚持不懈地向村干部学习,向村民学习,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查,对xx村的发展状况有了初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制约xx村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几点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情概况

xx村位于临夏市东北角,是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村。全村共有4个村民组,13个合作社,606户,总人口5219人(户籍人口2679人,流动人口2540人),党员67名,耕地面积约1158亩。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为农作物种植、家畜养殖、土地、房屋出租和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蔬菜为主,冬季以简易大棚菜为主;养殖主要以养猪、养牛为主;劳务输出主要是临夏市的建筑队,各饭馆等服务行业为主。

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1、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走访了解,xx村村民的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渠道:最主要的是种植粮食和蔬菜,主要包括小麦、玉米等作物和一些季节性蔬菜;其次是依靠劳务输出,村民在市区建筑队、餐馆打工挣钱;第三是依靠出租土地、房屋,赚取租金,利用城乡结合部的有利条件,将闲置的土地和房屋给有需要的人出租。据统计,xx村20xx年外出打工的人数达到1500多人,占总人口的1/3以上。

2、农业结构

农业方面。xx村人多地少,全村人均耕地0.4亩,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xx村的耕地被占用的情况加剧,这使得农业发展更加艰难。与此同时,农业发展方式也比较落后,主要是种植小麦、玉米等经济效益较低的传统农产品,发展集约型、高效农业尚需一个引导和帮助的过程。20xx年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一个。

养殖方面。全村主要以养殖猪、养牛为主,有规模养牛场一个,小规模养猪厂3个,更多的是农户以家庭养殖家畜为主,零散养殖方式占主体,还没有成立专业合作社。

三、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设施建设

村两委成员在党支部耿玉芬书记的带领下,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学习政治理论和经济、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村共有党员67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村两委成员7人,其中大学生村官2人。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严格按照上级的工作要求,圆满完成了村里的各项工作。

村两委班子年初有工作计划,年中有检查制度,每年春节过后的第一次大会,组织全村十三个合作社社长及群众代表,由支部提议,大家共同商议新一年的工作打算,承诺年内要办的几件实事,让每个人都参与村务及重大事项的讨论,让每个代表都能领会村两委班子的意图,对村班子的计划是否可行提出意见,监督和参与各项工作的检查。

四、信访稳定

加强农村维稳综治工作,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近年来,xx村由于租住人员比较多,治安管理任务比较繁重。邻里间的矛盾纠纷、婆媳间的矛盾,社员相互间的土地、宅基地、地埂矛盾纠纷,年内发生11起,调解11起,做到件件都有答复和解决,近几年中,由于xx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xx村一直被市上、州上评为综合治理先进村,xx村党支部连续20xx年被镇上评为优秀党支部。

全村维稳综治工作的开展,得益于村两委班子的不懈努力。村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农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从根本上消灭一切可能引起上访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村子和谐稳定。

五、调查结论和建议

总体而言,xx村在镇党委、xx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在农业产业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为了使xx村能取得更大的发展,使我的工作能更有目的性,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温室大棚种植产业

xx村因为耕地少,人口稠密,无法大规模发展粮食种植业。然而,xx村因为地处城乡结合部,更适合发展集约型高效农业。蔬菜种植业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加大资金投入,为集约型农业发展提供条件,以前我村在这方面重视不够,前几年在村口很不容易搞起来的20亩温室大棚,最后因为资金原因而经营困难,最后不得不荒废,既浪费了土地,又白白耗费了群众的劳力。

本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级财政比较紧张,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资金不足而无法顺利实施。建议在原来城小学的地方建设集体经济项目,比如钢铁铸造、温室农家乐等,由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参入股份,这样既可以增加本村的财政收入,也可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提高农民素质

提高村民素质,培养新农村的新型农民,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我们村的农民因为进城务工的比较多,所以,比纯粹务农的农民需要更多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对于这一点,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组织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定期收看远程教育提供的各类节目。我们村经常利用村里开会的时间以及党员冬训等,为党员群众播放视频,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其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指导农民观看种植、养殖科教视频,用科学知识与“土”经验结合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3、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这几年以来,党中央十分关心农村的发展,连续几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农村工作的重要性。所以,继续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对于农村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事情。一是继续落实好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政策,通过村干部的入户宣传、耐心讲解,把看病补贴、养老补贴等优惠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切实解决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问题;二是进一步深入抓好农村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落实,抓好春耕中的农药、种子发放,及时将粮食直补等资金发放给农民,切实维护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资金,全面完成村部建设欠账、道路建设欠账,继续按照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要求,搞好村容村貌治理,争取完成村级道路硬化、水渠管网改造。全面完成党委、政府交给的工作任务。

目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xx村两委班子的帮助指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两委正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的发展道路。作为xx村的大学生村干部,今后,我将继续扎根农村,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群众事务的服务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与xx村的干部群众一起,创造xx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跨越式发展!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目的篇九

(一)农牧渔业协调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一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彰显政策调整成效。由于去年以来国家支持粮食生产和保护农民利益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相续出台,加之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连续两年增加,种植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据统计:今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12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5万亩,比20xx年增加8万亩,增长7.5%。在粮食面积中水稻播种面积为53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增长6%;玉米播种面积为15.9万亩,比上年减少1.8万亩,减少10%;大豆播种面积为46.1万亩,与上年持平。经济作物种植14万亩,占旱田面积的21%,其中亚麻播种面积8610亩,万寿菊播种面积为6000亩,烤烟生产面积1485亩,中药材栽培面积2万亩,其它经济作物10.4万亩,饲料饲草面积70000亩。全县农业种植结构由单一的粮经生产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二是畜牧业生产增势不减、渔业生产稳定发展。截止5月末统计,全县黄牛饲养量50475头,生猪饲养量98975头,山绵羊饲养量36266只,家禽饲养量113.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肉类总产量2500吨,蛋类总产量1562吨。全县完成养鱼放养水面26000亩,驯化养鱼水面3500亩,引进名特优品种200万尾。

(二)抢农时、战低温,春耕生产在及其不利的条件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全县春耕生产是在气温低、回暖晚、倒春寒、雨水大等自然条件严重不利情况下开展的,起步与历年比较晚,但由于县乡领导的高度重视,组织干部和科技人员大下基层,靠前指挥,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春耕生产虽然起车晚,但育苗播种、插秧等工作基本都抓住了腰窝。水稻育苗4月8日启动,中旬进入高潮,4月末结束。水稻插秧5月10日开始,5月末基本结束。万寿菊、烤烟育苗工作从4月中旬开始,4月25日结束。大田播种5月1日开始,5月23日完成,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目标。

(三)科技兴农工作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去冬今春以来,全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工作,重点是结合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对以水稻新基质育苗为主的八项实用技术进行培训。全县共举办科技培训班200场次,印发资料2.5万份,培训人数达7万人次。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按照农业部提出的《xx年全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先后成立了农业科技入户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公开招聘50名技术指导员,在9个乡镇、100个水稻主产村,培训1000个水稻生产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万农户,今年全县推广水稻新基质育苗面积达14800亩,涉及农户378户。全县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4处1157亩,规划展示222个品种,为农业实施生产标准化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县规模较大、带动较强的龙头企业和在册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8个,农村经纪人发展到2850人,会员和社员发展到1万人以上,共带动种、养、加等行业20多个项目的发展,预计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年创产值可达550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2万户,促进农民增收xx万元。今年,全县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到32.5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61%,带动农户1.2万户;优质亚麻生产基地带动农户1500户;中药材生产基地带动农户1800户;万寿菊生产基地带动农户1500户;落实农作物生产订单5万亩以上;养蜂订单2.5万箱;食用菌订单200万袋。龙头企业、新型合作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趋于合理化,双方利益得到有效保护,也为各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进展顺利,劳务经济发展强劲。全县有农村劳动力73750人,现已转移农村劳动力32450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4%。其中县内转移15869人,县外省内转移5749人,省外国内转移4108人,国外转移6724人(韩国3723人、日本2534人、其他国家和地区467人)。截止5月末,全县新转移劳动力达到1590人,仅延寿外派基地向日本输出劳务人员117人,实现劳务经济819万元,预计全年基地输出人员300以上,实现收入2100万元。通过组织全县各乡镇领导干部算帐对比等引导工作,劳动力转移工作正在成为县、乡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且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农民工培训、市场信息、对接服务等各项工作基本走上正轨。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加快了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推进土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发挥了土地的最大效益。

(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一是抗旱防汛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加大。目前,共争取国家、省、市水利工程建设到位资金255万元,中和灌区配套工程和先锋水库建设工程通过省水利厅论证评审,近期开始启动;新城灌区配套工程在建项目完成投资590万元;投资70万元抢修华炉和火星拦河坝;投资17万元解决关门山灌区渠道供水问题;投资10万元打人饮井4眼,清洗人饮井12眼;投资60万元进行水保工程修复工作;整修蚂蚁河堤防,完成土方10万立方米,堤防护岸林完好率达到90%以上,汛前检查和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二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共完成造林70570亩,占市下达计划55000亩的128%。其中完成退耕还林10000亩,两荒造林13070亩,封山造林40000亩,分别完成计划的100%、261%、100%;完成薪炭林建设7500亩;完成道路绿化80公里,绿化村屯10个;完成义务植树60万株,占计划的109%;完成育苗2100亩。同时加大了护林防火工作力度,确保国家森林资源的安全。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春耕期间全县完成机械化整地80万亩,其中大型机械整地34万亩,小型机械整地46万亩,机械播种62.5万亩,农机作业率和标准化作业水平大幅提高。。

(七)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整村推进项目启动早、进展快。今年是我县第二批实施整村推进的第二年,确定扶贫开发整村推进18个村、79个自然屯,立项批准97个项目,共争取扶贫资金942.3万元。全年完成打人畜饮水井3眼,抗旱补水井6眼,修改河道一项,自来水入户项目14项33个自然屯;建农机服务队18个,购买机车54台(套),建农机车库18个720平方米;新建村屯4级砂石路2条3.1公里,维修村屯4级砂石路13条39.85公里;新建钢混盖板桥5座;有线电视入户16个村4350户;维修学校教室2个;已建项目配套工程18个。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全面结束,6月份全面实施。全省扶贫开发现场推进会将于7月份在我县召开。通过争取,今年3月1日国家扶贫办正式批准我县继嘉亚麻纺织有限公司为扶贫龙头企业,现正在为该企业申请专项扶贫贷款资金1000万元,促进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八)粮食销售和企业改革进展有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截止5月末,全县库存销售陈粮19981吨,占销售总任务18186吨的104.32%,提前三个月完成省、市下达的陈粮销售任务,企业实现减亏103万元。签订秋粮收购合同面积为1400亩,优质水稻600吨。目前粮食系统1441人并轨工作全面结束,企业人员缩减到264人,共筹措资金2372.34万元,保证了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并轨工作的顺利实施。全县销售食盐累计613吨,上缴税金8万元,查处无碘私盐2.6吨,进一步规范盐业市场管理,确保全县人民吃上放心盐。

新形势:

(一)政策环境优越。中央在保持原有“一免两补”政策的基础上,在支持和保护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我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粮食、实施农业生产标准化及围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促增收提供最佳机遇期,主题更突出,重点更明确。

(二)农民从事各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投入力度明显增强。去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农村各业生产的原始资本积累增加,发展农业的内动力增强,信贷部门的投贷力度也明显加大。截止5月30日统计,全县春耕生产共投入资金2.2亿元,同比增加5000万元,其中信用联社投放农业贷款1.6亿元,同比增投4000万元,增幅33%,农民自筹5000万元,同比增加1000万元,增幅25%,这是历年来所没有的现象。

(三)农业生产标准明显提高。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8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1%,新增水稻育苗大棚300栋,本田育苗减少,育苗标准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大,新技术成果转化率高。

(四)去冬今春雪雨大,土壤墒情好。全县各大小塘坝和水库蓄水量充足,全县23座中小型水库蓄水量近8000万立方米,塘坝蓄水量1320万立方米,有利于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田渴水的问题。

(五)农业生产物资充足。今年农业机械购买力增强,保有量加大,农民投入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向上争取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资金50万元,农机更新资金35万元,全县农户购买大型机械积极性空前高涨。

(六)乡镇机构改革、乡村职能转换、化解乡村债务、解决中央政策与基层实际工作间的矛盾(一免两补、土地纠纷)以及乡镇公共事业和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将成为县、乡、村所面临的近一个时期内无法回避、很难解决、必须解决的工作重点。

(七)乡镇干部及涉农部门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一方面抽调212名机关干部组成促农工作队,重点为贫困户解决了生产资金,保证了贫困户种上地、种好地。另一方面在乡村干部及涉农干部中开展争当“五员”活动(即党在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化解农村矛盾的调解员、引领农民致富的信息员、新技术推广的指导员、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监督员),全面提高了干部服务群众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本领,确保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一)受“一免两补”政策和粮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初步形成的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亚麻、万寿菊及其它经济作物耕种面积减少),加上龙头企业牵动力不强,基地规模小、产品深加工优势弱,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阻碍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春耕生产气候条件不利。前期气温低、回暖晚、倒春寒、雨水大,近期有连续发生冻害、雹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如果后期再遇早霜,可能要造成全县粮食减产、农民增收下降。

(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由于我县农田水利设施一直是超负荷运行,加上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不配套,跑、冒、漏严重,蓄水能力差,今年旱改水又面积大,所以,抗春早、保春灌仍然是当前农业生产的难点问题。

(四)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抵消了“一免两补”政策使农民增加的收入。根据市场调查,今年二铵每吨同期上涨25%,尿素上涨19%,复合肥上涨35%,农膜上涨50%;柴油每升同期上涨19%。由此造成水稻亩增加成本31.9元,全县39万亩水稻增加生产成本1244.1万元;玉米亩增加成本13.7元,15万亩玉米增加成本205.5万元;大豆亩增加成本16.1元,38万亩大豆增加生产成本611.8万元。以上三大作物总增加生产成本20xx.4万元,人均增加农业生产成本130元,加上去年农资上涨人均增加农业生产成本130元,基本上抵消了“一免两补”政策使农民人均增加的265元收入。

(五)农村土地矛盾仍然突出。目前乡镇政府领导最感头疼的事就是因土地纠纷上访的人数越来越多。一是17号文件执行难度大,按17号文件规定,户在人不在农户给予补地,使地源少的。村屯很难补到土地,有地源的村屯补地也将引起更大范围的上访,此规定也与哈市二轮土地承包政策相悖。二是乡村干部对一些问题底数不清、调查了解不够、解决问题没有根本办法,致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在矛盾纠纷中,存在权属不明、合同不清等遗留问题,如解决不好,达不倒自己意愿便采取极端办法解决,给农村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截止目前,全县涉及土地纠纷案件916起,涉及2925人次。其中农委接待180起,780人次;信访办270起,1269人次;司法局240起,650人次;法院226起,226人次。

(六)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出现新的困难。一方面免征农业税后,原来由乡村承担的一些公益事业失去了财力保障(五保户、孤儿、伤残人员抚养每村1万元)。修路、修桥、植树造林、村级小学维护等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陷入停滞状态;另一方面农村“一事一议”(事难议、议难决、决难办)。筹资筹劳制度阻力大、难以施行。如国家不出台相应政策,乡镇公共事业和村集体公益事业近一个时期内将处于瘫痪状态。

(七)乡村两级债务沉重,财力难支撑。多年来,由于受农村兴办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乡村道路和一些达标工程的公益事业等因素,使乡村留下了大量的债务。目前,我县9个乡镇负债3291万元,乡均负债366万元。106个村负债7100万元,村均负债67万元。乡村两级共负债10391万元,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负债693元。加上实施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和“一免两补”政策后,乡村两级收入减少,许多乡村负债较重,债务的清偿越发艰难,沉重的债务负担已经成为制约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望20xx年,随着全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全社会更加关注“三农”问题,20xx年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形势进一步趋好。因此,20xx年xx县县农村经济仍将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通过近几年来大力调整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结构调整的累计效应更加显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农村市场继续保持活跃,农产品价格在20xx年全面回升的基础上将继续保持整体平稳的趋势;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和投资、消费、出口的拉动下,农村经济总量呈稳定壮大的态势;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受粮食价格上涨和国家有关扶持粮食生产发展政策的影响,明年全县粮食面积将继续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只要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预计20xx年粮食总产量仍能稳定在3亿公斤以上,能有效地保证粮食安全。

由于结构调整、产业化龙头的带动,20xx年以亚麻、万寿菊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将比20xx年有大幅度增长。以肉牛为支柱产品的畜牧养殖业,仍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20xx年,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将更好于20xx年,在前几年结构调整积蓄力量的基础上,20xx年将呈现一、二、三产业联动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一产业总量的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的稳定增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壮大和农村基本建设的增加,农村经济总量将继续保持9%以上的增幅。

20xx年,农村市场仍将保持繁荣局面。一是农产品市场,在结构调整优质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增加、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渐壮大的带动下,农产品供应市场仍将稳定增加,特别是“菜蓝子”市场在绿色环保安全食品增长的有效带动下呈活跃态势。二是农村消费品市场,在农民收入增幅加快的有利条件下,农民购买力进一步增强,加之农村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20xx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仍将保持8%以上的增幅。

在20xx年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惯性作用下,20xx年农产品价格仍将保持整体上扬。

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经过几年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推动力越来越强,农业自身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步提高;20xx年全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全社会更加关注“三农”问题,这为20xx年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预计20xx年全县农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幅达到6%以上。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83530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