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说课稿(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5 18:51:04
最新地理说课稿(优秀8篇)
时间:2023-10-25 18:51:04     小编:文轩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说课稿篇一

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课文主要从两部分讲述:

(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教材的着眼点是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强调一个“变”字,体现两个“影响”。

教材文字虽少,但内容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本节配置了许多的“活动”和“案例”,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围绕相关的“活动”设计活动内容教学,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合作与探究、对比法,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节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将地理知识生活化,从而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及其商业网点布局和发展的影响,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2)学会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培养学生参与城市交通布局和建设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知识的技能。

通过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文字材料和案例材料,提取信息,掌握知识要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充分的收集资料、信息,采用多媒体演示手段通过各种图片资料,强化对学生的感受,更好地进行分析对比。比如,根据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对比山区和平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得出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的各种图表,案例资料,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料讨论,对比,分析并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能较好地达成课标中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1.导入新课:通过问卷调查“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人士,要置业(买房),以下因素中,哪三个你认为是最重要的?”引出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引入课题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新课讲授:要了解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就先跟学生们一起复习有关聚落的基本知识和聚落的形式和空间形态的知识。再通过读图分析比较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通过补充知识《大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衰》来分析说明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对第二部分“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也是通过上面的顺序即先对商业网点相关知识作一下简要的提问,再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交通条件对对商业网点密度,对商业网点位置,对集镇发展的影响。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依靠具体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最后,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适当作业,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3.对集镇发展的影响

地理说课稿篇二

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中的第二章第一课,适用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节内容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围绕大气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这一主线展开的。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讲述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阐明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的能量转换过程。而太阳辐射能量的分布不均及其能量转换,又是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也是形成一切大气过程和大气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是本单元重要的基础知识,在逻辑上起着铺垫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学生能说出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学生能说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2学生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理由: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理由: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包括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是本章的基础,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要求。所以定为重点:而且该内容较为抽象、难理解,所以定为难点。

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气现象比较熟悉和感兴趣,但对于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抽象现象感到难以理解,要运用原理来解设一些常见现象,难度更大;而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节、乃至本章的基础知识,起着铺垫作用,这必然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会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

多媒体演示、导学法和程序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 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2、 学习地理知识的观察方法

3、 掌握地理理性知识的逻辑方法

4、 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由: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大气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巩固理性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本课的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课堂模式。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要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互讨论、合作式学习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课堂上,我准备采取整课问题情境与阶段问题情境两部分来进行。创设特定的地理情景,在情景学习中思考、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力争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学习中理解,在学习掌握,在学习中提高。

基于以上的思路,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总结。

导入新课:

(二)创设整课问题情境,整课内容可分成下列几大问题情境:

1、 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 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理由: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和教师在新课中的教学活动怀有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教师把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展示地球外部圈层图,让学生讲解有关大气圈的厚度,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的知识。

理由:作为新课内容的铺垫和开始,教师补充和纠正。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活动1]让学生阅读序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文字和图2。1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并思考如下问题:

1、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分别属于短波辐射还是长波辐射?为什么?

4、请简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5、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还是地面辐射?为什么?

理由: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以后,教师应努力保护并经常强化这种积极性。不断创设阶段问题情境是维持学生学习热情,把课堂教学导向深入的好方法。这里所指的阶段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围绕每一个整课问题情境创设的一系列小问题。

上述问题的解决,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读图、分析、组织和归纳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讨论、合作中完成。教师让学生代表依次回答上述问题,对学生正确回答多加表扬,不足之处,多加启发,也可让其他学生加以补充,教师起点拨作用。充分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建议: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对于用好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本人有如下设想:一方面,应将多媒体图重新设计一下,在图上尤其突出太阳辐射(一小部分被大气削弱,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辐射(一小部分地面辐射散失到宇宙,大部分地面辐射被低层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较多,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较少)。第二方面,在学生感性认识储备的基础上,对于这张图要重点精讲一下。1、对于太阳辐射,我提了如下问题: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多,还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为什么?2、云量多的时候,对太阳辐射起什么作用?理由是:为后面多云的白天和晴朗的白天气温的高低作了铺垫。最后用短波进得来,长波出不去简要概括。

出示思考题:6、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能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2]关于大气辐射的内容,让学生合作讨论课本31页活动题。本人也将如下调整:活动题按排如下:

1、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2、 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而晴朗的白天气温较高?

4、 多云天气和晴朗天气,哪一个昼夜温差大,哪一个昼夜温差小,并思考为什么?

5、根据图2。2分析,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理由: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与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思考的探究。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教师建议:再次使用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重点突出:1、大气逆辐射的方向怎么样?2、在夜晚的时候,地面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分别是什么?3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讲解。

再次出示思考题: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7题中,1~5层层递进,环环相扣,6~7则是书本联系实际,联系现实生活。

最后:归纳总结:

8、将下列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用方框图来表示。

太阳 地面 大气 宇宙空间

理由:8题是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一种变式训练,可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教师建议:我可先展示多名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个性不同,知识结构图也有多样。让学生自己叙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最后教师展示下图,把受热过程概括为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归纳总结: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主要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引入热力环流知识的学习。

地理说课稿篇三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锋与天气。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锋与天气是《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节中第一部分的知识,主要从微观角度进一步介绍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锋、气旋与反气旋等常见的天气系统,并可以联系具体的天气现象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对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但读图分析能力、概括归纳、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很难把握对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说出气团与锋的概念,能够判断冷锋和暖锋;会说明锋面特征和锋面移动对天气的影响。

3.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

锋的组成与分类。

【难点】

冷暖锋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通过分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思考诗句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与什么天气现象有关,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所熟知的歌曲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1.锋面的定义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学生能够把握与锋相关的基础概念,我会进一步提问:回忆冷暖气团的性质,想想冷暖气团相遇时会怎样运动?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得出冷暖气团相遇时,冷气团密度大而重,在锋面的下面;暖气团密度小而轻,在锋面的上面。

【设计意图】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思维永远由问题开始”,在地理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力,建立和谐课堂氛围,获得反馈信息,提高教与学的作用。

2.锋的分类

对于锋的分类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重点让学生把握分类的标准——按照主导地位的不同,能够说出锋的分类即可。

3.冷锋及其影响

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冷锋作为案例,让学生了解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过程。通过画示意图以及播放冷锋过境的动画,讲解冷锋的锋面天气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在讲解的过程中设置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究:

(1)什么是冷锋?

(2)过境前本地区受什么气团控制?气压、气温是怎样的?形成怎样的天气?

(3)过境时有哪些天气现象?

(4)过境后本地区受什么气团控制?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老师向学生讲授冷锋的构成要素和冷锋的基本形成过程。然后着重强调的是冷锋的降水区域和移动方向。最后由老师总结出冷锋过境前中变化情况的表格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示意图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冷锋过境的各个环节的特点,再加上多媒体动画的演示能够使得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最后在通过表格的方式总结,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句】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需要对其进一步的巩固。

我会提出问题: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影响吗?

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能够得出: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冬季爆发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设计意图】能够将学生实际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过渡句】为了巩固所学知识,需要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且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

小结:简要总结本节课内容,并着重对冷暖锋控制下的天气变化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和记忆。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

根据冷锋的学习思路,预习暖锋。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归案概括的能力。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纲目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地理说课稿篇四

本周四在我校赛课教师,举行了新一轮的高二教师示范课比赛。按照学校的要求,我听了黄元玉老师的一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一课,收获颇多。

本节内容为必修一第二单元地球的大气中的第二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难在知识抽象,难于理解,再加上我校的基本学情,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完成教学目标,就显得尤重要。黄老师是我校地理老师中的佼佼者,曾获得襄阳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他的课以设计独特,语言精练,气氛活跃,成果显著而深受学生喜欢,也是我们年轻老师学习的榜样。今天的这节优质课就是他的教学风格的一个缩影。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首先,是对教材的处理。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又要根据具体的学情、班情因班而异。通过听课看得出,黄老师也是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从重难点的把握,到学生活动的设计;从课堂导入的设计,到导学案的设计编排,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

其次,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这节课以二战故事导入,教师展示黑白照片,先让学生猜是什么。然后老师揭开谜底,讲述故事,并设疑“日本为什么要设计氢气球炸弹让它漂洋过海去轰炸美国?”“同学们猜一下,这些氢气球炸弹真的能飘到美国吗?”再配上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新课教学循序渐进,环节设计深入浅出。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层层深入,并作板画细致讲解。每个环节讲解完,都设计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画气压带风带的示意图,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并配上动画视频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最后配套导学案进行课堂练习,巩固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对本节课的感想

在整节课堂中,黄老师的讲解,语言精练,很少重复,也没有口头禅。板书设计工整,板画精美。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年轻老师学习借鉴的地方。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应该注重课堂的氛围和节奏的把握,合理设计教学。在活跃课堂氛围、把握教材处理和精炼语言上狠下功夫,争取当一名业务精深,深受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

地理说课稿篇五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过渡:从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

本节是初中地理必修第单元《xxx》第节内容,主要讲述就初中自然地理整个知识系统而言本节是具有强烈后续支撑作用的知识模块。如果就章节联系而言,本节承上启下,所以本节是本模块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本节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知识间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特点之二是:知识原理性极强。从教材和资料中可以看出本节教学内容涵盖的时空跨度非常大,思维的链锁很长很广,同时该部分是自然地理与区域地理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能培养学生运用地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为了更合理更精准的确定教学目标,我们接下来有必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合理的分析。)

2、说学情

初的学生经过初中的课改,个性普遍突出,他们富有好奇心又活跃;在心理上,他们渴望自主探究和表现,对感兴趣的知识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同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但应该清楚一个并不乐观的现实:地理空间分析能力较差。

(教师过渡:根据上述教材的分析以及初学生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把本节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3、说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把这些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最后,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学生眼、手、脑、口的调动,让学生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师过渡: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4、说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

难点:

1、说教法及选择依据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学案导学法:在学案上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先解决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4)自主探究法:具体采取了视听、阅读、讨论发言、强化练习等方式,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说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教并重,以学为本”的育人观,不仅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运用图表: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图标是地里的第二语言,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

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总之,通过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三维目标,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教师过渡:那么怎么把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具体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呢?接下去我将重点说说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

地图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游戏法等。

演示图片、谈话、实践、强化

(1)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指导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转移的过程,而应是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下,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中,完成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引导,而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建构生成新知识,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把握。故本节课采用激疑导趣——设疑导读——启思乐动——概括升华的四个过程,引导学生从感性——理性——实践——感性的思维转换过程,完成教学。

(2)具体教学过程

【激疑导趣】(课堂时间:分钟)

教学手段:情境教学法、图表教学

预期目标: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导入并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设疑导读】

【启思乐动】

请同学们按照课前要求分组入座,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个探究任务。

探究一(课前通过学案预习完成一部分,课堂时间:分钟):有关概念性质等问题

探究二(课堂时间:分钟)设置第一个教学高潮:

设计意图:

教育心理学上认为,在上课后第5分钟到第20分钟之间,这一段应该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我注意到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此时便围绕教学重点,抓住教学时机,设置了第一个教学高潮,以便利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特点,顺利的完成教学重点,使学生愉快地接受地理知识。

探究(课堂时间:分钟)设置第二个教学高潮:

设计意图:

教育心理学上指出,由于中学生注意力的稳定并不很长,一般在20分钟左右。我注意到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此时便围绕教学难点,抓住教学时机,设置了第二个教学高潮,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激起思想上的唤醒,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求索,希望能够再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愉快地接受地理知识。

教学手段:小组合作探究

预期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整个课堂时间安排:根据各个学校一节课不同的时间长度,根据学生在课堂活动时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的在时间分配上灵活点、机动点。

【概括升华】

学生在我“知识小结”完成后,老师再出示板书以参考。

板书:

教学手段:合作探究

预期目标: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设置几道有梯度的常规性练习,如配套作业本;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一个半开放性题目,布置给学生小组作为课后研究性练习。

地理说课稿篇六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它选自湘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第2课时“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我说课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基础上,从地球在宇宙天体系统中的地位和行星特点这两个角度去认识地球的普通性,而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是三个“金锁链条件”。

城市的学生通过电视、电影等科幻影片了解到一些有关宇宙的零碎知识,甚至对一些科幻情节(像外星人阿凡达)信以为真,他们对有关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条件等知识充满了幻想、好奇、渴望,本节课我将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利用资料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来佐证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水、大气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逆推地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依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科幻影片中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

(教师过渡: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4.教学重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及原因。

5.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师过渡:那么运用哪些方法和手段才能够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内容呢?接下来我说说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1. 说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五个学习活动揭示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金锁链条件”以及日地距离、地球体积质量大小、公转自转的周期的长短对“金锁链条件”形成的影响。

(2)、情境教学法:展示太阳系运动示意图,让学生从地球的形状、运动特征分析得出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 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图表探究:学生通过阅读“太阳系的行星基本数据”和“太阳系示意图”分析 “金锁链条件”的形成。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合作探究:课前收集有关行星的基本数据、环境特征以及地球的相关资料,上课时分小组讨论,进一步加深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师过渡:下面我将重点说说具体的教学过程)

我直接切入主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活动一:多媒体展示太阳系八大行星自转公转的运动示意图(上堂课已经阅读过),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行星的形状、运动特征,能否发光发热,分析归纳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共同特征,从而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这样,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生命物质存在需要哪些基本的条件呢?展示南北两极白雪皑皑的景观图片、高大雪山的图片、热带沙漠地区干旱的景观图片、中纬度湿润的沿海平原景观,前面三张图片与中纬度湿润的沿海平原景观相比较,同学们觉得造成景观迥异的自然条件是什么?通过观察、读图分析比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三个“金锁链条件”的结论。

活动三:展示地球宇宙环境中太阳的稳定性、安全性的材料以及地球与其他行星运行轨道特点,让学生共同讨论:

1、假如太阳光照变得不稳定或者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并对你的答案做出解释。

2、太阳系行星的公转运动有什么特点?对地球上生命形成有什么影响?

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组织能力,归纳得出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是稳定的太阳辐射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

活动四:阅读太阳系行星基本数据表,小组通过数据对比讨论分析:

1、地球的体积和质量(与水星、金星相比)对“金锁链条件”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2、 如果日地距离太远或太近(与水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相比),情况会怎么样?

4、如果地球人要“移民”到其它行星,你认为哪颗行星最合适?说明理由。(我先收集有关太阳系中最有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或卫星)

通过合作学习、问题探究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揭示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形成原因。

地理说课稿篇七

本课内容与1。4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1。5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1。6课又是1。4课,1。5课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a。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的基本概念。

b。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五带的形成。

a。能根据太阳直射图分析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季节情况。

确立以上教学目标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是地理学重要基本概念。学生必须理解。四季,五带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规律变化的结果。因此,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晨昏线的倾斜的空间想象,而绝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空间想象力薄弱,所以理解和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设疑导学法

2。图例导析法

3。归纳推导法

有些提问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概念,有些设疑是图例导析过程中学生加深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必要补充。

图例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平台。因为课本的三幅"二分二至全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分布图,很多学生看不出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动态变化规律的关系。因此我在图例导析过程中比教材多了两幅图,如后图所示。

1。阅读法。

2。图画法。

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如: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

学生与教师一起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习深化。

通过前两节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公转产生了二分二至自转与公转叠加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又会产生怎样的天文现象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我采用复习导入和反问法导入,一方面复习前两节知识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本课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用反问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我在黑板中间春分太阳直射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1。26c图,从c图上来掌握判断p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过程如下:

学生地理基础薄弱,教师必须在黑板上边画边讲,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昼夜长短的方法。

(2)从6月22日到9月23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3)昼夜长短与纬度有何关系

(4)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5)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6)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是什么节气此时是南半球的什么季节

(7)何时全球昼夜平分哪个地方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如后图所示。

在讲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时,先通过提问"一天中有几个太阳高度何时太阳高度最大"来帮助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然后出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间隔(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之间的纬度距离),要求学生把五幅图上的p地所在的纬线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用红笔画出来,叫一学生到黑板上去画,从板图上很快能看出p地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同一季节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其间配合下面提问就可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其他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怎样变化

(2)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这是p地的什么季节

(4)冬至日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

同样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如后图所示。整个过程直观而有逻辑,紧紧围绕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规律。

后面的四季,五带的形成与划分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阅读教材即可完成目标,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体系性我还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1)四季是怎样划分的若黄赤交角不存在,还有四季吗

(2)五带是怎样划分的若黄赤交角增大为25,五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本节课的课堂练习基本上在新课教学过程中完成,新课结束时,看时间还可以按学生情况增加几个提问。

地理说课稿篇八

各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中国地理《土地资源》我将从以下几点说起。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上教版八年级《中国地理》土地资源一节教学的第二课时,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成片耕地和主要森林、草场、沙漠的分布,理解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教材在地形、气候、陆地水之后安排土地资源,主要是考虑到地形、气候是促进和影响土地资源形成与利用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而土地资源的利用受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是人类经济活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的物质基础,因此本课时教学内容有明显的承上启下、前后关联的特征。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初中低年龄学生而言,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较先前水资源、气候资源距离远,具有认识上的间接性。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学生通过学习应理解为什么制定这一国策,其重要性如何,最终产生自觉意识,形成合适的心理态度与价值观。

难点:探究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原因,土地生产力高低的分布。

(一)说学生:

1、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五年级时,地理由外聘代课教师教授,纪律较差,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现为我校六年级,年龄较外校同进度学生小两岁,社会阅历较浅。

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较简单,以背为主。

本学期已知道中国地形知识与有关气候知识。

2、该班学生认知特点:思维活跃,该年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在向抽象思维发展。该班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较大,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常常搭便车。

表现力强,好动不好静,知识面较宽,对地理学习有较浓厚兴趣。

(二)说学法:

1、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读图分析,小组讨论,自主探究,进而推测结果,并与实际比较,体会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教师通过新型小组合作方式的推行,做到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详见教法设计第二点)

2、学会分析不同形式的资料。

3、小组合作展示,学会将地理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态度运用于生活,从而将教学目标内化为行动。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创造能力。

(一)确定教学目标:

1、通过推测知道我国成片耕地和主要森林、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知识目标)

2、体会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的特征,实践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能力目标)

3、能说出目前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几个突出问题,并有寻求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与建议。(知识目标)

4、体会我国土地国策的现实意义,产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土地资源的责任心,并有积极付诸行动的愿望。(情意目标)

5、体验课堂合作学习方式,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合作学习效果。(情意目标)

(二)选择教法的原则和依据:

1、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通过知觉领悟与逻辑方法的并用,形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习惯,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2、根据二期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原先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着眼培养学生综合性、发展性学力。

3、在课堂中为学生搭建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才能的舞台。

4、遵循六年级学生认知基础与认知规律。

(三)教法设计:归纳为以下四点

1、突出前后知识关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形、气候是影响土地资源形成与利用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按常规教学方法,该教学内容浅显,主要是让学生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上认图识记,学生思维量小,且无法体现本节教材的前后文关联特征。因此,教师在设计中,打破常规,舍易求难,即不让学生在书本、地图册上找现成答案,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归宿,通过小组自主探究,利用已有的气候、地形分布的知识,推测(探究)我国成片耕地和主要森林、草场、沙漠的分布,并说明理由。整个过程运用相邻发展区的原则,既是对前知识的复习与综合,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方法,又完成新课教学目标,且印象更深。教师则对学生整个探究过程加以适当提示、点拨、深入。点拨中渗透学习方法的引导,特别须指出以下问题:耕地适合的地形;形成草地而未形成水田与旱地的原因;水田与旱地的大致分界;东部地区山脉、丘陵的土地利用类型;东西部、南北的土地生产力。要求学生综合考虑地形与气候条件、人类经济活动因素。

2、探索学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差异,提高学习效果。本课教学安排两部分学生合作学习内容,在第一部分中,教师安排四人合作学习是基于该内容对六年级学生而言综合性强,有较大难度,合作学习有利于讨论,观点碰撞,引发思考,得出结论。教师给予合作学习的`要求是:在讨论的基础上共同绘制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简图,且安排两人上台展示,而两人的分配为教师点名一位,小组推荐一位,并提出任何一名小组成员的表现都代表全小组,这种安排改变以前后进学生没有课堂表现的资格与可能(因为小组推荐代表往往上台的是优生),也有利于小组讨论时优生毫无保留地提出观点,帮助后进学生,后进学生则利于提高自身责任感,明白个人应对小组作出贡献,知道与他人在一起工作时不能搭便车,调动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每一个学习个体在达成自身学习目标的同时,成为其他个体教学目标达成的促进者。第二部分小组合作是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后的综合展示,有利于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内化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创造力与小组智慧,培养创新精神,分享小组合作成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组织形式,也适合该年龄孩子身心特点。

3、利用小道具活跃课堂气氛,实现课堂承转。看似与地理教学毫无关系的回形针在合理运用后起到以下作用:夹书是因为本课的探究是以对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未知为基础,若在找大量图表依据时(翻阅地图册),偶然所得,也将失去探究的价值;课前猜测回形针便于让学生轻松进入课堂角色,也为引出推测这一关键词埋下伏笔,在比照中了解问题解决的方法;用回形针上台作投票便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引发课堂争论。

4、以形象的漫画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土地资源较宏观,本课内容又侧重农业用地,相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初中低年龄学生而言,较先前的水资源、气候资源距离远,认识上有间接性。为使课堂可接受性更强,并引发学生共鸣,本课设计以漫画评论作为探究土地利用问题的切入口,优势明显:漫画讽刺性强,富于思考,能将大尺度空间与时间的问题浓缩到方寸之间,较照片、录象更综合、直观,有趣味,信息量大。如父与子一则,简单的两幅画,将人为的森林破坏,最终引起沙漠化,使子孙更贫困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揭示,远比枯燥的文字表达得形象、深刻,对学生有震撼。对漫画的分析理解过程将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进入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状态。

5、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真正体现形式服务于内容,手段服务于理念。恰倒好处地使用电脑多媒体,能使课堂增色,效率提高。本课课件力求简洁,主体内容突出,强化对学生的学习指导,避免使用现代化媒体产生弱化学生思考的反作用,相反设疑引思,如土地生产力的变化规律,以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土地利用问题,以漫画渲染课堂气氛,拉近与学生的认识距离;人均耕地减少问题,以动画强化课堂情绪;全课以多种链接调用各种资源,回顾旧知。恰倒好处的多媒体运用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付诸实际。

(一)复习旧课: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二)引入新课:

1、土地资源地区差异

(1)提出研究问题:推测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大致分布

(2)给予提示:推测的依据应考虑哪些因素?

(4)小组展示,他组学生质疑:引出地形、气候、人为活动为主的多因素制约土地利用分布。

(5)深入探究:土地生产能力高低及影响因素

(6)自我评价:了解现实地理问题的复杂性。

2、土地资源问题:

(1)提出问题:出示文字、漫画资料,哪个保护更重要:林地?耕地?草地?

(2)展开讨论,深入分析:学生谈感受归纳、争论、总结,得出我国土地利用国策

(3)学生自我总结:保护土地资源,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可作为回家作业)

1、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设计,教师无法知道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因此须根据学生反应调整课堂进程,在多媒体课件中预设学生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做到进退自如。

2、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为归宿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本课成功的保障。

学生课堂作业:

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简图(略)

2、请根据小组的推测完成下表,至少完成四个地形区:

地形区名称我推测的主要

土地利用类型推测理由

东北平原

横断山区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84025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