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物圈教案 生物圈教学反思(模板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6 04:28:04
生物与生物圈教案 生物圈教学反思(模板11篇)
时间:2023-10-26 04:28:04     小编:书香墨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物与生物圈教案篇一

课标对这部分的要求涉及了两个方面:一是微生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二是发酵技术。一开始我认为复习课可以容量大,把二者都制定在了目标里,可是预估了时间后发现40分钟内完不成,于是又把发酵技术相关内容给删去,才能刚好用一节课完成目标。

重难点是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的。学生在学完新知后,会将相似的知识点混淆,所以基于这样的学情我把复习课的难点确定为“1、病毒、细菌、真菌繁殖方式与休眠体的区别和识记。2、从名称上大致判断出某菌是细菌还是真菌。(如苏云金杆菌、甲烷菌、根瘤菌、毛霉菌等。)”

为了活跃复习课的气氛,一开始我引入了竞争机制,将全班分为红队蓝队两组,红队答题时蓝队注意听漏洞,若红队答对了得5分,若有遗漏,蓝队补充了则蓝队翻倍得10分,两对轮流进行。

在三班和四班磨课时发现,这样的竞争确实能让课堂比较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学生把注意力过多放在得分上,该不该给分、给多少分、该哪对答题等等,这些环节耗费了一些师生的精力和时间,使得知识点的线索串联得不是很顺畅,所以我权衡利弊后,在七班上课时决定不用这样的竞争机制,只在最后完成“微生物与人类关系”时需要小组合作完成,其它环节只需同桌互动就可以。这样改进之后学习效果好了很多。

一开始出于让学生梳理比较的初心,我将比较的表格大框架设计好打印在学案上,学生需要自己调动所学完成表格内容。在磨课中发现,由于表格填空内容较多,学生一方面不知道某些空该往哪方面去写,另一方面不知道写多少,是详细写还是简单写,导致表格自学部分进度很慢。另一个问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课本上找出各种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例子,比较多比较琐碎,学生翻书也耗费很多时间,所以这部分也效率不高。

发现问题后我对教案重新进行了整改,一方面把表格内容填空部分不再留大量空白,而是在表格里设计挖空,学生只需完成表格中的某些挖空词语即可,这样的改进既给学生的答题设定了方向,也减少了学生的书写量,省时高效。另一方面我自己把课本上有关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都梳理出来编上序号放在学案里,让学生根据分类将对应的序号填进表格即可,这样既省了学生翻书的时间,又省了书写名称的时间,一举两得。

课不磨不成器,教学都讲究预设和生成,我在设计时觉得没问题的内容和环节,到了真正上课时就暴露出很多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和不足。这也说明了我的教学经验依然不足,仍需要多进行这样的设计和磨课、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生物与生物圈教案篇二

一.给学生机会,自己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究。血液的循环途径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关于动物的知识中已经接触过,而且可以提示学生,人类的血液循环途经和鸟类及哺乳类动物是类似的,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应该能够自己寻找出物质运输的途径,所以,课前给每位学生制作一张探究活动报告单,通过他们自己讨论,绘出循环的路线,增强学生的合作,并且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学生的能力、知识储备有差异,因此允许他们结组讨论,取长补短,避免知识信息的孤立,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点的机会,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二.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小组的讨论,每个组都能总结自己的成果,第二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尽量多的给他们机会,并且在同学展示的过程中,允许其他组的同学提出疑问,本组成员可以参与解答,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知识的讨论中,中学生都有自我的表现欲,为了能够参与到讨论中来,他们就会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做到一节课中每位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减少部分学生一统天下的局面,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三.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不公平的评价会拉开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隔阂、冷漠、消极甚至对抗的情绪。有时,还会引起班里的其他同学冷落、孤立被评价的学生,使学生受到精神上的伤害。所以,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秀学生,不冷落后进生。而且,更应对后进生施以关爱,善于发现、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对每位学生给出一个激励性的评价,同时让去他学生作评价,是学生的评价不局限于老师对她的评价,而且体现同学之间互相认同的意识,让学生感到成就感,使评价是开放性的。另外鼓励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方法,可以自己评价自己的成果、作品等,使其他同学能够理解你的创意,争取同学良好的评价,这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适当的时机,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建立同学、老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做到评价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突出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同时把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能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

生物与生物圈教案篇三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从不知所云到有所了解,从初步尝试到学习研究,这其中有着许多的感想,许多的收获,也有许多的困惑。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堂好的生物课究竟是什么样子?学生喜爱的生物课究竟是什么样子?我认为,应该是摒弃了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课,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随着新的课改理论的不断学习和深入,我的思想和观念也随之在发生着翻天覆地地变化。备课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那种对教学重、难点的每个环节加以细致、具体安排的作法,没有事先设计好师生对话、设计好学生应怎样答,而是放手给学生,在尊重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我没有用细节设计来实现教学目标,而是围绕教学目标理清了思路框架。可以说,我是带着和学生同样的兴奋和期待走进课堂。

在课堂中,学生始终处于学习兴趣所激发的学习热情之中,或探究、或讨论、或展示,全新的学习方式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置身其中,看不到失败者,看不到被遗弃的角落,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学生实质上是在与老师合作创造并发展着课程,从而赋予了课程全新的'含义。

生物圈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8

血液的循环途径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关于动物的知识中已经接触过,而且可以提示学生,人类的血液循环途经和鸟类及哺乳类动物是类似的,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应该能够自己寻找出物质运输的途径,所以,课前给每位学生制作一张探究活动报告单,通过他们自己讨论,绘出循环的路线,增强学生的合作,并且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学生的能力、知识储备有差异,因此允许他们结组讨论,取长补短,避免知识信息的孤立,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点的机会,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通过小组的讨论,每个组都能总结自己的成果,第二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尽量多的给他们机会,并且在同学展示的过程中,允许其他组的同学提出疑问,本组成员可以参与解答,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知识的讨论中,中学生都有自我的表现欲,为了能够参与到讨论中来,他们就会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做到一节课中每位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减少部分学生一统天下的局面,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不公平的评价会拉开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隔阂、冷漠、消极甚至对抗的情绪。有时,还会引起班里的其他同学冷落、孤立被评价的学生,使学生受到精神上的伤害。所以,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秀学生,不冷落后进生。而且,更应对后进生施以关爱,善于发现、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对每位学生给出一个激励性的评价,同时让去他学生作评价,是学生的评价不局限于老师对她的评价,而且体现同学之间互相认同的意识,让学生感到成就感,使评价是开放性的。

另外鼓励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方法,可以自己评价自己的成果、作品等,使其他同学能够理解你的创意,争取同学良好的评价,这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适当的时机,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建立同学、老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做到评价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突出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同时把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能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

生物与生物圈教案篇四

课改以来,我们在学生的预习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是效果却不是那么尽如人意,这一方面是学生对预习没有很好的方法,不知道如何下手,另一方面也是缘于他们内心,对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当然,我们预习提纲的设置不够科学,完善也有很大的原因。

因为学科原因,每节课的`内容都不是很多,而且概念性,知识性的内容居多,以往布置预习的时候,主要根据大框题,留一些提纲性的预习内容,效果很难达到预期,本学期,在预习的设计上尝试做一些变化,除了提纲性的预习内容外,增加了一些具体需要利用当堂知识解答的具体问题。这样学生在预习时能带着问题,目的能更明确一些。通过课程进行来看,学生预习的效果要比以往好一些,但是分析理解能力的不足,表现得还是很明显。今后,要不断地通过真题演练等方式,逐步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生物与生物圈教案篇五

经过七年级生物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对生物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初中生物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才,而是为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并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基础。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是一直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多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而又贴近生活的例来帮助学生一步步走近生物学。例如:讲授生物细胞分裂时,将动物细胞的分裂比作揪面髻,将植物细胞的分裂比作垒墙,以体现二者的区别。总之,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教学理念的中心。

二、在教学中融入一点生活味,把“死知识”变为“兴趣生活”,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光对鼠妇的影响”时,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平常在有阳光或是大白天时见不到鼠妇由此提出问题:光对鼠妇有影响。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自己动手抓鼠妇,设计对照实验:除了光照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经过反复实验,查阅资料,验证了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这样的教学既抓到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由于是首次使用北师大版的教材,对教材了解研究不够,使我这一学期的教学走了一些弯路。比如在讲光合作用这一节时,课时的安排就很让我头疼。核心内容当然是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但是对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的确需要一番统筹和安排。课后我对教学思路做了一番整理,觉得还是以光合作用的反应视为主线来安排要好一些。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又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的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还要紧扣课程标准。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哪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

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式活动。生物科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科学,我在课堂中会一直给学生强调一个观念,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的甚至与书本中所写的知识都不一定是绝对的,相反,对于生物学科来说,有可能目前我们所学习到的一些理论会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发现其他的解释。在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通过科学探究发现的,因此,我认为教学并不是把知识死板的教给学生。相反,我的课堂设计大多都是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科学家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通过体会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引导他们找到隐藏在各种生物现象下的本质规律。同时也鼓励学生对老师、对书本提出质疑,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证实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为老师要给予肯定,保持孩子的一颗创造心是最可贵的。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老师,我要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创造的平台,例如,我可以通过演讲比赛、写保护动物的倡议书、办手抄报、知识竞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我相信,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又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无论在知识、能力、创新各方面都将会是最优秀的。

生物与生物圈教案篇六

处理课本七年级下册44页课后练习第4题,说说致病微生物在“旅途”中的“遭遇”,我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病原体,和许多同伴一块往里走,路上遇到哪些困难,特别提醒学生是说“遭遇”,而不是“旅途”的路线。

以往我都是提问的,这次我鼓励学生自己说,不提问,在2班里有一个男生起来回答了,我觉得不满意,继续鼓励其他同学回答,这时一个女同学起来了,结结巴巴的,有时还自已就笑起来了,不顺畅,我一看这个同学以前的表现是爱表现,但不认真学习,而且成绩还很差,我从心里就不高兴了,但不能打击学生,就让好继续说吧,她说她和谁谁还有谁,我想你扯哪么多干什么,就说有许多同伴不就行了,结果她说在什么地方哪个同学如何了,又有哪个同学如何了,最后自己成功到达肺。听着听着,我惭愧了:她说的虽然不流利,但非常形象生动,我不应该看不起她,举好我没有表达出来。

我表扬了她,但也在心中告诫自己,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

《生物圈》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8

1、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探究性教学,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体验整个学习过程,而不是灌输。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体现这一特征。

2、本节课通过数据资料和实验展示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自探究体验来获取知识并利用多媒体动画课件辅助教学,既很好地解决了重点和难点,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

3、通过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让学生及时巩固并运用知识,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体验了知识的价值。

本节课以探索导学法为主,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依据各知识点的联系网络,在教师的层层设疑、学生思索答疑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学法的指导。教学中运用分段反馈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块的掌握情况,依次来调整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平时学生不够关注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其对植物生活的意义。如何发挥好学生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新课程倡导探究教学的课程理念,达到教学目标,是本节课的要点。本节课的导人首先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其次,本节课课前准备十分充分,有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测定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结果并描述实验现象,有教师展示植物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等,在实验证据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得出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概念。由具体到抽象,很好地引导了学生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保持探究的热情。

同时教师还利用课件解决教学难点“气孔开闭的原理”,通过学生收集资料,教师提供数据等方式为学生探究做好资源和材料的准备。课后让学生通过“diy”进一步探究气孔的分布,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精神。

整个的探究过程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生物与生物圈教案篇七

本节课以生活经验和实验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教学中发现:

1、学生思维的'指向性有待于加强,学生讨论的有效性,条理性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指导和引导。

2、学生观察时容易走神,对视频中信息不能很好的处理,可能是学生对问题的要点把握不到位。

生物与生物圈教案篇八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同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以技术应用广泛、知识创新快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求实、进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一、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二、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

三、求新――转变观念,创新教育。

生物与生物圈教案篇九

经过七年级生物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对生物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初中生物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才,而是为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并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基础。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是一直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多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而又贴近生活的例来帮助学生一步步走近生物学。例如:讲授生物细胞分裂时,将动物细胞的分裂比作揪面髻,将植物细胞的分裂比作垒墙,以体现二者的区别。总之,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教学理念的中心。

二、在教学中融入一点生活味,把“死知识”变为“兴趣生活”,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光对鼠妇的影响”时,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平常在有阳光或是大白天时见不到鼠妇由此提出问题:光对鼠妇有影响。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自己动手抓鼠妇,设计对照实验:除了光照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经过反复实验,查阅资料,验证了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这样的教学既抓到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由于是首次使用北师大版的教材,对教材了解研究不够,使我这一学期的教学走了一些弯路。比如在讲光合作用这一节时,课时的安排就很让我头疼。核心内容当然是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但是对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的确需要一番统筹和安排。课后我对教学思路做了一番整理,觉得还是以光合作用的反应视为主线来安排要好一些。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又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的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还要紧扣课程标准。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哪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

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式活动。生物科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科学,我在课堂中会一直给学生强调一个观念,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的甚至与书本中所写的知识都不一定是绝对的,相反,对于生物学科来说,有可能目前我们所学习到的一些理论会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发现其他的解释。在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通过科学探究发现的,因此,我认为教学并不是把知识死板的教给学生。相反,我的课堂设计大多都是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科学家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通过体会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引导他们找到隐藏在各种生物现象下的本质规律。同时也鼓励学生对老师、对书本提出质疑,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证实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为老师要给予肯定,保持孩子的一颗创造心是最可贵的。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老师,我要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创造的平台,例如,我可以通过演讲比赛、写保护动物的倡议书、办手抄报、知识竞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我相信,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又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无论在知识、能力、创新各方面都将会是最优秀的。

生物与生物圈教案篇十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动物不仅适应环境,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从学生调查、分析动物在现代生物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入手,通过汇报交流,达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对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究竟起什么作用却并不清楚。所以要求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生熟知的典型事例分析,以此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概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及在物质循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认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生物反应器、仿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教学重点:

1.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2.全面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形成自觉保护动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1.cai:搜集多种动物生活的图片和音像资料制成多媒体。

2.课前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动物(如猫、狗、鸡、鱼、蚯蚓、羊、蜜蜂等),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等方法,全面了解该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制作相应的展示作品,模拟制作一期“动物与人类大看台”的节目。

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情景激疑

通过多媒体放映录象:有关春暖花开、鸟语花香、蜂飞蝶舞的内容。学生欣赏、体会动物与植物和谐的关系。提示同学们我们所看到的这些美景可能将不复存在,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其较强的探究欲望。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美国科普作家雷切尔.卡逊在作了大量有关杀虫剂破坏生态的调查后,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所描述的现象(展示),正是这本不同寻常的书,引起了全世界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醒了人们 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让我们设想一下没有动物的世界将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得出结 论:地球上没有动物,植物因失去传粉的媒介而不能繁殖,最终也必将从地球上消失。

一、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观察、思考、分析、讨论

2)分析讨论:

生1:蜜蜂传粉、狗传播种子、蜣螂清除粪便都是动物对植物有利的行为,害虫等动物对植物是有害的。

生2:田鼠以植物为食,蛇吃掉田鼠,田鼠的数量减少,植物就长得好。所以说,田鼠对植物是有害的,蛇对植物的生长是有利的。

生3:我认为图中的田鼠、蜜蜂和害虫,都必须靠直接吃绿色植物来生活。蛇以田鼠为食,间接依靠绿色植物来生活。

3、概括总结:进行资料分析、展开讨论,结合生活经验表述交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动物不管是被杀后数量减少,还是由于食物丰富数量增多,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长;其他生物反过来又会影响这种生物的数量,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4、分组探讨:如果一个生物圈中没有动物,将会出现什么情况?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图解,小组合作,一起探讨一下“假如生物圈中没有动物……”

腐生菌

植物 植物

动物 腐生菌

5、总结汇报:动物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之一,由于动物的消化作用、吸收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 理活动,使得有机物的转化的分解加速。所以说,动物能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6、动物搜查线: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蚯蚓、蜜蜂、苍蝇、猫、狗、鱼、鸡、牛等动物的图片。学生通过选择自己熟悉、喜爱或感兴趣的一种动物,课前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全面了解该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制作相应的展示作品。注意要让学生明白活动的基本方式和要点。

例:狗专题

成员1:我是人类忠实的伴侣!最早的狗是“牧羊犬”,后来帮主人看家护院,打猎都是我的职责;不过现在不能捕杀野生动物了,防盗门做得很牢固,我就改行专门逗主 人开心了。

成员2:我是有名的侦探,还不是因为我的嗅觉特别敏锐,追踪罪犯可在行了。

成员3:我是哈巴狗,我很可爱,专门讨主人的欢心;不过在传说中我的形象可不 怎么好,那些专门逢迎巴结的人常常跟我一个名字。

成员4:被 我咬过的人请您抓紧时间注射狂犬疫苗,很多胆小的人看见我很害怕,其实我没那么可怕,只不过要忠实于主人而已。别担心,我分辨敌我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呢!

8、归纳总结:通过协商和讨论,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分成不同的类别。理解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动物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人类对动物的利用也越来越全面。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全面分析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适时展示仿生学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模仿青蛙的眼睛制成的电子蛙眼,萤火虫与冷光,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乌龟的背甲与薄壳建筑等等。

9、分析讨论、升华提高:当人类的需要与动物的生存发生矛盾的时候,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美好情感。

10、概括小结:动物通过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体现其价值,人类应该感谢动物,珍爱动物。刚 才同学已经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发生改变,从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到成为某些精神的象征,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科学 的发展都离不开动物。当科学发展到一定时期,人类对动物的利用朝着高效和更加尊重的方式发展,其重要方式之一是利用“生物反应器”产生出人们需要的药物或营养物质。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学好生物学知识,造福人类。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心理、人格的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力求改变原来生物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以达到充分体现教师参与调控,学生大胆质疑,讨论探求新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本节课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了课程目标。特别注重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组内合作,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且多处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

4.多媒体运用合理。制作不追求华丽的图像,复杂的界面,而是通过与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具体事例,增强了直观性、生动性和说服力,每一张图片、每一个画面,每一个问题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声、景、画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服务于教学的效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教学实践,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新课程理念的科学性、可行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且多处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同学对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都有过或多或少的怀疑,如果没有植物,植物自生自灭,其遗体或残渣由微生物分解,也能完成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这样的疑惑存在,是学生对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没有全面理解。本节课在介绍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时,先从 学生容易接受的传播花粉和传播种子开始。在解决学生疑惑的过程中,联系自然界存在而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的现象,剖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顺理成章,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学生太熟悉以至于可能提不起兴趣来了解的知识。而且学生的知识往往是支离破碎,有时甚至是片面的,本节教学是对这些关系进行梳理的过程。从学生熟悉或者感兴趣的几种代表动物入手,全面分析、总结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方方面面,贴近生活实际,符合认知规律。另外,本节课采用“动物与人类大看台”比较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样也方便学生理解。高科技发展带来的“仿生学”和“生 物反应器” 就显得顺理成章。组织本节教学的难点是指导学生对资料的加工处理和交流表达交流效果,这需要平时注意锻炼。

生物与生物圈教案篇十一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同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以技术应用广泛、知识创新快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求实、进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二、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

三、求新――转变观念,创新教育。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384254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