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漫长的旅途中,我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和整理,才能达到目的地。完美的总结应该在表达上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让读者能够深入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中药毕业论文篇一
门类:药学类
专业名称:中药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3.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4.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5.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6.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中药学、药学、中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2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医学或理学学士
中药毕业论文篇二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阅读这封自荐信。我是xxx,是xxxx中药专业的一名学生。我希望能得到贵单位的赏识与栽培。为了发挥自己的才能,特向贵单位自荐!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全面发展的学生,我积极的投入学习和生活中。无论是个人素质及知识能力,我每天都无时无刻在提升自己。在学校开办的教程。在老师的教育培养中,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中药制剂设备、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剂实操以及中药储存与养护等专业课程。
在生活中,我勤奋踏实,诚实守信,人际关系好。性格上我:自信开朗,稳重、适应能力强。
在深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拓展自己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坚信只有全方面并熟悉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才能符合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才能立于不被社会淘汰的惨地。因此我积极报读学校组织的上岗证培训,为日后做好准备。我充实的头脑,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是永远的财富,您的选择是我的期望。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好好把握和珍惜。力争成为企业优秀的人才!我的手机号为15911179786随传随到!
诚祝贵单位万事亨通!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20xx-04
xxx
施帅
中药中药专业
北京卫生学校xxx
中药毕业论文篇三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环节,是将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方法进行实际应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关键途径药学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社会实践中流通使用的药品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为更好地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药学人才,高校毕业设计质量必须提高。本校药学专业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拟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专业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和一定专业实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域从事药物生产、药品经营、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和药物研究与开发等多方面工作的药学应用人才,所以探索更符合药学专业性质的毕业设计模式是刻不容缓的。
产学研结合是学校和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发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新型毕业设计教育模式。产学研毕业设计模式是产学研三者互补又有机结合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有效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新模式,对促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在本校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中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
1本校药学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上存在的问题 在本校药学毕业实习教学中,教师多注重利用本校实验室现有条件进行基础研究,完全背离药学就业市场需求。侧重学科论,忽视实践论的现象十分普遍,毕业设计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内容较为单一,严重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另外,多数毕业设计中,学生基本在重复原有的实验教学内容,较多地侧重对已学知识的应用,而忽视毕业设计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是存在很大弊端的。
毕业设计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学本科前3年教学中,药学专业学生基本掌握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验技能。药学毕业设计目的在于将学生已学的专业理论应用于实践,以防出现“死学”现象,不能适应现有药学就业市场的需求。因此,毕业设计作为药学教学过程的最终和重要环节,更多注重锻炼其实践能力,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而在现有的毕业设计选题中,理论性选题占多数,背离了毕业设计的宗旨,并不能实现本校培养药学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也不能体现本学科的实践性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2利用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本校开展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v^中央、^v^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既然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而且本校正处于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引入产学研合作模式把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校期间切实受到实践的基本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有利于企业、高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 基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特性,药品企业能够参与高校对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可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制订出人才需求计划,并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协商,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同时学生也能尽早接触企业,了解药品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产品开发流程、生产工艺等基本内容。这样可减少学生适应企业的时间,克服所学知识不完全适合企业要求的弊端,而且节省了企业对刚毕业大学生的培训费用。
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技术实施和科学研究中来,让学生从实际生产、经营和研发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实践中提出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能大大缩短学生对生产实践适应时间,并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3本校药学专业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模式的构建
与科研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方案 药学领域相关的科研单位主要集中在药品质量检验所、药品非临床试验中心或某些医疗单位,这些科研单位从事着药品质量控制、药品监管、新药研发、药品临床使用监测工作,与药学领域的几大环节密切相关,并且有大量课题能满足学生毕业设计的要求和主旨。而且各大科研单位,比如平顶山市药品食品检验所,非常欢迎学生到单位进行学习和科研,并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与科研单位合作,学生可以系统地参与一些科研任务,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并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水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解决现实就业问题。
基于校企合作顶岗毕业设计方案 药学学生面临最大的就业市场是药品生产、经营和企业,所以构建校企合作顶岗毕业设计至关重要。在经过3年的专业学习之后,药学专业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后,参与到实践性非常强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并能将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反复验证专业理论知识,实现本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在本校转型的关键时期,进行校企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校以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为目标,实施校企合作是实现该目标的主要途径,更是实现药学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校企合作强调培养的药学专门人才与企业岗位对接,使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后能更快胜任工作岗位。
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模式构建主要在药品生产企业、医药流通经营企业、医院药房、医药公司等部门,学生可参与到药品生产、药品销售和临床药学服务等,为学生毕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能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
与专业相关单位联合,结合工作实践的方案 药学专业相关单位主要是针对药品相关或相似的行业,比如化妆品、食品生产、质量控制过程,医院药物的使用、处方点评。在药学专业理论教学中,许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比如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制剂学等,与一些相关联专业是共有的课程,这为构建与药学专业相关单位合作的产学研毕业设计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药学专业相关单位进行合作构建产学研毕业设计模式,不仅可以扩大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还能不断提高学生多行业相结合探索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如药学学生参与临床,可以与临床医师学习了解药物的临床应用;并能参与临床处方分析,在处方点评中不断提高对药物临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中药毕业论文篇四
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之一,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中医药教学在内容、教法、管理方面的改革尤其重要。
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学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的基础课程之一。中药学涉及面广,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方剂,临床各科,药学包括药理,药化,炮制,药用植物等,各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药学不好,其它各科很难保证学习,为保证学习效果,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适当的更新教学内容
中药药性与与现代药理相联系中医中药学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更新缓慢,古代中医药的相互传承,就是靠师傅和徒弟的口手相授,西药知识完全不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随着现代医学的引进和发展,中西医相互结合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把现代科学的前沿科研成果融入到中医药学的教学中去。例如: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之功,现代临床证明其还具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作用,还可治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之功,现代临床验证其还有降脂作用。
2 .根据学校类型及培养目的进行分层次教学科学设置课程及课时
对于中职院校及西医院校的学生,课程可以选择安排,课程不必过于深。对于致力培养临床中医师及中医药科研人才的学校,课程设置要完备、课时要充足、学习要全面,否则就失去了中医特色,使中医西医两套医学理论体系都没有学好,所以无论是学习中医还是西医,都要有所侧重,主攻自己的学习方向。将中医院校的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别培养成为不同中医人才的医师,为中医医学体系的生存、继承、繁荣和发展而工作。
二、教学方法改革
1.突出重点,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中药学是学习中医必修课,是连接中医理论与临床的枢纽,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每次上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于本节课重点,大量查阅相关的资料,同行间相互讨论,讲课时不能留下死角和遗漏,尽量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接受。对于重点内容,一定反复的训练提问考试等强化训练,不断加深记忆。学生只有拥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2.多元记忆法教学,加深学生的记忆
中医很多的知识内容需要强行记忆的,如何掌握中药的复杂药性,大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记忆。(1)趣味记忆法:在讲授每味中药之始,注重介绍其来源、产地、采制以及实物标本介绍的同时,就其外形特点、名称涵义、传说等入手作趣味性的引导记忆;(2)歌诀记忆法:具有语言精练、节奏明快、句式整齐、押韵简短、朗朗上口的特点;(3)对比记忆教学法:中药有很多功效相似的,可以进行列表对比之异同;(4)分类记忆法:可以把一类要放在一起对比记忆;(5)直观教育记忆法:通过实体标本记忆,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记忆,记忆方法不是千篇 一律的。
3.学为主教为辅自学式教学
中药毕业论文篇五
随着我国中医药队伍的日趋壮大、知识层次的逐渐完善、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中医药期刊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改善,中医药论文正呈现出逐年增多和提高的趋势,这是十分可喜的事。但当前中医药论文在撰写和编辑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笔者结合近年来审读中医药科技期刊的情况,就以上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从近几年多种中医药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看,以下几个问题是带有共性的,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1、论文类型单调,缺乏学科特色
中医药理论虽然有学术上凝固性的一面,表述上也形成了一定的习惯性程式,但同时又存在着学术上不断发展的一面,其表述形式也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不变应万变”这句老话所表现的,正是中医药论文在不断延续、出新过程中“不变”与“变”的辩证关系。这里,关键就在这个“变”字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实际上这种变化举步维艰,打开中医药期刊一看,大部分论文所表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几乎是几十年一贯制:一些理论性论文缺乏新意,甚至是一些论点的反复克隆和重复。应用性论文更加突出,充斥版面的个案、群案报道,使人有“百刊面孔雷同,千篇似曾相识”的感觉。也有期刊开辟出医话、医论、研讨、解答等形式,但还没有形成特色和个性,充其量是同类问题的汇集,缺乏有机交流的深层次内涵。一些专科性质的期刊,本身具备个性特色,却习惯于跟着综合性期刊的路子走,结果失去了个性。如以“民间医学”为宗旨的杂志,却找不到民间医学的内容;以“急救医学”为宗旨的杂志,反映的大都是寻常的治法。一些期刊还出于单纯的经济利益,把缺乏科技根据、夸大实际效果、明显带有广告性质的内容直接或变相强塞给读者,最终导致对读者基本利益的伤害。
2、论文设计粗糙,缺乏科学依据
一篇好的论文,首先来自一个好的设计。以应用性论文为例,无论是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重复测量设计,都必须能真实反映出研究目的和过程。不少作者不懂得这些基本方法,而是以简单的分组代替设计,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对以往经历的回顾,具有前瞻性设计的可谓凤毛麟角。其中虽有一些论文在名义上是冠以“前瞻性”的,事实上遮不住从回顾性内容中人为制造的痕迹。以上情况基本是当前中医药学术论文存在的通玻更有甚者,个别作者随意编造、删改实验数据,更改病例发生的时段,使论文失去真实性和可信性。
不少论文没有对照组,即便是一些设有对照组的文章,不少却形同虚设:实验组与对照组不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要素上不均衡,缺乏可比性,且不是采取随机抽取或分层的方法,而是按照人为划分的手段获得的。这种所谓的“对照”,失去了对照的实质性意义。如一个乡镇医院的医生,在他的论文中提供了一年内使用中医药抢救有机磷中毒100多例的报道,还有30名的对照组。且不说这个乡中毒人数之众难以令人置信,就是其所谓的“前瞻性”设计也不能不令人生疑。试想,在中毒者情况各异、迅速抢救垂危生命前提下,要套入作者设计的方案进行对照可能做得到吗?给人的感觉,只会是虚假的、不现实的和不负责任的。
中药毕业论文篇六
继承和发展是前提,发展是最好的继承,中药学发展离不开中西医药学结合。然而,无论是中药学发展还是中西医药学结合,在当前都还存在一些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其中既有理解的问题,也关系到科学观念的转变。现以中药学科学探讨对此问题作如下探讨。
1中药学现代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中药西药化
以往所进行的中药学科学研究,大多探讨的都是中药西药化。因为无论它们是怎样表述的,其核心都是从现有的中药中寻找、分离及提纯所谓的“有效成分”或化学单体,其针对的大多都是西医学的疾病,而这不正是西药的发展历程吗?如青蒿素、黄连素等,大都失去了中医药学理论的表述和应用原则,我国《药典》也已将它们归入西药收载。中药西药化也许是新西药发现或创制的一条捷径,然而,其作为中药发展之路尚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一,从已有的中药西药化的结果来看,其虽然有成功的范例,但与整个中药的数量比较就显得非常之少。其二,从西药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西药的发展本身就似乎陷入了一个走不出的“迷宫”。鉴于已有药物的临床毒副作用和病原耐药性等问题,人们忍痛地否定了一批又一批药物的使用价值,不断寻求合成新的药物。
中西药合用
中西药合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于中药辨证与西药辨病治疗侧重和经验积累的不同,使中西药合用在很多情况下都收到了好于单纯中药或西药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中西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临床适应症也各有不同,在没有合适的结合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当今西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强势,中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弱化的条件下将它们合用,不仅难免发生用药理论和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与偏差,而且亦会常常影响它们的临床疗效,甚或导致严重的临床毒副反应发生。
2中医药学科特点认识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观念。然而,由于在“单因素线性分析” 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现代医药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都将这一点忽略了。如现代医药学不仅注重对疾病发生的每一种因素的单独认识与把握,其虽然也用复方,或在处方中也常有两种以上的药物使用,但多是针对不同“病因”而各自为战的大拼盘;其也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其多局限于两种药物之间。而中医药学辨证施治不仅在诊断上强调要“四诊合参”,形成一个整体“证候”,而且在治疗上,也是采用君臣佐使理论将其多味中药组成为一个整体处方来进行试验与观察的。
如研究发现,龙胆泻肝汤与关木通加六味地黄丸及关木通加滋阴药的配伍,能显著减少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加利水药与关木通加清热药,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减少不显著;而关木通加甘草与关木通加附子,均可显著地增加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经过炒焦、与滑石粉炒和与麦麸炒后,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p)。当代名医用附子,李可最大量一昼夜达600克,祝味菊最大量在45克,姜春华用9克,而李翰卿则用克治愈过心衰的患者,其间最大相差达到2000倍,而都取得了“起沉疴”的临床疗效。这用传统科学的理念是无法理解的,对此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整体并不等于宏观
“蝴蝶效应”只能在特定的复杂气象条件下产生;由于中药的配伍、剂量与炮制等不同,使其处方的作用有很大区别等等。那么,中药学发展不仅要重视其有效成分等物质性研究,更不能忽视对其复方配伍、炮制及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等的认识。中药的疗效与毒性,既不能唯成分而论,也不能简单地依据剂量的大小来确定;而是要综合考虑其辨证施治、处方配伍与药材炮制等诸多因素。
整体认识需要微观化但必须转变科学观念
整体认识不仅需要微观化,而且可以随着认识方法与观察指标的微观化而微观化,只是要以复杂性科学的观念为指导。这是因为:
(1)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不断需要新指标、新方法与新药物来提高、发展与丰富其水平、能力与手段。如有人将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x光、b超等)称为“放大眼”,把听诊器等叫做“放大耳”,它使我们看到和听到了以往未能见到的现象。再如温病学向称湿温缠绵难愈,因湿邪重着黏腻,湿与热合,如油入面;但诸如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杆菌病等湿温类温病,今天已知并非“缠绵难愈”,因为用特效抗生素治疗,多能迅速遏制病情。
(2)中医药学的辨证施治或对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虽然说传统上以宏观指标与天然的动植物药物为主;但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每一次随着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引进,都给其临床疗效与辨证施治规律的认识带来了飞跃与发展。中医药学现代研究既要重视对每一种因素、每一种药物甚或单体物质的作用特点与规律的认识,更不能忽视对中药复方综合作用、处方配伍、剂量与炮制,尤其是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的研究;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引进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辨证施治(证候状态分析与处理)规律,以更好地丰富与发展中医药学。
中药毕业论文篇七
尊敬的医院领导:
您好!
首先,真诚感谢您在百忙之中亲阅我的求职资料,当您留意这份简历的时候,也许您已经为一名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医学生,翻开了人生新的 篇章。
我是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中医学专业的一名毕业生,怀着对医学事业的无限热爱,通过五年时间的在校学习与实践,已经奠定了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实践,培养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我的人生格言是“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所以我喜欢不断的奋斗和挑战自己,因为最强的对手就是自己。步入医学事业,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解除广大人民疾病痛苦一直是我的最高理想。鉴于我有着扎实医学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能力及较强的自学提高能力,我有信心能够很快胜任临床相关工作。因此,特向贵医院毛遂自荐。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社会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当初的誓言仍然响彻耳畔,时刻鞭策着我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容许我有半点的马虎和懈怠。五年的临床理论学习形成了我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医学专业课程。同时,在不满足于学好理论课的同时也注重于对各种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在近一年的临床见习及实习经历更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见习及实习过程中医院给我提供了许多动手实践机会,使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如何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并使我有了一定临床经验的积累。这些都将成为我今后工作生活中的一笔不小的财富。
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也注重自身品德和素质的提高。我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性格乐观,不畏艰辛,有信心、有责任感。在能力培养上,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各项活动,使我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我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锻炼了我的自学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亲和力,我相信这些都为我今后更好的为人处事,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奠定了基础。
水流湍急,人才济济。古有毛遂自荐,今有伯乐点将,愿借您的伯乐慧眼,开始我的千里之行。愿贵医院给我一次尝试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我将以实际行动和一颗热爱医学事业的心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最后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也祝贵院事业蒸蒸日上。
敬礼!
自荐人:x
x月x日
中药毕业论文篇八
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的必经之路,对于学习中药学的学生来说更是重中之重。本人在撰写中药学毕业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也收获了许多。今天,我将分享我在毕业论文中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希望对正在撰写论文的同学有所帮助。
二、选题
选题是毕业论文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研究的方向、内容和形式。在我的选题中,我首先确定了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能力,并结合当前中药学领域的前沿热点,最终选择了“中药临床评价指南研究”的话题。在选题过程中,我学到了要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充分了解,以及要有深厚的学科基础知识。
三、研究过程
在研究过程中,我经历了反复推敲、不断修改的过程。由于选的研究领域较为新颖,相关资料较为有限,因此我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文献调研。同时,我结合实际中药临床评价的实践,进行了许多访谈,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收获了向专家请教的重要性。
四、撰写论文
论文的撰写过程是最为困难的一步。在我的论文中,我遇到了许多语言表达、排版、论证等困难。为此,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基本的论文写作技巧。比如说,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恰当的专业术语、准确的数据、丰富的例证等等。
五、总结
毕业论文的撰写对于每个中药学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耐心、专注和创新精神。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地学习,保持对新知识的敏感度和好奇心,以便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希望我的经验和体会能够为论文写作中的同学提供帮助,让更多的人顺利完成中药学毕业论文。
中药毕业论文篇九
中药学是在中医院校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利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对中药学和方剂分成两部分学科来给学生进行讲解,从而导致了教学中对中药学的详细分析,忽视了方剂的使用疗效,因此,在学生们的眼里都认为中药学的重要性,从而方剂这门学科都比较低,为此,为了解决这种严重的现象,目前实施了《中药学》教学改革的方法。以下详细的介绍了教学改革中中药和方剂的相关性的应用分析。
作为在中国医学中的基础学科中药和方剂,是以一种理论性与临床诊断之间的连接。经过长期以来,两种学科之间都存在着一些不能割舍的联系?药和药方是分为两种形式的,但确是不可分割的。在我国中药的发展历史中,中药和方剂之间的关系是以一种偶然的形式发生的反应,经过相关人员的反复研究表明,这两种形式统称为药物中的一种,其两种形式是相辅相成的。从最初的中药和方剂的起源来看,仅仅是单味药的一种应用,具有局限性,但在单味药中,相关人员发现其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不能是病情得到全面性的照顾,而且部分的单味药还具有一些不好的副作用,食用起来不是很安全,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从而就出现了中药和方剂相关联的现象。然而随着我国的中医学理论和实践性的不断发展总结,其中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病情需求,随之要将中药中的成分相组合,从而形成了方剂的应用。中药和方剂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不仅仅是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作用,而且在发展其中,两者是相互帮助促进的。若有需要增加中药的数量,随之方剂的数量也要增加,而且随着方剂的数量制定中药的药方?单味药的功效在不断完善,尚且在中医理论中的性能也在不断的扩展。所以方剂的铺垫是为中药的不断发展而定的基础,方剂的药物配置是促进中药功效的进一步发展。
中药学和方剂学的起源发展是相互的,理论基础也是相同的,并且临床诊断是非常密切的,但问题是中药学和方剂学在教学中是脱节的,现如今许多中医学校都把《中药学》和方剂分成为两个学科来分别教学,在中药学课堂中讲课时,偶尔也会列出几种类似于方剂的药品,但并没有详细解答此药物在方剂中的具体应用作用,这样是不利于学生们对中药的疗效进行掌控,且同时还把中药学所列出的方剂成分完全不会在方剂课堂讲解中出现,从而这样就;浪费了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资源时间。此外,学生在学习这方面方剂时,对其具体的应用成分和某种药物对某种病情的疗效都已经淡忘了,不能正确的讲解方剂药物的特点,更不用提会在临床中灵活的应用了。在中药学的相关学科中进行试验教学方式,以一种单味的药物来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可人们往往都会忽略掉方剂的存在性,以至于使学生们都认为中药学为主要的专业科目。认为中药的研究方法都是和西药的操作一致,完全忘记了要结合药方与一体的思想理念。综合以上所述,在中药学教学改革后,要结合中药和方剂两种概念来进行讲解,即要以药物为主也要要以药方为参考,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学生们对两种学科的了解,也能增强中药学和方剂学科中的相关性,从而达到整体性的提高学生对两门学科的兴趣和实践力。
我们要从中药学和方剂的相关性着手,在以往长期的实践教学课堂中总结出一套完全以中药学为主要,从而结合着方剂进行讲解中药学的教学实践方法,为中药学在教学改革中做出了良好地尝试?中药学在临床诊断中是以一种复方为主的形式,在不同的药物中其作用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见,依据方剂的主治疗效和药物存在的特点,中药在方剂中起到了分别主治和辅佐的作用。由于许多的中药疗效和主治的方剂功能是能联系到一起的,尤其是在方剂中经常存在的中药功效的优点。为此,在中药学中的改革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方剂的具体作用来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从而突出了中药在方剂相结合后的地位?利用中药在方剂中的应用来铺助学生们能更好更有效地了解中药的功能特点和临床疗效?在课堂中不定期的拿一些中药的样品,这样会让学生们在了解药物的同时还能记住形状,也可以在课堂中拿一些配好的简单药物,例如:止咳、消炎的功效,让学生们试试中药的口感,从而会加深对药物的印象。此外,利用这样的形式来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打开眼界,并对学生在学习中药的特点疗效能有一些帮助?在教学改革后,完全的体现了中药药方的整体改观,有助于学生对中药的记忆加深,同时也是为了在日后临床中奠定了基础。
总结:经过上述的实践证明,以中药为主要教学,从而结合方剂来进行讲解对中药学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有效的帮助?在如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对中药写课程进行质量考核,选取一些不同的教材,尽可能的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多接触一些实践的教学形式,多做一些多中药学的总结,从而加强了《中药学》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中药和方剂的相关性的应用。
中药毕业论文篇十
摘要:结合《中药学》课程自身特点以及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拟建立《中药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开放式教学模式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是《中药学》课程自身特点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以下论文由top期刊论文网药学论文栏目提供,供您参考。
《中药学》课程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在整个中药学学科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随着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步伐的加快,以及国际上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作为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中药学课程的重要性愈加突出。
《中药学》是作为中药学专业的基础课设置的,它与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学科相互交融,因此《中药学》既是该专业研究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又是学习其他课程的桥梁,学好《中药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中药学》课程主要讲述各论部分各味中药的性味、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内容,然而由于中药数量众多,每一味中药其性能功效都各不相同或者同中有异,极易造成知识点的混淆,对于学生而言要学好中药学课程难度很大。
我自2005年担任中药学课程授课教师以来,面向中药学专业,经历了多轮教学。
在中药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思考和总结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总结了以下几点教学体会,与同行交流,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学习总论
总论,是一个学科的综合或概要,更是对这门学科的一种全面而概括的论述。
《中药学》的总论介绍了中药学的发展历史、采集收藏、炮制、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配伍及用量等。
其中的药性理论是学习《中药学》这门课程的基础。
因此,学好总论显得尤为重要,能在各论的学习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对学生以后学习各论中每一味中药的药性理论有很大帮助。
总论中谈到药物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并且相对应的酸入肝、咸入肾、甘入脾、苦入心、辛入肺。
具体来讲,酸有收敛、固涩等作用;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甘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辛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咸有软坚、散结或泻下等作用。
学好总论,后面各论的学习就稍简明易懂些。
例如解表药,其为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如麻黄、桂枝。
由解表药的定义出发思考便很容易与五味中的辛相联系起来,因而可以简单地推出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皆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入肺经为主。
又如,人参为补虚药,因此与甘味相对,主归脾经。
由苦味能泄能燥,便能想到泻下药中的攻下药其味苦性寒,有通便泻火之功效,主入心经。
所以,结合药物的。药性理论可以清楚推知药物的功效与归经。
2、结合实例讲解中药,调动课堂气氛
我院中药学的传统授课模式是老师在上面讲解,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之间缺少互动。
这种“满堂灌”的授课模式,往往会导致课堂气氛显得沉闷,学生感觉课程十分乏味。
我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疾病该用哪种药去治疗、中药汤剂如何正确煎煮等内容比较感兴趣,例如高血压、风湿等疾病。
因此,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可适时导入一些典型病例以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以讨论的形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针对导入的病例,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讨论和辨证用药,以便达到学生能巩固与复习基础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各味中药知识点的目的。
总之,与实际病例相结合讲解药材的方法,既能帮助学生巩固与复习基础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学好中药学知识为今后学习方剂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引导学生使用归纳总结法学习《中药学》
每味中药都有各自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等,学生要掌握这么多的内容,确实存在很大难度。
因此,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运用归纳总结法能帮助学生较好较快地记住各论药物的知识点。
3.1主次分明,突出重点。
《中药学》教材把各论中药按照主要功效分为不同章节,每一章节的中药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效及应用特点。
在《中药学教学大纲》中,对每一章节内容的掌握要求分为三个层次:掌握、熟悉和了解,因此学生在记忆各类中药时,应重点记忆要求掌握的药物,对于熟悉和了解的药物则主要记住其主要功效和应用即可。
比如,清热药种类较多,学生识记该节药物较为困难,很容易将不同的药物混淆。
根据大纲要求,石膏、知母、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生地黄、牡丹皮、青蒿为要求掌握的中药,要求学生记住上述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栀子、夏枯草、黄柏、板蓝根、鱼腥草、玄参、赤芍、水牛角为熟悉的中药,要求学生记住其功效和应用;芦根、龙胆、大青叶、蒲公英、败酱草、白头翁、马齿苋、地骨皮属于了解的内容,学生只需要了解要主要功效即可。
3.2采用列表法,以区别功效相似的中药
在同一章节中,我发现有许多中药功效很相似,如清热药中的黄芩、黄连、黄柏三味中药,它们的共同功效是清热燥湿,但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又存在区别。
功效相似中药往往给学生的记忆或复习造成不小的困难。
在学习功效相似的中药时,我推荐采用列表法,如表1所示,表格中分别列出三味中药的功效和应用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采用列表法区别功效相似中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较清晰地将中药的功效区分开来。
3.3注意区分名称相似的中药
在《中药学》教材中许多中药的名称十分相似,例如黄芩、黄连、黄柏,山茱萸、吴茱萸,苍术、白术,独活、羌活,桑螵蛸、海螵蛸,等等。
黄芩、黄连、黄柏这三味药属于同一类别,还比较容易记忆,但如独活、羌活这两味药不同属于一个类别,就应注意着重区分开来。
羌活属于解表药,主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用于风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等症状;而独活属于祛风湿药,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等。
相似的名称尤其容易记混淆,在碰到这些相似名称的中药时应更加留意,并把它们写在一起,注意区别其功效应用。
4、重视实验教学,大力推进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是中药学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应通过实验教学,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启迪思维,锻炼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和药用植物的一般知识和技能,掌握一些常用的鉴定方法及其对药物性能功用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长期以来,我院中药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安排学生辨认中药饮片,学生仅需要观察并记录中药饮片的外观性状特征。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常常反映实验内容比较枯燥,难以提起学习兴趣。
这种实验课教学模式严重削弱了学生对中药学课程的兴趣,也达不到促进学生将中药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其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目的。
针对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我院中药学教研组对中药学实验课大力改革,在保留饮片识别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药用植物辨认、动物实验等内容,大大丰富了中药学实验教学内容。
教学实践证明,自从中药学实验课内容改革后,学生对中药学实验课的兴趣大大提高,许多学生受实验课的启发,要求加入老师课题组做实验,以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以上是我的几点教学体会。
中药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更好地讲授这门课程,课程主讲教师必须扎实教学基本功,认真备课,抓住重点,总结规律,而且要善于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在保证传统理论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加大教学信息量,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药的教学质量。
中药毕业论文篇十一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现代制药技术不断深入。由于传统的思想,在药品的选择上,人们偏向于中药,所以对中药的生产和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对其进行现代化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一般来说,中药研究的过程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中药成分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生产出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药品。目前,大多数的医药研究员都引入了现代制药技术,来提升我国传统中药的质量和作用,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药生产的效率。
关键词:现代制药技术 中药生产 应用分析
一、引言
目前,我国中药生产技术明显落后于其他制药技术,中药产业在我国制药市场中呈现下滑趋势。中药产业若想在激烈的制药市场中立足和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引入现代新技术,向高科技制药技术的水平和方向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中药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大多数中药企业都投入大量资金,引入了现代化高新技术,这刺激和影响着传统的中药产业。现代化科学制药技术和各种制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使我国中药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推进了中药制药剂量和药效稳定发展。
二、现代化中药制药技术实例概况分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航建发在医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拥有了一支专业的设计队伍。其医药工程项目设计主要涵盖生物制药、中药提取和医药制剂以及配套的设施等。特别是中药提取车间的工程项目设计,把国内外的先进制药技术和我国传统中药制药技术联系起来,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全面的中药现代化生产技术体系,被国家发改委员会评为“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此制药项目占地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厂区分为两期工程进行规划和整理,一期工程建筑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为双层,高度为18.75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整个厂房的布局中,规划了发酵车间、提取车间、交配电房、仓库以及办公区域等。各辅助生产区域采用岗位轮流的工作模式,在不影响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下,将厂房分为2层,方便工作人员的工作。
在设计中,将提取车间分成了三层,包括出渣层、操作层和投料层。在第三层可以布置同提取罐配套的冷凝器、冷却器;提取罐可以悬挂在第二层上,同时单效蒸发器也放置在第二层。整个设计工序方便操作、流程顺畅,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成本的投入。
图1 中药提取生产车间
三、现代化制药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设计和应用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好的方案和规范是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建设全过程有效的控制理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的中药制药现代化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我国制药工艺和行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各种各样的需要。
(1)采用自动化技术对固体进行发酵
现代化中药制药工艺突破了原来的生产技术,适应了国家和社会高新化、现代化的发现要求,使固体发酵工艺实现了技术创新。在工作设计和制度中,引入了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单元操作技术,建立了一套适应国家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自动生产线,以满足相应发酵环境下各种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发酵工作和在不同自动化技术控制阶段的标准和理念。此技术有效的推动了中药制药技术的发展,使现代化先进制药技术广泛的应用在中药生产过程中,提高了中药生产效率,保证了中药药性和剂量。
(2)实现了中药胶囊有效成分的定量控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制药企业为了实现质量控制现代化,在生产检查中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质控手段,它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和高效微粒固定相,能对液体混合物进行成分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在定量控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例如,三聚氰胺就可以用此法检测其含量。相关部门还制定了科学严格的质量标准,使中药制剂更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
图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3)中药的提取和制剂生产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控制
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直接关系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单元制造技术系统集成的自动化全面质量检测控制生产线是该项目实现制药工艺现代化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此项目中,单元制造设备建立了提取、浓缩、干燥等操作系统,这些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的方式,使整个提取工艺流程实现连续化和物料转移管道化。
设计中,采用了国际先进水平的铝塑包装设备,提高了产品包装过程的质量控制;同时具备了在线检查和称重、自动去除不合格产品的'功能,有效的增加了中药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设计中用到nt25型铝塑包装机,利用数字和红外线扫描,能精确的保证产品的质量参数,高效快速的控制质量,提高了中药生产技术水平和设备水平,进而推动了中药产业的稳定发展。
(4)高温、高湿的空调处理技术
在现代化制药技术中,中药生产流程非常的复杂。在生产过程中,提取工序使用大量的酒精,存在安全隐患和质量风险,应该在送风支路上设置防爆防火阀,并采用直流形式排风。如果外界自然空气能达到一定的使用要求,可以利用自然风,采用排风扇,实现变风量、变新风的运行。
(5)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利用膜两侧的电位差、浓度差或者压力差,使原料选择性的透过膜,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在中药成分分离过程中,由于存在较多较大的杂质和胶体,不仅会对膜产生一定的破坏,也会对中药的提取、分离以及制造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可以在中药中加入絮凝剂,使部分悬浮颗粒发生沉淀,使其过滤,更好的被超滤膜分离,达到中药生产的最佳效果。由于该技术操作方便、污染小、成效高,能全面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药生产的质量,促进我国中药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结束语
此工程设计整体来讲,布局比较合理,各项工艺流程和设备都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生产过程稳定可靠,有效的提高了中药生产的效率,保证了中药的剂量和药效。中药制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精髓,运用现代制药技术进行生产是必然的选择。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调动科学力量,促进中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哲萱,周立红,章顺楠,叶正良,柳文媛. nirs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验证方法探讨[j]. 中草药,2013,10:1342-1348.
中药毕业论文篇十二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现代制药技术不断深入。由于传统的思想,在药品的选择上,人们偏向于中药,所以对中药的生产和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对其进行现代化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一般来说,中药研究的过程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中药成分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生产出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药品。目前,大多数的医药研究员都引入了现代制药技术,来提升我国传统中药的质量和作用,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药生产的效率。
关键词:现代制药技术中药生产应用分析
一、引言
目前,我国中药生产技术明显落后于其他制药技术,中药产业在我国制药市场中呈现下滑趋势。中药产业若想在激烈的制药市场中立足和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引入现代新技术,向高科技制药技术的水平和方向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中药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大多数中药企业都投入大量资金,引入了现代化高新技术,这刺激和影响着传统的中药产业。现代化科学制药技术和各种制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使我国中药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推进了中药制药剂量和药效稳定发展。
二、现代化中药制药技术实例概况分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航建发在医药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拥有了一支专业的设计队伍。其医药工程项目设计主要涵盖生物制药、中药提取和医药制剂以及配套的设施等。特别是中药提取车间的工程项目设计,把国内外的先进制药技术和我国传统中药制药技术联系起来,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全面的中药现代化生产技术体系,被国家发改委员会评为“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此制药项目占地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厂区分为两期工程进行规划和整理,一期工程建筑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为双层,高度为18.75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整个厂房的布局中,规划了发酵车间、提取车间、交配电房、仓库以及办公区域等。各辅助生产区域采用岗位轮流的工作模式,在不影响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下,将厂房分为2层,方便工作人员的工作。
在设计中,将提取车间分成了三层,包括出渣层、操作层和投料层。在第三层可以布置同提取罐配套的冷凝器、冷却器;提取罐可以悬挂在第二层上,同时单效蒸发器也放置在第二层。整个设计工序方便操作、流程顺畅,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成本的投入。
图1中药提取生产车间
三、现代化制药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设计和应用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好的方案和规范是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建设全过程有效的控制理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的中药制药现代化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我国制药工艺和行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各种各样的需要。
(1)采用自动化技术对固体进行发酵
现代化中药制药工艺突破了原来的生产技术,适应了国家和社会高新化、现代化的发现要求,使固体发酵工艺实现了技术创新。在工作设计和制度中,引入了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单元操作技术,建立了一套适应国家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自动生产线,以满足相应发酵环境下各种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发酵工作和在不同自动化技术控制阶段的标准和理念。此技术有效的推动了中药制药技术的发展,使现代化先进制药技术广泛的应用在中药生产过程中,提高了中药生产效率,保证了中药药性和剂量。
(2)实现了中药胶囊有效成分的定量控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制药企业为了实现质量控制现代化,在生产检查中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质控手段,它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和高效微粒固定相,能对液体混合物进行成分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在定量控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例如,三聚氰胺就可以用此法检测其含量。相关部门还制定了科学严格的质量标准,使中药制剂更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
图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3)中药的提取和制剂生产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控制
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直接关系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单元制造技术系统集成的自动化全面质量检测控制生产线是该项目实现制药工艺现代化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此项目中,单元制造设备建立了提取、浓缩、干燥等操作系统,这些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的方式,使整个提取工艺流程实现连续化和物料转移管道化。
设计中,采用了国际先进水平的铝塑包装设备,提高了产品包装过程的质量控制;同时具备了在线检查和称重、自动去除不合格产品的功能,有效的增加了中药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设计中用到nt25型铝塑包装机,利用数字和红外线扫描,能精确的保证产品的质量参数,高效快速的控制质量,提高了中药生产技术水平和设备水平,进而推动了中药产业的稳定发展。
(4)高温、高湿的空调处理技术
在现代化制药技术中,中药生产流程非常的复杂。在生产过程中,提取工序使用大量的酒精,存在安全隐患和质量风险,应该在送风支路上设置防爆防火阀,并采用直流形式排风。如果外界自然空气能达到一定的使用要求,可以利用自然风,采用排风扇,实现变风量、变新风的运行。
(5)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利用膜两侧的电位差、浓度差或者压力差,使原料选择性的透过膜,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在中药成分分离过程中,由于存在较多较大的杂质和胶体,不仅会对膜产生一定的破坏,也会对中药的提取、分离以及制造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可以在中药中加入絮凝剂,使部分悬浮颗粒发生沉淀,使其过滤,更好的被超滤膜分离,达到中药生产的最佳效果。由于该技术操作方便、污染小、成效高,能全面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药生产的质量,促进我国中药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结束语
此工程设计整体来讲,布局比较合理,各项工艺流程和设备都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生产过程稳定可靠,有效的提高了中药生产的效率,保证了中药的剂量和药效。中药制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精髓,运用现代制药技术进行生产是必然的选择。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调动科学力量,促进中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中药毕业论文篇十三
中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中草药种植管理、提取分离、药效评价、质量控制、中药新药研发等众多方面。作为一名中药专业的毕业生,毕业论文是展示自身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重要载体。本文将就本人在撰写中药学毕业论文中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进行探讨。
第二段:确定论文选题
在撰写毕业论文前,要先确定一个贴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课题。对此,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热点,并尽量选择一个应用前景广阔、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课题。同时,也要充分了解与该课题相关的现状和研究领域,这样有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和深度。
第三段:调查资料、制定计划
选定论题后,就需要收集相关资料。这个过程需要吃下不少的苦头,因为很多资料需要通过阅读文献、咨询专家、走访实验室等多种途径才能获取到。在此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策略,挑选出真正有价值的资料并予以收录。同时也要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为下一步的实验安排打好基础。
第四段:实验过程中的重点
实验是论文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具体实验中,本人的体会是,要严格按照制定好的研究计划执行实验,并且时刻注意实验中的细节和问题。它不仅仅是检验思路是否正确的手段,还可以挖掘出一些不可意料的、有价值的结果。在实验的过程中,还要不断保持自己的创新能力,寻找科研领域中的“瓶颈”,注重实践创新,奋发进取。
第五段:写作、修改
论文的写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本人的体会是,应该遵循逻辑、标准、严谨的科学写作规范,应用精准、清晰、简单、完整的语言方式,深入探讨问题的核心,达到传达思想的目的。同时,本人也发现了自己写作的不足与错误,此时,即应该正视并纠正自己的问题,切记不要投机取巧,否则容易误导读者。
第六段:总结
总而言之,中药学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需要我们充分展示我们的专业知识,并且需要我们在过程中经过了艰辛的实验、思考、探索和最终验收,使我们在知识理论与实践操作中更加成熟,更加专业。同时也增进了对中药学的理解和认识,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4110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