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范文(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8 06:10:08
优秀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范文(16篇)
时间:2023-10-28 06:10:08     小编:温柔雨

教案的编写应该适应教学环境和学生实际情况,提供合适的教学资源和工具。教案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风格。学习这些教案范例,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水平。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例3、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挂图、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1.51×0.3 0.82×0.45

说说是怎样想的?

积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怎么办?

2、出示练习十六第1题。

精确到个位是什么意思?

用什么方法保留整数?应看哪一位?

精确到十分位呢?

完成填写,集体核对。

3、引入。

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揭示课题:求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3。

读题、理解题意。

2、要求王大伯家去年的收入,就是求哪个数的1.6倍?

怎样列式呢?

3、你这样列式的根据是什么?会独立计算吗?

独立完成计算,展示竖式。

4、积是几位小数?怎样保留两位小数呢?

要注意什么?

将书上的例题补充完整。

5、归纳方法。

在计算小数乘小数时,经常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在小组中说说怎样保留小数位数?

汇报,集体归纳。

在计算中,先要弄清楚保留几位小数,再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积的近似值。

6、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第(1)小题中每题的得数有几位小数?要求得数保留几位小数?应看哪一位?

第(2)小题有什么要求呢?

集体讲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2、3题。

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集体。

2、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估计一下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估算的?

计算一下,看看与你估计的结果是否差不多?

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3、完成练习十六第5题。

读题、理解题意。

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独立完成计算,并汇报。

四、课堂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你自己今天的表现如何?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篇二

一、填一填。

(1)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数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4.385385385……,它的循环节是(),用简便方法表示是(),将它保留三位小数是()。

(3)在里填上“”“”或“=”。

0.60.65÷90.9

0.710.7177÷61.16

(4)在0.2525,5.234,4.99……,0.18,

二、14159……,0.23535……等数中,

是有限小数的有()

是无限小数的.有()

是循环小数的有()

三、把下面的数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5.12345.1234

5.12345.1234

四、算一算,商是循环小数的用简便形式表示。

2÷55.52÷9

67.8÷118÷7

六、一本笔记本3.6元,李老师带了100元钱,最多能买这种笔记本多少本?

八、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循环节使下面的式子成立。

6.3856.3856.3856.385

十一、将自然数1,2,3,4,…,按照下列规律排列。

(1)1999排在第几行第几列?

(2)2003排在第几行第几列?

十二、有趣的循环小数。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篇三

《循环小数》上过后,我一直在思考着这节课中的一些问题,总为一些能注意到的没有去完善的去处理而感到遗憾,还没有能够的冷静处理课堂中宝贵的生成资源,几天了心里总觉得比较遗憾,哎,记录下来吧!希望能够给自己以警示。

一.不能够冷静处理学生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没有让学生自我去体验。

上课一开始,我先根据一个故事,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说出:依次不断重复等循环小数意义中的关键性词语,可是第一发言的学生就说这个故事的内容是循环的,直接说出“循环”一词,而我也给这个学生及时评价,没有让学生自己去说说循环的意思,而是按我的教学设计继续引导学生去说:依次不断重复等词语,如果当时能够让学生自己说说循环的意义的同时说出:依次不断重复。我认为能让学生自我去体验循环的意义,也许效果会更好。

二.时间安排与预设的有误,没有合理的去“增、删”练习题。

循环小数的意义在本课时中是个难点,所以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循环小数意义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的透彻,耽误了一点时间,而在练习中我设计了闯五关能和循环小数做朋友的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拖堂了三四分钟,我课后想当时为什么没有说闯三关或四关,也许以后就会为针对课堂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一些习题,使课堂更完美。

三.收尾草率,失去了精彩

本节课是个概念课,学习了不少的新知识,如:循环小数、循环节、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以及循环小数简写读写法等,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学生会很有说头,但是由于时间上的关系,我只是形式上让学生说说今天都有哪些收获,就这样草草的收尾,又使本节课失去了另一个亮点,又一个遗憾。

细节决定成败,但愿今后的我能谨记此教训,逐步向成功迈进!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二、探索计算方法

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2.探索计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三、试一试

第1题:要注意提醒学生把得数末尾的0去掉。

第2题:在列竖式计算时,给被减数小数部分添上两个0,计算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四、练一练:

第2题: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对所有的学生不必提出统一要求,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多一些,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少一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第3题: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什么原因,并进行改正。

第4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估算的作用。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篇五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2页例1及做一做。

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本课时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例1以本单元主题图的买书情境为线索展开教学,自然引入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学习,重点解决的是列竖式时小数点应对齐的问题,突出计算的算理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夯实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的过程,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培养迁移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发展数感。

(三)学习目标

1.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学习重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五)学习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小数加减法(例1)》名师教学课件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想一想: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请你任意写出几个一位数加减法的算式,并进行计算。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导入

(1)口算,并说出口算的方法。

2.5+0.9=1.2-0.5=

7.8+1.6=4.7-2.8=

11.7+2=8.6-5.3=

1.2+0.8=7.5-2.5=

(2)列竖式计算

师:你能说一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预设:

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生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师:同学们已经把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记在心了,如果换成小数的加减法,你们还有办法解决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

2.学习例1。(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法

出示购书情境:

预设:

(2)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你能先估一估买这两本书小丽要花多少元吗?

预设:

生:

因为两本书的价钱都往小估了,所以小丽买书的钱会比10元多。

(3)师:“小丽一共花了多少钱?”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学生独立尝试,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名板演,呈现不同的算法。

预设:

生1:

生2:

生3:

预设:

生1:都是用加法解决,结果相同都是10.74元。

生2:前两种方法是把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进行计算的,第三种方法是直接用小数进行计算的。

预设:

生: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6)教师:列竖式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呢?

预设:

生1:在学习一位小数加法时,就是把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整数部分相同数位对齐,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的数要对齐。所以当两个两位小数相加时,百分位上的数也要对齐。

生2:6.45表示6个一,4个十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4.29表示4个一,2个十分之一,9个百分之一。当小数点对齐时,相同数位就对齐了。先从百分位加起,5加9得到14个百分之一,百分位满十要向十分位进一,在百分位上写4;十分位上4加2加1得到7个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写7;最后个位上6加4得到10个一。因为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直接相加,所以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

(7)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预设:

生:喜欢第三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简单,并且所有小数加法都可以这样计算。

小数减法

出示:《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元?

(1)教师:关于小数加法,同学都会计算了。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学生独立解决。

预设:

小数点对齐。从百分位减起,5减9不够减,就从十分位退一当十再减,15-9=6,得到6个百分之一,在百分位上写6;十分位上4退1是3,3-2=1,得到1个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写1;最后个位上6-4=2,得到2个一,在个位上写2。

(2)教师: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1:和小数加法相同,竖式计算时都要将小数点对齐;

生2: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3)教师: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我们注意的吗?

预设:

生1: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即每一位都是在求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差。

生2: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比较内化,突出算理

快速口算:5+20.5+0.20.05+0.02+

5-20.5-0.20.05-0.02-

你有什么想法?

生1: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生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

无论是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还是分数加减法,本质都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加减,计算时,必须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巩固练习。

(1)口算:

练习十七第1题。

(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98+0.5612.53+4.676.07+4.89

5.64-1.787.2-0.815.62-7.46

强调:在计算结果中,小数末尾的“0”要根据小数的性质划掉。

(3)下面是小明的体重统计图。

(1)小明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

(2)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

5.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列竖式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问题:如果小数部分的数位不同,怎么进行计算呢?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试一试。

(三)课时作业

1.计算并验算。

3.64+0.4821.56+6.747.85+9.19

41.2-15.68.24-3.5611.65-7.39

答案:4.1228.317.04

25.64.684.26

解析:【考查目标1】正确列出竖式计算并验算,注意计算的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2.小丽家两个月的电话费和上网费如下表,把表填完整。

答案:略。

解析:认真观察表格,分别计算出4月、5月两种费用的总数和每项费用两个月的总数。

3.解决问题。

(1)杯里的水有多少千克?

答案:0.95-0.35=0.6(kg)

解析:【考查目标3】认真观察,第一幅图中空杯子的质量是0.35千克,装水后的质量是0.95千克,用0.95千克减去0.35千克就是杯子的质量。

答案:2.5-1.5=1(千克)2.5-1×2=0.5(千克)

解析:【考查目标3】认真分析题意,先算出减少的'质量就是一半蜂蜜的质量,再算出一整瓶蜂蜜的质量,用总质量减去蜂蜜的质量就是瓶子的质量。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8350—737=

结合上面两道算式,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师: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这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现在来复习跟小数有关的内容。

2、填空。

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右边是()部分。

3、化简下面各数。

7.150=()3.00=()0.200=()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1.2=()14=()

这两题都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起告诉我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1)尝试笔算

6.45+4.29=10.746.45-4.29=2.16

6.456.45

+4.29-4.29

10.742.16

(2)师:大家同意这样写竖式吗?

(3)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计算方法上都是一位对着一位减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熟悉的整数减法了。

(4)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只是要多小数点。

(5)计算:1.25+0.454.38-1.28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6)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2、p72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篇七

教材p33~34例7、例8及练习八第4、5、6、7、9题。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的概括能力。

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新授课教学方法:计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问:学生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不能,因为它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现象我们可以称它为“循环”。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那么循环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让我们共同来探究。

1、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到数学信息,独立列算式。学生列式:400÷75。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这个算式的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可能永远也除不完。)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

让学生猜一猜400÷75的'商下一位是多少?并计算验证。引导学生说出:400÷75的商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板书:400÷75=5。333…)。导语:那么像400÷75=5。333…产生这样的循环小数是偶然现象吗?让我们继续来探究。

3、出示第33页例8的两道计算题,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说出商的特点。在第2小题:78。6÷11计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时,让学生先停一停,看一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出两位小数,指导学生和除得的前几步比较,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是什么?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重复出现5和6,如果继续除下去商就会重复出现4和5,总也除不尽。

4、引导学生比较400÷75,28÷18,78.6÷11的商,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400÷75和28÷18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某个数字,78。6÷11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起开始不断地依次重复出现数字4和5。师小结: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做循环,像5.333…1.555…和7.14545…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5、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师引导:循环小数有什么特点?在循环小数里,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什么?怎样表示循环小数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第33—34页的知识。

学生自学后指生回答,学习循环小数的概念。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如:5、333…的循环节是3;714545…的循环节是45。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反馈)

2、教师总结:同学们获得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其实知识永远青睐于爱学习爱动脑的孩子,一分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好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循环小数依次不断循环出现400÷75=5.333。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篇八

循环小数是个新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例7和例8,先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根据学生计算出的除法竖式,让学生观察它们商和余数的关系,由于余数是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而且这样的重复是循环不断的,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进而简单介绍循环小数的简写。接着,教材通过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最后简单教学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学了循环小数等概念,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

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思想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的教学学法。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情怀,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可见,新课导入中激趣的重要性。新课开始,我采用故事情境法,让学生体验“循环”的意思,从而说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深入理解循环的意义,为后面学习新知作个好的铺垫。

新课程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依据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一个小组计算的动手情境,让学生动手计算,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比较、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多层次多网络,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小数还可以分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中还有循环小数等。

好的练习设计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进而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完新知后,我设计了三类练习,一类是填“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在学生填完后我适当进行总结,深入渗透“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一定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的思想。第二类是练习循环节的近似值,这也是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时进一步巩固以前学过的求近似值,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最后我设计了一道“趣味数学”题,一方面让学生学研究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感受数学给我们带来的内在美。

1、讲故事“从前有座山……”让生说说为什么这个故事讲不完?

2、揭示“循环”,让生举例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3、引入到数学现象中。

以故事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现在课堂所追求的一种情境教学。并让学生结合生活说说循环现象,为新知教学架梁铺桥。

2、交流总结得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以及循环小数。

3、重点研究:循环小数的特征(得出定义及探索是怎样发现它是循环小数的)

4、让学生出题判断是否是循环小数,加强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

5、深入得出: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并举例证明)

6、看书并教学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索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小数的两种形式: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及循环小数。这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看书质疑,对新知及时进行巩固,并让学生提出想学习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1、填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1)出示六个数,你们有什么疑问?(3。1604是什么意思?)并教学三个循环节的写法。

(2)让学生填空。交流并小结:先选出有限小数,再做无限小数,从无限小数中得出循环小数。渗透数学思想。

(3)教学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2、填空:用““四舍五入”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3、判断题:错的说说原因。

针对本课知识点较多,我在练习设计时考虑到多层次、多角度。并在第一题的练习中渗透数学思想,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1、说说本节课学到什么知识?2、趣味数学(课外延伸题)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和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增强学生用数学思想认识事物的意识。

3、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感受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刚刚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的基础之上。通过在学生熟知的情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操作中认识、判断锐角和钝角,进一步拓展完善对角的认识,为以后学习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理解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导入

(一)在生活中找角。

1、课件出示例5:在图中,你能找到哪里有角?

2、根据学生汇报,在上图显示描出六个代表性的角。(2个直角,2个锐角,2个钝角)

(二)在交流中复习。

角是由什么组成的?怎样判断直角?

(三)在问题中引入。

1、课件演示:从例5实物图中抽取刚才描出的六个角。

2、引发思考:这些角长得一样吗?你能根据它们的特点分类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交流汇报,感知特征。

1、小组讨论:这些不同的角,你按什么标准分类?说说分的理由。

2、全班反馈,交流分法。

方法一:按是不是直角分为两类。

方法二:按角的大小分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和比直角小的角三类。

(二)分类验证,体验特征。

1、验证直角。指导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进行正确的判断。

2、验证比直角小的角和比直角大的角。

明确方法:像这两类角有时用眼睛就能分辨它是属于哪一类角的,就不需要三角尺去验证。

(三)归纳整理,认识特征。

1、自主命名,发挥想象。

2、明确概念,点明课题。

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其实人们已将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叫做钝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锐角和钝角。

3、比较大小,深化认识。

(1)用活动角拉一拉,能拉出哪些角?

得出方法:把直角的开口拉大就成钝角,反之把直角的开口缩小就成锐角。

(2)揭示规律:锐角直角钝角

三、巩固新知,理解运用

(一)连一连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2、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二)找一找

1、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第9题。

2、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3、小组合作:找一找身边的角,并说一说分别是哪类角。

(三)画一画

1、学生独立画一个锐角、钝角和直角。

2、同桌交流:说说画法,相互判断画得是否正确。

(四)演一演

1、自由表演:用身体的四肢动作表示角。

2、汇报表演。(这是趣味性的练习,学生只要做出动作基本符合三类角的特点就可以,不需要用直尺去比。)

(五)想一想

1、找出下面三角形中直角、锐角和钝角。(教材第44页第10题)

2、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从三种三角形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上分析。

四、梳理反思,拓展延伸

(一)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二)到生活中找角,并向你的家人和同学说一说各是什么角。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篇十

五年级数学教案小数乘小数(二)

内容教科书第8~10页例3、课堂活动第2题以及练习二中相关题目。目标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小数乘法的理解。2.经历数学规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规律、发现规律的数学能力。3.能运用发现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过程一、引入课题布置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有关小数乘小数的问题,并解决。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数学问题,教师根据汇报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的知识。如:学生1:昨天我用小桶在一个坏了的水龙头下接了1时,得到了4.08kg的水。大家能算出一个坏了的水龙头一天要白白浪费掉多少水吗?学生独立解决后汇报。学生:用4.08×24就等于97.92kg。教师:能说说你是怎样计算4.08×24的吗?学生回答略。教师:得到这个数据你们有什么感想?学生:要珍惜每一滴水,节约用水。教师:这个同学发现的数学问题真有意义!还有不同的'数学问题吗?学生回答略。教师: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中都用到了前面学的哪些知识?学生: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教师:对了,用这些知识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教师可以随着学生回答的生活情景出示新的学习内容)老师这里也发现了一个坏水管,它每时要漏掉0.14吨的水,这根水管从坏了到抢修好一共用了0.25时,在这段时间里一共漏掉多少吨水?这个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0.25×0.14=。教师:这是什么乘法?学生:小数乘小数的乘法。教师:今天我们就要继续研究小数乘小数的乘法。(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二、探究新知1.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同学们会计算0.25×0.14吗?由于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有作深层次的思考,估计学生都说会。这时老师可以请学生先独立算一算。教师:计算中发现什么新的问题了吗?如果学生说没有问题,则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处理它的乘积的;如果学生发现了问题,则请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问题。该教案按后一种设想备课。教师: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我把0.25×0.14看成整数乘法计算,算出的积是350;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4位小数,从积末尾数4位数时,积的位数不够。(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板书)0.25×0.14=问题:积的位数不够。教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能用上一册学的有关小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借助原有的经验思考。设想学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知道用0补位,另一种是不知道用0补位。如果不知道可以让学生通过看书来了解。以下按第1种情况设计。学生:可以用0来补位。教师:怎样用0补位?引导学生结合四年级下册学习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部分内容思考。学生:在积的前面加0。教师:应该加多少个0呢?学生讨论后,估计有两种答案,加1个0或者加2个0。教师:能说说你为什么主张加1个0吗?学生:因为现在的积是3位数,要从积的末尾数出4位点小数点,只要加1个0就行了。教师:你为什么主张加2个0呢?学生:因为加1个0,只能保证小数点后面有4位小数,小数点前面还要加1个0,表示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教师:你们赞同谁的意见呢?(学生表态后)你们加1个0试一试,看能不能保证小数点后面有4位小数?加2个0呢?学生试后回答略,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0.25×0.14=0.035(吨)教师:从中你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后回答:我知道由于工人叔叔抢修得快,漏掉的水并不多。我还知道小数部分差一位时,要添两个0;小数部分差两位时,要添3个0……教师:回想一下,刚才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学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中,当积的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位,再点小数点。2.探索规律(1)探索纯小数相乘的规律教师:像这样的题,同学们会做了吗?请同学们完成教科书第9页的“试一试”。学生完成后汇报,教师可随学生汇报在多媒体上出示答案。汇报中重点关注学生怎样用0补位的问题。随学生的回答板书:0.17×0.02=0.0034,0.43×0.12=0.0516,0.05×0.25=0.0125,0.37×0.28=0.1036。教师:观察这些算式的因数和积,你有什么发现?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后发现:学生1:这些算式都是纯小数相乘,而且用整数乘法算出的积的位数都需要用0补位后,才能点小数点。学生2:我发现两个纯小数相乘,它们的积都小于1。教师:是不是所有的纯小数相乘的积都小于1呢?大家可以任意写一个纯小数相乘的算式来试一试。学生用算式检验后发现,只要是两个纯小数相乘的算式,其积必定要小于1。教师:同学们的发现真不错,这样一个规律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引导学生说: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纯小数相乘时,如果计算出的结果比1大,用刚才的规律就能判断这个结果是错误的,就是说用这个数学规律可以对我们的计算结果进行检验。教师:对,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对乘积进行估计,从而检验计算结果。(2)探索因数大小变化引起积的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师:除了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外,在小数乘法中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数学规律,想去发现吗?学生:想!出示教科书第10页课堂活动第2题中的3.2×0.8,3.2×1.3,其中3.2用红色显示教师:先计算,再把计算的积与3.2比较,你发现什么?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汇报。学生:我发现3.2×0.8的积比3.2小,3.2×1.3的积比3.2大。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估计与什么有关?学生讨论后回答:估计与另一个因数有关。并猜测另一个因数小于1时,它的结果小于3.2,另一个因数大于1时,它的结果大于3.2。教师:把另一个因数换成0.6和2.3试一试,看你的猜测对不对。学生换后验证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学生猜测后,请学生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测。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一个什么规律?引导学生说出:两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当一个因数比1大时,它的积要比另一个因数大;当一个因数比1时,它的积要比另一个因数小。三、课堂小结教师:今天我们探讨了哪些问题?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使之条理化。四、运用巩固1.练习二第3题要求学生运用规律,不计算直接完成,再通过计算进行检验。2.练习二第6题要求学生运用规律直接进行判断,然后再改正。3.练习二第5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篇十一

设计大和小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

幼儿

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硬纸鱼20条(有大小差别)、钓鱼竿若干、用大积木围搭成一个“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单孔、多孔、粗细不一)数量多于幼儿人数,气球若干。

3、可变大或变小的食物若干种,如饼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机、大白纸和画笔,幼儿自带小时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动过程】

游戏一:钓鱼

1、每次请一名幼儿来钓鱼,要求钓“池塘”中所有鱼中最大的一条和最小的一条。鱼钓上来后,分别放在大鱼筐和小鱼筐里。

2、尝试:请幼儿自由地钓鱼,仍旧要求钓最大的和最小的.鱼。

游戏二:超级比一比。

1、请幼儿将手放在眼睛前当望远镜,大家一起来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游戏三:大人和小人

1、

教师

讲述故事《大人国小人国》。

2、照片分享:小时候的我……(小手小脚,坐在推车里,不会自己穿衣裤和穿鞋袜、吃饭。)

3、提问:如果有一天你变大了,你是什么样的?(个子高了,胖了,力气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上学等。)

4、启发幼儿运用想像力随意表现身体某部位的变化。将幼儿表现的身体轮廓印

香在纸上。(可将胳膊伸长,两脚分开来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脚收紧或绻起来的动作来表示小孩。)

游戏四:吹气球

1、引导幼儿想一想:有哪些能够变大和变小的物体?

(游泳圈、气球、蹦蹦床、折叠床、扇子、被子、雨伞。)

2、幼儿尝试让气球变大的方法。

(1)请几名幼儿用口将气球吹大。

(2)用口吹难度太大,可以用气筒打气。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让气球变小。

(1)用自己的身体部位(用手戳破、用脚踩爆、用屁股压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针刺破、用锤子或砖头砸破、用钉子戳破)

(3)将绑紧气球的绳子解开,直接放气。

4、幼儿自由地到户外玩气球。

游戏五:食物变变变

1、大家围坐在桌前,观察饼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2、提问:怎样使食物变大、变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断、真空包装、晒干、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东西变小、变没有。

【活动延伸】

1、继续收集如望远镜、放大镜、充气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以进一步加深对大和小变化的认识。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长变化过程等各种动物的成长资料(书、图片、录音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长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潜在的、隐性的游戏。如从“拔河”可了解力气的大和小、从“独木桥”可比较胆子的大和小、从“大雨和小雨”可体验到声音的大小。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篇十二

认识“”“”“=”

1、认识“”“”“=”

2、知道“”“”的方向,理解“”“”“=”的意义。

理解“”“”“=”的意义

分清“”“”的方向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参观森林运动会,看看动物们矫健的身姿,好不好。

生:好。

展示图片

师:现在,咱们看的'是拔河比赛项目,看,哪一对要赢了?

生:大熊猫一队的。

师:大家一块儿看看,这两队队员有什么不同?

生:熊猫队的队员多,大象队的队员少,不公平。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了吗?老师这有一段口诀,一块记一记好吧,“大于号,小于号,带着兄弟来报道,大口在前是大于号,尖尖在前是小于号,大于号,小于号,嘴巴朝着大数笑。”

学生记一记

练习

师:现在,这边的拔河比赛开始了,这一次比赛公平吗?

生:公平。

师:为什么?

生:每一对都是两名。

练习

小结:我们认识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例如:53,26,4=4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篇十三

1、能区分物体的大与小,并能按大小给4个物体排列顺序。

2、巩固认识大小标记,有一定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3、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情感。

(2)教师(出示海洋背景图):“小鱼们要去参加游戏比赛,要求它们有顺序地排成一条线。

(3)师:“请你来帮小鱼排排队,从小红旗的`地方开始,怎样排队才能有顺序呢?”

(4)个别幼儿示范:哪位小朋友愿意试一试给小鱼排排队,我们要从小红旗的地方开始排队。

(5)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给小鱼排队的?(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6)除了这样排队,还能怎样排队也是有顺序的呢?(揭示图谱含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1)师:“今天,水族馆要举行游泳比赛,让我们看看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

(2)师:“它们有小鱼、小乌龟、小螃蟹。”

(1)教师请幼儿拿上自己的操作材料坐回座位,集体评价操作结果。

(2)教师总结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篇十四

2.学习二十以内分与合

2.让孩子能掌算数的基本能力

师;喔噢,小朋友真聪明,想不想跟我进羊村看看啊?幼;想

幼;哈喽喽喽喽(图片翻开给他们看)

师;好了,小宝贝们看看图片上面有什么啊?幼;房子

师;宝贝们知道这些都是谁的房子吗幼;不知道

师;它们分别是喜洋洋,懒洋洋,美羊羊的家,它们家是不是都挨在一起的啊?幼;是

师;那我们来看看数字和数字之间是不是挨在一起的吧!(出示卡片123)小朋友们来看看1的'邻居是谁啊?(举手回答老师哦)(答对了就给一个神秘礼物)

幼;二

师;这么难的都没有难到你们,哼,邓老师太不甘心啦,老师这次要考你们一个难的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学会了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篇十五

1.联系生活情境,自主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联系已有经验经历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理解算理,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感受三峡工程伟大成就及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ppt课件﹑作业纸。

师:大家去过长江三峡吗?

生:没有。

生:想!

师:请看屏幕。播放三峡美景视频。

师:看着大家陶醉的神态,就知道很美。不仅美,这里还有不少的数学问题呢!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千米的速度。

生:4个小时。

师: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从南津关到白帝城一共有多少千米?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师: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生:×4。

师:同学们看,这样的算式原来在课堂上研究过吗?那它有什么特点呢?

生:有一个数是小数。

师:那今天咱就一起研究“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师:看这个算式,谁来说一下它表示的意思?

生:一共行的千米数。

生:从南津关到白帝城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师;刚才大家结合具体情境说了它的意义,如果单看算式,×4又表示什么?

生:就是4个相加。

生;4个48。3的和是多少。

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不难发现,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师:谁来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多少?

生:200。

生:192。

师:通过这两位同学的估计,我们可以知道×4的积在哪个范围内?

生:192—200。

师:你们的估算能力真高。现在我想知道到底是多少,该怎么办?

生:算一算。

师:会算吗?

生:会。

师:真的?

生;真的.!

师;大家不仅要会做,而且要把道理说清楚,行吗?请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方法写在一号作业纸上。写完成后将你的方法介绍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计算,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当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很快做好时,适时指出:“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很快就做好了,你能把你的方法给组内的同学介绍一下吗?还可以尝试用别的方法”。此时已经做完的学生开始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想法。

师:刚才大家好投入,都拥有了自己的方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师:看这个同学的方法,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我没有学过小数加法,但是我学了小数乘法,我把×4转变成+++,就这样解决了问题。

生:老师,我是用加法验算的乘法。我先用乘法计算,小数乘整数还没学,我不知道对不对,就用学过的加法来验算。

师:那你为什么没有直接用加法来计算?

生:那太麻烦了。要是18个小时的话我就累坏了。其他同学都笑了。)

师:那咱看这个同学的计算过程。

(展示×4=48×4+×4=192+=)

师:谁愿意猜猜他怎么想的?

生:老师,我觉得他把拆成48和,这样就能算了。

师:人家等你揭晓谜底了。他猜对了吗?

生点了点头。

师:谁有问题要问他?

生:那你能告诉大家×4为什么等于吗?

生:是3个,乘4后就有12个,所以是。

那个学生点了点头。

师:我怎么没听明白。谁听明白了?谁给我说说?

生:就是把看成3个,不管,只看3个,如果再乘4的话就是12个,这样就是12个,那么就是了。

老师仍旧在蹙着眉。

生:“老师,每人三块糖,四个人共几块?”

师:“12块呗。”

生:“这就对了。一份是3个,4份就是12个,不就是吗?”

师:这次我算是听明白了。大家听明白了吗?

生一起大声地回答:“明白了。”

师:“你为什么要把它看成3个呢?”

生:×4没学,所以就看成3个乘4。

师:同学们真得不简单。能够把小数拆成整数和小数,同样解决了问题。

师:刚才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都用竖式计算。谁能上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老师,小数乘整数没学,我可以先不用看小数点,算完以后再点上小数点。

生:我先算48×3=192,然后再算×4=,合起来就是。

生:你还是把小数拆成整数和小数,这不算一种方法。

师: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评价有道理吗?

生点了点头。

师:用竖式计算,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思路。谁再来说一遍?

生:不管小数点,先用483乘4,算完后点上小数点。

师:哪位同学有问题要问?

生:你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

师:这同学问了一个特别有水平的问题。

生:我刚才算的时候把看成483,扩大了10倍,所以算完后再缩小10倍。

师:满意了吗?

生点点头坐下。

师:谁还有建议?

师:把看成483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是扩大到原来的10倍,然后再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师带头鼓掌。

师:这么重要的过程,哪位同学说着让我把它整理到黑板上?

生:先把看成483。

师追问:因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扩大到原来的10倍。(板书扩大到原来的10倍)

生:算483×4等于1932,再在左边写上答案并且要点上小数点。

师再次追问:算完以后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

生:根据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要使积不变,就应该再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同学说着再一次回顾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你们运用了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转化。教师板书。

师:看这三种计算方法的结果都是,和大家刚才的估计怎么样?

师:现在大家再问问自己,我会解决小数乘整数的问题了吗?

生:会!

师:那谁来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

生:先把小数看成整数计算,算完以后再点上小数点。

师:谁能说得更完整?

生再说。

师:看屏幕。

(屏幕出示:计算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转化成(),然后按照()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

师:你会了一位小数乘整数,那么两位小数乘整数、三位小数乘整数你还会解决吗?

生:肯定会!

师:那就请大家试一试。

屏幕出示三峡信息。

(2)三峡电厂每天发电亿千瓦时,一周能发电多少亿千瓦时?

师:请大家从中任意选择一个解决。(指两名学生板演。)

师:对吗?

生:对!

师:那你能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先把看成328,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328乘3等于984,然后再把984缩小到眼来的百分之一。

师:怎么样?来点掌声。

师:再请这位同学说一下它的思路。

生:我是先把看成996,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因为一周就是7天,所以用996乘7等于6972,最后再把积缩小到原来积的千分之一。

同学们自觉地鼓起掌。

师:我发现所有的同学都是用竖式计算的,为什么?

生:简单!

师:一起看这三个算式的积与因数,你有新的发现吗?

生: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师:再问问自己,我能熟练地解决小数乘整数的问题了吗?

生:能!

1、×9=×4=×7=

2、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看谁填得最多。

()×()=

师:同学们,一节课的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顾一下,我们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小数乘以小数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篇十六

1-10的数数、大小长短的比较、1-5的认识与书写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数一数:

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分别找出图片中的有关1到10的物体

学生观察图片,找物体,数数

师:说数字歌,找数字。(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高。)

师:让学生练习,手口一致的数数

学生看着图片,数数

比一比:

比多少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数一数,图片中苹果有多少,梨有多少。比一比,是苹果多,还是梨多。

学生比较,回答

师: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多少?与同桌比一比,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

学生数铅笔、比较

比长短

师:老师手中有两根绳子,比一比,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比较

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图片中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

学生比较

比高矮

师:展示图片,比较长颈鹿和小白兔的个子,谁高谁矮

学生比较

做游戏,同桌之间比较个高个矮,听老师指令,个高的坐下来,(反复)

比远近

师:展示图片,帮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

学生找路

师:找到距离我最远的同学,最近的同学。

1~5的认识:

出示卡片,1~5,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

带着学生写一遍,学生练习。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10的数数,学会了比较多少,比较长短,比较高矮,比较远近。(分别再举例子复习)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416902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