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8 09:40:14
实用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大全(16篇)
时间:2023-10-28 09:40:14     小编:ZS文王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写总结时应注重文字的流畅和逻辑的连贯性。接下来,我们将会分享一些总结的写作案例,供大家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和借鉴。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篇一

亲爱的大家:

今天我们在双山集团召开县直重点企业经济形势分析会,目的是交流一季度县直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分析和应对疫情等突发性事件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激励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创新创业,迅速把企业做大做强。刚才,县有关部门负责人通报了一季度县直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家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做了很好的发言,顾强生同志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发言中可以看出,各位企业家的决心大、路子明、措施实,这可以看出大家头脑清醒,目光敏锐,熟悉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市场洞察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对企业的下一步发展已经作了深刻的思考。下面,我再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分析形势,牢固确立做大做强企业的意识

首先,要看到县直重点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性。重点企业是工业发展的龙头、地区的形象和支撑全县经济的脊梁,它的兴衰事关发展大局,它的沉浮影响经济走向。多年来,我县的县直重点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于全市各县(市)前列,这一成果凝聚了各县直企业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尤其是在座的各位企业家,为企业的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作出了巨大的奉献。年,个县直重点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销售收入亿元,利税亿元,利润万元,分别占县直工业的、、和,占全县定报工业的、、和,是全县工业经济中份量最重的一块。因此,县直重点企业能否加快发展,直接决定了县级财政的运转状况,直接决定了全县工业化的水平。其次,要看到县直重点企业加快发展的紧迫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看不危机,就会迷失方向、丧失优势,被无情的市场淘汰。据统计,欧美国家企业的平均寿命是年,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年,许多企业的寿命只有-年,其根本原因是大多数中国企业都缺乏核心竞争力。今天与会的各位老总所在企业大多有了年以上的历史,已经渡过了创业之初的波动期,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但同样面临核心竞争力不强的困扰。从所在行业来看,家企业主要来自我县的两个重点行业——纺织和化工,这两个行业都是传统行业,产品趋同度高、技术透明度高、市场开放度高,进入门槛低、利润率低,竞争异常激烈。从纺织行业来讲,全国共有万家纺织企业,初加工能力世界第一,精加工能力世界第四,但无梭织机只占全世界的%,低档产品多,初级产品多,面临竞争淘汰和产品淘汰两种危机。从化工行业来讲,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是以初级产品装置大型化、终端产品技术特色化为方向,加速淘汰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大型企业和化工园区。而我县化工企业装置陈旧,规模较小,布局分散,产品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产业链发展格局,市场竞争力差,不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面临异常严峻的危机和挑战。从企业的发展形势来看,目前正在进入新一轮经济加速发展期,各类企业都在加大投入,扩张规模,抢占地盘。建湖的森达集团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税亿元,现在又提出打造“百年森达”,向“百亿企业”进军。我县盐东镇的永大纺织公司正在实施总投资亿元的纺织印染项目,其中一期工程投入亿元的纺织项目土建已基本竣工,正在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二期工程投入亿元的印染及成衣项目已经启动,全部建成后将达到销售收入亿元、利税万元的规模。这就给我们的县属重点企业敲了警钟,如果再不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随时都有被取代和淘汰的可能。从外部环境来看,企业随时都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市场风险。伊拉克战争导致国际石油价格起伏不定,而我县的化工企业和化纤加工企业,处于以石油为起点的大产业链条末端,成本受市场影响较大,企业的效益难以预料。非典型肺炎的爆发导致世界经济景气度下降,对国际纺织服装市场需求将产生极大影响,国际贸易保护将进一步抬头,行业竞争将会加剧。去年月份开始的国内棉花价格上涨,目前仍在持续,我县棉纺企业的原料棉价格每吨比国际市场高出-元,且涨幅比棉纱、棉布的涨幅高出个和个百分点。反观我县的企业,产品结构单一,销售对象较少,只要市场发生一点点变化,就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认识危机才能化解危机,预见危机方可把握先机,必须趋利避害,积极应对,主动适应市场的各种复杂变化,不断拓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第三,要看到县直企业加快发展的可能性。县直重点企业是我县规模最大、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一批企业。各个重点企业所在的纺织、化工行业是我县的支柱行业、优势行业,产业集中度最高,人才、技术和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最为丰富,市场体系最为成熟,行业运作最为完善,可以讲基础雄厚,实力明显,潜力巨大,完全有可能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和超常发展。县委、县政府明确了“重抓本级”的工作思路,决定把纺织、化工作为重点发展的行业,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的特殊政策,从金融、人才、科技、财税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将给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良机。各个重点企业具有较强的自身优势,有多种产品成为全国同行业的“单打冠军”,企业信誉度高,市场认同度高,用户接受度高,这些都是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希望各位企业家坚定信心,明确方向,团结和带领所在企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迅速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

二、提升整合能力,全面落实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措施

综观当今世界,由于发展要素的活跃性增强,而且不断向强势区域、强势企业流动,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其实就是整合各种资源,不断集聚优势的过程。目前,市政府正在制定培植壮大工业支柱企业的规划,初步规划我县到年,要形成销售超亿元的企业家,其中超亿元的家,超亿的家。涉及在座的家企业,其中,规划振阳到年形成销售亿元,双山亿元、德发亿元,巨龙和豪威特超亿。家企业要以此为动力,立足于快、着眼于超,力争提前实现这一蓝图;其他企业也要制定完善中长期发展规划,尽可能发展得快一些,好一些,努力跻身全市工业支柱企业“龙虎榜”。具体地说,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双学”活动(学森达、学悦达),致力整合“四类资源”,提高“四个水平”。

整合产业资源,提高规模化水平。没有规模就没有实力,没有实力就没有竞争力。做大是做强的前提。今天与会的个企业年销售最高的个亿,最低的万元,在县内还算是佼佼者,日子也基本能过得去。但对照别人看自己,面向未来看现在,我们这些企业不是大了,而是太小了,必须千方百计尽快把企业盘子做大。在做大企业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稳步发展与敢冒风险的关系。“稳”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策略,谁也不希望企业大起大落。但求稳不等于小步前进,更不等于原地踏步。消极地求稳,守摊子,只能使路子越走越窄。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敢冒风险。在座每一位企业家都很清楚,办企业,风险是绝对的,平稳只是相对的。我们对风险要辩证地去看。我认为,不敢冒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机遇往往在风险之后出现。希望大家登高望远,抓住机遇跨越发展。二是自我积累与借助外力的关系。单靠自己的原始积累去做大做强企业,是计划经济的思维,企业要发展,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外力。当前,国家开始放松银根,金融资本大举寻求落户优势企业、优势项目,大家一定要把握难得的机遇,想方设法挖掘素材,包装项目,努力争取多上一些国债项目,争取多一些信贷支持。这里,我还想强调一点,企业家一定要有企业家的眼界、谋略、胸怀和魄力,要敢于让别人参股自己的企业,甚至让别人控股自己企业,只要企业按照《公司法》规范运作,一定会比你手上的摊子运行得好,完全不应该也不必要有什么顾虑。三是专攻一业与多角经营的关系。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只局眼于一个狭小的领域,只局限于一两个产品,肯定难有大的跨越,必须适度进行多角经营。在这方面,振阳的“同心多圆”战略也许对大家都有启发作用,希望每个企业都能围绕主业,加大投入,多上一些配套项目,多上一些前后延伸项目,逐步形成产业链或产品群,增创新的优势。

整合组织资源,提高规范化水平。现代企业制度是国际通行的企业规则,是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的企业组织保障。“入世”后,企业与国际的接轨,首先是组织结构的接轨。就我们县直重点企业而言,突出的应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加快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步伐。今天与会的企业除化工厂外,其余都已经完成改制,希望化工厂抓紧时间改制到位。已改制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形成法人治理机制,法人治理机制的核心是决策科学化和提高公司业绩。希望各企业进一步确立公司章程在企业运行中的核心地位,明确公司“三会一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和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年销售过亿元的企业中,除振阳、双山这两个股份公司外,德发、豪威特、宏宇、巨龙等销售超亿元的企业要争取用年左右时间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其他企业也要争取早日跨进股份有限公司行列。二是加快企业内部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用人、分配、激励机制,加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努力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统一。三是加快企业上市步伐。上市是企业筹资融资、加快技改投入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促进企业规模化运作的重要动力。重点企业要增强上市意识,首先要敢想,上市绝非高不可攀,更非天方夜谭,只要想到了,并全力地盯上去,就一定会大有所获。在这方面,悦达可以说是化不可能为可能的成功典范。振阳要加快工作节奏,力争年内通过发审委批准,德发要尽快完成股份制改造,进入辅导期。其他企业也要积极为上市创造条件。

整合技术资源,提高信息化水平。企业最终用产品说话,只要拥有优势产品,市场自然会向你敞开大门。我国是服装出口的第一大国,但利润却不到%,单件赢利不到美元,附加值为法国、意大利的,德国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因而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几乎已被挤占。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坚持把构筑以科技为支撑的发展新平台作为努力方向,走科技兴企之路。

一是加大信息化带动力度。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纺织、化工产业,加快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柔性制造技术和自动物料储备系统等,推广计算计集成制造系统,促进行业的改造和提升。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营销、运输和服务方式的变革。二要加大新设备、新工艺引进力度,以技术设备升级带动产品升级,以产品升级带动产业升级。三要加大创新体系建设力度。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技术中心,乃至博士后工作站,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同时,深入开展产学研联合活动,做到借力发展、借梯登楼。总之,各个企业一定要把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作为持续的、贯穿企业发展全程的大事,努力在不断创新中寻求新的盈利点和发展空间。

整合市场资源,提高外向化水平。要做规模企业,必须有规模市场支撑。加入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逐步融合,形成一个世界性的大市场。只有眼睛向外,市场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一要叫响产品品牌。当今世界是一个名牌主宰的天下。没有品牌的企业,就是没有灵魂的企业,也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更是难以持续发展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产品的成功还不算真正的成功,只有品牌的成功才算是企业真正的成功。在座的企业,硬梆梆、响当当的产品名牌还不多。要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加大创牌宣传力度,力争创出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客户认同度高的知名品牌。二要开拓国际市场。一季度,全县自营出口同比增长%,增幅不算低,但绝对值仅有万美元。可以看出,我县经济的外向化程度还很低。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也将逐步萎缩。在这方面,有些企业已经有了切肤之痛。我们的企业一定要牢固树立全球市场的观念,通过聘请本土化人才经营本土化市场、借助合作伙伴营销网络等多种途径,开辟更多的国际营销通道,把更多的产品卖出去。三要加快队伍建设。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营销队伍,当前,特别要适应防治疫情的新情况,大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营销手段,追求最大的销售效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三、落实保障措施,创造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的良好环境

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政府之间营造环境水平的竞争。倾力扶持、服务骨干企业,既是各层各级领导、全县各个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价值所在。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快转变职能,改进工作方法,形成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的合力,突出做到“三个到位”。一是领导联系到位。县将成立促进重点企业发展协调机构,定期会商,现场办公,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前不久,县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县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明确县四套班子领导同志每人至少联系一个重点企业,与会的家企业都有县领导联系挂钩。县四套班子负责人要做企业家的知心朋友,正常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实施等情况,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映企业的意见和要求,与企业家共同谋划发展大计,共同解决问题。各企业要视挂钩领导为“靠山”,主动汇报工作,主动争取帮助,同心协力把企业的事办好。二是政策扶持到位。今年初,县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重点工业企业规模化发展的试行意见,意见涉及为企业创造优良环境,强化对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和外向开拓的政策扶持,以及促进企业深化改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在广泛借鉴外地经验基础上的政策创新,要言出必行,确保兑现。在此基础上,我考虑,对支持重点企业发展还要有一些新的政策措施。一方面,对跨越式发展的重点企业负责人给予专门奖励。初步考虑对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且技改投入和两税增幅达到一定比例的,享受科级干部政治待遇,并且按企业规模和实绩增幅分别奖励。同时,在企业经营者本人愿意的情况下,可以调任县直部门或乡镇工作。另一方面,对企业建设创业园的,在用地等方面享受省级开发区优惠政策,并在创业园形成一定规模后,给予企业主要负责人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总之,要做到政策随着形势走,政策随着企业走,只要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政策都可以考虑。三是部门服务到位。参加今天会议的有不少部门的负责人,县直各部门要在搞好面上服务的同时,把重点企业作为服务的重点,根据各自职能,全身心、高质量地为企业搞好信息咨询、争取项目、资金协调、业务培训、矛盾协调等工作。对部门工作的评价,企业最有发言权,我在这里明确,企业的满意度就是政府的满意度,就是年终对部门工作考核的主要依据。今后,县将定期组织重点企业评议机关,掌握部门服务情况。希望各部门认真总结过去的工作,排查薄弱环节,切实弥补整改,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赢得支持也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我衷心地希望各个企业能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企业利益与全县利益的关系,以快速发展的实绩赢得社会支持,以诚实信用的形象赢得社会认同,以服务社会的举动赢得社会赞誉。

在座的企业家是企业的脊梁、社会的中坚和射阳的精英,希望你们不断锤炼自己、升华自己,增强战略眼光、现代理念、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立志干大事业、办大企业、出大效益。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企业的明天一定会更辉煌,射阳的明天一定会辉煌。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篇二

摘要:2011年,全球安全局势依然严峻。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将得以延续。朝鲜和韩国之间再度出现军事摩擦的可能性相当大。由于双方领导人在国内政治领域中的回旋余地都很有限,因此,对于军事摩擦和冲突的控制将更多取决于美国和中国等周边大国的克制与约束。

关键词:国际政治形势与政策

中东地区的情况依旧令人担忧。

阿以谈判再一次因犹太人定居点问题而告破裂,中东和平进程再度搁浅,而且很难在近期内再度开启。从2011年7月起,美军将开始从伊拉克撤军,但撤军规模也有可能取决于伊拉克马利基政府的工作绩效。由于巴基斯坦坚决拒绝美军跨过巴阿边界围剿藏匿于巴基斯坦部落地区的塔利班组织,而美国扶植的卡尔扎伊政府又十分脆弱,所以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规模也迟迟难以决定。伊朗核危机在经过一系列外交折中之后仍然处于僵持阶段。

2011年非洲的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

科特迪瓦已经处于内战的边缘;苏丹将于2011年1月8日就南部苏丹是否独立问题进行全民公投,南北双方是尊重公投结果,和平分手,还是像上世纪那样兵戎相见,这也需要我们密切关注。

俄罗斯与欧盟和美国的关系都有所改善。

中美、中欧之间在上半年曾出现了不少摩擦,美国遏制中国的主张一度有所抬头,但到了大选以后的年底,美国方面的调子又有所降温。温家宝访欧访印表明,中欧关系、中印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大国关系的改善表明,全球安全形势总体上是可控的。

但是有一个例外:剑拔弩张的朝鲜半岛的安全形势随时都会急转直下。

一个以为有了核武器就可以在未来的战争中战胜对方。一个虽没有核武器,但认为自己经济实力强大并有美国盟友的军事支持包括核武器支持,有把握在未来的战争中击败对方。美国则调动了3艘航母到小小的朝鲜半岛周围,日本也跟着表态支持韩国。这实在是一场危险的博弈。

在新的一年中,大国之间的安全关系有望改善。

中美在1月两国防长北京会晤和元首华盛顿峰会后,将进入一段时间的稳定。中日在经历了一个阶段的领土纷争后,正寻找调适之道,改善高层间及时沟通与解释的机制,因此也有望较上年稳定。美国与俄罗斯的政治关系也可能更加稳健。考虑到这些因素,新年中全球安全局势有更多积极趋势。

世界范围内存在多种张力,有些还在加深。

新兴发展中大国的群体性快速崛起已对现有国际格局形成一定影响,这已引起既有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的焦虑。地区层面上许多张力还在释放之中,尤其是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由于海上边界争议,半岛局势仍具高危性。

当前世界军备分布严重失衡。

为了维持自己的霸权,美国一国的军费开支几乎等于世界其他国家军费的总额。在这个大背景下,许多国家增加自己的军备,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和防卫能力。

日本就要大力发展军备,甚至有一股势力要废除无核三原则,这是因为日本觊觎中国、俄罗斯和韩国的领土,并希望通过加强日美同盟遏制中国,继续坐大亚洲。印度也有军备竞赛的动机,因为印度希望成为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还有一股势力总是想和中国较劲。印度的国防投入明显超过目前它的防卫需要。朝韩之间,存在着军备竞赛。在西亚和中东,以色列和伊朗之间存在军备竞赛。要降温军备竞赛,维护世界和平,最重要的是世界各国应该共同努力。同时,拥有最多军备的美国应该带头削减军备。

2011年,世界大国之间和地区强国之间急需改善战略沟通,共同维护现有国际秩序中给各国带来公益的部分,并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合作调整现有秩序中的不合理成分。

今年以来,一向平静的亚太地区局势动荡明显增加,我国周边从西到东、从南到北,很多邻国卷入政治、社会风波或经济、金融动荡之中。我国周边地区的国际矛盾和纷争也趋于激化。印巴克什米尔之争、韩日岛屿之争以及泰柬边境之争,都一度出现紧张态势。我国周边遭遇多事之秋,发生如此严重和大面积动荡,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和国际背景。

从周边各国国内情况看,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一些国家政坛矛盾的累积或政府政策失误。

例如韩国动乱起因在于,李明博总统在今年2月上台后,实行过于亲美的政策,解禁并进口有过疯牛病史的美国牛肉,引起韩国民众强烈不满,从而触发韩国20年来最大的一次社会动乱。泰国和蒙古的动乱则是由执政党与反对派矛盾太深而由后者发难引发的。

第二,不少国家经济困难,民众生活水平下降。

周边国家经济一般是外向型,主要靠出口拉动,由于今年全球经济尤其是美欧经济景气低迷,导致其经济和出口下滑,通胀上升,影响居民生活,政府解困乏术,从而激起民众反弹和社会风潮。

第三,全球化引发政治负面效应。

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浪潮兴起,侵蚀到国家行为体的固有主权。很多中小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此产生逆反心理,因而强化了主权和国家利益至上意识。在这种背景下,有关周边国家对主权问题高度敏感,固有的领土争执随之加剧。连同是东盟成员国的泰柬两国也因几平方公里土地问题而争执不下,以致兵戎相向。

从总体看,周边动荡对我国的负面影响有限。其一,周边整体和平、稳定的大势未被打破。周边动荡虽然严重,卷入的国家也很多,但带有暂时与局部性质,基本上都未失控。

其二,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基本上未受干扰。中国奉行"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睦邻、友邻、富邻"的方针,周边国家同中国一样,始终把发展同对方的双边关系作为本国外交政策的重点。无论这些国家形势如何变化,也无论谁上台执政,都高度重视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其三,我国同周边国家经济上相互依存关系进一步加深。今年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周边国家对美欧和其他国家出口增长明显下滑,但它们对华出口普遍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中国对周边国家出口增幅虽有所下降,但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中国同周边国家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切依存的经济关系是推动相互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篇三

摘要:当代大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的认知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矛盾特征:在认知心理上表现出趋同性与独立性共生,在认知过程中表现为稳定性与多变性同在,而在认知状态上则呈现出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的特点。深入研究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特点,对于增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认知特点;大学生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1]。在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在于科学把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特点。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认知心理:趋同性与独立性共生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知往往建立在一定的认知心理基础之上。研究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特点,首先就要研究他们的认知心理。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同时呈现出趋同性和独立性两个特点。

趋同性在心理学上又叫场依存性,是指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依赖于内部或外部参照物的倾向性[2]。认知心理上的趋同性使绝大多数学生在认知形势与政策时潜意识当中愿意向群体看齐,保持在关注热点和主要观点上与群体的一致性。大学生之所以在认知心理上呈现出趋同性的特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于集体生活的影响。大学生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作借鉴,接近二十年的教育大都是服从教师、服从家长,因而会形成严重的从众心理,而这会作为一种心理惰性影响他们在大学时期的认知方式。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学生都是生活在集体之中的。集体生活中同学间的互相影响使学生对形势政策的认知表现出很强的趋同性。大学生认知心理上的趋同性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会促使学生中思想热点的形成。在集体中,由于同学之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互相影响,各种信息的传播在集体中呈现出了迅速、及时、波及面广、影响深刻等特征,容易形成集中的热点。其次,它会使学生的情绪表达趋向一致。大学生集体中的舆论、风气、规范等会潜在地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因而容易形成“共振”,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也易达成一致。所以,当大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与其他同学交流、探讨形势政策时,就容易受其他同学的影响,当他们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与其他同学不一致时,群体中潜在的心理压力便会促使他们改变自身的观点和看法,并尽量与其他同学保持一致。

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认知领域的独立性,从积极方面看主要表现为创造性,从消极方面看,主要表现为叛逆性。一方面,大学生思维活跃,在分析问题时敢于打破常规,想前人之未想,容易形成许多新的观点,一旦加以合理引导,就会转化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强大推动力。另一方面,建构在青春期逆反心理基础之上的叛逆性又使大学生本能地排斥任何理论说教,盲目追求标新立异,容易形成许多过于偏激的观点,从而给形势与政策教育带来一定的困扰和挑战。大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等政治色彩浓厚、理论性很强的教育,习惯于独立地、批判地看待,并依据自己所了解和掌握的形势政策信息,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所掌握的信息并不全面,因而认识本身就带有不自觉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而言,还处于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学生所关注的最新形势与政策信息,往往在课堂上得不到及时有效地介绍;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在课堂上得不到正确合理地解释。因而通过课堂这一渠道得到的信息中任何缺陷,都可能成为他们否定形势与政策正面教育的理由,从而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表现出较强的抵触情绪。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心理上同时呈现出的趋同性和独立性两个看似对立的特征,其实并不矛盾。趋同性表现为大学生群体认知的共性特征,主要是整体观点、兴趣热点和思维方法的趋同;独立性则更多地表现为个体认知特征,这种特征既可能是积极的――创造性,也可能是消极的――叛逆性,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开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综合考虑大学生认知心理上的这两个特点,一方面,通过加大形势与政策宣传教育力度,在全校范围内构建统一的舆论场,引导大学生向主流价值观靠拢。另一方面,在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重点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二、认知过程:稳定性与多变性同在

大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心理认知基础之后,就开始了认知过程。这种认知过程既不是匀速直线上升也不是匀速水平推进的,而是同时呈现出变与不变的矛盾特性,从而推动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认知过程呈现出波浪式推进和螺旋式上升的矛盾运动。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过程中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已经不再满足于在感性层面,大学生已经具备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从而形成了某种程度的理性认识,表现为认识的深刻性。二是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维,但由于思想上还不够成熟,一旦形成关于形势与政策的某种认知,就很难改变,从而表现为某种思维定式,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容易受教条主义的束缚。导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呈现出稳定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一整套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小就向他们灌输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过多年的思维训练,大部分学生都培养了一定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二是宣传思想工作成效显著。我国的新闻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宣传思想工作的一致性使得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也相应地表现出稳定性的特征。三是从大学生自身来看,身心发育渐趋成熟,基本上能够做到全面、联系、发展地看问题,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深入分析形势与政策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这6篇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就是为您整理的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大学生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篇四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辅助方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本文针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存在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方式落后、课堂氛围不活跃、缺少实践等问题,且艺术类学生较个性化,思想难以管控,因此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如何改革,已经成为高校迫切研究的课题。

自1987年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被教育部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他的学科地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授课方式等问题均有了落实和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政治。然而形势与政策经过了30年的发展,在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方面已经具备一定水平,但是多年的教学反馈显示,大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认可度不高,而艺术类学生个性化、自律差的特点,使得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面临严峻考验,笔者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引领者,通过一定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总结了以下的问题以及改进。

1.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却不是很重视,采取应付的态度,课程内容不按照学生特点指导、上课人数过多、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采用原有班级成员上课,且人数不统一,有的班级人数过于偏多不利于学生学习。艺术类学生课程繁重,形势与政策课程基本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时间,学生的课堂出勤率不高,甚至有教师在上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时候在网上随便找一些过期的资料向学生读一读,或者下个视频播放就可以了。

2.课程不被重视。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开设,但是本科之后研究生阶段就不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了。这门课程虽然在本科开设,但是大部分高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是低于必修专业课程。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思修、马哲、毛概等,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年年改进,教材也在更新换代,而形势与政策课程并没有固定的教材,甚至有一些高校在上课时候都不需要教材,有一些高校即使有教材,但是征订的教材发到学生手上之后,这些内容就已经不是最新的国家实事热点问题。

3.课程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室均是由辅导员担任,大部分的高校辅导员并非思政类专业毕业,本身缺乏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且授课教师年轻化,基本都是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教师,加上大多数高校并没针对这部分辅导员进行统一培训授课。由于辅导员是一个任务繁琐的工作状态,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处理学生日常事务,而形势与政策这个课是一个以国家热点、时事性强的课程,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积累和掌握相关内容。随着艺术类招生规模的增大,使得许多高校的辅导员配置没有按照国家规定执行,许多高校达到1∶300的比例,甚至出现一些高校是1∶800的比例,这就使得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更加繁忙,学生大量的生活问题需要辅导员花费时间引导,这就造成部分辅导员备课不充分。

4.课程考核单一。目前很多高校在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都是采用递交论文的形式完成,而学生的课程考核是随堂成绩再加上论文的成绩而定,而论文的成绩一般所占比例很大,很多教师在进行上课的时候基本都不会进行考勤,且艺术类的学生平时专业课程学习较频繁,在对待公共课学习就会较为松散,所以上课到勤率较低。在课程作业方面,学生一般都会在网上进行复制,然后粘贴成为自己的论文,把别人的观点直接引用来用。这种考核形式使得学生在对待课程作业就存在随意性,不利于学生更好掌握最新的国际问题,分析最新政策的积极性。

5.课程教学手段有待加强。目前大多数形势与政策课程以理论课的形式开展,授课形式都是教学为主,一方面上课教师基本都是对着课件念字,而且都是生搬硬造,对着概念一字不漏念出来,没有自己对这个事情的个人见解。另一方面在课程学习当中,缺乏实践活动,本来就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会显得更加枯燥无味,学生会更容易疲劳,课堂效果也不明显,即使在课堂当中想采取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的话,最终因为人数众多或者资金不足而难以实现,导致该课程吸引力不高。

1.明确课程授课方式。应该根据艺术类学生特点对形势与政策内容进行设定,艺术类学生大一对大学生生活不了解,应该在大一期间开启他们关心社会热点、国家大事的萌芽,全面解读我国的安全、经济、政策、文化和社会等问题,大二、大三艺术类学生相对比较适应大学生活了,而且与本班同学之间有所交流,所以这个阶段的年级学生课程可以设置主题小组讨论、辩论赛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学习。另外,可以把形势与政策跟专业课一样的性质,利用大学生白天的时间进行教学,实现小班上课的形式,这样大学生的到课率会有所提高。

2.明确课程长期教育的定位。我们目前都觉得研究生属于思想境界比较高的阶段,没必要对他们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指导。实际上,他们研究生阶段只要没走出社会,还是要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的,让他们更加了解社会动态、国家热点。研究生都是经过再次淘汰从而继续进行学习,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是学习中的佼佼者,但是不一定代表就是思想觉悟教高的学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这些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因为在研究生阶段很有必要继续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另外,形势与政策应该尽快修订专门的教材,这样课程才会被学生引以重视。

3.精细任课教师队伍。完善的教师队伍是确保课程质量的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除了辅导员之外,应该结合思政类的教师队伍,共同探讨研究形势与政策的授课方式,通过传帮带的作用建设好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在精细任课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原有辅导员教师的基础上,对于新任教师要进行以旧带新的方式带动,等到实习结束才可安排新任教师进行授课;二是鼓励辅导员教师们多走出去学习跟参加比赛,以赛代练,在参与当中跟其他省份优秀教师交流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三是建立教研室备课小组,通过组长带动组员的作用,在每个学期开学初以及开学末进行教学体会交流活动,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经验;四是邀请校外相关研究专家进校开专题报告以及讲座。

4.建立健全的考试考核制度。避免单一的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实践结合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而不是单纯的课堂加论文的形式。应该把考核贯彻在不同形式的考试考核当中,学生的上课考勤、课堂回答问题、上课讨论积极性、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结合考核。同时,这门课程应该是一个全校性各部门相结合的一个课程,教务处负责提供足够的上课教室;学工部可以邀请相关专家进校进行讲座报告;宣传部可以利用网络宣传和发布相关最新国家热点、时事政治。

5.结合新媒体创新教学模式。单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艺术类大学生的需要,在这个科技发展快速的年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必然的教学手段,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汇报,通过ppt、视频来结合某个主题进行课题汇报;另外利用新媒体的方式,通过目前比较热门的app软件,如易班、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采取线上讨论或者线上问答的形式开展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另外可以通过艺术类学生喜爱拍摄的兴趣设定某一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举办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来吸引艺术类大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内容的了解。

[1]张甜甜。试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j].高等教育,2016.

[2]崔大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探析[j].现代交际,2016.

[3]郑勇妮。探析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j].科技教育,2016.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篇五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房价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浪随波而起,扶摇直上。当前国内的高房价与收入差距的拉大密切相关,其实,住房本身是社会大众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具有公共品的特性,从而不能简单地放任市场机制来加以配置。在此,我们只知道大部分人买不起房子,但我们更需要的是了解房价增高的原因和本质所在,配合国家的相应有效策略的实施,这样才能确保民生的稳定,才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关键字:高房价,原因,本质,有效策略

近年来,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政府一直在想方设法地稳定房价,但效果甚微。房价的急速上涨已经成为笼罩在社会大众心头的巨大阴影,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怎样认识它?让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

一、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般来说,在房价非理性狂飙过程中,支持房价走高的有两种力量:一是居民的自住性需求,二是富人的投机需求。由于在住房的供给受到制约的情况下,有关住房紧张之类虚假信息比较容易误导人们的房价预期,从而人为地引起房价的不正常上涨,这是近来年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现状【1】。但是,当房价上涨预期破除之后,在房价下跌过程中阻碍房价下跌的“抗跌”力量却只有一个:居民的自住性需求;这就是房地产中的所谓“不对称原理”:富人的投机行为产生房价的峰值,而穷人的购买力产生房价的“抗跌值”。显然,居民的自主性需求主要与其未来可支配收入变化有关,在一个收入不断拉大的社会里,理论上房价是应该很低的,或者说,当前国内的房价应该会迅速下降;但是迄今国内房价还没有形成快速下降的局面呢?这里从两方面加以剖析。

一方面,就住房的真实需求而言。任何商品的价格上涨都跟供求有关,而房地产中土地的有限性制约了住房的供给,因而房价上涨的直接原因在于其巨大需求,这是住房市场面临的真实需求。而这里就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为何有如此大的住房需求,这就涉及到资金的来源问题。二是住房需求为何集中在这段时期,这就涉及到前端时期住房制度改革中的缺陷问题。

另一方面,就住房的需求结构而言。当前的房价剧涨并不是全面性的,而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这是就住房需求的结构性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其实,房屋本身存在明显的外部性,人们不仅关心自己家庭的外观,也会关心整个街区的观瞻,关心整个地区的地理人文;因此,如果整个地域的环境和设施很差,那么,人们对它的需求也会下降。显然,当前住房需求的结构性问题根源就在于,中国小城市或农郊地区的住居环境、交通设施与大中城市相差太远了【2】。正因如此,在城市土地资源如此稀缺的情况下,只要收入分配问题得不到解决,城乡之间就会呈现出反差极大的二元结构,城市住房也就必然会不断上涨,从而也就永远不可能实现“住者有其房”。

二、认识房价问题的本质

当前,住房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大众最关心的问题,关键在于对住房问题的本质缺乏了解,住房问题被过度市场化。

一方面,就市场机制对住房的扭曲而言,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资源可以获得最有效的利用。但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的效用是不同的,出价高的人仅仅是那些具有高度需求的人,而不是意味着它能够使同样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利益。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可它为不同的人所占有往往会导向不同的用途,如贫穷者将希望盖经济适用房,而富裕者则想着盖豪宅、建车库或围花园。显然,尽管作为基本生活品的住房主要是弱势者的需求,但一旦土地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这种需求就难以得到满足。纯粹市场行为绝对不会为扩大社会效用而产生,而是生产更具收益的产品。正是由于土地资源分配的极端不平衡,国内一些房地产大鳄才会公开宣扬他们只盖豪宅,因为只有富裕者才能买得起房。

另一方面,就对住房属性的认知而言,尽管住房因具有争夺性和排他性而往往被视为私人物品,从而经济学家大多强调应该由市场机制来调节,但实际上,这种商品并不是可以完全经由市场交易的,相反,它具有非常强的公共品特性【3】。究其原因在于,人们的应得权利应该与社会的财富增长同向乃至同比例发展,而就当前而言,免于匮乏和保障安全已经逐渐包含在基本人权的范畴之内,因此,就像人的生存权等权利一样,获得住房本身已经越来越成为人类的基本权利。

就当前而言,普通社会大众的住房权利如果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则不仅会影响个人生活,更会影响社会稳定。所以说,“住房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国家应尽快出台有效的政策来调控房价,保障普通社会大众的住房权利是当务之急。

三、解决当前房价问题的策略

目前来看,国家治理房地产的决心已经越来越坚定。如果不被坚决镇压下去,中国很可能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而一旦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党和国家的管理能力就会受到严重质疑,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就会受到严重破坏。这是党和政府一定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实际上看到的是,国家正在紧紧盯着cpi来调节对于房地产的政策。

首先,国家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抑制房地产商对暴利的一味且不顾一切的追求,同时要严防那些投机炒房的人,严禁哄抬房价的现象出现。而且消除目前的富人买房不断,普通百姓一房难求的两极分化趋势才能够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

其次,已推出的廉租房应该是国家为满足普遍群众基本住房需求提出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政策啊,并且当国家已经将土地大量地转为廉租房的时候,意味着,国家对房地产商们采取了釜底抽薪的策略:不给房地产商们大量提供土地,房地产商们就不得不将手中的房产赶快卖出去以换得现金维持运转,而这将让房产大量涌到市场上来,而使房价自动下降。这就是廉租房的杀手锏作用【4】。表面上看是解决人们居住问题,实质上是断了房地厂商们的土地资源供给。随后国家肯定会要求地方政府根据房地产商们拥护国家政策的实际行动来分类指导土地资源的供给。这就是政策和经济的双重作用。特别是“地方政府分类指导”这一条,让房地产商们“从了”国家政策是肯定发生的情形。

中国地方虽大,可人太多,可利用资源太少,单靠国家的政策来严格控制房价我认为不太现实。我们这些购房者,无论是有钱人还是普通百姓,从自身上首先一定要端正购房心态,不要一味地追求奢华或想着靠炒房来赚钱,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离不开稳定的民生,而民生不是靠条令的条条框框来稳定的,而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互帮互助,互相着想。如果我们能做到这点,再配合国家有效政策的实施,相信不久我们的生活质量一定会普遍提高,“住者有其房”这一理想也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15篇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汇总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的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大学生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篇六

按照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监督责任的要求,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根据新要求进一步细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项目,制定了《石河子地方税务局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分解和反腐倡廉工作任务分工》、《石河子地方税务局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方案》、《石河子地方税务局机关各部门贯彻落实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分工方案》、《石河子地税局党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和《石河子地税局纪检组监督责任清单》。两级党组、纪检监察部门及职能部门对承担的责任进行签字背书,拟定清单分任务,把“笼统的责任”变成“明确的清单”落实到班子成员、落实到各部门,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分头抓、责任科室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各项任务指标及制度,形成了“两级”党组成员书面报告责任落实制度,对“两级”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对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各基层局纪检组长(纪检员)年终考核实行备案制。

(二)注重严明组织纪律

党组以“两权”监督为重点,重点强化“三重一大”监督制约和“两个责任”的有效落实,党组成员深入学习《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严格遵守“八项规定”,落实“四个不直接分管”。

一是关注重大事项,充分体现民主。对关系全局性的重要决策,在党组会前广征民意。设置公告栏,定期对“三公经费”等群众关注的热点事项进行公告,如机关车辆单车用油、维修、机关差旅费情况、机关公务接待,职工食堂开支,本局资产购置、处置、调拨、捐赠情况,自觉接受干部职工监督。凡重要采购,均组织人力询价,并选派群众代表全程参与监督投标。在纳税服务方面重点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工作规范、办事纪律、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监督渠道等。建立健全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推进执法投诉和执法结果公开,增强执法透明度。

二是坚守人事纪律,选拔任用干部。严格依据《自治区地税系统人事教育工作流程》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把好决策关,使优秀正直、才能出众的干部得到任用。今年5月,公开选拔任用了13名科级干部,并对所提拔任用干部开展了任前集体廉政谈话和廉政知识测试,群众反映良好。

三是严格考核检查,保障落实到位。构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体系,在绩效考核中加大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权重,运用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定期对基层局、机关科室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开展检查考核,促进责任落实。实行“每月局例会”制度,并对重点工作实行“重点工作项目责任清单、重点工作项目完成回复清单”制度,强化对各项工作的落实及执行力的监督考核,及时督导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力求务实高效。同时,结合区局落实责任清单要求,党组各成员制订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方案,局党组以半年为时间段,加强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查,党组书记同步对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了审议并逐一作出了评价。

(三)监督责任有效落实

在石河子地税局党组统一领导下,纪检组明确职能定位,集中精力履行执纪监督职责,做到五个同步:即执法督查、内部审计专项检查、人事任免、招录、绩效考核、执法监察同步进行,使纪检监察与之同步运转。

一是促监督。与执法督查同步,集中整顿房地产评估中介机构评估交易价格不实的行为,有效遏制二手房交易中的税款流失现象。并结合此次检查情况向各征管局发放了执法监察建议书。加强对税务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在《北疆晨报》等媒体和我局网站、官方微博开设专栏,与人教科共同开展了今年3名公务员录用后的证审工作。

二是强监察。紧扣重大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监督工作,“中秋”、“十一”节前夕组织基层局进行了公车使用、封存情况的互查互访。先后2次与市局办公室、征管科共同开展了作风纪律明察暗访,未发现有违纪行为。协助师市纪委监察局对市区内公款消费、公款吃喝等“四风”问题进行了2次明察暗访。同时,为有效发挥监督职责,纪检组把监督重点放在“问题”上,探索和稽查局开展“一案双查”,制定了实施方案,切实把监督的效果体现在“问责”上,对在执法监察中发现的相关线索已通过税政法规科移交稽查局查办。结合今年8月1日起执行的《自治区地税系统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规程》对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办公室分送的6户案件情况说明进行了书面审理。

三是抓重点。严格执行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禁令,认真开展了领导干部及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税务干部违规收受“红包”及购物卡、党员干部参赌涉赌等问题的专项整治清理检查。对本系统办公用房清理腾退、领导干部婚丧嫁娶情况进行了统计上报,无违规问题发生。

(一)拓展教育途径,抓好日常廉政教育

坚持把廉洁从政教育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党组中心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首先,年内充分结合系统教育培训搭建网络学习的平台,引导干部学廉懂廉。结合石河子地方税务局教育培训计划拟定了本年度党风廉政教育专项培训计划,逢培必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年内系统开展廉政谈话46人次,廉政提醒谈话2人次。其次,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观看《四害之风》、《狠刹浪费之风》、《蜕变》等警示教育片。在党风教育月活动中,以“守纪律讲规矩,践行三严三实,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干部”为主题。纪检组长授课。再次,以“做文明、廉洁、有礼的石河子人”为主题,采取演讲、税收政策宣传到5个社区活动形式,让廉政价值理念深入人心。最后,以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为抓手,以整改自治区地方税务局明查暗访组查出的问题为中心,通过外聘行风监督员加大对石河子地税系统各窗口单位明察暗访力度,执行绩效问责处理、整改落实。

(二)加强廉政宣传,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加强廉政信息宣传报送力度,对各基层局报送信息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并在年初工作中对向“新疆地税廉政之窗”投稿工作做出明确要求。继续推行两级领导班子成员上廉政课制度,石河子地方税务局党组班子成员分别结合“三严三实”教育活动讲党课,同时购买相关书籍进行中心组学习。以局工会、妇联、协会等群众团体为桥梁,开展了读书养廉、以德育廉、典型引廉、丹青写廉等群众性廉政文化活动,提升干部职工的“正能量”,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今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税局开辟建成了“税务廉政文化长廊”。该长廊长10米,由前言、文化篇、关怀篇、警句篇、宣传篇、预防篇等六个方面内容组成,创造出良好的廉政宣传氛围。

(三)强化检查问责,提高自律意识

定期开展廉政谈话,对重点岗位、重点科室、基层局负责人和纪检组长约谈提醒,今年安排四个基层局的党组书记、纪检组长,就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情况,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要求,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情况,向市局党组进行了报告。通过定期报告、专题报告等形式,双向传导压力,强化两级党组、纪检组对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的担当意识。编制了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约谈(谈话)记录表、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调研记录表,规范了系统内约谈、谈话及调研记录、反馈方式。

(一)对照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做好风险点排查工作

按照“查找风险在前、教育提醒在前、建章立制在前、监督约束在前”的思路,石河子地方税务局从绩效考核指标、征管工作流程、征管质量评价入手,以绩效考核促内控,以内控防风险。坚持廉政风险点季度排查制度,根据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对各种预警事项实行动态监控,及时提醒,重点情况要做出说明,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和工作流程。今年以来,全系统发现风险疑点35次,经查均为非廉政风险点,属税收执法差错,已进行相应责任追究。

(二)开展税收执法廉政风险再排查再评估再防控工作

结合《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在全区地税系统开展税收执法廉政风险再排查再评估再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成立工作小组,拟定工作方案,明确排查任务,建立风险台账,全面排查税收执法风险,对发现的问题,健全防范机制及时防范整改。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石河子地方税务局纪检组认真落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工作要求,纪检组监察室把主要精力放在监督执纪问责上,将工作重心向办案工作倾斜。通过以会代训,对加强执纪监督、案件查办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方法进行了辅导。加强对基层的业务指导,通过到基层调研,发现在开展执纪监督工作方面不规范、不到位的现象,及时予以指出和纠正。今年,举办了1期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邀请了直属机关党工委和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的教授及本局师资,结合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形势和任务进行授课。纪检组派出3名人员参加了师市纪委、区局、税务总局举办的专项培训,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通过今年前期的努力,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薄弱环节:一是“一案双查”工作有待进一步探索,以谋求新的途径加强查办案件力度;二是廉政宣传教育有待推陈出新,让廉政教育更符合时代特点,提高广大干部的遵纪守法意识。

20-年,我们将认真落实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安排部署,继续抓好两个责任的落实,围绕执纪、监督、问责主业,进一步在工作落实上下功夫,锐意进去,务求实效。

(一)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就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出部署。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一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全会关于当前形势的分析判断,规划建议提出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关于发展理念的重要论述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二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要按照五中全会要求,认清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责任,找准职能定位,围绕“三清”目标,全面加强纪律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依纪依规开展纪律审查,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三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要聚焦中心任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全面履行好职责,确保政令畅通。四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要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把学习全会精神与宣传贯彻修订后的《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结合起来,带头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内部监督执纪,坚持“高线”,坚守“底线”,做到打铁自身硬、正人先正己。

(二)狠抓“两个责任”落实

进一步细化拟定责任清单,强化党组、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主体责任,履行“一岗两责”,强化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责任,加强对责任落实的监督、检查、督导和问责。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全局重点工作,突出党组主体责任、深化纪检组监督责任。一是主动作为。进一步增强全面履行职责和任务的自觉性,加强对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主动担当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二是紧扣中心。紧紧围绕局党组中心工作,以规范基层执法权力运行为重点,充分发挥“保护、惩处、教育、监督”的职能作用,在服务石河子地税事业发展中充分彰显纪检监察部门的不懈担当。

(三)推进内控机制信息化建设

结合推行金税三期工程和征管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把风险防控逐步拓展到执法环节各个领域,同时在财务管理、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查找风险点,打造覆盖税收工作各方位的“立体防护网”。

(四)聚焦主业加强“两权”监督

铁腕重拳,严查违纪案件。进一步围绕“常教育防发案、常提醒少发案、办小案控大案”的要求,切实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一是严肃查办案件。加大对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案件的查处,加大案件互审互查力度,严肃查办党员干部违反政治纪律、失职渎职案件。二是畅通办案渠道。畅通和规范涉贪涉腐案件举报渠道,定期做好案件信息和线索的分析研判,千方百计查线索,不遗余力抓案件。加强典型案件的剖析,利用身边的、税务系统内的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起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案件查办的政治、社会和法纪效果。三是抓实纪检信访。加强和改进信访举报工作,充分发挥义务监督员的独特优势,优化信访举报承办、转办、呈报、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提升信访举报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五)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强化宣传教育

进一步强化廉政宣教工作力度,以深化“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契机,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把“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作为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作为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纪检监察干部。一是把握重点。抓好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教育,把教育贯穿于对干部的培养、选择、管理、奖惩等各个环节,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两个务必”,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二是抓实载体。积极开展廉政教育进机关、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的“五进”活动,依托自治区地方税务局、本局网站、宣传栏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载体,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积极开展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政策法规、党纪条规、正反典型等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弘扬正气,激浊扬清,增强廉政宣教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廉政文化载体,推动廉政教育的基地化、网络化和经常化。

(六)构建责任体系,有效预防腐败

明确石河子地方税务党组“一把手”既是税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又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形成市局、基层局(部门)和基层科所负责人“三级互动”的责任体系。一是细化责任分解。要进一步量化责任目标,明确分解责任,实行分级负责;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反腐倡廉工作与税收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二是注重跟踪问效。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安排,并完善配套规定和相关制度,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动态管理登记,使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先评优和业绩考核挂钩,同时健全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履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和廉洁自律的情况自查制度,增强责任制的约束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保证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到实处。三是坚持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问题,促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抓好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人员的廉政谈话教育,加强对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注重发挥特邀监察员和监督电话等社会监督作用,积极参加行风评议,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净化基层风气、优化税收发展环境。

(七)创新体制,激发队伍活力

进一步按照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着力提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水平,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纪检监察干部形象。一是转职能,突出主业主责。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三大主业,清理规范纪检监察部门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把不该管的交还给主责部门,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集中精力抓好主业。二是转方式,提高工作效能。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在税收工作中发现的各种突出问题,督促部门单位进行制度纠偏,堵塞漏洞。改进查办案件方式、执纪监督形式和监督检查力度,注重从执法监察、税务稽查和内部审计中发现案源和基层问题隐患。重点落实税务稽查案件内部违纪线索处理办法,主动查找案源线索,开展问廉问效,立足抓早抓小,注重快查快结,强化“再监督、再检查”职能。三是转作风,树立良好形象。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增强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推进纪检监察业务公开。加强能力建设,开展教育培训,加强基础工作,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工作实,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不负众望、不辱使命,以优良作风彰显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篇七

“三农”作为一个概念是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中。

中国有9亿农民,占中国人口的9/13。所以说,“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正文】

一、农业问题

第一、关于增加农业投入。

增加农业投入这个政策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有效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值得重新讨论。这个政策安排的出发点,仍然是把当前复杂的农村体制矛盾问题看作是农业生产问题。从80年代后期以来在农村政策的思路问题上,对所谓加强“农业投入”就长期存在不同意见。因为,在小农经济条件下这个政策瞄准的目标并不是合适的。并且,客观上导致从90年代以来,农业的成本每年上涨10%,农业主产品生产的真实成本、亦即“地板价格”,长期在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天花板价格”上运行。

第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从目前情况看,有很多地方包括农业部科技司都说农业增加值中科技进步的贡献超过40%,也就是说农业增产主要是科技投入的结果。人们都认为这是值得高度肯定的。但另一方面,农业人均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收入并不同步增加,科技投入与农业产出的关系似乎并不对应为正值。我们知道科技投入也意味着服务成本,最近三年的服务成本每年上涨超过9%。所以,近几年农民收入下降,一定程度上和服务成本上涨有直接关系。

二、农村的真问题在哪里?

味着农民破产。所以,最近才有各种反映,无论是社会学界的陆学义老先生、还是湖北的镇党委书记,都指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从经济学角度看,危险就在于农业投入产出多年为负值。所以我从1998年就发表文章说农业到了不可维持、农村经济到了不可持续的地步。而我们现在的某些政策似乎在加剧这种不可维持的问题。

从现行政策比较看,9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收入连续出现4年的增长速度下降,所对应采取的政策,几乎与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出现黄金增长并且拉动国民经济增长那段政策如出一辙,政策手段真的是一样的,唯独结果相反。

1979—1982年,国家出台了连续调整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农业主产品价格调整幅度上涨了49%,同期大规模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接着落实15年不变。这两项政策在90年代中期重演,从1994—1996年,也是连续3年农业基本产品价格上调105%,比上次增加了一倍;同期我们大规模落实30年不变的家庭承包责任制。那次价格调整和体制调整双管齐下,造成了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这次双管齐下造成的结果如何?我怎么想慎重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描绘这种现象。总之,同样的政策手段在不同的时代使用,效果的差别是比较明显的。

三、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一、城镇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最关键就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

徐宏源还指出,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治标也很重要,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治本。国民待遇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都截然不同,一个农村居民无论是刚出生还是年过百岁都得交纳税费。另外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也有待完善。

二、减税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的农业税、特产税加在一起大约400亿元,而我国一年有1万亿元左右的税收,完全可以免掉几百亿的农业税。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以后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厉以宁还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

三、政府措施

国务院朱镕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另外,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的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认为,解决三农问题,不应该让大量的农民进城,而应该将农产品加工厂放到农村去,让农产品附加值留在农村,要让农村有更多的力量来解决教育和福利的问题。他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当仍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特色中寻求答案。虽然汉代农业已是遥远的过去,古为今用,汉代农业发展的各项特征,仍可为今人之借鉴。第一,公私单位应该为农业提供现代的科技,使农业生产得生物科技之赐,致力发展有价值的经济作物。第二,费孝通先生当年提出的乡土重建的方案,在于农业为工业配套。近年来,大陆农村也不断尝试建立农村工业,然而绩效未彰。第三,公私有企业及学术单位,均须不断提供市场资讯作为农民决策的依据,应使农民不致有“赚一次,亏三年”的痛苦。第四,国家必须注意建设农村交通设施及建立供销网络,使农产品迅速进入市场。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近些年,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农村会越来越好,农民生活也会更加幸福,中国也会由农业大国转变成农业强国。

四、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

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保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任何时候,中国人民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人必须养活自己。“三农”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

其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如果没有农民对社会稳定的大力支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最后,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目标。对照这个目标,最大的差距在农村;实现这个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参考文献】

《农业社会学》朱启臻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我向说实话》李昌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冯海发著新华出版社,2006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与途径》叶堂林著新华出版社,2006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篇八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造价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控制成本意识的提高以及国际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的引用,国家相关部门及建设单位不再仅仅满足于工程竣工后的决算审计,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重心也逐步由事后的静态控制向事中、事前的动态的控制转移,国家相关部门及建设单位由于人员、能力、专业等多方面不足因素,本身无法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的投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的造价咨询机构推出的新型的工程项目审计方式:跟踪审计受到了建设单位及国家相关部门的普遍欢迎。

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自身通过招投标或其他合法方式确定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对工程投资和效益从项目决策开始到项目竣工决算及项目后评价阶段进行的全过程的动态的跟踪,造价咨询单位通过提供合理化建议、造价专业咨询、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数据审核等方法,实施过程中控制工程项目建设及运营成本,节约资金,节省工程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应该说,跟踪审计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也确实受到了建设单位的欢迎,总之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必要的。

从跟踪审计实践效果看,跟踪审计在监督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防止损失浪费、促进国家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审计部门的“免疫功能”,实现了审计理念的改变和审计模式的转变,不仅完善了传统的审计方式,而且推进政府完善制度、改进机制,有效发挥了审计部门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1当前在建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但近年来,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虽然也安排了部分在建项目的跟踪审计,但由于受到审计力量约束、国家制度建设、新事物的摸索等原因,全过程、全方位的实施并未真正有效形成,已经开展的建设项目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跟踪审计咨询单位的选择到跟踪审工作的结束各阶段均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1咨询专业不对,造成被动浪费和开展跟踪审计工作的被动

某重点水利枢纽建设项目,招标时未规定专业的要求,结果中标单位虽然为当地一家比较大的咨询机构,但由于跟踪审计人员非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而且没有专业的水利造价工程师,在日常跟踪审计工作造成被动。因为水利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日常工程建设中一些工程设计变更的合理性、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索赔等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具有相关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造价工作者的参与,才能解决。工程开工,问题马上就来了,业主提供的施工条件比较招标时承诺的有很大的变化,施工单位上报的很多施工方案与投标时也大相径庭,并且牵涉到费用补偿问题,跟踪审计单位一下摸不着头脑,也不能及时拿出审计意见,经过协商,最后建设单位只有更换了跟踪审计单位,另招了一家水利专业咨询机构,造成工作的被动,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1.2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清,盲目追求低价

由于建设单位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清,在跟踪审计招标中,招标标书的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规定内容含糊,没有规定跟踪审计的具体内容。而中介机构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承诺跟踪审计的工作范围、内容和报价,不同的工作内容,报价当然不一样。而建设单位根本不重视中介机构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仅仅关注的是审计收费标准,实际上是将收费标准的高低作为选择跟踪审计机构的主要标准,而忽视了跟踪审计范围、内容、审计人员素质等详细明确的约定,面对上述现状,中介机构为了生存,不是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力气,而是通过低价竞标来承揽业务,形成不正常的价格战,长期以往,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且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即使发现中标的跟踪审计单位提供的服务内容过于单调而向中介机构要求更为完善的服务时,却又找不到合理的合同依据,这会让建设单位形成跟踪审计可有可无的结论,最后对跟踪审计的发展非常不利。

1.3跟踪变成摆设,违法谋私“幌子”

在跟踪实施过程中,部分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个别代表出于自身私利考虑,不想让跟踪审计单位参与过多,导致跟踪审计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成了摆设。例如在采购大宗甲供材料时,原合同规定跟踪审计机构应该全过程跟踪,并且参与制定采购方案、采购招标、采购合同条款的拟订等等。但很多情况下,建设单位代表为了捞取好处,根本不让跟踪审计参与,在采购结束时,无原则的中介机构怕以后被建设单位穿小鞋,只能签字走走形式。而跟踪审计反而成了掩盖建设单位一些代表的违法工具。

1.4行业规定不明,跟踪审计人员不专

国家审计部门没有及时出台关于跟踪审计的行业标准或规定,未对跟踪审计进行恰当定性,对跟踪审计单位服务的范围、内容方式、权责、收费标准等均无明确规定,尤其是当中介机构不能恰当的执行跟踪审计时的责任认定及处理未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不同的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有不同的概念和理解,而且即使中介机构有责任,也很难通过国家规定来处理,最终使中介机构的责、权、利不对等,使跟踪审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中介机构也不注重跟踪审计方面的专项研究,接到委托后,就直接派人,没有很好考虑委派人员是否能够胜任,虽然委派的审计人员具有相应的职称和职业资格,却力不从心或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思路、方法存在偏差,使跟踪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

1.5注重节省投资,忽视投资效益

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不清,中介机构从事跟踪审计的人员良莠不齐,大量的跟踪审计人员都非常熟悉事后的结算审计,但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却是不系统、不完善甚至片面的。没有认识到不但要考虑钱花得少,还要看钱花得好、花得明智,尽可能少花钱多办事,以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时要通过比较投入资源与产出效益进行评定,及通过比较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促进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1.6工作权责不清,存在越俎代庖现象

在如何搞好跟踪审计上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跟踪审计人员的工作权责不清,例如:中介机构没有认识到在进行跟踪审计时,审计人员控制投资的方式是提供咨询和建议,向建设单位说明不同施工工艺或不采取审计人员建议所带来的后果及对工程投资的影响,最终决策权还在于建设单位。有的建设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咨询与决策的关系,不愿意承担风险,指望将所有的工作都委托给跟踪审计人员,这其实是一种逃避决策的行为。在跟踪审计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摆好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往往越俎代庖,反而带来负面效果。

1.7加强监督协调,控制违约风险

有些国家重点项目的跟踪项目是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的,主管部门将跟踪审计任务委托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去做,缺少对其的监督和协调。除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外,还需要控制委托风险和违约风险,最大风险在于审计人员有可能会因长期与建设、监理、施工单位长期接触而弱化监督职能,甚至可能会出现合伙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2跟踪审计问题对策研究

为了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的作用,根据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问题,建议采用以下一些解决办法:

2.1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跟踪审计标准

行业管理部门及时出台关于跟踪审计的规定,对跟踪审计进行恰当定性,对跟踪审计单位服务的范围、内容方式、权责、收费标准等,尤其是当中介机构不能恰当的执行跟踪审计时的责任认定及处理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中介机构及其人员对跟踪审计有清晰、统一的认识,只要中介机构犯了错误,就能通过国家规定来界定中介机构的责任,最终使中介机构的责、权、利对等,使中介机构下大力气去抓跟踪审计的服务和质量,使跟踪审计发挥应有的作用。跟踪审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应该划分不同阶段,中介机构在不同阶段应该发挥不同的作用。

2.2研究跟踪审计经验

中介机构加大对跟踪审计的研究,总结出一套跟踪审计的经验和路子,同时加大对中跟踪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减少失误,促进跟踪审计业务的良好发展。

2.3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素质

行业管理部门要组织跟踪审计方面的研讨班、培训班及其他形式的培训,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素质,提高全社会对跟踪审计的正确认识,促进跟踪审计的发展。

2.4建设跟踪审计单位中介机构

建设单位在选择跟踪审计中介机构时,要规范招标程序。对将要委托的跟踪审计工作的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然后在工作内容一致的前提下,再来比较各中介机构的收费额,对工作内容和收费进行合理的比较。有时,即使有些比较好的中介机构,虽然收费高一些,因为跟踪审计是一项服务,服务的好坏是很难评价的,而审计收费和带来的效益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建设单位在选择恰当的中介机构时,最好去考察一下类似工程以前或目前的客户,听听他们的评价,了解一下中介机构以前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效果,这样效果可能要比简单比较资质和收费效果要好的多。

3结束语

随着社会中介机构体制日趋成熟,随着国家法规的健全,随着社会各界对跟踪审计的重视和加强,跟踪审计必将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这种良好作用的发挥也定会促进国家投资的节省和工程投资效益的提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面这6篇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分析论文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论文就是为您整理的当前经济形势分析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篇九

这次,我有幸参加乡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集中培训。这次培训让我觉得充实而愉快。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使我受益匪浅。

在学习期间,我认真履行培训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积极主动的做了很多相关的工作,如学习教育理论、做随堂笔记、听专家课、答疑、攥写教学反思、参与论坛、案例大赛、阅读简报等等。随着课程深入研究,让我重新审视我的学生和我的育人理念:教师真诚的爱更会影响、感染、爱护每一个学生,这份爱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力,让干涸的心灵不再缺少雨露,让阴霾的日子不再缺少阳光。学习期间,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一名现代的好老师,尤其是当前课改下的好老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培训期间,我参与了五个模块的学习,每个模块里都有专家教育科研理论方面的讲座,他们精辟的论述、睿智的观点、缜密的思维、幽默诙谐的语言,无不透露出大家风范。还有优秀教师的课例,让我更直观的学习到站在第一线教师应有的面貌和方法,使我从观念上、理论知识水平上和教学方法与技巧上都有了新的认识与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质的进步。

我非常珍惜这一次的培训机会,也感谢领导给我们偏远教师提供了一次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们坐在家里就可以学到各位教授和名师最新的教育理念。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自己欠缺的知识,这其中有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还有师生间沟通的技能技巧等,同时非常感谢各位教授、各位老师辛勤的付出,正是有了你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的提高。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结合实际,运用这几天学习中学到的宝贵知识,尽量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使我校的语文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学习中,也结识了很多专业上的伙伴,我们也进行了很多沟通交流。我庆幸自己拥有这次机会,我也很好地把握了这次机会,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总之,这次培训对于我将有很大的帮助,有付出才有回报,有工作才有快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钻研、努力学习、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忘我工作,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即使将来有风有雨,我也将披荆斩棘,踏歌前行。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篇十

摘要:从我国人口和经济的角度出发,根据我国人口增长模型来证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阐述计划生育政策的衍变过程。在此基础针对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占世界人口比重逐渐下降及人口转变乘数变小三方面对计划生育政策取得成果进行评估。正如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事情没有十全十美一样,政策随经济、历史、政治的不断革新与变化,当计划生育政策得到较大成就时,同时引发一系列问题。因我国城乡之间各方面的差距。城市人口增长率大大低于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这种现象造成国家人口发展的逆淘汰倾向。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住出生率迅增的状况,近几年,一胎化政策推行的今天,老龄化问题越演越热。与此同时,出生婴儿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也成为当前特别重要的问题。对此,国家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本文针对一胎化所带来的问题和新政策实施带来的利弊做出以下思考。

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一胎化;性别比例失调;单独二胎

引言: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两者早已被人们争论很久,有不同看法的学者们和专家们对自己的理论提出许多人口政策。19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坎南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出达到产业收益最大化所需要的人口数量为适度人口。它从产业收益出发,提出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只有适度数量才是最好的;与之对应的是适度的人口控制论。我国7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初衷就是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在30多年计划生育斗争中,中国人口增长迅速的势头终于得到有效遏制,即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又使经济、人民生活水平、人口素质得以提高。与此同时,人们今天的人口形势也发生了重大转变。生育率较低所带来的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短缺、男女性别失衡等问题,现家庭养老及抵御风险能力随之降低。现针对已发生变化的人口形势,为促进人口持续发展,需制定符合国情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其作出完善和调整。综合多方面的思考,我国推行二胎政策,和一胎化政策对比,“单独二孩”政策更加平稳、渐进、可控。

一、一胎化政策的所带来的问题

(一)人口素质“逆淘汰”

高尔顿最早提出的人口素质“逆淘汰”,言简意赅的说就是社会对人口的逆向选择,指低素质人口挤压高素质人口这种有悖于优胜劣汰的现象1。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口学界对我国人口素质逆淘汰问题提出很多质疑。我国人口素质的逆淘汰问题是否是城乡之间生育率的差别导致的呢?我国一胎化政策导致城乡之间的生育率差距较大,造成城市人口比重越来越小,同时造成我国人口素质的逆淘汰。那么,如何阻止这种人口素质“逆淘汰”的现象呢?其实,人口素质“逆淘汰”的原因和城乡之间生育率的差距有很大关系,所以,唯有缩小城乡之间生育率的差距才可以从根本上遏制人口逆淘汰的这种倾向。从提高城镇人口生育率或降低农村人口生育率两方面来考虑。

(二)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大一直都是国家的一个大难题。怎样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即将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老龄化导致人口抚养比的变化、政府和个人家庭负担加重、社会劳动力缺失等问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的中国,国库资金不足,高额养老金和医疗费国家承受不了。农村养老主要是依靠家庭养老。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了“四二二”、“四二一”等倒金字塔家庭模式,首先,赡养老人给并不富裕的农民带来沉重负担,也是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次,老龄、高龄人口的增多必然分担部分劳动力,导致急需劳动力的中国带来劳动力资源的匮乏。再次,老年人口的增加会对产业结构、文化冲突、社会发展等方面带来影响。最终造成大量潜在问题凸显出来。

二、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根因是中国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滞留,中国传统生育文化至今还存在着男尊女卑等意识。除此之外,家族香火的延续,也导致农村家庭优先择男的现实。导致男女性别比失调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的一胎化政策。在一对夫妇只允许要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外加中国传统观念滞留,多数家庭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男孩。生物学因素是导致现今性别比例失调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人口拐卖等。婚姻的稳定收到一定威胁。首先,性别挤压。男性过多无婚配对象现象严重,光棍汉的社会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严酷事实。其次,家庭的不稳定。家庭的不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不稳定。

(1)、单独二胎政策的利:

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的利,从大的方面来说重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可以有效控制男女比例失衡现象。在还滞留重男轻女传统思想上再加“选择性生育”的形势下,导致现今社会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在“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下可以大大减少这个问题的持续发生。

另一当面是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一胎化政策引发“独生子女下一代夫妇最多可能赡养12位老人”的社会现象,同时给国家的经济也带来较大的难题。生育率的降低带来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这是必然的,对社会保障体制的财务可持续性产生直接冲击。2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可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并大大减少未来的社会风险。

(2)、单独二胎政策的弊:

首先,增加国家财政支。二胎政策的实施将面临更多的社会问题,比如:财政支出、福利待遇政策、环境承受力等。从宏观层面看,未来社会将面临的压力随之增加。其次,增加个人家庭负担。笔者亲生经历,现有点名气的儿童衣服专卖店,一件冬季羽绒服最低价格500左右,在这个高物价的年代,养一个婴幼儿的花销难以想象。并且刚刚是一个开始。二胎政策的实施对普通收入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享辱曼保,尹娟,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j]《理论月刊》20xx(11)。

梁发芾。“单独二胎”放与不放。《祖国》[j]20xx(15)。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篇十一

从近年来的信访总量和接连发生的集体上访事件不难看出,大多数是因利益诉求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矛盾触点增多,敏感性、关联性、对抗性、破坏性增强的特点。当前,引发不稳定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的不稳定因素增加。随着县域经济不断扩大,经济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使维稳形势变得较为复杂,各种不确定因素还很难预料。房地产等建筑行业引起的拖欠农民工工资、债务纠纷会增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去务工机会,将给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带来新的问题。

(二)征地拆迁安置补偿问题。绝大部分群众对征地拆迁与安置补偿的态度是积极的,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但是,一些个人和组织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擅自降低补偿的标准,拖延安置补偿时间,实行强制、野蛮拆迁等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极大地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引发群众的对立情绪,滋生了不稳定因素。

(三)“三大纠纷”问题。争地争水争林问题绝大部分能在基层人民调解中得以妥善处置,但仍有个别因种种原因,转化成较为激烈的冲突,给当地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危害。

(四)企业改制问题。由于企业改制必然要调整诸多企业原有的经营机制,如企业人事制度的变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等,势必会对企业职工的利益带来冲击。当企业职工认为自身利益受损时,就会引发不稳定因素。此外,个别人借企业改制之机,侵吞国家、集体利益,激发职工对企业的不满,进而对企业改制政策不满,从而形成不稳定因素。

(五)刑事犯罪问题。公安机关通过“神剑”系列专项整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的目标。但是,抢劫、抢夺、杀人、重大盗窃等暴力犯罪和侵财案件还时有发生,极大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了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

(六)涉众型经济犯罪。一些人或组织受利欲驱使,非法吸取一些急于致富群众的资金,随后将资金据为己有,或用于自身的经营,无法兑现当初“高额回报”的承诺,致使群众的利益受到损伤。非法集资还极大地扰乱了金融秩序,影响了金融安全。

(七)敌对势力颠覆破坏活动。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对我国进行渗透,直接危害国家安全。各级各部门加大了对邪教组织的打击力度,但是,仍有一小撮顽固分子在外来势力的操纵和蛊惑下,秘密从事破坏活动,在一定区域内滋生了不稳定因素。

二、新时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对策

纵观当前社会政治稳定大局和局部范围内存在的主要不稳定因素,不难看到,个别不稳定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转化为较激烈的冲突,在一定范围内滋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新类型的不稳定因素会不断出现,敏感时期依然是不稳定因素的多发时期。因此,必须做好新时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一)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发生,决非偶然,它暴露出我们的一些干部作风漂浮,脱离群众,忽视群众诉求。我们要深刻反思,在转变工作作风方面狠下功夫,敢于直面矛盾,敢于面对群众,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三严三实”等专题学习教育。

(二)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对于民生问题,一要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做好建档立卡户扶贫开发、生态移民搬迁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安置等工作;二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范和完善城乡居民的低保、新农合工作,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工作,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三要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城乡困难群众解决医疗卫生、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对于社会治安问题,要坚持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深入开展“神剑”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刑事犯罪,重点打击涉黑涉恶有组织犯罪,爆炸、绑架、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抢夺、盗窃等多发性犯罪,解决社会突出治安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对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破坏活动问题,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斗争的警惕性,强化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境内活动的管理监督,要深入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和保密教育,健全完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的长效机制。对于群体性事件问题,要完善工作预案,提高预防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的冲击,把群体性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三)加强和完善维稳工作机制。一是加强情报信息预警机制。健全维稳信息员和民情联络员制度,发挥其长期工作生活在基层、社会触角广的优势,全方位收集和掌握各类苗头性信息,通过分析研判,作出科学预警。二是落实重大决策(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从源头上发现的隐患,要及时处理,坚决防止决策不当引起不稳定因素。三是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吸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健全和完善干部帮扶联系群众、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等制度,搭建沟通平台。比如,海盟金网开发的社会维稳管理系统,社会维稳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覆盖全面、触觉灵敏、反映快速的维稳信息预警体系,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诸多因素、社会突出问题进行及时采集上报、督查督办;对辖区内发生的各类不稳定事件和涉稳人员进行快速处理和监督管理。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篇十二

10月,我们在“超前预警:中国经济出现滞胀幽灵”的专题报告中,提出真正的商业周期在中国首次出现,并据此对20中国经济进行了分析,预测2000年经济增长将进入8%以上的通道,但在此后将面临滞胀压力,20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至7.5%甚至更低而物价会明显上升.

作者:赵晓高辉清钟伟巴曙松作者单位:刊名:财经界英文刊名:moneychina年,卷(期):2001“”(1)分类号: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篇十三

11月20日来源: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出现了关闭、停产或者半停产的情况,造成部分人员失业。

金融危机究竟对我国就业形势带来哪些冲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20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

发现:10月份以来就业形势发生三个变化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介绍,今年1到9月份,我们国家的就业局势基本保持稳定,登记失业率得到有效的控制。进入10月份以来,就业形势发生了三个变化。

首先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前9个月每个月的平均增速是9%。进入10月份,新增就业的增速是8%。张小建说:“这也是最近几年来第一次出现了连续增长后的增速下降。”

其次,企业的用工需求出现下滑。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第三季度以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5.5%,这也是多年来在第三季度持续增长用工需求的情况下第一次出现下滑。

张小建表示,部分企业招工用人的需求明显下降,会导致今年底到明年用工的减少。

三是企业现有的岗位流失严重。张小建说,据我们重点监测显示,第三季度我们监测的企业有一半存在岗位流失的情况,而且新增加的岗位和流失的岗位增减相抵,出现了负数。

而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8月份以前对有关地区的调查显示,新增岗位和流失岗位增减相抵为正,还是新增岗位数量大于流失岗位数量。

张小建说:“现在出现了负数,虽然幅度不大,但是值得注意。”

预计:失业率到年底有所增长,但目标能够完成

然而,目前还有一批企业现在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况,没有和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但职工确实是在放长假、等订单,或者生产自救,处于隐性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预计,今年年底到明年失业率肯定要比现在的4.0%有一个增长。

面对严峻的挑战,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5%的目标能否完成呢?张小建表示:“今年底完成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的目标还是没有问题的。”

为了能够保持就业的增长,有效地控制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采取四个方面措施:一是千方百计地帮助那些目前正在停产、半停产的企业,稳定员工队伍,防止隐性失业变成显性失业,从而减少整个社会的失业。

二是促使扩大就业和扩大内需能够更紧密地结合,努力支持那些正在发展的,经营状况比较良好的企业,来继续扩大就业,保证就业的增长。

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和就业服务,统筹安排各类人员的就业,重点帮助城市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要兼顾重点行业的农民工。

四是在全社会组织开展大规模的职业培训,将更多的城乡劳动者组织到职业培训中来,使得劳动者在提高就业能力和素质的同时,能够使失业找工作者处于一个积极准备就业的状态,而不是散落在社会上。

判断:明年二季度就业形势会好转

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还是比较好的,特别是中央出台了十项重大举措,在三年内将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这对拉动就业有重要作用。

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研究支持轻纺工业发展,据介绍,全国有4000万人在这个行业就业,支持轻纺工业发展对于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非常重要。

张小建说:“基于这些考虑,预计明年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还能够保持。同时我们现在实行的积极就业政策,在实践中经过检验,还是相当有效的,它能够对促使劳动者创业和企业更多吸纳就业,以及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发挥重大的作用。”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判断,明年一季度就业形势会出现更大的困难,但是从二季度开始就业的局势就会好转,总的就业人员的数量和今年相比会略有下降。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篇十四

20上半年,世界经济出现复苏势头,整年形势将好于上一年。但复苏势头前强后弱。美国经济情况远不如人们年初估计的那么乐观。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第二季度美国gdp的预计增长率,按环比折年率计算仅增1.1%。欧洲增长乏力,估计今年只增1.5%。日本经济已经停止恶化,但经济前景并不明朗。日本政府2002年3月发表经济报告认为,2002年经济将出现零增长。除日本外,东亚经济则在进一步好转。亚洲开发银行于2002年4月和7月分别两次调查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将不包括日本在内的2002年东亚经济的预计增长率由月公布的4.7%提高到5.8%。中国经济运行态势良好,2002年上半年估计增长7.5%。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和研究。21世纪初,世界经济会如何发展,同这些问题有很大关系。

一、全面估计美国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02年初,人们一度认为美国经济在年中将出现比较强劲的增长,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情况发展并不是这样。除增长速度不如人意外,失业率、企业投资等情况也远不如人们预料的那么好。7月12日白宫宣称,2002财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将高达1650亿美元,大大超过不久前估计的1000亿美元大关。年,美国贸易逆差达4114亿美元,占gdp4%左右。2002年的贸易逆差可达4980亿美元。

问题是,迄今为止,我们常常是,或者说,更多地是从增长的角度,而不是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美国无疑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种状况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但美国经济中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大(注:美国商务部不久前调整了以来的gdp数据。按环比折年率计算,2001年gdp季度数据连续三个季度衰退。商务部将2001年美国gdp增长率由先前的1.2%调整为0.3%,同第二季度5%以上的增长速度成鲜明对照。)。这种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常常带有突发性质,因而使其影响更为巨大,也更难以防范。“9・11”恐怖袭击对美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大致已经过去了,但它对人们心理等的深层次影响是不可能很快消失的。美国许多公众认为,“9・11”事件是在美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现在美国对恐怖袭击作了这么多的防备,如果再发生比较大的袭击事件,它对美国的影响将是非常严重的。令人深思的是,“9・11”事件刚刚过去,安然等大公司假账案又接踵而至,并且其揭露也像任何一件突发的政治、军事事件那样地出人意料。到2002年10月,公司丑闻刚刚略为平息,美国对伊拉克开战的可能性又因为美国国会同意对伊动武而日益增长,世界油价随之进一步上升。提前出版的2002年10月21日的《商业周刊》的文章说,据goldman,美国一家企业经济研究机构的估计,如果有50%的可能战争不会发生,美国经济下一年度预计增长2.4%;如果有30%的可能对伊拉克动武成功,美国经济可能增长2.3%;如果战争使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产油区遭到严重破坏的可能性有15%,美国经济可能只有1%的增长。现在看来,美国经济这个火车头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世界经济带来增长,也给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重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们既要充分利用美国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机遇,又要做好充分准备以应付它带来的各种问题。至少从这两年的情况看,对于这二者,我们应当同样地予以重视。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不但需要增长与发展,还需要健康与稳定;不但需要带动增长的火车头,也需要能够促进稳定发展的因素。21世纪的世界经济应当是繁荣和相对稳定的世界经济。这些,都不是美国一个国家能够做到的。

二、欧盟和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

200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1432亿美元,占世界gdp的32.7%。目前,世界并无一个经济体能取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地位而代之。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抵消由于美国的不稳定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这决定了今后一个相当时期,不稳定发展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我们不能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发展完全归因于美国,但在21世纪世界经济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中,美国是其中最大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目前世界上也有一些经济体,他们的发展,相对来讲比较平稳。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和平衡了由于美国的不稳定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在这些经济体中,欧盟和中国的情况最值得注意。目前美、欧的经济规模实际上是大体相当的。起码相差并不大。2001年,美国gdp为101432亿美元,欧盟为78828亿美元。同比较,2001年欧盟的gdp反而少了8672亿美元,但在此期间,欧盟经济是以1.3%~3.4%的速度增长的,究其原因主要在汇率的变化。如果按1995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001年的美国gdp不应当是101432亿美元,而是90835亿美元;欧盟gdp不是78828亿美元,而是99417亿美元,反而比美国多8579亿美元。欧盟经济增长速度不如美国,但发展比较平衡。最近十来年大致保持2%左右的增速,通胀率一般低于2%,财政赤字占预算的比重控制在3%以内,内债占gdp比重低于“马约”规定的60%,投资收益率一般在3%~4%。2002年头9个月,欧元区的贸易顺差达233亿欧元,和上年同期的62亿欧元比较,有较大幅度增加。失业率虽然较高,但近年内也已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11%降到7%~8%。欧盟经济的总体情况是健康的。今后十年,欧盟经济将继续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速度。21世纪,欧洲是促使世界经济平衡增长的重要因素。认为目前欧洲经济处于“停滞、徘徊”状态,并无充分根据。

其次是中国。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种贡献,其程度超过中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占有的份额。这种情况引人思考一个问题: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一个国家对世界经济的作用、影响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一般说来,这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份额越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越密切,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大。但“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份额”和“它与世界其他国家联系的程度”只是决定这个国家国际影响的两个基本因素,但并非全部因素。一个国家如果能在世界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以一定的经济力量为依托,采取正确的政策,常常能够发挥比其经济所占份额更大的作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所起的作用,其重要性超过当时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就是一个例子。

三、欧洲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它将对21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多年来,欧洲经济的规模虽然和美国不相上下(注:2001年,欧盟进出口总额为46250亿美元,远远超过同期美国的进出口总额19114亿美元,但欧盟进出口总额中60%以上(约28380亿美元)为欧盟区内贸易。见wto:2002annualreport,page22.),但它不是一个整体。为解决一体化问题,在近半个世纪时间里,欧洲一直在为建设一个单一的内

部市场而努力奋斗,但欧洲单一市场的建设比人们原先设想的要复杂得多。1993年1月1日欧洲宣布单一的内部市场建成时,只是基本上拆除了阻碍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的非关税壁垒,实际上全面的统一市场至今并未建立。据欧盟有关机构的统计,在欧盟1339条所谓“单一市场规则”中,目前只有70%被所有成员国按规则作了转化,尚有30%尚未成为成员国的国内立法。即使已经转化为国内立法的,真正实行和贯彻也还需要时间。根据20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作出的承诺,欧盟要到才在成员国之间开放电信和电力市场,在这两个领域实行统一的规则和法规。里斯本首脑会议还规定,建成统一的金融和资本市场,在这之前先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委员会”,而目前在欧盟内部有40多家金融监管机构。它们各自为政,使统一的金融市场难以形成。除此之外,目前欧盟内部还没有统一的劳动市场,各国的养老金等制度并不统一。在企业层面上,目前欧盟成员国的利润税等制度也远未统一。

近年来,欧盟为完善单一的内部市场采取了许多措施。2002年上半年,一个最突出的举措就是欧元如期进入流通领域。欧元和本国货币“双币”流通的时间还从原来规定的半年缩短到了两个月,有的'国家甚至提前完成了货币的兑换工作。如法国法郎2002年2月17日便已停止使用。6月下旬,笔者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考察时,欧元已无一例外地成为这些国家流通中唯一的合法货币。市场非常平静,没有因为法国法郎和德国马克永远地退出历史舞台而发生任何**。欧元进入流通领域确实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欧元问世反过来又必将促进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欧洲有的公众说:欧元问世首先是促进了欧洲人对欧洲的认同感。

除欧元进入流通领域外,2002年欧盟还为金融一体化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比如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方便公司在全欧洲范围内融资的议案。该议案建议,只要公司制作一份文件或发行证券说明书,便能够在整个欧盟区进行融资。该文件将为公司的潜在投资者提供详细信息,内容包括公司的管理及筹资方式。人们认为,上述议案是欧盟在20协调其15个成员国的法律差异,建立一个单一的证券市场的关键。它应于2002年9月份提交。

如果说,欧洲的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下半期欧洲取得的最大成绩,那么一体化作用范围的扩大将是21世纪初欧洲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目前,中东欧国家都已提出加入欧盟的申请。欧盟的第五轮扩盟可望于完成。目前欧盟正就东扩问题同波兰等国家进行谈判。一般估计,在今后10~内,欧盟将会拥有27~28个成员国,其中包括已经提出加盟申请的中东欧和南欧12国在内,土地面积达400万平方公里,有5亿多人口,gdp将超过11万亿美元。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欧洲的政治版图,但它也将给欧洲一体化带来新的问题。

四、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加强趋势

2002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形势下,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加强地区性的经济合作。其中东亚和拉美地区的区域合作进展最为明显。

2002年东亚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东亚经济一体化过去一直停留在争论阶段,现正在实践中向前推进。2001年11月5~6日在文莱举行的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确定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02年底,“10+1”领导人会议将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目前有关各方正为此进行着紧张的准备工作。年初将全面启动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并全面启动湄公河流域的开发。现在,有关国家都已同意,开发湄公河不应以牺牲下游国家利益为代价。另一方面,经过十年的准备,东盟六个老成员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标志着东盟经济合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除此之外,7月23日在墨西哥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部长会议发表的《宣言》强调,该组织成员将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共同目标而加强合作。最后,令人注意的是,东亚地区的安全合作目前有新的起色。2002年底召开的“10+1”领导人会议除了讨论地区经济合作外,还将讨论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合作问题。现在看来,加强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解决地区内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地区内安全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将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发展。二者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与发展都是重要的因素。

受世界经济形势等的影响,目前南美国家的经济普遍不景气,许多国家都遭受经济衰退的干扰,有些国家经济危机还在深化,阿根廷和哥伦比亚则分别陷于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内战之中。为了摆脱目前遇到的困难,拉美国家正在加快地区合作的步伐。2002年7月26~27日在厄瓜多尔港口城市瓜亚基尔举行了第二届南美国家首脑会议,与会领导人共同签署了《瓜亚基尔关于一体化、安全和基础设施发展的共识》的声明。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和能源合作在振兴地区经济中的战略作用。与会各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会议为南美地区的一体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五、贫困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从2002年上半年的情况看,世界贫困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了。目前的特点是,贫困和失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在失业问题中,半失业和隐形失业更加凸显。秘鲁国家信息和统计所提供的材料显示,秘鲁目前的失业率为11%,半失业率则高达57.7%,贫困人口占全国人口54%,其中27%的人生活在绝对贫困之中。东亚金融危机后,有的亚洲国家的失业人口一直在增加。印尼目前的失业人数已达3800万。此外,还有“至少5000万人是依靠临时做工养家糊口。”(注:翟景升.失业――印尼的沉重话题.经济参考报.2002.08.07.)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方法,印尼日均生活费用不到2美元的人数已经突破5000万人,占全国人口1/4以上。

历史最高纪录。如果加上隐性失业人数,日本的失业率有可能超过欧盟。贫困和失业人群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为解决贫困问题增添了新的困难。

六、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今年以来,源自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有进一步发展的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001年9月,美国总统布什做出决定,对被指控为倾销和进行补贴的外国钢铁企业进行全面调查。2002年3月初,美国政府宣布对进口钢材征收额外关税,受到欧盟、日本和俄国等国家的强烈反对。

2.美国在欧洲重要港口派驻海关人员以检查输美货物的集装箱。欧盟担心,此举有可能“使欧洲其他港口的对美运输业务受到排挤。”

3.2002年5月,布什签署了一项新农业法,大幅度提高了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决定在今后十年里,美国政府用于农业的拨款将达1900亿美元,比旧农业法规定的开支增加了80%。

美国一方面加大了对本国产品保护的力度,同时又千方百计地利用美国目前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所占的优势,迫使其他国家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7月27日,美国众院通过一项提案,给予布什总统同别国进行贸易谈判的更大授权。几乎同时,7月26日,美国农业部长维尼曼在五方农业会议上提出,要求将全球家农品关税从目前的62%降低到25%以下,并要求世贸组织成员在五年内将农业补贴减少到该国农业总产值的5%以内。该提案还建议世贸组织成员增加所有农产品的进口配额,幅度为20%。提案一出,欧、日坚决反对,认为美国要求其他国家降低农产品关税的幅度远远大于美国自己的降税幅度,因而严重脱离了平衡性原则。加拿大则表示,加“对提案的内容非常赞同,但我们现在更关心美国如何使其新农业法和提案相一致。因为美国在新农业法中大幅度提高政府对农业补贴的做法说明,他们所宣扬的政策和实际行动并不相符。”

收稿日期:2002.10.17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篇十五

建筑设计向来与艺术密不可分,尤其现在随着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要美观舒适才能符合现代人对建筑的需求,本文主要研究当前建筑艺术设计的趋势。

《建筑设计管理》的宗旨是以建筑勘察设计企业管理为核心,坚持科学与严谨的原则,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围绕为勘察设计和建筑企业改革与发展,面向基层,注重实用,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和交流建筑企业改革与管理、建筑设计与技术、建筑施工与材料等方面的新成就、新经验、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推介管理经验与技术成果,探索建筑业建康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为我国社会主义城乡建设和发展服务,为广大建筑业职工和读者服务。

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物不仅仅给人以舒适的享受,而且像音乐一样更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就环境保护而言,人们提出了“绿色建筑”,它包括美观舒适,采光通风,环境污染,噪音隔声,保温隔热,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等等。建筑设计是在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

一、建筑设计的概念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广义的建筑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设计工作常涉及建筑学、结构学以及给水、排水、供暖、空气调节、电气、煤气、消防、防火、自动化控制管理、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工程估算、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各种科学技术人员的密切协作。

建筑设计是在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建筑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个体设计两部分。

二、建筑艺术设计及设计原则

建筑艺术形象也是人们建造房屋的主要目的之一。它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体型、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建筑立面构图、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以及光影变化等综合因素所创造的综合艺术效果。建筑构造设计处处都应考虑经济合理,在选用材料上应就地取材,注意节约钢材、水泥、木材三大材料并在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造价。

设计思维的创造性与个性化。建筑的`个性,不仅来自于其形式,而且要在满足其使用功能需要的基础上,符合使用的个性和审美要求,通过把人的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客观化,创造一个具有文化意味的人性化的空间,使建筑以及和建筑相关的一切都带有人格的力量。个性化设计内涵其实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人性关怀的一个表现。

建筑设计原则有:整体性设计原则,整体性设计原则是把要设计的建筑作为由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来全面研究整体的功能、构成及其发展规律,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综合性设计原则,对任一系统的研究,必须从它的要素、结构、功能、相互关系、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地考察。在综合的过程中把分析有机地给合起来;联系性设计原则,联系性设计原则要求要考虑到相互联系的诸多方面。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发生、维持和发展的,与环境中其他系统有着种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动态性设计原则,动态原则就是要探索系统的内外联系及系统发展变化的方向、趋势、活动的速度和方式还要探索系统发展的动力、应用和规律;有序性设计原则,系统都是有序、分层次的,是层层相包的结构关系。而且层次越低,结合度越强,反之层次越高,结合度越弱。正确地确定各部分的关系,有效地进行功能分区,合理地组织各种流线和空间序列,是建筑设计中应认真对待的重要环节;结构性设计原则,结构是要素在关系作用下的结合方式,是性能的载体,普遍地存在于事物之中;最优化设计原则,系统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差异整合的过程。通过差异的整合使建筑的各个部分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激发出正的整体效应,促进“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三、当前建筑设计的走向

1、自然环保化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功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具象的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

2、民族风情化

只强调高度现代化,人们虽然提高了生活质量,却又感到失去了传统、失去了过去。因此,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是既讲现代化,又讲传统。在日本,许多新的环境设计反映了日本设计人员致力于高度现代化与高度民族化结合的设计体现。去年落成的东京雅叙园饭店及办公大楼的室内设计,传统风格浓重而又新颖,设备、材质、工艺高度现代化,室内空间处理及装饰细部处处引人入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深受启发。日本各地的大、小餐厅、菜室及商店装饰食器均进行了配套设计,人们即使在很小的餐馆用餐,也同样感受到设计者的精心安排。因此,日本的建筑设计风格给人以“处处环境美,处处有设计”的印象。

3、个性多样化

当今,提倡人性和个性化已成为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主流。结合室内环境的总体装饰风格,充分利用各种不同装饰所显现出的不同性格特色和文化的内涵,使静态、单纯、冷漠的室内空间,变成动态的、丰富多彩的和充满情趣的生活空间,这将是一件十分有益和极具乐趣的事情。大工业化生产给社会留下了千篇一律的同一化问题。相同楼房,相同房间,相同的室内设备。为了打破同一化,人们追求个性化。一种设计手法是把自然引进室内,室内外通透或连成一片。另一种设计手法是打破水泥方盒子,斜面、斜线、或曲线装饰,以此来打破水平垂直线求得变化。还可以利用色彩、图画、图案,利用玻璃镜面的反射来扩展空间等等,打破千人一面的冷漠感,通过精心设计,给每个家庭居室以个性化的特性。

四、结语

建筑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的作用,应考虑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各种要求,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这要求建筑师认真学习和贯彻建筑方针政策,正确学习掌握建筑标准,同时要具有广泛的科学技术知识。设计不同于绘画创作,也与工艺美术有着本质区别,这是对因为设计是对于社会文化的积极参与,是与物化同步的过程.设计的意识往往萌发于器物出现之前,而工艺美术是在器物出现之后的装饰,因此一个设计家的设计观念是创造新的明标志,是随着历史的步伐不断进步的。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篇十六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知识经济不断兴起、经济成分开始调整,第三产业也呈现如火如荼发展之势。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科技创新,是我国保持繁荣昌盛的重要武器,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本文先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接着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形势;科技创新;影响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知识经济不断兴起、经济成分开始调整,第三产业呈现如火如荼发展之势。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科技创新,是我国保持繁荣昌盛的重要武器,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观念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其中,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先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接着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从2005年开始,中央政府对过热的经济增长进行有效抑制,相继出台了诸多宏观调控措施,旨在实现“软着陆”,并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到了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蔓延,对美国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造成了巨大伤害,导致美国实体经济发展不容乐观,对消费者信心、全球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身处于国际大环境中,我国也未能避免受到影响。可以说,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导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尖锐,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有所缩小,导致我国经济存在下行和“硬着陆”的风险。

以2012年为转折点,我国经济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开始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据统计局统计,2009年,我国gdp增长率是9.21%,2010年增长率是10.45%,2011年是9.3%,2012年是7.65%,2013年是7.67%,2014年是7.4%。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确实进入了新常态。

造成我国经济出现下行趋势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人口原因,从2011年开始,我国15-64岁的生产性人口比例有所下降,这意味着我国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对我国陆经济保持长期增长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再如环境因素,目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生态环境遭受到了巨大破坏,如果人类对环境的利用超过了自然界可以承受的程度,将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使人类社会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虽然我国的经济处于下行期,但是其经济增长结构呈现出一些好的变化。一是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二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日渐提高;三是城镇化率不断提高。这些都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存在非常大的空间。

三、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对社会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更为明显。从行业层面而言,我国的机械、钢铁、汽车等行业的科技创新明显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负面影响。比如机械行业的覆盖面十分广泛,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明显感受到了生存压力,如果机械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则能收获丰硕的利益,他们一旦尝到科研的甜头,一般会继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而一些科技创新能力弱的机械企业,则是在“夹缝中生存”,勉强自保;再以钢铁行业为例,这些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成本与产品售价严重倒挂,铁矿石的价格不断上升,而钢材价格又急剧下跌,这种尖锐的矛盾直接影响企业的科技创新动力。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形成的挑战与机遇总结如下:

(一)挑战

在资金方面,我国各行业纷纷表示资金链吃紧,主要是因为银根紧缩导致各企业陷入融资难的瓶颈期;为了防止游资抽离对实体经济造成损害,我国开始实施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各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但是实到账款不尽如人意;企业资金回笼的周期有一定延长。这种种因素导致行业资金不容乐观。

在成本方面,由于前些年的经济快速发展,造成我国大宗产品的价格急剧提升,进而带动大多数生产资料的价格普遍上涨;国家最新颁布的《新劳动合同法》,使得人力资源的成本呈现刚性化状态;由于受到世界经济放缓的影响,导致我国的生产资料价格存在动荡性,可能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与产品价格出现“倒挂”现象。这一系列因素造成企业的成本支出不断扩大,影响发展后劲力。

在市场方面,出口退税税率降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也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导致我国不少企业的研发资金有所减少,研发活动趋于停滞、节奏放慢,直接影响我国科技创新的进度和动力。

(二)机遇

当然,当前的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活动也不仅有负面影响,反而为科技创新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具体体现如下:

首先,我国中央政府为了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变化,促使经济实现“软着陆”,适当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比如下调存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以此放松银根,对投资和消费加强刺激,扩大内需;国家对轨道交通、环保节能和医疗行业加大了拨款力度,可以促使这些行业加大科技创新动力,从中长期角度而言,财政政策的转向可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新能源行业注入新的动力。

其次,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慢,导致大量的高端人才被闲置,这就使得我国吸纳高端人才的成本有所降低。从目前来看,我国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打算整体收购西方发达国家代表行业最高水平的科研机构,这个举措无疑会为我国科技创新增添新的“血液”。

当前的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既有挑战,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要想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科技创新,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

(一)采取自主科技创新战略

事实证明,自主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效应远远高于引进技术的溢出效应,一味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永远无法撑起我国技术强国的地位。有鉴于此,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培养企业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要鼓励企业实现观念创新,使各大企业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开展研发活动的动力;其次,积极创设自主创新的市场秩序,保护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并对他们的创新型产品加大奖励力度;再次,强调重点,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加大扶持力度,尽快使企业走出科技创新的瓶颈期。

(二)对科技创新加大投入力度

科技创新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样才能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鉴于此,对科技创新加大投入力度,为其增强发展后劲力是当务之急。首先,我国要继续加大对教育、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完善相关政策,不断激励和引导各大行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使科技资源进一步扩大规模,并得到优化配置,还要对教育加大投入力度,使国内教育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其次,通过政策,加大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拥有足够的科研资金至关重要。毫无疑问,企业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注入,但由于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国家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政策扶持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比如颁布税收优惠政策、资金补贴等,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再次,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加大融资支持,比如对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引导信用担保公司重点开展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担保业务。

(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科技创新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之势,它对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科技创新全球化会进一步增加外部技术来源,并促使国家间的科技活动不断交融。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链条尚不完整和成熟,所以汲取他国的力量尤为必要。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高而且成本较低,国内的市场容量比较可观,再加上政治环境比较稳定,所以我国可以在利用国内外两种技术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国内的科技创新力度,只有主动参与到全球技术竞争与合作中,才能使我国进一步打开创新思路,借鉴外部力量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另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有条件、也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只有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我国方能进一步提升在国际中的地位。

五、结束语

作为创造人类财富的重要源泉,科技创新是推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经济发展也能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支持。可见,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当前经济形势背景下,我国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从容应对国际竞争。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424043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