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和目标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它们可以指导我们的行动,并提高效率。怎样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总结是一个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我们要通过总结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篇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林业的发展,不断加强林业的营造、建立与管理,使林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还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维护了生态平衡。但是我国的林业资源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尽快探索一条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是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态势总体良好,特别是迈进21世纪以来,政府加大了对林业经济的关注力度,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以推动林业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产品多样化经营、林业政策法规的制定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就林业资源面积来看,我国天然林面积、蓄积保持增长态势,人工林面积更是快速增长,林业采伐的重心逐渐由森林向人工林转移,林业个体经营比重也获得显著提高。总而言之,我国林业经济已迈入相对快速发展的时期。
2.1、林分质量较差
近几年,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我国的森林覆盖率略有上升,但人工林体系与天然林体系相比存在着较大的缺点,人工林林分由于品种比较单一,林分稳定性不强,对灾害的抵抗能力弱,一旦遇到较大自然灾难时容易出现大面积甚至全林分的死亡。还有,林木生长周期较长,目前所培育的多是中幼龄林,到这部分森林长到可供人类使用的成过熟林时,尚需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的时间,等待的时间相当漫长,所以我国目前处于一个森林经济的低产期。
2.2、林业产业化水平低
目前,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制约因素,例如林业产业化水平比较低、结构不合理、思想认识上有偏差等。我国部分地区的林业产业化水平比较低,规模比较小,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影响了林业产业化的总体进程。另外,我国林业产业的结构、布局不合理,基础建设比较薄弱,管理手段比较落后,造成了我国林业产业不能适应现代林建设的局面,不利于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少数干部群众把林业产业化等同于木材加工业,没有正确认识到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林业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林业资金的获取渠道比较单一,与林业产业相关的一些优惠政策也很难出台,从而影响了林业产业化经济效益的发挥。
2.3、林业生产技术落后
我国的林业生产技术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林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比较低,林业生产效率低下,许多林业生产活动还是以人工作业为主。与此同时,我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短缺、机械化程度不高,加大了林业生产的强度,对林业生产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难题。生产技术的落后还体现在专业技术人才短缺这一方面,由于没有一支专业技术强、素质高的队伍进行科学的管理,导致林业生产的步伐一直停滞不前。总之,我国林业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还比较落后,这成为了林业生产快速发展的瓶颈。
2.4、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缓慢
我国比较重视林业的发展与管理,对林业的管理体制也进行过多次改革,但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还是严重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政企合一是目前我国林业管理体制所采取的一种主要模式,这种模式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以计划经济的指导思想为主体,采用行政手段对林业产业进行直接管理。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林业管理环境,不利于地方林业的经济发展,使得林业企业无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导致了林业管理水平比较低,林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比较缓慢。
3.1、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合理利用林分并大力提高森林质量
对于现存的原始天然林资源,应将天然林保护工程落实到底,根据生态平衡的规律,维护和调节我国仅存的原始天然林资源,必须让损失殆尽的天然林资源重新焕发生机。对于目前正在建造的人工林以及人工次生林,更需要学习自然的进化方式,随着林龄增加,及时进行抚育间伐,及时调整人工林林分结构,改变其单一性,增强其抗逆性,从而提高森林质量。同时,改善林分内卫生状况,促进林木快速生长,使其能够尽快地发挥经济效能。对于林木优良种联合攻关、学科思想互补、学科边缘拓展、产生横断学科趋势的产物。针对林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领域,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与政策、区域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与方法等重点研究方向的研究,加强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林业可持续发展及林业生态建设的管理与政策、森林资源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在林业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3.2、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管理
我国林业经济改革的主题就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管理,我国林业主要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林业分类经营管理可以有效地保护和经营公益林,促使商品林真正地走向市场。林业分类管理的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将林场分为公益林与商品林两大类,进行分类管理;二是对林场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公益林应该由国家财政部门拨款管理,通过实行森林效益补偿机制来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商品林的资金应该由生产经营者自主解决;三是建立适应两大类森林资源的管理制度,改进森林的经营方式,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来制定适应各类森林资源的管理制度,以管好公益林,搞活商品林,同时还要根据两大类森林资源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经营方式并进行改善。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管理,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以及解决木材短缺的问题,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林业的整体效益。
3.3、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林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关系生态环境的公益事业,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市场经济环境下林业产业的新发展,可以不断地提高林业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就必须对树种和林种结构进行调整,在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环节要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状况、交通状况等来选择适宜的树种、林种。另外还要向深度延伸林业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中林业第二产业是指延长林业的产业链,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研发新产品,更新换代老产品,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的发展空间和经济效益。第三产业是指森林旅游业,我国的森林旅游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不仅规模小,设施也比较落后,但其发展潜力大,前景十分看好。因此,要加快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加大其宣传力度,多渠道引进资金,将森林旅游业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科技兴林,依法治林
我国林业管理体制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林业的管理不仅要有行政管理,还要运用法律、经济、科技等手段进行全面管理,这样才能实现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加大林业产业的执法力度,保护好林业环境,健全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同时实施科技兴林,加大林业科技人员培养力度,通过科技手段优化林种、树种,提高造林成活率,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从而实现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林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既是林业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的需要。为此,必须保护好我国的林业资源,加快林业资源的营建,合理地选择造林方式、方法,统筹规划,提高森林的成活率和成林率,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篇二
林业资源属于自然资源,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林业经济又离不开人的经济性与宏观性行为。人类对林业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是否得当,影响着林业经济的顺利发展。近几年来,处于宏观位置的重要支撑者与引导者——企业与政府,在调节方面做的不到位,例如林业企业生产技术地,科研和创新的能力较差;林业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政府未进行合理的、可持续性的产业发展与规划,管理不当;产业结构布置不合理,发展差距较大;国家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管理体制改革缓慢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必然会影响到林业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2.1、遏制滥砍滥伐行为,合理培育后备森林
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必然会付出高昂的成本,不能为了满足经济的发展需要,而将林业自然资源作为一种代价进行交换。如果一意孤行下去,必然会反作用于国家经济,这样做更加得不偿失。所以,要提高林业的生产能力与生态功能,改善林业资源的质量与数量,就要从根本做起,树立合理使用林业资源的理念,保证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建立天然的森林保护工程,加强对天然林得保护力度,个别地区可以实行封山育林政策。对相关企业的滥砍滥伐行为进行一定的惩罚,鼓励企业与个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促进行为,增加对珍贵树种的培育,加大后备森林的存蓄力度。总之,就是要通过对林业经济与林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认识以及保护性的行为,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加大林业产业结构改革,合理进行政府宏观规划
要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首先就是要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一改过去的一体化传统管理方法,将森林管理细致化、实用化、经济化。即分为公益林与商品林两部分,一部分为公益事业服务,一部分为经济发展服务。其次,要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建立科学实验基地,进行林业科研成果开发与创新,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养与奖励,完善科技开发体系,结合学术理论研究与社会经营者的企业经营活动,树立林业相关经济科学研究的市场前瞻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科学理论研究充分融入到现实的经营活动当中,加快高新技术到生产力的转化周期,从而增加林业的生产能力。
再次,要对林业企业进行合理规划,将集约化低,发展潜力小的企业与集约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的企业进行合并,提高林业企业的规模与合理性。最后,由于林业分布不均,以及各区对经济需要的程度不同,导致了林业产业分布不合理,针对这一点,政府要加强对林业产业的合理规划,对山区,特别是落后地区的林业进行保护,或者是合理开发,拓展其他方面的经济发展事业,同时,也要加强较发达城市的林业投入,从而防止由于城市的工业企业的过度开发导致的城市环境破坏与污染。
我国目前的林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弊端,比如滥砍滥伐行为导致的林业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企业集约化程度低,产业投入不够,政府林业结构规划不合理等,这些弊端都是与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相违背的。因此,要挖掘这些严重影响林业经济发展的潜在问题,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合理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加大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建立防护工程,提高林业科技水平,最大限度地保证林业经济发展与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篇三
[关键词] gdp;国民生产总值;核算;“绿色gdp”;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楼小亮,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发展战略。(辽宁 大连116000)
一、绿色gdp的含义
二、中国实行绿色gdp核算面临的挑战
三、研究和实施绿色gdp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张为民,洪吉。中国经济何处去[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2]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
[3]胡鞍钢。中国走向21世纪[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篇四
1、农业经济与投资相结合
发挥和引导以农户为主体,多渠道投资相结合的格局形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各类股份合作企业。大力促进投资的有效利用,鼓励农民把资金集中起来,利用闲置资金最大限度地发展农业生产上,银行机构方面要放宽信贷政策,扩大信贷面以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投资。各级各部门引用资金或发展农业联营项目,向各种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倾斜,对主导农业产品和市场潜力大的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对农业型产业基地加大扶持力度。
2、农业经济离不开政策力度的支持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政策与体制创新,探索各种农业经营方式,寻找乡镇企业的优势,创造新条件,以优势龙头企业为核心,以本区域现有的品牌为基础,切实培养、组建和壮大符合经济规律的,加强乡镇企业的战略性,使发展较强的优势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3、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参加相关农业技术培训
农业部门更要支持建立更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学习社会科学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的能力培训,加大农业教育基础和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农村中青年群体抓住参加农大、夜大、电大等技术培训机构的学习机会,扩展教育、深入教育,培养具有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的新观念型农民,同时,应根据本地区农业特色,有针对性地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并开展多渠道形式的阶段性的技术与教育培训,培养出新一代具有当代先进科学技术与农业知识的新型高素质农民。
4、以市场为导向,加事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通过对农业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与调整,进行专业化生产,集多种经营方式于一体的经营方式,以市场为依托,带动农业基地生产,与基地农户联合,开成种植、养殖深加工产业,形成以生产、供应、销售为一体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市场化企业运作机制。
5、加大“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品牌赋予农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内涵,反映农产品的特性或功能,带入着农业文化情感,实现着与消费都的沟通,最终成为消费者最愿意接受、最可依赖的东西。农业产业的品牌意义,需要根据农产品的特性、消费都的心理及各种社会因素进行定义,如市场价格导向与文化传统等,塑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头的品牌。目的在于如一提到蔬菜,消费都自然就会想到这个品牌的其它属性,如价格、品种、质量等。建立农民广泛参与一些各种合作组织或博览会,这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巩固品牌形象有相当重要的熏陶作用,通过企业化的经营、管理,以农业人的身份人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使农民职业化。这种模式是建立品牌声誉制度的有效方式,有利于促进农业向市场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6、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应当通过转换机制和调整结构,建立相关的科研机构,建立高效、开放、协作的运行机制,以从事农业相关的病虫灾害规律与防治的研究,进行农作物高产、高效综合增产技术的开发和农业资源发生、发展的规律等研究,以达到农业技术推广的真正目的。同时,成立以各省市级农业组织为中心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试验示范和开发,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现代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完善技术咨询服务,全面落实其研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积极开展第三产业的建设,以发展农业科技培训,信息技术服务为主。
7、提高土地的多种方式运用
在农业经济中,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最主要的运用方式,它主要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养分,从各种耕作措施和田间管理等都可以有效改良土壤,也有的地方进行种植植物进行改良土地,以改善土壤,增加土地的营养成分,以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以增加土地的产出率利用率,促进农为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更是从根本上有利我国农业长期战略的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需要各地方、各部门坚持农业经济的状况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而加快国民经济的增长。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篇五
移民安置、经济发展、研究建议
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文章建议库区以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还可以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建议安置区结合当地具体特点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和畜禽养殖,近郊地区可以建设观光农业,城镇化地区可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移民区域要实现已有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保障,并需要特别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培育、保护和有效利用。
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具体情况,着重针对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土地存量、土质状况、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和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提出发展的方向和阶段目标。库区、安置区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薄弱环节,挖掘增长潜力,增强创新意识,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培育地方市场,拉动就业并提升农民消费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全面繁荣。
就中线库区而言,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可以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库区的柑橘种植已有较大规模,初步形成了沿汉江柑橘带,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柑橘经济。但是,库区的柑橘种植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只是作为一个单一的柑橘供应地,因而农户需要独立面对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带来的价格风险,实际收益并不能获得有效保障。因此,建议库区农户和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将柑橘生产作为当地特色农业,进一步将其做大做实做强。
渔业养殖是库区充分利用自身水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又一特色农业。随着库区水源地建设的深入进行,对水质环境保护的要求会提高,这可能导致渔业养殖成本上升。就未来一个时间段而言,库区渔业生产的关键在于市场保障和销售渠道的通畅,以实现价格基本稳定,保证养殖户稳收增收。
除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外,库区还可以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库区可以结合水源区经济林绿化带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形成融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旅游带,为海内外游客提供观光、度假、疗养、科学考察、探险与科普教育服务,从而开拓出一项新的绿色生态产业。
针对部分库区乡镇邻靠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的交通区位优势,当地可以推动建立汽车工业园,集中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和装配工业,逐步建成具有规模效益的“二汽”零部件外包加工生产基地。
就中线安置区而言,结合当地具体特点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部分安置区已具备良好的品牌农业基础,农产品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有一定知名度。下一阶段建议着重进行形象产品的品牌建设,使农产品技术研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单位收益。
针对邻近城镇的安置区,发展果蔬种植和畜禽养殖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利用邻近城镇的区位优势,当地可以建设大规模的蔬菜基地和果林基地,还可以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化的家畜家禽养殖场,不仅为城区提供农副产品,还能够通过“农超对接”远销外省。此外,近郊安置区可以建设独具特色的近郊农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在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同时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拉动了就业,进而加速了近郊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对于具备一定城镇性质的安置区,应当结合本地工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移民进行工作岗位培训,使移民有一技之长,能够比较顺利地在本地务工,实现移民农户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
对于中线移民区域,要实现已有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保障。移民地区不仅需要争取政府资金的“硬支持”,还要争取并充分利用政策性“软支持”。库区和安置区应当主动在南水北调受益区争取适合自己的对口合作项目,引进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有发展前景和能够实现双赢的招商。不仅要将企业引进,更要实现企业在当地的发展,将其培育成为地方龙头企业,政策上可以考虑在初期给予一定财政扶持。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产品多样化,提高附加值,实现产业链的延伸扩展,最终发展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同时,移民区域要争取在受益区获得市场保障,受益区可以针对移民区的农副产品、工业品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具体而言,可以建立“农超对接”的销售模式,库区和安置区的优质农产品、加工制成品可以通过与受益区建立的市场平台进入受益区,经过具体的.销售渠道直接进入大中超市,实现无缝对接。
最后,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培育和保护,加大科技种植的普及,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将移民区已有的农业技术和生产经验由移出区带入移入区,进而实现库区和安置区经济发展的双赢。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篇六
摘要: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竞争日益激烈,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正在从原先的拼资源、拼人力等传统资源消耗模式到新技术、新思维的精益智能模式转变。行业发展模式在变更,我国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跟不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脚步。中国要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胜出,需要做好经济发展方式要做转变,这也是党的发报告中多次提出的重要战略。经济法作为指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方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经济法角度描述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含义,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之间互动的战略意义,着力阐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理论完善、经济法实施的关系,以期通过本文为经济法与经济方式的转变提供可落地实践指导。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法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
经济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指导方法和手段,其目标是通过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方式优化、经济发展效益提升以及经济效益分配等方式,实现经济的高速、良性发展。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上是指将出口、投资的“两驾马车”驱动,转变为出口、投资、消费的“三驾马车”协同互补发,以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良性、可靠。具体指的是通过先进的理念、技术等改变我国第二产业经济发展方式为传统主要的发展方式,转变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协同发展,将资源消耗,增加物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靠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型管理发展模式促进调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以传统追求经济的“量”,转变为经济“量”与“质”共同发展,从之前的不注重环境转变为以人为本、追求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中国作为经济体量极大的国家,要想发展为真正的强国,增强我国在国际中的竞争力,科技创新力量提升促进经济方式转变尤为重要,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从深层次影响经济法的制定。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初衷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是经济科学有序健康的发展,通过将中国经济由点到面的改进,各个难点慢慢击破,统筹发展,最终实现中国经济发展跨越式的转变。中国之前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力度不足导致资源浪费、资金投入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造成了中国经济不协调发展、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突出,而这种不协调发展的路径从根上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解决环境的日益恶化和经济发展同步成为现阶段解决的主要矛盾。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量”的问题,而且已经深入到社会大发展格局中,格局的形成需要每一个经济产业“创新”的格,最终形成经济良性发展的“局”,而经济法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着积极引导的作用和意义。经济法不仅可以对经济发展有指导,而且对经济质量严格把关,这就是经济法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特有现状的需要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所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方式以其实践方式反映着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而经济法是其发展方式指导思想,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经济法不仅要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能力等,还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上多做文章。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重塑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创新模式,即需要以人才和科学的发展路径,以创新的发展模式,提升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能力,从而提升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注重质的提升,经济法的理念,即在注重社会国家效益最大化基础上,实现经济方式的协调互补发展,所以内容外在表现上实现了互动。并且经济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内在契合的。如经济法是以社会人类的发展为主体,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轨迹,从政治、经济等现代化标准建设,实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一致。经济法是以社会作为整体考虑,着眼于全局、战略,重视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对外开放发展,考虑整体效益与局部效益的关系,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创造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这些决定了经济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处于重要地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经济法的实行从宏观调控上利于经济的发展,并且还有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经济法约束着员工与老之间的关系,当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时,经济法会维护其权益,进而劳动者具有工作的热情、创造经济的激情,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让体力劳动方式脑力劳动方式相结合,推进脑力劳动的发展,让脑力劳动成为经济转变新模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传统的方式是强调要增加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这种方式容易造成与市场经济的脱节,消除法律对市场经济的真实反馈,这样会导致国家发布的法律对人民群众的利益改善没有任何帮助,而经济法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着积极引导的作用和意义。通过经济法对经济发展有指导,对经济质量严格把关,以创新的管理方式调动劳动者工作潜能,经济法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特有现状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理论完善、经济法实施的关系
1.与经济法理论完善的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与经济法理论的完善密切相关。经济法是对现阶段经济的实践的归纳总结,理论有高度,是指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方针,并且密切关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自身的'完善。目前我国的经济法理论研究先进,但是与实践节严重,经济法更侧重重大方针政策缺少实施之后的反馈和更新总结,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是对我经济法理论完善(从实践层面)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以理才能服人,无理只是取闹,我们对时代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解释、提供对策时能否有理论说服力和政策建议力,取决于我们的经济法基础理论水平。
2.与经济法实施的关系
所有的法律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经济法是否能够很好的实施,取决于我们的执行力、反馈力,即使这部法律得到官方认可,但是其实践意义不理想,那么修改完善成为必然,不能让经济法就会被束之高阁,当作一成不变的法律。人们需要具有实施这部法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国家的改革文件中明确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与世界各国进行竞争的唯一途径,是国家战略的强导向,也是通过智能等新技术实现经济繁荣、适应经济全球化下的新模式的重要转变路径。我们可以通过经济法实现利益主体的改动,以改革开放的魄力,给在各个私营经济主体带来更广泛的发展机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是经济科学有序健康的发展,通过将经济由点到面的实施,各个难点慢慢击破,统筹发展,最终实现中国经济发展跨越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相互之间有着无法替代的关系,经济法的完善需要法律先导,需要其长期战略性的正确性,因此计划的制定、详细的执行等方法需要提前规划,其次需要建立经济法实施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效率的衡量,找准改革经济发展命脉,如我们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及产品技术水平等提升发展创新能力。
结论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密切相关,两者的发展路径都是以互动的方式互相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深层次推动经济法的优化,而经济法又从另一方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法在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理论完善、经济法实施的关系中不断完善,以达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良性、促进中国经济协调发展、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目标。
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篇七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围绕优化市场环境、搞好服务指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科技创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虽然近些年我国在向工业化国家发展,但是农业与农民是则是中国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农民的生活水平,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平均水平是否能够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基本水平。
1.1、农村市场信息闭塞,农产品增产不增收
市场决定生产,农产品也离不开市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来调配,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1.2、农业标准化建设不容乐观
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据了解,我国现行颁布的2万多项国家标准中,农业方面的标准只占10%左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也为与国际接轨带来极大困难,使农产品失去了国际竞争优势。
2.1、建立品牌声誉信任实施机制
现代社会中声誉信任的取得非常重要,品牌声誉靠质量,必须以农产品质量为根基,品牌才有竞争力。应通过优质产品、诚信交易,将维护品牌形象形成自觉意识,并通过质量追溯系统,深化顾客与农业品牌之间的联系,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持久信任度,提高品牌的美誉度。
建立农民广泛参与的各种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品质量、巩固品牌形象。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民组织的声誉相关,而声誉又取决于他所提供产品的质量时,农民为获得较高的收益会参与组织合作,并可通过农民组织形式来约束农民的生产行为,减少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提高农产品质量。
2.2、以农产品特性为基础
任何一个区域的农业产业总是和其过去的历史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和人文精神等都会作为遗传因子影响到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活动方式。农业产业可以充分汲取当地的历史文化养分,利用所在这种历史形成的优势,通过文化积淀塑造品牌,形成具有一方特色的个性化品牌产品,从而获得市场和顾客的青睐。品牌赋予农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内涵,反映农产品的特性或功能,融入着农业文化情感,实现着与消费者的沟通,最终成为消费者最愿意接受、最可信赖的东西。农业产业品牌要根据农产品特性、消费者的心理及各种社会因素如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塑造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
2.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体制,做好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应当通过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建立社会公益及基础型科研机构,从事遗传育种、病虫害灾变规律及防治机制、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增产技术及规律、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研究,建立起高效、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建立农业知识、技术转化的新体制,成立以“县为中心、乡为骨干、村为基础、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试验示范和二次开发及转化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技术咨询中介服务型科研机构,全面落实其研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积极开拓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业科技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农业部门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制度化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学习社会科学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本领,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发布农业信息,指导结构调整,研究市场营销等,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型农民。
2.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其决定于农产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优质的原材料生产作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这一前提条件的要素包括:通过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而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好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篇八
简单分析了韶关市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韶关市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以期为促进该市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林下经济;发展;问题;建议;广东韶关
韶关市是全国的重点林区,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为141.9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78%,有林地面积126.4万hm2,森林覆盖率为74.38%,活立木蓄积量为8475万m3,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大市。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林业基础,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来,韶关市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业、种植业、采集业以及森林旅游业,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但是,调查发现,韶关市林下经济发展较慢,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市林下经济总量约为40亿元,远低于林地面积相近的清远市,也比不上林地面积小于韶关市的梅州市。针对韶关市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1规模小、品种单、缺乏主导产业
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品种大多是地方品种或老品种,引进优良品种较少,品种结构单一,林农的劳动能力和智力投入不足,种养技术多是沿袭传统习惯,管理水平不高,多粗放经营甚至失管,导致农产品数量和品质得不到有效保证,造成成本高,综合效益较差。
1.2市场规模化程度较低
因在行业协会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对市场动态信息获取不及时,在品种选择以及种植、养殖技术方面缺乏科学的专业知识指导,且存在一定盲目性,导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常以零售为主,规模化欠缺,进而整体效益得不到长足提高与发展。
1.3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低
由于劳动者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欠缺,众多农户仍沿用原来传统的种植、养殖方法,科学技术含量不高,导致养殖成本较高、收益较差,并不足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
1.4流动资金不充足,规模化欠佳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农户对当地林下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但在产业初期通常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导致启动资金不足,对于一些初具规模的种植户、养殖户来说,在扩大产业规模方面同样面临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导致规模扩张缓慢,表现出后劲不足的问题。
2.1政府主导,部门配合
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户收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发展林下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协调各有关成员单位把发展林下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资金有效结合起来,大力扶持林下经济不断发展。财政应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林下经济的发展[1-2]。
2.2搞好宣传,营造氛围
发挥宣传舆论的作用,对于利于发展林下经济的创新技术、成功模式、典型案例等应当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可以通过科普讲座、考察参观、技术论坛等方式不断激发全民对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
2.3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本着野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讲求实效,发挥优势冶的原则,科学规划林下经济发展路线,统筹安排经济发展的任务与目标。在规划安排中,应将农业产业化、科技化、无公害化紧密相结合,多方位、多角度地发掘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潜力[3]。
2.4扶持龙头企业,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在发展林下经济进程中,应将扶持当地龙头企业作为突破口,大力推动野基地+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农户冶的发展模式,坚持产业化道路,不断深化产业链条,将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品牌示范效应,着重抓好林下种植养殖和林下生态旅游业。
2.4.1抓林下种植养殖,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以林药、林菌、林果、林花种植为主,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生产资料,因地制宜地发展林花、林果、林菌,以及林药业。除此之外,利用林下空间大力推广立体养殖技术,涉及林畜、林禽以及林蜂养殖产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把发展林下经济与经济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有效联动起来,发挥野四两拔千斤冶的资金效益。加强技术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为科研:所、高校、企业、农户之间的有效沟通、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步伐。与此同时,积极推动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经营者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2.4.2抓生态旅游,壮大第三产业规模。韶关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数量多,面积大,整体生态环境优良,具备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良好条件。要推进以野生态、休闲、养生冶为主题,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主战场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形成林业与旅游相互促进的双赢格局。根据韶关市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编制高起点的森林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提升景观质量和生态文化内涵,打造高品位、多样化的韶关特色森林旅游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4]。
2.5强化服务理念,大力推动发展
2.5.1强化科技服务技能。建议韶关相关部门牵头成立林下经济发展专业技术保障团队,将服务资源高效整合,深入实地进行技术辅导,加大专业技能培训,为农户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在农户中培养出科技能人,成为农民技术骨干,带领周围农户共同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与此同时,注重将林下经济的研究成果转化到实际生产中,并吸取外地成功的发展经验,最好新技术的试验、引进及推广。
2.5.2夯实资金保障工作。各级政府应当充分重视林下经济发展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建议每年列支一定的专项资金,为林下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予以资金保障。在不违反项目规划及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扶持资金的整合力度,尽可能与林下经济加以整合、捆绑,从而实现林下经济的长足发展。除此之外,政府应与金融部门联动起来,对林下经济的信贷支持予以重视,并在政策上予以保障。
2.5.3做好市场营销服务。发展韶关林下经济离不开良好的市场营销环境,应加强对市场经济动向的研究,成立专业的行业协会,积极发挥市场营销组织在林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市场行情信息第一时间传送到农户中去,为规避市场风险保驾护航,切实让林下经济做得好,发展得稳。
2.6落实责任制度,严明奖惩措施
为了切实发展韶关林下经济,在将发展林下经济列为各级政府重点年度工作的同时,应当明确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绩效指标明确到个人,实现责任推进,并在年终考核中严明奖惩,力争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实现韶关市林下经济的显著突破,切实实现农民增收、经济腾飞的目标。
[3]张光元.云南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林业建设,2013(2):7-11.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篇九
我国一直不断地在探索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文章总结归纳出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四个主要政策阶段,将历史经验与当前实际相结合,总结了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应坚持的策略。
[]
经济政策;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通过改革来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农业方面率先成了我国进行改革的重要领域和试点路线。在国家经济飞速腾飞的过程中,我国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中又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就最为举世瞩目,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施行,推动了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之后的经济改革之路累积了改革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现阶段我国要想走出一条独属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所推行的一系列策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土地改革的浪潮开始在全国掀起,1950年6月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废除,让农民开始当家做主,说明了农业发展应当遵循其生产规律,要协调好生产与人民群众相互之间的关系。土地改革的成功,解放了我国农村生产力,提升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为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到了1952年我国的农产品产量大幅递增,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当时农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稳定了物价和社会民心,为我国之后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标志着改革的春风由此吹遍了全国,我国开始将改革的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由于当时的人民公社制度作风浮夸严重违背了客观实际的发展,所以在被废除后迎来了由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试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这是我国人民基于现状而进行的一次飞跃。激发了农民积极参与的热情由农民自己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明确了劳动者的责任,消除了农民的恐慌心理。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产品供给量的全面增长,解决了当时很大一部分的农村人口贫困难题,稳定了人心,促进了社会稳定发展。
(3)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确立了中国开始从发展集体经济向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政府在农业方面放宽力度,农产品供求开始由市场调节,提高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被取消,以粮为纲的农业单一结构被打破,农业生产开始向商品化、经营化转变。政府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拉动国家工业产值,活跃市场经济。这一时期我国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活跃了中国的农业经济,使得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中国农业的发展由此进入新时期。
(4)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新高峰,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可以结合农村各个地区实际特点,建设专有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和绿色农产品,既宣扬了民族特色文化又可以带动当地旅游观光收入。利用互联网与我国农产品产销进行完美结合,完善“一带一路”经济带的物流链和周边的基础设施,充分借助国际合作平台,节约农产品进出口时间和成本,提升效率,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我国农产品出口。“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我国农业与国际接轨的大好时机,应积极学习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立足于当下国情,走出属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中国历史底蕴丰富,农耕技术水平高,劳作经验丰富,且中国国土幅员辽阔,耕地面积广阔,有着各个方面适宜发展农业经济的优势条件。但同时我国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温室效应、清洁能源日益减少、森林植被破坏等农业污染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农业发展目前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在总结了过去的历史经验与当前实际情况结合的基础上,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现阶段应坚持以下策略。
3.1、完善土地政策
社会在进步,形势在发展,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应当与不同时期我国的农业经济水平相适应,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满足社会的新要求、适应中国形势的新变化。应通过不断修订完善《土地管理法》和《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等,强化农民主体地位,为实现城镇化目标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合理利用土地,适度控制土地开发。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促进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推动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3.2、扶持经营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政府想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保障农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深入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村小康目标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和农业发展。完善扶持政策,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力量,继续贯彻落实“三农”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高财政补贴支持农业经营,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一个全社会支持我国农业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3.3、坚持“四化”同步发展
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有的经济模式逐渐显现出了不足,逐渐跟不上我国农业发展的步伐,我国农业经济在遭遇瓶颈之际及时转变了发展思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提出了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及时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四化”同步发展策略以我党的“三农”政策为指导思想,以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着力点,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与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四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只有在城镇互动中实现同步和协调,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提出,既是我党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又是促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社会转型的重要机遇。
3.4、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立足于民,坚持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有别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是用科学化手段、集约化方法、产业化目标、商品化特征,广泛运用科技手段以及现代经营方式来发展的新型农业。目前是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构建新型中国农业政策体系的重要的过渡期,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我国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核心竞争力,巩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建设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框架体系,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区域化布局的新格局。
改革开放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优良的发展环境。应进一步完善土地政策,加大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坚持“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科学规划、以科技兴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道路,才能始终保持决策的科学性、高瞻性、前沿性,达到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
[1]胡跃高.农业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2]传云.2017年中央1号文件解读[j].农机科技推广,2017(2):10.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篇十
*规划是党的*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完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任务的关键五年规划,也是道外区区划调整后,重新整合资源,谋求大发展、快发展,实现“振兴新道外、打造中心区”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为规划好我区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特制定《*市道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作为组织和推进全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期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届和*届*全会的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全面完成了“*”计划目标和任务,特别是*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区总面积256.6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0.6平方公里,辖22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乡一镇,人口70万。新的道外区成为三大中心城区之一,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形成了开放的区位优势,东部半径辐射40多个地县(市),西部半径连接7个城区和双城市,是贯通全省东西的必经之地,辐射面广,具有极大的物资集散能力;形成了优越的交通优势,区内交通四通八达,哈同公路,同三高速、环城高速贯穿全区,两大火车站、两大公路客运站、松花江最大的`港口、码头,154条铁路专用线,五横八纵六节点十八出口的路网分布构成了十分便捷的交通网络;形成了丰富的资源优势,天恒山、松花江、阿什河、马家沟河等自然资源独具魅力。天恒山是哈尔滨市城郊唯一一座自然山脉,森林覆盖率70%,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绿肺和氧吧;形成了突出的产业优势,产业互为补充,集中了原有两区“大商贸、大工业”的产业发展特点,以专业市场为龙头的物流商贸体系不断壮大,全区拥有的35家大型专业市场占全市70%以上,中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哈制药六厂等大型企业和老鼎丰、老仁义等老品牌独具特色。尤为重要的是,我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按照“振兴新道外、打造中心区”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实施老城区改造和哈东新区开发战略的重要思想,得到了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充分认可,为“*”期间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年末,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1亿元,比*年增长154.1%,年均增长21%,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3亿元,年均增长6.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9.7亿元,年均增长1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5亿元,年均增长21.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8:55.2:4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89亿元,比*年增长87.5%,年均增13.4%。
农业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期间,我区坚持打特色牌、走特色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本着“调优、调强、调新、调活”的原则,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建立完善了6个种畜禽场,形成了蛋鸡、肉羊、奶牛和生猪四大饲养区,顺利实现了农业主辅产业换位。到*年末,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2%。特色农业稳步推进;林果业、垂钓业初具规模;胡萝卜基地、圆葱基地、果品基地基本形成;省级无公害基地面积达到6.4万亩,占耕地面积55.7%,其中省级无公害食品胡萝卜基地生产规模达到1.2万亩,“沃参”牌胡萝卜、“石人沟”牌李子等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大正冷冻加工厂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民主乡“人畜饮水”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6500延长米主干线和13.5万延长米支干线铺装任务,解决了1200余户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41元。
工业经济调整改造步伐加快。“*”期间,以发展新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升级,重点工业企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形成了以双太电子城、胜意印刷厂、裕昌食品、老鼎丰等为代表的规模骨干企业群体,红光锅炉、团结锅炉两大锅炉厂已由c型锅炉生产企业提升到a型锅炉生产企业。电子、机械、化工、建材、食品成为工业经济的五大优势行业。12项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实施进程加快,其中3项列入国家专项计划,累计完成投资1.28亿元。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期间,第三产业形成了以红旗家具装饰材料城、先锋石材、先锋建材、生产资料等6大类专业市场群体为龙头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全区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各类大型市场62个、物流中心6个、大型超市达到4个。家具装饰材料、陶瓷、石材、钢材、木材、农资兽药、中药材市场成为全省最大的专业市场,家乐福是全市最大的超市。北环灯饰、太古陶瓷水暖器材、品牌汽车街、名小吃街等13条专业街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先锋路汽车专营街建设成效显著,汽车品牌店发展到46个,销售额达到20亿元以上。
全力实施哈东开发战略。坚持老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开发相结合,积极搭建城乡统筹发展、三次产业协调推进平台,大力启动哈东开发。科学合理制定哈东开发整体发展蓝图,市规委会和市政府已对哈东新区总体规划正式批复,控详规划和专项规划正在申报中。哈东开发申请年度用地指标2.05平方公里,并列入省土地用地规划中。天鹅湖建设项目正在申报立项,哈东新区一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全市第二批申请国家开行贷款重点建设项目,哈东国际工贸区d号线、6号线道路工程招投标和被拆迁居民安置小区建设的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天恒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完成审批,滑雪场、卧龙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在全省哈大齐工业走廊签约仪式上,与新加坡裕廊公司签订了哈东开发规划设计协议书,目前已形成哈东国际工贸区规划中期成果,为哈东开发争取列入哈大齐工业走廊规划创造了有利条件。哈东新区逐渐成为加快老城改造和承接区域产业布局调整的有效载体。
各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企业改革“三清四联动”的工作部署,突出解决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采取多种形式,强力推进区属企业改革,积极为企业争取贷款打包、改制扶持资金、并轨资金等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民间资本和外来投资者参与改革,多渠道筹集企业改制成本,探索股份制改造、整体转让出售、兼并重组等改革途径,确保改制一户,搞活一户,进一步增强了体制活力。累计完成企业改制727户,改制面达88.6%,其中国有企业401户,集体企业326户。完成企业并轨166户,并轨人员达32446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大力精简和规范了行政审批项目。以事业单的位改革为牵动,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事业单位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迈出了关键的步伐。以实现“四个转变”为目标,妥善地推进事业是单位改革,累计完成了130家事业我单位改革,事业单位人员精简比例达14.1%。卫生改革工作不断深化,顺利完成了卫生监督体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
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期间,以提高非公有经济发展层次和整体水平为突破口,强化特色产业群、专业市场和品牌专营街载体牵动作用,引导民营企业进行领域、技术、人才、制度创新,重点培育发展牵动力强的特色骨干企业群体,全区非国有经济保持快速持续发展。黑天鹅家电、一手食品、裕昌食品在国内14个城市发展了近百家连锁店,成为省内外知名品牌。圣中集团、双太电子、仁皇药业成为我市“小巨人”企业俱乐部成员。海升龙房地产开发集团、宏大房地产开发公司等民营企业对区级财政增长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民营经济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到*年末,我区私营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预计发展到2410户。区个体私营业户预计达25066户,注册资金达到40.94亿元,其中非公有企业预计发展到3597户,非公有经济预计实现总产值169.4亿元,占全区总产值的67.3%。非公有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期间,把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作为道外区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积极促进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融合,中心城区形象得到大幅提升。积极推进老城区改造,拆除危房棚户区26片,拆迁面积311.4万平方米,新建成居住小区23个,新建面积422.9万平方米,42300户居民迁入新居。综合治理改造16条路151310平方米,完成58条土路改造265415平方米,完成27条背街巷改造119035平方米,维修养护街路415条230515平方米。城区绿化面积增加101万平方米,绿地总面积增加191万平方米,绿地率由11.94%提高到13.41%,公共绿地面积增加134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每人3.6平方米提高到每人5.07平方米。投资2500万元,对以廊桥为中心的4.3万平方米区域进行改造,建成了维也纳音乐广场、啤酒文化广场及清真寺广场,保障街、黎华街市民休闲广场,彰显特色文化,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为打造太平商业圈奠定了基础。结合城市危房区改造,完成哈尔滨道台府工程的修复建设,已成为哈尔滨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树立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扩建靖宇公园广场4000余平方米,靖宇公园成为全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突出汽车文化主题,对先锋路沿街建筑、绿地等进行改造,为先锋路汽车文化一条街大规模招商建设、形成集群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期间,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人才工作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位居全市第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深入实施“三名”工程,第12中学圆满通过省级示范性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研评。素质教育成果显著,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经验在全省推广。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校舍15所,全面改造30所校舍,建设教师住宅114760平方米,为1245户教师解决了住房困难。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三次获得德育先进区称号,连续4年在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获团体总分第二名,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获全省联检第一名,我区在全市综合督导评估中名列第一名。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构建、完善了“五位一体”的劳动力动态管理服务模式,开发社会岗位8万个,安置各类下岗失业人员6万人次,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5万人次,社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了8.5万人、2.6万人、5.2万人。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再就业先进单位。实现了“四五”普法规划中提出的“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目标。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医疗卫生单位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新组建了道外区卫生监督所和疾病控制中心。卫生防病工作得到加强,代表黑龙江省接受国家计划免疫综合审评,荣获全国牙病防治先进区称号。社区卫生服务得到全面发展,累计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0个、新建民营医院10所。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全面推进、优质服务,开展生殖保健,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人口和生育文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86%以内,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的良好态势。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在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优质服务工作通过国家检查,被授予“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的光荣称号。
“*”期间,虽然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进展不快,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财政支撑能力较弱,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商贸业层次不高、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工业优势不明显、效益较低,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财政收支矛盾还比较突出。二是承接项目的空间不大,土地“瓶颈”问题制约了项目的进入,大项目建设的生成机制还不完善。三是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包袱沉重、无力支付改革成本等矛盾较为突出,企业改革难度大。四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老城区复兴改造任务仍很艰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还不能完全让群众满意。对这些制约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期间认真加以解决。
二、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是按照党的*大和*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奋力前进的五年,也是我们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有利条件,抓住战略机遇时期,在高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更是我们全力“打造中心区”、构建和谐道外拼搏奋斗的五年。
从国内外形势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使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为“*”时期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国内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国家继续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为吸引国际、国内资本加速区域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省、市以“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为主题,深入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加快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规划建设,为我们抢抓机遇、加快产业和空间发展布局调整、更大限度地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区情分析,我区也具备了大发展、快发展的良好条件。一是哈东新区建设已进入启动实施阶段,后发优势逐步显现;二是天恒山、天鹅湖具备了开发条件,将为打造新兴旅游大区奠定基础;三是随着两个商圈的提升壮大和三马地区改造、哈尔滨老城恢复保护、沿江经济带开发等项目的实施,老城复兴改造将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四是我区的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十分丰富历史积淀深厚,在设施、人才等方面独具优势,推动区域加快发展的潜力十分巨大。这些都为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改变城乡面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设新道外,打造中心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篇十一
在人们还未对环境资源有充分认识之前,过度的浪费各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加剧,人们随意的抛弃所谓的废物,根本没有循环再利用的意识。
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开始逐步意识到“废物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贵资源”,到了90年代,环境污染程度的再度加深,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循环经济也随之被人们广泛的认识到。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以循环利用与节约为发展核心,达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利用率的目的,是一种新兴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我国当前情形下的必然选择。
在实施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三个r”原则:首先是资源利用的减量化,称为reduce原则,是指在生产投入的时候尽量避免输入有限的自然资源;其次是产品的再使用,称为reuse原则,是指尽可能多的利用产品,延长产品的使用期;最后是废物的再循环,称为recycle原则,是指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废弃物的乱丢乱扔,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
从目前我国的形态来看,推行循环经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再提出循环经济这一概念之后,相继出台了众多的法律法规,比如《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但是由于国家政府没有重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法律制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没有很好的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导致企业常常钻法律的空子,破坏环境、浪费资源。
同时我国的循环发展思路不明确,虽然近几年在示范试点的循环经济实践过程中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都很笼统原则,并没有做进一步的归结和提升到政治制度层面,引起配套措施不到位、相关法律间不协调、没有建立后效评估体制,所以对于循环经济发展,我国的法律规定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没有充分认识到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的概念刚刚才在我国提出,发展还不够全面完善,因此对循环经济的核心认识也还存在着一定的误解。
首先是有些人认为循环经济这一概念只适用于某些领域,而并不涉及到全部方面;其次是有些人认为这一概念不符合我国的现状,是一种超前的思想;还有就是有些人认为循环经济是对产生污染之后再进行治理。
所有这些误解都是因为对循环经济的内涵没有全面的认识而导致的。
因此,对于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3.缺乏相应的关键技术作为支撑。
循环经济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它的实施需要相应的先进技术作为支撑。
而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之所以效益不高,科技落后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要发展循环经济,对开采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综合利用技术等的装备水平都要求较高,而在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并不能给循环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由此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所以我国相应的关键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4.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一直都比较注重对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甚至是更加倾向于重工业的发展,这就导致产业结构比例的严重失调,高投入、高污染的重化工行业的发展比例不断上升,这无疑给实施循环经济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难题。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引起了资源浪费现象的进一步加剧,环境负担更加的沉重,从而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开展和实施。
另一方面来说,我国也并没有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只是在全国建立了一些示范区、示范点,这也导致了人们对循环经济的热情不高,阻碍了它的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三、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1.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我国必须加强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利用法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来规范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就显得十分必然。
通过立法这一措施,可以将循环经济的“三个r”原则纳入到法律程序中,从而实现“少浪费、无污染”的发展目标。
另一方面,要加强建立循环经济的后效评估体制,提高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把先前得来的宝贵经验加以总结提升,促进循环经济理念在我国企业中的普及化,真正做到循环发展。
2.加大循环经济内涵的宣传。
想要真正做到循环发展,首要工作就是要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因此就必须先加大循环经济内涵的宣传力度。
要改变人们的旧思想旧观念,让人们站在长远利益的角度上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循环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充分的认识。
只有人们对循环经济有了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切身感受到循环经济带来的绿色化效益之后,人们才会以身作则,减少对资源的浪费,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保护环境和生态,营造出绿色化环境的良好氛围。
3.提升先进技术的支撑力度。
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先进技术作为基础支撑,因此就必须要提升我国的先进技术含量。
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开采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综合利用技术等这些环境无害化技术,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是十分关键的。
所以我国就必须突破技术发展的瓶颈,加强和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的合作,以创新为理念,市场为导向,鼓励支持企业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先进技术的占有率和使用率,从相关的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入手,从而增强我国的先进技术含量,为循环经济做好技术支撑。
4.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对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状况,对其进行优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国在注重重工业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环境生态的保护。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观,统筹各领域各行业的同步发展,引导发展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欠发达地区,合理安排产业结构比例,加快促成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使循环经济发展观深入到各行各业,全面做到各行业的绿色化统筹发展。
四、结语
循环经济的提出和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体制而言是一种创新,对我国的影响和价值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篇十二
各街道办事处:
为确保年新农村建设继续在全市领先,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现将明年新农村建设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年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几个特点:
今年下半年以来,各街道办事处抢抓机遇,提前运作,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年新农村重点村环境整治工作,掀起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热潮。截至目前,全区初步确定的17个重点村中,已有11个村先后启动,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成效明显。
一是启动早。城西街道村、街道村、街道宁家村和街道前村换届选举结束后,立即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早安排,早规划,早动手,力争抓早、抓快、抓出成效,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力度大。街道高家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清理“三大堆”、石砌边沟、硬化村路等基础工作已基本结束。共投入70万元,清理“三大堆”300方,石砌边沟4000米,硬化村路4000平米,农村环境焕然一新。
三是全面铺开。城西街道规划的6个新农村重点村在全区率先全部启动,建设速度快,整治效果好,街道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累计已投入220多万元,硬化主干道7200平米,平整次干道7800平米,铺设彩砖800平米,开挖边沟6500米,石砌边沟2400米,清理“三大堆”5500方,拆除旧房46间。
二、对年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是加快整治速度,全面启动。各街道办事处的所有重点村11月15日前必须全部启动,通过观摩、宣传、奖励等方式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及时进行督促指导,限期落实。
二是提高整治标准,提档升级。各街道办事处要针对不同实际,不断总结整治经验,完善建设标准,提高建设档次,突出建设特色,确保新农村建设上档升级。
三是加大整治力度,狠抓成效。各街道办事处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安排得力班子逐村靠上去抓,力促各重点村在短时间内整出成效、创出亮点,为节后打造高标准的全市新农村建设观摩点提供现场、做好准备。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篇十三
面对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干群同心,军民联手,不畏艰难,团结奋战,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抗洪救灾。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雨情汛情灾情
今年我县雨情汛情灾情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降雨强。6月26日以来,我县全境普降大到暴雨,沿淮、东西两湖地区雨势强劲,雨量集中,其中城关285.1mm,王截流320.3mm,临淮岗313.3mm,特别是7月8日金寨县和我县南部乡镇突降大到暴雨,降雨量都在200mm以上,9日上午淠史杭总局从灌口集泄洪,短短十几小时内,汲河沿线50平方公里一片汪洋,平均水深1米以上,最深达2米左右。
二是灾情重。由于淮河持续高水位顶托,汲东干渠洪水来势汹涌,我县形成腹部吃紧、南北夹击、沿东西两湖、汲河、沣河洼地“关门淹”的惨重局面。7月11日下午3时16分,姜唐湖蓄洪区奉命开闸蓄洪,进、退洪闸同时进洪,进洪流量达2400立方米/秒,6万亩耕地瞬间被淹,灾情进一步扩大。截至7月14日上午,全县有26个乡镇366个行政村2659个村民组98356户48.21万人受灾,其中被洪水围困村庄501个,被困人口83489人,毁坏房屋2026户8140间,倒塌房屋1512户4968间;农作物受灾69.67万亩,绝收33.68万亩。全县水毁桥梁14座,道路297.8公里,涵闸、排灌设施和机电泵站204处,塘坝68处,输电线路54.5公里,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13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27亿元。
三是持续久。境内淮河干流持续高水位,目前仍全线超警戒水位。严重的内涝,造成大量农田、房屋、道路、供电线路浸泡在洪水之中长达半个月。
二、抗洪救灾情况
(一)超前谋划,构筑三道堤防
一是思想堤防。省、市防汛会议以后,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把全县广大干群的思想统一到“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上来。胡锦涛、温家宝同志作出重要指示后,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提出一手抓防汛抗洪、一手抓生产救灾的要求,进一步树立了以人为本、抗洪救灾的思想。
二是组织堤防。汛前就调整充实了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同时成立了11个防汛前线指挥所,由县六个班子成员任指挥;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从而构筑起三级防汛救灾网络。
三是责任堤防。按照《防洪法》、《防汛条例》要求,严格实行行政首长和防汛指挥长负责制;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防汛目标责任书》。防汛期间,县防指组成2个督查组,进行巡回督查,结果一天一通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坚持夜巡夜查,确保防汛责任落实到位。
(二)众志成城,打好三场硬仗
一是抢险护堤。7月11日上午9时接市防指启动防汛抗旱应急i级响应命令后,我们紧急行动,不折不扣执行命令。淮干79公里战线上共有1500多名县乡村干部和4135名三线民工昼夜巡堤,拉网式检查。600名武警官兵在临王段和蓄洪大堤,军民联手,巡堤查险。同时,对民生堤、隐贤堤、城西湖隔堤、城东湖龙腾保庄圩、胡姚保庄圩以及重点穿堤建筑物分段包保,严加防守。县防指紧急筹措碎石2680吨、黄沙3079吨、草袋20.5万条、编织袋8.26万条、土工布1.15万平方米、防浪布9.42万平方米,随时调用。截至目前,共发现并排除险情23处,确保了近300公里堤防安然无恙。
二是转移群众。按照“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要求,及时转移受灾群众。7月8日晚,面对姚李、洪集两镇200多个村庄近3万名群众被洪水围困的严峻形势,县防指紧急调集10多条船只、5只冲锋舟连夜转移被困群众。省防指下达《关于做好行蓄洪区运用准备的紧急通知》后,县防指紧急制订《**县城东湖、姜唐湖蓄洪区运用搬迁实施方案》,抽调64名县直干部,进乡驻村,帮助做好群众安全转移。7月11日7时,省防指决定运用姜唐湖蓄洪区,我们紧急成立现场指挥部,下设十个组;安排中巴车10辆、货车20辆、大型运输船只2艘;抽调公安干警200名、县直干部100人、民兵应急分队200人,向上级防指请求武警部队支援100人。从上午9时30分开始,对转移区分片包保,责任到人,进行拉网式清场,确保了姜家湖4119名群众在中午12时前安全有序撤离,确保了当日下午3时16分姜唐湖进洪。整个搬迁过程,时间短暂,秩序井然,群众情绪比较稳定。截至7月14日上午,全县共转移群众83489人,无一人伤亡。
台时,抽排水1.57亿方,排涝用电526.41万度。
县委、县政府成立生产救灾指挥部,下设6个组;启动生产救灾应急预案i级响应。紧急下拨救灾资金400万元,购置方便面、矿泉水各15000箱,棉被360床,重点解决灾民吃住问题。组成13个医疗小分队,分赴重灾乡镇,确保了灾区无疫情发生。加强灾区治安管理,确保了社会秩序稳定。
安排民政部门牵头,组成3个救灾指导小组,深入灾区,查灾核灾,指导乡镇生产自救。制定出台全县农业抗灾减灾和补种生产预案,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做好清沟排涝,及时做好被冲稻田扶苗护苗,调运灾后蔬菜种子5000斤、玉米种子2万斤、绿豆种子10万斤、农药20吨、化肥1000吨,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践行宗旨,发挥两个作用
面对特大洪涝灾害,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抗洪抢险第一线,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成果。抗洪前线成立临时党支部,强化组织保证,成为抗洪抢险的中流砥柱。县六个班子成员以身作则,靠前指挥,吃住在堤;全县796名县乡干部日夜奋战在抗洪第一线;广大党员按照县委统一部署,严防死守重要堤段,与群众同吃同住同抢险,构筑了一道冲不垮的钢铁长城。近日,县委、县政府将组织县乡机关干部向灾区群众捐款捐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三、下步打算
坚持抗洪抢险、生产救灾、发展经济三个并重,整体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严防死守,确保堤坝安全
牢固树立防大汛思想,不以洪水暂时回落而放松警惕。密切关注汛情发展,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洪责任和措施,进一步加大巡堤查险力度,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大堤安全度汛。
(二)积极主动,开展生产救灾
切实做到“六有”、“四补”。
“六有”,就是全力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使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洁净水喝,有病能医,有安全感。
“四补”:一是以秋补夏。抢排内涝,抢种补种,加强田间管理,抓好秋种,力争抗灾夺丰收。二是以养补种。全面开展畜禽疫病防治,发动千家万户,补栏补槽,补投鱼苗,大力发展养殖业。三是以工补农。加强调度,优质服务,使工业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实现增产增效。四是以外补内。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出,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三)统筹兼顾,做好各项
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大灾不畏灾,奋力再提速,全力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环环紧扣,全场紧逼,大力发展以矿冶为重点的工业经济、以产业化为重点的农村经济、以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城镇经济。扎实推进12项民生工程;认真抓好计划生育、信访稳定、平安创建等;结合抗洪救灾,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教育活动,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台时,抽排水1.57亿方,排涝用电526.41万度。
县委、县政府成立生产救灾指挥部,下设6个组;启动生产救灾应急预案i级响应。紧急下拨救灾资金400万元,购置方便面、矿泉水各15000箱,棉被360床,重点解决灾民吃住问题。组成13个医疗小分队,分赴重灾乡镇,确保了灾区无疫情发生。加强灾区治安管理,确保了社会秩序稳定。
安排民政部门牵头,组成3个救灾指导小组,深入灾区,查灾核灾,指导乡镇生产自救。制定出台全县农业抗灾减灾和补种生产预案,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做好清沟排涝,及时做好被冲稻田扶苗护苗,调运灾后蔬菜种子5000斤、玉米种子2万斤、绿豆种子10万斤、农药20吨、化肥1000吨,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践行宗旨,发挥两个作用
面对特大洪涝灾害,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抗洪抢险第一线,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成果。抗洪前线成立临时党支部,强化组织保证,成为抗洪抢险的中流砥柱。县六个班子成员以身作则,靠前指挥,吃住在堤;全县796名县乡干部日夜奋战在抗洪第一线;广大党员按照县委统一部署,严防死守重要堤段,与群众同吃同住同抢险,构筑了一道冲不垮的钢铁长城。近日,县委、县政府将组织县乡机关干部向灾区群众捐款捐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三、下步打算
坚持抗洪抢险、生产救灾、发展经济三个并重,整体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严防死守,确保堤坝安全
牢固树立防大汛思想,不以洪水暂时回落而放松警惕。密切关注汛情发展,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洪责任和措施,进一步加大巡堤查险力度,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大堤安全度汛。
(二)积极主动,开展生产救灾
切实做到“六有”、“四补”。
“六有”,就是全力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使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洁净水喝,有病能医,有安全感。
“四补”:一是以秋补夏。抢排内涝,抢种补种,加强田间管理,抓好秋种,力争抗灾夺丰收。二是以养补种。全面开展畜禽疫病防治,发动千家万户,补栏补槽,补投鱼苗,大力发展养殖业。三是以工补农。加强调度,优质服务,使工业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实现增产增效。四是以外补内。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出,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三)统筹兼顾,做好各项
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大灾不畏灾,奋力再提速,全力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环环紧扣,全场紧逼,大力发展以矿冶为重点的工业经济、以产业化为重点的农村经济、以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城镇经济。扎实推进12项民生工程;认真抓好计划生育、信访稳定、平安创建等;结合抗洪救灾,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教育活动,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篇十四
东莞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总体上实现了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今后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现在东莞市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分析东莞市的发展模式人手,对东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在借鉴我国其他地区发展模式及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东莞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东莞经济的发展模式(简称“东莞模式”)及其特点和成就
1“东莞模式”的概念
“东莞模式”是对东莞经济发展道路的一种概括,主要指东莞充分发挥人缘、地缘、政策优势,以加工贸易为突破口,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迅速实现农村工业化、产业现代化、经济国际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一种三赢模式,它不仅使东莞赢得了在国际经济中的一席之地,而且使国际资本寻找到了一个低风险、高回报、较稳定的投资场所,同时,更为重要的,这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成功尝试。
2“东莞模式”的特点
第一,台商高度集中,在一个三百多万人口的城市里,有三千多家台商企业。
第二,传统劳力密集产业逐步被资讯科技产业所替代,高科技成分不断提升。
第三,台湾接单,大陆生产,产品全部出口的经营方式,提升了台湾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使东莞成为大陆的出口重镇。
第四,地方当局主动为台商排忧解难,而台商也积极回馈当地社会,形成台商与地方的良性互动。
第五,台商以东莞为家,把家眷也带到东莞来落户。
3“东莞模式”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30年多年,东莞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发展成一个知名的工业制造重镇,东莞模式获得了巨大成功。其核心要素是外向型经济主导、区外劳动力支撑、合作共赢的营商文化、务实有效的政府管理和发展创新的主动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向前推进,东莞的城市化水平也不断跃上新的台阶,社会各个方面均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村改居”工作的深入,东莞真正以农业为生的传统农民已寥寥无几。东莞的文化设施建设和群众文化也获得了快速发展。近几年来东莞还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典范品牌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广东省教育强市、广东省综合竞争力第一名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等。
二、东莞经济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30年来,东莞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自20xx年金融危机以来,东莞进入了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时期。面对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东莞市政府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双转型,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强管理、惠民生,初步遏制了经济下滑的势头,经济在逆境中实现了新的发展。20xx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376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3%,人均生产总值56500元,增长10%。以来虽然世界经济有所复苏,外部需求有所上升,但应该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对东莞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从东莞目前来看,经济外部需求依然疲弱,出口订单仍以短单、小单为主,实现出口复苏仍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人均生产总值66344元,增长14.6%。工业生产和出口均超过危机前的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13亿元,增长19%;进出口总额1213亿美元,增长28.8%,其中出口696亿美元,增长26.1%。从今年年初开始,东莞又出现了用工紧缺的情况,加之企业成本增加、贸易摩擦、利润较低等问题凸显,企业经营仍面临较多的困难。外商投资出现下降的趋势,民间投资未有效释放,反映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未恢复,经济整体态势仍将面临一段调整时期。
三、东莞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方式粗放
众所周知,东莞模式主要是靠资本、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要素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在这三大要素中,除了资本外,土地、劳动力供给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与粗放式发展方式相伴随的是高排放、高污染。东莞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极高的环境代价。相关资料表明,东莞的环境承受力也接近了极限。
2资源制约明显
受国内、国际市场供应的影响以及重工业化的加速,东莞资源、环境双约束和经济增长矛盾不断加剧,近年几番遭遇的“油荒”无不向东莞地区拉响了能源警报。
3对外来资本和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过高
“三来一补”的主要特征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其优点是可以克服技术、管理和资金的不足迅速发展起来,缺点就是弱化了本地竞争力。一方面,研发、销售在外,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自己的销售渠道,也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赚取廉价的加工费,附加值较低,产业体系落后;另一方面,这一模式导致本地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经济受外部形势影响较大,存在较大的风险。
4特殊的人口构成制约了经济社会转型
东莞模式造成的'东莞人口构成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比例严重倒挂。东莞的产业大军主要由非户籍的外来人口构成,这个庞大的群体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游移性,对东莞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十分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离开,这势必会影响产业的稳定性。东莞人口构成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东莞低端产业所吸引的人口主要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务工者,统计资料显示,在东莞的就业人口当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69.4%。总体文化程度偏低的人口构成,极大地制约了东莞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升级。
四、对东莞未来经济发展的建议
1产业调整
从存量调整方面看,对传统产业,要用现代技术改造实现升级换代,要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并果断淘汰少量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甚至完全只能靠违规排放才能生存的企业。产业增量调整方面,要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把重点放在大项目引进上,并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起东莞的现代产业体系。
2坚持科学的经济发展观,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强区内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方面的协调,对涉及和影响整个区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应当通过一个跨行政区划的组织和与之相对应的基金及机制来加以协调解决。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形成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和生态环保型的产业产品结构,使资源能源消耗明显降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到,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高,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产业布局更加协调,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人口结构明显优化,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产业整体竞争力领先珠三角,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3改善东莞经济的对外依存度
对于改善东莞经济的依存度,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第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服务贸易出口水平;第三,加强技术创新,创立国际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第四,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拓展内需;第五,加强营销,实施品牌战略;第六,建立完善的外贸指标体系。
4协调人口的发展
把游民变移民。要立足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调整户籍政策,吸引一部分有意在东莞长期工作生活、素质较高的人口群体入户东莞,协调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比例。
5走智慧发展的道路
智慧经济是近年来新兴的经济产业,由互联网和物联网相结合从而使得实体经济可以借助虚拟经济的翅膀再次腾飞。金融危机中东莞表现令人欣喜,而今后东莞经济转型升级要走向何方关系到东莞未来30年能否继续引领中国的经济发展。东莞有很好的实体经济基础,如果能够在智慧经济发展上抢占先机,就可以抓住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从而实现成功转型。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篇十五
摘要: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是基础性的产业,我国的农业发展中,三农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制约因素,实现农业的循环经济发展能够使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化的经济发展形式,能够将清洁生产与废弃物有机结合,对于工业、农业发展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就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从上世纪90年代就在世界各国推行,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中,农业循环经济是重要的一部分,使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传统生产向集约化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长久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都是粗放型的,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要促进农业发展建设,需要使用科学技术手段,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选择。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就是实现资源的高效、再循环利用,减少污染与浪费。
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家经济的来源中农业占到很大的比重。
当前城市工业化发展迅速,农业生产生活也逐渐发生变化。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经济逐渐被城市化所代替,农业生产逐渐朝向规模化的趋势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逐渐加快。
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用地以及人口数量逐渐增大,科学的农业资源配置与使用是农业发展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人们不断增加资源的投入力度,积极寻求合适的农业发展方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良性循环的集约经济发展[1]。
农业循环经济要以国家的实际情况为前提,使用科学的技术手段以及现有的农业生产资源,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对农业经济科学的规划与设计,促进农业生产顺利推进,实现农业经济的稳步提升。
循环经济是实现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技术体系,能够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有效地协调处理,实现人与资源的科学利用,促进国家经济效益的实现,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与希望。
2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策略
2.1积极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理念
要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应努力提高认识,积极转变发展理念,使用多样化的方式宣传循环经济,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作为载体,通过专访、文艺演出、专题片等形式向农村村民进行环境保护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强化农民的环境保护技能培训,对节水、节电、节药等科普知识进行重点教育[2]。
逐步强化政府、社会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对耕地进行有效保护,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实现占补平衡,避免城市污染转移到农村中。
2.2建立试点,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可以建立试点,将循环经济实践中有效方法提高到制度和管理上。
选择试点时可以挑选一些乡镇和村社作为试点,建立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还可以从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作物与禽畜粪便资源化以及无害化处理、农产业清洁生产整合等方面选择示范工程,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有效应用与发展。
要阶段性地对试点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做好阶段性的评估,对试点情况进行总结,完善循环经济试点的验收方法。
2.3做好技术创新工作
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技术是十分重要的要素,能够促进经济的稳步发展。
要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发力度,如产品的无公害技术、再生利用技术、农业用水回收技术等。
建立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加强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保护体系的建设。
在农业生产中需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生产体系,使农业生产的效益得到提升。
在农业科学技术上,只是依靠政府的投入与帮助是远远不足的,国家应努力使农业实现市场化的发展,让更多人参与到农业生产中。
此外,还需要加强农业人才的建设,培养高素质水平的人才队伍,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专业性的教育,培养出更多的农业循环经济人才,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2.4明确重点领域,探究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对资源进行科学的审视,了解资源循环中的开采、使用、产生废弃物,资源再生等。
对于资源的开采需要综合开发,实现回收利用,将水、土地以及生物资源的利用作为重点,积极探索生物以及微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资源消耗时,需要高效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化利用。
在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要进行清洁生产,将上一环节的废弃物转化为下一环节的资源,使农业产业化的空间得以扩宽,对农业产业循环链的内生延伸与产业联动进行重点关注[3],对农业产业循环链进行有效整合,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领域得以扩宽,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与利用。
3结束语
在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十分重要的策略与措施。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以粗放式为主,使得农业以及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实现可持续的、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当前农业发展中,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十分重要的方式,需要积极转变观念、建立试点、加强技术创新、实现新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2]冯志成,刘国斌.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几点看法[j].经营管理者,2010(04):230.
国民经济发展论文篇十六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体现在:
(1)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传统产业迅速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自动化实现信息化改造,给传统产业注入了活力,使其效率倍增,如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未来时代所需要的规模更小、更能适应变化的经济单位。
(2)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改变了国家经济的周期特征。
纵观美国的历次经济危机,我们容易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之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差异显著,周期变长、波型变缓。
(3)信息技术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提供技术准备。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将各种高新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信息网络,是以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为骨干的纵横全国的双向大容量和调整电子数据传递系统。
显然,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要以发达的信息技术为技术保障,并为国家21世纪经济增长与竞争优势创造条件。
2.2信息化改造是传统工业重焕生机的重要途径
传统工业是一个相对概念,包括最早发展起来的纺织工业、冶炼工业、采矿业,以及稍后发展起来的钢铁、煤炭、化学、能源、汽车、造船、铁路运输、机械制造业等工业部门。
纵观美国传统产业信息化的改造过程,可以发现,这一过程的实现在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广泛采用,特别是信息技术高度的渗透性、创新性、增值性、竞争性为传统产业改造创造了条件。
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美国经济在出现整个工业生产地位下降的同时,与信息技术有关的高新技术产业却迅速成长的现象。
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美国国家信息基础实施(nii)的形象诠释,是一个以信息交流为目的、能给用户随时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数据库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无缝(seamless)”网络。
为了提高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也需要信息高速公路。
适合中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信息基础设施通过创新建设和完善这个基础设施。
2.3发展电子商务是把握未来世纪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基于互联网、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为依托的全新网络贸易模式——电子商务在美国产生并迅速波及全球。
电子商务,从狭义上讲是指政府、企业和个人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实现商业交换和行政管理的全过程;从广义上说,它的本质是建立一种全社会的“网络计算环境”或“数字化神经系统”,以实现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全方位应用。
与传统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使商务模式发生了显著改变。
电子商务以一种最大化网络方式将顾客、销售商、供应商和雇员联系在一起,使供需双方在最适当的时机得到最适用的市场信息,因而极大地促进供需双方的经济活动,减少交易费用和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参与世界竞争能力,为提高我国企业的潜力,应发展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刘泽琴.对信息产业核算范围和分类的再认识[j];统计与决策;14期
[3]张洁;上海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d];上海社会科学院;20
[4]成立“一院两中心”江苏创新发展信息产业[j];信息技术;期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457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