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汇总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9 19:53:07
优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汇总21篇)
时间:2023-10-29 19:53:07     小编:灵魂曲

写总结是对自己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在学习或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和进步,增强自信和动力。借助这些范文,你可以更好地了解总结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一

一、课程设计教学中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要求不明确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只作为辅助作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许多高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办学经费紧缺,设计学生数量增多,老师不可能做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指导到位,学生课程设计的结果,只作为结果参评,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

2.课程设计组织管理混乱

课程管理组织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效果。高校课程管理工作一般由教务处、学院、系三级负责,在教务处的组织领导下,各院系遵照统一的规范,开展教学活动。课程设计教学活动由于专业性强、教学方式多样化等原因,教务处往往将对课程设计的管理责任下放到学院,由学院组织领导相关课程设计实施工作。但实施过程中发现,课程设计教学往往成为教学管理工作的盲区,使其教学活动前期无人组织,后期无人监控。

3.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课程设计时间多安排在学期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个月,学生做好设计后,由老师检查评分。由于设计完成的时间已临近期末考试,如果学生的设计不符合要求,返回来重做,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也不愿意完成一次新数据的设计作业。所以,学生能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作业,就算是完成了设计任务,学生在此过程学到多少知识,没有一个有效的参照标准。

4.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计的数据选取相对宽松,每个同学设计出来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课程设计没有对与不对,只有合理与不合理。而现实教学中,则是以模仿训练为主,学生根据书中的原则和方法,参照以往的工程实例进行,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的设计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埋没于枯燥的计算中。

二、改善现状的措施

1.做好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课程设计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应由学院、教研室和指导教师共同承担。学院负责组织教研室根据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设计大纲。各教研室应具体制定与本教研室有关的'课程设计大纲,组织教师审定题目及设计任务。指导教师应在学期初申报课程设计选题,提出场地、设施使用申请为课程设施教学工作的展开做好前奏。

2.转变观念,强化课程设计在教学中的地位

目前,“实践才是工科专业的根本”已成为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界的共识。工科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教学,树立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教育理念。推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突出实践教学、有利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培养方案,坚持在“厚基础、宽专业”的原则下,适当压缩一些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3.完善教学硬件设施

在课程设计中,软硬件教学资源也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课程设计的重要条件。理工科院校的学生运用实验装置的数量较多,现有的cad/cam机房计算机远不够用,它不仅用于课程设计,还要用于很多班级的日常教学和实训教学。因此,需要扩充机房,增添计算机,购置配套软件,为课程设计任务圆满完成提供软硬件的支持。

4.加强课程设计过程的指导与监管

为完成课程设计,学院所有参与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提前排出值日表,向学生公布。召开指导教师及学生动员大会,及时提醒和预防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课程设计开始后,指导教师要向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提出设计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确定设计方案。课程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应随时检查并掌握学生的设计情况,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完成设计内容。

5.严格检查与评估体系

课程设计的结果检查预评估是对设计成果的一种认可,能经得住检查的设计才具有现实意义,组织院校检查评定小组,学习掌握各项考核标准,布置检查岗位,明确各项分工,及时听取学员对上一轮检查评价的汇报,并传达到所涉及的同学,认真分析设计中的问题,及时修改并完善设计内容,达到评估标准,完成设计任务。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二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质量;能力转化

摘要: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本文从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入手,深入探讨了高校学生如何实现将学习需求素质和能力.行为习惯三位一体化,实现三个转化:将外在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将外在的知识,理念与技能转化为内在的素质和能力;将内在的素质和能力转化为,在的行为,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教育质量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线。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快速发展,高校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重视,分析其现状,许多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学术风气过于浮躁,基础研究不被重视,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推进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存在差距等诸多问题。而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跟企业的产品质量不同,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既有教师“教”的质量问题,又有学生“学”的质量问题,同时还有教育管理者“管”的质量问题,其质量的提高,显然与人的因素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比起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自然要复杂的多。

道家鼻祖老子日:“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比作于细”。做难事要从易处做起,做大事要从小处做起。教育质量对于高校而言,既是大事又是难事,如何把难事变成易事、把大事变成小事,需从细节着手,找教育规律,抓住教育质量的核心,切实提高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所从事的一切活动的质量。为此,必须把握好关键的教学转化环节,将学习需求、素质和能力、行为习惯三位一体化,这样才会获得最佳的高校教育质量。具体而言就是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化,形成三位一体化:

(1)将外在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

(2)将外在的知识、理念与技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素质和能力;

(3)将学生内在的素质和能力转化为外在的行为习惯。

1外在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

外在的学习要求,就是国家、各级组织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对高校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素质和能力提出的外在要求。而内在的学习需求是高校学生为了适应工作和个人的发展需要,须掌握特定的知识、技能、理念,因此希望接受相关的教育培养。当外在要求没有转化为学生内在需求时,高校教育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

如何才能使人生过得更美好,工作更加成功呢?稻盛和夫用下面的方程式进行了回答: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人生或工作的结果是由这三个要素用“乘法”算出的'乘积,绝不是“加法”。而思维方式是三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可以说“思维方式决定人生”也并不过分。思维方式其实就是精神应有的状态或对待人生的态度,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有负数,取值可从正100分到负100分。若是思维方式犯了方向性的错误,不管如何热情、能力有多大,仅此一点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以此类推,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其教育质量,必须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方式,让其发现自我、超越自我,从主观上产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将外在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自动自发、学习动力十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热情不高、求文凭的人多而求学问的人少、自主研究和创新意识缺乏的问题,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

外在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必须贯穿于学生培养的教学环节、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等关键阶段,如教学环节中的招生、课程学习、撰写等,学科专业建设中的导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方向、信息资源建设等,教学管理中的培养管理、教学大纲、中期考核、评估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解决其内因问题,克服学生自身影响其教育质量的因素,这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2外在的知识、理念与技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素质和能力

学生培养具体要做的三件事――传授知识、转变理念、训练技能。将这些外在的知识、理念和技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素质和能力,这是高校教育永恒的主题。要很好的完成这个转化,着重要解决好影响教育质量的两个因素:课程因素和教师因素。

(1)课程因素。

高校的课程设置关系到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部分高校的课程或多或少都存在设置不合理、授课质量不高等问题,如未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科专业性质的特点,未很好解决不同培养层次之间的课程有机衔接,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与热点问题不能及时进入课堂,一些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存在重复多年的课程老化现象、千篇一律的内容同化现象以及蜻蜓点水式的知识概论化现象。

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考虑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专业人才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充分认识国家、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然后确定学生需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开设课程。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要按学科专业要求制订培养方案、设置课程,夯实基础,拓宽培养口径、扩大知识面,结合学科专业的具体研究方向、所需知识结构,开设内容新颖、具有足够的宽度和前瞻性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动态的课程体系,为传授知识、转变理念、训练技能创建良好的基础。

(2)教师因素。

教师与学生是高校教育的内核,所有的制度与措施,最后都需要通过这个内核起作用。在我国目前的高校培养制度与环境下,如果说学生是教育质量的基础,那么教师水平则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传授知识、转变理念、训练技能的最终目的都是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知识储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以及认真的教学态度,而且责任心要强,时刻提醒自己,自己的一句话也许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从事的工作关乎人的精神生命、关乎人的事业生命。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会形成高质量的学生群体。教师不仅承担传授知识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成才、如何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引导学生将外在的知识、理念和技能如何转化为内在的素质和能力。

在现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将外在知识、理念与技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素质和能力时,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去学习,有选择地去转化。如何选择?可以根据学生的学科专业方向、痛楚点、关注点来选择,这就是学习点。缺少什么就去补上什么。著名学者厉以宁教授曾说过:“好的教师教学生,不仅给知识、给方法,更要给他(学生)一个广阔的视野”。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遵循学生教育培养的基本规律,选取不同的教育培养方法,做到四个结合:教育培养方法与学科专业的结合、与教师自身特点的结合、与学生实际情况的结合、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这样才能发挥学生教育培养的最大作用,实现传授知识、转变理念、训练技能,凸现其教育质量。

3学生内在的素质和能力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在高校学生教育培养的过程中,第三个需要实现的转化是将内在的素质和能力转化为外在的行为。这是学生教育培养产生效果的最关键转化,是完成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将素质和能力转化为外在的行为,与教师有密切关系,但是不是单靠教师就能做得到的。如何真正实现由内向外的转化呢?这涉及到学生自身因素、教师因素以及教育管理者因素。首先,要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接受教育的学生要积极主动的把所学的知识、理念、技能等运用到平常的工作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成效;其次,要靠教师精心指导,教人、育人双管齐下,学习期间带领学生多参与研讨、科研课题,提高其学习、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最后,还要依靠从事学生管理的各级组织的监督和指导,学生成长阶段的各级领导要负起这个责任,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外在的生产力,使培养的人才达到其标准和要求,使培养的人才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生培养的社会效果如何,与其应用知识、推进社会进步相关,具体而言要用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成绩来考核、衡量。这就要求每个单位的领导都应该是教导者,有责任把下属的素质和能力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如果学生教育培养结束后,学生自己不主动进行实践,其领导也不管,那就很难有好的效果。所以,这种转化的关键取决于学生整个教育培养过程中的教师、各级管理者,正是他们促进了学生将内在的素质和能力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4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发展,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从上面的分析可知,高校教育质量与学生、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密切相关,只有这三者都尽心尽职,用心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时刻思考自己在提高教育质量这件事上用了多少心?为别人尽了多少心?前者决定做事的水准、后者决定做事的境界,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在“三个转化”上下功夫,提高所培养的学生水平,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的高水平发展、特色化发展。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三

怎样学好语文,许多前辈和同仁无疑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可是,针对我地教育发展较为落后,较为缓慢的现状,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能紧跟在别人的后面搞形式上的追随,而应该因地制宜、因施教,在此谈一些从教以来的体会和看法。

一、语文学习方法应以熟读背诵为主

巴金曾这样介绍他的切身体会:“我背诵得较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这是两百多篇散文的选集,里面有部分我背得出来却讲不清楚,有一部分我不但懂而且喜欢。读多了、读熟了,常可顺口背出来,也能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摸到文章的调子,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老师。”那么是否该反躬自问,学生的肚子里到底装了多少篇文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其泉源”。

通过熟读背诵,能让书面语的一切言语要素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系统的印象。诵读多了,印象就越积越深刻,最终丰富的词语、多变的句式,言语的通畅协调,分寸情味,直至形象气势等,就会在脑中形成牢固的网络系统。当学生一遇到内在或外在的语言刺激时,就能凭借这个系统不假思索地分辨出词语的好坏、句子的正误、表达的优劣,这时他就具备了通常所说的“语感”。叶圣陶指出:“至于文字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离开了熟读背诵,就无法形成语感,而离开了语感。一切的读写、听说都无法正确进行,一切的语基训练都失去了实用价值。区编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册中就有十多篇课文要求学生背诵。可见在打基础、长本领的中学阶段,必要的“死记硬背”在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我校学生口头、书面表达能力、辨识能力,语文基础,知识均较差的情况下,“死记硬背”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二、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内容、不同体裁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教授方法,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对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渔夫的故事》、《田忌赛马》、《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并不急于让学生看书,抄笔记,而是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当学生们倾听入神、意忧未尽、议论纷纷时,才告诉他们,这个故事就是书上的第几课,于是,不用再多说什么,学生就会纷纷念课文,查生字、对注解,学习热情也就调动起来了。为此后的讲解课文,分析人物特性打下基础,效果可想而知。

(二)、对说明性的课文,如《赵州桥》、《松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配插图能起到神奇的作用。

先画出景物的结构分布图,然后边讲解边带领学生在丰富的联想中参观游览,从中把握文章的内容、思路和特点,学起来既一目了然,以轻松愉快。

(三)、其它类型的课文,如:戏曲、古典小说、诗歌,由于创作年代距离现实生活太久远了,实施表演会获得较好的效果。在了解大概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叙述,根据需要增减句子,可以改变表达方式,但不改变基本内容,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自由想象。人人是编剧,人人是导演,人人是演员,让他们自己去听、去分辨、去感觉。这样既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以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皮亚杰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一书中说:“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这段话很有道理。为了不断让学生具有新鲜感,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直接动机,优化教学过程,我们应该积极选用现代教学方法。

1、教给学生规范的科学知识和具体方法。

(2)积累法:就是常用的帮助记忆的方法。每堂课涉及到的重要的词、句、段要做知识总结,要抄写背诵;每个单元要整理、归纳、列表。如:词类、字类、语法类、修辞类、文学常识类等进行分类整理。日积月累,知识会由点及线再到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比法:由于学生学习汉语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于多音多义字和形似字的学习,在具体运用中,很难分辨清楚它们的字、音、义,常混作一团。如:(1)绿树、笔录、碌碌无为,(2)出差、差别、差不多、参差不齐等,于是,找出各类字、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记忆、牢牢把握。

(3)联系法:孔子云:“问故而知新”。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上下联想,随复习,不断回顾旧知识,使所学的知识,具有连贯性、系统性、严密性。这样掌握的知识既准确又全面。

2、给学生创造学习运用知识的机会。

我校大部分是住校生,平时重复着“寝室――教室――食堂”的单直路线。我们应当为他们提供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等机会,使他们多方位、多角度、学习语言,扩大知识面,拓展视野。无论是课内、课外都给学生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使它们在“书到用处方很少”的窘况中,激发起对阅读的渴望。如:不定期举办辩论会和讲故事比赛,在这些活动中,倡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阅读中获得知识,并对应用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同时介绍和推荐一些适合中学生年龄段阅读的好书,像《中学生优秀作文选》、《语文报》等等,充实丰富课余生活。

以上是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心得,愿与大家共讨,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改进教学,以期找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最佳方法。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四

[摘要]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日益加大,对创新型学生的培养体现在实践教学的每一步骤。毕业论文是本科实践环节中时长最长、综合性最强的环节。它作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不仅成为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于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所需创新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论文监管,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过程管理;质量监控;创新

毕业论文(设计)作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不仅成为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于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所需创新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论文管理,有效提高论文质量,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

一、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1.高校扩招带来的压力,使得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资源、教师资源紧张。

2.毕业论文管理过程监控不严,教师、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3.实习实训工作开展不到位,对做毕业论文不能够提供有效支持。

4.实施过程监督力度不足、职责不清。

5.考研、复试、出国、就业等社会压力,导致学生做毕业论文的有效时间太短。

(二)内部因素

1.指导教师教学、科研等工作量大,本身投入精力有限。

2.教师教学和实践相脱离,使立题不当,缺少突破和创新。

3.学生与指导教师缺乏有效沟通,指导教师督导不力。

4.学生忽视毕业论文环节,科技论文写作技能和技巧薄弱,文献检索(尤其外文文献)检索能力差,更存在抄袭,代做现象。

5.学生投入时间不足,致使无法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二、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及解决措施

(一)明确毕业论文意义与目标,从管理角度加强重视

建立良好的毕业论文管理机制,实行院领导、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包括二级导师)、院督导、教务人员五级管理,实行各级责任制。通过五级管理,真正做到层层负责,层层落实,齐抓共管。

(二)加大毕业论文政策支持,建立有效的硬件保障

1.资源保障。资源上的保障是管理工作得以实施的重要因素。院领导应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在经费、场地、师资力量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障指导教师的权益,对被选聘成功的指导教师给予合理的报酬并建立长效奖励机制,加大力度奖励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保障学生有充足的做毕业论文的环境,满足其基本需求;选聘有经验、学历高、职称高或创新性成果突出的教师加入到指导教师队伍。

2.制度保障。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毕业论文管理的各类规章制度,使毕业论文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打破学生毕业论文保过的错误思想意识,对指导教师也要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三)严抓过程管理,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1.在选题上,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能够受到全面的科研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能够坚持专业理论和科研、生产或社会实际相结合;能够贴近生产实际和科研,使教师立题的论文题目及内容恰当,保证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既能工作量饱满又能够按预期目标按时完成;注重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2.要求设立开题答辩环节,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对学生以答辩方式进行检查,其基本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所承担设计题目的理解程度和前期准备工作的质量。同时,通过开题答辩,学生得到答辩组教师的集体指导,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调整研究思路,完善实施计划,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環节的教学质量。

3.建立特色的三重审查制度,严把开题评审关,重视中期检查关,强化评审管理,有效监控学生论文的整体质量。

三、毕业论文与学生的创新性培养

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日益加大,对创新型学生的培养体现在实践教学的每一步骤。毕业论文是本科实践环节中时长最长、综合性最强的环节。我们努力更新教育理念,为学生有效地搭建创新平台,促进人才培养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毕业论文与实习保持对接:学生在大三中后期逐渐进入实习基地进行学习、培养、创新。实习基地拥有充分的教育教学功能,要加强实习实训工作的开展,让实习与做毕业论文相互辉映,把实习实训作为做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用毕业论文完成对实习的`效果诠释,最大程度发挥实习基地的教育教学优势。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

实行企业导师和校内双导师制。校企联合,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已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同时,校内导师在指导学生参与企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能力也得到提高,进而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不仅代表了一个学院乃至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而且对于学生自身实践性创新性技能的提高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院校重视毕业论文环节,培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合格毕业生,为社会输送符合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2]刘维妮,贾振安等.浅议本科毕业设计_论文_过程管理[j].教育新论,,(7):31.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五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中等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艺术教育更应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但目前,全国大多数中等艺术学校的发展遇到了较大困难,招生持续滑坡,生源素质下降,规模开始萎缩等。在这种形势下,中等艺术教育该如何摆脱困境,快速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乃是强有力的措施。

一、加大思想品德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目前,艺术学校的学生年龄大致在10—18岁之间,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阶段,是独立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学校必须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严肃校风校纪,并真正贯彻落实到教学、日常活动中去。第二,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成立德育委员会,由副校长主管学生工作,学科设专职支部书记主抓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的志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第三,活跃校园文化,努力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气氛,使学生有进取心,教师舒心,家长放心。第四,实行封闭式管理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遵守纪律的观念、文明的行为习惯、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强化文化课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由于中等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学生的文化素质相对薄弱,给他们的.升学和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若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第一,要调整课时比例,细心研究教材,精选教学内容。在遵循文化部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的不同,调整文化课程比例。目前,艺术类中专大多采用全日制普通初、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教材。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时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科学地精选、取舍,尽快建立符合自己实际的文化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第二,注重教研,探讨艺术学校文化课教学的方法和途径。组织文化课教师参加“新大纲、新教材”及各种教学改革研讨会,定期到重点中学听课、观摩,积极撰写教改、教研论文,研究艺术类文化课教学如何在课时少等条件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新方法。

第三,要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之外,开设各种文化辅导、补习班。对文化课基础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对入学后文化成绩较差的部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以小班形式补课,使之尽快达到中等生水平;对参加高考的毕业生开办高考补习班,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升学成绩。

三、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

从一定意义上讲,未来人才质量和水平如何,关键在于学习了什么课程,从所学课程中获取怎样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因此,中等艺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第一,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在课程体系中,根据实用、实效的原则,形成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专业技能为核心、专业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为专业技能服务的课程体系结构。这就需要适当压缩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加强文化课和专业课,以适应学生升学就业的需要。

第二,加大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大部分艺术学校都是以戏曲专业起家的,可以把戏曲专业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从而积极推进各学科的专业课程改革。戏曲专业课程改革首先要以京剧表演专业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推进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调整部分专业课的设置,遴选规范教材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加强教学研究,强化集体备课,博采其他艺术门类之长为京剧教学所用。在实施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要充分发挥教师、教研组、学科和学术委员会的积极作用,认真论证、抓住重点、举一反三、务求实效。积极倡导教学方式改革,使学生从“要学会”向“要会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方式转变,使学生从纷繁的灌输教学中解脱出来,留给学生更多的消化吸收空间,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他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要以京剧表演专业改革的思路为指导,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加强教研,及时总结,扩大积累,特别是新专业要尽快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

第三,建立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要建立校、科两级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机构,学科评价机构由科主任牵头组成,学校评价机构由校学术委员会组成;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对全校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重点评价各学科的专业主课;并把评价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科主任及个人,存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职、晋级及岗位工资的重要依据;还要逐步建立科学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以保证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学生全面素质的稳步提高。

四、重视青春期教育指导,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

中等艺术学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虽然好于中小学和其他中专学生,但继续提高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开设青春期教育课程,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美术、器乐等专业做到保证体育课时、有专职体育教师、有体育设施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加强疏导教育,使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前途、家庭、社会、荣誉、人际关系等。

综上所述,中等艺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当前需要认真思考并积极落实的重要工作。只要艺术教育工作者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就一定能使艺术教育走出困境,快速健康地发展,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六

体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既享受到乐趣,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在身心上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加强情感教育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体育教学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很有益的。

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既有信号功能,又有动力、感染等功能。体育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以情激趣,从而促使学生乐学、愿学、爱学。而通过恰当的情感教育,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能激发学生学习各种知识和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和健康人格,使之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情感教学方法能满足学生精神需要教学内容枯燥单一

干巴巴地讲授,会使小学生本能的好奇心、参与欲望和表演能力受到压抑,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生理、心理疲劳,严重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学习效率。若能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的优势,课堂教学酒会变得丰富、形象、有趣味,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同时,教师教学热情高昂,语言简洁幽默、妙趣横生,引人入胜,那么学生就会津津有味地投入其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激发出对学习的无限热情。因此,良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形象化的教学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情趣,学生感到锻炼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情感教学就在无形中对学生起到了无穷的推进力量。

二、融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学习动机感情是教育基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教学中应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师生之间互相接受,产生心理相容、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积极向上的教学气氛。教师对学生抱有炽热的情感、诚挚的友善,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回报。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情感的迁移,“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学生学习就会变得更积极主动。

三、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情感小学生思维活跃,充满憧憬,可塑性很强,处于世界观形成的萌芽阶段。

因此,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意志情感培养是不容忽视的。现代心理学认为,让学生更多地在活动中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强大的苦难挑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让他们自己去反复尝试成功与失败的滋味,以面对将来更多更新的挑战。体育情感教学还方便了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有利于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各种游戏比赛,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转移。并通过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了他们刻苦、顽强的学习精神,并使学会对体育课与体育活动越来越有了积极的情感动力,并保护着浓厚的兴趣,对体育课基本技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既然如此,那么怎样利用好情感教育这个手段呢?

1、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到小学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切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2、教学方法要兴趣化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3、教学方法要游戏化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七

兴趣能够推动小学生积极探求知识、发展学习能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要想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小学生,以小学生为主体,注重加强与小学生的情感交流,并在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小学生思维,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其次,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式丰富多样,采用现代化手段,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语文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与生动化,鼓励小学生独立思考;再次,教师注重对小学生多肯定、多表扬,耐心进行指导,让小学生增强学习信心,乐于学习,并保持学习兴趣。

(二)创造情境,提高小学生学习自主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创造情境,使小学生走进大自然与社会生活,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以利于其理解与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鼓励小学生具有质疑意识,多提问、多思考;其次,教师通过精心设置难点与问题,引导小学生思考、分析与总结,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再次,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多留给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应明确要求小学生自主学习,针对小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并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点拨与总结,从而发挥小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其自主性与效率性。

(三)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学习方法

要想学好语文,仅仅依靠教材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加强课外阅读,扩展视野,并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应鼓励小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教给其阅读方法,做好阅读推荐。并努力为小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指导与督促其进行课外阅读,以利于培养其阅读与写作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此外,学习方法是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还应加强对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语文“听、说、读、写”等要求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意识地对小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其会学、善学。

(四)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形式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摒弃填鸭式教学,而是应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之前教师一味讲,学生一味听的教学模式,注重角色调整。让小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同桌商量、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调动其多种器官围绕学习任务进行听说读写、议问答辩等,以凸显小学生学主体地位,锻炼其逻辑思维,提高分析、思考与总结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合理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让教学生动而形象,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育心得600字【篇7】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八

摘要:本文根据素质教育有关理论,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改造教材内容为突破口,调整体育课程结构;以改进教学方法为突破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提高师资水平为突破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改革考核方法为突破口,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前言

随着新的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深入,全体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逐渐达成共识,但我们仅停留在讨论上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理清思路的前提下,积极大胆地进行素质教育实践。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合格大学生这一目标,是我们全体体育教师的共同课题。本文将对新形势下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进行分析,以期大家共同探讨素质教育实践。具体思路如下:

1.以改造教材内容为突破口,调整体育课程结构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调整课程结构。现行的体育课程结构,虽然有所改变,但总体还是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羁绊,重实践轻理论,重共性轻个性,这种应付考试的形式严重压抑了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调动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调整原有的.课程结构,新增一些学生喜爱的、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交往能力及终身受益的知识和技能的体育教材。大胆削减一些技术难度大、竞技性太强、锻炼效果差的教材内容(如铅球、双杠等),吸纳一些娱乐性强、健身价值高的趣味体育项目(如游戏、游泳、跳绳、旱滑冰等);通过体育理论课、全校性选修课《体育健身原理》、《体育康复方法学》、《营养与健康》,向学生传授科学锻炼和自我保健基本知识;通过“运动处方”介绍,使学生能够自己控制运动量,进行自我体质评价;积极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有关职业技能的指导,为学生今后参与社区的体育活动创造条件。

2.以改进教学方法为突破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应使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时间少,主动练习的时间多,并能积极发现学习中存在问题。对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对问题主动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例如:在体育课上安排游戏时,可启发学生大胆思考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如何获胜等问题。在教学中善于设计问题,彻底改变以往传教士式的教学方法,大胆通过各种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否主动学习,能否成为主体,与教学方法关系密切。体育教师应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积极探讨体育教材的娱乐化、健身化、趣味化设计,使同样的教材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教法组织,通过教学形式的变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以提高师资水平为突破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资队伍水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要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材,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完善现代知识的基本结构,并与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塑造出一支“知识―技能”型的师资队伍。根据未来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材的需求,既要重视体育教师学历培养,又要重视体育教师教育观念更新,更要重视对体育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避免学历高了,能力仍旧的现象,积极鼓励教师参与本专业相关的跨专业、跨行业的技能培训,使每位教师具有一至两项专业外的教学特长,形成一支具有时代特征,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堂体育课的模式如何与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能力及知识结构关系密切,在实践中应经常组织教师互相交流,特别是对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组织形式及教法技巧的交流,大胆鼓励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淡化所谓“常规”教学,提倡“创新”教学,避免禁锢教师的思维。在百花齐放的教学模式中,提练出最佳的素质教育新模式。

4.以改革考核方法为突破口,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考核方法是教学方法的指挥棒,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对现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必须建立起素质教育观下的体育成绩考核办法,树立正确的导向。现行的体育成绩评定,倚重于技术考试。体育理论成绩所占的比例偏低,仅占10%-20%。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必须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体育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应反映学生的生理、体能、知识、技能的状态,且具有代表性。在等级评定的区间值确定上既要根据学生现状附合正态分布的要求,同时有合理的定位期望值,以激励学生。使体育评定分数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个体全面体育素质在所处群体中的等级地位。避免传统的体育考试因体育专项不同,教师主观掌握尺度不一,评价体系复杂而造成方法上的误差,这种误差有时竞达10个百分点以上。因此,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定办法,是客观反映体育素质教育的结果,有序调节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体育成绩的评定可尝试彻底抛弃原有的技术考试项目,改由学生自选考试项目的方法,或以身体素质测验结合某一兴趣项目考试代替原有的纯技术考试。自选考试项目的考核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一般都会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或掌握最好的项目进行考试,这与使学生掌握一项以上可以终生从事的锻炼项目不会产生矛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项目,他们定会利用课堂或课外活动时间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同时也可以促使他们积极锻炼,不断增强身体素质。

5.小结与建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良好途径,体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及考核办法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模式,大胆实践,认真总结,不断丰富的完善素质教育实践,为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九

数学教学是中学教师的主要科目,它对每个人在以后的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数学源于生活,要应用于生活。而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克服这一难题呢?我认为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能激发学生饱满的热情,还能吸引学生对学习科目的高度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明确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明确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科学家,数学家的事迹和科技工作者做出的卓越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同学们从理论上,思想上,生活中认知数学。从而接受数学,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设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它对课堂教学有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学生在一种情绪高涨的气氛里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学习兴趣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精心创设的情景可以把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第三、利用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在数学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数学实践的资源与机会。如充分提供实践活动材料,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在活动中与社会时政相结合,一方面给学生渗透数学概念,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这种社会化,活动化,综合化的数学课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第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回答课堂提问的兴趣。

课堂教学是师生沟通,交流,共同体验,创造的双边活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的思想,树立“学生协助教师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伙伴”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观念。在课堂提问中,要有机地,巧妙地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让学生思考,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同时教师要切记“古板”的面孔,刻板的语言,死板的提问,而应多以微笑,赞美,友好,亲切的语言去感悟学生。

第五、因材施教,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感。

“最好的动力是对所学知识有内在兴趣。”所以,只有学生对所学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形成学习数学的内动力。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因材施教,运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并步教学,分层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对于较简单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成功的欢乐唤起后进生的希望,对于稍复杂的问题,采取启发,引导优秀学生去发现,解决,通过抓两头带中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充分尝试成功的喜悦。正是由于成功教育的特点,使不少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对学习数学产生强烈的求知兴趣,数学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提高。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生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不断总结和研究,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付出毕生精力。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十

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受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在我国各高等院校中,以学科为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教育培养人这个功能被弱化成培养学科人,培养职业人,而不是培养社会人,忽视了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等重要因素。因此,转变教育观念,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首先应该明确大学的本科教育的培养规格是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是宽基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又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硬塞给学生。要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能够反映科学发展的前沿,将世界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新内容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摒弃己经过时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中最基本的规律和技能与现代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结合起来。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的过程中,应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以增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讲授方法上应重视讲概念、讲思路、讲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应把最基本的规律教给学生。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利用典型实例,运用比喻、比拟、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讲课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总之,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既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好这项任务,我们就必须把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地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伟民.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3).

[2]李亚萍,金佩华.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5).

[3]李俊玉,徐晶.提高大众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5).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十一

推进改革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教育改革任务艰巨繁重,三中全会作了全面部署,我们要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今年的重中之重是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出台实施方案。教育部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配套“实施意见”。各省要根据教育部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改革“实施方案”。

开展改革试点。在有意愿、有条件的若干省份和高校开展改革试点。改革试点包括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改革试点省份和高校要出台试点“实施办法”。

改进考试内容。抓紧研究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考试内容改革,完善国家考试题库。高等职业教育推广“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方式。

确保公平公正。这是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问题。确保公平公正,最重要的是理清责任、落实责任。要抓紧完善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办法,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有错必纠,有责必问。调整高校招生委员会人员构成,增加教师、学生及校友代表。建立校长作为法人代表签发(或授权签发)录取通知书制度,公布各校录取通知书签发人名单。对学生作弊、作假,经查实除按规定处罚外,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就学、就职单位了解。进一步清理规范和逐步减少各类加分政策。

加强宣传引导。要加强改革举措的可行性论证,加强改革的风险评估。充分考虑教育的周期性,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提前公布高考改革实施办法。要加强对改革办法和政策的宣传解读,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五)转职能,改进教育管理方式

政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在“管办评分离”中,政府管理的改革是前提、基础。推进政府管理改革,核心要义是加快转变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同时督促基层和学校把权接住、管好,确保放而不乱。

积极简政放权。“善政必简”。只有该简的简,该放的放,才能激发学校和社会活力、需求潜力和发展动力,才能从名目繁多、繁琐细碎的评估、评审、评比中解脱出来,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抓大事、议长远、谋全局,做好该做的事、能做的事。要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按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对已经明令取消的,要不折不扣地放给学校、放给社会,不能变相保留。对保留的项目,要抓紧清理审批流程,公开审批的标准、程序和结果。要统筹整合专项资金。根据财税体制改革要求,整合农村义务教育改善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统筹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资金,扩大基层和学校资金统筹使用权,提高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要减少各种检查活动。建立检查工作归口管理,整合各种常规性和临时性检查,给学校创造一个安心静心办学的环境。简政放权,当前重点是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目前,教育部按照三中全会的要求,研究制定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意见。原则上凡是由省级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事项一律下放省级管理,凡是由学校能自主决定的事项一律下放到学校。

加强标准建设。标准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要依据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用标准加大投入、加强监督、加强约束,从根本上减少管理中的随意性。这些年,相继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标准,但目前一些领域仍然空白,有的已经不合时宜,有的甚至相互矛盾。去年教育部制定了《标准与指南》制定和发布规程,强化对国家教育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要加快对一些标准的废止、修改,制定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教师编制、教育质量、仪器设施、专业教学、语言文字等标准,加快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标准体系。特别是要推动健全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完善职业教育、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均拨款制度,研究学前教育、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运行保障机制,健全教育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要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坚持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要加强教育经费监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严防违规违纪行为和铺张浪费现象。

推进法治建设。“政贵有恒”。法治是现代教育治理的基本特征,对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稳定持久的保障作用。要推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等4部法律一揽子修订工作,抓紧职业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工作,不断健全教育法律制度体系。要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强化教育督导。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要简政放权,也要加强监督监管。教育督导是政府加强宏观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互协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完善督学、督政、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印发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的意见,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充实教育督导队伍力量。研究制定督学管理办法,提高督导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做好督导重点工作。督政方面,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省级督查、国家认定工作,探索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和复查制度,印发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办法、省级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督导考核办法,加强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监督检查。督学方面,完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实现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推进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制定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办法,推动学校办出特色,扎实实施素质教育。质量监测方面,制定发布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方案,开展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科学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为改进教学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制定教育督导报告发布办法,完善教育督导报告发布和限期整改制度,加大复查和问责力度。

(六)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教育有没有活力,关键要看学校有没有活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学校作为基本立足点,建立以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为导向的工作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学校作为教育“细胞”的活力。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这也是政府放权的制度前提。对公办普通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根本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范围和规则。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参与机制、理事会(董事会)的社会联系和合作机制。加强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出台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规范学术委员会的组成、权责和运行规则。章程是明确学校内外部权利义务关系、促进高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载体。要按照统一部署,加快推进高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对民办高校,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完善理事会(董事会)结构,规范决策程序。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保障校长、教职工特别是学生等相关主体的权利。对中小学,主要是加强党组织建设,实行好校长负责制,加快推进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建设。

推进依法办学。教育部根据《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正在研究制定依法治校指标体系,形成依法办学的考核标准、考核办法,为政府、社会、家长监督评价学校办学行为和管理活动提供依据。要把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成效作为评价学校领导管理水平、治校水平的重要内容,切实推动学校管理观念的转变。教育部门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对学校办学活动合法性的监管上,提高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水平,坚决杜绝任何学校出现有悖于法治原则的管理手段和规定。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申诉、学生申诉制度,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在学校管理中都能直接感受到法治的力量。要建立教育领域公益性法律服务机制、学校安全事故依法调解制度,完善保障学校依法办学的制度环境。

坚持面向社会。学校只有主动面向社会、服务社会,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将出台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在办学思路、模式、方法上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变。继续实施“计划”,通过机制创新,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当前,青年教师住房存在困难,要主动协调学校与当地政府、社会,因地制宜,努力加以解决。

(七)发挥社会评价作用,动员社会参与支持监督教育

在“管办评分离”中,评价是反馈环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客观、科学、公开、公正的评价,是增强教育工作针对性、有效性的前提,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学校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治理模式下的“社会评教育”,实质是要把评价权和监督权更多交给社会、回归社会,在“管”与“办”的互动中,保持相对独立性,成为教育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下,教育所提供的课程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所创造的科研成果,最终都要接受市场和社会的检验。这不仅要求我们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式和培养模式做出调整,也要求我们的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相应变革。行业企业是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毕业生最终的去向。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普通院校,都要加快建立行业企业评价机制,吸收行业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把行业企业的评价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重视行业企业评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是个试金石,高校办得好不好,归根到底要看学生就业能力强不强、创业水平高不高。今年高校毕业生727万,这都是国家宝贵人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责无旁贷,教育部门义不容辞。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在开发就业岗位、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基层就业、激励自主创业等方面,出台更多具体政策,解决毕业生就业创业中的具体困难。要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作为高校评估重要内容。实行高校学生学籍信息和就业信息贯通,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和把握各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并向社会公布。

强化专业组织评价功能。教育评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正确发挥评价的监测、诊断、指导功能,专业机构不可替代。要支持现有专业机构建设,发挥专业学会、行业协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要加快培育独立于教育部门的专业教育服务机构,不断提高其评估监测水平。要引入竞争机制,推广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合同、委托等多种方式向专业组织购买高质量的服务。

今年,将加快整合国家教育监测评估机构和资源,为开展专业化监测评价提供支撑。加大力度推进一些机关职能向直属单位和社会组织转移,原则上各司局不再直接组织评估评价评审等具体事项。委托第三方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和“教育满意度测评”两项监测评估工作。通过测评,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找出差距,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做好工作的自觉性、针对性,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教育满意度。

重视社会公众监督。社会监督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推行教育部门、高校权力清单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社会各界在公开中监督。要通过信息公开,确保社会公众及时、便捷、有效地获取各类教育信息,这是社会监督不可或缺的环节和基础。强化社会评价,首先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主动加强信息公开,主动让社会了解,提高政务和校务公开的水平,提高政府和学校的公信力。对各级教育部门,要按照中央关于推进政务公开的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把各项政策和重要事项依法、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社会公开。进一步加强职能公开、依据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监督公开。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前都要公开征求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公布意见采纳情况。要加大行政审批公开力度,及时公布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办理程序和审批结果。大力推进工作过程公开,及时发布重大教育项目和工程实施情况。大力推进工作结果公开,推动教育质量标准、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和教育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开。要公开违法违规事件查处结果。对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办学条件能力、质量水平等信息向社会公开,让社会了解。今年要进一步推动本科院校向社会发布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积极公开群众关注的信息,对学校重大决策、政策及时宣传,赢得社会理解;对突发事件要及时回应,掌握舆论主动权,树立和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和声誉。当前,特别要加大高校招生和财务信息公开力度,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扩大公开范围,切实加强师生和社会对招生、财务工作的监督。信息公开,核心是“公开”,关键在“真实”,根本在“监督”。没有“监督”的公开,就可能是不公开、半公开,甚至是假公开。,要改革信息公开监督检查机制,引进第三方参与教育信息公开监督。

三、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面临的时代命题,是必须完成的崭新课题,也是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好这一任务,无论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还是知识储备、工作方法,我们都还有许多不适应之处,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现实地摆在每一个教育管理者的面前。我们要以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切实提高认识、增强本领,打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场攻坚战,实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

(一)深化学习领会,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身体力行。要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作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强大思想武器。教育部门各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要真心实意学,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认认真真地学习原文,全面系统领会讲话基本精神,着力把握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要联系实际学,紧密联系教育改革发展实际,更好地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抓住精髓学,坚持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来思考问题、谋划思路、改进工作。要认真学习各方面知识,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素质能力基础。

(二)增强担当意识,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品格。教育部门管理干部一定要牢记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事业的责任,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当前,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利益格局错综复杂,改革难度和风险都在不断加大。责任重于泰山。打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场攻坚战,缺乏担当意识不行,担当意识不强也不行。我们要敢于旗帜鲜明、较真碰硬,勇于尽心竭力、攻坚克难,善于为党分忧、为民解难。要正确推进改革。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正确推进策略,确保改革取得可预期成果。要准确推进改革。吃透中央精神,立足基本国情,更加富有成效地把教育改革推向前进。要有序推进改革。该国家统一安排的不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等,该试点的要先行试点积累经验,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基层教育部门、学校、师生创造的新鲜经验。加大国外先进理念、经验和资源的引进力度,以教育开放促进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要协调推进改革。在教育内部,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统筹推进课程、教学、考试、招生改革。在教育外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有关环节的衔接,主动会商解决重大问题。要务求改革实效,从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最期盼的事项改起,从各个部门、社会各界、师生员工拥有共识的环节改起,从制约教育公平、质量最突出的问题改起,让教育改革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强化为民情怀,全心全意服务师生群众。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是要让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必须养成真挚为民的情怀,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把师生需求贯穿工作始终,调研要深入群众,决策要吸纳群众,执行要依靠群众,监督要动员群众。教育部门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努力在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永远保持为民、务实、清廉本色。要深入基层和学校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师生的想法,发现问题的症结,找到解决的办法。要完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要做好公示、听证,增强决策的透明度,扩大公众的参与权。要善始善终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工作,强化整改落实,推进建章立制。及早谋划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将两批活动有机衔接、深入推进,以严的标准、严的程序、严的要求,全面加强作风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坚决守住阵地,切实维护好教育系统和谐稳定。保持校园和谐稳定,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没有和谐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两亿多大中小学生,其中大部分还是未成年人,确保他们安全上学下学、安心学习生活、健康成长进步是我们的头等大事。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阵地意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要注重形成合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健全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心理干预机制,切实抓好日常管理,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要坚持源头治理,认真解决师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和信访反映的突出问题,把他们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要完善应急预案,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研究制定应对计划和方案,做到全覆盖、能操作、已演练、常更新。教育部将发布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各地各校要认真加以落实。

(五)加强舆论引导,努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这既是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树立教育系统良好形象的现实需要。要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上下功夫。舆论氛围好不好,关键在引导。要更好地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准确解读教育改革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改革焦点难点,提高宣传报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要在扩大新闻宣传覆盖面上下功夫。建立覆盖报刊、广播、电视、新兴媒体在内的教育新闻宣传大格局。把网络舆论工作作为教育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发挥微博、微信、社交网络和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的独特优势,研究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让更多主流舆论和正面信息上网传播,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要在提高舆情应对能力上下功夫。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定要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要求,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尽早发出正面声音,争取第一落点。通过扎实有效的舆论引导,最大限度凝聚改革的正能量。

同志们,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予我们崇高的使命、重大的责任。让我们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谱写教育改革的新篇章,开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看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讲话稿大全的人还看了: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十二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讲话稿大全(三)

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13年工作,分析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14年工作。

刚刚过去的201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全社会共同努力,教育系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着力促教育公平、调教育结构、提教育质量,工作有进展、有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方面,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启动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升学考试开始破题,26个省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12个省份4440名考生参加高考;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达18.5万,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1万扩大到3万;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000多万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方面,建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学籍管理的无缝衔接和互联共享;首批认定14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深度结合有了体制机制保障;全面启动高校章程制定,教育部首批核准公布6所高校章程;基本实现中小学校挂牌督导全覆盖,293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推进,就业率进一步提高。在改进作风、维护稳定方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规定;深入推进“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扎实开展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保持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开始进入第二个三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方向、保持定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狠抓落实,积极稳妥、务求实效。坚定方向、保持定力,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就是要针对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优化教育结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深化改革、狠抓落实,就是要以综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努力把中央的部署变成方案、把方案变成现实。积极稳妥、务求实效,就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不做表面文章,不求轰动效应,为适应国家需求、回应人民期待,扎扎实实地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国家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各领域改革的总要求。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一切改革的举措和行动,毫无疑义都要自觉围绕这一总目标、落实这一总要求,从教育部门自身改起,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教育治理能力提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通过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促进公平、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更好地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教育部门的负责同志,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带头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13年工作,分析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14年工作。

刚刚过去的201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全社会共同努力,教育系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着力促教育公平、调教育结构、提教育质量,工作有进展、有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方面,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启动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升学考试开始破题,26个省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12个省份4440名考生参加高考;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达18.5万,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1万扩大到3万;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000多万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方面,建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学籍管理的无缝衔接和互联共享;首批认定14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深度结合有了体制机制保障;全面启动高校章程制定,教育部首批核准公布6所高校章程;基本实现中小学校挂牌督导全覆盖,293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推进,就业率进一步提高。在改进作风、维护稳定方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规定;深入推进“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扎实开展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保持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开始进入第二个三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方向、保持定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狠抓落实,积极稳妥、务求实效。坚定方向、保持定力,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就是要针对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优化教育结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深化改革、狠抓落实,就是要以综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努力把中央的部署变成方案、把方案变成现实。积极稳妥、务求实效,就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不做表面文章,不求轰动效应,为适应国家需求、回应人民期待,扎扎实实地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国家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各领域改革的总要求。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一切改革的举措和行动,毫无疑义都要自觉围绕这一总目标、落实这一总要求,从教育部门自身改起,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教育治理能力提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通过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促进公平、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更好地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教育部门的负责同志,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带头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政府宏观管理,就是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创新方式,把该放的放掉,把该管的管好,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学校自主办学,就是要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明确权利责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社会广泛参与,就是教育质量要接受社会评价、教育成果要接受社会检验、教育决策要接受社会监督,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政府、学校、社会,管、办、评三者之间,权责边界既应当是清晰的,又一定是相对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持,由此形成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现代教育治理能力。

(一)把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把握办学方向,是政府的首要职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工作,始终是教育第一位的要求。当前的关键,是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具体化,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体现到课程标准、教材编写以及考试评价之中。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近,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抓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教育,创造有效形式、形成长效机制。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开展节粮、节水、节电“三节”活动。特别是节约粮食工作,要从餐桌抓起,从食堂抓起,从各级各类学校抓起,营造劳动光荣、节约光荣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要突出诚信教育重点。在教育系统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将学生诚信表现记实性写进成长记录,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有效机制,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价值观念和制度保障。要用铁的手腕治理考试招生违规违纪问题,用铁的纪律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坚决守住教育考试招生这块净土。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出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创新教学方法,分学段有序推进,打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根基。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明确学生在学期间参加志愿服务的要求,以记实方式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

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工作。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通过多种形式,保障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教会学生掌握一两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推进体质健康测试,学生测试结果通知家长,学校测试结果向社会公开。要改进美育教学,充分发掘传统艺术资源,因地因校制宜,教会学生使用一两种乐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部署和推进各类课程改革。出台实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对各学段育人目标和各学科内容设计提出具体要求。修订课程标准,启动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修订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大纲,研究提出大学相关教材修订和使用意见。做好教材编写工作,全面修订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教材,完成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三科起始年级统编教材审定;组织修订中等职业教育教材;修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高质量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确保其政治性和学术性的高度统一。

(二)促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在教育公平上多想办法、多做实事,用教育公平重新审视体制机制,重新评估政策措施,通过规则调整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教育公平水平。

兜底线,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要抓好贫困地区教育。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保证贫困家庭孩子平等接受教育。研究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编织贫困地区儿童成长安全网,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把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流入地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努力保证他们能在当地就读,完全由公办学校接收暂时有困难的,可以采取向民办学校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努力做好随迁子女在当地升学考试工作,扩大进一步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机会。要支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提高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覆盖率。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抓紧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密切会同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留守儿童安全、学习、情感等提供有效服务。要高度重视残疾人教育,全面部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保基本,使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基本办学条件。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资金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落实《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使贫困地区学校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符合安全、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对确有需要的村小和教学点,不仅要坚持办,而且要办好。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将各地办学条件达标情况列入督导,全面普查,纳入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并向社会公开。要多策并举,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认真抓好2013年启动实施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使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上水平,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要优化学校布局。学校布局规划要纳入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从严控制农村学校撤并行为,调整须经省级政府批准。创新学校管理模式,鼓励强校带弱校,组建教育联盟,推行学区一体化管理,探索学校托管,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规模,调整完善招生规则,让更多部属及省属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学生,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形成巨大的人才红利。各地各高校都要建立健全逐步提高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长效机制,并将每年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向社会公布。要提升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教育资源要继续向中西部倾斜,加强东中西部教育协作,鼓励优秀教师以多种形式到中西部服务,强化国家重点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为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作出贡献。今年,全国80%以上中小学校要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奠定教育信息化基础。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通达具备条件的每一个班级,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2013年1.5亿学生数据入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学籍全覆盖。

(三)调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不断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是政府教育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当前应着力在发展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上多下功夫。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从完善基本制度入手,加快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普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今年将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要全面清理各类歧视性政策,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在2012年《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解决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法人属性、产权归属、教师保障、财政扶持等问题。要根据三中全会要求,积极探索运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十三

我觉得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因为师生是课堂的主人。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

一、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名合格的老师,只有在工作中永无休止地学习,增长知识,改变观念,才能储备一桶新鲜的“活水”,服务于学生,浇开每一朵小花。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老师首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勤思考,常总结,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注重堂课的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提高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呢?我认为要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自己所教学的内容:第一步先要自己明白;第二步要讲清楚;第三步要学生听懂(要简单,不要讲得太繁杂);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抓好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好习惯,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学习、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习惯的力量是巨大而持久的,好的学习成绩正是靠习惯的力量去完成的,而且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只需教师稍加提醒就能坚持住,它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也是让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一次次实践。

它不但能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够得到多方面的体验,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获得多样的快乐与收获,而且也是团结协作的好机会。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潜能,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次机会。学生在尝试到了课外活动令人心情愉悦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技能,树立了信心,更有助于激发对学习的向往和热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抓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班级中的后进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而作为老师,不应该对他们有歧视,更应该利用一些课余的时间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如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做好家校联系等等,这些看似细碎的事情,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很重要的环节。所以,我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将每一个环节都做好了,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一样,能紧扣住了齿轮上的每一个齿,才能发挥其效应。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每个教师有每个教师的“法宝”,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谢谢大家!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育心得600字【篇3】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十四

教育质量是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是学校与教师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因此,学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主旨和主线。作为校长,我们应查摆自己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找出解决的办法,努力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几年的管理实践中,我不断总结和反思,认为从管理层面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指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关键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做到: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

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研究备课,写好批注与反思。力求在课堂上讲出适合于本班学生口味的课,具有实效性。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

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对一些游戏、故事、活动特别感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必须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以鼓励为主,真正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这样往往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并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习题、作业题。

1、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可分口头、书面、思考,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力求能开拓学生知识面,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2、作业的内容要精选,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3、作业的规格要统一,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步骤清楚、书面整洁。4、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作文必须在下次习作前批改结束,作文批改要有总批和眉批,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字迹要工整。5、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

6、要分层次布置作业,优等生作业的分量、难度要足,让他们尽可能深入到知识的'海洋中;中等生难度和分量都要适中,让他们复习巩固好所学知识;学困生的作业宜少而易,让他们力所能及完成布置的作业。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是手段

首先必须要统一思想,让全体教师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把全体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提高教育质量是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上来,明白提高教学质量是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是我们的根本职责,是学校与教师发展的根本。

其次是按加强教育质量目标管理,建立教育质量的目标与责任体系,形成学校—年级组—班级—班主任。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双向目标责任体系,根据实际确定质量目标。与责任人签订目标责任书。

其三要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客观公正低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其四要建立教育质量的奖罚机制,让绩效工资、评职、评先、评优朝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倾斜。

二、落实教学常规“十字方针”是方法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一定要认真落实常规“十字方针”,即深、实、精、活、新、勤、严、细公、轻,具体为:

(1)备课要“深”。即:深入学习课标,深入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深入探讨教法。

(2)上课要“实”。即:上有充分准备课,不搞花架子,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3)作业要“精”。即:作业要有针对性,有代表性,有目的性。

(4)教学要“活”。即:不局限于教材,不局限于现成的模式,不死用教案,做到教有特色,学有风格。

(5)手段要“新”。即:在创设情境方面,在学习方式、教学方式选择方面,在训练设计方面要突出“新”字。

(6)反馈考试要“勤”。利用单元检测、月考等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7)考核要“严”。即: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严把考核、考勤关。

(8)批改辅导要“细”。即:所有学科作业或笔记类,都要详批、详改,班主任要建立后进生辅导记录,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

(9)检查评价要“公”。即:公平公正地检验评价每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

(10)负担要“轻”。即: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多为教师创造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

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保障

加强质量管理,要通过阶段检查、总结、测试、反馈等方式,科学地管理、规范教学工作。具体督促检查办法有:

(1)开展抽查课、推门课、集体课等活动,课后及时评价反馈给教师,发现并及时纠正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发扬教学中的创新及先进经验,使备课、上课、听课成为长效机制。

(2)定期检查教师教案,指导教师写出符合所教学生特点、既规范又实用的教案。

(3)定期检查教师听课,批改等情况,做到有记录,勤反馈,及时总结。

(4)检查落实“六个一”工程工作。即:每位教师一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设计一节优秀教案;讲一堂精品课;出一份标准试卷;写一本教学反思;制作一件优秀教具(课件、教具或幻灯片)。进而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导处要围绕新课程改革,通过集体学习,教师自学、讨论、交流、写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外出培训学习做专题汇报,骨干教师作教学经验介绍等形式,使全体教师在研讨中吸收、消化新的教改信息和教育理论,逐步确立新的教育理念,然后,指导自已的教学实践。

提高质量是时代的召唤,更是现实的需要,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既是学校生存的需要,也是校长提高的需要。只有校长不断丰富思想,完善理念,创新方法,才能确保学校教育质量又好又快的提高。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十五

我觉得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因为师生是课堂的主人。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

一、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名合格的老师,只有在工作中永无休止地学习,增长知识,改变观念,才能储备一桶新鲜的“活水”,服务于学生,浇开每一朵小花。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老师首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勤思考,常总结,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注重堂课的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提高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呢?我认为要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自己所教学的内容:第一步先要自己明白;第二步要讲清楚;第三步要学生听懂(要简单,不要讲得太繁杂);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抓好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好习惯,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学习、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习惯的力量是巨大而持久的,好的学习成绩正是靠习惯的力量去完成的,而且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只需教师稍加提醒就能坚持住,它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也是让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一次次实践。

它不但能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够得到多方面的体验,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获得多样的快乐与收获,而且也是团结协作的好机会。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潜能,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次机会。学生在尝试到了课外活动令人心情愉悦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技能,树立了信心,更有助于激发对学习的向往和热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抓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班级中的后进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而作为老师,不应该对他们有歧视,更应该利用一些课余的时间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如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做好家校联系等等,这些看似细碎的事情,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很重要的环节。所以,我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将每一个环节都做好了,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一样,能紧扣住了齿轮上的每一个齿,才能发挥其效应。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每个教师有每个教师的“法宝”,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谢谢大家!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十六

深化教育

教学

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推进我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升基础教育水平,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目标任务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内涵质量提升和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素质教育,实施基础教育提质工程。经过 5 年左右的努力,全省中小学规划布局更加合理,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全面普及,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制度机制基本建立,形成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更加成熟,学校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监测指标持续提升,学生“健康阳光、好学上进、勤劳诚信、文明朴实”的特色印记日益明显,25%的县级行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认定。到 2035 年,所有县级行政区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认定,为建设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

二、工作措施(一)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1.突出德育实效。各学校要按照“一校一案”的要求,制定并落实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养成。推动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系统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作用,用足用好用活团课、队课开展教育引导。完善“红绿蓝”德育体系,聚焦红色人文、绿色生态、蓝色海洋教育,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建设一批经典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充分利用好我省各类博物馆、史志馆、规划展览馆和纪念馆等场馆资源加强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突出教育实践特色新名片。继续实施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阅读、表达与写作能力;改进数学教学方法,提升中小学生数学运算与逻辑推理能力;探索开展 steam 教育,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3.强化体育锻炼。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开足开好体育课程,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全面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并纳入中考体育内容,积极推动特色水上运动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校园,让每位学生掌握 1 至 2 项运动技能。定期举办省市县校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改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健全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降低近视率。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4.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上好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广泛开展全体学生参与的校园艺术活动,定期举办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帮助每位学生学会 1 至 2 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推进 100 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建设,重点培育一批省级高水平学校艺术团,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建设一批美育浸润基地,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

5.健全劳动教育。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 1 课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学校值日、校外实践、社区志愿服务和职业体验活动等,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增加劳动知识,提高劳动技能。逐步建好配齐劳动教育实践教室、实践(实训)基地。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6.优化教学方式。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改革,充分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深入推进大单元、多课型、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实验。定期开展中小学优质课、教学基本功大赛等聚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题活动,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推广应用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统筹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坚持“提质减负”,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完善政策支持措施,优化提高校内课后服务水平。

7.规范教学管理。各市县要开展以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的全覆盖教学视导。学校要健全教学管理规程,根据学校实际统筹制定教学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校长要定期开展听课评课,积极参与教研、指导教学,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 30 节,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听评课不少于 45节,听评课要有记录。教师要在个人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参加集体备课,制定符合所教班级学情的教案。坚持小学零起点教学,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做好幼小衔接。加强课程实施监督,不得有增减课时、提前结课备考、超标教学、违规统考、考试排名和不履行教学责任等行为。严格执行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提高校本课程质量,严禁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严禁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 8.发挥教研专业引领作用。完善省、市、县、校四级教研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应独立设置教研机构。建立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省、市、县三级教研机构应按照课程方案分学段逐步配齐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完善教研员准入、考核激励、专业发展和退出机制,适当提高专职教研员岗位结构比例。建立教研员到学校上示范课、说课、评课制度及定期联系乡村和薄弱学校制度,省级教研员每学年不少于 40 节,市县和乡镇中心校专职教研员每学年不少于 60 节。将教研员纳入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应主动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将教研工作作为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重要内容。

(三)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9.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实施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工程,开展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设立海南省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试验区。加大优秀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力度,继续实施“好校长、好教师”引进培养工程,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和“银龄讲学计划”。突出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培训,增加农村教师培训机会。打造特级教师工作站、省级中小学卓越教师工作室、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训等培训品牌。

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激励保障机制,扩大基层教育人才激励机制改革试点实施范围,推动优秀教育人才向薄弱和乡村学校流动。推进教师职称岗位聘任“能上能下”,高级教师岗位聘期结束后一般应有不低于 30%的岗位用于重新竞聘后续聘。

11.重视校长队伍建设。研究制定中小学校长选拔聘任管理办法,完善校长选拔任用和考核监督机制。根据国家部署,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实施中小学校长国内外研修项目,加大乡村学校校长培养培训力度。加强卓越校长工作室、省级骨干校长等培养培训平台建设,健全校长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12.依法保障教师地位和待遇。完善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建立联动增长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绩效工资增量主要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并向教学一线和教学实绩突出的教师倾斜。落实《省关于解决全省基层教师和医务人员住房问题的指导意见》,建设面向基层教师的安居型商品住房。制定实施细则,落实教师教育惩戒权。

(四)推动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13.科学规划布局。各市县要依据我省中小学布局指引,科学制定所辖区域《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并纳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节约集约用地,保障教育用地合理需求;加强重点园区教育配套建设,提前谋划布局优质中小学校;科学合理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重点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打造“乡村温馨校园”;对照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统筹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等项目。巩固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成果,逐步实现小学班额不超 45 人、初中班额不超 50 人。

14.提高学校治理水平。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保障学校自主设立内设机构。各市县要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严格控制面向义务教育学校的各类审批、检查验收、创建评比等活动,切实减轻学校负担,未经当地教育部门同意,任何单位不得到学校开展有关活动。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内涵特色发展的投入,大力支持学校开展“一校一品”文化建设。

学、委托管理、强弱学校结对帮扶等措施,大幅增加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提高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

16.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健全控辍保学联控联保机制,扎实做好适龄儿童、少年控辍保学工作,稳步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组织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各市县要成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人口接近或超过 30 万的县(市、区)都建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加快建设并实现省、市、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实现所有乡镇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全覆盖,通过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方式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认真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五)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17.落实招生考试政策。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制定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实施细则,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严禁义务教育学校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继续做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省级统一命题,加强命题队伍建设,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提高命题质量,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学校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完善优质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政策,确保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 50%,并进一步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

(六)强化教育质量监测评价 18.健全质量监测体制机制。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按照国家标准开展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深入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再分析、应用推广的探索性研究。开展全省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指导一线教师实施教学改进,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培养我省教育质量监测队伍。

教学改革试验,支持学校创新方法、创新资源探索英语教学改革,推广小学一、二年级英语教学改革,推动实施“一校一外教”工程,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小学生外语应用水平。建设一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满足外籍人员子女、侨民子女来琼就读需求。加强与国(境)外中小学的交流,充分发挥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网络国际中心等对外交流平台作用,密切对外体育文化艺术交流,增进文化理解和互信。开展中小学教师国(境)外培训。

(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20.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全省统筹规划,建设海南省“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完善以信息化为依托的教育管理、监测、评价、服务体系,建立覆盖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实施网络提升工程,保障中小学网络出口带宽达 100m 以上,全面推进 5g 和区块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进学校网络资费及信息化设备运维由市县财政统筹支付,解决信息化教学的后顾之忧。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建设一批信息化融合创新试点县(市、区)、示范学校和示范课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强创新实验室、综合实验室建设。免费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提供优质学习资源,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全覆盖建设及应用,保障农村薄弱学校开足开齐开好课程。实施教师信息技术专业能力提升工程,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落实数字化教学资源进校园的审核监管机制。

(九)密切家校协同育人 21.发挥家庭育人重要作用。推动家庭教育相关立法工作。加强家庭教育阵地建设,办好中小学家长学校,加强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加大示范家长学校建设力度,创建“全国‘家校(园)共育’数字化实验区”“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壮大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骨干力量,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培训内容。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密切家校联系,将学校安排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计入教师工作量。积极探索“互联网+家庭教育”,建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优质资源推送平台,加强家庭教育优质资源开发和推广。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力量。鼓励中小学开发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校本课程。

(十)加强校园安全与周边环境治理 22.加强中小学生、校园及周边安全保障。全面完善中小学校安全风险预防体系,健全学校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处理和风险化解机制,构建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四位一体”格局,推进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视频监控系统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率达到 100%、校园封闭式管理率达到 100%、城市中小学专职保安配备率达到 100%。推进学校安全教育科学化、常态化和信息化。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强化“家校联动、社会参与”的预防中小学生溺水联防联控机制。强化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加强校园法制安全宣传教育,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害,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建立健全全省中小学生安全应急综合演练保障机制,落实常态化应急演练。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坚决杜绝“校闹”行为。

三、

组织保障(一)。

强化组织领导。各市县要把办好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加强领导,切实履行县级政府为主管理责任,坚持规划、投入和资源配置优先,每年要至少听取 1 次义务教育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为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有关负责人要牢固树立科学教育观、正确政绩观,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加大奖教奖学力度。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基层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程,把工作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

(二)保障财政经费投入。按照“两个只增不减”(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的要求,保障义务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先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着力补齐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加强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出让金收益计提的征收,并按照实际需求保障义务教育支出。依法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支持义务教育。加强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审计部门要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纳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内容,加强审计监督。

(三)强化督导考核。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督查范围,并将结果作为干部选任、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强化教育教学督导,将其作为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把结果作为评价政府履职行为、学校办学水平、实施绩效奖励的重要依据。督导结果要及时反馈市县政府并进行公开。

对办学方向、教育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队伍、教育生态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地方,要依法依规追究当地政府和主要领导责任;对违背教育方针、背离素质教育导向、不按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等行为,要依法依规追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人员责任。

(四)营 营 造良好教育生态。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工作。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好教育方针、科学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宣传报道,严禁炒作中考“状元”和成绩。培育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控制不良信息传播,为学生营造绿色健康网上空间。大力营造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更好发挥义务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奠基作用。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汇报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十七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笔者在此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浅谈两点学习体会。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一根指挥棒,这根指挥棒一定要摆正方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方案》立足全局,坚持整体谋划、系统推进,针对党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不同主体,提出了改革措施。

以立德树人为主线,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在党政工作评价上,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上,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

在学校评价上,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将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以及党建带团建队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

在教师评价上,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等的首要要求,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在学生评价上,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

在用人评价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

这些举措都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任务要求,有利于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形成。

由过去评价党政、学校、教师、学生四个维度,变为评价党政、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五个维度,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内容和指标。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教育改革难,不只有中考和高考的原因,也和现在社会上的用人导向有关。很多用人单位限制学历文凭,甚至非名校、海归不要,因此导致中高考学生压力大,以及“唯分数”“唯名校”“唯学历”等情况的出现。《方案》提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选人用人政策变了,那么用人单位就会形成以品性能力选人、靠岗位需求取人、凭实绩贡献用人的导向和环境,基础教育就会得到真正的减压。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十八

当前,教育整体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它的提出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就世界范围而论,各国都在寻求一条能够发展经济,促使社会进步的教育改革之路。在国内,这也是时代和历史提出的要求。进行教育改革,不只是教育理论发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教育实践合乎逻辑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现代管理实践发展的需求,是教育整体改革的真正内在动力。下面我就教育改革提几点想法,和同仁们共勉。

教育整体改革,首先是一场思想变革,关键是端正教改思想。整体优化学校管理、课堂教学、育人环境,使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从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办学效益,全面准确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整体改革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开展起来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思想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转变观念是整体改革的先导,一定要在转变教育思想上下工夫,注重用新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论观点武装教师。首先,坚持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其次,注重研究国外教育整体改革的信息和动向,“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用教育新理论武装教师头脑,用教改新经验刷新老师耳目。要明确整体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深化学校教改的一个重大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

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要充分把握和利用好课堂的时间。良好的教学必须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形成低消耗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成果。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落实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教学原则。

1、主体参与

就是强调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他们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开动脑筋来主动地学习。

2、分层优化

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策略、方法和技巧,使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中等学生有所提高,优秀学生学得更好,都能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取适合不同学生水平的、能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活动中都有所获,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及时反馈

教师应从学生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课堂练习、互相议论等方面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还应该从观察学生的听课表情、姿态、动作、秩序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控,通过调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课堂教学。

4、激励评价

这个评价是形成性评价,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中能起动力作用、定型作用和补偿作用。

这十六字原则的核心是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主体参与的程度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如果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对教学走出困境、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会学且有学习的能力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各种形式,如知识竞赛、对话表演、趣味游戏、社会调查、座谈会、报告会、演讲会等,使学生从周围世界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明确学习目的,以此为动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去。

(2)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一个学生学习上的成败,常常取决于个人非智力因素的好坏,而一个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是诸多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就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的训练上,力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2、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让学生找到成长的光源

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生学习质量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

(1)按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中学生政治思想品质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办事。

(2)在工作中既要强调关心爱护理解学生,又要做到关心爱护适度,理解入微,既要强调自我教育、个性发展,又要抓住根本进行多种形式的正面教育,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当然,提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生学习质量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地方,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育,把握改革的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教研,就能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改革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十九

学校领导让我做一个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经验介绍,其实坐在这里,我真的是忐忑不安,经验实在谈不上,只能把这几年来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如当不妥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并举

们学好数学,得让他们喜欢上数学,要喜欢上我的数学课,当然首先得先喜欢上我这个人。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于是,我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是自由的,他们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在我的眼里,错误成为探索者的骄傲,差异是同学间学习的资源。现在二(5)班的楼品成妈妈一见面,就会给我提起刚上一年级那会儿的事。这位妈妈自己是个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老师,平时也很细心,每天都会与儿子聊学校里的事,那天她问儿子有没有受到老师表扬?儿子非常开心地说卢老师表扬了他,是因为他回答错误了。她妈妈一头雾水,便打电话询问我是否有这事?我如实地告诉她:在分析了错误原因后,我的确当着全班孩子的面表扬了他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感谢他,提醒了我们其他同学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我想这样一来,我们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刹那间缩短了,无意间提高了孩子们课堂上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学习中又少不了自信,有了自信,他才勇于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因此,课堂上,我努力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为他们每一次精彩的发言喝彩,为他们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而赞叹,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数学学得不错,很受老师的赏识。每届一年级新生接班时,总有几个家长会跟我说发现孩子的数学可能会有问题,数学反应不够快。每当这时,我都会跟他们说:“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充满希望,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说他数学不行。这样的暗示只会让他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只要你认为他行,他就真的行。”当然,也有个别学习中确有困难的,那也只能是自己心中有数,而不能显露于色。

二、两头与中间的学生齐抓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经常听到“抓两头促中间”或“抓中间促两头”的观点,但我努力实践着两头与中间的学生一起抓。

班级里的数学学习,少不了优等生的带动,而优等生的挖掘,则需要老师的有意引领。在课堂上,我努力做一个旁听者,尽可能让他们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一次次的阐述分析中,语言的组织更具条理化清晰化,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作业中,提高对他们的要求,一般不允许粗心的错误在他们的作业中呈现,面批时,如果发现这样的错误,我都不会指出,请他检查后再改,直至没有错误。而作业优胜的评比、免做等奖励措施的实施,自认为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优等生的促进。

中等学生常常是被忽视的一个占班级多数学生的群体。他们既不冒尖,又不落后。其实在这些中等生里有一大部分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家长的鼓励,帮助提升到优等生的行列一点问题也没有,他们缺少的只不过是信心和机会。课堂上,尽管他们很少有精彩回答的瞬间,但我都会把重新阐述同伴发言的机会给他们,并毫不吝啬地送上一句:听得真认真,会听的孩子一定是会学习的;解题时,尽管他们拿不出最出色的解题方法,但当他们极其耐心地一个一个凑出答案时,我会再送上一句: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老师非常佩服你!

而班中极个别的学困生,我并不强调他们在思维上的创新,更追求在基础知识上的扎实掌握。对于他们,如果等到作业错误时再给予补习,那只会花费更多时间,若是到学期结束时,那就几乎是零。所以,很多时候,在新课结束时我都不忙着布置课堂作业,而是先安排基础知识过关。

针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出几个题,每个孩子独立完成。目的就在于及时了解孩子课堂学习的效果。通过观察孩子解题的过程,在与他们单独的交谈中,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为学生的错误准确把脉,及时、有针对地进行补救,把孩子的这个错误抹杀在萌芽状态,不致于在其它作业时蔓延开来。而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我也习惯于给孩子们逐个单独订正,尽管两个班的作业订正会占去我们很多时间,但我一直坚持着这么做,在我看来,这样既可以给其他做对的孩子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同时也能把对学困生的辅导真正落到实处。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育心得600字【篇2】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二十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管理者,要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尽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就目前情况看,我提出下面几点建议:

(1)建设务实、高效、勤政、廉洁的领导班子。

二是没有正确认识学校教育与教育,学校教育受教育体制和教育管理的干扰作用明显,表现出对学校工作的困惑、懈怠;三是没有正确认识做事与人际关系,做事时受人际关系的制约明显,表现出做事上的理性意识淡薄;四是没有正确认识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直接利益、局部利益对个体情绪影响明显,表现在工作上的冷热现象),我们的.工作因为缺乏理性而表现出了目标不明、热情不高、倦怠敷衍的现状。因此,我们要尽快将心态平静下来,头脑清醒起来,冷静思考,用发展的意识、眼光指导自己,作出理性的判断,增添工作信心和热情,找准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一是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和管理知识。一名教师,要会教书育人;一名教育管理者,要会管理和指导自己的工作团队。怎么管理、如何指导,需要学识、知识做保障。没有知识,管理是茫然的;没有学识,管理是苍白的。学识与知识哪里来,从不间断地认真地学习中来。

首先,我们的每一管理者要认真学习自己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

其次是要学习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方法与技能;

三是要学习教育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四是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到:静心、严谨、系统和思考(联系当今实际的思考)。切忌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囫囵吞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对学习的东西,我们要在理解中贯彻,在贯彻中领悟,在领悟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一是培养务实严谨的工作品质;

二是具有强烈的求进意识;

三是保持谦虚的学习心态;

四是打造宽广开阔的胸怀。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篇二十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11月13日在亚洲大学校长论坛发表演讲。袁贵仁强调,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袁贵仁指出,中国政府把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三大国家级战略,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保持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高校与企业密切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立大学科技园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地方政府提供咨询服务,参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高等院校为农业输送人才和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中国高等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袁贵仁指出,今年7月,中国政府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今后十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和规划。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高等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坚持走有特色、高水平的科学发展之路,更加重视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体制机制的改革,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

袁贵仁指出,国际经验证明,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是缩小区域间、城乡间收入差距的最为有效的办法。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场所,理应在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并促进其合理流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身为亚洲的一员,历来高度重视与亚洲各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教育交流机制和平台日趋成熟。今后,中国将进一步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学质量;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袁贵仁强调,我们同处一个亚洲,在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着相似的挑战和机遇。大学作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智慧、新科技诞生的摇篮,在推进人文交流、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区域发展、建设和谐亚洲方面,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各国大学间的对话、交流,努力在合作中促发展,在发展中共进步,为亚洲乃至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493575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