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在写读后感时,我们首先要阐明自己对书中的主题和情节的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来写出自己独特的读后感。读后感是一种个人的体验和感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情感共鸣,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读书的方式拓展视野,丰富人生。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一
常常看到有人在提起史铁生的时候,喜欢强调他是残疾人,并因此对他顽强坚毅的人格大加赞赏。这样的说法自然是正确的,但这样容易使没有读过史铁生的人走入一个误区,以为史铁生人格的全部魅力,都体现在他的顽强坚毅中了,甚至于将他的残疾当作他的著作的全部卖点。
在读史铁生之前,我也有过这样的理解,可后来的我才发现仅仅以一个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的角度认识史铁生,实在是有些遗憾了。正如近日读的这部《病隙碎笔》,若真的只看到这部书是在“病隙”写就的,而忽略其中一些对人生的重要思考,或许就会有遗憾。
可是话又说回来,史铁生正是因为“病”,因为“残疾”,才有机会抛却一个健全人一生中要经历的太多纷繁复杂,静下来审视自己的生活。他的这部《病隙碎笔》给我的最大感触,便是“静”。面对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他一直静静的。而正是他这样的“静”,解答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惑。
比如说,信仰。
在人们都开始反思中国人信仰的缺失是不是一种可怕状态的年代,有多少人真正去关心过,人们想要有一个信仰,是为了什么?我们往往处于“当局者迷”的状态,被生活中的许多不称意的事情弄得眼花缭乱。我们总以为自己需要信仰,正是因为需要追求一个事事顺心的世界。但史铁生的生活中便没有那些琐事了,他有的只是这时常被人们拿来用作“乐观坚韧好典型”的坎坷命运。
于是他静观由我们组成的健全人的人生百态,并告诫我们,“以无苦无忧的世界为目标,依我看,会助长人们逃避苦难的心理,因而看不见人的真实处境,也看不见信仰的真意”。他不逃避苦难,因而能够静静地看着这个存在苦难的世界;也不逃避所谓的健全人,因而能够静静地审视健全人的生活,以“旁观者清”的视角在“碎笔”中指引我们。
再比如说,发展。
保护环境这件事,城市乡村、大街小巷,处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宣传标语,环保行动在全球范围内蔚然成风,原本是不必由史铁生去提醒我们的。
可史铁生提醒我们的是什么呢?作为一个身体上已不允许自己、心中也不愿意在社会上争一份地位和财富的人,他告诫在社会中忙碌的我们,要注意我们保护环境究竟是不是出于真心。
“现在的生态保护思想,还像是以人为中心,只是因为经济要持续发展而无奈地保护生态,只是出于使人活得更好些,不得已而爱护自然。”这句话对于每天都在纠结着怎么“活得更好”的人们来说,真的会有醍醐灌顶的效果。
从这一点来讲,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免显得俗了,只顾着按照其他人说的方式活着,忘了静下来,思考这样的生活到底是不是对的。
如此,读完《病隙碎笔》,我最深的感受绝不是史铁生的坚强,而是他静观生活的态度。从现实意义上说,这本书告诉我要静下来,用心像旁观者一样看自己的生活,但又很难说能像史铁生一样静下来,因为我们终究是不大可能像他一样的。但这就代表我们不能向史铁生的人格学习、不能静下来看我们的生活了吗?当然不是。
我们是健全人,无论和史铁生相比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幸运还是某种意义上的不幸。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是站在他已不会引领正常的人生的角度进行的;而我们对人生的思考,是站在我们正过着正常的人生的角度进行的。
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去想,怎么能让我自己过得更好?若是没有史铁生的精神在旁激励我们,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便可能无法摆脱主观因素,从而或多或少地带有一点自私的影子。但若是我们能够在史铁生的人格中发现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便可以更客观地看我们的人生,获得更深层次的心灵感悟。
但请同样在《病隙碎笔》中窥见人生真谛的你记住,首先要静下来。为了向这位老人的“静”致敬,也为了看一看自己的生活。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二
这本书创作之时,史铁生双肾功能已经衰竭,只能依靠血液透析存活。三天透析一次,只有第二天能强忍着痛楚与疲惫动笔。他一边与病魔斗争,一边在病痛的小小空隙里记录下自己平易而精辟的只言片语。
曾经在他的字里行间里,我读懂过人生,解析过信仰,构建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如今,予我这一切的人却已走远,魂归地坛。我只能捧着这本书,想象着他的笔尖,历经了怎样的世事变迁,才能书写出这样充满哲理又乐观诙谐的句子。
这并不是一本普通的散文集。它充满了对人生的诘问、探索与解答,解答着那些超越生命的难题。它来自一个苦难的人生,却凝聚着精神的明朗。
在书里,史铁生老师曾经笑说,生病是他的职业,业余写一点东西。他这一生,总是此病未去彼病又来,“铁生”二字必定是暗合了某种意思,让他一直活着。然而,读他的东西,从来感觉不到一丝病痛的阴影,反而总是让读者沐浴在开朗的思想之中。譬如,通过生病与游历的比较,通过生病的经验,他说: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加一个“更”字,发人深省,教人乐观。生之为人,我们必须接受世界的全部,不能单单从中拿掉苦难。但是,我们又何尝不是幸运的。当你在为无法升迁或恋爱不顺而烦恼时,世界上的某个角落却有人正在为生存挣扎。史铁生老师人生的一半都用来生病,他自己更一度认为不能直立行走是丢掉了人的特点,在大部分人看来,他是不幸的。然而,他足够强大的内心,不屈于命运的勇气,乐观的精神,让他不卑不亢地在生命路上前行——凡是坚持走在路上的人,行走的坚定就已经是信仰的成立。
又譬如,全书中我最喜欢的这一段话:
痛苦和幸福都没有一个客观标准,那完全是自我的感受。因此,谁能够保持不屈的勇气,谁就能更多地感受幸福。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看,这本书中你可以随处找到像这样的句子。史铁生老师是幸福的,并不是因为他不痛苦。病痛折磨着他,残缺使他疲惫,痛楚是人之常情。他幸福,是因为他勇敢,超越了自身局限,他用残缺的身体去感受,去健全自己的智慧与心灵,丰满笔下的哲理与思考。他从未向神灵行贿,祈求身体的康复,他选择完善信仰,正如他写到的一样,身体的残疾不可怕,心灵的残疾才可怕。
当写到死亡的时候,史铁生老师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要是悲哀于这世界上终有一天没有了你,你要是恐惧于无限的寂灭,你不妨想一想,这世界上曾经也没有你,你曾经就在那无限的寂灭中。诚然,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死亡,也为此恐惧苦恼,曾经因为自己终究的幻灭而感到悲伤与无奈,但读到这一段,我竟豁然开朗。是啊,我曾经就在那无限的寂灭中,生命本就是一个轮回,我不过是回到了我来时的位置罢了。我曾什么也不是,却有幸来人世走了一次,有幸拥有灿烂的人生,也有幸经历沉重的世事,不论是福祉还是苦难,我既然从无形化为有形,这已经是一种幸运。如今离去,是带着满载的收获,是另一种形式的落叶归根,这又似是应了徐志摩的那一句诗,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而关于轮回与继承,史铁生老师又写道:生命的意义却似轮回,每个人都得从头寻找,唯在这寻找中才可能与前贤汇合。唯当走过林莽,走过激流,走过深渊,走过思悟一向的艰途,步上山巅之时,你才能说继承。我忍不住想,究竟何时、何地,我才能走过林莽,走过激流,走过深渊,经由山水,经由时间,经由光阴,在寻找中与前贤汇合,让寂寞而欲动的文思,能与窗外那不知是多少年前的明月相望呢?史铁生老师没有给我答案,也永远不会给我答案,因为人生就是在探求生命,在解那一道难题,人生因这种探求的过程而无比美丽。
史铁生老师又将生死的意义与爱结合起来,写道:如果意义只是对一己之肉身的关怀,它当然就会随着肉身之死而烟消云散。但如果,意义一旦牵系着无限之在和绝对价值,它就不会随着肉身的死亡而熄灭。事实上,自古至今已经有多少生命死去了呀,但人间的爱愿却不曾有丝毫的减损,终极关怀亦不曾有片刻的放弃!当然困苦也是这样,自古绵绵无绝期。可正因如此,爱愿才看见一条永恒的道路,终极关怀才不至于终极地结束,这样的意义世代相传,并不因任何肉身的毁坏而停止。
也许你会说:但那已经不是我了呀!我死了,不管那意义怎样永恒又与我何干?可是,世世代代的生命,哪一个不是“我”呢?哪一个不是以“我”而在?哪一个不是以“我”而问?哪一个不是以“我”而思,从而建立起意义呢?肉身终是要毁坏的,而这样的灵魂一直都在人间飘荡,“秦时明月汉时关”,这样的消息自古而今,既不消逝,也不衰减。生命的延续与轮回,人类的有限与无限,或许很难有准确的定义。但是史铁生老师坚守着自己的内心,向未知与有知不断追索,不断赋予爱的意义,将世间光明与美好的一切奉献给读者。肉身必然会有毁坏与消失的一天,然而人的思想与爱是无止境的,是生生不息永远相传的。这亦是他的人生收获,他看淡生死的超然物外,他经历与思考后而得到的真谛,是光阴深处的羁绊,必将成为我一生的珍藏。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三
寒假期间,老师布置了作业,其中包括了要看书写读后感,我就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就叫做《病隙碎笔》。
这《病隙碎笔》的作者就是史铁生,以前我从未听到过,直到学过了他的课文我才知到有这么一位身残志坚的文学家。
在刚开始读《病隙碎笔》的时候,我总觉得很拗口,很难令人理解,总觉得史铁生在天马行空的写一些怪怪的,令人听不懂的。但我也被作者那神奇的笔尖所征服,作者正在而立之年瘫痪,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去接触世界,但却可以写出那么多事情,得出许多令人震惊的道理。
史铁生在生病中也领悟一种很现实的人生观: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上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他后来患了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使他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他醒悟到,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 “ 更 ” 字。
原来史铁生与其他作家也一样,只不过他不是在写平时我常看的记叙文,而是有感而发,这必须得常想到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怎样的心境去写的。例如最后一章,虽然是每一个例子都不同,但是从中都流露出了史铁生对当今社会制度的不满,认为中国的社会制度有待改进,应该让每一个人都满意。(这一点我也认同)
读到这儿我才觉得《病隙碎笔》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史铁生用它那神奇的笔尖,写出了一件件自己从小时候到瘫痪前的种种事例,这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也不是瘫痪了才能做到的,而史铁生却做到了。他不仅不埋怨上帝为什么对他这么不公平,而是去感谢上帝:虽然上帝把他的门关了,但是上帝在临走前也不忘将他的窗打开了。
但却一直坚持写作,身残志坚,不放弃,不退缩。(.)
当我读完最后一页的时候,我咽了一口口水,仿佛全书的精华都被我吸收了一般……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四
命运不断地给史铁生施加苦难——十八岁延安插队、二十一岁瘫痪、之后是“褥疮”、而后是尿毒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传统的思想中,“苦难”似乎成为了交换功名与成就的“工具”。可史铁生认为“不断的苦难”,是不断努力的原因、是信心的原则。他借用《圣经》中约伯的故事来阐述他所认为的“苦难”:经历了苦难并不意味着成功。苦难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人需要去经历那些挫折,去承受苦难,尽管这会让一部人放弃但并不与之后的成功挂钩。苦难是这大千世界的一部分,是我们无法躲避、无法逃离的。
“人不可逃避苦难,亦不可放弃希望。”因为残疾而消沉的史铁生在荒芜的院子中获得了生命的感悟。“人有一种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还好,史铁生不仅记住了自己所承受的苦难,同样,他也记住了自己拥有的幸福。他获得人生真谛的经历我无法切身感受,只能从他的文字中推测些许。也许,这份让史铁生悟彻的人生真谛便是“遭遇痛苦”、“超越局限”而后“感受幸福”。
“苦难把我推到了悬崖边上,它就让我在这里坐下来,欣赏这岸边的云兴霞蔚,唱支歌给你听。”不知晓,史铁生是否也如这般豁达呢。
从牙牙学语到晚年秉烛,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可时间的流转,不仅埋葬了过去也创造了新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史铁生的观念中,死,似乎并不是一件可怖的事。相反,他认为这是所有生命必然的结果。“谁说我没死过?出生以前,太阳已无数次起落,悠久的时光被悠久的虚无吞并,又以我生日的名义卷土从来。”
生命总是脆弱而又坚韧的。脆弱到一场雨,便可以让一个鲜活的生命无限接近死亡;坚韧到可以在这般黑暗的世界朝着仅存的希望活着。史铁生曾说自己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才写点东西。他这句话看似打趣,可也透露出无限的心酸。史先生饱满而完整的精神已经超越了肉体带给他的局限。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五
持续看了很久的这本书,今天上午花了一上午,看完了最后一百多页,让我对于史铁生这位当代作家有了更深的感受。
最初接触到这位文学家还是在语文课本上,不过,这次的机缘巧合是数十年后的重逢了,而这本《病隙碎笔》光看书名,就一下子吸引了我,我没有犹豫就买了回来,不过,起先看了几页并没有很迫切的愿望要看下去,也是源于这是一本哲思方面的书,但是,这几天,当我身体抱恙,心态不佳的时候,重新翻出了这本书,打开之前书签的地方,继续看下去,倒是有了很多不同的感受。
这本书刚刚看完,所以,印象还是留在我脑海中比较深刻的,书中对于史先生支持“安乐死”的观点,我非常认同,虽然这本书是差不多10多年前出版的,但是,时至今日,安乐死还是没有被法律认可,也是一种无奈。
书中还写到对于“尴尬”的独到见解,史先生的观点让我对“尴尬”一词也有了新的思考,史先生的见解有他的道理,而且,他的人生经历非一般人能有,想必这番解读自有其深意。
这本书,我起先以为是一本病重的时候的随笔,没想到,里面谈了很多人生的思考,我一下子也消化不了许多,倒是让我觉得这本书有机会可以再读,我的感受是,这本书在不同的年龄看会读出不同的感受,体会到不同的内容和新意。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六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的被加快。在这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还能不能找回纯真的自我?还能不能沉下心来仔细思索生命的真谛?最近我读的一本书—《病隙碎笔》给了我答案。
读这本书并非偶然,而是出于对其作者—史铁生的敬慕。一个一生与病魔相伴且始终抱有“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并用一篇《我与地坛》感动数亿中国人的人,其作品我相信也是像其人一样有着品味不尽的内涵,于是我与《病隙碎笔》相识。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在生病治疗时期的点滴感悟,语言平易近人,苦苦思索着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
当我们在贪生畏死之时,史铁生却在设想他的墓志铭,他说用徐志摩先生《再别康桥》里的一句再合适不过: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并说,“既然这样,又何必弄一块石头来作证?还是什么都不要吧,墓地、花圈、挽联以及各种方式的追悼,什么都不要才好。让寂静,甚至让遗忘。”
曾经看着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抱有的只是一种同情和心酸,但在看了这本书后,对于他们,又多了一份敬佩。他们有着比我们普通人多出几百倍甚至是几千倍的勇气,这种勇气,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七
这个冬季似乎有些懒散,而且无聊。不想写作毕业论文,也不想看书。但,什么都不做是绝对不行的,打起精神把毕业论文初稿撰写完成后,就随便看了两本从学校带回的书,其中一本就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先生的《病隙碎笔》。
史铁生的笔墨让我无地自容。要知道,我是一个健全的人,一个什么大风大浪都没有经历的年轻人,与那个二十来岁就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相比,不知道要幸运多少倍了。可是有时候,就是我这样一个健全的人,却感觉自己在某种时候某个方面竟然是如此的不健全——我懒散、懈怠、不知进取、自以为是……史铁生在重病之下还写了《病隙碎笔》,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死、爱情、苦难、信仰、写作、艺术等重要的人生问题,显示出他那顽强的生命和高尚的品质,他的生命,在他孜孜不倦的与残缺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怒放着。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四年来用生命写就的唯一一部新作。他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探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已知和未知的道理:人生、爱情、命运、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为六大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读来使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油然而生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无限感慨。的确,人就是不知道什么叫做珍惜,只有到真正失去之时,才感觉后悔。史铁生能够在重病之下写出如此的文字,在透析之余还努力地耕耘,那么我们有何理由不去努力呢?也许我们还来得及,而且一定可以让自己不后悔。
在《病隙碎笔》里,史铁生写道:“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这游历当然是有风险,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吗?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准备,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觉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败都有一份光荣,生病却始终不便夸耀。不过,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史铁生对于人之生老病死,已是习以为常,达到了一种禅的彻悟境界。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中,史铁生面对死亡却能够真正做到与心灵对话,用心灵写作,以宁静来呈现那种平实中的非凡,从而为活着找寻理由。没有做作的文字成就了没有做作的人生。这是一个可敬的人,一个可以与之心灵对话的朋友,一个给你以生命教悔的长者,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令人尊敬的平凡的勇者。
《病隙碎笔》这部透视着一个健康的灵魂对人生基本命题的哲学思考与辩析,对生命做出了生动诠释的著作,我们细细品味其中每一小节的内容——甚或说是人生的哲学,都无不受益匪浅。通过对史铁生《病隙碎笔》的品味,或许能够改变我目前的这种无序状态,这种对大学毕业后盲目无所适从的恐惧,这种毫无斗志精神的病态的生活,从而成为一个真正健全的人。而且,我想,人读了《病隙碎笔》这部“生命的哲学”,一定会有的体味和心得,扪心自问,自我反省,从而成为一个生活中的强者——至少,是一个心灵的强者。
无疑,史铁生用他半生的领悟,以其怒放的生命,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事业不断去奋斗,力争成为一个灵魂上健全且成功的人。
我想,对于人而言,犹如卷柏,尽管平凡,但未有其怒放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八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的被加快。在这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还能不能找回纯真的自我?还能不能沉下心来仔细思索生命的真谛?最近我读的一本书—《病隙碎笔》给了我答案。
读这本书并非偶然,而是出于对其作者—史铁生的敬慕。一个一生与病魔相伴且始终抱有“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并用一篇《我与地坛》感动数亿中国人的人,其作品我相信也是像其人一样有着品味不尽的内涵,于是我与《病隙碎笔》相识。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在生病治疗时期的点滴感悟,语言平易近人,苦苦思索着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
当我们在贪生畏死之时,史铁生却在设想他的墓志铭,他说用徐志摩先生《再别康桥》里的一句再合适不过: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并说,“既然这样,又何必弄一块石头来作证?还是什么都不要吧,墓地、花圈、挽联以及各种方式的追悼,什么都不要才好。让寂静,甚至让遗忘。”
曾经看着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抱有的只是一种同情和心酸,但在看了这本书后,对于他们,又多了一份敬佩。他们有着比我们普通人多出几百倍甚至是几千倍的勇气,这种勇气,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看一部电视剧可以让麻木的心灵暂时激荡一下,而读这一本好书带给我的我想怕是对心灵一生的触动。《病隙碎笔》让我对生活、对人生产生新的思考!
命运冷酷的催残他的双腿,可是他身后有默默为他付出的母亲,几度他想不开,母亲便伤心。当他在那个地坛进行灵魂的洗涤时,母亲便在背后默默含泪。当回到老家,看见橡树时便想起那个操劳的母亲。母亲如繁星在史铁生黑暗的命运大幕下默默眨着眼睛,如春水般滋润干涸的心田。那是人间纯真的爱。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九
读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我方知道,原来竟然有这么一个人,对外界的事物,对人生,看得那么的通透。
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很多时候难以避免。那既然如此,何不直面困难。
读完余华写的小说《活着》,我惊觉原来苦难不怕多,也不怕够。苦难可以接踵而至,可以从任何一个时候开始,然后还可以给人源源不断之感。
可是这又如何?正如老舍先生写的《四世同堂》里,瑞全要离家走出北京,那晚他问钱默吟,有什么话需要对他说的吗,老伯伯说:“只有一句话!到什么时候都不许灰心!人一灰心便只看见别人的错处,而不看自己的消沉堕落!”对这句话印象很深刻,希望其可以像一盏会走的灯,照亮在黑暗里前行的路人,直至黎明破晓,旭日东升。
自卑,历来送给人间两样东西:爱的期盼与愤怨的积累。从某一程度看,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自卑的地方吧。一自卑,就很容易失去自我。这个时候对爱是有很大的期盼的,可是爱而不得,愤怨也会积累起来,转而一发不可收拾,很多悲伤的故事也是因为这般而发生。
其实我们做很多事情,就如同玩游戏。那游戏没有什么含金量,也没什么实际意义,然而我们却成为了痴迷又疲惫的玩客。这和吃力不讨好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啊,人在无端地浪费时间的时候,应该懂得悬崖勒马,及时醒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留下自己的人生意义。
有时候我在想,监狱的意义是什么?是复制仇恨吗?当然不是。是对人的一种心灵上的培训,让那个本身认识到自己的罪责,从而心里产生爱,去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赎罪。
经济在日益增长,可是同样的,地球日益枯萎,人间恨怨飙升。大自然具有极其强大的力量。人类应该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如若是一味地索取,肆无忌惮,将追悔莫及。
生病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让人懂得满足。咳嗽了发现不咳嗽时光的美好,不能走路发现可以活蹦乱跳的美好;饮食需要诸多忌口方知道可以胡吃海喝的美好。
爱是什么?爱是相互敞开。只有双方相互敞开心扉,那才是爱的体现。好感和摸索,亦或者说是追求,那都只是喜欢的一种表现形式,与爱无关。
在美妙的肉体唾手可得的年代,爱怎样?孤独怎样?美妙的肉体唾手可得的年代,爱当然显得难能可贵,孤独当然显得莫可名状却又真实可感,还无处不在。
人人都一样,岂不是万籁俱寂?所以每个人有其自身的特性,反而有一种百花争放的感觉,那才是春意盎然的景象。
天堂是一种姿态,是精神的恒途。如果天堂成了可以到达的目的地,那天堂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试想一下,到了目的地之后呢?人人都到了天堂的那个目的地,那岂不是又是另外一个社会,另外一个世界?难不成那个社会上的人或者说那个世界的人没有贪念,没有欲望了吗?那人人又岂不是都一样的完美了,那不是又是一种万籁俱寂了?所以天堂是一种姿态,是精神的恒途。人人才会为自己的那份信念,为这种姿态,为这精神的恒途,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升。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十
在写《病隙碎笔》的时候,史铁生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他尽可能的把握着所剩不多的分秒抒写下了生病期间的一些所感所想。他将他一生来回翻看了一遍,总结出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爱情,道义,信仰等共六部分的几番领悟,两百四十多篇小短文般的议论,是他对人生的发问,便是这些议论带我进入到了他的精神世界。
我猜想或许是等待死亡的时间长了,便也就看淡了生死,也就并不那么惧怕人生终点的到来,反而能够静下心来感悟自己那并不漫长的的一生。史铁生先生在很多观点上看法很特别,角度新颖,娓娓道来如老大哥促膝谈心。但也愤世嫉俗,对不喜欢的观点一顿猛轰。
他认为爱的本质就是对差异的追求,幸福的本质是不见而信,俗人的本质是自卑和索取……很多偏向哲学思想的判断。字里行间看得出他是信仰基督的,而且瞧不上佛教,于是也看着他厚此薄彼的争论。
《病隙碎笔》中有句话令我印象最为深刻:“我是史铁生——很小的时候我就觉得这话有点怪,好像我除了是我还可以是别的什么。这感觉一直不能消灭,独处时尤为挥之不去,终于想懂:史铁生是别人眼中的我,我并非全是史铁生。”这句话我一直似懂非懂,一路成长过来我渐渐的适应了独处,也慢慢的理解了这句话,仅仅只是理解而并非懂得。
他说,人有一种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关于生病的意义那一段,让我印象极生病的经历: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上是别开生面的游历。这游历当然是有风险,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吗?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准备,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觉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败都有一份光荣,生病却始终不便夸耀。不过,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 ’,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对于完美和残缺这一广受争论的话题,我最为赞同他的看法。如果他没有残疾,或许还看不到人类心灵普遍的残缺,而完美是人们冲破一切阻碍对美好的向往。在物质的世界中,钱可以供养“沉重的肉身”,名则用以支持住孱弱的虚荣。生活中,正常与残疾本就是相对而言,人们往往首先会注意到旁人身体上的残疾,然而跟生理残疾的人来比,心灵残疾恐怕更多。
“上帝为人性写下的最本质的两条密码是:残疾与爱情。残疾即残缺、限制、阻障……是属物的,是现实。爱情属灵,是梦想,是对美满的祈盼,是无边无限的,尤其是冲破边与限的可能,是残缺的补救。每一个人,每一代人,人间所有的故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但究其底蕴终会露出这两种消息。现实与梦想,理性与激情,肉身与精神,以及战争与和平,科学与艺术,命运与信仰,怨恨与宽容,困苦与欢乐……大凡前项,终难免暴露残缺,或说局限,因而补以后项,后项则一律指向爱的前途。说着说着,也闹不清是从哪天起终于信了:地狱和天堂都在人间,即残疾与爱情,即原罪与拯救。”
为走出颓废阴影,史铁生孜孜不倦地写作和寻找。虽然他自谦说写作不过是为心魂寻一条活路,要在汪洋中找到一条船。但他给作家起的“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号,却再适合他自己不过。关于追寻人生意义,他的文笔更是精彩。“若一味地把人和宇宙分而观之,人是人,宇宙是宇宙,这脑筋就怕要永远伤下去。天人合一,科学也渐渐醒悟到人是宇宙的一部分,这样,问题似乎并不难解:任何部分之于整体,或整体之于部分,都必定密切吻合。譬如一只花瓶,不小心摔下几块碎片,碎片的边缘尽管参差诡异,拿来补在花瓶上也肯定严丝合缝。而要想复制同样的碎片或同样的缺口,比登天还难。”
对于科学,后人不必重复前人,只需接过前人的成就,继往开来。生命的意义却似轮回,每个人都得从头寻找,唯在这寻找中才可能与前贤会合。唯当走过林莽,走过激流,走过深渊,走过思悟一向的艰途,步上山巅之时你才能说继承。”
在逻辑的盲区,或人智的绝地,勿期圆满。但你的问,是你的路。你的问,是有限铺向无限的路,是神之无限对人之有限的召唤,是人之有限对神之无限的皈依。尼采有诗:“自从我放弃了寻找,我就学会了找到。”我的意见却是:自从我学会了寻找,我就已经找到。
有次记者问史铁生,“那您觉得你的神是什么样的?在哪儿?”他答道:“我的神就是一种境界,在你想使自己达到这个境界的路上。所以有人说达到‘天堂’,我说天堂就在这条路上,而不是在某一个地方。”是的,彼岸只能去跋涉,但却不能抵达。《病隙碎笔》是一本启迪人心的书,它来自一个苦难的人生,却凝聚着精神的明朗。在物质世界,也许史铁生做不了你的舞伴,可在精神世界,他定能带你跳一支优美的华尔兹。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十一
“痛苦和幸福都没有一个客观标准,那完全是自我的感受。因此,谁能够保持不屈的勇气,谁就能更多的感受幸福。”史铁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铁生,像钢铁般的生长,他不屈的勇气和坚忍的意志,打动了无数的人。我相信,追求幸福是每个人都想要的,区别在于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具体来说,由于每个人的相对价值观不同,而且没有一个绝对的价值观,就是还没有一个价值观可以得到大家绝对的认同。所以,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标准自然是不同的。叔本华认为,幸福和快乐是消极和虚无的,而痛苦则是永恒的。这点我很认同,我们能够改变的是对痛苦的态度,把人生视为历练的旅程,把痛苦视为理所应当的存在,这样我们不会被苦难打倒,反而会像破茧的蝴蝶,涅槃的凤凰,绚烂。
“睁开白天的眼睛,看到很多人很多事都可憎。睁开夜的眼睛,才发现其实人人都在苦弱的挣扎,唯当互爱。”生活本就不容易,只要在生活,痛苦便随之而来,而且还在不断延伸。你的痛苦,我也有,他也有,古人有,今人有,不同地域的人也都有。那只能是以我心,换你心,才不负这苦痛,才能不负来这人世走一遭。写到这里,主题也便明了了,爱是人类唯一的救赎。
“死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对死有独到的看法,可能因为他离死神很近,比大多数人来得更近。他认为死亡的只是肉体,而灵魂是永恒的,在飘渺、虚无的境地里飞翔。灵魂不死,是人类最高级的猜想。现在还没有任何的科学证据证明灵魂不死,但是呢,也同样没有证据证明灵魂会随着肉体而死亡。我自己对这个问题并不执着,我不会因为希望灵魂不死,便就相信灵魂不死。所以,我对死亡的态度是以一颗平和、淡然的心来看,死亡不可避免,我相信肉体死亡之后便无意识了,所以不必害怕死亡之后的事,因为你不会有害怕的感觉了。既然如此,那就是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在过程中享受精彩的人生。
禅宗中有个词叫“明心见性”,用心理学解释就是让处在冰山一角下面的无意识尽可能的显现出来,进入意识当中;用文学来解释就是在人生这幕剧中,尽可能多的做观众,而少做演员。真正的英雄,是把这世间看的透彻,而仍然以一颗博爱的心来对待世人。史铁生,我想,他做到了,他经历了为数不少的苦难,他的灵魂在高处、远处、旁边冷静的、淡然的观察着肉体的他,他的灵魂始终处在观众席的位置,看着他的肉体,仿佛那只是一个臭皮囊,关他史铁生什么事呢。
我敬重他,敬重他海一般的深沉,山一般的厚重;敬重他深刻的思想,宽大的胸怀;敬重他在朝圣者的道路上的坚定,勇往直前,敬重他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十二
我一向不喜欢看随笔的,但史铁生的随笔《病隙碎笔》却一下子吸引了我。
这部作品是史铁生在重病时躺在轮椅上所写的。他把他的文字命名为《病隙碎笔》是很有道理的。1998年之后,史铁生的病情转为尿毒症,病情一直在恶化。发展到后来,每隔三天就要透析一次。靠血液透析的他只能在一天的某个空闲时刻才能动动笔,而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和病魔作斗争。他的写作是不折不扣的病隙写作。这样的空隙又是小得可怜的。
是的,在他的文字里我们丝毫看不到痛苦和阴影,我们看到的是他对生命、信仰、爱情、神性、写作和艺术的深刻坦直的思考。在写作时,他已经完全忘记了他是一个重症病患者,他的思想已经完全游离于自己所创造的心魂世界里,“可以这样说,在史铁生身上业已形成了一种坚固的东西,足以使他的精神历尽苦难而依然健康,备受打击而不会崩溃”。这种坚固的东西我认为就是对文字的热爱和信仰。在他的《碎笔3》中有这样一句话:“写作不过是为心魂寻一条活路,要在汪洋中找到一条船。”史铁生文中所谓的心魂就是超出或分裂于肉体的思想灵魂。在病床上的他是一个患者,随时都可能死亡。而在写作时的他却是一个人格思想完全健全、能够静观和俯视尘世一切的哲学家。他认为一个人的缺陷残疾不完美是普通的,困境也并不是绝对的。“残疾,其最危险的一面,就是太渴望被社会承认了,渴望之后又走进残疾”。史铁生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病痛折磨二十多年内从不气馁妥协,而是心平气和地完成了他的一部部作品。基于此,他就是一个生命的强者,一个有着无限崇高思想的智者,一个可以蔑视一切灾难和痛苦的先行者!
困在轮椅上的史铁生的心魂已经超出了他的肉体,他不再像常人一般萎缩在自己的病体中,他的头脑里是另一个世界,开阔而丰厚,精神自我在他的世界里变得如此的高大,他可以“居高临下俯瞰自己的尘世命运”,可以“冷眼旁观自己的执迷和嘲笑自己的妄念”,可以不被病体限制而天马行空。他对写作的执着热爱和信仰战胜了肉体所遭遇的接二连三的灾难。尽管如此,史铁生还是离开了我们。精神性自我再强大,还是无法不让病魔毁坏他的血肉之躯。坚不可摧的精神缝隙下永远流淌着一个智者无奈而高尚的血液。他的《病隙碎笔》带给世人的将是永远的感动和神圣的的金色光辉。他为我们开拓了精神领域的方向,他的精神将鼓励我们前行,我们将会永远记住他,永远怀念他!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十三
过年无聊,翻翻旧书找找事,一本带着薄薄灰尘的病隙碎笔掉了出来。
我不喜欢闲着,我喜欢忙碌的生活,人一闲下来,难免会胡思乱想,多愁善感,变得悲观起来,我不认为这是好事。但是作者因为身体原因却不得不“闲着”,不过还好,他从胡思乱想中走了出来,变得不再胡思乱想,他从客观上辩证的看待一些争论性的观点,然后引入自己的观点,令他所写的文字拥有他的思想。我喜欢他的文字。
其实我有一大爱好——发呆。在发呆的时候我会放空自己的思想,天马行空的想到什么是什么,至于文章中所提到的种种问题,其实我都想到过,但是却从没有想到那么深。
人不论是看待灵魂的有无还是对待神灵的态度,都有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功利。相信灵魂存在的人会认为现在所吃的亏是来世要补偿的,但是却从不安抚自己说是还前世的债,好像确信自己前世是好人,现在吃苦是为来世享福做准备的。其实这样也好,为了来世享福,现在吃苦,这样社会就和谐了,因为总还有一部分人是要现在享福的。其实对于福祸,我没什么太深的概念,我没有遇到过太大的福事或太大的祸事,我的生活挺安详,挺平静,我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我是个知足常乐的人。我不向生活祈求什么,因为我认为我该有的已经都有了,就算是没有,我也不求,因为什么都是自己挣来的,不是别人施予的,求人不如求己,所以我不信佛,不信教,不去烧香拜佛做礼拜,我所信奉的.只有自己的良心,做事平心而论,不愧对自己的良心,足矣。至于神灵,总有许多人是相信有,然后有很多人相信没有,接着就此问题争论不休,但是谁也不能证实或者证伪,所以就一直争论到现在,而且我相信将会争论到很遥远的将来。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是相信有神灵的,但是他不祈求什么,甚至还为自己以前偶尔的一次祈求而羞愧,他不认为神灵欠他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大的财富——希望,这是谁都夺不走的,虽然它不一定会给你带来好运或者健康,但是它却能让你活着,坚强的活着。活着的人都应该感恩,因为“活着”是一个人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活着最重要的三种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其中最为神秘,最令人憧憬的莫过于爱情了。爱情究竟是什么?“爱的情感包括喜欢,包括爱护、尊敬和控制不住,除此之外还有最紧要的一项:敞开。互相敞开心魂,为爱所独具。”这是作者的观点,我看的很明白,虽然不一定能做好……可是与此同时,这世上该有多少痴男怨女看不透这道理,还有多少人是在玩弄这高尚的感情,我很疑惑,很迷茫……爱情是多大的缘分,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不珍惜,不爱护?可惜,爱情来得不挑人,不是你在乎、珍惜就来找你的。
人生阅历实在有限,所能想到的也就这么多了,再深的实在想不到了。所以文章到此为止了,至于思想,就继续蔓延下去吧。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十四
最初听到史铁生这个名字来自于语文课本《我与地坛》,依稀记得老师的介绍,钢铁般的意志、坚强、与病魔抗争等等。但是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最真实的史铁生,走进他的内心,体会他的“笑看人生”。
翻开书本就是就能看到满脸慈爱,眼神炙热,微笑看着前方的史铁生,寄语“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看”。心中不禁对老先生心生敬意,这样一位和蔼慈祥的老先生与我脑海中的完全不同,双腿瘫痪,双肾衰竭而停止工作,又患上了“尿毒症”,人生的苦难几乎都找上了他。而他却在那轮椅上,用意志探寻着生命的终极意义,用理性的文笔,甚至是幽默的语调,述说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疾病的抗争。他体验到的是人生的苦难,表达出来的却是欢乐和充实,脸上的笑容代表内心的阳光与洒脱,这让我忍不住想走进他的内心,触摸他的文字。目录将文章分为六部分,表达自己对生命、对世界、对生活的的看法,是一本记录自己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
在他的笔下,我看到了心酸与无奈、挣扎与无助、恐惧与坚强、无望与期盼……但更多的是在黑夜中自己冷静的思考,心中执着的信仰。难以想象史老先生能将自己的生病风趣地称为生活体验之一,从他一开始的怨天尤人,饱受病痛的折磨,人生的不如意让他喘不过气来,到后开通过自己的文字把冷静下来的思考进行细腻的剖析。在作者看来名字中的“铁生”二字,是自己病不死的保佑,正是他内心的坚强与不屈的毅力,让我们看到了平凡的普通人对病魔的抗争。
很喜欢书中的一段文字“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祥。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的确每个人都要学会享受当下的幸福生活珍惜现在,无论在哪里身处何种处境,我们都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永远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幸运儿,能看到旭日东升自己是幸运的;能与爱人看浪漫晚霞自己是幸运的;能感受山谷的清风自己是幸运的;能与家人一起吃饭闲聊自己是幸运的……这样想来我们不用羡慕不用攀比,自己已经就是最幸福的了,其实幸福是什么,它没有答案,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
回到文章中我能感受到作者的心境与智慧,坦诚与豁达。“生而为人,终难免苦弱无助,你便是多么英勇无畏、多么厚学博闻、多么风流倜傥,世界还是要以其巨大的神秘置你于无知无能的地位。”史铁生教会我们接纳这个苦难的世界,自己追求的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在病痛中作者找到了生存的真谛,只要生活的希望不灭就有机会化解苦难。
最后我也希望每一位读这本书的人,都能与我一同笑看!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十五
此书虽无与其另一作品《我与地坛》那般,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但仍在2002年时,获得了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且被文艺评论家誉为“史铁生最具灵性的生命笔记”,可歌可贺。本书乃是在作者身处艰难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和眺望。在书中,史铁生从生命的困惑与痛苦出发,对所处的世界和时代进行审视,对人生意义和精神寄托不断追问。
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史铁生的写作与生命融合在了一起。在他的“写作之夜”,他经历着生命的苦难,却表达着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作者一生如此多灾多难,“铁生”二字似乎又暗含着坚韧长寿的意蕴,作者自想,可能是前世有什么不好的记录,所以此生便活得较为长久,以此作为补偿,将功补过。作者还曾想借此前世的罪过与今世的补偿,来警戒正在腐败的官员们,可还是想想作罢,认为那些官员们会无动于衷。由此可见,腐败官员的影响是多么地恶劣,欲挽回其过错,又担心白费力气,对其丧失了很多信心。即便作者对其无所作为,可难道这不该引起官员们的深刻反省吗?个人犯错,损人又不利己,还没意识到要赶紧悬崖勒马吗?回头是岸。
没有谁天生坚强,史铁生也一样。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他也曾迷茫、绝望,甚至想要放弃生命。还好,作者及时醒悟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存在吗?要是没有了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是否会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乍一看,他的观点似乎有些偏颇,但却不无道理,世界本来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矛盾组合而成的啊。此外,这也算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安慰吧。
在他对生命的叩问中,我读到了一种坚韧、奋发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凌驾苦难,超越生死。情绪低落时,徜徉在他的文字世界里,我感觉,自己悲凉的心在被一点点捂暖。
作者曾说过:对他而言,职业是残疾,业余是写作。本书的书名,无意间印证了此话,可谓有相得益彰之妙。
本书虽为病隙闲散的随笔,但依然充满了浓重的哲学气息,闪烁着智慧与哲理的光芒,关于生命,关于信仰,关于爱情,关于自然规律……时时处处引人深思。
或许,因为自身的残疾,进一步丰富了人生经历,所见增多,所感增多,便期盼自身能得到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认可,从而改善现在的处境,可又左右迷茫,想找条路,又不能用腿,于是便用笔去找。然而,太渴望之下,身心俱疲,又会走进残疾。似乎在作者看来,残疾与写作有着隐含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但真的一定是这样吗?不一定吧,残疾之下,想要改善现有处境,如何选择,人各有异,只不过作者选的是写作这条路罢了。此外,过于渴望,也可能创造出身心愉悦,精神焕发,从而更快地恢复健康的奇迹呢。
“人可以走向天堂,但不能走到天堂”,对此,我的理解是,天堂,是精神的`归途,虚幻而非真实存在,只不过是作为人类的一个信仰,一个精神的支撑,从而促使人类不断地向善,向好的方面发展。我想,作者有时应该也很苦闷吧,他以笔代腿,想要到往天堂,却无奈,天堂之路太遥远,怕是无法到达,便感叹:天堂是精神的恒途,不能走到,只能走向。似乎合理,但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些许的妥协。作者认为,天堂,若是可以走到,那便意味着信仰的终结,意即天堂是人类灵魂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我认为不然,为什么天堂就一定是终点站呢?有什么证据或理由可以证明呢?如果不能证明,那么可能还会存在更高的阶梯,引导我们不断朝着新的方向前进。
静读此书,我感受到一种涤荡心灵的力量。“发烧了,才体会到不发烧时的日子是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时的嗓子多么的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丢了,便觉得天昏地暗。直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时,才意识到端坐时的日子是多么晴朗。终于醒悟,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苦难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幸福本就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无法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境吧。
生活不会总是顺心如意,不可避免的尴尬或许会让人难堪,但这尴尬,也是一种可贵的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反躬自问是一切爱愿与思想的初萌。要是你忽然发现你处在了尴尬的地位,这不值得惊慌,也最好不要逃避,不如由着它日日夜夜的惊扰你的良知,质问你的信仰,激活你的思想。进退维谷之日可能也是别有洞天之时。史老的处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尴尬,值得欣慰的是,他能够坦然直视,找出根因,不断完善。
通用文字,我的思想也和史老一起,在无边无际的宇宙里徜徉。史老说,“我们太看重白昼,又太忽视黑夜”,此言,我深表赞同。处在喧嚣纷杂的社会中,我们很难让自己安静下来。只有黑夜时,我们才能更多地静静冥想。西方推崇忏悔,可东方人却总是不肯反思,或者说很少进行真正深刻而有效的反思。我们在黑夜里过着所谓的夜生活,以致白天总是处于昏昏噩噩的迷茫之中。史老此言,算是对我们的一个提醒吧,黑夜和白天同等重要,我们理应合理安排。
读书,读的不只是书,更是自己的内心,个人反思也好,与书中之人亦或作者交流也罢,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种提升,这种与己与人的交流习惯,值得我们一直保持下去。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十六
最早知道史铁生这个名字,源于中学语文课本里他的一篇文章“我与地坛”,那时候只知道老师要求背诵某些文字非常优美的段落,背诵的过程中自己会把那段描写立体化,在脑海中编织一个个唯美的画面,还能惊叹作者在悲惨的境地下对于生活的观察竟那般细微。但无法体会一个命运多舛的人要写出如此轻盈、唯美的文字需要多大的勇气,内心做了多少挣扎与叹息,才能化悲痛为文字的力量。
再次接触史铁生,这个断腿又罹患尿毒症的残疾人,在病中对生命的思考格外深刻,把这些思考集结成书,就是《病隙碎笔》。其文字流畅,感情真实不做作,好像在写个体命运的悲惨,又处处透露着抽象的终极关怀,因为人人都会生病,感冒发烧、小病小痛之后才知道健康的可贵,所以一个健康人依然能对一个残疾人写出来的文字“感同身受”,这大概就是文字之美吧。
在这篇随笔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上帝的思考,作者一定是看过《圣经》的,所幸自己已将《圣经》粗浅读过一遍,能够理解他说的那句话:“生活,正如上帝指给约伯看的那样,从来就布设了凶险,不因为谁的虔敬就给谁特别的优惠”。上帝因为“魔鬼”撒旦的挑拨,想要试探下他眼中的义人约伯对自己的忠诚度,结果用个各种方式降灾给约伯,折磨他的肉体、剥夺他的财产、离散他的子女,这个过程中还有约伯的三个好友不断的劝说约伯,叫约伯离开他的上帝,别再信仰上帝,约伯却一一回绝了,依然对上帝不离不弃,依然虔诚的信仰上帝。这些行为上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撒旦只好悄悄隐退,原来上帝看上的义人果然名副其实。上帝一高兴,就把那些原本属于约伯的幸福统统恢复。
病隙碎笔读后感篇十七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刚看了几页,已被作者那种写作与生命完全同构在一起的语言所吸引,竟用了能用的全部时间把这本散文随笔集看完,深深为他那深遂的思想和坚强的意志所感动。
他,一个双腿瘫痪,双肾衰竭而停止工作,又患上了“尿毒症”,人生的苦难几乎都找上了他,而他,却在那轮椅上,用生的意志探寻着生命的终极意义;用理性的文笔,甚至是幽默的语调,述说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疾病的抗争;他体验到的是人生的苦难,表达出来的却是存在的欢乐和充实。
他在生病中,领悟出一种很现实的人生观: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上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他后来患了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使他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他醒悟到,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他在谈到“精神”时写道:精神,当其仅限于个体生命之时,便更像是生理的一种机能,肉身的附属,甚至累赘。但当他联通了那无限之在,追随了那绝对价值,他就会因自身的局限而谦逊,因人性的丑陋而忏悔,视固有的困苦为锤炼,看琳琅的美物为道具,既知不断地超越自身才是目的,又知这样的超越乃是永远的过程。这样,他就再不是肉身的附属了,而成为命运的引领——那就是他已经升华为灵魂,进入了不拘于一己的关怀与祈祷。他不甘心命运强加于他的苦难,把心灵托付给笔,把痛苦与烦恼凝聚在笔端,不断地叩问生命的意义,用支离破碎的身体阐述着健全而丰满的思想,呼唤光明的到来。他已经把写作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他已找到一种方式,以他残损的身体表达他美丽的心愿,可以为爱的祈告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乃至独领风流的语言。或者说,他已经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写作。
我认为《病隙碎笔》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作者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与欢乐。在书中,他用睿智的语言,犀利的文笔,把自己的灵魂一一解剖开来,照亮读者的内心,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而他做到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他要为残疾的肉身续上一个健全的心途,为隔离的灵魂开放一条爱的通路,他的碎言碎语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崇高的理想开始的。作家韩少功评论《病隙碎笔》说:“《病隙碎笔》几乎是一个爱好科普知识的耶稣,一篇可以在教堂管风琴乐柳中朗读的童话,是一种在尘世中重建天国的艰巨努力。”
当我把书的最末一页看完,轻轻地把书合上的时候,我觉得意犹未尽,此书的碎语拼凑起来不就是一部生命体验的百科全书吗?就好比一个漂亮而好吃的美食拼盘,给人视觉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又有一定的实用性。当我把书的最末一页看完,轻轻地把书合上的时候,我已经被它感动了。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5087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