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精神分析的论文(通用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0 05:19:04
精选精神分析的论文(通用21篇)
时间:2023-10-30 05:19:04     小编:温柔雨

时刻保持积极的态度,才能在困难面前保持心态稳定。制定清晰的总结目标是写好总结的关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鲜活的总结案例,体会优秀总结的特点。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一

1电力企业“强基”之我见

强基就是在公司特定的环境下,为实现组织的目标与责任,对其有限的资源,以“精益化管理提升”、“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动态创造性管理活动。强基一方面是强管理,就是更好地解决公平和公正,决不让雷锋吃亏;另一方面是强文化,资源的有限性、环境的制约性,唯有文化是朝气蓬勃的、生生不息的。

2电力企业“强基”的内涵

海尔的张瑞敏有一个“斜坡球”理论:一个企业就是一颗处在斜坡上的球。若想让球持续地沿斜坡向上运动,需要两个力共同作用:止动力,使小球不下滑;上升力,使小球向上运动。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这个止动力就是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这个上升力就是创新的企业文化。可见企业要在发展中取得竞争优势,强基工作功不可没。通过强基工作,一方面强管理,对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政策进行有效的梳理,提高管理体系的继承性;另一方面是强文化,文化的作用就是在物质文明和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使员工超越基本的生理需求,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3强基的途径及预期达到的效果

认识源于实践,公司几年的实践发展证明,我们永不做“墙上芦苇、山间竹笋”,时代的呼唤着我们要固本强基,做实做强。认识更大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公司在年的第一件事将“精益化管理提升年”“、企业文化建设年”上升为公司意识,来统领和指导公司全年固本强基工作。全面落实精益化管理的方法和要求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并固化到各项管理工作中,将“有形”的规范基础管理和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的“无形”管理相互渗透,拧成麻花,形成动态化管理机制,实现公司强基的目标。

3.1扎实开展“精益化管理提升年”活动为切实提升公司管理效能和整体水平,全面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工作执行力,将“精、准、细、严”的精益化管理思想、理念、标准和要求,贯彻落实到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管理、项目发展、队伍建设、党群工作等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切实做到安全生产稳、盈利能力强、主要指标优、环保形象佳、体制机制活、队伍建设好。

(1)培育精益化管理理念。逐步确立公司精益化管理核心理念以及安全观、经营观、发展观等一系列管理文化理念,培养追求完美、持续改进、不断超越的精神,树立“事无巨细、雷厉风行、日事日毕、日事日高”的工作理念,杜绝一切不必要的浪费,把“精益化”变为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一种习惯,成为支撑员工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用精益化管理理念指导和规范员工行为。

(2)建立精益化管理标准体系。一是建立员工行为规范体系。制定实施员工行为规范,强化员工行为养成,改善作业环境,规范员工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和岗位文明,培养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现代企业员工。二是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从决策机制、经营管理、人资管理、安全管理、党风廉政等重点领域继续完善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确立公司各项工作的准则。三是优化业务流程,促进工作精益化。各部门要规范每项业务的工作流程,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规范,实现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四是加强各项工作督查,建立高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全方位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保证各项工作协调配合、运转有序。

3.2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年活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年活动,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企业氛围,不断提升员工素质和工作执行力,使企业文化切实被广大员工认同和实践,外化于行、内化于心,量化于岗、常化于责。为公司做大做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打造“实干”氛围,促进竞争成才始终把实干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出发点和职工人才建设的落脚点。把收入凭贡献,岗位靠竞争,作为职工与企业同发展的唯一通道。一是公司提倡今后每年都结合实际,确定科技攻关重点课题,按专业、按职能承包分解到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责任到人。二是从全公司范围挑选精通业务技术过硬的职工打造和培养全能型技术人才,打造风电场自主管理模式和区域性“状态检修”生产模式。

(2)营造亲和氛围,促进德才兼备公司努力打造家园亲和文化。具体实践中努力在企业文化凝聚力、向心力、约束力上做文章,在提升职工“幸福指数”上下功夫。一是注重人情味,形成家人亲和。培养广大员工对企业始终有一种家园情结,企业内部始终有一种家庭情缘,职工之间始终有一种“家人”情感。二是注重机制建设,形成民主风气。切实加强以职代会制度为主体以厂务公开为窗口的民主管理机制,充分尊重和重视发挥职工合理诉求的依法维权机制,倡导和激励员工敬业爱岗创新创效的建功竞赛机制,陶冶、丰富和活跃员工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机制。

4为了更好地达到强基效果的保障措施

4.1开展精益化管理升年活动的保障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公司全体广大职工都要深刻认识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推进精益化管理的目标和要求上来,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精益化管理的灵魂和精髓,认真组织、精心操作,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努力使此项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铺开、收到成效。

(2)加强领导,全员参与。成立以公司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精益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部。推行精益化管理涉及到每个岗位和每个干部职工,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依靠大家的智慧和创造力,使每个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人人主动参与精益化管理的良好局面。

(3)强化考核,务求实效。建立推行精益化管理检查考核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总结、有检查,务求实效。把推行精益化管理作为公司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的重要依据,加强量化考核工作,促进精益化管理措施的落实,形成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比较科学完善的考核体系,努力把精益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2开展企业文化提升年活动的保障措施

(1)健全工作机制。开展企业文化提升年关键是抓落实。要杜绝形式主义,防止活动与中心工作“两张皮”。要通过督促检查,切实掌握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推广经验。要建立信息通报、上下评议的动力机制,督察督办、奖惩结合的激励机制,推动活动不断深化。

(2)推动工作创新。积极借鉴新理念、新手段,创新活动载体和运作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好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素质提升为目的,以强化工作执行力重点的企业文化建设年活动。要采取有效措施,深化典型建设工作,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发动每一个支部、激励每一名党员和员工,推动创先争优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素质和执行力提升成为主动追求和自觉行为。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二

摘要:学困生问题是困扰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通过体语暗示、声音暗示和言语暗示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心理暗示,是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转变学习态度,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教师心理暗示学困生英语课堂教学中学

学困生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问题,也是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的严峻挑战,“英语学困生”指的是英语学习兴趣不浓,思维能力弱,成绩落后,对英语学习抱有消极态度的学生。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我们不能回避他们的存在,更不能排斥他们,必须寻找有效的教育转化他们的对策。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我们应把提高学困生的英语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起点,转变教育态度和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给予不同的引导。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作为主要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建立自信,不断进步。

一、暗示的概念及教师心理暗示的含义

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释放的某种信息,而个体接受了这些信息后无意中作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暗示可分为言语暗示和非言语暗示。

教师心理暗示是指教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性行为将对学生的`赞许、期望、信任等方面的信息在学生毫无觉察的前提下传递给他们,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如:改变学心态度、降低焦虑程度等),并作出相应的反馈(如: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成绩等)。

二、中学英语课堂中进行教师心理暗示重要性

英语课堂教学是实现英语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从英语教学的现状看,课堂上沉闷、刻板、僵化、灌输的教学方式依然大量存在,这就不可避免地抹杀了英语这一学科自身具有的吸引力,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压抑,缺乏兴趣,学习效率低下,成为英语学困生。但是这些学生又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英语成绩的好坏对其前途的影响是多么重大。这种内心的矛盾很容易引起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情绪大起大落,产生焦虑、自卑、烦燥、逆反和厌学等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从而形成严重的英语学习障碍。为了排除这样一些障碍,英语教学就需教师运用心理暗示这一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三、中学英语教师实施心理暗示应注意的事项

a)确立中学英语教师的权威性要充分发挥心理暗示的作用,暗示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里所指的权威,是指经一定时间验证后获得人们尊敬而产生的信任感。中学英语教师作为心理暗示的实施者,必须要在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让学生在敬佩、信任的情感体验中产生崇拜感,从而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由于“权威效应”在暗示中的重要作用,暗示信息一旦打上权威的烙印,就容易引起崇拜者的敏感反应,从而有利于增强暗示信息的穿透力和有效性。

b)充分尊重和信任学困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兴趣产生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对于学习英语有困难的学生尤其如此。当英语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平等的情感信息时,相信学生会逐渐自信起来,不怕出错,乐于学习英语,并开口说英语。

c)教师要公平对待好生和学困生,即不“偏心”英语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和自尊心,渴望进步。他们对于自己的表现相当清楚,可说是特别有自知之明;同时他们也是感情非常脆弱的一个群体,极易受到伤害。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平等对待学习者,让后进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受到了英语教师的尊重,对教师具有充分的信赖和期望,从而乐于亲近教师,易于接受英语教师的暗示,从暗示信息中获得启示,受到感染,能积极主动学习英语。

1.体语暗示(bodylanguage)

体语也称身势,是指身体动作来表示意义的信息系统,它包括人的眼神、表情、手势、体态等。体语暗示就是巧用身体语言,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提问,特别是比较简单的问题时,要及时观察后进生的反应,及时用眼神传递老师对他的信任、期待,鼓励学困生积极回答问题,而后要注意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如:教师赞许的目光,这会鼓励后进生再接再励;学生精力分散走了神儿,教师可用皱眉、凝视等以示提醒。

举止、神态是教师暗示的重要手段。肯定学生的行为时可以点点头,对后进生的成绩、行为的肯定可以竖起大拇指;鼓励爱护某个学生时,教师可以亲昵地拍拍他的肩,摸摸他们的头,特别是对学困生,这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同样爱他们重视他们;活跃课堂气氛,则更是教师施展表情暗示的良机。一个“鬼脸”,一个孩子气的动作,都能使课堂妙趣横生。

2.声音暗示(soundsuggestion)

这里主要是指利用声音的音质、音量、声调、语速、节奏等来暗示。它既可以辅助言语的表达,又能使语句准确、生动。声音暗示就是利用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和节奏的快慢缓急、语音的高低轻重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声音的音质、音量、声调、语速、节奏等作为暗示手段来进行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英语课产生兴趣。如:在英语课堂上讲解一般性的知识面点时,教师可适当放慢语速,加重语气;用升降调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涉及到故事或情节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时,可通过节奏的调整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节奏加快能增强故事的紧凑性,使学生产生紧张情绪,仿佛置身其中,放缓节奏,缓解紧张情绪,给学生时间思考。同时注意上课时,教师的声调不能过高,过高的声调会给学生一种强制接受的感觉,使学生听课时产生抵制情绪,特别是后进生,他们本来对英语兴趣不大,一点点刺激因素就会使他们产生厌恶情绪,只有声调适中,教师所授的知识才能更易为学生所接爱,深入学生内心。

3.言语暗示(speechsuggestion)

言语暗示是通过言语的形式,将暗示的信息传达给受暗示者,从而产生影响作用。这里谈的言语暗示当然是指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对后进生进行言语暗示。针对学困生这么一个感情非常脆弱,又极易受到伤害的群体,教师的言语就显得特别重要,稍有不慎就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多表扬、鼓励学生;点名批评学生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容易让学生联想――老师不喜欢我,从而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教师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教师不要点名批评后进生。如:在讲评作业时,不要用点名批评的方式批评作业做得不好的学生,教师批评学生时不点名,给学生心理上的前进动力,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表扬鼓励学困生,如:用kind这一词造句,wangmingisakindboywhoisalwaysreadytohelpothers.(王明是个善良男孩子,他总是帮助别人。)通过这个句子,既学习了知识点,又表扬了王明这个学困学生,使这个学生体会到老师在关注他,老师喜欢他,从而也喜欢老师,进而喜欢老师所授的英语课。

实验一:个案实验,时间为一年,实验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男生。实验前在班上英语成绩中下,并有放弃英语科学习的想法,上课不专心,或在课堂上睡觉。本人先通过眼神、表情、手势、体态等体语和言语等给予该生一定的心理暗示,让受试者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喜爱、信任和期待,感受到英语老师没有放弃自已,从而端正自己的英语学习态度。一次英语课上,教学内容涉及到校运会,该男生正在昏昏欲睡,本人针对该生是班上的体育健将,于是面向全班提问:“whowinsthemen’s200minschoolsportsmeet?”实验二:对比实验,时间为期一年,实验对象为一组初二年级英语学困生。而对实验组不断地给予体态、声音、言语暗示,一年后,英语成绩与其对照组差距明显拉大,实验组平均成绩提高近20分。

以上实验表明,教师心理暗示在外语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让学生很易接受的方式。且它能避免空洞烦躁的说教,愉快地让学生接受教育,使师生在有意或无意间达成某种默契,心照不宣地完成一定的任务。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三

1概述

电力业扩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了,不仅是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提高的象征,也是政府和公众对电力业扩工作的认可。业扩工程的意义非常重大,它是客户以及电力企业之间的重要部分,是建立供用电关系的首要环节,业扩报装部门可以给营销管理部门提供很多的原始数据和基本信息。它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业扩报装部门的客户基本信息经过电脑处理后可以做到信息共享,给其他部门带来了很多方便。电力企业销售电能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包括电能营销。在业务扩展的工程施工方面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问题,保证施工质量的切实到位,尤其在质量和系统管理方面要切实做好管理,在工程竣工时做好相应的检查和审核。竣工时的审核不到位,就会造成整个工程所付出的心血功亏一篑,可见竣工阶段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在竣工时要做到业务的专业和专注,提高相应的监管水平和专业能力,才能够使得各个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造福全社会。

2业扩工程竣工检验的内容

一般业扩工程的竣工检验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2.1一切以顾客的利益为中心首先要做到一切以顾客的利益为中心,在出现利益冲突时,首先要顾及到顾客的利益,坚持顾客至上,为顾客创造出更加优质和方便简捷的业务办理流程。供电企业在工作流程中难免会出现冗长、拖沓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供电企业应该站在客户的角度,将不必要的工作流程和手续简化或者去除。在顾客有所要求时,即顾客提出了相关业务申请时,相应的服务中心要做好相应的工作,一切以规章制度和顾客利益为中心,将相关的文件做好填录后,立即向上一级提出报告,等待审核和审批结果。相应的上级也要对于接收到的顾客信息进行核查,确定信息的真实性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2.2重视对包装业务的勘查和审核对于包装业务的勘查和审核十分重要,要根据业务的不同类型进行不同的办理和勘查管理。当包装业务超过10kv时,其相关的勘察和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关键,从此项工程的开始到结束的每一环节,都要进行认真审核,相关业务的'办理都要在客服中心完成相关的业务。相关业务的勘察工作主要包含对业务的供电可能性、必要性和合理性做出审核,通过多方面的核查的目的是将业务中存在的相关安全隐患排查出来。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配合相应的现场勘查,现场勘查要做到定期进行,对于发现的相关问题要立即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问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解决。这样能够与客户进行及时的沟通,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2.3竣工过程中的计量工作对于业扩工程来说,在其竣工过程中的相关的计量工作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相关方案的设计关系到整个施工的顺利进行。竣工的计量是由相关的营销部门进行严格把关的,审核工作主要由技术部门完成。电力公司在工程竣工后会派出专业人员对工程进行相应的验收工作,在相应的验收之后,还要根据对电度的具体计量的方式进行核查,主要的依据就是国家批准的相关的供电容量核定的电价,做好相关的确定后才能进行协议的签订。

3业扩工程竣工检验的管理原则

3.1标准化电力公司对于标准化原则的遵循,能够使其在供电方案制定完成后及时地将方案传送给客户,将标准化的合同递送给客户,这是在工程竣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合同标准化与合理化的重要保证。竣工检验的标准化既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又能够使得客户对工程更加深刻和明确的了解。

3.2办事公开化办事公开原则是指电力公司在向顾客公布相关指标的过程中所利用的一些宣传的方式,公开化主要指的是信息在相关的客服网站中进行公开,主要公开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收费标准、办理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其中还包括对于具备设计资格的承装单位的相关信息进行公开公布,能够使得客户通过这个公开透明的平台更加了解相关的信息。

3.3高效便捷要通过电力公司将信息进行重新的整合和优化实现,优化后的信息能够更加得可共享、可流通和可以控制。业扩工程最终是要服务于客户的。要以方便客户作为主要的目的,使得顾客在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对工程进行及时的了解,并向客户进行书面材料的提供,让顾客能够及时反映其意见和建议,对工程进行审核和监督。在业扩工程的整个环节,营销部门都对其进行总体的监管和审核,根据工程的性质,制定统一的规划,将绿色通道的原则贯穿到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将客户摆在重要位置,协调好客户和公司的关系。

4结语

对于业扩工程而言,在其施工过程中要付出比其他工程更为艰苦和持久的努力,要对每一环节都要兼顾和认真对待,无论是初始环节还是竣工环节都同样重要。尤其对于竣工环节的检验和验收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工作的严谨性,是整个工程的收尾和总结。大多数工程的施工,人们只会关注到前期和中期的工作,认为只要做好前期和中期,后期自然水到渠成,很容易引起对后续工作的忽视。但是,业扩工程的竣工工作确实十分重要,关系到整个前期工作是否功亏一篑,因此,要做好相关的验收工作,只有各部门协调配合,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四

《蜀道难》是李白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代表作.从内容看,此诗应是天宝初年,诗人在长安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的.有别于其他的送别诗,此诗巧妙地运用别情,写出了蜀地山川的高峻奇险的特点,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隐忧.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在劝阻友人不要西游,写尽蜀道之高.

“噫吁嚱”三个感叹词连用,“危”“高”,同义重出,“噫吁嚱,危呼高哉!”一声惊叹,震撼人心.开篇之语,凭空起势,包含着充沛的感情力量,使人在这一声并没有多少具体描绘的惊呼中,感觉到蜀道的高峻.诗中蜀自开国四万八千年以来,一直“不与秦塞通人烟”;太白山有鸟道,却无人路可行,概括叙述了蜀国长期与内地隔绝的状况,也寓高山阻隔之意于其中.接着引用五丁开山这个悲壮的神话故事表现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之时,为蜀道增添了许多神奇色彩,也间接地说明了蜀道在历史上就是不可逾越的险阻.蜀山太高,连太阳神的车子都得绕行!而且天梯石栈的`下面是急湍险流.健飞的黄鹤无法通过,善于攀援的猿猱之类也同样为如何通过而发愁,在此基础上,诗人又通过摹写攀登者的神情和动作,如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等,来进一步烘托山路纤曲,蜀道因其高而艰险难行.

“问君西游何时还?”未登程先问归期,借惜别之情,写透蜀道之险.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荒凉、凄清,充满了无限的哀怨与愁苦,使人闻而失色,这样的细节描写较好地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四句运用夸张手法,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卷;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万壑雷鸣的音响,组合起来的动感画面,这一切产生了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山势高危使人望而生畏,山川险要令人惊心动魄,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诗人觉得仍不到位,“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一句“质问”,一种虚幻的笔法,从侧面强化了蜀道的惊奇雄险.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地非久留之地.告诫友人之语写出诗人的政治远见及内心的深深忧虑.

“蜀中之险甲于天下,而剑阁之险尤甲于蜀”,可见剑阁是蜀中军事要塞.剑阁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不乏据险作乱的先例.由自然而及人间,诗人写剑阁之险意在引出蜀地的战祸之烈.巧妙地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警告当局要吸取历史教训,警惕战乱的发生.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太平景象背后潜伏的军阀割据局面的深深忧虑,表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远见卓识以及对国家命运和人民安全的深刻的关注,为诗篇增添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在诗中,诗人还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反复)形式,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反复咏叹,内容逐次加深,使人产生“一叹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推陈出新形式、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让我们领略了“诗仙”李白的才情,《蜀道难》不愧为一篇“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浪漫主义杰作.

《蜀道难》是旧题乐府,李白旧题乐府的特点与旧题原来的主题和寓意有密切的关系.梁、陈间阴铿诗已有“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之语.李白写《蜀道难》是写的是长安到蜀中道路的艰险,亦可能寄寓功名难成之寓意.

这首诗在体裁上是属于七言歌行.七言歌行在五七诗中是一种形式最自由的诗体,它以七言为主,可以兼用长短不齐的语句,长的可以使九言或九言以上,短的三眼、司彦、吴艳等均可,不向五古、律诗、绝句那样少变化.这首诗的前面两句分用长句,语言非常奔放畅达;后一部分写剑阁和属地环境险恶,有时用不少四言句,显得简劲有力,长句短句的变化,使诗的语言自由活泼,句式丰富多彩.李白最善于写七言歌行,在这种诗体里,诗人充分继承并发展了楚辞、古乐府的特长,发挥了无比丰富的想象,运用了异常丰富的语言,现了他豪迈的胸襟和气概,热爱自由,坚强不屈的性格.这一特点从前人已经看出开了.如唐殷璠说:“其一文章,率皆纵逸,直如《蜀道难》等篇,可谓气质又起,然自骚人(指屈原)一环,现有此体调也.”(《河岳英灵集》)明王世贞说:“太白古乐府,窈冥惝怳,纵横变幻,极才人之致.”(《艺苑卮言》卷四)明胡震亨说:“太白《蜀道难》、《远别离》、《天姥吟》、《尧祠歌》等无首无尾,变幻错综,窈冥昏默.”殷璠、胡震亨都提到《蜀道难》,可见这首诗又是李白七言歌行中的代表作品.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五

摘要:本研究对中职学校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职学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从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因素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mht中职学校新生心理健康

中职时期,是中职学校学生人生求知和个性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新生阶段是面临变化最大、遇到新情况最多的阶段。中职新生进入新学校后,面对环境、学习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主客观因素的变化,许多学生会产生种种不良的心理。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研究对丽水地区中职学校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中职学校新生,由心理老师进行统一指导,采取集体施测的形式,现场发放问卷,学生填完后统一回收问卷。回收实际有效问卷共556份,有效问卷率为92.67%。

方法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教授等人修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该量表共100个项目,含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即测谎量表)[1]。内容量表由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8个因子项目构成。计算原始分后分别按常模转换成标准分,各内容量表的分数8分者为异常。8个内容量表得分累加起来,即可得全量表分。总分超过65分、每个内容量表超过8分,表示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

数据分析使用excel和spass13.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将量表总分超过65分的,各内容量表上超过8分作为明显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指标来考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中职学校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总体检出率为0.36%,而且总平均分为42.99,低于全国的平均分50分,说明中职学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新生各分量表得分比较

表1新生各分量表心理健康水平情况(n=556)

从表1结果显示,中职学校新生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和孤独倾向。很多人认为学习焦虑不是中职学校生的主要问题,但从本次的调查却反应了学习仍是中职学校新生在校焦虑的首要问题,从后来的多次学生访谈中也反应了该问题,只是有时学生将学习焦虑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表现而已。从分量表的得分来看,他们的心理问题不是单一的,而是交错复杂的。在新环境适应不良、紧张的氛围里,造成焦虑情绪,从而衍生出各种不良的心理。

2、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比较

表2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检验

注:***p0.001。

从表2的检验结果可知,在新生中女生与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t=2.676,p=0.0020.001),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明显好于女生。这和男女生之间不同的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和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女生对待事情的敏感度高于男生,易出现情绪波动,处理事情往往感性思维替代了理性思维。一旦遇到挫折事件,易出现焦虑、自责等不良情绪,久而久之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

3、单亲家庭学生与非单亲家庭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比较

表3单亲家庭学生与非单亲家庭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检验

注:*表示p0.05。

我们将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比较(见表3),结果发现两组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t=-2.046,p=0.0410.05),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要差于非单亲家庭的孩子。这告诉我们家庭环境对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是有重要影响的。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和父母的关爱,这些因素无疑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三、讨论

从此次调查来看,中职学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在各分量表的得分上也明显看出一些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从学习因子分来看,中职学校生对学习仍然存在焦虑,在后期的访谈中,发现他们对学习焦虑主要表现在对考试焦虑,期末学科不及格导致留级、担心家长或老师指责训斥等方面。从其他因子分来看,由于中职学校时期正处于青春期,是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较多地关注自我的想法和外表,对待身边发生的事情敏感度极高,时刻与自己联系起来,做事情较冲动,欠缺考虑,容易为一些小事和同学发生冲突。同时他们也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在人际关系上就体现出了焦虑和恐怖。

本次调查发现中职学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性别差异。量表的因子总分女生明显高于男生。中职学校的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心理问题和困扰更多,所以中职学校更要重视对女生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此外,本次调查还发现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和家庭因素相关,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单亲家庭孩子。可以看出完整家庭对孩子心理成长的重要性,一个和谐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为三个方面,即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因此,作为家庭方面,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的青春期。作为学校方面,应关注新生的方方面面,在新生入学时做好始业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掌握新生的心理动态,为学生在校的各方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新生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克服不良心理,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相互沟通的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s].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六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伟大之不仅仅在于它留给后人的珍贵的诗歌创作,还在于在他的自由精神。

唐诗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在唐朝逐渐走向了顶峰,而在盛唐诗坛文化中最富代表性的诗人,当数李白。李白以其狂傲豪放的气度,以其无拘束的情怀,完美的展示了唐文化中的自由开放的元素。关于李白的自由精神可以从多个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理解,不少学者也就此问题进行了较多的探讨。那究竟李白的自由精神有哪些构成的元素,以及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位流芳百世的自由主义者呢?下文将分别进行探讨。

一、李白自由精神的构成元素

(一)弥漫在诗酒中的自由精神。

对于李白来说,他在对自由进行理解和把握时,其范围不仅仅是限制在他豪迈且放荡的情感中,更多的则是体现在他的醉意诗学当中。李白一生纵情诗酒,自称为“酒中仙”,我们可以从正面和侧理解一点。例如,可以从杜甫的作品《饮中八仙歌》中可见一斑,“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在李白的诗歌中,大多都是独酌的自由情感,在这样的情境之中诗人将自己的灵魂和思想得到真正的放飞。以李白的诗歌《月下独酌》为例,这是一首极富想象力的诗歌,把诗人李白的主观情感寄托在自己的孤独体验当中,当然,这里也离不开客观现实的映衬,李白的这种敢于展开无限想象的情怀,正是在他酒酣之时而作的,通过这种酒酣之时的大胆想象,他把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苦闷之情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可谓无拘无束。但是这样的孤独和苦闷之情在旁人看来确实一种相反的效果,通过大胆的想象,却不但没有给人们带来沮丧之感,反而让人感受到一种全所未有的畅快,一种酣畅淋漓的自由之感。除此之外,这种酒酣之时的诗歌中还潜藏着一种朦胧的意境美,这种内敛却又略显舒张的情感,则是诗人自由精神的另一种体现。

可以毫不避讳的说李白的自由人生之境界是诗酒共同构筑的,仿佛处于酒酣中的李白才是真正的李白,也只有在这种似醉非醉之中,方能体会到醉后的狂喜之感。

(二)超脱世俗蕴含在寻找自我之中的自由精神,。

李白作为一个抒情诗人,其自由之精神还体现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超然于世外的气概。李白生活与盛唐时期,但是官僚的腐化之气与自己仕途的不得意构成了与这个时代的强烈反差。他的这种只有也显得与盛世有些格格不入,然而也正是李白生活在一个总的来讲缺乏自由的时代,他又以一种非常强烈的形式表达了其自身甚至是整个人类对自由的向往之情,有一种不畏惧环境的强烈压抑仍然毫无保留的展示自由欲望不甘于妥协的气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正是这种精神的真是写照。

李白的伟大不在于其功名显赫,而在于他敢以一介布衣之身而藐视名声显赫的权贵,肆无忌惮地以自身追求的自由主义嘲笑森严的等级秩序,大胆批判政治现象。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从稍显含蓄的“不屈己、不干人”,如“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到之后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的豪言壮语可看出一方面李白对权贵的蔑视,对平等和自由精神的追求伴随着生活实践愈来愈强烈。

(三)在寄情山水中获得的自由精神。

李白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是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是在漫游中度过的,他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自称“青莲居士”。据考证李白25岁离川,漫游各地,体验了各种生活;经朋友推荐,42岁时曾到京城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但由于性格傲岸蔑视权贵,受到诋毁,三年后被排挤出京,政治抱负不得实现。之后,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晚年漂泊困苦,在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病逝。

李白的人生之路,尤其是政治仕途可谓曲折,但是却一直怀着强烈的报国情怀,即使是其隐居之后这种情怀依旧存在。“一生好入名山游”,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对于李白来讲,山水才是他心灵的最终寄托,正是由于此,在李白的理想受到阻碍的时候,他还能够豪迈的把精神寄托放在名山之上,在名山名水中来获得自由的精神隐居。

不仅如此,在对自由精神进行表达时,李白巧妙的借助于跌宕起伏的古体诗作为载体将这一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歌当中,更是把李白的这一特点详尽的体现出来。诗人采用了大胆的想象,描绘出了一幅带有神秘特色并且又是充满自由的梦境。

二、李白自由精神的源起

(一)大胆创新的诗歌主体成为李白自由精神的有力载体

李白在进行诗歌的创作时能按自己的意愿开展,以表现自我为依据,打破传统的风格,在尝试各种主题的基础之上对题材进行深度的加工,有一种脱俗之感,也正是他的这种大胆的创作风格使“自由精神”成为其诗歌的一枚标签,也使得李白的诗作成为承载他的自由思想,表达他的自由主张的重要阵地。

(二)现实与理想的反差构筑了李白对自由精神的强烈诉求。

李白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思想并不是天生具备的,他与其他一般人士一样在统一皇权帝制下都渴求进身,这是一种基于现实而来的理想诉求。但是他自身的孤傲与放荡不羁使得他对对功名的这种期望显得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在他的自由精神世界中流露出的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便是李白迫于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之后转而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和追求的写照。如《子夜吴歌》其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当然就李白的自由精神而言,也有学者认为主要来自道家和道教思想的影响,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没有理由予以否认,但是也不能因此而不加思考的全盘肯定。李白对道家对道家和道教的思想的吸收只有一部分,如果脱离他强烈的理想欲求与现实的反差,那这种自由精神也未必就会在他身得以诠释。

总之,李白的自由精神,有其特定的呈现方式和产生缘由。而这些既与其大胆的诗歌创作手法、不拘于世俗的生活方式有不可割舍的渊源由借此得以完美的呈现。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七

摘要: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素质不断提高,人民受教育水平也越来越高,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高校社区成为大学生的重要生活场所。在高等教育逐渐国际化的当下,留学生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亟待解决。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高校留学生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校留学生社区;问题;解决策略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进步,许多高校都开始招收留学生。留学生管理工作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我国经济发展、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一所高校教育质量、知名度、国际认可度的体现。

一、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1.文化差异

每所高校的留学生多是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不同于中国的文化习俗,而且各国的留学生之间也存在文化差异。许多留学生在初入中国高校时都将面临文化的适应性问题,很多人会出现“文化休克”的现象。由于语言不通、文化不同、教育背景不同、以及生活和学习方式不同等诸多差异的存在,使得留学生最初会对中国高校的教育管理方式的理解上存在差异,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需要高校在管理方式上尽量减少这类问题的出现,保证留学生能更快地融入环境,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2.学生人数增长

最初各高校招收的留学生多是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随着我国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开始更加多元化的专业学习,学习更多的热门专业,以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选择面拓宽,机遇的增加,使得选择来中国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

二、留学生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1.社区服务功能不尽完善

上文已经提到我国高校留学生的人数不断增长,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留学生的需求也在增长,加之留学生对新环境不熟悉,对于留学生社区的功能要求就相对比较高,我国诸多高校原本的留学生社区已经不能全面满足留学生的需求。

2.消防安全问题

各国不仅文化习俗存在差异,饮食习惯更是各有特色。很多高校在对于留学生的社区管理相对较为宽松,很多留学生不愿意在食堂就餐会选择在宿舍自己烹饪,使得在人员集中的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情况较多,因而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3.宿舍管理制度与现实脱节

现在高校的宿舍管理制度已经实施很长时间,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速度,而且很多学校的留学生社区管理制度同我国在校生的管理制度并没有很大区别。这样的管理模式忽略了留学生和我国学生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生活习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力。

4.宗教信仰不同

随着我国高校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发展,我国的诸多高校中汇集了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却需要生活在同一个学校社区内。例如,来自非洲的留学生多数信仰穆斯林,来自欧美的留学生大部分信仰基督教,还有部分信仰佛教的留学生。不同宗教群体的宗教活动大不相同,而各宗教活动之间并不兼容,如此长期共处同一社区必然存在诸多隐患。

三、解决对策

1.申请专项资金,健全留学生社区建设

各高校应当申请专项资金,用于留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建设留学生专用宿舍楼,尽量采用单间或者标间的住房格局,这样一来,将同一国籍或者同一宗教信仰的学生安排在一个房间,可以尽可能的解决留学生相互之间宗教信仰不同的问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为了更好的保障留学生的日常饮食,可以聘请专门的厨师制作各国的典型菜肴,也要注意切实登记好有宗教信仰的留学生的饮食禁忌,为其提供专门的就餐区域;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宿舍楼开辟几个专门的区域作为留学生的厨房,在公共厨房内做好消防安全的防护措施,比如,安装摄像头,安排人员定时检查等,在尽可能多的满足留学生的需求的同时,更要保证学生安全。

2.健全留学社区管理规章制度

在完善留学生社区管理规章制度时总体上把握住人性化管理,宽严适度的原则,建立一套完备、合理的留学生社区管理制度。各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参考之前留学生社区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完善管理制度,不仅明确相关要求,而且要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使得规章具有可执行性。规章制定后,一定要全面的公布于留学生,并且安排专门的时间向留学生讲解具体的内容,让留学生知道在留学生社区这样的公共场所,有自己的自由,但是是有限的、法律范围内的自由,不能肆意妄为。最为重要的是,规章制度制订就是为了执行,因此一定要确保规章制度的坚决执行,不能一味的过分强调外事影响和友好关系,而对留学生不敢管。

3.留学生管理干部要加强同留学生的联系

大部分留学生在最初入学时对于所在学校、城市缺乏了解,加之语言交流尚存在一定的障碍,此时留学生的管理干部就显得十分重要。留学生管理人员是最接近留学生日常生活的人,应该加强同留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的交流,在留学生最初在中国学习期间给予更多的帮助,帮助其适应异国的学习和生活。比如,可以组织各国的留学生和我国的学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组织文艺汇演、厨艺比拼等等一系列的大型活动,每周也可以定期开展茶话会等交流活动,像留学生详细介绍我国的风俗、美食、民族特色等,激发各国留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兴趣。

4.尊重留学生的宗教信仰

高校留学生的管理人员应当将本校留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向公安部门反映,征求公安机关意见,为留学生寻找公安部门批准的地点进行相应的宗教活动,从而既能尊重各留学生的宗教信仰,在法律范围内保证其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又能减少不同宗教信仰的留学生之间的冲突。总之,留学生社区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通过上述改进措施,能够逐渐探索出一套符合高校实际情况又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极大的推动我国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田福贤,外国留学生社区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教育,20xx年第11期.

[2]刘涛,加强高校留学生社区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xx年第3期.

[3]李继贤,从文化冲突看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改进,[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xx年第1期.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八

摘要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病的社区干预效果及人群依从性。方法:收治心脑血管病患者600例,对相关保健知识及防治知识进行调查和普及。结果:一半患者认为在社区中设立心脑血管相关的卫生站、咨询所对自身疾病的治疗和防范有很好帮助。大部分患者对医学保健知识的掌握不准确,九成以上的患者在社区干预后能够很好地进行疾病的防范。结论:在调查的人群中,很大一部分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广泛需求,并且能够对社区干预有良好依从性。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社区干预;干预效果;依从性

在我国的中老年生命以及健康威胁中,心脑血管疾病是比重较大的一个疾病类型,所以,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要调查对象开展的社区干预效果以及依从性分析,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疾病状态,这样就可以大大地降低相关患者的死亡率,而社区健康教育以及管理活动,能够具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干预管理,进而更加有效地提高社区的干预效果[1],增加患者对相关医师的依从性。本文旨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社区干预效果及患者对干预依从性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吉林农业大学社区的人员,按照人员居住楼栋号采取入户登记的顺序进行统一的个人档案建立,经过确诊后以其中的600例心脑血管患者作为本次的对象,所有的患者皆符合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并且同意本次调研和干预。本次的调查中,男297例,女303例,年龄45~75岁,平均(60.2±2.7)岁。研究方法:首先要建立一个保健科医生的培训工作,然后在以街道居委的积极分子为防治、宣传队伍的主要人员,从登记的600例患者中选择高血压、心脏病等高危的人群,定期进行随访,对其随访结果进行记录,并为患者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疾病治疗与指导方案。要能够在宣传单以及黑板报上宣传心脑血管疾病的日常保养及防治方法,要能够以宣传的方式向一些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提供一些常识和禁忌,倡导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低盐、少饮酒以及不吸烟的健康生活方式[2]。此外,在进行调查之前,还要对所有参与的调查人员进行统一标准的学习培训,这样就能够保证资料的真实、有效及安全、可靠。观察指标:资料由各协作小组分别按所负责的户数要求整理、录入数据,率的差异性比较采用u检验。观察600例患者保健知识的需求情况及健康教育对人群的影响。

结果

讨论

随着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脑卒中和冠心病已成为当今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近二三十年来,美国、芬兰和中国等国都先后开展了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研究[3]。纵观这些研究,对研究目标的.评价主要是近期效果评价和远期结局评价,诸如kab评价、危险因素分析和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评价,而对干预过程评价报道很少。但事实上,过程评价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它能为效果评价和结局评价奠定基础。为了及时反馈社区人群对干预的依从性和指导今后的干预工作,我们进行了本次抽样调查。本次调查表明,极大部分的患者对相关知识以及干预的需求程度是很高的,只有极少数的患者抱有无所谓、不关心的态度,在需求的内容上,基本都是心血管类的疾病及脑血管类的疾病,还有高血压的疾病,而癌症知识的需求量是最少的。在相关内容获得的途径方面,大部分的患者都是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电脑以及医院医生得到的,只有少数的患者能够通过参加一些相关的讲座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4]。此外,相关患者对社区干预的依从性在总体的影响上,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本次研究中患者对相关社区服务人员的依从性能够达到93.8%,在具体的影响方面,能够得到很好的知识提升的人员约占总数的53.5%,能够适当增加运动量的患者约占总体人数的27.3%,能够注重体重,保证自身的体重能够在正常范围之内的约占17.7%,可以控制饮食习惯,更加合理地用饮食控制自身疾病的患者约占总人数的43.0%,能够听从相关医生的嘱咐,戒烟或者大大减少吸烟量的患者约占总数的14.0%,控制饮酒,以适当饮酒来调整自身的疾病情况的约占总数的35.2%,可以定期进行疾病检查的患者约占总数的65.3%。通过本次的调查数据,能够得知,一个长期有效的监督对保证患者疾病治愈有着很好的效果,而社区干预的措施就是一种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监控以及管理的一种手段,其既能够有效地提高相关患者对自身疾病情况的了解,更好地保证身体的健康,还能够让相关的医师能够更加清楚地指导人员在家期间的疾病变化情况,进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疾病治疗和调养。此外,虽然宣传报以及黑板报的形式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但是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而言,该种宣传效果是不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的,所以,还要加大对公益宣传广告的制定,以更加直观、有效的方式向人们宣传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除了以上的内容之外,还要定期进行疾病的复查工作,这样就能够使患者的依从性增强,更加有效地完成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工作,更好地保证自身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2]唐艳娟,曹淑梅,于洪玲.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人群遵医服药和生活方式依从性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7(13):113-114.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九

近几年,社区医院的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医疗技术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就诊,由此医院门诊患者急剧增多,提高了医院感染的机率,从而威胁到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且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因此社区医院应当做好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医院发生感染的原因比较多,一些医务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不强,没有做好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不注重手卫生,没有严格按照洗手步骤进行清洗,另外一些医务人员没有科学的使用抗生素,同时由于环境卫生不过关,更加增大了医院感染的机会,针对这些问题,我院采取了加强护理管理的方法预防医院感染,取得不错的成效。

1社区医院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导致社区医院感染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一部分医务人员的无菌操作观念不强,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工作不到位,比如没有及时对被污染的听诊器进行消毒,在没有保证无菌操作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其次,一部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不合格,在日常的工作中,医务人员通常需要与不同患者进行直接的接触,这些患者的医疗护理都需要一个人完成,如果手卫生不合格,将会由此传播给接触到的患者,从而造成医院的交叉感染[1];再次,一些医务人员没有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在不了解抗生素用药标准的情况下,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或者不科学的使用抗生素,将会有可能使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增大,从而使患者的正常菌群失调,这样不仅会降低疗效,而且还会增加感染机会;最后,环境因素也很重要。一般来说社区医院的的传染源相对比较多,因此周围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的污染,患者接触到的公共设施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比如椅子、扶手等,而且也可以通过空气等传播。

2预防社区医院感染的主要护理管理措施

2.1建立健全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体系

社区医院应当充分重视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专门成立相关的管理部门负责该项工作,严格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政策,并且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健全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体系,明确工作的规章制度。同时该部门要适当指导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并且对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把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列入年终考核的范围之内[2]。

2.2要求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工作

接触性传染是引发社区医院感染的一个重大因素,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医务人员不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洗手,将会使细菌遗留在手上,然后在接触到下一位患者之后,就很有可能把细菌带给患者,从而引发交叉感染。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操作之前,应当严格按照洗手步骤进行洗手,保证手卫生,这样就不会把病菌传染给患者,从而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3]。

2.3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每一个医务人员都应当充分了解抗生素的使用方法,不能随便的混合使用,也不能随便的加减药量,不仅要充分了解每一种抗生素使用禁忌以及毒性,而且还要充分了解每一种抗生素有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以及过敏反应,从而在在使用的过程中尽量的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确保患者体内菌群的平衡,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二重感染,减轻药物对患者身体的损害程度[4]。

2.4加大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培训力度

社区医院应当针对医院感染的问题,定期对医务人员机进行相关的培训,主要是使医务人员了解更多的预防知识以及预防控制措施,不断增强医务人员的预防感染观念,充分认识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预防医院感染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安全,而且还关系到自身的生命安全,这样医务人员才能积极主动的做好预防与控制感染工作,彼此之间相互监督,从而有效的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5]。

2.5认真做好社区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

医务人员应当定期采集空气等、公共设施表面等微生物进行培养,并且还要监测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同时还要隔6个月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监测的时候一定要记录时间、强度等内容。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对医院里频繁发生感染的科室进行监测,比如口腔科[6]。做好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之后,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监测的内容分析有可能引起感染事件的因素,然后针对这一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采取对应的预防机制,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社区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2.6认真做好社区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减轻环境污染程度

首先社区医院需要进行科学的布局,并设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供应室应当设置一个污染物的处理间,主要用来处理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将其与“清洁区”隔离开,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从污染区处理,再到清洁区,然后再到无菌区;其次社区医院需要注重环境管理。应当要求每一个科室定期使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每一次消毒的时间需要超过30min,重点科室最好每天消毒2次,并且每7天擦洗一次紫外线灯光,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紫外线的影响。同时每天还要对医院的楼梯扶手等公共设施进行擦拭,一般擦拭的时候使用的是含氯消毒剂。地面要时常进行清洗,如果地上存在血迹或者呕吐物,应当及时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洗。此外医院里最好使用机械通风系统,并且及时的对中央空调管路等进行清洗,这样才能确保良好的空气质量,防止空气污染;最后社区医院要对医疗废弃物进行管理,每一个科室应当把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丢在专用的容器中,统一放在一个地方,存放点应当设有防渗漏装置,并做好标记,同时安排工作人员管理,由该工作人员将废弃物运送到相关机构进行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机率。

3结语

为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可以通过加强护理管理的方法,做好社区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要求工作人员认真做好社区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减轻环境污染程度,同时要求医务人员保持手部的卫生,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之前,认真的清洗手部,并且要求医务人员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使其能够更快的恢复。

参考文献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十

1991年民政部门在倡导社区服务的基础上,开始倡导社区建设,首次提出了“社区建设”这一概念并启动了社区建设工程,使社区工作向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工作延伸。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要求全国各地地区、各单位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学习贯彻并执行该文件,开展好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工作。这也标志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区建设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二、社区治理创新与社区建设的关系

(一)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推进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思想

北京市政企合作的居家养老试点中,场地由北下关街道提供;康复器材由区残联提供;区民政局进行政策指导,同时为失能、智障老人出资购买服务;区卫生局进行社区医院、家庭医生服务;双榆树南里二区居委会负责社区宣传和监督;慈爱嘉公司负责专业化管理服务。专家指出,“合作创新模式把来自民政、残联、卫生、街道办事处及居委会的资源聚集在服务中心内,避免交叉管理和重复建设,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企业按市场竞争机制经营,自负盈亏。”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区治理体制的创新。创新是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建设存在的不足,促进社区更好更健康发展。

(二)城市社区建设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政府深入群众的基础。利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思想,加强社区建设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又加强构建和谐社会。某市某街道东江社区创新地推出“e线”工作法,一条看不见的“e线”成为辖区12个小区、2937户、7000多居民情感相连的纽带,成为快速高效解决居民急事难事、社区大事小事的“大管家”。这种创新思维的工作方法,开启了社区020服务群众新模式,给居民带来便捷,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三、社会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经济主体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正在不断推进。经济的不断发展,势必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民生问题、社会矛盾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与社会治理创新同步进行。社会治理创新是在政府的带领下,激发社会各界力量,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其中,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在社会治理创新下加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重要意义。一是社会治理创新是党在治国理政理念升华后对社会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二是社会治理创新是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必然要求。三是社会治理创新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在化的重要环节。

四、社会治理创新下加强我国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要深入调研治理体制问题,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政府领头,构建和谐社区

一是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要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区单位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结构,建立县、街道、社区“三级管理”工作平台,制定实施规划和具体方案,将社会公益性的工作尽量交由社区,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二是强化工作考核考评,落实部门共建责任。按照“共驻共建、资源共享、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大社区”工作格局,以增强社区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社区建设效率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建设效率,是社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一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首要目标。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着力解决社区居民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关心、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社会群体的根本利益。二是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预防机制。

(三)针对社区重点问题,突破难点

社区重点问题在于社区人群的管理。针对重点人群,一是加强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掌握社区人口的户籍,对社区内人口和社区外人口进行分类,对外来人口进行备案,促进人口的规范流动。二是加强青少年群体的管理。开展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服务管理。三是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管理。

(四)扩展服务内容,整合社区资源

扩展社区服务内容,整合社区资源,是社区建设的关键。一是促进社区内外的就业服务机制。二是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救助机制。针对失业人口等弱势群体这些服务对象,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多渠道救助方式改善他们的生活。三是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以政府为主体,倡导社会各界力量,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满足老人需求的服务模式。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十一

综合研究2003~2006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我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出现了新的特点,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具有以下特征:

毕业后的去向选择:考研与就业是两大主要选择,“考研热”愈演愈烈,创业意愿趋弱我校毕业生对毕业后去向的主要选择是继续攻读研究生与就业,各年毕业生选择这两项的人数之和均超过了84%。其中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呈下降趋势,选择考研的毕业生则呈逐年上升之势,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偏低,说明大学生的整体创业意识不强,创业意愿趋弱。近年来大学生“考研热”的主要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好的职业需要优秀人才与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相当比例的大学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导致大学生创业意愿淡化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总体缺乏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包括社会舆论、政策保障、社会支持条件等;二是高校的创业教育不足,力度不够,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三是大学生自身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欠缺,在校的创业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等。

选择职业的标准:以个人发展观为择业标准的占主流,以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呈上升趋势调查数据(如表3所示)表明,近三年来,我校有83%以上的毕业生把“兼顾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和“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以及“千方百计实现自我,自我选择”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标准的评价上,仍然十分看重个人的发展,特别是“以自我中心”作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由2003年的3.9%上升到2006年的7.6%。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即以“服从国家和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2006年的`人数比例为13.6%,分别比2004和2005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接受了收费教育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观念,以“个人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这既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中的务实心态,也表明大学生择业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个人价值取向仍有回升的趋势,因而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社会、高校和家庭面临的重要问题。

选择职业的地区意向:选择城市就业趋势明显,到基层就业仍需引导调查结果表明,2003~2006年我校毕业生择业的首选地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各年均有50%以上的毕业生表达了这样的选择意向,选择去“内地省会城市或大城市”的毕业生各年均超过了24%,即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超过了75%,毕业生择业的地区意向具有明显的城市化趋势。选择去“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各年都不足5%,可见引导毕业生去西部、基层就业的工作任务还很艰巨。绝大部分毕业生求职的地区目标都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内地省会城市或大城市,愿意到西部等边远省区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很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策上取消了边远省区生源必须回生源地工作的规定,另一方面是经济发达地区能够给毕业生提供较多的发展机会和较大的发展空间以及便利的生活条件。然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毕竟有限,势必会造成“僧多粥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近几年,我校毕业生选择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的人数比例稳中有降,直接反映了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就业难等现实状况。尽管国家和学校积极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西部地区也出台了许多吸引人才的政策,但仍难以调动大多数毕业生的积极性,这也反映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就业指导的长期性。

选择职业的单位性质意向:非国有企业的择业意向呈上升趋势,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传统优势职业的吸引力稳中有降我校毕业生择业的单位性质意向调查表明,近四年来,企业是我校毕业生择业的主渠道,特别是选择去非国有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各年均超过了40%,而选择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单位以及国有企业的毕业生人数呈稳中有降的趋势。大学生择业单位性质意向的变化趋势反映了大学生的求职心理随着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吸纳毕业生的能力趋于饱和,而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三资、民营和私企等非国有企业以其就业容量大、人才需求旺盛、待遇优厚等优势逐渐赢得了毕业生的青睐。二是大学生对国企、非国企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外企、私企机制灵活,发展环境较好,而国有企业机制相对滞后,观念相对陈旧。三是有关就业主管部门加强了就业指导的力度,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

对职业选择的薪酬期望:薪酬期望总体趋于合理,部分毕业生在待遇水平上的理想化趋向严重调查显示,2003~2006年我校50%以上的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值在1000~2000元之间,而且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03年的51.54%上升到2006年的74.73%,表明大学生的薪酬期望总体上趋于合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表现出对现实工资水平的认同感。但同时,部分毕业生过分追求高薪的现象也不容忽视,2003年选择月薪在2000~3000元及以上的毕业生人数比达到了48.46%,尽管近两年该比例有所回落,但2006年仍有25.27%的毕业生表达了较高的薪酬期望,即有四分之一的毕业生在待遇水平上的理想化趋向严重,不能正确对待社会需求的现实,因而使得一些毕业生面临就业机会丧失与就业失败次数增加、“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看重经济因素呈上升趋势,在注重个人发展的同时存在突出的功利主义倾向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在择业时看重“薪酬福利、经济效益以及城市因素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的人数各年均超过了57%,在总体平稳中略有回升之势,这与大学生追求1500~2000元的薪酬期望呈上升趋势相吻合。部分毕业生择业时看重经济和城市因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反映了收费教育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行为更加实际,如何引导毕业生树立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相结合的正确择业观,是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与此相反,毕业生在追求职业经济效益因素的同时,却并不关心所选择单位的发展前景,2003年仅有17.63%的毕业生看重“单位知名度和发展前景”,而到2006年,选择这一项的人数下降到14.52%。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抱有实用主义的择业观念,片面追求单位现实的福利待遇而忽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割裂了理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存在着突出的功利主义择业价值取向。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我校四届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呈显著的多元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既注重个人事业的发展,又兼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既能正视就业压力,又存在消极心态;既偏重个人兴趣,又追求理想化的薪酬待遇;既看重经济因素,又存在急功近利心态;就业意向城市化趋向加重,社会奉献意识淡化。注重个体价值,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看重物质利益,过于追求经济价值的实现;择业观念较为传统,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与创业精神、竞争意识。尽管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同时存在不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消极的就业意识以及盲目的择业行为,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国家、高校和家庭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当前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迫切需要对大学生加强就业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国家、社会、高校等各个层面既要转变观念,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控,完善与优化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制定出引导毕业生创业和面向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要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加强毕业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奉献意识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与创业意识教育;要积极营造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舆论氛围,转变家庭的传统就业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与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大学生的合理择业和顺利就业,从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的调查开始于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的第一个高峰年并保持了4年的连续性,但由于学校的地域、规模、专业设置、教育状况等因素,所取样本相对于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而言,代表性相对较弱。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对问题的分析,为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类似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2]梁英.新形势下北京地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j].大众科技,2006,(1):189.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十二

《精神分析引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作的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全书共计28讲,对精神分析理论具有全面且系统的概括性论述。

全书分成三个部份:第一编“过失心理学”,针对一般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失误动作来分析表面行为下的深层含意,这可视作是某种预兆或讯号;第二编“梦”,则试图由释梦的技术去探索梦的显意与隐意,并推演出梦的作用;第三编“神经病通论”,结合前两篇对失误动作与梦的分析,以确证支配神经症患者的症状与其经历相关,并探索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引论》以“心理冲突”和“泛性沦”观点对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过失行为、梦及神经症三项专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以潜意识与性欲理论为核心,构成了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根基,因而该书并没有涉及多少新的理论发展,也未能对精神分析在正常人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作过多的解释。该书虽然主要讨论精神病的病因与治疗,但其中关于性冲动、梦及其象征与转移作用、压抑、自恋、移情等问题的论述,对用精神分析原理说明艺术和美学课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思路。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十三

很多年前就了解过弗洛伊德,但仅仅只是了解,并没有读过他的著作。也许是冥冥中的安排,我在学校图书馆里偶然看见一本很旧的书,我随手将它取了出来翻阅。本以为这是一本枯燥难懂并且理论性很强的书,可是在我真正看过之后才发现这本书大部分的内容都比较易懂,因为书中会出现很多和生活有关的例子。弗洛伊德的语言在严肃中略带幽默,字里行间都散发着他的个人魅力。

我细细的品味着这本书,虽然还是无法避免一些专业性的论述,但是当我真正投入进去后,连理论的内容都变得很有趣。这本书一共分三编,一是“先误动作”,二是“梦”,三是“神经症通论”。作者首先阐明了什么是心理过程----------心理过程自身是潜意识的,并且整个心理过程只有某些个别的活动和部分才是意识的。

“先误动作”中作者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有关口误的深层含义,在许多案例中,作者又证明了大部分口误源于“为了达到目的,因此选择口误作为失误的动作最合适的代表。”当我看到这时,不禁一个疑问,若仅仅只是单纯的口误那就无法用此现象来解释了,甚至有些牵强。带着这个疑问我继续着阅读,之后在弗洛伊德后面的讲述中我才解开了这个疑问。“我们的观点只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失误,当我们进一步假设先误动作是心理活动并产生于两种意向之间的相互干扰时,我们应牢记这种限制”。

记得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因为过分专注自己手中所端的油碗,没有注意脚下的石头,结果油洒碗破。从此很难相信自己能做好什么事,一位智者听说后叫小男孩帮他送一次油,小男孩害怕再次失误想拒绝,但是在智者的再三恳求下小男孩同意了,但这次智者告诉小男孩不要盯着手中的碗,而是看看一路上的风景,回来时告诉智者所看到的风景,小男孩一路欣赏着风景很快就安全抵达智者家了。越是过度紧张,失误发生的机率就越大。弗洛伊德在书中也做出了分析,“我们知道,在没有给有予高度关注的情况下,许多动作也能完成。而我们特别看重所要达到的正确目的,而不敢稍加分心时,失误动作这一灾难则会发生。”所以我们有时应以一种平常心去面对我们所要做的事,有时过分的注视反而会适得其反。

在第二编“梦”中作者讲述了“显梦”与“隐梦”。阐述了梦是由欲望所形成的,我们所做的梦在表达愿望的同时,由于受自身以及道德的约束,会适当的加以凝缩、移置、象征、润饰等。还有在梦的稽查作用下,我们的梦都会被“扭曲”而不能真实的、清楚的表现出心中所想。因此弗洛伊德说“被记住的梦并非原本之物,而是一个被歪曲的代替物。”

在第三编中我们首先要了解精神分析的两大前提:

(一)心理过程自身是潜意识的,并且整个心理生活中只有某些个别的活动和部分才是意识的。

(二)可被描述的本能冲动,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症疾病的重要原因。

精神分析中描述了一些案例,讲明了有关各种心理疾病的起因,以及治疗方法,我印象最深的是强迫症,因为生活中轻微的强迫症是很多人都存在的,比如总要在锁门后反复检查,走路时避免踩到瓷砖的交接处等。但是它对我们的生活并无过多的影响,但是严重强迫症就例外了。

对于心理疾病最关键的是将潜意识转化为意识,虽然这说起来很容易,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比如当某人因为某件事而非常难过时,这种伤痛难以平复,他自身就会来保卫起身体而选择性遗忘,但是当有类似于伤害他的事情发生时则会再次引发疾病,而将潜意识的恐惧转化为意识层面并让其面对与接受,这样才可能治愈。简单来说就是让其再次面对痛苦并帮助引导与解脱。

也许这本书并不够完善,但是它帮助我渐渐投入到心理学这个奇妙的世界。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十四

摘要: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部门存在着机构臃肿、效率不高等问题。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府职能正在进行重大调整。政府绩效管理作为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和有效管理工具,其重要性不断彰显。要实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升和加强政府能力,必须开展政府绩效管理。我国政府近几年来对此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从目前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来看,尽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正视这些问题和障碍,探讨完善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途径,对于推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政府;目标管理;绩效管理;绩效管理问题;绩效完善途径;

政府绩效,在西方也称为“公共部门绩效”、“政府业绩”等。20世纪末期,西方各国普遍出现经济衰退、生产力下降的现象,公共财政持续出现赤字,传统官僚政治体制导致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资源严重浪费,政府面临着严重的管理危机和公众信任危机。与此同时,出现了新右派体系,主张采用管理私营部门的管理哲学及管理方法,用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政府绩效管理在西方国家大规模推行。在全球化的时代,如何通过提升和加强政府能力来提升国家的竞争优势,则是现代政府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也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所面对的一道难题。

所谓“绩效”,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产出指的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将企业的远景、战略目标分解到组织和个体,并通过绩效沟通、绩效计划、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四个环节完成,其注重的是员工未来绩效的改善和提高,从而有助于推动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政府目标绩效管理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政府效能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在经济、效率、效果、和公平方面的绩效,已塑造服务民众、是民众满意的高效政府。绩效管理并不一个单一的概念,它的内涵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直接行为结果,它应该也是行为过程绩效型政府管理应该包括新公共管理目标管理绩效评估绩效审计等等各种理念的综合和实践即以政府绩效为本,以公共责任的实现程度效果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众需求的满足为第一评价标准,降低政府成本做大政府业绩,通过一整套完整的评估体系,最终实现政府管理的经济、效率、效益、公平。

我国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的现实与挑战,更加凸现出了重振政府行政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精干、灵活、廉洁,并具能力的政府。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我国当前行政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但不可否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同wto所通行的国际惯例与要求相比,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我国行政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重振和提升我国政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强有力的目标导向

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提供有力的支撑。

2.有利于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政府的绩效水平,是决定一个社会发展快慢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改革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将对政府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低效的粗放式的行政管理模式将受到严峻挑战,建立新的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共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3.有利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政治文明建设

现代绩效评估,将使政府的绩效评价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并以量化的直观形式表现出来,将组织评估与个人,特别是部门领导人的业绩评估结合起来,开辟了机关工作人员考核的新途径,为科学的政绩考核奠定基础。绩效评估的过程也是公民广泛参与的过程,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过程和结果公开的过程,这样可为公众参与对政府工作及其领导人的评价和监督开辟现实的途径,增加改革和发展的智慧和动力。

近年来,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也在积极探索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变革。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国许多大中城市试行目标管理,近几年又在探索绩效管理,将现代绩效评估理论和方法引入政府的管理体系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政府管理职能扩大,政府目标责任制的推行,绩效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政府的产出难以量化

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将所有绩效都以量化的方式呈现,再据此进行绩效管理。政府的绩效管理远比私营部门复杂,因为它要面临如何将公共服务量化的问题。由于行政组织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组织,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是一些“非商品性”的产出,它们进入市场的交易体系不可能形成一个反映其生产机会成本的货币价格,这就带来对其数量进行正确测量的技术上的难度。

2.绩效管理项目本身存在的问题

绩效管理项目目标缺乏准确性。许多公共项目表述过于笼统,所反映的公共项目目标含糊而不具体,而且,公共项目目标隐含有价值判断和政治因素,很难形成社会全体成员的一致看法。公共项目决策者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往往故意把目标表述得模糊不清。这些都给评估测度标准的选择带来混乱,造成衡量评估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的困难。

3.政府管理部门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绩效管理是对公共项目决策、实施以及效果与影响的分析,评估一项公共项目实施得好坏,自然也就涉及对公共项目决策者和管理人员的能力高低的鉴别。这种鉴别使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感到威胁而抵制评估。

其次,绩效管理是一个消费资源的过程,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由于评估工作及其价值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认同,国家没有单独的评估经费拨款,评估费用大都是摊入具体的公共项目中,致使评估的资金投入不足。

再次,评估常常意味并伴随着批评和改革,政府管理部门由于利益主体意识,总是试图表明公共项目的积极效果,极力维护和提高其地位和权威,不愿接受来自外部的批评指正,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公共管理工具未能被政府管理部门有效地利用。

4.绩效管理及评估技术上的问题

其次,评估以官方为主,多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的评估,缺乏社会公众对政府以及政府内部的自身评估;政府绩效管理过程封闭,缺乏媒体监督。

再次,不是把评估作为提高管理水平的正面措施,而是作为效绩预防的手段,例如当某一方面问题成堆、社会反映强烈时,才采取诸如大检查、大评比等方式谋求改进,因而总陷于被动。

尽管对政府实行绩效管理有诸多障碍,但是,现在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加入了wto,政府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凸现,而政府实行绩效管理就是政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政府实行绩效管理,并取得一些切实的成效的经验可资借鉴,有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现实压力,还有党和国家反对的坚定决心,在我国实行政府绩效管理应该是可行的。

1.加强绩效管理立法工作

立法保障是开展政府绩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制度化也是当前国际上评估活动的趋势之一。对于我国,当务之急是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完善政策和立法使我国政府绩效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道路。首先,要从立法上确立绩效管理的地位,保证绩效管理成为政府公共管理的基本环节,促使政府开展评估工作,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其次,从法律上树立绩效管理的权威性,绩效管理机构在政府中应具有相应的地位,享有调查、评估有关政府活动的权利,不受任何行政、公共组织或个人的干扰。再次,颁布绩效管理工作的制度和规范,对公共管理中的评估事项作出详细规定,使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把绩效管理纳入一个正常发展的轨道。

2.引入公民参与机制

改善政府绩效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引入公民参与机制。政府绩效管理本身就蕴涵着服务和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政府绩效就应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的需要为导向,树立公民取向的绩效观。改进政府绩效管理必须取得民众的关注与参与,民众的关注与参与必定能有效地改进政府绩效管理。首先,公民参与意味着公民可以以社会的主人和服务对象的角色对政府绩效提出要求,协助和监督政府机构对他们的开支负责、对他们的行动负责、对他们的承诺负责。其次,公民参与意味着要重新定位公民的作用,他们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投票人、纳税人、服务的接受者,而是政府的问题架构者。再次,公民参与意味着由公民选择、界定应评估的对象。在公共服务设计中引入“使用者介入”机制,通过公民的参与将事实(硬件资料数据)与价值取向(公民偏好)结合起来,增加指标体系的社会相关性,选择那些最需要监控又最能体现对公民负责的重要项目,以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符合公民的偏好。

3.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评估体制

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评估体制是推进评估事业发展的关键。政府管理部门内部的评估机构主要是负责协调公共项目的管理,通过对公共项目实施的检查、回顾和总结,发现问题,吸取经验和教训,为改进未来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我国的政府公共管理需要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的评估经验,在各级政府内部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机构(或评估管理机构),对政府实施的各种公共项目进行评估,充分发挥政府管理部门内部评估的功能,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立法、审计部门的评估机构主要是进行公共项目实施的审计和监察,向立法机关、政府以及公众公布评估结果。在全国各级人大机关建立必要的评估机构,评价和监督政府在共政策、规划、方案、计划等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把评估作为监督政府公共管理的有效手段,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的民主化。同时,应该借鉴国外思想库发展的经验,鼓励和发展民间中介评估组织。政府部门、立法机关的评估工作可委托民间中介评估组织来完成,以节省大量的公共资源。

4.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绩效管理所需要的信息量大,涉及的部门多,信息来源渠道广泛,首先,应组织专门力量,从全国性角度,收集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料和数据,进行必要的统计、归纳、整理和加工,根据国家的社会发展目标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政策,制定出应用于绩效管理的相关指数、指标和标准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时予以调整、充实,为评估工作对有关材料的收集与查询提供方便。其次,应建立有效的评估信息传递网络,把绩效管理的结果尽快反馈和扩散给有关各方,有助于及时发现和修正正在实施的公共项目的缺陷,增强公共项目的持续能力,完善公共项目管理。此外,要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把国家各项公共项目的实施结果、实施过程的监测数据、已开展的评估工作的资料、有关各地方和各部门乃至全国性的统计指标和数据等,汇集形成全国性的绩效管理数据库,实现评估信息系统网络化。

5.发展电子政府作为改善政府绩效管理的新载体

一方面,电子政府的信息网络使得行政信息的传递更为迅速及时,反馈渠道更为畅通。对政府内部而言,电子政府使政府的组织结构出现扁平化趋势,加强了操作执行层与高层决策层的直接沟通,从而切实推动绩效管理活动的开展;对社会公众而言,电子政府鼓励公民积极地参与政府管理生活,为每个公众提供了直接表达意愿、传递信息、商议、咨询、监督、审核、建议、表决的机会。另一方面,电子政府为政府绩效管理朝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多方面支持。电子政府所具备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及其信息资源库,运作的法律制度、法律规范、共享信息的范围和参与者的身份确认机制,电子政府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电子公文、电子商务、电子税务、电子民主等内容,以及维系电子政府良好运行的人员素质保证,都为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所需的支持,并为整个政府绩效管理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制度环境。

6.绩效目标管理应科学量化为先。

绩效目标作为单位各项工作事业量化的抓手,发展的“牛鼻环”,促进着各项目标任务的实施,牵引着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应将绩效目标和各项具体工作紧密结合,不断科学细致的分解量化,完善绩效管理考核体系,设置统一的绩效指标和考核标准,按照体现公平,便于考核的原则,科学拟定绩效内容,达到以绩效目标促进日常工作开展,以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完成绩效目标的目的。

7.绩效目标管理应落实到人为责。

绩效管理应同单位的个人发展紧密结合,绩效目标落实到个人,使其挖掘工作潜力,证明工作能力,对于勇于担当完成急难险重绩效目标的个人,实行权责统一,设立奖惩,建立平台,勇于重用,创建单位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8.绩效目标管理应实时跟踪为续。

全过程管理可以强化对目标工作的绩效目标考核和调度力度,时时督促,紧抓不懈,变年度考核为月度考核、季度讲评、半年研判、全年总结。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提高办事效率。

9.绩效目标管理应与时俱进为新。

与时俱进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绩效考核内容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变化,不断动态更新考核内容,使其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其二是绩效管理方法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先进的绩效管理经验,建立科学的绩效目标管理的目标分解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目标测量体系和结果运用体系,完善“计划-执行-考核-反馈”的管理运行机制。积极创新引用swot分析、图表分析、软件分析等先进的绩效管理平台,加强绩效管理科学化,促进各项绩效目标完成落实。

近年来,绩效目标任务作为一项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年度各项工作完成水平和质量的工作,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其完成情况如何,直接关乎着各级单位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各项政策措施是否到位,本单位各项工作事业是否得到顺利发展。绩效目标任务管理和考评作为督促绩效目标完成落实的抓手,需要在各方面强化,使其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本文对政府目标绩效管理的分析,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的、渐进的工程,需要我们在理论上不断研究,寻求其规律,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总之,只要我们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认真分析,科学对待,就一定能找到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政府绩效考核模式。

[1]侯坤.绩效管理制度设计[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xx.

[2]马国贤.政府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

[3]彭国甫.对政府绩效评估几个基本问题的反思[j].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20xx,(3).

[4]桑助来.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j].人才论坛,20xx,(1).

[5]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xx,(1)

[6]行政学院学报20xx,(4)

[7]何翔舟.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10(20xx.7重印)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十五

心理分析疗法,又叫精神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中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潜意识深藏于意识之后,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弗洛伊德把它形容成浮在海里而沉入海水中的冰山的主体部分,虽然我们意识不到潜意识的内容,但我们大多数的动机是潜意识的。潜意识的动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各方面的行为,人的重要行为表现是源于人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

精神分析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它能够挖掘出深藏在潜意识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童年的精神创伤和痛苦经历),使之被召回到意识中来。

弗洛伊德的弟子后来把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原则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决定论原则

2)情感过程的自主性原则

3)心理过程的动力性原则

4)心理压抑的作用原则

5)精神冲突的存在原则

6)儿童心理的意义

7)儿童心理的性欲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十六

读完这本书后,我们能很明显的知道,《精神分析引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也是最为基础与简单易懂的部分—过失心理学;第二部分是释梦;而我认为第三部分—神经症通论—才是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前两部分都是为后者服务的,本书通过“过失心理学”将读者引入精神分析的理论范畴,通过释梦来解释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而两者的共同目的都是分析发现各种神经症的根源起因进而找到解决之道。所以,我将主要通过对论述它的由来来粗浅的认识本文。

那么,神经症是怎样产生的呢?精神分析学的核心观点也是最引后人争议的观点就是“力比多理论”。“力比多”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性欲,但是更为确切的名称应该是“性冲动力”。它是一种能量,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性能量,这种能量的发展与变化不仅仅影响着某个人性格的成长而且也在无形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力比多”的成长可以分为前生殖期与生殖期两个阶段,而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就是“力比多”的退化,也就是生殖期需求通过不正常的途径退化回前生殖期需求。

生殖期需求相对容易理解。一个正常的人类都会有性需求,需要通过性行为来获得生理与心理上的满足,那么这种需求就可以称作生殖期需求。但是人不可能从出生开始就知道并且有能力来满足这种需求,正如你不可能让一个婴儿去做爱或者手淫,但这种对性的需求却是始终存在的,所以,那个时期的需求就被定义为前生殖期需求。

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类的文明就是在这样一种“力比多”能量的转变中不停的前进着。所以,前生殖期需求不仅仅出现在婴儿身上。那么神经症患者呢,他们的“力比多“的运作与常人有何不同呢?首先,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一定是伴随着性功能障碍或者性行为难以达成而出现的,在这种非正常的境况下,患者不得不将自己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并且由于性需求的长期无法被满足而对被其转移到的事物有一种偏执的、不知不觉的热切。这种热切导致了患者异于常人的行为,而热切地根源就是性行为的无法满足和与之有关的各种心理变化。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十七

安娜的治疗引起了弗洛伊德对催眠的兴趣。早在1882年,弗洛伊德就从布洛伊尔那里听到了安娜的病例,1885年10月,他到巴黎跟随夏科学习催眠,前后有六个月时间。他把安娜的病例告诉了夏科,但夏科对此并不感兴趣,这给弗洛伊德浇了一盆冷水。1886年,弗洛伊德回到维也纳,开了一间自己的诊所,并与玛莎结婚。这时的弗洛伊德,要么是沉醉于新婚燕尔的快乐之中,要么是鉴于他那位前辈同乡梅斯梅尔的遭遇而有些犹豫,总之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他还是限制自己只使用一些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电刺激、水疗法、按摩疗法等(jones,1953,chapt12)。“由于对治疗结果不满意,他从1887年12月开始使用催眠,显然,他试图想把病人的症状压下去。”(on:)

从夏科那里,弗洛伊德知道了癔症并非是一种女子特有的疾病。但在催眠方面,他更倾向于南希学派,虽然他们和以夏科为首的萨尔拜特利尔派水火不容。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伯恩海姆认为,催眠就是“诱发一种增强人对暗示的感受性的心理状态”。弗洛伊德一开始基本上就是这么做的。例如,他曾接诊过一个女病人,这个病人名叫苔莎,25岁,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女佣人,接连几个星期在夜间醒来就半裸着身子跑到大街上,几乎不吃东西,体重急剧下降。弗洛伊德诊断她为癔病,并给她做催眠治疗。

他把指尖轻轻地放在姑娘的眼皮上,说了些安慰的话。等姑娘入睡后,他便暗示说,她本来是个健壮的姑娘,她的病会好的;她用不着害怕回到自己的房间去,她的胃口会好起来的,夜里也能睡得安安稳稳。十分钟后,他唤醒了苔莎。苔莎睁开眼睛惊讶地叫道:“医生先生,我都不相信,我饿得慌呢。我要买一个甜面包圈儿,在回家的路上吃。”(欧文·斯通著,朱安等译:《心灵的激情》p379)

催眠治疗的这种基本框架至今亦然。revenstorf教授在中德班上做过一次催眠演示,他的做法是给处于催眠状态下的病人讲故事,采用隐喻的方法,主要还是依靠暗示的作用。类似的病例赵旭东博士也曾经做过,而且据说效果很好。但弗洛伊德在一开始使用催眠疗法时,安娜的所谓“谈话疗法”就始终在他脑际萦绕。为了对催眠有更多的了解,弗洛伊德曾于1889年专程到法国拜访了南希学派的两位催眠大师伯恩海姆和利波特,并兴致勃勃地对他们讲述了“谈话疗法”的过程,但和夏科一样,两位大师对此反应极为冷淡。伯恩海姆甚至告诫他:那样做无异于让医生去充当听人忏悔的牧师。弗洛伊德再次陷入孤独之中。但他并没有退缩,他决定沿着自己的方向继续探索下去。

1889年,弗洛伊德给埃米·冯·n夫人进行了治疗,这个病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在这个病例中,弗洛伊德第一次想通过催眠来达到宣泄(catharsis)的目的。这可以看做是精神分析在治疗理论上的第一个假设,即:当我们能使患者把激发(癔症症状——引者)的事件及其所伴发的情感清楚地回忆起来,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这个事件,而且能用言语表述这种情感时,则每一个癔症症状就会立刻和永久地消失。不带情感的回忆几乎不产生这种效果。

下一页更多相关精彩内容!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十八

精神分析论是从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开始的,19之前,弗洛伊德的精神思想分为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压抑和抵抗,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1920年之后,随着对精神领域更加深入地研究后,重新分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这个分的范围我是不大理解的,毕竟这跟我的专业大相径庭。精神分析不是传统的心理学,但是是属于心理学的一种。治疗的病人也不是正常人,需要对病人的心理有深入的理解,又要对他们有密切的关注,有利于治愈他们的疾病。那是通俗的讲法,专业一点的话叫临床观察法。随着社会的进步,治疗方法也在逐步的进步提升。

之前在图书馆里发现一本书叫《精神探索》,与精神相关,我也就随意读了读。这本书是《闲话》丛书中的一册,全书通过微观的探索和碎屑历史的拼凑,重现了世人的命运和抱负呈现文化、学术、科学以及现代化进程与人生的关系,这是精神方面积极向上的地方。

然而,我们生活的社会,却有不少不好的社会现象。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周围人无意或有意的恶语相向,又不能及时排除心理的压力或困苦,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社会中存在心理疾病的人不在少数。这些心理疾病可能会导致人的自杀。自杀是人在复杂的心理活动下结束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新闻中也会时不时的看见这些报道,各大院校也会存在自杀的学生。

我觉得这类人心理疾病的严重性或许不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当他产生自杀意念的时候,就应该及时的去看心理医生,及时的解决自生存在的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给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父母亲人带来痛苦,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要以身作则。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在努力学好科技文化知识的同时,要认识自身的行为思想,提高自身的修养,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反省自己。

这本书很不错,给我的感悟也很多,从深处阐述了人的内心思想,值得一看!

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十九

书中一个经典病例。在与医生的谈话中,患者无意间想起了她新婚之夜的事情。这位妇女总会不停重复以下动作:从自己房间跑进隔壁一个房间并且摇铃召唤女仆,当她确定女仆看到了桌上的污渍之后,将女仆打发走。她的丈夫是一位性功能存在障碍的绅士,在新婚之夜他多次进入患者的房间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是结果都是徒劳无获,于是他碍于面子恼羞成怒的将一瓶红墨水倒在了患者的床单上想以此掩盖自己的性无能,至少不至于在仆人与家人面前丢脸。

而女患者的一切神经症行为恰恰就来自于新婚之夜的不幸,她深爱着他的丈夫,但是又不得不面对自己在生理上的欲求不满,她与丈夫分居但是潜意识里仍想为丈夫挽回面子,于是他不停的呼唤女仆来检视桌布上的污渍就是在变相的向女仆证明自己的丈夫并非性无能。在这个病例中,患者通过上述的无聊琐事来变相满足“力比多”的需求,前生殖期需求。而这种退化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力比多”与“本我”的分歧。所谓“本我”是指人类意识中最纯粹的未经任何修饰的本能力量,而任何一个文明人都不会任由本能肆无忌惮为非作歹,于是,除了“本我”之外,还存在着一个“超我”的力量。“超我”可以说是一种严酷的道德约束力,它不停的发挥着作用去抑制“本我”的能量。

在这两种力量的斗争之中还存在着另一个“我”,也就是“自我”。“自我”是一种极具软弱性与妥协性的能量,它既要依附“本我”的原始能量,又畏惧于“超我”的强制约束力,就如近代的民族资本主义一样在帝国主义列强与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的生存着。人类的心理问题太多就来自于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的斗争,内部因素的斗争进而导致个体与外界环境尤其是人际关系的冲突,从而产生各种神经症。因此,我也认为,这就是神经症产生的原因。所以,我们都应该努力正确的处理好“本我”和“力比多”的关系,对来自内心的矛盾做出正确的判断,以防止和减少病症的发生。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二十

精神分析是奥地利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开创的一种特殊心理治疗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分析来了解患者潜意识的欲望与动机、认识与挫折、冲突与应激的反应方式,体会病理与症状的心理意义,并经指示与解释,让患者获得对问题之领悟;经过长期的治疗,善用患者与治疗者之间产生的转移关系,来改善患者对人的关系,调整心理结构,消除内心之情感症结,以促进人格的成熟及适应能力。

-收集整理入门资料

间接的解除精神症状,并促进自己的人格成熟。-,投资者入门的好帮手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自由联想、释梦、移情、催眠、宣泄等具体方法来实施的。其适应证是神经症和部分心身疾病。同样也适合于个人心理困惑、人际关系不良者等。但是,由于精神分析需要许多时间,牵涉到治疗者和患者的很多精力。因此。很少能开展“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现在.有些精神分析学家不采取其传统的方法,而是采用面对面的普通谈话方式.每周一次,在数月内短期完成治疗工作,使得精神分析变得更加实用和简洁。

-找入门资料就到

精神分析的论文篇二十一

上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时候,接触到弗洛伊德这个名字。起先是大师级别的泰山压顶,仿佛谁写作文能扯到他就等于有学问。怀着崇敬的心情到图书馆借了本《梦的解析》竟晦涩难懂,对大师的探索也就戛然而止。而后,随着阅历和阅读的增加,又一种观念扑面而来,那就是“反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成为“泛性论”的代表,而他言必称性让很多文明人仿佛祖坟被挖了似的大为恼火。很多思想家曾激烈地批判过弗洛伊德。直到今天,把一整本《精神分析引论》看完,才终于明白一个“小马过河”的道理——不去了解,永远不能知道真相。

有人断言,对人类最有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是:社会学领域的马克思,精神领域的弗洛伊德,和科学界的爱因斯坦。在我看来,弗洛伊德的确称得上对人类最有贡献的大师,他的精神分析法,他对梦境的科学分析,他的联想治疗法,以及提出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结构论等都是伟大的成果。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主要谈到了精神分析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的研究:日常行为(过失),梦,精神病症。

当潜意识与显意识有所冲突与矛盾时,在日常生活当中也会有所反映,比如说口误,笔误,暂时性遗忘等,弗洛伊德称之谓过失。口误最为我们熟悉,且时常在相声或小品中进行表现,比如一个想讨好上司但心里讨厌上司的人,在拍马屁时可能会说“你真是无理取闹“,而他可能马上会更正说“你真是太重要了”。实际上,前者透露的就是这个人的潜意识,潜意识中对他上司的态度与看法,而后者为他的显意识。笔误的情况与口误是一模一样。至于暂时性的遗忘,也是潜意识在起作用的结果。比如,你突然间想不起某个人的名字,那可能是你不想记住他,或者不想记住与他相关的一些事或一些人。又比如说,某人向你借东西,你答应借给他,但当你去找那东西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一段时间之后,你却又在一个很容易找到的地方发现了这个东西。其实际意义就是,你的潜意识里并不想借东西给那个人。诸如此类的过失或者失误,其实并非偶然,而是潜意识的反映。

关于梦,这是弗洛伊德最重要的研究之一。梦并非无意义,梦主要是潜意识活动的结果,通过梦的解析,我们可以探知梦者的潜意识。而那些所谓的噩梦,只不过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相冲突的结果。有些梦者会从梦中惊醒,而当我告诉这样的梦者梦的含意后,他们的反应大多是“不是那样的”。你也许会认为我梦解得不对,起初我也怀疑过自己,不过,很快我就明白,梦者从梦中惊醒,依弗洛伊德的话来说,是梦的保护机制,以不使那些显意识不愿面对的潜意识内容从梦中“浮显”出来,惊醒就是显意识做的压抑潜意识的举动。所以,凡是惊醒的梦,大多是梦者不愿面对梦中的内容,当你告诉他梦中的实际意义后,他自然是一口否定的。而这正好说明了,梦主要是潜意识在活动的结果。噩梦,包括惊醒的梦,反映的都是两种意识的冲突,而精神疾病正是两种意识相冲突的结果,因此,借助患者的梦,就很可能发现病因何在。所以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的序中说:“不管是谁,如果他不能解释梦中影像的来源,那么他也极不可能会了解恐惧症、强迫症或是妄想,并且不能借此给病人带来任何治疗上的影响。”弗洛伊德在此想要强调的,就是过失,梦与心理疾病其内在动作机制的一致性,这也是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反复说明的。

精神疾病也是由潜意识与显意识相冲突而造成的。比较而言,我们发现二点:一,其运作动力一样,即潜意识与显意识的冲突;二,其表现方式相似。在表现方式方面,都有错置现象,即把不同的元素交合在一起;都有象征的手法,也就是说,其现象背后总是隐藏着某种真实。比如说强迫性洗手症,洗手只是表面现象,只是一种仪式,一种象征,其真实的意图是想“洗去”某种罪恶感。比如梦者梦到某人死亡,梦中的死者可能是现实中他最爱的亲人,而这个梦的实际意义则可能是,他潜意识中希望他现实中他所爱的这个人死去,而之所以会这样,一种原因是他对现实中他所爱的这个人怀有恨意。

以上弗洛伊德的思想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所有情况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并不存在意外的情况;第二,日常过失,梦及精神疾病,其动作原理与表现方式是一样的,因此,在精神病治疗中,我们可以把患者的日常行为及梦作为探知患者潜意识的方式,而就正常人来说,通过日常行为及梦,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他们那潜藏于内心深处的些微的意识变化,通过早期的调整,而不至于积存日久而形成大病。

其实通读全书后会不禁把弗洛伊德和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孟子联系起来,孟子曾经说过“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弗洛伊德的理论也是如此,致力于让每个人更深入地剖析自己、反思自己,在他之前,人类作为上帝的骄子,只有荣耀和高尚。然而他却非要侵入人心,把那一点人人隐藏的污垢不堪挖出来大白天下。这仿佛17世界的文艺复兴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科学却寸步难行。一直以为自己是宇宙中心的人类被伽利略的日心说击溃。人类不再是宇宙的焦点,而是变成了平凡不足为道的小蚂蚁。

无论如何,弗洛伊德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画面,其中也许有不完美的地方,也许还有大片区域尚未完成,但这也正是弗洛伊德留给我们的机会与挑战,去完成这心理学最美的画卷。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512672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