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道德困境的论文大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0 15:39:05
优秀道德困境的论文大全(18篇)
时间:2023-10-30 15:39:05     小编:文锋

当我们将所学所得进行总结时,我们会意识到它们应该如何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注意总结的语气和感情色彩,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总结范文不仅可以作为参考,还可以作为自己写作的素材和资料。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一

摘要:本文结合周同宾的散文创作实践,对其散文创作中的现代性问题进行考察。通过对作家散文创作中的思想性、表现手法、语言创新等问题的探究,概括出周同宾散文的现代性特质。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使他既能超越本土文化心态,又不脱离本土文化传统,最终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散文作家。

关键词:周同宾散文创作现代性

在一些文学评论者看来,周同宾似乎是一个浑身“土气”的散文作家,这种“土气”明显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他致力于乡土题材写作,固执地把几乎所有精力倾注到故乡的土地上,倾吐对家乡父老风物的一腔情愫,是一个纯粹乡土散文作家;第二,在创作观念和表现手法上,注重中国古典散文传统的传承,很少运用当下“时尚”的西方现当代表现技巧(诸如意识流、荒诞派、黑色幽默等)。周同宾散文的这些特点使得一些评论者常常会对其散文的思想性、现代性持怀疑态度。本文就从分析周同宾散文的创作实践人手,对其散文的现代性问题进行考察。

一、周同宾散文思想的现代性

考察作家的成熟,优秀作品的产生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现代性的有无。现代性是中国文学在二十世纪成为新文学的根本属性,是与旧文学的本质区别。“一部作品是不是‘新’,就看在内容和观念上是不是以现代意识来关照表现对象,在表现手法上是不是有创造性、领先性,这当然是对中国文学的传统而言”。

回顾新文学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新文学的现代意识和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人本主义或理性主义思想,现实主义方法和裂散冲突的心理描摹等。以此观照周同宾散文,基本可以对其作品的现代性问题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

首先,周同宾散文中的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意识无疑是强烈而又普遍的。他不厌其繁地描写小人物,深入农村,接近农民,为乡野生活写照,为草根一族传神,甚至为农民写史的主张,本身就浸润着人本主义的思想,蕴涵了浓郁的平民意识。对乡土子民心理、行为的旧的残留物的展示映衬了现代文明对乡土文化心理的触摸与审视,呈现出文化批判色彩。对人的存在的关注,对乡间个体生命价值的抑损,个性泯灭的苦难生存状态的直视,更是有着无可置疑的启蒙精神。

其次,周同宾在“写实”和“写史”主张下运用的“原生态”创作方法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它直面社会现实,显示农村“苦甜酸辣香臭腥臊”八味具陈的驳杂,凸现了乡土社会中深刻而激烈的冲突与矛盾,情歌与挽歌的吟唱昭示了作家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与矛盾,这种创作方法具有现代的属性。

第三,周同宾散文中闪耀着“新历史主义”的因素。周同宾尽管是以乡土散文作家的面目出现在文坛,并不意味着他的创作手法就必然是传统而守旧的。尽管他反复强调,自己一身土气,是个乡下人,固执地把注意力投向故乡的土地。但他毕竟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人生的挫折和丰富阅历,使他有可能也有条件比在他之前的乡土作家走得更远。他有这种自觉意识:“散文要新生,要发展,必须改变像圣徒对待经典的那种心态,应科学地对待遗产,对待那些散文名篇。只好借鉴,不可奉为圭臬,再不要亦步亦趋,尊古炮制。当今的散文家,应该有种叛逆精神,奋力挣脱前人创造或后人设置的种种束缚,自己把自己从千古不变的散文观念、散文格局、散文创作的abc中解脱出来,根据当代最新意识、当代艺术哲学和审美趣味,根据自己独有的而不是沿袭前人的创造力,面对当今的现实生活,进行自己的观察、思考,用自己的叙述方式写出”。

新历史主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周同宾散文集《古典的原野》中。文集中《历史的乡野》通过存在的三种历史对闯王的真实形象进行思考:一个是民间传说,一个是历史记载,另一个是当代政治话语中的言说,究竟哪一个更接近真实?《饥饿中的事情》在平和冷静的叙述中揭示了吃食堂饿死人惊心动魄的真相,《牛的咏叹》和《土地梦》还原了普通农民对土改及农业合作社的心态,《读农政全书》从贯通历史的角度昭现了主流话语对阶级对立和地主形象的遮蔽。“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和重新审视,周同宾揭示了另一个“历史”,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截然不同的历史,关注了被通常意义上的历史所忽视的个人。这种手法或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固然可以归结于民间视角或个人话语权利的获得,无疑也具有新历史主义特征。

二周同宾散文的乡土情结与现代性

作为一个乡土散文作家,周同宾除了直接或间接地用批判的眼光观照和审视乡村的苦难与落后外,也用优美甚至忘情的笔墨回忆自己的童年,表达对故乡的依恋(在这里,童年和故土是一致的,童年可以视为时间上的“故乡”),对周同宾而言,故乡情结可能较之其他作家更重、更浓。文学评论家孙荪先生在对南阳当代文学星空做散点透视时,称南阳的作家为“故乡的痴儿”,周同宾被认为最痴的一位。如何看待周同宾创作中的这颇为矛盾的两种创作倾向?进一步说,作家创作中的恋土倾向是否具备现代性?究竟是向前看还是向后看?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周同宾散文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首先,故乡在文学中的寓意问题。“城乡的划分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显著特点”。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背景下产生的故乡概念是与城市相对而言的,故乡、乡村、乡土、农村在使用时,具有相同的寓意,通常被作为中国传统的象征,是封闭、保守、落后的代名词。与之相对的城市,则具有开放、进步、文明的特质,因此,对乡土的难以割舍,往往被视为对城市文明的拒斥和逃避,是一种反现代性表现。但这种线性思维方式无疑犯了简单化的错误。农村与城市固然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过渡是必然趋势,但对农村或城市的书写并不必然产生守旧或现代意识,关键在于如何叙述农村或城市中的个人的生存状态。同时,对于乡土宁静和谐的赞美或颂扬往往加入了作者的想象成分,是对乡土的虚拟表现,这种虚拟的再现,与其说是对传统的依恋不如说是对传统的重构和反拨,这种反拨,是以现代性理念为基础的。

其次,从散文本体的审美角度看,散文的诗性本质表现为主情世界与审美情志的结合。在乡土散文中,情的世界即作家主体人格的世界,当表现这个情的世界时,作家对乡土苦难、民情风俗、乡土回忆的审美情韵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并成为其生命情致的最直接的体现。乡土散文作家大都来自农村,而后又离开农村,有农村生活的体验,同时,散文是一种“情的艺术,情在散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抒写农村生活就是一种自然选择。乡土散文中的“乡土情怀”体现了作家内心感性与理性、现代与传统的冲突和调适。乡土散文对故乡的依恋愈深,情的感染愈强,与现代社会的反差愈大,带来的社会批判或文化批判效果就愈强,这正是散文文体审美的内在要求。

第三,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内容模糊的概念,具有动态的内涵。“在过去的阐释中,我们曾经将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的‘现代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移作这一文学‘现代性’的具体内容,以后随着文学史意识生长,我们又趋向于在一个发展变化的维度上来认识‘现代’的特征,而‘走向世界’的文化呐喊无疑又将更多的西方文化与西方文学的精神内涵注入其中。尽管到这个时候,关于‘现代性’我们的知识还是相当笼统和模糊的”。五四时期的现代性,对当时中国而言是现代的,但在西方,早已不具现代性;五四时期的现代性,在当时是现代性,但对今天而言,也未必具有现代性。因此,在对现代性话题进行探讨之前,必须对现代性的内涵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但这确实又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本文在使用这个概念时,采用孙荪先生对现代性的解释:即看作品在内容和观念上是不是以现代意识来关照表现对象,在表现手法上是不是有创造性、领先性。现代意识主要指人本主义(理性主义)思想,表现手法则看是否有创新性。这样的解释可能失之片面,但也表明现代性概念的复杂性。有论者指出,“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被视作是现代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古典文学恰恰存在着遥远的应和关系。这样来看,在中国式的现代主义文学中,也埋下了通向民族性的路径”。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西方哲学思想影响还是明清小品文的借鉴,都包含着现代理念和意识。

三、周同宾散文表现手法的现代性

“现代性表现在表现手法上,看与传统相比,是不是有创造性、创新性”。考察周同宾散文,手法的创新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体的创新,包括新体裁的使用和旧体裁的改造。首先说旧体裁的改造。周同宾散文的类型非常广泛,有“情趣小品、哲理小品、日记、书信、序跋、游记、曲词、传知散文、传记文学等,除报告文学、杂文外,几乎含盖了现代散文的所有类型”。日记体、书信体、论辩体、笔记体、祭文等虽然是中国传统的散文体裁,但由于周同宾以平常人的视角或谈趣说理,或怀人自省,贯之以真诚质朴的精神,独立自主的风格,实质上已经对这些传统的散文体裁进行了改造,呈现出崭新的时代精神。另外,从散文关注的对象看,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散文发展虽然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许多散文作家的作品拘囿于“小我”的藩篱,热衷于上反映作者“身边之事”和“一己之情”,不少散文作者一味追求时效性及读者群,创作中只求“短、平、快”,根本不愿、也无暇去关注和农民密切相关的题材。周同宾敏锐意识到了这一命题的沉重,“……大地茫茫,农民渺小,那些‘大腕’级作家有谁愿去荒乡僻野叩开庄户人的柴扉?我顿时产生了一种颇为急切的紧迫感,一种颇为神圣的使命感,仿佛天降大任于斯人……”。自一九八八年起,周同宾长年深入农村,深入农民之中,体味农民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然后“全方位地,不加雕饰地写出他所知道的农村、农民,表现农民的爱与恨,喜与忧,奋斗与挫折,追求与困惑,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界的评判”。散文集《皇天后土》是九十九个农民的口述实录,或说己,或说人,以质朴的原生语言,讲述了农民各不相同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再现了转型期中的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原生态,原生美,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沉重的历史感。这也是一个创新。

从叙事学角度来看,周同宾散文的显著突破体现在叙事的多元转变方面,采用了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互换的叙述视角。《皇天后土》的体式就十分独特:每篇正文之前,都有一个简短引言,是作者对口述者的介绍和描述。而后是口述者的自我独自。作家介绍是第三人称,百姓言说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转换构成了一种接近于巴赫金的“复调”的多重对话,通过对外在的“他”(农民)的感知,再逐步走进“我”(自述者)的内心世界,这是周同宾散文的独创之处。此外,这种视角的变化,还取得了一种近似于心理描写的效果。由引子首先对每个农民有一个总体和外在的了解,然后通过每个农民的独白,一步步走进农民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慨,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在表现技巧上,《皇天后土》揉合了小说的审美意识,呈现出跨文体创作倾向,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肉味》中的洪保太、《晚晴》中的马留香等。更精彩的是,文章中艺术留白的设置,如绕梁之余音,袅袅不绝。仿佛中国的山水画,有山有水,但仅用线条勾勒,画面上留有许多空白,留白处尤为含蓄、隽永。比如《铁箱》中年轻美貌的寡妇陶玉菊,始终保留着丈夫生前的铁箱,面对公婆的威逼,决不再嫁。铁箱中到底装的什么,谁也不知道。这样,犹如一个永恒的谜,强烈而又持久地闪烁在读者的脑海。《皇天后土》每一篇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那些状写乡村情愫、酸成人生的篇目,诸如《阉牛人记》、《驴春秋》、《魂断黄叶村》、《伏牛山骑驴记》以及一些挽歌型的悼祭文字,也一样有一个或显或隐的故事内核。更有一些作品,常常被报刊编辑当作小说刊发,被读者认作小说阅读,其散文中的小说因素自不待言。

最后,从语言方面来看,周同宾的创新之处在于提炼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适于乡村表达的语言。这种语言,具有鲜明的现代特质,是在当地农民口语的基础上加工而成,既能体现农民说话的神气,语态、韵味,又是作家自己创造的艺术语言,明白如话,句短意长。既是大众的语言,农民的语言,也是一种创新性的语言。

六十年代台湾的余光中曾发起一场散文改革运动,在散文改革的宣言《剪掉散文的辫子》一文中,提出了现代散文的语言范本,应该是“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的一种新散文”。“所谓弹性,是指这种散文以现代人的口语为节奏的基础……可以斟酌采用一些欧化的句法,使句法活泼些,新颖些……也不妨容纳一些文言用的句法,使句法简洁些,浑成些。有时候,在美学的范围内,选用一些音调悦耳表情十足的方言或俚语,反衬在常用的文字背景上,只有更显得生动而突出”。周同宾成熟期的散文语言可以说是对余光中“弹性”内涵的诠释,其语言具有简练凝练的特色。句式上以散句、短句为主,间以骈词对句,明快、亲切,少有冗句冗字,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艺术张力。同时,他的散文也吸纳了大量的民间言语,这和古典有韵文学一起,滋养着其文字的节奏和韵律。古典字词与当地口语结合在一起,达到高度的统一,呈现出亦俗亦雅的品格。他的散文可以说是南阳农民语言大观。从《稀奇》、《铁箱》等文中可以看到南阳农民语言的丰富和独特。此外,在纯粹的农民话语中还穿插了许多民间歌谣、谚语,具有浓郁的历史感和文化味,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周同宾散文无论在思想上、艺术手法和语言上都具有现代性特质,他虽然执著地用散文去表达乡土、乡情,但并没有过多地受到乡土的局限,散文创作过程中表现出可贵的创新意识。正是这种可贵的创新,促使他完成对乡土的超越,成为独具个性的“这一个”,使他成为河南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家。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二

会计行业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保障,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针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规范的原因,及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会计;职业道德;意义

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和会计人中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任务有三条:一是建立法制严格,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三条都离不开会计工作、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但从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看,会计作假现象在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十分普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偏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要使会计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必须抓住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工作的“含金量”。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的提供是由会计人员完成的,所以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后者起着重大的作用。要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人的道德因素是到关重要的,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做一个德才兼备的理财者和管理者。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廉政之风。现实中,诸多的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都要经过会计人之手,当然,这些现象的主要责任人可能不在会计人员,但与我们的会计人员屈从压力,不坚持原则大有关系。消除,有赖于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用好《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必须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之能用会计职业道德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荣誉感,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力,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制监管,我们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相关法律法规里面增加民事赔偿制度的规定,对因有关人员造假而产生的损失,由其按照责任大小进行承担,尤其是要明确和加大单位负责人的赔偿比例,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虚假信息损害就会依照有关条款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获取赔偿。民事赔偿责任并不排除刑事责任等当事人应当承担的其他责任,以此达到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和惩罚违法违规者的目的,遏制失信行为。

2、培育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首先要坚持诚信的用人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判断力的会计人员是会计行业的宝贵资源,这种资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现在一些单位在会计人员的使用上,以是否“听话”作为标准,这种错误的用人导向是对会计职业的严重扭曲,提到会计人员的品质,人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坚持原则,诚实本分,而不是俯首贴耳,弄虚作假,各单位聘用会计人员,首先选择的应该是有诚信的人,一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很强,但是缺少诚信,我们是不应该聘用的。

3、加大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违法乱纪,知情不举甚至同流合污等现象,除按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严重的还可追究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使人们认识到若不注重职业道德,不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一是对于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者追究其经济责任,刑事责任,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所得到的利益,加大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假信息侵害时,可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取得民事赔偿。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规则,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

4、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就是根据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职业行为进行善恶评价。广泛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有利于会计人员养成强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有助于调整会计工作者的职业行为,改善行业作风。可在注册师会计师协会领导下成立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组织,负责履行此项职责。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时,要对会计人员遵纪守法,客观公正等方面制定一套切关可行的评价标准,标准的制定要有利于国家财经法规的实施和会计职业道德风尚的形成。

5、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学习政治,提高思想觉悟,这是财务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要组织财会人员认真学习关于讲政治的重要讲话,学习时事政治,教育广大财会人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还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财会人员不能只埋头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要把握时代的脉博,把自己的工作自觉副入改革的大潮,不要迷失方向,作为财会人员,要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制定的财会法规,一丝不苟地按财务制度办事,认真进行核算和管理,忠实履行财务监督职能,在抵制和纠正不正之风中发挥积极作用。

6、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使命感。会计人员要使职业生活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专业品德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讲求对事业的献身精神,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与会计改革措施的陆续实施,使会计人员所面对的将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个复杂的多变的世界。会计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复杂繁重,责任更大,遇到的问题更复杂,需要投入的精力也更多,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在工作中坚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依法办事,依法理财。

优质服务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对所服务的对象都要做到文明礼貌,热情服务。

7、建立监督机制,以法管财。监督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监督经济业务经办人,二是社会监督会计人员,它们由两个不同部门组成。

(1)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的执法行为,它主要是会计通过审查,报账,记账,核算,分析等会计程序,对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经济业务,依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进行正确的核算和真实的反应。会计人员必须认真,客观,公正地处理一笔笔经济业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件财务事项。

(2)社会监督。一是由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部门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经常进行检查、督促。二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对会计行为进行查验,评估,通过监督,既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又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正确理解和执行国家财经制度。三是屐单位职工和其他社会成员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监督。

(3)法律制裁。对于,违法乱纪,知情不举甚至同流合污等现象,除按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严重的还可追究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我们会计人员是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者,必须依据国家法规政策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做到依法理财。

(4)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保证会计工作质量。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实行有计划的会计轮岗制度,有利于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在会计机构内部形成换岗交接清查的内部检查和牵制机制,通过接触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业务岗位,激发会计人员创造和提出业务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思想。

(5)建立健全选拔和激励约束机制,都要通过会计进行收支与核算,在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确定以后,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是决定因素。因此,要选择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具有会计知识和技能的人从事会计工作。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做好此项工作,对会计行业的发展,对经济建设的贡献有着巨大的意义,会计行业只要努力营造职业道德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教育机构,从而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使会计工作与我国的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三

一要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社会道德调控最主要、最基本的调控方式。一是要重视家庭教育。家庭道德教育是一个人整个人生道德教育的起点,在培养个体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方面,起着学校和社会无法起到的奠基作用。二是重视社会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首要是必须认识到整个社会应当承担的教育责任,加强伦理道德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注重伦理道德思想的实践和运用。重视转型期多种文化交融,新旧文化交替下,道德教化对引导受教者和调适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三是重视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道德教育除重视实践中的教育活动外,也要对转型时期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样转变引起的新的道德问题进行关注,寻求与新的社会形态相适应的道德教育方式。将个体的独特性与终生教育相结合,培养个体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让道德教育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二要完善法制和道德机制。一是道德法制化。就是要把广泛性的基本道德行为列入立法范围,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关系中,什么该做而什么不该做,确定为法律条目,使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更具有权威性。二是道德规范化。法律在道德体系中,是保障性的底线,但实践生活中更多的道德行为并没有达到法律制裁的程度,更多的是处于违背道德但不足以法律惩治的位置。这就需要把道德规范融入到行业、地方风俗中去,让道德行为更加明确、准确。其次,运用多角度、多媒介的传播方式,让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传播更深入、更广泛。三是建设道德监督机制。道德的法制化、规范化,都离不开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这样说,合理、完善的监督机制,为道德法制化、规范化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要积极发挥先进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加强社会道德的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要提升社会道德的水平和实力,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并批判和反思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一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民族的道德修养。它使人们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检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理念。在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是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环境,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树立正确导向、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场,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四

摘要:精品学习网为您整理了社工论文—浅论现代人的道德困境与道德文明建设,欢迎阅览!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道德基础的国家,在近代以前,是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且最成熟的部分。古代经济、政治、教育、文学、艺术、哲学乃至宗教,无不打上道德的印记。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随着传统社会的解体和整个封建文化的衰落,传统道德文化也渐见式微和衰败。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道德文化在中国发生了整体性危机。传统的道德哲学受到了人们的怀疑与否定,不再能为人们提供普遍有效的价值意义和道德信念;传统的道德秩序也日益受到新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准则的挑战;在几千年漫长岁月中形成的道德禁忌,日益受到破除和亵渎。传统道德律令不仅难以成为人们行为“合法性”的根据,而且它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似乎也成了问题。

传统伦理的蜕变与现代伦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充满矛盾的过程。“五四”时代人们提出的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历史任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方面,旧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会随着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的变革而立即消亡,即便是表层的道德秩序、道德规范发生了变化,而深深积淀在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中的“道德无意识”(道德心态和习惯)却很难一时改变。另一方面,新道德的建构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因为新道德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不会被历史现成地“给予”,它需要经过现代化过程的再塑造,更主要的是现代道德和伦理精神要真正建立起来,也应像传统道德那样,不仅要建立显性的道德关系、道德秩序和道德理想,而且需要渗透到人们的深层心理结构中,内化为隐性的道德心态、道德信念和道德美感。目前存在的道德困境的实质在于:一方面传统道德文化和伦理规范已经解体,另一方面,现代道德体系和伦理原则尚未完整地建构起来;传统伦理已经无力给中国人提供终极的价值意义。现代中国人生活在新旧道德的历史嬗变期,承受着新旧道德的冲突,陷入无法回避的道德困境。这种困境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道德价值上的困境。道德价值即道德主体对自身行为合理性、正义性、崇高性的理解,是人们对高尚的道德行为、优秀的道德品质、崇高的道德理想所产生的“敬意”,对卑下的行为、庸俗的品质、低级的趣味所产生的“耻感”。在道德价值整合度较高的社会中,人们对何者为荣,何者为辱;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何者为洁,何者为污;何者为美,何者为丑;何者为高尚,何者为鄙俗等等,是不言而喻的,或者是约定俗成的。人们能不假思索地作出符合多数人普遍接受和认可的道德原则的判断。而在道德转型的过渡时代,人们受双重标准或多元标准的影响,似乎无论那一种标准都有一定的“合法性”。这种情境使当今道德评价变得模棱两可,流荡失据。人们在道德评价上不再相信有一个普遍有效的恒定的标准,常常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

其二,道德选择上的困境。在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的社会评价系统下,任何一种活动,一种现象,都会因价值标准不同而得到不同的评价。而评价失范必然导致道德选择迷惘。任何一种选择,都可获得一种价值观的文化支援,受到一种价值标准的肯定或赞扬,同时又会受到另一种价值标准的否定和讥评。这种选择矛盾冲突在今天渗透到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人们常常感到它的存在。例如,人们的职业选择、婚姻选择、人际关系选择、行为方式选择、理想人格选择,总难以找到一种最具有充足理由的方向。选择失衡使人们普遍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丧失信心和诚心。文化和道德选择仿佛成为钱钟书笔下的那座“围城”,里面的人想爬出来,外面的人想挤进。

其三,各式各样的非道德主义泛滥。非道德主义是这样一种倾向,即反对任何道德约束,主张放任自流,用虚无主义来对待社会提倡的道德理想和行为规范。非道德主义的实质是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和颓废主义的结合体。在现代变迁中,中国人的伦理精神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嬗变,人们的传统道德意识相对松弛,非道德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开始抬头和泛滥。社会越轨和失范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况表现在道德生活的许多方面。例如职业道德松驰和行业不正之风泛滥,以权谋私、以职谋利;商业活动中的见利忘义和以坑、蒙、拐、骗获取暴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家庭婚烟方面的“第三者现象”、“性自由”、“形式夫妻”往往受到某种程度的宽容。

甚至许多在新中国本来已经绝迹的罪恶现象又死灰复燃,沉渣泛起,给社会生活、个人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其四,社会道德控制机制低效,道德评价和舆论监督弱化。一个社会要形成稳定的道德秩序,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保持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有效的道德控制机制。社会道德的控制,一是要有社会舆论监督,二是要有每个社会成员的“良知”自律。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大众传媒做好道德导向,宣扬具有时代精神文明价值的新人、新事、新观念、新生活方式,批评和谴责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阻碍现代化建设的非道德行为,批判与时代精神和现代文明价值相背反的封建道德遗毒,批判腐朽颓废的道德虚无主义。良知自律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监督。它能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评价来净化人格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理想境界,从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需要。然而,由于我们面临着道德价值观上的新旧交替,执行着双重的价值标准,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的道德理想,必然造成舆论监督的混乱和道德良心的淡化,使社会道德控制系统无法发挥其职能。人们做了正义牺牲和奉献,却得不到社会赞美,而做了道德上有歉的事,又不感到羞辱和惭愧。这是今日中国人无法解脱的又一道德困境。

其五,道德教育扭曲变形。道德品质是后天培养的结果,而不是人的先验本质。要使人类养成高尚优美的人格,离不开有效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根据社会的道德价值对社会成员进行的关于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等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和形成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人们的道德活动。在道德价值整合度极高的传统社会中,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以及个人自我教育在道德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这保证了传统道德教育的成功。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双重价值标准并存,道德教育的内容往往缺乏一致性和稳定性,有时出现把相互对立的东西一起向受教育者灌输的现象。道德教育的理想性与现实生活中的非道德性之间的巨大反差,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往往使道德教育流于形式,甚至助长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对道德教育产生排拒和抵触。道德教育缺乏一致性,道德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严重降低了道德教育的水准和影响力。

现代中国人的道德困境,妨碍着21世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序发展。道德价值新旧交叉造成现代人的价值紊乱和道德选择上的迷惑,人们无法为自己的存在找到圆满的“善”。21世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具有内在活力的完整的文明主体。他们不仅要有现代知识技能,而且要有现代生活方式、现代道德心态和现代人格理想。这就需要走出自相矛盾的道德困境,重建与现代化目标一致的新型的道德文明。

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和体现时代精神的伦理精神,是每一个现代中国人面临的道德选择的必然趋向。这种选择的根本出发点应是对现代中国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的性质和时代主题的把握。现代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主题是全方位的现代化。因此,我们的道德选择,我们的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的重建,就必须始终把握住这一时代主题和历史发展趋势,确立现代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建立适应现代化需要并能促进其发展的道德文化与伦理精神。这种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的基础原则应是:(1)自强不息的敬业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奋斗精神的统一;(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的价值准则的道德规范体系;(3)事业上崇尚竞争,和生活上相互理解、支持和宽容;(4)尊重自我,理解他人,个人生活的多样性与社会团体生活同一性相结合;(5)外在的实用功利性与内在的道义圆满性相结合。这五项原则是与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开放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目标相一致的,也是与现代中国人渴望走出道德困境的要求相吻合的。

建设中国道德文化的伦理精神,必须牢固把握现代价值目标,服务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建设中国的现代道德文化,必须对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加以认真的清理和批判继承。取传统精华而用之,弃传统糟粕而废之。在重建现代伦理精神的今天,我们应该把反省传统的着眼点放在继承与弘扬这一方面。在现代价值理想的导引下,让传统美德为现代生活服务,这同样是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必须做出的选择之一。

建设现代中国的道德文化与伦理精神,还需要建设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改造和适应着环境,环境也影响和改造着人。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道德风尚和理想选择。因此,我们重建现代中国的道德文化,离不开优化我们的社会环境,使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教育环境尽可能成为中国养成良好道德风尚的外因。只要商品经济日益繁荣有序,民主法制日益严整完备,社会教育日益发达合理,我们就一定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伦理精神,与此同时,我们将逐步摆脱困惑和迷失,走出道德困境。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五

公民道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虽是晚近兴起的名词,但全民的道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却不离乎中国固有的传统。儒家所说的圣人“神道设教”,《礼记・大学》所讲的“修齐治平”之道,都是以圣人或圣王垂范示教,教化万民。重视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古人的治国理念中,由道德上成熟的人来治理道德上成熟的万民,才能形成一个成熟的社会。道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对象是具有普遍性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但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方法和目标却是不同的:作为国家的管理者或治理者,以学校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方式,在德行上修己以治人,由“明明德”而“新民”,由“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平”的关键,则在于先修己身,率先垂范,示教万民,这也就是所谓圣人“神道设教”的意义。君子之德风,小之人德草。万民则以圣王为楷模,受其教化。这种由道德上成熟的.人组成成熟的社会的理想模式,也即是所谓的“内圣外王”。

“公民”一词,按照《辞海》的解释,乃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包括未成年人和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在内。”根据这一定义,“公民”的概念相当于“国民”,系指一国之民全体而言,固而公民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也就是全民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除此之外,辞海还特别提到了我国《宪法》对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个规定是对前一定义的补充,即“公民”不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而且还是宪法所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由此,与公民有关的道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不仅是全民的道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而且是与公民作为法定政治权利和义务主体相关的道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凭借上述对于公民道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解读,本文在此想提出并希望引发人们思考的两个方面问题是:我们面临着在这样一个远非成熟的社会,并且缺乏一个道德成熟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人群的情况下,如何去进行以全民为对象、以道德成熟为目标的公民道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并由此促成社会的成熟,换言之,如何使“内圣外王之道”,不再是“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公民是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在海外流行的公民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舶入后便简化为公民道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那么,在公民权利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缺场的情况下,公民道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又如何展开,其展开又将会有何种可能的后果,以及公民道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框架内,如何处理公民作为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关系。

为了方便详细说明上述两方面问题,本文将相关问题归结为五个困境。以下分而述之。

一、公民道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地位困境

&nbs

[1][2][3]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六

“现代性困境”主要源于现有范式下现代工业技术无法解决的自身现代性问题。现代性问题是启蒙运动以来现代主体性哲学下主客二分对象性逻辑思维的展开,在现代主体性哲学的思维方式之下,主体成了绝对的自我,而客体则成了失去独立存在意义而对主体“绝对服从”的纯粹物的世界。如此一来,在现代主体性思维的影响下,现代技术一方面衍生出了自身体现人类利益、实现人类诉求的工具理性,但同时又将工具理性和体现自然对人意义的价值理性强行割裂开来,使得现代技术在自身逻辑上表现出了明显的现代二元性思维。

受现代二元性思维的影响,现代技术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类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模式,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最终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贯穿于现代技术的社会实践始终,犹如现代技术与生俱来的垢病一般被称之为现代技术实践中的“现代性困境”。因此,现代技术在具体的社会应用中往往只重视技术的社会逻辑和技术的社会要求,忽略了自然对技术的作用和技术的自然逻辑。在以自然为对象的实践应用中,现代技术不可避免地体现出了自身的“现代性困境”。

一、现代技术“现代性困境”的表现

(一)主体责任困境。现代技术从本体上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只注重人对自然的作用而忽视了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这与马克思强调的人类实践双向对象化的本质是不符合的。即“人通过实践劳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同时也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改变身外自然,而忽略对“自身自然”改变的现代技术实践其实是一种“虚假的实践”,在“虚假的实践”中,自然与人类的双向对象化关系被扭曲而发生了异化,这种异化则直接导致了现代技术实践中人类的主体责任困境。

现代技术将人与自然的利益二元对立起来,并不注重自然对自身实践的作用,往往只有在当有关自然的诉求被上升为国家意志后才能对现代技术的实践模式产生影响。这也就是说,在现代技术的实践模式中,自然与人类的对象化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呈现出一种带有中介反馈的复杂异化模式。这样一来,自然的利益在经过中介的解释后,已经丧失了自然的本真诉求,或者说现代技术认为所接受的自然的反馈其实只是人类自己的反馈而已。

现代技术之所以呈现出“虚假实践”的模式,主要是因为现代技术过于强调人与自然的二元性,乃至于现代技术在实践中往往依托于行政地域而非生物地域。现代技术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去中心的集体化活动,而这种“去中心”和“集体化”在现代技术看来,就是要在工业文明范式的现代化大生产和经济消费全球化模式的推动下,突破民族、国家、文化等行政意义上的束缚,成为全人类共同创造、共同接受、共同享用、共同推进的普适性技术。然而,却鲜有从生物和生态区域上去解释现代技术中的“去中心”和“集体化”。这样,在现代技术的实践模式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疏离,二者的共同利益也越走越远。

因此,现代技术很难在具体的实践中明确界定主体的具体责任。从自然的角度而言,自然的诉求并不是直接反馈给人类的,而我们也因此无法判定这种反馈究竟是不是代表自然本真的意愿,进而也就无法承担起自己对自然的真正责任。从人类的角度而言,自然对人类的影响是缓慢的,而随着现代技术在行政意义上的“去中心”和“集体化”,我们很难确定某一时期的某一自然的负面影响究竟是谁带来的,这就需要全人类去为某一部分人的失误买单,而这是现阶段仍然以集团利益为中心的国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尽管集团关注的是所有的经济利益,但是仍然不排除其中的个体基本上还是更多地关注于自身的福利。在现代技术的“现代性困境”影响下,其在社会实践中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主体对自然的责任困境。

(二)伦理关系困境。

现代技术的“现代性困境”强行将自然与人类对立起来的实践模式,使得支撑现代技术的主要伦理关系只能是人际伦理而非其他伦理形式。人际伦理是“人类中心主义”范式的伦理规范,它只注重技术实践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行为准则,而忽略了技术实践中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练“人类中心主义有两个特点:第一,把人视为宇宙的中心实体或目的;第二,按照人类价值观来考察宇宙中的所有事物。在现代技术实践中,不仅人类是唯一的中心主体,人类利益更是评价技术实践的唯一标准,为了能够使人类利益最大化,现代技术不惜牺牲长远的自然利益来获取眼前的人类利益。但不管如何,技术活动的实践对象始终只能是自然,无论如何它的实践也不可能完全抛开自然只在人类的价值尺度内进行。现代技术强行将人与自然的利益分裂开来的事实,使得自身在实践中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出现了失衡,从而直接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甚至造成了人类未来长远利益的损害。一方面,现代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人类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它的实践模式包含的主要诉求是有关人类价值实现的诉求,因此,现代技术只承认对自身、对人的作用和责任,而不承认自身对自然的影响和义务。另一方面,现代技术要从自然中获取生产的原材料这一事实,决定了现代技术实践中内在地包含了现代技术对自然的关系,不管现代技术是否承认或者刻意规避这一事实,自然对现代技术的作用和关系总是客观存在的。在具体生产实践中,现代技术能够对人类产生具体价值的前提必须是相应的客体,即自然对人类的有用性,这就使现代技术在具体生产中不得不尽可能保存自然的有用性。所以尽管现代技术在实践中并不重视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在潜意识上,现代技术却摆脱不了自然对它的约束。很显然,单纯以人际伦理作为指导思想的现代技术并没有注意这一点:它只享受对自然的占有和利用的权利,而不主动地去约束自身对自然的行为和履行对自然的责任,于是,在现代技术的实践模式下,很多环境问题严重至威胁到人类的长远生存和国家的环境安全。可以说,现代技术中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是单向不对等的,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现代技术实践下,“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能够迎合技术主体的原因。因为“后治理”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重建自然的利益,而是因为当“先污染”的自然对人而言已经没有任何价值,治理只是为了能够让自然再为人类利益服务而已。

(三)理性选择困境。

现代技术实践包含了理性至上的原则要求。所谓“理性至上”在现代技术看来就是对人类利益最大化的生产方式,这就决定了现代技术的实践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尽可能地将投入的成本公有化,而将获取的收益私人化,以便让主体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然而,现代技术的这种实践方式是否真的是基于理性考虑的选择呢?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非洲纳米比亚楚梅布地区一家啤酒厂在创业初期引进了有关啤酒生产的现代技术,希望能通过现代技术的运用提高啤酒的生产效率。按照现代技术的实践理念,在啤酒加工的三样主要原料水、啤酒花和大麦中,大麦和啤酒花是必须通过购买、作为私人成本承担的,而水则可以作为公共资源不纳入到生产的成本计算中。因此,现代技术在进行成本计算时,无形地将生产成本分为必须通过购买的私人成本鱿和不需要通过私人购买的公共成本c。而在对最终产物的收益计算中,现代技术只看到自己所需求的啤酒和蔗糖,忽视了对废水和二氧化碳的处理或者再利用,这样一来,生产产品又被现代技术强行分为能带来私人利益增加的产物和不能带来私人收益增加的产物尺。

而在现代技术实践中,不能带来私人收益增加的产物尺又是可以被具体划分的。如果啤酒厂采取任其排放的方式完全不管废水和废料的处理,而从长期的全局性角度出发,在下一次再生产过程中,由于公共成本(水)受到先前排放的废水的污染而需要花费一定的额外私人成本去获得原材料所需要的纯净的水,这样一来,在一定的时间内,凡又会带来新的公共成本被纳入到下一次的技术生产中。如果啤酒厂简单地对关于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就地填埋,表面上会避免由于直接污染水资源而影响下一次再生产,但实质上被填埋的废料污染物会因为雨水的淋溶而进入到地下水中,并通过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交换而最终影响到河流中的水资源。因此,在后面的再生产过程中,同样需要花费一定的额外私人成本去处理这些受到污染的水源,也会产生新的公共成本。

二、现代技术“现代性困境”的治愈

要真正治愈现代技术的“现代性困境”的核心在于:扬弃现代技术中的“反生态”逻辑,以实现现代技术范式的“生态学转向”。

现代技术的“生态学转向”实际上是要求现代技术将生态学原则贯彻和落实到自身的具体实践中。生态学原则是一种可持续的整体发展原则,它将现代技术的利益指向对象从单一的眼前物质利益转变为多元的有机体利益。这里的有机体利益包括了现代技术实践对未来社会、代际关系、生态环境等多重利益关系的整合与协调,目的在于实现现代技术在科学基础、体系结构和实践效果的生态效应,本质上是让现代技术走向生态技术的技术实践。

(一)技术生存方式的“生态学转向”。

技术生存方式主要是在一定技术范式下的人类生存方式。人的内在本性要求一种与人类各方面相宜,与人的内在个性相和谐的技术生存方式,这就是说,技术生存方式从本质而言应当是能够遵循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张扬人的个性的技术实践。技术实践不仅应当创造出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物质利益,同时也应是最能彰显人类精神诉求的活动。

而现代技术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离使得现代技术实践仅着眼于维系人类最基本生存的物质生产,从而将不顾一切地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视作评判技术发展的唯一标准。如此一来,人类的所有诉求在现代技术实践中都被化约为最简单的物质需求。在现代技术生存方式的异化下,不仅自然的存在方式开始由原始时期与人类社会相统一的整体性与同构性走向了孤立性与异质性,人类也因此丧失了诸如主体性、批判性等“人性的因子”,成为了“单向度的人”。可以说,正是现代技术主客二分的逻辑范式造成了现代技术生存方式下人与自然存在方式的共同异化。在异化的现代技术生存方式下,自然开始淡出人类的圈子,成为与人类发展无关紧要的存在;而人类也因此丧失了对自然的责任感,简单地将自然工具化,将人类的诉求强加于自然。这便是前面我们提到的“主体责任困境”会产生的根源所在。

因此,要解决现代技术中的“主体责任困境”,首先要将自然和人类从异化的技术生存方式中解放出来,恢复自然在人类社会的作用和价值。这就要求现代技术按照生态学的法则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现代技术生存方式的“生态学转向”。技术生存方式的“生态学转向”要求人类从工业文明时期的灰色发展走向生态文明时期的绿色发展,以“绿色理念”作为技术实践的指导思想,形成绿色的技术生存方式。绿色的技术生存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将绿色环保和技术发展、人类生存价值与自然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不能只偏重一方而放弃另一方。(1)在本体论上,它主张人类的生存必须要建立在自然的生存基础上,通过对现代技术范式的改造,形成人类技术生存在生态承载力下“无极限而有条件”的发展模式。(2)在认识论上,它提倡从整个生态的角度(包括人和生态中的其他存在)出发进行技术实践,将自然的生存利益与人类的生存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3)在方法论上,绿色的技术发展观主张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技术评价的坐标体系,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技术效益共同作为评价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这样一来,绿色的技术生存方式不仅恢复了自然的地位和作用,还重建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平衡,使自然不再被人类当作异已无价值的存在,而与人类一起成为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本真的诉求和人类对自然应有的责任也就因此包含在了绿色的技术生存方式之中,现代技术的“主体责任困境”也因为技术生存方式的“生态学转向”而得以解决。

(二)技术生产方式的“生态学转向”。

生产,是现代社会沟通人与自然联系的主要手段。不同的生产方式能形成不同的主客体关系,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不同的物质交换形式。一定条件下的技术生产方式对于人和自然来说都是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人处理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态度,决定了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

与任何时期的人类实践活动一样,现代技术范式下的生产活动也有自己的原则,即贯穿于现代技术生产方式中的“目的主义”。所谓“目的主义”是指整个现代技术的生产活动仅将人的利益和需求作为指导技术实践的唯一依据。在“目的.主义”原则的指导下,现代技术发挥了自身最大的潜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进一步促进了物质的繁荣和经济的提高,因而受到了工业社会的顶礼膜拜。然而,众所周知,与其他技术类似,现代技术的逻辑构成也包含了两个部分:自然的逻辑与社会的逻辑。自然的逻辑是现代技术的自然属性,它规定了现代技术存在的可能限度,以及现代技术存在的“合自然性”前提。社会的逻辑是现代技术的社会属性,它规定了现代技术在存在限度内对自身最大效用的发挥,体现了现代技术的“合目的性”要“合自然性”是技术从产生到实践都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是技术在实践中能够发展和完善的前提,也是技术能够正常存在的必要条件“合目的性”是技术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为了实现技术主体的某一诉求而对自身功能最大效用的发挥。由此可见,现代技术生产方式的“目的主义”原则实际上是将现代技术范式中的社会逻辑抽丝剥茧孤立出来,按照“人类中心主义”范式对其所作的“歪曲夸大地解读”。因此,在以“目的主义”为原则的现代技术生产方式中,不仅技术本身的逻辑出现了断裂和异化,自然与人的关系也因这种异化而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现代技术对自身自然逻辑的忽视不仅使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面临着异化的困境,其对自身社会逻辑的过度夸大,对功利主义的过分追求也使得自然、甚至人都在异化的生产方式下成为商品式的存在,而伦理道德关系也因此沦陷,产生了前面我们提到的“伦理关系的困境”。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修正和恢复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困境,就必须要从现代技术异化的生产方式入手,打破现代技术自然逻辑与社会逻辑的分离状态,实现现代技术自身“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其关键就在于以“生态中心主义”取代“人类中心主义”成为现代技术生产方式的指导思想。

“生态中心主义”遵循的是生态整体性的原则,它以生态科学为依据,对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中心主义目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现代技术刻意地将自然与人类在实践中的对立进行了批判,要求改变现代技术的生产方式以恢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努力促成现代技术生产方式在具体实践中的“生态学转向”。所谓现代技术生产方式的“生态学转向”在技术生产的具体实践中表现为3r原则:一是节省(reduce),包括对原料、能源的节约,具体说来就是尽量使得已经被使用的有机物成为另一种有机物的生产原料;二是重新使用(reuse),即对资源的再利用,“将生产排泄物,即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三是循环即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正好构成了一个生产、消费、复原的闭合链条,在闭合链条中能够实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这样,在“生态中心主义”的理念要求下,现代技术的生产方式就变成了以绿色循环为特征的生产实践,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也在绿色循环的生产方式下有机合为了一体,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困境也随着人与自然在生产中二元对立的消解得以解决。

(三)技术理性选择的“生态学转向”。

“理性选择”强调在一个由理性主体介入的行为模式中,所有的行为指向都是为了实现理性主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这样,在理性选择的理论中,对“理性”含义的理解和利益最大化的界定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也直接决定了该理性选择行为模式的具体实践方式。

现代技术对眼前经济利益的过度偏好决定了现代技术对“利益最大化”的解释就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即用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产出。相应地,现代技术关于“理性”的理解就是能够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一切方式,也就是说,只要一种实践方式能够用最小的个人成本换来最大的个人利益,这种方式就是理性的。如此一来,现代技术的理性选择模式首先是将技术主体设定为“经纪人”。所谓“经纪人”是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假设每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都是理性的,即他们都能以自身利益为动机在经济活动中去促进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就是能够促成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现代技术的理性选择模式中,个人利益是目的,整体利益就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任何时候,现代技术的实践都是以最小的个人成本换来最大的个人利益,而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利,现代技术只强调手段的有用性和效益性,而忽略所谓的道德性和价值性。

现代技术对技术道德性和价值性的忽视直接导致了现代技术将经济利益作为人类发展的唯一诉求。从本质上讲,这恰恰是现代技术中工具理性膨胀、价值理性消解的表现,同时也是现代技术中理性选择困境出现的原因。工具理性强调在行动与目的之间完全基于个人最大化利益所采取的手段,而事实上,人都是有情感、有责任感、有信仰的社会人,故很多情况下,个体完全有可能采取遵循着戒命或要求的引导而不顾及行动后果的价值合理性行动。因此,在现代技术看来“最理性”的选择往往并不是社会实际状况下最理性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而言,要解决现代技术理性选择的困境,首先就要实现现代技术理性选择的“生态学转向”,以生态理性代替经济理性成为指导技术实践的理性原则。所谓生态理性,暗含了将生态和人类的双重利益诉求作为技术实践目的的要求,并将人类和自然视作具有同等内在价值的存在。不仅如此,生态理性还强调技术的价值理性,反对只求结果而不计手段的技术生产方式,提出技术实践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整个地球家园“有限的发展”,而并非只是人类经济“无限的增长”。可以说,生态理性从根本而言是一种“有限的理性”,它以“社会人”取代了“经纪人”的技术主体地位,将个人的利益偏好纳入到了具体的历史中,看到了除经济利益外人类的其他精神诉求,如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对伦理之善的渴望,等等。在“有限理性”原则的指导下,技术实践不再追求无限制的经济增长,而是诉诸于人类社会“有限的发展”。这个“有限”是基于自然对技术发展的限制而言的,它既是技术发展的自然前提,也是技术价值理性的表现。这样,在生态理性思维的指导下,技术实践不再只是着眼于物质投入与物质产出,而是将自然内在价值的恢复与保存纳入到评价技术实践的体系之中。这样,随着现代技术理性选择的“生态学转向”,衡量技术发展的标准也从单纯的“投入与产出的价格关系”变为“投入与产出的价值关系”。而相较于单纯的经济价格,价值更注重多方面的收益最优化选择,也更能够解决现代技术理性选择中的困境。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七

摘要: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签证服务,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本文通过论述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希望以此来净化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上的污染,还社会一个纯净的经济往来空间。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诚信缺失;会计舞弊

会计人员主要是与人打交道的,由于职业而面临特定的人际关系群。各种压力源形成的合力,使得不少会计个体左右为难,由此极易导致人格异化,而这一危害的后果往往使某些会计人员不能坚持原则,缺乏诚信,甚至做假账,化公为私;同时,由于会计信息严重扭曲和失真,使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失去依托,势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朱镕基总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校训,是对广大会计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诚信缺失现象,一些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丧失了道德观念,以至出现道德危机,导致了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假账盛行。会计诚信的缺失,已引起会计界、经济界以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各种新闻媒体对此也屡有披露。从相关的事实来看,以会计诚信缺失现象为其突出表现的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折射出了我国当前的会计职业道德现状确实令人堪犹。

我国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诚信体系,信用缺失已经危及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研究还停留于理论上,上海、山东率先建立了会计诚信评价体系,但在可操作性、严肃性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有人用“会计业出现诚信危机”来形容会计职业道德的状况,虽有偏激,但也不无道理。这说明,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形势严峻,任务紧迫。人无信无以立,职业无信也不能立。会计诚信的缺失,已成为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大桎梏,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制定产生误导,损害我国财经法纪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严重干扰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经济改革的进程,损害交易者的利益。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二、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的原因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水准并不令人满意,有些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观念,为了追求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置道德良心于不顾,故意或在他人的授意下,伪造、编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欺骗广大的投资者。例如的华源制药财务造假事件就轰动至今。造成会计职业道德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机构知假报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处于利益主体的中心,由于多元化利益的驱动,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也难免受到利益的驱动。少数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抵挡不住各种诱惑,不能坚持原则,谋取私利,贪赃枉法。部分会计人员对自己要求不严,责任心不强,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法律意识淡薄,以致漠视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做出丧失诚信的事情来。

(二)各种配套机制不健全,企业或上级部门无视有关规定

1.单位领导指导思想不正,为取得利益而造假

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最高长官”,会计人员受雇于企业管理者,其经济待遇、工作安排、职务任免等都受本单位领导的控制和制约。个别单位领导为了获取政治利益,捞取政治资本及维护自身领导形象,要求企业会计人员账上添彩、表中生花,而会计人员出于自我保护,屈从于领导压力,被动做假账。

2.企业外部相关利益部门的要求决定企业必须造假

有的企业或上级主管部门为了企业获得上市或增发配股,不惜作假使净资产收益率达标;有的.税务机关为了平衡税收收入任务,时而要求企业把不该交的税先交上,时而又要求企业把该交的税暂时缓交,企业为了满足税务机关的要求,而不得不做假账;有的银行放款只规定了资产负债率、利润率等指标,而不论企业的发展前景如何,于是企业便通过粉饰财务数据来获取贷款;有的政府部门和媒体经常只凭企业的报表数字来考核和评价企业,而不问企业的真实情况,于是有的企业大做报表文章,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3.内部控制和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我国历来十分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

(三)会计职业团体建设不成熟,作用不突出

一般来说,每个发展成熟的职业都会有自己的成员组织,这些组织的目的在于协调内部成员间的关系,维护成员的整体利益,促进职业目标的实现。会计职业也是如此,但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我国的会计职业团体力量还很薄弱,其作用还不能完全发挥。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

1.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加大会计职业道德宣传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坚持不懈地在广大会计人员中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把以诚实守信、不做假账、客观公正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不断灌输到广大会计人员的灵魂深处,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丧失诚信给会计职业和社会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唤醒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会计人员追求诚信的热情和理念,营造出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的氛围,同时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树立长期博弈的观念,从根本上净化市场,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诚信档案。加大注册会计师的个人责任,提高其独立性和风险意识,从而增加注册会计师遵守职业道德的压力。

2.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创造良好执业环境

在规范和管理会计职业过程中,法治和德治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二者不可偏废。因此,必须认真领会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两个建设同时进行。要强化行业监管职能,提高其权威性,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和禁入机制,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只有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构建起阻挡各种经济犯罪的防蛀大堤,真正构筑起会计业的“诚信”长城。

3.加强会计人员的心理教育,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基础

从目前的情况看,凡属依法办理会计业务的会计人员,一般均处于各种利益矛盾的焦点。一方面,有关法规及职业道德要求他们要保证国家的整体利益不受损害,另一方面,他们也必须充分考虑自己所在单位的利益。职业道德在强调精神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物质形式的鼓励,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利益的导向和激励,企业要保护、奖励不做假账的会计人员,对于发现的作弊人员应给予严厉的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4.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加强其职业道德修养自觉性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层次的会计职业者的道德要求的程序等也有所不同,因而应该从会计专业学历教育开始直至离开会计岗位。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使会计职业者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各单位应当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重点地抓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把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单位岗前培训及岗中培训的重要内容,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后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贯穿在整个会计工作职业生涯中。

(二)加强单位内部各种制度的建立与维护

1.完善财务总监委派制和会计委派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各地财会人员管理体制改革都在探索发展中不断得以加强和完善,为了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应在《会计法》中进一步补充相关的法律规定,使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2.加强与企业利益相关部门的管理

由于一些部门与企业的利益相关,因此他们的一些规定或意识反而促使企业进行财务造假,对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部门的管理力度,合理地改善其规定。如银行放款时不要只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利润率等指标如何,也要综合评价企业的发展前景怎样,再予以考虑是否放款;政府部门和媒体考核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效益时,不要仅凭企业的报表数字妄下断语,而应组织人员秘密调查。

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监督体系

(1)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制定严格的内部会计制度,可以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和其他经营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贯彻落实与执行,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及相关记录的安全完整,从而杜绝舞弊事件的发生。

(2)加强会计监督

建立一套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监管体制,一是需加强政府行政监管的力度,财政部门应将会计基础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主要工作来抓;二是建立政府、单位内部、社会中介机构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机制。

(三)加强会计职业团体的组织和队伍建设

职业团体除了对违规成员的惩戒要落到实处外,还应对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标准的成员进行表彰奖励,以形成一种抑恶扬善的社会氛围,并借以引导其成员的从业行为。

据此,也可以说会计职业团体的这种行为后果会直接影响其成员的行为选择,鉴于会计职业团体在职业道德建设中这种直接、有力的影响,我们应当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团体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建立行为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制度。我们还应充分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比如对为了维护职业道德规范而辞职的会计人员,会计职业团体应当帮助他尽快找到更好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赵世兴,孙丹,李玉玲,赵玉.从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看会计职业判断.税务与经济,(5).

[2]刘玉廷.论现阶段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基本规范.商业会计,2003(8).

[3]张云.论会计信息失真与三大环境因素之关系.现代财经,2003(10).

[4]刘双凤.浅谈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经济师,(1).

[5]岳上植.会计诚信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会计研究,2005(4).

[6]陶友竹.浅谈市场经济下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国科技信息,(2).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八

教师职业道德论文教师的职业道德论文,由成功励志网整理,希望有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论文教师的职业道德论文的这篇文章教师职业道德论文教师的职业道德论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酷爱门生是师德的焦点。

门生的生长不但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必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植物所差别的工具——这便是炽热而朴拙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教师对门生的爱,会被门生内化为对西席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徙到西席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而爱的教诲是我们讲授上的宏大推进力。西席体贴门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诲界称之为严酷要求的那条很难驾御的小舟。没有这种体贴,小舟就会停顿,用任何高兴也无法使它挪动。西席酷爱门生有助于门生精良风致的作育;有利于发明生动、生动的学习气氛,使门生连结精良的学习形态;有利于……而这统统,都是做好教诲事情必不行少的条件。

二、酷爱门生是师德的焦点。

赞可夫说:“当西席必不行少的乃至险些是最重要的品格,便是要酷爱儿童。教师职业道德论文”英国教诲家罗素指出:“通常西席缺乏爱的中央,无论是风致照旧伶俐,都不克不及充实地或自在地生长。”可见酷爱门生是师德的焦点。要是我们深条理地思索一下,西席休息职业的特别性决议了酷爱门生是西席的本分。西席职业的最大特点是作育新一代。西席的休息工具是人,并且是人群中最年老、最有生机,最喜好学习,最容易担当新事物,最具富厚情绪、本性奇特的群体——少年儿童;西席的使命便是在讲授历程中,凭着本身的本性、知识、才气、情绪、品德和意志,把门生作育成德、智、体、美等片面生长的社会主义奇迹的设置装备摆设者和办理者。由此可见,西席的休息便是教诲人、塑造人,西席才因而得到“人类魂魄的工程师”的佳誉。西席这种休息的特别性决议了西席必需酷爱本身的教诲工具,酷爱门生。同时,西席休息的特别性也划定了师生干系是学校里最重要的人际干系的特别性,由于西席在整个教诲讲授历程中处于主导的职位中央,这就决议了在师生干系中,西席对门生的爱是主导方面,酷爱学天生为创建调和师生干系的条件,也就天然的成为调解师生干系的西席的.职业品德范例。要是我们再深条理的思索一下,西席休息职业的特别性决议了酷爱门生是全部讲授运动的底子。在教与学的双边运动历程中,现实上是师生之间情绪交换的历程,由于教的主体是西席,客体是门生,学的主体是门生,客体是教师,只要主客体情绪调和同等的时间,教与学的使命才气很好的完成,才气构成讲堂上的教与学的精良的互动佳境。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九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西方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社会道德氛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等,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中专生的腐蚀和毒害不容忽视,这使得中专德育教育面临严峻的考验。再加上学校重智轻德的现象仍然存在,中专生在思想道德方面陷于了一个空前荒漠化的困境。因此,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重新反思中专德育工作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和提高德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专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中专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

中专生正处于心理发育期,面对自己身体的发育和人生环境的变化,逐渐不再依靠师长,而开始进行主动的思考。此时的他们具有对外界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独立的认知探索未知事物,并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于长辈的教导,不再盲从,而是更愿意根据自己的思考来判定是否接受,并且通常以叛逆为荣。这种个体意识的觉醒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但由于他们自身缺乏人生阅历,并往往缺少实践锻炼,一旦缺少正确恰当的指引,在当今道德观纷繁混乱的形势下,很容易被迷惑而出现精神空虚、行为失范,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中专生具有当前青少年常见的道德问题,如:自我意识膨胀,缺乏集体组织观念;重视物质利益,追求个人享乐;社会责任感淡漠;缺少远大理想。并且由于中专生往往在中学时成绩一般或者较差,难免受到教师、家长和同学的不公平待遇,一些学生因此而性格压抑,很难接受外界善意的劝导,为中专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大部分学生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忽视自身的职业道德培养,这对于今后的工作将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中专德育存在的问题

1.对德育的认识有待提高。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而中专生的主要优势在于其职业技能的熟练掌握。因此,中专教育几乎以一边倒的态势,完全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德育成为形式上的首要问题,“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是育人之首,学校单纯的追求知识与技能的教授,而忽视了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真正合格的人才。教师对待德育工作应付了事,课堂上死板教育,忽视教学效果,缺少合理的德育考核评价标准。学校平时不重视,学生一旦出了问题,就突击教育,以德育为保护伞,企图追求短期效果,其结果显然无法尽如人意。而学生受学校和教师的敷衍态度影响,也不能严肃认真的对待德育,认为空洞无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中专德育目前最根本的问题是认识问题,不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的地位,德育的进步和改善也就无从提起。

2.教育内容陈旧空泛。中专德育课以教材为主,教材虽然比较完备,但难免重于理论并缺少时效性。大部分教师单纯依赖教材,不能将书中理论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缺乏实例教学来证实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脱离了实际生活的德育就失去了本身的教育意义。中专生处于心理成型的关键时期,对于其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急待有人帮助解决,对于社会的变化也需人解释指导,而目前的德育工作无视这种需求,仍按老套路走,教育内容陈旧,比如:对于恋爱、性教育、社会问题等学生迫切需要正确引导的话题,教材始终讳莫如深,教师也就正好避之不谈,学生只能从影视作品和网络等媒介中寻求帮助,但其中的信息鱼目混杂,处于此阶段的青少年的判别是非的能力还远不成熟,因此常会受到不健康信息的影响而贻误终身。

3.教育手段过于简单。目前中专德育课仍以课堂教育为主要手段,教师照本宣科,对学生硬性说教,偏于单向宣讲,缺少与学生的沟通,课堂互动性差。由于德育手段集中于课堂,不少教师急于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按大纲讲述教材中的各种理论,而忘记了课堂教学本应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的一个互动学习过程。尤其是道德教育这样需要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实践中的课程,教师如果忽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仍然以自己为主体,单纯的把学生看作是被灌输对象,而不能平等地与学生沟通,压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免会使学生对德育产生厌恶和抗拒心理,教育的效果自然不会好。

二、提高和加强中专德育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重视中专教育的德育培养

学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中专教育也不应该例外。德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方向性的作用,起着培养青少年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是青少年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的关键。

提高对德育的认识,首先要对德育工作者的认识进行升华和巩固。学校应该引导教师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中专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他们一生将影响很大。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如何,又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从实际来看,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技术是重要,但是个人素质和职业道德更不容忽视。学校应该端正对待德育的态度,不能再把德育作为智育的陪衬,而是强化教师对待德育的重视,提高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德育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不仅在口头上,更应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从上而下都要参与进来,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只有从认识上真正重视德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德育所遇到的一切困难,才会真正达到德育所追求的教育目标。

(二)与时俱进,实现德育内容的.更新发展

当今的青少年早已经不满足于教材原有的一些道德理论,他们更关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并试图通过自己的思考来重建自身的道德观念。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心态,紧紧跟随时代的变化,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适时调整德育内容,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育学生通过掌握的理论知识来分析社会现象,不仅可以正视社会的阴暗面,更可以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批判;把握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不仅明白自己现在所处的形势,更可以看清楚将来前进的方向。道德作为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而更新发展,德育内容也必须与时俱进,在传统的道德素质培养之上,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创业意识、开放意识,才能使其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而不断更新的德育内容,比如联系国内外时事,讨论“伊拉克战事中的美国”等,无疑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再认为德育空洞乏味,从而逐步改变学习态度。

(三)贴近生活,提高德育实效性

中专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首先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成长中有一系列道德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另外,他们即将走入社会,相比其他同龄人,需要关于职业道德一系列的重点教育。因此,中专德育的内容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给予上述两方面的重点关注。

青春期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着很多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矛盾和问题,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在学生眼里可能就是无法逾越的一道坎。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就不能继续逃避问题,放手学生通过网络等媒体去自寻帮助,而后者很容易产生严重问题。教师通过更新德育内容,展开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健康顺利的渡过这一人生转折点,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对于中专学生,加强与职业和社会相关的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根据原有的德育课程设置下,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方向等条件增减适合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生活的教学内容,比如,“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投资与理财”、“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学习,都将对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工作和生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的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有所区别有所重点的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从实际出发的德育一定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四)注重创新,丰富德育教育手段

在目前德育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情况下,必须改变以往以灌输理论为主,教师为课堂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成果有限的被动局面。要加强课堂学习的互动过程,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使德育课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教师注意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可以通过设置实际情景和实际困难,启发学生将理论自觉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并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除了师生互动,还应努力让学生参与同学间互动、学生与教材的互动,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索、团队合作以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德育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单纯依靠课堂教育是远不能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的。教育者应当主动创新,探索一些其它途径作为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可以根据教材中可实施性较强的部分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将教育融入实际,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者实际动手操作而获得感性而深刻的印象,摆脱德育课枯燥的形象,并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将感性经验升华至理性体会,完成德育目的。

另外,一些传统的德育活动仍然值得借鉴,比如召开班会或者团会,让学生就某一身边实事或当今时政,畅所欲言,在讨论中获得成长;举办辩论会,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自我积累,在辩论的过程中吸取别人的精华而得到迅速提高;组织观看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同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学生去调研、实习或参观,都可以将社会引入他们的生活,而由他们自己去发现、思考和总结各自的收获,这样的教育效果是书本和课堂永远无法给予的。

(五)循序渐进,营造德育隐性环境

德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提供的德育课程,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又离不开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周围的环境,人的行为以及与他人的交往中都包含着对学生潜在的教育,而社会和家庭这个大环境,就是德育的的隐性环境。隐性教育具有弥散性、渗透性等特点,其教育功能特点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校要利用好隐形教育的功能,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并和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敦促家长重视孩子的道德素养成长,双方多进行平等耐心的交流,共同合作,尽量为学生营造理想的德育隐性环境。

三、结语

道德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课题,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整体素质,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中专学校负责培养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要向社会提供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必须要重视道德教育。广大中专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和探索,为德育工作寻找出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十

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德育将影响到整个德育工程的质量。因此,以德治国应从孩子教育开始,用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优良品德浇灌幼儿的心灵,对幼儿实施入耳、入脑、入心,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而这些传统美德就在经典里面,正是我们教孩子如何做人的好教材。

一、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如今一提及对孩子的教育,不少人就认为是让孩子学英语,学琴棋书画,而根本做人的问题却被忽视了,殊不知每一位孩子首先是一个“好孩子”,有了这个根,才有可能谈别的。今天舒适的环境,让孩子们有了幸福的生活,但因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根据一项统计,台湾9—13岁学生的知识水平已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断力却落于其后。21世纪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对信息的多元化,许多人已经不知道什么该吸取,什么不该吸取,道德标准已被吞噬,面对祖国的幼苗——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孔子日:“少年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身都会起作用的。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

二、读经对幼儿教育的德育意义

经典诵读有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经大量事实证明,其成效也是极为显著的。

1、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所谓经典,就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而积淀下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诸如经、史、子、集。其中蕴涵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俗等中国文化。对于幼儿来说,可以从“三百千弟”起步,从三言到四言,再到五言、七言,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也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在内容上其结构简单,相对容易理解。如《三字经》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百家姓》可以使幼儿了解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千字文》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从小培养幼儿洒扫、应对、进退的礼仪,使之从翩翩少年成为进入谦谦君子的重要门径。对于处在品德形成敏感期的孩子们非常有必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儒学价值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重人伦、求和谐、盼安定,道德修养渗透在古诗文中,将对孩子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促进其良好人格的形成及文化修养的提高。

2、读经教育符合幼儿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读经教育主张熟读成诵,而不求甚解。功在潜移默化,而不是片面灌输。它不仅符合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而且也符合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把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道德知识的灌输上,但是如果道德知识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其结果往往会造成知行不一,成为嘴上说一套,行动上是另一套。而读经教育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灌输,经典中的道德知识,孩子们是在诵读过程中反复接触,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接受,一当他们有所领悟,便会将其作为自己的要求,并在具体行为上反映出来。所以读经的孩子虽然并未真正读懂多少,但却会自觉地按照经典上所说的去孝敬自己的父母,改正自己的行为偏差。好的教育内容也需要有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应顺应孩子脑神经的发展规律,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做不到这一点,教育者会很辛苦,受教育者也会很痛苦,效果自然不好。最高明的教育方法是:孩子没有感到是在受教育,而效果已自然达成了,而这正是儿童的学习特点。

3、经典的学习必须与日常生活、为人处事融为一体,所谓经典并非是一堆文字,几多知识而已。如果让幼儿把背诵经典作为炫耀知识的资本,就是大错特错了。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是中国文化的特质。我们从小教育孩子读经,就要给他们讲明这个道理,否则,“但学文,不力行,长浮华,成何人?”为学一定要与做人结合起来。经典的德育内容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展开,强调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从孝亲、敬长、悌兄、信友做起,由近及远,从小到大,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而并非是远离生活实际的大道理。对于幼儿来说,那些蒙学名篇,如《三字经》和《弟子规》等,包括许多人生格言和幼儿日常生活的道德行为规范,内容贴近幼儿的实际,容易学,也容易做。如儿子在读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后,就懂得了如何向别人借东西,借物应该事先说明的道理。幼儿在琅琅上口的诵读中,既识字、学知识,又学那些看得到,摸得着,在日常生活中用得着的具体行为规范。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习惯。这是读经教育取得德育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墨子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语道破了教育的规律。读什么书,成什么人,信什么理成什么事,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经典的智慧语言不断输入幼儿纯净的心灵,日后必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言语思想行为。最后想说的是今天的读经绝不是复古,而是一种尝试,一种素质教育的尝试:一种对现行教育补充的尝试。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我们想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童蒙养正”,让这些传统文化熏陶孩子们,给孩子们铺垫下一生的道德基础。

十七世纪世界著名科学家牛顿曾说“我之所以看得比较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巨人肩上。儿童经典诵读活动不仅是为了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是响应党的号召,实现民族精神教育,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十一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德育已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德育的发展不仅对国家和民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教育事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育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国民素质,同时也提高了民众的道德水准,为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在职业中专的教育中,根据职业中专学生的特点,德育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1职业中专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1.1德育教育对职业中专学校教育的导向作用

学校的性质和方向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理想、道德、文化教育是我国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对学校的性质和方向起着导向的作用。而且对学校实施的全面发展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不仅引导职业中专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提高,并使他们在美育、智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所以在职业中专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推动学校教育健康发展。

1.2德育教育对职业中专学生身心发展的导向作用

职业中专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身心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他们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基本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职业中专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缺乏生活经验,识别能力差,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模仿性强,思想多变,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而德育教育正确引导了职业中专学生的身心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1.3德育教育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经产生过许多辉煌的思想,形成了崇高的道德品质,使我们的祖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影响着世界各国。德育教育在提高职业中专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虽然中华民族的素质是对整个民族的群体素质而言的,但是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素质是个体素质的概括和集合,所以职业中专学生的德育素质提高了,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也起着推动作用。

2职业中专德育教育的原则

2.1知行统一的原则

职业中专德育中的知行统一原则就是既要重视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品德规范的教育,又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教育,要求职业中专学生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实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把认识和实践、思想和行动有机统一起来。

2.2正面教育的原则

在职业中专的德育教育中,要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必须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教育者要引导职业中专学生开展思想斗争,促进内因起变化,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能力。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采用说服的方法,既解决了矛盾,又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这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因人施教的原则

因人施教的原则是指在对职业中专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充分了解教育对象,针对他们的年龄特征、时代特点和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有的放矢地提出教育要求,选用适当的内容和方法,解决不同学生的不同思想矛盾,以充分发挥职业中专进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4教育统一的原则

我们知道,人是离不开现实社会的,职业中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要想让职业中专学生的德育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学校必须有计划地组织,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控制和消除不良影响。同时学校要主动联系家庭、社会,协调、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提高教育水平,为职业中专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

3职业中专德育教育的途径探讨

3.1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职业中专学生应该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从而体现道德行为主体在其品德发展中的自觉能动性。所以职业中专学生要根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一定的自我信念和自我完善的志向出发,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自我培养和自我进取,而自我意识对职业中专学生自我德育教育非常重要,应引起高度重视。

3.2心理教育

在职业中专学校德育工作中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是教育走向人性化、心理学化的必由之路。职业中专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地发展,因而心理健康的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这样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掌握心理健康的一般原则、科学认识以及客观标准等,用发展的眼光去鉴别身边的学生,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这对职业中专学校的德育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3.3网络教育

网络道德作为人的思想的一种反映,它的形成根源于社会,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能动反映,所以对职业中专学生的网络德育教育应该从道德教育规律和网络心理特点两方面来考虑。首先要克服网瘾,让职业中专学生感受到现实比虚拟更美好,同时正确引导求知欲望,增强道德伦理教育和审美教育,提高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多让他们参加积极的实践活动;实施网络道德教育,强化职业中专学生网上道德责任感教育,推行网上行为准则,规范网上行为,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注重正确的思想引导,职业中专学生好奇心重,再加上网页上一些不健康图片和文字的出现,使这些学生出现了不健康的思想观念,所以要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观”。

3.4情感教育

情感是职业中专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和前提,因此,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情感教育。首先要以景生情,通过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此景包括校园、教室的环境布置,课堂气氛和教师的表情行动等。其次,以情促情,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打开职业中专学生的心扉,通过相互情感的交流,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得以调动。最后,以行育情,职业中专的学生要通过道德行为的实践,从中产生道德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德育教育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而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德育教育也将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需要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十二

道德困境是指在决策或行为过程中,人们需要面对两种或多种道德原则之间的冲突或抉择。在道德困境面前,我们常常感到无措和困惑。因此,研究道德困境显得尤为重要,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困境。在我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道德困境的复杂性和千变万化,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道德困境不仅仅存在于理论讨论中,更多的是融入我们的生活中。道德困境无处不在,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职场环境,我们都可能面临道德的选择。例如,我曾遇到过在公司工作时需要隐瞒一些真相以满足客户需求的道德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仅需要遵循道德原则,维护诚信和诚实,同时也要考虑公司的利益和客户的满意度。这种冲突让我意识到道德困境不仅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更需要我们平衡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其次,我明白到道德困境需要我们对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进行反思。道德的选择不仅仅是遵循社会和文化的规范,更是基于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在研究道德困境的过程中,我深入思考了自己的价值观,仔细审视了我的道德准则。这个过程不仅帮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立场,更能够使我在面对困境时更加果断地做出决策。

第三,我发现道德困境是一个千变万化的领域,没有一种固定的解决方法。在我的研究中,我遇到了无数种道德困境,每一种困境都需要我根据具体情况和道德原则做出不同的决策。有时候,我需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立场,有时候,我需要权衡不同的利益,有时候,我需要选择一个相对较小的恶来避免更大的恶。在面对这些困难选择时,我学会了灵活地思考和行动,并且从中体会到了道德判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此外,我还意识到在道德困境中,我们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利益相关方。道德决策往往涉及到不同利益相关方的权益,我们需要在力求遵循道德原则的同时,尽量平衡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例如,在一个环境保护组织工作时,我常常需要考虑到企业的利润和社会的福祉之间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我发现与各方沟通和协商是解决道德困境的关键,只有通过沟通和协商,我们才能够找到一个相对公正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研究道德困境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困境,从而更好地实践道德原则。通过对道德困境的研究,我深刻认识到困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意识到自己的道德准则需要不断地反思和完善。此外,我也明白到道德困境需要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并通过沟通和协商来找到公正的解决方案。对我个人而言,研究道德困境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它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道德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十三

一、科学技术的含义及来源

“技术”一词源于古希腊语techne,意指“技能、技艺”等。技术与科学(scientia)都是人类在实践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但techne指的是主观性因素,是人们主观推断和推理等的思维方法,而scientia指的则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理性知识,是人们发现、挖掘的客观存在的但还没有被人类加以利用的知识。在我国古代,技术泛指“百工”,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技术不断应用自然科学理论,使得技术本身成为一个理论系统,成为一门科学。所以技术不再是零散的、不连续的生活经验的总结,而变成了有内在联系的、相互融会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首先从人类最基本的实际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出发把握技术的本质,认为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进化史。而人的劳动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因此,可以把技术定义为人类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和自身发展,把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实践经验、工作原理汇总而成的理论体系,它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在技术和理论上阐述了人对自然的积极能动行为,及日常生产过程中展示出来的精神观念,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认识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技术可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同时,技术还可以改善自然环境,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外界条件。

但技术运用不当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就需要人类在利用技术的同时,用科学道德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科技的`进步直接依赖于科学家们的科学劳动,科学劳动塑造人们勇于追求真理、注重实践、崇尚科学、遵循客观规律、直面困难、乐于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和态度。科学家们在长期的科学劳动中还形成了一套与科学本身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这种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推动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在科学精神构成道德观念重要内容的同时,科技知识也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自身认识,人们道德视野的扩大,又为新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建立提出了新的课题,并推动了科学道德观念的更新与发展。

二、科技工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知识也需要不断地创新,但在创新的过程中,现有的科学伦理、道德会阻碍科技的进步。例如:在古代,我国的解剖学就已经萌芽了,但是由于封建礼教、道德思想观念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我国古代有这样的认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这种落后的道德理念阻碍了解剖学的进步。清朝的王清任在舆论的压力下,对解剖学的探索异常艰难。当时的封建礼教维护者辱骂其为“教人于胳堆中杀人场上学医道”。而科学道德的建设没有和科技发展同步,也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例如:2009年,hacker入侵花旗计算机系统,向多台遭感染的电脑下达指令并攫取资料,窃取银行账户登录信息,造成花旗银行损失千万美元。这反映了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道德建设相对落后,没有对人们使用网络的行为及时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致使人们在利益的诱导下,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置自己于法律禁地而不顾。所以,我们在分享科学技术带来益处的同时,要关注科技的负面作用,及时完善道德建设,解决社会问题,使科学技术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三、科学道德和科学工作的辩证关系

在快速发展、变化的世界中,新的科学分支和前沿领域不断出现,对现有的科学伦理、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加强上层建筑才能有力地统筹管理社会的正常运行。科学道德和科学技术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科学技术要向前发展,在某些方面就要打破现有的落后的科学道德,从而建立新的科学道德体系。新的科学道德体系在形成的过程中,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对现实情况的否定和对自身发展中的问题的否定后,形成一套符合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对先进的道德规范,从而更好地指导科学技术的运用和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两者是在运动中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制约的。

四、恪守科学道德对科技工作的意义

首先,恪守科学道德有利于提高科学工作者的自律。道德自律是科技工作者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素质,也是在科学研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科学工作者自律性的提高有利于科学精神的发扬光大。科学精神激励科学工作者发扬求真务实,做人与做学问杜绝弄虚作假的科学工作作风。其次,恪守科学道德有利于科学工作者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地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坚决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

再次,恪守科学道德建设,有利于科学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坚持严谨、严肃、严格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觉纠正科研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不良行为,有利于维护科技工作的神圣性与崇高性。

最后,恪守科学道德有利于科学技术工作者树立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信念,这是对科学工作者的最高伦理道德要求。这种高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敦促科学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防止科技成果的滥用、误用和恶用,从而避免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协调发展机制的不平衡性,有利于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等。同时,恪守科学道德有利于科学技术工作者树立生态伦理观念,有利于科学工作者按照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总规律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的和谐快速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十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于人才的渴求达到了一个高度,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初步形成,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也发生着重要的改变。

一、职业中专德育课中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首在“树人”,这是所有教育的首要目的,也是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在当今职业中专的德育课教学活动中,怎样把德育课和道德情感教育和谐统一起来,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正确的教育能够让学生有着积极的道德情感上的体验,对于促进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教育部发布有关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条例以来,德育课在职业教学中就成了很重要的一个课程。它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并且对于学校的教育水平发展以及企业未来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相关的联系,所以职业中专的德育课教学非常重要。

德育课在职业中专的教学中主要是知与行的统一,解决个人的行为规范与道德要求上的矛盾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道德情感的的加入会给德育教育增添一种内在的动力,促进学生在道德上的正确选择,从而对道德有更深的理性认识。另外,道德情感教育对于当下的教育改革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这对素质教育的发展是一股前进的动力。

二、职业中专德育课所具有的特殊性

,国家开始实施职业教育改革,这对职业中专来说是一次发展上的转折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即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职业中专的德育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中专必修的科目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职业中专的培养人才有着其自身的不同,而德育课在其中尤为重要,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所产生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德育课教学是职业中专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树立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这些知识内容是其他一些科目不能替代的。

三、道德情感教育对职业中专德育课的作用

1.道德情感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与其他高校的学生相比,职业中专的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自身的控制能力上也略差一点,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道德情感教育能够把学生的思想引向正确的道路,使他们勇于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更加顽强,能以更好的状态适应社会,在交往中也会更加游刃有余,从而对于学生的交际能力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职业中专的学生可能大多数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很少与外界接触。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中专学生在业余活动中都是面对电脑玩网游,很少有人能和身边的人谈论心事,甚至在交际中有着偏激的言行。这就需要教师在德育课上要引导学生,把情感注入到德育课的实践中去,这样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在交际能力上得到提高。

2.道德情感教育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有全面影响

德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道德情感融入课堂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方面的学习,而且使学生在性格和情感上得到补充发展。情感是道德与精神的核心,没有了情感的加入,道德说教就会无力、空洞。所以,道德情感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在他们形成独立人格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道德情感教育与德育课相结合在学生的品德和心理健康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上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道德情感是学生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引导方向,将其与职业中专的德育课相结合,是促进教育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的不竭动力。

在职业中专德育课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也要使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上有着深刻的认识,把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与社会相契合。将道德情感融入到德育课当中对学生的品德修养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十五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之一的建筑业也以呈现崭新的姿态,随着建筑业市场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就更引起关注。建筑工程质量一直是工程建设中尤其突出的问题所在。本着搞好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本文提出几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初探性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初探;影响因素;工作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主要是指从使用功能上说,强调的是实体质量,比如说基础是否坚固耐久、主体结构是否安全可靠、采光和通风等效果是否达到预定要求是否合理等。广义-主要指的不仅包括建筑工程的实体质量而且还包括形成建筑工程的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指参与建筑工程的建设者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包括社会工作质量、生产过程工作质量。现就广义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做初探性的探讨研究。

一、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

建筑工程产品质量与一般的产品质量相比较,建筑工程质量具有如下一些特点:影响因素多、隐蔽性强、终检局限性大、对社会环境影响大、建筑工程项目周期长等特点。

1、影响因素多

建筑工程项目从筹建开始决策、设计、材料、机械、环境、施工工艺、管理制度以及参建人员素质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它具有受影响因素多的特点。

2、隐蔽性强,终检局限性大

目前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一般事后表面上看质量尽管很好,但是这时可能混凝土已经失去了强度,钢筋已经被锈蚀得完全失去了作用,诸如此类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在工程终检时是很难通过肉眼判断出来的,有时即使使用了检测仪器和工具,也不一定准确的发现问题。

3、对社会环境影响大

与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质量的好坏有密切联系的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者,而是整个社会。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还影响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特别是有关绿化、环保和噪音等方面的问题。

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在业主建设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即人(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athod)和环境(enviornment),简称为4mie因素。

1、人员因素

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和间接地对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而规划是否合理、决策是否正确、设计是否符合所需要的质量功能、施工能否满足合同、规范、技术标准的需要等,都将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人员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泛指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建筑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它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工程材料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经过检验、保管使用是否得当等,都将直接影响工程工程的质量。

3、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可分为两类:一是指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如电梯;二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如各类测量仪器和计量器具等,简称施工机具设备。机具设备对工程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工程用机具设备其产品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功能质量。

4、工艺方法

工艺方法是指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包括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前者如施工工艺和作业方法,后者如施工区段空间划分及施工流向顺序、劳动组织等。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5、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作业环境,如施工环境作业面大小、防护等;工程管理环境,主要指工程实施的合同结构与管理关系的确定等;周边环境,如工程邻近的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

三、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和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必须实施动态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过程和管理过程的有机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随时间、地点、客观条件、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必须是动态的控制。是指从空间上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子项目,直至每一个设备零件、材料单件,每一项工作、技术和业务,都要保证工程质量标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水平。

2、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应事先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控制,而不能是消极被动的,等出现质量问题再进行处理。所以,要重点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

3、建立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体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各方,应根据国家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合同、协议以及有关文件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

1)、项目业主的质量责任

项目业主要根据建筑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按有关规定选择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在合同中必须有质量条款,明确质量责任,并真实、准确、齐全地提供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原始资料。凡建筑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建筑工程建设有关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均实行招标,依法确定程序和方法,择优选定中标者。建筑工程项目业主对其自行选择的设计、施工单位发生的质量问题承担相应责任。

2)、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相应的勘察设计任务,不许承揽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以外的任务,不得将承揽的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也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单位的名义承揽业务或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业务。

3)、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

施工单位必须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相应的施工任务,不许承揽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以外的任务,不得将承接的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也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单位的名义承接工程或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接工程。施工单位对所承包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负责。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

4)、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

工程监理单位应按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业务,不许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或以其他工程监理单位的名义承担工程监理业务,不得转让监理业务,不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担工程监理业务。工程监理单位应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与项目业主签订监理合同,代表项目业主对建筑工程质量实施监理,并对建筑工程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四、结束语

上述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提出了几点简单的控制措施,希望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程中对工程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只有做各环节的有效控制,才能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最优。如果能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中,我们深入细致认真的分析,有效的采取相应的策略,是可以为国家节约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无形的提高了我们的建筑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戚振强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李子新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

【4】工程项目管理实务范式方法与管理表格马士华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十六

道德困境是指一个人面临两个或多个相互冲突的道德选择时所遭遇到的困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道德困境,如是否告诉老师同学作弊的事情、是否隐瞒知情人的错误等。面对这些困境,人们的内心常常感到矛盾与焦虑。在我研究了相关理论并通过实际经历中不同的道德困境的思考后,我对道德困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体会。

首先,道德困境是一种挑战人格的伦理考验。人性是矛盾的, 按照自身道德观念去行动有时会违背其他价值。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中发现同事作弊,如实举报是维护社会公正和诚信的表现,但这也意味着自己可能会因此失去工作关系的机会。这种时候,内心会陷入矛盾之中,选择一方渴望的东西就意味着放弃另一方。在这种困境中,人格的品质面临严峻考验。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利益和自身原因选择放弃道德的一方,这是人性的弱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改正,坚守自己的原则。

其次,道德困境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试金石。面对道德困境,每个人都是经历考验的,决定选择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利益和欲望放弃道德的一方,这种行为往往会导致德行的下滑,而有些人则会因为坚守道义选择道德的一方,这种勇气使其道德水平得以提高。道德困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做出正确的选择时,才能够真正展现出我们的道德修养和品德水平。

再次,道德困境的处理需要理智思考。遇到道德困境时,我们常常会情绪化地做出决策,依靠自己的直觉和主观意识。这种时候,我们容易受到个人感受、利益和欲望的影响,难以做出客观而理性的决策。然而,道德困境并不是让我们基于感觉去选择的,而是需要我们思考与权衡利益的冲突,判断出对于社会、对于他人、对于自己来说更加有利的选择。只有在理性的思考下,我们才能够做出更加符合公平和正义的选择。

最后,道德困境的处理需要个人品质的逐步提高。道德困境的存在是一个检验和提高个人品质的机会。良好的品质不仅需要通过自我修养来培养,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去锤炼。而道德困境正是提供了一个锻炼品质的舞台。通过反思与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品质。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道德理论与伦理道德的知识,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以更加正确地面对道德困境并作出正确的决策。

总而言之,道德困境是一种考验人性、检验人品和提高道德素养的机会。面对道德困境,我们需要坚守自己的原则,理智思考,并通过实践与学习逐渐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只有在不断的研究与思考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和处理道德困境,同时也让自己在矛盾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十七

道德困境是人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难题,是人们行为和决策中常常存在的矛盾与纠结。作为一个道德的参与者和承受者,人们必须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从道德困境中得到了诸多启示和体会。

首先,道德困境使我意识到人们的价值观念往往是灵活多变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观念和信念往往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例如,一个人在平时可能强调诚实为重,但在面对某些特殊情境下却选择了撒谎。这让我意识到,人的道德观念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随着时间、地点、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调整。因此,我们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应该以经验和理性为依据,权衡利弊,找到最适合自己和他人的道德准则。

其次,道德困境让我认识到决策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在道德困境中,往往没有一条简单明确的正确答案,每个选择都可能面临利益冲突和后果不可预见的风险。例如,在工作中,我们可能面临是否泄露公司机密的道德困境。如果泄露,可能导致自己受到道德和法律上的谴责;如果保守秘密,可能对公司的利益产生巨大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勇气和智慧来做出明智的决策,而不是简单地选择捷径或者逃避责任。

第三,道德困境教会我珍惜信任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在道德困境中,人们的行为常常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和评判。例如,如果我们在道德选择中违背了自己的原则,可能会受到他人的指责或者放弃对他人的信任。因此,在面对道德困境时,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念,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立场和选择。只有建立互信互敬的关系,我们才能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和困境。

第四,道德困境提醒我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动机。在道德选择中,我们往往需要评估自己的行为和动机是否合理和符合伦理原则。例如,我们在面对是否帮助一个遭受不公对待的同事时,我们需要慎重考虑自己是否出于真诚的善意和同情心,还是出于个人私利的考虑。只有在审视自己的内心和动机时,我们才能做出符合伦理原则和道德常识的决策。

最后,道德困境启发我寻求道德教育和培养个人品格。道德困境是人们思维能力和道德观念的锻炼和考验。在面对道德困境时,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决策能力。这包括了对社会伦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培养善良和宽容的品格,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行为。只有通过不断修炼和改进,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和解决道德困境。

总之,道德困境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避免的问题,也是培养道德品质和智慧的机会。通过面对和解决道德困境,我们可以深化自己的品 character andthical character,提高 自己个人的道德素质和智慧,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境。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继续坚持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准则,同时也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感知和判断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和解决道德困境,为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

道德困境的论文篇十八

道德困境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情境,在现实生活中难以避免。当个人面临道德困境时,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思绪纷乱,不知如何做出决策。在我研究道德困境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习到了如何识别和分析道德困境,并且深刻体会到了道德经验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道德决策所涉及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下面我将分享我在研究道德困境过程中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识别和分析道德困境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遇到一些复杂的道德问题,但是很多时候由于无法看清问题的本质,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对道德困境的识别和分析十分重要。在我个人的研究过程中,我学习到了通过细致观察和搜集相关信息来识别道德困境,同时运用道德理论和伦理原则进行分析。例如,一个道德困境可能涉及到权利与义务的冲突,利益的平衡等等。通过深入研究道德理论和原则,我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分析道德困境,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指导。

其次,道德经验在解决道德困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道德经验是我们在生活中积累的对待问题的一种准则,在道德决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我意识到道德经验的重要性,并且学习到了如何将道德经验应用到解决道德困境中。道德经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通过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我能够更加有信心地应对未来的道德挑战。此外,与其他人分享道德经验也是增强解决道德困境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与他人分享经验和观点,我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了解更多的解决方法,使自己能够更加靠谱地应对道德困境。

然而,道德决策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不能被轻视。在处理道德困境时,个人常常要面临着自身的利益、道义观念和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因此,作为个体需要在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之间做出折中的决策。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复杂的道德决策,这些决策需要我同时考虑到自己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公益,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然而,经过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我逐渐认识到,道德决策是一种复杂性的思考过程,同时也需要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来坚持自己的原则。

最后,解决道德困境需要个人的责任和勇气。道德困境常常是一个个人面临的挑战,个体需要承担起责任来做出正确的决策。在我研究道德困境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解决道德困境需要个体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勇气,勇于追求真理和公正。虽然在道德困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是困难的,但正是这种困难挑战使得个体能够成长并在挫折中获得经验。因此,个体应该追求正确的决策,不为困境所困扰,而是义无反顾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总而言之,通过研究道德困境,我深刻地理解到解决道德困境是一个复杂而挑战性的过程。在解决道德困境中,识别和分析问题是首要步骤,道德经验在解决问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要面对道德决策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个体在解决道德困境时需要勇气和责任感,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原则。通过对道德困境的研究,我对自己的道德素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将继续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担当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533668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