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同时也要根据教师的教学特点进行合理调整。教案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些教案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拓展教学思路,提升教学水平。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一
讲述假设地球在宇宙中与太阳位置相对静止,既不绕日公转,也不自转,地球会不会有昼夜现象?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地球是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仍然会有昼夜现象。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才使得地球上昼夜交替。
板书一.昼夜交替
演示手电筒照射地球仪
板书1.晨昏线(圈)
讲述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为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为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它是一个大圆,始终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份。
板书2.太阳高度
讲述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面的倾角。
演示地球仪演示太阳高度角
讲述昼半球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大于0;夜半球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小于0;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叫做1太阳日,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过渡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
板书二.地方时
板图时区的划分
讲述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板图时区的划分
讲述相邻15度经线内所用的统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一度差4分钟。
举例1).一直东经135度地方时为5月5日8:00,求东经73度此时的地方时。
2).已知东八区为8月8日10:00,求西三区此时时间。
板书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讲述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偏移。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移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板书1.地转偏向力
演示从地球仪的北半球上空向旋转的地球仪上滴一滴红墨水,我们观察红墨水的运动轨迹。
板书2.偏移规律
讲述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不偏转。
举例1).水在进入下水道时时旋转而下。
2).长江入海口,其右岸(南岸)不断被冲刷,沉积的石砾、泥沙不断与北岸相连,形成长江三角洲,长江河道不断向南弯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二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及其意义,地方时、区时的应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规律及其意义。
2、学生了解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四季及五带的划分。
3、通过让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验证结论等培养各种能力。
4、通过对地球运动的主要地理意义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两节教材内容阐述了地球运动的主要地理意义。与老教材相比,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被表述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被表述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这样做更具科学性,因为无论是昼夜交替或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等等,都不是单纯的自转或公转的结果,而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联合结果。
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讲了三个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与老教材相比,少了“对地球形状的影响”。这反映出新教材重视“实用性”的意图。因为与前三个意义比较,后者的实用性明显偏低。
在讲述“昼夜交替”时,新教材增补了用太阳高度来描述各地的昼夜状态,使“昼夜”与“太阳高度”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昼夜状态的说明,也有利于学生对太阳高度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
对于“时间”,新教材增添了不少内容,充分体现了“应用性”特点。教材首先明确了地方时的概念,接着指出使用地方时的缺陷,从而自然引出“区时”,最后介绍了各国的一些特别计时的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区时”的使用,以适应社会。
而对“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则删除了理论分析,只介绍偏转规律,这完全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避免了泛泛而谈,增加了“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的实例,更加贴近生活。
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从大的方面看,增加了“五带的划分”,这是地球表面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内容非常重要,且放在这里也比较自然。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新老教材无大的差别。主要阐述了各地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只介绍了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并以夏至日、冬至日、春秋分三个特例进行分析。删除了较难,也较繁琐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四季的划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及欧美国家天文四季的划分方法。教材新增了“二十四节气”内容,因为这不仅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而且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对昼夜的产生,应先演示,可以用地球仪加发亮的灯泡(或手电筒)、多媒体动画、挂图、板图等。再设问:为什么会产生昼夜?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某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亮的半球为昼,暗的半球为夜。那么昼与夜之间的界线叫什么呢?引出晨昏线概念。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三
初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能够反映地球运动的自然现象有很多,例如:昼夜现象、季节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等。我选择了地球的公转知识加以介绍。该部分知识的难度较大,同学们难以理解,但同学们很感兴趣。
虽然学生们对地球的运动会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各种现象司空见惯,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变化规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会有什么现象。这一系列问题在新教材中有部分知识没有文字说明。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地球运动(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现象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两个教学方法:
第一,图表结合讲解法。鉴于教材中的图像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但是,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们在小学的地理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空间想象思维特别是女同学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差。如果只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凭借学生们的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用这种方法给他们有个初步的概念。
第二,利用教学器材来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学校的地理教学器材不够齐全。经过整理,我利用地球仪、电筒、在黑板上画图相结合及演示一年中地球运动的变化和直射点的位置、时间、产生的现象。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四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2、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
3、了解24节气划分及对农业的意义。
4、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德育目标
通过理解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思维的方式方法,使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进取精神。
教学建议
关于四季的划分的教学建议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划分四季的依据,既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这里需要强调季节的变化与日地距离无关。然后,引导学生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图,明确我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四季划分方法,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最后,指出我国以二十四节气划分四季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关于五带的划分的教学建议
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从读《五带的划分》示意图引入。要求学生明确五带划分的界限和依据,掌握地球上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最后,教师指出五带划分的地理意义。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教学建议
正午太阳高度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这是产生正午太阳高度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直接原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中的《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然后找出变化规律。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一年内可获得两次太阳直射,其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的出现,要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而定。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明确这一点。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的教学建议
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教学中,可利用课本中《二分二至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从晨昏线的位置变化入手,分析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对比,找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需要强调的是,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其中有量变也有质变。不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夜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昼现象;昼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夜现象。从赤道到两极的任何地点,昼夜长短都会出现由极大值到极小值的周期性变化。只有赤道上无昼夜长短的变化,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设计方案
〖导入新课〗复习地球公转运动中有关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知识,引出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教学〗
1.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2.提问:分别找出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说出南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讲解: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4.板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冬至日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夏至日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春、秋分日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
〖昼夜长短变化的教学〗
1.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昼长》
2.提问:结合生活实践,说明北京冬、夏季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分析说明在二分二至时北半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情况。
3.讲解:每年由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由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由夏至到秋分,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夏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每年由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其中,由秋分到冬至,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由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夜渐短昼渐长;冬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北半球各地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圈)经过南北极点,与某条经线圈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
4.板书: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极昼)
冬至日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极夜)
〖四季划分的教学〗
1.读图:《二十四节气与四季》
2.提问: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3.讲解: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不同的是,在具体的划分时间上有先有后。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始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4.板书:四季的划分:我国以“四立”划分
欧美以“二分二至”划分
〖五带划分的教学〗
1.读图:《五带的划分》
2.提问:说出五带的划分界线和划分的依据。
3.讲解:在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形成了五带。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它是人们研究地球表面各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基础。
4.板书:五带的划分:名称和界限
划分的依据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
【活动步骤】
理解极昼和极夜的产生的原因
理解产生极昼和极夜有何规律
地球公转的规律(尤其是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的线速度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停留时间的相应变化)
描绘发生极昼时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
查找与以上资料相关的媒体资料(图片,录像等)
制作多媒体演示材料
制作能说明本主题原因的模型
【成果展示】
可以选择这样两种方式:
(1)制作出演示模型,把极昼和极夜相关的知识制作成板报
(2)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参考资料】
纬度
66º34′
70º
80º
90º
北极地区极昼日数
南极地区极夜日数
1
65
134
186
北极地区极夜日数
南极地区极昼日数
1
60
127
179
北极地区的极昼日数多于南极地区的极昼日数,或说北极地区的极夜日数少于南极地区的极夜日数。我们知道,北极地区极昼时是夏半年,这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远日点一方,公转速度较慢,所以极昼的天数也多一些。北极地区极夜时是冬半年,这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近日点一方,公转速度较快,所以极夜的天数也少一些。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五
讲述假设地球在宇宙中与太阳位置相对静止,既不绕日公转,也不自转,地球会不会有昼夜现象?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地球是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仍然会有昼夜现象。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才使得地球上昼夜交替。
板书一.昼夜交替
演示手电筒照射地球仪
板书1.晨昏线(圈)
讲述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为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为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它是一个大圆,始终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份。
板书2.太阳高度
讲述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面的倾角。
演示地球仪演示太阳高度角
讲述昼半球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大于0;夜半球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小于0;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叫做1太阳日,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而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过渡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
板书二.地方时
板图时区的划分
讲述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板图时区的划分
讲述相邻15度经线内所用的统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一度差4分钟。
举例1).一直东经135度地方时为5月5日8:00,求东经73度此时的地方时。
2).已知东八区为8月8日10:00,求西三区此时时间。
板书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讲述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偏移。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移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板书1.地转偏向力
演示从地球仪的北半球上空向旋转的地球仪上滴一滴红墨水,我们观察红墨水的运动轨迹。
板书2.偏移规律
讲述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不偏转。
举例1).水在进入下水道时时旋转而下。
2).长江入海口,其右岸(南岸)不断被冲刷,沉积的石砾、泥沙不断与北岸相连,形成长江三角洲,长江河道不断向南弯曲。
参考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六
1、昼弧与夜弧
2、昼夜长短与日照时间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强弱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四季的划分
1、我国传统四季的划分
2、欧美传统四季的划分
3、现在北温带一些国家的四季划分
4、季节划分的意义
五带的划分
1、五带划分的界线和范围
2、五带划分的标准
3、五带划分的作用
五、研究性学习活动
课题:宁波市部分地区底层楼房采光状况分析
方法与步骤:
1、利用资料,查找不同月份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然后计算正午太阳高度。
公式: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0—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或用实测法求得正午太阳高度。方法是:在正午时,度量已知长度的杆子的影子,然后用公式求得正午太阳高度。
2、测量目标楼房南面的楼房高度及间距。
3、计算阳光射到底层楼房的最小角度。
4、把计算结果与各月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分析全年理论采光状况。
5、进行实地观察,与理论分析比较,得出实际采光状况。
6、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练习
(一)、单选题
1、在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的是:[]
a.一个点b.一个面c.一条线d.整个地球
2、地表经度相同的地点是:[]
a.日出时间相同的地点b.地方时相同的地点
c.昼夜长短相同的地点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点
3、在地球表面,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是:[]
a.人为规定的b.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
c.地球自转的结果d.受黄赤交角的大小制约的
4、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a.每年重合两次b.每年重合一次
c.永远重合d.永远不重合
5、某地位于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交点上,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的状况是:[]
a.每天正午的太阳高度相同
b.每年内有一次最大值,出现在3月21日。
c.每年内有一次最小值,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
d.每年内有两次最小值,出现在6月22日和12月22日前后。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
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
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
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
7、从8月1日到9月1日这段时期内,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京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并且昼短夜长,夜越来越长
b.赤道处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大,并且昼夜长短相等
c.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并且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d.北半球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南半球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8、位于西经30度、南纬50度处沿经线向南极刮的风偏向在:[]
a.西经30度以西b.西经30度以东
c.西经30度上d.南纬50度以南
9、北半球夏至日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按由长至短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武汉、乌鲁木齐、台北、兰州
b.乌鲁木齐、兰州、武汉、台北
c.乌鲁木齐、兰州、台北、武汉
d.台北、武汉、兰州、乌鲁木齐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七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及晨昏线。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它对自然地理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整体性和差异性都有重要影响,是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因此本节知识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地理学习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由于地球运动具有难以感知的特性,不少学生在学习时还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但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空间智能有较大促进作用。
3.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情景——设疑——探究——建构的学习模式,通过实验,演示,画图等创设问题情景,使抽象的地球运动具体化,生动化。学生进行质疑,探究交流,归纳,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已初步具有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解决问题,故在教学中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分组讨论,进行有效教学。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节的'知识结构,遵循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与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学法指导。
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知识量丰富、资源共享这些优点,我鼓励学生从互联网和图书馆中获取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网站,搜索引擎和关键词,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昼夜更替现象
2.理解晨昏线的地理意义
3.学会晨昏线的判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地理实验的探究以及相互讨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且汇报探究成果的这一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以及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最后,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眼、手、脑、口的调动,让学生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培养他们求真,求实,善于观察,寻根问源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生活的情操。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昼夜更替现象;晨昏线
2.难点:晨昏线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1.教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学案导学法。
2.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创造机会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
六、教具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软件
七、教学过程
略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八
了解地球公转一周后,地球上产生的地理现象。
空间思维能力。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1.重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太阳高度变化。
2.难点:太阳直射概念。
3.疑点: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
4.解决办法:图解法。
2课时。
通过自己一步步绘图逐渐理解知识内容。五、教学步骤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练习:一年之中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之间。
2.昼夜长短变化
(1)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c.请学生用纬线标出极昼和极夜范围——极圈概念(例图中a.f点所在纬线)。
(2)思考:有无全球同时昼夜平分的时候,什么时候?演示春秋分时太阳直射的位置。
理论上:晨昏圈过极点时,全球纬线被平分,此时为春秋分。
实际中:夏季的昼长转为冬季的昼短的那一天。
3)练习:12月22日下列地区昼长的是b、d,昼最长的是d。
a.伦敦b.悉尼c.北京d.好望角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角小,冰雪反射率大,冰层厚海拔高。)
4.五带划分:(图略)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5.四季
春______夏______秋______冬______
(2)思考: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季含义是什么(气温的高低)。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
春______夏______秋______冬______
(3)了解24节 气的概念与四季的关系
思考:你知道为什么4年一润吗?
(1)该图反映的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45e,0
(此图所画半球逆时针旋转,为北半球,北极圈里是极昼,此日是夏至6月22日)
(3)此时a、b、d、e四地的地方时应是a15时,b6时,d21时,e12时。
(太阳最高点为正午12点,纬线周长被均分为24小时。)
(4)此时a、e昼夜长短是a24小时昼,e12小时昼。
题2 设计一个表盘,从中可以读出不同纬度任意一天的太高度角。
教师指导:盘1太阳直射点纬度范围,从2326n——2326s。
盘2太阳高度角范围。
盘3地理纬度值,三盘叠加在一起。
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学生随堂画图,此处略)
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于夜。
2.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3.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
分全球昼夜平分。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一地正午太阳高度随距太阳直射点的远近而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同半球相加,不同半球则减。)
四、五带划分(图略)
五、四季划分
天文四季:春2、3、4,夏5、6、7,秋8、9、10,冬11、12、1。
气候四季:春3、4、5,夏6、7、8,秋9、10、11,冬12、1、2。
24节 气:地球公转轨道的24份均分。在天气和气候概念之间,中国传统文化。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九
投影片:太阳光直射赤道示意图(1)
讲解:任何緯线圈被晨昏线都分为两部分:昼弧和夜弧。昼弧越长,白昼越长,夜弧越长,黑夜越长。看图(1),此时节气为二分日,(画晨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各地昼弧夜弧等长,说明昼夜相等,各为12小时。
投影片: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示意图(2)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示意图(3)
2、夏半年和冬半年昼夜变化关系,这种变化与纬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相反。
(3)赤道处终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始终把赤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4)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5)相同纬度,各地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巩固练习:(略)
过渡: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各地日照时间不同,即昼夜长短不同,同时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弱不同,我们用正午太阳高度来表示。
板书: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提问:请大家看书21页,并结合地图册,思考:
1、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略)
讲解:随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故: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随季节变化: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
故: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时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夏至时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远时,达最小值。
过渡: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变化的规律,形成了五带。
板书: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提问:1、季节是怎样划分的?
2、五带的划分是以什么为依据,又是怎样划分的?
学生回答:(略)
讲解:1、四季的划分
(1)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划分的四季
(2)北温带许多国家的月份划分
2、五带的划分
(1)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年总量的多少
(2)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表粗略的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投影片:五带的划分示意图
讲解:(1)明确五带的极昼极夜现象、阳光直射状况以及季节变化
(2)分析如果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五带的范围会有什么变化
小结:本节我们学习了主要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大家重点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明确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布置作业:(试卷)
板书设计: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二至日时,全球昼夜长短变化最大,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二分日,全球昼夜长短变化最小;赤道上无昼夜长短变化,终年昼夜平分。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的分布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随季节的分布
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
二、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的划分
(1)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划分的四季
(2)北温带许多国家的月份划分
2、五带的划分
(1)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年总量的多少
(2)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表粗略的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十
富阳市新登中学刘亚茹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从而了解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学工具:地球仪投影片地图册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式、画图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从中我们明确了一天中昼夜是交替变化的,昼夜交替周期是一个太阳日——24小时,那么每天的昼与夜的长短是否一样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十一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本节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是对科学的探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同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同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基础。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四季产生是难点。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
本节教材由“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材配置了11幅插图,三个“想一想”两个“读一读”一个“做一做”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及增添学习情趣。三方面知识互为联系。其中空间概念的正确建立是关键。空间概念的难点是地球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产生了四季。
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
教法建议:
出发点: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自转的空间概念,明确自转的方向。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配合,通过对地球不同地点的昼夜更替的观察,理解周期和晨昏圈的概念。通过现场对太阳高度的观测或指导课后做观测作业,加深学生对昼夜更替、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理解。通过举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实例,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是难点,关键抓住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从现象入手,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念,明确方向和周期。设计让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公转示意图”让他们用身心感受地球和太阳的空间位置关系。体验地轴的倾斜,真正理解“二分二至”的含义,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四季的产生”在前两节的基础上,通过复习,得出了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五带的划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填图并指图说明五带的名称及,划分的依据,通过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有时间可做填表、填图,并做整章的练习)。
本课也可以通过看录象、电脑课件、幻灯片强化巩固知识。然后,总结归纳。
教学设计示例
关于“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教学难点:晨昏线的概念。
教学媒体:手电、地球仪、一块泡沫塑料、一支铅笔、量尺、一段塑料绳、两个夹子。
教学过程:
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天地观的发展。(略)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运动的奥秘。
[演示并提问]:教师转动地球仪
1)地球怎样自转?(绕轴旋转)
2)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地球上指向北极星方向的几点是什么?(确定方向“北”)
3)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p10读一读。(讨论或学生举例)
4)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
[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照射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球体,向光的一半叫昼半球,背光的一半叫夜半球。昼夜半球相交的大圆叫晨昏圈.(用一段塑料绳折成大圆环放在晨昏圈的位置,两个夹子把绳固定在地球仪底座)
2.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处。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处
3.北京是在白天还是黑夜(有红五角星标记)?纽约呢?(兰色)
[演示并提问]一边拿手电照射一边转动地球仪
[小节]: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各地的昼夜在不断交替着。
观察太阳的高度变化。(有兴趣,让学生算赤道的周长)
[学生活动]:弄清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用手画出太阳东升西落的弧线。
[做实验]:(也可留做作业)
在一块泡沫塑料上垂直插入一支铅笔,或木版上垂直钉一个钉子,放在阳光下,使铅笔的影子正好投在泡膜上,用直尺量出铅笔的影长。
利用这个装置,观察记录在一天中不同时间铅笔的影长,说明影长的变化规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十二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昼夜交替、地方时
教学难点地方时
教具地球仪
教学方法讲述法、画图演示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地球上产生很多自然现象,也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十三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2、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
3、了解24节气划分及对农业的意义。
4、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德育目标
通过理解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 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习过程中,通过 教师引导思维的方式方法,使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进取精神。
关于四季的划分的 教学建议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划分四季的依据,既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这里需要强调季节的变化与日地距离无关。然后,引导学生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图,明确我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四季划分方法,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最后,指出我国以二十四节气划分四季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关于五带的划分的 教学建议
这部分 教学内容,可以从读《五带的划分》示意图引入。要求学生明确五带划分的'界限和依据,掌握地球上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最后, 教师指出五带划分的 地理意义。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 教学建议
正午太阳高度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 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这是产生正午太阳高度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直接原因。在课堂 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中的《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然后找出变化规律。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一年内可获得两次太阳直射,其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的出现,要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而定。 教师在 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明确这一点。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的 教学建议
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 教学中,可利用课本中《二分二至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从晨昏线的位置变化入手,分析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对比,找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需要强调的是,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其中有量变也有质变。不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夜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昼现象;昼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夜现象。从赤道到两极的任何地点,昼夜长短都会出现由极大值到极小值的周期性变化。只有赤道上无昼夜长短的变化,全年昼夜平分。
〖导入新课〗复习地球公转运动中有关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知识,引出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 教学〗
1. 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2. 提问:分别找出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说出南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 讲解: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4.板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冬至日 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夏至日 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春、秋分日 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
〖昼夜长短变化的 教学〗
1. 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昼长》
2. 提问:结合生活实践,说明北京冬、夏季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分析说明在二分二至时北半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情况。
3. 讲解:每年由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由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由夏至到秋分,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夏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ˊ),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每年由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其中,由秋分到冬至,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由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夜渐短昼渐长;冬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ˊ),北半球各地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圈)经过南北极点,与某条经线圈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
4.板书: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秋分 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 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极昼)
冬至日 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极夜)
〖四季划分的 教学〗
1. 读图:《二十四节气与四季》
2. 提问: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3. 讲解: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不同的是,在具体的划分时间上有先有后。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始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4.板书:四季的划分:我国 以“四立”划分
欧美 以“二分二至”划分
〖五带划分的 教学〗
1. 读图:《五带的划分》
2. 提问:说出五带的划分界线和划分的依据。
3. 讲解:在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形成了五带。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它是人们研究地球表面各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基础。
4.板书:五带的划分:名称和界限
划分的依据
探究活动
理解极昼和极夜的产生的原因
理解产生极昼和极夜有何规律
地球公转的规律(尤其是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的线速度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停留时间的相应变化)
描绘发生极昼时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
查找与以上资料相关的媒体资料(图片,录像等)
制作多媒体演示材料
制作能说明本主题原因的模型
可以选择这样两种方式:
(1)制作出演示模型,把极昼和极夜相关的知识制作成板报
(2)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十四
在问题化学习与“一四六”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分组演示地球公转时,几个小组的学生出现了问题,有的小组公转演示中,没有自传,有的方向弄反了,这些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演示地球公转。
在近期的问题化学习实践中,从学科的角度看,地理学科比较适合开展问题化学习,因为很多地理问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容易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规范提问就可以了。但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既要处理专业知识的问题,又要解决课堂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的课堂调控能力,问题化学习的课堂调控难度很大,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在“一四六”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学生提问的时间往往太长,导致巩固环节、达标检测环节的时间不足;其次,七年级学生中,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是班级中的人数太多,老师忙不过来;在合作探究中,这部分学生就更跟不上了;尝试组内互助,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全班交流反馈中,学生发现新的问题,这时应该是进行了深度思考,产生了追问,在解决学生的追问中,完成了学习目标中的难点问题的解决,体现了问题化学习的深度思考,体现了问题化学习与“一四六”课堂教学环节的融合,体现了问题化学习与“一四六”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雏形。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十五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来自李屯中学,叫路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地球的公转》,下面我将围绕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阐述。请各位评委评议指正。
一、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包括两方面内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公转是地球自转的延伸,也为以后深入学习地球的运动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围绕“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特点及意义”这一主线而展开,图文并茂,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之一。
二、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
1、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和特点。
2、知道四季的形成和五带划分是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
3、了解地球上的五带的划分的依据。
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够通过事实说明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通过读图能说出五个热量带的名称范围。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
本节教材难点内容是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原因,我确定这个难点的依据:
一是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与地轴倾斜和地球位置有关,十分抽象,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问题。
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对此不容易理解。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为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和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法。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
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二是根据“二期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
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动画表现出来,变难为易,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课堂效率。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总的思路是以知识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围绕“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特点及意义”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通过构建三大问题情景,两次合作讨论而完成。本节课在导入过程中,首先复习地球的自转的方向、周期、特点及意义,那地球公转是什么样的情况呢?这节课我们也从这四个方面来学习。我采用这种导入法的依据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在教材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复习地球自转既巩固上一节课的内容,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本节教材第一部分内容是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和周期,我将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通过观察动画,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地球绕着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如何的?(自西向东绕太阳转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相同)地球自转和公转同样自西向东运转,有哪些不同呢?(自转――以地轴为中心,公转――以太阳为中心,自转、公转同时进行。)
3、地球是正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围绕太阳转的?
4、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周期呢?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少呢?
这个问题让学生看课本回答。这样处理条理清晰,知识点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地理现象获取信息的能力。地球运动是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者同时进行,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那公转运动产生了什么地理意义呢?引出地球公转的意义,首先是四季的形成,学习四季的形成要先知道南北回归线,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观察图画以问题的形式解决。通过观察图画,引导学生找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移动的范围。进而得出结论: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纬23.5度和南纬23.5度之间来回移动,南北纬23.5度称为南北回归线。引出南北回归线的概念,为学习四季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四季的形成这一部分内容,我采用结合图片,讲解春季的形成,然后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形成,使学生不但学会还要会学。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长度相等,这一天称为春分日,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春季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适中,气温温和。
那什么时候是夏至日呢?夏季包括哪几个月呢?光热状况如何呢?让学生看课本并结合现实生活回答。
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这个难点解决后,我设计了一个表格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总结,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接下来是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这个知识点学生已经知道,要想学习五带还要先让学生知道南北极圈。这个问题我先让学生看图,我再结合图表进行讲解。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南北纬66.5度是出现极昼极夜的界限,所以称为极圈。北纬66.5度纬线称为北极圈。南纬66.5度纬线称为南极圈。这样也就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既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在地图中消化理解知识。这样五个热量带的分界线知道了,解决五带的划分就容易了,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为南北温带,南北极圈和南北极点之间为南北寒带。
那五个自然带各有什么天文特征和气候特征呢?这个问题我同样是结合一个图形并以问答的形式解决。
首先在热带地区有太阳的照射状况和气候的特征是怎样的呢?这个难点我同样设计了一个表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理解记忆。为了巩固本部分内容我设计了一个练习题:结合现实生活回答下列问题:
(2)一年之中,李屯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本节课,我设计了两类练习题:
一是填空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是综合题,考查学生读图、用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两类练习题,起到了巩固本节内容,考查学生掌握情况,反馈教学效果的功能。
这些练习题确定的原则是:遵守教学大纲,突出思想性、基础性和教学重点、难点;训练量适中。
对于课后总结这一环节,我的理解是,他不应该仅仅为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学到了什么?
2、你的体验是什么?
3、你掌握了什么?其总的设计意图是回顾知识,强化记忆。
五、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看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温度带,这些温度带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上交一篇小短文。
设计意图:按照公转特点地理意义的一般顺序呈现知识,注意揭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难以掌握,我通过采用动画演示的形式变抽象理解为形象直观,使学生在愉悦的欣赏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便于学生对于地球公转现象进行描述,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既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重难点内容迎刃而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的评议指导!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十六
1、使学生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概念。
手电、地球仪、一块泡沫塑料、一支铅笔、量尺、一段塑料绳、两个夹子。
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天地观的发展。(略)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运动的奥秘。
[演示并提问]:教师转动地球仪
1、地球怎样自转?(绕轴旋转)
2、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地球上指向北极星方向的几点是什么?(确定方向“北”)
3、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p10读一读。(讨论或学生举例)
4、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
[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照射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球体,向光的一半叫昼半球,背光的一半叫夜半球。昼夜半球相交的大圆叫晨昏圈。(用一段塑料绳折成大圆环放在晨昏圈的位置,两个夹子把绳固定在地球仪底座)
2、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处。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处
3、北京是在白天还是黑夜(有红五角星标记)?纽约呢?(兰色)
[演示并提问]一边拿手电照射一边转动地球仪
[小节]: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各地的昼夜在不断交替着。
观察太阳的高度变化。(有兴趣,让学生算赤道的周长)
[学生活动]:弄清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用手画出太阳东升西落的弧线。
[做实验]:(也可留做作业)
在一块泡沫塑料上垂直插入一支铅笔,或木版上垂直钉一个钉子,放在阳光下,使铅笔的影子正好投在泡膜上,用直尺量出铅笔的影长。
利用这个装置,观察记录在一天中不同时间铅笔的影长,说明影长的变化规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十七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球的公转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使学生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概念。
手电、地球仪、一块泡沫塑料、一支铅笔、量尺、一段塑料绳、两个夹子。
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天地观的发展。(略)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运动的奥秘。
[演示并提问]:教师转动地球仪
1、地球怎样自转?(绕轴旋转)
2、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地球上指向北极星方向的'几点是什么?(确定方向“北”)
3、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p10读一读。(讨论或学生举例)
4、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
[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照射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球体,向光的一半叫昼半球,背光的一半叫夜半球。昼夜半球相交的大圆叫晨昏圈。(用一段塑料绳折成大圆环放在晨昏圈的位置,两个夹子把绳固定在地球仪底座)
2、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处。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处
3、北京是在白天还是黑夜(有红五角星标记)?纽约呢?(兰色)
[演示并提问]一边拿手电照射一边转动地球仪
[小节]: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各地的昼夜在不断交替着。
观察太阳的高度变化。(有兴趣,让学生算赤道的周长)
[学生活动]:弄清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用手画出太阳东升西落的弧线。
[做实验]:(也可留做作业)
在一块泡沫塑料上垂直插入一支铅笔,或木版上垂直钉一个钉子,放在阳光下,使铅笔的影子正好投在泡膜上,用直尺量出铅笔的影长。
利用这个装置,观察记录在一天中不同时间铅笔的影长,说明影长的变化规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十八
(学生随堂画图,此处略)
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于夜。
2.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3.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
分全球昼夜平分。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一地正午太阳高度随距太阳直射点的远近而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同半球相加,不同半球则减。)
四、五带划分(图略)
五、四季划分
天文四季:春2、3、4,夏5、6、7,秋8、9、10,冬11、12、1。
气候四季:春3、4、5,夏6、7、8,秋9、10、11,冬12、1、2。
24节气:地球公转轨道的24份均分。在天气和气候概念之间,中国传统文化。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十九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了解地球公转一周后,地球上产生的地理现象。
(二)能力训练点
空间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太阳高度变化。
2.难点:太阳直射概念。
3.疑点: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
4.解决办法:图解法。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通过自己一步步绘图逐渐理解知识内容。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攻破难点:不同方位的太阳直射概念。2.突出重点: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3.了解五带和24节 气。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图解直射概念:(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直射,特别是变换角度的直射概念不清楚,影响了后面一系列的知识理解和学习,此处宜作为重点讲解内容。)方法:
(1)画两个如图的弧形a弧、b弧,在弧上各找一点表示一人所在的地理位置p1、p2;请学生画出此人所在的地平线(过切点画切线);讲明直射即太阳光线与地平线的夹角是90度,请学生画出太阳光线。(2)在图2上把弧补充为一个完整的圆,并画上地轴(垂直线)、赤道(水平线),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赤道)。
(3)把图2旋转一个角度(黄赤交角),观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从此点平行于赤道画一条纬线,思考这条纬线的特点(太阳直射的最北点――北回归线,此线上各点一天中都有直射机会)
(4)思考: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否移动,观察二分二至图,认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练习:一年之中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之间。
2.昼夜长短变化
请每位学生画一张夏至日(12月22日)光照图,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用以订正。在图上标出南北回归线、晨昏线,把夜半球涂成阴影。
(1)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a.教师在图中南北半球各画一条纬线(例图中b、d所在纬线),学生注明昼弧和夜弧长,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太阳直射的南半球昼长于夜,北半球相反。
b.教师在北半球再添加一条纬线(例图中e所在纬线),学生观察同一半球不同纬线上的昼夜长短情况,得出结论: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赤道终年昼夜平分。
c.请学生用纬线标出极昼和极夜范围――极圈概念(例图中a.f点所在纬线)。(2)思考:有无全球同时昼夜平分的时候,什么时候?演示春秋分时太阳直射的位置。
理论上:晨昏圈过极点时,全球纬线被平分,此时为春秋分。
实际中:夏季的昼长转为冬季的昼短的那一天。
3)练习:12月22日下列地区昼长的是b、d,昼最长的是d。
a.伦敦b.悉尼c.北京d.好望角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练习:6月22日(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以北各地,达最小值的地区是赤道以南各地。分析:绘图,注明太阳直射点(北回归线)。在北回归线以北任选一点a,发现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离此点最近,此点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故未达最大值。赤道以南和南回归线以南各选一点b、c,发现此时太阳直射点离所选点最远,故赤道以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思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变化与一年中的气温高低变化有关吗?画图说明。你能解释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了吧。
(太阳高度角小,冰雪反射率大,冰层厚海拔高。)
4.五带划分:(图略)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5.四季
(1)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一季三个月,请写出天文四季的春夏秋冬所包含的月份。
春______夏______秋______冬______
(2)思考: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季含义是什么(气温的高低)。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
春______夏______秋______冬______
(3)了解24节 气的概念与四季的关系
24节 气是将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平分24份,从春分点开始,角度每隔15度为一个节 气,约为15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 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三)总结、扩展
思考:你知道为什么4年一润吗?
一个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年的365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时,故4年一润,闰年为366天。另有其它历法计算余、损数值。六、布置作业
题1 读右图”极地投影太阳光照图”(虚线表示极圈和回归线,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45e,0
(此图所画半球逆时针旋转,为北半球,北极圈里是极昼,此日是夏至6月22日)
(2)abc是晨昏线,其中晨线为bc段。(晨昏线与太阳光线永远垂直,此图逆时针旋转,地球上各地在ab弧处由昼进入夜,在bc弧处由夜进入昼,为晨线。)
(3)此时a、b、d、e四地的地方时应是a15时,b6时,d21时,e12时。
(太阳最高点为正午12点,纬线周长被均分为24小时。)
(4)此时a、e昼夜长短是a24小时昼,e12小时昼。
(5)再过三个月,b地处在什么初秋季节 (三个月后,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移向赤道,并将继续向南半球移动。)
题2 设计一个表盘,从中可以读出不同纬度任意一天的太高度角。
教师指导:盘1太阳直射点纬度范围,从2326n――2326s。
盘2太阳高度角范围。
盘3地理纬度值,三盘叠加在一起。
七、板书设计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篇二十
一、课题: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二、课时:2课时
三、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
四、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为贯彻实现地理教学的三大技能(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兴趣),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及素质教育的内涵,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我确定以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2)通过制作地球仪,能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大小;
(3)通过观察地球仪,能够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4)能够熟练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故事的引入,激发学生好奇心。
(2)通过演示地球仪,学生自主学习,比较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学生课堂制作简易小地球仪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4)通对地球的探索和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经线和纬线
2.难点
(1)东西半球划分。
(2)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还没形成学习地理的思维能力,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较差,针对初中学生在思维和接触层面的弱势和优势,在教学方法上以实物进行展示和讲解,如经线和纬线,可以用一个只由经线和纬线构成的经纬仪,直观展示给学生看,更能增加学生的理解和想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根据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设计如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启发法、比较法、图片分析法、演示讲解法。
2.学习方法: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总结规律法
六、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七、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引出课题。
(二)新课内容
1.地球的形状
(展示地球卫星照片)
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讨论学习,共同探究古人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什么过程呢?
(学生自主学习,举手发言)
总结:人类认识地球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后随着认识的扩大,人们认为“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随着认识的加深,尤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地球卫星照片更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能够作为地球是球形证据的事例呢?
a.(事例1)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展示教材图1.3)
b.(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小组进行充分的讨论并作答,教师启发、解释。)
2.地球的大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入。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差值。
(学生计算、回答)
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但想对于地球来说,这个数据微不足道,所以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边展示边讲解。)
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轴组成的;地球仪上有各种符号、文字、颜色用来表示陆地、河湖、海洋、山脉、城市等。地球仪是绕地轴转动的,它指向北极星附近,是一个假想的轴,与球面的交点为北极点和南极点。在地球仪上还有纵横交错的网——经纬网,通过它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当然在真正的地球上没有,它是人为画出来的。下面我们来学习经线和纬线。
《地球的公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5347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