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自己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怎样写一篇完美的总结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以下是关于各个领域的总结示例,希望能为您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启示。
呼叫中心课程体系篇一
第一段:引言和背景介绍(200字)
在现代社会,教育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培养年轻一代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已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而课程体系作为教育的基本构成,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发展。作为一名学生,在课程中寻求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对课程体系的解读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与读者分享我对课程体系的理解和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第二段:课程体系的本质(200字)
课程体系不仅仅是一系列教学计划的集合,更是一个完整的学科和知识结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有机的学习链条,让学生从浅入深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连接,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知识。
第三段: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影响(300字)
课程体系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课程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思维。学生可以从不同学科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相互关联,从而培养出系统思维的能力,这对于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次,课程体系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多元化的评估方式。课程体系中的各种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使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和多元能力。
第四段:我对课程体系的理解(300字)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课程体系对学生的重要性。通过课程体系的解读和理解,我可以更好地规划我的学习路线,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此外,课程体系也帮助我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从而获得更深入和综合的学习体验。通过理解课程体系,我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和价值,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同时,课程体系也激发了我对跨学科学习的兴趣,使我愿意探索和学习更广泛的知识领域。
第五段:总结和未来展望(200字)
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解读,我深入理解了学科知识的组织和发展规律,并加深了对各学科之间关联的认识。我相信这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未来,我将继续深化对课程体系的理解和探索,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和学科交叉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的学习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通过这篇文章,我向读者展示了对课程体系的解读和理解。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还培养了学生的系统思维和多元能力。通过加深对课程体系的解读和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路线,拓展知识领域,并提高学术水平。我相信,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深入理解,我们能够为自己的学习与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
呼叫中心课程体系篇二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湖北省教育厅《云湖北省义务教育六三分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按照构建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威海市制定了《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规定了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门类和各门课程的课时数量。具体内容如下: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1、科学性原则
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依据,设置课程门类,安排课比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2、均衡性原则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应比例适当,课程门类应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同一门课程不同年级的课时数量应相对均衡。
3、综合性原则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4、连续性原则
课程方案的制定,课程在不同年级的分布、不同课程的课时比例安排以原课程计划为参照,在不妨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不违背课程设置原则的前提下,保持教育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七至九年级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七至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健康知识,应在学生进行相关体育活动时使学生了解,但不得组织笔试。
(1)依据课程标准,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明确课程对教学实施提出的要求,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融入教学实践。
(2)加强教学研究,开展教育教学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式,也要根据新课程精神,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组织开展有关教学的课题研究,有条件的小学组织开展“小班化”教学的课题研究,重点开展“生命化课堂”的课题研究。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三个环节的工作,借鉴、融合各派教学理论,与同伴、专家开展合作研究,不断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
(3)尊重学生差异,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努力提升所有学生共同基础的同时,要承认、尊重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材施教,尽可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学生获得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4)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创造性思维的启迪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中要促进师生平等交流与对话,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师生之间要互尊互信、理解宽容,教学相长。
(5)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要认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组织实施策略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要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
(6)改进教学手段,逐步实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教师要努力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要了解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的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呼叫中心课程体系篇三
作为一名大学生,思政课程是我们必须要上的一门课,不仅如此,它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刻的政治性与时代性,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而通过几年的学习与探索,我认为思政课程建设体系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建立更完善、丰富和创新的思政课程。
一、建立面向未来的科技与创新思政体系
当今社会,科技的逐年发展使得思想政治课程也必须更新与创新,创新科技与思政结合的有趣方法,更能引发学生的注意与兴趣。例如,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科技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新技术手段,设计微信小程序、APP等的互动教学平台,解决思政教育的一些难点问题。
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深度
通过参观、访谈、实践、调研等手段与方式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增强家国情怀。例如,开展社区调研活动,使得学生关注社区居民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增强对于社会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
三、重视文化与民族教育
通过教授相关的历史、文化、文艺、法律、宪政等课程,让学生提高对于文化的敬畏与对于民族的自豪感。例如,开展中外文化差异对比的课程,通过对比分析,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和了解世界文化差异与共同点,增进海内外同胞的交流与了解,维护中国的文化传统。
四、注重当下时事热点教育
结合当下社会热点事件开设针对性的教育课程,以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社会事件的发展。例如,结合疫情,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在关注大事件的同时,感恩关注医疗工作者、爱国人士,学习这些人的精神与奉献。
五、营造和谐有序的校园教育文化氛围
一个和谐、有序的校园教育文化氛围,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情怀。例如,开展多样化、品质高、突出特色的学生活动,如音乐会、文艺晚会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美感教育,更好地掌握自我情感。
综上所述,为了构建更加丰富深刻的思想政治课程,我们应该积极调研,不断创新,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思政教育体系。尽管这是一项长期而费力的工作,但只要我们努力实践,不断探索,依然值得我们去追寻。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时间里,思政课程将继续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更加美好的社会与国家进程贡献力量。
呼叫中心课程体系篇四
第一段:引言(80字)
重构优化课程体系的过程让我受益匪浅,我认为这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的任务。通过对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调整,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并探讨重构优化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第二段:主体1(240字)
为了优化课程体系,我们首先需要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评估和改进。在我所参与的项目中,我们采用了学生反馈调查和教师评估等多种方法,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得以发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我们发现学生对某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于是我们增加了相关的实例和案例分析,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第三段:主体2(240字)
除了学生的反馈信息,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为此,我们引入了多元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项目驱动学习等。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此外,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不同难度和深度的学习资源,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第四段:主体3(240字)
重构优化课程体系还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者和引导者,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我们应该提供适宜的培训和培养机会,帮助教师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此外,我们还要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只有教师们不断学习和改进,我们才能够实现课程体系的持续优化。
第五段:总结(400字)
通过对重构优化课程体系的思考和实践,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优化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一个好的课程体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同时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可以不断优化和创新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在既定的五段式结构下,本文以引言段为开头,简洁明了地引出了重构优化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在接下来的三个主体段落中,作者分别探讨了评估改进课程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学习需求和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观点和做法。最终,文章在总结段中重点强调了优化课程体系的关键因素,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整篇文章内容连贯有序,观点明确,使读者对重构优化课程体系有了深入的了解。
呼叫中心课程体系篇五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新课程体系的推广逐渐成为了未来教育的方向。作为一位在职教师,我对新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并深受其影响。以下是我对新课程体系的阅读心得与体会。
首先,新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比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新课程体系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通过项目化学习、问题解决等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我在课堂上运用新课程体系的教学方法,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他们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
其次,新课程体系强调课程的社会性与实践性。根据新课程体系的理念,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需要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知识。通过社区服务、实习实训等方式,帮助学生与社会接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在我的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活动,使他们亲身体验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去。
再次,新课程体系倡导个性化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把学生当作群体来对待,忽视了每个学生的特点与需求。而新课程体系通过学生主导的学习过程,课程设置的个性化,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在我实施新课程体系的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根据他们的兴趣与优势进行指导。这样做的结果意想不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
另外,新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们需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和考试,他们常常感到压力巨大,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而新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让学生真正享受学习的过程。通过情感教育,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在我的课堂上,我注重引导学生与他们同学之间的互动,让他们在交流与合作中感受到快乐,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新课程体系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体系的成功实施需要教师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老师,我意识到我需要与时俱进,通过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通过参加各类教育研讨会和培训课程,我逐渐了解到新课程体系的核心思想和实施方法,将之应用于我的教学中。
总之,新课程体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探索与实践的机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新课程体系对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意义重大,它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我相信,在新课程体系的指导下,我们的教育事业将会迈上新的台阶。
呼叫中心课程体系篇六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行新课程体系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入研读新课程体系,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有了许多新的体会和感悟。
第一段:新课程体系带来的机遇
新课程体系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与传统课程相比,新课程体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这使得我能够更加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才能。在新课程体系的指导下,我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
第二段:新课程体系的挑战与困惑
然而,新课程体系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困惑。首先,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联动让我的备课工作更加繁琐和时间密集。其次,新课程体系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这让我面临着教学资源的匮乏和教学任务的繁重。第三,新课程体系要求我们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的适应需要时间和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常常遇到学生对新课程的意义不理解,对学习的兴趣缺失等问题。
第三段:针对困惑,寻找方法和策略
为了解决新课程体系带来的种种困惑,我积极寻找方法和策略。首先,我加强了自己的学科知识储备,注重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备课中更好地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其次,我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和研讨会,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最后,我尝试多种教学模式,如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也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第四段:新课程体系的成效和希望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渐渐感受到了新课程体系的成效。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出独立见解和创新想法。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加强,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团队成员,共同解决问题。这些变化让我充满信心,相信新课程体系将带来更加丰硕的教育成果。
第五段:个人对新课程体系的思考
通过对新课程体系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课程体系的推行,不仅是对学科知识的更新,更是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革命。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与传统教育的“一刀切”和应试导向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推行新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惑,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总结:
通过对新课程体系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我对教育改革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新课程体系为教育提供了更开放和多元化的路径,鼓励学生发展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将带来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教育成果。然而,新课程体系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惑,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寻找方法和策略,解决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与引导。我相信,通过共同努力,新课程体系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呼叫中心课程体系篇七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在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课程质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当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拓展视野,深刻探讨如何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段:体会一
我们在研讨的过程中,深刻感觉到,完善课程体系需要我们拥有全局思维和系统思考能力。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的需求,我们需要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和协调配合。此外,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不应该单纯地追求知识的覆盖面,而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每个学生获得全面的素质提升。
第三段:体会二
在完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小觑。作为教育主体,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反馈和调整。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
第四段:体会三
完善课程体系,需要我们在整个教育行业层面上进行协作与研究。教育行业需要更多的跨学科研究和教育资源的共享。政府在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要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业需求和实际问题,制订出更为合理的教育政策,不断优化教育体系。此外,我们也需要更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提高我们的课程设计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五段:结论
如何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全局思维、教师的作用、跨学科协作和借鉴国外经验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创新与努力,教育体系才能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
呼叫中心课程体系篇八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学校进行了课程体系的重构优化,力求提供更加高效和实用的教育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从中汲取了很多的经验和收获,并深刻地感受到了课程体系重构优化的重要性。
首先,课程体系的重构优化使得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往的课程体系往往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通过重构优化课程体系,学校将重心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其次,课程体系的重构优化使得学科之间的融合更加紧密。在过去,各个学科的教育往往是孤立的,缺乏有效的交叉和整合。然而,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需要综合观念和跨学科的思维来解决。通过重构优化课程体系,各个学科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加系统和完善的课程结构。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个学科的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课程体系的重构优化使得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采取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然而,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爱好都有所不同,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效果。通过重构优化课程体系,学校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途径。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课程体系的重构优化使得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过去,学校的教育往往是与社会脱节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通过重构优化课程体系,学校注重与社会的联系,开设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和了解实际工作环境,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课程体系的重构优化不仅解决了过去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还提供了更加高效和实用的教育内容。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课程体系重构优化的重要性,它使得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了不同学科的融合,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在未来,我相信课程体系的重构优化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呼叫中心课程体系篇九
论文摘要:基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当前高师院校中文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以及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加强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论文关键词:文学理论;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中学语文课程改革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同时,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方面,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人到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境界的感受、体验之中,这与他们的文学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几同无字天书”诗歌,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说得上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指导的。对于教师文学理论素养的要求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作、鉴赏、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呢?这就离不开对各种文学样式、创作思潮的理论把握。对于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这些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文学理论中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关理论,而对于《变形记》、《等待戈多》等作品,就离不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把握。
其次,文学理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就行了,关键的是它必须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阐发作家、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它当然要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观点,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这是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要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基础理论匾乏,缺乏较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毕业生能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种理论问题的内在意义、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把握,最终都指向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论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从理论的高度上展开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文学理论应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理论固然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它通过文学涉及人类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当前文艺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文化论”转向就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发现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知识,更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如何面向现实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中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学理论本身的实践性问题。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以及马列文论为辅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这一体系是无可非议的,它很好地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一般观念,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这一体系在强调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却对文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基础理论与文学实践相脱节,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课程各讲各的,文学史、作品选读的课程往往对文学理论问题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往往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脱节,这种趋势在近年来尤其严重。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句空话。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大学文学理论课程往往无视这一变化:“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经典的作家作品(甚至连在西方已经经典化了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很难作为”例子”进人文艺学教材),并且坚持把那些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作文学的永恒不变的本质与标准,建立了相当僵化机械的评估一筛选一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一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文学问题。这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学学科的一个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人类丰富的文艺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较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处于西方文化的绝对影响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艺观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理论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论界的一道基本景观,这些理论往往自成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其加以整合,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一间题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难度是困扰着文艺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说,二十余年来,国内文艺学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文艺学研究成果向教学领域、教材编写领域转化的效果却还很不尽人意,其中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也就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学术个性和教材涵盖当代学术进展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苏联文论模式的影响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文学观的基础之上。作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虽然承认”万古不变的文学原理是不存在的”,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川,但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教材却以反映论的理论模式代替了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知识老化、僵化。当前文学理论界对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也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近几年所出的几样教材的确有不少新意。但是,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论上的前沿性的同时,却又r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各种理论观念的整合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本科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学素养考虑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过于宽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但什么都谈不透,整部教材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也很难取舍。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对于当前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主要涉及到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加强,特别是应注意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加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开设富于实践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课程,同时,作为对转型期时代文化状况的回应,把文化研究纳人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之中。教材的编写是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从以往那种单一、封闭的环境之中走了出;来,地球上每一种创作思潮、理论观念都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共同认识。表现在文学理论界,理论上的创新、学术观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论观念、审美取向各领风骚数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整合到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覆盖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学理论成为各种理论观念的拼凑,而能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这无疑是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所巫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童庆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文学理论只关注现实主义,不关注现代主义。实际上现代、后现代都要关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样才完整”。然而,困难在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语”状态之中,虽然理论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但面对丰富的文论资源,不同学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学术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选择哪些观点、学说来加以介绍,如何依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观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统中去,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即既要使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内容的普适性为编者本人的学术个性所掩盖。大学教材与学术专著有着很大的区别,优秀的学术专著往往带有著者鲜明的学术个性。而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它不应该只是讲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应当客观地介绍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文学理论教材的个人风格,不应冲淡其理论的全面性、普适性,而应当综合本学科国内外主要的成果,特别是对于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课,它应具备较强的知识性,应当在综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文论体系,而不宜过多的强调编写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其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如果我们缺乏对当代学者科研成果的吸纳,教材便往往缺乏时代感,与时代相脱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继承,如果仅仅因为“创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使文学理论失去丰富的学科资源而显得漂浮、浅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应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把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某一文学理论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应避免把教材作为宣讲个人学术观念的地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的深浅程度问题。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界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对于全面地反映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在注意到人们关于文学的观念的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到其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不应过于繁杂,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术语名词满天飞的局面。“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文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基础的东西,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还相对不足,如果这一门课过于艰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响到他们学习理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不是培养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观念的丰富性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呢?因此,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慎重考虑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就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传统上分层开设课程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在大学低年级以开设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理论素养。在大学三年级以后逐渐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理论的分支课程,分别在相应的领域作进一步的深人学习。在此之后,可结合师资状况开设中国古典美学、文心雕龙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课程,对这类课程必须突出其选修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某一门课程开设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从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素养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开设一般放在第二、三学期比较恰当。
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概论”课,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经过对文学史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状况。它是在“文学概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人,如果说“文学概论”课是侧重于对历史上人们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律的综合性的介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则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关于文学的认识发展过程。这类课程可列为专业必选课,放在三年级开设较为恰当。对于马列文论、美学原理这些以往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它们在内容、课程性质方面与文学概论课多有重复之处,将其作为必修课并无多大的意义,可将它们归人选修课的范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突出其选修的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一类课程为提高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的开设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而定,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上,应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特长,以保证其学术性,达到引导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的目的。
在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相互脱离的现状。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实践而又面向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超越具体的实践而存在。文学理论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它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可以实现的,而只能在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完成。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往往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而与鲜活的文学实践相脱离,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脱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这正是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阐释具体作品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却认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而应当削减课时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的联系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文学批评课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评理论的讲授,对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性质缺乏充分的注意。与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够针对这种状况,开设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实践等课程,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作出这样的规划:可在一、二年级之间开设文学概论的专业基础课,为学生提供本专业的初步理论;在三年级重点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文本解读”或“文学批评实践”等专业必选课或专业限选课,强化学生的理论素养。在四年级则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开设中国古典美学、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文心雕龙》研究、文化传播研究、大众文化研究以及各种相关文化现象的专题研究等选修课程,更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论素养及阐释各种文学现象、文化现象的能力。在选修课程的开设问题上,不一定规定具体的课程,而应在考虑学校的师资条件、学生本身的兴趣、需要的基础上作出安排。
针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中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现状,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就其巫待解决的问题而言,一方面,它需要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应充分注意到文学理论学科的实践性特色,开设相应的课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出对作家、作品以及各种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理论剖析的能力。
呼叫中心课程体系篇十
一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本世纪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
总之,这种“知识性德育课程”或“理论性德育课程”,因为其“道德功课”的性质与一定程度的“空洞说教”的缺点,在其对学生的实际影响或“教育”作用上,从积极方面看,能让学生们“学会”或“知道”一些“非道德的”知识或观念,即“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但是,在形成真正的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就收效甚微了。
对于传统的与现行的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上述缺点,不少欧美国家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改革实验。在其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研究与借鉴的是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的德育方法,特别是他所创导的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及其德育课程的理论与方法[1]。作为德育课程及其教学领域的一种新探索,它对于学生道德判断发展和道德行为成熟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它作为一种特定的道德教育方法,某些方面是有限度的;当这一方法与其他教学活动和社团活动及各种隐性课程相联系时,其作用将得到保证和扩大。在我国学校认识性德育课程及说理、讨论、辨别等德育方法的建立、改进、发展与实施过程中,这种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方法与道德推理课是值得批判性借鉴的。当然,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认识性德育课程,特别是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途径还有待于大量的比较研究、探索创造与验证性实验。
呼叫中心课程体系篇十一
论文摘要:基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当前高师院校中文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以及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加强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论文关键词:文学理论;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中学语文课程改革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同时,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方面,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人到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境界的感受、体验之中,这与他们的文学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几同无字天书”诗歌,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说得上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指导的。对于教师文学理论素养的要求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作、鉴赏、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呢?这就离不开对各种文学样式、创作思潮的理论把握。对于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这些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文学理论中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关理论,而对于《变形记》、《等待戈多》等作品,就离不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把握。
其次,文学理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就行了,关键的是它必须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阐发作家、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它当然要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观点,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这是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要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基础理论匾乏,缺乏较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毕业生能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种理论问题的内在意义、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把握,最终都指向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论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从理论的高度上展开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文学理论应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理论固然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它通过文学涉及人类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当前文艺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文化论”转向就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发现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知识,更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如何面向现实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中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学理论本身的实践性问题。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以及马列文论为辅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这一体系是无可非议的,它很好地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一般观念,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这一体系在强调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却对文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基础理论与文学实践相脱节,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课程各讲各的,文学史、作品选读的课程往往对文学理论问题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往往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脱节,这种趋势在近年来尤其严重。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句空话。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大学文学理论课程往往无视这一变化:“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经典的作家作品(甚至连在西方已经经典化了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很难作为”例子”进人文艺学教材),并且坚持把那些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作文学的永恒不变的本质与标准,建立了相当僵化机械的评估一筛选一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一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文学问题。这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学学科的一个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人类丰富的文艺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较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处于西方文化的绝对影响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艺观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理论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论界的一道基本景观,这些理论往往自成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其加以整合,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一间题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难度是困扰着文艺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说,二十余年来,国内文艺学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文艺学研究成果向教学领域、教材编写领域转化的效果却还很不尽人意,其中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也就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学术个性和教材涵盖当代学术进展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苏联文论模式的影响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文学观的基础之上。作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虽然承认”万古不变的文学原理是不存在的”,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川,但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教材却以反映论的理论模式代替了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知识老化、僵化。当前文学理论界对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也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近几年所出的几样教材的确有不少新意。但是,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论上的前沿性的同时,却又r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各种理论观念的整合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本科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学素养考虑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过于宽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但什么都谈不透,整部教材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也很难取舍。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对于当前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主要涉及到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加强,特别是应注意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加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开设富于实践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课程,同时,作为对转型期时代文化状况的回应,把文化研究纳人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之中。教材的编写是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从以往那种单一、封闭的环境之中走了出;来,地球上每一种创作思潮、理论观念都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共同认识。表现在文学理论界,理论上的创新、学术观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论观念、审美取向各领风骚数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整合到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覆盖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学理论成为各种理论观念的拼凑,而能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这无疑是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所巫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童庆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文学理论只关注现实主义,不关注现代主义。实际上现代、后现代都要关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样才完整”。然而,困难在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语”状态之中,虽然理论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但面对丰富的文论资源,不同学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学术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选择哪些观点、学说来加以介绍,如何依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观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统中去,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即既要使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内容的普适性为编者本人的学术个性所掩盖。大学教材与学术专著有着很大的区别,优秀的学术专著往往带有著者鲜明的学术个性。而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它不应该只是讲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应当客观地介绍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文学理论教材的个人风格,不应冲淡其理论的全面性、普适性,而应当综合本学科国内外主要的成果,特别是对于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课,它应具备较强的知识性,应当在综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文论体系,而不宜过多的强调编写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其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如果我们缺乏对当代学者科研成果的吸纳,教材便往往缺乏时代感,与时代相脱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继承,如果仅仅因为“创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使文学理论失去丰富的学科资源而显得漂浮、浅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应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把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某一文学理论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应避免把教材作为宣讲个人学术观念的地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的深浅程度问题。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界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对于全面地反映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在注意到人们关于文学的观念的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到其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不应过于繁杂,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术语名词满天飞的局面。“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文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基础的东西,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还相对不足,如果这一门课过于艰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响到他们学习理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不是培养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观念的丰富性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呢?因此,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慎重考虑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就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传统上分层开设课程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在大学低年级以开设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理论素养。在大学三年级以后逐渐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理论的分支课程,分别在相应的领域作进一步的深人学习。在此之后,可结合师资状况开设中国古典美学、文心雕龙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课程,对这类课程必须突出其选修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某一门课程开设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从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素养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开设一般放在第二、三学期比较恰当。
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概论”课,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经过对文学史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状况。它是在“文学概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人,如果说“文学概论”课是侧重于对历史上人们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律的综合性的介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则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关于文学的认识发展过程。这类课程可列为专业必选课,放在三年级开设较为恰当。对于马列文论、美学原理这些以往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它们在内容、课程性质方面与文学概论课多有重复之处,将其作为必修课并无多大的意义,可将它们归人选修课的范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突出其选修的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一类课程为提高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的开设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而定,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上,应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特长,以保证其学术性,达到引导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的目的。
在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相互脱离的现状。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实践而又面向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超越具体的实践而存在。文学理论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它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可以实现的,而只能在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完成。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往往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而与鲜活的文学实践相脱离,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脱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这正是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阐释具体作品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却认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而应当削减课时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的联系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文学批评课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评理论的讲授,对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性质缺乏充分的注意。与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够针对这种状况,开设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实践等课程,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作出这样的规划:可在一、二年级之间开设文学概论的专业基础课,为学生提供本专业的初步理论;在三年级重点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文本解读”或“文学批评实践”等专业必选课或专业限选课,强化学生的理论素养。在四年级则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开设中国古典美学、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文心雕龙》研究、文化传播研究、大众文化研究以及各种相关文化现象的专题研究等选修课程,更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论素养及阐释各种文学现象、文化现象的能力。在选修课程的开设问题上,不一定规定具体的课程,而应在考虑学校的师资条件、学生本身的兴趣、需要的基础上作出安排。
针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中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现状,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就其巫待解决的问题而言,一方面,它需要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应充分注意到文学理论学科的实践性特色,开设相应的课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出对作家、作品以及各种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理论剖析的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呼叫中心课程体系篇十二
为切实做好我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根据《自治区教育厅等12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桂教规范〔20xx〕9号)和《百色市教育局等12部门关于印发百色市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方案的通知》(百教通〔20xx〕9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
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地方特色鲜明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建立健全一套规范管理、责任清晰、多元筹资、安全可靠的研学旅行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组织管理规范有序、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因地制宜开展研学旅行,让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民族特色文化,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性原则。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
实践性原则。研学旅行要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突出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参与体验、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
安全性原则。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师生安全。
普及性原则。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中小学生,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享有均等的参与机会。
公益性原则。坚持公益属性,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经营性创收,对特殊困难家庭子女要减免收费。
规范性原则。研学旅行应做到全程公开、透明、可监督,不得发生任何损害学生利益行为。由研学旅行承办企业、机构制定研学旅行学习手册、将本县特色鲜明的研学时间课程、行程安排、应急制度等融入研学旅行学习手册中。
在联席会议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一套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多元筹资、保障安全的研学旅行工作常态长效机制,开发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一批站位全国、功能齐全、具有地域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打造一批具有乐业特色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形成历史文化、现代科技及生态文化研学旅行格局。每年表彰2个优秀组织学校、评选10个好案例、20篇研学旅行好文章。20xx年,争取建立2-5条精品线路;建设5个示范基地;评选5所示范学校;建设1个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打造甘田研学实践教育营地。
(一)准备阶段(20xx年3月-5月)
研究制定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方案,成立“乐业县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领导小组”及“各学校研学旅行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系列工作制度,遴选县级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开展第一批中小学研学旅行承办企业(机构)认定工作,组织制定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开发一批研学旅行精品线路。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6月-12月)
各中小学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制定学校整体方案,安排学生开展研学旅行,举办研学旅行的研究报告会、征文、摄影、绘画比赛等后续活动,并固化研学旅行成果。
(三)总结推广阶段(2022年1月-3月)
总结研学旅行工作取得的成果,交流推广研学旅行经验,对基地(营地)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对工作开展好的先进学校、先进个人等进行表彰。初步形成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多元筹资、保障安全的研学旅行工作常态长效机制。
(一)制定研学旅行课程规划。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管理,精心设计研学旅行课程规划。各中小学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制定学校整体方案,每学年安排一周研学旅行,做到有课时、有师资;把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和学生学习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春(秋)游、军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统筹考虑;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科学合理的安排研学旅行时间,每年至少安排1次,小学四、五、六年级2至3天,初中一、二年级3至5天,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一、二年级4至7天的研学旅行,一般在学期中安排,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寒暑假鼓励组织中小学生参与主题明确的1-7天研学旅行冬(夏)令营,鼓励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组织或指导学生家庭利用节假日陪伴孩子外出研学旅行。
(二)完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研学旅行课程是体现研学旅行教育性的核心。主要包括革命传统、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农业与现代化建设、科普教育、地质科普、安全教育、生态文化、国际理解和成长实践等方面。中小学校要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以县情市情为主、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不同层次和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研学旅行课程由教育部门负责审定,由研学旅行组织实施人员使用,不得面向学生编制发放教材。
(三)规范研学旅行实施方式。要以教育部门和学校为主导,联合基地和研学旅行机构,将研学旅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安全教育、学科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突出研学旅行育人功能,发挥研学旅行与校内课程不同的育人价值,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采取游览参观、学习考察、主题探究、亲身体验等方式,融专题研究、访问调查、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同伴互助为一体。
呼叫中心课程体系篇十三
一、山西工商学院学生现状的分析
(一)学习态度方面。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大量的模型都存在假设前提,比如: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前提就是“经济人”假设,在讲到寡头市场古诺模型时,它的一个假设前提是“成本为零”,这与现实生活是极其不相符的,这些与现实生活脱离的假设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学校学生基础不扎实,在理性思维环节存在着欠缺。微观经济学这门课一般在大一的下半学期开设,由于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的社会经验,这就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特点就是用大量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经济学知识,这对于数学知识薄弱的学生提出了挑战。大多学生对各个章节中的数学模型的建立,通过图形分析经济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较多的问题。
(二)学习兴趣方面。大多数学生表示对微观经济学的兴趣程度一般,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只停留在课堂,多数学生表示,不会主动学习和参阅有关微观经济学的相关书籍。
(三)学习目标方面。在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理由是找工作时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帮助很大,在考研时微观经济学很有用。以此可以看出,学校学生选择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功利性很强,并不是单纯想多了解微观经济的理论知识,并以此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四)学习方式方面。学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而课外的其他教材、报刊涉及较少。除了上课与老师做一定的互动以外,课下与老师的沟通交流较少。通过分析图书馆提供的借阅数据,学校学生对经济学等相关书籍的借阅量、电子资源的下载量都比较少。
(五)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方面。大多数学生表示比较困难和很难。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涵盖面非常广泛。比如:在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就包括了消费者理论、生产轮、成本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博弈论、福利经济学等内容,这对于学生全面掌握该本书籍增加了难度。学校财务管理专业是文理兼收,其中相当部分的学生在数学知识方面存在欠缺,然而微观经济学的重点就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问题,这无形中给学习增加了许多困难。文科学生学起来会更加吃力。比如:在讲课过程中学生对“弹性”、“边际”等相关概念的理解不深入,导致做题时频繁出错。学习内容的较大难度使得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本门课程,更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调查反映大多数学生除了上课学习微观经济学以外,其余每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时间都在六小时以下。
(六)学习内容的喜好程度方面。将微观经济学划分为供求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其余理论等选项,让学生选择。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选择了供求理论和消费者理论。从选项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喜欢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比如说消费者理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消费者,因为每个学生每天都要消费,那么,在讲该理论时可以从自己的实际角度出发,来理解所授知识,并且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学生的特点编排教学内容
(一)要注重教材的选择。现阶段,关于西方经济学的`教材是很多,但大部分高校选择的都是有较多数学模型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这些教材的特点是内容全面,编排合理,大量的数学模型支持经济学理论。但是,对于学校的学生来说,这版教材有些偏难。尤其是在数学模型的运用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首先对运用的数学模型不理解,然后再用数学模型说明经济学问题,就更增加了学生对经济学问题的理解难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选择这类型的教材就存在着不合理性。教材是传播知识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学生的特点,选择的教材应该尽量简单,理论体系完整,案例和相关生活材料多,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开课时间的选择。大多数高校,微观经济学的开课时间是大一的下半学期。但微观经济学的开课时间不在于特定的时间,而在于讲微观经济学之前,与经济数学的有关知识和政治经济学的有关知识是否已经讲授完毕。在这两门课程已经授完的基础上,才可以开课,切忌同时开课,这样会出现的问题就是数学知识还没有讲到,经济学知识已经涉及,这样无形中给微观经济学的讲解带来了困难,同时,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讲课内容上,用大量的经济事例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调查表明,学生喜欢学习消费者行为理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该章节的事例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用事例来为教学内容作支撑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在讲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运用吃包子案例。在讲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时,运用肥料事例,相关的事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都会增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观经济学的大量案例都采用的是西方国家中的事例,那么,有些事例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不恰当的。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强调采用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事例,这样更接地气,也更便于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完“生产理论”后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厂商,并设定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模拟商业竞争。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几个模块进行模块教学,并构建课程体系。让不同的教师讲解不同的模块,包括供求模块、消费者理论模块、生产论模块、成本论模块、市场理论模块(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分配论模块、博弈论模块、福利经济学模块、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模块。这样划分可以增强每个老师的专业讲解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呼叫中心课程体系篇十四
论文关键词:旅游文化学教学内容理论体系
论文摘要:随着旅游文化研究的逐步走向深入和旅游文化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日渐密切.从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入手,在正确界定旅游文化学与其它旅游专业课程关系的基础上,为旅游文化学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的构架理出,以增强旅游文化学教学内容的完备性和教学过程的可能性.
旅游文化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之一,其作用在于使学生认识旅游文化的本质以及旅游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因此,只有建立合理的理论体系才能为学生认识旅游文化,发展文化旅游打好基础。《旅游文化学》作为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理应受到理论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遗憾的是,由于“重经济、轻文化”这种不正常现象在旅游领域的蔓延和影响,旅游文化理论研究始终步履蹒跚,致使系统而全面的《旅游文化概论》教材至今仍付之阙如,许多高校不得已以《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概论》或《中国文学》等聊作权宜之用。近年来国内虽然已先后出版了20余本旅游文化教材,但限于旅游文化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体系复杂的交叉学科,这就为旅游文化学教学内容的设置增加了难度,因此,建立科学的旅游文化学理论体系刻不容缓。
一、旅游文化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以旅游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是旅游文化科学区别于其他科学的最根本的特点之一,也是旅游文化科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学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的前提。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旅游文化及其运动规律,研究旅游文化活动的基本规律、普遍原理和通用方法。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文化。一门科学的研究内容由其研究对象决定。旅游文化产业是一个务实性、操作性和服务性很强的行业,旅游文化活动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决定了旅游文化学研究内容的综合性。旅游文化学理论研究涉及旅游文化的性质与功能、旅游文化史、旅游文化经济、旅游文化管理等,具体内容包括:
1.界定旅游文化学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旅游文化是旅游文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尽管旅游的文化本质很早就被一些人认知,但旅游文化作为一个专业名词的出现却是最近的.事情。就目前的资料看,国内最早正式使用“旅游文化”一词的是1984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但当时人们对这个概念的解释还不够准确。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加强了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北京旅游学会于1990年6月和8月,先后两次组织了50多位专家、学者,召开了以“旅游文化”为中心议题的学术座谈会。同年10月,中国旅游文化学会、北京旅游学会、中国旅游学会联合召开了“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着旅游文化的概念及特征等问题展开了认真而激烈的讨论。由于看问题的视角、归纳的方法、理解的深度各有不同,对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旅游文化作为一种以旅游活动为载体的特殊的文化形态,也必然包含物质、精神、制度三大层面。第一旅游文化物质层面,包括蕴涵丰富文化意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附加上的必要游乐设施,以及为旅游文化主体(旅游者)服务的交通工具、饭店、餐馆和其他装备;第二旅游的精神层面,是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反映的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观念形态,包括旅游观念、经营意识、旅游作品、旅游学术等;第三旅游的制度层面,即旅游主客体所处国家的管理部门或有影响的大旅游商所制定的多种法规、制度及相关的企业管理规则等。“旅游文化”基本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对旅游文化学研究的范畴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对于旅游文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文化旅游、旅游文化、历史文化、人文旅游资源必须予以廓清。
2.揭示旅游文化活动的基本运行规律。研究旅游文化产生的规律、文化旅游开发的市场供求规律、旅游文化发展模式、招旅游文化服务规律、旅游文化活动开展规律、旅游文化活动广告规律、旅游文化产品开发资金募集规律等。
二、旅游文化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科学,属于信息科学的范畴。
1.旅游文化学是一门交叉科学。旅游文化的发展涉及的各类社会活动各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性,旅游文化学必须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在吸收其他学科知识时,不是对各门学科知识予以简单加总,而是对其他各门相关学科有用知识进行移创、汲取、重铸与整合,将不同学科的概念、方法和技术手段相互融汇、相互借助,形成旅游文化学自身独立的系统理论体系。旅游文化学并不消极被动地依赖于原有的母体学科,而是有自身的矛盾运动进程和独立的体系结构。
2.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旅游文化学作为旅游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体系完整性,是一门包括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各门分支学科在产生的时间、表现形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是各有差异的,他们彼此之间并非孤立无内在联系的离散物,而是互相关联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学科群体,这个学科群体有着各母体单一学科所没有的整体功能。旅游文化学具有开放性,成为自身发展的内在根据。各种母体单一学科的知识环境和旅游实践的社会环境不断作用于旅游文化学学,使其理论体系内容日趋丰富完善。旅游文化学学涉及信息学、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建筑学、运输学、口岸学、艺术学、环境科学、安全科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政策学、法学等众多学科,其综合程度之高,可谓少有匹敌。
2.精心安排的案例分析和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
3.每章给出若干应用实例,提倡从实用性和实践性的角度学习,并通过一个综合案例将书中所有基本理论要点贯穿起来。
4.辅导教材由学习辅导、习题解析、实践指导三个模块组成,系统全面地解决了学习旅游文化学的各种实际问题。作者积多年潜心教学之结晶,系统地归纳和总结了旅游文化学的知识要点,以通俗易懂的笔触对重点难点进行多角度深入讲解。精选了大量习题,兼顾题目的深度和广度,注重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培养,提高读者运用旅游文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我院牵头联合其他三所高校联合编写这本教材质量较高。由于单独一所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特别是某些专业的专业课师资)相对不足,所以,这本教材我们是多所高职院校的力量联合编写,以做到集中力量,避免重复,节约资金,提高发行量。
6.建立教材建设资金的滚动发展机制。高职院校教材建设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本校的教材建设专项资金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专项资助。教育主管部门可考虑设立全省高等学校教材建设基金,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并努力使教材建设基金滚动发展有针对性地支持地方高等学校教材建设事业,对于符合社会需要、有发展潜力、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教材进行扶持,使优秀的教材能够脱颖而出,使教材的编写者、教材的投资者和教材的使用者都能获益,并通过教材收益的合理分成,使基金获得滚动发展、保值增值,增加教育主管部门对教材建设工作进行指导、调节的经济实力。
7.建设成“旅游文化学”立体化建设教材包。至此,我们建成了旅游文化学立体化建设教材包。包括主教材、网络课程、多层次的辅助教材(三部)、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1)编写《旅游文化学》精品课程及多层次辅助教材。在广泛调研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基础上,按着先概论、再分类教学的规律和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把研制的先进教学内容编写成校内讲义,经三年教学实践修改成《旅游文化学》,为了强化教材功能,方便教学,我们还出版了多层次的《旅游文化学学习指导》和《旅游文化学解题指导》等辅助材料。(2)研制优秀的“旅游文化学网络精品课程教案”,研制出版优秀的电子版系列教材。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成果日新月异,要有大量的信息涌入课堂;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依靠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要逐步实现研究型、开放式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承载丰富的教学内容,在率先研制出“旅游文化学cai——教学材料库”之后,又出版“旅游文化学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和“旅游文化学电子教案”。电子教案实现开放式制作,不仅包括优秀教材的内容,还包括大量的相关教学资源,如动画、谱图、演示实验等。这为教师组织个性化教案提供了基础素材,也为学生学习有机化学起到了“向导”作用。
参考文献:
[2]训敦云,刘英.旅游文化学结构探析.中国旅游报,-2-27:10
[4]林宪生.旅游文化概述.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5408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