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水土保持技术方案范文(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0 23:26:20
实用水土保持技术方案范文(18篇)
时间:2023-10-30 23:26:20     小编:XY字客

方案是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一种具体行动计划。方案制定应该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利益,争取各方支持和协助。方案的实施需要有一定的变革和创新思维。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一

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要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职能,充实配备与执法任务相适应的专职监督管理人员,定期参加监督执法培训和考核;改善现有办公场所条件,在20xx年前配齐与管理工作相适应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全站仪、录音设备、gps等办公设备,在监督执法时由县水务部门保障用车;建立健全稳定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经费渠道,保证监督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确保监督检查、案件查处公正、公平;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数据库和标准规范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督检查、验收及案件查处等相关档案资料,达到查阅方便,统计准确,操作规范的要求。

1、方案审批规范。建立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流程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水土保持方案的受理、审查、批复、送达等工作,坚决杜绝逾期审批、越权审批、“人情”审批和“吃拿卡要”等现象。

2、监督检查规范。县水务部门每年至少对本级及上级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进行2次以上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的生产建设项目单位要给予批评、通报和曝光,并依法进行处理。

3、设施验收规范。实行水土保持验收许可制度,严格按照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程序、标准进行验收,做到档案齐全、程序规范,杜绝逾期验收、越权验收和故意刁难建设单位等现象。

4、规费征收使用规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程序、标准、方式和使用管理规范,公开透明,坚决杜绝擅自降低标准或超标准征收现象;征收的费用主要用于水土保持勘测、规划、宣传、培训、差旅补助、奖励和监测仪器设备及交通工具的购置、维修。除生产建设单位无力治理的,不得违规征收水土流失防治费。

5、案件查处规范。立案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案件,做到依据充分,执法身份、取证方式和程序合法,法律适用正确,文书规范。

1、督查制度。对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随时发现、随时检查、随时处理;深入监督检查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工程质量情况;建立并落实好水土保持违法违规案件的督办制度;全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随时接受县人大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2、报告制度。对于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上报事项,做到及时准确上报;对于重大水土流失事件(一次水土流失1000立方米以上),县水务部门要在事件发生1周内正式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特殊事件(一次水土流失10000立方米以上)随时报告。

3、管理制度。县水务部门设立水土保持专业技术评审小组,对从事水土保持方案评审、设施验收、技术咨询等技术支撑服务的工作人员制定规范化工作制度和廉政制度。实行严格的“进出”考核制度,依法约束执法人员行为,保证执法队伍纯洁。

4、社会监督制度。建立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公示、公告制度,公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验收等行政许可的依据、程序、条件、时限、内容和结果,公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和其它重要事项,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设立举报电话、邮箱,规范举报的记录、接收、处理、协调、反馈等各环节工作。

从20xx年到20xx年5月,分四个阶段,实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一是启动阶段(20xx年12月底前)

1、结合全县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细化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

2、全面启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各项工作。二是培训阶段(20xx年1月—6月)

2、对照本次能力建设标准,完善配套规章体系,提高监督管理能力,明确监督管理规范化要求,健全监督管理工作制度。三是全面推进阶段(20xx年7月—20xx年8月)

2、定期召开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情况汇报会,落实能力建设各项目标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共同搞好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四是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

1、20xx年9月—12月,完成能力建设县的总结和自验工作,迎接省水利厅的初验;

2、20xx年1月—5月,按照省水利厅的验收要求,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各项工作,迎接上级抽查复验。同时,向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总结报告,对事迹突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报省、市表彰。

经费保障。多方争取,安排经费,可从征收的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中列支专项经费,用于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加大宣传。加大对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能力建设的宣传,及时报道重大事件、先进做法和经验,营造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支持。

激励措施。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积极宣传先进事迹,促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全面提高。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二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署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

签署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一、咨询的内容、形式和要求

二、履行期限本合同自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三、咨询费用金额、支付方式与支付时间:____

2.支付方式:____现金()转帐()

3.支付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甲方义务与权利

五、乙方义务与权利

1.义务:____保守甲方商业秘密;及时为甲方提供咨询产品.

2.权利:____有权要求甲方按本协议规定,及时支付咨询费用;在提供《项目咨询报告》后,为甲方提供____日次项目相关咨询服务,超过提供的咨询时限,另行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_______折以上标准计算咨询费。

六、其它条款

七、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八、本协议正本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本协议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三

有关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说明。

1.批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实际发生的责任范围对比,调整变化的原因。

2.扰动土地的治理面积、治理率。

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保持措施,在设计报告中的设计要点,重大设计变更。

1.工程量及进度。各项防治工程完成的数量、实施时间,与批准的方案实施时间、工程量比较,并分析其原因。

2.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施工事故及其处理。

3.工程建设大事。包括有关批文,较大的设计变更,有关合同协议,重要会议等。

4.价款结算。批准的工程量及其投资,施工合同价与实际结算价对比,分析增减的原因。

1.项目划分。水土保持工程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划分情况。

2.质量检验。监理工程师、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检验方法,检验结果。

3.质量评定。初步验收确定的各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对整体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价。

1.工程运行情况。各项水土保持工程建成运行后,其安全稳定性、暴雨后的完好情况,工程维修、植物补植情况。

2.工程效益

(1)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试运行期间控制水土流失面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及治理程度,项目区水土流失强度变化值。废弃土、石、渣的拦挡量、拦渣率,各类开挖面、拆除后的施工营地的平整、护砌量,植被恢复数量。

(2)植被变化。建设前、施工期间、竣工后林草植被面积,植被恢复指数。

(3)土地整治及生产条件恢复。土地整治率,施工临时占用耕地的恢复数量,土地生产力恢复能力。

(4)水土流失监测。根据水土流失专项监测报告,提出施工期间、工程运行后水土流失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对水系、下游河道径流泥沙影响,水土流失危害情况变化。

(5)综合评价。主体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范围、程度、时间,水土保持工程的控制效果,防治成效。

1.工程竣工后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

2.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文件、资料

3.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合同、验收报告

4.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报告

5.水土流失专项监测报告

6.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图

7.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四

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开发商在工程的建设和施工过程中将自身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下来。但是,现阶段的绝大多数开发商并不重视方案的编制工作,过于形式化,仅仅只是将编制和审批水土保持的方案当作是简单的例行公事,思想上尚未形成方案实施的具体概念。

1.2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2.1在范本的帮助下抄袭之风盛行

目前,方案编制单位中的科学技术人员,相关的专业配备严重准备不足,而在所谓的范本的帮助下,不少人员借机不去进行深入地调查与研究,导致不能仔细地勘测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在编制方案的过程中,人员互相借鉴和抄袭的现象十分严重。

1.2.2方案编制人员不能十分清楚地将主体工程的概念表达出来

由于对方案进行编制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充分地认识到与水利工程相关的建设性质、当地的地形地貌、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工艺、土石方挖填平衡的实际特点等,致使在编制方案的过程中,该有的项目十分简略,不应该进行阐述的地方叙述了很多。

1.2.3防治指标没有任何特色而言

将国际上最新采用的无量纲指标除去以外,在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与设计中,并没有将各地区、各行业和各企业的具体情况有效地结合起来作为参照,导致所制定的防治指标与标准不仅不够全面不够详细,并且没有任何特色而言。

1.2.4不能够准确地对水土流失进行预测

在预测水土流失的时段,往往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水土流失的界定也并没有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和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在对弃土弃渣流失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由于直接将众多数据省略掉,导致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由于没有对材料的质量、标段的划分、运输的距离以及施工的时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导致对弃土渣量的估算上存在很大的偏差。

1.3实施水土保持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先建设后施工”的不良倾向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只有在顺利完成主体工程的建设之后,才能针对水土流失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只有在完成主体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后才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与设计,给予问题考虑出发点的不同,导致主体所能够提供的各种资料在满足方案的编制和设计中面临着很大的难度,防治措施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在变更主体工程的设计方案时,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将变更的具体情况告知给相关的编制单位,导致不能进行同步变更,方案中与保持有关的措施也很难继续执行。

2.1促进保持水土法制观念的进一步增强

地方政府应该发挥好带头领导的作用,通过对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的大力宣传,从思想上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单位与个人的认识,促进保持水土法制观念的`进一步增强,把人为水土流失的防治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去对待。另外,根据最新修订的《水土保持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地方水土保持法律发挥的有效完善。

2.2促进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平的进一步有效提高

对相关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以此将他们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严格地进行权限的编制,杜绝出现越权编制的行为。通过野外勘测和实地调查,能够更加充分地掌握不同类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扰动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布置相关的防治措施。

(3)深入地研究预测水土流失的各种方法,尽可能地能够针对水利工程类型的不同提出相应的预测方法,进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为科学合理地布局各种水土保持措施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4)对主体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方面进行客观、公正且科学的评价与分析,针对那些与实际要求不相符合的项目选址和选线提出否定性的意见和建议。

2.3对保持水土措施的实时进度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安排

在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制度进行严格执行的过程中,结合各阶段防治水土流失的具体目标,将当地气候的特点和主体工程的具体进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充分地考虑,以此对保持水土的具体措施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另外,出于对北方地区冬季气温的考虑,与土方石工程措施有关的措施坚决不能在冬季施工,在采用植物措施时也应该对土壤的解冻时期进行充分考虑。

编制与实施保持水土的方案,可以在建设项目的生产过程中将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为生产项目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本文从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与设计过于形式化、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实施水土保持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现阶段水利工程中常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地思考与分析,从促进保持水土法制观念的进一步增强、促进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平的进一步有效提高以及对保持水土措施的实时进度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安排等方面,提出了如何促进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的重要措施。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五

有关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批、实施过程情况简介。

1.主体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建设内容,有关设计文件批复、调整过程。

2.水土保持方案报批过程,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时限、投资概算,水土保持方案中确定的防治措施设计落实、调整情况。

1.组织领导。包括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及具体管理机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

2.规章制度。有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的各类规章、制度、办法。

3.监督管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检查、监督情况。

4.建设过程。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过程,合同及其执行情况,施工材料采购及供应。

5.建设监理。包括监理规划及实施细则,监理制度、机构、人员、检测方法,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情况。

6、工程投资。包括批准的水土保持投资概算,资金到位时间,年度安排,概算调整情况,经费支出。

7、完成主要工程。包括治理措施类型及数量变更情况,实际完成水土保持工程、植物、临时防护工程等的类型、数量,与设计工程量增减情况及原因分析。

在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的主要经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管理运行的建议。

水土保持工程移交、使用,管理维修养护责任、办法。运行期水土保持监测任务。

1.水土保持方案及其批复文件。

2.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批复文件。

3.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变更审批文件。

4.投资到位及使用情况说明。

5.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意见。

6.主体工程总平面图。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六

编制与实施保持水土的方案,可以在建设项目的生产过程中将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为生产项目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必须在结合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水土流失的特点上全面、准确地编制与设计保持水土的方案,以此来科学地预测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采取综合性措施对水土保持进行合理地布置。

1.1 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与设计过于形式化

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开发商在工程的建设和施工过程中将自身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下来。但是,现阶段的绝大多数开发商并不重视方案的编制工作,过于形式化,仅仅只是将编制和审批水土保持的方案当作是简单的例行公事,思想上尚未形成方案实施的具体概念。

1.2 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2.1 在范本的帮助下抄袭之风盛行

目前,方案编制单位中的科学技术人员,相关的专业配备严重准备不足,而在所谓的范本的帮助下,不少人员借机不去进行深入地调查与研究,导致不能仔细地勘测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在编制方案的过程中,人员互相借鉴和抄袭的现象十分严重。

1.2.2 方案编制人员不能十分清楚地将主体工程的概念表达出来

由于对方案进行编制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充分地认识到与水利工程相关的建设性质、当地的地形地貌、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工艺、土石方挖填平衡的实际特点等,致使在编制方案的过程中,该有的项目十分简略,不应该进行阐述的地方叙述了很多。

1.2.3 防治指标没有任何特色而言

将国际上最新采用的无量纲指标除去以外,在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与设计中,并没有将各地区、各行业和各企业的具体情况有效地结合起来作为参照,导致所制定的防治指标与标准不仅不够全面不够详细,并且没有任何特色而言。

1.2.4 不能够准确地对水土流失进行预测

在预测水土流失的时段,往往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水土流失的界定也并没有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和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在对弃土弃渣流失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由于直接将众多数据省略掉,导致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由于没有对材料的质量、标段的划分、运输的距离以及施工的时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导致对弃土渣量的估算上存在很大的偏差。

1.3 实施水土保持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先建设后施工”的不良倾向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只有在顺利完成主体工程的建设之后,才能针对水土流失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只有在完成主体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后才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与设计,给予问题考虑出发点的不同,导致主体所能够提供的各种资料在满足方案的编制和设计中面临着很大的难度,防治措施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在变更主体工程的设计方案时,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将变更的具体情况告知给相关的编制单位,导致不能进行同步变更,方案中与保持有关的措施也很难继续执行。

2.1 促进保持水土法制观念的进一步增强

地方政府应该发挥好带头领导的作用,通过对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的大力宣传,从思想上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单位与个人的认识,促进保持水土法制观念的`进一步增强,把人为水土流失的防治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去对待。另外,根据最新修订的《水土保持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地方水土保持法律发挥的有效完善。

2.2 促进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平的进一步有效提高

对相关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以此将他们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严格地进行权限的编制,杜绝出现越权编制的行为。通过野外勘测和实地调查,能够更加充分地掌握不同类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扰动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布置相关的防治措施。

(3)深入地研究预测水土流失的各种方法,尽可能地能够针对水利工程类型的不同提出相应的预测方法,进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为科学合理地布局各种水土保持措施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4)对主体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方面进行客观、公正且科学的评价与分析,针对那些与实际要求不相符合的项目选址和选线提出否定性的意见和建议。

2.3 对保持水土措施的实时进度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安排

在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制度进行严格执行的过程中,结合各阶段防治水土流失的具体目标,将当地气候的特点和主体工程的具体进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充分地考虑,以此对保持水土的具体措施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另外,出于对北方地区冬季气温的考虑,与土方石工程措施有关的措施坚决不能在冬季施工,在采用植物措施时也应该对土壤的解冻时期进行充分考虑。

编制与实施保持水土的方案,可以在建设项目的生产过程中将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为生产项目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本文从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与设计过于形式化、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实施水土保持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现阶段水利工程中常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地思考与分析,从促进保持水土法制观念的进一步增强、促进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平的进一步有效提高以及对保持水土措施的实时进度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安排等方面,提出了如何促进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的重要措施。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七

资源型城市环城矿山,尤其是环城露天矿山大量固体废弃物被排弃在排土场,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周围大气和水体被污染,并严重破坏矿山周围的自然景观,威胁周围居民的生活与身体健康。与此同时,矿山企业,特别是国有老矿山企业的矿山废弃地的综合治理,普遍存在前期投入大,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着,而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治理维护费用的投入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不利于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安徽省马鞍山市姑山铁矿的钟山排土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及示范,通过示范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彻底解决了排土场生态环境破坏对居民生活、身体健康带来的威胁和危害,同时通过农、林、副产品收入,提高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经济效益,改变了综合治理“投入大、产出小”的局面,减轻了国有老矿山企业的经济负担,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类似资源型城市环城矿山废弃地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借鉴。

1研究区概况。

1.1研究区简介姑山铁矿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安徽省马鞍山市,矿山采用露天开采,开采规模为150万t/a。钟山排土场主要排弃姑山铁矿露天开采剥离的岩土,已于20xx年停止排土,排土场南北长约550m,东西宽约350m,共形成5个排土平台,标高分别为20m(1平台)、30m(2平台)、40m(3平台)、50m(4平台)及60m(5平台)。排土场总占地面积约22.8hm2,其中4平台是面积最大的平台,面积约5hm2。钟山排土场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053mm,最大年降雨量1895.5mm,最大1d降雨量316.1mm。梅雨期最长达43d,梅雨量最多达530.9mm,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5%。降水季节性强,5~9月份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所在地区年平均风速2.46m/s,最大风速39.9m/s,年主导风向及频率分别是ene和10.75%,年次导风向及频率分别是e和8.98%。

1.2治理问题的提出钟山排土场位于马鞍山市规划城区,其东侧紧靠宁芜高速公路(g4211),毗邻青山河,北部、西部和南部3面紧邻居民区,西侧有当涂至查湾县级公路沿排土场而过。目前排土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排土场平台土壤贫瘠,土体石砾含量高、压实严重,渗透系数低,遇到大雨,容易形成较大汇水,造成严重水土流失;(2)排土场弃土质地松散,遇到大风天气极易形成扬尘,遇暴雨极易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3)排土场紧邻马芜高速公路及青山河,严重破坏了青山河两岸的自然景观,造成了高速公路的视觉污染。

2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2.1综合治理目标通过治理,彻底解决钟山排土场生态破坏、扬尘及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同时通过农、林、副产品的收入提供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2.3.1生态农业区(4平台)该功能区主要位于排土场4平台,该平台位于排土场的中间位置,为排土场面积最大的平台,面积达5hm2。该功能区的综合治理目标为控制汇水,并通过农副产品收入提供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发展。(1)设计在钟山排土场4平台修建排灌系统及集水池,收集平台汇水,一方面可以为综合治理提供水源,另一方面可以将4平台集水池建设为渔塘,在外围饲养鹅、鸭等家禽;(2)设计将排土场4平台其余土地建设为农田,种植花生等经济作物。

2.3.2生态用材林、防风林区(1~3平台迎风坡及5平台)该功能区包括钟山排土场1~3平台迎风坡及5平台,该功能区的主要综合治理目标为控制汇水、防风固土、并适当考虑环境绿化。在平台内侧修建排水渠系,排除汇水;在平台营造生态用材林及防风林,一方面可以防治风害,为4平台生态农业区的建设提供保护,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林木蓄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在高速公路旁栽植雪松、棕榈、紫叶李等观赏树种,营造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消除视觉污染。

2.3.3生态经济林区(1~3平台背风坡)该功能区包括钟山排土场1~3平台背风坡,该功能区的综合治理目标为控制汇水,防治水土流失,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平台内侧修建排水渠系,排除汇水;在平台营造经济林,种植油桃等,通过经济林产品收入提供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1~3平台背风坡紧邻居民区,设计同时在林间开辟道路,修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提高社会效益。

2.3.4水土保持林区(排土场边坡)钟山排土场边坡坡度较大,且流沙和石渣混排,质地松散,是水土流失和粉尘污染的主要源头,该功能区治理方向为建设水土保持林,水土保持林采用乔灌草综合配置。

3示范区建设及运行。

3.1生态农业区建设及运行根据设计,将钟山排土场4平台建设为生态农业区,分为经济作物种植区,鱼塘及家禽饲养区2部分。截至20xx年底,姑山铁矿在4平台开挖鱼塘(集水池)2口,在外围建立围网饲养鸭、鹅等家禽,鱼塘和家禽饲养区面积约0.5hm2,其中水面面积0.3hm2。

利用姑山铁矿剥离的第四系粘土作为客土[2-3],覆盖厚度80cm,建造了约4hm2农田,钟山排土场排弃的混合岩土及客土已经过检测,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集水池(鱼塘)现处于蓄水阶段,并已在鱼塘外围饲养了少量的鹅和鸭等家禽,主要供应姑山铁矿食堂;在建造的农田上种植了芝麻、花生等经济作物,20xx年芝麻产量约70kg/667m2,花生产量约300kg/667m2,基本达到附近农田的平均产量,经济效益显着。

3.2生态用材林、防风林区建设及运行根据设计,在钟山排土场1~3平台迎风坡及5平台建设生态用材林、防风林区。选用杨树作为生态用材林、防风林的主要树种[4],采用穴状整地回填客土的方式进行土地整治,杨树栽植株行距2m×2m,林下撒播草籽。在宁芜高速公路(g4211)旁栽植雪松、棕榈、紫叶李等绿化树种。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完成了生态用材林、防风林区的建设,营造了一条长约1000m的生态用材林、防风林带,既起到防风及水土流失,为生态农业区提供了天然屏障的作用,又通过林木蓄积增加了经济效益,更改善了宁芜高速公路(g4211)的自然景观,消除了视觉污染。

3.3生态经济林区建设根据设计,姑山铁矿在钟山排土场背风坡的各个平台建设生态经济林区,选择油桃、葡萄及梨作为生态经济林的主要树种,建设形成了油桃园、梨园、葡萄园等。油桃及梨树栽植株行距为2.5m×3m,葡萄株行距为1.5m×2m,同时在生态经济林地面种植了紫花苜蓿,以改良土壤。由于生态经济林区紧邻居民区,为了给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同时为发展观光农业奠定基础,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在生态经济林区修建人行道路。截至20xx年底,生态经济林区共修建休闲观光道路1400m,栽植油桃约200株,梨树约700株,葡萄约300株,20xx年共出产油桃约2950kg,葡萄约1900kg,梨15000kg,所产水果全部供应马鞍山及附近市场,经济效益显着。

3.4水土保持林区根据设计,20xx年起姑山铁矿对钟山排土场斜坡逐步进行了治理,水土保持林区采用乔灌草综合配置,选择构树、杨树作为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乔木树种,紫穗槐作为灌木树种,综合考虑覆盖地表速度、根系深度和冷暖季交替的问题,草种选择百喜草、黑麦草、紫花苜蓿、狗牙根混合草籽[4]。截至20xx年底,已完成了水土保持林区的建设,构树、杨树的成活率达95%以上,长势良好,3年生的杨树胸径已达近20cm,钟山排土场斜坡部分的扬尘污染及水土流失得到根本治理。

4结论。

通过研究,构建了包括生态农业区、生态用材林及防风林区,生态经济林区及水土保持林区等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钟山排土场模式,通过治理,不仅控制了水土流失,同时还通过农、林、副产品的收入提供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钟山排土场模式可以为长江流域乃至国内资源型城市类似矿山排土场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安徽省马鞍山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20xx-2015年)[z].马鞍山市人民证府,20xx.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八

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要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职能,充实配备与执法任务相适应的专职监督管理人员,定期参加监督执法培训和考核;改善现有办公场所条件,在20xx年前配齐与管理工作相适应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全站仪、录音设备、gps等办公设备,在监督执法时由县水务部门保障用车;建立健全稳定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经费渠道,保证监督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确保监督检查、案件查处公正、公平;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数据库和标准规范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督检查、验收及案件查处等相关档案资料,达到查阅方便,统计准确,操作规范的要求。

1、方案审批规范。建立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流程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水土保持方案的受理、审查、批复、送达等工作,坚决杜绝逾期审批、越权审批、“人情”审批和“吃拿卡要”等现象。

2、监督检查规范。县水务部门每年至少对本级及上级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进行2次以上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的生产建设项目单位要给予批评、通报和曝光,并依法进行处理。

3、设施验收规范。实行水土保持验收许可制度,严格按照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程序、标准进行验收,做到档案齐全、程序规范,杜绝逾期验收、越权验收和故意刁难建设单位等现象。

4、规费征收使用规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程序、标准、方式和使用管理规范,公开透明,坚决杜绝擅自降低标准或超标准征收现象;征收的费用主要用于水土保持勘测、规划、宣传、培训、差旅补助、奖励和监测仪器设备及交通工具的购置、维修。除生产建设单位无力治理的,不得违规征收水土流失防治费。

5、案件查处规范。立案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案件,做到依据充分,执法身份、取证方式和程序合法,法律适用正确,文书规范。

1、督查制度。对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随时发现、随时检查、随时处理;深入监督检查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工程质量情况;建立并落实好水土保持违法违规案件的督办制度;全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随时接受县人大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2、报告制度。对于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上报事项,做到及时准确上报;对于重大水土流失事件(一次水土流失1000立方米以上),县水务部门要在事件发生1周内正式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特殊事件(一次水土流失10000立方米以上)随时报告。

3、管理制度。县水务部门设立水土保持专业技术评审小组,对从事水土保持方案评审、设施验收、技术咨询等技术支撑服务的工作人员制定规范化工作制度和廉政制度。实行严格的“进出”考核制度,依法约束执法人员行为,保证执法队伍纯洁。

4、社会监督制度。建立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公示、公告制度,公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验收等行政许可的依据、程序、条件、时限、内容和结果,公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和其它重要事项,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设立举报电话、邮箱,规范举报的记录、接收、处理、协调、反馈等各环节工作。

从20xx年到20xx年5月,分四个阶段,实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一是启动阶段(20xx年12月底前)。

2、全面启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各项工作。二是培训阶段(20xx年1月—6月)。

2、对照本次能力建设标准,完善配套规章体系,提高监督管理能力,明确监督管理规范化要求,健全监督管理工作制度。三是全面推进阶段(20xx年7月—20xx年8月)。

2、定期召开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情况汇报会,落实能力建设各项目标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共同搞好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四是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

2、20xx年1月—5月,按照省水利厅的验收要求,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各项工作,迎接上级抽查复验。同时,向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总结报告,对事迹突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报省、市表彰。

经费保障。多方争取,安排经费,可从征收的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中列支专项经费,用于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加大宣传。加大对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能力建设的宣传,及时报道重大事件、先进做法和经验,营造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支持。

激励措施。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积极宣传先进事迹,促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全面提高。

会议方案本站锦五篇。

会议方案本站锦六篇。

会议方案本站锦五篇。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九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以农村“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为切入点,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以改善农村水土流失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做到水土流失治理与水源和水环境保护、农业集约化生产、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使小流域达到景观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清洁、人居舒适,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坚持地方和农民投入为主,国家适当补助;坚持水土保持与环境治理和新农村建设、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水利水土保持措施与其它措施相结合;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坚持示范引导、政策扶持的方法,用好“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的机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和完善。工程建设应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基础,全面做好流域治理、生态修复、水系整治和人居环境改善,建立面源污染控制、人为水土流失防治等管理制度,加强相关监测评价等。

1、小流域治理工程。结合当地实际,实施坡耕地改造,修建水窖、水塘和坡面灌排水系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营造水土保持林草,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入库(河)生物缓冲带。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发挥梯地、林草植被等水土保持设施控制和降解面源污染的作用。

2、生态修复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封山禁牧、封育保护,加强林草植被保护,防止人为破坏。要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护水资源。

3、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编制河道整治规划,采取清淤、护岸、筑堰和绿化等措施,对小流域内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封河育草,维系河流良好生态系统。禁止河道采沙,加强河道管理及其维护。防止污水和垃圾进入河道,确保河道清洁和优美环境。

4、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搞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制定村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实现生活垃圾集中管理、生态污水初步处理后排放。人畜禽粪便应因地制宜推广沼气池等实用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居民比较集中和有条件的地区,生活污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

5、生态农业建设工程。推广绿色、无公害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料,采用生物方法以及易降解、低残留的农药防治病虫害,控制和减少农业污染。

6、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在河道周边设置植物缓冲带,种植或抚育具有吸收有机污染物能力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在河道和水库水位变化的水陆交错带建设人工湿地,种植适水树种和草本植物,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7、水土流失和水环境监测。建立水土流失和水质指标动态变化监测点,对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量、入河(库)泥沙量,以及总磷(tp)、总氮(tn)、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耗氧量(cod)等指标进行监测。

在试点小流域内,制定封山禁牧、封育保护政策和乡规民约,建立水源管理和保护制度,保护林草植被,促进生态自我修复。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生态移民和并村;制定化肥、农药使用推荐种类目录,明确其合理用量及使用方法;严格对生活垃圾、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排放的控制管理。加强流域内集体和私人企业、饮食服务等行业排污的管理;监督开发建设项目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控制新增人为水土流失。积极组织开展文明新农村建设活动等。

工程实施期3年,20xx-20xx年。

中安排。中央投资主要用于水利水保工程、封育管护、宣传、监测等。没有国家重点工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筹解决。各级水利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同时创新投入机制,依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等多渠道解决投入问题,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由水利部统一组织实施,负责审批入选工程、实施方案和组织竣工验收工作。流域机构负责工程实施的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工作。各省(区、市)水利部门依据批复的实施方案,制定和下达年度计划,组织开展年度检查,并于每年2月底向水利部上报上年度总结报告。县级水利部门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负责组织编制试点工程建设实施工作,建立工程管理制度、落实项目责任、明确任务,开展试点工程建设及相关监测工作等。

试点工程实施完成后,各县进行自验,全面总结。自验结束后向所在省(区、市)上报自查验收报告。各省(区、市)组织初验,向水利部上报初验报告。水利部组织流域机构和有关专家进行竣工验收,完成竣工验收报告。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十

水土保持规划在水土资源保护工作上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科学、有效、合理化的制定和设计水土保持规划,并且长期正确的去运用,可以促进水土资源的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化运用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可是在现阶段的水土保持规划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比如说:设计思想落后,技术参数不正确,设计的时间不充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急需有效的方案去解决这些问题。

1.1保护和预防

针对一些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在其保护的方向以及保护的方法上面做规划,这些重要区域主要有:高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域、饮用水的保护区域、湿地保护区等。这些重点保护区保护的方向是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维护。

1.2综合性的防治

根据水土流失的相关特点、治理的要求以及自然经济条件等因素,对那些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做出综合性的防治。这些区域主要有:小流域的防治、坡面的防治、果园地的防治、农耕地的防治、居住环境的防治等。

1.3综合性的监督和管理

针对人类活动所引发的水土流失现象进行综合性的监督和管理,采用一些监管方案的同时还要进行合理化的统筹和规划。内容主要是:建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机构,管理和制度上的创新,法律法规的设立等。

1.4水土保持的定期监测

具体的内容有:按照水土保持的相关监测职责和监测要求,去规划监测点的布置;在监测体系完善的基础上,综合提高监测的水平和制度的保障能力;对重点的防护区域以及一些重点的治理工程项目要提出监测管理的目标和监测的要求,同时还要制定出监测的方案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2.1水土规划设计的方法不先进

水土保持的相关技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并且目标多样化的技术体系。可是,目前在水土保持的规划设计当中,设计的目标比较单一,而且技术方法也不先进,同时还没有进行比较具体的调查和研究,这些情况制约着水土保持治理目标的实现。

2.2相关资料的收集方法不先进

在水土保持规划的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对资料的采集基本上是通过对实地的调查,相关人员的谈话以及查看当地的统计资料来获得。这些方法很容易出现误差,因为土地相关部门提供的那些资料并不是很全面,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要想采集到更加准确的资料,需要应用更加高科技的手段,比如可以使用导航定位测量仪。

2.3规划设计的参数不是很准确

目前在制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时所应用的相关技术参数不是很准确。一直以来,因为资料不全,相关技术人员大部分时候都是估计或者是借鉴类似地区的相关资料来制定规划,这样设计的目标就很容易出现误差。为了能够使水土保持规划的设计与实际相符,进一步提高设计的水平,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技术参数。

2.4对规划的编制时间较短

要想设计出一个比较详细,与实际相符,操作性强的水土保持规划,一定要给水土保持规划的技术人员足够的时间。首先要去实地进行考察,按照规划的目标去布设水土保持的相关措施;之后要进行内部的编写,计算以及绘图等;最后要完成一个完整的水土保持规划报告。

2.5计算的模式不是很合理

水土保持规划在设计的过程中,一些相关报告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同时也没有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地域之间的温度、季节、地质等的差异考虑的也比较少,之后就比较盲目性的去应用一个水土保持规划的设计模式,这样就造成了很多雷同现象的发生,规划的意义就不大了。因此,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由于一些自然因素以及一些社会经济条件存在很多的差异,一定不能对国家的标准进行生搬硬套。比如:国家在有关水土保持方面的相关规定中要求,在三到五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防护方法中,可采用改垄的方法。可是有一些规划在设计过程中并没用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特点,也进行改垄和修地埂,这样严重的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这就属于没有按照实际的情况去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防治方法。

有关水土保持规划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土保持规划的相关设计人员一定要严格坚持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才能防止千篇一律设置水土保持方案现象的发生。

2)有效利用先进水土保持的监测方法,正确的判断出水土流失的强度,之后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根据不同的水土流失程度去布设不同的水土保持方法,从而使保证措施布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最终实现最大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

3)要不断的加强和提高水土保持规划相关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业务能力,逐步的加强和完善规划设计部门的审核资质,尽早建立好水土保持监测的数据信息库,为水土保持规划的设计提供更加科学、有效和准确的.数据信息。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水土保持规划的设计水平,同时还能让水土保持的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真正的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化运用以及水土资源的健康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和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在水土保持规划上面做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减少水土保持规划中的问题可以让水土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化的运用,同时还能实现其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对目前水土保持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论述,希望相关规划设计部门对这些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治国,王春红.对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与规划中若干问题的认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2]王治国,郭索彦,姜德文.我国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任务[j].中国水土保持,20xx(06).

[3]刘军会,傅小锋.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划方法的探讨[m].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十一

乙方(承包方):____________

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切实提高乡镇农技人员“三农”服务技能和业务水平,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全力推动现代农业稳步健康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现经甲、乙双方协商,特签订以下服务合同。

1、技术服务:____包括农业常规技术的普及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培训和推广,农作物病虫害及灾情的预测预报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测,农业信息服务与农民的技术培训等。

2、农机公益性服务;包括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和培训,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和教育,农机统计等。

3、其它农业公益性服务。

甲方按相关政策规定支付乙方常规性、固定性公益性服务报酬。

接受委托的其它工作任务(如突发性公益性项目)服务报酬,由双方另行商定。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一)甲方权利与义务

1、甲方有独立的发包权、管理权。

2、年初提出全年公共项目工程计划,严格按照乙方提供的技术方案及时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监督等工作。

3、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的相应场所和人员组织。

及时提供足额公共项目建设实施及维护运行所必须的工程费用和运行费用。

4、生产季节出现急难问题及时通知乙方以便及时解决。

5、有义务解决乙方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乙方创造必要的生活、工作环境。

(二)乙方权利与义务

1、宣传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2、抓好本地农业(包括种植业、水产业、农机、能源)的关键技术、新品种(包括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1)在县农业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农业科技的推广方向,在推广普及及常规技术的同时,每年引进、推广适用于本地的农业新技术1—2项。

(2)积极配合县农业部门做好相关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办好示范样板户50户以上,建样板园(田)500亩以上。

加强农业技术巡回指导,促进全乡(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实现。

(3)积极开展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良种普及率达90%以上。

(4)认真做好本地结构调整的方案制定、品种定位、种苗质量把关、技术指导等工作。

3、搞好病虫害及农业灾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

(1)及时向农民传递县主管部门发布的.病虫情报,加强病虫防治指导,落实防控措施,控制传播蔓延,将危害率控制在10%以下,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虫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防虫治病情报到户率达到90%。

(2)协助做好检疫性病虫害普查、扑灭、封锁、控制工作,抓好柑桔大实蝇等检疫性病虫联防联治,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3)加强对高温、干旱、洪涝、冻害等灾情的统计上报,及时提出和协助落实农业抗灾救灾技术措施。

4、加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协助做好无公害(或有机、绿色)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推广先进的无公害生产新农药、新肥料、新器械,使产品农残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认证费、产品检测纲等直接费用由甲方负担)。

5、积极参与农业资源普查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等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6、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完成下达采样任务,下发配方施肥通知单入户率达到98%(按测土面积计算)。

7、认真做好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工作。

乙方每月向甲方和县农业部门提供一份较高质量的农业生产情况汇报或农情信息,每季度向甲方和县农业部门提供一分农业生产典型和农业统计报表;同时要及时向农民提供产销信息、农产品质量信息。

8、积极开展农技术培训教育。

根据本地农业生产实际,编制当年农业技术培训计划,在签订合同后15日内交付甲方和考核单位。

每年以镇或村组为单位开展技术培训20次以上,培训农民4000人次,编印实用技术资料6—8期(关键季节一月一期,其它季节一季度一期)___________份(编印资料所需费用由甲方承担)。

协助组织青年农民参加阳光工程”教育。

9、大力加强农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协助县农业部门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安全等管理工作。

10、负责甲方委托的其它常规性公益服务工作。

1、因乙方工作不力、服务不到位,造成不能完成合同任务,甲方可按考核结果扣减乙方承包费用。

2、因乙方技术指导不当或失误、销售未经审定或非主推品种种子、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等对农民造成损失,经组织相关技术部门鉴定后,由乙方赔偿直接成本投资;造成严重减产的,赔偿减产损失部分。

3、因甲方未及时组织实施或未为乙方提供必要条件而造成乙方不能完成合同任务,甲方不得扣减乙方应得承包费。

4、因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乙方不能完成合同任务,不影响乙方应得的承包费。

1、将农技服务总承包费用按工作责任大小分到各项目,具体指导标为:____乙方义务1占5%、2占20%、3占15%、4占5%、5占5%、6占10%、7占10%、8占20%、9占10%、10占5%。

2、考核工作由镇政府同县农业局组成考核专班,每次考核由镇政府填写考核通知单,镇、县农业避共同签署考核意见。

考核全年进行二次,年中一次,年末一次,单项考核每完成一项考核验收一项,具体办法由业务主管部门会同镇政府制定。

3、考核采取“听、看、问”等方式进行。

即听取农技服务中心对合同履行情况汇报;查有关技术资料发放情况,培训记录等执行情况;实地看样板落实情况;对合同书上没有具体指标的按群众或服务对象满意率计算。

乙方应缴纳的基本养老金、基本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险经费由县财政局按月全额代扣代缴;农村公益性事务按承包费用总额的70%分月预付,余下的30%年终考核结算,财政部门根据考核结果将承包费支付到服务单位。

1、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并以文字依据为准。

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

2、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县财政局各执一份。

甲方(公章):___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___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十二

水土保持规划在水土资源保护工作上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科学、有效、合理化的制定和设计水土保持规划,并且长期正确的去运用,可以促进水土资源的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化运用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可是在现阶段的水土保持规划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比如说:设计思想落后,技术参数不正确,设计的时间不充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急需有效的方案去解决这些问题。

1.1保护和预防。

针对一些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在其保护的方向以及保护的方法上面做规划,这些重要区域主要有:高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域、饮用水的保护区域、湿地保护区等。这些重点保护区保护的方向是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维护。

1.2综合性的防治。

根据水土流失的相关特点、治理的要求以及自然经济条件等因素,对那些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做出综合性的防治。这些区域主要有:小流域的防治、坡面的防治、果园地的防治、农耕地的防治、居住环境的防治等。

1.3综合性的监督和管理。

针对人类活动所引发的水土流失现象进行综合性的监督和管理,采用一些监管方案的同时还要进行合理化的统筹和规划。内容主要是:建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机构,管理和制度上的创新,法律法规的设立等。

具体的内容有:按照水土保持的相关监测职责和监测要求,去规划监测点的布置;在监测体系完善的基础上,综合提高监测的水平和制度的保障能力;对重点的防护区域以及一些重点的治理工程项目要提出监测管理的目标和监测的要求,同时还要制定出监测的方案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2.1水土规划设计的方法不先进。

水土保持的相关技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并且目标多样化的技术体系。可是,目前在水土保持的规划设计当中,设计的目标比较单一,而且技术方法也不先进,同时还没有进行比较具体的调查和研究,这些情况制约着水土保持治理目标的实现。

2.2相关资料的收集方法不先进。

在水土保持规划的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对资料的采集基本上是通过对实地的调查,相关人员的谈话以及查看当地的统计资料来获得。这些方法很容易出现误差,因为土地相关部门提供的那些资料并不是很全面,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要想采集到更加准确的资料,需要应用更加高科技的手段,比如可以使用导航定位测量仪。

2.3规划设计的参数不是很准确。

目前在制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时所应用的相关技术参数不是很准确。一直以来,因为资料不全,相关技术人员大部分时候都是估计或者是借鉴类似地区的相关资料来制定规划,这样设计的目标就很容易出现误差。为了能够使水土保持规划的设计与实际相符,进一步提高设计的水平,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技术参数。

2.4对规划的编制时间较短。

要想设计出一个比较详细,与实际相符,操作性强的水土保持规划,一定要给水土保持规划的技术人员足够的时间。首先要去实地进行考察,按照规划的目标去布设水土保持的相关措施;之后要进行内部的编写,计算以及绘图等;最后要完成一个完整的水土保持规划报告。

2.5计算的模式不是很合理。

水土保持规划在设计的过程中,一些相关报告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同时也没有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地域之间的温度、季节、地质等的差异考虑的也比较少,之后就比较盲目性的去应用一个水土保持规划的设计模式,这样就造成了很多雷同现象的发生,规划的意义就不大了。因此,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由于一些自然因素以及一些社会经济条件存在很多的差异,一定不能对国家的标准进行生搬硬套。比如:国家在有关水土保持方面的相关规定中要求,在三到五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防护方法中,可采用改垄的方法。可是有一些规划在设计过程中并没用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特点,也进行改垄和修地埂,这样严重的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这就属于没有按照实际的情况去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防治方法。

1)水土保持规划的相关设计人员一定要严格坚持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才能防止千篇一律设置水土保持方案现象的发生。

2)有效利用先进水土保持的监测方法,正确的判断出水土流失的强度,之后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根据不同的水土流失程度去布设不同的水土保持方法,从而使保证措施布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最终实现最大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

3)要不断的加强和提高水土保持规划相关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业务能力,逐步的加强和完善规划设计部门的审核资质,尽早建立好水土保持监测的数据信息库,为水土保持规划的设计提供更加科学、有效和准确的数据信息。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水土保持规划的设计水平,同时还能让水土保持的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真正的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化运用以及水土资源的健康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和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在水土保持规划上面做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减少水土保持规划中的问题可以让水土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化的运用,同时还能实现其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对目前水土保持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论述,希望相关规划设计部门对这些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治国,王春红.对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与规划中若干问题的认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2]王治国,郭索彦,姜德文.我国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任务[j].中国水土保持,20xx(06).

[3]刘军会,傅小锋.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划方法的探讨[m].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会议方案范文合集六篇。

会议方案范文合集九篇。

会议方案范文合集八篇。

会议筹备方案范文合集六篇。

有关会议方案范文合集八篇。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十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以农村“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为切入点,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以改善农村水土流失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做到水土流失治理与水源和水环境保护、农业集约化生产、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使小流域达到景观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清洁、人居舒适,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坚持地方和农民投入为主,国家适当补助;坚持水土保持与环境治理和新农村建设、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水利水土保持措施与其它措施相结合;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坚持示范引导、政策扶持的方法,用好“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的机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和完善。工程建设应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基础,全面做好流域治理、生态修复、水系整治和人居环境改善,建立面源污染控制、人为水土流失防治等管理制度,加强相关监测评价等。

1、小流域治理工程。结合当地实际,实施坡耕地改造,修建水窖、水塘和坡面灌排水系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营造水土保持林草,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入库(河)生物缓冲带。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发挥梯地、林草植被等水土保持设施控制和降解面源污染的作用。

2、生态修复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封山禁牧、封育保护,加强林草植被保护,防止人为破坏。要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护水资源。

3、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编制河道整治规划,采取清淤、护岸、筑堰和绿化等措施,对小流域内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封河育草,维系河流良好生态系统。禁止河道采沙,加强河道管理及其维护。防止污水和垃圾进入河道,确保河道清洁和优美环境。

4、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搞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制定村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实现生活垃圾集中管理、生态污水初步处理后排放。人畜禽粪便应因地制宜推广沼气池等实用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居民比较集中和有条件的地区,生活污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

5、生态农业建设工程。推广绿色、无公害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料,采用生物方法以及易降解、低残留的农药防治病虫害,控制和减少农业污染。

6、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在河道周边设置植物缓冲带,种植或抚育具有吸收有机污染物能力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在河道和水库水位变化的水陆交错带建设人工湿地,种植适水树种和草本植物,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7、水土流失和水环境监测。建立水土流失和水质指标动态变化监测点,对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量、入河(库)泥沙量,以及总磷(tp)、总氮(tn)、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耗氧量(cod)等指标进行监测。

在试点小流域内,制定封山禁牧、封育保护政策和乡规民约,建立水源管理和保护制度,保护林草植被,促进生态自我修复。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生态移民和并村;制定化肥、农药使用推荐种类目录,明确其合理用量及使用方法;严格对生活垃圾、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排放的控制管理。加强流域内集体和私人企业、饮食服务等行业排污的管理;监督开发建设项目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控制新增人为水土流失。积极组织开展文明新农村建设活动等。

工程实施期3年,20xx-20xx年。

中安排。中央投资主要用于水利水保工程、封育管护、宣传、监测等。没有国家重点工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筹解决。各级水利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同时创新投入机制,依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等多渠道解决投入问题,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由水利部统一组织实施,负责审批入选工程、实施方案和组织竣工验收工作。流域机构负责工程实施的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工作。各省(区、市)水利部门依据批复的实施方案,制定和下达年度计划,组织开展年度检查,并于每年2月底向水利部上报上年度总结报告。县级水利部门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负责组织编制试点工程建设实施工作,建立工程管理制度、落实项目责任、明确任务,开展试点工程建设及相关监测工作等。

试点工程实施完成后,各县进行自验,全面总结。自验结束后向所在省(区、市)上报自查验收报告。各省(区、市)组织初验,向水利部上报初验报告。水利部组织流域机构和有关专家进行竣工验收,完成竣工验收报告。

关于会议方案范文汇编五篇。

关于会议方案范文汇编八篇。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十四

蓄集峡筹建处:

省蓄集峡水利枢纽建前工程(一期)报告书审查意见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项目名称:省蓄集峡水利枢纽建前工程(一期)水土保持项目

二、建设地点:省蓄集峡水利枢纽建前工程(一期)场外道路区、场内1号道路区、弃土场、取土场、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便道区等6个防治区。

三、建设规模: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28.76hm2,其中项目建设区为20.62hm2,直接影响区为8.14hm2。工程建设扰动原地貌面积20.62hm2,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9.66hm2。

四、项目总投资:省蓄集峡水利枢纽建前工程(一期)投资230.25万元,其中工程措施费90.93万元,植物措施费6.86万元,临时工程费12.30万元,独立费用102.58万元,基本预备费12.76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4.83万元。

五、建设年限:工程计划于年月开工,计划年建成。

请你处接此批复后,抓紧办理招投标、施工、监理等相关手续,方案实施后,设计水平年项目区均达到目标值扰动土地整治率95.0%,水土流失总治理度79.0%,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5.0%,林草植被恢复率89.0%,林草覆盖率10.0%的目标。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十五

1、批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实际发生的责任范围对比,调整变化的原因。

2、扰动土地的治理面积、治理率。

确定的水土保持措施,在设计报告中的设计要点,重大设计变更。

1、工程量及进度。各项防治工程完成的数量、实施时间,与批准的方案实施时间、工程量比较,并分析其原因。

2、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施工事故及其处理。

3、工程建设大事。包括有关批文,较大的设计变更,有关合同协议,重要会议等。

4、价款结算。批准的工程量及其投资,施工合同价与实际结算价对比,分析增减的原因。

1、项目划分。水土保持工程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划分情况。

2、质量检验。监理工程师、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检验方法,检验结果。

3、质量评定。初步验收确定的各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对整体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价。

1、工程运行情况。各项水土保持工程建成运行后,其安全稳定性、暴雨后的完好情况,工程维修、植物补植情况。

2、工程效益。

(1)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试运行期间控制水土流失面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及治理程度,项目区水土流失强度变化值。废弃土、石、渣的拦挡量、拦渣率,各类开挖面、拆除后的施工营地的平整、护砌量,植被恢复数量。

(2)植被变化。建设前、施工期间、竣工后林草植被面积,植被恢复指数。

(3)土地整治及生产条件恢复。土地整治率,施工临时占用耕地的恢复数量,土地生产力恢复能力。

(4)水土流失监测。根据水土流失专项监测报告,提出施工期间、工程运行后水土流失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对水系、下游河道径流泥沙影响,水土流失危害情况变化。

(5)综合评价。主体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范围、程度、时间,水土保持工程的控制效果,防治成效。

1、工程竣工后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

4、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报告。

5、水土流失专项监测报告。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十六

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要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职能,充实配备与执法任务相适应的专职监督管理人员,定期参加监督执法培训和考核;改善现有办公场所条件,在20xx年前配齐与管理工作相适应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全站仪、录音设备、gps等办公设备,在监督执法时由县水务部门保障用车;建立健全稳定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经费渠道,保证监督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确保监督检查、案件查处公正、公平;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数据库和标准规范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督检查、验收及案件查处等相关档案资料,达到查阅方便,统计准确,操作规范的要求。

1、方案审批规范。建立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流程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水土保持方案的受理、审查、批复、送达等工作,坚决杜绝逾期审批、越权审批、“人情”审批和“吃拿卡要”等现象。

2、监督检查规范。县水务部门每年至少对本级及上级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进行2次以上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的生产建设项目单位要给予批评、通报和曝光,并依法进行处理。

3、设施验收规范。实行水土保持验收许可制度,严格按照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程序、标准进行验收,做到档案齐全、程序规范,杜绝逾期验收、越权验收和故意刁难建设单位等现象。

4、规费征收使用规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程序、标准、方式和使用管理规范,公开透明,坚决杜绝擅自降低标准或超标准征收现象;征收的费用主要用于水土保持勘测、规划、宣传、培训、差旅补助、奖励和监测仪器设备及交通工具的购置、维修。除生产建设单位无力治理的,不得违规征收水土流失防治费。

5、案件查处规范。立案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案件,做到依据充分,执法身份、取证方式和程序合法,法律适用正确,文书规范。

1、督查制度。对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随时发现、随时检查、随时处理;深入监督检查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工程质量情况;建立并落实好水土保持违法违规案件的督办制度;全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随时接受县人大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2、报告制度。对于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上报事项,做到及时准确上报;对于重大水土流失事件(一次水土流失1000立方米以上),县水务部门要在事件发生1周内正式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特殊事件(一次水土流失10000立方米以上)随时报告。

3、管理制度。县水务部门设立水土保持专业技术评审小组,对从事水土保持方案评审、设施验收、技术咨询等技术支撑服务的工作人员制定规范化工作制度和廉政制度。实行严格的“进出”考核制度,依法约束执法人员行为,保证执法队伍纯洁。

4、社会监督制度。建立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公示、公告制度,公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验收等行政许可的依据、程序、条件、时限、内容和结果,公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和其它重要事项,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设立举报电话、邮箱,规范举报的记录、接收、处理、协调、反馈等各环节工作。

从20xx年到20xx年5月,分四个阶段,实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一是启动阶段(20xx年12月底前)。

2、全面启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各项工作。二是培训阶段(20xx年1月—6月)。

2、对照本次能力建设标准,完善配套规章体系,提高监督管理能力,明确监督管理规范化要求,健全监督管理工作制度。三是全面推进阶段(20xx年7月—20xx年8月)。

2、定期召开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情况汇报会,落实能力建设各项目标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共同搞好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四是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

2、20xx年1月—5月,按照省水利厅的验收要求,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各项工作,迎接上级抽查复验。同时,向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总结报告,对事迹突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报省、市表彰。

经费保障。多方争取,安排经费,可从征收的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中列支专项经费,用于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加大宣传。加大对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能力建设的宣传,及时报道重大事件、先进做法和经验,营造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支持。

激励措施。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积极宣传先进事迹,促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全面提高。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十七

资源型城市环城矿山,尤其是环城露天矿山大量固体废弃物被排弃在排土场,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周围大气和水体被污染,并严重破坏矿山周围的自然景观,威胁周围居民的生活与身体健康。与此同时,矿山企业,特别是国有老矿山企业的矿山废弃地的综合治理,普遍存在前期投入大,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着,而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治理维护费用的投入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不利于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安徽省马鞍山市姑山铁矿的钟山排土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及示范,通过示范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彻底解决了排土场生态环境破坏对居民生活、身体健康带来的威胁和危害,同时通过农、林、副产品收入,提高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经济效益,改变了综合治理“投入大、产出小”的局面,减轻了国有老矿山企业的经济负担,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类似资源型城市环城矿山废弃地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借鉴。

1研究区概况。

1.1研究区简介姑山铁矿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安徽省马鞍山市,矿山采用露天开采,开采规模为150万t/a。钟山排土场主要排弃姑山铁矿露天开采剥离的岩土,已于20xx年停止排土,排土场南北长约550m,东西宽约350m,共形成5个排土平台,标高分别为20m(1平台)、30m(2平台)、40m(3平台)、50m(4平台)及60m(5平台)。排土场总占地面积约22.8hm2,其中4平台是面积最大的平台,面积约5hm2。钟山排土场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053mm,最大年降雨量1895.5mm,最大1d降雨量316.1mm。梅雨期最长达43d,梅雨量最多达530.9mm,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5%。降水季节性强,5~9月份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所在地区年平均风速2.46m/s,最大风速39.9m/s,年主导风向及频率分别是ene和10.75%,年次导风向及频率分别是e和8.98%。

1.2治理问题的提出钟山排土场位于马鞍山市规划城区,其东侧紧靠宁芜高速公路(g4211),毗邻青山河,北部、西部和南部3面紧邻居民区,西侧有当涂至查湾县级公路沿排土场而过。目前排土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排土场平台土壤贫瘠,土体石砾含量高、压实严重,渗透系数低,遇到大雨,容易形成较大汇水,造成严重水土流失;(2)排土场弃土质地松散,遇到大风天气极易形成扬尘,遇暴雨极易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3)排土场紧邻马芜高速公路及青山河,严重破坏了青山河两岸的自然景观,造成了高速公路的视觉污染。

2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2.1综合治理目标通过治理,彻底解决钟山排土场生态破坏、扬尘及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同时通过农、林、副产品的收入提供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2.3.1生态农业区(4平台)该功能区主要位于排土场4平台,该平台位于排土场的中间位置,为排土场面积最大的平台,面积达5hm2。该功能区的综合治理目标为控制汇水,并通过农副产品收入提供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发展。(1)设计在钟山排土场4平台修建排灌系统及集水池,收集平台汇水,一方面可以为综合治理提供水源,另一方面可以将4平台集水池建设为渔塘,在外围饲养鹅、鸭等家禽;(2)设计将排土场4平台其余土地建设为农田,种植花生等经济作物。

2.3.2生态用材林、防风林区(1~3平台迎风坡及5平台)该功能区包括钟山排土场1~3平台迎风坡及5平台,该功能区的主要综合治理目标为控制汇水、防风固土、并适当考虑环境绿化。在平台内侧修建排水渠系,排除汇水;在平台营造生态用材林及防风林,一方面可以防治风害,为4平台生态农业区的建设提供保护,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林木蓄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在高速公路旁栽植雪松、棕榈、紫叶李等观赏树种,营造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消除视觉污染。

2.3.3生态经济林区(1~3平台背风坡)该功能区包括钟山排土场1~3平台背风坡,该功能区的综合治理目标为控制汇水,防治水土流失,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平台内侧修建排水渠系,排除汇水;在平台营造经济林,种植油桃等,通过经济林产品收入提供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1~3平台背风坡紧邻居民区,设计同时在林间开辟道路,修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提高社会效益。

2.3.4水土保持林区(排土场边坡)钟山排土场边坡坡度较大,且流沙和石渣混排,质地松散,是水土流失和粉尘污染的主要源头,该功能区治理方向为建设水土保持林,水土保持林采用乔灌草综合配置。

3示范区建设及运行。

3.1生态农业区建设及运行根据设计,将钟山排土场4平台建设为生态农业区,分为经济作物种植区,鱼塘及家禽饲养区2部分。截至20xx年底,姑山铁矿在4平台开挖鱼塘(集水池)2口,在外围建立围网饲养鸭、鹅等家禽,鱼塘和家禽饲养区面积约0.5hm2,其中水面面积0.3hm2。

利用姑山铁矿剥离的第四系粘土作为客土[2-3],覆盖厚度80cm,建造了约4hm2农田,钟山排土场排弃的混合岩土及客土已经过检测,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集水池(鱼塘)现处于蓄水阶段,并已在鱼塘外围饲养了少量的鹅和鸭等家禽,主要供应姑山铁矿食堂;在建造的农田上种植了芝麻、花生等经济作物,20xx年芝麻产量约70kg/667m2,花生产量约300kg/667m2,基本达到附近农田的平均产量,经济效益显着。

3.2生态用材林、防风林区建设及运行根据设计,在钟山排土场1~3平台迎风坡及5平台建设生态用材林、防风林区。选用杨树作为生态用材林、防风林的主要树种[4],采用穴状整地回填客土的方式进行土地整治,杨树栽植株行距2m×2m,林下撒播草籽。在宁芜高速公路(g4211)旁栽植雪松、棕榈、紫叶李等绿化树种。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完成了生态用材林、防风林区的建设,营造了一条长约1000m的生态用材林、防风林带,既起到防风及水土流失,为生态农业区提供了天然屏障的作用,又通过林木蓄积增加了经济效益,更改善了宁芜高速公路(g4211)的自然景观,消除了视觉污染。

3.3生态经济林区建设根据设计,姑山铁矿在钟山排土场背风坡的各个平台建设生态经济林区,选择油桃、葡萄及梨作为生态经济林的主要树种,建设形成了油桃园、梨园、葡萄园等。油桃及梨树栽植株行距为2.5m×3m,葡萄株行距为1.5m×2m,同时在生态经济林地面种植了紫花苜蓿,以改良土壤。由于生态经济林区紧邻居民区,为了给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同时为发展观光农业奠定基础,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在生态经济林区修建人行道路。截至20xx年底,生态经济林区共修建休闲观光道路1400m,栽植油桃约200株,梨树约700株,葡萄约300株,20xx年共出产油桃约2950kg,葡萄约1900kg,梨15000kg,所产水果全部供应马鞍山及附近市场,经济效益显着。

3.4水土保持林区根据设计,20xx年起姑山铁矿对钟山排土场斜坡逐步进行了治理,水土保持林区采用乔灌草综合配置,选择构树、杨树作为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乔木树种,紫穗槐作为灌木树种,综合考虑覆盖地表速度、根系深度和冷暖季交替的问题,草种选择百喜草、黑麦草、紫花苜蓿、狗牙根混合草籽[4]。截至20xx年底,已完成了水土保持林区的建设,构树、杨树的成活率达95%以上,长势良好,3年生的杨树胸径已达近20cm,钟山排土场斜坡部分的扬尘污染及水土流失得到根本治理。

4结论。

通过研究,构建了包括生态农业区、生态用材林及防风林区,生态经济林区及水土保持林区等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钟山排土场模式,通过治理,不仅控制了水土流失,同时还通过农、林、副产品的收入提供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钟山排土场模式可以为长江流域乃至国内资源型城市类似矿山排土场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安徽省马鞍山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20xx-2015年)[z].马鞍山市人民证府,20xx.

会议方案本站合九篇。

会议方案本站合八篇。

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篇十八

肇州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共涉及3个乡镇,分别为永乐镇、卫星牧场及托古乡,共包括3个项目区、5个项目区区块,项目区总面积为6353.17hm2。其中,永乐项目区分为三个区块,永乐项目区区块1、区块2及区块3,项目区总面积3385.86hm2;卫星牧场项目区总面积1492.15hm2;托古项目区总面积1475.16hm2。

1地形地貌。

肇州县永乐镇位于永乐镇西南、东南方向,分为三个小区块。项目区块1位于永乐镇、位于永乐镇南部,新路村南侧,项目区总面积为629.85hm2,项目区内草原面积为599.85hm2,项目区块3位于永乐镇东南方向,太丰村东北侧x140公路南边,项目区总面积为191.56hm2,项目区内草原面积为191.56hm2。本次生态修复的三处项目区均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属冲击性平原,地形自西向东逐渐偏高,地势较平坦,属漫川漫岗,略有起伏,均为平川地和季节性积水的低洼地。地貌形态单一,皆为低平原区。

1.1气象水文。

项目区处于中高纬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着。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早霜,春季多风少雨干旱。全年有效积温平均为2800℃,日照时数平均为2900小时,无霜期120~150天,属温和农业气候带。多年平均降水量459.5mm,年内降水时空不均,6-9月降水较多,占70%。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e601为943.3mm,由于受气温、风速、植被等影响,5月份最大,6月份次之,5~6月份蒸发量占全年的30%以上。项目区内为大面积连片草原,无水利工程及天然沟渠,地表水资源贫乏,地下水资源丰富。

1.2土壤。

多黑土与栗钙土之间的过渡地带土壤。有黑钙土、草甸土、碱土和盐土四个土类,多呈复区分布,是一步三换土的地区。项目区内土地部分为盐碱地。

1.3植物资源。

项目区天然植被基本上属于蒙古植物分布区,以羊草草甸草原植物为主,在波状平原平地上以羊草群落为主,混生有柴胡、紫云英、蒿类、地榆、蔓委陵等,在平原中较高的地方有大针茅-兔毛蒿群落。在低平地上混生有碱草、狐尾草、三棱草、芦苇等,还有耐盐植物碱蒿碱蓬、星星草等。项目区植被主要为羊碱草,分布于整个项目区,项目区平均草地植被覆盖率95.31%。

1.4土地利用现状。

肇州县总面积为244500hm2,拥有耕地148000hm2,草原5666.7hm2,水域面积6266.7hm2,林地31200hm2。永乐镇幅员面积18530hm2,有耕地面积8295hm2,有造林面积1025.4hm2,草原面积6510hm2。永乐镇共包含三个项目区块,其中项目区区块1总面积为2564.45hm2。项目区区块2总面积为629.85hm2。项目区块3总面积为191.56hm2。卫星牧场总面积11200hm2,耕地面积1250hm2,草原面积5333.3hm2。项目区总面积为1492.15hm2,占卫星牧场总面积的13.32%。托古乡幅员面积16666.7hm2,耕地面积8182hm2,草原面积4432hm2,苇塘水面3333.3hm2。项目区总面积为1475.16hm2,占托古乡总面积的8.85%,项目区内全部为草原。

1.5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分析。

项目区所在三个乡镇总面积为46396.7hm2,占肇州县总面积的18.98%。其中,草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占比例很大,耕地占三个乡镇总土地面积的38.21%,草地占三个乡镇总土地面积的35.08%,土地植被覆盖率较大。项目区所在位置主要是草地,该地区土地部盐碱化,但是由于盐碱地土质不适合植物生长,导致草地覆盖率不高,部分地方岩土裸露,并且没有进行人工补植,这样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经过多年运行,土地利用结构基本合理,本次不作调整。

项目区所在乡镇水土流失类型均水力侵蚀,且全部为轻度侵蚀,土壤侵蚀模数为1200t(/km2·a)。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及牲畜活动等原因,草原部分植被被破坏,出现斑秃现象,引发水土流失。永乐镇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407.42hm2,占肇州县水土流失面积的6.67%。卫星牧场水土流失总面积为2302.56hm2,占肇州县水土流失面积的10.91%。托古乡水土流失总面积为4251.25hm2,占肇州县水土流失面积的20.14%。项目区所在位置是天然草地,是畜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若不及时对项目区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将会使水土流失现状越来越严重,使草地逐渐演变成荒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项目区目前无水土保持措施,无围栏,无禁牧标识,部分土壤盐碱化较严重,致使原始野生植被不能生长,致使项目区水土流失情况恶化。

2.3原则。

(1)坚持以改促封、以调促封、以管促封原则。改变传统的放牧为舍饲,改粗放的饲养方式为科学饲养方式,实施全面封育措施。调整农林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特色产业,不断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制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人员,严格封禁,并加大预防监督力度,加大对人为造成水土流失案件查处力度。(2)坚持生态治理优先、人水和谐的原则。以防治水土流失和增加生态效益为目的“,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护相结合”,使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治理,实现生产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按照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各项修复措施,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科学、严密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减小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4)坚持最小扰动的原则。在方案的编制中,严格执行减少扰动面积的原则,设计中避免产生二次开挖、随意堆土、外扩等增加扰动区域的不合理措施,控制工程建设对项目区的破坏程度。(5)坚持经济可行的原则。在方案编制中,从实际出发,在有效防治工程建设新增生态破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经济合理,以较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3建设目标。

本次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行全年封禁,工程建成后,使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8.2%,项目区内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植被覆盖率提高,将很大程度降低土壤的水力侵蚀几率,降低土壤侵蚀程度,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2植被恢复。

项目区将对草场进行生态恢复建设,人工补植适合项目区生长的牧草,补植面积为247.93hm2,使项目区草原植被覆盖率达到99.32%。生态环境将明显改善,农业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以全年封禁方式为主,建设封禁相关工程:围栏、宣传牌、宣传牌等。通过村民自建的配套措施畜舍、青贮窖、节能灶、沼气池等,保证牲畜饲养和生活能源的需要。加强项目区管理,建立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大力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倡导生态道德理念、保护大自然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精神。

3.4建设任务。

项目区实行全年封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面积6192.22hm2,水土流失治理总面积为841.06hm2,进行草地修复人工补植,补植面积247.93hm2,植被恢复程度为99.3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为98.2%。

4政策保障。

制定完善的项目区生态修复治理保障政策。努力提高政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高效的政策效应跟踪评估体系和政策服务体系,指导项目区用足用好各项扶持政策。保护好现有草原用地指标,不改变原土地用途,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研究制定草原开发利用政策,进行草产品深加工,提高草原的经济价值,更好地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会议方案范文汇总九篇。

会议方案范文汇总六篇。

会议方案范文汇总八篇。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549178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