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思考和回顾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面对挑战和困难,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接下来是一些总结范文的选录,希望对大家写作时有所启发和指导。
藏族文化论文篇一
藏族文化作为中国重要的民族文化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藏族文化概览活动,并深入了解了藏族的历史、建筑、服饰、音乐和宗教等方面。通过这次活动,我对藏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藏族人民的独特文化传统有了更深的敬佩。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藏族文化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我被藏族的历史深深吸引住了。藏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从西藏古国的建立,到藏传佛教的传入,再到土改新藏区的建设,每一个历史阶段都留下了浓厚的历史印记。例如,布达拉宫作为西藏最重要的宗教和政治中心,不仅仅是西藏的地标之一,更是藏族人民骄傲的象征。了解了这些历史背景之后,我对藏族文化的独特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尊重藏族人民的文化传统。
其次,我对藏族建筑风格的独特魅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藏族建筑以布达拉宫为代表的藏式建筑,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装饰,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在参观布达拉宫时,我不能不被其雄伟的规模和精细的工艺所震撼。不仅如此,藏族寺庙和民居也有着浓厚的藏式风格,如雄岗白塔和布宫,它们以独特的木结构和彩绘壁画而闻名。这些建筑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藏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让人感叹不已。
除了建筑,藏族的服饰文化也令我着迷。藏族人民的服饰多以藏袍为主,以其鲜艳多彩、富有民族特色而著名。无论男女老少,几乎都身着盛装,不仅仅是为了保暖,更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藏袍的独特设计和精美的刺绣,以及配饰中常见的珠宝,都散发出一种庄重而华丽的气息。我发现,穿着传统服装的藏族人民在保留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让人们更容易辨认他们的身份,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传承。
此外,我对藏族音乐的独特美感也有了更深的感受。藏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调、旋律和节奏而独树一帜,令人陶醉。在活动中,我听到了一些著名的藏族歌曲和民间音乐,这些音乐不仅富有民族特色,更能够唤起人们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听着悠扬的音乐,我仿佛置身于西藏广袤的大草原和雄伟的雪山之中,心旷神怡,感受到了藏族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我对藏族的宗教文化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藏传佛教作为西藏人民最重要的信仰,渗透在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方方面面。经历了千百年的传承,藏传佛教在藏族地区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宗教文化,成为西藏文化的灵魂。在参观寺庙和举行的宗教仪式中,我见证了藏族人民对佛教的虔诚和对信仰的执着。这让我深感佛教对藏族文化的重要性,也让我对藏族人民的精神追求和宗教信仰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藏族文化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我被藏族的历史、建筑、服饰、音乐和宗教所吸引,对藏族文化的独特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更加尊重和敬佩藏族人民的传统文化。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共同保护和传承好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让不同的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相互交流和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藏族文化论文篇二
克珠群佩先生是西藏著名的翻译家和作家,他从三十年前开始涉足文学和翻译领域,创作发表了一批很有分量的文学作品,曾有小说选人五省区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藏语文教材。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又一头扎进宗教,对藏传佛教进行系统研究,辛勤笔耕不缀。如今,在宗教学术领域和翻译领域已结下累累硕果。日前,记者专门走访了他,他就藏传佛教、文学和翻译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
克珠群佩:我是1977年_结束后第一批大学生。当时在山南师范专科学校当老师,后来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因身体不适应高原(别看我是个藏族,在内地几年反而不适应高原气候了)就分配到设在陕西咸阳的西藏民院工作。我先是到预科班当老师,预科班里的学生基础差一些,有好多是从西藏县、乡考上来的,由于那时候基层的教学质量跟不上,所以学生的成绩普遍比较差,学生上大学的分数线也很低。到了大学,要先学一年的预科打基础,然后再接受正式的大学教育。预科班里有藏族学生也有汉族学生,我是教他们汉语文。后来又到干训部教书,也是教了2年汉语。
我从83年开始搞翻译,对藏学一点没研究,只是边翻译边继续着我的文学梦,先后用汉藏两种语言创作了一批小说,处女作《星星,请别讥笑我》在《西藏文艺》汉文版发表,并获得五省区文学创作二等奖,被录入有关集子;藏文小说也接着陆续发表,写作手法在刚刚起步的藏文文学界显得特别新颖独特,受到了同行的好评,也受广大读者欢迎,有人把我的作品作为意识流小说加以评介,其中《归途》收入五省区藏语文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教材,有数篇专门评论;《命运的抉择》时隔二十年后被翻译成汉文发表,并获得2010年《民族文学》年度奖;当年创作的藏文小说结集成册出版;在翻译上主要是把学者写的评论,还有外国名著翻译成藏文。
克珠群佩:在民院做名好教师并非难事,但在文学创作方面远离生养我的土地,远离我所熟悉的生活,创作源泉很快就会枯竭。于是,我有意改变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主攻方向,在教学和创作的同时开始接触藏学。为了对宗教有综合的了解,我阅读了基督教、_教、道教等方面的典籍,还初步了解汉传佛教的禅宗、天台宗、净土宗等宗派,对佛教的教义教法有特别的兴趣。经过潜心学习和准备,我开始涉足宗教研究领域,最早翻译的宗教著作是《直贡法嗣》,之后写了介绍噶举派研究系列论文,有些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如《桑定多吉帕姆_归属管见》,纠正了女活佛多吉帕姆系统为香巴噶举派的错误观点,在研究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佛教在修行方面,不管是显教还是密教,也不论怎样的修法,都离不开止观法,充分认识到这点,我便撰写了《佛教止观法略述》来系统阐释。藏传佛教从吐蕃开始非常重视道次第,在传播中形成了丰富的道次第学说,道次第是藏传佛教最实质的特点,有关的著述汗牛充栋。于是我撰写了《西藏佛教道次第概述》。
道次第,是藏传佛教里最有特点的,很多人说藏传佛教的特点包括活佛转世、政教合一制度、念咒,但我认为这些只是表相,最本质、最核心的特点实际就是道次第,像阶梯一样。它不像禅宗,求顿悟,无次第。藏传佛教非常严格,从开始修行到显宗_的修行,道次第很严密。藏传佛教关于道次第的论证很多,特别是格鲁派关于道次第更加严格,宗喀巴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和《_道次第广论》,格鲁派思想于是就定型了,这是我这么多年研究佛教的一个体会。
当时我定的目标是要研究噶举派,噶举派是宋代时期产生的一个比较有影响的_,国内研究的还不多。我先是从翻译开始人手,翻译了《直贡传》,一边翻译一边学习有关宗教方面的知识,然后开始撰写噶举派系列论文。特别是《西藏佛教史》,一百多万字的巨著,基本上对每个_的教义教法、历史等都作了介绍。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西藏佛教的方方面面,被中央_部誉为“具有填补空白之意义”。这是我在西藏民院民族研究所担任所长时主持完成的课题,此书耗费了我大量心血,于2009年由宗教出版社出版。
记者:您研究藏传佛教,体会是什么?
克珠群佩:我接触佛教就是从藏族传统文学开始的。我最早写的《佛教四圣谛与古代文学》,很多读者说对他们很有启发,从这里寻找到了藏族文学规律性的东西。对古代的藏族文学,有些人觉得没什么价值,认为全是讲解_的一生,是多余的东西。但是我总结出来不是这样的,因为过去整个藏族社会信佛非常普遍,佛教内容也是藏区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所以不能说写佛教的东西就不是反映藏族人生活的东西。到现在也是,西藏不像内地,你写佛教的东西,不要以为不是反映现实生活,因为到现在,西藏宗教信仰还是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写宗教的东西其实和文学没有冲突,至今佛教仍影响着西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在写的时候立场和方法很重要。藏族传统文学里很少有悲剧的结尾,基本都是大圆满式的结尾,很多人就觉得这很雷同,但其实不是,这反映了过去西藏的人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研究佛教后,我发现里面说了很多人生观,世界观的东西,怎么看待人生的生老病死?佛教反对比如贪念、愚痴这些东西,而现在文学里充斥和张扬的就是这些贪嗔痴,所以我现在不大看文学作品,没时间、也没兴趣。佛教里有很多对人生很有价值的东西,佛教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对现在的人有教益。现在的人物质和精神享受都比过去好了,很多人并不是贫富的问题,而是心理不平衡的问题,如果真正领悟到佛教思想的意义,能够解决很多思想上的问题。
研究佛教需要毅力,从文学完全转到佛教研究,是有难度,但是佛教文化在藏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藏传佛教和内地不同,内地佛教相对比较单纯,但是藏传佛教需要十明精通,里面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不懂佛教没法看藏戏。包括内地的名著《西游记》,其实都是用世俗的故事讲佛教的道理。
记者:您长期从事翻译工作,您认为翻译的核心是什么?
克珠群佩:我的翻译作品学术性都比较强,但我忠实原文,在形式上尽量保留原文风格,同时在语言上力求流畅优美,通俗易懂。藏译汉的汉文尽量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对于文中涉及到的专业术语或大众难理解的字词,均附以较详实的注释。注释需查阅大量的资料,翻译佛教教义的内容尽量保持藏文的字数和节拍,同时意思要保持一致,其实注释的学术价值更高一些。
翻译有时比写作还要难。首先要理解藏文,其次要了解汉文的佛教用语,我的优势是研究过内地佛教的各个_,所以翻译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宗教谚语、哲理谚语这些比较难的东西,当了解了汉语和藏语的特点后,翻译起来就没那么难了。
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佛教再认识的过程。翻译的好处是必须每个字都要准确,提高就很快,原来在内地学的佛教知识,回到西藏以后请教高僧或者专家进行藏传佛教方面的专门指导,把藏文佛教著作原文加以注释,翻译理解上就不会有很大的问题。
不久前热振寺来人,说让我校对他们翻译的寺院志,校对后发现错误比较多,于是又重新翻译了一下,翻译后我觉得很有价值,可以提供给他人作为资料研究。有助于对西藏感兴趣的人了解西藏,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包括旅游我也很关注,发挥我自己的特长吧。
记者:目前您认为我国藏汉翻译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克珠群佩:总的来说还不错。台湾的藏汉翻译水平也比较高,很到位,条条框框少些,教义教法翻译的多;我们大陆这边翻译历史的比较多。
目前搞藏学研究有个弊端,就是资料丰富的去研究的人也比较多,资料少的就没有人去碰。另外,藏文翻译上流行一种不好的方法,就是能译的译,不好译、不容易译的就图简便用音译,这样就造成了阅读上的障碍。比如在一些文学作品里面,说到藏传佛教时说成喇嘛教,这是谬误,当然这中间有历史原因,但我们今天就不能再这样错下去。我以前还提议过,要开翻译专栏,专门研究讨论翻译上的问题。但是难度比较大,需要培养人,文学翻译也是。尤其藏译汉的很少,文学方面就更少,别说佛教了。
记者:您现在担任《西藏文学》的主编,您既编杂志又搞翻译,二者是怎么兼顾的?
藏族文化论文篇三
作文一:藏族的风俗习惯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藏族就是其中之一。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姿态优雅。
藏族有着各种各样的礼仪。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这就是藏族,一个少数民族。
作文二:藏族的风俗习惯
藏族有一个很隆重的节日,叫沐浴节。你知道沐浴节是怎么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个很出名的医生,叫宇托·云旦贡布。他的医术十分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治好。所以藏王赤松德请他去做御医,专门给妃子们和自己治病。但是宇托进宫后,心中仍然忘不了草原上的百姓。他经常借外出采药的功夫去给百姓治病。
有一年,可怕的瘟疫流行了起来,许多牧民卧床不起,严重的还被夺去了生命。这时,宇托医生奔跑在辽阔的草原上,为一家家患病的人们治病。他从雪山上和森林中采来各种药材,煎药给百姓们服下。许多濒临死亡的病人恢复了健康。人们都称他为“药王”。
不幸的事发生了,宇托医生去世了。草原又发生了瘟疫,比上次更加严重。生命垂危的牧民只好跪在地上,祈求上天保佑。
说来也巧,一天,一个快要病死的妇女做了一个梦。梦见宇托医生对她说:明晚,当东南天空出现一颗明亮的星星,你去吉马亚河洗澡,病就会好的。果然,当这个妇女洗完澡,马上就恢复健康了。
这件传开后,家家户户都来到了吉马亚河洗澡。凡是洗过澡的病人,每一个都变得红光满面,健健康康了。
人们说,这是宇托医生化作了一颗星星,用星光把河水变成药水。因为上天只给他7天的时间,所以这颗星星也只出现7天。
从此,藏族人民便把这个7天定为藏族的沐浴节,每年的这个时间,人们都去附近的河里洗澡。据说洗澡以后,人就健康愉快,不生疾病。
其实,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而已。真正使人民的病好起来的,是宇托医生那颗永远牵挂着、爱着人们的心。
作文三:藏族的风俗习惯
在青藏高原上,居住着藏族人民,他们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农业。
藏族人民最喜爱白色,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天祝草原四周为白茫茫的雪山环绕,看上去一片银白;地上的羊群和牦牛,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远远望去,像一张白毛毯;以及喝的羊奶、穿的皮袄、戴的毡帽,也都是白色。所以藏区人民喜爱白色,并视白色为吉祥、胜利的象征。
西藏的酥油茶的确好喝,因此你可别忘记它的原产地——牦牛啊!牦牛是一种浑身是宝的牛类,它的“脸皮”可厚了!听说连子弹都打不进去呢!话说这个头较粗重,额宽平,面稍凹,眼圆有神,嘴方大,唇薄的大家伙,还是藏族人民的“宠物”呢!别看笨拙的样子,它还有识路的本领,也难怪西藏人民总是牵着它去草原上散步。 这就是藏族,一个暗藏着宝贝的少数民族。
作文四:藏族的风俗习惯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是呀,如果将我们的大中华比作一个大花坛,那么每个民族就是为个大花坛中绽放异彩的一朵朵鲜花;如果再把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比成一块夜幕,那么每个民族的风俗就是这块夜幕上的一闪一闪的小星星……今天,我就来为大家介绍少数民族的风俗特点,它就是——藏族。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和帐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着,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藏族是一个爱美也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因而对于居所的装饰也十分讲究,常见的有在室内墙壁上方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画蓝、绿、红三条色带,以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日喀则的民居在门上或绘制日月祥云图,或悬挂风马旗,而昌都芒康的民居则竭力渲染外墙和门窗,富于彩绘装饰,气势不凡。
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瞧,藏族人的习俗特色你们都了解了吗?不过,光了解藏族的风俗还不行,“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还要去了解其它民族,其它地方的风俗习惯,快快行动起来吧,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视野,中华这个大家庭,有五十六个孩子,这些孩子需要我们一个个地去了解、去认识他们!
藏族文化论文篇四
文言文是我国优秀古典文化的载体,藏族中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很有必要学习文言文,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但是,文言文文字精炼隽永、文风朴质晦涩、内涵博大精深,即便是普通类的学生都会感到畏惧,民族类初中学生更是如此。一方面对藏族学生来说汉语是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在学习本身上就有不小的困难,加之文言文的语法、语义与现代汉语有着不少的差异,在生活中又不常用,对古代汉语知识了解缺乏,这就更增加了民族类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的难度。另一方面,文言文的教法单调,教师们基本遵循的是“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教学方法,如果学生学习不得要领,很容易越学越糊涂,越学越害怕学。对于文言文的安排,民族类中学只在人教版(藏族地区使用)汉语第六册的教材上安排了《论语五则》《两小儿辩日》《陈太丘与友期》《为学》这四篇课文,其中《陈太丘与友期》被安排成课外阅读课文。虽然所选的课文都很简单,但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对于别的课文类型,文言文的教学难度较大,学生的掌握效果也较差。怎样才能提高藏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呢?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理清教材的核心目标,增强学生对古代汉语知识的了解
在给藏族中学生讲授古文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明确教什么,再去想怎么教。我们大多数老师教文言文的方法是先字字落实,将学生不理解的字词翻译解释,再将全文翻译成一篇准确通畅的现代文进行讲解,最终学生学习的不是文言文,而是现代文。这大概就是藏族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遇到的最大障碍,也是他们对文言文感到不好学的地方所在吧。从这一点来看,不少老师其实并没有注意《汉语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而是用普通类的标准“学生能读懂浅近的文言文,学会用词典查文言词汇”来教学的。《汉语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学生了解文言文,感受祖国丰富的古代文化。因此,笔者认为,对于藏为主类文言文的教学,一是要注重朗读的教学,培养藏族学生的古文语感;二是要对文中遇到的词汇、事物、道理多做介绍,以此增强学生对古代人们生活方式、思想习惯的了解,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逐字逐句的翻译则不必过于重视。
二、文言文的朗读教学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用第二语言学习文言文的藏族学生来说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最重要、最实用的方法。学生只要闯过了朗读关和背诵关,就能够基本把握文章的内容、情感、思想,也就完成了大半的学习任务。这是因为一方面朗读文言文有助于藏族学生体味文意,增强语感,有助于对文言文实词虚词、谋篇布局的特点有一定认识;另一方面朗读文言文有利于藏族学生熟悉文言文的音律节奏,感受其中的内涵美。毕竟像《论语》中句子的精妙之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若一味翻译,反而画虎类犬,丧失了句子的魅力。在文言文的朗读教学中,笔者认为,要做好教师范读、自由朗读和学生精读。在学习文言文时,我发现教师的范读水平直接影响着藏族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果。如果范读时教师朗读得不好,或者朗读时有什么错误,学生也会像老师那样朗读和犯错,而且还不好纠正。如果教师在文言文朗读时能较好地把握住重音、轻音,掌握好语速、语调、语气,并能通过朗诵时的表情示范更好地表现朗读材料内在的思想感情和韵律,那么藏族学生的模仿就会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也许对普通类的学生教师不需要多范读,但对于藏为主类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多范读,多领读,以供藏族学生模仿朗读。在学生能够较好地模仿教师朗读之后,就要让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当然自由朗读并不是让学生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而是在教师让学生明确朗读目的的情况下,让学生大声朗读。自由地大声朗读,有助于藏族学生加强记忆,熟悉语感,了解大意。精读就是读重点的'词句或段落。主要是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深入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文段进行精读品味,从中感受文言文的精彩之处,使藏族学生获得学习、感受文言文魅力的能力。朗读的最终目的,要使藏族学生做到熟读成诵。让学生把那些优美词语、精彩语段、经典篇章纳入知识储备,经过溶解消化,使之沉淀为自己的汉语素养,从而提升文化品位,完善语言结构,提高表达能力。
三、古代汉语常识的介绍
在对藏族学生教授文言文时,笔者发现通过给学生介绍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古代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论语五则》时,笔者从网上搜集了孔子的有关视频、古代服饰以及现代人cosplay古人的图片播放展示给学生看,这些视频和图片很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对《论语五则》的学习兴趣也非常浓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时,我给学生讲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和墨家的一些故事以及这些学派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小故事来联系课文中孔子的形象,以及这则故事的目的,让学生能怀着浓浓的兴趣来学习了解这篇课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以上事例笔者发现,虽然这些文言文是藏为主类学生首次接触的课文,但他们的年龄毕竟不小了,对事物的理解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只要帮助他们多了解古代汉语的常识和古人的生活知识,就会对他们学习文言文产生良性的促进作用。以上就是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藏族文化论文篇五
一.问题提出
自尊是个体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青少年时期则是个体人格发展的关键期。自尊作为重要的人格成分,与个体健康人格以及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密切相关。研究证实,在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各个阶段,自尊可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青少年期自尊呈下降趋势,到成年早期开始逐步上升。
当要求进行自我评价时,个体通常都会对自己作出积极偏好的评价,这就涉及到社会赞许性的问题。社会赞许性是指个体为了得到认可、维护自尊,使自己看起来更适合社会需要,倾向于使自己的态度、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和愿望的一种动机性倾向。低赞许情境下被试不知道测验的真正目的,不受社会期望的影响,完全按照自己固有的赞许特征做出反应;而中或高赞许情境下,赞许动机偏高的被试在了解测验目的的同时,受到情境压力的影响,对情境反应更敏感。近年来,有研究者将社会赞许性视为一种人格特质,探讨其与自尊的关系。严顺琴和张宁发现社会赞许性能预测自尊。陈红花也发现外显自尊可以预测受社会赞许影响程度。
余安邦和杨国枢基于文化背景发现,个体成就动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成就动机取向上,他们依据文化特质把成就动机分为个我取向和社会取向两种类型,在东方集体主义社会中,人们主要以社会取向为主。然而张兴贵研究我国汉、藏、回、维族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发现,中国当代大学生以个我取向成就动机为主,并且显著高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研究者围绕自尊水平与动机的关系展开了研究,发现成就动机能够预测自尊水平。
社会赞许性可以是刻意造成的,也可以是不自觉的反应。赵志裕等人通过对中美文化的研究发现,社会赞许反应的文化差异体现在人们按相应的.文化要求以不同的自我呈现方式来加强追求个人目标的动机。杨国枢发现,在中国人们通常以能彻底地遵守与实践某些主要的社会规范作为人生的最大成就。由此可见,社会赞许性影响个体的成就动机。考察社会赞许性、成就动机与自尊三者关系可以发现社会赞许性能预测自尊,成就动机也能预测自尊,而社会赞许性影响个体的成就动机。因此,可建立社会赞许性通过成就动机影响自尊的路径模型。
人们不仅是通过他们移植的、获得的观念来维持价值,形成自我尊重,同时也依靠文化生成的价值观念标准来判断其行为。因此,汉、藏民族的文化差异将会导致汉、藏族个体的自尊水平的差异性。回溯己有研究文献,发现关于自尊的研究对象大多为汉族学生,极少专门涉及独特文化背景下的藏族儿童青少年。因此,本研究以藏族中学生为对象,从文化发展心理学的视角探讨藏族中学生社会赞许性、成就动机与自尊三者之间的关系。
自尊作为人格要素,其发展存在着显著的年龄特征,初中逐渐上升,高三明显下降,随后又上升。也有研究表明成就动机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成就动机低于初中生。从发展角度看,社会赞许性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也会随年龄增长而改变。因此,考察社会赞许性、成就动机与自尊三者关系时还需考虑年龄特征,而中学阶段正是个体追求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因此,本研究选取初、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藏族学生,同时从发展的角度探讨不同年龄段三者间的关系。
二.讨论
(一)藏族中学生成就动机在社会赞许性与自尊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藏族中学生社会赞许性、个我取向成就动机与自尊间的相关均显著,社会赞许性与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均能显著预测自尊,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在社会赞许性与自尊间起中介作用。这与本课题另一研究“汉族青少年成就动机、社会赞许性与自尊关系”结果不一致。在汉族青少年群体中的研究发现:社会赞许性、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与自尊间的相关均显著;社会赞许性、社会取向成就动机能独立预测自尊;社会赞许性在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与自尊间起中介作用。
对于藏、汉族学生在路径模型上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藏、汉族学生处于不同的环境中,受到不同文化、社会规范、价值观、家庭教养方式等的影响,因此,两族学生在心理发展、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会有所不同。汉族学生受儒家文化影响,逐步把道德标准与社会规范内化而完成自我发展,通过自我反省与自我批评等手段来避免社会批评、逃避惩罚。这使他们倾向于以社会规范与准则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因此,他们做出的反应更多地符合社会的要求和标准。在社会化过程中,藏族学生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藏族文化强调行善修好、谦让知足、与世无争、安贫乐道、博爱;佛教主张人们在现世中忍耐、克己、顺从、受难才能顿出“苦海”,他们逐步形成一种约束个人行为与价值的内在标准。藏族学生从小生活在宗教朝圣文化的环境中,而宗教朝圣的基本功能则是消除自己的原罪感、应对现实的挫折感、获得来生的希望感。换句话讲,藏传佛教的朝圣文化更多的是对信徒自我的规范,这样会更多地影响他们个我的内在价值判断标准的发展,因此,藏族学生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与自尊的关系表现得更为紧密。
(二)不同年级藏族中学生成就动机、社会赞许性与自尊间的关系
本研究还发现,藏族初、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生的社会赞许性、成就动机与自尊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初中阶段,藏族学生个我取向成就动机与自尊的相关显著,个我取向成就动机能显著正向预测自尊,这与“汉族青少年成就动机、社会赞许性与自尊关系”结果一致。此阶段,初中生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尊心强,自我评价有所发展却还不能全面地评价自己,他们一方面渴望自主独立,表现出强烈的“成人感”;另一方面敏感、主观、偏激,表现出“自我中心”,又渴望受人尊重,希望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尊严。初中生对社会规范及价值体系还比较模糊,还不能根据社会标准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或反应,因而,其社会赞许性与自尊的关系不明显。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是一种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内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机心理倾向。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或标准以及对其行为结果作什么样的评价,都是由个体自己决定的。由于文化背景和民族习俗的不同,藏族家庭一般不会对孩子从小就过度照顾,过度保护,藏族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要强于汉族孩子。且藏族学生从小受宗教文化的影响,把宗教伦理当成其价值核心,并以此对社会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和认同。由此可见,藏族学生的个人取向自我,即个人的自主、独立及自足能力非常明显,其自尊受到个我取向成就动机的影响也比较显著。
藏族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的社会赞许性与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对自尊的独立预测作用均显著,可以看出,社会赞许性对自尊的作用开始彰显。通过层级回归检验中介效应,个我取向成就动机进入方程后,社会赞许性对自尊的直接作用不显著,说明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在社会赞许性与自尊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青少年自尊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家庭、学校、同伴团体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家庭是主要和直接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机构及场所,在藏族社会,父母的宗教信仰、虔诚态度和宗教情感都会潜移默化渗透到儿童的思想行为之中。藏区极为普遍的隔代抚育的家庭教养模式,通过祖辈加强了儿童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道德观念。家庭、社区和社会对藏族青少年一致的宗教期望,使他们不仅仅在社会期望中实践相应的行为,而且还在自己不断的行为和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中认识自我,并最终确定自我形象。在藏族学生社会化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社会化逐渐成熟,同时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的自我意识也高度发展,自治、独立的愿望也进一步增强,更加关注自我的发展,对自己的评价更为客观、深刻。因此,藏族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的社会赞许性通过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对自尊的间接作用更为明显。
三.结论
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一)藏族中学生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在社会赞许性与自尊间起中介作用;
(三)藏族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生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在社会赞许性与自尊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藏族文化论文篇六
藏族文化作为我国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之一,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风貌和特点。时至今日,尽管受到现代化的冲击,但藏族文化仍然坚守传统,传承发展,并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特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近期我有幸深入了解了藏族文化,不禁感受良多。以下是我对藏族文化的概览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第一段:藏族历史与传统
藏族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7年,是中国历史上古老的民族之一。在这漫长的历史中,藏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举例来说,藏族人民信奉藏传佛教,这是藏族文化的核心之一,它渗透进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方方面面。此外,藏族人民也崇尚自然,特别是雪山、湖泊和草原等自然景观,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通过了解藏族的历史和传统,我深切认识到了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第二段:藏族传统艺术的百态
藏族传统艺术是藏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中,绘画、雕刻和刺绣等形式丰富多样,而且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和宗教内涵。以唐卡画为例,它是藏族绘画的代表之一,被誉为“高原艺术之王”。唐卡画不仅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还融入了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给人以一种神圣而又亲近的感觉。此外,藏族的舞蹈、音乐和戏剧等形式也别具一格。例如,藏戏是藏族文化的瑰宝,它以精湛的表演和深入人心的剧情吸引着无数观众。通过欣赏和了解藏族传统艺术,我对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创作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第三段:藏族节日与民俗
藏族节日是藏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藏历新年(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藏族人民会穿上盛装,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如民间歌舞表演、祈福仪式和搭建独特的马帐等。此外,藏族人民还尊崇“山神节”、“水灵节”、“祭山”、“祭水”等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与土地、自然和生活息息相关。如今,这些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保留着其鲜活的魅力,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探寻。通过参与和观察藏族节日,我领略了其独特的宗教和文化内涵,也感受到了藏族人民的热情和善良。
第四段:藏族医药与文化保护
藏族医药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藏民族对自然的感悟、对生命的探索以及对健康的追求。藏族医药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倡“阴阳平衡”的理念。此外,藏族医药还重视草木矿物的应用,注重药物的精细炮制和医疗方法的灵活性。尽管受到现代医学的冲击,但藏族医药仍然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和推崇。为了保护和传承藏族文化,许多措施已经采取。比如,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保护和开发藏族文化,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和展览,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通过了解藏族医药和文化保护的相关情况,我认识到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我国政府对藏族文化的重视。
第五段:藏族文化的当代发展
当代的藏族文化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特色,还逐渐融入了现代元素。比如,藏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藏族手工艺品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等等。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藏族文化的内涵和形式,还为藏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当代藏族文化的发展也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和关注,更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藏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通过对当代藏族文化的了解,我对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为藏族文化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在了解藏族文化的过程中,我深深被其丰富多元、独特魅力所吸引。藏族历史与传统、传统艺术、节日与民俗、医药与文化保护以及当代发展等方面的了解,让我更加认识到了藏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也对其保护和传承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藏族文化一定能够继续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世界文化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藏族文化论文篇七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藏族人十分重视礼仪和馈赠。我为大家整理的我知道的藏族风俗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我们刚学完了《藏戏》这课,让我了解了藏族戏曲的由来,同时也萌生了我对藏族的好奇心。
课后通过查资料,我知道了藏族人十分重视礼仪和馈赠,凡是遇到喜庆,必须相互送礼祝贺,哈达是必备的高贵礼物,多为丝织品,白色居多,也有淡黄色和浅蓝色,在相互交往中,必热情款待,送别亲友,常敬青稞酒、唱酒歌,把哈达挂在亲友的脖子上,然后相互亲切碰额、亲脸,以示热情致意、良好祝愿。说话要有礼节,用语分普通话、敬语、最敬语。为尊重对方,一般用敬语、最敬语,如有疏忽,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这就是藏族人的礼仪。
藏族的食物也让我产生了兴趣,经过了解,我知道久闻大名的 糌粑,糌粑是藏族的一种主食,吃糌粑时,先在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人茶水,放上炒好磨细的青稞面,然后用手将面与茶水搅拌在一起。搅拌时,要注意先用中指将炒面向碗底轻捣,以免将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轻轻转动着手中的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将炒面压人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以进食了。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揉合成团,用手往嘴里送。藏族群众吃饭——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青稞酒 是用青稞酿成的度数很低的酒,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过节必备之饮料,说到这里我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都不止呀!”
真想到藏族好好见识、见识啊!你呢?
我们家有一把精美的藏刀,它是爸爸的一个朋友送给爸爸的,它是藏族的工艺品。
这把藏刀体呈银灰色,刀柄是有豹子的头、龙的脖子,鸟的翅膀和鹰的爪子组成的。豹子头上的眼睛、牙齿都刻得栩栩如生。龙的脖子上的鳞片虽然很小,但很精美,一个挨一个排列的很整齐。鸟的翅膀与众不同,它的翅膀上的骨头清晰可见,没有骨头的地方大约只有4毫米,表面非常平滑。鹰的爪子不是很大,它的脚趾是勾着的`,上面的斑纹也露了出来,它的指甲很锋利,让人觉得这个动物威风凛凛。刀鞘是这个动物的审理,上面有许多花纹。弯弯曲曲的好像是一些草,凸出来一大片好像是一大块石头,上面画的就像一片草地和一大块石头。尾巴好像是狮子的尾巴,上面刻得更细,密密麻麻的花纹占满了整个尾巴,不仔细看是看不到的。从刀鞘里拿出刀,刀锋利无比,一面是刀刃,一面带有锯齿,刀片很干净,像擦过一样,把刀放进刀鞘里正合适。
这把藏刀,即代表了藏族人民的精心制造,也代表了爸爸和朋友之间的友谊。
在我家,有一把已经十几年的藏刀了,它是银色的,上边绣着许多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花纹,唯一能让我看清楚的,就是一只凤凰和一只龙,它们绣在刀鞘上,看上去很精致。
这把藏刀,听爸爸说是十几年前的一个朋友,去西藏时,送给爸爸的,在我六岁时,爸爸就把这把心爱的刀送给了我。
爸爸说藏刀是藏族人随身携带的工具,在他们那里。藏刀的用处可大了,可以用它宰羊、防身,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在藏族人很小的时候孩子们就有了自己的藏刀,这也是一种成为男子汉的象征。
我的这把藏刀很锋利,轻轻用手一碰,就会发现你的手上面就会有一道口子,这把藏刀如果套着刀鞘放在太阳底下,就会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它的刀刃已经生锈了,不再像当年那样如同镜子一般闪光耀眼了。
我认为藏刀有辟邪的作用,所以,我把它放在了我的床垫地下,一来可以让我有一种安全感,二来可以防止我晚上做噩梦,它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力量和勇气,让我感觉一下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样,我就不再感觉到孤单、害怕了。
我经常玩这把刀,动不动就看一下,越看越觉得越来越有趣,甚至还感觉藏刀上边的花纹像幽灵,说得也是,它上边的花纹的确很稀奇古怪,我真想知道他真正的含义呀!
我非常喜欢这把藏刀,因为它象征着勇气和力量。
藏族文化论文篇八
藏区主要出产青稞、小麦、豌豆、大麦、玉米和酥油等产品,农区以糌粑为主食。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了藏族的饮食文化礼仪。
藏族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常食用的乳制品有酸奶和奶渣。主饮品以酥油茶为主,辅之以清茶、奶茶。节日时饮青稞酒,几乎不饮白酒,啤酒在城镇较为流行。一般日饮5次茶,即早茶、上午茶、中午茶、晚茶、睡前茶。夏季或农牧忙的时节,也会吃4顿饭。喝早茶时抓点糌粑,加上些细奶渣;中午抓糌粑,外加酸奶、肉丁汤或手抓肉;晚上大多食各种粥。
藏族人非常好客,客人的时候,或节日、宗教活动、结婚、赛马,在牧区甚至春天听到第一声鸟呜、第一次春雷等场合,人们都会尽可能丰盛的家宴一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的饮食已是极为丰富。
糌粑曾是藏族的主食,形似内地的炒面,原料以青棵为主。做法是选好青稞或豌豆、燕麦后淘净,晾干,炒熟,磨成面粉,磨好后称为糌粑面,磨得越细越好。吃糌粑时,根据各自爱好,还可以放些奶渣或白糖,然后加酥油茶或清茶,中指按逆时针方向反复揉拌均匀,再用手捏成团状,直接用手往口里送。也有用青稞酒调糌粑的,做出的“粑”甘甜醇香,别有风味。
藏族同胞以肉食为主,农牧区的蔬菜、水果很少,所缺的维生素多由茶叶来补充。酥油茶其味道浓厚,可以压住酥油、牛奶的膻味。酥油茶的主要原料是酥油、牛奶和盐。将这些原料放入酥油桶,再将茶水煮至呈红色后倒入,搅动使其充分交融后,一桶喷香的酥油茶就制成了。酥油茶必须倒入一把大壶,并放在微火上保温。酥油茶营养丰富,喝习惯了就会觉得醇香美味。按藏家规矩,饮用酥油茶需用细瓷小碗,主人给你倒上的酥油茶走时最好喝尽,否则就是对主人的不尊重。你不想再喝了,只须将茶碗用手掌盖住就行了。
众所周知,牛羊肉是草原牧民擅长烹饪的食物,其中手抓羊肉色、香、味、形具全。手抓羊肉一般选用膘肥肉嫩的大羯羊,就地宰杀,剥皮入锅,开锅后立即捞出。火候以开锅肉为宜,肉赤膘白,肥而不膻,吃起来又鲜又嫩,十分可口。餐具只用藏刀,将羊肉割下后手抓食用,所以称为手抓羊肉。食用时十分有趣,羊尾和胸叉是献给最珍贵的客人;未来女婿第一次登门,未来的岳父、岳母一定要敬一段羊脖子,颈椎骨节相连的羊脖子很难将肉吃尽,但藏族青年不会被难倒,能吃得好象骨头上从来没长肉似的,只有这样才被认为是有本领的好女婿,所以在草原上流传着“羊脖子考女婿”的习俗。
酸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将牛奶煮沸,倒入木桶,加少量的旧酸奶以发酵,制成的酸奶像嫩豆腐一样。色泽光亮,表面覆盖有一层金黄色的油脂奶皮,并有一种芳香的气味。质地细腻,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开胃、抑菌、降低胆固醇等功效,还可以拌着米饭吃。
血肠是藏族食谱中的上等食物,贵客临门,能以血肠待之,那是主人的荣耀。血肠是由切碎的肉丁、板油、调料和猪血拌匀后灌进肠衣。吃时放在开水锅里一涮两滚,不等肠衣内的血完全凝固就捞出,捏住两端边吃边吮,味道极其鲜美,但视觉上有点恐怖。
用青稞面调制烘烤而成的青稞饼,色泽金黄,香甜可口。把整块的牛羊肉挂起来风干制成的风干肉,可直接生吃。其它还有奶酪、奶渣、奶皮、豆腐、土豆、腊肉、藏醋等。人参果和黄蘑菇则是吃得最多的野生植物。
歌词丰富多彩,曲调优美动人,男女老少都会唱,从头至尾酒歌是不会重复的。
藏族文化论文篇九
藏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一次藏族文化展览,深入了解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艺术造诣。通过这次参观,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下面,我将从宗教信仰、传统服饰、建筑风格、音乐舞蹈和美食饮食五个方面来阐述我的体会和感受。
首先,宗教信仰是藏族文化的核心。藏族人民虔诚地信仰佛教,视佛教为生命的指南。在展览中,我看到了各种形态的佛像和供奉品,这些都反映了藏族人民对于佛教的崇敬和依恋。而佛教在藏族文化中的影响不仅仅是宗教层面,更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举例而言,著名的拉萨大昭寺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朝圣者。这种虔诚的信仰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使得藏族人民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传统服饰是体现藏族文化魅力的重要方面。在展览中,我看到了藏族男女崭新、华丽的盛装,每一套服饰都别具一格,展现了藏族人民对于美的追求。男性的服饰以藏袍最为典型,色彩斑斓,图案绚丽,寓意吉祥。而女性的服饰则以藏锦为材料,绣有细致入微的花纹,给人一种优雅高贵的感觉。这些传统服饰的设计和制作都需要耐心和精湛的技艺,体现了藏族人民对于手工艺术的极高要求。
第三,建筑风格也是藏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展览中,我看到了许许多多藏式建筑的模型,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藏族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精美的装饰让人赞叹不已。除了布达拉宫,藏族人民还在其他地方建起了许多寺庙和宫殿,这些建筑体现了藏族人民对于信仰和精神追求的表达。
第四,音乐舞蹈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览中,我欣赏到了精彩绝伦的藏族舞蹈表演,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藏戏。藏戏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多样的曲调和独特的舞蹈形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藏族人民还擅长吟唱和弹奏古筝、手鼓等传统乐器。这些音乐舞蹈的形式展现了藏族人民丰富的情感和对于美的追求。
最后,美食饮食是藏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藏族人民的饮食以牦牛肉为主,将其制成风干肉或者炖煮,味道鲜美。此外,酥油茶也是藏族人民传统的饮品,有浓厚的牛奶味道和奶油的香气。这些美食饮食不仅仅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更是藏族人民对于纯朴生活的追求。
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藏族文化,也对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给予了充分的赞美。同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承载的人类智慧和珍贵性。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
藏族文化论文篇十
藏族文化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久远、深厚而神秘。近年来,我有幸到西藏旅游,亲身感受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发现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在这里,我想分享我对藏族文化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第一段:藏族文化的源起和传承
藏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代波斯地区,后传入西藏地区并融合了多种族的文化元素。在积淀和演变的过程中,藏族文化获得了独特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宗教和生活方式。如藏传佛教艺术以唐卡画、佛教寺庙建筑等形式表达虔诚和超凡境界;藏族的过年、婚礼等传统节日是人们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这些传统仪式和文化表现,以其深入人心的影响力,使每个人不禁为之心驰神往。
第二段:我对藏族文化的重要认识
在深入了解藏族文化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藏族文化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和谐共生的哲学观念。藏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和依赖,以及对生命与死亡、善良及善行的思考和追求,使得人们更加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努力向善。这种信仰和理念的传承,让藏族文化扎根于土地之中,滋养了人们的心灵。
第三段:藏族文化给我带来的启示
与藏族人民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心灵的守护。他们并未丢失自己文化的土壤,反而用心呵护,吸取外来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认同和对待他人文化的态度。每个文化都是一张海上捕捞的船网,彼此纠结、相互呼应、统一于一体,而它们之间的互通有无,决定了人们的认同以及彼此合作的程度。
第四段:如何传承和弘扬藏族文化
我意识到,传承和弘扬藏族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在我看来,了解和学习藏族文化是第一步,我们应该努力去理解其深层次的哲学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去感受和体验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其次,我们要尊重、保护和传承藏族的传统习俗和节日,尽自己的力量去宣传和推广藏族文化。最后,通过文化交流和合作,加深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推动中华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因为只有当世界每个角落都注重民族文化的多样和共融时,人类社会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丰富和美好。
第五段:我对藏族文化的美好愿景
相比于繁华的大城市,藏区的宁静和纯净给人以宁静和深思。而我对藏族文化的美好愿景是,希望每个人能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抛却浮躁的尘世烦恼,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宇宙的奥秘,用自己的力量让世界更加和谐。我相信,无论是在藏族的高原上,还是在城市的喧嚣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心灵家园,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总结:
通过这次西藏之行,我对藏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体会到了其深刻的哲理和博大精深的内涵。我将努力传承和弘扬藏族文化,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受益于这份瑰丽的文化遗产。最终,我希望我们能共同努力,使多种民族文化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藏族文化论文篇十一
藏族文化作为西藏的文化代表,充满着独特的魅力和美丽的传说。作为一个文化的爱好者,笔者深入了解了藏族文化,从中体验到了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分享自己的藏族文化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第二段:藏族文化的历史渊源
藏族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多种文化和传统。5000多年前,藏区就有了人类聚居和文化创造。在历史的长河中,封建制度和宗教信仰与藏族文化相互交织,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风貌。丰富的诗歌、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流传于藏族各族人民之间,成为滋养他们精神生活的源泉。
第三段:藏族文化的信仰和宗教
藏族人民对宗教有着深刻的信仰,信仰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塑造了藏族文化的许多特点,例如藏式佛教建筑、壁画、唐卡等都是藏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藏族传统信仰中还有一些神话、传说和巫术等,这些宗教文化中的人物形象,不仅在艺术表现上丰富多彩,更在民间文化传统中深植民心。
第四段:藏族文化传统艺术的魅力
藏族文化在艺术方面一直以来都有着灿烂的创新发展。比如,藏族音乐、藏剧、唐卡、木雕、铜雕、青铜器、丝绸织物、陶瓷、藏式建筑等等,在国际上拥有广泛的名声和影响力。其中,唐卡是藏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唐卡无论是造型、线条、颜色,都融合了佛教艺术和藏族文化,不仅表现了佛法教义和精神内涵,也体现了藏族艺术文化特有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
第五段:结论
藏族文化以多样性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也让我们对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对藏族文化的了解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互相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各种文化的差异,守护好自己的文化,在与其他文化交流中,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
藏族文化论文篇十二
第一段:引言(200字)
藏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特色。在我的一次旅行中,我有幸深入了解了藏族文化,体验到了其中的美丽与神秘。在这里,我将分享我的藏族文化心得和体会,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这个令人着迷的民族文化。
第二段:历史与传统(200字)
藏族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七世纪。历经千年的演进,藏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藏传佛教。佛教在藏族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藏族的节日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藏历新年和咸水滩会等。这些传统节日凝聚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历史,丰富了藏族文化的内涵。
第三段:生活与艺术(200字)
在与藏族人民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我们城市居民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们的生活节奏更为悠闲,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把信仰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他们的建筑、服饰和饮食都带有浓郁的文化特色。他们以牦牛和羊为食,经久不衰的藏式糌粑更是代表了藏族人民的美食文化。此外,藏族人民还擅长手工艺制作,如藏毯、唐卡和雕版画等,这些作品精美绝伦,展示了他们对美的独特理解和技艺的精湛。
第四段:信仰与精神(200字)
藏族人民深信佛教,并用信仰的力量影响和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我曾与一位藏族僧人交流,他告诉我佛教信仰对他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藏族人民通过禅修和祈祷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并通过庙会和祭祀等传统活动来表达对佛祖和自然的崇敬之情。这种信仰给予了他们内心的安宁和勇气,也是他们团结和友爱的重要原动力。
第五段:思考与展望(200字)
分享我对藏族文化的了解和体会,希望能够增加更多人的认识与尊重。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藏族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它不仅仅是一种民族文化,更是一个让人心灵安宁、令人向往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好这一文化遗产,让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我相信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播藏族文化,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为构建多元和谐的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结尾(100字):通过我的旅行经历,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我将永远珍藏这段宝贵的经历,并在我的生活中传承和弘扬藏族文化的精神。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藏族文化,一起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个多彩的宝藏。
藏族文化论文篇十三
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长河中,藏族人民创造了宏伟壮丽的文化成果,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精神。我有幸深入藏区,近距离接触藏族文化,对其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在此分享我的藏族文化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第二段:藏族文化的历史溯源
藏族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吐蕃时期。在历代封建时期,藏族文化逐渐形成,它是汉藏文化在长期交流中的产物。藏族文化融入了佛教、唐卡、格萨尔、神山等元素,丰富多彩。藏文、藏经、唐卡、吉祥纹、莲花塔、曲水流觞等艺术形式构成了藏族独特的文化风貌。在宗教、文学、艺术、礼仪、建筑、民族服饰等方面,藏族文化有其独特的表现和特点。
第三段:藏族文化的精髓
藏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藏传佛教文化,它对藏族思想、道德、礼仪、文学、科学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藏传佛教自13世纪由印度传入西藏,从此与藏民族有了紧密的联系。藏传佛教鼓励人们慈悲为怀,追求精神境界,实践宽容和谐,同时也倡导崇拜自然,保护环境,这些都成为藏族精神生活的核心。除此之外,著名的文学作品《格萨尔王传》也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成为沟通汉藏文化之间的重要作品。
第四段:藏族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的传承一直是文化保护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藏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受到威胁,但是藏族人们始终坚守不懈。传承中,古老的书法、民族舞蹈、传统民俗、传统手工艺等逐渐走进年轻人的生活,成为藏族文化的代表。藏族大妈和藏族大叔们,通过教育和社区活动的方式,一代一代地传承起来,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美好。
第五段:藏族文化的未来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进步,所以我们需要在传承藏族文化的同时,让其与民族现代化有机结合。近年来,藏区逐渐发展出藏族特色的旅游业,成为藏民族的经济支柱,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播拓宽了渠道。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加以重视。只有使藏族文化真正融入现代生活和现代化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结语:
藏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我们应该更好地对其进行传承和推广,发扬其精髓,让其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传统文化,珍惜历史,弘扬精神,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适应、相结合,为推进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
藏族文化论文篇十四
第一段:引言(200字)
藏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支,深深植根于西藏高原的土地上。通过一次深入了解和研究,我对藏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我发现,藏族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宗教信仰、独特的建筑艺术、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等,这一切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发和收获。
第二段:宗教信仰(300字)
藏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藏传佛教,而佛教在藏族文化中的影响无处不在。我参观了拉萨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深深感受到了佛教对藏族人民的宗教情怀和精神追求。不仅如此,我还有幸观摩了一场著名的佛事活动——祈愿解脱。在这个仪式中,我看到了藏族人民对于宗教的虔诚和对于生命解脱的追求。这一切让我感受到了宗教对于人类精神层面的意义,也让我对心灵的力量有了更深切的体悟。
第三段:建筑艺术(300字)
藏族的建筑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而闻名,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们不仅是信仰的象征,更是藏族文化的瑰宝。建筑风格宏伟壮丽,色彩丰富多样,融合了藏族传统和宗教元素。我在参观过程中,如同置身一个神圣而神秘的世界,感受到了藏族人民对于自然和宇宙的崇敬之情。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建筑艺术在传承文化和表达情感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这给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带来了灵感和启示。
第四段:传统手工艺品(200字)
藏族人民以其精湛的手工艺技艺而闻名于世,雕刻、织锦、制作铜器等都是藏族传统的手工艺品。我在参观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一位雕刻师傅在制作木雕作品,他的技艺娴熟而精准,对于细节的把控几乎完美。这种对工艺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深深感动,也让我认识到只有在平凡的工作中追求卓越,才能造就精彩的人生。同时,我也了解到了传统手工艺品在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五段:个人收获与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200字)
通过这次对藏族文化的探索,我不仅拓宽了视野,还深深感受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都有其值得探究和珍藏的宝藏。我深深体会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当代青年的责任,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我还意识到,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总结:
通过这次对藏族文化的了解和体验,我深深被其深厚的宗教信仰、独特的建筑艺术、精湛的手工艺品所打动。这一切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获与启发,让我对文化的珍贵、多样性和传承有了新的理解。作为一个青年人,我将努力学习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藏族文化论文篇十五
藏族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常食用的乳制品有酸奶和奶渣。主饮品以酥油茶为主,辅之以清茶、奶茶。节日时饮青稞酒,几乎不饮白酒,啤酒在城镇较为流行。一般日饮5次茶,即早茶、上午茶、中午茶、晚茶、睡前茶。夏季或农牧忙的时节,也会吃4顿饭。喝早茶时抓点糌粑,加上些细奶渣;中午抓糌粑,外加酸奶、肉丁汤或手抓肉;晚上大多食各种粥。
藏族人非常好客,客人的时候,或节日、宗教活动、结婚、赛马,在牧区甚至春天听到第一声鸟呜、第一次春雷等场合,人们都会尽可能丰盛的家宴一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的饮食已是极为丰富。
糌粑曾是藏族的主食,形似内地的.炒面,原料以青棵为主。做法是选好青稞或豌豆、燕麦后淘净,晾干,炒熟,磨成面粉,磨好后称为糌粑面,磨得越细越好。吃糌粑时,根据各自爱好,还可以放些奶渣或白糖,然后加酥油茶或清茶,中指按逆时针方向反复揉拌均匀,再用手捏成团状,直接用手往口里送。也有用青稞酒调糌粑的,做出的“粑”甘甜醇香,别有风味。
藏族同胞以肉食为主,农牧区的蔬菜、水果很少,所缺的维生素多由茶叶来补充。酥油茶其味道浓厚,可以压住酥油、牛奶的膻味。酥油茶的主要原料是酥油、牛奶和盐。将这些原料放入酥油桶,再将茶水煮至呈红色后倒入,搅动使其充分交融后,一桶喷香的酥油茶就制成了。酥油茶必须倒入一把大壶,并放在微火上保温。酥油茶营养丰富,喝习惯了就会觉得醇香美味。按藏家规矩,饮用酥油茶需用细瓷小碗,主人给你倒上的酥油茶走时最好喝尽,否则就是对主人的不尊重。你不想再喝了,只须将茶碗用手掌盖住就行了。
藏族文化论文篇十六
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如今,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都分布有藏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娃”(青海、甘南、川西北等地区).
作者:才多作者单位:刊名:西部大开发英文刊名:westchinadevelopment年,卷(期):2001“”(12)分类号:关键词:【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550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