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走向共和心得范文(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1 02:26:23
最热走向共和心得范文(13篇)
时间:2023-10-31 02:26:23     小编:紫衣梦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短板并不断完善自己。编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首先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范围。可以从范文中学习到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和内容。

走向共和心得篇一

近年来,我国走向共和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是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对于相关方面来说,它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又是一次宝贵的机遇。作为普通人,我也从这场变革中获得了一些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首先,共和是国家的未来。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国家从一个封建君主制向现代国家制度的转变,这意味着国家正朝着更加民主、开放和现代化的方向迈进。这是我们国家实现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在这个历史关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倡导、支持和参与共和进程,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共和意味着人民的力量。共和国的建立是人民的胜利,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只有当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并分享国家事务的决策过程时,一个国家才能真正称之为共和国。因此,作为普通人,我们应当努力发挥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再次,共和需要人民的责任与担当。共和国的建立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我们需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同时,共和需要人民的智慧与创新。现代国家的建设需要科技创新的力量。普通人虽然没有专业知识,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积极学习和创新思维,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我们可以关注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积极参与社会创新活动,努力提高国家科技创新水平。

最后,共和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共和国的建立不仅要有法律法规的保障,更需要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只有当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得到公平解决时,社会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致力于消除社会不公,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关注弱势群体,并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总之,走向共和是一场伟大的历史变革,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共和进程。我们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只有通过人民的力量、责任和智慧,我们才能实现共和国的梦想,建设一个更加民主、开放和现代化的国家。

走向共和心得篇二

幸福,似乎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但是,真正体会到幸福,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走向幸福似乎需要很多条件,比如有足够的财富,有健康的身体,有稳定的工作等等。但是,其实,走向幸福的途径,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我们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就可以走向真正的幸福。下面,我就通过我的亲身经历,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第一段:设立明确的目标

要想走向幸福,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设立明确的目标。在我的人生中,我曾经数次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去哪里。后来,我意识到,在人生迷茫的时候,设立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我开始问自己,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梦想?在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后,我发现自己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清晰,自己的目标也更加明确了。

第二段: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

设立完目标之后,就需要开始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了。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始终坚守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前行,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有一次我想开一家小店,但是因为资金不足,一直难以实现。但是我没有放弃,通过努力工作和储蓄,最终实现了这个梦想。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追求,我就无法实现这个梦想,也就无法真正地走向幸福。

第三段:积极寻求幸福的源泉

走向幸福的途径,不能单纯地依赖于自己的努力,也需要积极寻求幸福的源泉。在我的生活中,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充满感情和温暖的源泉。通过和亲人、朋友、同事的交往与沟通,我们可以获得许多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此外,对于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情感方面的寻求,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早晨静坐一会,思考一下生命中的意义,读一本有营养的书籍,不断地提升自己,都可以带来积极的幸福体验。

第四段: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是走向幸福的必备条件之一。在人生中,我们可能会感到疲惫、失落甚至沮丧,但是重要的是,我们要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在我的人生中,我曾经经历了一些打击和挫败,但始终相信:失败并不等于输,而是一种机会和教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美好的未来,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第五段:把握幸福的时刻

走向幸福,最终需要的是把握幸福的时刻。幸福不一定都是大事,有时候每天的生活细节中,也蕴含着幸福的时刻。比如,呼吸清新的空气,沐浴暖暖的阳光,和亲友分享晚餐的欢声笑语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会让自己停下来,感受身边的世界,感受自己的内心,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美好感受,从而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总之,走向幸福的道路,没有捷径,需要我们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制定明确的目标,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积极寻求幸福的源泉,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把握幸福的时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向幸福的人生。

走向共和心得篇三

《走向共和》是一部以中国现代史为背景的电视剧,描绘了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历程。这部电视剧通过多个人物的生死与嬗变,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曲折和磨难。在观看这部电视剧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程,下面就我的体会进行五段式的阐述。

第一段,我的感悟是:只有正义才能打败黑暗。在这部电视剧中,外强中干、遗臭万年的清朝统治者以及强势的列强,早已让人民疲惫不堪。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英雄孙中山带领民众抗争,最终推翻了清朝政权,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帝制。这一历程展现了民族团结、革命事业艰难卓绝,但是艰难的革命在正义的力量下最终实现了,这充分说明了正义必胜和黑暗必灭的真理。

第二段,我的感悟是:爱国主义是中国复兴的不竭动力。在电视剧中,可以看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和革命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从自由和解放的角度,准确把握了中国的历史条件、人民群众的状况,以及全世界革命的历史大势,最终在艰苦卓绝的革命中推动了中国共和国的成立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遗余力,无私奉献,正是这种充满爱国情怀的艰苦奋斗,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我的感受是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保障。在电视剧中,各民主党派、各族人民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无私献身,最终赢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而在新中国的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坚持以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为目标,推动了中国90年代前的一系列改革开放,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发展。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而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有一个团结的民族。

第四段,我感受到凝聚力是中华复兴的基石。在电视剧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明确的意识形态和正确路线,不断发挥凝聚力的作用,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中国共产党通过以大公无私的精神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核心的党的领导体系,不断发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第五段,我的感悟是:中国现代史的磨难和风雨中,不仅演绎了中国革命的曲折道路,更呼应了中国建立基石的重要课题。这部电视剧用充满感染力的历史履行让我更加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及中华民族的历史价值和厚重的历史贡献。正是在最困难最艰苦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的利益为荣的初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贯彻落实“八字方针”,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总之,《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深入生动地展示了中国现代史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和人物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历史与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忘过去,方能走好我们的明天”,复兴中国,需要继承历史经验,发扬民族精神,既实现自身价值,更发展中国更全面复兴。

走向共和心得篇四

幸福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感觉。当我们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刻,感受到生命中的爱和亲密关系时,我们会感到幸福。当然,每个人对于幸福的感受方式和价值观不同,但是我们都希望能够走向幸福的人生。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走向幸福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第一段:寻找自己的幸福源泉

幸福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它随着每个人的经历和价值观而不同。我们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找到自己的幸福源泉。这可能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与特殊的人在一起,刻意关注自己感到满足的事情,甚至是在生活中发现小的欢乐。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幸福源泉时,我们才能够抓住好的生活体验并珍惜它。

第二段:珍视人际关系

虽然自己的幸福源泉很重要,但我们还应该珍视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减轻生活压力,增强自信心,减少孤独感,并且增强内心的满足感。特别是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有一个支持和鼓励你的社交圈子会让你感觉更加幸福。

第三段:掌控自己的思维

我们的思维和态度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甚至影响我们的生理身体健康。当我们感到困惑、担忧或沮丧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实际的技巧来调整我们的思维方式。比如,我们可以练习感恩,关注积极的剩余时间,并设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简单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掌控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让我们更加平静和幸福。

第四段:追求个人成长和意义

我们往往会发现,当我们在生活中做出贡献、帮助他人或为某个目标努力工作时,我们会感到更加幸福。追求个人成长和意义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可以带来成就感和自豪感,并使我们感到生活充实和有目的。我们可以学习新技能,参与志愿活动,或者寻找其他的方式来追求个人的成长和意义。

第五段:保持积极乐观

最后,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尽管生活中总会出现挑战和困难,但是保持乐观和希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坚信自己能够克服这些挑战,并能够获得幸福和成功。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我们减轻压力,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并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

结论:

走向幸福是件艰巨的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关注自己的内心、人际关系和意义追求等方面来摆脱不安和不满意感,从而获得幸福。同时,我们还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跨越障碍的勇气。追求幸福是一生中不断探索、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而我们应该放下负面的想法,经常使自己的心情轻松愉快,从而更好地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并走向幸福的人生。

走向共和心得篇五

央视《走向共和》已经播完,应该说,这部作品还是一部很有意义的教育片,片中对某些人物,进行了一次重新定位,使得老题材有了新观点。

李鸿章、慈嬉太后、光绪皇帝、袁世凯、孙文、宋教仁、黄兴等人物的特征表现如此强烈是该片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甚至有个女士在网上这么说:看这电视看的,我都有点爱上袁世凯了。不过,我觉得,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孙先生。

孙先生少年浪荡于会党和国外,对封建专制制度是极度痛恨,把建立共和民主的中国定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受尽贫穷流浪之苦,历经10次起义失败、第一次大革命成果被窃、二次革命失败等,始终坚持不泄,革命到底,以致临终前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醒世遗言。

孙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的民主理想支撑着他,一生如一日,为实现建立民主共和的中国,奋斗到底。

孙先生的革命意识让我想到了一个人对爱情婚姻的追求。

我是个有过失败爱情婚姻的人,看完了《走向共和》,看完了孙先生的革命经历,使我对追求爱情有了新的认识。

先打比喻如下:

10次失败的起义=多次失败的恋爱。

武昌起义成功,民国初建立=有了一次还算初步成功,并且感到些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民国建立后被窃国者窃取=这一次初步成功的爱情或婚姻经过短时间就仍然以失败结束。

真正的实现民主共和=找到自己真正的爱情或婚姻,并过上稳定的爱情婚姻生活。

那么我们就和孙先生的在二次革命前的经历很相象了。

经过多次追求或恋爱,终于有一次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得到了一次短暂的爱情或者婚姻,可是,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第三者的插足,我们的这第一次爱情在不久的时间里仍然以失败告终。这时,正是我们向孙先生学习的时候了,坚持不泻,进行二次革命或者三次革命,直到真正的革命成功---找到真爱,完成婚姻。

愿天下曾经失败过的爱情追求者,勇敢的二次革命。

最后,用孙先生的名言自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走向共和心得篇六

自古以来,君主制度一直是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一种统治方式,然而在近现代,由于各种社会变革,共和体制逐渐取代了君主制,成为了世界各国政治体系的主流。走向共和,意味着改变统治方式,转向人民的自主权力,这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而言,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在走向共和的过程中,人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平等,而我个人也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

首先,走向共和是一种政治形态的进步。共和体制意味着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论出身背景和财富差距,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政治决策。这使社会中的更多群体得到了代表和表达的机会,各阶层的声音都能被听到,政策决策更有广泛代表性。相比之下,君主制往往只能由统治者和精英少数人来决策,忽略了底层人民的意愿和需要。

其次,走向共和让人民的自由和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共和体制强调法治观念,通过具体的宪法规范和法律制度来保障人民的权益和自由。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这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减少了不正当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君主制往往更重视统治者的特权和意愿,而公民的权益常常被忽视。

第三,走向共和促进了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实现。作为一个平等的政治体制,共和制度能够使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都有机会获得教育资源、医疗保健和其他社会福利,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在共和国家,人们的社会地位主要取决于个人能力和努力,而不是出身。这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使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四,走向共和也意味着政治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共和体制强调权力分立和制衡原则,通过设立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相对独立的机构来限制政府权力,防止权力滥用。这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廉洁至关重要,也为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机制保障。相比之下,君主制往往较为集中权力,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容易导致权力集中和腐败问题。

最后,走向共和需要人民的积极参与和责任担当。共和制度需要每个人都有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积极参与到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只有人民的自觉参与和监督,才能确保共和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因此,走向共和也需要教育系统的改革,培养出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

总之,走向共和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和必然。共和体制为人民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平等和公正,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然而,共和制度也需要人民积极参与和民主意识的确立,只有这样,共和国家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对我个人而言,了解和体会走向共和的意义和价值,完善自己的公民意识,时刻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积极为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幸福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向共和心得篇七

利用寒假的时间把《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看了一遍,这部剧早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时候,历史老师就推荐过,今天把这部剧看完确实感触不少,现谈几点基本观感。

1、人物评价

《走向共和》通过对慈禧、光绪、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近代风云人物有血有肉的刻画,给我们展示了这些人物的丰富面相,改变了过去历史教科书对近代人物非褒即贬的刻板印象和脸谱化取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借用剧中李鸿章所言:“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历史人物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去做他所处时代不能做的事,而过去教科书则用局限性对此进行了一概的否定,实不可取。慈禧、李鸿章等人在那个时代已经尽到了他们最大的努力。慈禧掌握大权半个世纪,造就了同光中兴赢得了有清以来后妃中最长封号,其功自不待言;李鸿章以一己之力,发展洋务,建立北洋水师,同西方列强周旋,不可谓为老成谋国,鞠躬尽瘁。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历史尤其是教科书给他们的评价却失公允,李鸿章更是成为“卖国贼”的代名词而打入另册。中国传统历史的功能就有“知古鉴今”“以为资鉴”的作用,既是资鉴,事物便有正邪之分,人物便有忠奸之别,为了宣传正面人物,自然就会贬低与其对立的人物。如曹操之于关羽、秦桧之于岳飞,这些人物一旦被定性,则其便不得翻身了,哪怕稍微客观点评价都很容易招致翻案之嫌疑。诚然从道德教育出发,我们为了树立正面榜样,需要去对历史上的那些杰出人物的优良品质进行弘扬,但这就只是人物品质和道德教育而言,就人物的历史作用及历史研究客观性而言,我们就不能单从其品质来看了,以剧中人物为例,翁同和可谓两袖清风,正人君子,可是他却因为贪图名,而清漪园工程的材供应给了一个投机者,结果遭到贬斥。而李鸿章任人唯亲、贪财好利(签订《马关条约》时接受日本的馈赠。)、“小人之心”,但是开办洋务、交涉外国、创建北洋,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其历史功绩不言自明。但是传统因人废事观念,一个“坏人”纵使做了多少件好事还是坏人,在人物品德与历史功绩之间很难划清界限,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品德高尚有历史贡献的人,为正面人物,品德有问题就算建立奇功,也会招来非议,因此,才会有曾国藩、李鸿章的毁誉参半。怪不得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时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生逢乱世,设使李是中规中矩的按照为臣之道,或许能够混个一世清名,但是,就不会有后来洋务种种,在那个时代要想有所作为,就不得不用非常手段。不任用自己人,他所追求的事业何以进行?不去巴结权阉,他如何获得皇帝和太后信任?甚至为了北洋军费,而暗中抓翁同和把柄,种种这些“小人之举”,固为君子不齿,但是,不这么做他能做成什么事?诚然,这其中当然有其私心使然,但是就事论事李鸿章开启中国近代化的事业,其功谁可抹杀?综观《走向共和》中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物的刻画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是鲜明的,这也是本片成功之处。因此,人物评价应该放到具体历史场景中,同情之理解的去看待。同样场景下的不同人物,同样的人物不同历史场景下,所处角色之不同,所做之事的品评也是不同的,只有这样人物才是生动、鲜明的,这样评价才会客观和具体的。

2、共和之惑

晚清的历史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因为他为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若干可能性提供了探讨空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从自强求富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中国历史发展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逻辑进行?洋务运动是从技术上效法西方,君主立宪是在不改变君主制前提下对旧制度进行改造,而民主共和则是推翻清朝统治进行革命,建立共和国,归根结底是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洋务运动在器物方面的学习西方,开始了近代铁路、电报等事业,清朝也出现了“同光中兴”的局面,看起来也很强大,但是,甲午战败,中兴的泡沫便被捅破,中国的虚弱便暴露无疑,扶持光绪进行维新变法,走君主立宪的道路呼声日高,但是,却被无情扼杀。及至庚子变乱,太后西狩,见到了民生凋敝,饱尝旅途艰辛,才知“太平盛世,天朝上国”是虚假的,于是,慈禧归政之后也仿行立宪实行所谓新政,日俄战争中,君主立宪的日本战胜专制度的俄国似乎也坚定了立宪的决心,于是有了19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期间遭革命党人破坏,几不成行。但是,在进行人事调整后,仍是以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立宪按照慈禧的意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央设资政院,地方设咨议局,进行新官制改革等等。但是,在不变更君主制前提下,不管怎么改,其本质还是不变的,那就是权力的再分配,袁世凯借新官制来安插亲信,满人则趁改革来逐步削弱汉人在军、政等要害部门的权力,可谓争得死去活来,斗得不亦乐乎。所幸,慈禧还在世,还能控制局面,两派不敢太造次,随着,慈禧和光绪的过世,清朝失去了掌控局面的人,两派斗争表面化。

最后,袁世凯逐出内阁,内阁清一色满人,满人取得了形式上的胜利。但是,军权却始终在袁世凯的北洋手上,将不用命,袁虽赋闲在家,军队实际仍为其掌管,满人得到的军职实际是虚的,被架空的;地方督抚也静观其变,皇族内阁被孤立,成为“空中楼阁”,此时,只要外界稍有动静,对清王朝而言都是致命的。武昌起义正是这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清帝在袁世凯的逼宫下逊位,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成为选择。从立宪到共和,中国历史似乎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民国成立后,共和依然没有建立,孙中山的临时总统让给了袁世凯,临时总统变成了正式总统,《临时约法》被废弃,取而代之的约法规定了大总统的几乎无限的权力,似此袁世凯应该知足了,但是,袁世凯利令智昏竟然公开称帝,践踏了民主共和。然则民主共和在清末民国这段时间里是否实现过呢?没有。在孙中山眼中,共和是美好的愿景,在袁世凯眼中,共和是谋取权力的幌子,在老百姓眼中,共和则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武夫当国在他们眼中没有共和更莫谈民主,从立宪到共和,不过是那些上层人物进行政治斗争玩的文字游戏,专制的本质没有变。不管是立宪还是共和,在剧中就没有看到老百姓的参与,普通民众处于失语状态,当然,老百姓更不知什么是民主共和,对他们而言,谁当皇帝、总统都不重要,只要能过好自己日子就可以了,共和本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但是在这种状态下的立宪和共和,就其实质而言仍是权力斗争的幌子。正如剧中杨度所说“共和未必是好,立宪未必是坏。”立宪和共和本身就是手段而已,好坏都不甚重要甚至不在考虑之列。知道了这点也就不必纠缠于共和、立宪甚至帝制选择的区别了,哪个好用就用哪个。所以袁世凯的称帝也就不难理解。袁世凯在世称帝尚能控制局面,他死后的军阀割据局面,个个都是土霸王,如果拿袁世凯和曹操比的话,真是应验了“设使天下无有孤,岂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霸。”这句话,不同的是再也没人敢贸然称帝,冒天下大不韪的张勋也只能把清废帝提溜出来,做一出复辟的闹剧,共和成为大势所趋,成为潮流,帝制、立宪都不管用了,但是整个传统是不变的,专制的因素还是存在的,所以,北洋政府只是打着“民国”的幌子,行专制之实。走来走去,共和便成为难以实现的理想和遥不可及的梦想,走向共和便成为仁人志士奋斗的方向。在普通民众没有接受思想启蒙的熏陶和民主共和训练条件下,共和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名词而已。

总之,只要中国传统社会中那些专制和崇尚权力的因素还在,那么民主共和就难以实现。只有广大民众有了民主观念自觉用民主和法制来维护自己权益,成为真正意义的公民,那么,实现民主共和才有希望。

走向共和心得篇八

利用寒假的时间把《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看了一遍,这部剧早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时候,历史老师就推荐过,今天把这部剧看完确实感触不少,现谈几点基本观感。

1、人物评价

《走向共和》通过对慈禧、光绪、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近代风云人物有血有肉的刻画,给我们展示了这些人物的丰富面相,改变了过去历史教科书对近代人物非褒即贬的刻板印象和脸谱化取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借用剧中李鸿章所言:“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历史人物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去做他所处时代不能做的事,而过去教科书则用局限性对此进行了一概的否定,实不可取。慈禧、李鸿章等人在那个时代已经尽到了他们最大的努力。慈禧掌握大权半个世纪,造就了同光中兴赢得了有清以来后妃中最长封号,其功自不待言;李鸿章以一己之力,发展洋务,建立北洋水师,同西方列强周旋,不可谓为老成谋国,鞠躬尽瘁。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历史尤其是教科书给他们的评价却失公允,李鸿章更是成为“卖国贼”的代名词而打入另册。中国传统历史的功能就有“知古鉴今”“以为资鉴”的作用,既是资鉴,事物便有正邪之分,人物便有忠奸之别,为了宣传正面人物,自然就会贬低与其对立的人物。如曹操之于关羽、秦桧之于岳飞,这些人物一旦被定性,则其便不得翻身了,哪怕稍微客观点评价都很容易招致翻案之嫌疑。诚然从道德教育出发,我们为了树立正面榜样,需要去对历史上的那些杰出人物的优良品质进行弘扬,但这就只是人物品质和道德教育而言,就人物的历史作用及历史研究客观性而言,我们就不能单从其品质来看了,以剧中人物为例,翁同和可谓两袖清风,正人君子,可是他却因为贪图名,而清漪园工程的材供应给了一个投机者,结果遭到贬斥。而李鸿章任人唯亲、贪财好利(签订《马关条约》时接受日本的馈赠。)、“小人之心”,但是开办洋务、交涉外国、创建北洋,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其历史功绩不言自明。但是传统因人废事观念,一个“坏人”纵使做了多少件好事还是坏人,在人物品德与历史功绩之间很难划清界限,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品德高尚有历史贡献的人,为正面人物,品德有问题就算建立奇功,也会招来非议,因此,才会有曾国藩、李鸿章的毁誉参半。怪不得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时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生逢乱世,设使李是中规中矩的按照为臣之道,或许能够混个一世清名,但是,就不会有后来洋务种种,在那个时代要想有所作为,就不得不用非常手段。不任用自己人,他所追求的事业何以进行?不去巴结权阉,他如何获得皇帝和太后信任?甚至为了北洋军费,而暗中抓翁同和把柄,种种这些“小人之举”,固为君子不齿,但是,不这么做他能做成什么事?诚然,这其中当然有其私心使然,但是就事论事李鸿章开启中国近代化的事业,其功谁可抹杀?综观《走向共和》中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物的刻画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是鲜明的,这也是本片成功之处。因此,人物评价应该放到具体历史场景中,同情之理解的去看待。同样场景下的不同人物,同样的人物不同历史场景下,所处角色之不同,所做之事的品评也是不同的,只有这样人物才是生动、鲜明的,这样评价才会客观和具体的。

2、共和之惑

晚清的历史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因为他为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若干可能性提供了探讨空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从自强求富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中国历史发展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逻辑进行?洋务运动是从技术上效法西方,君主立宪是在不改变君主制前提下对旧制度进行改造,而民主共和则是推翻清朝统治进行革命,建立共和国,归根结底是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洋务运动在器物方面的学习西方,开始了近代铁路、电报等事业,清朝也出现了“同光中兴”的局面,看起来也很强大,但是,甲午战败,中兴的泡沫便被捅破,中国的虚弱便暴露无疑,扶持光绪进行维新变法,走君主立宪的道路呼声日高,但是,却被无情扼杀。及至庚子变乱,太后西狩,见到了民生凋敝,饱尝旅途艰辛,才知“太平盛世,天朝上国”是虚假的,于是,慈禧归政之后也仿行立宪实行所谓新政,日俄战争中,君主立宪的日本战胜专制度的俄国似乎也坚定了立宪的决心,于是有了19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期间遭革命党人破坏,几不成行。但是,在进行人事调整后,仍是以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立宪按照慈禧的意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央设资政院,地方设咨议局,进行新官制改革等等。但是,在不变更君主制前提下,不管怎么改,其本质还是不变的,那就是权力的再分配,袁世凯借新官制来安插亲信,满人则趁改革来逐步削弱汉人在军、政等要害部门的权力,可谓争得死去活来,斗得不亦乐乎。所幸,慈禧还在世,还能控制局面,两派不敢太造次,随着,慈禧和光绪的过世,清朝失去了掌控局面的人,两派斗争表面化,最后,袁世凯逐出内阁,内阁清一色满人,满人取得了形式上的胜利。但是,军权却始终在袁世凯的北洋手上,将不用命,袁虽赋闲在家,军队实际仍为其掌管,满人得到的军职实际是虚的`,被架空的;地方督抚也静观其变,皇族内阁被孤立,成为“空中楼阁”,此时,只要外界稍有动静,对清王朝而言都是致命的。武昌起义正是这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清帝在袁世凯的逼宫下逊位,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成为选择。从立宪到共和,中国历史似乎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民国成立后,共和依然没有建立,孙中山的临时总统让给了袁世凯,临时总统变成了正式总统,《临时约法》被废弃,取而代之的约法规定了大总统的几乎无限的权力,似此袁世凯应该知足了,但是,袁世凯利令智昏竟然公开称帝,践踏了民主共和。然则民主共和在清末民国这段时间里是否实现过呢?没有。在孙中山眼中,共和是美好的愿景,在袁世凯眼中,共和是谋取权力的幌子,在老百姓眼中,共和则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武夫当国在他们眼中没有共和更莫谈民主,从立宪到共和,不过是那些上层人物进行政治的斗争玩的文字游戏,专制的本质没有变。不管是立宪还是共和,在剧中就没有看到老百姓的参与,普通民众处于失语状态,当然,老百姓更不知什么是民主共和,对他们而言,谁当皇帝、总统都不重要,只要能过好自己日子就可以了,共和本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但是在这种状态下的立宪和共和,就其实质而言仍是权力斗争的幌子。正如剧中杨度所说“共和未必是好,立宪未必是坏。”立宪和共和本身就是手段而已,好坏都不甚重要甚至不在考虑之列。知道了这点也就不必纠缠于共和、立宪甚至帝制选择的区别了,哪个好用就用哪个。所以袁世凯的称帝也就不难理解。袁世凯在世称帝尚能控制局面,他死后的军阀割据局面,个个都是土霸王,如果拿袁世凯和曹操比的话,真是应验了“设使天下无有孤,岂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霸。”这句话,不同的是再也没人敢贸然称帝,冒天下大不韪的张勋也只能把清废帝提溜出来,做一出复辟的闹剧,共和成为大势所趋,成为潮流,帝制、立宪都不管用了,但是整个传统是不变的,专制的因素还是存在的,所以,北洋政府只是打着“民国”的幌子,行专制之实。走来走去,共和便成为难以实现的理想和遥不可及的梦想,走向共和便成为仁人志士奋斗的方向。在普通民众没有接受思想启蒙的熏陶和民主共和训练条件下,共和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名词而已。

走向共和心得篇九

中国有句话叫“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但究竟不如“先下手为强”!一次次的挑衅与污蔑,一次次的撒野与骚扰,我们大而言之可以从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中看出来,小而言之可以从中国的渔民、中国的民工的遭遇上了解。从日本的统治者到日本的孩童,他们心里只有两个字:侵略!

记住历史吧,每位兄弟姐妹!中国要在这个世纪里真正的象一条巨龙一样,腾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我们必须鼓起勇气来,跟那些杀人的魔鬼说:我们要拿回属于我们的东西!

走向共和心得篇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最近大家在追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剧我通常是等尘埃落定后再看端详,追完过时热剧《人民的名义》,又忙里偷闲下了《走向共和》一部很老的电视剧来看,看了几集,感慨良多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走向共和观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向共和观后感篇1

千思万绪,想不出来什么很有总结性的标题,就当是一个随笔,想到什么写点什么吧。

《少帅》之后,我对张黎这个导演特别好奇,拍得太好了,那些脉络那些细节,非常清晰,又不胡作非为,使我十分想把他的作品全看一遍。从《走向共和》开始,无疑是最合适的,这是他第一部电视剧。

看了两个多月,终于把这部剧看完了。网传这部剧被封了,其实在线资源还能找到,真找不到在线的,反而是《大明王朝1566》。

谈到被封,网络上各种各样的讨论,主题离不开一个,那就是这部剧“以古喻今”,讽刺当今,今上被刺痛了,于是禁播。我的看法,不同意这种说法。都说历史是一面镜子,我原来是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的,直到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朱镕基讲话实录》。前者是作者在后记中提及的,所谓镜子,是你读史书会发现历史很熟悉,为啥啊,因为你在经历的这段时期,曾经就在历史上出现过。这很悲哀,人类在原地打转的时候多。后者则是我的体会,毕竟他所在的时代,就是我所在的时代,他在位时尝试改造的事情,现在还在尝试改造中,依旧是原地打转。历史是一面镜子就作此解,我们看镜子时,看到的就是现实(我们自己)。观众们看《走向共和》觉得以古喻今,不正是一种照镜子的错觉吗。

如果历史是一个镜子,那《走向共和》简直是个照妖镜,《少帅》就是个水中镜,朦朦胧胧。

张黎自己对于《走向共和》的被封,有自己的评价:就算《走向共和》解禁,我也不同意重播。(来自网络报道)如果没有《少帅》,我不能完全理解他这句话,《走向共和》是他的第一部电视剧作品,锐气十足,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可谓是大刀霍霍,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讨论,甚至是颠覆。他借历史人物的口,讲了许多事,谈了许多大道理。再看《少帅》,它似乎激不起水花,没耐心看的话,没准还会错过张黎的机锋,它是那么的平和、抒情,有些人还认为《少帅》拍得狭窄了,没有前面作品的那种气势。

这种转变不难理解,青年人激进,中年人平和,这两种状态都是他,整个历史脉络他讲清楚了,历史人物的一些争议,他表明了态度,大道理他是一样讲的。

有件事,我觉得有趣又滑稽,当我向朋友们说,我正在观看《走向共和》时,她们一副惊愕的表情,仿佛我正在看抗战神剧,不可思议。接着聊下去,我才知道,她们大多数不知道《走向共和》这么一个电视剧,然后是以为共和是大国崛起一类的z治宣传片内容,谁叫我们是共和国呢(笑哭)。那就是说,在经过那么多年的一个思想教育后,我们对共和这个名词是完全陌生的,共产、共和,虽然都姓共,但是共共不同,谈共和并非就是谈z治口号。

那共和是什么呢,有别于帝国和王国,国家元首是由民主的方式产生的,并非世袭,这就是共和,也是片中一直讲诉的民主共和。所以可以简单粗暴的说,走向共和,那就是走向民主。希望我的朋友们,以后别贻笑大方了。

看张黎,我们需要谨慎,因为他很大胆又很真实的呈现历史,如果是历史基础不扎实的人,就容易被他所呈现的一切所迷惑,认为他拍的就是全部的事实。除了历史本人,谁又敢说这是全部的事实呢,所以当他引起我们的兴趣时,我们大可以翻阅正规的历史,互相比照,互相推定,看你是同意张黎,还是不同意。既是一种看剧,也是一种看史,这是最好的。

在播放平台的评论里,我经常会看见一些叫嚣着,某些人物实在太蠢太傻的言论。实在觉得好笑,但是不能跟你们共享了。看历史人物的种种,我们是容易陷入这么一种状态的,用后来已知的结果去推定他们当时的所作所为,然后评价他们蠢。这是不公平的,当时的人,他们并无法得知后面的结果是如何的(除非是穿越人士),他们的决定,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在的环境。是不是能有更好的决定?先问问自己吧。

走向共和观后感篇2

走向共和,就拿今时今日来说我们仍然处在进程中。没有好的制度和坏的制度,只有合适不合适,即使是被推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不能去全盘否定,能够绵延数千年自有它的合理性,只是进步和发展是个大趋势,被淘汰也是必然。

“孙大炮”是这个剧中出现过很多次的称谓,刚开始我深以为然,因为总是把他和唐僧联想到一起,似乎有与生俱来的天真与赤诚,信念无比坚定却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能力。但是最后一段的演讲又觉得他确实有其伟大之处,同样也在于他极度的天真赤诚与坚定,他的理念在当时是超前的,甚至于在如今也是超前的,任何理想都是具有前瞻性的,具体到个人,我们都被教导,要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于国家,于民族更是如此,我们总要有个目标去为之奋斗,尽管过程可能回环曲折。

我不明白教科书为什么一定要笼统地给袁世凯冠一个窃取辛亥革命成果的帽子,彻彻底底地否定了一个实干家,一个被李鸿章,荣禄,张之洞多次推荐,甚至舍命保全的人,他的能力才干可想而知。他一生的败笔可能就是养了一个蠢儿子,和杨度一起蒙骗自己老爹称帝,当然这其中也夹杂着袁世凯自己的私心,野心,结果骑虎难下,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北洋分裂,军阀割据。袁世凯曾经说“如果我输了,没有人能赢。”之后将近三十年的战乱印证了这句话。

说到杨度,看前面是个有能力有理想有原则的正人君子,袁世凯为了不到南京任职纵人放火,他大骂想搞君主立宪可以,这是堂堂正正的事,怎么可以用这种卑鄙龌龊的手段。后来为了骗袁世凯称帝,伪造报纸,伪造请愿书,授意段祺瑞威逼议员签字。嗯,这很“堂堂正正”。

历史的必然性是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偶然性在于人作为一个又一个个体的差异性,可能起推动作用,又可能受自己短板的限制,使发展滞后。

又想到当初梁启超拜访李鸿章想请他一起搞君主立宪,李鸿章说了一句话“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感触良多,这部剧传达,涵盖的太多,真正能吸收的少之又少。

走向共和观后感篇3

利用寒假的时间把《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看了一遍,这部剧早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时候,历史老师就推荐过,今天把这部剧看完确实感触不少,现谈几点基本观感。

1、人物评价

《走向共和》通过对慈禧、光绪、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近代风云人物有血有肉的刻画,给我们展示了这些人物的丰富面相,改变了过去历史教科书对近代人物非褒即贬的刻板印象和脸谱化取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借用剧中李鸿章所言:“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历史人物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去做他所处时代不能做的事,而过去教科书则用局限性对此进行了一概的否定,实不可取。慈禧、李鸿章等人在那个时代已经尽到了他们最大的努力。慈禧掌握大权半个世纪,造就了同光中兴赢得了有清以来后妃中最长封号,其功自不待言;
李鸿章以一己之力,发展洋务,建立北洋水师,同西方列强周旋,不可谓为老成谋国,鞠躬尽瘁。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历史尤其是教科书给他们的评价却失公允,李鸿章更是成为“卖国贼”的代名词而打入另册。中国传统历史的功能就有“知古鉴今”“以为资鉴”的作用,既是资鉴,事物便有正邪之分,人物便有忠奸之别,为了宣传正面人物,自然就会贬低与其对立的人物。如曹操之于关羽、秦桧之于岳飞,这些人物一旦被定性,则其便不得翻身了,哪怕稍微客观点评价都很容易招致翻案之嫌疑。诚然从道德教育出发,我们为了树立正面榜样,需要去对历史上的那些杰出人物的优良品质进行弘扬,但这就只是人物品质和道德教育而言,就人物的历史作用及历史研究客观性而言,我们就不能单从其品质来看了,以剧中人物为例,翁同和可谓两袖清风,正人君子,可是他却因为贪图名,而清漪园工程的材供应给了一个投机者,结果遭到贬斥。而李鸿章任人唯亲、贪财好利(签订《马关条约》时接受日本的馈赠。)、“小人之心”,但是开办洋务、交涉外国、创建北洋,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其历史功绩不言自明。但是传统因人废事观念,一个“坏人”纵使做了多少件好事还是坏人,在人物品德与历史功绩之间很难划清界限,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品德高尚有历史贡献的人,为正面人物,品德有问题就算建立奇功,也会招来非议,因此,才会有曾国藩、李鸿章的毁誉参半。怪不得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时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生逢乱世,设使李是中规中矩的按照为臣之道,或许能够混个一世清名,但是,就不会有后来洋务种种,在那个时代要想有所作为,就不得不用非常手段。不任用自己人,他所追求的事业何以进行?不去巴结权阉,他如何获得皇帝和太后信任?甚至为了北洋军费,而暗中抓翁同和把柄,种种这些“小人之举”,固为君子不齿,但是,不这么做他能做成什么事?诚然,这其中当然有其私心使然,但是就事论事李鸿章开启中国近代化的事业,其功谁可抹杀?综观《走向共和》中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物的刻画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是鲜明的,这也是本片成功之处。因此,人物评价应该放到具体历史场景中,同情之理解的去看待。同样场景下的不同人物,同样的人物不同历史场景下,所处角色之不同,所做之事的品评也是不同的,只有这样人物才是生动、鲜明的,这样评价才会客观和具体的。

2、共和之惑

晚清的历史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因为他为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若干可能性提供了探讨空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从自强求富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中国历史发展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逻辑进行?洋务运动是从技术上效法西方,君主立宪是在不改变君主制前提下对旧制度进行改造,而民主共和则是推翻清朝统治进行革命,建立共和国,归根结底是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洋务运动在器物方面的学习西方,开始了近代铁路、电报等事业,清朝也出现了“同光中兴”的局面,看起来也很强大,但是,甲午战败,中兴的泡沫便被捅破,中国的虚弱便暴露无疑,扶持光绪进行维新变法,走君主立宪的道路呼声日高,但是,却被无情扼杀。及至庚子变乱,太后西狩,见到了民生凋敝,饱尝旅途艰辛,才知“太平盛世,天朝上国”是虚假的,于是,慈禧归政之后也仿行立宪实行所谓新政,日俄战争中,君主立宪的日本战胜专制度的俄国似乎也坚定了立宪的决心,于是有了1905年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期间遭革命党人破坏,几不成行。但是,在进行人事调整后,仍是以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立宪按照慈禧的意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央设资政院,地方设咨议局,进行新官制改革等等。但是,在不变更君主制前提下,不管怎么改,其本质还是不变的,那就是权力的再分配,袁世凯借新官制来安插亲信,满人则趁改革来逐步削弱汉人在军、政等要害部门的权力,可谓争得死去活来,斗得不亦乐乎。所幸,慈禧还在世,还能控制局面,两派不敢太造次,随着,慈禧和光绪的过世,清朝失去了掌控局面的人,两派斗争表面化,最后,袁世凯逐出内阁,内阁清一色满人,满人取得了形式上的胜利。但是,军权却始终在袁世凯的北洋手上,将不用命,袁虽赋闲在家,军队实际仍为其掌管,满人得到的军职实际是虚的`,被架空的;
地方督抚也静观其变,皇族内阁被孤立,成为“空中楼阁”,此时,只要外界稍有动静,对清王朝而言都是致命的。武昌起义正是这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清帝在袁世凯的逼宫下逊位,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成为选择。从立宪到共和,中国历史似乎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民国成立后,共和依然没有建立,孙中山的临时总统让给了袁世凯,临时总统变成了正式总统,《临时约法》被废弃,取而代之的约法规定了大总统的几乎无限的权力,似此袁世凯应该知足了,但是,袁世凯利令智昏竟然公开称帝,践踏了民主共和。然则民主共和在清末民国这段时间里是否实现过呢?没有。在孙中山眼中,共和是美好的愿景,在袁世凯眼中,共和是谋取权力的幌子,在老百姓眼中,共和则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武夫当国在他们眼中没有共和更莫谈民主,从立宪到共和,不过是那些上层人物进行政治的斗争玩的文字游戏,专制的本质没有变。不管是立宪还是共和,在剧中就没有看到老百姓的参与,普通民众处于失语状态,当然,老百姓更不知什么是民主共和,对他们而言,谁当皇帝、总统都不重要,只要能过好自己日子就可以了,共和本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但是在这种状态下的立宪和共和,就其实质而言仍是权力斗争的幌子。正如剧中杨度所说“共和未必是好,立宪未必是坏。”立宪和共和本身就是手段而已,好坏都不甚重要甚至不在考虑之列。知道了这点也就不必纠缠于共和、立宪甚至帝制选择的区别了,哪个好用就用哪个。所以袁世凯的称帝也就不难理解。袁世凯在世称帝尚能控制局面,他死后的军阀割据局面,个个都是土霸王,如果拿袁世凯和曹操比的话,真是应验了“设使天下无有孤,岂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霸。”这句话,不同的是再也没人敢贸然称帝,冒天下大不韪的张勋也只能把清废帝提溜出来,做一出复辟的闹剧,共和成为大势所趋,成为潮流,帝制、立宪都不管用了,但是整个传统是不变的,专制的因素还是存在的,所以,北洋政府只是打着“民国”的幌子,行专制之实。走来走去,共和便成为难以实现的理想和遥不可及的梦想,走向共和便成为仁人志士奋斗的方向。在普通民众没有接受思想启蒙的熏陶和民主共和训练条件下,共和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名词而已。

走向共和观后感篇4

对于历史我们每个人都不一定很明了,但是在心里都有一个印象,历史这玩意其实还是口口相传的,有些是经过一些个文人的笔来说的,一些个是由那些个戏啊曲啊剧啊的演出来的,也许我们听到的都不是历史,也许全是历史,我们既然不是学者,也无需考究真否,人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作用就是可以让听者体验不可能体验的事情,从而由史鉴今,以古人之事谈今人之不可为。只要历史足够精彩,真真假假,不足道也。

对于1894年到1917年的这段历史,我们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历史书的层面上,比如袁世凯是个大卖国贼,李鸿章是大卖国贼,慈禧是老混子,光绪倒是年少有为,谭嗣同是烈士,孙中山是革命先驱如此如此巴拉巴拉。这种思想一直存在我们的心中已经二十年了。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但是一部电视剧却真真正正的冲击了我对这段历史的看法。

走向共和观后感篇5

被安利来看这部剧,每天大约看一个小时左右,看了一个多月。倒不是这部剧难看,相反,我觉得它完全值得豆瓣的高分评价,只是,它所涉及的历史太沉重,尤其是当我们知道结局而去了解故事情节时,就更加疼痛。

近代中国,风云变幻,反复无常,各方势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轮番登台,却都是短暂停留,世事动荡,政局涣散,战火蔓延,我们就在希望与失望中一起盼着走向共和,哪怕,到了如今的太平盛世,共和的心愿还不能说已经实现。

我们看着银幕上的热血青年们为了祖国为了民族努力着,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却不得不迎接一次次的失望。徐锡麟、梁启超、谭嗣同……无数个如同他们一样的青年在那动荡的年代苦苦探索着未来的奋斗方向,为了民族,为了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

五千年的华夏史上,近代史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创伤,被迫打开的国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马关条约》、《北京条约》、义和团运动、袁世凯称帝……华夏大地上一片混乱,在混乱中,跌跌撞撞地前行。我们明白了,自己再也不是万国来朝的太平盛世,我们只是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一员,落后就要挨打,我们的小弟日本给我们上了沉重的一堂课。在此之间,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廷立宪等,各种各样的行动也纷纷开展,但为时已晚,因为整个国家当时已经病入膏肓,这些运动只不过是暂时治一治疼痛,缓解一下,真正出问题的,是帝制,而这所有的运动的动机,是为了保持这个制度,保护稳定,这就是矛盾。

袁世凯逼宫,结束了漫长的封建君主制,以为这是共和的开始,没想到,这是下一个皇朝的喘息期,袁世凯称帝,一百天左右,被迫退位。他其实是一个很能干的人,有勇有谋,军事、政治、经济样样在行,当时成为临时大总统也是各方妥协的结果。在乱世,他不是一个英雄,是同曹操一样的枭雄,但这一称帝,一下掩盖了自身的所有贡献,成为了历史的千古罪人。不过,他的这一场戏也证明了帝制在中国已经行不通了。最后,他在临终之际,对着自己的红颜知己英子委屈地说:“为什么他们喜欢他,而不喜欢我?”让我一下就哭出来了。也是一个可怜人吧!当然,比起孙中山来,袁世凯的实际的功绩要大得多,但孙中山的威望要高得多,孙中山是典型的为了革命而生的人,率先剪了鞭子,无数次起义,为了革命四处筹款,找人。印象最深的是他要哥哥卖牛然后革命,对哥哥说:“这是革命的牛。”好吧,真为他哥哥感到心疼。其实,抛去影视作品脸谱化的呈现,孙中山和袁世凯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袁世凯不称帝,结局会怎样,谁也不好说,毕竟,历史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假设。

因为这部剧,突然开始对近代史感兴趣,并且有意地去查了查相关资料,总的来说,这部剧还是挺符合历史的。当然,也不要期望从一部电视剧中去学习历史,电视毕竟有电视的规则,娱乐还可以,但为了视觉化的呈现还是有了不少的改编,比如,对李鸿章过于洗白,对翁同龢过于抹黑。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剧,剧名《走向共和》,是当时无数人的梦想,也是我们现在无数人的梦想。

;

走向共和心得篇十一

走向共和,就拿今时今日来说我们仍然处在进程中。没有好的制度和坏的制度,只有合适不合适,即使是被推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不能去全盘否定,能够绵延数千年自有它的合理性,只是进步和发展是个大趋势,被淘汰也是必然。

“孙大炮”是这个剧中出现过很多次的称谓,刚开始我深以为然,因为总是把他和唐僧联想到一起,似乎有与生俱来的天真与赤诚,信念无比坚定却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能力。但是最后一段的演讲又觉得他确实有其伟大之处,同样也在于他极度的天真赤诚与坚定,他的理念在当时是超前的,甚至于在如今也是超前的,任何理想都是具有前瞻性的,具体到个人,我们都被教导,要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于国家,于民族更是如此,我们总要有个目标去为之奋斗,尽管过程可能回环曲折。

我不明白教科书为什么一定要笼统地给袁世凯冠一个窃取辛亥革命成果的帽子,彻彻底底地否定了一个实干家,一个被李鸿章,荣禄,张之洞多次推荐,甚至舍命保全的人,他的能力才干可想而知。他一生的败笔可能就是养了一个蠢儿子,和杨度一起蒙骗自己老爹称帝,当然这其中也夹杂着袁世凯自己的私心,野心,结果骑虎难下,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北洋分裂,军阀割据。袁世凯曾经说“如果我输了,没有人能赢。”之后将近三十年的战乱印证了这句话。

说到杨度,看前面是个有能力有理想有原则的正人君子,袁世凯为了不到南京任职纵人放火,他大骂想搞君主立宪可以,这是堂堂正正的事,怎么可以用这种卑鄙龌龊的手段。后来为了骗袁世凯称帝,伪造报纸,伪造请愿书,授意段祺瑞威逼议员签字。嗯,这很“堂堂正正”。

历史的必然性是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偶然性在于人作为一个又一个个体的差异性,可能起推动作用,又可能受自己短板的限制,使发展滞后。

又想到当初梁启超拜访李鸿章想请他一起搞君主立宪,李鸿章说了一句话“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感触良多,这部剧传达,涵盖的太多,真正能吸收的少之又少。

走向共和心得篇十二

利用寒假的时间把《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看了一遍,这部剧早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时候,历史老师就推荐过,今天把这部剧看完确实感触不少,现谈几点基本观感。

《走向共和》通过对慈禧、光绪、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近代风云人物有血有肉的刻画,给我们展示了这些人物的丰富面相,改变了过去历史教科书对近代人物非褒即贬的刻板印象和脸谱化取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借用剧中李鸿章所言:“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历史人物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去做他所处时代不能做的事,而过去教科书则用局限性对此进行了一概的否定,实不可取。慈禧、李鸿章等人在那个时代已经尽到了他们最大的努力。慈禧掌握大权半个世纪,造就了同光中兴赢得了有清以来后妃中最长封号,其功自不待言;李鸿章以一己之力,发展洋务,建立北洋水师,同西方列强周旋,不可谓为老成谋国,鞠躬尽瘁。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历史尤其是教科书给他们的评价却失公允,李鸿章更是成为“卖国贼”的代名词而打入另册。中国传统历史的功能就有“知古鉴今”“以为资鉴”的作用,既是资鉴,事物便有正邪之分,人物便有忠奸之别,为了宣传正面人物,自然就会贬低与其对立的人物。如曹操之于关羽、秦桧之于岳飞,这些人物一旦被定性,则其便不得翻身了,哪怕稍微客观点评价都很容易招致翻案之嫌疑。诚然从道德教育出发,我们为了树立正面榜样,需要去对历史上的那些杰出人物的优良品质进行弘扬,但这就只是人物品质和道德教育而言,就人物的历史作用及历史研究客观性而言,我们就不能单从其品质来看了,以剧中人物为例,翁同和可谓两袖清风,正人君子,可是他却因为贪图名,而清漪园工程的材供应给了一个投机者,结果遭到贬斥。而李鸿章任人唯亲、贪财好利(签订《马关条约》时接受日本的馈赠。)、“小人之心”,但是开办洋务、交涉外国、创建北洋,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其历史功绩不言自明。但是传统因人废事观念,一个“坏人”纵使做了多少件好事还是坏人,在人物品德与历史功绩之间很难划清界限,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品德高尚有历史贡献的人,为正面人物,品德有问题就算建立奇功,也会招来非议,因此,才会有曾国藩、李鸿章的毁誉参半。怪不得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时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生逢乱世,设使李是中规中矩的按照为臣之道,或许能够混个一世清名,但是,就不会有后来洋务种种,在那个时代要想有所作为,就不得不用非常手段。不任用自己人,他所追求的事业何以进行?不去巴结权阉,他如何获得皇帝和太后信任?甚至为了北洋军费,而暗中抓翁同和把柄,种种这些“小人之举”,固为君子不齿,但是,不这么做他能做成什么事?诚然,这其中当然有其私心使然,但是就事论事李鸿章开启中国近代化的事业,其功谁可抹杀?综观《走向共和》中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物的刻画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是鲜明的,这也是本片成功之处。因此,人物评价应该放到具体历史场景中,同情之理解的去看待。同样场景下的不同人物,同样的人物不同历史场景下,所处角色之不同,所做之事的品评也是不同的,只有这样人物才是生动、鲜明的,这样评价才会客观和具体的。

晚清的历史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因为他为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若干可能性提供了探讨空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从自强求富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中国历史发展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逻辑进行?洋务运动是从技术上效法西方,君主立宪是在不改变君主制前提下对旧制度进行改造,而民主共和则是推翻清朝统治进行革命,建立共和国,归根结底是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洋务运动在器物方面的学习西方,开始了近代铁路、电报等事业,清朝也出现了“同光中兴”的局面,看起来也很强大,但是,甲午战败,中兴的泡沫便被捅破,中国的虚弱便暴露无疑,扶持光绪进行维新变法,走君主立宪的道路呼声日高,但是,却被无情扼杀。及至庚子变乱,太后西狩,见到了民生凋敝,饱尝旅途艰辛,才知“太平盛世,天朝上国”是虚假的,于是,慈禧归政之后也仿行立宪实行所谓新政,日俄战争中,君主立宪的日本战胜专制度的俄国似乎也坚定了立宪的决心,于是有了1905年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期间遭革命党人破坏,几不成行。但是,在进行人事调整后,仍是以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立宪按照慈禧的意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央设资政院,地方设咨议局,进行新官制改革等等。但是,在不变更君主制前提下,不管怎么改,其本质还是不变的,那就是权力的再分配,袁世凯借新官制来安插亲信,满人则趁改革来逐步削弱汉人在军、政等要害部门的权力,可谓争得死去活来,斗得不亦乐乎。所幸,慈禧还在世,还能控制局面,两派不敢太造次,随着,慈禧和光绪的过世,清朝失去了掌控局面的人,两派斗争表面化,最后,袁世凯逐出内阁,内阁清一色满人,满人取得了形式上的胜利。但是,军权却始终在袁世凯的北洋手上,将不用命,袁虽赋闲在家,军队实际仍为其掌管,满人得到的军职实际是虚的,被架空的;地方督抚也静观其变,皇族内阁被孤立,成为“空中楼阁”,此时,只要外界稍有动静,对清王朝而言都是致命的。武昌起义正是这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清帝在袁世凯的逼宫下逊位,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成为选择。从立宪到共和,中国历史似乎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民国成立后,共和依然没有建立,孙中山的临时总统让给了袁世凯,临时总统变成了正式总统,《临时约法》被废弃,取而代之的约法规定了大总统的几乎无限的权力,似此袁世凯应该知足了,但是,袁世凯利令智昏竟然公开称帝,践踏了民主共和。然则民主共和在清末民国这段时间里是否实现过呢?没有。在孙中山眼中,共和是美好的愿景,在袁世凯眼中,共和是谋取权力的幌子,在老百姓眼中,共和则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武夫当国在他们眼中没有共和更莫谈民主,从立宪到共和,不过是那些上层人物进行斗争玩的文字游戏,专制的本质没有变。不管是立宪还是共和,在剧中就没有看到老百姓的参与,普通民众处于失语状态,当然,老百姓更不知什么是民主共和,对他们而言,谁当皇帝、总统都不重要,只要能过好自己日子就可以了,共和本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但是在这种状态下的立宪和共和,就其实质而言仍是权力斗争的幌子。正如剧中杨度所说“共和未必是好,立宪未必是坏。”立宪和共和本身就是手段而已,好坏都不甚重要甚至不在考虑之列。知道了这点也就不必纠缠于共和、立宪甚至帝制选择的区别了,哪个好用就用哪个。所以袁世凯的称帝也就不难理解。袁世凯在世称帝尚能控制局面,他死后的军阀割据局面,个个都是土霸王,如果拿袁世凯和曹操比的话,真是应验了“设使天下无有孤,岂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霸。”这句话,不同的是再也没人敢贸然称帝,冒天下大不韪的张勋也只能把清废帝提溜出来,做一出复辟的闹剧,共和成为大势所趋,成为潮流,帝制、立宪都不管用了,但是整个传统是不变的,专制的因素还是存在的,所以,北洋政府只是打着“民国”的幌子,行专制之实。走来走去,共和便成为难以实现的理想和遥不可及的梦想,走向共和便成为仁人志士奋斗的方向。在普通民众没有接受思想启蒙的熏陶和民主共和训练条件下,共和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名词而已。

总之,只要中国传统社会中那些专制和崇尚权力的因素还在,那么民主共和就难以实现。只有广大民众有了民主观念自觉用民主和法制来维护自己权益,成为真正意义的公民,那么,实现民主共和才有希望。

走向共和心得篇十三

人生路上,我们总是不断地向前走,不断地追求着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境界。在一次次尝试中,我们渐渐摸索到了一些成功之道,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天,我就想以自己多年来的奋斗经历和所学所悟,谈谈如何才能走向辉煌。

第二段:坚定的信念

要走向辉煌,首先必须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人生路上既有荣耀,也有挫败,必须坚信自己能够实现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懈奋斗,一定能拥有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境界。坚定的信念是不屈不挠的支柱,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不止步,也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第三段:追求卓越

与此同时,也要不断地追求卓越。只有不断地追求卓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卓越在于追求极致,只有将自己的目标设得高一些,才能有提升自我的效果。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需要勇于挑战自我,敢于创新,不断地寻求破题的方法与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第四段:持之以恒

而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持之以恒。如果只是一昧地追求梦想,却没有付出实际行动,是很难实现成功的。唯有耐得住寂寞,总结经验,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在长时间的磨砺中达成目标,实现人生的精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找到自己的短板修正,同时还要坚持开拓视野,累积更多人生经历,才能将困难转化为优势。

第五段:结尾

最后,人生的道路从未是一帆风顺的。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遇到许多风雨和坎坷,但只要坚信自己,追求卓越,鼓足勇气,不畏困难,相信自己定能走向辉煌。因为事业没完成,所以人生也没完成,我们一定会继续奋斗,让生命充满更多的欢喜和惊喜。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555294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